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投资论文

产业投资论文范文精选

产业投资论文

产业投资论文范文第1篇

1.特征分类国外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主要包含体育债券与体育股票市场

体育债券可筹集社会资金,弥补国家财政支出在体育产业投入不足问题。体育债券按照股权形式向未上市体育经营企业管理与运作进行投资,这有利于产权明晰,加强出资人的有限责任,建立有效内部机制,促进体育企业向现代产业化发展。美国从1998年之后,体育证券市场活跃起来,占据总市值8.12%,在前10位世界体育公司当中,有5家公司是美国的,通过多年发展,美国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已较为完善。因体育债券市场是一种非完全的竞争市场,竞争交易过程中存在信息不对称,存在投机行为,而金融创新又层出不穷,一旦出现危机,受损失的是债券企业与投资者,很可能引发债券市场巨大的震动,这时投资者会因体育债券市场投资信息不足,逐渐远离体育债券市场,体育债券市场出现疲软问题,从而对整个社会的体育经济活动产生影响。在体育股票市场,存在已上市与拟上市体育企业的股票投资,体育企业一旦上市就会获得很大利润空间,收益为倍数概率,上市体育股票投资介入风险大,是高风险中的高收益。我国仅在2009年-2010年18家上市体育企业,其平均营业收入的复合增长率是32.23%,净利润的复合增长率是39.24%,可以说,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是高风险中伴随着高收益。

2.支持政策产品范围

国内外体育产业的金融产品有体育债券与股票两种形式,在体育股票市场存在一系列股票发行的限制条件,发行人应是股份有限责任企业,发行股票前要连续3年盈利,发起人所认购人民币要在3千万元以上等,只有满足这些条件才准许进入。我国的体育企业通过股票融资获得发展资金是有效途径,体育产业是我国新兴朝阳产业,并吸引很多投资者目光。1996年我国第1家体育产业股份公司-北方五环成立,并于10月在深圳上市发行股票。1998年中体产业在上海上市,当年募集资金有2.5亿元,随后又募集2.6亿,被认为是体育产业中风险投资开始的标志。紧接着青岛双星、北京雷诺与体育李宁等公司上市,尽管有些投资者退了出去,但很多实力更强的投资者进来了,为融资成本降低带来了良好时机。有一些国际体育的风险投资企业也逐渐进入中国市场,像IDG、日本软库与高盛集团等,在2005年,我国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资金已有56亿多元,2009年我国包括探路者在内的28家体育证券在深圳上市,标志着我国创业板市场的形成。美国的体育产业经济贡献率为11%以上,而我国体育产业的贡献率仅有0.7%左右,这表明我国在体育产业方面还具有很大发展空间。我国体育上市公司屈指可数,而西班牙的足球俱乐部当中,就有60%以上为上市企业。体育债券是上世纪90年代兴起的金融创新方法,成为体育产业投资的新工具。与资产证券、股权融资、一般融资方式比较,体育债券与它们存在本质区别,体育债券是个系统的复杂工程,包括服务人、发起人、投资银行、投资者与资产管理者等,同时还应有完善规范制度环境,如税收制度、信用评级、财会制度与金融担保等。发展体育债券市场,可有效增强体育产业的融资能力,促进体育产业发展。

二、国外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1.风险投资发展

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已有几十年发展历程。尤其是美国,体育产业的资金支持多数来自风险投资,仅体育证券与体育股票融资额在2010年已占据体育产业融资结构总比例的30.26%以上。美国的冠军娱乐、西班牙的巴萨罗纳、皇家马德里以及英国曼联集团等,均是在体育产业风险投资支持下发展起来的。从证券市场筹集资金情况来看,二级市场中的体育股票影响越来越大,美国的二级证券市场,主营体育产品及其有关产业资本所占据的总市值为8%以上。通过国外体育产业发展调查可知,股份俱乐部资产充足,并走向股份公司道路,以此加快体育产业发展。英超联盟所属的西汉姆俱乐部,1964年股票发行为4000股,资产总值为125700英镑,总收入是64683英镑,通过1997年改制上市之后,到1998年的5月份,其总资产已在3239万英镑以上,总收入也在2401万英镑以上,该俱乐部上市之后,资产上涨了257倍,总收入上涨了145倍左右。风险投资已成为体育产业发展有力资金支持,并为体育行业发展提供可靠运作平台,从而推动体育产业可持续发展。

2.支持政策

第一,税收优惠政策。这项政策是一种独具特色的政策性工具。在一些体育产业较为发达国家,为降低其投资风险,加大体育产业投资发展,大多采用了降低所得税的优惠政策。美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实施了税制改革,对体育产业的投资税收政策也给予了调整,减少了体育产业投资税率,在1978年美国资本收益由49.5%降到28%,并在1981年降到了20%,其中体育产业投资额中的60%不征税,剩余40%为减半征税,有效促进体育产业的发展,改制后的投资额比原来提高了10倍。西班牙的体育法中规定,税法一般规定之外,股份体育的上市公司和职业体育活动存在法律合同关系,企业为发展体育活动支出就应该考虑减税。德国的体育俱乐部也实施了税收优惠,德国税法规定体育上市企业利润额在7500马克时,可免收纳税,体育俱乐部的上市公司,上年度资金的流转额在6000马克以下的,体育产业上市企业可将应纳税的流转金额中的7%当作预留税金。这些税收政策出台,有利改善了体育产业的外部环境,运用这一措施促进了体育产业的投资市场发展。第二,人才培养政策。在体育产业的投资者与科技创业者一起努力下,所发展来的体育科技的创业家为体育新技术发明者与创新者,而奉献投资者为资本运作者与组织者。一些国家政府为促进体育产业发展,对于人才培养都很重视。日本在1960年曾提出,科技兴体与科学立国战略,其中,科技兴体中的“体”就是指体育事业发展。美国克林顿政府时期,实施了2000年教育战略,实施了2000年教育目标法,主要强调增加职工培训与民众教育水平确保经济增长,美国体育产业的投资家成长是在政府政策鼓励下成长起来的,再将新技术与新思路转为产品的时候,产生了大量体育产业的风险投资专家,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家的成长可有效推动了体育产业发展。第三,特殊金融退出政策。为加强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发展,一些国家政府扩展了体育产业融资渠道,并制定了与体育产业投资相适应的特殊金融支持政策。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25个州成立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基金,有效促进了就业,刺激了体育经济发展。有限合伙政策是体育产业投资较为适合的组织方式,有限合伙为2个以上依法设立,并拥有多个合伙人,且以合伙人的出资额为限承担责任,否定了合伙人无限的连带责任,而这些有限合伙人多为免税实体,有效扩展了体育产业的融资渠道。在体育产业的投资运作中,主要包括投资项目规则、协议签订、投资辅导与资本退出等阶段,而投资退出机制是体育产业投资关键,很多国家对体育产业的退出机制非常重视,在1983年法国建立了风险投资二级市场,美国为促进其体育事业发展也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为其体育产业风险投资建立相应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从而有效解决了体育产业融资风险问题。

三、国外体育产业风险投资的启示

产业投资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外商直接投资产业结构优化

一、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分布现状

河北省引进外资中,第一产业即农、林、牧、渔业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一直较小,其金额与当年外商直接投资总值的比例均未超过4%。如2007年第一产业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为4138万美元,占当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额的2%,其利用外资规模与河北省是农业大省的情况很不相称。

从河北省利用外资的产业分布看,在第二产业即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与建筑业所占比重过大,平均占到总额的80%以上。

但在第二产业中,河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分布并不均衡,外资主要投向制造业,如钢铁、食品、化工、医药、纺织等行业,而采掘业和电力、燃气及水部门所占份额很小,如:2007年投入到制造业中的外商直接投资为188582万美元,占当年外商直接投资总金额的78%,占第二产业的93.6%。在制造业中,劳动密集型产业比技术密集型产业所占比重大得多,随着经济结构的不断调整和改善,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比重逐步上升,最近几年成为河北省整个制造业的外商投资热点。

第三产业与第一产业相比较,占外商直接投资总值的比例有所提高,平均保持在13%左右。在第三产业中外商直接投资主要投在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房地产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5个行业领域,教育业、金融业、卫生和社会福利业等其他8个行业所占比例较低。随着入世承诺的不断实现,我省服务业的门槛不断下降,允许外商投资的领域不断拓宽,除房地产行业外,其他行业领域投资金额变化剧烈,交通运输业所占比例不断下降,文化体育和娱乐业所占比例出现大幅上扬,2007年达到2435万美元,但主要分布格局没有发生重大改变。

二、外商直接投资对河北省产业结构优化的作用

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入,以及随之而带动的市场竞争和政府引导规范可以分别从合理化、高效化、高度化三个方面来提升产业结构,使其达到优化的目的。

1.政府对外商直接投资的引导和规范促进产业结构合理化

产业结构的合理化通常只能由政府的规范和引导来完成。因为目前,基础产业存在投资额大、建设周期较长、投资回报低、投资回收期较长等特点,己成为制约我省产业结构优化的“瓶颈产业”,很多境外投资者不看好我省的基础产业。

因此,只有通过政府的合理引导,让适当的外资进入适当的地区,才能够有效地加强该地区产业结构之间的协调与联系,使其结构合理化,进而有力的推动我省产业结构的优化。

2.外商直接投资下的市场竞争促进产业结构高效化

外资的进入会集中在我省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和地区,这些产业就能够得到较快的发展。同时,成熟的外资企业进入后,会通过市场作用加剧国内企业的竞争,将低效率的企业从本行业中淘汰出去,从而优化资源在产业间的配置,促进产业结构的高效化。

3.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产业结构高度化

一定量的资金直接流入缓减了省内生产建设资金的不足,利用这些资金可以优先购买世界先进的生产设备和进口高等级的生产原料。而且,外商直接投资同时带来了国外先进技术和研发能力。这样我们可以通过对新技术的积极消化、吸收、创新和扩散,来提升技术水平,优化技术结构,从而使产业结构系统在技术进步作用下,从较低级形式向较高级形式演变,即完成产业结构的升级或者说是高级化。超级秘书网

三、河北省引进外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对策

为了提高河北省利用外资的实效,加强外商直接投资对三次产业的拉动作用,促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加快河北省经济发展步伐,应采取有效措施改善河北省外商直接投资的结构效应。

1.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

建立良好的、完善的投资环境是吸引外资的基础条件之一。与珠江三角洲地区和长江三角洲地区等南方城市相比较,河北省无论是投资硬环境还是投资软环境都相对较差。且每年所吸引的外商直接投资金额也相对较低。因此,河北省要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加大对外资的吸引力度。

2.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引导

目前河北省对外资的利用仍然比较注重对外资数量的扩张,而对外资质量的关注较少。对外资的利用应根据经济发展的变化和趋势以及区域的资源、劳动力素质、技术水平等因素进行调整和引导,使外资可以投向符合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优化方向的产业或部门,更好的发挥外资在一个地区的所产生的影响效应。政府部门也应该根据发展需求,有重点的、科学的制定经济政策,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引导外资投向,加强对外商直接投资的产业导向。

3.改善河北省各地区外商投资的不均衡性

投向河北省的外商直接投资主要集中在11所属市中石家庄、唐山、廊坊、秦皇岛等地区,其他地区吸引外资的金额比重较小。因此为均衡发展河北省各个地区经济,应在鼓励各地区结合自身实际发展特色工业,扩大外资投资领域,加快各地区基础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同时充分借助三大港口优势,加快港口腹地经济发展步伐,并整合各地区资源,加强各地区之间的相互支持和配合,加大与环渤海地区各省市的经济合作,整合资源优势,促进河北省经济更快、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石海.论外商直接投资与我国的产业机构调整.硕士学位论文,四川大学经济学院.2003年

[2]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河北省经济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1995-2008

产业投资论文范文第3篇

需要风险投资医疗消费需求增加与医疗资源不足的矛盾迫切需要医疗器械产业投入的增加,我国医疗管理部门和和医疗器械生产企业也做了很大的努力,诞生了深圳迈瑞、山东新华等一批优秀企业,具备47个大门类、3500多个品种、12000余种规格产品的生产能力,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满足疾病诊治的需求。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仍存在较大差距。一是我国医疗器械产业虽然有了较大增长,但产业规模依然很小,仅占世界市场份额的7%,很难满足国民的医疗需求。二是医疗器械生产企业的技术和产品创新能力较差,研发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有很大的差距,产品研发水平较低,原创技术与原创产品极少,核心专利数量更少。产品品种虽然比较齐全,但中低端产品多,关键零部件几乎全部依赖进口,高端产品主要以仿制、改进为主,原创产品几乎没有。三是医疗器械产业资金投入不足,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社会资金不愿意投资这个领域,而向银行贷款风险较大,银行总会尽量回避这类贷款,通常期限较短,一年以上就为长期贷款,到期需要收回贷款,而且需要抵押,门槛高。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需要大笔资金以及高效的管理策划,并且能够承担风险,而风险投资正好可以解决这一问题。风险投资(VentureCapitalInvestment)是对创业企业提供资本支持,并对所投企业进行培育和辅导,在企业成长到相对成熟阶段后退出投资实现自身资本增值的一种特定形态的投资活动。它具有以下六个特点:(1)以投资换股权方式,积极参与对所选择的新兴企业的投资;(2)协助所选择的新兴企业进行经营管理活动,参与企业的重大决策;(3)投资风险大、回报率较高,由专门人员不断进行各项风险投资;(4)追求资金利用率,要求投资尽快回收,不以控制被投资企业所有权为目的;(5)风险投资公司与所投资企业的关系是建立在相互信任与合作共赢的基础之上的;(6)投资对象一般是有发展前景的高科技企业。所以,风险投资不是单纯的投资行为,不仅仅提供资金支持,而且提供特有的对企业经营管理的支持性服务;与长期持有所投资企业股权以获得股息为目的的普通资本投资不同,风险投资在企业发展到相对成熟阶段就会退出投资。风险投资进入医疗机构,可以为医疗服务业和医疗器械制造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金和技术支持,并且在后期会退出这一领域,不会导致垄断或者恶性竞争等一系列问题。事实上,随着我国医疗体制改革,国家放松了对这一领域的限制,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进入医疗机构,多家风投公司已开始进入民营医疗器械制造企业,有效促进了我国医疗器械行业的快速发展,2014年的市场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已经占到全国药品市场的17%。

二、风险投资与医疗服务相结合的前景

2013年1月15日中国医药物资协会在京正式了《2013中国医疗器械行业发展状况蓝皮书》,提出我国医疗产业应该向高科技、人性化的方向迈进,目前生物智能以及机器人智能发展速度很快,必须在将来的医疗器械生产过程中加入高科技因素,如机械传感器材、智能器械临床实验系统等。另外,医疗器械产业必须重视适用于家庭自我监护与诊断及远程医疗器械产品的研发与生产。在第十届中国创业投资暨私募股权投资年度论坛上,参会者对清洁技术、TMT和医疗健康三个产业的发展和投资前景充满期待,其中,医疗健康产业被评为最有发展前景的行业之一,多数人认为医疗健康产业是“永远的朝阳产业”。值得重视的是,在论坛的首场高端对话过程中,弘毅投资总裁赵令欢、深创投总裁李万寿、红杉资本中国基金创始及执行合伙人沈南鹏、达晨创投创始合伙人刘昼均十分看好国内消费行业,其中重点看好的就是健康业。随着我国多元化社会的发展,就医群体的需求在不断分化。由消费理念、收入水平、就医习惯等因素的差异而导致的差异化就医需求,将成为我国未来医疗服务领域的一大特点,各种面向细分的、不同人群的医疗服务将会逐渐形成。目前,诸多公立医院都开设了特需门诊,各类私立医疗机构面向人群的细分则更加明显。新一轮医疗改革给社会资本进入医疗卫生服务行业提供了机会,经过一年摸索,资本已经找准细分市场,见缝插针地瞄上它们。之前,大量的风险资本在医疗服务产业门口徘徊不前有其原因,随着医改的进行,我国医疗产业将迎来一个难得的发展机遇,获得巨大的发展空间,医疗产业也将进一步成为影响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因此,风险投资与医疗服务的结合是现代化市场经济发展的趋势,是经济体制改革的结果,具有必然性和优越性。

三、总结

产业投资论文范文第4篇

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融资工具,是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提高经济发展整体素质的重要手段。抓住国家实施中部崛起战略的有利机遇,争取在河南省设立产业投资基金,对于提高我省直接融资规模,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实现河南更大规模、更高水平发展,在中部崛起中走在前列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产业投资基金发展情况

我国的投资基金业开始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由于没有全国统一的基金管理法规的约束,也很难用“产业投资基金”或“证券投资基金”加以界定。从1987年到1991年,我国一些金融机构逐渐接触投资基金业务,并尝试建立个别投资基金。1997年《证券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可以说是立法上已经奠定了证券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分别制定的基础。与蓬勃发展的证券投资基金相比,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尚处于萌芽阶段。随着国际私募股权基金的发展,我国的交易规模也不断扩大。据清科集团(中国内地创业投资机构与私募股权研究机构)本月的《2006年中国私募股权投资年度研究报告》,中国已成为亚洲最为活跃的私人股本投资市场。截至2006年私人股本投资机构在中国内地共投资111个案例,参与投资的机构数量达到68家,整体投资规模达到117.73亿美元。目前,我国共有中瑞合作基金、中国——东盟中小企业投资基金、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四只产业基金,海峡西岸产业投资基金和山西省能源产业投资基金已获国务院批准,中广核电产业投资基金的总体思路也得到了有关部门的认可。当前产业投资基金的主要运作模式:一是中科招商模式——投资公司转化型。中科招商首先由中科院、招商局蛇口工业区、21世纪科技投资有限公司等机构发起设立基金管理公司——中科招商创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然后由管理公司联合其它企业集团和机构发起设立产业基金。这些产业基金以投资公司的形式存在。中科招商模式的特点是,先成立基金管理公司,管理公司再发起并管理各个投资公司,投资公司是众多基金中的一支。二是中比基金模式——“官办民营”型。“中比基金”是一家中外合作创业投资基金,其设立模式是:注册1亿欧元,中国政府(财政部出资)、比利时政府、海通证券、富通基金以3:3:2:2的比例出资,而管理则由海通证券和富通基金共同承担。基金机构及其管理机构的具体形式还没有确立,但基金及其管理的框架是一种很明显的“官办民营”运营模式。

二、河南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设立河南产业投资基金的必要性

1、有助于推动河南由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的转变。党的八次代表大会提出要加快河南经济向经济强省的跨越,要加快经济发展,做大经济规模,而且更要加快经济转型,提高发展质量,实现量的扩张与质的提升、大而强与富而美的统一。这要求必须注重经济结构调整,注重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但在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过程中,需要大规模的长期具有产业调整能力资金作为支撑,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工具,正具有这方面的资金特点。推进产业投资基金设立工作,可以实现资金供给和资金需求的统一。

2、有助于弥补“十一五”期间巨大的资金缺口。河南“十一五”规划提出,2010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8810亿元,累计达到33950亿元。按此资金需求目标,根据“十五”期间河南固定资产投资来源中资金增长情况来看,若银行贷款保持15%的增速,大约可提供万亿元资金;若资本市场融资突破1000亿元,实际利用外资可突破1000亿元,现有融资工具可提供大约1万2千亿元左右的资金,其余60%多还要靠自筹,资金供需缺口巨大,再加上河南“十一五”规划提出的建设项目资金需求额较大、存续期长,必须寻找更广泛的筹资渠道,吸引诸如保险资金的进入,而产业投资基金就是吸引机构投资者进入、弥补资金缺口的有效手段。

3、有助于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全国大中型企业的发展相比,当前河南大中型企业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资产负债率过高。2005年河南大中型企业的资产负债率64.9%,高于全国(58.25%)6.6%,在全国位列倒数第四(倒数1、2、3位的分别是青海70%、山西68.2%、江西65.8%)。较高资产负债率限制了企业的发展,也给企业经营带来了潜在风险。同时,从“十五”固定资产投资资金来源分析,支撑河南投资的主要是民间投资。但过于分散的民间投资,不利于形成产业发展的合力,也会给我省产业结构调整造成困扰。产业投资基金作为一种融资规模大、资金存续期较长的新型融资方式,对地方经济发展最有利的一面是政策导向性强的融资工具,可以把分散的民众资金集中起来,交给专业组织的投资管理机构去运作,投资于基础产业和支柱产业,不失为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之一。

4、有助于创新型河南建设。《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明确提出:“建设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现代装备制造基地。建设高技术产业基地,加快发展新兴产业。”但高科技产业一般来说是高风险产业,单纯的依靠银行贷款支持高科技产业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创业投资基金,作为产业投资基金一个典型品种,则正好具有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优势,能较好的满足这些企业的资金需要,是支持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个有效途径。

5、有助于推进河南投融资体制改革。建立和培育新型市场化投融资主体,切实发挥市场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通过发展产业投资基金,将有助于培育新型市场化的机构投资者,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同时,产业基金作为一种新型投资工具,可以为新建项目、在建项目和企业重组、改造筹资资金发挥股票、信贷资金不能替代的作用。

(二)河南设立产业投资基金的可行性

1、政策环境已经具备。根据国务院领导同志的批示,国家发改委正在加紧研究制定《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据了解,《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正在讨论、修改,近期将上报国务院。产业投资基金的发展不久就可以寻求到法律支持。

2、国内已有模式可供借鉴。目前,虽然关于产业投资基金的有关法律法规还未出台,但我国已经有了中国——比利时直接股权投资基金、中瑞产业投资基金试点先例,总规模为200亿元的天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也已获国务院批准。2006年12月30日天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和天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成立,这为设立我省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3、中部崛起战略的实施为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提供了机遇。目前,国家设立产业投资基金主要考虑的因素是落实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如为加快渤海经济圈发展而设立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为实施“海峡两岸经济区”发展战略,特批设立海峡西岸产业投资基金;为促进西部大开发,2005年国务院批准组织产业投资基金优先在西部地区使用,支持西部地区以股权投资方式,吸引内资和外资,四川绵阳科技产业投资基金随之上报。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的实施,为促进中部地区崛起,中央也将考虑在中部地区设立支持产业发展的投资基金,这就为河南申请设立中部崛起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了机遇。

4、河南已具备产业投资基金发展的产业环境。2005年全省全部工业增加值达4923亿元,工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6.7%,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3228.23亿元,增速居全国第4位。2006年1-11月份,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完成增加值3823.83亿元,同比增长23.2%,增幅居全国第6位,总量和增幅均居中部六省第1位。同时,经过近年来的着力培育,河南铝工业、食品工业、石油化工、煤化工、机械制造及汽车零部件、纺织等行业发展很快,已形成了全国最大的粮食加工基地、最大的畜禽加工基地、最大的铝工业基地,石油化工、煤化工、汽车及零部件、装备制造业在国内具备了一定的竞争优势。同时我省又面临产业机构调整的发展机遇,“十一五”规划提出,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优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做大做强优势产业,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推动工业产品结构由初级为主向中、高端和高附加值为主转变。产业结构的升级和优化对资金需求规模巨大,“十一五”期间,仅装备制造业、汽车及零部件规划的项目需要投资就上千亿元,这为产业投资基金提供了潜在机遇。

三、设立河南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的思路

设立河南产业投资基金的总体思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国家中部崛起战略部署,结合我省实际发展情况,以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目标,以建设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产业基地为重点,借鉴国内成功经验,以市场化运作为手段,坚持面向主导和优势产业,面向高新技术产业,通过设立先进制造业投资基金,着力培育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做大做强支柱产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切实发挥金融在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作用,推动河南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形成和发展。

(一)基本框架河南设立的产业投资基金拟通过集合投资的方式募集基金份额,委托专业的基金管理公司负责管理和运用基金资产,并委托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托管基金资产,主要是对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并参与企业经营管理。投资者按照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

(二)投资重点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若干意见》(中发[2006]10号)提出的河南省要建设全国重要的粮食和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高技术产业及现代装备制造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的要求,结合我省六大支柱产业发展的情况,产业投资基金投资方向为符合国家规划发展的方向、具有较好基础的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业。超级秘书网

(三)基金设立我省产业投资基金采取私募方式。考虑到基金的募集能力和投资能力,拟募集资金总额100亿元。募集资金为先进制造业产业基金,分步进行,首期规模为30亿元,主要针对装备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汽车及零部件产业进行投资,存续期10-15年。由我省实力雄厚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全国的专业投资机构作为发起人,以现金出资方式认购基金股份。

(四)基金托管基金按照公开、公正的原则,通过市场化的招投标方式,选择符合条件的商业银行作为基金托管人。

(五)基金的收益和分配选择市场前景好、投资回报率高、收益稳定的项目作为我省产业投资基金重点,保障基金的合理收益。根据基金章程,基金所获收益按照有关规定,及时、足额地分配给投资人。

(六)基金的退出基金所投企业的股份将主要通过协议转让、境内外证券市场上市、产权市场交易等多种方式实现退出。

参考文献

[1]沈诚君.关于谋划设立河北省产业投资基金的建议[J],公共支出与采购,2007(1)

[2]陆凤莲.殷红产业写作论文投资基金发展分析[J],中国统计,2007(8)

产业投资论文范文第5篇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兴起与民营资本准入问题

(一)产业投资基金的兴起产业投资基金(亦称私募股权基金,简称产业基金、私募基金)已与银行业、保险业、证券业并称的全球四大金融支柱。美国自l999年起,产业投资基金在资产总量上成为最大的金融产品,取代了商业银行资产总量第一的地位。在过去的十年里,美国私募基金的年回报率平均是12•7%,而纳斯达克、道琼斯等平均收益率只是7%左右,私募基金的投资从长期来看实际上比股市的投资回报高将近1倍,其迅猛发展之势和优良的投资机会为世人关注。近年来的金融创新将国外的私募股权基金以产业投资基金的形式展现在国人面前,活跃在这一领域的基本上多为前来试水的境外机构投资者。尽管相应的法规还未正式颁布,中国第一只真正意义上以人民币募集资金的本土产业投资基金———渤海基金的获准注册,已牵动起各地产业投资基金申报的热潮。除了若干以投资公司和证券投资基金形式活动的私募股权基金之外,据报道已有上百家上规模的产业投资基金申请正在排队候签。

(二)产业投资基金为民营经济带来机遇产业投资基金的兴起,为民营经济以较大的规模进入金融领域,进而实现与金融资本的融合提供了契机。民营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营经济的发展。发展产业投资基金,不仅在现有的不甚通畅的银企信贷间接融资渠道和改制上市直接融资渠道之外,又增加了一条更适合高成长中小民营企业的融资渠道,而且为有实力的大型民营企业进入金融领域拓展带来了机遇。近些年来,民营经济介入金融资本虽然在入股股份制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兴办民营担保等金融中介服务机构等方面崭露头角,但远不如参与或发起产业投资基金所能够形成的规模效应。因为在剧烈市场竞争中通过不断的产业创新成长起来的民营资本,与产业投资基金私募的实质性特征和市场化营运的本质要求以及规模化发展趋势十分吻合,而这些特质也正是产业投资基金和民营经济所共同需要的。(三)民营资本的产业投资基金准入问题境外资本在我国组建产业投资基金已经获得合法身份,民营资本进入境内组建的产业投资基金的前景还不明朗。在《产业投资基金试点管理办法》讨论稿中,规定产业投资基金只能向五类特定的机构投资者进行私募。五类特定机构投资者主体指的是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及社会保障基金或企业年金进行投资的法人受托机构或投资管理人,以国家财政拨款为主要资金来源的企事业单位,发改委规定的其他特定机构投资者。这里特定的机构投资者中,除了最后一类为发改委留了一个开放性的审批口子之外,其他几类明确没有包括民营企业。讨论稿强调的是特定机构投资者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特性,民营资本虽然在第二类的金融机构投资者中已有介入,但分量轻微。

股份制银行和一些非银行金融机构中民营资本举足轻重,这里的“其他金融机构”却并未予以明确。民营资本的产业准入已经不是一个新问题。国际上通行的产业投资基金的投资对象的划分都是在投资实践中自然形成,不会有我国现在这样由政府部门人为地划分为创业投资和产业投资,并由此制定出相应的管理框架规定准入对象。在人们一般的理解中,创业投资多是与风险投资联系在一起的,多是成功几率较小的风险项目,所以政府鼓励和允许民营资本进入;而产业投资人们多理解为垄断性行业或基础建设项目投资,收益相对稳定可靠,就只能由国有资本独揽。且不论这种明显地对民营经济不公平的产业准入政策是否决策合理和它背后可能导致的寻租现象,就是从资金运用和项目效率上看也是不可取的。政府对产业投资基金的行业进入设置门槛和自身的强力介入,为国有资本配套一系列扶持政策,都可以理解。但对于一个经过试点和实践,境外资本都可以进入的投资领域,实在没有必要再以投资者的经济成分定取舍了。投资者的投资实力、经营能力、营运纪录,以及能否接受相应法规的监督管理,应该是更可取的门槛取舍标识。其实,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上是一种风险性的实业投资,而不是我们通常意义上的大中型建设项目或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产业投资基金是金融市场改革推出的金融创新产品,而不是仅仅作为一种政策调控工具。初生的产业投资基金亟需政府的扶持引导,这与民营资本的介入并行不悖,而且它的成长壮大还要依赖以民营为主导的市场化运作。

二、产业投资基金募集及其风险性投资实质

(一)产业投资基金实质的考察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在国外通称为创业投资基金(VentureCapitalFund,简称VC)和私募股权基金(PrivateEquityFund,简称PE),是一种向特定投资者(通常是机构投资者)以私募方式筹集资金,主要对具有高增长潜力的未上市企业进行股权投资的集合投资方式。产业投资基金采用公司制、信托制或有限合伙制等形式,投资的目的是基于企业的潜在价值,通过投资推动企业发展,并在合适的时机通过企业上市、转让股权或股份回购等退出方式实现资本增值收益。根据目标企业所处阶段不同,可以将产业投资基金分为种子期或早期基金、成长期基金、重组基金等。早期阶段的为创业投资基金,成长或重组阶段的为私募股权基金。

在我国的金融投资实践中,由于一直是将创投资与在高技术创新、新商业模式领域运作的风险投资联系在一起,而产业投资基金在目前就只是指的私募股权基金。在我国现有法律框架下,私募股权基金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通过信托计划形成的契约型私人股权投资基金;二是国家发改委特批的公司型产业投资基金,比如天津的渤海产业投资基金;三是各类以投资公司名义出现的、与私募股权基金运作方式相同的投资机构,只是这第三种并没有纳入基金的法律监管范围。如果不包括各类投资公司形式的机构,私募股权基金就包含有信托契约型的私人股权投资基金和公司型的产业投资基金两种形式。我国信托契约型的私募股权基金基本上都是活跃在证券市场的证券投资基金,只有公司型的产业投资基金主要是投资于实业领域,这样我国的私募股权基金实际上是包含证券投资基金和产业投资基金。而我们现在理解的产业投资基金其实就是投资于实业的公司型产业基金,也有人称为实业投资基金。不论国内外的产业投资基金在形式上有何区别,或是我国产业投资基金概念界定如何模糊,它们都它包含着一个共同的实质性特征,那就是私募性的实业投资。

它们都是通过私募形式,集合社会资本,达到一定的规模,原则上是在实业领域对非上市企业进行的权益性投资,投资者按照其出资份额分享投资收益,承担投资风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即同时设计出退出机制,以便在一定时期后通过上市、转让或回购等方式,出售已增值的股权获取利益。投资选择在项目判断上失误,或资金进入后项目经营失败,及其投资迟迟无法退出变现,基金的风险性实质即会凸显出来。产业投资基金的私募形式是相对公募形式而言的。公募基金(Publicoffering)向非特定的的投资者募集,必须强调其公众的资信背景,因而在规模体位上有较大的规定要求,需要多一些的审批环节和信息的披露,监管的加强也增强了基金的公众资信,加大了社会一般的公众投资者的信任程度,投资风险相对减少一些,但其营运效率和效益自然也会大打折扣。私募基金则不同,它所应对的监管相对要宽松得多。既然是私募它就必然带有资本主体的盈利诉求,产业投资基金高投入、高回报和高风险的特征表露得更为强烈,实现资本安全和增值的宗旨及市场竞争的生存压力,逼迫它的营运必须更加灵活高效,更加遵循资本运行的游戏规则、贴近市场、寻求机会,以自行承担和刻意规避市场的所有风险。

(二)产业投资基金的风险识别既然在产业投资基金在本质上无异于风险性的投资,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门又为什么都对产业投资基金寄予殷切的厚望?主观上看,他们把产业投资基金看成为弥补财政资金不足的一个来源、经济调控的一种政策工具和结构调整的外生动力。他们期望在建设资金来源上以产业投资基金来帮助缓解资金需求与供给的矛盾,填补资金缺口,减轻财政负担,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在宏观调控上运用产业投资基金作为调控的经济手段,扶持主导产业的建设发展,促进投融资体制改革,实现宏观经济的协调控制。在产业结构调整上利用产业投资基金推动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改造和调整现有的产业体系,提高地方或产业的资本和技术结构。客观上看,产业投资基金在我国发展的条件已逐渐成熟。近年来在政策法规上颁布了《信托法》,修改了《公司法》、《证券法》以及《合伙企业法》,证券市场实行的全流通改革,基本消除了各类私募性质的产业投资基金设立与运作的法律障碍。在机构投资者队伍的建设方面,保险公司、社保基金、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金融机构,以及大型国有企业和有实力的民营企业都希望介入产业投资基金。基金的低成本融资和资本集聚迅速,加之我国外汇储备的快速增长、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以及自主创新带来企业良好的投资价值,都使得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以及具备一定实力的机构投资者跃跃欲试。产业投资基金在中国有很大的市场机会和良好的盈利前景,但作为一项新生事物,它的发展条件还并不是十分完善,特别是刚刚在境内兴起和众多正在蕴酿中的以官方主导为背景的产业投资基金,我们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它与市场机会伴随而来的诸多风险。

三、民营资本介入与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化解

(一)境内产业投资基金创新的不断探索我国境内产业投资基金的探索起步于20世纪90年代初。首家经人总行批准的淄博基金于1992年成立,此后各地批准设立的近百只各类基金涌现出来。这些基金基本上都是政府主导型的背景,规模都比较小,最大的才5•81亿元人民币,最小的仅1000万元人民币。在当时房地产热、股票热、期货热、产权热等浪潮的推动下,一些地方和部门受利益驱动纷纷介入投资基金,但对投资基金又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基金设立和运作过程都缺乏规范。基金在运作上带有浓厚的投机色彩,市场定位不明,绝大部分搏杀于证券市场,基金债券化和股票化。由于金融市场发展不完善以及法律监管缺失等原因,基金运作与管理的风险频频发生,致使我国初期的产业投资基金大多偃旗息鼓。当时境内外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热潮中成立的香港中银国际的中银中国基金,规模为1亿美元,最后基金净值也是所剩无几。

在随后境内基金的整顿改造中,这些“老基金”有的清盘退出,有的自生自灭,有的转变为“新基金”,包括直接规范为证券投资基金或转为产业投资基金。这样才有部分基金投向基础产业、支柱产业、关键产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等我国亟需资金发展的产业。但境内真正意义的产业投资基金直至近年才出现,2006年天津渤海产业投资基金的设立成为一个标志。20世纪90年代中期,我国出台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以吸引外资和分散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引进观摩境外机构投资者的操作规范。该办法规定,只有达到规模以上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才能设立中国产业投资基金。我国正式提出和探讨产业投资基金应该是由此开始,但由于当时的投资环境远不如现在,成长性企业的素质和资本市场的发育都有待提升,产业投资基金的运作并不容易,以至于当时投资“中国概念”的境外私募股权基金以失败的居多。这种状况直到近年大的环境改变才随之改观,一大批境外产业投资基金开始活跃在中国的资本市场。

(二)民营资本介入金融领域的成功尝试金融领域在国内一向是国营的垄断性领域,这个盈利高、扩张快的行业,对进入企业的资产规模与质量、持续经营能力和管理人员素质都有较高的要求。金融改革创新使这一领域的准入管制有所松动,境外资本已捷足先登,许多大型民营企业也早已注意到金融行业的高投资回报率,正在谋求进入这一领域的各个方面。金融领域的民营资本在股份制银行进展顺利,其中在民生银行已经占到55%的股份,在浙商银行已占到85%的股份。截至2005年底,在11家全国性的股份制银行中,民营资本已经占有12%的股份,115家城市商业银行中的民营资本已经将近1/3,农村商业银行民营资本已经占到56%,农村的合作银行民营资本到了32%。据报道希望集团的刘永好投在民生银行里的资金已经有了10倍以上的回报。创业投资及其金融服务一直是个高风险领域,一般的民营资本不会轻易涉入。早期启动的创投和担保企业大多为政府主导以国有资本组建起来,实际经营起来业绩平平,有的甚至步履维艰。但就在这样一个政策性很强、前景不明朗的高风险领域,深圳民营的中科智担保公司以5000万人民币起家,用7年时间,实现资本金美金担保额超过300亿人民币,资本金从5000万扩展到约20亿人民币,成为全国最大的担保公司和国内第一家外资进入的担保公司。在产业投资基金方面,尽管相关法规尚未出台,政策不太明朗,敏锐的民营资本已经以投资公司的形式涉足试水了。日前由多家大型民营企业发起,经国家工商总局注册组建的世华联合投资公司,将其业务方向锁定为产业股权投资,以区别于直接进入风险投资和证券投资。它将挑选中国的成长型企业投资,具体委托于专业的中科招商投资基金管理公司来操作打理,采取所谓“主业+基金”模式,在保持主业经营优势的前提下避免企业多元化投资风险。宣称在5年后做到100亿元人民币规模的世华联合投资公司,事实上成为中国首家以公司型发起设立,而以契约委托型运营的民营产业投资基金。

(三)产业投资基金风险化解的制度安排监管部门之所以在产业投资基金准入问题上的态度还不明朗,主要还是对民营资本存有某些风险上的顾虑。其一是规模问题。产业投资基金主要由大型的国有企业和金融机构认购,国家通过必要的审核,在开始阶段来选择试点行业和地点。民营资本一般规模都不大,可以考虑组建小型的直接股权投资基金,而这在目前是作为不用实行审批制的创业投资基金来运作的。其二是信用问题。直到现在我国的个人信用体系尚未建立起来,特别是中小企业家民营企业报告体系的建设还困难重重,民营资本形成和构成的特殊性,使其在信息披露和监管等方面要复杂得多。其三是法律规范约束问题。由于缺乏系统的法律规范约束,我国的私募基金尤其是契约型私募基金在运作中往往存在巨大的风险隐患,民间甚至有一些不法分子以此形式非法集资、非法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归结到一点就是基金的安全问题,乃至由此引发的金融动荡导致社会的不稳定。实际上,政府主导的国有资本投资项目和资金运用中的系统风险同样不同程度的存在。

国有企业权责不明,所有者缺位,内部人控制,监管不到位,对市场反应不敏感,还要不时服务于上方非经营性的任务目标,资金运用效益自然低下。有人披露国家这几个五年计划期间,政府投资的项目至少60%或70%都没有形成效益。相反民营资本如果是如此投资效益那就是不可想象的。产业投资基金本质上具有风险投资的特点,它的高风险和高回报特点决定了在制度安排上,必须是实实在在的商业化运作,必须强调基金投向决策的高度敏锐决断、基金绩效与操作者个人利益的高度关联。由国家财政或政府主导背景的国有资本组建起来的产业投资基金或投资公司,在企业运行机制上显然满足不了规范的制度约束。更何况我国加入WTO以后,按照有关条款的要求,政府的有关资金在涉及到市场竞争的企业活动中都受到严格的控制。民营资本背景的投资实体,撇开它先天的一些不足,在国情的熟悉和适应程度、经营灵活程度与企业内部的激励机制,以及经营决策效率和内部人控制风险等方面,都具有政府主导的国有资本投资实体难以比拟的优势。随着自身的进步成熟和社会法规监管的完善,民营资本的一些先天不足也将会不断地得以改善。我国的产业投资基金具有强烈的政府干预色彩,政府的本意是引导和推进金融领域的创新更快更稳地开展起来。超级秘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