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

产业创新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 传统产业 产业创新 区域创新系统

1 引言

传统产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面临知识经济的挑战,产业升级改造任务繁重。《“十五”计划纲要报告》中指出,今后五年要着力调整产业结构、地区结构和城乡结构,特别要把产业结构调整作为关键,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点。其中,要把传统产业改造放在重要位置,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传统产业改造是系统工程,基于系统思想的传统产业改造是产业的创新问题,最终体现是传统产业的技术进步,传统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特点,分析创新活动中所存在的主要问题,以探求有效的思路与途径,提升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的内在素质,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2 我国传统产业现状

2.1传统产业含义

传统产业是一个历史相对概念,至尽没有见到对传统产业的标准定义,这里介绍一些学者对它的理解,以把握其主要内涵,并不期望给出严格的定义解释。

北方交通大学的王稼琼等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信息产业、新材料产业等新兴工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轻工、造船等工业[1]。

台冰根据Dosi技术规范理论,把技术活动分为传统技术和高技术,把相应技术所支撑形成的产业称为相应的产业。因此,产业可以分为传统产业和高技术产业。使用传统技术规范来解决各种生产问题而形成的产业称为传统产业;而运用新的技术规范即高新技术解决生产中出现的、无法用传统技术解决问题而出现的新产业称为高技术产业。[2]

刘世锦等认为,传统产业是以传统技术进行生产和服务的产业,是指工业化过程中起支柱与基础作用的产业。主要是工业,也包括传统农业和第三产业的一部分。工业经济时代的支柱产业是纺织、钢铁、机电、汽车、化工、建筑等物质生产工业。[3]郑红认为传统产业是相对于新兴产业而言的,主要包括钢铁、煤炭、电力、建筑、汽车、纺织、造船业等产业[4]。多数传统产业生产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严重制约了我国经济的发展。

通过大家对传统产业的理解,可以概括出我国传统产业的主要特征:

(1) 产业发展历史一般较长;

(2) 产业技术相对落后;

(3) 主要以外延式扩大再生产。

2.2传统产业技术现状

传统产业仍在各国国民经济中占有主导地位,它现在提供着将来仍将提供着经济建设、人民生活所需的大部分商品和服务。传统产业本身从来没有停止过发展,但各产业、各国家、各区域的产业发展模式与发展阶段不同,造成了不同的产业表现与产业竞争力。通过对部分传统产业的描述,可以发现我国传统产业设备陈旧,生产技术落后,提供的单位效益较低,严重影响了国民经济整体综合效益的提高。

(1) 生产装备落后

我国大中型企业普遍技术水平落后国际水平5~10年,能耗普遍比国际先进水平高40%以上,资源利用率低20%,成本高30%,可靠性和寿命低20%。据对1995年第三次工业普查资料的数据计算:(1)我国有24.6%的生产设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2)机械行业作为国民经济其他行业提供装备的部门,生产设备十分陈旧,只有11.82%达到国际先进水平,有52.74%的设备只达到国内一般水平,还有近20%的设备处于国内落后水平。

(2) 产品质量档次低,结构性矛盾突出

据对9省市639家重点机械企业调查,1995年生产的主导产品技术水平达国际80年代末90年代初水平的占17.8%,居国际80年代中期水平的占26.9%,居国际70年代初水平的占48.7%,还有7%的产品属于国际60年代水平。

(3)技术开发能力薄弱,缺乏技术储备

国外大企业大都有较长远的技术储备,超前研究开发一般在十年左右。我国大多数企业包括相当一批国家重点企业缺乏自主知识产权的产品和技术,企业普遍没有技术储备。[5]

3 从产业创新系统角度分析我国传统产业

3.1产业创新系统

产业创新系统是指为了获取新的和互补的技术、从互补资产和知识利用的结合中获得收益、加快学习过程、降低交易成本、克服(或创造)市场中的进入壁垒、取得协同经济效果、分散创新风险,关联性很强的企业(包括专业供应商)、知识生产机构(大学、研究机构、工程公司)、中介机构和顾客通过附加值生产链相互联系形成的网络。[6]

产业创新系统是创新系统理论在产业演进过程中的应用,它强调产业演进过程中为促进创新进行制度建设,强调促进创新系统各主体间的互动以克服传统的系统失效。通过产业创新系统的建设与完善,提升产业技术结构,增强产业竞争力。我国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是传统产业的创新,需要从创新系统的角度进行分析与指导。

3.2我国传统产业创新过程中表现出的特点

3.2.1 投入特点

(1) 人力资源方面

1997年,我国每万名劳动力中从事R&D活动的科学家与工程师人数为8.4人,而日本1993年为79.6人,美国1993年为74.3人,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国家的平均水平为47人。我国的这一指标大致相当于经合组织国家的1/5,相当于最发达国家的1/10。创新人力资源的分布主要集中在研究机构,企业所占比例低,如下表1所示。

(2) 财力方面

就研究与开发经费看,美国每年的R&D支出为1600亿~1700亿美元,日本每年的R&D支出在700多亿美元,而我国、印度、墨西哥等“科技发展中国家”的R&D投入在60亿美元以下。据统计,1997年我国的R&D支出为481.9亿元(折合58.6亿美元),仅相当于美国的1/30,日本的l/13。 就研究与开发经费占国内生产总值比例看,瑞典为3.05%,日本为2.90%,瑞士为

2.68%,韩国为2.61%,美国为2.45%,而我国1998年仅为0.64%。这一比例只相当于发达国家的l/5~l/4,相当于世界平均水平的l/3。

就人均R&D经费看,1994年世界R&D经费总额合计为4390亿美元,人均78美元。中国1997年的人均R&D经费仅为3.9美元,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l/20。

更为突出的是中国企业R&D经费支出比例明显偏小,企业在科技活动中没有处于主体地位,如下表2所示。

3.2.2 产业创新系统演进特点

在我国行政体制时期(1949年—1978年),从创新系统的角度来看,产业创新的特点可以描述如下:

(1) 集中计划,用行政指令统一配置资源.中央政府集中一切资源,用行政手段有计划地投入重点领域或方向。

(2) 企业作为金字塔式的行政组织中的一级,隶属于上级主管部门。企业虽然是独立的经济核算单位,但不是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国家通过各项指令、经济政策和各种行政法规决定了企业的基本经营活动。

(3) 科研机构作为一级行政单位而存在,科研体系相对独立于生产系统之外。国家集中力量建立了一大批国立R&D机构(与国有企业同称为“全民所有制单位”),其科研成果无偿给生产单位使用,不受专利保护(国家没有专利法),其活动也受到国家计划的控制,大部分企业一般则没有R&D机构。这一阶段时期,生产系统与科研系统的分离是最大特点,是产业创新的最大体制性障碍。进入转型期(1979年--)以来,从对企业的放权让利到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行政指令逐让位于市场调节,创新资源配置结构发生了较大变化。突出表现在企业的创新资源有一定程度增加,大学的研究投入与出均有较大提高。但研究系统与生产系统脱离的特点基本没有发生变化,企业依然没有成为创新的主动主体。[7]

3.2.3创新主体互动特点

创新系统讲求创新主体之间的互动,在合作中共享创新资源,在交流中促进创新的产生与扩散。我国传统产业演进过程中,明显表现出创新主体间缺乏联系,存在严重的系统失效的特点,可以从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合作形式的分布这一侧面反映这一特点。

虽然我国创新资源在企业的分布比例明显偏低,但另一方面,由于传统产业演进过程中的系统失效一直未得到有效解决,造成企业的创新过程中缺乏与其它创新主体的互动。此外,我国企业合作进行的技术创新活动,主要以技术贸易方式进行,这种技术导入方式具有静态、间断的特点,不利于企业动态、持续的创新能力的培育。

通过上面分析可知,基于我国传统产业演进的历史,我国传统产业创新存在投入低、创新主体缺位及创新系统失效等特点,这也是造成我国传统产业技术落后、产业竞争力缺乏状况的主要原因。

4 结论

在新世纪我国传统产业的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把传统产业改造放在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位置,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这需要首先研究我国传统产业创新系统的特点,分析影响创新的主要问题。针对我国传统产业创新所表现出的投入低、创新主体缺位及创新系统失效等问题,在改造传统产业过程中,需要重点培育创新主体互动机制,形成区域创新网络,使各主体能够基于网络进行有效的组织学习,增强自主创新与技术吸收能力。此外,要研究各产业在不同历史发展阶段的具体创新特点,据此制定不同的产业发展策略。

参考文献

1 王稼琼,绳丽惠等.区域创新体系的功能与特征分析.中国软科学,1999(2):53-55

2 台冰.发展高技术与改造传统产业关系的哲学思考.高科技与产业化,2000(4):3-6

3 刘世锦.中国“十五”产业发展大思路.中国经济出版社,2000年1月:52-53

4 郑红.科技产业化与经济增长.博士论文,1998年10月:129

5 史清琪等.中国产业技术创新能力研究.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12月:45-52

产业创新研究范文第2篇

文化产业是新时期经济增长的源动力和产业结构升级重要方向,金融支持是文化产业发展不可或缺的因素。然而,由于文化产业自身一些特殊性,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路径、机制和政策并不通畅,制约了文化产业实力提升。对我国既有金融体系支持文化产业存在问题总结分析,突出文化产业融资中的金融创新和文化企业发展阶段的特点,探索了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融合创新路径,尝试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立体、综合模式,满足不同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化解文化产业发展的融资难问题。

关键词:

文化产业;金融支持;金融创新

一、引言

2015年10月29日,十八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十三五规划”指出,“中华文化影响持续扩大”,要使“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成为“十三五”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这一论述把对文化产业的认识上升到了新的历史高度。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和建设“中国梦”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载体,是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其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逐步凸显[1]。然而,当前文化产业的金融支持程度仍难以适应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需要。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态势将会引发文化产业资金需求激增和资金竞争性需求扩大,这必将使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不足问题呈现加剧的趋势。因此,加快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创新的研究,促进文化产业与金融资源的融合,对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壮大意义重大。我国文化企业具有规模小、价值难确定、缺少合格抵押品、收入波动大的特点,导致其融资较为困难[2],新型文化产业的融资更偏向于直接融资,融资体系落后、投资渠道单一、投资意识落后等制约着我国新型文化产业的进一步发展[3]。文化企业融资渠道较窄、融资成本较高、金融机构业务创新不足、行业经验缺乏等问题制约着文化产业与金融业的进一步合作[4];而中国金融服务不完善、文化产业改革和发展还处于初步阶段是导致金融对文化产业的支持不足的原因[5]。发展文化产业的核心问题是要提供充足并可持续的金融支持[6],而利用证券市场融资是扩大文化投资的一条主要途径[7]。目前我国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研究主要侧重在以下几个层面:一是我国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现状及融资难的原因;二是从宏观层面分析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政策和渠道;三是文化产业金融支持的创新。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创新研究局限在宏观政策层面的建议和金融工具方面的分析,对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政策建议不够具体、细化,没有形成比较系统全面的金融政策体系。本文以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经济领域和金融制度改革为背景,结合融资方式新特点、新变革,试图在现有文化产业金融政策支持方面有所突破和创新,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方位金融支持模式,以便为处于不同发展阶段文化企业提供适宜的融资方案,满足不同文化企业的融资需求,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

二、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作用

(一)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问题分析

文化产业在经济发展的拉动、经济结构的调整、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经济“新常态”下,经济增速放缓,文化产业发展对经济转型升级意义更加突出。为鼓励文化产业振兴、繁荣国家文化事业,国务院及各部门多次出台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如2014年3月17日,文化部、人民银行、财政部等三部委联合印发了《关于深入推进文化金融合作的意见》(文产发〔2014〕14号)。但文化产业金融推进速度不及政策预期,主要因为文化产业有其自身特点,金融支持需要细化、深化和差异化。首先,改革开放以来,各地方以经济发展为纲,在文化建设中缺乏资金支持。在市场经济发展达到一定高度时,市场化导向致使追求物质财富至上,越来越多社会组织单元和个人忽视文化建设,文化和文化产业发展一直得不到真正重视。文化输入越来越多,输出却极其有限。探其根由,是因为我国文化产业集中度不高、文化企业具有“轻、薄、短、小、弱”等特征,文化项目长周期投入和低回报导致金融支持不足,没有形成与经济发展相适应的文化市场。其次,在间接融资方面,文化企业相对其他企业较为特殊,其资产以无形资产为主,可供其抵押担保的固定资产较少,很难从银行获得贷款;知识产权、影视版权等无形资产难以评估且无形资产评估机构发展落后,增加了金融机构所面临的信贷风险,导致各类金融机构对文化企业金融支持出现“惜贷”、“慎贷”现象,从而影响了金融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力度。最后,在直接融资方面,由于多数文化企业规模小、投资周期长、未来收入不确定,难以达到上市融资的要求。因此,由于投入产出的不对称性和消费市场的不确定性,在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方面,传统金融服务产品和金融工具难以与其有效对接,金融创新落后于文化产业发展需求[8]。

(二)文化产业金融支持体系的作用

“十三五规划”将文化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国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表明金融政策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中应大有作为。第一,金融支持体系可凭借其专业化、规模化特征,降低文化企业成长过程中的投融资成本。文化企业具有高风险、高投入、规模小、难评估的特点,单个投资者在投资过程中往往难以承担评估投资对象的高昂成本,使得资本难以投向最有价值的企业或项目。现代金融市场参与者众多,交易规模较大,很大程度上降低了金融交易的平均成本,为资金需求部门和个人提供了低成本、多渠道的筹资来源[9]。第二,金融支持体系凭借其整合资源的优势,汇聚各方资源,有利于形成资源的“聚集”,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充足、及时的资金。一个完善的金融支持体系离不开政府资金的支持和引导,在金融资金获取渠道方面,除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体系之外,还应建设多层次文化资本市场,涵盖证券市场、中小板、文化产业板的场内市场,天使基金、股权投资、新三板的场外市场,以及区域文化产权与交易中心等融资渠道,建立聚集创投机构、风投机构、私募基金、证券公司、银行、中小金融等各类金融机构体系,形成“聚集效应”,为文化企业提供全方位的股权、债权融资服务和充足的资金支持。第三,金融体系凭借其资源配置、分散风险的功能,为文化企业的发展提供了规避、防范和化解风险的渠道。文化企业有高投入、周期长、高风险的特征,文化产业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不确定因素很多,也具有很高的风险性。金融市场能够迅速有效地引导资金合理流动,促进资本集中并向高效益单位转移,提高文化产业的资金配置效率,并通过资产组合分散和化解对文化企业投资的风险,增加对文化产业的投资。

三、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模式与创新路径

(一)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模式框架

根据文化企业生命周期和规模大小,可以将文化产业全方位融资模式进行细分定位、提供专门的融资渠道,为处于不同成长阶段的文化企业提供不同的融资方式。全方位融资模式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担保”的形式。股权融资主要方式为各类型基金、PE,主板与创业板上市,以及新三板、新四板为主的场外市场融资;债权融资主要方式为专项银行(如对文化产业提供贷款的中小金融机构)与商业银行贷款、债券市场发行债券、项目收益债;开创文化企业PPP(政府与资本合作模式),吸引社会资本投资文化项目、相关企业。担保主要指文化企业出资成立担保基金、评估机构对企业价值进行评估以及保险机构保险的方式再通过担保机构为其向银行担保获得资金。按生命周期理论,文化企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在不同的阶段,文化企业投资需求、风险大小各有不同,相应金融支持体系的支持方式也有所不同。从金融供给主体角度来看,处在不同生命周期阶段的文化企业对金融供给主体需求不同,金融供给主体存在差异。在启动期,文化企业风险大,资金规模较小,主要是获得政府专项基金和天使基金的资金支持,其中企业共同出资成立的文化产业股权投资基金可以充当天使基金的角色;在初创期,文化企业主要是获取天使基金、政府引导的专项基金以及风险投资基金的资金支持;在成长期,企业主要是获取风险投资基金、专项银行发放的风险信贷、也可以通过创业板上市募集资金;在扩张期,文化企业则主要通过产业投资基金、并购基金、专项银行风险信贷、商业银行中小企业信贷、债券市场或股票市场发行有价证券获得资金支持;在成熟期,文化企业可以通过共同基金、商业银行信贷、资本市场发行有价证券获得资金支持。从政策支持体系角度来看,政府应出资成立文化产业专项基金,推动当地文化产业快速发展和结构升级;在此基础上,政府对发放风险信贷的金融机构提供优惠政策,对优秀的文化企业减免税收、引导资金对投资机构风险补偿。从金融中介组织角度来看,应加大资产评估机构、保险机构以及担保机构等金融中介组织的发展,从而满足文化企业融资过程中必要的资产价值评估、担保以及相关的保险业务。其中由文化企业出资成立融资担保基金,为加入担保基金的文化企业向银行借款提供信用担保,无需任何抵押和质押,以支持文化企业扩张期、成熟期的资金需求,避免文化企业因缺乏流动资金而无法发展壮大。文化产业的从业企业要根据自身的行业特点进行合理规划,有效解决产业发展的融资瓶颈,文化产业本身的特点为相关企业多渠道的融资提供了可能,相关企业应该主动拓宽这些渠道,为自身发展提供更多机会[10]。

(二)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体系创新路径

1.推动多元化、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发展

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要同时发挥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的作用,建立多层次、多元化金融市场体系,促进文化产业快速健康发展。文化产业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金融市场的支持,有效利用投资基金市场、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同时发挥商业银行主渠道作用以及加快专营文化产业业务的中小金融机构的建立与发展。从直接融资角度出发:一是要引入投资基金。在企业种子期、初创期和成长期,可考虑成立文化产业天使基金,以及由政府牵头、行业参与设立的文化产业创业投资引导基金,以政府出资或优惠政策带动VC、PE等股权基金深度介入文化企业发展。二是要推动文化企业在创业板/中小板上市或进行新三板融资。上市融资是多层次资本市场的核心,广泛利用沪深、境外股票市场发展,是发展壮大文化企业的最有效方式。对于介于成长期和成熟期、具有一定规模和效益的文化企业,给予上市奖励、承销费用补贴和税费减免等方式支持其上市融资;辅导和培训有潜力上市的文化企业,进行IPO项目储备;鼓励中小文化企业先行登陆新三板市场或区域股权交易中心,为后续上市做准备,形成上市梯队。三是要加快利用债券市场的作用,发行项目收益债券和中小文化企业集合债券。鼓励一些信誉高,预期现金流稳定,经营业绩较佳和财务状况良好的文化企业通过发行项目收益债券筹集资金;对于一些规模不大、实力弱小,资质不高、无法单独发债的中小文化企业,通过政府或行业协会组织协调,实施外部增信,发行中小企业集合债券,从而解决单个企业因为资信过低、无力承担承销费用的现实难题,并适当放开发债利率限制,丰富债券品种,为解决文化企业债券融资过少提供新途径。四是要设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引导基金,建立文化产业PPP项目库。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是国家扶持和鼓励地方文化项目发展,有效地集中突出地方文化特色,发挥文化集群效应的文化示范基地。目前全国已经批复五批共24个文化产业示范(试验)园区,可在文化示范园区设立引导基金,以公司制运营,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建设。可在国家发改委和财政部PPP项目库增设文化产业PPP项目分库,出台专门PPP项目库政策。从间接融资角度出发:一是要发挥商业银行主渠道作用。当前,间接融资仍是我国企业融资方式的主体,文化企业离不开来自银行的支持,但在经济下行压力下,银行更加“惜贷”,文化企业因其自身固定资产不高、缺乏抵押品等因素使其获得贷款愈加困难,因此,需要拓展抵押品框架、实施企业间联保联贷,注重贷款企业和项目筛选,发挥商业银行间接融资主渠道作用。二是要加快设立专门性文化产业金融业务的中小金融机构。这样集中力量对文化产业研究,提高金融专注度,开展有针对性的信用业务,为文化企业提供专业化金融服务、并能保证文化产业专款专用。专门性文化产业金融机构的建立能发挥金融机构经营差异化优势,引导文化金融服务业的发展方向,提高文化企业贷款效率和项目质量、降低金融机构的信贷成本,专门性金融支持有助于提高文化产业的建设效率。

2.加快金融产品创新步伐,满足文化产业发展需求

(1)版权质押贷款。版权往往是文化企业的重要资产,文化企业可利用版权、著作权等向银行质押获得贷款。版权质押贷款能够解决文化企业缺乏抵押、质押物这一难题,降低金融机构信贷风险。该种贷款需要有合格的知识产权评估机构、信用评级机构、法律事务所等中介。因此,版权质押贷款的发展,需要有比较成熟和完善的中介机构及相关制度,为银行信贷决策提供客观、独立的第三方依据。

(2)团体贷款。为了降低银行所面临的信用风险和中小企业所面临的贷款约束,可以建立政府、企业、银行和市场四位一体的融资平台,促进金融交易的顺利进行。文化企业之间性质、特点、业务相近,彼此之间互相了解、信任和依赖,可以通过文化企业间的自我筛选的方式形成团体贷款,相互监督并督促合约的执行。在此基础上,开展团体质押贷款,将多个文化企业版权、著作权等无形资产打包组成版权质押池,作为质押物向银行申请贷款。团体贷款能够降低传统贷款模式下的文化企业信贷认知风险,连带债务的形式将文化企业的经营风险在多个企业和银行之间进行分担。

(3)文化资产证券化。资产证券化源自20世纪60年代美国金融创新,其核心是通过将流动性较低的金融资产在评估、增信后,通过出售给特殊目的机构(SPV)资产池打包成可以在资本市场出售的证券化产品。美国最早将不动产领域的住房抵押贷款打包证券化,后将金融资产、文化资产乃至一切可打包资产均利用证券化形式在美国发达健全的多层次资本市场出售,最终帮助企业获得金融机构资金支持。美国电影产业、英国EMI唱片产业均成功实施资产证券化,实现文化项目发起人、金融机构和投资人多赢格局。国内文化产业还处于摸索阶段,缺乏资产估值和专门从事文化产业资产证券化的专业机构,政策上需促进专业的评估、增信和SPV等机构的成立,同时加大对文化企业的推介工作,鼓励优质资产打包证券化。

(4)文化产业项目收益债和PPP融资模式。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确立了政府与社会资本合营融资模式,促进公共项目建设,引导社会资本参与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2014年下半年以来,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出台的PPP政策和操作指南均提出,要建立PPP项目库,成立PPP引导发展基金,鼓励发行项目收益债和专项债券。PPP模式和项目收益债利于将投资主体多元化、调动社会资本积极性、合理分担风险、提高市场化运作等。以文化振兴和繁荣为纽带,既可拓宽PPP合作领域,又能引导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家为促进文化建设贡献力量,同时做到以项目和专项文化建设为依托,发行项目收益债和专项债券,提高融资的针对性。

(5)建设区域文化金融市场。我国文化产业具有很强的区域特色,跨区域金融支持存在文化差异方面的困难。而各区域政府和金融机构对本地区文化有充分的了解,能够准确把握区域文化特性,从而提供因地制宜的融资方案。因此,在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方面,应着力打造区域性文化金融市场能够提高金融支持文化产业的质量和效率。在区域文化金融市场建设方面,可以设立区域文化产权交易中心、区域性商业机构和股权投资机构、区域发展基金。并设立跨区域金融合作模式,实现共同投资、风险共担、收益共享的跨区域联动机制,解决地区性经济建设差异导致资金力量分布不均、无力促进区域文化产业发展的问题。

3.创新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

文化产业竞争力的提升和输出都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如美国和韩国文化建设,政府作用举足轻重。在美国,支持文化建设和文化产业发展就有联邦政府、各州和市镇不同层次的拨款,以及社区文化建设基金。韩国制定了“文化强国”战略,出台《文化产业振兴法》,设立不同领域文化振兴委员会,强化信息交流与组织协调,实现了文化产业发展的统筹发展和竞争力的整体提升。

(1)创新政府管理体制。在政府管理体制方面,设立文化产业管理办公室,加强文化企业与政府部门、金融部门、创投机构、金融中介机构的互动,形成文化企业金融一体化服务战略联盟,建设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平台。

(2)创新金融政策。在文化产业示范园区率先实行金融管理政策创新,先行先试,突破既有机制障碍,实施文化企业发展奖励办法,优先引导区内金融资金支持文化产业发展,设立文化企业扶持专项基金,成立文化产业示范园区金融发展引导资金,鼓励配套金融机构发展,提高金融资源配置效率。

(3)创新财税优惠政策。我国应该加大文化发展财政预算比重,实施发挥财政政策对文化企业引导,制定针对文化企业信贷贴息政策与风险补贴政策;制定税收优惠政策降低文化企业经营负担,如对园区内文化企业高层管理人员给予个人所得税优惠或者对小微文化企业实行差别税率等。

(4)完善立法。我国目前缺少对文化产业金融支持方面的法律,同时缺少一套完整的文化产权保护法,既有的知识产权保护法在执行中难以落到实处。法律不完善,执法不严导致金融资本投资文化企业时,对未来项目的收益预期降低,损害了投资的积极性。对当前文化产业法律进行必要的梳理、分类排查,完善相关立法。

4.建立促进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由于缺乏统一的资信和信用等方面的配套服务体系,政策资源协调平台,政府、金融机构以及企业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导致信息传递不顺畅,资源无法实现有效配置,因此,应当建设文化产业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在此平台上,政府将相关政策信息上传,企业和金融机构根据自身需求寻找政策支持及优惠政策,最终促进政策资源对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持效率。

(1)实施文化企业征信建设。文化企业由于自身的特性,在项目初创和发展期,难以进行评估,因此对文化企业进行金融信用、企业经营信誉持续跟踪就十分必要。文化企业征信体系需要结合“互联网+”,实时更新文化企业信息,信用记录变化及时,并提供网上查询、公示功能,对不良信用文化企业坚决曝光、惩罚,甚至关停。

(2)成立文化企业优秀项目备选库。对具备良好征信记录筛选入库,本身就是对文化企业经营业绩和信誉的一种认可。入选过程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程序透明、结果明示,优秀项目备选库的企业可以优先获得政府资金、金融支持或政策优惠,入库企业有不规范行为,及时清理出库,形成优胜劣汰的竞争机制。

(3)建立文化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信用评级是第三方评估企业在债务偿还方面乃至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并考虑建立文化企业信用风险评级体系,利于投资者对文化企业的了解和风险分析。其度量的基本标准可以依据企业是否在备选库中,经营项目合法合规能力、公共关系、核心产品或项目生命周期、所处行业地位、销售渠道或市场占有率、市场定价能力、管理水平和公司治理结构、财务指标、人力资源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估,考察其是否具备一定的核心竞争力和成长空间。当前,我国文化产业遭遇发展机遇与融资困境并存的局面,而问题的关键在于文化产业自身的特殊性质与金融支持无法满足其发展的需求。构建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全方位金融支持模式以及创新路径将是解决文化企业困境的重要战略性措施。本文突破传统的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单一融资模式,提出“股权融资+债权融资+担保”三方面相结合的全方位的金融支持模式,并从金融市场、产品、政策以及综合服务平台等方面提出金融支持创新路径,进一步拓宽文化产业融资渠道,增加发展所急需的资金供给,促进文化产业发展壮大。

作者:侯英 单位:上海电机学院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欣怡,张学海.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国际经验与启示[J].云南社会科学,2014(2):107-110.

[2]罗靓.发展文化产业与金融支持[J].农村金融研究,2008(5):21-25.

[3]李培元,魏亚平.基于新型文化产业视角的直接融资模式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8(2):66,154.

[4]刘玉珠.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未来与展望[J].中国金融,2011(2):15-17.

[5]常晔.金融支持文化产业发展问题研究[J].经济研究导刊,2009(12):84-85.

[6]贾旭东.文化产业金融政策研究[J].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10(6):41-51.

[7]花建.探索有中国特色的文化投资战略[J].探索与争鸣,2001(12):24-26.

[8]王宪明.推进文化产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机制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6):68-70.

产业创新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产业成长;耦合协调;湖南省

产业成长实质上是产业扩大生产规模以获得更多的利润,外在表现为从弱小到强大、从不成熟到成熟的过程,显示了产业在数量变化上的特征;内在的表现为产业技术的提高,是产业成长中质的改变,是引领产业从低级向高级发展以及决定产业成长速度的根本因素(赵玉林、徐娟娟,2009)。作为产业成长层级的一种标志,技术创新不仅使产业成长有了内在的动力,而且其速度决定产业成长的速度。反过来,产业成长使得技术创新得以实现,并为其提供了技术扩散环境,促进技术创新的速度。

一、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根据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耦合效应分析,建立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调评价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相关统计数据均来源于《2011年湖南省统计年鉴》等资料。

二、耦合协调度模型构建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协调度模型,其目的是测度出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的耦合协调效应,设定如表2的耦合协调效应等级(刘耀斌等,2005)。

根据廖重斌(1999)等推导出离差系数最小化协调度模型,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两个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不仅仅要求其本身的综合值要大,还要求它们之间的离差系数(Cv)较小,离差系数越小表示的耦合效应越大。计算公式如下:

Cv=■■①

Cv=■■

=41-■②

因为,0≤Xi(t)≤1,0≤Yi(t)≤1,故Cv最小的充分条件就是■取最大值。

这里,我们定义耦合协调度为:

Ci(t)=2×■■③

Ti(t)=αXi(t)+βYi(t)④

Di(t)=■⑤

其中,Xi(t)和Yi(t)分别表示第i产业在t时刻技术创新子系统和产业成长子系统的综合值。Di(t)为耦合协调度,Ci(t)为耦合度,Ti(t)为综合协调指数,α和β为系数,且α+β=l,α和β分别代表技术创新和产业成长的贡献系数。在此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表现同等重要,故α=β=0.5。

三、结果分析

这里,以2010年湖南省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例分析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耦合效应状况。

第一,先进装备制造业。先进装备制造业是湖南省的支柱产业,占经济总量比重较高。本文测度结果显示通用装备制造业(0.6271)、专用设备制造业(0.8148)、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0.6404)、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0.5327),前三个产业的耦合效应都处于中度耦合以上,产业耦合效应较高,耦合效应提升幅度较大。特别是专用设备制造业是所有产业中最高的,处于优质耦合阶段。这表明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处于良好藕合状态,二者实现了协同发展,共同促进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要素禀赋结构的升级,提高本产业的竞争力水平,这是湖南省先进装备制造业竞争力呈逐年提升态势的根本原因。

第二,新材料产业。湖南省新材料产业中的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0.5502)、非金属矿物制品业(0.5222)、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5725)、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0.5792)、金属制品业(0.3595)和化学纤维制造业(0.1643)呈现出不同态势。前四个产业耦合度相对较高,藕合效应良好,这表明这些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处于良好的耦合状态,二者实现了协同发展;后两个产业耦合度处于严重失调阶段,究其原因在于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偏低,而产业成长环境也不是很好,因此,湖南省新材料产业之间存在严重的产业技术与产业成长分化,产业技术创新与扩散机制得不到有效运行,是新材料产业竞争力水平提升的主要制约因素。

第三,文化创意产业。湖南省的仪器仪表及文化、办公用机械制造业(0.3374),处于由严重失调过渡到中度失调阶段,从耦合度来看,尽管耦合效应比较低,其原因还是由于产业技术创新不足。

第四,生物医药产业。该产业耦合度得分为(0.3565),处于中度失调阶段,二者藕合效应未得到充分发挥,其根本原因在于生物医药产业技术创新水平偏低,突出表现在R&D经费内部支出投人力度不高、新产品开发能力不强、新产品产值偏低等方面,由于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不匹配,其对二者藕合效应发挥起到负面作用,使得本产业优势要素禀赋优势难以发挥,难以提高本产业的竞争力水平。

第五,新能源产业。新能源产业中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0.3757)、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0.3409),二者都处于中度失调阶段。其根本原因在于湖南省产业技术创新不高,突出表现在于新产品开发不足、企业科技活动人员缺乏和专利申请数太少。新能源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未能实现协同发展。

第六,信息产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藕合度得分为(0.3497),处于中度失调阶段,耦合效应低。其根本原因在于湖南省信息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综合值都比较低,产业技术创新制约了产业成长,产业成长也约束了产业技术创新。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耦合效应无法得到发挥,从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相匹配或协调角度看,湖南省的信息产业还需要很长的路要走。

第七,节能环保产业。湖南省的废弃资源废旧材料回收加工耦合度得分为(0.1316),处于严重失调阶段。其原因是湖南省节能环保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综合值都比较低,信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耦合效应无法得到发挥,产业竞争力低下。

通过对测度结果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一是湖南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不匹配,耦合效应未得到发挥的现象普遍存在,耦合效应发挥较好的产业偏少,大部分产业耦合度偏低,处于严重失调和中度失调状态;二是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不协调,突出表现在二者之间耦合效应强度偏低,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之间不均衡;三是除先进装备制造业和新材料产业外,湖南省其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产业技术创新偏低,没有从产业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的耦合过程中获得协调效应。

参考文献:

1.傅贻忙.技术创新与产业成长研究评述[J].现代商业,2011(10).

2.赵维双.技术创新扩散的环境与机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刘耀彬等.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标准及其评价模型研究田[J].中国软科学,2005(5).

4.张序萍等.区域技术创新能力指标体系的构建及评价[J].科技管理研究,2010(20).

5.熊勇清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与传统产业耦合发展研究[J].财经问题研究,2010(10).

产业创新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产业集群;合作创新;机制;研究

中图分类号:F271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9-0163-02

一、引 言

产业集群作为一种有效提升产业竞争力的经济组织形式,日益受到学术界、经济界以及政府部门的高度关注。对于产业集群如何形成的问题,国内外学者从运输成本、规模经济、范围经济以及市场需求等角度已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理论研究,而对于产业集群内企业间的合作创新问题,目前研究的相对较少。国外学者对集群的知识溢出及其创新作用进行了分析,但并没有对集群内部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进行具体的分析;而国内学者虽然对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进行了分析,但没有从产业集群的视角进行研究,他们更多的是从知识溢出的角度强调了企业空间集聚的重要性,而对于产业集聚区内企业之间如何进行技术合作创新并没有深入探讨。本文尝试从产业集群的视角,对集群内企业之间的合作创新机制问题进行探讨。

二、产业集群是企业合作创新的平台

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特定区域内某一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之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它既是介于市场与企业之间的、具有灵活性和规模性的经济形式,又是一种与新的生产方式相适应的、新的产业发展模式。它对区域发展、技术创新和企业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国内外引起了经济地理学、管理学、区域经济学、产业经济学和经济社会学等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同时也引起了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兴趣。

产业集群的竞争力得益于其分工合作体系,这种发展模式不仅降低了企业的创业门槛,为集群内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大量机会,而且又可以形成整体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优势, 既提升了整体产业的竞争力,又极大地降低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成熟的产业集群还能够形成整体创新能力,培育出区域品牌,使集群内每个企业都能够借鉴。因此,随着集群规模的扩大和品牌效应的形成,其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就越来越明显。产业集群已成为经济增长、产业技术创新和提升产业竞争力的重要载体。一方面,集群内企业通过相互合作、相互学习,改善企业创新的基础和条件,大大降低了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交易成本,克服了企业合作创新中的机会不平等问题;另一方面,产业集群为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平台,为集群内企业的创新活动提供了诱因,会出现较大的创新空间,进而使得产业集群成为企业创新的有效载体。

三、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创新的动机

产业集群是围绕某个核心产业而衍生出来的一个分工合作的网络,集群的生命周期决定于主导产品的生命周期和与之关联的技术的生命周期。技术的生命周期则是以共性技术的更迭来划分的。

共性技术是指在很多领域内已经或未来可能被普遍应用,其研发成果可共享并对整个产业或多个产业及其企业产生深度影响的一类技术。共性技术是和竞争前技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它的主要目的是为企业的应用开发活动服务的,具有基础性、开放性、外部性和关联性的特点。在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开发―试验―应用这一过程中,共性技术基本处于第一阶段和第三阶段之间。

然而,共性技术具有市场失灵和组织失灵的双重影响。共性技术的市场失灵同样也是由共性技术本身的性质引起的,即由于复杂的网络外部性等技术特性,技术的产权很难界定,交易成本相当高,单个企业不能保证技术收益的完全获得,最终也会导致共性技术的市场失灵。另外,单个企业由于自身能力的有限而不能满足共性技术研究开发的要求,从而导致了共性技术的组织失灵。正是由于共性技术的“双重失灵”,使得企业之间的合作变为可能。合作会促使个体得到更多的收益,技术合作能有效地促进共性技术的研究开发。如果要把握和控制集群的未来,就必须突破合作创新的市场失灵,在集群核心技术领域增强技术能力。

四、产业集群企业合作创新的方式

在产业集群中存在两种类型的专业化分工: 一类是以横向分工为主, 即对集群的主导产品在内部按档次、品种、款式横向组织生产, 这种横向的产品分工表现出来的主要形态为扁平的分工层系结构;另一类是采用纵向分工即按生产链的上下游来分别组织生产。一般来说, 集群企业合作创新是一个企业内部组织间以及企业与其他企业或机构间相互协调、相互合作的过程, 这两种组织方式并不是截然分开的。在发达完善的产业集群内,这两种生产组织方式同时并存,从而形成“按照一定专业化生产要求形成的生产组织方式”的专业化分工网络。虽然专业化分工能使集群中各企业发挥比较优势来构造核心能力, 从而提高整个集群的创新能力, 但这种横向分工带来的相互竞争以及纵向分工带来的利益分配上的协调等问题, 都会影响集群内合作创新的效率。

在产业集群中,纵向专业化分工带来的企业资源的互补性需要集群内企业在创新问题上彼此合作,使得每一个企业的创新活动都与集群内其他企业的创新活动相互结合起来,因此,对于单个企业来说,这就需要自身与其他企业间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并形成一种信任机制,使得上下游企业间的合作创新变得有效。而在横向分工的产业集群中,由于产业集群是众多相互关联的企业围绕某一特定领域集聚发展起来的,因此,集群的发展方向始终是产业链纵向与横向的拓展。集群内存在着大量的横向分工企业必然使单个企业的创新活动在某种程度上存在溢出效应,使得技术创新带来的外部经济性大大抑制了企业的创新动机,这时就需要集群内的核心企业进行相互的协调、监督,促进技术和利益共同体的形成。

我国的许多产业集群, 都是在一定的时代背景下, 依据当地特有的历史文化传统、利用先发优势而在相互模仿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在简单模仿的原始状态阶段, 企业集群内的组织模式处于无序状态, 模仿的技术低层次和集群内知识传递的低效率, 使企业相互之间还不可能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合作创新机制。企业之间的低信任度以及模仿的低成本, 使得企业不愿意在创新方面作太大的投入;而传递主体的保密措施、低传递能力以及吸收主体的低吸收能力, 使企业间只能对简单的技术进行模仿, 而对于复杂的技术、特别是集群外部的技术很难吸收和传递, 从而导致“搭便车”以及价格上的恶性竞争。当集群处于快速成长阶段时,集群内开始存在局部的合作创新, 核心企业在与外部研究机构(知识创新主体)联系紧密的同时, 将大部分零部件委托给集群中小企业制造, 以加大自身的专业化程度。这一组织模式既有利于技术创新, 改善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或转换能力的不足, 又避免不同规模、不同技术层次的企业间的过度竞争, 使集群发展初期的单一产品经过不断分工改进, 形成多产品结构的产业链。只有当形成以龙头企业为核心的自主创新以及龙头企业间的合作创新逐渐成为创新的主导力量时, 集群内部才逐渐形成企业间合作创新网络和比较完善的自我增强的创新机制, 从而提高集群的整体创新能力。这个阶段集群内的龙头企业一方面依靠科研机构以产学研结合的模式不断进行技术创新, 保持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另一方面不断把非技术关键性的生产制造环节通过中介组织转包给集群内的中小企业, 彼此之间建立紧密的协作关系。 “少数龙头企业+众多中小企业”的集群组织模式是形成完善的集群合作创新网络的前提, 也是众多传统产业中小企业集群发展的趋势所在。

产业集群企业合作创新是一个互动的发展过程, 集群内的企业既以专业化分工与社会化协作为基础, 大、中、小不同等级企业并存, 又围绕某个产业紧密结合, 纵向与横向分工相互依赖、功能互补,从而使大部分集群内企业相互影响。发达的纵向分工必然使得产业链拉长, 而每一道产业链环的差异都将会使产品的种类增加, 这就为产品产生差异化创造了条件, 因而促进了横向分工的发展。反之, 为了获得市场的竞争优势而追求创新必然会使原来的某些生产环节进行改进, 这样也促进了纵向分工模式的改变。

五、产业集群中企业合作创新的利益协调机制

合作创新是集群技术创新行为的一种重要形式。由于技术创新的高投入和市场的不确定性,带来单个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高风险,再加上许多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普遍存在创新资源不足的问题,单个企业难以进行有效的技术创新。而集群中的企业可以利用地理位置上的接近和产业的关联,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投入、风险共担实现合作技术创新,既可以克服创新资源不足的困难,又可以分散风险,提高创新能力和创新效率,使竞争的双方实现“双赢”。

首先,集群内的企业应以共性技术为创新方向,建立战略联盟。这种战略联盟可以是虚拟的,也可以是独立的。研究人员可以是来自各个企业的和研究机构,利用在经营和研究过程中获得的信息和经验定期地进行交流,探讨集群共性技术的研究方向,以此作为合作创新的指南。

其次,产业集群应具有一种围绕共性技术开发来实现合作创新的制度形式。由于共性技术的开发具有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单个企业由于能力有限难以完成。因此,政府应该发挥主导作用,由政府牵头,鼓励相关企业和研究机构进行合作,开发集群发展所需的共性技术。这种形式可以由政府、企业、研究结构共同组成,风险共担,利益共享。

第三,构建共性技术开发的技术创新服务平台。技术服务公共平台的建设有助于加强集群企业内的信息交流,促进共性技术的共享。

六、结束语

新经济条件下技术创新环境更为复杂,合作创新已成为产业集群能否持续发展的关键。合作创新为集群企业提供了一个信息交流的平台,让产业集群内企业以较低的成本获得大量有价值得专业信息,使得集群内企业能够从集群优势中获利,而集群的优势也在群内企业的竞争中得以提升。

参考文献:

[1] 朱涛.产业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创新的理论分析[J].经济经纬,2007,(3):88-90.

[2] 刘锐.中小企业集群合作创新研究[J].当代经济,2006,(8):85-86.

产业创新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TRIZ;理论;农业产业联盟;推行方案

一、引言

自主创新能力是推动技术发展的不竭动力,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核心要素。时代创新的大背景催生了一系列创新方法的产生及推行应用,TRIZ理论是源于苏联科学家阿奇舒勒通过对大量发明专利进行研究、归纳所得的一种创新方法,其涵盖了解决发明创造、创新技术问题过程中可寻的科学规律,并在随后的逐步发展中明确了基本原理与法则、建立起完善的理论体系,后传入西方国家并随之发展成为各国家、各企业及其他社会团体所重视的国际性创新方法。农业产业联盟是由多个涉及农业生产相关环节的企业、科研院所和高校等机构组成的一种农业领域的产业组织形式,联盟各伙伴在发展过程中通过技术、设备等相关资源共享形成利益共同体,旨在通过多方合作促进各联盟伙伴在技术、经济上的有效发展。农业产业联盟应用TRIZ理论,一方面有助于整合各方资源,开拓创新思维,创新技术发展;另一方面可以将TRIZ应用于联盟的创新管理过程,形成完备的创新管理体系,为联盟各伙伴的创新合作提供合理的指导思想。因而本文针对农业产业联盟组织模式和运行机制的特点,进一步分析农业产业联盟在应用TRIZ理论指导创新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旨在设计推动TRIZ理论高效运行的相关方案,以提升其整体创新水平。

二、TRIZ理论的基本原理

TRIZ理论的创始人指出创新不是一种随机性的行为,创新发明是有规律可循的,是可以通过对大量发明创新的实际案例进行分析,从而总结得出创新所遵循的基本规律;TRIZ理论正是基于这种思维下的创新办法,经过国内外专家学者对这一理论的不断研究、完善,其现下已经形成了蕴含一整套系统性创新方法和创新工具的理论体系。在解决创新问题、破解创新矛盾时,可以运用TRIZ理论体系中的创新工具与方法,具体包括ARIZ算法、矛盾矩阵、39个工程参数和40个基本原理、物———场分析法、最终理想解等;通过创新者将实际遇到的具体创新问题抽象化为TRIZ问题,并将TRIZ问题整合到TRIZ理论体系中,运用相应的创新工具解决TRIZ问题从而得出创新问题的TRIZ解,对此再结合具体的实际情况将其转化为有针对性的具体解法。

三、TRIZ理论作用于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特性

现下,TRIZ理论在管理创新方面的应用主要针对于具体企业,而其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中的应用研究仍在起步阶段,在农业产业联盟中更好的应用TRIZ理论解决创新问题,就必须明确农业产业联盟这一特殊主体区别于企业的创新特性。

(一)农业产业联盟的组织模式

由于农业产业联盟是由多主体构成的产业组织形式,其伙伴选择的多样性、合理性及适应性决定了联盟的创新方向;联盟内部在整合资源、集成创新的过程中依赖于创新项目组的引导与促进,创新项目组内的高层领导对创新流程的顶层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是推进整个创新管理流程的关键力量;同时高层领导与项目组成员之间的信息传达,关系着创新管理过程中的有效支撑,此外能否将创新指导意见落实为创新思维,与项目组内部成员对创新问题的识别与抽象化为TRIZ问题的能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这也是创新过程中的难点,能否统一整合各伙伴项目组成员的相关意见、增强项目组成员的团队意识、提升知识转移效果以及各成员对农业领域知识、TRIZ理论的掌握程度等,都体现了农业产业联盟组织模式上的创新特性,对其创新过程的科学性、流畅性以及透明程度带来一定影响。

(二)农业产业联盟的运行机制

影响农业产业联盟有效运行的相关因素诸多,其一是联盟的组织者需要具备行业内的相关领导能力,能够联合各合作伙伴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最大化解决共同面临的技术问题、应对行业风险,及早识别联盟伙伴中的“搭顺风车”行为,确保联盟各伙伴针对自身能力提供相应资源、制定适应于各伙伴的运行模式,确保各方利益最大化。另一方面是创新激励机制的有效运行有助于提升联盟的创新能力、充分调动各伙伴的创新思维,通过晋升、利益分配等激励手段增强联盟各伙伴合作解决创新问题的信心与意愿,推动联盟创新的科学有序运行。

四、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的问题

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以及系统性的创新工具与方法是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的有效手段,通过分析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特性,结合现下TRIZ理论的应用现状,得出TRIZ理论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的应用仍存在诸多问题。

(一)研发人员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不足

研发人员作为创新的主体,是整个创新管理流程各环节中的把控者,承担着识别创新问题、规避创新风险等一系列的任务;更好地应用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就要求联盟内部研发人员需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水平,了解时下农业领域市场相关环境、熟悉农业产业生产链各个环节,以此能够准确分析现下的市场状况,据此有效联合联盟各伙伴规避行业风险、推动技术发展及把握市场机遇。但现下农业产业联盟的研发力度不够,其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研发人员的专业知识基础不足,此外对于创新问题的转化、抽象能力存在欠缺,不能及时将创新过程中存在的矛盾抽象为TRIZ问题,影响了整体创新进程。同时,研发人员专业知识与创新能力的不足也反映了联盟内部整体创新意识不够,相关激励机制不健全,难以调动成员创新积极性、没有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缺乏部分TRIZ专家的指导和对员工的TRIZ培训,使得对TRIZ理论的理解和应用程度仍停留在表明层次,难以发挥其有效的创新效率。

(二)知识转移渠道不畅

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主体多、专业性质强、创新问题复杂,这些创新特性都要求农业产业联盟内部各伙伴需要更高标准的知识转移渠道。各农业产业联盟发展仍不够成熟,各伙伴建立起的协调沟通机制并不完善,其中一方面在于缺乏相应的契约机制来保护技术知识产权,另一方面则是成员间没有建立起科学的学习机制,没有为TRIZ理论的应用搭建良好的创新平台;沟通与交流的不足阻碍了内部各伙伴之间的资源共享及合作,减慢了创新进程。此外,TRIZ作为一种国际性的创新理论仍在不断的完善、发展,相关产业领域联盟应用TRIZ的相关经验、农业企业运用TRIZ理论进行创新的示范效应等都值得借鉴学习,脱离外界而只闭门造车的理论本就脱离了创新的本质,有效推动TRIZ理论的创新效率还应积极加强与应用TRIZ的外部单位沟通交流。

(三)科技中介服务机构质量较低

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在迅速发展,其数量在不断增加的同时有助于联盟创新绩效的提升,但其提升的效果并不显著。主要原因在于目前其服务质量水平较低,仍未与联盟内部的创新需求速率相平衡,公共信息交流平台、创新人才及发明成果等数据库的建设不够完善,在应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时下高效信息处理方式上仍有不足,其较低的信息获取和处理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中介服务机构对TRIZ理论的推广和有效运行。

五、农业产业联盟中推行TRIZ理论的建议与方案

综合上述对TRIZ理论推动农业产业联盟创新过程中所遇问题的分析,提出关于农业产业联盟中推动TRIZ理论的相关建议。

(一)加强对TRIZ理论的培训

通过对联盟内部成员进行TRIZ理论的相关培训,以此培养其创新思维及增加对TRIZ理论的了解和运用。具体的培训形式有,一是增加对培训讲师的技能要求,率先对其进行筛选和培训,确保培训讲师对农业领域创新现状、农业市场情况等有一定的了解,同时要确保培训讲师对TRIZ理论有较为深入的研究,能够将TRIZ理论体系系统、具体地传达给联盟成员;二是加强对员工创新技能的培训,建立线上线下的学习机制,使得员工有更宽阔的渠道和自由时间接受TRIZ理论的培训,也可以通过定期邀请相关TRIZ专家开展教育讲座,对TRIZ理论进行现场实际指导。

(二)建立创新激励机制

在联盟内部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推动联盟内部成员将TRIZ理论的创新思维发挥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就需要建立完善的创新激励机制。创新激励机制的形式可以为:一是联合各伙伴定期参与由联盟创新项目组开展的好点子创新方法大赛,鼓励联盟内各成员就实际工作中遇到的创新问题、创新机会提出自己的创新想法,经创新项目组内的专家评审,对于提出具有可操作性、效益性强的创新点子的成员给予奖金、晋升机会等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的创造力;二是将创新纳入员工的绩效考核,作为年底奖金、晋升渠道中的一部分,同时开拓员工创新渠道,形成联盟内整体良好的创新氛围。

(三)搭建有效知识转移渠道

知识转移渠道是联盟内部各伙伴沟通交流的有效手段,保证良好畅通的知识转移渠道,有助于科学整合各伙伴的创新资源、发展创新技术以及更好地实现创新目标。搭建有效的知识转移渠道,一是要从组织和制度层面进行规划,建立科学的、完善的契约机制来增强联盟内各伙伴之间的信任程度,同时提升联盟各伙伴对知识产权的法律保护意识,确保各伙伴的创新技术、创新办法得到有效保护,确保相应的资源共享,以此实现其共同的创新目标、达成共赢;二是要建立相应的学习机制,一方面联盟内各伙伴间要加强沟通交流,提升内部成员的学习意愿、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另一方面要积极与应用TRIZ的外部单位进行交流学习,不断提升对TRIZ理论的理解及实际运用能力。

(四)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

农业科技服务体系的质量和水平关乎着农业产业联盟的创新发展进程,因此要着力于创新和发展农业科技服务体系,提升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的整体服务水平。具体而言,就是政府层面需要出台相关优惠政策吸引投资、鼓励创办农业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推动其运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兴模式来提升服务水平,完善信息的收集和处理能力;各农业领域的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也要积极响应政府相关政策、紧跟科技发展潮流,不断提升自身服务质量.

参考文献:

[1]成思源,彭慧娟,李苏洋,向孟群.TRIZ的理论体系研究综述[J].广东科技,2013(7)

[2]何翔.TRIZ理论在管理创新领域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商贸,2015(2)

[3]谢玲红,毛世平.中国涉农企业科技创新现状、影响因素与对策[J].农业经济问题,2016(5)

[4]杨小玉.农业产业联盟发展的制约因素及对策建议[J].南方农村,2012(7)

[5]林艳,陈伟.TRIZ理论应用于R&D联盟并行创新管理方法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3(14)

[6]王珊珊,王宏起.产业联盟应用TRIZ加速创新的机理与方法研究[J].情报杂志,2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