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统筹理论

城乡统筹理论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统筹理论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1篇

论文内容摘要:统筹城乡推进城市化的理念应从三个方面考虑:从夯实基础的角度看,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劳动者素质是统筹城乡发展最根本的长远大计;从产业结构的转换角度看,统筹城乡产业,实现农村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是统筹城乡发展的关键;从社会发展的前提来看,统筹社会保障制度,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稳定基础。

十七大报告提出要“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三农”问题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因为“三农”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瓶颈,“三农”问题已经到了必须着重解决的地步。可以说,我国能否实现崛起的目标,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三农”问题也成为一个根本问题,而要解决“三农”问题,统筹城乡发展就是第一步,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上,笔者认为发展农村教育,提高农民素质是长远大计,农业产业化和工业化是提高农民收入,推进城市化的关键,而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是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稳定基础。

     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和技术培训

    (一)积极创建农民技术培训学校,提高当前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农村劳动者绝大多数技术水平低,技能欠缺,他们缺乏致富本领,不少农民与农村市场经济很不适应,想问题、做事情习惯于计划经济的老一套,满足于“三餐一宿”,小富即安,不富也安,安贫守穷;有的虽有致富的愿望,但缺乏新知识、新技术,苦于无门路,显得无能为力;有的面对农业结构调整、激烈的市场竞争,束手无策,无所适从。针对这种情况,政府应该整合教育资源,建立健全长效培训运行机制,提高农村劳动者素质。一是整合现有培训资源,加强农民培训基地建设,建立以村、乡镇为基础,以县为主阵地,以市为补充的农民培训网络。二是加强联合,组建跨区域的农民培训集团,实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三是依托企业或行业,实行产教结合。四是组织企事业单位、行业协会的人才和技术能手,成立农民培训讲师团,参与农民的转移培训。

    (二)大力推进农村基础教育,提高农村潜在劳动者的素质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要想真正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反哺农村,必须先从农村基础教育抓起。农村劳动力的素质是发展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城乡统筹的根本基础是发展农村教育,农民子女绝大多数都是农村的潜在劳动者,提高他们的素质必须从中小学抓起。同样的问题还有乡村教育质量低,据调查,城乡大学生的比例分别是82.3%和17.7%。而在上世纪80年代,高校中农村生源还占30%多。不仅如此,即使是考上大学的出身农村家庭的大学生就业也极其困难。这种现象直接影响到农村中小学,结果造成近几年来,全国农村中小学校的辍学人数正在逐年上升,农村新文盲半文盲的数量也随之越来越多,这种现象对农村长远发展的负面影响是惨重的。因此,笔者认为,统筹城乡教育的关键在于,根本改变地方政府办教育的制度,改革为中央和地方政府共办基础教育,地方政府教育经费不足,由中央政府全部负担。为了保证农村要真正做到九年制义务教育,必须免除农村学生所有学杂费,免费提供课本,对于寄宿学生国家要免费提供住宿和伙食费用。

    加强农村土地改革以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

    土地改革是农村的根本问题。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同志通过土地革命,抓住了中国革命的根本问题,调动了广大农民革命的积极性,从而实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邓小平在农村实施土地联产承包责任制,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从而启动了我国改革开放的进程,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目前,农村传统的劳动资料是农具,如犁、镰刀、锄头等,现在的山区有许多地区仍然使用这些原始社会末期的农具,生产力水平低下,而平原地区早已出现耕地拖拉机、收割机等现代化农业机械。然而有些平原地域农村现在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农业机械化产生了矛盾。比如以华北平原某地为例,人均耕地一亩左右,每户三四亩地,根本无法进行机械化作业,严重阻碍了农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我认为最好的办法就是对平原地域的土地进行集中承包。只有土地集中承包,才能从事大规模机械化作业,才能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速度。

    如何集中承包,并不是把其他农民的土地收回去,重新承包给另外的人,而是在家庭承包责任制的基础上,通过土地股份合作制的办法,或者合理的土地流转,使原有土地承包人得到相应的收益,保证承包人的权益。

    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一方面使农业生产与市场紧密衔接,大大降低了生产的市场风险。另一方面,农民通过土地经营权入股,自己成为股东,可以把分散的田地联合起来,实行大规模的农场作业,扩大逐户经营的外部规模,形成规模效应,使农业总体经济效益得到提高。同时,实行农村土地股份合作制,使信息传播渠道变得畅通,便于企业集中进行产品开发和技术创新。

    实施土地股份合作制,必须有相应的配套措施,特别是在我国农业比较利益低、人地矛盾尖锐、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不健全的条件下,推行土地股份合作制,要制定详尽完备的策略,弱化土地对于农民保障作用,为土地股份合作制的顺利实施创造良好的环境。首先要大力发展城镇第二、三产业,拓宽农民的就业渠道。农业的规模经营要以大量的农民流转出土地为前提,只有农村中部分劳动力能够得到稳定的农外职业和农业收入,愿意完全或部分放弃土地经营,土地股份合作制才能具备实现的条件和可能性。其次,要建立健全多层次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能够对土地的社会保障功能进行替代,降低农民过分的依靠土地的心理,推进农地产权的市场化流转,提高土地资源配置效率。目前我国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绝大多数地区没有建立起来,因此,应从实际出发,坚持保障农民基本生活为目的,以制度建设为中心,以农村养老保险制度、医疗保险制度和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为重点,加强农村社会保障服务网络配套建设,使社会基本保障与家庭保障、集体或企业补充相结合,不断提高社会化程度,最终建立起城乡一体化的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产业以实现农村工业化及农业产业化

    当今我国的城乡产业格局有两个层面:即城市工业与农业、乡村工业与农业。因此,我国政府统筹产业发展的根本任务是改变这种双重二元结构。

    (一)统筹城乡工业的资源要素

    城乡工业资源要素的统筹有利于发展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行业,城市工业可利用资金、技术、人才等具有迅速集聚的优势,且偏重发展一些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门类和产品。随着城市地价的提高,留在城市的只能是具有更高价值且有能力偿付较高租金的要素和产业,而对于那些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要通过置换逐步退出下乡。城市传统制造业进入农村工业区后,因相对便宜的地价和劳动力成本的下降而得以扩大规模,也可以为吸收农业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乡村工业应按照市场需求变化,调整企业经营内容和经营方向,大力发展有农村资源优势、传统工艺和特定市场优势的特色产业。

(二)实行城乡平等的一体化产业政策

 改革开放以来,城乡产业政策和制度虽然经过了多次大的改革,但是仍然保留着明显的计划经济痕迹。目前要尽快清理两种不平等或带有歧视性的产业发展政策,在城乡之间、国有工业与非国有工业之间应逐步淡化差别意识,按同一产业政策标准,在市场准入、财政金融支持、土地占用、劳动就业与人才引进、科技攻关以及技术改造等方面,采取一种政策、一种待遇,指导城市工业与乡村工业在同一起跑线上平等发展。

    (三)认真处理好发展工业和加强农业的关系

    处理好工农业的关系可以促进工农业协调发展,工业与农业的关系是城乡产业关系的基础,协调城乡经济关系最重要的就是要协调好工业和农业的关系。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快速发展,农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所占的份额逐步下降,农业对gdp和财政的贡献越来越少,这既符合世界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但同时也容易出现忽视农业甚至以工业排挤农业的情况。在继续推进城市工业化的同时,必须加强农业的基础地位,在全社会形成重农、护农、兴农的强烈氛围,加快农业的发展速度。要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力度,增加对农业的投入。过去我们靠农业支持城市工业化,现在到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反哺农村的时候了。

    统筹社会保障制度以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统筹城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就是要把农村和城市社会保障作为一个统一整体加以考虑,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社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根本保证,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我国现行的农村社会保障,受到城乡二元经济社会结构体制、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其他条件的限制,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发展比较缓慢。这严重阻碍了农业经济的发展和农村社会的进步,影响到农村和我国整个经济安全与社会稳定,成为推动我国农村市场化改革及农村工业化、城市化的瓶颈,成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薄弱环节。

    目前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中存在一系列问题:一是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社会化程度不高,社会保障水平低,不能满足农民需要。二是农村社会保障筹集资金困难,广大农民社会保障意识薄弱,对政府承诺的社会保障信心不足,国家财政扶持力度不够。三是资金的管理运行工作不尽人意,管理体制不科学,资金运行中存在问题,缺乏专业队伍,工作效率低下。四是对农村社会保障的认识仍存在不足。五是农村社会保障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针对我国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完善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首先,扩大农村社会保障的覆盖面,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在现阶段,应该着重建立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合作医疗制度,从而扩大社会保障的覆盖面及其保障水平。

    其次,拓宽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来源渠道。一是中央财政、地方财政都要适当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提高社保资金支出比例,加大对农村社保资金的投入。二是借鉴福利彩票、体育彩票的经验,发行社会保障彩票,从社会广泛募集资金。三是开征社会保障税。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2篇

[摘 要]从理论上看,在利益法则驱动下出现了资源流动性偏好从而产生城乡二元。实现城乡协调发展,就是要实现由二元到一元的转变。从我国实践上看,城乡关系大致经历体制分割、修复、波动这样三个时期。实现二者的协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

[关键词]城乡协调;二元结构;城乡发展

[中图分类号]F202

[性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2426(2006)04-0030-02

编者按:建设社会主义斯农村是贫彻落实科学友肢观极其重要的一环。而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跳出就农村谈农村的窠白,需要从更宽的视野来谋划新农村的发展忍路,即耍把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友展放在一起进行统筹规划,从而实现全民的共同发展,达到社会的整体和谐。

城乡协调发民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也是逐渐消除城乡二元、缩小城乡差小的重要举措,更是建设社会上义新农利的必然体现。

一、统筹城乡发展的理论综述

(一)国外学者关于城乡发展关系的理论著述

20世纪40 年代以来,对于经济发展的理论出现了均衡发展埋论,非均衡发展理论,而刘易斯的二元结构理论比较集中地沦述了城乡关系的发展。他认为:在发展中国家,由于传统农业部门和城市工业部门的工资差异,诱使农业剩余人口向城市工业郎门转移,当剩余劳动力消失,劳动的边际生产率也提高了,两邪门的收入增加,二元结构逐步走向趋同。后来,拉-费模型、乔根森模型、哈里斯-托达罗模型、缪尔达尔模型对这一理沦赋予了新的内容,使其更加充实和完善。

为了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到20世纪80年代,有学者将凯恩斯理论引入二元结构框架中,拉克西特的发展模型是其中最为典型的代表。他认为避免完全市场机制下劳动力利用不足和“托达罗失业”,克眼市场失灵造成的资源配置弱化,应该引入政府干预,以满足结构转换的需要。

二元结佝的消除或向同质的一九结构转换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按照结构学派发展经济学的上张:随着工业化的发展,城巾化的不断扩张,依照配第-克拉克定理,农业剩余劳动力被工商业部门大晕吸收,在现代化基础上实现下业与农业的均衡发展,二元结构逐渐趋于一元化,这也就是“库兹涅茨倒u型假说”现象。[1]

(二)国内关于城乡发展的理论著述

1.中共几代领导集体都非常重视城乡关系的协调发展,以同志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认为发展工业必须与发展农业丌举,应以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同时要兼顾好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强调上业支援农业是工业的重大任务,农业是根本,什么时候部不能忘掉。以汗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指出,必须坚持把加强农业政在首位,要文施发展小城镇战略,并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新战略、以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要合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和政策,加快农业和农忖自身发展,城市发展要与农村发展相协调,需消除体制,逐步形成有利于城乡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体制和机制。并进一步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

2.国内理论界逐渐趋同于城乡良性互动的丰张,在此理论之前主要有改革开放前的重工抑农主张和改革开放后的城乡协调配套改革主张、而城乡良性互动主张主要是以城乡协调配套改革理论主张为基础的,该理论在分析方法上,力图综合运用一般均衡分析力方法,特别是新制度经济学和博弈论等新的理论工具,以对城乡关系中各行为主体特别是国家、城市、农村二方的利益动机、行为特征和互动关系进行深入研究,从而淡化政策经济学的成分,提出城乡应在产业结构凋整、金融资源、人力资源配置、社会发展等方面实现良性互动。[2]

二、我国城乡发展的实践

(一)体制分割期(1950~1978)

从20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就开始实行严格的计划经济体制,将城市和农村分割为两个失去市场联系的部门。

1.工农产品不能平等交易。新中国b1(之斤,为了保证以廉价的方式获得农业剩余从而发展上业,国家对粮食和棉花等大宗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政策。1958年建立了体制。统购统销和体制实现了国家对农民和农业剩余的全面控制。改革廾放前20多年,国家以价格“剪刀差”形式从农业中提取响经济刹余估计在6000-8000亿元之间。”

2.城乡之间劳动力不能白由流动。从上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逐渐形成了极为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限制农村人口流入城市。1952年,政务院《关于劳动就业问题的决定》,1957年国务院《关于各单位从农村中招用临时工的暂行规定》都把农民自发地从农村到城市找工作的路堵死。从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后期,中国城市化进程处于停滞甚至倒退状态。[4]

3.城乡分割的劳动保护、社会保障、社会福利制度。1951年,政务院颁布《劳动保险条例》。但该条例只是针对城市国营尘业职工扩享有的各项劳动待遇。到20世50年代,逐步形成了以养老保险为主要内存的城市居民社会保障制度和以各种补贴为内容的城市社会福利制度。农川居民几平排除在外。

4.城乡之间的放百和医疗差别制度。我国的教育经费主要投资于城市教育部门,农村中小学教育基本是由农民自己办理。而医疗制度,农民是自费医疗加上小范围的合作医疗,看病吃约大都是白已花钱。城市居民则不同,从20世纪50年代起,下民尤其址城市户口的职工开睑逐步享受公费医疗。[5]

(二)体制修复期(1978~1992)

从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始,到我国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前,我国采取措施试图弥合过大的城乡差距,但其中的反复性仍然较大。

1.进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统分结合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一政策的推行,使一度紧张的城乡关系开始缓和。到1984年,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心从农村转入城市,比就正当年,农民虽然获得厂粮食大丰收,却面临卖粮难的尴尬:随后,“买难卖难”的现象一直伴随农村经济的发展。

2.农副产品价恪提高,“剪刀差”有所缩小。从1979午新粮上巾开始,国家对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的收购价格正统购派购价恪的基础上提高了20%。农民在完

成国家统购派购任务之后超计划出售的部分,国家冉加价50%收购。1980年同家义先后提高了牛羊皮等经济农产品的价格。1985年,“剪刀差”的差幅由1978年的0.710降为0.188。其绝对量降为286亿元,相对差降为9.2%。[6]

3.逐步取消对农产品的统销统购制度,工农业产品交换市场化秆度的提高,推动了城乡关系的合理化进程。上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国家取消了实行长达30年之久的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越来越多的农产品实现厂由市场定价,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极不合理的工农产品价格关系得到逐步调整。[7]

4.户口政策行所松动。调整“农转非”政策,实行“自带口根户口”。1984年,中共中央了一号文件,允许务工、经商、办服务业的农民白带门根在城镇落户。这意味着在计划纤济长期构建起来的城乡壁垒上打开了一个口子。在集镇务工、经商、办眼务业的农民和家属,在集镇有固定住所,有经营能力,或在乡镇企事业单位长期务工,准落常住户口,口粮自理。一些农民有了“蓝印户口”。

(三)市场波动期(1992~至今)

1992年以后,我同开始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横亘在城乡之间的制度藩篱逐渐被拆除。但在我国,城乡协调发展的路了并不是一路绿灯。

1.户门逐步放开,但农民相应的就业和保障制度仍然受到束缚。上世纪 90年代以来,各地政府对投资移民、技术移民的居住。迁徙,实行宽松、优惠的政策。2001午3月30日,国务院批转了公安部《艾于推进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意贬》。日前。小城镇户籍制度攻节已经全面推开,基本到位。大中城的户籍制陵改革也相继采取了大的动作,有了一些实质性的突破,并由此推动了城市就业、就学、劳动力与什会保障等诸多方面的改革。[8]但农民进城的,其在就业机会、就业工种、福利待遇等方面仍然与市民存在较大差距。

2.农产品价格随行就市,“剪刀差”的数量和幅度已经很小,但农业弱和弱效的根本性问题未能得到彻底解决。从1992年廾始到2000年;粮行逐步放开:这一政策的执行,使粮价能根据市场供求情况自动凋整其价格。但由于粮食斋求弹性太小,又由了我国的粮食市场体系很不完善,农民较难从粮食中得到更多的实惠,且粮食正农民收入构成巾占据的比例较小,以至于我国的基尼系数已经突破厂国际警戒线。

3.各种生产要素可以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但由于受到市场经济利益法则的驱使。优势资源仍然流向城市。全国统一大市场形成后,众多生产要素的流向有了自由。为扶持农村经济的发展,国家还采取优惠政策鼓励向农业投资。但是,在“经济人”理念的市场法则下,绝大部分资金、人才(包括农村中的能人)、技术还是涌人了城市,农村依然缺钱、缺人、缺技术。“马人效应”的作用继续放大。

4.城镇化开始显现,但步腹维艰。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向前发展和完善,在我国一些经济发达的地区,涌现出了一批具有现代化气息的小城镇,但缺少“人气”,一些新建的小城镇甚至山现“空城”现象。人们仍然热衷于大城巾的就业帆会和便捷生活,近儿年,大城市的规模越来越人便证明了这一点。

5.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城乡经济相互作用U趋紧密,但后劲乏力。目前,乡镇企业已成为中国农村经济的主体力晕和国民经济的一,大支柱。许多乡镇企业成为城市企业的了车间,其经济联系很是紧密。但我国许多乡镇企业的落后积习仍然没有改变,除了南方沿海地区的乡镇企业仍然在唱农村经济的主角外,内陆地区的乡镇企业经营得井不如人意,我国乡须企业尤其是内陆地区的乡镇企业一样面临着当年国有企业的体制、帆制改革难题。

可见,推动我国城乡协调发展,不只需要理沦上的呐喊,更需要实践上的操作。不仅需要市场机制的高效运转,而且需要政府的强力相助。

参考文献:

[1]郭勇.经济发展:从二元结构引三元结构[J].湖湘论坛,2004,(3).

[3][5][6]赵勇.城乡良性互动战略[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10.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3篇

——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吴靖平

国务院参事、中国科学院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组组长、首席科学家、博士生导师牛文元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 破解两大世界性难题

牛文元

四川提出“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在新的历史机遇期,探索如何走出一条成功的发展转型之路,破解“增长停滞”的魔咒和“中等收入陷阱”怪圈两大世界性难题的积极尝试。

传统的城市化造成的城乡分离、城际分离,目前已经明显地影响到社会的公平正义,这对全面达到小康、实现共同富裕与建设和谐社会,带来了很大的障碍。如何走出困境,已经成为当前化解深层次矛盾的关键所在。而“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将是破解整体发展瓶颈的有效选择。

以提升“整体创新能力、统筹城乡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社会管理水平”为标志的“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治形态、经济形态、社会形态和文化形态的统一体。只有始终坚持统筹城乡发展,才能真正使城乡“从异化走向同化,从对立走向统一,从二元走向一元”,从而将威胁社会和谐的“第一矛盾”始终维系在安全阈值之内。

四川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基点应该是:

一、实现在“自然、经济、社会”复杂系统运行中的和谐高效,激发出在 “两化”互动中的发展红利;二、维持全省在数量梯度、质量梯度、收入梯度与心理梯度上的动态平衡;三、在全省区域内实现城乡一体、城际一体、区域一体的最优协调与达到公序良俗的制度设计;

四、寻求四川在智能管理、社会良治、公平正义、宜居幸福的最高水平;五、大力提升四川的竞争力、知名度、国际性。

“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是战略设计和发展模式的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全面开拓,是新一轮发展周期突破严峻挑战的整体构想,是提升区域发展能级的必然选择,也是我国在本世纪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新实验。对此,务必有充分的认识。

中央党校校委委员、科研部主任、研究员梁言顺

跟踪新的实践

研究共性经验

梁言顺

四川省是最先探索统筹城乡发展的省份之一。成都市探索出的“三个集中”、“六个一体化”、农村工作“四大基础工程”以及“世界生态田园城市”等方式路径,受到国家肯定,在全国各地产生了广泛影响。

2011年10月,《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互动发展的意见》定稿印发。由此,“两化”互动战略在四川各地进入全面实施、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新战略实施十个月,各市州乃至各区县都结合当地实际制订实施方案并认真落实,一批典型脱颖而出。比如,自贡市立足老工业城市实际,大力实施“退二进三”、“退城进园”,打开了产业和城市互动发展的新局面。泸州围绕基酒酿造这一传统支柱产业,拉长白酒产业供应链,吸引配套产业和上下游产业,把单一产业变成产业群,中国第一个白酒加工配套产业集群雏形已具。酒城总体规划、分区规划、专项规划、县域规划、产业园区规划一目了然。正是全域规划、多规衔接,让泸州实现了产城一体,同步演进。而成都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先行者,以五大兴市战略作为深入推进此项工作的抓手,以天府新区建设作为推进“两化”互动、产城一体发展的主平台,力争在四川深入推进总体战略发展热潮中走在最前列。

四川省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事业,率先探索必定会率先遇到很多没有现成答案的问题,深入研究这些问题,将为这一总体战略提供理论支持。要跟踪研究这一伟大实践中的新探索、新做法。比如工业集中集群集约发展推动产业园区建设的做法,“两化”互动、统筹城乡与西部综合交通枢纽建设的思路,“以工辅农、统筹发展新农村综合体”的建设模式,产业互动、城乡共融的发展模式,丘陵地区统筹城乡的实现路径,以产兴城、以城促产、产城一体的探索,“两化”互动目标管理考评体系建设等。

中国社科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博士生导师吕政

工业化与城镇化进程

面临的矛盾

吕 政

今年上半年我国经济是10年来增长速度最低的半年。虽然中西部地区由于经济总量基数低,具有后发优势,经济增长速度高于全国的平均增速,但也同样面临一些相同的制约因素:相同的宏观经济环境,统一的产品供求市场,经济增长面临普遍性压力。

我国工业发展将面临一些新的矛盾,包括:资源供求矛盾;劳动力成本上升;工业产品供求关系的变化;企业必须承担的社会责任成本上升;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

我国经济发展在工业化和城镇化任务还没有完成的情况下,已经进入生产要素成本上升阶段。传统的高能耗、高物耗、高污染以及低劳动成本、低资源成本、低环境成本、低技术含量、低价格竞争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难以继续下去了。

上世纪80年代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土不离乡。上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点是离乡并没有真正的离土。因此,把农民工统计为城镇人口,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城镇化。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 马克思地域分工;统筹城乡产业;协作;制度

一、引言

中央在十七大《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我国农村改革发展重要原则之一是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并指出我国目前已经进入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进入加快改造传统农业、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关键时刻,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政府在宏观调控下充分发挥市场调节机制,以城市与农村为统一的空间载体,推进城乡产业发展水平协调化、产业结构比例和空间布局合理化共同发展,通过产业这个资源转换器的形式,把劳动力、科技、自然资源等生产要素及其生产能力配置到更优状态。可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城乡统筹的重要内容,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我国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力量。

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存有二个主要问题:第一,建国以来,为了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我国实行“农业支持工业”的发展政策,其加剧了城乡产业之间的不平衡,即以工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部门集聚城市,而以农业为主的传统部门聚集农村;另一方面由于受传统思想“农村就是农业”的影响,我国农业的产业化经营水平低,加之,乡镇企业较低的经营管理水平,我国农村二三产业虽有发展但仍然严重滞后。第二,“重城市,轻农村”的二元经济结构长期存在,使我国城乡差距加大,城乡市场处于分割状态,城乡资源优化配置效率低,这都促使我国出现城乡产业间的关联性差、城市与农村产业结构趋同,城乡产业布局不合理等现象。我国城乡统筹产业发展存有的问题,破坏了我国城乡统筹发展的基础,严重阻碍了我国城乡统筹的进程。

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是马克思在《资本论》中阐述的重要思想之一。其主要内容为“一切发达的、以商品交换为媒介的分工的基础都是城乡的分离。可以说,社会的全部经济史,都概括为这种对立的运动”,即划分为城市与农村两大地域分工部门。一般而言,城市是以工业和商业为主的现代产业部门的聚集,农村则是以农业为主的传统产业部门的聚集。马克思指出需“通过消除旧的分工,进行生产教育,变换工种,共同享受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以及城乡融合,使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因此,统筹城乡产业发展需改变这种单一的城市与农村产业发展状况,延长产业链条,避免城乡产业的恶性竞争,实现城乡产业优势互补,促进城乡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从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分析我国实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原因

(一)市场扩张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或者经济发展的扩张受制于原料和市场,“一旦与大工业相适应的一般生产条件形成起来,这种生产方式就获得一种弹力,一种突然地跳跃式地扩展的能力,只有原料和销售市场才是它的限制……”。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对城市和农村市场扩张的内部诉求的正确决策。“分工越向前发展,产品就越不是交换手段,于是就需要一种独立于每个人的特殊生产之外的一般交换手段”,可见,分工是影响市场规模的重要因素。分工和专门化的生产,提高了农村生产效率,改变了农村自己自足的经营方式,促使更多农村剩余产品需要在市场上进行交换,农村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农村中大量剩余劳动力需要转移。在城市,工业化水平的提高,更多的厂商需要更大规模的市场和劳动力满足其生产扩张和资本扩张的需要。城市和农村在市场不同方面的渴求,迫切需要改变这种城市和农村分割的市场状态。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从产品、资源、劳动力、科技等生产要素资源配置的角度,通过产业的协调发展,使资源在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达到最优配置状态。

(二)产业聚集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外在动力

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中含有产业聚集的思想,“工场手工业的分工要求社会内部的分工已经达到一定的发展程度。相反地,工场手工业分工又会发生反作用,发展并增加社会分工”,这种工场手工业内部分工的深化以企业间的协作为支撑,以便在空间和时间上降低企业间的交易费用,获取最大的利润。产业聚集是在一地域范围内的公共资源下,超出了一般产业的范围,实现多个产业的融合,因此,有人说分工是产业集聚的根源,产业集聚促进城市和乡村的发展。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应以产业聚集思想为指导,避免出现产业布局的不合理和产业结构趋同现象的发生。此外,产业聚集有益于产业链的延伸,这将给我国城乡产业的升级和融合提供指导。

(三)城市与乡村的产业优势互补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基本要求

在马克思早期地域分工理论中,自然差异是地域分工或者说是城乡分离的重要原因;工业革命之后马克思认识到社会经济因素在地域分工有着重要作用,因为“一定生产部门固定在国家一定地区的地域分工,由于利用各种特点的工场手工业生产的出现,获得了新推动力”。可以这样理解:工业革命之后,出现的工场手工业充分利用了两大地域的不同优势,以此促进了城乡之间的发展。城市与乡村只有通过不断发挥自有产业优势才能为城乡统筹产业发展提供基础。农村工业与城市工业在行业和产品结构上表现出高度的同构,并没有形成城市与乡村的产业间的优势互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正如马克思所说:“只有通过城市和乡村的融合,现在的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毒才能排除,只有通过这种融合,日益病弱的群众的粪便不致引起疾病,是用来作为植物的肥料”。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我国基于城市与乡村在产业发展上具有的不同优势的正确发展思路。

(四)协作是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立足点

“社会内部的分工和工场内部的分工,尽管有许多相似点和联系,但二者不仅有程度上的差别,而且有本质的区别。在一种内在联系把不同的生产部门连接起来的地方,这种相似点无可争辩地表现得最为明显”,马克思所讲的内在联系就是协作,并认为“由协作和分工产生的生产力,不费资本分文”。马克思的劳动协作观是产业地域分工的重要理论渊源之一。城市与乡村的分割状态使我国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分工部门交易成本提高:一方面阻碍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另一方面造成城市与乡村产业互补性、融合性差。城市与乡村两大地域分工分工之间的协作,有利于降低生产要素的配置成本,发挥城市与乡村产业的各自优势,扩大经济空间效应。因此,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立足点是打造链接三次产业、沟通城乡两个地域的贸工农产业链。

三、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对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启示

(一)深化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

我国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包括交通、通讯等基础设施建设、文化教育、医疗、金融、社会保障等等。我国公共财政支出长期偏向于城市,使乡村与城市在公共基本设施方面相差甚远。据统计,2006年末,在我国广大农村,进村公路路面类型中柏油路面仅占26.3%,仅有10.8%的乡镇有职业技术学校,仅72.3%的镇实施集中供水。乡村较低的基础设施建设和教育落后,加大了我国城市与乡村的生产要素流动,使我国乡镇企业管理落后,不利于城乡产业的融合和产业结构升级。此外,2007年末,农村信用社县域网点数为5.2万个,分别比2004、2005和2006年减少9087、4351和487个,全国有2868个乡(镇)没有任何金融机构,约占全国乡镇总数的7%,农村金融发展的滞后将对我国的农村现代化、乡镇企业的发展和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进程产生不利影响。城乡统一的公共服务制度改革涉及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中产业升级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各个方面,因此需要引起重视。

(二)深化劳动力市场制度改革

我国劳动力市场发展的主要障碍来自于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理论界认为我国城乡劳动力市场分割的主要原因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城乡二元户籍制度的存在从不平等的用工制度、城乡不平等的社会保障等角度限制了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工业部门的扩张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业和农村的发展需要转移更多的剩余劳动力。从加速劳动力的流动可以改善产业结构的角度,我国城市与乡村产业结构的改善将有助于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的力度。托达罗认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应采取就地转移的策略,因此,农村中非农产业的发展应是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重要动力。

(三)深化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

农产品市场是初级市场,是一国工业的原料市场,但我国农产品市场发展严重落后,据统计,2006年末,我国有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仅23%,其中超过1000万元以上农产品专业市场的乡镇仅7.6%,此外,农产品市场化程度低、结构单一以及现代物流系统建设的落后是我国农村流通体系建设发展的桎梏。农村流通体系建设的不足将阻碍我国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建设。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将为农产品和工业品提供更广阔的市场,有益于农产品加工化程度的提高和延长农工贸产业链条。因此,深化城乡流通体系的建设应以城乡之间生产要素自由流动和优化配置为原则。

经过实践检验的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在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依然闪耀着其光辉。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从交换、市场规模、协作等方面探讨了城市与乡村在经济发展中的不同作用以及其相互关系,对我国实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具有重要理论指导作用。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是我国实施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内容,关系着我国统筹城乡发展的成败。我国需要不断深化城乡产业发展的制度障碍,为我国统筹城乡产业发展提供良好的环境,从而实现城市与乡村产业的良性互动和健康发展,为我国统筹城乡发展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

参考文献

[1]王兴明,黄策,孙国玉.《城乡产业发展统筹内涵初探》[J].经济研究,200(12):85

[2]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0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8:224.

[4]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494.

[5]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6卷,上册) [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48

[6]马克思.《资本论》[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1

[7]梁琦,黄利春.《马克思地域分工理论、产业集聚与城乡协调发展》[J]. 经济前沿.2009(10):11

[8]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 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392

[9]陈德敏.《构建统筹城乡协调可持续发展产业体系》[J].中国发展.2008(4):17

城乡统筹理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城乡统筹 经济主体 利益博弈

农业是目前我国经济最薄弱的环节,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落后于城市,其症结就是城乡二元结构矛盾,而且差距还有不断扩大的趋势。城乡统筹发展已成为我国建设新农村、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也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生产力水平或城市化水平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选择。博弈论主要研究一个经济主体的选择受到其他经济主体选择的影响,而且反过来影响到其他主体选择时的决策和均衡问题。博弈论被广泛应用于经济学中,逐渐成为分析经济活动的必备工具。本文以博弈论理论为依据,分析城乡统筹发展过程中不同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从而得到对城乡统筹发展的启示。

一、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和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的内涵

城乡统筹发展是指城市与乡村这两个不同特质的经济社会单元和人类聚落空间,在一个相互依存的区域范围内,谋求融合发展、协调共生的过程。在这里,城市和乡村是一个整体,人口、资金、信息和物资等要素在城乡间自由流动,城乡经济、社会、文化相互渗透、相互融合、高度依存,因此,应充分发挥城市与乡村各自的优势与作用,使城乡经济相互渗透,相辅相成,最终实现共同繁荣。

2、城乡统筹发展的意义

(1)城乡统筹发展是建设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构建和谐社会是当前乃至今后一段时间各级政府的重要奋斗目标。和谐社会是城乡协调发展的社会,工农关系顺畅健康的社会。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不协调、城乡差距大,其原因是农村发展滞后,农业基础薄弱,农民还不富裕,主要体现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上。“三农问题”的存在不仅制约国民经济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而且危及社会稳定乃至国家长治久安,必须靠城乡统筹经济社会发展,推进城乡统筹发展来解决。

(2)城乡统筹发展是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举措。城乡统筹发展是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的历史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如果不及时调整工农业和城乡关系,则会加剧社会和经济发展的许多矛盾,制约我国的长远发展。通过城乡统筹发展改变长期以来农业农村支持工业和城市发展的不合理局面,可形成工农业平等协调发展和城乡共同繁荣进步的和谐局面。

二、城乡统筹发展中经济主体的利益博弈

1、区域公共环境保护的博弈

区域公共环境是区域内各个经济主体赖以生存的共同外环境,若环境遭到污染,将影响到区域内每个经济主体的利益。同样,污染的环境要得到治理和保护,需要各个经济主体的公共合作,因此,区域环境具有典型的外部经济性。然而在现实中,区域环境保护的目标却常常难以实现。

用博弈论来解释,可以这样看,假设区域内有两个经济主体1和2,需要的成本分别都为5个单位,可以获得的利润分别都是10个单位,治理环境污染分别需要耗费2个单位(当然,没有强制命令的话经济主体可以选择治理或不治理)。短期内博弈的矩阵如表1所示。

如果别人都遵守环境保护的规定进行治理,而他违章排污,节省了污染处理的投入成本2个单位,而且享受到了别人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因此他会在治理污染和违章排污之间,选择违章排污。如果别人都违章污染环境,而他遵守环境保护规定进行治理,要多消耗2个单位,不仅加大了成本,而且又享受不了环境保护带来的好处,他当然不会选择治理污染。这样,大家尽管可能已经认识到环境保护的好处,但是在没有外在力约束的情况下,大都还是不会积极治理污染,因为违章排污是每个经济主体的最优选择,大家都污染环境就是纳什均衡。

近年来我国许多地区大力招商引资,为地方经济的繁荣作出主要贡献的同时,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各地方政府虽然在城乡规划与发展中对污染的控制与治理卓有成效,但很多地方的城市与乡村未形成统一规划的局面,究其原因,一方面企业为追求利润最大化,逃避污染治理的责任;另一方面政府之间缺乏配合的积极性,在短期利益的驱动下,大量工业废弃物从城市转向城市的边沿以及周边各乡镇,城市周边地区的人民生活质量受到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恶劣的后果。这里既存在着企业之间的博弈,更存在着各地方政府之间的博弈。因此环境污染问题尽管已得到了有关方面的重视,但因为城乡统筹规划制度的缺失而使问题迟迟得不到解决。

2、城乡统筹发展中公共项目建设的博弈

城乡统筹发展的过程中,各开发商在城市与乡镇以开发房产、生产型企业、娱乐场所等见效快的居多,并从一个点扩展至一个街区或几个街区。而公共空间项目,如绿地、图书馆、停车场等却十分缺乏。用博弈论解释:是因为城乡公共项目对开发者而言不会带来直接收益,却有积极的外部效益,公共空间环境品质的提高可以带来区域的长期效益。在消费公共物品时,每个“理性人”都会做一个“免费搭车者”,因此,公共项目开发很难通过开发商共同出资开发。对于一个开发商来说,如果他投资公共项目的开发,改善了周围环境的品质,别人却坐享其成,在同样的环境条件下,他的投入更多,当然不合算,这意味着生产厂商很可能得不到抵补生产成本的收益;如果别人投资公共项目从而改善了周围环境,他搭个“便车”,享受公共物品带来的好处,更合算。这样,大家尽管可能都认识到公共空间带来的好处,但从长期看厂商不会提供该物品,即公共物品很难由市场供给,至少供给不足。在没有外部强制约束的情况下,每个开发商的最优战略都是不参与公共项目的开发,博弈的结果是公共项目开发成为政府和社会的事情。

三、经济主体利益关系的重构对策

实施城乡良性互动战略,就是要通过综合运用市场和非市场力量,既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又充分发挥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逐步形成以市场机制为基础、城乡之间全方位自主交流与平等互利合作的局面,实现工业与农业、城市与农村发展良性互动,使城乡购买力在全面提高的基础上实现动态平衡,从而促进城乡统筹发展。统筹城乡发展规划的生命力在于将城市规划与乡镇规划纳入区域发展的同步轨道,是城市规划的延续与提高。在这种意义上,城乡统筹规划的实质又在于利益格局的调整和基本利益关系的重新构建,而寻求利益格局调整中的最小摩擦值是实现城乡统筹目标的重要条件。按照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城乡规划是进行“制度交易”的行为过程。

1、制定城乡统筹发展规划,实现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和谐发展

城乡统筹发展强调集体理性,因而在以经济主体个人利益最大化为基本原则的市场中,城乡统筹发展规划时常以市场主体对立面的姿态出现,规划在实施中经常碰壁。所以规划不应停留于理想状态的表达,而应该看到实际对象。只有通过合理的制度安排,所希望的规划才有可能自觉地贯彻实施。

关于区域公共工程开发问题,不能责备开发商唯利是图,因为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是市场中经济主体理性的表现,所以,解决个人理性与集体理性之间冲突的办法不是否认个人理性,而是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集体理性,达到整体理性和个体理性的“双赢”。如在开发区域公共项目时采用BOT(Build-Operate-Transfer)方式,为使投资者收回投资本息,并取得一定利润,政府可以为投资者提供一些优惠政策。

2、完善城乡统筹发展制度体系,实现纳什均衡

实施城乡统筹制度是关键,在规划空间蓝图的同时,还应该研究选择什么样的制度和机制来达到规划目标。可以把开发商自主开发作为个体理性,把城乡可持续发展作为整体理性,在强调个体理性最优时(非合作博弈),与城市其他规划如区域环境整治规划、产业带规划、绿地系统规划、交通系统规划等一起达到整体最优(合作博弈)。

从理论上说,在给定的条件下,社会通常自发地趋向于某个均衡状态。社会一旦到达某个均衡状态,理性的参与者将没有积极性改变已经达到的状态,因为这个状态对于他们每一个人来说,都是“局部最优”的。所以,均衡状态是社会活动的趋势和方向。

一切均衡都是相对的,新的制度与政策会打破目前区域开发利用的一些均衡状态,使区域开发利用向着更好的某个新的均衡状态趋进。如果一种制度不能满足个人理性的话,就难以有效地贯彻下去,不满足纳什均衡要求的制度或协定是没有意义的。因此,城乡统筹发展需要设计一种机制,在满足个人理性的前提下达到整体最优。城乡项目开发不是强制或感化各个开发商,让他们依照规划参与公共项目的开发,或完全由政府包揽,这不符合个人最优的理性要求。BOT投资就是一个较成功的制度安排,它兼顾了个人与集体的理性,构成了城乡统筹发展所希望的纳什均衡。

3、优化城乡统筹发展的运行机制,实现信息有效沟通

以“囚徒困境”为例。作为警察,当然是希望两个囚犯都能老实坦白,因此,在设计制度时,就要从囚犯的角度考虑,在不同的制度条件下,囚犯可能做出怎样的反应,要了解囚犯的心理,这就是信息的作用。在城乡统筹发展工作中,规划部门只有知道对象所想,对象做出的反应,那么做出的规划才具可行性。另外,从西方发达国家政府治理理念的发展趋势看,规划已经不再局限于固定的模式(如分权、私有化等),而以“问题干预”分析为基础,强调随机制宜或权变观念,这更需要大量、如实的信息的支撑进行制度设计。相反,规划一味推崇集体理性,忽视公众、开发商的切身要求,规划必然是难以实施的。因此,注重信息的作用,城乡统筹发展的机制才能合理运行。

(注:本文受到唐山市城乡一体化发展研究资金资助,课题名称:“统筹城乡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编号:cx2010001)。)

【参考文献】

[1] 张红宇:农村改革与统筹城乡发展[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10.

[2] 杨东升:以体制机制创新为主线促进统筹发展[J].农村经济,2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