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经济危机

现代经济危机

现代经济危机

现代经济危机范文第1篇

[关键词]经典马克思主义;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双重危机;经济危机;生态危机

20世纪西方马克思研究中诞生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对西方资本主义制度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也对社会主义制度进行了反思。它产生于环境污染严重、生态问题突出的20世纪五六十年代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经过了法兰克福学派的马克斯·霍克海默(m.max horkheimer)、西奥多·阿多尔诺(theoder wiesengrundadomo)和赫伯特·马尔库塞(herbert mareuse)、安德烈·高兹(andrégorz)、威廉·莱易斯(william leiss)等人的研究和发展,最后由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领军人物本·阿格尔(ben agger)进行了归纳、提出,标志着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正式诞生。在阿格尔等人以后,詹姆斯·奥康纳提出有别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危机理论,也有别于法兰克福学派生态危机理论的双重危机理论,这被众多学者认为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本文对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的产生根源和主要内容进行了详细地梳理,并讨论了该理论的积极性和局限性,及对其社会主义中国生态环境建设的参考和借鉴。

一、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

经济危机理论是马克思主义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批判资本主义制度的有力工具,虽然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没有专门分章节对经济危机进行论述,但是在《资本论》和《剩余价值》中,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进行了深入地分析。他认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实质上是生产相对过剩的危机,即资本主义生产相对于人们的有效需求过剩,并不是真正的过剩。马克思进一步指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只有消灭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根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资本家作为生产资料的所有者,总是以利润的最大化来进行生产和管理。马克思深刻地揭示了伴随着大工业发展的资本积累的一般规律是使得收入分配两极分化加剧、大量失业人口即“产业后备军”的出现,结果必然导致生产能力无限扩张与人民群众有支付能力需求之间的矛盾不断激化,最终引发以生产相对过剩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首先,资本家总是希望通过不断地规模扩大来实现收益的最大化。其次,在扩大规模的同时,他们还通过不断压低工人的工资来实现劳动力成本的最小化,这就为市场产品供给的不断增加与劳动者购买力相对不足的矛盾埋下了伏笔。当然,这里所说的劳动者工资的不断降低只是个相对的概念,不是绝对的。再次,资本家通过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提高企业的资本有机构成,即不变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中的比例不断趋于上升,而可变资本在资本有机构成中的比例不断趋于下降,最终迫使大批工人失业,劳动力供给出现相对过剩。源源不断的劳动力大军涌入市场的结果,使劳动力价格进一步降低,从而导致劳动者的实际购买力进一步降低。而新技术带来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必然导致生产率的进一步提高,产品过剩更加突出。这种生产过剩危机还会因为资本主义个别企业生产的有组织性与整个社会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而不断加强。随着资本主义信用制度的建立和发展,经济危机的可能性不仅加强了,而且随时都会成为现实。正如马克思所指出的“信用加速了这种矛盾的暴力的爆发,即危机”。资本主义经济危机通过对于信用关系的破坏,引发资本主义金融危机。马克思也指出,如果虚拟资本过度膨胀,也会导致金融危机的独立发生,而金融危机的爆发又会反过来对实体经济产生影响,引发实体经济的经济危机。随着地区经济的一体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一国生产过剩引发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必然会传递到其他国家,导致地区性的或全球性的经济危

。马克思在《关于自由贸易问题的演说》中指出,“在任何别的国家内的自由竞争所引起的一切破坏现象,都会在世界市场上以更大的规模再现出来。”

二、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的提出

在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研究中,学者们继承和拓展了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的思想,从不同的角度阐述当前资本主义制度的危机,比较典型的包括马尔库塞、高兹、莱易斯、阿格尔等人的生态危机理论和奥康纳的双重危机理论。阿格尔等人认为,“历史的变化已使原本马克思主义关于只属于工业资本主义生产领域的危机理论失去效用,”并进一步指出,生态危机已经取代经济危机成为资本主义制度的主要危机。但是,奥康纳却认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既存在经济危机又存在生态危机。这一理论被看作是对马克思主义和法兰克福学派思想的继承和发展,是对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危机理论的丰富,因而受到了中外诸多学者的肯定和运用。

(一)奥康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拓展

1.奥康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基本矛盾的分析。经典马克思主义认为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它的一个特定形式是价值与剩余价值的生产与实现(或被剥削)之间的矛盾,这是资本的生产与周转之间的矛盾中的一种。奥康纳指出,马克思本人较少在其著作中涉及资本由于对其自身的社会及环境条件的损害,因而导致资本的成本及花销增大,从而威胁到资本获得利润的能力,也就是说,带来了经济危机的潜在威胁问题,同时也没有论述围绕生产条件供应而展开的社会经济及政治斗争对资本成本、花费及变化性的影响问题。正是由于马克思较少或根本没有论述上述问题,才使得某些学者(如卡尔·波兰尼)不能把理论关注点集中在资本主义独特的稀缺性所具有的理论意义上,也就是说,没能关注资本自我设置障碍(或限定性)的过程,从而对资本主义、自然及社会主义问题的讨论模式不能得出正确的结果。而且对“增长的极限”的辨析问题上,通常的研究往往是依据“资源的稀缺性”、“生态的脆弱性”、“工业技术的有害性”、“有些文化价值所具有的破坏性”、“与普通百姓有关的一些悲剧”、“人口过剩”、“浪费性的消费方式”、“生产的单调性”等因素来进行的,这种研究不是忽视就是歪曲了马克思主义在自然界及资本主义积累与发展形式问题上的历史生成性理论。虽然马克思也在其著作中指出了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某些具有妨碍性的生产条件或“自然条件”会以经济危机的形式表现出来,而且马克思也相信资本对自然价值的破坏性,如资本主义剥削无论是从身体的角度还是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说,对劳动者都是有害的;又如资本主义农业的发展也破坏了土壤的质量。但是,奥康纳认为,“马克思并没有将多方面的因素统一起来,并阐明自然性的妨碍因素有可能是由资本化导致的,即‘第二重’资本化的自然。马克思虽然做出了暗示,但始终没有发展出如下的观念:资本主义的矛盾有可能会导致一种在社会转型问题上的‘生态学’理论。”  2.奥康纳的资本主义第二重矛盾。奥康纳把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概括为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这一矛盾与生产条件无关。与此相反,他把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及生产力),与资本主义生产的条件,或者说“社会再生产的资本主义关系及力量”之间的矛盾概括为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而且,他认为,对第二重矛盾的解释要比第一重矛盾更复杂,第一重矛盾有一个核心范畴,即剥削率,但是第二重矛盾却没有,解释第二重矛盾的术语很多,“这也是为什么当今会出现多种多样的社会运动的原因之一。”

3.资本主义同时面临双重矛盾。资本主义第一重矛盾和第二重矛盾分别从需求和成本的角度对资本构成冲击。首先,第一重矛盾是从需求的角度对资本构成冲击的,当资本家对利润的无限追求而不断降低成本(如劳动力成本)的时候,却使市场需求随之也降低了,价值和剩余价值的实现受阻,从而降低了资本家最终获得的利润水平;其次,第二重矛盾从成本的角度对资本构成了冲击,当资本家对利润无限追求而不断将成本外化到生产条件的时候,却导致了其他资本成本(或者是总体资本的成本)的上升,影响了剩余价值的生产,从而资本家真正获得的利润也在降低。今天的资本主义既面临着市场需求疲软带来的第一重危机,也面临着总体资本成本上升的第二重危机(见下图)。

(二)奥康纳的双

重危机理论

奥康纳把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产生概括为两个方面,一是由资本主义积累引起的生态危机,二是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引起的生态危机。由资本主义积累导致的生态危机与由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导致的生态危机在类型和程度上都是不同的,但是,这两种生态危机又时时刻刻以不平衡的方式结合在一起,相互并存。

奥康纳认为资本主义积累会导致一定程度和一定类型的生态危机。资本主义积累是建立在不断增长的生产率基础上的,也就是建立在一定数量的工人不断加工比以前更多的自然资源。如果经济的发展是不断继续的,那么工人加工的自然资源也将不断增加。如果自然资源(原材料)的价格很低,社会对自然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将导致对自然资源开发水平的提高,从而降低生产成本,而生产成本的降低又将带来新一轮的利润和积累率的提高。如果自然资源(原材料)的价格很高,资本投资就会用在降低成本或提高使用效率的地方。但是,不管自然资源(原材料)的价格是高还是低,整个社会的资本积累和经济增长都依赖于第1部类投资的增加。如果第1部类投资较高,那么整个社会的生产率、利润和经济总体的平均增长率就会比较高。相反,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经济增长速度的加快,必将导致自然资源耗费的增加,同时,生产出更多的副产品(污染)。他以美国1987-1988年间石油冶炼、煤产品、化学产品、原生金属以及纸张和纸浆产品等行业所产生的能源消耗、有害物排放在全美所有行业中能源消耗和有害物排放中所占的比例(分别是78%和88%)为例,说明了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特别是第1部类的发展与扩张所带来的生态问题。如果说对于经济发展而言,自然界既是一个水龙头又是一个污水池的话,那么,这个水龙头的水有被放干的可能,而这个污水池也有被塞满的可能。但是,一般情况下,作为水龙头的自然界往往被人们资本化了,是一个私人财产,而作为污水池的自然界则没有被资本化,是一个公共财产。处于困境中的企业为了获利以求生存,是不会重视环境的清洁和保护的,反而可能会引进更具危害的生产资料;而处于不断扩张的企业或部门,为求更大规模的积累和利润,除非有非社会运动或立法部门要求他们重视环境的清洁和保护,他们也会因为迎合不断扩大的市场需求而加快资源的耗费,忽视环境保护,从而使污水池被塞满。

资本主义既是一个充满危机的制度,也是一个依赖危机的制度。首先,由于资本生产能力的增长速度要快于对商品有效需求的增长速度,也就是说资本流通就会被中断,从而资本的积累受阻,经济危机成为现实。其次,资本主义通过经济危机得以重组和新生。企业通过经济危机优胜劣汰,并加大对新技术、新产品的研发力度,大量雇佣劳动者由于经济危机被解雇,降低了劳动力成本,对于整个经济体系而言,也通过经济危机优化了产业结构,为下一次繁荣奠定了基础。但是,奥康纳认为,经济危机会导致生态危机的爆发。从整体上来看,经济危机是与过度竞争、效率迷恋和成本削减联系在一起的,这必然带来两个方面的后果,一方面是环境污染的加剧,在经济危机的过程中,企业重视想方设法地降低成本,引进一些被明令禁止的有害技术或生产资料,同时也会刺激企业加快对新的有害技术的开发;另一方面,企业可能会更加忽视雇佣工人的身心健康、产品的环境和卫生条件、城市条件和基础设施的可持续性等问题,以降低资本的流通时间,从而引发一系列的生态问题。同时,奥康纳分析了生态危机对经济危机的影响,他说,“生态危机有可能引发经济危机。”他以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为例,说明了由于“规范化的”市场力量、高额的地租以及拥挤成本、能源成本的提高等因素造成的原材料短缺带来利润降低和通货膨胀的危险。而且,由生态危机导致的环境运动以及其他社会运动还会成为加重经济危机的重要因素。这是因为在经济危机过程中,环境运动有可能会导致企业成本的提高、资本灵活性或自由性的降低,从而加重危机的程度。由此,他认为,那些没有涉及资本主义运行方式和那些无法为资本主义提供运行空间的环境政策,和那些总体上没有涉及生产条件和具体层面上没有涉及生态学的经济政策,都有可能失败,更有甚者会加剧环境的恶化。

三、对奥康纳双重危机的评价

(一)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拓展

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批判、吸收和发展的层面上来说

,奥康纳相比于阿格尔、莱易斯、高兹等无疑是一个更大的进步。阿格尔等人从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理论的否定基础上,运用异化理论分析了资本主义生态问题,提出了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理论。但是,奥康纳不仅没有否定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而把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推到了至关重要的位置。他没有从消费异化的角度去分析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而是将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作为其理论的支撑点和出发点,将文化和自然两个维度融合进了经典马克思的劳动或物质生产的维度,对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进行了重新建构,并“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对环境史这一学科本身加以探讨”,提出了资本主义双重矛盾理论。他批评了当今社会中存在的对马克思和马克思主义的曲解和诽谤的人士及其言论。他认为马克思主义就是“‘密纳发的猫头鹰’‘在天亮的时候却折起了它的翅膀。’”当人类社会及其经济真正被马克思言中的时候,马克思主义却被连同婴儿和洗澡水一起被泼掉了,被否认掉了。因此,他认为如果要认可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就必须首先认可马克思主义。他认为马克思主义谱系中的理论在解释生态危机的时候,要比自由主义以及其他的主流思想更具发言权,因为马克思主义拥有能够解释资本主义矛盾的经济危机理论。  (二)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

奥康纳虽然声称自己的资本主义矛盾二重性理论以及双重危机理论是建立在对经典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的重构基础上的,但是,他认为经典马克思主义不存在自然的维度和生态的维度,这其实是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误解。虽然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思想并不是像其他思想那样体系化,而是散见于其社会观、历史观、实践观等思想中,但是并不能由此否定经典马克思主义的生态维度或自然维度。比如,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指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置于自然之中,……要受到其他自然物的制约。”恩格斯也在其著作中不断表明了生态的、自然的观点,他在论述人类活动对自然界、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时,曾指出:“米索不达米亚、希腊、小亚细亚以及别的地方的居民,为了得到更多的耕地,大量砍伐森林,导致森林的毁灭,但是他们没有想到这些地方今天竟因他们当初的短视行为而成为荒芜不毛之地。阿尔卑斯山的意大利人把那些精心培育的枞树林滥用个精光时,没有预料到他们把区域内的山区畜牧业的根基挖掉,更严重的是他们的行为使山泉在一年的大部分时间内枯竭了,而在雨季又使更加凶猛的洪水泻到平原上来。”马克思对恩格斯的这些自然的、生态的观点表示非常赞同,并进一步指出了资本主义制度下,人类行为对生态的破坏,他说:“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

奥康纳对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这种误解在j.b.福斯特那里得以纠正,正如福斯特所说,马克思的生态观“是一种深刻的、真正系统的生态(指今天所使用的这个词的所有积极含义)世界观,而且这种生态观是来源于他的唯物主义的。”

(三)奥康纳双重危机理论明确指出了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爆发具有必然性

奥康纳从资本主义双重矛盾的角度指出,在资本主义制度下,生态环境的发展不可能具有持续性,随着资本主义矛盾的不断深化,资本主义生态危机的爆发具有必然性。资本主义的第一重矛盾必然带来以生产不断增加,人们需求相对缩小为特征的生产过剩危机,从而使资本主义再生产无法继续下去。资本主义的第二重矛盾又必然带来以成本危机为特征的经济危机。首先,资本主义积累一般而言会导致一定类型的生态危机;其次,经济危机与部分相异、部分相似的生态问题联系在一起;再次,资本的外在表现在稀缺资源、城市空间、健康及训练有素的雇佣劳动者以及其他一些生产条件方面,它们有可能会使成本增加,从而对利润构成威胁;最后,以保护生产条件、森林、土壤质量、环境的舒适、卫生条件以及城市空间等等为目的的环境运动及其他社会运动,也有可能提高成本,并使资本缺乏灵活性。因此,“资本在损害或破坏其自身的生产条件的时候,便会走向自我否定。在这一意义上,生态危机和经济危机是由自身所导致的。”也就是,资本主义自身的发展必然会导致经济危机和生态危机的爆发。

(四)奥康纳的“

双重危机理论”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国民生产总值超过日本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着经济成就的同时产生的是环境污染、物种消灭等生态问题的不断加剧,特别是2011年以来,中国中东部地区因生态环境破坏导致pm2.5指数不断攀升,而引发的“雾霾”天气,更是广受国内外各界的关注和质疑。正如奥康纳指出的一样,“社会主义国家是从西方引进技术、生产系统和劳动控制(甚至还有关于技术和生产的核心观念)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社会主义国家环境破坏的原因同资本主义国家是类似的。而且,在社会主义阵营中,经济的增长和发展具有压倒一切的优先权,就此而论,自然退化的原因和后果基本上也是一样的。最后,因为社会主义国家已把自己融入世界性的资本主义市场中去了,所以也可以说,同一种系统化的力量在东方就像在西方一样有效。”因此,当前资本主义广泛采用的一系列减少污染,改善生态环境的方法和技术都可以像以往引进技术、生产系统和劳动控制等那样引进中国,以尽快缓解我国因“赶上西方”的政治决策产生的经济发展策略而带来的生态环境危机。如健全和完善生态保护法律法规,建立和健全适应市场经济的污染治理新机制。

但是,奥康纳也同时指出,“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财产关系和法律关系是不同于资本主义世界的,所以,对于它们来说,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影响又是不一样的。也可以这样说,因为存在着两种政治体系,而且它们在市民社会和国家之间的关系上也存在着一些相应的差异,所以这也会造成环境破坏的原因和影响的不同。”因此,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生态问题的解决一方面需要借鉴欧美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另一方面也需要发挥运用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采取有别于西方资本主义制度的有效措施,实现在社会主义制度下的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第一,有甄别地借鉴和吸收西方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防止市场的过度资本主义化和自然资源的过度市场化;第二,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杜绝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低产出的“粗放式”发展模式,充分发挥国家所有制和中央计划的优势,降低资源耗费、“消极的外在性”(如“工业三废”的排放)以及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第三,制定严格法令(而不是依靠市场手段),分散生态脆弱地区的工业。通过国家财政,增加对生态环境保护、新型生产技术等科学研究的投入经费,鼓励科学家和科研机构积极展开相关研究,努力把有害污染逐渐转化为无害废物;第四,严格规定公有制企业的社会公益性质,加大对集约经济、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投入力度,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公益性质的社会活动,将治污真正体现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在促进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优越性。

现代经济危机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路径

一、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形势分析

(一)背景探讨

“后危机时代”是指金融危机已相对缓和但危机的深远影响尚未彻底消除的特定阶段。一方面,金融海啸已基本平息,前期大规模经济刺激政策已帮助全球主要经济体走出衰退阴影,步入全面复苏,全球金融体系重回平稳轨道。另一方面,金融风险并未彻底清除,世界经济复苏的基础仍然脆弱,金融体系仍面临着较大的不确定性。

(二)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形势严峻

未来的一段时期,全球会出现一个流动性相对充裕的情况。中国经济发展的前景看好,但是也必须看到,在国际金融危机之后,随着国际经济格局的改变,中国面临的发展也将面临着更加严峻的形势。

首先,流动性过剩。西方国家经济恢复的根基是非常不巩固的,而且它们财政扩张空间非常小,英国、美国乃至于其他欧洲国家在经济危机爆发之后债务大都上升了20%-30%,但是经济还要维持,怎么办?只有一个答案,就是货币政策不仅不能收还要继续扩张。在这种共识的引导下,全球货币流动性还将持续,这将使中国经济面临资产泡沫上升压力和汇率升值压力。

其次,在全球经济再平衡的口号下,全球兴起了一轮针对中国的贸易保护浪潮。“轮胎案”、“特保案”等仅仅是开始,针对中国的贸易摩擦还会愈演愈烈。更可怕的是发展中国家,如印度、土耳其等国对中国的出口也是持有敌意的。种种因素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经济不可能继续依赖出口增长的方式来支撑未来的发展。

(三)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内忧”和“外患”

从国内来看,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着巨大风险:第一个风险来自资产价值的巨幅变动。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如果中国房地产价格再提升20%-30%,便会激发更多的社会矛盾。相反,如果股票和房地产价格下降20%-30%,很多企业和个人都将出现“资产负债表”的问题。第二个风险是通货膨胀的压力。如果出现某些影响农副产品生产因素,在流动性非常充足的背景下,很可能会演变为农副产品价格迅速上涨,进而直接演变为通货膨胀。

从国际方面来看,实现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也是困难重重:一是原材料和能源价格迅速飙升有可能带来的供应链局部中断。尤其是在日本震后重建和世界局部战争频发的大环境下。二是区域性风险。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远远超出了预想和估计。这么多经济布局在海外,一旦出现区域性冲突,那么政治影响、社会影响、经济影响都会非常大。

二、关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反思

改革开放30年,中国创造了经济持续高增长的奇迹,年均增长近10%,经济总量占全球的比重由1%上升到5%以上,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过10%。但是纵观我们的发展思路,高增长总体上是主要依靠要素投入、低成本竞争和市场外延扩张的粗放型增长,可持续发展能力不足。

(一)发展方式的反思

经济增长主要依靠要素投入。第一,中国的体制转轨使人口流动活络,劳动力的充分供给使工资水平缺乏弹性,劳动力的低成本得以持续,进而为经济增长贡献了“人口红利”。第二,高储蓄率和低利率政策使资本成本长期维持在低水平,个别年份甚至是负的实际利率,银行呆坏账的冲销和“债转股”还使得企业可以不必偿还本金。第三,只反映开发成本的能源和资源价格长期偏低,加之低污染成本,这些共同构成了生产要素的低成本竞争优势。主要以低成本要素投入为支撑的粗放型增长必然引发过度投资,进而形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交替往复和循环。

(二)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反思

经济的发展是一个持续“投入—产出”过程。因此,在一定的管理和技术水平条件下,物质资源拥有量及其持续供给能力,是决定经济能否持续增长的关键。由于国内资源的稀缺性制约,经济过热和消费结构升级所导致扩张型经济增长,必然增加中国经济对国际资源依赖程度的迅速提高。

三、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实现路径

本次全球金融危机使中国经济增长中的深层次的制度性和结构性问题表现得更加突出。因此,后危机时代实现中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任重而道远。

(一)以改革和创新为动力,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

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要保持持续增长,必须从根本上解决结构性问题,促进经济的平衡增长。一是调整需求结构,大力扩大内需尤其是消费需求。在政策取向上,将合理把握社会投资总量规模,保持一定的投资增长水平;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将现有的鼓励消费政策长期化。二是调整区域发展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进一步健全区域间产业梯度转移机制以及区域间的经济利益协调机制,为产业区域转移搭建良好的公共服务平台。三是调整产业结构,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培育和形成一批在今后十年甚至更长时期内在全球范围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不断提高中国在全球价值链和全球分工体系中的地位。

(二)在加快工业化进程的同时,积极推动城市化战略

对于中国而言,加快城市化进程是后危机时代经济增长的重要途径。从国际经验看,经济现代化的过程就是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过程,这两个过程相互依存,工业化要以城市化为基础,城市化则要靠工业化来推动。城市化进程之所以能够创造需求,主要源于二个方面:一是城市化会创造出增加就业的生产性投资,增加公共品的基础设施投资和房地产投资。二是城市化会引发更多的消费需求。相对而言,城市居民的消费能力要比农村居民的消费能力强得多,城市人口比重的提升就会带来消费总量的扩张。

参考文献:

1、韩保江.中国经济可持续发展面临挑战[n].中国经济时报,2004-02-16.

现代经济危机范文第3篇

从2007年美国次贷危机爆发,到引发全面的金融危机,进入2008年下半年,这场危机已经进 一步蔓延到美国的实体经济,2008年第三季度美国GDP折合成年率下降了0.5%,不少经济学 家预计,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折合成年率或下降4%乃至更多。 对于美国次贷危机的产生原因,到目前为止,大多将其归结为美国持续扩张的货币政策导致 的流动性过剩、金融创新发展过度以及美国货币当局对于金融创新缺乏有效监管等金融层面 的因素。[1]更进一步,王晓雷[2]认为次贷危机的深层次原因是美国储蓄 率的严重不足;李方[3]则认为全球经济失衡加剧强化了全球性的流动性过剩,从 而促进了金融泡沫经济的 生 成和发展。但是对于美国国内居民储蓄率持续下降、全球经济失衡等表象下的实体经济变化 因素,更应引起我们的关注,因此本文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经济结构转型的角度,来分析 服务经济下美国次贷危机爆发的深层次原因。

一、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与美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

20世纪90年代信息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美国国内产业结构升级,使美国实现了由制造业经济向 现代服务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的转变,从1990―2007年间,美国制造业占GDP比重由15%下 降到11.7%,而信息、金融与保险、专业服务、教育和医疗等服务业产值比重则大幅上升 , 由60%上升到66.6%。从就业人数比例来看,制造业就业人数占比由20%下降到10%,金融 和专业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则由30%上升到50%。① 随着经济结构调整,美国的经济增长模式发生了重要变化。

(一)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使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美国产业结构调整是以全球市场为依托实现的。具体来说,美 国跨国企 业基于比较优势原则,借助于FDI,在控制核心技术或核心价值链的基础上将劳动密集型生 产环节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从而由生产企业演变为生产企业,由此,美国逐渐成为由 生产业(或现代服务业)主导的经济体。[4]这种经济结构的变化使拉动美 国经济增长的动力发生了重大改变。

首先,由于生产业是高人力资本和知识密集型的产业,集中了众多知识、创新与技术 因素,因此,美国由制造业为主向生产业主导的经济结构的转变,意味着美国经济增 长不再是由资本、资源、劳动力的投入来驱动,也不是主要依赖生产技术投入,以技术进步 改进制造业的生产效率,实现经济增长,而是一种由知识和创新驱动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 种增长模式下,传统上的经济增长动力――投资对于美国经济的拉动效应受到明显削弱。解 构美国的GDP,我们看到,2004―2007年,农、林等第一产业不超过GDP总量的1.2%,制造 业 更是逐年下降(见表1),2007年只占GDP的11.7%,而第三产业――服务业构成了美国GDP 的 66.6%。从各产业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来看(见图1),制造业也是呈明显下降趋势,服 务 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则逐年上升,2007年美国GDP增长2.2%,其中,服务业贡献了2.14个 百 分点的增长,信息产业贡献了0.49%,而制造业的贡献为负。与此相应,美国国内的投资规 模,尤其是制造业投资规模增长日趋缓慢。2006年美国制造业投资的增长率仅为2.7%,投 资 额仅相当于GDP的2.1%,即使是作为美国优势产业的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硬件生产,每年的投 入在GDP中的占比也不足1%。制造业投资规模增速趋缓使得投资带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作用大 大削弱。

其次,随着产品制造环节的对外转移,美国国内越来越多的企业不再从事产品生产,由此, 美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商品进口国,贸易账户逆差额持续扩大。1992―2006年的15年间,美 国贸易账户逆差由969亿美元扩大到8382.7亿美元,逆差规模增加了7413.7亿美元,增加7 .7 倍。并且美国逆差的产品结构也出现了更加多样化的特征,由原先劳动密集型产品和资源 型产品主要依赖进口,发展到目前一些技术和资本密集型产品的国内供给也主要由进口来满 足。目前,美国几乎在所有商品类别上都存在着逆差。由贸易账户的巨额赤字导致的经常账 户逆差的不断扩大,意味着美国难以通过对外贸易拉动国内经济增长。由图2可以看出,自2 000年以来,净出口对美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基本都为负值。

当美国国内投资增速趋缓、经常账户逆差持续扩大,难以有效拉动经济增长时,美国就只能 通过刺激国内消费需求来带动经济增长(见图2)。2007年,在美国2%的GDP增长中,消费需 求拉动经济增长1.95个百分点,而投资、净出口和政府支出三者合计仅带动经济增长0.05 %,由此,消费需求成为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二)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结构扩大了美国的贫富差距

虽然在经济全球化的过程中美国的经济实力得到进一步加强,国民的总体福利水平也由 此得到了大幅改善,但在产业结构调整和对外价值链转移的过程中,对美国国内收入分配格 局产生的影响,导致了美国国内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5]

首先,使劳动收入份额呈下降趋势。美国借助于产品内国际分工,对外转移的首先是以产品 生产和加工为主的劳动密集型环节,这些环节的对外转移会使美国由制造业分离出大批产业 工人,从而在总体上改变了美国低端劳动力市场的供求关系,使美国劳动收入份额逐步下降 ,导致普通劳工收入呈下降趋势。

其次,知识阶层的收入出现分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美国不仅将劳动密集型的产品生产 与制造环节转移到国外,服务业内部的一些技术环节也因为新崛起国家的激烈竞争,特别是 这些国家廉价的高科技人员具有的比较优势,迫使发达国家的企业采用外包、外购的方式以 实现利益最大化。因此,对于一些知识含量较低的非核心环节的技术人员的需求也呈下降趋 势,这些领域的从业人员收入因此受到影响。但美国通过生产与服务业一些环节的对外 转移,也进一步加强了其在金融和保险、信息和技术服务的高端领域的竞争优势,使得美国 这些行业不仅面向国内的制造业提供服务,更成为全球服务供应商,其市场规模的扩展直接 导致了对知识型高级人才需求的上升,从而在知识阶层出现了两极分化,收入分配更偏向 于高端技术和金融与保险领域的高端人才。

第三,资本收入份额增加,财富的集中更加明显。美国跨国企业通过将劳动密集型环节和某 些服务环节的对外转移,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扩大了其在全球的市场份额,极大地改善了 企业盈利,由此,使得资本收入在总收入中所占的份额上升,并导致了美国企业高级管理人 员的薪酬大幅增长。据统计,自1993年以来,美国CEO的平均年薪翻了四番,2006年达到105 0万美元,该平均年薪已由1976年相当于普通工人平均年薪的36倍,扩大到2006年的369倍。 也就是说,一个CEO平均一天工作的收入超过了普通工人全年的收入。③此外,美国金融 市 场的快速发展也为贫富分化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因为在美国金融市场发展迅猛,资产价格 快速增长的过程中,财富集中与收入集中之间的“马太效应”会进一步加大这种收入差距 。如图3所示,2004年美国最富有的1%的家庭拥有的净财富占全国净财富总额的33.4%,最 富 有的10%的家庭拥有的财富净额占比为69.5%,而剩余的90%的家庭的财富净额占比仅为30. 5 %。此外,如表2所示,若将美国按收入分为五个阶层,1970-2006年,只有最高的20 %的收 入份额呈上升趋势,由43.3%上升到50.5%,增长7.2个百分点,其余阶层的收入份额均出 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

财富的过度集中使美国经济增长出现了一个明显的矛盾:一方面,在以服务业为主导的经济 结 构下,消费需求成为美国经济增长的主要拉动力量;但另一方面,贫富分化进一步加剧,财 富过度集中于少数富裕阶层,又会对美国国内消费增长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因为富裕阶层 的边际消费倾向低于中低收入家庭,因此,这种收入向少数富裕阶层的过度集中,会从总体 上对美国国内消费增长带来不利影响,成为制约美国经济增长的重要瓶颈。

(三)金融服务业的发展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撑

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现代服务业中金融业的发展尤为迅速,从而极大地缓解了财富集中 对于美国经济增长带来的不利影响,为美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提供了有效的金融支撑。一 方面,银行业为应对证券市场发展对传统银行业务的不利影响,大力拓展个人消费信贷市 场, 为美国家庭通过借贷增加消费提供了基本的信贷支撑;另一方面,金融创新则从供给和需求 两方面促进了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一是金融创新提供的众多金融产品为美国家庭提供了丰 富的投资品种,增加了其资产性收入,当资产价格上升时,居民的资产收入预期增加,会提 高美国家庭的借贷消费需求;二是在消费贷款基础上进行的金融创新,如资产证券化,通过 对原有资产的重新打包与组合,将风险隐性化了,使这一交易中的当事人都感觉风险不是由 自己承担,因而大大提高了市场对这类资产的需求,或者说增加了消费信贷市场的资本供给 。因此,由金融创新和消费信贷带动了金融业发展,也为美国经济增长提供了重要的金融支 持。

从现实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借助于消费信贷刺激国内需求,美国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 , 1996―2000年,美国经济年均增长率超过4%,虽然2001年由于股市泡沫的破灭,美国经 济增长率下降至0.8%,但经过短暂的调整,2002年增长率为1.6%,2003―2007年美国经济 的 年均增长率也达到了2.9%。与此同时,美国家庭债务规模也在不断攀升,2002年美国家庭 债 务为8.5万亿美元,2006年已达11.5万亿美元,相当于家庭年可支配收入的127%。2007年 美 国家庭债务规模进一步扩大到14万亿美元,债务已高达可支配收入的140%。其中,家庭抵 押贷款从2002年的6万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10.6万亿美元,家庭消费信贷从2002年的1.9 万亿美元增加到2007年的2.5万亿美元。④

当美国经济增长主要靠国内消费拉动,而国内消费的增长在一定程度上又是靠借贷来支撑时 ,资产价格就成了美国经济增长循环中重要的一环。

二、经济结构的变化使资产价格成为美国经济增长中的重要环节

从理论上讲,美国消费信贷的发展规模会受到中低收入家庭财务状况的制约,因为中低收入 家庭当期通过借贷增加消费,必然使其下期的支付能力下降,因此,借助于消费信贷由中低 收入家庭消化高收入家庭的剩余储蓄在理论上讲是不可行的。但在现实中,如果考虑到消费 者的财产性收入,这种消费信贷的发展也有其短期的可行性。这一特点在房地产抵押贷款中 表现尤为明显。

由于家庭购买住房不仅是一种消费行为,同时具有投资属性,所以,从微观角度分析,消费 者对于住房需求有与一般消费品需求不同的特征。

设某消费者以借贷资金Q购买住房,当前市场的借贷利率为r,则消费者通过借贷购买住房一 年后会增加额外支出: Q•r。

由于购买住房同时也可以看作一种投资行为,其投资收益率(i)为:

i=(A+T)/Q

其中: T为房租报酬,A为房屋在一年里的预期增值。

则消费者购买住房一年后的收益为:i•Q。

由此,若设消费者通过借贷购买住房的净收益(或净成本)为Y,则:

Y=i•Q-r•Q=(i-r)Q (2)

由(2)式可以看出,消费者当期通过借贷用于住房购买是会改善还是恶化其下期的家庭财 务状况,取决于房地产投资的收益率和当前市场借贷利率,进一步看,由于房地产投资收益 率i直接取决于房屋预期增值A,因此,当预期房地产价格有较大的上涨空间时,i的提高会 使i>r,消费者通过当期借贷购买住房的行为会有正的收益回报,会刺激消费者的借贷购房 需求,并进一步促进房地产价格上涨,房地产价格上涨带来美国家庭的财产性收入增加,扩 大家庭消费需求,拉动美国经济增长,由此,资产价格成为美国经济循环中的重要环节。

三、美国货币政策调整是次贷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

由以上的分析中我们还可以看出,美国消费者借贷购房消费行为主要受两方面因素的影响: 一是房地产价格;二是借贷利率。而美联储货币政策的调整对于这两个因素都有着重要的影 响,所以,美联储货币政策调整在美国次贷危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长期以来,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基本上是依据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的权衡来进行。因为传 统的货币理论认为,流通中货币量偏多必然导致物价上涨,因此,一国的通货膨胀水平就可 以作为判断其货币量适度与否的重要尺度。但产品内国际分工的发展和美国产业结构 的调整,实际上已经使美国货币政策与通货膨胀之间相关关系发生了明显变化。因为当越来 越多的产品生产与制造环节被转移至国外,美国国内市场的商品供给就不再取决于美国自身 的要素禀赋,而主要是通过全球采购来满足,而在产品内国际分工下,发达国家跨国企业依 据比较优势原则在全球构建其产业链,将全球的要素优势集中到了跨国公司内部。发达国家 的技术、设备、管理等与发展中国家廉价的资源和劳动力的有机组合,极大地提高了全球的 资源利用效率和劳动生产率,产品生产成本明显下降,从而使得国际市场工业制成品的价格 在较长的时期内保持稳定。由此,美国采取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刺激国内经济增长的同时,却 不会带动国内物价上涨。

当美国扩张货币政策不再有传统的内部均衡的约束,且资产价格成为美国经济循环过程中重 要的一环,美联储的政策调整就具有了与传统的制造业经济下明显不同的特征。在传统的制 造业经济下,美联储实施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拉动国内总需求,一旦超过了美国充分就业下的 总供给能力,就会引发通货膨胀并使经济增长难以持续,兼顾经济增长与通货稳定的政策目 标使美联储不可能长期实施扩张性货币政策。但在现行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结构下,美联储 扩张货币政策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并保持物价稳定,同时也使美国资产价格上涨 ,并带动借贷消费需求增加,成为刺激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由此使美联储对于扩张性 货币政策有了更强的偏好。当美联储日趋宽松的货币政策导致资产价格泡沫持续扩大直至泡 沫破裂并影响美国经济增长时,美联储只要能够找到另外一个领域吹起新的资产泡沫,就可 延续这种经济增长模式。

但是,这种经济运行模式的风险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泡沫生成和不断膨胀过程中,由资产价 格上涨的预期会使美国家庭的负债规模不断扩大,尤其是中低收入家庭的负债比例会不断上 升。前面提到,2007年美国家庭债务规模高达14万亿美元,债务占到可支配收入的140%。 美联储数据也显示,家庭债务偿还负担(比可支配收入)从2000年的12.6%上升到2006年的1 4 .3%,不断创出新高。在这种情况下,美国家庭的财务状况就变得十分脆弱。一旦资产价 格 出现波动,即使是小幅波动,也有可能使一些低收入家庭出现偿付困难,而这种偿付困难如 果进一步影响到金融机构的经营状况并导致人们对金融机构的信心降低,由金融系统特有的 危机传导和扩大机制,最终会酿成全面的金融危机。

美国的现实情况也可以充分地说明这一点。实际上,美国在2007年8月份次贷危机爆发前, 房地产价格并未出现大幅度下跌(见图4)。美国住房价格的调整是从2006年开始的,而这 种调整并非价格大幅下跌,只是价格上涨幅度的回落,2006年第四季度美国的住房价格指 数达到219.73,比2005年末上升了6.34个百分点,2007年第二季度的住房价格指数为32 0. 40,比2006年底略升了0.67个百分点。但由于美国低收入家庭负债比例过高,资产价格涨 幅 回落导致资产收入下降,影响到低收入家庭的财务状况,使其出现了偿付困难,并成为次贷 危机发生的直接原因。

结语:综合上述分析我们可以看出,次贷危机的发生有其金融层面的原因,但从根本上说, 是由于美国产业结构调整带来的经济运行机制、收入分配格局变化等一系列问题综合作用的 结果。因此,这次危机对于美国的影响不会仅停留在金融层面,对美国乃至全球的实体经济 都会产生巨大的冲击。尤其是那些以制造业为主的国家,如中国受到的冲击更大,危机过后 恢复经济正常增长需要更长的时间。

注 释:

① 资料来源: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

② 包括农、林、渔、采矿业、建筑业和公用事业等。

③参见Jonathan Peterson, House Wants Investors to Vote on Executive Pay, Los Ang eles Times, April 21,2007。

④ 根据U.S Bureau of Economic Analysis相关数据计算。

主要参考文献:

[1]何 帆,张 明.美国次级债危机是如何酿成的[J].求是,2007(20).

[2]卢 锋.产品内分工:一个分析框架.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讨论稿,N o. C2004005; 2004(5).

[3]王晓雷.美国次级抵押贷款危机成因[J].农村金融研究,2007(10).

[4]李 方.全球经济失衡下的金融泡沫经济[J].国际金融研究,2007(4).

[5]宋小川.论当前美国社会的收入分配不平等和两极分化 [J].马克思主义研究,20 08(6).

现代经济危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后危机时代;经济形势

一、后危机时代的标志和经济环境

后危机时代是指一次大的经济危机过去后,虽然最主要的经济问题已经解决,然而由于经济危机的影响力依然存在,所以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该危机依然对人们造成一定的影响。目前世上最大的经济危机为2007年在美国爆发的经济危机,2008年,美国雷曼公司破产引发的金融危机影响到全世界,在这场经济危机中,全世界的经济发展倒退,人们的购买能力收缩。虽然这场经济危机在持续一年以后已经结束,然而它依然给人们造成很大的影响,即形成后危机时代。后危机时代有两个标志,一个标志为经济增长的速度是否稳定且持续增长;另一个标志为金融市场的各项指数是否已经稳定到如经济危机以前一般。从这两个标致来看,目前全球并没有从后危机时代中走出来。

二、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形势的分析

1.国际形势

后危机时代让国外各国的经济发展受到影响,发达国家为了稳定国家的经济形势,以大量发行货币的方式缓解危机。美国、英国、东欧国家及日本都曾以透支国家的信用,大量印钞的方式缓解危机。大量印钞的结果通常会引起通货膨胀,然而美元是国际通用货币,美国大量印钞的结果是将经济危机的结果转嫁给它国,由它国与美国共同承担经济危机,在后危机时代,我国也出现一定程度的通货膨胀,这与美国的大量印钞有一定的关系。

由于中国的经济以稳健的方式发展,所以在2007年至2008年全世界经济危机爆发时,中国受到的影响比较小,中国的经济发展也没有因此减退。中国在经济危机时一枝独秀的状况让发达国家产生焦虑感,为了转嫁矛盾,发达国家将焦点转向中国,对中国采取不公平的经济政策。比如美国以中国的轮胎案、特保案为理由强行要增加关税,同时要求人民币升值。发达国家的经济策略成为后危机时代中国经济发展要面的一个难题。

2.国内形势

拉动内需是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然而在后危机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方向不平衡,它体现在投资过多而消费不高的状况上。中国的内需难以拉动与我国的政治经济体制有关,目前中国的福利保障欠缺,民众不敢随意消费;同时也与城乡二元结构的经济发展有关,这种经济发展方式拉大贫富差距,使大量的民众不敢随便消费。后危机时代,我国的投资和消费问题显得更突出,它成为影响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中国的产业结构不平衡也在后危机时代显得突出。我国的经济发展长期以来依靠能源消耗大,污染严重的第二产业为主,相对投资较少,能产出大量经济利益的第三产业还未完全展开,在后危机时代,全球经济发展萎缩,其它各国对工业产品需求量减少,这使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减缓。

我国的经济发展过度以依靠第二产业带来能源消耗问题和环境污染问题两大隐患。虽然我国地大物博,但是如果自然能源长期大量的消耗,未来我国的自然资源将不能再支持我国的经济发展。环境污染问题现在体现得更突出,以山西为例,山西原属于我国产煤的大省,然而现在山西部分县市已出现缺煤的现象,更有部分县市因为煤炭资源开采过度,生态环境被破坏而出现沙尘现象。北京及一些其它的城市出现严重的雾霾现象,它使人民的生命受到严重的威胁。为了治理环境污染问题,我国不得不投入大量的资金治理。

三、后危机时代我国未来政策的取向

1.构建拉动经济发展机制推动消费

投资、消费、净出口是使经济持续发展的三条途径;从2008年起,我国利用经济危机时期加强对外投资,获得一定的经济回报,然而必须看到中国经济的崛起使发达国家感受到威胁,他们利用种种借口给中国对外投资设下屏障,且后危机时代,发达国家经济紧缩限制了我国出口的范围。我国必须意识到一味增加对外投资,依靠对外出口并不是使经济发展的长远办法,我国需要从政治上调整贫富差距、政策上保障民众福利,用拉动内需的方法才能让我国的经济继续向前发展。

2.改变政治环境构建新的经济制度

我国经济发展是近二三十年才开始的,经济的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决定国民的素质,我们必须看到我国大部分劳动力的素质非常低下,他们仅仅只具备初中生的教育水平。劳动力的素质问题让他们的劳动方式粗放化。一些农村劳动力只能从事简单的自然农业生产,他们甚至不能用科学的方法从事农业生产。一些农村和城镇的劳动力只能做较简单的体力劳动或最简单的工业加工劳动,他们无法从事高、精、尖端的工业生产。部分劳动力只能用家族性的方式管理企业,他们无法理解现代企业的管理方法。劳动人口的素质使我国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都受到限制,更使我国的经济竞争力受到限制。我国在调整产业结构以前,需要通过改变政治环境提高劳动力的素质,让高素质的劳动力用更有效率的方法提高经济产业的发展。

现代经济危机范文第5篇

后金融危机时代简述

1.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发生背景

2008 年,美国的次贷危机相继引发了地产泡沫、股市泡沫,进而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经济衰退和消费者的恐慌心理,各国经济状态萎靡不振。从经济衰退时起至经济明显复苏回升之前的这段动荡时间,被称为后金融危机时代,其周期长短没有确切答案。各国政府和企业都在努力采取各项措施稳定本国经济,以期将金融危机的损害降到最低,从2009 年下半年开始经济下滑趋势受到遏制,一些国家开始出现经济回暖现象。

2. 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企业的影响

全球的经济发展都在次贷危机后遭受了重创,很多国家经济增长明显放缓,甚至出现了负增长现象。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经济的影响最为显著的体现在GDP 增长率。2007 年我国的GDP 增长率为13%,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2009 年GDP 增长率降至8%。尽管保持了8%的经济增长率是可喜的,但是由于我国具有较大的出口额,而且在当时的年度出口商品中,低附加值的工业产品占了贸易总额的很大比例。

虽然GDP 增长率为经济发展注入了动力,但依然不容忽视经济危机后出现的企业利润下降、外贸公司倒闭、就业率下降、企业生存压力加大的情况。后金融危机时代对我国企业的影响依然是负面的,企业如何在金融危机的大背景下缓解冲击,平稳度过后金融危机时代的重重困难,如何制定经营管理策略,对企业提高经营管理水平是极大的挑战。

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的经营管理观念正处于转变的关键时期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化企业管理模式转变。但是,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存在着很多不利因素,面临着诸多困境。例如,企业生产规模与经营情况不匹配、资金存在缺口、融资困难、生产设备低于国际同类生产企业水平、产品竞争力较弱、纯利润率较低等问题,严重阻碍了企业摆脱金融危机的影响。

1.企业管理方式较落后

我国企业尚未完成从传统管理模式向现代管理模式的过渡,因此企业在管理手段上依然明显低于国际先进管理水平。由于企业经营管理模式落后,在市场综合表现中企业呈现出竞争力不足、应对市场变化能力差等问题。金融危机爆发后各类问题集中体现,企业利润急剧下降,甚至导致停产、倒闭。

2.企业管理人才缺乏充足的人才储备

是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金融危机的到来加剧了企业间的竞争,其中就包括人才的竞争。企业研发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能力的提升都要依靠人才竞争来支持。在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企业普遍暴露出优质人才的缺乏和使用不利现象。随着全球经济进一步复苏,我国经济也将随着发生变化。要想抓住宝贵机遇让企业的发展更上一层楼,就需要企业将吸引人才、培养人才和管理人才的能力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