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第1篇

工程经济成本管理,是工程学和经济学均有涉及的交叉领域。作为主要对工程中的成本造价和经济管理控制以及经济利润为目的的管理项目,工程经济成本管理,涉及到施工前的造价管理,施工中的施工管理,施工后的交付管理等多个方面。将工程项目作为管理主体,对于工程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利用,致力于提高工程的经济效益。在工程管理中,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越来越多的风险层出不穷,不仅造成了极大的管理难度,同时对于企业的发展,形成了很大的制约。

这就要经济成本管理部门在工程施工的前期就要有一个明确的实施方案,对于工程建筑中的经济成本进行有效的掌控。

一.目前建筑经济成本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项目成本控制十分薄弱

按照一般的观点来看,项目成本管理的事情应该是属于财务部门的职责,和其它部门以及普通的工人没有什么关系。这样的错误意识就导致了在经济成本管理中出现了很大的问题,因为没有对经济成本进行控制的意识,所以在工程建设中总是出现经济纠纷。而在工程项目的建设中,项目经理更加关心的是项目自身的质量是否达标和工程能否限期完成,还有就是资金能否及时到位,他把经济成本的管理责任放到了财务部门的身上。现场的施工人员作为体力劳动者,他们则更加关心的是工资是否会按时发放以及施工中保质保量,对于经济成本的管理问题更是没有一点的关心。就是在这样管理意识薄弱的情况下,企业的经济成本就没有办法受到一个有效的约束,这就造成了经济成本的控制出现严重的纰漏。

2.忽略质量成本问题

在工程建设中,施工企业为了能够按时完成工程任务以及通过验收标准而付出的经济支出就属于质量成本。质量成本中包含了因为质量不达标而造成的经济损失。主要包括四点,首先就是内部故障的成本,下来是外部故障成本,接着是质量预防的经济成本,最后是质量检测的经济成本。大多的建筑施工单位都以为质量和成本是一对互相矛盾的概念体,想要高的质量就要多投入资金,而低质量的工程则会省下一大笔经济支出,这种经济意识是非常错误的,因为他们没有意识到高质量的工程建筑所带来的隐形收益。如果是为了省下一大笔开支为建设豆腐渣工程,那么到最后为了弥补这个过失,付出的经济代价是想象不到的。如果开始就重视工程质量问题,然后在对经济成本进行一个有效的管理,那么最后的效益是很高的。

二.如何加强建筑经济的成本管理

1.加强经济成本管理中的工程造价管理

在经济成本的管理中,工程造价管理直接影响着整体的经济成本管理。介于工程建设的工期一般都比较长,并且受到各方面条件的约束,使得工程建设初始阶段很难确定一个完全正确的造价。只有随着工程的不断建设,对工程的各方面也都了解的比较全面时,才能有一个越来越合理的工程造价。所以,正确的确定工程造价的控制应符合下列要求。

(1).在工程建设时不能只进行一次造价,要在施工的不同阶段,根据每个阶段的不同特点进行多次计价。工程建设普遍具有规模大,周期长,技术要求高,人力财力投入量大等的特点,所以要考虑投入后的经济回收效率,一旦决策有任何的失误,那么将造成不可估量的经济损失,这样的损失不是一般的人能承受的。所以一个合理的造价,必须按建设程序合理的确定不同阶段的造价精度,以其能显现出造价的合理性。

(2).对于工程造价的控制不能只体现在某一个环节,工程造价并不是对于某一个环节的造价,它必须贯穿于整个施工建设中,但是也不是说每个环节都很重要,要把控制的重点转移到工程前期,也就是工程的决策和设计时期,因为工程建设的前期理念对整个工程有着重大的影响。工程的决策一旦确定后就不要随意的更改,这时就要把控制重点转移到设计阶段。但是这么多年来,我们国家的工程建设项目大都不重视建设前期的决策,造价的重点也都放在了工程建设的后期甚至是工程决算阶段,只重视效益,不重视决策,这就造成了投资超出了预算的现象。投资超出预算并不是偶尔会发生的,根据调查,在现在的工程建设中,有相当一部分的施工单位会出现投资超过预算的情况,这样的经济负担不是每个建筑公司都能承受得起的,所以说工程造价异常重要。

(3).任何事情的发展都要有一套合理制度的支持,工程造价更是需要制度的保证,这就需要在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建立一套完善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一套完整的造价控制制度的建立要依据很多条件,比如:公司实力,施工队伍的整体素质,市场需求以及国家的相关法律法规等等。实践证明了工程建设全过程中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的实施能获得很好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根据我国的国情,在保证了规范的要求下,设计出的成果又会因为经验、水平和其他种种因素的参差不齐造成严重影响,保守的设计理念,又一次的使工程造价只高不低。因此,在建设项目的全过程中实施监理和造价控制制度就很重要了。

2.全方位的提高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水平

建筑经济成本的管理是一门比较综合性的学科,它包含了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经济学,法律学,市场营销学和管理学等等。它的准则就是政府出台的有关工程建设的方针和政策,涉及并且运用到了其它技术经济界的成果,是一项非常政策性,技术性,经济性和实践性的工作。由此可以发现,经济成本的管理师不但要熟悉的掌握本专业的相关知识,还必须要对设计,工程,经济,管理以及法律等专业的内容和知识有一个全面的了解。最重要的是不能纸上谈兵,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要把技术和经济知识融为一体。如何做到技术和经济知识融为一体,下面有几点建议仅供参考:(1)成立真正意义上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在业主和建筑商之间起协调作用(2)要充分的积累造价方面的资料分析(3)对现有的经济成本管理师进行考核和在培训,做到与时俱进。

3.加强建筑企业经济成本管理的意识

意识决定了一切,全体的施工人员必须要树立起成本意识,要摒弃为了赶工程进度和节约经济投入而对质量进行蒙混过关的思想。上面提到过,经济投入还有一个看不到的隐性收益。首先建筑企业要定期的对企业员工进行质量安全和经济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强,积极地组织员工进行培训和统一的学习,要让员工始终都有在进行工程建设时质量和产品成本第一的意识,其次还要改进现有的经济成本管理体制,及时的进行调整,要顺应社会的变化。只有经济成本管理的意识加强了才能更好地对经济成本进行管理。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第2篇

关键词:20世纪50年代;中国;苏联;经济建设;反思;启示

中图分类号:K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841(2013)01-0146-05

到20世纪50年代,苏联的经济建设不仅取得了辉煌的成就,而且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对战后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系列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产生了巨大的示范效应。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20世纪50年代对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高度重视,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这种学习借鉴既有成功,又有失误,但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误,都为后来中国共产党人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的必然选择

(一)苏联经济建设的影响是中国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历史动因

十月革命胜利后,苏联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发展的机遇,通过实施国家电气化计划和国家工业化计划等,大力引进先进技术,迅速地提高了苏联经济和科技实力,经过30多年的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在二战前的几个五年计划期间,苏联整个国民经济特别是工业生产的增长率远高于西方国家。”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1928—1932)平均每年经济增长为13.2%,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问(1933—1937)平均每年经济增长为16.1%。第一个五年计划完成时,新建了1500多个大工业企业,在苏联历史上首次建立了拖拉机、汽车、飞机、化工和电力制造业等新的重要工业部门。到第二个五年计划结束时,苏联已经全面实现了国家工业化,工业产值已位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次于美国。“二战”结束后,苏联经济发展的速度优势总体上仍旧得以保持。第四个五年计划(1945—1950)平均每年经济增长11.9%,第五个五年计划(1951—1955)平均每年经济增长11.3%。到20世纪50年代,苏联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超级军事、经济和科技大国。

苏联经济建设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同时也积累了较为丰富的经验。这些经验表现在发展观念和发展战略上,主要有:优先发展重工业,以重工业为先导,全面带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重视计划,将整个国家的生产、生活、供给、消费全部纳入到国家统一的计划之中;重视积累,在国民收入比例中不断提高积累率以促进经济增长;强调发展速度,集中国家的财力、物力发展经济,赶超发达资本主义强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率等。这些经验既是苏联儿十年经济建设实践的系统总结,也是苏联党和人民智慧的结晶,极大地促进了苏联经济快速发展与整体跃升。

苏联经济建设所取得的辉煌成就和积累的丰富经验对新中国产生了强烈的吸引力。“苏联建成社会主义的伟大历史经验鼓舞着我国人民,她使得我国人民对于我国建成社会主义充满了信心。”20世纪50年代的中国经过多年战乱,百业待兴,百废待举,十分缺乏经济建设经验。把当时的新中国经济状况概括为“一穷二白”。“穷就是没有多少工业,农业也不发达。白就是一张白纸,文化水平、科学水平都不高。”面对着新中国如此落后的经济状况,语重心长地指出:“严重的经济建设任务摆在我们面前。我们熟悉的东西有些快要闲起来了,我们不熟悉的东西正在强迫我们去做。”“苏联共产党胜利了,在列宁和斯大林领导之下,他们不但会革命,也会建设。他们已经建设起来了一个伟大的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共产党就是我们最好的先生,我们必须向他们学习。”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成为独立后渴望富强的新中国发展经济的捷径。因此,20世纪50年代在中国经济落后又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的情况下,社会主义的苏联已经有了成功的经济建设经验,就必然促使中国加快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步伐,尽快把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学到手,这是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内在动因。

(二)苏联对中国热情援助是中国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外在条件

20世纪50年代中国面临的国际环境十分复杂,东西两大阵营对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加紧对新中国进行全面经济封锁,使新中国经济陷入困境之中。而苏联则给中国热情的经济援助,包括提供低息贷款、派遣专家支援、签订经济技术援助协定等,如《中苏关于苏联贷款给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协定》、《关于苏联政府援助中国政府发展中国国民经济的协定》以及《关于修改和补充苏联在技术上援助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和改建工业企业和其他项目的中苏协定的议定书》等等,其中包括以“156项”重点援建项目为内容的大规模援助行动。据统计,从新中国成立到1957年3月。“双方签订了协议的援助项目共255项。这些项目,除去重复计算、业经双方同意撤销及已经建成的项目外,留待‘二五’计划期间继续建设的共计169个项目”。这些项目是整个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的核心,构筑了新生共和国经济的钢筋铁骨,“极大地改变了旧中国国民经济的技术面貌和部门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工业区域布局,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加强了中国社会主义城市化建设,起到了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步基础的重大作用”。

在面临威胁和被颠覆的险恶形势下、在缺乏经济建设经验的关键时期,苏联热情相助的积极姿态及雪中送炭般的系列行动,使中国人民为之感动,激发起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真诚愿望。指出:在学习苏联的过程中,“应该采取真心真意的态度,把他们所有的长处都学来,不但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而且学习他们先进的科学技术,一切我们用得着的,统统应该虚心地学习”。

二、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中的反思与超越

应该说,无论是过渡时期总路线的制定和贯彻、国民经济的快速恢复,还是“一五”计划的顺利实施,都表明中国学习苏联经济经验初期阶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统计显示,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较1952年增长128.5%,同期农业总产值增长25%。但苏联的经济建设经验并非尽善尽美,即使是在苏联比较成功的经验做法,直接运用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中,也未必就会取得同样的效果。后来指出:“因为我们没有经验,在经济建设方面,我们只得照抄苏联……这在当时是完全必要的,同时又是一个缺点,缺乏创造性,缺乏独立自主的能力。”于是,在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过程中,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步从理论和实践层面上对苏联经验进行反思。

(一)以苏共二十大为契机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

20世纪50年代中期,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由于长期照搬苏联经济建设模式而造成人民生活水平下降,逐步产生各种不满情绪。在中国,“一五”计划期间,由于全面仿效苏联模式而造成的消极后果也慢慢开始呈现。如“一五”期间,“我国工业生产的增长比农业快5倍。其中,全国重工业产值平均增长率达25.4%,轻工业只有12.9%,农业只有4.5%。农、轻、重比例关系的严重失调,使人民生活受到了很大影响”。1956年2月,苏共二十大严肃批评了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存在的某些错误。这促使中国共产党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重新认识和思考。在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反思后,深刻指出:“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要引以为成。”以此为契机,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更加自觉主动地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经济建设道路。而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最重要的是要独立思考,把马列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际相结合。民主革命时期,我们吃了大亏之后才成功地实现了这种结合,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现在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要进行第二次结合,找出在中国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正确道路”。这一时期中国在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教训的过程中,初步提出了一些经济体制改革的设想。例如,在国民经济比例关系方面,提出了要从中国是个农业大国的实际出发,正确处理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积累与消费、长远利益与当前利益的关系。提出了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综合平衡的经济建设方针。在所有制结构方面,提出在公有制经济占优势的前提下,允许其他经济形式存在和发展。农村中,允许保留少量的自留地和开展多种经营。鼓励华侨同国投资,保证二十年、一百年不没收;在企业自方面,提出中央部分权力下放,给地方和企业更多的自,使企业实行自主经营、成本核算,充分发挥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

(二)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出现反复

尽管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反思学习苏联的做法中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的成果,形成了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创造性超越,并在实践中取得一些较为明显的效果,但这一时期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总体上还是处于表面层次上,尚未触及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模式的根本弊端,也尚未彻底走出模仿苏联经济建设的套路,这为后来出现反复埋下了伏笔。20世纪50年代末,中国经济建设中出现了轰轰烈烈的和化运动。在运动中,各条战线“以钢为纲”,把重工业建设摆在各项建设的首位,造成了农业与轻工业和重工业、积累与消费等国民经济比例关系失调,使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的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为缓解矛盾,战胜严重的经济困难,中央被自收同了已经下放给地方和企业的一些自利,在计划、生产、销售等各个环节上全部由行政部门统一管理,重新实行高度集中统一的经济管理体制,使企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失去活力。在化运动中,提出“一大、二公”,急于过渡,许多农村要求农民交出全部自留地,并将私有的房基、牲畜、林木等生产资料转为全社公有,不允许多种所有制成分存在,严重挫伤了农民的劳动生产积极性。实际上取消了原来的多种所有制结构,又回归到苏联那种单一所有制结构经济模式之中。明确指出:“我们研究公社的性质、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集体所有制向全民所有制过渡这些问题,可以参考的材料还是斯大林那本《苏联社会主义经济问题》。”这一时期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认识及其在实践中出现的反复给中国经济建设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

(三)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出现反复的主要原因

一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缺乏清醒认识。建国初期,我们对社会主义的理解和认识,大都拘泥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论述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例如,把马克思主义对社会主义一些基本特征的描述当成社会主义本质奉为教条,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纯粹的公有制和按计划生产,否认市场机制,把生产关系的“一大、二公、三平均”作为社会主义的主要目标,使发展生产力退居次要地位。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我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这一根本问题没有完全搞清楚。尽管我们看到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不适合中国的国情,下决心探索自己的发展道路,但仍然认为苏联坚持公有制和计划经济,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是真正的社会主义的,这就难以冲破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模式的束缚,重新回到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模式之中。

二是存在急于改变落后面貌的冒进心理。苏联在二战前后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过程中,也曾反复出现过急躁冒进的行为。与之相类似的是我国“一五”计划建设的成就和人民群众日益高涨的建设热情,使很多人滋生了急于迅速改变现状、尽快赶超发达国家的冒进心理。这在领导决策集团和普通民众中不断膨胀并迅速扩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过分夸大人的主观能动性,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巨大推动作用;另一方面,不断拔高赶超目标。如1958年提出:我国工业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方面七年之内赶上英国,再加八年或十年赶上美国。邓小平同志后来在总结经验教训时曾指出:“讲错误,不应只讲同志,中央许多同志都有错误。‘’,同志头脑发热,我们不发热?刘少奇同志、同志和我都没有反对,陈云同志没有说话。”可见,当时从中央到地方各级领导干部以及普通民众头脑都在发热,冒进已成为一种全国性的社会心理。这种心理必然导致不断提高积累率、加快发展速度,从而回到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模式之中。

三是受当时国际形势的影响。一方面是来自国际上帝国主义威胁的影响。20世纪50年代,冷战对峙,战争风云密布,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加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围堵,进行战争讹诈,使刚刚诞生的新中国时刻都面临着巨大的压力,迫使中国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以重工业为中心,加快工业化建设,增强国防实力。结果,1958年积累率为33.9%,1959年积累率高达43.8%。这种高积累导致国民经济运行重新回归到苏联式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之中。另一方面是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赶超浪潮的影响。如1957年11月,在莫斯科举行的有64个国家共产党负责人参加的庆祝十月革命40周年会议上,作为世界上第一大社会主义国家的主要领导人赫鲁晓夫提出苏联“15年赶超美国”的目标。于是,就提出了中国作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社会主义国家必须要在15年赶上或超过第二号的资本主义国家英国的口号。要实现赶超目标,没有别的经验和模式可遵循,因为当时在社会主义国家阵营内,只有苏联发展最快。因此,对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学习和模仿自然又再度被提上了议事日程。

三、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深刻启示

以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尽管在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中出现反复和失误,但为后来重新认识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模式,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新探索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一)必须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反对教条主义

20世纪50年代,我们在学习和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中出现反复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们固守传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具体描绘,并将之教条化、神圣化,误认为社会主义就是纯而又纯单一的公有制和计划经济,人为地将之拔高到社会主义的本质层面。尽管我们已经意识到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自身出了问题,但仍然拘泥于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论述,认为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在苏联经济建设实践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建设必须遵守的原则。使我们在反思苏联经济建没经验的实践中无法冲破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束缚,出现了严重的曲折和失误。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大胆抛弃囿于历史条件仍带有空想因素的结论,破除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理解,勇于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在解放思想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并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中不断丰富和发展其理论内涵。

(二)必须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一个国家的经济建设成功与否,学习别国的经验是必要的,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本国的具体实际。苏联作为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对其几十年经济建设的实践经验进行了总结,这些经验在苏联是成功的、有效的,曾经极大地推动了苏联经济建设突飞猛进的发展,取得了惊人的成绩。但是,这些经验完全是在基于自身实际的基础上探索而形成的,即使是比较成功的经验和做法,如果完全不假思索地照抄照搬到中国,由于国情不同,未必都会成功。在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的过程中,我们离开了本国的国情,盲目仿效苏联经济建设经验,使我国“一五”期间农轻重比例关系失调,市场紧张,人民群众生活受到很大影响。当发现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对本国经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时,开始反思苏联经济建设经验,虽然初步提出了一些经济改革思想,但由于对中国人口多、底子薄和经济文化落后的国情缺乏实事求是的分析,同时,对社会主义阵营内部“赶超浪潮”缺乏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不顾实际,盲目赶超,致使经济体制改革思想在实践中难以贯彻和坚持下去,一旦经济建设发生困难,急于改变现状,必然重蹈苏联经济建设经验模式的覆辙。

实际是客观的,一定要承认客观事实,尊重客观事实,对客观事物决不能带上任何的主观随意性。20世纪50年代中国学习苏联经济建设经验及其出现反复的历史表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必须要始终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把发展模式建立在对本国情详细分析的基础之上,做到继承与创造的统一。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并取得胜利。

(三)必须始终坚持与时俱进,与时代同行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今后的发展成也在环境,败也在环境。、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

经济发展环境的优劣,决定着一个地区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宽松和谐的外部环境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保证。大量事实证明,哪里环境好,哪里就会形成强大的人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就会形成优势明显的“洼地”效应,就会带来经济的快速发展;哪里环境不好,不仅外地投资者望而却步、难以光顾,就是本地经商者也会纷纷“出逃”,各种资源也会大量流失,必然导致发展停滞。市场经济的今天,我们在客观评价计划经济体制下诸多弊端的同时,也不能不看到在适应和发展市场经济体制的今天,在一些领域或地方,仍然存在很多制约地方经济发展的问题。我们应清醒的认识到:经济发展,除它本身先天所具备的自然资源和条件外,软环境建设的先进或滞后,直接决定了地方经济发展的速度和质量。因此,探究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的对策和措施,对于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发展就显得格外的迫在眉睫,加快制定和落实具体的政策和办法,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推进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

一、软环境的范畴

从概念上说,环境是一个区域自然条件和社会条件的总和。一般来说,自然条件主要属于硬环境的范畴,社会条件主要属于软环境的范畴。软环境就是一种无形的社会资源,是一切有利于调动和促进人类社会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有利因素。

二、当前经济软环境建设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全国各级地方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治乱减负的指示精神,把营造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作为推动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措施来抓,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做了大量工作,全国经济发展软环境有了较大改善。对取得的成绩,应当给予充分肯定。但也必须清醒地看到,全国经济软环境治理工作力度还不够大,成效还不够明显,经济发展环境仍然存在许多问题。突出表现在:

一是思想解放程度不够。传统观念根深蒂固,一些人的思维方式、工作方法不适应形势的发展。

二是工作措施不力、落实不到位。缺乏强有力的手段和办法,出台的政策措施也得不到落实,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得不到惩处,一些部门和单位乱收费、乱罚款、乱摊派和重复检查等问题屡禁不止,严重干扰企业正常生产经营、损害了投资商利益。

三是有的单位部门利益至上。想问题、办事情,考虑部门利益多,考虑整体利益少,有的为了部门利益不惜牺牲整体利益。

四是少数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差,特权思想严重。态度生冷横硬,工作推诿扯皮,办事效率低下。

五是不诚实、不守信。有的地方、部门和企业信用意识不强,信用度很低,招商时好话说尽,项目到手后不兑现承诺,挫伤了投资者的积极性。这些问题和现象严重损害了地方政府的形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

三、软环境建设的概念

从软环境的概念上我们可以看到,软环境包罗万象,涉及社会的各个层面,既深遂,又复杂。那么,相对于经济发展软环境来说,优质高效的政务环境、开明开放的政策环境、公正严明的法制环境、规范有序的市场环境、健康文明的人文环境,就构成了经济发展的软环境。因此,经济发展中的软环境建设就是充分利用政府公共职能,调动社会各个层面的积极因素,整合地方资源和人力,全方位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

四、如何抓好经济软环境建设

(一)营造良好的地方经济软环境,必须加强和提高对软环境建设重要性的认识。

1.抓好软环境建设,是践行“和谐社会建设”重要思想的体现。

和谐社会如何建设?最根本的办法是发展,通过发展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而抓好软环境建设,就是要营造开明优惠的政策环境,公平、公正的法制环境,优质高效的服务环境和诚实守信的社会环境。把大量的资金、技术、人才和先进管理经验引进来,把我们自己的企业和人才留住。因此,抓好软环境建设的目的与建设和谐社会的出发点是一致的。

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提升地方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需要。经济的竞争不仅是企业的竞争,也是政府间的竞争,是政府作风和工作效率的竞争,实际上就是软环境的竞争。软环境的好坏,是检验地方经济发展竞争力的重要标准。软环境好,就能把人才招来,就能把项目留住,反之,软环境不好,办事效率就不高,吃拿卡要成风,就会严重制约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抓好软环境建设,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需要。

一些公职人员手中拥有审批权、执收执罚权,而且这些权力在原有的体制下很难得到有效的监督和制约,这就会不可避免地产生权钱交易和的行为,严重的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抓好软环境建设,正是营造一种廉洁、公平、公正、公开的环境,规范执法行为,让腐败行为,不公平的行为或的行为失去滋生的土壤,从这个意义上讲,抓好软环境建设,也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项治本措施。

3.抓好软环境建设是推动和促进硬环境建设的需要。

强调软环境的重要,并不是说硬环境不重要。软硬环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把硬环境比作骨架,软环境就好比灵魂。离开骨架,灵魂就没有着落,没有灵魂,骨架也会失去生命。只有二者俱佳,才能富有生机和活力。

(二)正确理解软环境建设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和促进作用。

1.闭关锁国的经济发展软环境严重制约着经济的发展。

过去盛传外商进入中国国门,不仅怕高关税,更怕数不清的公章和扯皮;企业立项审批历时数月甚至数年;修改报批文件资料多达数百万字;经办人员被踢皮球式地来回折腾等等。像这些制约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悲剧不能再在今天上演。

2.文明开放、服务周到的软环境就象“梧桐树”引来“金凤凰”

“为投资者提供一流的投资环境,一流的服务质量,一流的工作效率”的宗旨,把投资商不满意作为衡量一切工作的准则,尊重投资者的意愿,为投资者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不断改进服务的方法和服务水平,努力做到“零缺陷”服务。

(三)搞好经济软环境建设的对策

1.进一步统一思想,坚定加强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信心和决心

招商引资的竞争已经体现在经济发展环境的竞争。谁在治理环境上用力多,谁就会成为成功者。因此,各级各部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必须清醒地估价我们的发展环境状况,切实增强忧患意识。要牢固树立环境就是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提高生产力和不抓经济环境治理就是失职、抓不好经济环境治理就是不称职的观念,从事关地方经济发展大局的高度,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高度,充分认识治理经济发展环境的极端重要性和紧迫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把经济环境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的生命线来抓,痛下决心,万众一心,加大措施力度,努力营造最佳的经济发展环境,为资本的生长创造适宜的土壤,为投资者兴业提供良好平台,让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在本地热土上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加大工作力度,着力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

治理经济发展环境任务非常艰巨。目前,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问题,有的积累已久,有的是体制机制原因造成的,有的是工作原因造成的。对这些问题,必须要有正确的认识、鲜明的态度和积极的解决措施。要按照优惠的政策、优美的环境、优良的秩序、优质的服务的“四优”要求,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以铁的手腕和铁的纪律,切实解决好经济发展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以环境的大改善促进经济的大发展。

(1)要进一步强化中心意识和服务意识。加快发展是地方政府的大局和共同的任务。各级各部门都要紧紧抓住发展这个第一要务,把促进经济发展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经济建设服务。认真改进自身的工作,研究支持经济发展的具体措施,努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要进一步强化大局意识,当部门利益与经济发展发生矛盾的时候,要做到小道理服从大道理,以大局为重,使本部门、本单位和个人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树立人人都是投资环境的观念,更加自觉地服从服务于经济发展大局。只要有利于经济建设,该放权的放权,该变通的变通,真正做到想企业之所想、急企业之所急、解企业之所难、帮企业之所需,为企业和投资者提供全方位、全过程的服务。

(2)要加大查处力度,坚决制止“三乱”行为。治理经济发展环境,要把整治“三乱”行为作为重点,动真的、干实的,确保尽快见到成效。各级各部门成立相应机构,建立健全投诉快速反应机制,集中受理各种投诉案件,监督各级各部门提高办事效率和工作质量。各级领导特别是主要负责同志要把部门利益、个人利益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管住自己,管好班子,带好队伍,永远不做对不起人民的事情。若发生有令不行、有禁不止、顶风违纪的行为,要严惩不贷,决不姑息。

(3)要加强制度建设,从源头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按制度办事,可以做到难点不难,热点不热。要把制度建设作为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一项重要措施来抓,努力做到通过建立一项制度,规范一方行为,狠刹一股歪风。要加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力度,压缩行政审批事项,减少审批环节,提高办事效率。通过抓好制度建设,进一步规范部门行为,从根本上解决经济发展软环境不宽松的问题。

3.加强组织领导,形成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的整体合力

优化经济发展软环境,领导是关键。各级党委、政府要把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作为一项事关全局的重要工作,列入议事日程,实行领导挂帅,分工负责,集中治理。各级督查机构要发挥职能作用,对企业和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难点问题要及时跟上督查,督促各级各部门改进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环境的有效治理。

治理经济发展软环境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齐抓共管,形成合力。各级经济管理部门和经济综合部门要切实转变观念,转变职能,转变作风,努力为经济发展搞好服务。要加大宣传力度,形成有利于经济发展环境治理的浓厚舆论氛围,努力形成人人关心、人人支持、人人参与经济环境治理的良好局面。

总之,软环境建设工作形形,涉及方方面面,加强和深化软环境建设工作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有聚集全社会力量,真正把政府职能工作做好、做到家,并形成良好的工作作风和社会风尚,以发展经济为第一要务,统一思想,统一认识,求真务实,开拓进取,才能构建开放文明的和谐社会环境,只有我们的大环境好了,才能共同迎来经济发展软环境建设工作的春天。

参考文献

[1]《软环境建设与西部地区经济发展分析》胡广鹏,《兰州学刊》2005(5)

[2]《重拳整治窗口单位,优化发展软环境》陈仲文,《四川党的建设》2005(7)

[3]《创建利于民营经济发展的外部软环境》陈兴发《现代企业》2005(5)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第4篇

关键词:董必武;经济建设;法治建设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1)34-0229-03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遵循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必然要求在法治建设实践中努力做到法治建设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董必武作为马克思主义法学家、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主要奠基人,在他的法治建设实践中,始终积极倡导和践行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

一、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思想的历史回顾

董必武关于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由来已久。早在中央苏区时,为了粉碎策划的对苏区经济上的封锁,保障经济供给,在董必武等人的领导下,制定了维护经济建设的法规、条例,依法严厉打击经济建设领域的贪腐行为。1934年3月25日,时任中央苏区最高法院院长的董必武担任特别法庭主审,审判了渎职贪污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执行委员、于都县苏维埃主席熊仙璧,根据犯罪事实,判决熊仙璧监禁一年、期满后剥夺公民权一年、没收其投机生意所得充缴国库。此案件的判决,有力地打击了中央苏区的贪腐行为,巩固了苏区政权,调动了人们生产的积极性。同时还利用报纸、控告箱等多种方式发动群众检举揭发贪腐行为。1934年5月26日,董必武在党的刊物《斗争》上,专门就通过群众的检举来打击贪腐行为发表了《把检举运动更广大的开展起来》的文章,阐明了检举运动的初步成绩、经验和如何进一步开展检举运动等问题。由于加强了中央苏区的法治建设,逐步健全了地方政权机关,提高了工作效能,改进了工作作风,最大限度地保卫了经济建设的健康运行,保证了经济供给,粉碎了的经济封锁。

在担任华北财经办事处主任和主政华北人民政府时期,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得到体现。董必武指出,因为“做财经工作的人犯贪污腐化罪过是比别的工作人员容易些。他们经营的不是财就是物,又与复杂的社会相接触,这些都富于诱惑性,诱惑人们作恶与犯罪是有很大的可能”[1]。所以,为了依法保证经济建设的顺利开展,“在中有些干部贪污,我在土地会议中提议政府公布一道惩治贪污的法令,规定贪污的要判罪,起码是若干时期的苦工,其贪污的赃私要追缴。犯罪的如果是党员,除按党纪处分外,同样应按国法处理。我们做财经工作的同志必须知道,仅仅自己省察,仅仅训导被领导人还不够,国家应当有法律制裁,党应当有纪律制裁,才能使贪污减少,直至根绝。否则,防止贪污将成为纸上空谈。” [1] 在董必武的领导下,组织制定了一大批涉及到农业、工业、商业、财政、税收、金融、交通等经济领域的法律法规,为经济建设奠定了法制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随着国内局势的稳定,董必武更加关注法治建设对经济建设的功能。1950年7月,董必武指出:“现在人民最迫切需要的就是恢复和发展生产。这个真理我们应该坚持,我们司法工作要对人民恢复和发展生产给以适当的配合。” [1] 董必武在这里不仅明确地提出了司法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原则,而且把恢复和发展生产作为一个真理来坚持,这就充分说明董必武在对法治建设关注的同时,也非常关注经济建设,而且更加关注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问题。1953年10月31日,他在全国民政会议上提出:“新民主主义的经济建设必须有新民主主义的政权来领导和保障。” [1]1954年3月,他专门为《人民日报》写了题为《进一步加强经济建设时期的政法工作》的社论,社论指出,随着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必须进一步加强政法工作,因为政法工作的每一项都对经济建设事业能否顺利进行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政法工作做得好,就可以推进和保护经济建设事业,使社会生产力进一步迅速发展。做得不好,就会使经济建设遭到破坏。

二、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是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前提

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前提是树立正确的观念。因为,只有正确的思想认识才会有正确的实践行动,如果思想认识上不清醒,就不可能有正确的行动。尽管法治建设对经济建设起着重要的保证作用,但并不是所有的政法工作者都有清醒的认识,还有一些干部存在着糊涂认识。特别是随着社会改造运动的基本完成,有人认为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全国的中心任务,政法工作就没有从前那么重要,就产生了轻视政法工作的倾向,不安心工作。对此,董必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他指出:“有些同志以为:既然大规模的社会改革运动已经基本完成,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全国中心任务,那么政法工作就没有从前那么重要,可以不必用从前那么大的力量去做了。有些政法工作干部甚至发生了不安心的现象。这是完全错误的。经济建设已经成为全国中心任务,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政法工作,相反地,而是要更加加强政法工作。”[2]1955年,董必武再次指出:“对司法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并不是每一个司法工作人员都有深刻的认识。”[2] 董必武号召政法工作者要从思想上认识到政法工作对经济建设的重要性。

当然,如果我们完全埋头于经济工作,迷醉于经济建设的胜利,而忘记当时复杂的政治局势,简单地以为经济工作就是一切,那就要在政治上犯极大的错误。因此,“我们要完成新的历史时期所赋予政法工作的新任务的重要前提之一,就必须要彻底肃清那些认为政法工作可以稍为放松一些或稍为削弱一些的错误思想。” [2]董必武强调指出:“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重视经济建设工作是完全正确的,但是,没有政治法律工作的加强和发展,就不能保障我们的经济建设,保障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 [2] 这就纠正了一些干部不了解政治法律工作和经济建设的正确关系、忽视政治法律工作对保障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决定作用、错误地认为国家只搞经济而用不着加强政治法律工作的错误认识。

三、围绕中心任务、突出重点是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方针

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的重要方针是围绕中心任务、突出重点。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经济建设工作的关注点是不一样的,因此,法治建设在保障经济工作问题上也要适应当时的状况,突出重点。

董必武在中央苏区负责司法工作时,由于对中央苏区实行经济封锁,妄图困死饿死红军,所以,保证以粮食为主的生活必需品的安全成为法治工作的中心任务。董必武主持制定的法规和条例、开展的司法活动,基本上是以保证经济供给、反对涉及粮食的贪腐行为而展开。

1947年9月,董必武在晋察冀边区财经会议上指出,发展生产必须解决生活上最基本、最大量的需要问题,“我们生活最基本、最大量的需要是什么呢?很明显的,那就是吃的和穿的,就是粮食和衣服。” [1] 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必须发展农业生产,使解放区达到经济上的独立自主,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集中力量,为保证战争供给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因此,政法工作的中心任务依然是制定相关的法规,组织制定了《关于农业税土地亩数及常年应产量订定标准的规定》等一大批经济法规;同时为了反对贪污、浪费现象,为此,华北财经办事处发出了《关于反贪污反浪费的指示》,加大了依法惩处贪污浪费的现象。

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各个分散的解放区必须要从基本政策制定到具体执行统一起来,董必武指出了统一财政经济工作的重要性,他说:“现在情况完全变了。各战略区内部都连成一片了,各战略区相互间也连接起来了。地区没有人为的阻隔,政治上一向是统一,军事上亦是在统一指挥下作战,我们的财经工作怎能不统一呢?” [1]只有实现财经工作的统一,才能更好地发展生产,保证全国范围内战争的最后胜利。为了实现财经工作的统一,在董必武领导下,华北人民政府制定了统一交通、金融、贸易等方面的各种经济法规,从法律层面维护了统一财经工作的顺利进行。

四、健全法制、完备机制是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保障

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制度机制保障是健全的法制和完备的机制。随着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大规模开展,要求政法工作也要有计划性,实现制度化建设。董必武说:“因为政法工作主要任务是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经济建设有计划,政法工作没计划不行。过去搞运动,现在要计划。” [2] 那么,如何有计划地开展法治建设以便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呢?

董必武指出了政法工作的主要任务:在立法方面,因为“立法工作特别是保卫经济建设的立法工作,相应落后于客观需要,今后要按法制办事,就必须着重搞立法工作” [2]。所以,“要着手起草或研究各种必要的法规,特别是有关经济建设的法规,比如保障基本建设的法规,违反劳动保护和技术保安规程的制裁条例,保护农业生产互助合作的法规等等。” [2]在司法方面,要加强有关经济建设的案件如工矿生产、基本建设、铁路运输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违法案件的检察和审判工作。在董必武的大力倡导下,设立了专门法院,如铁路运输、水上运输专门法院;在最高人民法院设立了铁路、水上运输审判庭;在各省市法院中设立经济建设保护庭或组,建立了公证处,对经济合同进行公证;在城市街道、农村广泛设立调解委员会;为了解决各企业单位间发生的财产争议,设立了公断处,政府各部门和较大的企业设立法律室等等。在公安方面,要进一步加强对敌隐蔽斗争中的侦察工作,有力地保卫经济建设,特别是保卫重要的厂矿、交通、财经、贸易部门。董必武提出必须使政法工作深入到工厂矿山中去,深入到农村的互助合作社中去,深入到其他各种经济工作部门中去,建立自己的业务。通过这些措施,就有力地保障了经济建设的依法有序运行。

董必武还特别指出,国家财产能否受到很好的保护,对经济建设事业具有极其密切的关系,所以“我们应该特别教育国家全体工作人员和全体人民尽力保护国家财产,并努力积累国家财产。应该继续反对一切贪污盗窃国家财产的罪行,并依法严厉制裁一切贪污和盗窃分子,应该不断地提倡节约,反对浪费,并给严重的浪费分子以应有的惩罚。应该反对国家机关和生产事业中的任何消极怠工、的现象。对于重大的责任事故必须严格查究。” [2]

五、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是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键

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关键所在是实事求是地总结经验。因为“总结工作,无论是法院,或者是公安、检察机关,都是很重要的一件事……总结工作的过程,就是学习和提高的过程,就是认识和掌握事物客观规律的过程。总结工作不仅是为了解决当前工作中的问题,对今后工作也有帮助。我想,如果每个同志都懂得总结工作的重要意义,并且学会总结工作,就可以把我们的政法工作提到更高的水平” [2] 。

1948年9月,董必武在华北人民政府成立大会上就提出:“大家过去工作都有很多经验,把经验总结一下,好的保留,坏的去掉,工作便会做得更好。” [1] 经验是对大胆的开创性工作的总结。1954年3月,董必武加明确提出:“今年政法部门要在若干重要城市、厂矿铁路、水运沿线进行政法工作的重点实验,并在若干县份实验政法工作如何保障和推动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这是创造经验、推进工作的重要措施。” [1] 董必武1955年4月在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会议上作了题为《司法工作必须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报告,指出了对司法工作怎样为经济建设服务,还缺乏系统的经验。比如,在城市如何对不法资本家的斗争和在乡村怎样从司法方面保障互助合作运动的发展;法院如何处理有关工矿生产的刑事和民事案件;法院系统如何纠正司法部门存在的错捕、错押、刑讯逼供、重口供、轻证据、主观臆断、草率结案、曲解审判独立等不良作风。这些问题如果不能够很好地解决,必然会成为贯彻为经济建设服务方针的障碍,因此,必须系统总结经验、清除司法工作中残存的恶劣作风。为此,董必武建议中央司法部门派出大批干部去视察工作,总结经验教训,以图解决上述问题。

那么,在保障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的具体工作中,政法部门怎样才能总结好经验呢?董必武提出:一是实事求是地向群众学习。因为,经验是群众创造的,总结经验也是群众的事情,不是少数人闭门造车想出来的,必须在实际工作中实事求是地向群众学习。他说:“全体政法工作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必须从头学起。首先是深入到群众中和基层组织中去,深入到工厂、矿山和各种经济部门以及农村中去,虚心地向群众学习,细心地调查研究人民群众特别是工人、农民在实际生活中创造了什么,否定了什么,需要什么,反对什么,哪些是推动工农业生产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因素,哪些是前进的障碍,及时地发现和总结各地政法工作中的实际经验,推广先进的经验,纠正错误倾向。” [1] 二是结合中国国情向苏联学习保卫经济建设的经验。董必武指出,我们当前对有关政法的各种具体业务经验的学习,还十分不够,现在必须结合中国具体情况和实践经验,系统地学习苏联关于保卫经济建设的经验。三是必须认真系统地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党和国家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党和国家的各项政策。以此提高政法工作人员的理论水平和政策水平,克服具体工作中的盲目性,提高工作能力。

从中央苏区到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即便是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董必武领导法治建设所处的时代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时代,很多人忽视、轻视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从某种意义上说也是时代认识的必然反映。但是,无论是在硝烟弥漫时期还是在社会急剧变革年代,董必武始终强调和践行法治建设为经济建设服务的思想,实属难能可贵,这一思想对今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依然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参考文献:

经济建设重大成就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基础设施;重复建设;投资体制

金融危机爆发之后,中国政府果断实施了4万亿的经济刺激计划。基础设施建设投资具有较强正外部性,可以带动经济发展,计划投入占总投资的比重达到37.5%。根据2010年3月份国家发改委在两会期间所提供的相关数据,基础设施的建设投资调整到占23%,有较大幅度的减少,增加了民生、创新与生态方面的投资。应该说,这种投资变化从另一角度表明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着一定的重复建设问题。

1 重复建设的一般定义和合理认识

1.1 重复建设的概念

关于重复建设的定义目前没有统一的说法。不过,人们一般认为,相同的产业、产品在同一地区或者不同区域所达到的供给能力已经超过了社会需求,但仍有新的投资不断投入,结果造成生产和服务过剩,就产生了重复建设。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投资力度的加大,重复建设现象不仅存在于工业、高新技术等领域,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也有所显露,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

1.2 对重复建设的认识

重复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市场经济的最大特点就是竞争,有竞争就存在着重复。合理的重复建设对经济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可提高我国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发展速度。不合理的重复建设对我国经济发展会产生诸多不利影响。由于投资过旺,低水平重复分布,使得经济建设变成了盲目的、过度的、无效益的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降低了资源配置效率。

2 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领域的重复建设分析

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重复建设的现象相当严重。虽然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比较快,基础设施建设可以适度超前,但脱离本地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发展实际而过分超前,就是一种不合理的重复建设。

2.1 拆毁性建设严重,造成大量资金、土地资源的浪费

拆毁性建设直接造成了短命建筑的产生。由于片面追求gdp的增长,地方政府不惜把建成不久的各种建筑设施或者住宅拆掉重建,原因很简单,拆一次创造一次gdp,再建一次又创造一次gdp。当然,也有地方政府的短视、缺少科学规划的原因。但是不管怎样,都造成了大量的土地和资金的浪费,更是产生了大量的建筑垃圾—每年高达4亿吨。

根据我国《民用建筑设计通则》,重要建筑和高层建筑主体结构的耐久年限为100年,一般性建筑为50-100年。而在我国一些大城市,建筑平均寿命却只能维持25-30年。在一些中小城市,拆了建、建了拆的现象更为普遍,好多建筑寿命不足10年,甚至不足5年。反观欧美等发达国家,其建筑设计使用年限同为50年,但平均使用寿命却长得多。如英国、法国、美国的建筑统计平均使用寿命分别为125年、85年、80年,城市里“百年老屋”随处可见。

2.2 飞机场、港口建设重复,布点稠密,利用率低,运输能力严重闲置

在“珠三角”地区,分布着5家机场,相互之间的距离在200公里之内,都靠近香港,结果每家机场利用率都不高,其中珠海机场的利用率还不到10%,最后只能被拍卖;如今在“长三角”地区,在以上海为中心的300公里范围内,仅大型机场就有4家,春运高峰时期上客率最高的时候也未超过60%。

近年来,港口建设方面,珠三角、长三角和京津环渤海地区的港口城市都制定了庞大的港口扩建计划。仅渤海湾一带,就有天津、大连、青岛等地投资数百亿元进行港口扩建。深圳、宁波、上海的扩建项目投资也都近百亿,并纷纷打出成为“海运枢纽”的旗号。但是,在货源增幅不大的情况下,这样的超前建设港口,大幅增加了港口的吞吐能力,导致了竞争加剧和闲置。

2.3 道路交通重复建设难以解决,居民生活受到严重影响

合理的道路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并有利于资源的合理配置及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然而,我国许多城市已透露出道路重复建设的迹象。例如:许多修建不久的马路、人行道,常常会遭“开膛破肚”,有的甚至在一个地方出现多次反复掘路的现象。对刚建好或才建完不久的道路因某种原因(如安装天然气、下水道、光缆等)而造成道路不得不挖开或被占用而形成的建设是不合理的重复建设,造成了资源浪费和交通拥挤,影响人民的正常生活。并且,降低了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固定资产投资效益。

2.4 电信业、网络建设形成垄断,重复建设资源浪费

最近几年,我国电信业发展迅速,国家每年对电信业的投资约2000亿元。然而,电信网络存在严重的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光是铁塔一项就浪费掉约240亿元。比铁塔投入浪费更严重的是干线光缆。从理论上讲,有两对光纤就足够满足需求,但事实上,遍布全国的省际光缆有近千对光纤。仅这一项重复建设,造成的浪费就约1000亿元。另外,接入网方面的重复建设也很严重。由于历史原因,我国接入网资源基本掌握在当地一家电信企业手中,没有接入网的其他电信企业花四五百亿元自建一个接入网。也就是说,如今的5大运营商有4家需要自建接入网,总共需要2000亿元左右。而从使用角度讲,有一个接入网就足够。

2.5 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经济开发区、化工园区鱼龙混杂

目前,我国已建成和规划建设的各类化工园区以及经济开发区约有四千家,经国务院批准的只有232家。据不完全统计,各类开发区规划面积3.6万平方公里,对10个省市的统计显示,在458.1万亩园区实际用地中,未经依法批准的用地就达到314.6万亩,占68.7%。园区的重复建设占用大量的土地、资金等资源,造成巨大浪费,还造成了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能源消耗。而且,目前我国各类园区建设缺乏科学规划,绝大部分不具备发展潜力和竞争能力,属于低水平重复建设。

3 重复建设问题分析

重复建设存在于很多领域,体现出来的问题也是多方面的,但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问题更为严重。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在基础建设领域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问题,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3.1 政府行为

首先,对地方政府领导考核制度不科学,主要是以gdp、财政收入多少等进行简单的量化和比较。这使得地方政府领导片面追求gdp和财政收入,直接造成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大搞政绩工程,追求短期效益、局部利益。

其次,存在经济垄断,各级政府除了直接掌握投资资源,还掌握较大的经济权力和经济政策资源。地方政府通过运用财政资金、干预银行信贷、指令国有企业投资等方式,直接推动开发区和城市建设项目投资,还通过提供土地、税收减免和资金支持,为各项建设项目创造条件,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重复建设。

3.2 投资体制

一方面,投资体制改革仍不到位,缺乏投资约束机制。长期以来,政府投资体制和领导任期制,使许多非市场因素介入投资行为。而且,投资效益评价指标落后,使许多根本没有经济价值的项目获得审批,再加上地方政府一心拉动当地经济,急功近利地追求政绩,形成低水平的重复建设,造成大量无效投资。

另一方面,贷款管理体制缺乏对投资主体的约束。按照目前国家的规定,基本建设投资项目,自有资本金通常只要达到30%,其余多来自银行贷款。也就是说,投资人只承担30%的投资风险,而银行却要承担70%的投资风险。这种责任和权利不对称的格局对投资人的激励强约束弱,很容易导致重复建设和投资过热,埋下金融危机的隐患。

3.3 资金管理

预算内投资资金管理制度导致的重复建设。一是缺乏预算管理的绩效评价体系,导致许多预算内投资项目都是国家投资、中央承担风险、地方受益的项目,这种体制实际上在鼓励地方政府争项目、争资金,搞重复建设。二是目前我国的预算内资金都是通过项目下达的,这种政策不可避免地导致地方政府通过上项目来争夺国家的资金。

另外,从银行的角度看,由于国有商业银行改革不到位,贷款多追求短期账面盈利,忽视长期风险,加上风险监控体系尚未建立,使信贷扩张和投向缺乏制约,为重复建设提供了雄厚的资金支持。

4 重复建设的对策

4.1 优化政府行为,提高主观认识

(1)完善领导干部政绩考核制度。改变原有的以gdp增长速度为核心的干部政绩考核制度,除了gdp增长速度、财政收入外,还要考核当地居民收入、生活水平、就业和社会稳定情况,并将当地产业发展、经济结构优化、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及可持续发展情况结合起来一并考核。

(2)理顺各级政府间利益分配关系,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科学测定地方财政公开开支的费用,通过各种专项拨款补助,支持西部地区和落后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另外,要避免各级政府的经济垄断,加强对地方政府投资行为的监督,以及对财政资金的严格审查。

(3)提高各级政府官员的主观认识。不合理的重复建设不仅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加剧了资源约束,甚至恶化自然环境。还会加剧经济的过度波动,潜藏着巨大的金融风险和财政风险。重复建设还占用了大量耕地,对居民的正常生活造成影响。

4.2 完善投资制度建设,实现投资主体转变,加快建立新的监管机制

防止重复建设,根本之策是使投资决策者对投资经营后果负最终责任。因此,要努力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减少政府投资,扩大民间投资,逐步减少对民间投资进入的种种限制,使得投资决策的权力和责任对称。基础设施建设要尽可能吸收社会资金和外资参与,形成投资决策约束,避免盲目超前和重复建设。另外,应加快出台相关的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与投资行为有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和落实项目投资决策责任制,做到投资决策和监管有法可依。

4.3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资金管理制度

首先,要完善财政预算管理绩效评价体系。在各种项目的建设中,把中央和地方政府的风险、利益统一起来。其次,进一步完善贷款管理体制。建立健全银行内部监督制约机制,完善银行贷款审查机制,对贷款经营过程实行全面的监督管理。并要加强货币政策宏观经济调控,防止因低水平重复建设而出现的呆账、坏账。

5 总结

重复建设是由多方面原因造成的,既有市场、管理上的原因,也有体制上的因素。但是重要的是改变这些体制原因,仅靠加强审批和一般性号召都是不能解决问题的。可见,解决基础设施重复建设的问题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社会经济的的各个方面,我们要在确保市场经济顺利进行的前提下,完善管理制度,建立体制改革和创新。只有依靠这一系列的转变才能有效解决重复建设问题,保证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张伟,曹洪军,庞克峰.不合理重复建设的根源解读与对策探讨[j].甘肃社会科学,200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