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1篇

关键词: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社会适应能力 实践锻炼

一、背景

随着改革开放、高校扩招等带动了高等教育结构及形势的转变。精英化教育逐渐向大众化教育转型,教育对象在原有基础上向西部地区或教育相对落后的农村地区的适龄青年延伸。教育的相对平等使得众多贫困地区学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梦想得以实现。据统计,在全国大学生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比例已达到近30%[1]。然而,随着贫困大学生队伍的不断壮大,各种问题随之而来。而某些问题不是仅仅依靠物质资助便能解决的,正如人们所熟知的,贫穷不可怕,贫穷的思维才最可怕。在这个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时代中,贫困大学生在思想上、行动上跟上时代步伐,尽快融入这个社会是资助问题的关键。

二、社会适应能力与实践锻炼

“适应”一词本是生物学名词,是指“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与其赖以生存的一定环境条件相适合的现象”。而心理学上从三个方面对“适应”进行解释:一是生理上的适应,通常指身体各器官对声、光、味道等刺激物的适应;二是指心理上的适应,通常用来指个体在经受挫折后借助心理防御机制恢复内心平衡的自我调节过程;三是对社会生活环境的适应,即社会适应,指人与社会相互作用时的心理承受水平及自我调节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即指人为了在社会更好生存而进行的心理上、生理上及行为上的各种适应性的改变,与社会达到和谐状态的一种执行适应能力[2]。

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来说,社会适应能力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在大学学习期间,其与师长、同学、室友交往的能力,接受学习课程、利用学习资源的能力,以及接受社会新鲜事物、逐渐由学生向社会人转化的能力;二是离开校园,走向社会时,其求职能力、处理职场人际关系能力与应对工作的各项技能等。

“实践锻炼”即指通过社会的或者自然的有意识活动,在艰苦中经受考验,增长才干。这里既包括学校为贫困生提供的勤工助学机会,又包括社会上工作岗位的磨炼。通过实践锻炼,一方面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培养坚韧不拔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另一方面有助于学生树立职业目标,明确发展方向。

三、社会适应能力及实践锻炼缺乏表现及原因

(一)严重自卑心理,病态自尊心理。

自卑是一种因过多地自我否定而产生的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一般来说,某些家庭经济困难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心理。由于家庭贫困,物质条件的差距使得他们从小就觉得在生活中低人一等,认为自己不如别人。丰富的校园生活在给贫困大学生带来新奇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无限忧虑,他们像其他同学一样渴望友情与爱情,却时刻担心因贫困而被他人看不起;而与他人交往的活动,有时也需要金钱作为支撑,贫困生们不得不为此精打细算一番。严重的自卑心理使得某些贫困大学生选择掩饰自己的出身,甚至自我封闭,排斥人际交往[3]。如此,不利于贫困大学生适应校园中的各种人际关系,不利于他们身心健康。

由于自卑,贫困生在对自己有消极的认识的同时,自尊心极强,担心别人看不起自己,而对他人的言行过于敏感。有时学生只是开玩笑的一句话,可能会换来贫困生的激怒行为,出现这种病态的自尊心理和行为。所以贫困生经常因为一点儿小事就与身边人发生争执,为了维护自身的“尊严”而用言语或行为攻击别人。往往造成人际关系紧张,身边人对他们另眼相看,使身边学生和自己在生活中都倍感压力。

(二)长期经济贫困形成贫穷思维。

贫穷思维是指因为贫穷而形成的以金钱为第一位衡量事物的思维方式。一方面,长期的经济贫困会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更懂得勤俭节约、自立自强,更积极地通过自己的努力赚得生活费。另一方面,他们可能会因为“缺钱”,更明白没有钱的意义,而对于一些应当花钱的事情犹犹豫豫,放弃提升自己的机会。比如参加一些英语培训班,因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往往英语底子较薄,进入大学后要比普通同学落后一些,而将来面试的时候可能会因为英语不好而失去到外企工作的机会。这种贫穷思维让某些贫困生不愿加入一些联谊活动、不愿在人际交往、自身能力提高方面花钱,甚至钱产生“仇富”心理,这样将很难适应现代化的生活。

(三)综合素质偏低,就业视野较窄。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多来自经济较不发达的农村等地区,教育结构单一、师资水平低下及教学设备落后等都影响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对于经济欠发达地区,地方学校往往只看重升学率,注重加强对学生基础知识的夯实,却忽略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另外师资水平的参差不齐及教学设备的落后都影响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引导,不利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贫困地区的大学生肩负父母甚至整个家族的压力。到城市求学,他们潜意识地形成命运由此被改变的意识,对未来充满无限憧憬。尤其在就业方面,贫困学子们对未来抱有很高的期望,且有不良的攀比心态。希望借此改变自己乃至整个家庭的命运。但进入社会后会遇到种种不如意,某些学生在经历一次次梦想破灭的折磨后尝试改变以适应社会。但某些学生盲目悲观,一再否定自己,严重影响其适应社会。

(四)缺乏实践锻炼,感恩意识不足。

现在的“90后”大多是独生子女,即使是在家庭经济困难的农村家庭,也很少让子女做些什么,而对于成绩优秀的学生,父母往往都是教育“把学习搞好就行了,别的事情不用操心”。这样的结果是导致一些学生的动手能力弱,缺乏感恩意识。父母将他们的生活琐事全部包办,而孩子们大多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很少或根本不会帮家长做家务,更有甚者经常与父母发生顶撞。在和比较富裕的学生对比后,某些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埋怨自己家境不好,无视父母的辛苦,大肆挥霍,盲目攀比,将父母省吃俭用视作理所应当。

这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生活方式,会让学生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漠视与他人的友谊,当与朋友有利益冲突时,就会出现同学之间相互伤害的恶性事件;也会对于社会的帮助缺乏感恩,漠视社会及他人的无私奉献,缺乏诚信意识与社会责任感,不知感恩回馈社会。

四、如何加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实践锻炼

(一)提高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促进其心理健康发展。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开展团体心理辅导活动。

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各种专题讲座是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方式。对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在适应校园、适应社会时所表现出来的自卑、自闭、敏感、自尊心强等表现都是因为其心理还不够强大,不足以对抗外界的各种刺激。对此有必要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加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的内容,增强其社会适应能力。针对自卑、自闭、敏感等贫困生经常出现的问题从成因、表现、解决方法及预防等方面全面地讲解。开设针对贫困生专题讲座,从而起到帮助他们“心理解困”的作用。在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加入针对贫困生的“心理解困”的内容是在问题没出现时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的有效措施。高校教师可罗列贫困大学生在校园生活中与工作中所表现出的种种心理问题。并提出针对性极强的解决策略,这既可以让贫困大学生意识到自身存在的问题,又会无形中教会他们如何应对此类心理问题。

团体心理辅导是一种在团体情境下提供心理帮助与指导的一种辅导形式,即由辅导者根据求助者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团体,通过共同商讨、训练和引导解决求助者共同的心理问题[4]。团体心理辅导中求助者的心理问题是在团体的相互影响下解决的。这种方式具有感染力强,影响广泛,效率高,省时省力的优点。团体心理辅导尤其适合这些性格内向、腼腆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同时,他们的心理问题有很大共性,非常适合各种团体心理辅导活动。团体心理辅导可以激发他们的交往兴趣,增强交往能力,建立归属感,同时可以宣泄不良情绪,敞开心扉,畅所欲言,相互启发,开阔思路,全面认识自己的心理问题,从而逐步摆脱自卑感。团体心理辅导是促进贫困生心理健康的有效途径之一。

2.举办多彩心理健康活动,促进贫困生与他人交流。

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有利于贫困生恢复心理健康。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丰富心理健康活动可以陶冶情操,开阔视野,有利于贫困生恢复心理健康。可根据贫困生的特点和爱好,在充分考虑贫困生的心理感受的情况下,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活动,包括心理沙龙、文体活动及有利于提高能力的社会实践活动和公益活动,让他们通过公益活动在奉献他人和社会中升华自己,在学会处理与社会、他人的关系中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积极开展心理互助活动,努力营造理解、尊重和关怀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校园文化氛围。使贫困生在社团活动中感受到学校和社会的温暖及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培养其热爱生活的良好情操,最大限度地消除由于家庭经济困难所造成的心理阴影。使他们在健康活泼的校园文化氛围中思想得到提高,认知得到深化,情感得到升华,意志得到磨炼。

(二)提高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引导其树立合理就业观。

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情况是衡量其社会适应能力的重要标志。社会应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招聘贫困大学生;学校应建立旨在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与专业技能的课程体系,帮助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观,进行必要的就业指导,并帮助他们广开就业渠道。

1.为贫困大学生就业提供优惠政策,鼓励企业接收贫困大学生。

贫困大学生们大多来自偏远的山村,因此,做好贫困大学生们的就业工作不仅关系到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强弱,从长远看,还关系改善中国农村农民生活状况。可见贫困大学生的就业着实重要,而社会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社会应为贫困大学生的就业提供经济与政策上的帮助,保证他们在求职过程中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和足够的机会寻求适合自身的工作。如,政府可为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提供一定的就业补助以保证基本生活费用;政府还可颁布相关优惠政策以鼓励企业接收贫困大学生;此外,政府应加大宣传力度,帮助企业树立社会责任意识,让他们树立主动帮助贫困大学生就业的意识。社会的帮助一定程度上能够缓解贫困大学生的自卑感,有利于其社会适应能力的提高。

2.开设课程提升综合素质、指导贫困大学生就业。

贫困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差,因此,各高校可通过开设一些提升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如关于Office办公软件学习课程、Photoshop课程等,以拓宽他们的知识面,提升综合竞争力。学校在贫困大学生就业方面应给予充分帮助,如就业处应时刻掌握社会动态,及时将最新的就业信息传递给大学生;学校还应对贫困大学生的就业进行必要的指导,让他们尽早形成职业规划,帮助其树立适合自身的就业观。综合素质的提高与正确就业观的引导,双管齐下,贫困大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必然有所提高。

学校应充分利用校友企业家的帮助,广开贫困学子们的就业渠道,有效推进他们的就业工作。某些企业家都出身贫寒、白手起家、历经磨难而成功,因而十分能体味贫困学子们的苦楚,他们在帮助贫困大学生读书与就业方面往往不遗余力。但由于缺乏引领,这一股力量却断断续续。因此,高校在这里起到桥梁纽带作用。如各大学就业处、校友办与校友企业家们保持紧密联系,每年举办各种聚会,诚邀校友企业家出席,经常联络不仅增进了校友间的情感,而且密切了校友企业家与学校的联系。通过这个平台,校友企业家时刻关注学校的成长,帮助学校解决诸多问题。各大学就业处还可在每年的毕业季,专门为校友的企业举办招聘会,向他们推荐优秀的贫困学子[5]。

(三)加强贫困大学生的实践锻炼,注重自力更生观念培养。

勤工助学作为一项资助政策,让贫困生们在课余时间通过劳动取得合理报酬。在经济上发挥济困助学的作用,为学生提供社会实践的机会,从中锤炼学生的思想、增长他们的见识、提升他们的能力,从而提高就业核心竞争力。

1.积极转变观念,加强勤工助学组织实施。

在高校收费制度改革全面推开的大背景下,勤工助学的兴起和发展很容易使人们仅仅将勤工助学作为高校收费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配套措施和贫困生解困的一条重要途径。因而高校对勤工助学的管理理念落后、相关制度陈旧、组织实施不力。某些大学生参加勤工助学的目的是知识单一层面的获得经济补助。因此,高校首先应提高对勤工助学的认识,从勤工助学活动的组织和实施,勤工内部组织管理架构的完善,勤工助学人员的培训等方面建设一支与就业指导、心理辅导相结合的专兼职人员队伍,将勤工助学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服务的常规工作。真正关注大学生的精神需求和未来发展需要,有效引导大学生充分认识到参与勤工助学对自己成才和就业的帮助,使他们在观念上从单一方面的获得经济补助,向提高素质助发展,获得能力促就业转变。

2.积极推进校企合作,拓展实践锻炼空间。

从目前的情况看,大学生实践锻炼活动的层次较低,多停留在劳务型上。这种助学活动虽然能增强学生的劳动观念和务实精神,经济收效较快,但它对专业知识学习促进不大,与职业发展意向相距较远。以实践锻炼推动就业的功能要想更好地发挥,高校应当使实践锻炼向高层次智力型方向发展。因此作为学校管理部门应利用多种渠道,充分发掘和整合社会资源,与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高校要主动了解企业用人信息,并及时将信息向学生公布。也可组织定期的集体招聘。提前将大学生介绍到用人单位进行实践锻炼,特别是介绍高年级的学生到专业较对口的用人单位进行定期实践锻炼,以便双方做出更准确的判断。与此同时,高校要积极为学生搭建实践平台,鼓励学生组成较独立的经济实体或创业团队,从学校层面尽可能提供经费支持。同时可争取地方政府的扶持,在学校管理部门的指导下引入市场机制实行企业化的管理模式。学生通过自主开发市场、拓展业务,不仅提供了一定的实践岗位,更使主体创业的意识得到了增强、创业能力能得到了提升。另外,与学生的专业实习相结合,利用专业实习比较固定的基地和专业对口的优势,作为专业实习时间上的补充和延伸,进行实践锻炼的总体策划,进而达到推进就业的目的。

参考文献:

[1]罗洁.高校勤工助学工作基本路径探索[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0,27(3):118-119.

[2]雷霞.论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际适应性素质的培育[J].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8(5):123-125.

[3]刘峰,田志鹏.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心理贫困生的心理援助[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07).

[4]刘青瑞.试论贫困大学生勤工助学过程中就业核心竞争力的培养[J].科技文摘报・教育周刊,2010,(3):107-108.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2篇

一、深刻认识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社会实践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及其中国化的具体体现

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在于实践性。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在中国得到了丰富和发展,党和国家也十分重视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很早就指出:"只有人们的社会实践,才是人们对于外界认识的真理性的标准。"邓小平也指出:"列宁之所以是一个真正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就在于他不是从书本里,而是从实际逻辑、哲学思想、共产主义理想上找到革命道路……中央16号文件强调:"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会实践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

社会实践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同时也是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所要达到的重要目标之一。"教育活动就是通过人的主体选择把人的发展中所蕴含的某一种(或几种)符合教育目的的可能因素从人的现实的发展结构中呈现出来,并使它在整个发展运动中起支配作用,改变自认状态下的发展过程,以期形成为目的所规定的理想品质"。通过社会实践,向大学生传递思想政治教育的观念和思想,可以使大学生更好地形成符合社会发展所需要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大学生在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将私自所学到的理论知识有效运用,以达到改造世界的目的。因此,可以说,社会实践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

(三)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的有效手段

社会实践在促进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升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大学生只有通过社会实践,将其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于实际生活当中,用理论知识来分析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才能使大学生对社会对国情有更加深入的了解,并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社会实践可以锻炼大学生的能力,培养大学生的品格。大学生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有待于在实践中加深理解,同时,在实践中还可以学到很多从书本上学不到的丰富、生动、鲜活的知识。社会实践促使大学生增长才干,奉献社会。社会实践是一种双向受益的活动,大学生可以从社会实践中得到有效的锻炼,同时也可以通过社会实践,回报社会,奉献社会。

二、客观面对社会实践在开展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参与缺乏广泛性

社会实践教学作为必须的教学环节,应该是面对全体学生的,但部分高校将精力主要投放在一些大型的实践活动上,部分高校在开展社会实践的活动中,只注重对学生干部能力的发展和提升,部分大学生缺乏实践意识。这些都导致了部分大学生缺乏实践锻炼的机会,实践参与的广泛性受到影响,严重的甚至影响了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组织层面缺乏规范性

社会实践教学一般是在课外、校外进行的教学辅助活动,其组织程度比一般课堂教学复杂、细致得多。因此,必须在自主层面进行细致、周密、规范的安排和考虑。大学生社会实践,只有在组织层面得到了规范,才能促使其整个实践活动系统有效、完整有序地顺利进行。一个缺乏规范性的组织,会对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造成一定程度的混乱;会导致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受到影响;会对一些良好的社会资源和教学资源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同时也会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大学生自身的发展。

(三)活动结果缺乏时效性

社会实践活动是围绕特定的教学内容和基本目标进行的,应当有有效的指导。种种原因导致了部分高校的社会实践活动结果缺乏时效性。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目的,就是要通过一系列的社会实践活动,促进大学生认知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如果实践活动缺乏时效性,那么大学生将无法再活动中活的任何有效的收获,活动的开展将缺乏有效的实际意义,活动对于参与其中的大学生来讲,将会是形同虚设。

三、充分发挥社会实践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作用

(一)加强实践意识,扩大学生参与的广泛性

为了解决大学生社会实践中学生参与缺乏广泛性这一问题,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大学生应加强实践意识,使实践成为自己日常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社会实践日常化。大学生的社会实践活动应该与大学生志愿服务者服务、勤工助学、教学实习、挂职锻炼、社区共建等各类课外活动和社会活动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广义实践的意识,使社会实践活动日常化,思想政治教育经常化。为使大学生加强实践意识,可通过理论教育、榜样示范等方式。从而增强大学生的实践意识,推动其参与实践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强化管理机制,促进组织层面的规范性

为解决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的组织层面缺乏规范性的问题,要按照16号文件的要求,"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保障体系,探索实践教育人的长效机制,引导大学生走出校门、到基层去、到工农群众中去"⑤。创新学校管理体制要从两方面考虑:第一,要建立相应的管理机构。这种管理机构要统筹规划、积极引导、科学指导、提供保障、合理评估;第二,要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有关制度。这些制度应涉及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教育的要求、实施、保障、评估等方面的内容。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3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素质教育;对策

社会实践是高校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养的重要形式。在新形势下,社会实践活动作为高等教育的一项重要环节,不断扩充以新的的内容,在对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拓宽专业知识面等方面起到了其他教育新式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一、我国当代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都十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并逐步向基地化、制度化、课程化方向发展。但与此同时,随着社会对高素质人才需求的不断增加,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要求的不断提高,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在资源整合和组织方式上的弊端,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对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突出表现在:

1.大学生对社会实践重要性的认识存在偏差

随着用人单位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要求的提高,很多大学生都已经逐步认识到了参与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锻炼提高自身综合素质的重要性。但在实践形式上,普遍存在着重视高质量社会实践、轻视传统型锻炼,重视与自身就业相关的实习,轻视社会调查等基础性实践方式的误区。也有许多同学以实结代替调查报告,有的报告甚至直接网上摘录或整片抄袭,敷衍了事。

2.大学生社会实践运行机制不完善

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的组织不管从宏观还是微观来看,都呈现出相当的断裂现象,也就是大学生社会实践并没有系统的纳入大学生培养的整体设计,缺乏整体思维。主要表现有: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普遍不是根据大学生的年龄、知识特点来细分层次、逐渐推进的;大学生社会实践普遍不纳入学校整体的教学规划和学分设计之中,没有为社会实践量身设计约束、引导与评价体系;大学生社会实践仅仅只是依靠高校团委来组织和发动,没有在全校范围内形成合力,没有借助专业老师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专业指导,在调查大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面临的困难方面,“没有合适的实践项目”、“缺乏实际可操作性”、“缺乏指导”占了前三位;社会实践过程中存在功能异化的倾向,即赋予社会实践过多职责而导致目标混淆。

3.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少深度内容和实效性

我国的大学生社会实践内容主要停留在浅层次,绝大部分为参观调研、理论宣传、文艺演出、社会调查、义务支教等形式,比较单一,实践内容浅薄,且时间短暂,仍然停留在初级发展阶段,缺乏深度发展。在实效性方面,很多实践活动注重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对其内容重视不够;重视实践活动的数量,对其质量重视不够;重视实践前期宣传和后期总结评奖,对其过程重视不够;重视教学计划内社会实践,对教学计划外的实践重视不够。即使建立实践基地,也缺乏对其长期化、制度化建设的进一步利用和探索。

4.大学生社会实践资源浪费问题严重,缺乏资源整合

每年的大学生社会实践,经常可以看到一些红色革命圣地如江西瑞金、井冈山等,几乎每年都有实践队伍,安徽等省市的一些贫困地区,也几乎都有实践队伍造访,而对于没有特色的普通社区、城镇和乡村,鲜有实践队伍踏足。在社会实践主题的选择上,也存在资源浪费现象。

5.大学生社会实践缺少社会化运作

大学生社会实践必须要有一定的经费保障才能得以顺利实施和开展,但仅仅依靠有限的学校实践经费,并不能满足整个社会实践的要求。二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缺少必要的社会资金支持。三是社会实践还只是作为高等教育范畴内大学生接触社会、了解社会的初级载体,有的实践队伍为实践而实践,并没有真正的和社会需求结合起来。

二、深化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对策研究

1.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认识,树立科学的社会实践活动观

社会实践是一种具有中国教育特点的模糊的、囊括性特点的概念与行为,在传统的认识里,社会实践是一种附属性的手段,即把社会实践看作课堂教学的一种延伸,视作课堂教学局限性的弥补。狭义的概念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必须接受的一种非第一课堂内教学的教育活动形式,既是一种空间概念,又是一种教学方式。教育专家们认为,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不只使学生得到身心愉快和满足,而且是实现德育目标的重要手段。

社会实践应有明确的主题、要求、目的性,要坚持内容与形式的一致、家庭学校社会三方面的一致,树立学生是活动的主体的观念而不仅仅是活动中受教育的客体,要从学生的思想、学业、心理、身体等实际情况出发,讲究真实性、针对性和可接受性原则,要使学生学以致用、锻炼自我、服务社会、报效祖国,使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收到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

2.注重扎实推进,晚上社会实践各项机制

要加强社会实践活动良性运行机制的建立。一是建立领导机制,强化学校主要负责人的责任意识,成立社会实践领导小组,加大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与监督。二是建立社会实践协作机制。目前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靠高校团委来完成,这在一定程度上约束了社会实践的发展。三是要成立社会实践评价体系,注重社会实践的过程评估和效果评估相结合,更加注重效果评估,把社会实践活动对大学生的身心品德等“软素质”方面的影响作为评判的标准。

3.注重对社会实践在内容和形式上的进一步挖掘

要在社会实践内容上进行挖掘,通过实践活动的项目化运作和目标化管理,形成科学化的社会实践运作体系。要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进行理性定位,做好普及化建设,注重日常实践方式养成。要进一步创新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形式,如华东理工大学的大学生暑期生存体验;借鉴国外社会实践方式,如泰国的农村劳动教育活动,如美国的打工和做义工的社会服务,如日本的纪念性活动等,这些活动虽不像我国的社会实践一样具有明显的组织优势,但具有灵活性和长期性特点,其对学生道德发展的影响虽然是缓慢的,但其效果是持久的。

4.注重对社会实践资源的规划和整合

要根据学校特色和社会需要,对社会实践资源进行整合,使其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目前,很多高校在社会实践资源整合和规划方面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形成了一系列品牌实践项目,并取得了初步成效。如上海师范大学的“爱心学校”,每年排除两千多名学生定期赴学校、社区等教学点开展义务授课服务,形成了“爱心连锁”的规模效应。

5.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

社会化,是指作为个体的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并逐步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社会化是一个包含丰富内容的成长过程,在自然人成长为适应社会发展的社会人这个过程中,要使其掌握生活技能,培养其社会角色,并使其在社会中能承担社会责任、权利和义务。要加强社会实践的社会化运作,发掘与寻找社会实践资源,学校还应发挥组织优势,在人、财、物等方面积极投入。社会各界也应本着开放的姿态,积极与高校联手,发挥在校大学生的智力优势,使在校大学生的锻炼成长与社会的发展需求相统一,真正使社会实践成果成为大学生就业的助推器。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4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解决对策;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0-012.9]

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是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有效手段,是思想政治教育和素质教育有效平台,《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规模和影响力逐年提高同时社会实践活动也逐渐暴露出一些问题亟待解决.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存在问题分析一)社会实践活动认识不足

社会实践活动作为大学生完成实践环节之一,很多学生认为社会实践不是独立课程且学校没有对其进行考核,没有意识到社会实践是接触社会,改造自己主观世界重要途径,同时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在社会实践中学生离开老师束缚,在自由散漫中浪费时间;部分学生即使参加社会实践也是存在一种参观态度难以深入基层;部分学生找不到合适实践单位就开具假证明应付学校检查。还有部分学生从网络上下载应付学校检查,许多家长认为大学生主要任务是学习,学校组织社会实践是走形式、不务正业,再有社会实践往往到艰苦和落后农村去,家长不愿意孩子吃苦受累,支持不够直接影响社会实践深入开展。

二)单一社会实践活动形式

当前许多高校组织社会实践主要安排是实地考察、参观、社会调查、公益劳动和勤工助学等大学生社会实践传统形式。对就业见习行动、挂职锻炼、社会志愿服务、社区服务、社团活动、科技发明、“红色之旅”学习参观等新型实践形式重视不够,实践活动领域不宽、内容不丰富、品牌效应不明显,不能满足不同层次、不同专业、不同年级大学生实践需要,没有让学生真正地去体验生活。实践活动与所学专业知识相联系的科技服务和知识咨询为内容的社会实践活动很少。高校有目的地组织少数大学生进行专题社会实践活动是一种示范行为。社会实践活动要真正取得成效,关键是要为大多数非组织性大学生个体社会实践活动提供指导或创造机会。

三)社会实践工作机制不健全

大学生社会实践主要由团委牵头,各院系落实,学校其他部门未实质参与,缺乏齐抓共管、分工协作工作机制。社会实践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培训制度、项目管理制度、考评制度、安全制度、激励制度、指导教师工作量核算制度、宣传制度、基地建设制度等不完善。由于团委和各院系人力、物力有限,工作中出现一般性号召多,实质性指导少;运动式社会实践活动多,目标管理式社会实践活动少;对院系重点团队关注多,对学生个体社会实践活动关注少,制约大学生社会实践向纵深发展。

四)社会实践基地不稳定

按照“双向受益,互惠互利”原则,根据社会需求和群众意愿,建立一些稳定社会实践基地,体现为经济建设和人民群众服务宗旨。由于没有稳定社会实践基地,学生需四处奔波寻找社会实践场所形成“社会实践打游击、毕业实习靠自己”局面,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只能采用打一枪换一个地方,不可能有经验积累和教训总结.学生社会实践甚至只是走过场,收效甚微。

二、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对策分析

一)提高对大学生社会实践认识

社会实践是高等教育中不可缺少有机组成部分,是高校实施专业教育要求。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使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巩固基础知识、培养实践能力和拓展创新能力重要途径,激发、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大学生受各种主客观因素影响,对自身认识处于一种理想状态,不能准确认识和评价自己,因此要加强大学生对社会实践作用和意义认识,让大学生认识到社会实践是提高自身素质、加速自身社会化过程重要手段,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重要形式。激发、调动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积极性和主动性,让大学生对自己知识、能力、性格、志趣、意志等对社会实践主体影响较大因素有较清醒认识和估价并依据自身长处、社会需要、个人爱好有选择、有侧重地参与实践活动提高自身知识水平、完善智能结构,培养社会需要多方面能力。

二)加强对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指导

高校应建立社会实践领导机构,安排专人负责,制定相应措施,设计多种多样适合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在设计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内容时把握两个原则:与专业相结合,体现出专业特色和科技含量,引导学生由调查走访为主转向结合专业、发挥科技文化智力资源优势;与社会热点、难点问题相结合。开展如大学生科技创新竞赛、机械设计大赛、建模大赛等学术活动。通过多种多样实践形式把专业理论知识融入到社会实践中,强化专业知识,提高专业技术,增强大学生职业能力学习意识;组织学生搞科技扶贫,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组织学生到工厂中去参加科研项目攻关,解决企业生产经营中问题等.三)完善社会实践工作机制

社会实践应建立校内外人员参加社会实践领导小组,按照人才分阶段培养计划和社会实践教学大纲,实施目标管理,把社会实践总体目标要求分解到教务处、团委、科研处、宣传部、人事处、各院系及实践基地指导部门,以强有力制度将社会实践落实到位。通过开设选修课、社会实践网上工作平台、社会实践报告会、经验交流会、专题培训、学术讲座、案例模拟等形式,加强对社会实践活动具体指导。针对大学生特定阶段专业学习和思想发展特点,系统规划,分层进行.鼓励学生跨学科、跨专业选题,提倡文理交叉渗透,鼓励不同层次、不同年级学生自由组队、跨校组队,优势互补,各尽所能,培养创造性思维和团队精神。

四)高校和社会组织合作,创建多种形式实践基地

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社会实践的意见》提出高校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部队、社会服务机构等联系,本着合作共建、双向受益的原则,从地方建设发展实际需求和大学生锻炼成长需要出发,建立多种形式社会实践基地。基地不仅为大学生提供锻炼场所也为大学生提供就业机会.能帮助地方或单位解决许多科技难题.建立相对稳定社会实践基地使双方受益,学生在基地中也能够真正做到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

三、结论

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成长必由之路,通过社会实践大学生可以更好成长与发展,适应社会,服务社会,因此完善社会实践成为了高校和社会重要任务,只有为大学生提供更好舞台,才能帮助大学生成长,更好掌握进入社会知识和技能,培养正确人生观和价值观,增强大学生社会感和使命感,真正走向成才道路.

参考文献

[1]孙君芳.大学生社会实践考核机制实效性研究[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0,(1),55-58.

社会实践对学生的重要性范文第5篇

【关键词】社会实践;管理;机制;意义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对于促进大学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增长才干、奉献社会、锻炼毅力、培养品格、增强社会责任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深入、了解和服务社会的活动过程,其作为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学校教育的延续,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途径,是一门让学校与社会、教师与学生、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特殊课程,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作为学生管理的有效途径,社会实践日益受到重视与青睐。具体的说,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机制与意义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机制

(一)健全系统化的管理机制

大学生社会实践的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应根据高校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的指导思想、任务以及高校所面临的新形势、新情况和新问题,建立一个系统化的管理机制。社会实践活动是检验大学生能否适应社会生活的先试剂,管理机制的建设应当总体规划,分阶段推出,分步实施,做到明确思想指导下的有序建设。努力从制度上建立健全社会实践工作规范,建立规范的管理制度,探索出务实的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制度体系,这势必对高校的社会实践工作的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巩固、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指导意义。

(二)加强创新性的设计机制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社会实践活动的创新设计是紧跟时代的步伐,紧追社会的趋势。新生代的力量,生机就体现在创新上,创新性的思维,创新性的设计,创新性人才日益受到各高校、组织、单位的重视与青睐。开创工作内容和形式的多样化,努力打造一批具有自身特色的名牌社会实践项目,能够使社会实践活动更具有生命力。

(三)坚持项目化的运作机制

通过项目化运作方式,将分散社会实践活动按项目管理的形式进行规划整合、组织实施、考核评估。根据高校自身的实际情况,与其他校企或社会实践团队签订社会实践项目责任书,充分利用各类社会资源,逐步形成一些与学生专业相吻合的相对固定的社会实践项目,达到校社共赢。高校主动加强与社会机构的联系,巩固学生社会实践的社会基础和群众基础,使社会实践活动与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实现项目一体化。

(四)完善基地化的建设机制

完善社会实践基地是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系统化、制度化的重要举措和发展趋势。各高校部门要主动与城市、社区、农村、乡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企事业单位等联系,建立多种类型的实践基地。高校应主动提供大学生实践机会,拓展社会实践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不要仅仅局限于寒暑假。应不断拓展校企之间的合作,共同搞好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工作。

(五)构建实体化的激励机制

要做好社会实践工作,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障,这就需要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构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实体化的激励模式。改善高校对社会实践活动的管理,提高社会实践活动的良性作用,学校可通过发放证书、表彰大会、认证记录、提供高层次的培训,作为大学生推优评先、就业考评等等的实际措施,调动广大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对长期从事社会实践指导工作,为学生社会实践工作作出贡献的老师,学校应在职称评定开展科研的条件等方面给予政策优惠和必要奖励,从师生方面共同达到机制的长效。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在高校学生管理工作中的意义

(一)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自身素质、综合能力

当今高校培养人才的目标和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用人标准是一致的,就是对大学生自身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要求。加强社会实践活动,可以锻炼大学生的意志,提高政治思想觉悟。了解社会,了解国情、民情,树立奉献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有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让高校大学生实践中更好体验生活,认识自我、完善人格。

(二)大学生社会实践对大学生就业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大学生社会实践是大学生利用专业知识或自身特长在学期或假期深入社会、了解社会和服务社会、理论联系实际的活动过程。通过广泛的社会实践活动,能让学生看到自身素质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看到知识和能力的不足,从而重新认识自我、评价自我,逐渐摆正个人与社会的位置。大学生社会实践有利于帮助大学生进行正确的自我定位,更好地锻炼、认识、调整自己,合理规划职业生涯,让大学生在实践中发现社会需要,才能在未来把知识和能力有效地运用到社会建设的事业中,实现理想就业。

(三)社会实践活动是理论与实践知识有机结合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社会是检验高校大学生成才的标准。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看出大学生服务社会的能力。课堂知识都是理论性的东西,不具备可行性和操作性。社会实践解决了这一点,实践本身就有利于大学生对理论知识的转化和拓展,增强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社会实践使学生通过实践的检验,看到了课堂教学和自身知识、能力结构的缺陷,主动调整知识和能力结构,培养学生不断追求新知识的科学精神,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四)增进大学生对社会的了解,加强竞争力

现代大学生,主要在校园内生活,大多是从书本、媒体和与师友的接触来了解社会,对实际的国情、民情知之甚少。社会实践有利于大学生社会角色的转变,强化其角色类型的分辨能力,扮演角色的心理能力,角色的适应能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全面发展的人才,这种人才不仅要有一定的理论水平,更要有实战经验。社会实践活动,通过与社会的零距离接触,使其体会到社会的竞争力、社会生存的危机感和工作方面的紧迫感,在实践过程中找寻自身素质与社会需求的差距,逐步加强竞争力,最后实现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