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文化建设

经济文化建设

经济文化建设

经济文化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 文化建设;县域经济;作用

经济和文化建设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文化建设是经济建设的先导,而经济建设为文化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又为文化建设提供丰富的物质保障。文化源远流长,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辅相成。文化建设,是县域经济科学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是壮大县域经济,提升县域综合竞争力不可忽缺的因素。因此,我们要在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重视县域文化建设,确立县域文化地位,充分发挥文化建设在促进县域经济科学发展中的作用。县委县政府为振兴眉县经济建设,牢牢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坚持文化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繁荣社会主义文化,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从而有力地助推了眉县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一、在县域经济建设中,文化建设发展的现状

1、文化的内涵

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是人们长期劳动的产物,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活动。文化丰富人们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的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

2、眉县文化建设的现状

(1)开展了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经过全县干部的不懈努力,眉县的城乡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有力助推了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

首先,城乡环境综合治理是一个势在必行。眉县文化积淀深厚,资源禀赋独特。秦岭和淮河是我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主峰太白山就在眉县境内,山川秀丽,受到原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的高度赞美。“太白积雪六月天”是著名的关中八景之一。因为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东汉末年的权奸董卓将他的安乐窝――眉坞就修建在这里。人杰地灵,北宋著名理学家、关学领袖张载字子厚,人称横渠先生就是眉县人,为后世留下了许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其中包括他的四句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一直流传至今。因此,一定要把眉县的经济、文化建设好。打造“山水相融、城乡一体、天蓝地净、绿染眉坞”的大生态新格局。

(2)开展了“六扫除六确立”学习活动,使广大干部职工解放了思想,转变了作风,振奋了精神。为了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和县十五次党代会精神,按照市委的安排,在全县开展为期六个月的“六扫除六确立”活动,掀起新一轮解放思想、转变作风、优化环境工作热潮。将“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的民政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进一步聚力实干、创先争优,推动保障民生再取新突破,社会管理再上新台阶,规范服务再上新水平,文化建设迈出新步伐,为实现“旅游大县,科教名县,经济强县”奋斗目标和全面建设现代、绿色、平安、幸福新眉县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确保了各项工作快速起步、良好开展、圆满完成。

(3)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娱乐活动,提升了文化品位。一个县区文化的发展,不管是对人本身发展还是对社会经济以及文化的发展,都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因此,县区的和谐已经成为整个社会和谐极其重要的保证。文化娱乐活动是社会与个人、社会与自然、社会与文化的和谐、社会与经济的和谐,县区作为整个社会的细胞,县区的和谐已经成为社会和谐最根本的基础,和谐的县区文化建设必须要以服务群众为宗旨,以提升县区人民精神文化生活质量。县委领导班子正是认识到了这一点,所以,在2012年春节期间,举办了为期8天的大型社火表演、车社火、马社火、秧歌、锣鼓、赶犟驴、舞龙舞狮、跑船等传统文化项目。这些活动的举办,提高了精神文化建设,丰富了全县人民的文化生活,增强了群众的凝聚力。

(4)举办了三期“眉坞大讲堂”。为了加强各级领导班子的思想政治建设,眉县县委举办了眉坞大讲堂。目前,全县上下处处呈现 “抓经济、谋发展,重民生、促和谐,转作风、树形象”的良好氛围。县委中心组带头学习,请专家举办“生态立县”和“旅游兴县”专题讲座。同时,县委主要领导辅导学习,县委书记亲自上党课。乡镇部门坚持学习,学习领会市县党代会精神,学习贯彻县委关于“五包促五化”、“城乡环境综合整治”要求。通过眉坞大讲堂,使全县各级班子民主意识、发展理念、创业精神、工作作风得到全面强化提升。

二、充分发挥文化软实力,助推县域经济健康发展

1、发挥“商标”效用,实现眉县经济价值的大提升

人们常说:“商标是商战的利器,是开拓市场的先锋"。一种商品要打开销路,为广大消费者所认识,除保证质量的可靠性外,还必须通过商标这一焦点进行广告宣传,使消费者以快捷的途径认识商品。眉县要走出去,每个人就要爱护眉县的荣誉,爱护现有的品牌;就要从科技、农业、工业、旅游处着手,让全国人民发现眉县、认识眉县、走进眉县。

2、实施“生态立县、旅游兴县、工业强县、农业富县”四大战略,以丰富的文化底蕴,助推了眉县经济社会发展

(1)科技教育成为发展基石。眉县始终把科教发展放在经济社会发展首位,围绕经济加速发展,专门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基金和人才引入扶持基金,鼓励个人、企业进行科研、创新。积极争取申报科技项目,先后为企业争取了研发资金1220万元,56个科技项目顺利落户。2010年,眉县共获得国家专利授权268件,转化省市级科技成果12项,实现产值80多亿元。从创新研发到成果转化再到产业扩张,科技教育激发了发展的无限活力。

(2)特色农业形成发展优势。围绕“一县一业”,眉县大力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农村经济结构,大力发展订单农业、标准化农业、创汇农业、品牌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形成了产业优势。2010年眉县猕猴桃总面积达到了21.7万亩,产量25万吨,产值9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880元。此后,组织果农赴新西兰学习考察猕猴桃产业发展技术。在做优做大猕猴桃产业外,眉县与新西兰环球园艺、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院校科研机构合作,变革作物技术,推广标准化生产,提升果品品质,实现增产增收;开展果品深加工,增加产品附加值,形成了原果与深加工产品共同迈向大市场的格局;一系列举措使眉县成为全省“一县一业”示范县、“部级猕猴桃标准化示范县”, “中国果菜标准化建设十强县”,眉县猕猴桃成为国家地理保护标志。

(3)工业集群突出发展活力。面对关天经济区发展重大机遇,县委政府以大视野、大思路,谋划建设工业,以新型工业化为方向,以强县富民为目标,加快实施 “项目支撑、园区承载、骨干企业带动、招商引资推进、千名小老板培育五大工程”,破解 “土地、资金、人才、环境四个难题”,强化 “领导、包扶、考核、氛围四项保障”,以促进全县工业经济突破性发展。以宝深、皇城、玉全、秦岭砖机制造为代表的机械制造产业;以太白酒、老牛面粉、恒兴果汁、蒙牛现代牧业等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秦塬、全兴为代表的纺织产业;以社会水泥为代表的建材产业,四大集群优势突出。

(4)精品旅游和深厚的文化积淀显现发展后劲。太白山位于秦岭北麓,是我国著名的秦岭山脉的主峰,也是我国大陆东部的第一高峰,海拔3767.2米。太白山以高、寒、险、奇、秀的特点闻名于世,称雄于华夏。由于地质地貌、山岳冰川、源泉秀水、森林群落、天象景观、奇花异草、人文历史构成了完美的景观体系,是最佳的生态旅游景区,为发展旅游产业创造了先机。在现有基础上,加大投入,积极推介,使旅游成为了县域经济增长的新亮点。

尊重和保存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弘扬横渠张载文化:眉县与宝鸡文理学院举行弘扬传播张载文化座谈会,会议就建设宝鸡文理学院横渠书院、研究弘扬张载学术思想、开展校地合作示范等进行了深入研讨。实现校地合作、弘扬传统文化、对提高眉县知名度、发展壮大县域旅游、服务地方经济具有重要意义。

眉县属于古周原地区,西周文物众多。马家镇杨家村出土大批周朝历史文物,27件青铜器全都有铭文,总字数达4000多个。出土青铜器数量之多、形体之大、铭文之长、内容之重要、保存之完好,在我国文物出土史上极为罕见。这些铭文,为破解周朝诸王时代划分提供了可靠参考,而且对研究“夏商周断代工程”及西周历史文化有重要意义。

(5)“文化搭台,经济唱戏”, 实现眉县招商引资大丰收。新风扑面满目春,城乡处处绽新颜。通过深入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治理等四个方面的文化建设,提高了人们的素质和群众的生活质量,改善了城乡人民的生活环境,营造了清洁优美的城乡环境和投资环境,加速推进了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进程,为眉县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最近到过眉县的客商都说眉县变得越来越干净、有内涵了;广大群众普遍反映生活在这样的环境我们的心情都很舒畅,日子过得真舒心;眉县这块863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可以看见白墙、灰瓦、绿地、鲜花,眉县人民幸福感不断提升的同时,眉县的竞争力也在逐步叠加。

综上所述,以上成绩的取得都是文化建设给眉县经济建设带来的新机遇,为此,我们要更进一步注重文化建设,把眉县的文化建设做大做强,更好的服务社会,服务经济,为建设富强、文明新眉县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经济文化建设范文第2篇

体育文化设施不仅是体育运动训练、竞赛、全面健身的必备条件,也是一个地区经济文化社会协调发展的标志,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群众对体育场地的需求日益提高。本文对台州市体育场地现状进行调查、研究与分析,旨在了解、掌握台州市体育场地的现实状况,揭示区域经济发展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的关系。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台州市9个县(市、区)所有标准与非标准体育场地的基本标识、主要属性、基本状况、使用和管理情况进行了全面的调查。

1.2 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了实地调查法和数理统计法。

2 结果与分析

2.1 台州市体育场地现状 截止2004年9月,台州市共有体育场地4420个,其中标准体育场地2619个,占场地总数的49%,非标准体育场地2250个,占总场地数的51%,被占体育场1个。4420个场地的总面积为16816311.87m,建筑总面积为319 549.61m2,占地总面积为17 973 011.2m2(表1、2)。

2.1.1 台州市体育场地分布状况与规模 台州市体育场地分别分布在校园、宾馆、饭店、厂矿、公园、广场、机关企事业单位楼园、小区街道、军营、老年活动场所、乡(镇)村等地。根据体育场地的坐落位置可分为室内场地与室外场地两大类;按运动项目和身体活动形式,可分为健身房(馆)、综合馆、篮球场、排球场、足球场、门球场、房(馆)、体育场、游泳馆、羽毛球馆、网球场等35种。

台州市大型体育场地不多,每周10000人次活动的场地仅占总场地数的1.24%(表1)。

2.1.2 台州市体育场地经济成分及投资主体情况 台州市体育场地以国有为主要,若以一个场地为一股份,在4420个标准与非标准场地中,国有经济占2381股份,港台经济仅6股份(表4)。而非标准场地则以集体所有为主(表4)。

标准体育场地建设的资金主要以政府财政拨款为主,占标准场地建设资金的51.33%,其次是单位自筹,占45.43%。而非标准体育场建设的资金来源主要是单位自筹,占非标准场地建设资金的84.83%,少量资金来自社会捐款和体育公益金(表5)。

2.1.3 台州市体育场地开放和使用状况 台州市的体育场地利用率比较高,全天对外开放的场地占总场地的44.53%,尤其是在2250个非标准场地中,有1177个场地全天对外开放,占所有不标准场地的52.31%,基本体现了公共体育文化设施使用于开展文明、健康的文化体育活动。但是,台州标准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程度不近人意,在2169个场地中,仅有791个场地全天候对外开放,仅占所有标准场地的36.47%。

统计表明,非标准场地的开放程度比标准场地开放程度高(表6)。

据统计,台州市体育场地运营方式充分显示出它的公益性,其经营性成分极少(表7)。

2.2 台州市学校体育场地概况 经调查,台州市现有学校体育场地2049个,占全市体育场地的46.36%,学校体育场地总面积为3495758.98m2,占全市体育场地总面积的20.79%,在校园的2049个体育场地中,其中标准场地1333个,占校园场地的65.06%,非标准场地716个,占校园场地面积的34.94%(表8)。

2.2.1 台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分布及种类 台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分布在高等学校、中专、中技和中小学的校园内。高校现有体育场地81个,场地面积125239m2;中专中技和中小学体育场地分别为84个和1884个,场地面积为4.10m2和91.95m2(表9)。学校的2049个体育场地可分为健身房、篮球场(馆)、乒乓房、排球场、田径场(馆)等21种(表9)。

2.2.2 台州市学校体育场地开放和使用情况 在台州市2049个标准和非标准的学校体育场地中,仅336个场地全天开放,380个场地部分时间开放;仅满足教学和训练而没有开放的体育场地有1333个,占学校场地总数的65.07%。从开放程度看,学校体育场地还有利用的余地(表11)。

2.2.3 台州市学校体育场地管理运营情况 学校体育场地属学校公共体育文化设施,其公益性无可非议。调查所知,台州市学校体育场地仅12个对外经营,占场地总数的0.59%(表12)。

2.3 台州市社会经济发展与体育场地建设

2.3.1 台州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台州市现有体育场地总面积1681311.87mz,全市人口552585个,人均场地面积达3.04mz(含水上训练场),已远远超出了《中共浙江省委、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体育事业发展的决定》中提出的“到2010年,……“实现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1.2 m2”的目标(表13)。

2.3.3 台州市各县(市、区)体育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比较 GDP与体育场地总面积比较,不但可以揭示体育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和适应性与否,同时也能体现地方政府对体育文化设施的重视程度。表11显示,台州各地每万元GDP用于体育设施建设依次是玉环(5.42m2,含水上训练场)、椒江(4.65m2,含水上训练场)、天台(1.14 m2)、仙居(0.85 m2)、临海(0.65 m2)、三门(0.62m2)、温岭(0.57 m2)、黄岩(0.39mz)、路桥(0.25 mz)。这充分说明:玉环县和椒江区社会经济与体育场地建设协调发展,同时也说明天台、仙居、临海地方政府对体育场地建设比较重视。从社会经济实力而言,黄岩、路桥的体育文化设施建设有较大的潜力,尤其是路桥区的体育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发展不太协调,路桥区可进一步加强体育场地建设,提高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表15)。

雄厚的经济实力是文化体育设施建设的基础,台州市各县(市、区)的人均GDP与人均体育场地占有面积排位基本一致。玉环、椒江和温岭的人均GDP分别排在台州市第3、2和第4位,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也居第1、2和第3位,并分别以人均15.99m2、13.75m2和1.25m2的体育场面积水平,远远超过了浙江省到2010年“人均公共体育场地面积达到1.2 m2的要求。临海、黄岩、仙居、三门人均GDP和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在台州排位几乎一致。然而,人均GDP排位第七的天台县,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却排在台州市第四位,而且,指标已经接近了浙江省到2010年要达到的1.2m2/人的水平,这恰与天台县“田径之乡”、“体育之乡”的称号相一致,与天台县政府历来重视体育及体育文化底蕴丰厚相吻合。相反,路桥区人均GDP在台州排第一位,而体育场人均面积却排在台州的第五位,其0.80m2/人离1.2m2/人的要求还相差一段距离。这充分说明,体育文化设施建设不仅与区域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而且与当地政府对文化体育的重视程度,以及与该地区的文化底蕴紧密相关。

3 结论

1)台州市体育场地数量较充足、结构较合理、种类繁多、分布范围广。

2)台州市体育场地建设与社会经济呈现出协调发展的态势。台州经济实力雄厚,加上因地制宜,充分利用了水上运动场资源,其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达3.04m2,远远超出了浙江省计划到“2010年达到1.2m2/人”的水平。

3)体育场地的建设虽然依托社会经济发展,但与当地政府对体育文化设施的重视程度及当地的文化底蕴密切相关。台州市各(市、区)的体育场地建设进程悬殊,路桥区体育场地建设很有潜力。

4)台州市的体育场地对外开放程度仍有较大潜力,场地的管理运营理念有待进一步更新。

参考文献:

[1]长三角报告)编撰委员会.梳理全年重要事件汇聚各方观点视角,长三角报告[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5

经济文化建设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在现阶段,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有不同的特征和要求。本文着重阐述了新经济的特征和基本内涵,简要地论述了如何建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新经济对企业文化管理提出新的要求,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的组织行为及文化管理也因为数据处理和通信技术的创新而出现全新的方式。

一、新经济的特征

新经济是一种以自发创新为核心的经济,包括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新经济,之所以“新”就集中体现在它所具有的极强的创新能力上,新经济的飞速发展依靠的不仅是电脑网络技术的不断创新,也要依靠社会各种制度创新的支持。而创新又需要高素质人力资源的支持,因此,新经济的本质是资本知识化。网络技术突破了时空的制约,使得信息传递、搜寻、处理的成本极大降低;新经济可以减少市场中供求双方、竞争各方之间的信息不对称状况,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社会交易成本的降低有助于增加社会的净剩余,有利于社会资源更有效的配置。

新经济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终身教育将是人类谋生存、求发展的基本条件。新经济以知识为主要生产要素形态,要求作为知识载体的人必须终身学习,终身接受教育,不断进行知识更新以适应经济发展的要求。其次,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资源的配置在全球范围内进行。由于知识可共同拥有的特性以及信息化、网络化、国际化的发展,各种有用资源将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合理配置。社会变革的速度不断加快,网络经济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方式,也改变了社会经济的运行方式,人们只有不断学习,才能适应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形势。

二、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基本内涵

企业文化包括了企业的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道德、企业的传统作风和企业审美意识等多方面的内容。在新经济条件下,企业生存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经营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企业文化出现了一些新的特征。虽然每个企业的企业文化都会有所不同,但与现代经济相适应的新的企业文化,其基本内涵应该是一致的。

1.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认定由于人们能力不同存在收益差别的合理性。正因为企业中人们有很大的能力差异,所以人们在企业中收益方式就有很大的不同;有人将获得资本收益,有人获得劳动收益,有人获得创新收益。企业家和技术创新者持有企业股份,获得的就是资本收益和创新收益;一般员工按照劳动合同获得工资,则是劳动收益。由此导致人们的收益差距拉大,这充分体现了知识和技术在企业经营中的重要作用。2.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强调团队协作精神。新经济条件下,企业内部分工比较细致,企业中任何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都离不开人与人的相互协作,没有人与人在企业运行过程中的相互协作,即没有团队协作精神,企业就不可能高效发展,也不会产生“1+1>2”的效果,更不会有企业中每个人的自我价值的实现。

三、理设适合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管理方式与管理手段,在新经济条件下应当成为一种全方位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知识创新体系。新经济是以网络经济、网络概念为代表的社会经济形态,根源于信息化和全球化。与新经济的特征相适应,新经济条件下企业文化的突出特征是创新与变革,其重要内容是企业管理理念创新与管理制度文化创新。

1.新经济条件下的企业文化更注重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企业文化在本质上是柔性管理,讲求“人性化”和灵活性,但不能因此否定硬性制度的作用,制度作为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和补充形式,是企业管理的必要手段。价值观是企业文化的核心。企业要努力培育员工生死与共的价值观,使企业全体员工增强主人翁意识,能与企业同呼吸、共命运,实现企业精神与企业价值观的人格化,实现人企合一。:

经济文化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路桥 经济发展 文化建设

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全党同志要深刻认识文化建设的战略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与繁荣。”报告把文化建设工作第一次提到了战略的高度,是对社会经济发展现实趋势的新认识、新总结、新概括,科学地揭示了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揭示了文化建设在国力竞争中的战略地位。文化建设对一个国家说是如此,对一个地区来说同样是如此。因此,弘扬先进文化,加大文化建设力度,建设文化大市,是提升一个地区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举措。

路桥区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的背景。近些年,路桥区经济高度发展,在文化领域建设较慢,远远落后于经济发展。发展文化事业对路桥区来说就显得特别重要及意义,那为什么要加强文化事业建设,如何加强文化事业建设,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提高全民素质,如开展“文化强区”建设,重视。农村文化俱乐部。建设等载体。

1 区域文化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1.1从宏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其自身的文化,所以世界各国的发展模式、发展速度、发展方向是不同的,这和文化差异是分不开的。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归根到底还是基于对人的影响,受某种特定文化影响的人群将拥有一种基于此文化的思想和观念,而这种思想和观念会在潜移默化中指引这一群体沿特定方向发展。分析目前各国的经济发展模式,我们可以看到这样一种经济特征,即一些民族文化的特质正在成为一些公司在全球市场竞争中的核心力量,并主导着一些行业和产品,成为或正在成为世界一流或第一,而这些都跟人的因素有关。

1.2从中观角度分析

每个国家有自己统一的民族文化,但在一个国家内部,各地区也有其自身的区域文化,从而使各区域存在差异,发展也不尽相同,特定的文化能促进区域的特定发展,同样也促进区域特定的创新趋势,如果能准确把握好区域文化,沿特定的方向发展区域,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我国东部地区的浙江,有着比较浓郁的区域商业文化传统,其显著特点是讲求实际,注重功利,重视工商,不尚空谈。由于国家的宏观控制力度较小,浙江的非国有经济比例一直很大,同时外商直接投资较少,这就磨练了浙江的企业家与境外强大对手较量的能力,培育具有创新思维方式和。敢为天下先。、勤奋耐劳的企业家,形成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迅速发展的地域优势。

1.3从微观角度分析

现在人们[论文]越来越重视文化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作用,在区域发展战略中也越来越多地考虑到了文化因素,但由于对文化的认识还不透彻,在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走了很多弯路。现在比较普遍的倡导就是。借文化搭台,让经济唱戏。,这种提法不错,但几乎都是在做表面工作。不管是发展旅游业,还是进行民族手工艺品的生产销售,这些都是区域特有的文化产物,不过都是属于浅层次的物质文化。我们在发展区域经济时,除了要注重区域物质文化外,

更重要的还是要真正理解文化的内涵,抓住区域的精神文化,以这种文化来带动区域内的人群,激发人们的创新创业精神,从而从根本上带动区域经济的飞速发展。

2 路桥区经济快速发展迫切要求加强文化建设

区域经济发展必然涉及到各种现象和文化问题。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必须摆脱传统文化观念的束缚,真正认识自然经济规律和计划经济间的传统弊端,对制约路桥老区经济快速发展的体制性因素要彻底改革。这就需要认识粗放型经济发展模式对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加强先进文化建设,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文化观念。

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发展,必然要从增长方式上转变,即由粗放经营到集约经营的转变,这离不开文化观念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不仅仅是在一定的经济系统内部的制度安排,在现实经济运行的过程中,也有各种文化因素的影响。从客观上讲,粗放经营方式是计划经济观念的必然产物。由于资源配置上长官意志的影响,导致在经济建设上脱离实际,无视区情和原有的基础和资源的状况,追求高指标、大项目,摊子越铺越大,在实际运行中完全是凭主观意志办事,给路桥老区的经济发展蒙上了阴影。从主观上看,落后的文化环境也是其滋长的土壤条件。比如在文化观念上,有的人铺张浪费,大手大脚,好大喜功,急功近利;有的人惟我独尊,我行我素;有的人自私自利,化公为私;有的人以邻为壑,损人利己;有的人不守信用,制假售假。他们那种以利己主义为文化内核的观念,使得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缺乏活力,人心涣散,纪律松弛,企业生产不景气,产品粗制滥造,没有市场竞争力,严重制约了路桥老区经济的发展。因此,只有转变文化观念,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先进文化,才可为路桥老区的经济快速发展奠定良好的文化基础。

在路桥[论文之家 Www.LunWenJia.Com]老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必须在文化观念上破除安于现状的思想和平均主义的惯性。路桥在文化观念上有很多好的东西应当继承和发扬,但也严重存在着平均主义、等级森严的价值观,中庸无为、墨守成规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自以为是、夜郎自大的心理积淀,“祖宗之法不可变”的常规陋习,以及“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意识。这些传统文化观念如果不彻底改变,从传统经济体制向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就会遇到习惯成自然的强大的本能的抵触,经济的发展就会步履维艰。恩格斯曾经指出:“传统是一种巨大的阻力,是历史的惰性力”。因此,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建立现代市场经济的运行模式,必须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开始,加强文化建设。

当今社会,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在市场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文化的力量已经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动力。因此,从文化观念的转变入手,建设先进的区域文化,是加快路桥老区经济发展的一种行之有效的途径。

3 路桥区经济发展对文化建设的内在要求

实现路桥老区经济、社会的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是改革开放政策的必然结果,是建立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努力适应这种客观要求,是路桥老区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过程中,路桥老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对文化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3.1确立市场经济的现代观念,需要重新塑造新的文化品格

市场经济不仅仅是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而且更为重要的是一种文化现象。市场经济的一些重要原则,如平等原则、价值原则、竞争原则、效率原则、法治原则、诚信原则、科学原则、民主原则、智能递增原则等等,都体现着新的崭新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念。所以,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就必须树立现代的健康的文明的先进文化观念,加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要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规范相协调、与我们民族的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思想及道德体系,培育优良的职业道德,树立尊法守信、开拓创新精神,发挥社会舆论对市场的监督作用。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进一步创造人尽其才、人才辈出的环境和条件。要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方针,加强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人为目标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3.2经济社会的发展,需要树立人才资本的文化观念

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目标,把加快发展作为第一要务,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加大经济结构调整的力度,不断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全面推进工业化、产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建设,增强综合经济实力。在路桥老区实现现代化的目标和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最终取决于全体劳动者的素质的提高和人才资本的培育。过去路桥老区粗放经营导致经济资源的浪费,其根源很多,但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劳动者的思想道德文化素质不高。加强文化建设,可以给经济增长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为路桥老区的各行各业输送高素质的人才资源。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它日益成为现代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在21世纪,人才资本越来越发挥着最主要和决定性的作用,知识生产已经成为现实生产力的推动力、竞争力和经济发展的关键性因素。产品的生产、价值的提升和社会经济的增长都主要通过智力因素来实现。因此,作为智力经济核心的人才资本的开发愈显重要。物质资本与人才资本不同,物质资本是被动资本,属于递减型的消耗;而人才资本是主动资本,属于递增型,在开发利用中不仅不会减少,反而增加,取之不尽,用之不竭。我们要把人才资本作为一种经济战略资源,用人才观念的优势来创造人才的优势,就不能不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强调教育的基础地位,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经济文化建设范文第5篇

一、高校服务地方经济文化建设是高校应肩负的历史责任

20世纪初期,美国的威斯康星州立大学提出:大学教育应当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服务。在西方教育观念中创建了培养人才、发展科学与社会服务是不可分割的高等教育发展模式。[1]由此看来,在高等教育发展的道路上,高校服务社会的职能越来越重要。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了人才支持。当前,为使区域经济资源最大效益的开发利用,区域社会智力的开发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与此同时,为优化经济结构,培养社会优质人才是必不可少的直接动力。由此可见,人才是区域经济发展中的决定力量,高校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做出了重大贡献。提供技术支持是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所体现出的另一重要作用。高校拥有数量充足、质量较高、结构合理的科技人才队伍,已成为各地区科研队伍的主体。利用高校的创意设计、科学技术多学科交叉平台,开展相应的科学研究,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为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科研技术保障。高校利用自身优势促进地方文化的繁荣与发展。高校作为传授知识、传播文化的中心,在培育地方文化“软实力”,引领良好的社会文化风气方面有义不容辞的责任。学校得天独厚的人文环境、浓厚的学术氛围、富有正能量的道德观念对一个地方的区域文化建设发挥着引导作用。充分发挥高校这一独有的文化引领作用,培育地方良性的文化生态环境,是高校服务社会的重要功能。

二、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和文化建设的现状与困境

1、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目前,全国2286所普通高校中,地方高校占95%,是我国高等教育的核心力量。而众多地方高校在教育资源及水平并不均衡的情况下,面临着核心竞争力差,缺乏指导性的新学风、新创新、新特色等困境。具体表现在:地方高校与区域经济发展联系甚少,地方高校面临教育资源匮乏、技能专项人才缺失、实践创新环境狭隘、招生就业困难等等。2、高校服务区域经济发展存在的困境。(1)高校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衔接问题。目前,大多数高校热衷于扩大办学规模,提升办学层次,对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关注较少。高校在培养学生的过程中,培养方案要从实际出发,不能只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对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着重培养学生适应地方经济发展所需要的创新和创业能力,促进人力、智力资源最大效益的开发。(2)高校和地方在观念和认识上存在差异性。过去在区域经济社会和高校之间,存在着许多错误认识。高校和地方只有转变观念和认识,才能致力于合作发展。这些问题中,政府对高校资金投入不足是一个普遍性的问题。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创新为主的内涵式集约化发展成为趋势,政府应当明确这一切都离不开高校的支持。而如今高校对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的经费更是严重短缺,阻碍了高校和社会互动发展的步伐。(3)进一步加强高校与地方之间的联系是个关键问题。高校和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缺乏有效的联系机制,处于单打独斗的分离状态。一方面是观念的转变问题,另一方面是缺乏行之有效的行动措施。许多高校抱着固有的观念,认为只要教好课,育好人,搞好科研就万事大吉了,学生的就业问题、科研转化为社会效益问题无关紧要。这种错误的认识,使许多高校人为的封闭,导致了社会实践课形同虚设,做起临时性应付和表面文章。而地方政府和企业也没有充分认识到高校的人才和科研优势,政府认为搞好社会经济发展是自己的责任,企业认为自身的发展和别人无关,错误的观念和消极等待的思维方式,拉大了高校和政府企业之间的距离。当下,只有双方主动协作,建立长效的联系机制,才能消除之间存在的壁垒。(4)职能的转化是许多大学当务之急的问题。目前,许多地方高校把自己定位于教学型大学,普遍认为只要教好和培养好学生就行了。这是一种极其偏颇的认识,教好学没有错,但是其没有深层的认识到教好学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服务于社会。由于这种思想的普遍存在,导致了许多地方大学培养出的学生只有理论没有实践,只有分数没有能力。许多高校的学科和课程设置严重与社会脱节,这也是大学生难就业的一个重要原因。许多高校中所谓的科研成果,多是些为评职称、晋级所拼凑出来的“成果”,基本上无法转化为社会效能。地方高校只有立足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在学科设置和人才培养上贴近社会,才能真正走出现实的困境。

三、高校为地方经济发展和文化建设服务的途径和措施

济南大学是以省会城市“济南”命名的地方高校,始终把融入济南、服务济南的办学理念放在学校生存发展的重要位置上,在办学过程中不断寻找发展空间。自2009年以来,学校为进一步搭建“政府领导、学校为主、企业参与、共同发展”的平台,更好地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服务。1、明确办学方向,构建高校服务地方社会经济的新体。系,制订济南大学服务济南发展行动计划,为济南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全方位服务地方高校要能长期良性发展,就必须从实际出发,立足地方,协作发展。“地方性”是地方高校办学的基本导向和特色之处,也是地方院校创新应用实践之本。学校在教学任务革新中,面对教学理念,坚持凸显服务地方的主体思路,依托地方政府的宏观规划,了解地方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和未来的发展规划。基于此,在精心规划服务领域和服务空间后,济南大学结合自身优势,明确“创新进步、优劣带动、高效推进、资源适配、协同发展”的思路,确定好学校的办学目标及发展方向,积极与济南市政府及重点服务区域的部门交流,宣传学校的科教兴济思路和做法,制订学校服务济南发展的行动计划,与济南市政府相关部门分别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2、成立服务地方(济南)工作专门机构,完善服务社会的体制机制。为强化组织领导,建立协调机制,学校成立服务济南行动计划领导小组,加强对“行动计划”实施的组织领导以及对济南市相关部门与学校之间协调互动的指导;整体规划部署,逐步分项实施。一是引导机制。济南大学参照地方经济发展的导向性、需求性,对科研主攻方向进行调整,并主动引导育人教学者针对社会经济和科技创新的问题,进行有效的应用研究与教学,使高校的科研创新、专业导向、人才培养最大限度地与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整体需求相一致。二是激励机制。结合学校现实财政状况,学校适当向开展社会服务的教学科研人员给予政策和经费方面的支持,在时间安排、经费使用、实验设施配备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三是分配机制。将专利技术作为资源,让教科研人员进行合理分配;使教科研人员获取一定比例的专利技术所带来的效益。另外教科研人员可以在校、企合作、创办科技实体中获取一定的收益。3、充分发挥学科专业与教育优势,为高层次人才塑形、高尖端培训与人才咨询决策服务。大学服务社会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威斯康星大学以“传播知识”和“专家服务”两种方式为威斯康星州的政治经济文化开展服务,使威斯康星大学成为本州经济文化发展的“服务站”。[2]从美国的经验中可以学习到,济南大学在科技成果产业化中,要结合创新教学,完善学校的教学特色,丰富教学经验。在“十二五”期间,本校重点为济南市做好“三库”工作:一是人才库,为济南市的社会经济发展输送更多的优秀人才;二是科技库,济南大学在推进济南现代化的进程中,特别是在建设数字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文化产业化等方面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三是思想库,将专家理念与地方经济发展方向有益契合,为济南市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出谋划策,提供理论支持和建设性意见。学校每年招收济南市全日制走读本科生1000名;积极彰显专业特色,多层级发展,为济南市培训2000名基层党政管理干部;与济南市齐鲁软件园合作,建好济南市软件外包人才培训基地;发挥济南大学智力聚集优势,为济南市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提供决策咨询服务,建立科技人员挂职服务制度,通过组织、人事程序,选派30名博士到相关区、县担任科技顾问或科技副区(县)长;学校与济南市各部门建立定期会晤制度;组建10个战略决策研究中心(智库),提供科技、经济、文化、管理、社会发展战略咨询服务。济南大学为“济南市服务外包培训机构”,成功申报“山东省重点服务外包培训机构”,获得济南市商务局外包人才培训支持资金20.6万元。济南大学信息学院与浪潮集团合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软件外包方向),2010年已招入新生177人,2011年招生200人;推进服务外包人才培养模式调整,引进先进的课程体系,加强实用性人才的培养。济南大学初等教育学院正式挂牌,顺利完成2010年招生任务。推进“5150引才计划”,鼓励济南大学优秀高层次人才到济南创业;推荐济南市引进的高层次创新人才到济南大学任职;依托济南大学,吸引高层次人才到济南创新发展。结合济南大学专业优势,扩充济南市专家库,现在已与机械工程学院、理学院、化学化工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等院系的专家建立联系。学校有步骤、分批次地与济南市国际友好城市所属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开展合作与交流,每年建立两所以上友好学校;与澳大利亚伊迪斯科文大学等多所友城大学建立友好校际关系;济南大学设立“国际友城奖学金项目”,扩大了留学生培养规模;推动济南大学与友城开展孔子学院(学堂)合作。设立济南市国际友好城市来华学习汉语奖学金,同时通过孔子学院建设、师资派遣等方式积极推动济南市国际友好城市的汉语国际化发展;围绕济南市建设与发展,组织或承办济南市相关国际论坛或国际学术会议。4、充分发挥高新技术创新优势,为济南市提供高新技术研究、开发、转化服务为充分发挥新型工业化的带动作用,遵循培育产业集中化、核心企业进一步创新发展、产业关联性加强、重大项目不断建设的目标,学校同济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正式签订了校区全面科技合作协议,根据协议,依托学校的科技创新平台及创新资源和高新区的产业及政策优势,校市共同搭建济南大学和高新区企业间技术交流、成果共享的产学研紧密结合创新平台,重点针对高新区的电子信息、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先进制造五大产业集群发展中遇到的技术瓶颈制约和重大关键共性技术,开展全面科技合作。学校和济南市合作建设了大学科技园区,使其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转化的基地、高新技术创新发展的基地、高新技术人才培养的基地,学校充分发挥自身在建筑材料方面的科技优势,积极致力于国内建筑材料方面的研究和开发,为使济南成为建筑材料研究、开发、服务为一体的科技经济中心而努力。积极参与山东省超级计算中心、国家信息通信国际创新(CIIIC)、济南市文化创意产业基地的研发与建设。加强与济南市信息产业类企业的合作,全面促进济南市信息产业的发展;积极推动济南市创新型城市建设,在一些有合作基础的企业,建立产学研基地,共同建立技术研究院(所),以推动企业创新能力建设和学校科技成果的转化。5、充分利用学校丰富的文化资源,积极服务济南文化。强市建设,为济南市文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济南大学围绕济南都市圈建设进行文化研究与开发,大力建设“济南都市圈论坛”;与济南儒商文化研究会合作,创办儒商文化期刊,积极参与济南市企业文化研究,推进企业文化建设;发挥济南市府学文庙的历史资源优势,促成济南大学历史与文化产业学院与济南市府学文庙管理处签署了《本科实践教学基地协议》;济南大学艺术学院从民俗、艺术等角度论证开展了“邻里节”活动;研讨论证“五位一体”社区管理服务模式等。做好济南市文化旅游业以及泉水资源开发的研究,以济南大学济南文化研究中心为平台,做好济南文化研究、弘扬、开发工作。与济南市社科院对接,确定了任务和方向,一是围绕济南历史文化开展深入系统的研究,努力挖掘济南丰厚历史文化资源,探寻历史文化与当代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结合的新研究热点。二是组织专家学者有计划地对济南历史文化进行研究,每年结集出版一部高质量的《济南历史文化论丛》。

四、在贡献中发展,济南大学办学质量和综合竞争力稳步提高

斯坦福大学校长曾经说过,“人们都说没有斯坦福就没有硅谷,但我还要说另外一句话,没有硅谷就没有一流的斯坦福”。[3]这句话阐明了贡献和发展之间的辩证统一关系。济南大学在为地方经济服务的同时,自身强势学科进一步加强,以重点项目立项管理为抓手,做好重点学科、重点实验室的改建和完善。研究生教育质量进一步提高,2010年获省教育厅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7项、省研究生优秀科技创新成果奖4项、省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篇。在科技创新方面,学校承担的国家科技支撑计划以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数稳步增长。科研立项和奖励取得新突破,全年共获各级各类纵向科研立项368项,其中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立项28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资助2项,国家社科基金的立项数量连续两年位居山东高校第二位,省属高校第一位。济南大学作为第一承担单位的“新型材料制备与性能研究”项目获得973计划前期研究专项立项支持,总经费1140万元,实现了学校主持部级重点项目的历史性突破。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发展,是当今时展的必然选择。济南大学科教兴济行动既符合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又符合济南市发展的需要,它转变观念,调整办学方向,打破自我封闭,使知识和科研真正的服务于地方社会,发挥出了知识和科研的最大社会效益。济南大学在服务于济南市社会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既赢得了社会的信任和支持,又赢得了自身发展的巨大空间,不仅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端智力支持,而且也成为推动济南市经济文化建设的重要力量。

作者:王群 单位:济南大学

【参考文献】

[1]周应佳.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与探索[J].襄樊报,2009.6.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