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1篇

互联网有一些重要的设计理念,例如端到端透明原则、用户自律原则、简单开放原则等;一些技术特征,例如统一编址和域名查询机制、泛在连通性、动态路由、分布式网管、无连接分组转发等;一些外在特征,例如TCP/IP协议族、浏览邮件等典型业务、最广泛的参与性、全世界范围、海量信息、大量用户等。这些设计理念、技术特征、外在特征以及使用者的的关系如图1所示。

互联网在设计之初,其中最重要的几条设计理念就是:端到端透明原则、用户自律原则、公平平等原则、简单开放原则。

互联网技术主要有下列特征:统一编址和域名查询、泛在的连通性、动态路由机制、网管分布实施、无连接分组转发、业务在终端实现,独立于网络、网络与低层技术无关、管理和信令带内传送、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质量、只依据目的地址路由等。

这些技术特征中,一部分是互联网设计理念所决定(例如业务在终端实现,独立于网络、网络与地层技术无关等),反过来也直接支撑上述技术理念。一部分技术特征设计理念没有涉及,是所采用的技术引入的,原则上不违背设计理念,但是反过来又将设计理念定死,不能轻易修改。

上述技术特征,无论是设计理念所决定还是所采用的技术所引入,只有专业人员关心,普通用户既看不到也不关心。在普通用户看来有互联网如下外在特征(所采用的技术本身由于广为宣传也成为外在特征):使用TCP/IP协议族、提供浏览邮件新闻等典型业务、不断有新东西(业务种类无限可能)、全世界范围、大量用户、海量信息,免费资源、可以方便找人聊天(便捷的交流平台)、可以做个人网站写博客展示自己(广泛深入的参与性)、计算机终端(终端智能),能边打电话边浏览(多样业务)、有时很慢有事不通(无服务质量保障)、到处是病毒垃圾(没有安全保障)、业务大多免费(建立商业模式困难)等。

这些外在的特性一部分是由设计理念所确定的技术特征所决定,其他外在特征是所设计和采用的互联网技术所决定。有些外在特征例如网络全世界范围,包括海量信息,大量用户、具有最广泛参与性等虽然不是设计理念所决定,但是已经被使用者广泛接受,成为互联网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一些外在特征无论是设计理念所决定还是所采用技术所引入都是使用者不需要的,例如无服务质量保障、没有安全保障等。但是这些需求可能需要修改完善互联网技术(协议),也有可能受当前技术限制无法改进,需要引入新技术作替代。

在修改完善或引入新技术的同时,可能对互联网设计理念产生影响。互联网的成功是设计理念所直接决定,因此对设计理念的变更必须慎之又慎,对设计理念不恰当的变更可能会扼杀互联网的生命力。但是设计理念也不是绝对不能改变的,因为普通使用者看到的是互联网的外在特征,核心理念以及核心理念决定的技术特征对于普通用户来说是几乎不可见的。因此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需求的增加,设计理念和应用的技术也可能因为使用者的需求有所变更和进展。

互联网特性

互联网外在特征是普通用户直接看到的内容,实际上是对用户需求的一种满足。也许有专业技术人员会认为特性是外在的,只有符合设计理念的网才是互联网,改动设计理念的网络就不是或者说很可能不是互联网了。但是绝大多数用户会直观地认为有这些特征能满足这些通信需求的网络是互联网。当然由于技术限制,并非所有的特征都是用户所希望的。站在绝大多数普通用户的立场,我们说互联网具有下列特征。

TCP/IP协议族:TCP/IP协议族是当前互联网技术核心之一,经多年潜移默化的宣传也已经成为互联网显著特征。当前互联网使用TCP/lPv4协议族,TCP/IPv4协议族也因互联网的成功而得到最广泛的应用。随着互联网的应用,所有的应用都被实现在TCP/IP协议族上。TCP/IP协议族符合互联网所有的核心理念,但是并不是说互联网必须采用TCP /JP协议族。至少当前IPv4协议族已无法满足互联网发展要求。因此TCP/IP协议族是当前互联网显著特性,但不是必然选择。

浏览、邮件等典型业务:当前互联网上最典型的业务是Web浏览、电子邮件业务、文档分享业务、BBS业务等。上述业务也是当前互联网上使用最多的业务,这些业务使互联网成为资源共享平台、实时快速的第四媒体、虚拟社会、游戏平台等。因此无论互联网和下一代互联网何去何从,上述典型业务将在很长时间内长期存在。因此Web浏览、电子邮件、文档分享等业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将是互联网典型业务特征。

业务种类无限可能: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多业务网。包括Web浏览业务、电子邮件业务、分组语音业务、文件交换业务等等。除了已知的业务应用外,互联网上还不断涌现新的业务和应用,例如BLog、P2P等。虽然互联网是IP网,同时Every Thing over IP,但是并不是所有的业务都能在互联网上开展好。只有真正适合互联网,对互联网有合理预期的业务才能开展好。该外在特性是业务在终端实现,独立于网络和网络与底层技术无关所决定。无限业务可能是互联网必要特征。

全世界范围,大量用户:互联网是一个遍布全世界的网络,互联网有数以亿计的用户。网络的价值与用户数量的平方成正比,因此互联网网络价值难以估计。互联网上大量的用户带来虚拟社区、海量信息、互动游戏等多种多样的业务应用,进一步吸引更多的用户。虽然电话网也是全世界范围,也拥有大量用户,但是电话网主要用于人与人沟通,不能用作获取海量信息。

海量信息,免费资源:互联网上有数以亿计的海量信息。当前采用Google等搜索工具时,大多数关键词都能得到数以万计的结果。而且上述信息绝大部分都是免费的。海量信息和免费资源是互联网必要的条件。便捷的交流平台:在互联网这个沟通交流平台上,可以很便利地使用一对一交流(QQ、MSN、skipy等),一对多交流(web网站、BBS、流媒体等),多对多交流(聊天室,视频会议等)。虽然当前电话网非常便捷,但是互联网已经成为广泛认可的交流沟通平台。

广泛深入的参与性:互联网提供了最广泛的参与性。互联网骨干网只是一个提供泛在连通性和无连接分组交换的平台,只有加上了无数的服务器和所有用户参与才成为互联网。所有用户的参与给予互联网无比的活力。也许可能有公司能建立一张与互联网一样大的网络,但是不可能有公司能提供象互联网一样多样化服务,海量信息的网络。最广泛的参与性不但体现在对互联网业务的使用,信息的索取,还体现在业务的创新,信息的提供。广泛参与性是互联网必要的特征。终端智能,多样业务:由于网络只提供无连接分组服务,业务在终端提供,因此复杂的业务逻辑都在终端

实现。同时由于互联网在单一终端上提供多种多样的业务,终端必须实现一定的智能才能实施。与智能网络,傻瓜终端的传统电话网络相比,互联网是一个典型的智能终端,傻瓜网络。该外在特性是业务在终端提供,独立于网络的技术特性所决定,也是互联网必要特征。

无服务质量保障:当前很多人认为互联网没有服务质量,这样的印象来自于互联网上的某项业务的服务质量,例如邮件收不下来、页面打不开、IP电话断续等。实际上虽然IP网只提供尽力而为的服务质量,但是当前互联网俨层服务质量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差。大多数服务质量问题都处在终端(主要是服务器端)。服务器实施了有效的业务层接纳控制以后,互联网业务服务质量可以有效提高。因此没有服务质量保障是当前部分互联网特征,但不是互联网必然必然特征。

没有安全保障:当前网络安全问题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绝大多数安全问题聚焦在互联网上。网络安全主要体现在网络设施安全,网络设备安全,网络信息安全以及网络行为溯源等。在互联网建设初期,网络设备和网络设施稳定性可靠性不够;用户相互信任,对信息安全问题较少;网络行为溯源没有需求。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电信运营商介入骨干网建设,IP网络稳定性急速上升;终端/服务器可靠性没有随之增长,当前大部分业务不可用都来源于服务器大部分网络不可用都是由于终端/服务器不稳定引起。网络行为溯源虽然出现需求,但是由于IP网络的技术特点,难以实施。没有安全保障也是一时现象,不是必然特征。

建立商业模式困难:电信业认为互联网没有商业模式,主要来源于建设互联网骨干网后没有预期的利润,而这种预期来自电话网、传输网等电信网络。实际上用户愿意为接入付费,在享受免费服务的同时也愿意为感兴趣的业务付费,也愿意使用互联网作便利的中介,因此互联网并不是没有商业模式,只是互联网商业模式中缺少骨干网这一环节。当前互联网商业模式在不断探索和丰富中。

下一代互联网特征需求

下一代互联网外在特征需求,是对下一代互联网需求的体现。需要研究当前互联网外在特征中哪些是需要在下一代互联网中继续保留的,哪些是需要改进的。在用户看来满足下面所分析特征需求的技术才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技术,采用可行技术构造满足下面特征需求的网络才能成为下一代互联网。

全世界范围,大量用户:网络的价值与用户规模的平方成正比,网络的吸引力同样与用户规模密切相关。全世界范围的网络才能使多元文化的交流与碰撞成为可能。因此全世界范围,大量用户是下一代互联网的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

海量信息,廉价便捷资源:当前互联网已经在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互联网已经是一个知识共享平台,平台上有海量的信息以及大量免费的资源。下一代互联网上海量信息是必不可少的条件。当前免费信息中充斥垃圾信息,下一代互联网获取有效价格合理支付便利的资源更重要。

典型互联网业务:就现在看来,当前互联网上的典型业务都应当在下一代互联网上继续提供。下一代互联网依托上述典型业务作为资源共享平台、快速实时的第四媒体、虚拟社会、游戏平台的功能还会保持。此外下一代互联网上还会出现更多的新业务。

智能终端,多样业务:互联网的魅力很大程度上来自业务的新颖性、多样性和实用性。要在网络上提供多样业务,终端必须拥有相当的智能。因此下一代互联网一定是一个提供多业务的网络,而且不应当仅仅提供事先设定的几种特定业务的网络,而应该是在用户广泛参与下拥有无限的业务创新能力的网络。因此智能终端,多样甚至无限业务是下一代互联网的必要条件。

用户参与广泛深入:互联网骨干网的优势不仅仅来自泛在连通性和无连接分组交换的物理平台,更重要的是来自无数用户参与。当业务完全由运营商设计和提供时,一方面因为运营商精力有限不可能关注所有需求,另一方面运营商也不可能也有时不愿意完全符合用户需求,业务受制于公司规模与投入。下一代互联网必须能使用户广泛而深入地参与进来,不但在业务的使用上,而且在业务应用的创新和提供,才能像当前互联网一样成功。

服务质量保障:当前互联网没有服务质量保障,实际上是指当前互联网没有针对某个业务或者某个特定用户使用的特定业务保证服务质量。互联网总体服务质量还是有一定程度保障的,或者说与使用者得到的服务质量与付出是相适应或者相对其他网络超值的。下一代互联网是否对每个用户使用的某个业务保障服务质量取决于技术可行性以及代价。就现在看来在技术上即使可行的,但是付出的代价过高,而且当前互联网可以一定程度保障业务总体服务质量。因此基于用户的特定业务行为的服务质量保障在下一代互联网不是必要条件。

相关安全保障:互联网由于历史原因,安全设计考虑不多,因此安全问题备受争议。网络与信息安全内容广泛,下一代互联网中应当区别对待。下一代互联网骨干网安全例如维持网络的连通性、可用性、防攻击(控制面,管理面和数据面)、设备安全、链路安全等应当由协议设计以及ISP保证;业务安全应当由业务提供商保障;数据的机密性完整性应当由通信双方保障;网络提供业务溯源合法监听用户数据由相关业务提供者保障安全;终端安全由操作系统、应用软件以及用户共同负责;所有协议设计中都应考虑防治非法使用、恶意攻击等。因此下一代互联网必须考虑安全,但是不能由网络包办一切。

商业模式建立:互联网定位早已从科研转为商用,但是商业模式和价值链建设一直不顺畅。运营商一直声称互联网建设没有收到预期回报,这种现象既有历史原因也有互联网业务模式特点原因。既然下一代互联网以及不可能是一个网络完全控制业务,也不可能是一个没有骨干/骨干网免费,在下一代互联网设计之初就应当考虑商业模式和价值链。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招聘;岗位胜任特征

一、胜任特征的概念及特点

胜任特征是指确保劳动者能顺利完成任务或达到目标,并能区分绩优者和绩劣者的潜在的、深层次的各种特质。胜任特征是潜在的和深层次的,即“水面下的冰山”。胜任特征必须是可以衡量和比较的,即把任何一个胜任特征指标拿出来放到人群里进行评价,发现在不同个体身上会有不同的结论,比如“成就欲”在不同个体身上呈现出高、中、低等不同水平。胜任特征所指的可以是单个特征,也可以是一组特征指标。

二、安徽省现代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总体情况

(一)服务业从业人数逐年增加

根据对2005-2014年《安徽统计年鉴》中人力资源市场服务业从业人员统计资料的分析得到安徽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量及占全部就业人员数量的比例,分别如图1和图2所示。

从图1和图2可见,安徽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数的发展趋势可以看出,从2004年到2013年安徽省服务业从业人员数逐年增加,而且占三产业的比重也逐年增大。2004年,服务业从业人员数仅为1038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仅为28.8%,到2013年时,服务业从业人员数达到1637万人,服务业从业人员数占全部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8.3%,安徽省服务业的人力资源需求呈扩大趋势。

(二)服务业人力资源供给小于需求

根据《2012年安徽省公共人力资源市场职业供求分析报告》,2012年全省人力资源市场共企业招聘数为115788家(次)、需求人数为1948211人、求职人数为1659279人,供求状况依旧是供小于求。从2012年度各市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与求职人数比率(即需求与求职的匹配,1.1为参考值)统计数量情况来看,全省只有芜湖市需求与求职相对稳定;有4个市需求小于求职,分别是淮南0.96、蚌埠0.97、合肥0.98、亳州0.99;其他市需求均大于求职,分别是黄山市1.18、淮北市1.19、马鞍山市1.19、阜阳市1.22、宣城市1.23、安庆市1.24、滁州市1.32、六安市1.39、宿州市1.66、铜陵市1.72、池州市1.72。通过对以上数据和资料的分析,可以看出,安徽省的现代服务业处于严重人才荒的新环境,人力资源需求量存在较大的缺口。

(三)服务业员工流失率居高不下

据2013年12月份开展的安徽省企业用工情况典型调查显示,在企业用工总体向好的同时,“招工难、留工难”等问题仍不同程度的存在,对企业正常经营带来一定影响。数据显示,被调查企业均反映存在员工流失现象,其中在调查期内(2014年7月1日至12月20日),347家企业员工总流失率达13.5%,比上半年上升2.7个百分点。招工难问题依然存在。从调查企业看,反映招工难的企业占到55.6%,占到一半以上。

三、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随着安徽省服务业人力资源布局的进一步合理,这在满足各城市的人才需求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安徽省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管理尚处于初步探索和发展阶段,难以真正有效满足安徽省经济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从各服务型企业的面试准备、过程、结果方面来看,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着招聘结果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还会影响企业的发展。总结服务业的招聘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招聘前期准备工作不足

第一,无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缺乏详细的工作分析和职位说明书。许多服务业在招聘时,因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没有意识到成立人才招聘小组的重要性,导致企业无规范化的招聘程序。企业因为缺乏长远的人力资源规划,导致在招聘的过程中出现模糊的人才需求。在很多的服务型企业中没有明确的工作分析报告,对岗位性质的调查和说明处于空缺状态,招聘人员不能更好地招聘到所需要的人才。在缺乏科学的岗位分析和职位说明书的情况下,招聘人员难免也会发生相应的错误,提出僵化和不切实际的工作要求。

(二)招聘实施过程不合理

首先,招聘渠道选择不当,一些服务型企业的招聘人员盲目地追随大流。比如,招聘企业的高层管理人员,该企业却利用人才交流市场和人才招聘会这两种招聘手段,结果是他的收效非常小。其次,招聘人员非专业化,企业在实施招聘过程中,首先与应聘人员接触的是企业的招聘人员。在对企业了解甚少的情况下,应聘人员会根据对招聘工作人员的第一印象来推断和评价企业组织。再次,企业没有制作出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申请表,把求职者的工作经验等同于能力。最后,企业缺乏对人员的胜任能力测评,缺乏招聘的客观标准和依据。在招聘过程中,现在有很多的服务型企业都是根据企业的职位说明书的要求来进行对候选人的面试。缺乏对人员的胜任能力测评,单纯依据职位说明书来进行面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

(三)缺乏招聘后期的背景审查和评估

忽视对候选人进行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背景审查,很多服务型企业没有对候选人进行背景审查,即使有些企业对候选人进行了背景审查,大部分企业也只是对候选人的非胜任特征范畴进行审查。缺乏面试结果的跟踪和评估,很多企业在选拔求职者的过程中花了很大功夫,但一旦聘请了认为合适的求职者之后,忽略了面试结果评估这一重要环节,没有继续跟踪和评价新员工的后续工作。

四、建立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服务业招聘流程

随着安徽省产业结构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现代服务业的发展,需要集聚大量的人力资源。面对人才需求的竞争,企业要想招聘并留住人才,可以采用基于胜任特征的人才招募甄选流程进行招聘。

1.组建建模小组

为了确保能够顺利开发胜任力模型,必须组建专家建模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企业高层领导、人力资源管理者、外部胜任力模型专家顾问以及胜任力模型目标部门负责人。始终按照预定的人才招募和甄选方案的要求顺利开展和成功运作,从而保质保量地完成企业人才招募计划的目标和任务。

2.进一步明确企业战略目标、文化、愿景

构建胜任力模型的目的,是借助模型将个人因素(知识、技能、能力、性格、态度、价值观、兴趣)与企业战略目标、文化价值观、愿景联系起来,找出最胜任职位的人选。因此,首先必须清楚地了解企业战略目标、文化价值观和愿景。只有这样,构建出来的胜任力模型才切合企业的实际,企业的人才战略才能为发展战略服务,从而发掘出符合企业未来要求的最胜任的人才。

3.岗位说明书的更新、修订

对现有的工作岗位说明书进行全面的更新、修订。这一步骤是建立有效的招募与甄选流程的核心所在。如果所构建的胜任特征模型的信度和效度得不到保证,那么以下所有工作环节的质量都将难以得到保证。

4.确定人才招聘甄选来源或渠道

这是根据不同的人才空缺岗位的复杂性和重要性来确定的。目前,服务型企业各类人才的招募渠道和来源,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上都呈现了多种类、多层次、多领域的态势,有几十种渠道和来源可供选择。企业不论选择哪一种招募的渠道或是哪一种来源,都要把重心放在岗位胜任特征所确立的素质模型上,同时瞄准那些曾经多次反复出现过优质候选人的人才市场,乃至地区、企业、学校、单位、中介等招募渠道和来源。

5.制作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申请表

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申请表不是一般的个人资料报表,它除了包括那些基本的个人信息和个人经历信息以外,还包括大量的与胜任特征相关的问题。以胜任素质为基础的申请表格需要申请者举证,包括过去的经验等,证明自己符合该工作的胜任素质要求。

6.建立甄选标准并对申请表进行审核

根据胜任特征模型的要求和岗位说明书中的其他具体规定和要求制定出详细的甄选标准,然后根据制定出的标准,对申请表进行审核,对候选人进行初步的筛选。甄选标准所包含的一些典型内容主要有:工作经历、学术成就、人际关系、个人素质、组织适合度等。

7.进行行为面试设计,并对相关招聘人员进行系统培训

为进一步提高服务业面试的成功率,企业应该对招聘人员进行专业的招聘技能培训和强化训练,提高主考官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着重从知识广度和深度,语言的表达能力,思维的敏捷性,观察力、感染力、自信心和对求职者的态度方面提高主考官的素质。

8.对候选人进行补充性的评估

对候选人进行补充性的评估,可以保证人才选拔的质量,可以采用其他甄选方式方法,对候选人进行补充性或验证性测量和评估,一般对候选人进行补充性的测量或评估的工具主要有心理测评、评价中心和能位匹配技术。

9.基于岗位胜任特征对候选人进行背景审查

招聘人员要根据需求信息的性质和类型,与相关的机构或部门进行联系,寻求他们的帮助。在基于胜任特征的背景审查过程中,除了追踪和证实需要检验重要信息之外,还要加强对候选人岗位胜任素质状况的考查,特别是目前尚未获得明确证据的胜任特征指标。

10.做出人才招聘的决定

在上述各个环节的工作完成之后,可能产生两种结果:一是所有候选人都没有达到事先确定的岗位胜任特征的标准,可以考虑回到招聘的起点,从头开始再吸引更多的应聘者,或者重新考虑招聘渠道、来源,甄选流程、人才甄选的标准以及测量的方式方法等;二是候选人达到预定录用人数和质量标准,可以发出录用通知。

11.做好招聘效果的反馈和评估

招聘录用工作结束后,还应该有一个评估阶段。一是对照招聘计划对实际招聘录用的结果进行评价;二是对招聘工作的效率进行评估,主要是对时间效率和招聘费用进行评估。对于效果好的,总结经验继续沿用,对于效果不好的,汲取教训,及时修正,为未来的招聘提供依据。

总之,现代服务业为了提高招聘工作的绩效,应该建立科学化、系统化、流程化的人力资源招聘工作流程,并将人力资源管理招聘工作从粗放型逐步向精细化过渡。服务业在招聘中应该强调高度重视岗位胜任特征模型的应用,将岗位胜任特征理论从招聘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入手,保证每一个环节的高信度和高效度。这样,服务业招聘工作的效果就能从根本上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张译匀.生产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研究[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2013(5):93-94.

[2]陈晓红、张海兰.信息服务业人力资源现状分析及发展对策研究[J].生产力研究.2012(8):170-172.

[3]赵明晓.关于应对商业服务业人力资源危机的几点思考[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14(11):8-9.

[4]王彦辉.基于岗位胜任特征的人员招聘流程设计[J].2014(9):200-202.

[5]安徽省统计局.2005-2014年统计年鉴[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3篇

一、现代服务业发展特征

(一)有明确分工 在科学技术取得较大发展的条件下,我国的现代服务行业在分工上也变得更加明确,随着社会分工越来越明确,服务业有大量分支行业产生,从业者增加了对经营中间环节和外购服务的投入,降低了增值比例,通过这种方式,可以由专业服务机构与专业人才对企业组织进行管理,增加对客户的个性化服务,有利于使交易成本降低,促进服务效率的提升。现代服务业在分工上已经变得更加专业化与精细化,能够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同时也符合现代化社会发展对其提出的要求。

(二)产业联系更加紧密 随着服务业的进步与发展,产业间的联系变得更加紧密,出现了产业融合现象,这是现代服务业的一个新特征。就总体而言,现代服务业经营着很多业务,在企业规模有所扩大的同时,股东股权结构也产生了较大变化,朝着多元化趋势发展,现代服务行业出现了经营综合化的局面。除此之外,现代服务行业并非提供单一的产品或服务,其服务项目也逐渐变得更加综合化。产业间的紧密联系与其分工明确并无紧密联系,因现代服务业具备综合与细化的特征,这使其附加值增加,且技术含量也更高。现代服务业业在自身发展的同时,还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服务产业间的紧密联系也表现为项目间的联系,伴随服务业的发展,产业、产品、企业间的联系变得更为紧密。在产业紧密联系的过程中,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间有明显融合,在制造业中,其外包活动推动了服务业发展,制造业与服务业关系变得密切。服务业也加大了对制造业的中间投入,除此之外,经营环节与产品也趋向于服务化,主要呈现为知识技术服务、售后服务、技术革新等。

(三)服务产业转型 服务产业转型后,出现了大量新型服务产品,服务行业崛起促使服务业表现出新的发展倾向,服务业态得以延展和推广。现代服务业的主要支撑为信息技术,信息化与数字化均为促使产业能力提升的有效因素。通过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有利于使新型服务业态不断细分,涌现出大量新兴服务业,为服务业发展给予更多空间。金融危机出现后,改变了我国以往的经济增长方式,在东部地区,部分制造业逐渐转移至西部,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服务业创新能力与技术含量大大提升。在现代服务业中,服务创新属于其中的典型特征,它与传统服务业存在很大差异,服务业变得精细化,管理水平与应用水平有 提升,并且在发展过程中,应用了信息技术,使其业态呈现出多样化特征。高新服务业也逐渐发展起来,其中包括证券交易、互联网服务、信息服务,这均对现代服务业起到了较大的推动作用。对于现阶段的服务业而言,科技创新与进步是其发展的基础动力,将科技与产业结构相互融合,可明确服务业的重要性,在现代服务科技中,其主要特征为系统性、应用性、集成性,在未来的发展中,它还将呈现出新的特征。

(四)业务范围扩大 金融危机出现后,服务业发展趋势并未发生改变,仍旧朝着全球化方向发展,业务范围在不断扩大。在业务国际化中,服务机构国际化是其最先表现。我国从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环境比较宽松,有很多外商进入中国,推动了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服务业更加国际化,在全球经济中,服务业地位一直呈现为上升趋势,据资料显示,服务业经济总量在全球经济中所占比例超过60%,对于服务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其发展方向发生了较大改变,发展目标转移至咨询鉴证、金融保险、技术服务等行业。在服务业发展过程中,其经济发展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不但国内政府需对其进行管制,国外政府也同样需要管制。在经济全球化的发展浪潮中,跨国业务与国际交流有所增加,服务业取得了较好的发展,出现了国际转移,其国际转移主要有三点,分别为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扩展业务。所谓项目外包,就是指企业把核心业务保留,把非核心业务委托至他国;业务离岸化是指将业务转移作为主要手段,把企业部分业务转移至低成本过,便于达到最大化利润的目的;拓展业务是指与跨国公司有合作关系的企业,为了使业务得以开展,向其提供配套服务,为国际新兴市场的开拓提供条件,便于通过投资手段使业务转移呈现出来。

二、现代服务业营业税存在的问题

(一)管理难度较大 我国的营业税、增值税分别为地税、国税进行征收,因企业经营活动比较复杂,对于某些经济行为,难以判断其属于营业税范畴还是增值税范畴,加大了税务征收的管理难度,并且使服务业财务税收负担加重。在营业税与增值税并存的情况下,如果服务业务与生产业务出现了交叉,便会中断增值税链条,难以实现产业协调发展。

(二)税收重复现象严重 全部营业所得是营业税的计税,且在税收环节中,无法抵扣税额,这就导致服务业出现了重复征税现象。在现代服务业中,其产业链条逐渐拉长,重复征税现象日益突出。在营业征税内,重复征税现象在很多行业中都存在,服务业与产品间也出现了这种现象。随着企业产业链不断向外延伸与扩展,生产企业和服务业相互渗透,使生产企业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机构组织,这些组织十分专业,便于促进企业的扩张,使内部服务逐渐延伸至外部。企业发展至一定阶段后,通过专业化分工,会使其生产效率大大提升,税负增加后,在生产过程中,无法抵扣,导致企业发展遭到严重阻碍,税收负担加重。

(三)征税缺乏原则性 在商品增值税中,不断是出口商品,还是进口贸易,都需遵循征税规定,制定征税原则,通过征税原则,可避免出现重复征税现象。对于服务业而言,在营业税征税过程中,进出口贸易征税缺乏清晰的原则。在进口贸易与出口贸易中,我国有明显区别对待,这实际上属于税收歧视。

营业税是流转税中的一种类型,服务业是其主要税收来源,不过其无法抵扣、重复征税问题使服务业税收负担加重,不利于促进服务行业的发展。为了促进现代服务业的发展,使其与国际化水平接近,在税制改革中,急需解决的问题就是对我国税制进行优化,将税收过重问题解决,确保服务业拥有良好的发展空间。在经济发展转型期间,现代服务业发展空间逐渐扩大,不过因受到税收制度的影响,导致服务业发展受到很大阻碍,出现了重复征税、征税管理难度大等现象,使服务业转型面临很大挑战,不利于促进企业的协同与深度融合发展。

三、“营改增”后服务业财政管理影响分析

(一)计税基础发生变化 在以往的税制中,咨询服务业属于服务业内的范畴,且其为纳税主体,企业5%营业收入需作为营业税缴纳。实施营改增政策后(见表2),不将进项抵扣纳入考虑范围内,会提升1%的税费,对于一般纳税人而言,可以6%增值税纳税。计数基数由进项税款差额与销项税款决定。

(二)影响定价机制 营改增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服务业定价机制,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在于服务价格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且定价机制十分灵活。不过企业最终会以何种方式,促进其服务价格的提升,这与企业发展的具体状况存在较大关联,同时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三)影响税款计算 在咨询服务业中,如果服务规范化则会利用责权发生制,明确企业营业收入,并以完工进度为依据,明确分期收入。收入总额确认之后,将其作为提缴基数。实施营增改政策后,营业税核算方式产生了一定变化,在新型的税收模式下,主要以进项税额和销项税额差值为依据,计算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与企业经营活动存在较大关联,在内部采购中,供应商为企业提供服务时会产生增值税。销项税额是在对外咨询中产生的税款。

(四)影响企业内部管理 实施营增改政策后,会影响企业内部管理工作的进行。因增值税涉及的内容很多,税务部门在稽查过程中,往往对增值税格外严格,增值税主要包括:一是企业将服务提供至外部时产生的税费,称为销项税款;二是企业在运行时,也会有供应商将服务提供至企业,这一过程中会有税费产生,称之为进项税款。增值税涉及到很多相关因素,因此,必须严格对其进行管理。《刑法》中有相关规定,虚开发票、伪造发票等违规行为都需受到惩罚。

四、现代服务业实施“营改增”政策的意义

(一)使服务业税收负担减轻 营业税全额征收政策会加重企业税收负担,出现重复征税现象。因以往的服务业过于单调,产业链短,实行全额征收制度,必定会突出全额征税矛盾,以往针对突出问题,可经差额征税,使问题得以缓解。现阶段服务业结构与过去相较产生了较大变化,呈现出多元化发展特征,重复征税矛盾更加突出。现阶段服务业有了新的发展趋势,以往主要是消费型服务业,现阶段逐渐向生产业方面发展,当提供服务给消费者时,若无法抵扣相关的营业税或增值税,便会加大税收负担,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二)使税收政策更加优化 从我国税收状况上看,间接税是最为主要的税收来源,这种税费可嵌入商品售价内,经价格渠道,完成转嫁。从间接税中可看出我国税收制度的典型特征,现阶段的税制结构不具备良好的稳定性,必须使结构更加优化,将直接税比例提高,使税收收入以直接税为主,才可确保税收制度的合理性。从全球税制结构上看,主体税基本为直接税,很多发达国家在不断调整税制结构,在增值税引入的同时,还需使所得税比重降低。目前,很多国家都已经对消费税进行了改革,使增值税不断完善。

(三)对产业结构进行优化 在服务行业中,很多部门都实施营业税,这种税制出现了扭曲作用,主要表现为:尽管营业税税率并不高,不过对于服务业而言,与生产部相较,税负不一定低,因存在重复征税,会使服务业生产决策更加扭曲;另外,对于服务业而言,部分税费无法抵扣,给服务业发展造成了很大阻碍。在工业部门中,最大的变化就是工业服务化。现阶段的工业部门与以往工业存在很大差异,更加注重服务。对消费者角度而言,消费者不但需要产品,也十分注重服务,便于实现产品效益。因此,在现阶段的工业生产中,服务化倾向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以往的工业生产过于注重产品,坚持将产品作为中心,目前的生产更加重视服务化。对于服务业而言也如此,在目前的行业发展过程中,要想使经济变得更加服务化,必须实现行业发展的个性化,通过实施营改增政策,可将营业税与增值税制度隔离消除,并且在生产领域中均可实现增值税抵扣,实现了产业的深化分工,对于纳税人分工合作具有很大促进作用,可使产业流通加快,促使其朝着专业化方向发展,提高服务质量,扩大企业规模,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这有利于使经济增长内动力得以增强。

(四)促进经济发展 我国提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这对推动我国综合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可调整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结构。随着经济增长方式的不断变化,现代服务业通过转型,促进了我国国民经济的增长。从投资者角度上看,实施营改增政策,使重复征税现象消除,并且促使投资者剩余增加,便于使其投资需求得以扩大。在外贸出口上,出口服务既能够免税,还可退税,可将服务退税提供至产品,便于退税制度延伸至贸易领域,促进出口退税宽化效应的形成,使服务业国际竞争力得以增强。

五、“营改增”后现代服务业税务筹划

(一)控制企业经营成本 实施营增改政策后,企业抵扣进项税会不断增多,相应的增值税的缴纳会减少,对于服务业而言,供应商为其提供服务时,可以服务为依据对进项税额进行明确。其中主要包括物业服务、广告设计、固定资产供应商、审计机构等。随着越来越多的新兴服务行业逐渐发展起来,对于服务行业而言,企业可抵扣税额会增多,可能会使税负降低。这一变化对服务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必须健全财务核算制度,并拥有增值税专用发票,这可确保服务业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发展过程中的合法性、安全性、可靠性,除此之外,供应商也会有发票提供,该发票可以抵扣进项税额,便于降低增值税税负,控制企业经营成本。增值税申报流程如图1所示。

(二)调整经营手段 企业需要不断优化各个环境,使其经济活动效益得以提升,便于实现最大化的企业经营效益。企业还需使自身财务管理水平与运营水平提升,做到开源节流。实施营改增政策后,如果企业能够完善财务管理制度与经营制度,促进管理水平的提升,便能够明确每个运行环节税务具体情况。企业要转变以往的经营策略,以市场为依据,不断对结构与资产进行调整、重组。

(三)提高财务信息质量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会使会计处理流程产生变化,增加报表复杂度,使会计管理难度加大。这就需要企业对财务管理人员进行税法教育与业务技能培训,使财务人员业务水平与专业素质得以提升,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对于企业管理者而言,主要通过以财务报表、财务信息为依据做出决策,实施税改制度后,部分企业财务管理者可能因不了解税收制度变化情况,难以确保财务信息质量。新的财务体系出现后,由于其具备较强的复杂性,若财务信息出现偏差,在财务报表填写过程中,会有纰漏存在,便会影响管理者的决策,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出现问题。因此,企业必须在实施税改政策前,做好相应准备,使采取信息免受过多影响,提升财务数据质量。

(四)合理利用政府求助政策 营改增最初实施的主要目的是降低行业整体赋税,不过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出,该政策并非适用于每个行业,对于某些行业而言,可能会产生不利影响。实施营增改政策,可以让企业明确其发展状况,便于使市场竞争更加激烈,政府也推出了相应的救助政策,企业需认识到,在税收制度变革过程中,必须合理利用救助政策,并对自身结构不断调整,适应新政策的变化,便于平稳过渡。

(五)管理发票 通过增值税发票,可将企业经济业务和经营情况反映出来,因此,发票管理非常严格。增值税发票与普通发票存在很大差异,在发票的传递、鉴别、管理过程中,一旦增值税发票丢失,便要将情况告知相关部门,并完成备案工作,处理过程比较复杂,且退票与重开发票难度较大。随着营改增政策的实施,增值税发票开具后,企业经营情况也变得更为具体,甚至能够对企业税负水平造成一定影响,这就要求企业在管理过程中,要更加谨慎,提高警惕性。除此之外,企业还需实现发票开具规范化,明确开具流程,并监督增值税发票开具环节,确保每张发票都有交易凭证存在。禁止虚开发票的行为,对于这类行为,管理者必须接受严重惩罚。为了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必须实施有效的管理制度,杜绝经济范围行为的发生。

营改增政策的实施给现代服务业带来了很多发展机遇,同时也使其面临很多挑战。该政策的实施减少了重复征税现象,使企业税收负担大大减轻,可确保企业的长远发展。营改增政策的实施过程比较复杂,其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与社会环境均会影响改革结果。在现代化服务业中,要想适应税收制度环境的变化,审计人员要充分做好准备工作,赢得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君:《“营改增”对服务业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交通财会》2014年第1期。

[2]孙艳:《浅析营改增对企业财务管理的影响》,《财经界(学术版)》2013年第6期。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4篇

关键词:现代服务业 城区经济 发展 作用

对于城市地区而言,当地的服务水平直接体现了当地教育文化状况和经济发展特色,可以说城市地区的现代化服务行业就是其整体形象和品味特征,扩大到国家也是如此。因此,国家城市的现代化进程直接取决于其服务行业的发展状况和繁荣程度,因为服务行业不仅仅包括当地的吃穿住行,还包括当地的文化娱乐和教育旅游状况,也就是说服务行业的经济实力就是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的直接体现。所以在新的经济发展时期,国家和政府也都大力提倡转变经济结构主体,大力优化现代产业结构,促进我国服务行业全面发展,使得我国现代服务行业能够充分发挥其协调、促进和服务的功能。

一、现代服务行业的概念及内容

现代服务行业是相对于传统的服务行业提出的,所谓的现代服务行业就是为了其他企业经济行业和现代人们生活提供方面的产业,它能够充分满足现代经济生活的各种需求,且其里面高科技和文化服务含量多。目前服务行业可以分为四大部分内容:第一,现代电子通信和信息服务等基础服务行业;第二,包括金融市场、电子商务、物流快递、中介机构和咨询机构等市场生产服务行业;第三,文化教育、医疗保健机构、餐饮住宿及娱乐旅游、日用零售及房产等等消费服务行业;第四,公共卫生医疗、公益机构、基础文化教育等等公益服务行业。由此可以看出现代服务行业具有新兴时代特征、高科技特征、高文化特征、高集群性特征以及高知识价值性特征,因此对于服务行业来说,就必须要发展综合性优秀人才,才能够促进服务行业向着高质量和高技术性发展。

二、现代服务业发展现状

自从信息电子技术和通讯技术高速化覆盖全球后,现代产业结构就发生了巨大变化,服务行业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并逐步在产业结构中占据主体地位。目前我国服务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总值中比值按照10%左右增长,而第一产业比值近些年不升反降,第二产业增长速度也在变慢,尤其是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以及教育旅游等等产业规模的扩大和增多促使了服务行业的飞速繁荣。可以看出知识型行业的发展速度尤快,这使得服务行业对技术更新发展的推动作用更为凸显。与此同时,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我国在过去10年里,第一、二产业的吸纳力分别从0.8和0.9左右开始逐步下降,尤其是对劳动市场吸纳力下降尤为明显,而服务行业却从当初的0.36开始逐步上升,并在2011年超过第一产业吸纳人数,成为吸纳人数最多的行业。服务行业覆盖面从当初的餐饮住宿发展到现在的电子商务、信息通讯等等现代高新产业,目前我国服务行业就业人员已经占市场总人数的40.7%,目前还呈上涨趋势,这为我国吸纳了不少人才,这也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我国人才市场供需矛盾。由此可见现代服务行业是一个发展潜力巨大、升值空间巨大的行业,它的繁荣发展能够扩大我国经济内需,能够进一步缓解我国市场就业压力。由于地区文化差异,每个城市区域之间的服务业的发展水平不一,在很多城市区域服务行业还存在一定的垄断状况,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现代服务行业的高新发展,相信随着服务行业市场体系的不断完善也会改善这一状况。

三、现代服务行业对城区经济发展的作用

我国很早就提出了发展我国现代服务行业,全体提高城市地区经济水平,优化行业结构的重要目标,由此也可以就看出现代服务行业对城区经济的发展有着不容替代的影响和作用。

1.现代服务行业是城区经济发展的基础产业。根据现代服务行业的内容和性质,不难看出服务行业是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中的基础需求,如果市场缺乏服务机构和行业,就会使得经济体制无法正常运作,其他经济行业也无法发展,可以说只有先发展了服务行业,才有了其他行业的经营。我国现在在大力发展的城市化建设工程项目中也必须要大力发展其服务行业,这不仅仅是为了提高现代化城市生活的便利性、技术性,同时也是城市竞争力和产能的集中体现,因此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直接影响到人民生活质量和生活水平,服务行业改善了现代生活质量,同时也加剧了现代科学技术的改革和创新,由此可见现代服务行业对经济发展的作用和影响。

2.现代服务行业是城区经济发展的创造力产业。现代服务行业不仅仅只能够实现服务价值,它还具备改创造的价值。服务行业较其他生产制造行业不同,其创造价值直接体现在现代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是多样化的、无法估量的。现在市场上电子信息产品的急剧更新换代是为了提供给人们更高质量、更好的服务;市场上购物越来越方便、价格也越来越有挑选性,也是为了给人们生活带去更好的便利,而这些都离不开技术和思想的创造,因此,可以说服务行业的进步和发展,促进了技术和思想的革新,提升了市场经济主体的创造力和活力,使得现代服务更繁荣。

3.现代服务行业是促进城区经济产业转型的产业。现代服务行业包括了教育行业、电子商务行业、物流行业等等诸多基础行业,这些行业可以为城区市场其他经济行业提供大量的创新型、技术型、实用型人才,也能够为其他行业提供快捷的信息交流通道,而这些都是现代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的必要条件。而我国政府也在“十二五”规划上明确指出推动现代服务行业繁荣发展,促进我国城区经济结构顺利转型作为我国现代经济发展战略。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服务行业能够加快我国其他经济行业的转型步伐和速度,能够充分挖掘现代经济产业的发展潜能,从而使得现代经济行业结构更优化、更具竞争优势。

四、结束语

从上面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现代服务行业的发展不仅仅能够给现代经济建设行业领域提供优秀人才,给经济行业领域提供各种发展便利,给经济行业提供科学技术支持,还能够为城区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发展方向和空间,并进一步推动城区整体市场的繁荣,才能够使得我国国民经济稳步增长。

参考文献:

[1]张云,李秀珍.上海现代服务业发展与人才培养创新——以应用型特色人才培养为例[J].现代经济信息,2010(10).

[2]王芳.现代服务业.中国经济发展的“新金矿”[J].中国产业,2010(11).

现代服务业的特征范文第5篇

[关键词]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课税;税制改革

1

1 电子商务课税研究的现状

目前,对数字产品电子商务进行课税的研究,绝大多数研究者(包括官方观点)都是主张不开征新税,而沿用现在的税制。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对如何适用现行税制,即征收哪种税,则产生了严重的分歧。比如,在电子商务环境下,网上提供的数字产品(如计算机软件),究竟是有形货物、劳务服务,还是特许权转让?有形货物适用增值税,劳务服务、特许权转让则适用于营业税。

已有的观点及理由如下:

1.1 认为是销售货物,应征增值税

此类研究者认为,通过网络直接发送或下载的数字产品(如电子书刊、音乐和影像等),在流转税属性上与其有形的形式,在功能用途上基本相同,在税收上应该与其有形的形式同样对待,视同货物销售,征收增值税。

1.2 认为是网络服务或授权行为,应征营业税

认为在线交易中,卖方提供的并非是有形的货物,而是无形的数字产品,或者是转让、许可使用数据资料著作权的行为,应该像无形劳务或特许权转让一样对待,征收营业税。

1.3 认为应该区别对待

持此种观点者认为,数字产品的性质介于有形货物和服务之间,应分类区别对待。其中像计算机软件、电子书籍等,尽管是通过网络传输,也应认定为有形货物销售。至于音乐、影像和动画之类的数字产品,依据消费者是否能通过网络合法下载并可永久性储存于储存装置内,可区分为购买有形商品或服务。近几年来,此类研究基本上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研究结论与以上观点大同小异,分歧和争论一直持续着。

2 现有研究的评价

现有的对电子商务课税问题的研究,始终没有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研究的视角、研究的方法以及研究的思路等方面,均存在着严重的缺陷。

2.1 研究视角的时代错位

现有研究中的分歧,主要源于对数字产品认识上的模糊,即并未认清数字产品的时代属性,数字产品是知识时代的产物,已经不属于工业时代。当研究者试图用工业时代的税制,去对知识时代的数字产品征税时,发生了时代错位。

2.2 研究方法的形而上学

所谓形而上学,就是指用孤立、静止、片面的观点去看待事物,认为一切事物都是孤立的,永远不变的;如果说有变化,只是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更,这种增减或变更的原因不在于事物内部而在于事物外部。现有研究者没有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把数字产品只看成是工业时代产品在形式上的变化,而没有看到其性质的改变,最终得出错误的结论。

2.3 研究思路的舍本求末

现有的研究思路是对现行税制进行微调,以适应数字产品这一新生事物,着眼于怎样适用现行税制。结果陷入“数字产品属于哪种课税对象、征什么税”的细枝末节的问题中去,既浪费了时间精力又难以形成一致意见。而没有关注数字产品属性的根本变化,以及由此产生的“应不应该适用现行税制”的根本问题。

3 数字产品的特征

数字产品是指用数字格式(即编码成一段二进制的字节)进行表示,并可通过计算机网络传输的产品或服务,包括计算机软件、电子期刊、各种网上音频视频产品、股票指数、电子邮件、定制服务和数据库等。数字产品作为信息产品,与工业产品有本质区别,具有显著的物理学和经济学特征。

3.1 数字产品的物理特征

(1)非物质性。数字产品不同于工业经济中的物质产品,它也许只是一个方法、技术,或者是一个创意、理念,属于信息产品。其存在不具有一定的形态(如固态、液态等),不占有一定的空间,属于无形产品。

(2)可复制性。数字产品最重要的特征之一就是它们可以很容易地以低成本进行复制,即可以无限次地复制而不影响效用。而工业产品的复制,只能是再造一个“同样”的产品。

(3)可修改性。数字产品由载体的物理性质决定,其内容存在可变性。从数字产品的生产,一直到其消费的全过程中,它们随时可能被修改。在生产时、网络的传输途中、到达用户手中后以及生产商对它们进行升级,都可能造成数字产品的改变。

(4)非磨损性。数字产品一旦创制出来,就能永久存在,是名副其实的“耐用品”。不像传统的有形工业产品,会随着使用时间和频率增加慢慢磨损,直至被消耗掉。

(5)传播的快捷性。该特征是虚拟的数字产品所特有的。人们通过网络能够在极短的时间内,把数字产品传送至世界任何地方,如发送电子邮件。而工业产品只能借助各种交通运输工具进行传送,但再快的交通工具也无法与数字产品传播速度相比拟。

3.2 数字产品的经济特征

(1)生产方面。数字产品没有传统意义上的制造过程和销售过程,研发后可以大量低成本复制,零库存,成本的虚化,收益的长期性,遵循边际收益递增规律,采用与工业品完全不同的定价方法。

(2)流通方面。数字产品的销售和货款的结算可以在线完成,贸易无形化,可以广泛地、快速地传送。传统的中间流通环节消失,生产消费直接接触,国际交流极为便捷,国际服务贸易持续增长。

(3)分配方面。数字产品在分配上采用更有效的技术,以一种产品或服务代替已过时的产品或服务,或通过其他方式改变获取数字产品的途径,都会导致数字产品分配与利用状况的改变。

(4)消费方面。数字产品属于经验产品、外部性商品。因其可复制性和共享性,又具有公共物品性质,在消费上有非排他性。

4 基于数字产品的课税对策

在认清数字产品的物理和经济特征之后,就要纠正电子商务课税的传统研究视角、方法和思路,立足时代高度进行创新,抛开时代错位下的关于税种适用的无谓纷争,创建知识时代的电子商务新税制。

对电子商务课税实行的具体对策是:本着“简税制、宽税基、低税负、易征管”的思路,设置一个新税种,实行单一比例税率,以在线电子商务交易额为计税依据,以购买方为纳税人,以资金支付环节为纳税环节,以购买地为纳税地点。

在税收征管上,由现行控制信息流变为控制资金流。因为在数字产品的电子商务交易中,物流消失了,而资金流的控制节点少于信息流,实践可操作性更强。为此,要在买方通过金融机构或第三方支付进行电子商务交易付款环节,植入计算机程序,自动扣缴税款入库。这种自动扣缴模式,忽略对交易内容信息的监控,免除普通税务人员的人工干预,可极大地简化征管工作,且基本不损害交易者的隐私权。总之,通过在资金支付环节自动扣税,可以形成一个税制简单、征管效率高、征收成本低、完全自动化的新型电子商务课税模式。

参考文献:

[1]陈雪.数字产品研究综述[j].天中学刊,200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