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施工方案

低碳施工方案

低碳施工方案

低碳施工方案范文第1篇

今年8月26日,中国低碳减排业界的第一个全国性组织――“全国工商联新能源商会低碳减排专业委员会”在京成立。其将在气候变化政策协调、低碳标准论证以及低碳投融资方面展开工作。

8月30日,中国首个低碳功能区项目在京举行启动仪式,计划投资400亿元将安徽江南产业集中区打造成低碳工业区。这并不是发改委批复的国家低碳试点,而是地方政府联合研究机构推动的。

[相关链接]

5省8市低碳试点方案缺亮点

在国家低碳试点启动一周年之后,五省八市的试点的实施方案近期有望获批。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低碳试点方案待批时间长达一年多,主要原因是方案的多项指标,如节能强度指标、碳强度指标和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目标等,面临着与国家相关规划的衔接问题,而不少规划的分解方案目前还没最后敲定。特别是一位参加过地方试点方案论证的低碳政策专家表示,各地试点方案大同小异,仿佛是从一个模子里面出来的,面面俱到,但又毫无特色,还没看到一个让人眼前一亮的方案,而且各地对低碳试点方案到底试什么,也没有形成共识,各地试点方案中的所提的主要量化指标各不相同。据悉,国家发改委将于9月带领试点地区负责人到美国低碳发展比较好的城市考察。

8月12日,湖北省召开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会议,研究部署推进低碳试点工作。作为全国低碳试点单位之一,湖北省动手快、措施硬,一年来采取健全机制、政策配套、资金扶持、营造氛围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实现了低碳试点工作的良好起步。

投入巨资设立低碳专项资金。今年初,该省在全国率先设立低碳发展专项资金,由节能、淘汰落后产能、建筑节能、低碳试点和新能源建设等5项组成,总额1.7亿元。其中,新增的低碳试点和新能源建设专项资金,按激励性转移支付的方式管理,奖励给各级政府统筹使用,发挥资金最大效益。

统筹推进碳交易试点。目前,湖北省发改委已启动碳交易试点前期研究工作。有60多家企业参加的武汉市碳减排协会,正在按照“自愿设计规则、自愿确定目标、自愿参与交易”的原则,开展区域性碳交易的探索。据悉,该省将抓紧组建碳排放权交易所。

低碳施工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建筑设计

根据我国相关的数据统计,近年来虽然我国的社会经济得到快速的发展,但是其能源的消耗也十分的巨大,其中建筑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能源消耗尤为突出。这不仅不利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还对周围的生活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因此在现代化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对其建筑能耗问题的控制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我们在对现代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我们就要将低碳建筑设计理念应用到其中,从而促进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

一、低碳建筑的发展趋势

所谓的低碳建筑其实也就是指,在建筑工程施工中,其施工设备、材料以及技术都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可以将建筑的能力消耗降低到最小,使得能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最大化的提高,从而实现建筑物的节能减排。目前在我国低碳建筑发展的工程中,其低碳建筑的形式是经历了节能建筑和绿色建筑这两个阶段以后发展而来的,因此其许多方面,低碳建筑和节能建筑、绿色建筑都有着许多的共同特点,从而在节能减排、低碳生活方面都有着一定的积极作用。

从当前我国低碳建筑的实际应用情况来看,人们对低碳建筑这一新型建筑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就使得人们在建筑节能减排的过程中,其自身的经济成本没有得到很好的控制,反而加大了其成本的消耗。而且从现代我国低碳建筑建设发展的经济方面来看,人们在对其进行施工的过程中,虽然后期的节能效益比较好,而且提高了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但是前期的投入过大,这也不符合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

从当前我国低碳建筑的节能技术上来看,人们在对低碳建筑进行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其自身所包含的内容十分的复杂,这就使得人们在低碳建筑建设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虚度偶的施工难点。为此,我们要实现对低碳建筑施工方法的系统化规范,除了要在不断的探索中,来对其进行相应的分析,还要向国外发达国家学习,只有这样才能使得低碳建筑的生命周期和节能效益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进而满足我国现代化建筑行业发展的相关要求。

二、设计初期在排碳量评价上的不足

同能量有关的设计与决策大多数都发生在设计的初级阶段,若此时能量顾问没有介入其中,那么对排碳两的评估是根本无法进行的。当建筑到了施工阶段,节能减排只代表是否能降设计师的要求都完美的表现出来而已,根本无法进一步的加强节能减排的效果。所以要想真正实现对建筑排碳量的控制,就必须从设计的初级阶段开始。

随着人们对建筑能耗和排碳量分析的重视,利用计算机技术对建筑能耗进行模拟与分析的方法越来越多,目前已经有许多成熟而优秀的软件被广泛应用,如美国的Energy plus,英国的ESP-r以及加拿大的Hot2000等。这些建筑能耗的模拟和分析软件,大大的提高了方案设计时的准确性与效率。当今社会已逐渐迈入低碳时代,建筑的能耗与碳足迹都会将对环境的影响直观的表现出来。和节能型建筑不同,低碳建筑的节能不但可以通过被动式设计来实现,同时还能利用具有优质性能的建材与设备来实现。同时在建筑自身的能量上,低碳建筑将会具有更强的依赖性,必须要从方案设计的初级阶段就将低碳建筑的准备做好。

要想让能量分析对建筑设计,尤其是对方案设计真正的起到有效的作用,有可能的解决之法有:第一,保证在设计的每一个阶段都可以对能量进行快速的分析,这一点在设计的初级阶段对方案进行推敲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第二,经过模拟分析的结果明了、直观,对设计决策有帮助;第三,相关软件的操作要简单、方便使用。

三、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的低碳建筑设计

建筑信息模型是以建模技术为基础的,在项技术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虚拟建筑模型,其中具有丰富的建材与构件的信息,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的数据库。它不但能够在建筑设计中发挥作用,同时还可以应用于成本计算、结构设计、物业管理以及设备管理等与建筑相关的每一个环节。

以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为基础的3D CAD软件,随着智能化与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优势最主要的一点就是通过这种技术建立起来的模型中具有丰富的建筑信息,只要在其中导入与能量分析相关的软件,就能很方便的获得相关能量分析结果。该结果中包括了建筑热性能指标、建筑月能耗量、建筑年能耗量等信息。模型中的大量建筑信息可以为建筑排碳量的评估提供帮助,最终完成低碳建筑的设计。

四、低碳建筑设计同建筑信息模型技术的结合

与建筑节能和绿色建筑相同,低碳建筑也是从方案的设计阶段逐渐开始实现的。建筑信息模型技术从设计之初就能向设计者提供关于排碳量和能耗的最为合理的设计决策。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建立起的虚拟建筑模型中,具有大量与建筑各个环节相关的信息,并结合其他的能量分析工具,让设计这可以快速的完成建筑各方面的能量分析与评估。

对于建筑方案的反馈来说,能量模拟的作用是特别重要的,而它也是使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来设计建筑方案的真正目标,这种及时而准确的能量分析反馈在2D时代是无法实现的。在任何一个建筑的设计阶段,通过建筑模型来的完成能量分析都是准确而及时的,其结果也更加直观,不但方便设计者掌握建筑的整体情况,同时对委托方与各专业的交流也非常有利。在设计方案时,如果设计者对建筑的构造形式、空间结构和材料等进行修改,那么在建筑模型中的相关信息同样会发生变化,所得到的对碳足迹和建筑能耗的分析结果同样也会出现变化。经过对结果的分析与比较,设计者可以找到排碳量最低,对环境影响最小的设计方案。

作为建设低碳城市、发展低碳经济的关键部分,低碳建筑已经成为了建筑业发展的主流趋势。以建筑信息模型为基础进行的建筑设计,因为该建筑模型中包括了与建筑有关的全部信息,让设计者可以利用能量分析软件,随时对设计进行分析,快速的获得分析结果,并藉此对建筑设计方案作出及时的调整,使建筑性能更为优化,最终实现节能减排、低碳建筑的目标。

五、总结

由此可见,在当前我国低碳设计理念实际应用到过程中,由于受到各方面影响,因此其发展速度十分的缓慢。不过,随着新型节能技术的不断引进,人们也将其广泛的应用在低碳建筑工程当中,这就使得建筑的节能效果和环境保护得到有效的提高,这就使得我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体系初步形成,这不仅有利于我国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还为人们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低碳施工方案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地方立法;山东省

法律制度在传统发展模式向低碳发展模式转变中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发达国家都推出了各种低碳经济法案,为发展低碳经济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像美国发展低碳经济还呈现出一个显著的特点,那就是地方政府在相关政策制定及行动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美国地方的一些州和市的地方政府机构、工商企业以及非政府组织通过颁布具体的法案、政策和行动措施,自下而上地制定温室气体的减排方案。各州结合本州实情制定相应的低碳经济相关法律政策,推动地区环境质量改善以及经济低碳发展。各地的这些做法,为联邦政府层级的政策和法律出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目前,我国也制定了未来一定时期的减排目标和促进低碳经济发展的政策法律,但我国低碳经济立法就目前来看还不成体系,相关的法律法规零散杂乱。在低碳经济已全面启动而目前国家层面发展低碳经济的法律体系还不完善的情况下,探索地方立法予以保障地方低碳经济的发展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即使中央立法也仅能解决一些最基本的和最普遍的问题,期望中央立法详尽和具体是不现实的。我国幅员辽阔,各地的环境状况和经济发展水平差异很大,这就要求应针对不同地区的情况制定发展低碳经济的具体措施和手段,地方立法可以将这些具体的措施和手段固定下来。另一方面,地方立法还可以将国家法律法规具体化,填补中央立法的空白,解决地方特有的问题,而且还能为中央立法积累经验。各地应借鉴国内外的相关先进经验,以地方性立法作为规范发展低碳经济的重要手段。山东省是经济发展大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研究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现状

依据我国《立法法》,地方立法包括地方性法规和地方政府规章两大类。在山东省,地方性法规是指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山东省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以及济南市、青岛市和淄博市三个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上位法相抵触的前提下,按照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地方性规章是指山东省人民政府以及济南市、青岛市和淄博市三个市的人民政府根据上位法,按照一定立法程序制定的规范性文件。

基于“北大法宝”下的法律法规数据库,山东省人民政府及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人民政府及其相关部门网站等资源,笔者对2005年1月1日(部分溯及至1990年1月1日)至2012年10月1日之间,山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山东省人民政府,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以及济南市、青岛市、淄博市人民政府等颁布的与低碳经济相关的地方立法进行了查询,结果如下:(1)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现行法规、规章:自2005年1月1日至今,山东省现行法规共有440件,其中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主要有21件;自2005年1月1日至今,山东省现行政府规章共有544件,其中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主要有22件。(2)济南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现行法规、规章:济南市现行法规237件,其中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主要有17件;济南市现行规章90件,其中与低碳经济有关的主要有8件。(3)青岛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现行法规、规章:青岛市现行法规104件,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主要有21件;青岛市现行地方性规章有197篇,其中与低碳经济相关的主要有28件。(4)淄博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现行法规:淄博市与低碳经济相关的现行法规主要有13件。

在山东省省一级颁布的法规规章中,《山东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山东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山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规定》、《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山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等法规对促进山东省低碳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山东省清洁生产促进条例》对清洁生产的推行、实施、审核、监督管理和法律责任都给予了明确规定,并提出了一系列鼓励措施。《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规定对山东省机动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按国家规定排放标准执行,明确指出鼓励清洁能源机动车的开发、生产、销售和使用;鼓励和支持城市公共客运优先选用清洁能源机动车型;鼓励使用清洁车用能源和优质车用燃料等。《山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积极推进能源结构调整,大力发展可再生能源。制定促进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措施和中长期规划,大力发展风能、太阳能、地热能、沼气、生物质能、潮汐能等可再生能源,加强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的科研、开发和建设,实施示范工程,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山东省农村可再生能源条例》针对农村的可再生资源,从科研开发、推广应用、保障措施、安全管理、法律责任等进行了规定。《山东省节约能源条例》针对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能的各种资源,从节能管理、合理使用资源、节能技术进步、激励措施、监督检查等方面进行了规定。《山东省资源综合利用条例》针对资源的管理与监督,开发、回收与再生利用,并出台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政策。《山东省促进散装水泥发展规定》鼓励发展散装水泥产业以及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明确了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是促进发展散装水泥产业的责任主体。在企业新建、扩建和改建预拌混凝土、预拌砂浆项目时,在用地、资金等方面政府有关部门应当给予支持。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应当在农村规划建设散装水泥销售网点,建立健全散装水泥配送和服务体系,并鼓励农村居民使用散装水泥、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条例》关于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等方面规定了政策措施和法律责任,明确规范了高新技术发展中的相关行政行为,有力地保证了山东省高新技术发展政策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对于促进山东省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发挥高新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产生了重要影响。

另外,山东省为发展低碳经济还出台了《山东省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山东省节约能源“十一五”专项规划》、《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山东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和《山东省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及考核实施方案和办法》,并且制定了177项地方节能减排的标准和严于国家标准的火电、水泥、造纸、煤炭等行业污染物地方排放标准。

三个具有地方立法权的市制定的与发展低碳经济相关的法规、规章,对对本地低碳经济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济南市制定了《济南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济南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济南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济南市电力管理条例》、《济南市发展散装水泥管理规定》、《济南市城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济南市森林资源保护管理办法》、《济南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建筑节能管理条例》、《济南市名泉保护条例》和《济南市农村四荒资源开发管理条例》等。青岛市制定了《青岛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青岛市民用建筑节能条例》、《青岛市科技创新促进条例》、《青岛市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条例》、《青岛市海洋渔业管理条例》、《青岛市大气污染防治条例》、《青岛市海洋环境保护规定》、《青岛市近岸海域环境保护规定》和《青岛市生活饮用水源环境保护条例》等。青岛市因为近海的地理位置,还特别出台了一些关于海洋保护的法规条例。淄博市制定了《淄博市新型墙体材料发展应用与民用建筑节能条例》、《淄博市水资源管理办法》、《淄博市资源综合利用管理办法》、《淄博市散装水泥管理办法》、《淄博市矿产资源开采监督管理办法》和《淄博市煤炭管理办法》等。此外,淄博市还将“加快构建符合低碳经济发展要求的产业结构体系、技术支撑体系、能源保障体系和绿色消费体系,加强低碳技术和产品的开发应用,不断降低碳排放强度,努力实现绿色发展”写入了“十二五”规划纲要。

从上述立法的内容看,这些法规和规章可以归纳为污染防治立法、自然资源立法、生态保护立法以及其他方面的立法。总的看来,山东省出台的相关支持低碳经济发展的立法,只是从环保、节能减排,以及国民经济发展五年规划等相关层面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规章,缺乏统筹规划考虑制定相关地方立法。当前,发展低碳经济已成为大的潮流和趋势,国内许多省市如重庆、海南、江西等省市已相继提出建立低碳发展实验区,安徽省正式谋划出台《安徽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条例》,而山东省目前没有制定出能够对低碳经济发展予以政策引导和法律保障的相关法规体系,这成为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最大的阻碍。而济南、青岛和淄博三市发展低碳经济的相关政策法规不少的仅仅是对上一级相关规定的沿袭和集成,在支持低碳经济发展方面也缺乏相关政策引导,已有的政策法规缺乏准确的目标定位和明晰的总体方案。

二、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立法对策

鉴于发展低碳经济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山东省应当尽快探索和建立起一套符合地方特色的发展低碳发展的法规体系,按照发展低碳经济的总体规划,将“低耗能、低排放、低污染”作为低碳发展立法的着力点,明确政府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的职责,确立生态环境和基本资源的产权关系及交易机制;明晰涉及低碳经济中各相关利益主体的权责关系、利益分配及效率与公平等问题,为地方发展低碳经济提供法制保障。建立健全山东省的低碳经济法规体系,既要符合生态循环的自然规律,又要符合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客观规律,还必须结合山东省的自身特点和现状。

发展低碳经济,制度创新是关键。地方在推进低碳经济过程中,除坚持以往有效的环境法律制度外,还应特别突出发展低碳经济的规划制度、低碳产业目录和退出制度、碳评估和碳排放目标责任制度。通过制度建设,在低碳经济发展过程中,要逐步建立并完善起发展低碳经济的激励机制、合作机制、科技支撑机制和法律监督机制。

(一)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立法的总体要求

山东省制定地方低碳经济法规规章,必须充分考虑各区域公众的科学文化基础、思想道德、生活习惯等因素。通过区域性的立法制定出符合特定区域公众基础,又能切实推动本区域低碳经济法规规章。区域立法要在国家立法的指导下进行,要对本区域内的自然资源禀赋、经济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和公众基础等因素进行充分的评估,并制定出指标明确、操作性强和特点明显的区域低碳经济法规规章,突出立法的地方特色。进一步确立和贯彻适当的立法理念,积极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贯彻可持续发展理念。健全低碳经济法规体系,尽快制定地方综合性低碳经济法规,填补低碳经济专门立法空白,进一步完善低碳经济法律制度。改善环境立法程序,发挥地方环境立法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立法过程的公众参与。

结合山东省省情加强发展低碳经济的法规体系建设,当前要抓紧制定节能、节水和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的法规规章,研究建立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明确生产商、销售商、使用单位以及消费者的法律义务。另外,在研究建立推进低碳经济发展的地方法规体系的过程中,也要注重对现有相关法规的修改,适当增加有关低碳经济的条款;建立完善节能、环保等行政监管体制和执法监督体系,保障节能、减排、环保等法律法规的顺利实施。建立相应的统计、监测、评估、考核等标准体系。

山东省地方立法要充分考虑到相关的财政政策与税收政策。其一,财政政策是地方政府目前常用的经济手段。财政政策效率高但易滋生腐败,从而会减损财政政策对发展低碳经济的正向效果,因此采用财政政策就必须要求其法制化。从近几年来的实践中来看,政策的短期性、灵活性与法律的长期性、稳定性之间的矛盾,成为国家立法考量财政政策工具如何通过法律干预的难点,当然,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中的地方财政立法经验,也将会为国家未来财政法制化提供经验借鉴。其二,税法调整是发展低碳经济重要的法律手段。税收的制定权虽然很大范围还是在国家而非在地方,但是对于地方税来说,地方仍然可以拥有很大运作空间。例如,山东省对其辖区的低碳产业可向国家争取销售环节增值税的即征即退政策后进行地方立法,这样就有利于降低节能、清洁能源产品及产品的生产设备的增值税税率;对新建节能和清洁能源生产企业可在企业筹资阶段给予合同印花税的税收优惠;在相关企业购地建房、置房阶段给予城镇土地使用税、房产税及契税的税收优惠;对节能和清洁能源产品企业再投资给予退税等优惠;对消费环节的消费者也可以借鉴欧美经验将其纳入低碳经济税收优惠政策范围内。此外,山东省还可以通过地方立法完善绿色信贷经营运行体制,建立绿色基金、发行绿色金融债券,以及构建碳排放权和排污权交易市场等,来促进低碳经济的发展。

(二)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立法的基本内容

在发展低碳经济立法总体思路的指引下,在法律的具体制定环节,我们可以考虑设计一套以轴心法律带动相关配套法规的立法模式,来保障和引导山东省低碳经济的发展。

1. 制定《山东省低碳经济促进条例》及其相关配套立法

对于山东省的地方立法首先要考虑出台一个综合性的条例,即《山东省低碳经济促进条例》,对从山东省发展低碳经济的宏观层面上进行立法布局,再结合本省的具体情况,在财政税收以及金融制度等方面进行更为有效的地方立法。

2. 设立发展低碳经济的专门机构

综合性的低碳条例出台之后,制度安排必须及时跟进。应当设立专门的机构开展低碳经济的实施工作。建议以省发改委为总牵头单位,从低碳技术、低碳政策研究、低碳金融、节能减排、碳排放权交易市场等领域,设置专门的管理机构来负责推进山东省低碳经济的顺利开展。

3. 出台省政府发展低碳经济工作的总体指导意见

在省低碳综合条例和具体机构的全面统领下,鉴于我国的政治体制特点,发展低碳经济还离不开政策的引导和保障。建议省政府适时出台《关于发展低碳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指导意见》,对现阶段低碳经济工作的开展提出总体的思路安排。在总体思路指引下,各相关职能部门必须拿出本部门实施低碳经济的发展意见,比如省工信委可考虑制定《加快发展工业低碳经济的实施意见》、《关于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达标活动的意见》,省环保厅可考虑制定《关于进一步加快全省环保产业发展的意见》。只有各部门真抓实管,齐头并举共谋低碳经济的实施,才能有利保障我省低碳经济的全面、健康开展。

4. 进一步落实节能减排工作,出台综合性的工作实施方案

节能减排工作是评价各省市低碳经济实施情况的重要评价指标,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在国际气候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做好节能减排工作不仅对我国产业结构转型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还可以为我国未来国际气候谈判争取更多砝码。对于节能减排工作我省决不能有丝毫松懈,可以考虑由省发改委和省环保厅联合制定《山东省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实施方案》,对“十二五”期间山东省节能减排工作提出具体的工作实施方案,以保证超前完成中央下达的减排指标。

5. 重视资源综合利用的立法工作,多种手段保障资源的回收利用

资源的综合利用程度的高低,是评判一省可持续发展程度的重要评价指标。山东省必须重视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应当专门立法来保障资源综合利用的工作的开展。可以适时制定《资源节约条例》、《资源综合利用认定实施细则》等综合性的地方法规。鉴于山东省产业结构中煤炭资源依赖程度较高的问题,可以考虑出台《炉渣和粉煤灰综合利用管理办法》;在工业用地中土地资源的占用问题,可考虑出台《关于工业建设项目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的实施意见》;当然,有效开展资源实施利用离不开税收等政策的经济调节作用,应当出台《山东省关于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增值税政策若干问题的意见》,以明确资源综合利用增值税新旧政策的衔接事项,利用经济手段来刺激和保障资源回收利用工作的全面开展。

此外,济南、青岛和淄博三市也要根据本市的具体情况,适时制定一批促进本市发展低碳经济的法规规章。比如济南作为省会城市,在科技、文化、教育、卫生等领域有着其他城市所不具有的先天优势,居民整体受教育程度较高,可以重点考虑在资源的回收利用领域制定符合本市特点的地方立法,利用法律和经济调节手段,对生活、建筑、电子等各类垃圾分类回收进行细致的规定,以最大程度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青岛市作为沿海旅游城市,要突出海洋特色,重点要在海水淡化、绿色交通能源、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领域取得实质性的进展,抓紧制定相应的法律保障和激励措施;淄博市作为全国闻名的重工业城市,可以考虑在节能减排领域、新材料技术、碳排放权交易等领域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优化淄博的经济结构,力争在能源结构领域尽快实现低碳转型。

参考文献

[1] 郭冬梅.应对气候变化法律制度研究[M].法律出版社, 2010年.

[2] 张剑波.低碳经济法律制度研究[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3.

[3] 白洋.我国低碳经济法规存在的问题及其应对机制[J].企业经济,2012年第8期.

[4] 王灿发主编.北京市地方环境法治研究[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5] 白洋.山东省开展低碳经济的法律环境分析及实施路径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第3期.

[6] 朱伯玉等.低碳经济的政策法律规制[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3.

[7] 马辉.黑龙江省发展低碳经济法律规制研究[D].哈尔滨工程大学,2010.

低碳施工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低碳经济;工程经济风险; 防范管理

【中图分类号】 D912.29【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7-0301-02

低碳经济是伴随着经济发展的一系列问题出现的,在面对着经济发展中的高能耗,高污染和高排放的时候,低碳经济应运而生。由于处在经济转型期,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经济面临的风险也将增加。本文在分析了低碳经济下工程经济风险的情况下,提出了相应的防范管理建议。

一. 低碳经济及其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低碳经济是指以资源的低消耗和污染物的低排放为目标,在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指导下,运用技术创新、开发新能源等方式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同发展的一种模式。

我国人口众多,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部分资源短缺严重,大气污染、水污染的程度越来越深等等。究其原因,主要是由于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经济发展模式造成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在改革开放初期确实推动了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为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了重要贡献,但是如今这种发展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近年来我国开始倡导以节能环保为主题的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希望通过技术创新和新能源投入实现经济的良性发展。现如今,低碳经济已经进入到工程、建筑、制造、新能源等各个行业,呈现出遍地开花的景象。

二. 低碳经济的发展方向

1. 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和发展循环经济

节能减排就是指减少能源消耗量的情况下仍然获得与原来相同的甚至更多的产出,减少污染物排放量,也就是利用先进技术有效的利用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和使用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排放。而采取先进技术降低能源消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一个重要的途径就是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是指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目标,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它与低碳经济的发展目标是一致的,因此发展循环经济就是发展低碳经济。

2. 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新兴低碳产业

合理分配第一、第二和第三产业的比重,大力发展新兴低碳产业,主要包括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和新能源汽车产业等。这些产业的主要特点是知识密集型、资源消耗少、综合效益高。国家应该给予新兴低碳产业以优惠,在政策和财政上给予支持,以促进低碳产业的发展。

3. 努力进行低碳技术研发与推广应用

低碳技术是发展低碳经济的技术途径,低碳技术主要包括节能减排技术,可再生能源开发技术和碳中和技术等。在工业生产中,能源的消耗量大,特别是电力生产,热能供应,钢材加工制造,化肥生产等行业。为了降低这些行业的能源消耗量,可以研发推广高效能的工业锅炉、节能型供热或制冷设备、节能电机和变频器、余热发电、空调节能、建筑材料节能等技术。

三. 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

1. 工程施工方案存在的风险

由于以往单纯的经济利益导向,工程施工方案考虑的主要是经济利益的最大化,往往忽视对工程项目环境的保护、工程材料的选择和污染物的排放等。在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施工方案就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影响,把环境纳入到工程施工方案的考虑要素当中,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由于处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期,工程施工方案在低碳经济下还要进行不断地摸索。

2. 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

由于在工程建设市场中存在着“买方市场”,建设参与单位多而工程买方少,因此各家工程单位面临着严峻的投标竞争压力。为了赢得竞标,各工程建设单位就采取压低价格的方式,大打价格战。但是价格过低会出现一些问题,比如工程质量的降低,人员积极性不高,工程后期服务难以满足等。在工程建设中加入环境因素就加大了工程建设单位的支出成本,这样会加剧竞标单位之间的恶性竞争,导致一系列的问题发生,从而增加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

3. 环境保护制度的新风险

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是指对工程项目可能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预估,提出预防或减轻不良后果的措施,然后实施跟踪监测的制度。低碳经济模式下,工程建设单位要把环境因素的成本考虑进去,在压价行为普遍的情况下,这更加减少了企业的经济收益,对工程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不便。这种低碳经济下的矛盾主要表现在不完善的法律法规与工程单位的环保成本之间,这就是环保制度的新风险。

4. 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工程承包合同中都包含建设材料的使用标准,在低碳经济下,需要修改工程承包合同中关于建设材料的规定。而在此基础上,环保材料的价格势必上扬,而由此增加的开支由施工单位负责,这无疑又增加了建设单位的负担,降低了企业经济效益。或者工程建设单位虽然在建设全过程体现了低碳环保的理念,严格按照投标单位的要求进行了工程施工,但是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一系列问题也是由建设施工单位承担责任。所有这些风险都在工程承包合同中转嫁到了工程建设单位,这就是低碳经济下工程承包合同的风险。

四. 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的防范措施

1. 工程施工方案的风险对策

一是工程建设单位可以在竞标时就强调工程施工方案中节能环保的重要性,在施工方案中强调工程环保选址,选购环保材料,使用减排放的排污设施等,以此来获得投标单位的认可。同时让低碳经济理念成为投标者关注的因素,这样就可以防止价格战的发生,增加了工程报价,也提高了工程企业的经济效益;二是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对工程经济预测的准确性,减少不确定性风险造成的损失。

2. 工程投标与报价风险对策

工程投标与报价的风险主要是由于竞标企业压低价格恶性竞争的结果。工程企业要想在低碳经济模式下赢得竞争力,需要转变企业发展理念,以低碳经济发展的思想指导企业发展,进行工程环保选址、使用节能环保材料、引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染物排放等,整合企业优势资源,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以便在竞标过程中立于不败之地。

3. 环境保护制度新风险对策

环保制度的新风险主要是由于新增的环保成本降低了企业的经济效益,而旧有的环保制度又不能解决企业面临的矛盾。针对这个问题可以有两个解决办法:一是国家制定相应的法律法规,在要求企业重视环保的同时给与企业以适当补贴,降低企业面临的经济风险;二是工程建设单位要把低碳环保思想融入到企业发展过程中,加强对员工低碳环保意识的培训,使节能环保意识成为企业的发展理念。

4.工程承包合同风险对策

工程承包合同风险是由于在“买方市场”环境下,工程建设单位处于劣势地位造成的工程经济风险。为了防止此类问题的出现,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改进:一是工程建设单位要积极与投标单位进行沟通和谈判,争取更加公平的环境,签订更为平等的工程承包合同,比如把由于不可抗力因素造成的损失由投标单位负责,降低工程建设单位的风险;二是加强对合同管理人员的法律知识培训,通过法律手段维护企业

的合法权益。

结束语

低碳经济模式是工程建设领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是在经济发展的重大转型期,实施低碳经济发展还面临着许多工程经济风险。如何把经济风险带来的损失降低到最低限度,是每个工程施工单位所必须思考的。

参考文献

[1] 李志宏.低碳经济下的工程经济风险与防范管理[J].生产力研究, 2012(6)

[2] 江晨辉,张霜.低碳经济目标下钢铁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绩效评价[J].商业会计,2013(2)

[3] 张婧.低碳经济时代能源行业发展及创新思考[J].商业时代,2013(3)

低碳施工方案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低碳经济;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4244(2014)08-331-2

当前,全球发展低碳经济的热潮高涨,这对煤炭企业等资源型企业带来了较大的冲击。应对低碳经济的挑战,企业必须从战略的视角出发,制定包括人力资源在内的管理战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推动煤炭企业低碳化转型。

一、低碳经济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

低碳经济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人力资源规划、培训开发、绩效管理、劳动关系等方面。

(一)低碳经济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规划的影响。低碳经济的发展要求煤炭企业各类人才具有较强的低碳理念,并能够践行这种理念,从而对人力资源规划会产生较大的影响。首先,从规划的指导思想来看,必须更为注重低碳理念的践行,必须将低碳作为指导思想,成为指导整个规划的基本理念。其次,从规划的主要内容来看,必须体现低碳的内涵,如在人力资源建设的基本途径中要有低碳化的渠道。再次,从规划的保障措施来看,要体现如何利用低碳来推动新形势下人才培养。

(二)低碳经济对煤炭企业人力资源培训开发的影响。首先,从人力资源培训来看,在低碳经济模式下,煤炭企业必须在培训的内容中适当加入低碳的内容,以帮助职工掌握低碳行为方式,如在选煤过程中,要求职工对一些品质相对较低但仍然具有利用价值的煤炭进行集中处理,再如在煤矿的设计中,要求设计人员根据煤矿瓦斯等的分布情况,尽可能的对其进行利用等等,通过这种培训在职工内部形成一种倡导节约的理念。其次,从人力资源开发来看,煤炭企业要根据低碳经济发展的要求,对职工队伍进行优化配置,明确推动低碳开发的人员,以保障低碳开发模式落到实处。

(三)低碳经济对煤炭企业绩效管理的影响。首先,从绩效考核的原则来看,在考核的理念上必须更为注重低碳节约,并以此指导绩效考核方案的制定和考核行为。其次,从绩效考核的指标及其权重的设置来看,必须设置低碳相关指标,如低碳消费、低碳生产等,并给与这些指标更大的权重,以倡导低碳理念。

(四)低碳经济对劳动关系的影响。首先,从人员聘用来看,在低碳模式下,煤炭企业在人员聘用特别是高层领导聘用中必须注重具有低碳理念,必须能够践行低碳行为。其次,从劳动关系的管理来看,煤炭企业必须制定完善的管理方案,对倡导低碳的职工进行嘉奖,对铺张浪费的职工则要采取惩罚甚至解聘的措施。

二、低碳经济模式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取得的成效

总体来看,低碳经济在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已经形成了一定的影响,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这为后续低碳经济的推广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一)低碳理念得到初步倡导。首先,从宣传的角度看,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煤炭企业会通过新进人员培训、业务或者说技术培训等方式倡导低碳理念,这不仅深化新进人员对于低碳经济的认识,形成一种低碳理念,并指导新进人员的行为。而且可以在煤炭企业内部形成一种宣传、推动低碳发展的良好氛围。其次,从实践来看,煤炭企业管理人员特别是高层管理人员对低碳的认识进一步清晰化明朗化,部分管理人员已经充分认识到低碳中所蕴含的经济涵义,如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带来的能源节约、环境污染的减少等,再如部分煤炭企业已经充分认识到煤炭开采过程中不能“挑肥拣瘦”,而要事先执行完善的开发方案,有序的进行开采,以提高资源利用率,这实际上就是对低碳经济认识的一种深化、一种应用。

(二)低碳制度初步建立。目前,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制定各种规划、文件时,会积极的贯穿低碳理念,并提出一些具体的要求。如在人力资源规划中可能会提出培养具有低碳理念的领导,在职称职务晋升制度中可能会要求职工未受到不低碳行为导致的惩罚,在薪酬管理制度中明确薪酬与企业生产经营低碳节约密切相关等等,这些制度的建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煤炭企业低碳经济的发展。

(三)低碳管理得到初步落实。首先,从人力资源绩效管理来看,部分内含低碳理念的指标已经被纳入考核范围,当前,煤炭企业基本都执行绩效考核制度,职工的薪酬会与企业的经营效率等直接挂钩,甚至与所在部门的经济效益挂钩(临聘人员即通常所说的矿工一般采取按量付费的模式,不与煤炭企业经营状况直接挂钩),这就要求职工在生产经营活动过程中努力做到“低碳高效”,并尽可能的减少各种浪费行为特别是会对环境带来损害的行为(因为这种行为导致的行政罚款短期内会极大的降低相关责任人的经济收入),从而对低碳管理形成一种倒逼,推动低碳管理的落实。其次,从人力资源日常管理来看,一些铺张浪费的消费行为、粗放型开采模式已经被禁止,煤炭企业内部一般会设有纪检监察等部门对这些行为进行监督,而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则会将监督结果纳入到薪酬、职称职务晋升管理等过程中,从而推动低碳管理的落实。

三、低碳经济模式下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虽然低碳经济模式在煤炭企业得到广泛的应用,并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效,但具体到人力资源管理上,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表现在重视不够、实践路径不多、监督管理不到位等方面。

(一)重视程度不够低碳氛围有待进一步浓厚。首先,从企业内部组织结构来看,低碳经济与人力资源管理并不存在直接的关系,特别是,一般情况下,煤炭企业本身并没有设置专门管理、推动低碳经济发展的组织机构,没有组织的推动就进一步加大了将低碳经济应用与人力资源管理的难度。其次,从企业内部职工的认识来看,部分煤炭企业领导虽然高度重视资源重复利用工作,在一些行动中也支持低碳化发展,但如果这种低碳行动需要调集企业大量的资源特别是跨分管部门调集资源时则可能“绕道而行”,转而放弃低碳行为。从职工来看,部分职工受个人利益驱动,认为低碳经济发展与自身关系不大,本着“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态度,将自己置身于低碳之外,这种思想理念上的偏差导致低碳经济发展难以落到实处,难以在煤炭企业内部形成全员参与的低碳经济发展体系。

(二)实践路径不多低碳行动持续性有待增强。首先,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利用低碳经济模式管理的项目支持,要将低碳经济应用与人力资源管理,必须有实践项目作为支撑,这样才能使低碳发展落到实处。但在实践中,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更多的是将低碳作为一种宣传口号,作为一种理念在倡导,没有一个持续的、针对煤炭企业实际的项目方案。其次,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具体的低碳行动方案,要将低碳行动落实到实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行动方案,并建立配套的考核、考核结果应用体系,但当前的考核体系中既没有相应的考核指标,也没有构建相应的考核方案,这就难以对相关责任主体形成一种倒逼机制,督促其践行低碳行为。

(三)监督管理不到位低碳发展难以得到保障。首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尚未建立低碳发展监管制度,由于煤炭生产、销售以及煤炭企业本身的管理等行为是否低碳缺乏具体的、量化的标准,这就使得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在监督过程中缺乏具体的监管目标,且低碳经济涉及的范围广,人力资源部门要进行全面而系统的监督难度大,从而不利于低碳理念的实施。其次,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缺乏常态化的监督体系,要对煤炭生产、企业运作等的低碳行为进行监督,人力资源管理部门需要构建包括生产、运输、行政后勤等部门在内的综合的、动态的监督体系,但目前这种体系尚未形成规模。

四、适应低碳经济发展需求完善煤炭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思考

发展低碳经济是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人力资源管理要适应这种趋势,必须更新理念、制定完善的方案,严格落实,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更快的推动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

(一)更新理念高度重视两者融合。首先,要高度重视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煤炭企业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积极调研低碳经济发展的基本现状、趋势及其在煤炭企业应用的基本情况,从思想上重视这种低碳发展的趋势,为指导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奠定基础。其次,要更新理念促进两者融合,煤炭企业领导者和人力资源管理者要发挥带头示范,主动分析自身在实践低碳经济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确实转变一些与低碳经济发展不相符合的理念、思维模式,树立低碳经济模式下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

(二)制定方案推动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应用。要制定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的基本方案,首先,方案应当详细而具体的分析应用的基本现状,存在的主要问题,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其次,方案要明确应用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以此指导和规范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再次,方案要明确应用的基本途径,即通过哪些途径推动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落实,从而使方案实化、细化。

(三)严格落实保障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的实践。首先,要制定低碳经济在人力资源管理中保障措施,包括组织保障、人员保障和经费保障,在组织保障上建议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内部成立专门的科室负责推动低碳经济落实事宜,同时,煤炭企业要为这一科室的人员和经费提供保障。其次,要强化监督,对于煤炭企业本身制定的行动方案,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要动态的评估其落实情况,分析落实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向企业领导者提出改进意见,不断提高人力资源管理中应用低碳经济的能力。再次,要强化监督结果的应用,对于管理中发现的不遵守企业低碳经济管理方案的个人和部门,要对相关的责任主体进行惩罚,相反,对执行较好的主体,则要予以奖励。

参考文献:

[1]杨.低碳经济动态联盟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与竞争特性研究[J].生态经济,2013(8):140-143

[2]孙会,贝金兰.后危机时代低碳经济视角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战略研究[J].企业活力,2011(2):57-59

[3]李刚.低碳经济对企业人力资源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J].当代经济管理,2013(7):71-74

[4]冯雪清.低碳经济下的人力资源管理创新[J].现代营销,2012(8):10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