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第1篇

智能设备应对“用工荒”成企业之星

本次在青岛国际会展中心举行的中国北方第一大缝制设备展会即中国(青岛)国际缝制设备展览会上,智能环保的缝纫设备成为各大企业争相追捧的对象。“以前缝制一件衣服的钉扣子流水生产线,需要由四个工人共同完成,现在使用‘智能’钉扣机器后,由一个人负责控制电脑程序,缝纫机自动就能完成全部的钉扣流水线的工作,基本实现了无人操作。”青岛荣信泰服装设备有限公司的王荣合经理告诉记者,为了应对劳动力成本上涨及“用工荒”的压力,青岛很多服装企业都启用 了“智能”无人缝纫设备,这种设备不仅节省劳动力成本,而且省电,低碳,机器采用全封闭设计,无机油泄漏,环保又能保障劳工健康。

电脑化制衣吊挂系统、衣服自动裁剪系统等智能缝纫设备在展会现场受到广泛青睐。“今年年初,因为‘用工荒’问题,我的服装加工厂差点因停工倒闭,今天到会场就是准备购买几台‘无人’缝纫机,以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用工荒。”岛城一家服装厂的宋经理称。

众多企业在看到各种智能设备时,无不表现出惊喜之情。此种智能设备不仅能实现服装行业信息化,降低生产成本和缩短交货周期,而且更换模块操作简便,易于维修。仅需一人进行技术操作,大部分操作基本由电脑自行运作完成所有流水线的操作,既节省了时间,又减少了劳动力消耗。

目前我国缝纫机发展的现状

对服装生产过程实现智能化控制在一些发达国家已经是很普遍的现象。在对国内服装行业的一次摸底调查中发现:智能化缝纫机在很多国内企业看来并不是陌生的词语,但是开始采用智能化系统操作的只有极少数的大型服装企业,对于大多数规模有限的中小服企而言,近期内实现智能化操控并不 现实。

山东省胶州市九龙镇村民匡华春从事纺机加工,他介绍说:“国内目前使用的缝制加工用高速缝纫机,速度可达5000转/分钟,机针可以凭借高达4米/秒的速度穿透面料。但在这样高速的缝制过程中,机针和缝料之间无疑会产生剧烈的摩擦,这会导致机针针温过高,严重的会将化纤织物烧成熔洞或造成化纤缝线熔融;如果针孔过线的阻力增大,那么面线成环的条件也会恶化,引起跳针或断线。由此可见,针对不同的服装款式、不同的面料和不同的缝纫部位,如何做到科学合理地选择机针是十分重要的。”

记者在中国缝制机械协会了解到,多功能缝纫机可以缝制曲线、锁边、缝扣眼等,基本可以满足家用的所有需求。而一款智能化绣花机可以与U盘相连,将其中的图片直接绣出。据飞跃爱家多功能缝纫机华北区总经理魏强介绍,目前缝纫机的消费人群中年轻人的比例直线上升,它越来越成为家居时尚体验的工具。消费者已经开始将多功能缝纫机定位成一件“家居玩具”而非为了节省而使用的“生产工具”了。

网络化智能化缝纫机的优势

一是将传统的分散生产模式改变为集约型的生产模式。传统的生产模式指的是家庭式的生产模式。这种生产模式以家族或家庭、一个小区或自然村为单位,因而分工不明确,各自进行生产或加工的过程,不能达到资源的合理配置,容易造成资源浪费。网络化智能化的缝纫模式不仅能够充分利用网络平台,而且能够充分利用和配置缝纫机资源,以达到这样的目的:厂家(或委托网络运营商)做好需要生产的花样,然后从网络上查找缝纫机资源,或者缝纫厂家通过网络,查找到自己要生产或加工的商机,接着厂家便可以计算出产品的生产时间,以免误了下道工序的产品生产,这样能够合理配置各种缝纫机资源,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二是自动化、智能化程度高。传统的缝纫机是一立体机器,一般硬件部分有机械部分、控制部分、电源部分, 现在大部分花样机是以单片机或单板机作为控制。网络化智能化缝纫机生产模式改变了单机的生产模式,把各种针车挂在网络上,随时可以生产需要生产的花样。而且操作简单,只需往针车发送花样即可生产。如果用户需要,可以实现远程分发花样。

三是提高了产品质量。北京东兴汇邦商贸有限公司匡淑梅经理表示:“在分散型的针车加工生产模式中,一般是自己进行打版生产,即便有打版师傅,也是局限于自己的行业生产,不会进行业务研究。网络化智能化缝纫模式有专门的打版师,这打版师负责网络上多用户的打版业务,打版方式多元化,有利于打版技术的日益精湛,而且是用专业的打版软件,不用针车自带的打版器。”

四是合理利用针车,实现针车多元化的生产模式。一个工厂可能有多种针车,不同的针车打版花样格式不同,不同厂家的针车其需求的花样格式也不同,但现在比较流行的针车,其控制电路大同小异,网络化智能化缝纫模式可以转换花样,可以在不同型号的针车上生产同型号的花样。

节能环保引导智能化缝纫机的发展新趋势

随着人类工业文明的不断发展,我们所面临的生存环境也在不断恶化,因此,低碳环保引起了全世界的共同关注。如在德国科隆举办的德国IMB2009――科隆国际服装生产技术和纺织品加工博览,就是以“生态”和“可持续发展”作为主题。在缝制设备行业内,要求产品具有节能、省资源、低噪音和低震动的特点,同时还要符合人类环境改造学并拥有友好的用户界面,也就成为了大势所趋。

从服装行业自身的发展现状来看,目前原材料价格持续上涨、用电成本不断提高等因素造成企业利润缩水,因此服装企业不得不主动去面对并解决如何节能的问题。所以,在采访中,很多服装企业也都表示希望市场上能多一些节能环保型的缝纫设备。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第2篇

爷爷的缝纫机,在我们家可是大名鼎鼎如雷贯耳。爸爸和伯伯,是啃着窝头,听着缝纫机的故事长大的;我和哥哥,是啃着鸡腿,听着缝纫机的故事长大的。就连妈妈和伯母,听到“缝纫机”的名头,都要相视会心一笑。

爷爷是怎样普及了“缝纫机的故事”呢?

周末小聚饭桌上,爷爷抿一口酒,回味无穷地微闭双目。半晌开口道:“恬恬,爷爷给你讲讲缝纫机的故事吧……”

大年三十除夕夜,爷爷呷一口茶,咂了咂嘴品着茶香。电视里小品中飘来只字片语:“爷爷给你讲一个粮票的故事……”爷爷微一凝神,脱口而出道:“爷爷给你讲一个缝纫机的故事吧……”

全家出游,飞机上百无聊赖,我随口道:“爷爷,讲个故事吧。”话一出口我便后悔不迭,只等着爷爷津津乐道老掉牙的故事,没想到奶奶倒抢了先:“让爷爷给你讲个缝纫机的故事吧”

缝纫机到底有着怎样的前世今生,蕴含着何种的唏嘘悲欢?为何爷爷魂牵梦萦念念不忘?

话说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初,中国经济萧条,物质极度匮乏,收音机、手表、缝纫机、自行车被称为“四大件”,拥有其一者就无比荣耀自得,人们是很少能穿上新衣服的:买,太贵;做,太费。就在那样一个看似普普通通实则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难忘日子里,我那在机械工程系任教的爷爷走在路上,慧眼一瞥,不偏不斜刚刚好,看到马路旁边商店橱窗上的一行大字:缝纫机打折处理。那时缝纫机价格都在一百元左右,而爷爷每月的工资有五十六元,但那台打折处理的缝纫机仅售三十元。爷爷立刻上前询问,营业员据实道来:这缝纫机卡机。我不知道缝纫机如何卡,想来大概跟电脑卡机一样,是一种很致命的硬伤。爷爷俯身仔细检查,不一会儿便发现症结所在:原来就是一只连接的钉子断了。爷爷心中大喜,又连忙稳住心神,装做若无其事:这么个大便宜近在眼前,此时不下手更待何时?一摸兜――大事不好,囊中羞涩。爷爷生怕天上掉下的馅饼砸不着他,眼瞅到嘴的野鸭扑棱棱地飞走,千叮咛万嘱咐营业员把这缝纫机留下,一溜小跑回家取钱。营业员负责地提醒他老人家:这缝纫机不退不换,你买回去可不能后悔呀!爷爷连连点头称谢,在售货员疑惑不解的目光中乐呵呵地哼着小曲回了家。宝贝到手后,爷爷又心生一计,立刻给厂家去了封信,提意见说产品质量不好,设计不佳,钉子断了。那时人心多朴实啊,厂家不日就寄来两根原装钉子,外加感谢信一封,诚恳欢迎爷爷以后继续多提宝贵意见。从此之后,爷爷便英雄有了用武之地,自给自足丰衣足食,亲自动手操练起来,一机在手全家着装不愁,爸爸和伯伯总是穿着新衣上学去了。

故事的情节不算惊心动魄,却也一波三折。最有趣的是爷爷讲故事时绘声绘色的描述和得意洋洋的狡黠神情。而且,这故事的教育意义相当博大精深:第一,知识就是财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第二,该出手时就出手,机不可失失不再来;第三,早起的鸟儿有虫吃,勤劳的人有衣服穿。所以,这故事作为家庭保留节目茶余饭后众口相传几十年,并被我等晚辈列为机械史上的经典之作,绝对名副其实J

俗话说百闻不如一见,那传说中的缝纫机历经数次搬迁,仍然留用家中,也许那更是一段岁月的见证,让大家不忍丢弃。木色幽幽泛着温润的光泽,黑色机身上有贝壳镶嵌的彩色花饰,精致的踏板与转轮使它看起来好像一架古老的纺车。小时候,我喜欢煞有介事地坐在缝纫机前转动转轮,听那嗡嗡的声响,假装自己“木兰当户织”。恍惚间,转轮悠悠,岁月悠悠,就这么不知不觉地长大了。

长大后渐渐明白,这架缝纫机承载着当年困难时期爷爷对家庭和儿女的责任,也寄托着如今优越条件下爷爷对儿孙的点点心意。据说我小时候,爷爷就曾用缝纫机给我做过一条花裤子。今日,那条原生态纯手工制作的裤子自然不复得见,但爷爷沉默而细密的,如同针脚般的爱,仍密密地缝在我的心中。

台下有话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第3篇

“工业缝纫机领跑者”的玄机

近日,中捷打破行业五年制赞助惯例,在继2005年开始连续赞助五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之后,再次捷足先登,与中国服装协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并独家冠名赞助第10~15届“大奖”。貌似财大气粗的“土豪”举动背后,不难窥见中捷“工业缝纫机领跑者”的玄机。

一直以来,“世界服装中国造”已成为“中国制造”走向世界的一枚鲜亮标签。然而近两年,由于国内产业结构不断升级、国际贸易壁垒与日俱增,加上周边竞争国家跃跃欲试,中国服装企业面临转型升级的紧迫压力。服装难做,作为装备服装行业的缝制机械行业也相继呈现出“行业规模收缩”、“内外市场不振”、“产大于销”、“效益下滑”等发展问题。

近几年,中捷顺应服装企业新需求,已将精力集中到如何提高缝纫机工作效率、如何满足日益时尚的服装企业小批量快制造需要、如何以“品质服务贡献率”增进“大奖”自身品牌及其获奖品牌的含金量等核心问题上,以主动调整产品结构实现营销突围。随着机电一体化缝纫机和后道服装特种机设备相继走俏市场,中捷与国际缝制设备技术的差距正在一天天缩小。

“服务中国大服装”,是中捷在服装行业进入转型调整的关键时刻提出的最新理念。“从行业来看,中捷属于制造业,专注为服装行业提供缝制设备及其解决方案,但从产业链来看,中捷又属于服务业,专心为服装产业服务。”在中捷股份总经理徐仁舜看来,再强大的企业,也不可能脱离它所生存的产业链而独立存在,而产业链生态环境的营造,需要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共同努力。而正是中国服装与缝制机械两大行业之间这种唇齿相依的关联性,把中捷与中国服装协会及其“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联系在一起,也让中捷人悟出了“爱‘服装’更爱‘武装’”的经营之道。

完美的高品质服务体系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第4篇

上工申贝的前身,是上海轻工系统的上工股份有限公司,曾是国内最早、规模最大、品种最多的专业生产缝制设备的骨干企业,后来浦东区国资委又将上海申贝办公机械有限公司注入上工股份,重组为上工申贝。

2005年,陷入国内中低端产品“红海”的上工申贝,大胆跨国并购了同样陷入困境的德国杜克普爱华股份有限公司(下称DA),希望借助DA在工业缝纫领域的高端技术和产品,实现技术和市场的双重整合,产生“1+1>2”的协同效应,拯救双方于水火。

并购是企业做大的捷径。曼达林基金合伙人高臻认为,国内很多产业产能过剩,竞争激烈,国内公司到海外收购拥有先进技术、品牌的公司,可以帮助国内公司迅速建立技术、销售渠道和品牌的壁垒,从而建立竞争优势。

这种技术型收购亦是险径,并购后的整合难度远大于资源型并购。对后者,甲方甚至只派一个团队去,就能把矿产挖出来;但前者必须对并购后的资产、管理体系、人力资源、组织结构、文化等要素做出更严格的系统性安排,尤其关键的是对乙方人力资源的把控,稍有不慎就鸡飞蛋打——因为任何技术,都必须依附在人的身上。

这对头一批出海“吃螃蟹”的中国企业而言格外困难。上工申贝董事长张敏回忆称,“那时,DA上下没一个人信任我。”德方曾认为,上工申贝是欠发达国家的企业,自己还在亏损,收购德国先进同行的资格明显不足。

在收购完成当年,DA就实现扭亏为盈。此后数年,DA完成了向中国市场的倾斜、众多新产品的研发和产业链的重新布局;而收购方上工申贝也借机走出了国内中低端产品的价格战泥潭。

2012年度,上工申贝境内营业收入为7.89亿元,同比减少14.53;境外营业收入8.04亿元,同比增长10.06%,彻底乾坤倒置。今年前三季度,上工申贝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到13.44亿元和0.44亿元,同比增长15.73%和17.21%。

挟这八年来的并购整合经验,今年3月和7月,上工申贝又跨境收购了百福工业系统与机械股份公司和KSL公司两家德国企业,它们都是细分市场的隐形冠军,这使上工申贝的高端产品线进一步丰富。

上工申贝高管坦承,这八年间的跨国整合,有成功亦有失败,有经验亦有教训。其中,既有管理层的决策因素,也有企业自身因素,更有中国国情、民情的因素。任何一家正在寻求产业升级、摸索差异化道路的中国公司,都会在其中找到自己的影子。 整合DA得失

今年上工申贝展开了疾风劲雨式的跨国收购,有人说,其底气来自八年前收购DA的甜头,事实上的确如此。

2005年前,专注缝纫机械高端产品的DA销售收入四年下滑7亿元,且销售成本和费用高企,陷入困境。时任DA首席执行官维纳·黑尔认为:“我们在全球纺织行业从欧洲向亚洲转移的过程中,失去了先机。”

另外,DA的原大股东FAG,是家以生产轴承为主业的公司,出让DA股份,除了上述原因,亦有剥离非核心业务的战略考虑。彼时DA的60%市场份额在欧洲,亚洲的市场份额不足10%。所以,DA的失误不是出在技术和产品,而是战略。

而彼时的上工申贝作为国有控股的缝纫机械企业,正在中低端产品市场上,和大批民营企业火拼,连年亏损,只能依靠出售不动产获得非经常性收益,让财报数据好看一点。作为迅速成长的服装大国,中国高端缝纫机械设备90%的市场却被日德企业占据。

譬如,缝纫机转速达到5000转,就是高速平缝机,但大多数中国企业只能达到4000转-4500转,就是做不到5000转。

“收购的目的,是取得部分优势产品,补充现有的产品系列,增强自身竞争力。”张敏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应该说,上工申贝并购DA,战略完全正确。

整合不是一句话那么简单。无数统计数据表明,并购后的大多数企业无法度过“手术后的危险期”,顺利实现协同效应。当时甚至有人担心,这样的两家亏损企业绑在一起,可能会死得更快。

对此次收购,德方的担心显然更重——中方是否会关闭欧洲工厂、将装备技术转移到中国。最后,上工申贝高管在DA总部召开员工大会,承诺了三个不变:德国比勒费尔德作为DA高端产品制造装备中心的地位不变,作为工业缝纫机研发中心的地位不变,作为公司营销管理中心的地位不变。

这并不意味着什么也不动。当时DA在欧洲有四家工厂,每个工厂“小而全”,基本什么都做。上工申贝和DA管理层充分商议后,决定让每个工厂只负责产品链的一部分。

“机械制造行业的工厂一定要专业化,一定做它适合做的事情。”张敏称。

具体整改方案是:罗马尼亚工厂成本相对较低,主要生产旋梭、针杆等关键零部件;捷克工厂有雄厚的工业基础,主要负责机壳铸件加工、缝纫机头组装;德国工厂人工成本高,仅负责特种机、自动机的总装集成;原自动缝制单元工厂则向比勒费尔德总部转移合并,最后形成了三家专业化工厂协同生产的新布局。

这个过程只用了半年时间。彼时DA总员工近500人,却要裁掉150人。但上工申贝却回避了和工会的直接谈判过程。早在并购时,裁员已是新股东出价进入的一个条件,早已谈好。

裁员与生产布局调整,使得DA生产成本大幅降低。2004年前DA一直亏损,2005年则实现扭亏,2006年和2007年利润出现一定增长。虽在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DA业务曾出现下滑,但总趋势是一直在向上发展。

扭亏为盈的报表,使得德方觉得中国股东还不赖。但接下来,上工申贝高管却作了一个错误决定,“利用DA技术新设计的平缝机做主导,在中国生产标准型的产品。”

“这是一个错误决定。”张敏承认,当时上工申贝高管层误判了日本竞争对手在中国的实力。日本的“重机”和“兄弟”两大缝纫机公司,排名该行业世界冠亚军,其最强悍的产品正是标准化的机器,例如包缝机、双针机等等,中国高端厂商基本都选择它们的产品。

上工申贝自认为新设计的机型不错,却遭遇到两个现实问题:一是新设计不成熟,在使用中遇到各种故障,需要长时间不断改进。二是新机器分支型号很少,平缝机一般可有六个分支系列的型号,上工申贝只能做出一两个型号,产量、销量一直上不来,导致不断亏损。

更让人难堪的是“中国制造”的品质。“奇了怪了”,张敏感慨,中国高精尖的航天设备都能制造,但缝纫机却很难造得和德国一模一样。同样是DA的设计,在中国本土制造的产品,性能极不稳定,“就不像是德国货”。

“中国从上到下,理念差一大截。”张敏认为,中国工人往往觉得产品好用就行,而德国和日本人则追求完美,结果产品越做越好。

这种骨子里的差异,很难改变。“你要员工改变,先是听你的,但做着做着他就想着以前做的,然后就开始‘创新’了。”上工申贝一位高管很无奈,“这种‘创新’是坏的创新,但这种现象在国内所有的制造业都会出现。”

商务部研究员王志乐曾给上工申贝当过六年的独董。他认为,国内企业搞产业总是太急,总想什么时候取代对方,实际上国内很难做到。例如高端产品对零部件、支持系统有很高要求,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一步,能把国外部分整合好就不错了。为什么东西非要拿回中国来做呢?未必划算,未必成本低。

“收购DA,还是留下了一些遗憾。”张敏感叹。 主角与配角

拷贝德国技术搬回中国生产的失败,让上工申贝意识到,跨国并购并不是“什么都要拿回来”。如何在国际化平台上实现各类资源的最佳配置,才是国际企业应具的视野和素质。

德国DA的研发体系非常完备,不是靠某一个人去创造和发明,而是依靠一组一组、一套一套的既定程序来完成。从一开始图纸绘制,到功能性测试、组装、试制,再到最后的商业化生产,一环套一环,缺一不可。DA的研发团队有近60人,每年研发投资高达五六百万欧元,占销售的5%-6%。

中国的缝纫机行业,从来没有形成过这种周密的程序。面对现实差距,上工申贝管理层一致决定,让DA主导高端产品的开发,负责核心部分设计,甚至负责部分外形设计。中方只担任配角,负责寻找便宜的、符合德国要求的零部件等配套。例如电控系统,DA设计软件,中方按照设计图纸,落实硬件、芯片、线路板加工等。

张敏称,上工申贝现在希望做的是资源共享,包括研发能力、制造能力、采购能力,以及人力资源的共享,“中国人能够做哪个部分,就做哪个部分”。

甘当学生,就是成长。原来中方只能在机械零部件上做一些配套,现在慢慢也开始做电控机,未来就可能组装高端制动机,再慢慢地配套设计制动机。

并购之时,中方承诺“三个不变”。目前,上工申贝仅从上海总部派了两个人到德国,一个是副总经理,另一个是总经理助理,DA的原班人马很少离职。

高臻告诉《财经》记者,中国目前缺乏研发的土壤,欧洲研发氛围好,从业人员素质较高,做事也较专注,更贴近客户。如何让这些异国研发人员对新来的中国股东敞开心扉,持续保持研发热情,是上工申贝亟须解决的问题。

从2005年开始,上工申贝对DA擅长的中厚料机进行了重点投入,设计了M-type系列平台,将原有的几十个中厚料机机型,逐步统一到这个平台上来,使用相同的机头外形和通用的基本零部件,只需增减不能通用、各自独特的底座零部件,即可形成不同的机型。

这个平台化的生产基地,目前放在捷克,其介于罗马尼亚和德国之间,工业基础极好,做工质量可保证和德国工厂一样,但成本却相对较低。

2010年,M-type系列平成了所有中厚料机的商业化生产,并开发出长臂程控花样机、自动缝制工作站等多个新品种,但由于制造成本降低,其毛利率由30%提高至50%以上。

根据年报,2012年上工申贝在厚料机领域的工业缝纫机上,生产了19036台(套),销售了15951台(套)。其中DA缝制产业销售收入完成9670万欧元,同比增长8%,皮革类厚料机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3%,净利润834.8万欧元,同比增长50.25%。

“所有的欧洲奢侈品,像LV、爱马仕、香奈儿(箱包),都是我们的中厚料机加工的,奔驰、宝马等高档汽车的座椅也是。”这几年中国汽车工业飞速发展,使中国的中厚料机市场迅速发展,中国市场的营业收入占到DA的一半,利润则占到70%。

这些数据表明,当初的并购战略已经基本实现。 连续收购

2012年报显示,上工申贝管理层将“持续性的海外收购”作为公司的基本战略。截至2012年底,其麾下的“上工欧洲控股”的报表显示,其总资产超过1亿欧元,净资产为6350万欧元,比收购DA时的原投资额增长2倍多。

显然,这给了上工申贝高管层很大信心。

“2009年时,我们就想要收购德国百福。”张敏称,彼时百福破产重组,上工申贝让DA出面去报价,结果百福对这个百年死对头并无好感。此后百福几经易主,最后走到破产边缘。

德国很多家族企业,都是“隐形冠军”。尽管资不抵债,但百福沉淀了很多领先技术和优势产品,特别是在自动缝制单元、中厚料缝纫机及粘合焊接机等方面全球领先。业内很多同业公司都希望收购百福,完整自己的技术和产品。

百福、DA一直竞争激烈,百福在热塑性材料、合成纤维焊接技术方面更胜一筹。上工申贝一位内部人士分析称,长期以来,欧美地区的高档服装、皮革类奢侈品等缝制加工装备市场上,百福与DA一直白刃相见,价格战使得双方牺牲了不少利润,这也是上工申贝想收购DA的原因之一。

和上次并购DA一样,上工申贝针对百福经营情况,亦制定了详细的扭亏措施,包括与工会达成裁员协议、零部件采购外协化、投资建立中国太仓生产基地,以及和DA建立统一销售平台、合作研发新产品。

与百福工会的谈判难度较大。百福的零件加工业务会被转移到罗马尼亚,机壳加工会转移到捷克,所以德国总部必定大幅裁员,但这是一个缓慢的过程,“一共是240个人,几个月以来我们才裁掉30个人。”

王志乐称,中国企业往往不熟悉德国工会的强大力量。工会代表着全部劳方,不只光代表工人,必须处理好和对方工会的关系。上工欧洲控股公司监事会有三个德国人,其中两个是工会代表。

上工申贝今年的另一个收购对象是KSL公司,这是一家创立于1965年的德国家族企业,在数控机床和机器人控制的自动缝制技术方面全球领先。KSL的产品突破了缝制机械行业传统的市场范围,在汽车、环保、航空航天和新能源等领域,为客户提供自动化缝制应用技术的解决方案,特别是在碳纤维缝纫技术和三维立体缝纫技术方面,为全球独创。

“这种隐形冠军企业,跟我们的资本力量、市场网络协同后,将大有裨益。”张敏称,德国这种企业很多,在并购、消化和吸收之后很有价值。不过知易行难,“尤其不能让其变成一个中国的品牌,如果打上太多中国的标识,最后东西就变样了”。

曼达林基金估算,仅2012年,中国对德国超过2亿欧元的交易就有六个。未来,这种并购机会还在增多。“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收购也是一种技术上的储备,取得了一个应用技术的基础,使我们今后能把这个传统制造业拓展到更广阔的市场范围里面。”张敏总结称。

从财务数据看,上工申贝的经济实力并不算强。2410万欧元收购百福,3012万欧元收购KSL,必定给其带来巨大财务压力。

曾与上工申贝竞购百福的中捷股份(002021.SZ)相关人士称,中捷股份退出竞购的原因,是觉得纺织行业不景气,作为服装上游的工业缝纫机市场波动较大,此刻跨国并购,存在较大风险。

值得一提的是,中捷股份既是上工申贝的竞争对手,也是合作伙伴。2010年,上工欧洲控股公司被中捷股份持股29%,国资、民资、外资结合在了一起。王志乐认为,这符合国家混合所有制的发展方向,国企掌握大局,外资拥有技术,民资比较灵活。

上工申贝能否复制八年前收购DA的成功,依然要看对百福和KSL的整合是否顺利。

缝纫机的机械设计范文第5篇

“服务中国大服装”,是中捷在服装行业将进入转型调整的关键时刻提出的全新企业使命。这一使命,一方面界定了中捷服务对象――中国大服装。这里,“大服装”不仅涵盖了服装、服饰、针织、被褥、家饰、鞋帽、皮具等需要缝纫机的产业,而且彰显了中国服装业乃中国传统支柱产业、世界服装制造大国的地位,并将中国服装与缝制机械这两个同处于服装产业链的行业通过企业文化链接到一起。另一方面揭示了中捷在为中国大服装提供缝制设备的同时,还将致力于为中国大服装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并朝着纵向战略联盟的方向发展的新思维,这是企业突破产业边界、凸显产品差异、延伸产品价值链的一种发展趋势,也是企业文化理念在缝制机械行业的一次突破。

“从行业来看,中捷属于制造业,专注为服装行业提供缝制设备,但从产业链来看,中捷又属于服务业,专心为服装产业服务。”作为中捷“第一服务责任人”的公司总经理徐仁舜的一番话,可说是对中捷企业使命的一次最恰切的注解。在徐总看来,中国服装与缝制机械两大行业之间有着一衣带水的天然亲密性,彼此都是大服装产业链中最重要的上下游产业。正是这种唇齿相依的亲密关系,把中捷与中国服装协会及其“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联系在一起。

2013年11月15日,中捷打破行业五年制赞助惯例,在继2005年开始连续赞助五届“中国服装品牌年度大奖”之后,再次捷足先登,与中国服装协会达成“全面战略合作”关系并独家冠名赞助第10-15届“大奖”。与首次牵手不同的是,中捷的兴趣已从商业赞助升级到“全面战略合作”。在这一宏大命题的指引下,中捷将以更加契合、更加丰满的合作方式,借助中国服装行业最高平台,在继续促进“品牌贡献率”、“科技贡献率”建设的同时,着力推进“品质服务贡献率”提高,藉以全面增进“大奖”自身品牌及其获奖品牌的含金量,从而促进中国大服装产业链各环节“自主品牌”之间的融合共生、协同发展,为迎接中国服装行业的复兴提供持续原动力。

相关期刊更多

合成技术及应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有限公司

纺织服装周刊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纺织工业协会

电机与控制应用

统计源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