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生态经济

低碳生态经济范文精选

低碳生态经济

低碳生态经济范文第1篇

(一)吉林省生态旅游优势

首先,生态资源丰富。吉林省县域资源形态各异。如长白山21个县自治州,东部水资源、森林资源丰富,中部及境内农业资源丰富,且草原湿地较多。其次人文资源便利。如朝鲜族、满族、蒙古族等少数民族特色鲜明,拥有浓郁的民俗风情。如,左家镇特产观光生态园、安图国营福满林场都被列入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最后,交通条件便利旅游产业基础雄厚。

(二)吉林省生态旅游劣势

首先,旅游创新能力不足。从目前吉林省区域旅游经济发展来看,景区形象设计、旅游线路设计、产品开发营销方面有明显不足之处。其次,缺乏联动力导致人力资源匮乏。吉林省区域经济生态旅游缺乏专业人才,以森林生态旅游为例,从业人员专业知识严重匮乏。同时,缺乏一定的文化底蕴。紧邻生生态旅游文化仅停留在表面,缺乏一定的民俗文化、地址文化以及民间传说等。这导致县域经济优势没有完全开发应用。

二、生态旅游发展原则和途径

随着生态环境恶化,人们环保意识不断加强,绿色已经成为文明的标志。在自然保护基础上为维持生态平衡实现绿色经济增长。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县域生态旅游发展赢遵循降排微排的绿色化原则,避免环境资源污染破坏,实现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

(一)生态旅游发展原则

首先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动力源泉就是创新。在旅游市场激烈的竞争中,县域经济发展离不开创新,只有实现人有我优、人无我有的鲜明旅游观念,才能将特色转换成优势。其次,生态旅游发展须调动群众积极性,满足人文需求,以游客满意度为准则提升服务水平。同时,进一步将生态旅游向品牌化发展,以县域经济为形象,树立品牌效应。如长白山发展树立了中华名山的品牌效应。最后,生态旅游要实现信息化、一体化发展。生态旅游在县域经济发展中起着一定的促进作用,实现一体化融入到大旅游发展中势在必行。县域旅游相对城市来讲地点偏远,因此要突破距离障碍,实现信息化。让营销网络落实到生态旅游发展中。针对不同县域的生态承载能力,加大开发力度与保护力度,促进资源科持续利用发展。

(二)生态旅游发展有效途径

低碳不是一种发展方式而是生活理念。吉林省县域生态旅游要以低碳、环保为发展理念,在产品上多开发自行车生态游、徒步旅行等项目,选择二氧化碳排放较低的交通工具,在景区设施标语上落实节能减排的广告语。目前吉林省部分景区已经出现了空气污染和水污染,有关部门应该加大环境治理力度,让生态资源更加健康。首先将创意变成经济效应。低碳背景下县域生态旅游发展要在宣传设计、线路景区规划以及旅游商品等方面进行创新设计,既要明确生态旅游的特色,也要融入一定的文化底蕴。如长白山是吉林省生态旅游龙头企业,也是吉林省生态旅游王牌,不仅在包装和促销方面支撑吉林省旅游业,也促进了吉林省生态旅游业大格局。其次,吉林省生态旅游与县域经济又不可分割的作用。应加大旅游设施的建设力度,一方面针对旅游景点空间分配,也能利于交通条件及经济发展。国家十一五规划以来,省县、地区、城乡结合,吉林省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力度加大,在明确了旅游主体功能基础上,吉林省县域经济旅游应充分考虑旅游资源承载能力,保障生态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

三、结束语

低碳生态经济范文第2篇

一、大会主题

扩大低碳合作,发展生态经济,共建绿色家园

二、时间和地点

时间:年11月11日-15日

地点:前湖宾馆、国际展览中心等

三、大会主办单位和承办单位

主办单位:商务部、国家发改委、工信部、科技部、财政部、环保部、住建部、国务院国资委、省人民政府

承办单位:省发改委、省工信委、省科技厅、省商务厅、省环保厅、省住建厅、省国资委、市人民政府。

四、我市承担的工作内容

根据《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职责分工方案》,我市参加第二届世界低碳与生态经济大会主要工作内容为:客商邀请、项目洽谈及签约、博览项目布展、参观考察有关低碳项目。

五、组织领导

为顺利完成大会组委会分配给我市的任务,市政府决定成立市参加第二届世界低炭与生态经济大会工作领导小组。

成员单位:市政府办公室、市委宣传部、市工信委、市商务局、市财政局、市招商服务中心、市科技局、市政府国资办、市接待办,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我市工作小组与大会筹备小组的联络、协调工作,组织和实施我市参会的相关工作。市工信委主任徐慧兼任办公室主任,市工信委党委委员、调研员江帆担任办公室副主任。

六、具体分工

1.市工信委:主要负责拟定参会工作方案,统一协调大会有关工作,负责制定博览会布展工作方案并组织实施,负责博览会的招展衔接、联络工作,负责展位整体设计与布置,负责展品的规范和管理工作,承办组委会、筹备工作领导小组交办的其他工作,负责配合市安排低碳项目参观考察工作。

2.市商务局:主要负责制定境内外客商邀请工作方案,制作邀商宣传资料,会同各县(市、区)邀请4家世界500强、跨国公司负责人参会,其中世界500强不少于1家,邀请10家国内500强企业(不含央企)负责人参会,组织1-2个重大项目在会上成功签约。

3.市财政局:负责核拨本次参会资金。

4.市科技局:配合市工信委组织有关节能产品的展销工作,做好省科技厅布置的相关工作。

5.市招商服务中心:配合市商务局做好客商邀请及项目洽谈工作。

6.市政府国资办:做好与央企对接相关工作,做好省国资委布置的相关工作。

7.各县(市、区)政府、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市龙虎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做好客商邀请、项目洽谈、低碳项目参观考察等有关事务。

8.日报社、电视台:负责大会新闻宣传报道,负责市领导出席本次大会相关活动的报道,负责本市邀请的客商有关活动及展区的报道。

七、其它事项

低碳生态经济范文第3篇

1.发展低碳经济

1.1发展低碳经济,一方面是积极承担环境保护责任,完成国家节能降耗指标的要求;另一方面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能源利用效益,发展新兴工业,建设生态文明。这是摒弃以往先污染后治理、先低端后高端、先粗放后集约的发展模式的现实途径,是实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双赢的必然选择。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1.2经济规模的不断增长和全球人口数量的上升,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提供原动力的同时也因化石能源、生物能源等常规能源的不恰当使用引发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日益严重的废气污染、水污染和酸雨等,已经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严重的恶性影响。人们开始寻找更健康、更节约的生活及生产方式,于是“低碳技术”、“低碳经济”、“低碳社会”等一系列新概念、新政策应运而生,引导人类社会逐步迈向生态文明,实现社会可持续发展。

1.3发展低碳经济为我国实现经济方式的根本转变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走低碳发展道路,既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根本途径,也是国内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发展低碳经济有利于突破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资源和环境瓶颈性约束,走新型工业化道路;有利于顺应世界经济社会变革的潮流,形成完善的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政策机制和制度保障体系;有利于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和企业技术创新,打造我国未来的国际核心竞争力;有利于推进世界应对气候变化的进程,树立我国对全球环境事务负责任的发展中大国的良好形象。

1.4发展低碳经济对我国现有发展模式提出了重大挑战。自然资源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资源的丰度(通常指自然资源的丰富程度)和组合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个国家的产业结构和经济优势。世界各国的发展历史和趋势表明:人均二氧化碳排放量、商品能源消费量和经济发达水平有明显关系。在目前的技术水平下,达到工业化国家的发展水平意味着人均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必然达到较高水平,世界上目前还没有出现既有较高的人均GDP水平又能保持很低的人均能源消费量的先例。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国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必然还要持续增长。发展低碳经济,减缓温室气体排放,将使我国面临开创新型可持续发展模式的挑战。

2.低碳社会的模式与建设路径

2.1成立专门机构指导“低碳经济”,消除认识误区。推行低碳经济是一项系统而长期的工程。相对于传统经济形态而言,低碳经济是一种新事物,在缺乏实践经验的前提下,政府要承担起应尽的责任和义务,成立专门的职能机构,制定出台相关政策,通过各种方式有效改善低碳经济的运行环境,综合运用行政、法律、经济等手段引导社会各界对低碳经济有正确的认识,由管理观念正确的领导者或负责人,带领单位全体正确践行低碳经济的发展模式,为我国实现低碳经济的转型而努力。但应该注意的是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最终还是要靠经济规律和市场机制来解决。所以政府成立的低碳经济指导机构必须根据市场规律和发展机制,做到有所为、有所不为,在尊重经济发展规律的前提下,推动整个社会运行低碳经济。

2.2优化土地利用结构,构建生态的城市群空间结构。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各城市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自然特征在地域空间上的投影,城市群的发展必然伴随着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变化,城市群空间结构是城市群区域经济运行的结果和基础。由于城市群空间结构的复杂性、相对稳定性以及隐蔽性,城市群空间结构的优化对于土地资源的节约,以及低碳社会的建设具有根本性的经济和社会意义。在新的发展目标下,城市群区域空间结构的优化,在时间上,既要考虑当前利益更要顾及长远利益;在空间上,既要顾及局部利益更要兼顾整体利益。因此,城市群空间结构优化的目标是谋求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协调发展,实现地尽其用,城市群各种经济活动资源配置达到最佳利用。城市群扩展的形式通常有圈层扩展、轴向扩展和位移扩展等形式,很难说哪种扩展形态是最好的,关键是能否使土地生态系统的功能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准,在城市群经济社会发展与城市群生态空间结构之间形成一种互利共生、协同进化关系。

2.3综合考量自然资源条件,合理调整产业结构。我国的自然资源禀赋决定了我国的经济产业结构,这与发展低碳经济确实有些矛盾。但本人并不赞成发展低碳经济以改变产业结构为前提。因为我国的实际国情也决定了在很长时间内,第二产业或者说工业仍将成为经济发展的支柱,这种巨大的能源消耗量是无法瞬间改变的。而且产业结构的变化也有其自然规律,不能任意违背。所以不能简单地否定当前的产业结构而一味地追求调整与变革,但在当前企业利用资源的方式与产品结构的调整上还是有很大的努力空间的。

2.4以建筑节能为突破口,建立可持续的生活、消费方式。低碳城市群的建设不仅涉及到能源结构、产业结构的问题,而且涉及人类生活方式和消费方式等问题,建筑节能是一个重要方面。一是提倡适度的住房消费。住房消费不是一般的商品消费,是对有限的空间资源的消费。据联合国人居中心报告“:大部分资源的利用、废物和污染的产生,以及温室气体的排放并非城市所致,其责任应由具体的工业和商业、工业企业(或公司)、高消费生活方式的中高收入群体来承担”,高收入家庭常常拥有2—3辆小汽车,它们消耗的资源最多,通常比住在城内的同等收入家庭消耗的资源多得多。所以,要实现城市群的低碳发展。人们要改变以往高消费、高浪费的生活方式,适当减小户型标准,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许多发达国家住房面积都低于我国。瑞典、德国、日本的平均住宅面积,在1978—1980年最大,其中瑞典115平方米、德国103平方米、日本94平方米;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住房的面积反而逐步降低。现阶段,我国住房户型偏大,这与我国国情是不相容的。二是在建筑设计上引入低碳理念,如充分利用太阳能、合理设计通风和采光系统、选用隔热保温的建筑材料、以及节能型取暖和制冷系统,从根本上降低建筑能耗。特别是占建筑总量30%,能耗70%的公共建筑的节能改造,以及家庭选用低碳装饰材料,适度装修,推广使用太阳能、节能灯和节能家用电器,高效节能厨房系统等,推动家庭节能减碳。

低碳生态经济范文第4篇

草地是地球陆地上面积仅次于森林的第二个绿色覆被层,约占全球植被生物量的36%,约占陆地面积的24%。她在生态与经济上的意义与作用十分重大,与森林和农田一起是地球上三个最重要的绿色光合物质的来源。草地的全球生态功能首先在于她独特的生态地理位置。草地占据着地球上森林与荒漠、冰原之间的广阔中间地带。草地覆盖着地球上许多不能生长森林或不宜垦殖为农田的生态环境较严酷的地区,如,极端干旱的沙漠,戈壁与森林地带之间的干旱、半干旱地带,荒漠灌溉绿洲与沙漠之间的过渡带,极地冰雪边缘广阔的冻原地带,山地森林上限与高山冰雪带之间的高山、亚高山植被带,以及寒冷荒芜的地球大高原面等。草地的这种中间生态地位使她在地球的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具有极其重大和不可代替的作用。尤其在防止土地的风蚀沙化、水土流失、盐渍化和旱化等方面,草地的作用往往是森林所不及的。

草地的全球生态意义还在于她特殊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作用。在草原黑钙土与栗钙土的腐殖质层与冻原泥炭层中所贮藏的巨大碳素,使草地与森林和海洋并列为地球的三大碳库,在碳循环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草地在全球变化中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草地的巨大意义还在于她在生物进化、人类起源和培育古代文明方面的关键作用。温性草原是地球上最为进化和年青的生物群区或植被类型,主要由禾本科多年生旱生草类为优势种或建群种,以及大型有蹄类与啮齿类食草动物构成。而禾本科是在植物系统演化中最年青的类群,发生于中生代末期的白垩纪。温性草原大体是在新第三纪与第四纪早期演化形成的,可能主要起源于亚热带的稀树草原,但与荒漠和落叶阔叶林有密切的关系与交流。在大致4000万年前的新第三纪时地球北半部青藏高原和科罗拉多高原的隆起引起了地球的寒旱化过程,在大陆北部的西风急流高压带控制下的荒漠地带以北与寒温性泰加林地带之间出现了由西而东延绵数千公里的欧亚与北美温带草原地带,尤其是在第四纪冰期后得到充分发展。因此,草原的形成与演化是青藏高原隆起与温带荒漠北移的结果,并与黄土高原的堆积形成与演化是共轭或同步的事件,从此温性草原成为地球上分布最广的植被地带,并占有地球植被地带生态地理核心的显著地位。天然草地是一个完整而美妙的生态系统,是通过数百万年到上千万年的进化过程而逐渐形成的。

不论在热带稀树草原还是温带草原中,草原植物群落与赖其为生的草食动物,尤其是各种大型有蹄类动物与较小型的啮齿类动物,及其捕食者———食肉的猛兽或猛禽,在漫长的协同进化过程中构成了一系列复杂而完善的食物链,或是一座具有不同营养级层次的能量与养分转化的金字塔,它的基础是作为第一性生产者的草地植物群落,第二级是各类草食动物,其顶端则是食物链末端的肉食动物。这一进化的伟大成果至今还在非洲中部的稀树草原中保存着,向人们展示出协同进化的物种间既残酷捕食又和谐共处地漫游在大草原上的壮丽图景。由于在北美中部大草原(prairie)引回了已绝迹近百年的美洲野牛并迅速繁殖成群,在无垠的大草原上万牛奔腾如雷霆风暴的壮观场面又重现在人们眼前。如今又在进一步把灰狼种群引回大草原,以重建北美草原的营养金字塔,回复草原生态系统的天然面貌。在欧亚大陆的草原地带,由于悠久的文明和农牧业开拓史,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已不复存在,残存的大型野生草食动物被迫逃避到偏远戈壁荒漠中的避难所;而当最后一匹普氏野马在1947年于蒙古科布多盆地戈壁滩中被捕猎后,它们就再也不复存在于自然状态下。现今只有在藏北高原无人区仍然有硕果仅存的广阔天然高寒草原生态系统,成为草原野生动物最后的乐园,但也免不了遭到贪婪淘金者与盗猎者的杀戮。草原又是人类进化的摇篮。

研究人类起源的学者一般公认,人类的祖先类人猿或森林古猿是在森林环境中生存进化的,只有当类人猿(可能是由于气候的原因)脱离了森林而进入草原,才能在开阔的草原环境条件下通过适应与竞争,进化为直立行走和奔跑的猿人,才能有垂直的脊椎以承受巨大的脑颅,并由于手足的功能分化而彻底解放出能灵巧地制造与使用工具的手,从而成为真正的“人”。一旦人类进入草原,就开始了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愈来愈大的影响,以致对自然的草原生态系统进行了深刻的改造。人类在草原这个伟大而美妙的自然生态系统金字塔的顶尖上首先扮演和继承了“捕食者”的角色。但人不仅是高高坐在金字塔顶端的饕餮食客,也积极地参与到草地营养金字塔的第一级生产者———牧草生产和第二级的消费者———家畜的组成结构调整及提高其能量与物质转化率的过程中,人类选择和培育了许多优良的家畜品种和牧草与饲料作物品种,建立了高产的人工草地和饲料地,其生产性能无论在量与质上都远远超过了它们的野生祖先。人类还通过数千年的实践摸索出一系列草地放牧和家畜饲养管理的制度和办法,从而形成了草地畜牧业这个第一产业的体系。草地畜牧业本身已成为许多国家中重要的生产和经济支柱。这是草地畜牧业结构的光明面,但现在这个金字塔的基础和顶层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尤其是在许多发展中国家出了问题,或由于草地经营不当而发生退化,生产力下降;或由于人口的增长率过大过快,其需求超过了草地的生产力极限等,导致草地畜牧业金字塔结构的倒置而引起草地退化、家畜品质下降,同时造成环境的严重恶化。

而且由于这些国家相对科技落后,国力不足,缺乏对草地的经济投入以及草地恢复改造的途径与有效措施,草地退化的趋势不仅得不到制止,甚而产生了愈演愈烈的草地退化恶性循环。我国的草地畜牧业生产基础十分脆弱,波动很大,经不起自然灾害的冲击,生产力低下。在我国天然草地中,退化草地达到70%,其中严重退化的达40%,因此以占有国土面积41%草地却只能提供不到20%的国民所需的肉食。而在工业发达的欧美国家,草地提供的肉食却可达到70%以上。欧共体国家草地生产的乳制品与肉类在上一世纪80年代就已经过剩而不得不限制生产。欧共体国家每公顷草地可生产300~350个畜产品单位,荷兰则高达1200个畜产品单位;美、加与原苏联为45~75个畜产品单位;澳、新等以天然草地为主的国家为20个畜产品单位。

而生产水平低下的发展中国家一般每公顷草地仅有几个,甚至不足1个畜产品单位。我国每公顷草地畜产品单位仅相当于发达国家的1/20~1/50。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一方面固然是由于发达国家的人口压力小,对草地的放牧压力也小,因而草地退化程度轻微,易于恢复,或者不退化;另一方面则在于对草地的投入与科学技术的作用。现代草地生产的科学技术范围很广,包括运用现代农业技术栽培牧草与饲料、改良品种、培育人工和半人工草地、改良天然草地与饲料深加工等。在草地畜牧业方面则包括合理的配置家畜、调整畜牧与畜群结构、合理的放牧制度与饲料配制等。从草地本身来说,如何建立与合理配置人工草地、半人工草地与天然草地系统及其科学管理是最重要和根本的方面。发达国家的人工草地所占比例很大,欧共体国家可达80%以上或更多,美、加和原苏联人工草地占10%左右,以天然草地为主的澳大利亚人工草地也占5%;而我国人工草地的面积占全部农牧业用地面积的比例尚不足1%。牧草、饲料与家畜品种的改良也是一个重要方面。总之,草地决不仅仅是地球的放牧场,她对于生物的进化、人类的起源、文明的发展、社会经济的繁荣、道德情操的陶冶与培育,乃至国家民族的兴衰、地球环境的保育、人类的未来都是至关重要的。草地是地球母亲不可缺少的部分,我们只要善待她,她一定会给我们以大得多的慈爱和赏赐;反之,我们将吞下自己造成的苦果,受到大自然无情的惩罚。

二、草地在植被系统中的地位

可以在一个理想的水平大陆上的植被分布图式上,表示出纬度(太阳入射角)与海陆分布所决定的气候—水热关系对地球表面植被的宏观地理分布及其类型的决定性作用。还可以在一个含有25个生物群区分室的圆形系统中,基本上概括全球气候顶极(地带性)的植被类型。它们各得其所地在圆形系统中形成了明显有规律的连续生态梯度和空间演替系列,具有合理的地带过渡性。该系统较自然和确切地模拟和解释了陆相地球植被的生态地理图式和气候—植被关系结构模式。在该气候—植被分类系统中,草原占据着核心的地位,构成了稀树草原—温带草原—亚高寒草原—高寒草原及其生态过渡型的完整草原生物群区型系列,以及从山地草甸到冻原生物群区型的完整系列,这是该系统的一大特色。应当特别指出的是温带草原在该系统中的特殊地位与功能。在地球陆地的纬向冷热梯度轴与经向干湿梯度轴平衡交汇中点的温带草原,自然而然地占据着气候—植被分类系统中的核心地位。

实际上,在地球的几个大陆上几乎都有温带草原地带的普遍存在,尤以欧亚与北美大陆最为显著。温带草原在这些地区作为中介的森林与旱生荒漠植被之间,以及高纬度寒温带植被与低纬度亚热带热带植被之间的中介植被,标志着地球陆地上水热相对平衡的生态地位。如前所述,相对于起源古老的森林与荒漠而言,温带草原的形成是地球陆地生态系统与植被演化的新生事物。它的出现意味着地球陆地植被与生物群区发展到一个与气候相对平衡的新阶段和地球上新的自然植被地带格局的形成。草原可能对这一时期从猿到人的演化过程有所促进,而在后来的原始人类社会转向早期畜牧业和农业生产方式的关键过程中,温带草原及与它协同进化的草原大型有蹄类食草动物却无可置疑地具有重大作用。森林生物群区在该圆形系统中占据着第一、二象限的生态位置。其北(上)端向冻原过渡,在山地则向亚高山、高山草甸或山地冻原过渡。在森林带的内弧则为向草原过渡的森林草原(温带)或稀树草原(亚热带)。荒漠生物群区在系统的第三象限占据着与森林完全相对称的生态位置。其内弧为稀树干草原与温带半荒漠—草原化荒漠与荒漠草原构成的荒漠—草原过渡带。高寒生物群区是在群落演化方面最年青的,据有圆形系统上部,即第四象限与第一象限相连接处的弧形段,自左至右为高寒荒漠—高寒草原—高寒草甸或冻原。其内弧段为亚高寒带的过渡类型。

由此,整个系统可分为森林群、草原群、荒漠群与高寒群四大生物群区群(biomegroup),且各具过渡性的类型,共25个生物群区型,其中有9种草地类的生物群区型。基本上无植被的冰川雪原作为“0”型。草地在该系统中有下列9类:1.冻原/高寒草原(Tundra/Alpinesteppe):EGT=10—402.湿冻原/高寒草甸(Moisttundra/Alpinemead-ow):EGT>403.亚高寒草原(Subalpinesteppe):EGT=10—404.亚高寒草甸(Subalpinemeadow):EGT>405.森林草原(Foreststeppe):EGM<5,EGT=80—1006.典型草原(Typicalsteppe):EGM<5,EGT=40—807.温带半荒漠(Temperatesemi-desert):EGM<5,EGT=6—408.稀树草原(Savanna):EGT=60—1209.稀树干草原(Drysavanna):EGT=6—60

三、中国草地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

在气候的宏观控制之下,草地植被又受到地形、基质、潜水等地体因子的强烈作用而发生分异,表现为景观与植物群落类型的变化,而且影响到草地的经济利用与生产力。因此,根据草地景观(地形、气候、植被、土壤、基质、水文等因子的结合)的有规律重复出现的复合体及其能流与物流运转途径,合理地配置土地利用类型与管理方式,以发挥其最大或最佳的生态功能、生产潜力与经济效益,亦即可持续农业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optimizedecoproductiveparadigm)。这里所谓“优化”是指农林草(牧)系统的科学合理、高效优质、持续稳定、谐调有序;“生态”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食物链关系、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生物地球物理过程;“生产”是指生产力与产业的形成;“范式”是指生态管理系统、区域性景观格局与功能带组合配置的范例。这种范式是因地因时而异的。在我国西北大致有五类基本的草地范式;蒙古高原草原范式,鄂尔多斯沙地范式,荒漠山地—盆地范式,黄土高原范式,农牧过渡带范式。

1.蒙古高原草原范式内蒙古高原是一片平缓起伏的辽阔高原,其上存在着几层夷平面。形成高原基面的低夷平面海拔高度大致在960~1000m上下,其上分布着地带性的大针茅、羊草、杂类草草原植被,是主要的放牧草地。1200~1400m的较高夷平面的高台地或丘陵顶部则为贝加尔针茅与旱中生杂类草的草甸草原,草被高大丰茂,但因远离水源,不便饮水,多用作刈草地。在高原面上下切的河谷阶地、滩地与丘间洼地,因受水流沁润而生长着草甸植被,适于建立人工草地。由此,内蒙古草原范式的基本框架就是:放牧场—刈草地—人工草地。草原放牧场应实施合理的围栏、轮牧与承载适度的载畜量。但由于可开发的人工草地面积有限,产量不高,尤其在不时发生的旱年和雪灾时不足以保证牧畜有足够的草料度过饥荒,而经常造成重大损失。因此必须在高原东南沿的农牧过渡带寻求出路,亦即在水、热、土条件较优越的农牧过渡带建立高产优质的人工饲草料基地,每年秋季大量接收草原牧区当年的出栏牲畜,即“架子”畜,经2~3个月的育肥后转销或屠宰加工,可取得高额的附加值。农牧过渡带还可向牧区提供优质饲料。当这种流通格局形成后,草原牧区在越冬时仅饲喂母畜、仔畜与种畜,即使发生雪灾,亦可安度无虞。因此,内蒙古草原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应当是:围栏轮牧放牧场—刈草地—人工草地—育肥带。

2.鄂尔多斯高原沙地“三圈”范式鄂尔多斯高原是一个构造隆起剥蚀的地块,其海拔高度一般在1200~1550m,由西北向东南微斜。由于长期的干燥剥蚀,地表广泛露出白垩纪与侏罗纪砂岩的残山,其间普遍堆积第四纪与第三纪的洪积、冲积与湖积物,并因风力的分选与搬运而发育风沙地貌,遍布沙丘沙地,属于干旱区风成的戈壁、沙漠、黄土环带格局中的沙丘带。在洪积一冲积台地上有再经河流切割形成的谷地、湖盆与风蚀洼地,因地势低洼而富集潜水。因此,本地区基本上有三级地形,加以一类地貌:沙丘沙地。三级地形分别为:滩地,即河谷、旱谷、湖盆、洼地等为第一级;软墚,即洪积、冲积台地为第二级;硬墚,即砂岩丘状高地为第三级。在此基底上该地区的农林牧业土地利用格局是:滩地作为农业绿洲与草甸草场;软墚地供放牧与种植人工林;硬墚水土条件最恶劣,放牧价值不大,有局部开垦旱地,极易造成水土流失;各类沙丘与沙地常由于过度放牧与樵采而引起流沙。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鄂尔多斯高原沙地的优化生态—生产范式称为三圈模式(参见封底图1~3)。第一圈:滩地绿洲高效复合农业圈约占当地面积的10~15%,形成资金、劳务、能量与物资高投入的集约复合农业,包括粮食、经济、饲料作物、牧草、林、果与养殖等,以及规模化的舍饲养畜业与肥育中心;发展农副产品深加工产业,如饲料、畜产品加工及其服务业;逐步形成市场贸易的经济中心与文化中心。第二圈:软墚台地径流(集雨)林灌草圈约占40~50%,形成规模化的径流补水人工饲草基地,以支持舍饲畜牧业;建立径流灌木与乔木防护带;并可适当发展径流果园与人工林。第三圈:硬墚/流沙地灌草防护圈约占30~40%,恢复与建立灌木防护带与草带,围护珍稀濒危植物保育地,封沙育草灌,禁牧、禁垦、禁采掘植物。草灌丰茂后可节制性放牧或刈草灌。本圈功能主要是防风固沙与防止水土流失,并作为其下二圈的水源地。上述三圈相互支持,形成一个自然—经济的景观复合体,可充分发挥生态功能与生产潜力,成为区域性的可持续发展体系。

3.荒漠山地—盆地范式(参见封底图4~6)与高山相毗邻的内陆荒漠盆地,如准葛尔、塔里木、柴达木等都具有同心圆状的地貌—基质结构,即有构造隆起的高山,其山麓有倾斜的洪积—冲积扇连成裙状,以及中央广阔的冲积、洪积平原。这些高山,如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等高度均超过3000~4000m以上,其顶部有较发育的冰川积雪,山地降水较多,为盆地提供了丰富的地表与地下水源。山地植被垂直带层次分明,常有山地森林带,具重大的水源涵养功能。山地的草甸与草原植被是传统的季节牧场,亚高山与高山草甸是水草丰茂的夏季放牧场,中山的山地草原则为良好的秋季放牧场,但作为冬春放牧场的低山与前山丘陵草原化荒漠或荒漠草原却远远不足。山前洪积一冲积扇上部多为砾石或砂砾质的戈壁荒漠,土层瘠薄,潜水甚深,不易利用;扇形地中下部,土层深厚,土质适中,潜水埋藏不深,又不易发生盐渍化,自然情况下有榆树林、胡杨林等,为古老灌溉绿洲所在地;扇形地的下部扇缘带,是绿洲与荒漠的过渡带,土质粘重,潜水接近地表,盐渍化较重,通常为盐化草甸或盐生植被。盆地为古老的冲积—湖积平原所占据,有大面积平坦的砂壤质荒漠;低洼处强度盐碱化,或为盐土漠;盆地中部则常为不同类型沙丘构成的沙漠。

低碳生态经济范文第5篇

人类向自然界谋取物质生活资料的方式,就是创造使用价值的生产过程。社会发展与进步取决于生产方式。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要消除传统工业化的后果,最终实现“人-自然-社会”全面均衡发展,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经济与环境协调的生态化生产方式。低碳经济是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思想引导下,实现生产方式的生态化转型的发展模式。低碳经济是创造更高的生活标准和更好的生活质量的提供途径和机会,为发展、应用和输出先进技术创造机会,也能创造新商机和更多的就业。无论发达国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逐步开启低碳发展步伐,积极应对温室气体引发的全球变化。2003年,英国颁布《能源白皮书》,首次提出低碳经济这一概念。英国环境专家鲁宾斯德阐述为:低碳经济是一种正在兴起的经济模式,其核心是在市场机制基础上,通过制度框架和政策措施的制定和创新,推动提高能效技术、节约能源技术、可再生能源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的开发和运用,促进整个社会经济向高能效、低能耗和低碳排放的发展模式转型。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是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特征,低能耗是其与其他传统经济模式的最根本区别,低碳经济一般表现为经济性、全球性、技术性及目标性。低碳经济的经济性,分为两方面:一方面是低碳经济应按照市场经济原则和机制发展,一方面低碳经济不应导致生活水平明显下降,既反对奢侈或能源浪费型消费,又要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低碳经济全球性,是人类生活在无区隔的生态系统中,维护后代人生存发展、传承繁衍的共同目标,构成人类共同利益,共同解决面对日益恶化的生存环境。低碳经济的技术性,是通过技术进步提高能源效率,降低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强度,既享受能源服务,又要求人生活水平不降低,通过节能技术和温室气体减排技术研发和产业化来实现。低碳经济目标是减少对传统能源的依赖,促进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人类社会发展可分为原生态低碳经济、高碳经济与低碳经济时代,社会发展形态是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未来生态社会,而人类文明则对应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人类社会是由原生态低碳经济-高碳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低碳经济的发展历程。低碳经济是能源高效利用、开发清洁能源、追求绿色GDP,低碳经济核心是能源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人生存发展观根本性变化。人类社会遵循生态环境演变的基本规律,文明有节制消耗自然资源,而倡导社会和谐。传统发展模式已付出资源和环境的代价,面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生态恶化的严峻挑战。气候变化给中国农业、生态以及人们健康带来危害,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国际经济发展的新趋势,全球社会需要共同的繁荣和谐。

二、低碳发展的框架对策发展

低碳经济、保护环境及社会可持续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大框架与趋势。中国必须跟上市场改革的进程,吸取各国发展低碳经济的经验,以健全法制、深化配套改革,实现由“人治”向“法制”的转变,实现最大的经济、社会及生态效益。大力借鉴发达国家经验和启示,构建发展低碳经济的基本框架,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为基础,按照“共同但有区别责任”,在其他发展中国家先获得发达国家提供资金和技术的支持基础上,接受发达国家提出的减排目标。发达国家通过资金和技术与发展中国家开展项目合作,以实现“核证减排量”,履行缔约国在《京都议定书》所承诺减少本国温室气体排放量义务。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把“低碳经济”界定为:“一个新的经济、技术和社会体系与传统经济体系相比,在生产和消费中能够节省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同时还能保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势头。”全社会亟待建立低碳制度,倡导与建立低碳产业的发展项目。我国明确主张“发展低碳经济”。中共十八大报告指出“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在工业化、城镇化发展关键时期,我国能源结构依然以煤为主,降低污染排放尚存一定难度,但倡导低碳经济模式,对保护环境有重大意义。2007年,国务院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并提出45条具体工作安排,国家发改委制订《单位GDP能耗考核体系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对各省级人民政府实行节能减排问责制和一票否决制。石油、天然气是世界范围的主要能源,而我国能源结构中煤炭能源消耗量最大,改善能源结构、加强煤炭清洁生产与高效利用,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降低能源生产,积极构建低碳社会的发展模式,保护公众身心健康。全社会倡导低碳发展,我国倡导社会和谐发展,走低碳经济与可持续发展之路。我国低碳发展还面临很多阶段性的特殊考验:一是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加快推进,正处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二是发展中国家正由“高碳”向“低碳”转变,我国最大制约是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第三,我国“富煤、油少、气贫”资源状态,而低碳能源资源选择又很有限,低碳发展任务极为艰巨。我国能源发展战略:一是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随经济增长,把节能降耗、提高能源利用率作为发展目标。二是加速能源结构调整,发展清洁能源。保护环境,实现能源、环境、经济的协调发展。重视洁净能源发展,加速能源结构调整步伐。《京都议定书》推动了我国能源结构的变革,为新能源产业发展提供了机遇。三是积极开发和利用可再生能源。随技术和管理水平提高、产业规模扩大,可再生能源在保障能源供应、实现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将发挥重要作用。

三、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