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低碳生活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范文精选

低碳生活论文

低碳生活论文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别以往的产业结构升级理念一一发展低碳经济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围绕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这些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今天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在全面解读了低碳经济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O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文献综述

在各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赫尔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的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以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此即不平衡增长。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认为:可以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分为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也必然上升最快。

张俊伟提到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由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过渡.产业升级将呈现如下趋势: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转型,环保型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改善。蒋选的研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掌握自主技术,且要有国家战略。蒋洪亮的研究提出要从以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以往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注重第一、二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升级过分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并过分追求产业对本地GDP贡献.相关企业过分的追逐高回报和高利润使得投资过于集中一些产业.导致了产业布局和调整时有很多不合理。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大多遵循以上这些理论。以往的研究并未把低碳经济作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其作为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途径.弥补了以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方式的不足

三、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发展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白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化进程也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且已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作为我党和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和必然要求。

从长远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低碳化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政策导向上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的主流观点。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解决常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同时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瓶颈,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也可以避免国外的边境调节税和碳关税,有利于外向型的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四、低碳经济促产业结构升级的应对措施

据国家统计局统计显示2009年我国能源消费总量28.5亿吨标准煤比上年增长4.0%。煤炭消费量27.4亿吨,增长3O%。原油消费量3.6亿吨,增长5.1%。在我国的能源消费结构中.作为二氧化碳排放的主力军”.煤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目前我国已经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二氧化碳排放国。目前国际上对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和发展低碳经济的呼声很高.我国政府也在哥本哈根气候大会宣布了我国的温室气体的减排目标~1J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I;1:2005年下降4O%~45%,降低碳排放强度。调整产业结构.推动产业结构升级转型迫在眉睫。发展绿色经济、低碳经济循环经济,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推动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

1.政府主导,市场准入

大力倡导低碳经济.并以此为依托助推产业结构升级.政府主导是最基本前提,它包括制定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以及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贷等措施,来引领和助推低碳经济发展进而达到产业结构合理升级。制定以我为主的国家节能环保产业发展战略和系统化的产业发展规划政府扶植和指导有前景的行业进行技术储备和技术创新.建立产业联盟,大力培育国内外的相关市场造就一批可参与国际竞争的企业。当前我国节能减排工作仍然主要是由中央政府主导和以行政手段为主,企业缺乏加大投入的内在动力和外在压力,同时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要建立长效机制,充分发挥市场机制潜力,为落后产业和产品设置退出期限.标准认定问题。要建立行业准入许可证制度,提高市场准入门槛,促使企业高起点投入.保障节能环保产业健康发展.增强行业整体竞争力。这样可以让企业感受到压力和来自政府的推动力,合力作用加速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

2.合理税制和碳排放交易机制

选择合适的时机推出碳税政策.对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企业按行业有区别进行按单位GDP的碳排放量进行碳税的征收,一方面可以让企业去发展高新技术提高生产效率向低碳经济方向进行升级转型另一个方面也可以改变目前广大民众的生活消费模式.使之变得更加节能环保.也使社会能够持续科学的发展。但是选择碳税时机和额度需十分谨慎。并要严格按照我过实际国情进行.否则会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的正常发展。

国内目前面临严峻的减排形势.我们应当尽早借鉴国排放交易经验,建设符合中国国情的碳交易市场的路径和交易中心,来适时的推动碳排放交易机制形成和有效运行。一方面建立碳排放交易机制有利温室气体的总体控制,另一方面有助于企业对新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加速企业向节能环保的低碳经济发展模式转型。

3.自主研发,培育创新

加大在各个行业的主动研发能力.形成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通过高校和企业来培养我国需要的各类创新型人才.并建立起合理的对创新型人才的激励机制.要做到对人才能够培养好,利用好.留得住。政府引导和培育创新型企业,开发新低碳技术和产品,使其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并消耗较小的能源。通过自主研发,培育创新型低碳人才和企业可以优化我国的产业结构。

另外目前一些发达国家在准备对进口产品实施边境调节税或碳关税,我国外向型企业较多.尤其在东部沿海地区,并且目前在我国出I:1产品中高碳行业产品占有较大比重,如果边境调节税或碳关税开始实施,我国出I=1产品的价格优势将会被大大削弱.有可能导致我国产品市场份额的减少。这些外向型企业必须要改变产品结构,提高产品附加值,发展节能环保产品.这样在国际市场上才会有竞争力,真正由中国制造走向中国创造。超级秘书网

4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和开发

积极的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潮汐能、生物能源等可再生能源.来利用这些能源进行发电、取暖等。这些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对环境影响小,温室气体排放低,符合发展低碳经济要求。另外也注重发展新能源汽车技术.通过新能源汽车发展缩短我国汽车行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也降低交通领域的碳排放。可再生能源产业属于低碳经济范畴也属于新兴产业,发展可再生能源有助于我国相关产业的升级转型。

5.合理管理.提高能效.培养全民的低碳意识

通过合理的管理来提高我国的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能源和资源浪费的环节。通过管理可以提高生产环节效率.降低流通领域能源效率,进而达到提高能源和资源的利用效率。同时要大力培养全民的节能和低碳生活意识,要注重在每个生活环节中进行节约能源减少污染和碳排放的生成.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

低碳生活论文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本文在分析了我国产业结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区别以往的产业结构升级理念一一发展低碳经济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围绕节约能源、优化产业结构、加强生态保护和建设为重点。这些理念的提出和应用为今天中国的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文章在全面解读了低碳经济的基础上,阐述了发展低碳经济推进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有效途径。

一、引言

经过改革开放3O多年的飞速发展。我国GDP每年都以较高的增速运行.经济发展态势良好,国家经济实力不断增强,目前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和第三大出口国.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处在快速发展中,并且还将在今后的一个较长的时期内持续这种快速的增长。30年的高速发展使我们不但从传统的“短缺经济”走向了真正意义的”买方市场.而且基本解决了13亿人口的温饱问题.除了外汇储备世界第一,我们的钢铁产量、煤炭产量、水泥产量、发电量、玻璃产量均成为世界第一。

但是目前,无论是经济增长方式,还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产业布局和结构,都存在着过分依赖资源、资本、环境的投入,充分利用但又比较倚重低价劳动力资源和土地资源.而自主创新技术和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足等问题。特别是沿海地区的外向型、外源型的产业结构在这次金融危机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也充满着不确定性和变化。我国现有的经济发展模式不具有可持续性。我国对能源消费的快速增长导致增加对进口能源(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的依存度。气候变化导致的水资源短缺、极端天气也使得农作物大幅度减产。如果这种气候变化趋势得不到缓和.将严重影响我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

目前我国的“三高”企业较多,单位GDP能耗大排污多.严重的破坏生态平衡,温室气体二氧化碳排放高。全国企业存在着工业技术创新能力较弱产业层次偏低、企业整体素质不高的特点。我国经济面临着一系列挑战,突出表现在:可持续发展能力不强.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面临着应对气候变化的新挑战:产业结构不合理,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传统的低成本比较优势明显削弱,亟待形成新的优势。低碳经济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发展模式,倡导低消耗、低排放,它符合科学发展观的经济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为我国产业结构的升级和转型提供了一条新的更加有效的途径。

二、文献综述

在各种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理论中.影响较大的主要有赫希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和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赫尔曼的不平衡增长理论:认为由于发展中国家资源的稀缺性,全面投资和发展一切部门几乎的不可能的,只能把有限的资源有选择地投入到某些行业,以使有限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促进经济增长的效果.此即不平衡增长。罗斯托的主导部门理论认为:可以根据技术标准把经济成长分为阶段划分为传统社会、为起飞创造前提.起飞成熟、高额群众消费.追求生活质量六个阶段,而每个阶段的演进是以主导产业部门的更替为特征的。筱原三代平的两基准理论是指收入弹性基准和生产率上升基准。收入弹性基准要求把积累投向收入弹性大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有广阔的市场需求.便于利用规模经济效益,迅速地提高利润率;生产率上升基准要求积累投向生产率(指全要素生产率)上升最快的行业或部门.因为这些行业或部门由于生产率上升快.单位成本下降最快,在工资一定的条件下,该行业或部门的利润也必然上升最快。

张俊伟提到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由重化工业发展阶段向技术密集型知识密集型产业发展阶段过渡.产业升级将呈现如下趋势:产业向高加工度、高附加值转型,环保型产业具有广阔发展前景,服务业快速发展,产业组织结构优化步伐加快,国际分工地位显著改善。蒋选的研究提出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核心是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掌握自主技术,且要有国家战略。蒋洪亮的研究提出要从以低成本为主导的传统产业体系.向以高附加值为主导的现代产业体系转型。

以往我国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注重第一、二和三产业的比例关系,地方政府对产业结构的布局和调整升级过分依赖当地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并过分追求产业对本地GDP贡献.相关企业过分的追逐高回报和高利润使得投资过于集中一些产业.导致了产业布局和调整时有很多不合理。近年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以及对我国产业结构升级的相关研究大多遵循以上这些理论。以往的研究并未把低碳经济作为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重要依据,本文在全面分析了低碳经济发展模式的基础上.以其作为助推我国产业结构升级转型的新途径.弥补了以往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方式的不足

三、低碳经济的提出及其发展

低碳经济提出的大背景.是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峻挑战。白2003年英国率先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后.低碳经济已逐渐成为世界经济的发展潮流.世界经济历经工业化、信息化之后.正在走向“低碳化”。低碳经济是以低消耗、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其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和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即是低碳产业、低碳能源、低碳技术和低碳消费,它是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世界经济形态新出现的革命浪潮,即低碳革命。低碳经济已成为由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过渡的主要特征,成为未来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改善的主流模式。低碳化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一是能源消费与碳排放的比重不断下降.即能源结构清洁化二是单位产出需要的能源消耗不断下降.即能源利用效率不断提高。低碳化进程也是碳生产力不断提高的过程。科学发展观要求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推进各项事业的改革和发展。且已经把科学发展观写进了党章,作为我党和我国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低碳经济符合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也是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和必然要求。

从长远来说,发展低碳经济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走低碳化道路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把气候变化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政策导向上有利于引导各级政府培育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新经济增长点.加快建设以低碳排放为特征的工业体系。改变传统的高碳经济发展模式.寻求低碳经济发展路径成为当前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与金融危机的主流观点。发展低碳经济不仅有利于解决常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等问题.同时有助于缓解我国能源资源瓶颈,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促进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超级秘书网

发展低碳经济意味着中国能够避免走西方国家的高消耗、高污染的工业化发展道路.走出一条低消耗、低排放的新型工业化道路。中国转向更为高效的制造业和低碳产业结构.这有利于中国保持国际贸易领域的持久竞争力。也可以避免国外的边境调节税和碳关税,有利于外向型的出口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低碳生活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词:低碳理念;园林;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渐凸显。“低碳理念”这一概念也陆续出现并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不仅如此,它还贯穿于经济、文化等方面,从中衍生出低碳社会、低碳艺术、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城市、低碳开发等低碳概念[1],使其深入人心并得以具体实践。其关键在于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减少碳排放,减缓环境变化。202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调整产业、能源结构,这与低碳理念不谋而合。园林专业是交叉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是艺术、生态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体。在全球温室效应的背景下,园林在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汇碳固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低碳理念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不仅要具备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如植物学、生态学、园林工程等,还要能在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中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及植物养护等工作。鉴于此,探讨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对推动园林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1低碳理念与园林的关系

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森林的乱砍滥伐并将其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对地面散发出去的长波辐射具有强吸收性,会导致大气变暖,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不仅会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人为碳排放,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技术改良、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新能源手段运用、企业监管、政府监督,以低消耗实现经济的高质量、稳步发展,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这就是所谓的低碳理念[2]。低碳园林伴随低碳理念而生。低碳理念与园林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方面,全球温室效应的存在必定会影响园林中的设计元素及设计理念,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时,必须将植物的一些特性考虑进去,如是否耐干旱,是否能吸收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常绿树与落叶树是否兼具,色彩搭配是否协调,木本、草本植物选择是否合理等等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的生态效应要求也随之提高。园林植物在调控空气温、湿度,降低噪音,保持水土,杀菌吸尘,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在园林施工时,也要在保护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机融合生态元素,选用环保、低碳材料,突出强调低碳园林在生态效应中的贡献[4]。

2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园林植物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低碳城市文明践行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高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承担着培养城市绿地规划、生态环境维护、低碳城市建设和园林植物种植、养护等人才的重任。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下,低碳理念在各行业的重要性则愈发明显、作用愈发显著。鉴于此,在学生培养上不仅仅要注重园林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以低碳理念为出发点,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以期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低碳型应用人才。虽然诸多农林院校在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进行了摸索,做出了调整,进行了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低碳理论的背景下,园林教育仍存在些许问题,如低碳理念渗入到理论教学内容中不够深入、透彻,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低碳理念教学基地缺乏。基于此,低碳理念对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3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方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导致温室效应的加重,为了在有效的空间内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就需充分发挥低碳园林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具有低碳理念知识和实践的人才,故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需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3.1教学课程的改革

将低碳理念相关课程引入到教学中,使同学们对低碳社会、低碳生活及低碳园林这个概念有个理论知识的认知。园林是一门集自然学科、工程、艺术、生态、社会为一体的,交叉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园艺专业课程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学、园林工程制图、绿化工程施工、园林艺术原理、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环境艺术学等等。然而,在当今气候环境背景下,园林不仅仅具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更是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园林由单纯造园转向低碳的发展,并被赋予了更多与低碳理念相联系的新内涵[6]。因此,需要在园林专业课程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将低碳概念引入其中,并以此为基础,建设节约型园林和环境友好型园林[7]。丰富选修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拓展选修课程内容,即由原先1∶1的开设比例调整为3∶1。换言之,同学们可在3门选修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将低碳理念渗透到选修课中,如增设“低碳理念的起源”“低碳理念与园林”“低碳生活方式”等课程,使同学们能从选修课中学习低碳理念,并将其加以运用。

3.2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随着低碳理念的拓展、延伸及发展,应用于园林建设的典型实践活动有园林城市、森林城市、低碳城市等[8]。通过这些实例来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综合排名。如早在2008年,保定即推出《低碳城市计划提纲》,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始终以低碳为准则。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有低碳理念理论知识,更要有低碳理念实践能力。高校的不同性质及定位决定了所开设园林课程的属性不同,如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偏重规划设计及景观建筑,以农、林为主的院校偏重园林植物、观赏园艺与景观配置,以艺术为主的院校则偏重艺术设计,使得培养目标在实践环节上偏重不同[9]。因此,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紧扣各高校相关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的优势。根据各院校侧重点不同,进行合理的低碳园林实践、实习、实训活动。通过此种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们的低碳实践能力,为低碳社会的发展提供亟需的人才。加强学生节约、生态及低碳意识。学生的培养不单单在于专业理论知识,还在于实践动手能力,更在于高素质人才的综合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要自觉养成低碳、环保的意识,要积极引导和宣传,要躬身示范。可以开展低碳、环保的竞赛,成立低碳、环保的协会或社团,举行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等等,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周边的人,努力把学生们培养成为低碳理念的先行者、倡导者和实践者。

3.3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再好的理念、设想都要付诸实践,不然也仅仅是纸上谈兵,毫无用武之地。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建立低碳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势在必行,不仅要让论文写在实践基地上,更要让低碳成果出现在实践基地上。在当地政府、学校领导或者学院领导的引荐下,可以和湿地公园、植物园、园林公司、建筑公司、规划设计公司等部门或企业建立直接的校企合作关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机会,而且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如何建立与低碳理念相结合的实践基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进行综合评价与全面分析,不仅要突显低碳理念、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还要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效应,兼顾各方。

4结语

低碳生活论文范文第4篇

所谓“低碳经济”是以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次重大进步。低碳经济实质是能源高效利用,清洁能源开发,追求绿色GDP的问题,核心是能源技术和减排技术创新,产业结构和制度创新以及人类生存发展观念的根本性转变。

“低碳经济”的提法,最早见诸2003年的英国能源白皮书《我们能源的未来,创建低碳经济》,其后这个提法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2006年前世界银行首席经济学家尼古拉·斯特恩支持作的《斯特恩报告》指出,全球以每年1%GDP的投入,可以避免将来每年5%-20%GDP的损失,呼吁全球向低碳经济转型。2007年美国参议院提出了《低碳经济法案》,表明低碳经济的发展道路有望成为美国未来的重要战略选择。2007年12月3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在印尼巴厘岛举行,大会制定了世人关注的应对气候变化的“巴厘岛路线图”,该路线图要求发达国家在2020年前将温室气体减排25%}40%o“巴厘岛路线图”为全球进一步迈向低碳经济起到了积极作用,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2008年“世界环境日”(6月5日)的主题为“转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

这一切说明发展低碳经济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必然选择。我国是一个在世界上影响巨大的发展中大国,发展低碳经济,既是责任也是中国可持续发展,转变发展模式的难得机遇。

在全球碳排放激增,全球气候变暖的背景下,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成为全球热点,欧美发达国家大力推进以高能效,低排放为核心的“低碳革命’,着力发展低碳技术,并对产业、能源、技术、贸易等政策进行重大调整,以抢占先机和产业制高点。低碳经济的争夺战已悄然打响,这对我国是压力也是挑战。

中国正处在加快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步伐,在能源需求快速增长阶段,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不可能停止,长期贫穷落后的中国,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为追求,致力于改善和提高13亿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带来了能源消费的持续增长,“高碳”特征突出的“发展排放’,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一大制约,如何既确保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又不重复西方发达国家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发展的老路,是中国必须面对的难题。

中国的能源以煤为主,缺油少气,这是国情,中国能源结构以煤为主,低碳能源的选择有限。在电力中水电占20%左右,火电占77%,据计算,每燃烧一吨煤炭会产生4.12吨二氧化碳气体,比石油和天然气每吨多30%和70%、而据估算,未来20年中国能源部门电力投资将达1.8万亿美元,火电的大规模发展甘环境的威胁不容忽视。

中国经济的主体是第二产业,这决定了能耗的主体是工业,而工业生产技术水平落后又加重了中国经济的高碳特征。

作为发展中国家,整体科技水平落后,技术研发能力有限是中国经济从高碳向低碳转变的最大制约。尽管《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规定,发达国家有义务向发展中国家提供技术转让,但实际情况难于令人满意,中国不得不主要依靠商业渠道引进技术。以2006年GDP计算,中国由高碳经济向低碳经济转变年需资金250亿美元,这对发展中的中国是一个沉重的负担。

首先,中国是一个极具影响的发展中大国。而发展低碳经济是抵御全球气候变暖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严重挑战的积极措施。中国有责任在发展低碳经济中作出贡献。

再者,中国能源相对贫乏,煤炭在能源中比例过高的国情也使我们必须选择发展低碳经济,否则我们的经济发展是难以为继的和不可持续的。

第三,中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要想赶超发达国家,按常规发展是不可能的,发展低碳经济是一个新生事物,是一个赶超的机遇,这也是我们必须抓住低碳经济发展的原因。

发展低碳经济的思考:

发展低碳经济,我们要端正认识,提出正确的引导意见。例如在全球第一个提出低破经济的是英国政府,它正是看到英国能源正从自给自足走向主要依靠进口的时代。按2003年的消费模式预计,2020年英国80%的能源都必须进口,与此同时,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迫在眉睫,提出创建低碳经济的思路应运而生,而我们的能源问题和高碳排放带给环境的问题一点也不比英国轻松,我国政府基于这点坚定了发展低碳经济的决策,发展低碳经济需要政府主导,包括制定指导长远战略,出台鼓励科技创新,节能减排,可再生能源使用的政策和减免税收,财政补贴,政府采购,绿色信货等措施来引领低碳经济发展,这也需要企业认清方向,自觉跟进,采取促进低破经济发展的集体行动,只有这样,中国向低碳经济转换才有现实的基础。

低碳经济的理想形态是充分发展“阳光经济”、“风能经济”、“氢能经济”、“生物能经济”。但现阶段太阳能发电成本是煤电、水电的5-10倍,多数地区风能发电成本高于煤电、水电,作为二次能源的氢能,目前离利用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提取的商业化目标还很远,以大量消耗粮食和油料作物为代价的生物燃料开发一定程度上引发了粮食、肉类、食用油价格上涨。从世界范围看,到2030年太阳能发电也只能达到世界电力需求的10%,而全球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和煤炭储量将分别在今后40年,60年100年左右耗尽。在“碳素燃料文明”向“太阳能文明”时代(风能生物质能都是太阳能的转化能形态)过渡的未来几十年里“低破经济”、“低破生活”的重要含义之一就是节约化石能源的消耗,为新能源的普及利用提供时间保障,特别从中国能源结构看,低碳意味节能,低碳经济就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

低碳经济不仅意味着制造业要加快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落后生产能力,推进节能减排的科技创新,而且意味着它在引导公众反思哪些习以为常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是浪费能源和增排污染的不良嗜好,从而充分发掘服务业和消费生活领域节能减排的巨大潜力。

转向低碳经济,低碳生活方式的重要途径之一,是戒除以高耗能源为代价的便利消费嗜好。便利是现代商业营梢和消费生活中流行的价值观。不少便利消费方式在人们不经意中浪费着巨大的能源。如我们经常使用的一次性用品,经常饮用的纯净水,无节制地使用塑料袋,不仅制造了过多的垃圾,产生了白色污染而且过多消耗了宝贵的石油能源。据计算,全国减少10%的购物袋可节省能耗1.2万吨标准煤,减排31万吨二氧化碳。

低碳生活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低碳理念;园林;教学改革;实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全球化的推进与人类社会的进步,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逐渐加快,人类活动与生态环境的矛盾也日渐凸显。“低碳理念”这一概念也陆续出现并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不仅如此,它还贯穿于经济、文化等方面,从中衍生出低碳社会、低碳艺术、低碳消费、低碳出行、低碳城市、低碳开发等低碳概念[1],使其深入人心并得以具体实践。其关键在于低碳、节能、环保等技术的研发、推广和应用,减少碳排放,减缓环境变化。1年3月5日,国务院总理在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切实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各项工作,优化调整产业、能源结构,这与低碳理念不谋而合。园林专业是交叉性、实践性较强的一门学科,是艺术、生态和自然科学的结合体。在全球温室效应的背景下,园林在资源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汇碳固碳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低碳理念对园林专业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其不仅要具备相关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如植物学、生态学、园林工程等,还要能在城市生态建设等领域中从事园林规划、设计、施工及植物养护等工作。鉴于此,探讨基于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对推动园林专业的发展、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1低碳理念与园林的关系

化石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的排放以及森林的乱砍滥伐并将其燃烧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即温室气体,这些气体对地面散发出去的长波辐射具有强吸收性,会导致大气变暖,即温室效应。全球变暖不仅会打破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还会威胁人类的生命安全。这就要求人们必须保护生态环境,降低人为碳排放,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通过技术改良、科技创新、制度改革、产业转型、结构调整、新能源手段运用、企业监管、政府监督,以低消耗实现经济的高质量、稳步发展,减少有害气体的排放,加强生态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这就是所谓的低碳理念[2]。低碳园林伴随低碳理念而生。低碳理念与园林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制约。一方面,全球温室效应的存在必定会影响园林中的设计元素及设计理念,在进行植物景观配置时,必须将植物的一些特性考虑进去,如是否耐干旱,是否能吸收一些有毒有害气体,常绿树与落叶树是否兼具,色彩搭配是否协调,木本、草本植物选择是否合理等等因素。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和居住环境的生态效应要求也随之提高。园林植物在调控空气温、湿度,降低噪音,保持水土,杀菌吸尘,净化空气、水体和土壤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3]。在园林施工时,也要在保护原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有机融合生态元素,选用环保、低碳材料,突出强调低碳园林在生态效应中的贡献[4]。

2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意义

园林植物在保持城市生态系统平衡和改善城市环境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低碳城市文明践行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特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高等农林院校的园林专业承担着培养城市绿地规划、生态环境维护、低碳城市建设和园林植物种植、养护等人才的重任。在当今全球环境问题下,低碳理念在各行业的重要性则愈发明显、作用愈发显著。鉴于此,在学生培养上不仅仅要注重园林基本理论知识的教学,而且要以低碳理念为出发点,在教学和实践过程中不断改革创新,以期培养出社会发展需要的理论与实践兼具的低碳型应用人才。虽然诸多农林院校在园林专业教学体系中进行了摸索,做出了调整,进行了实践,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在低碳理论的背景下,园林教育仍存在些许问题,如低碳理念渗入到理论教学内容中不够深入、透彻,理论教学与实践结合的不够紧密,低碳理念教学基地缺乏。基于此,低碳理念对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现实意义。

3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的方法

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导致温室效应的加重,为了在有效的空间内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水平,就需充分发挥低碳园林的基础性作用。这一目标的实现则需要具有低碳理念知识和实践的人才,故低碳理念的园林专业需进行教学改革与实践。

3.1教学课程的改革

将低碳理念相关课程引入到教学中,使同学们对低碳社会、低碳生活及低碳园林这个概念有个理论知识的认知。园林是一门集自然学科、工程、艺术、生态、社会为一体的,交叉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传统的园艺专业课程包括园林规划设计、园林树木学、园林工程制图、绿化工程施工、园林艺术原理、园林建筑、园林植物养护管理、环境艺术学等等。然而,在当今气候环境背景下,园林不仅仅具有绿化、美化环境的功能,更是在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环境、改善生态效应、提高居民生活环境质量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5]。园林由单纯造园转向低碳的发展,并被赋予了更多与低碳理念相联系的新内涵[6]。因此,需要在园林专业课程上作出适当的调整,将低碳概念引入其中,并以此为基础,建设节约型园林和环境友好型园林[7]。丰富选修课程内容,满足学生的个性化要求。根据“宽口径、厚基础”的培养模式,拓展选修课程内容,即由原先1∶1的开设比例调整为3∶1。换言之,同学们可在3门选修课中选择自己喜欢的任何一门课程进行学习。同时,也要将低碳理念渗透到选修课中,如增设“低碳理念的起源”“低碳理念与园林”“低碳生活方式”等课程,使同学们能从选修课中学习低碳理念,并将其加以运用。

3.2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随着低碳理念的拓展、延伸及发展,应用于园林建设的典型实践活动有园林城市、森林城市、低碳城市等[8]。通过这些实例来提高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改善人居环境,增强城市竞争力,提升城市综合排名。如早在8年,保定即推出《低碳城市计划提纲》,要求在城市建设中始终以低碳为准则。这就要求学生们不仅要有低碳理念理论知识,更要有低碳理念实践能力。高校的不同性质及定位决定了所开设园林课程的属性不同,如以工科为主的院校偏重规划设计及景观建筑,以农、林为主的院校偏重园林植物、观赏园艺与景观配置,以艺术为主的院校则偏重艺术设计,使得培养目标在实践环节上偏重不同[9]。因此,园林专业的实践教学也应紧扣各高校相关专业的培养方向和目标,充分体现出本专业的优势。根据各院校侧重点不同,进行合理的低碳园林实践、实习、实训活动。通过此种教学实践活动,增强学生们的低碳实践能力,为低碳社会的发展提供亟需的人才。加强学生节约、生态及低碳意识。学生的培养不单单在于专业理论知识,还在于实践动手能力,更在于高素质人才的综合培养。在日常生活中,要遵循“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原则,要自觉养成低碳、环保的意识,要积极引导和宣传,要躬身示范。可以开展低碳、环保的竞赛,成立低碳、环保的协会或社团,举行低碳、环保的公益活动等等,以自身的行为带动周边的人,努力把学生们培养成为低碳理念的先行者、倡导者和实践者。

3.3实践教学基地的建设

再好的理念、设想都要付诸实践,不然也仅仅是纸上谈兵,毫无用武之地。正所谓,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因此,建立低碳社会对人才培养要求的实践教学基地势在必行,不仅要让论文写在实践基地上,更要让低碳成果出现在实践基地上。在当地政府、学校领导或者学院领导的引荐下,可以和湿地公园、植物园、园林公司、建筑公司、规划设计公司等部门或企业建立直接的校企合作关系,不仅能为学生提供实习场所和机会,而且能增强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然而,如何建立与低碳理念相结合的实践基地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进行综合评价与全面分析,不仅要突显低碳理念、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还要考虑经济成本和经济效应,兼顾各方。

4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