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1篇

[关键词]内部财务监督; 必要性; 方法;

内部财务监督是企业投资者、经营者按照法律规范或者根据其自身情况,设置内部机构或人员,依法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的监察和督促。实施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监督企业的财务活动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制度的规定;监督企业资金的筹集、运用、收回和分配是否合理、有效;监督企业各项资产是否安全、完整;监督企业实施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情况,以便及时发现问题,识别各类风险,采取有效措施,提高经营效率和效果。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有其独特的功能,它与社会监督、国家监督不同,具有日常监督和实时监督的特点,是外部监督所无法替代的。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主要意义在于形成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一、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必要性

从当前来看,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必要性在于:

1.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有利于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

在我国企业改革和发展的进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如利用企业产权变动的机会中饱私囊的;在办理采购、销售、工程项目等业务中营私舞弊;还有弄虚作假、偷逃税款等。导致上述问题存在的原因固然很复杂,但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弱化是重要原因之一。为了从源头上预防和制止违法违规行为,必须十分重视和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形成企业的自我约束机制,以便及时发现和制止企业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违规行为,保证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以及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得以贯彻执行。

2.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可以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财务活动中预算执行的偏差,保证企业财务活动按照经营规划和财务目标正常开展;可以规范企业财务行为,明确经济责任,防止出现工作差错和舞弊,避免发生因责任不清而互相扯皮、推诿,甚至越权行事,造成管理失控的现象;可以为企业实施财务控制、改进财务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提供保障,对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3.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与社会监督、国家监督三位一体,构成完整的财务监督体系

财务监督是内部监督和外部监督的统一体。要充分、有效地实施财务监督,首先必须做好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国内外的实践经验表明,内部财务监督是财务监督的基础,高效和完善的内部监督能够提高外部监督的效率与效果。外部财务监督包括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社会监督是指社会中介机构,如以会计师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为监督主体,依法对受托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国家监督是指政府有关部门根据法律、行政法规等规定和部门的职责权限,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的监督。外部财务监督是对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一种再监督。其目的是为了克服“内部人控制”的弊端,督促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落实到位,保证企业内部采取的一系列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制度和方法行之有效,保护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不受侵犯。因此,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三者相互联系,又各有特定的职能范围,它们三位一体,构成完整的财务监督体系。

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方法

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方法主要有:

1.建立健全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完善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是实施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组织保证。投资者通过企业内部的权力机构、决策机构、监督机构和执行机构来保障对企业的最终控制权。在公司制企业,为使财务监督行之有效,公司要明确股东(大)会、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的职责,形成各负其责、协调运转、有效制衡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股东(大)会是公司的权力机构,它由全体股东组成。董事会执行股东(大)会的决议,对股东(大)会负责。董事会进行重大问题决策,聘任公司经理。经理主持公司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组织实施董事会的决议,对董事会负责。监事会是对董事和经理的经营管理行为及公司财务进行监督的常设机构,它代表全体股东对公司经营管理进行监督,行使监督职能。在完善的公司治理结构中,通过一系列控制权的配置和行使以及有效的激励措施和合理的评价体系,每一层次的委托方将产生监督的内在动力,因而能有效地对方实行监督。

《企业财务通则》(财政部令【2006】第41号)规定:“企业设立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的,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依照法律、行政法规、本通则和企业章程的规定,履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责。”要有效地实施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必须强化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的监督功能,发挥监事会或者监事人员对企业财务和董事、经营者行为的监督作用。在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中,应形成一个中心,协调各组成部分的工作,汇总处理各部分反馈的信息,保证监督机制的高效运作,节约监督成本。我国《公司法》已明确规定,监事会是公司的监督机构,与董事会在组织结构中处于同一层次,可见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中,监事会是最高财务监督机构,应成为监督体系的中心。

2.建立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持续性监督的机制

建立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持续性监督的机制是实现内部财务监督持续有效的重要方式。美国全国反虚假财务报告委员会下属的发起人委员会(COSO)2009年了《内部控制体系监督指南》,以帮助各类组织更好地监督本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有效性,并在必要时及时采取纠正行动。COSO主席Larry E.Rittenberg 博士表示:“COS0董事会相信许多组织可以通过在其持续内部控制过程中建立监督机制,从而实现更有效运营的目标。该指南对利用信息系统进行持续性监督概括了四种方式,具体包括:利于误差管理的工具(记录误差的日志、后续跟进、处理情况分析)、监督应用程序变更的工具(变更认证、沟通、适当评价)、评价系统状况的工具(包括内置参数、可容忍水平、不相容职责分离、管理权限)及评价过程完整性的工具(包括标准及协同、数据加总、文档完整性)。

3.制度监督、预算监督和核算监督密切配合

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活动中,制度监督、预算监督和核算监督的密切配合,能够具体体现日常监督和实时监督的特点。

(1)制度监督

《企业财务通则》规定:“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财务监督制度。”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是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投资者、经营者及企业有关内部机构之间的相互制约,以及在企业财务活动各环节设置的复核、审计、检查等程序,确保企业财务行为符合法律法规和财务目标的要求。建立、健全并执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切实做到有人负责、有据可查、有章可循,实现对企业财务活动的全面控制和约束。

(2)预算监督

预算监督是实行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有效形式,应充分发挥预算的导向与控制作用。企业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在企业内部便具有约束力。各预算执行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将财务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企业应当建立财务预算执行责任制度,对照已确定的责任指标,定期或不定期地对相关部门及人员责任指标完成情况进行检查,实施考评,以便适时采取必要的财务制约手段,把财务监督贯穿于执行财务预算的全过程中。

(3)核算监督

核算监督是企业会计机构和会计人员对企业财务活动全过程的监督。它可分为事前、事中、事后三个环节。事前核算监督是审核将要进行的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规定,是否合理、有效,并据以施加限制或促进的影响作用。事中核算监督是对正在进行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以及时纠正财务活动中的违法行为和偏离财务目标的行为。事后核算监督是对已经结束的财务活动进行审查,它是在财务活动完成后对其结果的监督,检查已经完成的财务活动是否符合法律规范和企业内部财务制度的规定,检查财务目标的完成情况。

4.内部审计监督

内部审计监督是由企业独立于会计机构之外的专职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进行的审计监督,是在核算监督基础上实施的再监督。健全内部审计机构、加强内部审计监督是营造守法、公平、正直的内部环境的重要保证。企业应当加强内部审计工作,保证内部审计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和工作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在企业内部形成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的良好氛围。

(1)明确工作重点。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应熟悉企业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以风险审计、效绩审计和经济责任审计为重点,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经济监督作用。

(2)突出评价功能。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大量的经济决策依赖于对经济活动的执行及其结果的检查和评价等信息的反馈。要拓宽内部审计领域,规范审计行为,突出内部审计的评价功能,以适应现代企业管理的需要。随着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内部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在履行其职责时,应加强对企业内部控制的评审,定期对内部控制设计和运行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出具内部控制自我评价报告。内部审计机构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应当按照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程序进行报告;对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内部控制重大缺陷,有权直接向董事会及其审计委员会、监事会报告。

(3)做好后续审计。应建立对审计事项的后续审计制度,对企业重大经济活动实施跟踪审计办法,通过后续审计,对其合法性与合规性进行审计认定,以保证内部审计工作的延续性和规范性。

(4)改进审计方法。近年来,会计信息化建设步伐加快。顺应信息技术发展趋势,企业内部审计工作只有与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相结合,才能充分发挥其监督职能。内部审计工作要引入和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检查手段的科技含量,努力实现会计监督信息化,提高内部审计的效率和效能。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我国会计信息化和企业内部控制规范体系的贯彻实施加快推进,按照企业财务管理创新的要求,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手段和方法正在不断改进和完善。需要强调的是,在强化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同时,必须切实有效地开展社会监督和国家监督,以推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充分开展,努力降低财务风险,保证企业经营稳定、健康、有序地发展。在维护企业合法权益的同时,维护其他相关利益主体的合法权益。

参考文献:

[1]财政部企业司.《企业财务通则》解读[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7

[2]王建,熊筱燕.会计管理与案例评析[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2007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2篇

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目的在于为企业管理决策层以及信息需求者提供准确、可靠、相关的财务报告,企业的财务会计监督工作主要是围绕企业的财务会计核算开展,财务会计监督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一)对原始凭证的审核监督

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规范、合法是控制企业财务会计信息质量的基础,也是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的重要内容。对原始凭证审核监督的主要内容是确保原始凭证的真实合法以及合理,对内容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督促经办人员纠正完善,对虚假或者是违规的原始凭证,及时查明原因追究责任。

(二)对财务会计账簿的审核监督

对财务会计账簿的审核监督主要是要求企业的会计部门以及工作人员严格按照要求整理归纳会计核算资料,纠正各种会计账簿作假、设置账外账等行为,并配合完成国家或者是外部社会机构对企业的监督。

(三)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监督

财务报告是企业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也是企业外部主体了解评估企业财务状况的主要手段。对于财务报告的监督,重点是准确可靠,避免出现编造、攥改财务会计报告的行为,依靠财务会计报告准确的评估企业的经营管理以及财务状况。

(四)对财务收支进行监督

对于企业财务收支的监督主要是确保企业财务收支审批手续的健全,制止纠正各种财务收支违规的行为。同时执行财务清查制度,对财务收支纪律、账簿、实物以及款项是否对应进行监督,确保财务收支规范、财务资产安全可靠。

二、当前我国企业财务会计监督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财务会计监督体系不完善

当前我国企业在财务会计监督管理上,重视程度不足,甚至没有健全完善的内部财务会计监督体系,需要开展会计监督工作时,临时组织,造成了财务会计监督工作缺乏长效性。此外,对于政府监管部门的会计监督往往只是简单应付,也没有积极的借助外部专业会计事务所进行财务会计进行审计,造成了财务会计监督的实效较差。

(二)企业内部的财务约束管理制度不健全

在我国企业管理模式中,普遍存在着内部控制管理制度不完善的问题,在企业的财务会计管理工作中没有设置健全完善的岗位管理责任制度,而且对于各项业务流程也没有标准的规范与约束,造成了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了较多的问题,例如财务票据填制不合理、审批程序不健全,账实记录不符等等问题,不利于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三)财务会计监督工作人员能力水平有待提高

财务会计监督工作对于会计工作人员的专业能力与个人素质要求较高,但是现阶段,我国企业从事会计监督工作人员的知识结构,能力素质落后,影响了财务会计监督工作。

三、完善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措施分析

(一)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约束机制的监督作用

企业内部的约束机制也是企业财务会计监督的重要形式,通过在企业内部落实内部会计责任等措施,发挥约束机制对于财务会计的监督约束作用。现阶段,完善企业的内部约束机制应该重点在以下几方面进行完善:明确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工作岗位责任制,对不同会计工作岗位的职责范围、业务内容、标准要求以及考核方式提出具体要求,以责任管理的方式促进企业会计工作人员严格执行财经法律以及企业内部的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完善企业内部财务会计牵制制度,通过采取岗位分设、定期轮岗等制度,确保财务会计相关的业务活动可以其他业务流程人员查证核对。强化考核评价约束机制,通过考核评价机制,定期对企业内部财务会计工作情况进行汇总整理,对各项财务会计活动的相关状况进行具体分析,以确保各项财务规章约束制度得到有效的执行。

(二)改革企业会计监督方式

对于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开展,首先应该明确企业会计监督工作的主要内容,即对企业所有的会计业务以及会计资料进行全面的审核,同时根据企业业务发展和会计内控管理需要应及时进行修改和调整会计监督的内容,实现会计审计的灵活、全面。在会计监督方法上,应该依靠会计监督机构集中管理,将系统审核与人工查账、全面审核与重点深度审核、现场查阅与非现场审核等几种监督方法相结合,对企业的凭证业务、授权业务、应收应付款项业务进行审核监督,同时及时将发现的问题上报企业管理层,并反馈财务会计部门进行整改。

(三)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监督主体的作用发挥水平

提高企业财务会计监督水平,必须充分发挥企业会计监督主体的作用。首先,应该强化企业的内部会计监督,通过强化企业的内部审计工作,来提高企业内部监督力度,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应该重点对会计信息资料进行内部审计,同时对企业内部的各种内部稽核、岗位责任以及内部牵制等制度执行情况进行监督管理,通过强有力的内部监督检查,确保企业内部会计监督真正发挥作用。其次,应该充分重视外部会计监督的作用,积极配合财政、税务、审计、金融监管等部门对企业的监督,确保财务会计活动的合法合规。同时与会计事务所开展合作,委托专业的注册会计师对企业内部的所有经营活动进行监督管理,依靠注册会计师独立性强、专业水平高的优势强化对企业的财务监督管理力度。

(四)加强财务会计监督人员队伍能力素质建设

对于财务会计人员队伍能力素质的培养上,首先应该加强对财务会计监督工作人员在国家财经纪律、财务会计监督相关理论知识、企业内部财务会计规章制度、内部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相应的专业能力教育,确保能够适应财务会计工作的开展。其次,应该强化对于财务会计监督人员职业道德以及法制观念的培训,确保财务会计监督人员能够客观公正的开展财务会计监督管理。

四、结束语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3篇

关键词:集团企业;财务监督;监督手段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化程度越来越高,企业规模越来越大,集团式企业成为企业的发展趋势。集团式企业又是各自独立的主体,有着各自的利益,如何管理和监督好整个集团企业群,使其健康发展,保障整个集团企业群的资产的安全、完整,保持集团企业向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发展,成为企业管理领域的一个课题。由于财务监督可提升财务管理的有效性,因而内部财务监督是实现集团式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手段。加强集团企业的内部财务监督,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内部财务监督的机制

1.组织制度设计的监督

(1)通过公司治理结构的设计,是实现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途径之一。在治理结构设计时,就要使内部财务监督以制度的形式得以保证,并建立多层次的财务监督机制。集团公司须设立监事会、审计委员会。审计委员会下面设内部审计机构。下属企业实行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委派制。各机构在设置时,应考虑财务监督机构的设置及人员配置,并明确其监督职责权限,保障其工作的独立性,以达到监督的目的。

(2)通过内部控制监督制度设计,为集团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提供制度化保障。可根据财政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规定,结合集团企业的具体情况,制定内部监督控制制度。

(3)会计核算系统设计,对各项经济活动进行具体监督。集团企业是一个主体多元化、管理对象差异化的企业群,财务特征也呈复杂化,故集团企业会计核算需实行统一管理。统一的内容包括:统一会计政策、统一财务管理制度、统一会计报告、统一会计核算口径和统一资金管理等。会计系统运作实行“账、财、物”分开原则,会计人员须分工合理,并能相互监督和制约。

2.资金管理监督

通过对资金运行的监督,掌控集团企业经济活动的最主要过程,强化对集团企业群的有效管理。资金的监督可采用资金集中管理模式,资金的集中管理可通过对银行账户的管理和资金集中结算管理来实现。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有统收统支模式、拔付备用金模式、结算中心或内部银行模式等。通过资金集中管理模式来监督下属单位的资金活动。资金活动中的融资活动、投资活动、对外担保活动、利润分配等重大财务活动需由集团本部进行统一管理。在资金活动管理过程中与会计核算信息系统实行无缝连接,实时监控。对于货币资金、有价证券等变现能力强的资产,必须定期盘点和核对,并限制无关人员直接接触。

3.业绩考核目标监督

通过业绩考核,对下属企业的经营结果进行客观评价和考核,以实现对其约束和监督。业绩考核内容可以包括:经济活动、成本控制、资产营运、投资管理、资金筹措、收益分配、风险控制等各项财务指标和客户管理、员工个人学习和成长能力、内部业务流程等其它非经济指标。下达客观业绩考核目标,并对业绩目标进行全面考核。将业绩考核评价结果,作为对下属公司负责人奖惩、任免的依据。

二、内部财务监督的实施手段

1.全面预算监督

强化全面预算管理。全面预算是对集团企业进行监督控制的一个基本手段。集团企业根据企业整体目标和集团整体预算情况,核准下属企业的预算指标。全面预算的内容涵盖了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实行全面预算管理,能明确责权关系,科学合理地处理集团企业与下属企业之间的经济关系及利益关系。集团企业通过对下属企业进行全面预算的审批、预算执行过程的监控和对预算目标的考核与奖惩,从而有效地实现内部财务监督。

2.委派财务人员监督

财务人员实行委派制度。集团企业对下属企业财务主要人员实行委派制度。受委派的人员可以是财务总监或总会计师、其他财务人员,甚至是出纳人员。受委派的财务总监等高级财务人员,能直接参与下属企业的经营决策,起到直接监控作用。受委派人员的人事关系应该归属于上级集团,其工资、奖金和其他待遇由集团公司统一发放,减少因为个人利益而削减监督力度,确保内部财务监督的客观性和公正性。受委派人员既要对集团公司负责,保证各种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保护各项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也要对下属企业负责,做下属企业的好当家,参与下属企业各项财务活动过程,控制监督企业各种风险。

3.财务信息系统监督

财务信息系统监督可实现对财务信息的实时监督。通过信息系统程序设定和管理,能最大限度减少人为控制因素,起到一种监督作用。由于现在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集团企业通过ERP财务信息系统,使财务和业务信息管理高度协调,因此,能实现企业经济业务数据的共享,做到在线管理监督,并实现财务信息的动态管理,真正实现财务管理事前计划、事中监督的功能,从而强化内部的财务监督能力。提高财务管理时效性、拓展财务管理空间、提升财务管理效能及提高远程财务监督能力。

4.内部审计监督手段

内部审计监督是一个强有力财务监督手段,可以起到威慑的作用。内部审计监督实质上是对其它各项财务监督制度和手段的再监督,并结合其它各项财务监督手段确保集团企业对下属公司进行内部财务监督的有效性、全面性和协同效果。内部审计监督能强化内部财务的监督职能,增强风险防范意识、规避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促进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进一步完善,保障财产安全、防止损害集团公司利益行为等。

总之,集团企业的内部财务监督,可通过上述各种机制和手段来实现。合理运用多种机制和手段,并使其协同发挥作用,就能更好、有效地实施内部财务监督,保障集团企业朝着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发展。

参考文献: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4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措施

引言

财务管理在我国企业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体制已经远远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要在企业中完善财务管理监督体制,这是因为完善的财务监督体制对于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同时,对企业内部的财务管理进行监督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能够促进企业的良性发展。

一、企业财务管理中监督体制存在的不足

(一)对企业财务管理监制的力度不够

在企业日常的财务管理中,通常情况下只是企业的管理阶层进行管理,员工没有参与管理监督的机会。一些件员工也只是发表意见,最终决定权还是在领导者手中,企业中的监督委员会虽然也进行了一些监督,都也都只是形式上的监督,对于一些重大的财务监督没有起到实质的监督作用,导致了企业财务管理监督力度不足,影响了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

(二)内部财务监督重视程度不足

由于企业内部财务监督重视程度的不足,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监督的效果。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分为:监事会监督、内审监督、财会人员监督三个方面,这三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首先监事会监督的主要成员是企业内部的高层领导,可以是董事兼任也可以是经理兼任,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监督管理的真实性,这是因为监事会受企业董事或经理的直接领导,从而导致了其监督职能的弱化;其次,内审监督是对企业的各个部门进行监督,由于内审监督也是直属经理或董事会管理,所以,在监督效果方面也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再次,财会人员监督是整个企业监督的关键环节。由于企业的财会人员具有基层的工作经验,对于企业内部的各项财务工作都了解的很清楚,所以在进行监督时会起到良好的作用,但实际情况是企业的财会人员也要听从上级领导的安排,在进行财务管理监督时也就会大打折扣,影响监督管理效果的发挥。

(三)对企业财务信息监督力度不够

企业在进行财务管理监督的过程中,存在财务信息监督力度不足的现象,主要体现在财务信息不真实或是被隐瞒的现象,根本原因是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在进行管理时会出现一些信息与财务不符的状况,企业的业绩由于不真实信息的出现影响了企业资金的合理流失。对于这些问题的出现,企业必须要对财务管理进行严格的监督,切实解决财务管理中出现的各种问题,这样才能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促进企业的和谐、持续发展。比如对于上市的大型公司,通过金融票据、伪造购销合同以及出口报关单等手段来伪造虚构业绩,以此来增加主营业务的收入,导致企业内部机构的业务表被公诸于众,严重有损该公司的名誉和形象。

二、完善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的措施

(一)加强对企业财务的监督

加强对企业财务监督的有效方法是减少资金风险,可以将业务进行集中办理。在这方面我国有些大型企业已经建立了资金结算中心或是财务公司,不仅有效地节省了企业的资金,还加强了对企业的财务监督和资金流转,同时由于资金平台建立有效地减少了资金风险。对于企业一些大型的资金运转,要严格按照企业的相关制度进行管理,这样,便于国家加大对外投资力度,对于对外担保、证券投资、委托理财等要加强对外企业的资金管理和监管,有效减少资金的运行风险。

(二)完善财务内部监督机制

为了完善企业内部财务监督机制要分别对企业中的监事会、内部审计和会计人员进行监督。首先,要重组监事会,监事会成员要由财务部门进行委派,并且他们的薪资待遇也不由上级领导和董事直接管理,这样能够让监事会成员更好的进行财务管理监督工作,充分发挥监事会的监督职能。其次,要对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进行改革,让审计机构与监事会直接挂钩,增强审计机构的内部控制作用。再次,对于企业的高层领导要专门配备会计人员对其进行监督,这样能够增强财务人员监督的独立性,同时又能对企业的财务人员进行很好的监督。

(三)完善财务信息的报告制度

企业财务信息的完整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企业财务监督的有效运行。完善的财务信息报表能够使企业更快、更好的建立起财务信息制度,让企业全体人员能够更加准确、及时的了解企业的运行和经营现状。因此,企业要完善财务信息制度,为企业的运转提供可靠的参照条件,同时也为政府对企业进行监督提供完整和真实的素材,这样才能使企业的监督机构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因此,企业要保证财务信息的真实性和准确性,为企业和政府提供一份满意的财务信息报告,坚决抵制虚假的财务信息。

(四)实施全面预算管理

全面的预算管理是提高企业管理有效性的关键环节,企业应将财务、经营、投资与管理形成一个预算整体,将各项业务成本与各部门的管理成本一并纳入预算中,通过全面的预算管理使企业领导管理层准确掌握企业资金及资产的真实情况,从而做出正确的企业发展决策。另外,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发展还要具备较强的市场应对能力,以高效应对瞬息万变的市场。企业财务部门要提前筹划和安排列入预算的项目资金,并沟通协调好经营部门、生产部门、企业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之间的关系,切实增强企业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以及提高企业的财务反应能力。

结语

企业是整个国民经济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只有实现了健康、稳定发展,才能保证人们生活的稳定。因此,要加强对企业的财务管理监督,保证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针对当前企业财务管理监督体制中存在的问题,必须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管理监督的认识,完善财务内部监督机制,完善财务信息的报告制度,加强对企业的全面预算管理,保证企业财务管理监督职能的有效发挥,促进企业实现经济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江翔,李游.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财经界(学术版),2015,16:269.

[2]许芯蕊,么娆.我国国有企业财务管理中的监督体制研究[J].品牌(下半月),2015,09:151-152.

财务内部监督制度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财务监督;研究

财务监督作为高校财务管理的重要职能,在加强高校财务管理,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建立和完善高校内部财务监督是高校财务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

一、目前高校财务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

1.对财务监督的认识不足

随着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国家实施高等教育项目越来越多,对高等教育投入资金的金额也越来越大,如何使这么多的项目真正的发挥作用,提高教育资金的使用效率,成为当前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目前,很多高校的领导层对财务收支情况普遍重视,但是对财务监督工作没有给予充分地重视,各种财务监督的手段难以发挥效果,财务监督工作难以有效展开。

2.财务监督人员的素质难以使用工作的需要

当前,高校的资金来源呈现多元化的趋势,使用、核算方式的多样化,对高校财务监督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很多高校财会人员受传统财务管理观念的影响,对新理念、新方法的理解和掌握不够。同时,个别财会人员存在学习能力不强,工作的积极性不高等现象,难以适应当前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要求,造成新的财经制度不能得到有效执行,财务监督工作推进缓慢,影响了高校开展财务监督工作的效果。

3.相关的监督管理机制不健全

目前,我国的高校大部分是由国家投入资金保障运行的,因此,高校在接受国家有关部门的财务监督、财务审计的同时,还要在校内建立起一套内部控制制度,以加强对高校财务资金的收支、分配、考核等方面的监督和管理。但是,从实际的执行情况来看,很多高校的财务监督制度尤其是内部控制制度还不完善。

4.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没有充分发挥

由于领导的不重视,造成高校内部审计机构的职能没有得到有效发挥,主要表现在内部审计机构在一定程度上成为财务管理部门的附属机构,内审部门的负责人由财务机构的人员兼任,内部审计成为了一项摆设;审计的内容侧重于事后审计,事前、事中的审计监督工作不到位;内部审计的制度化、规范化、经常化程度不够,等等。

二、加强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意义

1.保障高校财务工作正常开展

当前,高校财务管理中的很多问题,如资金使用随意性大、效率不高等问题,都可以通过加强财务监督来实现。通过建立有效的财务监督工作体系,不仅可以对财务核算体系进行完善,而且可以提高高校财务工作的透明度,更全面的反映高校的管理情况、经营情况,避免了一些不利于高校发展问题的发生。

2.可以提高高校资金的使用效率

严格的财务监督管理机制,可以对每一笔资金的使用建立档案,确保资金收支的平衡,事项资金使用效率的最大化,比如差旅费的报销办法,集中采购办公用品的管理办法,进行招标采购设备的管理办法等。对于大额资金的支付实行集体决策审批或者联签制度,任何个人不得单独进行决策或擅自改变集体决策。

3.加强高校财务监督机制可以促使高校财务人员廉洁自律

对高校财务加强监督,可以使高校财务人员加强自身的自律性,在工作的过程中秉持清正廉洁、勤勉尽责。此外加强和完善财务监督机制,也便于及时发现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从而进行快速高效解决,把财务隐患和问题扼杀在萌芽状态,保障了高校的整体利益和全社会的利益。

4.加强财务监督可以更好的维护高校良好形象

高校自古以来就在人们心中处于比较神圣和重要的地位,被称之为象牙塔,加强对其的财务监督,可以促使高校财务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在很大程度上遏制了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有效维护了高等学校及其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良好形象。

三、加强高校财务监督的对策

1.提高高校管理层对财务监督工作的认识

提高高校管理层对财务监督工作的认识,是做好高校财务监督工作的基础,也是提高高校财务监督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一是高校的各级管理人员要对国家有关的财经纪律、规章制度进行认真学习,做到严格依法办事、依法行权;二是要增强高校领导的财政监督意识,学校可聘请相关专家进行财政讲座,让校领导认识到财政监督的重要性,从而加强和重视这方面的工作;三是各级财会人员要自己管得住自己,警惕思想上的滑坡、精神上的沦陷,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微慎独、勤于自省,做到遵纪守法,绝不出现私设小金库、账外套取资金等行为的发生。

2.建立完善的财务监督机制

建立完善的内部财务监督机制是做好财务监督工作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加强制度建设势在必行,而且财务制度建设工作做的扎实完善与否直接关系到财务管理遂平的高低,为此高校必须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再结合学校实际情况,不断完善和修改校内财务制度,比如校内分配制度、经费审批制度、校内专项资金管理制度等,力争使财务制度更好的为财务管理服务,达到约束和规范校内经济秩序的目的。

3.增强财务管理工作的外部监督

所谓加强外部财政监督,主要指加强政府相关部门和人民群众对高校财政管理的监督,这样便于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透明化和公开化,首先高校财务部门要和审计、纪检部门做到密切配合、相互支持,对于高校内部工作人员反映比较强烈的问题及时进行检查和处理;其次要加强群众监督,高校在进行财务经济活动时,可广泛征求群众意见,积极引导群众进行监督,从而实现财务经济工作的透明、公开和公正。只有把政府有关部门监督和群众监督有效结合起来,才能最有效的发挥财务监督的作用。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