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护理教育导论

护理教育导论

护理教育导论

护理教育导论范文第1篇

【正保网校课程】为了使各位考生能顺利通过2016年自学考试,

2016年10月自学考试结束后。

点击查看考前信息:2016年10月全国各地自考考场座位号查询专题

点击查看考前信息:全国2016年10月自考准考证打印时间及入口专题

另外:2016年10月自学考试成绩查询将于考后1个月左右(2016年11月中旬)开始查询,

护理教育导论范文第2篇

1 研究对象

选定我院实习护士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采用传统带教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实验组采用改进教学模式进行健康教育能力培养。两组在人数,性别以及年龄无显著性差异。

2 带教模式

对照组按照健康教育的教学内容一如以前进行常规临床带教,实验组采用改进教学模式按以下教学,现将实验组教学模式改进措施探讨如下。

2.1传统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

由传统教学向启发式教学转变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PBL教学法是在1969年由美国的神经病学教授Barrows在加拿大的麦克马斯特大学首创[2],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其核心在于临床前期课或临床课中,以问题为基础、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向的小组讨论式教学方法。实践中我们根据护理学教学大纲的要求制定理论讲授内容,设计实施PBL教学的章节内容,选择较典型的临床常见病例进行健康教育,并将方案提前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对指定自学内容及提供的问题进行预习和查找资料。教师为学生提供资料查询的平台,利用图书馆和多媒体等多种途径,指导资料查询方法。带教教师分组辅导学生,要求学生根据指定问题内容先进行分组讨论,主要是总结分析各组的学习结果,集中整理学习资料,小组讨论后再集中讨论学习,每组让1名学生代表发言,从该病的病因、治疗原则及护理计划及临床最新进展等几方面来开展健康教育的讨论。在整个讨论过程当中,为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和强化参与意识,要求其他学生就主讲学生的发言提出不同的观点,补充不足。最后教师根据学生讨论情况进行归纳总结、评价分析,就学生争论的焦点、疑难问题进行解答,并针对事先设计的学习问题和在讨论中形成的问题,从理论知识到临床最新进展进行系统的讲解。PBL教学法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造力,培养学生创新能力、有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改变学习方式,通过自主性、探究性的学习和亲自实践,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临床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培养学生“以病人为中心”护理思维

传统护理健康教育建立在功能制护理框架上,以疾病为中心、以技术操作为分工设置课程和教学内容,所培养出来的护士在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上与现代护理的要求有较大的距离。顺应现代护理教学任务,应改变传统的临床护理思维方式和工作方式。临床带教中教育学生以护理理论为导向,以护理程序为框架的整体化护理模式服务于病人,注重整体护理和素质教育等教学内容的调整。培养学生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护理模式及思维。在健康教育绪论课中以古今中外许多不为名利所惑、以维护人类健康为己任、为护理事业而献身的护理前辈为榜样,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引导,并在专业课教学中逐步渗透职业道德教育。平时的示教课程也可以让学生扮演病人,换位思考让学生可以从病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2.3 多媒体教学手段的应用

健康教育的护理知识繁杂、单调、难记。而且还要向学生介绍相关的解剖、生理、病理生理、临床表现等知识,单纯的讲授和操作演示,学生常感到内容抽象难以掌握,对于护理操作有时不能全面系统的观察。利用多媒体计算机辅助教学、图文并茂,并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的需要,精心制作教学课件,以直观、形象、生动的方式传授框架知识,增强学生对系统理论的深刻理解以及实践操作的感性认识,可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目的[3]。

2.4 重视疾病护理中实践操作的健康教育

根据现有医院条件,我们主要开设了以下实验:心电图、血糖测定、胸腔闭式引流护理、血液透析电教及泌尿系统体检计数训练、神经系统体检及昏迷评定量表使用等。在培养学生技能操作的同时,重点训练学生与病人的沟通和健康教育的能力。突显出健康教育对诊疗操作效果的重要影响。

实验教学前,在主讲教师的组织下进行集体备课,按讲义要求,每项操作反复演练,统一教师的教学示范动作,统一操作要领和细节要求[4]。

部分实验内容采用自学辅导式教学,课前1周布置给学生教学内容,以讲义、实验指导和评价标准为依据,学习单项操作的目的、用物准备、病人准备、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实验中教师认真细致观察每一位学生分解动作操作及连续性操作要领,及时给予协助补充及纠正。认真总结操作技术的每一个环节、对于存在的不足与错误按评价标准指导、纠错,保证操作的准确性,同时示范整个操作技术的连续性动作。实验中还要加强整体观念的培养,注意操作技术的综合应用。

3 教学模式改进效果

对照组按以往教学计划进行,实验组参照以上教学实践改革措施进行教学干预后,分别从学生的阶段性健康教育评分成绩和学习态度对两组进行考察,均有显著性提高。对实验组进行问卷调查。(见表1、表2)

表1 两组学生阶段性成绩以及操作比较

*P

护理教育导论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文章论述了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了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探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护理教育是医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为医疗卫生事业培养合格护理人才的艰巨任务。如何办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特色,发挥中医护理优势,走出中西医结合护理之路,培养顺应时展需求的高素质的护理人才是摆在我国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严峻问题。为此,我们启动了“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模块的研究”课题的研究,以期明确中西医结合的高等护理发展方向,建设具有中西医结合特色的高等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

    一、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1.课程设置。《中国高等医药教育课程指南》①分析了45所高等医药院校四年制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其中10所为高等中医护理教育。它们在课程设置上未能摆脱中医学教育模式,仍沿袭生物医学模式下医疗加护理的模式,而且两套护理理论与技术并行,中西医未能系统有效的结合,普遍存在着重西医轻中医的现象,课程设置是中医学教育模式的翻版,未能充分体现护理专业的特色。在35所高等护理教育院校中,20所开设了1~2门中医护理相关课程,学时27~144不等,平均为48学时;课程名称不一,有中医学、中医护理学、中医学基础、中医学概论和针灸学;16所为专业必修课,2所为专业任选课,2所为专业基础课。可见,我国高等护理教育中,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发展迟缓,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未得到足够的重视。在护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中医护理学”课程门数单一,学时少,未形成完整的课程体系。以上原因导致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不能有效地掌握中医护理基本理论和操作技能,这与社会对中医护理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

    2.师资队伍建设。由于护理学专业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师资队伍相对薄弱,学历层次较低,本科学历以下的教师占大多数。加之我国中西医结合护理本科教育起步较晚,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教师从事本科教学年限较短,教学经验相对不足②;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大多数来源于临床,他们具有丰富的临床工作经验,但学历层次低,缺乏系统的教学理论;一部分师资来源于高等医学院校医疗专业毕业生或由医生改行担任护理教师,他们中医理论基础扎实,但缺乏对护理教育理念的认同感和价值取向,在教学内容上往往是医疗专业的压缩或翻版,教学内容不佳③。总之,中西医结合护理师资总体水平与培养中西医结合的高素质护理人才尚有一定距离。

    3.教学手段、方法。目前,中西医结合护理教学手段、方法滞后,基本以课堂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采用传统的课堂讲授法,较少采用PBL教学法、角色扮演法等教学手段,缺乏学生主动参与。

    4.实践教学。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论与实践脱节。由于重理论轻实践,导致实训学时严重不足,实训基地建设投入不足,设备陈旧、落后,实训技术人员队伍建设相对滞后,队伍不稳定。这与培养社会紧缺的技能型护理人才的目标相悖。

    5.教材建设。尚未有一套完整的关于中西医结合护理的教材。中西医结合护理是近20年来逐步建立与形成的,其理论和实践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因此,目前中西医护理课程教材的编写基本沿袭医疗+护理的模式,医疗内容偏多而中医护理内容零散、重复,缺乏实用性,未充分体现中医护理特色,无法满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中医护理理论和技能的需要。

    二、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

    1.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现状。目前在各类医院中医病房中的护士几乎都是西医护理专业或中医护理专业的毕业生,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的毕业生寥寥无几。据2003年一项中医护理人力调查显示,中医护理与西医护理人力情况基本相似,学历层次低④。由于护理人员编制不合理;护理工作价值不能有效体现,护理费低廉;护士外流现象严重;护理学术带头人稀少等方面的原因,加速了护理人力的紧缺。加之中医护理教育发展滞后,中医护理教育重西医轻中医,中西医护理未能系统、有效地结合,使得中西医结合护理人力严重缺乏。

    2.社会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首先,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决定了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增加。随着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社区护理的蓬勃发展,众多社区人群迫切需要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一项调查显示,绝大多数住院病人和社区居民希望了解中医护理技术,愿意接受中医护理和中医养生保健指导⑤。市场需求就是人才需求,社会对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的需求决定了社会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次,中国护理事业发展的方向预示着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中国护理事业发展规划纲要》(2011~2010年)明确提出,随着我国护理事业迅猛发展,护理工作在医疗卫生领域发挥着愈来愈重要的作用。现代医学模式和新的健康观念对护理理念产生了深刻影响,丰富了护理工作内涵。树立了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理念,为了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需求,护理服务领域不断向家庭、社区延伸,家庭护理、临终关怀、老年护理等多样化的社区护理服务有所发展。我国护理事业的发展应坚持护理工作为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宗旨,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走适合我国国情的护理事业发展道路。中医护理以其独特的护理理念,重视养生保健、饮食护理、用药护理情志护理。中医护理技术因“简、便、廉、验”更适合于社区,中医护理理论和技术应该给社区居民提供经济、有效和优质的卫生服务。因此,随着我国集预防、保健、康复和健康教育为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的建立和完善,社区将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三,加快发展我国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大趋势决定了社会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中西医要加强团结,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共同提高,促进中西医结合”。2003年10月1日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进一步规定:“推动中医、西医两种医学体系的有机结合,全面发展我国中医药事业。”2003年11月5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印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西医结合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加强中西医结合基础研究,揭示中西医结合防病治病原理,中西医结合学术创新,培养和造就一支适应社会和学科发展需要的高素质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一批特色突出、优势显着、设备配套、功能齐全、管理科学的中西医结合医疗、科研基地,完善中西医结合技术标准规范,整体提高中西医结合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以期在我国的医疗卫生保健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见,大力发展中西医结合事业势在必行,中西医结合事业的发展需要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

    其四,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需要培养大量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病种的变迁,以及护理领域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中医护理优秀的整体护理观、辨证护理观和在预防疾病、养生保健等方面的优势日趋凸显出来,引起了国际护理界的高度重视。因此,高等护理教育的国际化不仅要重视跨文化知识和结构,而且要开创中医西医结合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的课程体系,以满足国际对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的需求。我国的中西医结合护理高等教育起步晚,发展缓慢,因此,加快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迫在眉睫。

    三、护理学中西医结合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实践

    我国中医护理教育起步较晚,到2006年为止,高等中医护理教育院校不足20所,加之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在高等护理教育中未能得到充分的重视,导致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严重缺乏,这与国内外对中医护理理论与技术的需求不相适应。因此,探讨如何依托发展较为成熟的现代高等护理教育,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培养高素质的满足社会发展需求的国际化的中西医结合护理人才已成为我国高等护理教育的发展方向。

    1.明确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理念。中西医结合护理教育应使学生从中西医结合的角度重新认识人、健康、环境和护理等四个护理主理念,在熟练掌握现代护理理论和技能的前提下,运用中西医结合护理方法,了解适度、够用的中医护理理论,掌握辩证施护方法,熟练操作“简、便、廉、验”的实用中医护理技术,提高临床和社区护理质量。

    2.建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人才培养模式。依托我校发展较为完善的四年制护理学专业“前期趋同,后期分流”的人才培养模式,在统一的培养目标指导下,设立中西医结合护理专业方向。

护理教育导论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学生;护理;临床健康教育能力;本科生 

        健康教育是医院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无卓越有效的健康教育系统,将成为衡量医院发展水平的一个标志[1]。临床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培养,也成了一个临床教学医院总体带教能力的一个重要内容。采用何种有效方法,培养护生的健康教育能力。也是当前临床教育者面临的一个问题。我科自从2004年6月至2009年4月在培养本科生在培养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时,在常规方法中加用标准健康教育卡,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以2004年6月至2009年4月在南昌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普外二,三病区实习的护理本科生100名。入院后由护理教研室随机分组,普外二病区实习组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法如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语言讲解等;实验组普外三病区采用常规方法加用标准健康教育卡。两组护生在年龄,理论基础课成绩等方面比较,均p>0.05,差异无显著性,具有可比性;临床带教老师基本相同,均具有本科以上学历,沟通能力强,临床工作10年以上,专科知识较全面等条件。 

        1.2方法: 

        1.2.1采用文献检索及本院护理专家的意见,对照组普外二病区的护生采用常规法如宣传栏,健康教育手册,语言讲解等;实验组普外三病区的护生采用常规方法加用标准健康教育卡。实验组由带教健康教育的老师,根据病区的病种,每种疾病设计标准的健康教育卡,内容包括:入院介绍;疾病介绍;心里指导;饮食指导;作息指导;用药指导;特殊指导(包括术前,术后指导,手术方式,麻醉方式);行为指导;出院指导共九项。根据标准方案,护生根据病例,书写健康教育卡,分别进行施教指导。在出院前1~2天由带教组长发放健康教育评价表:从教育技巧;内容熟悉程度;时间把握程度;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查房能力;从医行为和意识七个方面由病人或家属进行评价,分非常满意(5);满意(4);一般(2);不满意(1),满分35分。 

        1.2.2统计方法  计数资料以平均值 标准差表示,应用spss1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个样本均数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independent-samples t test),p<0.05认为有显著性差异。 

        2结果(表1)  

         

        表1显示:教育技巧,时间把握程度两者比较无差异(p>0.05)。内容熟悉程度;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查房能力;从医行为和意识两两比较普外三病区护生健康教育能力显著高于普外二病区实习的护生(均p<0.01)。 

        3讨论 

        3.1健康教育是一项有目的,有组织,有系统,有评价的教育活动。护理健康教育应将教育贯穿于患者从入院到出院的各个环节。对照组从内容熟悉程度;自身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患者满意度;护理查房能力;从医行为和意识两者比较(均p<0.01),有显著提高。大大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建立起了科学的生活方式;护生也觉得提升了自身的价值,对健康教育充满了热情,激发其创新欲望,培养护生思考,分析,沟通,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 

        本研究表明:两者从教育技巧和时间把握程度比较无差异(p>0.05),这与本科生基本理论扎实,在校期间开设《护理教育学》等课程,对教育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有了一定的认识;实习期间组织了小讲课和护理教学查房,有效锻炼了护生语言表达能力有关[2]。 

        3.2我国的护生几乎都是从学校到学校,没有过多的临床实践经验。在实施健康教育计划时,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是保证教育效果的关键,有效的教学方法,能促进护生临床教育能力的提高。每个护生到临床实习时,都有一个开口难,沟通难的过程,虽然有丰富的理论知识,但遇到问题时不能灵活应用,未将知识纵衡联系,也跟病人说了一大堆,由于没有抓住重点,内容没有针对性,病人仍云里雾里说不清,还会丢三落四;比如饮食指导中的少量多餐,易消化食物,不能具体到时间和次数,不能具体到那些食物易消化,导致病人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达不到教育效果。使用了标准的健康教育卡后,刚开始阶段,护生可以模仿标准方案进行演讲,教育,再通过了解,沟通,阅读相关知识,建立个案的健康教育卡,而且全部由他们个人亲手制作,发放给病人,为了能将健康知识,通俗,科学的传授给患者,就需要护生主动地去学习,查阅资料,请教他人。通过自行设计教育卡,更深地了解本科疾病的护理要点,拓宽知识面,使之很好地完成本科实习工作。 

        3.3由于临床实习的特殊性,每个科室轮转的周数有限,普通外科为四周,在四周内要熟练掌握普外科常见疾病的健康教育有一定的难度。临床健康教育形式不一,内容不具体,护生实施健康教育时多以口头教育为主,不规范随意性大,对有些疾病的专科指导不通俗具体,没有量化。但使用了标准健康教育卡后,护生只要根据患者的特点,结合专科理论知识,重新书写教育卡,再传授给病人,既为病人及家属传授了健康保健知识,又锻炼了自己的教育沟通能力,提升了理论知识,学会了护理查房的方式,起到了教书育人的作用。 

        目前如何提高本科生临床健康教育能力,一直是带教老师关注的问题,通过标准健康教育卡的应用,临床带教质量明显提高,让学生自己动手书写健康教育卡,激发了学习兴趣,加强了护生对专科知识掌握,从而提高了实习效果,达到了教学目标,对尽早适应今后的工作是有积极意义的。 

        参考文献 

护理教育导论范文第5篇

【关键词】累积学习理论 护理教育 护生学习

现阶段医学模式的快速转变、人类健康观念的不断更新、疾病种类的复杂变化,在面对全球政治、经济、科学文化、医学事业迅速发展的时代大背景下,在2011年3月,护理学被国家教育部授批为一级学科,护理学科的发展也面临了巨大挑战,而现代化的背景下对护理专业人才角色的探寻也日趋完善与丰富,在这种情境下,社会和国家对护理人才培养的质量问题也提出了更高的目标和要求。护理教育是护理学科的基础阶段,是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途径,而探索不同类型的的教学组织模式和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已成为当今护理教育领域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以往学者们关于教学模式的的研究热点都主要针对的是贝塔朗菲的系统模式和泰勒的行为目标模式,而本文通过对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的教育观点进行阐述,因为他的教育理念近年来受到教育界普遍的重视。本文主要通过对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主要观点进行分析和介绍,探讨其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1 累积学习理论

1.1 内涵

累积学习理论的创始人为罗伯特・米尔斯・加涅(Robert Mills Gagné,1901~2002),他是美国著名的教育心理专家。他融合了联结派和认知派观点,并通过应用现代信息论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也在经过大量的实验后研究人类的行为、知识的获取、教育的目标的形成与评价、课程及教学程序的设定与评定等问题,建立了信息加工的累积学习理论[1]。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核心是注重应用,最终目的是把学习理论研究的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

1.2主要观点

(1)累积学习的模式。也称为层次理论。基本观点是:学习任何一种新的知识技能,都要以已经习得的,从属于它的知识技能为基础,包含8个学习层次,从低级到高级分别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联结学习、动作连锁、言语联想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问题解决(或高级规则)学习[2]。加涅把这8种学习按照从简到繁、从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排列,每一个后继类型都是前一个学习类型更加复杂的表现。加涅认为,此层次决定了学生将会形成哪些能力,并且这些学习层次呈累积的特征,通过可预测的方式并逐级建立起来,因此,他认为在设计教学的目标与任务时,通过这八个层次构成一种较有效的教学模式[2]。

(2)学习结果分类理论。加涅认为,教师们根据教学目标来安排教学工作,并对教学目标进行分类,即对学习的结果进行分类,也就是根据学生在学习后所获得的各种能力来分类,此为设计教学的最佳途径[3]。在此认知上,加涅提出了五类学习结果:言语信息、智慧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及态度[2]。这五项内容分属于3个领域,前三项内容属于认知领域,第四项内容属于动作技能领域,第五项内容属于情感领域。

(3)学习与记忆的信息加工模型。加涅根据学习心理学,研究已知的事实与信息加工观点,用模拟方法进行推论而提出学习模型的假想结构,由加工系统(或操作系统)、执行控制系统和期望系统组成[2]。

(4)学习的过程。加涅的信息加工模式可用来识别学习的结构,揭示学习的内部过程,并划分为8个内部阶段:动机阶段、领会阶段、习得阶段、保持阶段、回忆阶段、概括阶段、作业阶段和反馈阶段;分别有对应的心理过程:期望、注意:(选择性知觉)、编码、记忆存储、提取、迁移、反应和强化[2]。这八个阶段发挥的功能不同,但每个阶段彼此却又密切联系,从而环环相扣、形成连锁机制。

2 累积学习理论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分析

在20 世纪90 年代后期,我国教育的研究领域掀起了对行为主义理论、社会主义理论、建构主义、人本主义理论等的研究热潮,在每种理论观点下的教学设计模式的实践探索,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发展[4]。但目前社会大背景下,教育界的理论工作者和教学实践者都面临着众多问题,即选择怎么样的理论支撑教学,以及如何面对不同的理论流派、学术思潮的争论,如何正确运用教育理论来指导教学实践等一系列问题。加涅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无疑为我们提供了时代的“注脚”[5]。

加涅的累积学习理论,关注的重点是学习者如何通过认知模式来选择和处理信息并作出恰当的的反应,偏重信息的选择、记忆和操作以解决问题,重视个人的学习过程,以及教学活动对学生学习过程的影响。若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必需辅以明确的学习目标,并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吸引学生,引起学生的选择性注意,当前社会大背景下推行素质教育,关注教学改革和创新,所以通过加涅的理论并运用于实践,这对护理教学的综合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具有积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护理教师要想影响学生的学习过程,就要在教学上结合加涅提出的八个阶段给学生以充分的指导。

2.1 告知目标,激发动机

学习者的动机影响学习和记忆的过程。加涅认为有效的学习的前提是要有学习的动机,这是整个学习的开始阶段[6]。在实施教学过程的过程中,开始阶段护理教师通过告知学生本堂课程的的学习目标,使其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初步构象;在课程开始时,护理教师可结合相关的现状和背景,让学生了解整门课程的重要性。还可引入案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讨论,或在讲解具体内容时让学生明确相应的课时目标。

2.2 提供刺激,引导注意

当学生有了学习动机后,就做好了接收与学习有关刺激的准备。护理专业教师可采取多种方式,引导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注意”,启动学习者记忆过程。如以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法(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是以提问题形式引出本节课所要讲授的内容,护理专业教师可以通过提高讲话的声调,减慢讲话的速度,通过适当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引起学生的注意。还有在护理专业课《健康评估》的教学中,以挂图展示心脏的的解剖位置,让学生学尖瓣、三尖瓣、主动脉瓣等,也可以通过幻灯片的形式展示患者的一般特征或临床表现,如面容和表情的变化(如甲状腺功能亢进面容、二尖瓣面容、肢端肥大症面容等),痰液的颜色(粉红色泡沫样、红色胶冻样等),这些都是引起学生注意的方法[6]。

2.3 提供学习指导,促进记忆

学习内容进入短时记忆后,护理专业教师可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编码,并能够尽量激发他们运用编码策略,把新的学习材料与已有的事物表象或知识结构相联系,通过突出意义学习,减少机械学习,促进知识的记忆。如将肝脏触诊的三种质地软、韧和硬分别比拟为口唇、鼻尖和前额。在讲解杂音产生机制时,将血流流过狭窄的二尖瓣比作河流在狭窄的河床流动,通过以前学过的物理知识,学生知道河流在狭窄的河床呈湍流,由于震动产生较大的声音,因此很容易理解二尖瓣狭窄时杂音的产生机制[6]。

2.4 增强保持,促进回忆

知识进入长时记忆后,新旧知识会相互干扰,容易发生遗忘现象,而人类的遗忘规律也是先快后慢的。在教学时适当安排符合该节课程的合理情景,同时呈现不同的刺激,而不同时呈现十分相似的刺激,可减少干扰的发生,促进记忆的保持。如护理专业课程《基础护理学》实验课讲解各项基本操作时教师示范与提问、抽选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打分找不当之处相结合,加深记忆。同样《健康评估》中讲解身体评估的触诊和叩诊手法时,将讲解、示范和播放录像带穿插起来综合运用,而不是讲解身体评估的所有内容后,再组织学生集中观看录像带或进行示范[7]。此外,护理专业教师在讲授新知识时,引导学生回忆与当前内容相关关的知识点,举一反三,知识的相互贯通,为其提供恢复长期记忆的机会。例如老师在讲解阵发型性上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时,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此例的心电图的波形,然后提问“和其他类型心电图有什么不同?”,这就使得在复习已有知识的同时,也简化了对新知识的学习。

2.5 提供学习情境,促进知识的迁移

如在护理专业课(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妇科护理学等)的教学中,教师讲解每一个系统的疾病护理后,都为学生提供临床见习的机会,使课堂和实验课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在临床实践中得到升华,实现对知识和技能的灵活运用[8]。如选择较为特殊的病例,指导学生对常见症状和体征进行评估,初步尝试书写护理诊断及护理计划等;可以带领学生去不同的科室,结合临床实际病例,并根据各种实验室检查结果对病人进行分析,巩固知识。

2.6 提供反馈,强化学习动机

加涅认为,“学习的每一个动作,如果要完成,就需要反馈” [2]。所以,反馈对于学习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使学生获得反馈,护理专业教师需要及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反馈和评价。因为教师的评价、评分,鼓励可以帮助学生达到强化学习行为的目的。同时,在每一阶段教学目标的授课内容完成后,可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进行理论或者实践考核,及时将考核结果告诉学生,并指导他们正确归因,把学习成败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努力程度,强化学习动机。

3 结语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构建良好的认知结构,是现代教学的重要目标[9]。加涅累积学习理论的最大特点是注重知识的应用,这也是其理论的一大优势。即把学习理论的研究结果运用于教学实践,这也是他对教学理论的突出贡献。在加涅看来,学习是指人的心理倾向和能力的持续变化,而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由教学决定,而教学的提供者和设计者是教师们,而护理学科是一门应用型学科,理论和实践同样重要,因此,这对护理教师也提出了更高理论和实践的要求,教师要引发学生有意义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对知识进行深层次的加工,帮助他们在知识上“查漏补缺”,改进和调整已有的认知结构。累积学习理论若应用到当今的护理教学中,为我国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是我们今后护理教育发展的一项长期任务。

参考文献

[1] 王小明,等,译.R・M・加涅.教学设计与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2] 皮连生,王映学,郑葳 等 译.R・M・加涅.学习的条件与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Gagné R M, David M, Mer Rill.Integrative goals for instructional design[J].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1990,38(1):23 -30.

[4]张继平,刘日华.加涅的五种学习分类理论对我国学校教育的启示[J].南昌高专学报,2009,(1):90-91.

[5]徐晓雄.论罗伯特・加涅学术思想及启示[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31(1):15-18.

[6]范秀珍.教育心理学与护理教育[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49-59.

[7]范慧芳,杨丽洁,张淑清.加涅学习理论在健康评估仿真教学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1):2897-2899.

[8]邹玉莲.临床护理情境教学中学生学习心理研究[J].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6,21(3):111-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