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风险;必要性;监督体系

目前,我国基层人民银行实行的是独立的财务预算管理体制,即人民银行总行以上一年度财务收支差额纳入中央财政预算,分支机构的各项费用支出以核定指标的方式加以控制,不核拨资金。在这种体制下,人民银行财务管理侧重于各项费用支出控制和核算,财务监督则更加侧重于预算编制与执行、财务核算、费用支出、集中采购、资产管理等。财务监督的目的就是推进财务工作标准化,堵塞财务管理漏洞,提高资金使用效率,确保各项财务收支合理、合规。

一、目前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监督存在的问题

1.财务监督结构不合理。基层人民银行内设部室基本上都包括以下几个:综合业务部、金融管理部、货币金银部、保卫部、综合办公室、纪检监察内审室。在这个“四部两室”中,财务工作归属于综合业务部。可以说,大多数基层行都未成立类似工会经费“经审委”那样的监督机构。因而,财务部门既是财务的执行部门,又作为财务监督部门,自己监督自己,监督效果自然被打了折扣,财务监督在结构上存在明显的欠缺。

2.对决策层财务监督乏力。即,基层行财务部门难以对领导个人的财务决策或“拍脑袋”决定进行有效约束。一方面,由于目前基层人民银行都实行的是行长负责制,财务开支“一支笔”审批成为目前普遍的费用审批制度。财务部门负责人的选拔和任用都由行领导最终决定,其对领导的财务决策难以产生有效的监督;另一方面,无论是上级行财务规章和制度,还是基层行内部规章和制度,均没有对财务监督做出明确的、可操作性强的规定。三是财务重大支出集体研究制流于形式。在基层行,对一些重大支出,包括支出数额较大或固定资产购建支出项目的立项、审批等方面,实行领导集体研究决定,但实际工作中执行不到位。甚至,有时会出现一言堂、某一个人说了算的情况。

3.对下级行的财务监督未能充分发挥作用。目前基层人民银行实际的是财务报账制度,即基层行在上级行下拨的周转金额度内先行开支,然后定期(每月)将财务凭证带往中心支行进行财务费用审核。财务报账制其实就是一种财务监督方式,但由于是先开支后审核,故这种监督存在一定的不足,难以发现超预算开支、预提虚列、批量(集中)采购或设备采购过程中、造成重大损失的以及财务开支程序违规等深层次问题。

二、建立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监督机制的必要性分析

基层人民银行的财务风险主要表现为制度管理风险、预算编制风险、预算执行风险和财务核算风险。具体为:

1.制度管理风险。制度管理风险主要是指财务制度不健全、不完善、存在制度设置漏洞或因制度建设跟不上业务发展变化需要,出现控制盲点等而形成的风险。目前人民银行的财务管理制度下发于2000年,16年来,人民银行会计科目及预算管理体制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如在事业性支出中增加了反洗钱经费,预算管理体制也由原来的大预算变为独立的部门预算,而现行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相对陈旧,无法适应人民银行财务管理和财务风险防控的要求。

2.预算编制风险。预算编制风险主要是指基层央行在预算编制过程中存在的专业不强、以及少预算、漏预算、超预算等情况而形成的风险,表现为编制预算时财权部门与事权部门未实现有机的结合,没有体现预算编制信息的预测性和计划性,造成预算编制与实际脱节,要么差的很多,要么高出很多,有的仅依据上年实际执行数字进行适当增加或减少而形成的滚动式预算,有的预算编制部门为事权部门而非会计财务部门,有的预算编制仅凭领导或部门负责人一句话而形成的“拍脑袋”式预算。

3.预算执行风险。预算执行风险是指基层央行在预算执行中由于法规和制度观念不强而产生的超预算花钱、串科目列支、人为调账、相互挤占、违规列支等而形成的风险;在具体的预算执行时,往往不按预算事项执行,导致下达的预算指标与实际执行相脱节,容易造成无预算事项得到执行,有预算超预算执行等情况的发生。再如就是财务审核和把关监督不到位,有的未将报销资金转往发票上所列供应商账户,而是转往商户法人账户或另一与发票无关的账户,有的只审核发票的要素而不查验发票的真伪,类似这种制度执行不严、制度落实不到位的现象,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基层央行财务风险,使人民银行财务资金受到损失。

4.财务核算风险。财务核算风险是指财务人员在费用报销审核、会计财务核算、财务系统录入、业务处理过程、财务印章及重要物品保管、账务核对等过程中因违规章、违规操作而形成的风险。如岗位轮换、强制休假制度得不到落实,一些会计财务人员长期在一个岗位工作数年甚至数十年,在具体工作中,存在以感情代替原则、以习惯代替制度,离岗时不按规定交接,财务专用章、重要空白凭证及个人名章等未按规定入柜保管。这些情况都容易产生风险。

三、基层人民银行财务监督的操作流程与监督标准

1.总务库存现金情况

操作流程:监督财务相关账簿及库存现金、银行存款账簿,认真清点与核对。

监督标准:总务库存现金与现金日记账完全相符;无白条抵库等情况;财务系统与银行存款账余额核对相符。

2.重要物品保管情况

监督流程:核对转账支票、现金支票、电汇凭证等重要空白凭证是否按规定保管(是否建立登记簿、登记簿与实物是否一致等);

监督标准:重要凭证和业务印章是否由不同人员分别保管使用。重要空白凭证做到连续使用,并认真销号登记,无跳号使用、无毁损、遗失情况,账簿、账实、账账核对相符。

3.岗位和人员管理

监督流程:监督财务工作岗位设置和人员安排情况,与财务管理系统相关设置进行核对;监督财务会计人员是否执行了重要会计人员定期轮岗和强制休假制度(查阅登记簿);财务会计人员是否具备规定的任职资格和条件;财务核算岗位设置是否合理,是否按规定进行操作,是否存在“一手清”现象。

监督标准:岗位设置合理、内控制约机制完善,内控制度落实到位。

4.内外部监督检查

监督流程:监督财务工作接受内、外部检查情况,相关检查监督资料是否齐全、相关的问题是否到位及时整改、相关检查资料是否整理归档;分管会计财务工作的行领导及会计财务负责人对会计财务工作的检查是否定期进行并符合合规定(查阅登记簿)。

监督标准:手续齐全、资料完整、问题整改到位、及时归档。

5.账务核对

监督流程:监督财务部门各项账务及发生情况是否与开户银行对账单及流程相符,是否及时对账,银行存款余额不符时是否及时查清,每月对账单是否妥善保管。

监督标准:内外账务核对相符,资料保管完整。

6.财务凭证及账表管理

监督流程:监督财务凭证、财务账表是否按规定打印、装订、保管。(账表包括:总账、分户账、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损益明细表、余额表、科目汇总表、财务收支报账表、资金平衡表).

监督标准:账簿设置正确,账簿表打印齐全完整,归档及时。

7.财务预算编制及支出情况

监督流程:查看财务预算报表,监督财务预算编制是否做到科学、合理,是否存在“拍脑袋”现象;查看财务支出凭证,关注大额财务开支,监督财务开支是否符合国家法规、财经制度和人民银行财务制度的有关规定;是否存在收入不入账、私设账外账和小金库现象、是否存在虚假发票、滥发津补贴等财务违规问题。

监督标准:预算编制科学合理,财务支出合规,无违违纪现象。

8.资产管理

监督流程:监督自行购建、上级行调拨的资产是否及时入账;是否定期开展资产清查;资产账实是否相符;固定资产卡片、报表、清查资料是否按要求打印、装订保管(月度打印固定资产基本情况表、固定资产增减变动表;季度打印固定资产折旧情况统计表、资产处置情况统计表、固定资产调拨登记簿。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农村;财务审计;创建;监督体系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也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财务审计监督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的主要部分,因此为了确保农村经济的稳定发展,必须要及时创建科学有效的农村财务审计与监督体系。

一、在农村经济发展中创建财务审计与监督体系的重要性

针对目前农村存在的财务管理不规范的问题,建立科学合理的监督体系是非常有必要的:从目前农村的某些地区了解到,其财务审计工作存在交接不规范,工作人员素质低等情况,所以在财务管理工作中难免出现农村集体资金使用不规范的现象。由此看来,及时建立科学有效的财务审计与监督体制是非常有必要的,通过这个体系来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约束和规范。

二、财务审计、监督中存在的问题

(一)农村财务审计与基层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低

由于财务会计不断更新,目前农村的财务会计人员好多都是传统工作人员,这些人员的素质低,主要缺乏专业操作水平,例如某些会计人员对自身工作不够重视,在核算工作中,不够仔细,从而导致错误的发生,不能满足农村财务工作的相关要求,无法适应新形势的挑战。

(二)农村财务会计体系不够完善,缺乏一定的操作性

某些会计核算人员在相关项目核算的过程中,缺乏认真的检查、审核,尤其是缺乏对农村经济发展中重要项目中大量资金支出的核算,从而导致某些资金支出流向不明,造成资源的浪费,影响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农村财务审计与监督工作的力度不够

监督工作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相关人员的重点任务,可是在实际工作中,还存在监督不到位的情况,例如在农村地区存在监管人员不能定期对财务工作进行检查的情况,有的监管人员认为,只要财务审计工作人员自身的素质高就不需要做出监督。因此,即使监管人员定期对财务审计人员的相关工作进行检查,也是游走于形式,如此一来,导致一些资金核算不正确情况的发生,重新核算会给财务相关工作人员增加一定的工作量,同时还降低了财务审计工作效率。

三、农村财务审计与监督体系构建的内容以及措施的相关分析

(一)对财务审计工作与监督体系相关内容的分析

在农村财务审计体系与监督体系构建的过程中,一定要明确监督的主体,根据财务审计工作的相关规定,农村财务审计与监督的主体是指会计人员对单位进行的经济活动。因此,在农村财务审计与监督的过程中,必须要将村集体作为监督主体,并要求村财产管理必须由村委会和全村人员进行共同管理,同时还要自觉接受审计人员的定期检查与监督。另外由于《财务会计法》对农村经济的不适应性,所以应该根据农村财务管理的实际情况及时建立财务内部管理机制,实现财务审计管理工作的规范化、标准化,以此保证内部监督过程有法可依。

(二)对财务审计工作与构建监督体系的措施分析

要想加快监督体系的建设与审计人员的专业水平,可以从这几个方面进行:1.提升审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能水平。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离不开基层会计人员的大力配合,而财务审计工作也离不开高素质、具有专业水平的审计人员进行有力的监督。所以,相关人员在进行会计基层人员和审计人员招聘的时候进行严格的筛选,同时还有必要对这些人员做定期的考核,从而建立稳定的农村财会组织。另外还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和基层会计人员的培训,以便于能够对新形势和新政策进行相应的更新。2.构建具有可行性的会计核算体系。会计核算体系不仅对农村的财务管理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还与会计监督共同制约、相辅相成。所以,在农村财务审计与监督体系实施的过程中,会计核算体系建设可以实现会计核算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3.加强对农村财务审计工作的法律监督。农村财务审计与监督体系的构建离不开相关法律的监督,另外法律监督是该体系构建的重要保证。所以有效构建财务审计与监督体系,一定要加强对财务管理制度和法律监督的高度重视,凸显法律监督在该体系中发挥出的作用,从而确保农村财务管理工作能够依法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农村部分地区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实现对农村资金使用的有效制约。

四、对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提出的建议

(一)充分利用政府在农村经济发展中起到的指导作用,并积极对农村经济发展中相关的制度做出创新。

(二)作为管理人员要鼓励财务审计人员多总结工作经验,同时要加强与审计人员之间的友好交流,多和审计人员交流审计工作方法、技巧,这样一来就可以在融洽彼此关系的基础上,实现提高农村财务审计人员专业水平的目的。

(三)加快农村审计与监督体系的构建,对相关人员的职责做出明确,从而形成较为完善的农村法律法规体系。

五、结束语

由于我国农村经济的不断改革,农村财务审计与监督体系的建设已经势在必行。构建财务审计与监督体系不仅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确保农村财务管理监督工作顺利进行的主要措施。通过建立相关的监督体系,实现农村资金和权利的合理分配,从而加快农村民主法制化的发展进程。

财参考文献:

[1]马惠艳.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分析[J].中国外资月刊,2014(1):55-55.

[2]李金.农村财务会计监督体系建设的有效策略[J].乡村科技,2016(21):82-83.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第3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监督;内部监督体系;产权

企业财务监督的产生主要是因为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企业所有者为了监督企业经营者的财务行为,不得不对其进行监督管理。合理的财务监督体系可以促进企业更好的发展。但现阶段,由于受到各种因素影响,很多企业的财务监督职能部门都形同虚设,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无法真正发挥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的作用。在这种情况下,进行有关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将结合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构建的实际情况,提出解决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中存在的问题的对策,希望为以后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构建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一、现代企业财务监督概述

1.现代企业财务监督的涵义

财务监督是现代企业管理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对企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谓财务监督管理就是监督主体对监督对象进行财务监督管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监督主体可能会采用各种方法和手段,其主要目的就是为了保证监督对象的所有财务行为以及和财务行为有关的活动都是合法的、合理的。完善企业的财务监督体系不仅可以规范企业的财务行为,同时还能促进企业进一步发展。财务监督的主体就是执行财务监督权力的一方,监督主体通常都和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着紧密关系。但财务监督主体有两种,一种是企业内部的监督主体,即企业的所有者以及负责财务监督的管理层,如董事会、股东大会、监事会、审计委员会等;另一种是企业外部的监督主体,外部监督主体主要是国家为保证企业合法财务行为而设定的国家相关职能机关以及第三方机构。例如,国家的审计机关、税务机关、金融部门以及社会上的中介机构等都属于企业外部监督主体。财务监督的对象,也可称之为财务监督的客体,就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所有的财务活动以及和财务活动有关的财务行为。企业财务监督有很多不同类型,这主要和财务监督分类的标准有很大关系。例如,财务监督可以分成国家监督、社会监督、企业内部监督等三种类型,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依据具体执行监督权力主体的不同而划分的;财务监督可以分成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以及事后监督,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以监督行为发生的时间不同而划分的;财务监督可以分成全面监督和专项监督,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以监督内容的不同而划分的。但在实践过程中,比较习惯将财务监督划分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和企业外部财务监督,这种分类方法主要是以监督主体和被监督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划分标准的。

2.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具体划分

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需要考虑到两个方面的内容,一个是企业的治理结构,这是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实施的平台,另一个就是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但并不是所有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都属于实现企业财务监督的手段,只有内部审计和财务审批才能对企业财务监督的实施起到作用,它们是企业实现财务监督体系作用的基础。因此,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审计、财务审批是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下文将对此进行详细介绍。企业治理结构是在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的制度下产生的,其主要作用是为了保护企业所有者的权益,使企业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保持一种相对平衡的关系。企业内部的财务监督制度一方面是为了保证企业经营者能够按照企业所有者的规定进行生产经营活动,另一方面是为了让不同级别的管理者能够遵守公司规定,建立一个比较健康有序的上下级关系。由此可见,正是因为企业治理结构的存在决定了财务监督制度的存在,可以说企业财务监督制度是企业治理结构的具体实施手段。此外,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企业财务监督制度中多层次关系的一种体现方式。在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过程中,不同的利益相关者所具有的财务监督权利不同,从而使得这些利益相关者之间形成了多层次的财务监督关系,而企业的治理结构也是比较复杂的,利益相关者之间具有多重关系。内部审计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善企业治理结构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实现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的两种基本手段之一,另一个是财务审批。所谓内部审计就是指通过系统化、规范化的方法对企业财务活动的风险进行管理、对内部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价,以改善组织营运的能力。内部审计是企业中的一个独立机制,包括检查会计、财务等业务。财务审批包括两部分内容,分别为财务审查和财务批准。按照审批工作详细程度的不同可以将其分成核查细节的审批、审阅型的审批以及批准型的审批三种。核查细节的审批主要工作不是为了审批,而是为了查找其中存在的疏漏或错误。审阅型的审批并不会直接做出决定,大部分只是审阅人在查找某些具体的信息。只有批准型的审批才是真正的审批,本文所介绍的财务审批就是批准型的审批。

二、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构建的必要性

1.企业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存在不足

《会计法》规定单位负责人可以对单位一切活动负责,这其中也包括财务活动,但是财务活动一直就是企业管理中比较重要的一个问题,财务审批更是直接关系到财务活动是否合法。但在很多企业中都由企业负责人直接负责财务审批,从而形成企业财务审批“一支笔”制度,即企业的所有财务审批均由公司负责人完成。虽然,企业中都有明确的规定,财务审批应是按照企业组织结构从最下层开始逐渐上报审批,例如,需要进行财务审批的工作人员将审批报表上报给部门经理,部门经理再上报给分管副总,由分管副总上报给总经理。但最终只需要总经理或董事长签字即可。这种审批制度看似很严谨,但却反映出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落后,财务管理行为不够透明,给企业财务违法违规操作提供了很好的条件。在这种情况下,必须构建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对企业的所有财务行为进行监督管理,以确保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规范性。

2.企业产权结构不清晰

企业产权结构有两种,一种是一元化的产权结构,即企业的所有者只有一个,或者是企业具有多个所有者,但是其中一个所有者占有绝大多数股权,这种类型的产权结构属于股权高度集中型的,一般国有企业都属于这种类型,即政府对企业拥有绝对控制权。这种类型的企业也不存在股权不清晰的问题;另一种是多元化产权结构。即企业的投资者有多个,但每个投资者对企业的所有权又没有显著差别。其中,多元化的产权结构还可以细分成两种类型,分别为股权相对集中型与股权高度分散型。但是,现在很多企业都存在产权不清晰的问题。由于产权结构会因投资者在企业中地位和影响的变化而变化。企业中没有很好地划分利益相关者的权益,使得企业产权结构模糊。在这种情况下,为避免出现利益分配不均的问题,必须构建企业财务监督体系,对企业的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

3.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效率较低

因为企业治理结构、内部审计等方面存在很多问题,使得企业的财务监督工作难以按照预期目标开展,导致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工作效率较低。首先,企业治理结构存在很大问题。企业中各个利益相关主体职责范围划分不清,股东不能按照规定履行自己的监督职能,董事会又缺乏独立性,难以对企业财务活动进行监督管理,而监事会又因自身权力有限而无法发挥监督管理的作用。其次,内部审计存在问题。第一个问题就是企业的内部审计缺少独立性。很多企业的内部审计部门都是由企业的管理层直接管理,使得内部审计的工作人员在财务审计时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甚至不敢按照规定进行财务审计,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形同虚设。此外,这种管理模式还导致很多工作人员都对审计工作存在偏见,不愿从事审计工作或者对审计工作比较轻视,这不仅影响审计工作的质量,同时还降低了审计工作人员工作的积极性。第二个问题就是审计人员专业素质水平较低。很多从事审计工作的人员都不具备专业审计知识背景,对审计业务不了解,这样很难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此外,部分审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偏低,在从事审计工作时难以抵抗外界的诱惑而做出违背职业道德的事。在这种情况下,只有构建合理的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才能真正发挥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的作用。

4.企业财务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当前,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关键时期,很多制度都不健全,影响了部分工作的正常进行。企业财务管理制度也存在很大缺陷,导致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效率偏低,难以达到预期效果。为了规范企业财务行为,必须通过构建企业财务监督体系来辅助企业财务管理活动,从而提高企业财务管理的质量和效率。

三、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的发展现状

1.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

企业内部财务监督体系不完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目前,大部分企业都有内部管理规章制度,但这些制度并不完整,还存在一定的缺陷,在实施过程中难以达到管理企业活动的目的。还有一些企业的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根本不能落到实处,导致企业的财务活动处于无人监管的状态。企业中凭证作假、私设“小金库”、行贿受贿现象严重;第二,企业中财务监督管理意识薄弱。很多企业的管理者都存在重管理轻监督的思想,在财务管理时误以为只要进行支出管理即可,而忽视了企业财务收益的管理;第三,企业预算控制不严格。很多企业在进行财务预算时都没有充分考虑企业的实际情况,都将预算的范围扩大,怕后期没有资金,这种不科学的预算方法也使得企业财务监督难度增大,企业中项目多、内容杂,导致随意支出现象普遍,难以追踪资金的具体用途。

2.企业外部的财务监督体系难以发挥作用

导致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体系难以发挥作用的原因包括下述几点。第一,外部监督机构和企业的信息不对称。外部监督机构获取的财务信息大多来自企业,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性的提供财务信息,而企业却有全部的财务信息,在这种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进行企业外部财务监督的难度较大,财务监督的范围有限。第二是企业和外部监督机构目标不一致造成的。企业经营者的目标就是为了规避风险,获得自己应得的报酬,不会关心其他方面的问题,而外部监督者是为了监督企业财务活动的合法性,二者之间目标的不同使得他们很难具有统一的行动,从而也就影响了外部财务监督的执行效果;第三是外部财务监督机制不健全。企业外部监督主要包括三种,分别为政府监督、社会监督、第三方机构监督。政府监督制度不完善,还有很大的改进空间,相关法律法规建设还不健全,无法为政府监督行为提供法律支持。社会监督根本起不到应有的作用,社会群体也无法获得企业全面的财务信息。而第三方机构大多由企业聘请,是为企业服务的,以企业利益为最高行为准则,难以发挥监督的作用。

四、针对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现状的有效解决对策

1.巩固和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职能

首先,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制度建设。第一,要建立有效的财务约束机制,打破财务审批“一支笔”的现状,让企业的财务活动变得更加公开化、透明化;第二,要实施民主的理财制度。由企业内部审核人员完成账表、财务凭证等的审核工作,定期进行审计;第三,要充分发挥企业内部财务部门的监督作用,提高内部审计部门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使其能按照国家的规定完成审计工作。其次,要加强企业内部财务监督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第一,要加强对相关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不仅要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还要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水平和职业道德水平;第二,要加大专业人员引进力度。特别是一些比较关键性的岗位更应安排一些专业能力比较强的人。最后,要加强企业财务监督体系考核工作。即要对企业构建的财务监督体系进行定期的考核,及时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问题,不断完善企业财务监督体系。

2.构建高效的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体系

企业外部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应从我国财务管理的制度入手,健全我国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使政府财务监督部门能有进行企业财务监督管理的参考依据。其次,还应改变企业和外部监督主体信息不对称的现状,提高企业财务信息的公开性和透明性。最后,要完善第三方监督机构的管理制度,加大对其违法行为的惩处力度。

五、结语

现阶段我国企业财务监督体系还存在很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影响了企业财务监督工作的质量和效果。因此,必须进行现代企业财务监督体系研究,构建新的企业财务监督体系。

参考文献:

[1]张彪,姚君芳.非营利组织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J].求索,2009(7):41-43.

[2]李晖.我国上市公司财务监督体系的构建[J].网络财富,2010(20):71,74.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第4篇

【关键词】电网施工单位;财务监督管理;不足;处理措施

财务监督管理主要指的是企业经过科学的规划、管理对资金的来源、使用、收益分配等实施管理,电网在施工过程中,投资费用非常大,若无法实施有效的监督管理,不但对电网建设的顺利实施造成阻碍,还会对电网建设单位的经济效益带来较大的影响。所以,在电网建设过程中,企业一定要做好财务监督管理工作。当前,我国的电网建设单位在财务监督管理领域出现了一些问题,由此,电网施工单位要结合具体情况,建立科学的措施,逐渐提升财务监督管理质量,进而为电网施工单位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保障。

一、电网施工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的工作

电网施工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的重要工作是对电网施工的投资实施预算、管理、监督、决策,依法实行成本筹集,严格管控资金应用情况,在确保施工质量的同时,尽可能降低施工费用,进而提升单位的经济利益。电网施工单位财务管理不但要求做好资金筹集任务,还需对电网建设工程的前期投入实施预测与决策,对投资费用展开分析、管理,对电网建设工程的获利情况进行估算,制定财务报表等。

二、电网建设单位财务监督管理中隐藏的不足

1.财务管理体系不健全

当前,我国电网施工单位财务监督管理体系不健全,对财务管理缺乏重视,过分注重工程施工进度,忽视了内部财务监督控制,监督单位缺少必要的约束性,造成电网施工期间出现违法违规的情况;少数单位的财务科目不合理,账表与实际情况不统一,造成财务监督管理者在工作环节无法严格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工作,进而导致财务管理缺陷。

2.财务监督管控智能弱

当前,我国的电网施工单位对财务监督管控的检测力度薄弱,财务部门在放款前,并未对有关财务实施检查,内部审计单位对建设预算审计报表太过重视,可对财务审计的要求不高,对财务费用的来源,流向缺少一定的审计,对有些临时项目的预付款审查不严格,造成施工期间产生超支付款的情况。

3.财务监督管理者的整体素质偏差

受电网施工单位特殊性的制约,企业的财务工作者要熟练掌握电力、项目造价、建筑、会计等多方面的专业理论。当前,施工单位财务管理者的专业技能和工作责任心很差,在工作期间没有严格根据相关要求进行工作,造成在财务监督管理期间极易出现问题。

三、加强电网施工单位财务监督管理的有效对策

1.建立健全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

电网施工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与其他项目的管理存在较大的不同,其必须严格根据相关流程展开规范化管理,由此,电网施工单位要结合相关法律要求,根据电网施工的具体状况拟定满足自身要求的财务监督管理体系。电网施工单位要全面研究现有的财务体制中存在不足之处,完善财务制度,进而为财务信息的正确性、实时性以及全面性提供保证。

2.加大财务监督管控力度

电网施工单位要有效落实施工工程主管机构的监管责任,加强对电网施工工程的财务管理。管理部门属于电网建设的主体,所以,管理部门需全面做好管理任务,严格根据相关要求实行财务管理,管理者不但要对电网施工工程的日常支出实施监管,还需对拨付给建设单位的费用实施监管。管理者要重视财务工作者的监督,防止财务工作者出现违法操作的情况,电网施工单位唯有加大财务监管力度,方能更好的提高财务管理效果。

3.强化企业内部审计监管

审计监控对财务监督管理能力的提升有非常重要的意义。由此,企业需建立健全的审计体制,清楚财务经济法规,认真查错,防弊管理,增加企业的财务管理质量。公司的内审人员需独立开来,不能依靠财务部门,唯有这样方能确保内审人员落实好财务监管工作。伴随经济的不断发展,依法理财已变成财务监督管理的主要发展趋势,电网施工单位的领导需改变以往的思想理念,科学的对待财务监督管理,保证财务人员可以依法理财,合理理财,进而让财务监督管理更为科学化与合理化。

4.提升财务监督管理者的整体素养

财务监督管理者需具备较高的专业技能和较好的管理水平,具备廉洁奉公、思想科学的精神。企业结合具体情况,拟定科学的培训内容,定时对财务监督管理者实施培训,逐渐提升财务监督管理者的专业技能。重视财务监督管理着的思想培训,加强财务监督管理者的工作责任心,保证职员能严格根据相关规定进行工作,进而大大提升电网施工单位的财务监督管理能力。

5.防止电网施工单位内部不和谐要素影响

电网施工单位财务监督的创建需要每一个部门之间的协调与监督。首先将财务工作的任务分成几个模块,各个模块之间不但相关独立还相互影响,“独立”指的是工作方面的自我管控,“相互影响”主要是指工作内容方面互相融合与相互监督。避免各部门之间出现相互独立的情况。其次将财务工作的内容管理区详细划分,将财务管理体系的创建和生产、销售等环节关联起来,分门别类的实施相互之间的配合。如此不但使工作变得细致精益化,并且明确了各部门之间的管理区域。同时,还起到了有效的监督作用,这样的体制可以促进电网施工单位的和谐、健康、可持续发展。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电网事业快速发展的大环境背景下,财务监督管理是电网施工单位管理的重要部分之一,在市场经济环境下,电网施工单位必须强化财务监督管理,一旦出现问题要立即处理,逐渐提升自己的财务监督管理能力,进而有效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刘岳华,魏蓉,杨仁良,张根红,李圣,肖力. 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与财务管理职能转型――基于江苏省电力公司的调研分析[J]. 会计研究,2013(10):51-58+97.

[2]杨寿松,黄为群,俞银富,肖婧,陈莹. 电网集体企业集团财务管理信息化研究――以浙江省电力实业公司为案例[J]. 管理观察,2013(26):97-102.

[3]于金镒. 凝心聚力 攻坚克难 确保高质量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在公司2015年年中工作会议上的报告(摘要)[J]. 江西电力,2015(04):4-13.

财务监督体系建设范文第5篇

关键词 财务监督 财务管理 军队

一、完善军队财务监督机制的重要意义

军队财务监督,是指军队财务部门在筹集资金、供应资金、资金的调节平衡使用过程中,依照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与军队财务法规,运用特定的方式对军队经费取得与使用的合理性、合法性、有效性进行检查、督促、惩戒和改进,以便合理地使用资金,维护国家和军队的财经纪律。军队财务监督的内容十分广泛,一般说来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完善军队财务监督机制是提高军费使用效益的有效途径。监督是军队管理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财务部门对经费的管理的过程,其实也是一种对经费的监督的过程。忽视了监督的管理,就不可能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益。军事经济活动主要通过经费运动表现出来,经费运动又是通过会计核算来反映,会计核算最终能够反映军费的经济活动。通过寓于会计核算的会计监督,可以发现和解决军队单位经济活动及其会计资料中的问题。从而保证军事经济活动及其会计资料真实性、合法性、完整性,使得会计核算资料真实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的全貌,进而根据掌握的真实情况,采取相应的办法和措施,从而提高军费的使用效益。

2、完善军队财务监督机制,是推动军队财务工作发展,实现“保障有力”的需要。军队财务管理机制是规范财务活动的前提,监督是军队管理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环节。财务部门对经费实施管理的过程,从本质上看,也是一个重要的监督过程。没有监督或忽视监督的管理,就不可能成为科学严密的管理。财力监督过程是不断地查找和发现财务工作中的问题并解决问题的过程。通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不仅能够积累有关经验教训,而且能够发现财务管理机制、方法和运行上的不足和漏洞,从而加以改正和完善。完善财务监督机制,是推动财务工作发展的重要保证。只有完善财务监督机制,强化管理职能,才能推动业务建设的顺畅、高效运行。因此,财务工作应以“保障有力”为指导,积极适应后勤建设“两个根本性转变”,进一步完善财务监督机制,不断提高财务保障的整体效能。

3、完善军队财务监督机制是反腐倡廉的主要途径。军队建设的过程要形成军事资产不断增加、战斗力不断增强的局面,就必须从源头上治理损失浪费现象,从基础上保证军队建设走出一条投入较少、效益较高的路子。财务监督注重标明规范性和禁止性的内容和方式,也强调跟踪纠察、补救堵漏和总结教训,对于促进经济活动的科学管理具有实际的意义。另外,在军费的取得、分配、拨付、领报、开支、结算等环节,强化财务监督,科学确定方案,严格按科学方案和财经法规办事,不仅可以防止财力的滥用和浪费,制止违法乱纪于萌芽状态,而且还可以督促相关人员树立责任意识,端正工作态度,真抓实干,不谋私利,切实把各项经费使用好,全部有效地用到国防建设事业上,从而建立正规有序的军事经济秩序。

二、当前军队财务监督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1、军队财务监督法规不健全。加强军队财务监督法规建设,规范经费和资金运动监督活动,是实现依法理财,从严治财的需要。但是,由于军队财务监督立法工作滞后,至今尚无一部完整和权威的对经费监督职能、内容、手段等作出专门规定的法规,致使财务监督地位没有法规保障,行使财务监督职能缺乏必要的法规手段,严重影响了财务监督的权威性和实际成效。

2、军队财务监督工作中行政干预的成分较多。党委批准的预算是约束力很强的法律性文件,任何人都不得随意乱开口子,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却有某些领导在预算内外随意开口,使得财力分配出现了严重的随意性,极大地影响了部队的正常开支,给部队训练和建设带来了很大影响。一些单位领导在理财上不按有关规定办理,而是受自我利益驱使,为自己牟利。比如,违反国家军队财经制度和标准规定,私设小金库小钱柜,搞体外循环;采用开假发票假单据进行虚报冒领,侵吞公款;铺张浪费大吃大喝摆阔气讲排场,不顾实际搞建设,寅吃卯粮,超预算开支现象严重;少数人为了吃回扣得好处费,不惜牺牲军队利益,使单位蒙受损失;截留隐瞒应上交收入,采取非正常手段,该交的不交,将收入化为小金库资金,逃避正常监督。

3、个别军队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偏低。由于部分财务人员对军队财务监督职能的重要性和积极作用认识不清,怕得罪领导,不敢监督;或是执法犯法,为了个人利益,讨好领导,使财务监督流于形式。军队财务人员的业务素质差,政策水平低,不仅影响了工作质量,更无法行使财务监督的职能。财务人员违反职业道德,编造虚假财务信息,掩盖真实的财务状况,致使建立在财务信息基础上的财务监督失去了实际意义。

4、审计部门职能作用发挥受到体制因素制约。审计与财务同属后勤系统的职能部门,财务行为是单位党委意图的现实体现。审计部门审计同级财务部门,其难度和效果可想而知,而“下一级”的做法,责任、权利、不对称、审计效果受到影响。多重审计的现象较为普遍。对于当前的经济违规现象,具有监督检查职责交叉,出现了谁都管,谁都不管,也都管不好的情况。

三、完善军队财务监督机制的设想

1、严格责任管理,建立健全财务监督约束机制。加强监督检查,是确保财务管理有序运行的有效措施。通过完善监督制约机制,促进各级执法部门和业务部门严格遵守财经法规,认真履行监督职责,指导部队依法办事,依法保障,依法管理,做到各项经费按标准供,支出使用按制度管,检查监督法规办。首先要严格监督制约措施。加强权力制约,对财经决策实行权力分解,分工不同的领导负责大项支出的论证、立项、执行和监督。加强双向制约,对事业建设实行双重监控,事业部门和财务部门共同进行计划制定,指标下达和跟踪问效。强化分管制约,对财务部门实行内部牵制,会计出纳和印章票据分管,账目凭证和结算报销相互稽核。加强外部制约,对经费收支实行检查公示,定其检查执行财经纪律情况,在一定范围内公布收支,充分发挥群众和舆论的监督作用。其次加大惩处力度。对在财务管理中出现的违法违纪问题,要严格按照军队现行法规,认真查处,坚持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绝不能姑息迁就,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以保持财务工作的健康发展。

2、由各级党委对财务监督施监督。坚持党委理财是军队光荣传统,财务监督管理离不开党委的坚强领导。所谓理财就是用财和监财的统一,二者不可偏废。根据军队编制体制,审计部门隶属于后勤门部,其审计工作和审计结果在向后勤部门报告的同时,也应该受到单位党委的监督和评价。从体制上讲,各级

审计部门受后勤部门首长领导,对本级单位特别是对后勤部门的监督具有明显的局限性,很容易形成监督失控。在这种体制下,审计部门的职权很难到位。再者,军队经费由后勤和装备两部门分块管理,把审计部门归于后勤部系统,行使对装备经费审计,从目前的渠道讲也不太科学。从理顺关系,树立审计部门在军队政治生活中的权威地位,充分发挥审计部门的重要作用的角度来考虑,有必要将审计部门从后勤系统中独立出来,退出财务监督的执法序列,归位到党委直接领导,使其成为后勤系统外的具有独立审计监督权的机构。这也是审计独立性自身的要求,以加强对预算执行即经费支出的外部监督,同时排除后勤系统可能出现的对审计监督工作的干挠。

3、建立民主决策机制。军队财务监督在对军队财务各项工作的监督和协调当中,必然会涉及到各部门、各单位及各类人员的经费供求关系等许多方面,特别是会涉及到很多敏感的问题。另外,许多大项经费的开支,各项专项经费的划拨、使用,透明度不高,甚至管理脱节或者失控。因此,必须在军队财务管理框架中设立民主决策机制,提高决策的可信度和花钱办事的艺术性,确保财务决策,尤其是那些影响全局发展的决策、重大经费开支的决策、重大建设和改革项目的决策、财务管理改革决策以及日常财务业务决策基本没有失误或者没有较大失误。实行军队财务管理的民主决策,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各种专门的技术和方法,而且还要依靠现代科学理论的指导。首先,必须设计好民主决策的内容和职责,明确各级的职责,如各级党委和首长负责审定本级年度经费预算,决定大项开支。各级后勤部门在同级党委、首长领导下和上级后勤部门的指导下负责组织实施财务管理工作;其次,采取合理的民主决策程序,以使各项预算、计划的制订与确定符合客观实际的要求。

4、加快财务监督法规体系建设。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体制转轨时期,有关法律约束不规范,加之军队正处于联勤初期,一些关系还未理顺,完善法制很有必要。目前应立足现实,着眼未来,加深对财务活动系统性的认识,大胆借鉴地方与国外的立法经验,应根据现实的要求进一步完善军队财经法规,健全执法机制,强化组织约束和行政约束,增强财经法规严肃性。首先是要建立健全各项财经法规,特别是建立专项财务监督法规,这样可以使财务监督工作有法可依,同时也可规范财务监督行为。建议制定颁布《中国人民财务监督条例》,详细规定各级财务部门应承担的责任及应具有的相应的奖惩权限。对于违反财经纪律、法规以及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者,一定要严加惩处。除行政处分外,还应负相应的经济责任,赔偿一定的经济损失,直至追究法律责任。要改变以前那种平均主义的做法,对在财务监督中发现的问题,应严格按照有关法规的规定处理,不得大事化小,小事化了,直至不了了之。为改变军队财务监督工作的被动局面,制止经济损失浪费等不良现象,还应建立财务人员举报制度,严肃处理违纪违法和打击报复事件,提高法律威慑力,改变目前财务监督中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状况。对财务人员实施法律保护,对执行法规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精神和物质上的奖励,形成内部自我约束机制,为财务监督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使财务监督工作制度化、规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