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第1篇

“城市改造”不是规范的术语,未见诸我国有关法规条文。但近几十年来,“城市改造”却成为我国各城市旧区广泛使用和家喻户晓的用词,人们从这个词当中更多地体会到“拆”字的某种含义。

一 城市改建的主要内容

1. 调整城市的功能结构布局,搬迁污染城市环境的企业和事业单位;

2. 改造环境条件恶劣的住宅区和破旧的房屋,提高居住水平;

3. 增建学校、幼儿园、托儿所;调整和新建商业服务网点,提高城市生活社会化的水平;

4. 整顿和改善城市公路系统,增大通过能力,使城市交通便捷通畅;

5. 增加绿地,美化环境,提高环境质量;

6. 改善市政公用设施,提高服务水平;

7. 妥善维修和积极保护有历史和艺术价值的旧街区、建筑群、建筑物和文物古迹。

城市改建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工作,必须在城市总体规划的指导下有步骤地进行。要制定分期逐步实现的城市改建规划,区别轻重缓急,抓住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有重点地进行改建。要注意成片的研究改建规划,要综合考虑地面建筑和地下设施,要避免“见缝插针”式的建设。

二 旧城改建的意义

旧城改建是城市建设与城市规划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旧城(1949 年以前已经发展的城区)普遍存在人口密度高,房屋密集陈旧,街道狭窄,交通拥挤及基础设施落后等问题。为适应城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以及改善城 市生活环境,实现现代化,必需进行旧城改造。大、中城市旧城改建的主要 任务是疏散旧城区过密人口,调整用地布局,拓宽街道,改善交通,旧房更 新改建,美化城市,增加绿地,改善旧城自然环境和工程基础设施等。旧城改建不仅难度大,而且需要大量资金。在这种基础上城市改建会节约大部分资金。

城市人口密度过高是造成居住环境恶化的主要原因。与世界上一些大城市相比较,我国大城市的人口密度要高得多。因此,疏散市区过密 的人口成为我国大城市的一个突出问题。上海、杭州等城市在城市总体规划中都制定了人口疏散目标,但是在实行经济体制改革和对外开放的政策,以 及城市发展高层建筑以后,市区人口不仅未得到疏散,反而增加,使城市住 房、交通的困难更加突出。

旧城用地的调整必须适应城市功能变化的需要。在发展商品经济的形势 下,需要在市中心区扩大商业、服务业等用地。市中心区应该转变为经济贸 易、商业零售、信息服务及文化娱乐中心。

三 国外城市改建的方法

欧洲国家大都把旧建筑保持良好,人口世代居住,只不过把地面首层改为商业小店铺,只偶然因为需要而拆掉一部份,却又常常新加一部份到旧建筑群里。所以从欧美城市的旧建筑都是不同年代并存,互相辉映。最重要的一点:旧建都是有人居住,不断如常使用,活生生的(organic)的一个社区。

中国的旧城区改造,却用另一种方法。把原居民搬迁远离,拆掉整个旧区,推土平整,新建多层高层居所,出售给付得起钱却完全和原地无相关的人,旧区的生活习惯人文风采就连根拔起,原居民不再搬回,旧区永远消失。

中国有一句老话,叫“旧的不去,新的不来”。这句话的欧美版本体现在波特莱尔的两行诗中――“旧巴黎不复存在,城市面貌改变得快于,哎!一个凡人的心”。在《旧建筑改建和重建》一书的前言中我们看到,到20世纪60、70年代,这一方法在西方、特别是欧洲基本上已近绝唱,所以我们刚刚富裕起来的众多国民还有机会去欧洲体会古老的情调。相反地,在历史悠久的中国,一个普通人,特别是建筑师们都会从“一年一个样,三年大变样”的豪言壮语中体会到这句老话的最新发扬光大版,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翻天复地的变化。

欧美经过各种思潮、各种利益的漫长争斗后,到今天在观念上基本认为,“新、旧交错”是一个恒久的主题,“建筑的改建已成为建筑学的一部分”,在实际工作中“美国建筑业70%以上的工程与古旧建筑的再利用有关”,欧洲各国建筑日常维修资金的投入量年递增率已达6~10%。

四 中国城市改造方法――延续城市的文脉

中国城市发展十分迅猛,但遗憾的是,在很多地方,历史建筑和传统风貌消失,城市景观千城一面:“放射加环路”以及棋盘式道路格局覆盖了大多数中小城市;富有地方特色与人情味的旧城区,不是正在拆除就是将要改造。中国城市正日益失去自身的记忆。针对中国城市环境特点我们应该保存发扬我们的特色。

1.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贮存器

城市发展的历史性使城市在空间、功能、色彩、象征意义上都呈现出连续性特征,只有保持城市文脉的延续,才能体现和彰显城市的地域个性。应更加强调建筑群体的环境特征,保持新、老建筑在视觉、心理、环境上的沿承连续。城市中的建筑是城市记忆的贮存器,对具有历史意义的建筑结构和空间的珍视与保护,不单引发集体的怀旧,现代人也以此为参照物,辨认日新月异的生存环境。

我们身边的建筑、街区环境和城市景观,那是我们找寻家园的依据,这些熟悉的信息让我们有了归属感,进而成为心灵的一种慰藉。

2.城市文化规划――“社会福利”的空间表达

将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从传统的城市空间中吸取精华,实现城市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文化规划不可缺席。城市文化规划是针对文化发展和文化资源的规划,是关于文化及其设施的城市适宜度规划,是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福利’的空间表达。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第2篇

关键词: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可持续发展;生态性设计思维

中图分类号:TU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0)10018003

1 引言

20世纪6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激增,城市化进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人们开始意识到设计在改善人类生活环境的同时,也大大消耗了地球有限的资源和能源,并对地球的生态平衡造成了巨大的破坏。生态问题成为全球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而这种变化也正影响着当今建筑设计理念。以节约能源、资源,减少污染为核心内容,倡导“健康、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今建筑永恒的旋律。城市的发展是一个不断更新和改造的动态过程,在这种新陈代谢的过程中,如何对待产业升级和城市旧城改造中的大量旧建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们所关注。

2 生态性设计思维概述

作为一种区别于传统价值观的生态价值观逐渐成为影响我们行为规范的新的价值体系。生态性设计思维重视人与自然的生态平衡关系,在设计过程的每一个环节中都充分考虑到环境效益,把对环境的破坏减少到最低限度。其核心是“3R”原则,即Reduce、Reuse和Recycle,不仅要尽量减少资源和能源的消耗、减少有害物质的排放,而且要使产品能够再生循环或重新利用。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也是可持续建筑发展和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的概念体现了生态学概念中的“3R”原则。

(1)Reduce即减量化原则。指通过适当的方法和手段尽可能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排放的过程,是防止和减少污染最基础的途径。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应力求做到材料消耗最少、能源消费最小、污染排放最低;尽量利用无污染的生态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等。

(2)Reuse即再利用原则。在满足新的功能需要的前提下,重复利用可利用的建筑材料,可以节约新建筑建设过程中的能源消耗,避免拆除旧建筑时,建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在对新材料的选择上,尽量采用能重复更新利用的新型绿色材料。

(3)Recycle即再循环原则。要求生产出来的物品在完成其使用功能后能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资源,具体措施包括废水处理、中水利用等。美国景园大师劳伦斯•哈普林提出著名的建筑“再循环”理论,他把建设的物质对象看作一个循环的体系,把建筑生命周期(Lifecycle)作为设计的重要元素。从这个角度看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本身也就是一种循环使用的模式。

国内外的大量实践证明,对旧建筑的改造与再利用,既实现了其经济价值的转换,又体现了其文化价值的延续,是节约成本和城市更新不可或缺的基本手段。更具现实意义的是,在不破坏城市文脉和城市肌理的条件下,可以有效地完善城市服务机能,增强城市发展历史的厚重感,这正是生态性思维的重要体现。

3 工业建筑可持续改造利用准则

3.1 环境准则

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优先考虑环境准则,将环境保护意识贯穿在整个设计之中。充分采用节能技术,例如利用太阳能、风能、地能等再生能源,以及雨水收集和中水回收利用等再生资源应用技术,严格控制改造过程中污水和废料的排放。通过应用绿色生态技术,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消耗,降低对环境的破坏,确保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的可持续性。

3.2 技术准则

(1)提升使用功能。对旧工业建筑功能进行合理转换,满足新的的功能要求,提升改造后的实用性和舒适性。

(2)保证使用安全。某些旧工业建筑因其建造时间较长,存在不少安全隐患。必须对旧工业建筑的整体结构系统进行检测和综合评估,采用先进的建筑改造设计理论和领先的结构加固改造技术,确保改造后工业建筑的安全性、适用性和耐久性。

3.3 经济准则

以较低的工程造价,实现高水准的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设计。“低投入、高产出”要求合理选择实用材料,简化施工工艺,规范施工管理等,这将在一定程度上节省项目的开支,从而更好地实现“经济性原则”。

3.4 人文准则

切实保护旧工业建筑附带的产业历史和文化元素。对一般旧工业建筑,应建立文献档案资料;对具有重大保护价值的旧工业建筑,还应尽量保存其具有代表性的生产工艺流程和典型机械设备,使设计融入历史与地域的人文环境。通过对旧工业建筑产业历史的尊重和文化元素的保留,延续城市的产业文脉。

4 旧工业建筑更新再利用的设计方法

由于各地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民俗文化,以及在技术手段、观念及政策等具体实施运作方法上的差异,并且旧工业建筑原本的空间结构、建筑形式、文化特色及所处环境的不同,旧工业建筑在改造过程中可以因地制宜采用灵活多样的改造手法。

4.1 转换空间功能

在保留原建筑结构的基础上,对旧工业建筑进行必要的加固和修缮,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可靠;按照新功能的要求合理规划室内空间、组织交通流线,更新设施等。如废弃的厂房建成商业空间或餐饮空间,闲置的仓库成了住宅空间或办公空间,弃用老车站被改成艺术中心;成片旧工业用地转换的功能包括创意产业园、会展场所、城市公共空间等。国外著名的案例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德国鲁尔工业区的一系列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让产业景观得以整体保护,工业构筑重获生命,曾经破败衰落的旧厂区再度焕发出新的活力。国内著名的案例有北京798艺术区、上海苏州河畔一系列老厂房的改造和再利用。

4.2 重组空间结构

重组空间结构常见的空间变换手法有插入夹层、中庭等,将原有空间化整为零或变零为整,以形成适应新功能的空间组合和尺度关系。由于生产性质的原因旧工业建筑的形态常常沿水平方向机械展开,空间缺乏变化而显得比较呆板。中庭是空间组织的有效手段之一,能够改变单一呆板的状况,形成纵横交错的空间层次,并且能使建筑获得必要的内部公共空间。它不但能丰富空间层次,而且能够很好的解决通风、采光等问题。美国旧金山的一座由仓库改造的办公楼通过拆除部分楼板,形成贯通整个建筑的变化丰富的中庭空间,打破了原来单调的均质空间。围绕中庭的平台上下交错,形式多样。使原来单一形态的空间转变成空间层次丰富、相互交融的场所。夹层是在原有空间中增加楼板竖向划分空间,从而达到充分利用空间高度、丰富空间层次的目的。在上海“建境工园”厂房改造设计中,设计者把原有层高为5.4m厂房底层改造成为一个玻璃立方体结构办公空间,并利用钢结构创造了夹层空间,多个玻璃立方体与钢框架相结合,不同的肌理和质感使之与原有混凝土柱、毛面砖墙形成了强烈的对比,起到了良好的视觉效果。

4.3 空间对比和交融

4.3.1 整合室内空间

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以保留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和艺术价值的旧建筑片断,合理利用废弃材料等元素构建新的设计语言。一方面表达对历史的尊重,另一方面也创造出新颖活泼的现代空间。登琨艳在上海苏州河沿岸仓库群落的保护和更新设计中首先尽可能地保留了仓库原貌,粗糙的木纹地板和柱子依然在诉说着过往的旧事,灰白的墙壁显现出岁月的沧桑感和历史感。同时,根据功能需要,对空间进行了大幅度的改造,明亮的落地玻璃窗取代了百叶窗,现代感十足的不锈钢支架和夹丝玻璃,也为旧建筑注入了新的生命。

4.3.2 重塑室外形象

旧工业建筑原来的装饰材料和装饰风格,带有其特定的时代风格,富有鲜明的个性。要根据旧工业建筑各自的风格特点来重塑室外形象,有的保留外立面的原貌,有点则采用现代科技和材料对建筑外立面进行重新设计。上海世博会5大主题馆之一的城市未来馆,是利用原上海南市发电厂历史建筑改建而成的展馆项目。由原厂内165m高的烟囱改建而成的“温度计”创造了吉尼斯纪录,并成为了世博园内浦西区的地标。将工业时代的符号――烟囱,改造成后工业时代人类关注自然环境变化的视觉符号,寓意“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也是人类文明自高碳经济走向低碳经济的标志。这个见证了上海城市变迁和上海工业时代变迁的老厂房向世人展示了人类文明发展的成果和美好的未来。

4.3.4 整治周边环境

设计师或艺术家对旧建筑的改造常常让建筑的室内空间和室外形象焕然一新,然而整个艺术区的景观环境和基础设施也理应当得到应有的重视。充分利用建筑周边环境特征,例如场地本身的形状、坡度、绿化、设备等物质因素,以及周围邻近区域的历史人文因素等,创造既方便舒适又富有历史特色和隐喻场所精神的外部环境,加强建筑空间的可识别性,体现建筑主体改造后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园林建筑师马莎•施瓦莎(Martha Schwartz)在公共散步广场中创设停车场,其特色在于公共广场采用灰色和红色的混凝土砖拼成格子形状,上面种植了250株棕榈树,树的根部套在白色的混凝土轮胎中。这种设计除具有形式、线条的美和满足功能外,还体现了对历史的尊重和现代生活中常见的“轮胎”的创新,使之具有景观意义的同时打上了时代的烙印。

5 结语

旧工业建筑的可持续改造利用给当代设计师提出了新的挑战。所谓再利用乃是保持建筑的基本特征,挖掘建筑的最大潜力,注入旧建筑以新的活力。从近20年欧美国家的建筑再利用的理沦与实践中,可以看出这样一个变化的轨迹。从关注高价值的历史性建筑,虔诚地保存、严格的复原,到关注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关注更广泛的旧建筑,以更有创造性的眼光看待建筑再利用后的变化;从看重旧建筑的历史艺术价值,到将其看作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一种产品,看到其在经济、社会、生态方面的潜在价值,视其为城市发展的一个契机。这个轨迹也向我们提供了更有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生态价值的可持续发展思路。可持续发展带来的文化、经济、生态的价值观的转变,也将引起设计师对现代主义及后现代主义的反思,促使建筑再利用思想逐渐成熟,并被广泛地接觉,这对当代设计思维方法的建构与拓展具有极其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简召全.工业设计方法学[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

[2] 登琨艳.上海苏州河沿岸仓库群落的保护和利用[J].新建筑,2004(7):17~18.

[3] 倪文岩.建筑再循环理念及其中西差异之比较[J].建筑学报 2003(12):72~73.

[4] 周武忠.城市园林艺术[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0.

[5] 周 卫.工业建筑的保护、改造和再利用[J].城市建筑,2005(3):32~33.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第3篇

摘要:在现代城市的发展当中,每个城市都会面临着长期发展的过程中所积累下来的问题。其中之一就是城市色彩协调问题,这个问题随着城市功能化的日趋完善,被提上了解决的日程。

关键字:城市色彩、协调、新城区、老城区

关键字:城市色彩、协调、新城区、老城区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of every city will be faced with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legacy of the problem. One of them is the city color coordination problem, the problem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has been improved, put on the agenda of the solution.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of modern city of every city will be faced with long-term development in the process of the legacy of the problem. One of them is the city color coordination problem, the problem with the function of the city has been improved, put on the agenda of the solution.

Key words: urban color, coordination, new district, the old

Key words: urban color, coordination, new district, the old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

1、城市色彩规划的意义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空间中各种可视性事物所具有的色彩总和。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城市色彩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为自然色彩,是指城市中的土地、山体、石头、植物、湖泊、河流、海洋和天空的色彩,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一部分为人工色彩,是指城市的地表建筑、广场景观、交通工具、街头设施、户外广告,行人服饰等人设计加工的色彩。它们触及人们的生活活动层层空间当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在建筑学的定义上,城市色彩仅指城市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色彩,但城市景观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并非单一的建筑物,因此它的内涵应拓展到更广的范围,从而避免在城市景观的色彩塑造中存在片面性。

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空间中各种可视性事物所具有的色彩总和。它是一个广泛、综合的概念,城市色彩分两大部分,一部分为自然色彩,是指城市中的土地、山体、石头、植物、湖泊、河流、海洋和天空的色彩,是大自然天然形成的;一部分为人工色彩,是指城市的地表建筑、广场景观、交通工具、街头设施、户外广告,行人服饰等人设计加工的色彩。它们触及人们的生活活动层层空间当中,深刻影响着人们的视觉感受和心理感受。在建筑学的定义上,城市色彩仅指城市内建筑物、构筑物的色彩,但城市景观是由多种元素组成,并非单一的建筑物,因此它的内涵应拓展到更广的范围,从而避免在城市景观的色彩塑造中存在片面性。

2、邯郸市的城市色彩现状

2、邯郸市的城市色彩现状

城市的功能区域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民生、教育的脉搏所在,我们邯郸市通过建国以来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城市功能化区域。此次城市建筑色彩调查所发现的有问题的建筑总数为164栋,公建50栋,住宅114栋。丛台区为74栋,其中公建16栋,住宅58栋;邯山区为39栋,其中公建20栋,住宅19栋;复兴区为42栋,其中公建11栋,住宅31栋;邯郸县为9栋,其中公建3栋,住宅6栋。另有69栋色彩存在问题的建筑已列入拆迁改造范围,其中丛台区50栋,邯山区10栋,复兴区9栋,从这个调查结果上可以看出住宅类建筑是存在问题的关键。

城市的功能区域是城市的政治、经济、民生、教育的脉搏所在,我们邯郸市通过建国以来这几十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健全完善的城市功能化区域。此次城市建筑色彩调查所发现的有问题的建筑总数为164栋,公建50栋,住宅114栋。丛台区为74栋,其中公建16栋,住宅58栋;邯山区为39栋,其中公建20栋,住宅19栋;复兴区为42栋,其中公建11栋,住宅31栋;邯郸县为9栋,其中公建3栋,住宅6栋。另有69栋色彩存在问题的建筑已列入拆迁改造范围,其中丛台区50栋,邯山区10栋,复兴区9栋,从这个调查结果上可以看出住宅类建筑是存在问题的关键。

2.1邯郸市建筑的色彩现状调查

2.1邯郸市建筑的色彩现状调查

首先我们来对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住宅区进行色彩分析,我大体把邯郸市分成三区一县,分别是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邯郸县。并以三区一县的城区主要街道两侧现有住宅小区建筑色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我市住宅性建筑是以各种带有色彩倾向的灰色为主,有粉灰、红灰、绿灰、青灰等深浅不一的灰色,建筑外立面的色彩主要是以外墙涂料均匀涂抹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市的住宅性建筑在色彩上存在着陈旧、土、俗、艳、反差明显和外墙粉刷材料档次低,色彩与周边不相协调等问题。下面逐个来分析。

首先我们来对我们生活中最重要的住宅区进行色彩分析,我大体把邯郸市分成三区一县,分别是丛台区、邯山区、复兴区、邯郸县。并以三区一县的城区主要街道两侧现有住宅小区建筑色彩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我市住宅性建筑是以各种带有色彩倾向的灰色为主,有粉灰、红灰、绿灰、青灰等深浅不一的灰色,建筑外立面的色彩主要是以外墙涂料均匀涂抹的形式表现出来。通过这次的调查我市的住宅性建筑在色彩上存在着陈旧、土、俗、艳、反差明显和外墙粉刷材料档次低,色彩与周边不相协调等问题。下面逐个来分析。

丛台区是邯郸市的老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问题最严重的部分。丛台区几条主街道中华大街、联防路、陵西路、光明路等为调查切入点,我们沿这些街道进行浏览会发现丛台区大多住宅性建筑存在色彩陈旧和色彩与周边环境不协调问题,我初步统计了一下,这样的住宅建筑有58栋,特别是联防路的问题比较严重。

丛台区是邯郸市的老城区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问题最严重的部分。丛台区几条主街道中华大街、联防路、陵西路、光明路等为调查切入点,我们沿这些街道进行浏览会发现丛台区大多住宅性建筑存在色彩陈旧和色彩与周边环境不协调问题,我初步统计了一下,这样的住宅建筑有58栋,特别是联防路的问题比较严重。

邯山区辖10个街道、1个镇、1个乡,我们以光明路南段、陵西路南段、农林路、学院路、火磨街、滏东路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光明路、陵西路、农林路两端的住宅建筑。主要是建筑外立面的色彩陈旧、外墙粉刷材料档次低、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明度差别大,是的街道显得杂乱无章。邯山区在《邯郸市三年大变样》政策的指导下正在拆除的住宅建筑比较多,除了这些正在拆除的建筑以外还有19栋建筑存在色彩上的问题。

邯山区辖10个街道、1个镇、1个乡,我们以光明路南段、陵西路南段、农林路、学院路、火磨街、滏东路为切入点进行调查,发现存在问题比较严重的是光明路、陵西路、农林路两端的住宅建筑。主要是建筑外立面的色彩陈旧、外墙粉刷材料档次低、建筑外立面的色彩明度差别大,是的街道显得杂乱无章。邯山区在《邯郸市三年大变样》政策的指导下正在拆除的住宅建筑比较多,除了这些正在拆除的建筑以外还有19栋建筑存在色彩上的问题。

复兴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区西部。复兴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复兴区的优势所在突出,但同时也给它造成了一个比较能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空气质量问题。这里的住宅建筑色彩比较混乱,建筑的年份不同色彩的差别很大,以街道为整体看的话比较混乱。其次由于复兴区在整个邯郸市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空气含尘量比较大,所以建筑外立面在进行色彩规划时更要注重后期的维护问题,外立面的色彩最好以建筑材料色彩为主。

复兴区位于河北省南部,邯郸市区西部。复兴区是重要的工业区,工业占全区经济总量的60%复兴区的优势所在突出,但同时也给它造成了一个比较能以解决的问题,那就是空气质量问题。这里的住宅建筑色彩比较混乱,建筑的年份不同色彩的差别很大,以街道为整体看的话比较混乱。其次由于复兴区在整个邯郸市是污染较严重的地区,空气含尘量比较大,所以建筑外立面在进行色彩规划时更要注重后期的维护问题,外立面的色彩最好以建筑材料色彩为主。

邯郸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我们还是以邯郸县的主要街道为调查的重点区域,通过调查我发现邯郸县的住宅建筑存在着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那就是两级分化,如309国道、邯大路、滏东路这些通过规划整治的街道两边的住宅建筑的色彩比较协调统一,但是一些邯郸县的小街道的色彩则具有陈旧、乱、土、俗、艳、等比较典型的问题。

邯郸县地处华北平原南部,我们还是以邯郸县的主要街道为调查的重点区域,通过调查我发现邯郸县的住宅建筑存在着一个比较显著的问题,那就是两级分化,如309国道、邯大路、滏东路这些通过规划整治的街道两边的住宅建筑的色彩比较协调统一,但是一些邯郸县的小街道的色彩则具有陈旧、乱、土、俗、艳、等比较典型的问题。

2.2邯郸市老城区的色彩现状调查

2.2邯郸市老城区的色彩现状调查

我们综合以上的对各个功能区域的色彩现状的调查来分析邯郸市的老城区,邯郸市的老城区包括老丛台区、老邯山区、老复兴区、和老邯郸县,我们重点要分析位于市中心的老丛台区来分析。综合上面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丛台区中华街道地处邯郸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地带, 70%的建筑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80%的居民是土生土长的“老邯郸人”。 中华街道老城区建筑陈旧密集,破旧、低矮、危陋,安全隐患很多,小区配套差。城市的色彩在这里也存在着杂乱无章、陈旧、呆板等比较现实的问题。有些居民小区的临街建筑和小区里面建筑的色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显然是前几年市容规划当中留下的治标不治本的成果。

我们综合以上的对各个功能区域的色彩现状的调查来分析邯郸市的老城区,邯郸市的老城区包括老丛台区、老邯山区、老复兴区、和老邯郸县,我们重点要分析位于市中心的老丛台区来分析。综合上面调查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丛台区中华街道地处邯郸市中心繁华的商业地带, 70%的建筑建成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设施不配套,功能不完善。80%的居民是土生土长的“老邯郸人”。 中华街道老城区建筑陈旧密集,破旧、低矮、危陋,安全隐患很多,小区配套差。城市的色彩在这里也存在着杂乱无章、陈旧、呆板等比较现实的问题。有些居民小区的临街建筑和小区里面建筑的色彩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这显然是前几年市容规划当中留下的治标不治本的成果。

2.3邯郸市经济开发区的色彩现状调查

2.3邯郸市经济开发区的色彩现状调查

河北邯郸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邯郸开发区以加快建设“生态型、文化型、科技型”新城区为目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河北邯郸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8月经省政府批准的省级开发区。邯郸开发区以加快建设“生态型、文化型、科技型”新城区为目标,不断优化投资环境。

很多初到邯郸市高开区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哦,这真的是邯郸市吗?”是的,四通八达的交通、宽阔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规划整齐的绿化带,一个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连成一片的企业生产厂房和研发基地,高档的酒店,五星级的宾馆,以金属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国际会展中心在阳光下晶莹剔透。这一切的一切和老城区的拥挤、陈旧形成了鲜明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邯郸市的新城区。

很多初到邯郸市高开区的人都会发出这样的感叹“哦,这真的是邯郸市吗?”是的,四通八达的交通、宽阔的道路,一座座拔地而起的高楼大厦,规划整齐的绿化带,一个个设施完善、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连成一片的企业生产厂房和研发基地,高档的酒店,五星级的宾馆,以金属和玻璃为主要材料建成的国际会展中心在阳光下晶莹剔透。这一切的一切和老城区的拥挤、陈旧形成了鲜明的,我们可以把它叫做邯郸市的新城区。

新城区的色彩在前期的规划上做的很到位,从整体上来看没有老城区的色彩陈旧、俗、艳、和周边色彩不协调问题。新城区的建筑多为高层建筑,以各种有色彩倾向的灰色为主,而且遵循底层色彩明度较低,高层色彩明度较高的进行外立面的色彩规划设计。我们放眼看去新城区的建筑多以建筑材料来体现建筑的性质和色彩,对于建筑要说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持久性。

新城区的色彩在前期的规划上做的很到位,从整体上来看没有老城区的色彩陈旧、俗、艳、和周边色彩不协调问题。新城区的建筑多为高层建筑,以各种有色彩倾向的灰色为主,而且遵循底层色彩明度较低,高层色彩明度较高的进行外立面的色彩规划设计。我们放眼看去新城区的建筑多以建筑材料来体现建筑的性质和色彩,对于建筑要说这样的设计更具有持久性。

3、邯郸市城市色彩的问题所在。

3、邯郸市城市色彩的问题所在。

老城区的悠久历史和新城区的生机勃勃形成了明显的对比,他们在城市色彩上上也同时存在着巨大的差异,那么这些差异从何而来呢?我经过研究分析把它们的差异归纳成以下几个根本的原因:一、建筑年代的差异,我们知道老城区的建筑最老的(不算古建遗址)可以从建国前开始算起,而最新的建筑可以说是现在刚刚落成,这几十年的时间差异使得老城区的建筑在新旧程度上和色彩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而新城区是近几年刚刚兴建起来,在建筑上不存在这个问题。二、建筑规划的差异,首先我们知道老城区的建筑多以多层建筑为主,砖混结构是其主要建筑形式。而新城区是以高层建筑为主,框架结构是其主要建筑形式。建筑结构的不同使建筑形式和建筑用材不同,从而其建筑色彩也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其次,老城区的好多居民小区的色彩本身就不统一,沿街道的建筑一种颜色,小区内部建筑一种颜色,是上次老城区的色彩规划留下的问题。而新城区的居民小区色彩统一,规划合理。三、城区内道路宽窄的差异,在老城区很多道路在交通高峰期都很拥堵,除了人民路和中华路之外,老城区的道路大多比较狭窄,那么路面的灰色做为背景色在整个城区的面积就很少,在老城区本来建筑的色彩就比较杂乱的情况下,老城区的色彩就更不容易统一。而新城区的道路大多比较宽敞,建筑的色彩本来就具有一定的规划性,所以新城区的色彩比较和谐。四、植物覆盖率的差异,老城区的绿化覆盖率比较好,我们在老城区可以看到很多林荫道,而新城区没有,这就是问题所在,新城区的草皮和灌木的覆盖率还是比较高的,但是缺乏高大的乔木。在夏天这种绿化覆盖率的差异就会表现出来。穆袒哺锹时冉虾茫颐窃诶铣乔梢钥吹胶芏嗔忠竦溃鲁乔挥校饩褪俏侍馑冢鲁乔牟萜ず凸嗄镜母哺锹驶故潜冉细叩模侨狈Ω叽蟮那悄尽T谙奶煺庵致袒哺锹实牟钜炀突岜硐殖隼础

4、邯郸市城市色彩问题的解决方案。

4、邯郸市城市色彩问题的解决方案。

对于邯郸市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来说,城市色彩协调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

对于邯郸市这个具有悠久历史的城市来说,城市色彩协调要从多方面入手解决。

首先,邯郸市的位于华北平原,有典型的温带平原性气候,四季分明,干燥少雨,我们可以根据气候设计邯郸市的植被覆盖,使春夏秋冬的植被形成不同的色彩,和城市道路交通,地面广场的不同明度的灰色相配合形成城市的背景色。

首先,邯郸市的位于华北平原,有典型的温带平原性气候,四季分明,干燥少雨,我们可以根据气候设计邯郸市的植被覆盖,使春夏秋冬的植被形成不同的色彩,和城市道路交通,地面广场的不同明度的灰色相配合形成城市的背景色。

其次,还是根据城市气候条件,我们可以给城市建筑定一套色彩规范。城市建筑可以根据功能性的不同,选择各种不同明度和不同色彩倾向的暖灰色,建筑色彩尽量用面材体现而不是涂料。建筑的色彩形成了城市的主体色。特别是建筑房顶的色彩更容易统一起来。

其次,还是根据城市气候条件,我们可以给城市建筑定一套色彩规范。城市建筑可以根据功能性的不同,选择各种不同明度和不同色彩倾向的暖灰色,建筑色彩尽量用面材体现而不是涂料。建筑的色彩形成了城市的主体色。特别是建筑房顶的色彩更容易统一起来。

最后,城市的公共设施色彩作为城市的点缀色可以选择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但在一片区域内不要超出三种颜色。商业区的建筑外立面广告和户外广告往往是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对于这部分,我们在色彩上不做限制,但我们可以限制广告的位置和高度,形成一种这样的局面,当我们站在城市的高处俯视的时候我们不会大面积的看到广告,但当我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的时候,我们又会对色彩斑斓的广告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两项可以作为城市的点缀色。

最后,城市的公共设施色彩作为城市的点缀色可以选择纯度和明度较高的色彩,但在一片区域内不要超出三种颜色。商业区的建筑外立面广告和户外广告往往是最令人眼花缭乱的,对于这部分,我们在色彩上不做限制,但我们可以限制广告的位置和高度,形成一种这样的局面,当我们站在城市的高处俯视的时候我们不会大面积的看到广告,但当我们在城市的大街小巷穿梭的时候,我们又会对色彩斑斓的广告留下深刻的印象。这两项可以作为城市的点缀色。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来对城市色彩规划方案必将会有越来越来多的方法去实现,邯郸市通过形象的提升和城市色彩的科学规划必将挖掘出邯郸市的个性特色,打造出予人深刻印象的“城市名片”。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们将来对城市色彩规划方案必将会有越来越来多的方法去实现,邯郸市通过形象的提升和城市色彩的科学规划必将挖掘出邯郸市的个性特色,打造出予人深刻印象的“城市名片”。

参考资料:《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出版社

参考资料:《城市规划学刊》同济大学出版社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公园绿地规划设计》中国林业出版社

《建筑初步》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工业建筑改造可行性改造方式建议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作为人类社会的物质载体,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产物,随着人类的发展,其本身也处于不停的新陈代谢过程之中。我们很少能够见到经历千百年后一直作为同一种用途的建筑,相反,我们经常能够目睹昔日的宫殿成为今日的博物馆,昨日的厂房变成今天的艺术区。

我国现期社会高速发展,城市建设也如火如荼,高楼春笋般涌现的同时,而旧工业建筑却如风中残烛,虽然仍处于可设计期,但因功能、设施、外观等不能满足当前需要,又得不到法规条例保护而被人们闲置。特别是大量遗留于城市中心区域的旧工业建筑,面临着被转移、拆迁的结局。如何将它们作为城市文脉、地域文化传承下来,是如今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老工业的远离暗示着第三产业的高速发展,艺术创意产业促使城市品味进一步提升,电影电视、音乐广告、软件开发、创意产业、艺术品市场等都在城市中寻找新的据点,旧工业建筑的命运也随之发生改变,北京798工厂的“798艺术区”、上海苏州河工业仓库区的“艺术中心SOHO区”、广州河南河涌边旧仓库的“Park - 19”艺术平台等都是由上世纪的旧工业建筑改造而成,成为今天人们津津乐道的设计案例。

旧工业建筑主要类型

我国旧工业建筑类型大致分为三类:首先是“大跨型”旧工业建筑,指单层大跨度的建筑,其支撑结构大都为巨型钢架、拱架和排架等,形成内部无柱的开敞高大空间。这类建筑常见于重工业厂房、大型仓库等,改造成为博物馆、美术馆等要求有高大空间的建筑,费用低,却极具实用价值。

其次是“特异型”旧工业建筑,指一些具有特殊形态的构筑物,如煤气贮藏仓、贮粮仓、冷却塔等。这类形态特异的建筑,对改造形成很大的制约,但同时也为再生创作提供了想象的空间。

再次是“常规型”,指层高较“大跨型”低而空间开敞的建筑,常见于轻工业的多层厂房、仓库等。其灵活的建筑空间适合改造为餐厅、loft住宅、办公楼、艺术、娱乐场所等多种建筑形式,数量也占到改造项目的绝大部分。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可行性

首先从建筑本体上讲旧工业建筑室内空间开敞、平面规整、立面简捷、结构坚固,改造利用的可塑性强。

1.建筑平面。一般工业厂房都有着简单规整、几何形式的平面和整齐的柱网。大跨度的平面空间有利于根据改造需要进行灵活分割,建筑师可自由发挥自己的创意,设计出舒适、合理的空间。

2.建筑立面。老工业厂房的立面通常是比较大气,根据结构功能需要形成的立面比较简洁。改造时可根据现代建筑的需要进行重新设计,改造成拥有新式建筑功能及特点的富有现代气息的新立面。

3.建筑剖面。厂房建筑因为其功能需要通常层高比较高,一般根据改造需要可以加层重新分隔空间,把一层变成两层;也可以部分加层,营造特殊的空间感觉。大空间可以灵活分割,让建筑师有更大的发挥空间。

4.结构方面。一般厂房结构都要考虑到吊车、机床等重型机械的荷载,它的结构对于一般的民用建筑都是可以满足的,因此不需要做很多结构上的加固和改造,也节省了很多材料耗费。

第二,旧工业建筑具有良好的基础设施,改造建设周期短、成本低、投资少、见效快。旧工业建筑的基础设施在给排水、电力电讯、燃气动力等方面的容量远高于一般的民用建筑,改造项目可以以原有的基础设施为依托,旧工业建筑的拆迁矛盾小,少了很多限制问题,不用安置拆迁住户,而且还节省了拆除原有建筑和清理场地的费用,大大减少了资金投入,可以快速改造,重新投入使用。

第三,大部分旧工业建筑所处的地段环境优越,商业价值高。当前城市土地功能置换,原工业重心向新兴工业区或郊外转移,原工业旧址多数处于市区繁华地段,商业潜力大。投资回报率较高的餐饮、商场、超市、娱乐场所等,具有较强的区位优势。

第四,旧工业建筑具有历史文化性的优势。旧建筑改造与新建筑相比较,其最大的不同和优势就是其历史文化性,时间在旧建筑上留下了历史的烙印。改造后的建筑延续原有的建筑历史文化性,合理地利用旧建筑的历史文化特性,可使改建的旧建筑比新建建筑更具有不凡的品质。

旧工业建筑改造的主要方式

1.将工业厂房改造为loft。loft在词典中的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我们通常所说的loft是指“由旧工厂或旧仓库改造而成的,少设内墙隔断的高挑开敞空间” 。多数的loft是由一些前卫的艺术家自行挑选合适的厂房重新布置而作为自己的艺术创作室或是装修成格调高雅的咖啡厅或餐厅。这种改造形式是一种艺术创作的过程,由艺术家们挖掘出老旧工业厂房的内在艺术气质,并以艺术的手法表现它们的工业美感,让老的建筑焕发现代艺术气息。改造过程中,保留原有建筑粗糙砖墙、钢铁柱子等具有老式工业美学表现力的结构特征,与新增部分的精细工艺形成强烈对比,造成一种视觉冲击,给人以现代美感。这种改造方式是最早也是最受争议的一种厂房改造方式,由于艺术改造需要的构思时间较长,投资行为也只限于个体,要大范围的普及是不太现实的,也是没有必要的。比较著名的例子有北京798厂改造、上海徐家汇的“建境工园”、昆明的“上河创库”艺术家主体社区等。

2.将工业厂房改造为单身公寓。现在越来越多的年青人离开家乡来到陌生的城市工作,资金的缺乏他们不可能在短期内去购买一套几房几厅的常规商品房,况且很多还是单身的青年,并不需要如此大的居住空间。单身公寓的出现很好地满足了这类人群的需要,紧凑的房间布局、简单实用的功能既满足了一个单身青年居住的基本需要,一般厂房的层高比较高,可以考虑改造成复式的单身公寓。这样既有效的利用了空间又方便创造出适合单人居住的私密空间,并且简洁的风格也正好符合现代青年们的追求。

3.将旧工业厂房改造为廉租房。廉租房的存在是为了缓解城市低收入者买房难、经济适用房紧缺、大量无房者存在等社会现实问题。改造旧厂房,有效再利用原有的建筑资源,快速缓解城市存在的社会问题。

4.将旧工业厂房改造成孵化楼。这种改造类型,虽然不多见,而且需要一定适合的条件,但它仍是一种厂房改造的良好形式。很多新的工业园区都在城乡的结合部,在原有的老工业基地上新建的,因此在园区内还留存有很多老的厂房,大多数仍结构稳固、平面规整有极大的再利用价值,通过内部加柱加层,可以改建为二或三层的孵化楼。将破旧的表面清洗后重新喷漆做保护层,更换门窗,新建门斗,增设观景电梯,加装中央空调等等,让改造后的建筑能符合现代高新技术办公及管理的要求。还可以保留原厂房的一些特征及内部物品,可以很好的起到装饰效果,也能增加孵化楼的文化历史气息,将大工业时代的生产工具转化为信息时代的审美对象,通过时代的反差与延续性构成对使用者产生潜在的激励作用。

5.将旧工业建筑的水塔、烟囱、等改造成为该地区的地标性建筑。由于其外观特征与周围建筑有明显差异,在该区域十分醒目,而成为当地的地标建筑,为人们所熟悉。

6. 将旧工业厂房区改造为工业主题的旅游区。这些老厂房、旧仓库背后所积淀的工业文明可作为新旅游主题。

7. 将旧工业厂房区改造为创意产业园。我们对这种独特场地记忆,能够激发创作的灵感。加上厂房开阔宽敞的结构,可随意分隔组合,重新布局,受到艺术家等创意产业从业者的青睐。例如上海8号桥创意产业园。

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建议

前面已经探讨了老旧厂房改造的几种基本方式,但在实际中应该如何选择最好的方式,如何继承建筑的历史文化性,这都是值得我们探索的。以下是我们对旧工业建筑改造的几点建议:

1.在对建筑改造的前期,应与结构专业人员密切配合,不可盲目追求形式感,而忽略结构的承载能力。

2.绝大多数的旧工业建筑没有被列为文物建筑,对于具体的改造工程,其文化性很大程度上是依靠我们设计师的自觉性来获得保护,我们对工业建筑的改造设计应更多关注的是改造后的建筑对历史文化的继承和延续。

3.在对建筑历史文化性继承的同时,我们应更多的考虑的改造后建筑的实用性和功能性而非建筑的时尚性更非其经济性。

4.在改造设计中要考虑原有建筑的风格、形式、材料等历史性因素,改造力度要适当;对于新建建筑应做到与旧建筑新旧协调,呼应生辉,相得益彰。

5.作为设计人员在改造过程中从“以人为本”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不同层次的需求和审美观的差异。

6. 在进行景观改造时应与自然结合。景观改造要尊重自然,保护自身特有的生态体系,植被尽量本土化,结合场所需要进行植物培植。7. 由于我国工业建筑改造利用起步晚,改造的操作经验相对匮乏,这就需要我们设计人员不断的进行摸索和实践,积极学习国外成功案例。“变化是文化和社会的驱动力,所有的东西都会过时。然而它并不需要总是剧变的或是破坏性的”。然而现实使我们感觉到新的并不总是好的,对旧建筑中有利的、合理的因素给予充分利用,发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促进她的新陈代谢、自我更新,并注入新的时代活力才能使旧工业建筑永葆青春,才能使我们的城市建筑新旧协调,才能使城市建设可持续发展走向一个健康的方向。.

参考文献:

[ 1 ]俞孔坚.方琬丽.中国工业遗产初探[ J ]. 建筑学报, 2006(08):12-15.

[ 2 ]张月淳.失去生产功能的旧工业建筑改造利用初探[ D].重庆:重庆大学建筑学院,2005.

老旧高层建筑的定义范文第5篇

20世纪40年代,LOFT作为一种居住方式首先出现在美国纽约的SOHO区。牛津字典上对其解释是:“在屋顶之下,存放东西的阁楼。”但是现在,人们对于LOFT的理解已经远远超出其最初的涵义,如今的LOFT是艺术、时尚、前卫的代名词。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其在商业化的包装下,逐渐演绎成一种时尚文化、消费文化。LOFT产生之初,是由于一些贫困的艺术家因为付不起昂贵的租金,便利用一些废旧的厂房和仓库作为生活和工作的空间。后来,这些地方逐渐成为艺术家的聚居区,成为他们进行艺术创造的地方,由此发展出一种20世纪下半叶著名的都市居住生活方式——LOFT生活。由于LOFT生活区内有大量艺术家,使得那里的风貌独具风采。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众观念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喜欢到那里去,地产开发商的介入使得LOFT的租金越来越昂贵,各种创意产业的出现为LOFT社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现在俨然已经形成一种新的发展模式。

二、旧工业建筑在城市发展中的重要地位

建筑是人类社会文明的物质载体,旧工业建筑承载着一个时代的历史,代表着工业时代的辉煌。进入后工业时代,城市建设进入了一个高速更新期,这些老建筑所在的城区自然被划分为老城区。随着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的紧缺,重塑老城区成为每一个城市必须解决的问题。过去“一拆了之”的做法既浪费了大量资源,同时也抹去了城市的历史痕迹,更可能破坏当地的文脉肌理。工业建筑作为工业社会的物质载体,是为工业生产服务的,它的实用性是居于首位的,其简洁的外观、宽敞的空间、毫无遮掩的机器,诠释着那个时代的特殊性。工业社会的到来,人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伴随着机器生产的轰鸣声,先进的生产力创造了大量的财富,承载着这些物质财富的工业建筑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对于今天的城市文明发展、历史文脉的延续而言具有重要的意义。

三、LOFT文化在旧工业建筑改造中的应用

LOFT如今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文化遍布世界各地。20世纪90年代,台湾设计师登琨艳在上海苏州河畔的旧仓库设立自己的工作室,成为国内应用LOFT模式进行旧建筑改造的实例。随后出现了北京“798”、上海“M50”、上海“红坊”等一系列知名的创意园区,它们都在LOFT模式下改造再生,给整个区域注入了新的活力。目前,国内外对于旧工业建筑的改造和再利用,大致有四种模式:创意园区、工业博物馆、景观公园、综合物业开发,这四种模式都受到LOFT文化的影响。LOFT文化延伸了工业建筑功能主义的传统,既表现了对已有空间的尊重,又在一定限度内对空间进行灵活多变的组织和重构。如,青岛啤酒博物馆以百年老建筑为依托,设计了三个展览区域,向外界展示青岛啤酒的百年历史、生产设备以及啤酒文化。

四、LOFT文化与旧工业建筑改造的适应性

1.宽敞自由的空间

LOFT的最大特点就是空间宽敞,旧工业建筑层高大多在4米以上,内部宽敞,有着大面积的通高玻璃窗,在初期适合对光线和空间要求较高的艺术创作。后期,居住者通过对空间的划分,使LOFT呈现自由化的特点,工作区、起居区功能划分明确,空间大小随居住者的喜好而变化。它们就像经过精心雕刻的艺术品一样,是一种主观创造的浪漫情怀,没有固定的装饰语言,是个性、自由的体现。

2.工业元素的保留

相关期刊更多

老龄科学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

中国远洋航务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江苏北矿金属循环利用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