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论文

城乡建设论文范文第1篇

相对于外地或异域景观、城市景观、高雅景观,通常将乡土景观称为地域性景观、乡村景观和寻常景观。纵观国内外研究现状,对于乡土景观的概念界定有传统乡土景观和“新乡土”景观之分。传统乡土景观一方面表现为土生土长的自然景观,是乡村田野风光、民间村落、道路、河流水系、树林等所构成的农业文化现象的复合体;一方面表现为反映文化体系特征和地理特质的文化景观,是当地人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投影,包括民居、寺庙、祠堂、石佛、图腾、历史典故以及洗衣场所、水井、水车、晒谷场等生活风景在内的地域综合体。“新乡土”景观指形态与文化的本土化和乡土化,是一种自觉的追求,用以表现某一传统对场所或气候条件所做出的独特解答,并将这些合乎习俗和象征性的特征外化为创造性的新形式,这些新形式能够反映当今的价值观、文化和生活方式。这种“新乡土”景观概念,是一种基于历史、文化、生态和社会的生命过程的延续和再生,是一种衔接历史和未来的桥梁、纽带和联系。

2中原经济区的乡土景观元素和造景符号的挖掘

人类学家L.A.怀特曾经说过:“自从人类诞生以来,人类种族的每一个成员从他降临人世的那一刻起,便生存于一定的气候、地形、动植物群地带的自然环境之中;同时也要进入一个由一定的信仰、习俗、工具、艺术表达形式等所组成的文化环境。”此话表明了乡土文化是某区域内独特的自然环境与乡土人文环境的综合表现。由此可见,只有对能够代表地域特色的元素和符号进行挖掘,才能营造出独具特色的乡土景观。

2.1自然环境元素的发掘

乡土自然景观是乡土景观物质形态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影响着乡土生活生产景观以及乡土精神文化景观的形成。下面将中原经济区自然环境要素归纳为天、地、木、水四部分进行挖掘与提炼,进而分析中原经济区乡土自然景观的气候、地形地貌、植物及水环境特征。

2.1.1天———自然要素之气候

不同于植物、建筑、乡土材料等其他景观要素,气候是一个抽象的概念,但它在乡土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中国划分南北气候的“秦岭—淮河”带穿过河南南部地区。线以北约占全省总面积的70%,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半干旱地区;线以南约占全省面积的30%,为亚热带湿润半湿润地区。由此可见差异性显著的气候,造成农作物品种的差异,也形成了不同的农业景观。线以北主要种植小麦玉米为主,因此在豫中、豫北的农村便随处可见房前屋后黄橙橙的玉米和碾子。而线以南种植水稻为多,所以就形成了一系列围绕水稻产生的乡土景观。除此以外,人们还会采取一些措施去适应气候,营造出宜居的生活环境。比如,豫西冬季寒冷干燥,以西北风为主,夏季炎热多雨,以东南风为主,因此在对建筑周围绿化时,在建筑的西北角多种植物以挡冬季的西北寒风,南侧适当种植以局部遮阳防晒,东南侧留有空隙以便通风与采光之需。总而言之,虽然气候的不可移植性使我们无法直接利用,但我们可以利用气候对乡土景观要素的影响,因地制宜地进行造景,正如印度建筑师柯里亚所说,让“形式服从气候”。

2.1.2地———自然要素之地形地貌

地形地貌即指地球表面所呈现出的各种各样高低起伏的地理形态。河南境内有平原、山地、丘陵、黄土高原、盆地、台地等多种地貌类型。不同的地貌本身形成了各异的乡土景观外貌和空间格局,不同的地貌还影响到乡土民居建筑的类型、外观以及内部结构。整体来说,河南以平原为主,民居则多为合院式建筑,布局一般比较规整,院落大多为一进或多进,也有带侧院的,形成多重院落;豫北西邻陡峭的太行山南段东麓和王屋山南麓,依山就势,形成台阶式院落;位于黄土高原地区的豫西部分又以窑洞式民居建筑独具特色。此外,乡土建筑是人们适应当地地理环境生活的产物,当地的自然材料不同,居民建筑的形式也各异。比如,豫北山地聚落式乡土建筑,均就地取材,形成了明显地域特征的三个片区,即:济源山地地区以生土材料为基材的夯土墙坡屋顶民居片区;焦作修武山地地区夯土墙平屋顶民居片区;安阳林州山地地区石板岩式坡屋顶民居片区。其中值得注意的是,生土还是可降解的生态建筑材料。还有,不同地貌决定了人们不同的耕作方式和土地利用类型,水田、梯田就是不同地貌的产物。

2.1.3木———自然要素之乡土植物

河南省内植物资源丰富,使用乡土树种,不仅符合适地适树、因地制宜的原则,还能够节约成本,更重要的是人们对乡土植物表达地域特征效果的认可。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乡土植物的广泛合理的运用本身就是乡土景观设计中一项重要的原则。以中原地区的郑州市为例,列举其城市中常用的乡土植物。

2.1.4水———自然要素之水

河南横跨海河、黄河、淮河、长江四大水系,境内1500多条河流纵横交织,流域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493条。河南整体上水资源丰富,农业发达,田间水渠四通八达。豫西的黄土高原、豫北部分太行山地由于缺水,在家家院落里有取水的水井和储水的水缸,或者用来收集雨水的水窖。由此可见,水资源的分布情况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环境,也影响着乡土景观的外形特征和空间格局。对于水元素的提取丰富多彩,山间清泉、林间小溪、村口古井、水边湿地、田间洼地、河流堤岸等都可以成为以“水”元素为主题的乡土景观的临摹母本。

2.2人文环境元素的挖掘

从人文大环境来看,包括历史、名人、典故传说等方面的历史文化元素;包括乡村聚落、乡土民居、乡土生活小品、民间传统工艺等方面的物质文化要素;也包括民俗民风、图腾崇拜、地方方言、性格观念等方面的精神文化元素。中原地区(河南)是中华民族和华夏文明的重要发源地,历史悠久,拥有大量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通过对具有中原地域性的乡土景观元素进行提取、模仿、再生、创新,并应用在环境的营造中,无形中展现了中原经济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本着能够从乡土文化中提取造景要素的思路,本文将中原地域的文化归纳为农耕文化、宗教文化、民俗文化、历史文化以及戏曲文化。

3乡土景观元素在新型城镇环境中的表达与营造

由上文已知地域文化的多样性决定了乡土景观元素的丰富性,这些源自于当地乡土生活,带有浓郁地方特色的符号和元素,其表达手法和营建形式也是多种多样和不拘一格的。在乡土景观营造过程中,通常将提取出的乡土元素通过陈列与集聚、引借与提炼、夸张与变异、融合与创新等手法,结合现代景观造景的特点,以建筑装饰、植物造景、雕塑小品、硬质铺装和实物展示等形式表达出来。在新型城镇环境中与人们生活朝夕相伴的主要有居住区、街道、公园、城市河流等绿地,不论哪种绿地形式,要做到能给人带来不同的空间体验与心理认知的乡土文化,它们都有着相同的基础和目标,即结合本土文化特征,营造出唤起乡风乡情的情景图式或记忆片断,追求一种“保留自然质朴的乡村风貌,营造物种生态和文化生态良性循环的人居环境”。以下试着从乡土景观设计的角度出发,系统化地提出几点方法或注意事项:(1)最小限度地改变自然土地,营造顺应自然规律的景观;(2)灵活运用地域的历史性和时间的沉淀性,营造具有年代记忆的景观;(3)人性化空间尺度,设计有亲切感的人性化空间;(4)营造能够感受广阔感和深远感的场景;(5)以绿色和土为主体的柔和风景;(6)以当地材料为主体;(7)能够体验大地的丰收;(8)设置交流场所;(9)使用乡土树种,种植方式尽可能多样化;(10)丰富的水和植物使多样的生物可以生息。

4结论

城乡建设论文范文第2篇

关键词:城乡乡村二元结构经济

生态学家马世骏曾强调,对城乡这样的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系统,不应将各亚系统分别对待,必须重视整体综合。在城乡系统中,各子系统的发展是相互依赖的,都要求其他系统的配合与支持。人口与就业问题,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安置问题,是我国城市化和农村发展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所在。剩余劳动力不可能全部涌入城市,也不可能全部滞留农村。目前,城乡一体化建设在紧锣密鼓的展开,遇到了不少顽疾,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点着手:

1、农村庄园化

庄园立足于自然村落,没有人口聚居就难以成为庄园。而在一个村庄中,房屋、土地、人口是主要的构成因素。庄园结构的最基本的要素是土地和人口的结合。没有土地,人民无以为生;没有人民,土地不得耕种。土地又分为领主自营地和农民份地。

要增加农民的收入就要在推进工业化的过程中稳步推进城市化,减少农民数量,增加农民人均占有资源量,这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出路。同时,庄园经济有助于保护区域农产品的经济优势,能够统筹人力、科技、政策等资源,让农民们树立“依山靠山富于山,依水靠水富于水”的意识。切实的保护好环境,避免农村盲目发展其他产业带来的巨大污染的问题。自营地中的果园、菜圃之类可能为篱笆或栅栏所圈围,但耕地多以条田的形式散布于村庄的几块大田之中,而很少连成一片。虽然,自营地所占耕地多数是较为肥沃的土地,但集体共耕的原则使之与农民的份地交错分布。

庄园经济有助于农业产业链的构建,以前的农民都是单纯的出售农产品,有附加值的很少,更别说全球眼光了。庄园经济通过严密的组织,通过宣传、策划、加工、营销,把简单的农产品变成具有高附加值的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品牌产品,有效地遏制了“谷贱伤农”。

2、城市园林化

城市园林化或称城镇园林化,即要在城镇所辖范围内实现园林化的任务。怎样有效解决好城市的环境恶化是一个长期问题,城市郊区的科学规划已经成为了重要的环节。这里应该成为一个缓冲带,城市的设计上就应该以园林化为主,对入驻企业实行严格要求。主要以低污染低能耗劳动密集型工业企业,高科技农林生产企业,各大职业学校和科研机构为主。

2.1、城市人口集中、产业发达、污染严重、无生命设施过多导致热岛效应严重

市民生活、工作于“水泥钢铁牢笼”中,环境嘈杂紊乱,失去生态平衡。在文态方面,既缺乏高品位民族文化内涵,又日益感受庸俗低劣文化之压力。

2.2、开放园林景观

国内皇家园林、风景名胜区、森林公园、广场绿地与绝大多数寺庙和文人园林,早已开放,游人如鲫。故城镇园林绿化仍亟待大发展,并达到美化、香化、彩化。

2.3、在城市园林化中,既要解决城市生态问题,又要提高文态建设质量

城市大园林要发挥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游憩效益、经济效益、文化效益等综合的效益,使城乡居民在物质和精神上兼得其利,获取双丰收。

3、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统一政策制度

解决城乡收入差距问题,当务之急是应该从体制上解决城乡居民机会不均等和劳动力市场的地区分割问题。我国需要创造条件尽快取消对农村居民的各种非国民待遇的政策规定,取消现存的城乡分割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建立全国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使得农民有与城镇居民均等的就业机会和公平竞争的市场和法律环境。还需要健全农业社会化的服务体系,逐步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农产品流通体系;积极支持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龙头工商企业与农户合作经营;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资金短缺和农村金融服务体系不健全一直是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要繁荣农村经济,首先需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在继续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的同时,需要探索发展新的农村合作金融组织,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推进城市化的重要前提条件是,改变我国的二元户籍管理制度,为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农民向城镇转移主要靠市场的力量,但是也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在工业化和城市化过程中,特别需要保护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

要保持城乡这一复杂巨系统的高效率运转,必须要强调和重视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及外部系统间要素的自由、合理流动。正所谓“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城乡间人口的合理流动,将会促进城乡间人才、科技、信息、文化等的交流,从而繁荣城乡经济。城乡一体化战略作为城市—乡村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作为城乡复合系统发展的需要,作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要成为了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系统工程。

结束语

通过两化一统的建设,城乡结合更加紧密,唇齿相依。经济、社会、文化、生态上全面协调,也促进了城乡一体化建设长期、和谐、健康的发展,最终创造出高度发达,鸟语花香的美好生存环境。

参考文献

[1]田玲,云南大学2008-

城乡建设论文范文第3篇

关键字:城乡一体化;新乡镇建设;策略探讨;模式创新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新乡镇”主要是指在农村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包括城镇和小集镇。新乡镇大多处于农村向城市的过渡阶段,是指那些已经脱离农业社区经济但仍处于半城市化的农村区域,主要是一些建制镇和小集镇。由于新乡镇具有种种的特殊性,导致其在发展阶段常常出现各种问题。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新乡镇的建设,必须解决新乡镇的结构建制问题,从城乡一体化发展入手,实施有效的新乡镇建设。

一、遵循城镇发展不可逆性,重点建设小城镇

农村包围城市的口号已经过去很久了,从国家发改委1990年到2006年的权威数据统计表明,目前我国的城乡人口比例已经趋向于中值,而且这个比例还在不断上升。城乡一体化模式背景下的城镇发展已经呈现不可逆的趋势,如何实现小城镇建设才是新乡镇建设的根本举措。因此,对于新城镇的建设,必须遵循城镇发展的不可逆性,通过对农村人口、农村经济体制的改革才是新乡镇建设的根本。通过对新乡镇的大力建设,从民众基层角度出发推进城市化建设,不断扩大城镇区域,发展城镇工商业,从而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同时,新乡镇建设规划部门需要结合各地特色,着眼于特色农业、旅游农业、有机农业的发展,切忌走极端,切忌全面建设,必须将一段时间内的工作点集中于小城镇建设的某一方面。

二、新乡镇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

1、城乡资源一体化配置建设

社会的发展和改革归根到底都是对社会资源配置的重新整合和再分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的新乡镇建设也是同样如此。笔者认为,城市和乡村最明显的区别就是资源配置上的差异,城市具备较为完备的生产生活配套设施,而乡村则相对落后。经济学家认为,要想实现新城镇建设,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发挥资源的集聚效应,实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最显著的事例就是发挥产业的集聚效应,形成小城镇特色的产业发展循环经济链,将分散的乡村资源集中利用。对于新乡镇而言,它是介于农村和城市之间,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已经初步具备资源集中优势。例如,某些新乡镇区域的前店后场经营模式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形成了自身的块状经济特点。相对大型城市经济发展而言,新乡镇经济发展具有自身的特点,其地理资源优势、人力资源优势等是城市经济所欠缺的。对此,新乡镇建设规划部门可以将城市经济线向新乡镇延伸,让城镇成为城市经济的集散地,同时为农村经济发展注入活力。对于小城镇自身而言,可以积极接受城市的工商业转移,发挥新乡镇的中转站作用。

2、新乡镇公共服务管理建设

公共服务资源的差异是城乡差异的重点,也是新乡镇建设所面临的重大问题之一。笔者认为,要想实现新乡镇建设,公共服务建设是首要前提。从目前的城乡建设发展来看,由于经济条件的制约,城乡公共资源建设发展严重不均衡,在水资源、电力资源、交通条件、体育锻炼、科技教育等方面的差异更是显著。新乡镇作为连接城市和农村的平台媒介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它必须承担起均衡城乡公共服务资源的责任。对此,新乡镇必须上带城市,下领农村,成为城乡联系交流的平台。首先,城乡建设规划单位必须加强新乡镇的建设规模,详细落实公共服务的细节建设,提高建设条件和建设标准,从全方位多角度提高新乡镇的服务等级。同时,将新乡镇的水、气、电、路不断向农村扩散,提高科技文化组织在农村的覆盖率,落实行政下乡政策,实现城乡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有机结合。对于城乡建设管理部门,必须加强对公共服务建设的管理,明确新乡镇的责任和权力,不断完善健全新城镇的财政支付制度,建立起由政府主导,市场参与的新城镇公共服务建设。此外,政府必须完善对新城镇的管理机制,构建起权责分明、运转高效的管理模式。

3、新乡镇区域综合体建设

对于传统的城乡建设,常常会出现重复建设、规划周期短、区域规划不合理等问题,这些问题的都是城乡建设规划部门在欠缺长远角度和区域综合性建设理念所造成的。城乡一体化建设,顾名思义,既是同时考虑城市和农村,实现两者的同步建设和互相之间的促进作用。对此,我们必须对新乡镇进行区域综合性建设,实现城乡之间的联系和交流。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小康社会的角度出发,新城镇建设不能片面的将城市或农村作为建设依据,而要从地区经济发展的综合角度出发,建设新乡镇区域综合体建设。特别的是,对于农村地区的农业用地规划、城市区域的园林绿化规划等,必须在仔细考虑周围背景环境的前提下实行统一规划、综合管理。在近些年的城乡建设中,越来越多的乡镇实现了兼并,并且得到了更好的规划建设。原本经济实力相对较为薄弱的乡镇之间实现了资源的集中利用,为新乡镇的某一集中方面建设提供了契机。当一个乡镇得到发展之后,充分发挥其扩散和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区域综合体的发展。总之,对于新乡镇建设的综合规划必不可少,长期的实践证明,区域综合体建设对新乡镇建设作用显著。

4、新乡镇文化制度一体化建设

城乡建设论文范文第4篇

[关键词] 海西城市化 乡土景观 传承 应用

0 引言

所谓乡土景观,是指在山坳和平地以及低洼处等可以耕作的地方,农民用自己的双手,灵活地掌握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情况,巧妙地应用地形、水利条件,精心构筑的自然景观。闽台乡土景观研究针对闽台区域,具有很强的地域特色和多学科交叉研究的特点,它涵盖城市规划、建筑学、景观学、地理学、文化学、艺术学、社会学等学科专业知识,是一个较新的课题。西方有关乡土景观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40~50年代,它是建筑学和考古学携手并进的产物。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演变与评价、乡土文化遗产及实物的保护、乡土景观实践应用等方面。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乡土景观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变化,引起了有关学者的研究注意。目前对该课题的有关理论和实践研究主要集中在乡土景观研究、闽台乡土景观研究、实践应用研究等方面。国内很多规划师、建筑师、景观设计师也参与到地方乡土景观保护和利用的实践中,涌现出一批先进的设计师和优秀的设计作品,如由俞孔坚先生主持设计的广东中山歧江公园、昌都镇步行街设计;建筑师王澍主持设计的中国美术学院象山校区校园景观设计。

1 研究背景与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区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与此同时,我们的城市却在快速城市化中失去了城市的记忆与地域文脉特色。随着福建省《海峡西岸城市群发展规划》、《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纲要》以及国务院最近批复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规划》的相继实施,海西城市化建设的进程必将加速,迅猛的城市化进程将不可避免,这必将导致闽台地区乡土景观特色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快速流失。如何保护、传承闽台乡土景观特色已经成为海西快速城市化进程中迫在眉睫的重要理论与实际问题。

本研究试图从景观视角研究海峡西岸城市化进程,并以乡土景观为切入点探索海西城市化进程中地域文脉传承的有效途径与方法。从景观视角研究闽台乡土景观特色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重要作用,对于增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是极具前瞻性和现实意义的。福建和台湾距离较近,气候略同,可发挥地缘的影响力,借助风俗、信仰、文化、语言的渊源拉近两岸民众的距离,台湾民众前往福建时,无形之中产生自然的归属感,加上优惠利多的诱因,与台湾民众强化更紧密的联系[1]。对闽台乡土景观文化的系统研究,可以促进海峡两岸的文化交流,同时有利于增强两岸同根同源的地域文化的向心凝聚力。

2 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方法及技术路线

2.1 主要内容

⑴ 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与应用研究概述。

⑵ 乡土景观传承与应用对城镇特色建构的成功案例研究。

⑶ 闽台乡土景观特色的综合构成研究(如结合乡土景观建筑、构造、材料、工艺、细部等进行分类研究与分析)。

⑷ 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与城镇特色理论建构体系研究。

⑸ 研究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闽台乡土景观在城镇特色建构中的传承与应用,并试图建立在海西快速城市化进程中操作的方法、程序,从发行乡土景观的指导性手册直至建立相关的建设规范。

2.2 研究基本思路

⑴ 先进行相关理论资料收集、整理。

⑵ 对闽台乡土景观进行实地调研、考察,以形成初步的调研成果。

⑶ 最后以考察、调研成果为基础,结合相关理论进行整理、分析。

2.3 研究方法

理论结合实践,本研究综合运用实地考察、问卷调查以及比较法、典型案例分析等方法。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实际案例进行闽台乡土景观传承与应用对于城镇特色建构的实践探索,在实践中检验和进一步发展、检验、提升所得出的成果。

2.4 研究的技术路线(见图1)

3 主要研究结论

在全球化进程日趋紧迫的今天,乡土景观特色正面临严峻的考验,海西在城市化的快速进程中同样也面临着乡土景观与城镇特色的快速丧失并日益趋同这一极为严重的形势,在海西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城市景观空间中,如果我们不能让闽台人民在海西城市化迅猛发展的城市景观空间中感受到闽台文化的“根”与“源”,又何以能吸引台湾同胞在此长期生活、工作直至取得海峡西岸经济持续发展的巨大成绩?从乡土景观这个传统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领域切入城市特色研究应该说将能够填补国内城市特色研究的一大空白,为海西城市化进程和城镇地域文脉的传承作出重大贡献,应该采取如下措施:

3.1 在海西城市化进程中的城市特色、风貌建设中引入景观学

试图在景观的宏观视野之下,以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及应用作为切入点,从宏观至微观探索海峡西岸城市化进程中具有地域文脉特色的闽台乡土景观设计、管理、建设的有效途径。将城镇特色建设落实到实处,避免“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因经济快速发展而迅速消解城市特色的发展道路。

3.2以福建高校和福建省建筑、规划设计研究院为依托,聘请国内一流景观学专家主持创建闽台乡土景观特色的传承与应用研究中心,开展相关研究与实践

城乡建设论文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发展;规划设计;管理

城乡规划设计是一项系统性、综合性及战略性工作,其涉及到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在城乡规划方案设计中,应确保能充分满足现代化建设的全局战略要求[1]。同时,还应积极处理好长远和眼前、全局和局部、经济和社会及现代文明和历史遗产保护等关系。近年来,在城乡规划的科学引导下,各地中小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得到长足发展,但在此过程中也出现一些问题,因而对此必须深入研究和探讨。

一、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现状

为推进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的科学稳定发展,城建部门制定了《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对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具有指导效用[2]。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主要表现在:(1)整体规划设计。现阶段,我国并未制定专门的法律法规对城乡发展规模及目标予以明确,同时各级政府领导的评判机制不够合理,以致于整体规划存在某些不合理,不利于城乡的可持续发展。(2)区域规划设计,在实际规划和设计中,规划设计单位很难对各地区的具体现状进行有效分析,尤其是大型基础工程建设,会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同时缺乏切实可行的管理制度对区域规划设计予以指导和约束。(3)控制性规划设计,在城乡规划设计中,设计单位往往未能全面考虑城乡建设中存在的可变因素,通常也未对本地区城乡建设发展进行研究。

二、 新形势下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中的问题

(一)缺乏合理的城乡规划设计体系

现阶段,我国城乡规划设计的主要工作是研究和明确城市性质、规模、发展目标、用地布局、交通建设及功能划分等方面,以城市性质、规模及发展为核心内容[3]。总规划仅仅是基于城乡整体、宏观层面予以指导。当前,大多数中小型城市在实施城乡规划设计中,会聘请专业的规划设计部门开展此项工作,但往往对本地区城乡了解时间较短,所掌握的信息和资料大多数是文字性,对城市基本结构、民俗风情等只在于文字,虽对这些资料进行了全面分析,但所作出的规划设计通常是理论性,实践性不足。

(二)影响城乡规划管理的因素较多

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中,通常涉及到多方的利益,因而会受到多方面因素尤其是政府管理及招商政策的影响。近几年来,各地区积极落实招商引资政策,对投资者给予诸多优惠政策,以吸引更多的项目,但是此种做法会打破正常的规划设计和管理,以致于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受到投资建设的影响,随意改变规划设计,未严格按照审批规划开展建设。此外,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体制不健全,通常出现多头管理,一些城市因规划设计的管理权力相对分散,以致于中心城区和乡镇开发区的规划和管理上缺乏必要的交流和互动,以致于管理和控制上无法有效衔接,导致一些交通路线不通畅。

(三)城乡规划设计落实的监查力度不够

对城乡规划设计落实工作进行监查是管理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其直接关系到城乡规划设计落实的结果是否符合管理目标。现阶段,因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工作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而专业管理人才不足,以致于管理效率较低,监管力度不强。在城乡规划设计的落实监查中,公众的参与较少,群众性监督不够。此外,规划管理工作对于不同地段有不同的标准,以致于人们对规划设计管理部门存在一些偏见。

三、 强化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完善城乡规划设计体系

首先,在开展城乡规划和实际时,应遵循政府规定,对总体城乡规划进行适当调整,以使城乡规划设计能够满足城乡一体化建设要求。其次,提升城乡总规划的设计水平。应充分结合地区实际,把资源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作为重点工作,基于耕地保护、统筹发展及节约用地原则,科学合理的安排城乡建设和发展空间,以实现城乡规划和建设规模的合理性,明确城乡规划设计中的强制性、必要性指标,以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性。尤其在前期城乡规划设计准备和编制中,应积极做好前期论证工作,对各种因素进行全面分析,有效处理生态保护和基础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建设等方面的关系,确保城乡结构、设计规模、建设目标等方面的科学性,最后,提高控制性规划设计质量。控制性规划设计有着鲜明的可行性和指导性,目的在于细化城乡总体规划[4]。

(二)强化城乡规划设计管理力度

在落实城乡规划设计管理中,应结合地区现状和发展要求,对行政管理和证件评价机制予以改进和优化。当前,我国城乡规划设计和建设均以《城市规划法》为依据,但各地区规划管理体制有一定差异。在实际国中,必须以国家利益为基础,对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进行全面考虑,制定和完善相关法律,确保城乡规划设计和管理体制能满足现代化建设的要求,充分保障国家和人民的利益。此外,要不断调整和优化政绩评价体系,避免发生城乡规划设计出现违规情况,进一步提升城乡基础建设水平,塑造良好的城乡一体化形象。

(三)提升城乡规划设计的科学性

城乡规划和设计是系统性工作,只有不断修正、完善,才可提升城乡规划的水平。而这就需要加大城乡规划科学性的审查力度。在实际审查中,应积极听取相关专家意见及建议,避免发生人为性、行政性干预。同时,应广泛收集群众对城乡规划设计的建议;落实集中讨论制,实现城乡规划设计的综合审查。此外,积极借鉴上级部门的规划审查标准。同时要把科学化管理融入现代管理体制中,实现科学化标准管理。GIS软件等规划设计软件功能日益完善,互联网技术日趋成熟,这些均为城乡规划设计系统建设给予帮助,也是提升城乡规划科学性的重要路径。

(四)加大城乡规划管理监督力度

在城乡规划设计工作中,应严格依照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城乡规划和管理的规章制度,对城乡规划设计进行全面监督,根据相关法律开展城乡规划的设计和修改。上级管理部门应加强对下级部门监管,同时建立并落实好规划责任制。如下级部门工作不到位,应及时进行指导和纠正。规划管理部门应全面落实好公告、公开、公示及听证等制度,同时引导公众参与进来,确保公众建议权、监督权及知情权的发挥,落实好公众意见及建议,实现监管的公开,进而确保城乡规划顺利推进,维护人民群众利益。

三、结语

在城乡一体化建设步伐加快的今天,城乡规划设计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为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全面进步,应转变理念,创新思路,健全城市规划设计和管理相关的制度、机制,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加强监管,实现可持续的城乡建设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廖建昌.新形势下城乡规划管理一体化的分析[J].江西建材.2012,23(6):144-146.

[2]李复华.新形势下城乡一体化规划与建设的分析思考及建议[J].中外建筑.2010,11(7):20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