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1篇

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原有的价值体系受到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许多理念亟须磨合。与此同时,西方反华敌对势力借助文化渗透,企图通过“普世原则”来推广他们谋求的价值观。面对这种复杂的时代背景,青少年由于涉世未深,缺乏自主选择与判断的能力,他们必然出现认同缺失和信仰迷茫。青少年期是价值观萌芽、形成和稳定的关键时期,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其价值观关系到整个社会的发展进程。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青少年是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前提和基础。作为一名德育工作者,如何进一步增强青少年价值观教育的实效性是一个永恒的课题。长期以来,一线教育工作者就此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本文仅就青少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中“传统灌输法”与“价值澄清法”的有效整合做一些探究。

一、基本理论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1. “传统灌输法”。

作为德育重要手段之一,灌输是指对受教育者进行正面的宣传教育。在价值观教育中,灌输就是对受教育者进行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正面教育,使受教育者掌握社会意识形态中的主流思想,树立社会所倡导和弘扬的核心价值观。

“传统灌输法”注重对人们进行自上而下单向度的灌输,具有目的明确、内容连续、教育效果明显的特点,有利于人们直接、高效地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因此成为我国教育的基础手段。然而,在教育实践中它重内容轻形式,要求整齐划一的价值标准而忽视学生个体的不同层次的内在需求;它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和权威性,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它重视单向度地说教,而忽视了教育规律,忽视了道德知识的内化。一直以来,教育界就意识到灌输法的不足,并做了许多有益的改良与探索,但效果不尽如人意。如果说在以往较封闭的社会环境下,灌输法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德育方法的话,那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资讯的便捷化,人们面对的不再是单一的价值体系,而是多元文化的强烈冲击。这种情况下,传统的、单向度的价值灌输已无法解决青少年的信仰迷茫与选择困惑。

2.“价值澄清法”。

“价值澄清法”是20世纪美国最具影响力的教育方法之一,它认为,面对社会上存在的多元价值体系,传统说教和“填鸭式”教学只会导致学生的价值混乱与质疑、甚至逆反。它主张价值观的形成不是通过教导与灌输,而是通过学生自由选择、自我反省和行动澄清而来。教师不是直接传授具体的价值观,而是给学生价值选择的方法、策略,以期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澄清、自我否定,从而实现道德知识的内化和行为的外化。

“价值澄清法”直面时代的挑战,着力解决人们的精神困惑,这正是当前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知情意行的转化过程,强调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也是当前“以人为本”的教育改革所追求的方向。然而,它倡导的价值相对主义、价值多元、过分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忽视了教师的主导作用等理论与操作上的局限性,反而容易引起学生的价值迷茫与选择困惑。

二、“传统灌输法”与西方“价值澄清法”在教育实践中的有效整合

1.正确处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多元化价值观的关系,实现坚持核心价值观教育与包容多元化价值体系的有机统一。

首先,在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要确立价值观教育的核心内容,善于借助灌输手段,旗帜鲜明地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导方向。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制度价值层面的内在要求,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旗帜,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思想保障,面对西方试图推行的所谓“普世价值”,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应充分发挥灌输法直接、高效的优势,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为重中之重,并贯穿于教育的全过程,把它提到国家安全的高度,最大限度地形成社会思想共识和统一行为规范。

其次,在价值观教育中,我们要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合理内核,以包容的心态面对价值观多元化趋势。

在全球化进程中,多元文化的出现是必然的趋势。应该承认,当前青少年价值观出现的多元化趋势是一种时代的进步。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这里的“引领”本身就蕴含着尊重差异、包容多样。我们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并不是要它完全取代多元化的价值观,而是要解放思想,借鉴价值澄清理论的合理内核,以开放的视野、包容的心态、宽阔的胸襟理性对待文化的差异和多元,疏重于堵,这反而更能增强青少年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增强教育的实效性。

2.正确处理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实现教育双主体的有机结合。

“价值澄清法”主张无导向的教育,它认为价值观是个人的、随意的,教师要始终保持中立的态度,不能将特定的价值观强加给学生,只是教给学生澄清的技巧。这一方法夸大了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它反对教师的“传递”和“控制”,把灌输简单地等同于教化、洗脑。这样做的后果就是放任自流,导致青少年在价值观上的混乱,这是“价值澄清法”致命的错误。

与“价值澄清法”相反,“传统灌输法”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更多地把学生看成是知识的“容器”,往往采取简单的说教、填鸭式手段,结果其教育只是培养流水线上的“标准件”,致使教育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把握好教育双主体的关系,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一方面,注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发挥说理、灌输的优势,以把握价值观教育的正确方向;另一方面,借鉴“价值澄清法”的合理因素,优化“传统灌输法”,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进行核心价值观内容灌输时,不仅要考虑社会的需求,更要关注学生个体的特殊性,在教育主题、方法、手段的选择上要注重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实现教育过程中教师主导和学生主体双向互补,增强教育的实效。例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将具有普遍性的、大家共同关注的价值观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借助现代多媒体手段,通过案例设计、课件演示、头脑风暴法、教师引导等环节,使学生通过情境体验、讨论辩论,达到自我澄清、自我升华的过程。这样既充分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又充分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达到教师积极引导,学生自主选择、自我评价、自我教育的效果。

3.正确处理灌输与自主选择的关系,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转化。

“价值澄清法”主张价值观是经由学生自由选择的结果,是学生的自我澄清与知识的内化与行为的自觉外化过程,这与强调“知、情、意、行”相互转化的教育规律是不谋而合的,它较好地弥补了“传统灌输法”主要靠说教、手段单一的不足,弥补了当前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多停留在信息接收阶段,而很难真正内化并纳入自己的价值体系,且外化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去指导自己言行的不足。

当然,单一强调自主选择的“价值澄清法”也有违青少年价值观教育实际。尽管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青少年的主体意识日益觉醒,但他们的身心发展特点决定了他们认识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澄清价值的能力远未成熟,在多元文化和多元意识形态的冲击下,如果没有教师的方向性引导,他们必然会出现价值困惑与信仰迷茫,甚至陷入道德困境。

因此,正确的做法应该是:在发挥“传统灌输法”在青少年核心价值观教育中的优势的同时,教育不再封闭性地围绕单一的价值体系进行简单的灌输,还要尊重人性特点,让学生学会选择。在渗透和灌输社会主旋律的同时,采用多种现代教学手段和实践活动等提升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教育要引导学生勇敢面对矛盾,在矛盾冲突中通过价值澄清提高自身的价值判断和选择能力,内化生成与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念,并在实践中外化成自己的自觉行动,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效转化,增强教育的实效。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职德育课;教学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扬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9094-(2015)05C-0014-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指导纲要》指出,职业道德与法律的教学,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要求贯穿始终。2014年4月24日,教育部印发《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指出,把对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总体要求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有关内容具体化、细化,深入回答“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问题。如何发挥中职德育课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如何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目标切实具体化,推动十精神系统进教材、生动进课堂、扎实进头脑,这些已成为当前中职德育课教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凸显

“价值观”是判断事物有无价值的评价标准,是判断是非曲直、真善美与假丑恶的价值准则,是一定的信念、倾向、主张和态度的总和。价值观为正当合理的行为提供充分的理由,是浸透于整个人格之中支配着人的情感、态度、观点、信念、理想的一种内心尺度。[1]

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过程是一个由表及里、由外到内、由浅入深再由内到外呈螺旋式发展的复杂心理过程。学生必须经历以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奉与展露个性五个层次的连续内化的过程,才能将它们转化为自己信奉的内在价值。当前教师对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把握存在以下问题:(1)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缺失。部分教师设计教学目标时只考虑到认知目标,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根本没有得到重视。这些教师受应试教育的影响过深,过于强调认知目标,而忽视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确立。价值观的自主建构理论认为,人的价值世界是个体在自主能动的状态下生成的,是在原有的价值系统基础上增值地获取和建构价值。[2]一个人掌握了大量的价值规范和价值标准,如果仅仅停留在认知层面,没有真正地认同并内化到自己的价值系统中,并转化为日常的行为,那么价值观的教育目标就没有达成;(2)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标签化”。教学中较常见的现象是教师在设计情感态度观念目标时,直接从教学大纲的文件中简单照搬,当标签贴在教案上,常表达为一些空泛的套话。如“养成热爱工作,敬业爱岗的情感”“培养环境保护意识”等;(3)情感态度观念目标的设计泛化,脱离具体的课堂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不具备可操作性和可检验性。这样的现状背离了中职德育教学大纲和当前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

党的十指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德育课教学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依据。坚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充分发挥教育的作用,尤其是德育课堂的主渠道作用。德育课教学中突出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和计划性,通过创设各种教学情境和活动来提高价值观教育的功效,使偶然性转化为必然性,使可能性成为现实性。这就要求创新德育课教学,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在微观的课堂教学层面,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体要求旗帜鲜明地确立为每堂课的教学目标,并切实贯穿到课堂教学的始终,内化为学生的行为习惯。

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

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表述

价值观属于教学目标的情感领域。情感领域的目标在我国课程和教学改革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但是,近50年来的情感目标从本质上说是一种长期目标,不仅分类较复杂,同时也较难评估,所以在课程和教学实施中往往会被忽略,由此带来了学生个性的各种缺陷和社会问题。[3]美国教育家豪恩斯坦(Hauenstein,A.D)教授在其著作《教育目标的一种概念架构――对传统分类学的整合》中对布鲁姆等人的“教育目标分类学”进行了透彻细致的分析与评述,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情感领域目标的教学系统,作为整个教学系统中的一个子系统来分析。它以处方性信息和符号性信息为主要输入信息。符号性信息、处方性信息是情感目标落实的主要路径,发挥着规范的“应然”功能,以接受、反应、形成价值,信奉与展露个性五个层次为过程,经过学习体验之后,最终使学习者成为一个有“素质”的人[4],并对照目标进行评价性反馈,突出了如何使得内在的情感品质转化为能够表现出来的外在行为的过程。该理论把情感领域目标划分为若干个子类目标,使以往过于抽象、模糊、笼统的情感领域目标变得具体、实在,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5]豪恩斯坦情感目标分类理论扩大了情感目标的范畴,本质上相当于我国中职德育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三维课程目标。该理论为我们落实三维课程目标,特别是德育课程落实“情感、态度与观念”目标提供了十分有力的理论武器。

价值观教育要输入符号性信息、处方性信息。符号性信息是指一系列可用于各种信息和内容的符号,旨在表征观念和概念,为达成沟通理解服务,如感动中国的人物案例或一个典型事例的描述。处方性信息是指体现在社会、文化、宗教的价值观念、道德准则、风气习俗和哲理中,其功能在于作出是非、真假、善恶、美丑等价值判断。学习过程重点是学习经验,形成价值观与信念,最终实现个人品质的升华,成为一个有情操、坚守核心价值观的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德育课教学目标中的表述应清晰具体,一个完整的教学目标应包括四个基本要素:(1)A――对象(Audience):阐明教学对象;(2)B――行为(Behavior):说明通过学习以后,学习者应能做什么(行为的变化);(3)C――条件(Condition):说明上述行为在什么条件下产生;(4)D――标准(Degree):规定达到上述行为的最低标准。

如《职业道德与法律》第一课“塑造良好形象”,教学目标要体现友善价值观的要求,可这样表述:学生通过这一课的学习,留心于个人礼仪的细节,自觉按礼仪要求去做,赞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诺做到礼貌待人、诚信待人,以友善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个人礼仪的习惯。具体见表1。

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要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的更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与《职业道德与法律》教学目标具有高度的一致性。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精神教学指导纲要》以及《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应对教材每一个单元和相关教学内容进行价值观目标更新。其中价值目标的细化可以参考表1。

第一单元“习礼仪,讲文明”内容主要体现友善、平等、诚信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第一单元教学重点应对学生进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提高学生礼仪素养,养成文明礼仪的习惯。通过第一课和第二课的教学,学生应能够留心于个人礼仪和职业礼仪的细节,自觉按礼仪要求做,赞同尊重他人、平等待人,承诺做到礼貌待人、诚信待人,依据友善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个人礼仪和职业礼仪的习惯,塑造良好友善的个人形象和职业形象。教学中还应引导学生自觉养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习惯。

第二单元“知荣辱,有道德”中内容体现和谐、敬业、诚实、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通过第三课和第五课教学,学生认同提高公民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依据和谐、诚实、文明的价值观和信念,自觉形成良好的个人道德素质,选择真善美、拒绝假恶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确立社会责任、家庭责任,认同劳动光荣、创造伟大,参与培育知荣辱、讲正气、作奉献、促和谐的良好风尚。第三课的教学应引导学生认同珍爱自然、保护生态是遵守社会公德、形成良好个人品德的重要内容,确立生态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信念,更加自觉地养成珍爱自然,保护生态的习惯。第四课应引导学生自觉遵守和践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和职业道德规范,认同敬业的观念,依据敬业诚信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爱岗敬业、诚信公道的职业行为习惯。确立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荣辱观。第五课应引导学生坚信友善的价值观,养成修身律己、崇德向善、礼让宽容的道德品格。

第三单元“弘扬法治精神,当好国家公民”内容,体现了民主、法治、自由、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通过该单元的教学,学生能认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首要前提;推进依法行政,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中心环节;深化司法体制改革,保证司法公正,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重要保障;开展法制宣传教育,提高全民法治意识,努力建设法治社会,是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坚实基础。理解法律法规是推广社会核心价值的重要保证。支持国家的民主、法治、自由、正义事业,确证民主、法治、自由、正义对于中国政治文明的重要作用,依据法治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公民的守法习惯。第六课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认同厉行法治,严格执法,公正司法,认同捍卫宪法和法律尊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性。认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关要求上升为具体法律规定的作用,充分发挥法律的规范、引导、保障、促进作用,认同建设法治中国,必须坚持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坚持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的方略。依据正义的价值观和信念,坚信中国法治建设的正义基础。第七课应引导学生认同学法、遵法、守法、用法观念,选择用法律的权威来确立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自觉性。崇尚宪法权威,树立人民观念,依据民主的价值观和信念,以公民的身份参与中国的政治生活。第八课应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坚持人民主体地位、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重大意义,认同我国宪法的人民原则和保障人权原则,确立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观念。依据法治的价值观和信念,养成尊重别人权利和自觉守法的习惯。

第四单元“自觉依法律己,避免违法犯罪”内容体现了法治、自由、正义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第五单元“依法从事民事经济活动,维护公平正义”内容体现法治、自由、诚信、平等、和谐、富强、文明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具体内容不再赘述。

参考文献:

[1]黄希庭.心理学导论[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加】加克里夫・贝克,学会过美好生活:人的价值世界[M].詹万生,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1997.

[3]盛群力.21世纪教育目标新分类[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8.

[4]A.Dean Hauenstein.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educational objective:a holistic approach to traditional taxonomises [M].Lanham,Md.:University Press of America,1998.

[5]马兰,盛群力.教育目标分类新架构――豪恩斯坦教学系统观与目标分类整合模式述评[J].中国电化教育,2005(7).

The Teaching Objective of Secondary Moral Education Should

Advocate the Socialist Core Values: A Case Study

SONG Ji-lian

(Nanjing Pre-school Education College, Nanjing 210004, Jiangsu Province)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3篇

关键词:单元导语;整体脉络;三维目标

新课改之后,不同版本教材之间也有一定的差异,但是相同的一点是,每一个版本都包含了“序言”“单元导语”“课程导语”的内容,本文重点谈论的是其中的单元导语。

一、高中历史教材“单元导语”研究的意义

不同专题的“单元导语”其实就构成了整个高中历史的知识框架,它是新课标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在“单元导语”中,可以感受到编者对这一单元内容知识的设计理念和内容的整体脉络,对于整个专题的学习起着风向标的作用。

对于教师来说,从宏观上把握一个专题的思路和走向,确立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一个好的“单元导语”就可以起到这样的作用。此外,还可以帮助教师理清思路,避免漫无目的的教学。新课程改革之后,对“单元导语”的研究和了解就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它正好可以给教师提供这样一个平台。

对于学生来说,好的“单元导语”有两个方面的意义:(1)引起学生的兴趣。长期以来,学生都不是很喜欢学习历史,学起来不仅印象不深刻,还认为教科书编得没意思。所以,一个好的历史专题“单元导语”,对于对历史知识认知较弱的学生来说,具有激发其学习兴趣的作用。(2)帮助学生了解这个单元的知识框架,梳理这段历史发展的走向和教材中的重点内容,让学生在刚开始学习的时候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在学习的时候,可以很好地了解老师的思路,也可以在学习的时候对众多的知识有所取舍,对学习起到事半功倍的良好效果。

二、对编写者的几点建议

1.完善“单元导语”的整体结构

普通高中历史教科书的主要受众人群是教师和学生,其中为主的当然是学生,而他们的历史知识和历史素养并不足,对历史概念和历史内涵的理解也不透彻。面对这样的学情,在设计教材的时候就要努力地去完善教材的结构,对于“单元导语”的设计更该如此。学生面对陌生的历史教材,需要一个不断适应的过程,设计者在这里要做的就是要缩短这种适应的过程,减少学生在适应过程中的困难。具体到“单元导语”,就是要做到结构完整,让师生都能一目了然。

2.内容设计上更加符合教学的“三维目标”

新课改之后,高中历史的学习制定了一个教学的“三维目标”,我们就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完善“单元导语”的内容设计:

(1)注重知识与能力

高中阶段,历史课程的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能力目标,能力的培养主要分为历史技能的培养和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更为重要的是对于历史思维能力的培养,这一点要在设计“单元导语”的过程中体现出来,具体来说,就是“能运用基本的史学概念、范畴和方法,对某些历史结论做出相应的评价或说明”。这一切的目的,就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优秀思维品质。

(2)注重过程与方法

在“过程与方法“这一方面,“单元导语”主要做的就是强调学习的方式方法,高中历史的新课程要求学生转变过去的学习思路和方式,要学会和有不同见解的人合作交流与探究,这一点具体体现在“单元导语”中,就是要完善“学习建议”,只有一开始就确立这样的学习态度和方法才能达到这样的目的。

(3)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高中历史新课程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把“培养学生的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情感”放在了首位,这就要求编者在设计“单元导语”的时候,要加入一些描述性的语言,凸显其中的感彩和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在学习的开始就怀着一颗热切的心,这是编者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

3.整体设计上要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

高中学生的整体认知水平其实并不如他们自己所想象的那样高,对于这一时期的学生而言,在“单元导语”设计上,要尽量符合他们的阶段特征。首先在编写内容上,要通俗易懂;在背景设计上,既要显得大气沉稳,又要不失生动活泼,既要刺激其感官,又要照顾其想法。当前我们通用的这三个版本的历史教材,还需要做出适当的调整。

4.编写要严谨科学

历史教材的设计编写既要体现其专业性,又必须严谨科学,这对编者来说是一个挑战。既追求可读性,又要求严谨性,这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探讨的工作,需要编者进行重新的考量和定位。

参考文献: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共同价值观 国家发展 核心价值

[中图分类号]B8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1539(2013)01-0094-05

任何一个国家和社会想要秩序、要发展,就需要建构相应的国家意识和核心价值观。阿尔都塞说,任何一个国家“如果不在掌握政权时对意识形态国家机器并在这套机器中行使领导权的话,那么它的政权就不会持久”。如何建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核心价值观能否大众化而“落地”,能否使民众认同民族、国家和社会发展目标,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何在“中国模式”中显现,这一切既是时代提出的任务,也是一种国家能力。

一、一个解读国家发展理论的新视角

我们可以把核心价值理念理解为解读国家发展理论的一个新视角。一定的社会发展理论具有一定的价值取向,我们把其中的核心观念和理论抽取出来就形成了核心价值体系,其中那些最核心的关键词就是核心价值观。

核心价值理念作为国家发展理论或软实力中的重要部分,对选择国家发展道路和制度提供合理性理论论证和支撑。一个国家和社会的核心价值体系一旦崩溃或失落,整合国家社会的思想文化价值纽带就会不复存在,轻则会使社会经济、文化、政治发展受到阻滞,重则导致整个国家、社会和民族衰亡。正如马克思所说:“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

核心价值理念及其意识体系还为人们提供精神家园和生活方向。核心价值理念是一个国家、民族的精神和灵魂,是社会发展道路的旗帜,起“一种特有的思想先导作用,尤其是在社会转型或社会危机时期,意识形态常常成为社会动员人们向既定的方向和目标前进的一面思想旗帜”。一个国家的核心价值体系有一个引领文化、理论和发展道路的问题。理论文化的“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不等同于任由各种价值观杂乱无序地发展。中国要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就要坚守自己的核心价值原则:我们选择了走社会主义道路而不是资本主义道路,就必须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同时我们的民族精神和传统文化不能丢,这是中国特色发展道路的本源和文化之根,当然民族精神和爱国主义有一个与时代精神结合发展的问题;再者是必须信守维护法律和道德规范体现的社会基本价值内涵,这是社会法治和德治的基本价值规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上述各种维度的价值理念的系统表达。

一个价值多元化的社会犹如没有规则的交通秩序,一定会陷于混乱无序。所以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整合多样化的大众意识和文化取向,如果核心价值观对大众文化起不到应有的主导作用,就谈不上社会“共同价值观”。同时,核心价值体系的“引领”与尊重价值观的“多样”和“差异”是相辅相成的。它们是一种“一元统领”、“兼容共生”的关系。意识形态及其文化的建设,从而社会价值的凝聚整合,必须建立在社会上下的“共同价值观”基础之上。葛兰西曾将意识形态的凝聚作用比作“水泥”,他说:“保持整个社会集团的意识形态的统一中,意识形态起了团结统一的水泥作用。”Ⅲ核心价值观为整合中国社会发挥着重要的凝聚力。

法国早期社会学家迪尔克姆(Emile Durkheim又译涂尔干)在研究社会整合问题时提出,“社会失范”是引发社会无序、松散、人们迷茫甚至自杀的重要原因,在社会发展变迁的过程中,在传统社会的生活习俗、道德规范、信仰变化瓦解的同时,新的价值观如果还没有完全跟进建立,就会产生令人不安和困惑迷茫的社会阶段。美国社会学家默顿进一步把“社会失范”的含义由“无规范”诠释为“规范冲突”,认为社会价值观结构的不同组成部分间的冲突以及文化蕴含的价值目标同当下社会的制度环节之间的游离,是造成社会失范的原因。

无论怎样表述,都说明社会意识或社会价值观如果发生冲突,如果旧有规范动摇、瓦解而新的规范没有及时建构起来,如果缺乏核心价值一元整合,不能多样统一,社会价值观就会出现“空场”或者“冲突”,就会在变革时代引起社会无序紊乱,使人们失去精神依托而找不到生活方向和意义,导致人们普遍的无意义感。美国学者理查德·加德勒说;“决定美国资本主义命运和前途的是意识形态,而不是武装力量。”这种论断不仅适合美国,也适合包括中国在内的一切国家。

二、理论大众化:一种必要的国家能力

一个典故说:父亲在思考明天的演讲,5岁的儿子总来捣乱。他将一杂志内的世界地图撕碎给儿子:“你把这张世界地图拼对还原,咱们就开始做游戏。”没过几分钟儿子说图已拼好。父亲疑惑地去看,果然撕碎的地图完整地拼摆在地板上。儿子说:“地图背面有一个人头像,人对了,世界就对了。”

人对了,世界就对了。这样的哲理,许多人用其他话语方式也曾表达过。马克思说:“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但人的根本就是人本身。”说:“代表先进阶级的正确思想,一旦被群众掌握,就会变成改造社会、改造世界的物质力量。”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打造国家软实力,凝聚民心,整合社会力量,须从理论意识和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抓起。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将国家价值意识教育作为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以此建构社会思想理沦支撑,整合社会共同价值观。韩国政府一直坚持将道德课作为学校教育的主课程,其内容随社会发展而不断完善,但其始终将韩国价值意识教育作为最核心的内容。美国也很注重向国民推行具有美国特色的现代资本主义社会意识形态和价值观体系。美国政府通过稳定的主导机制、灵活的组织形式和完善的评估体系等途径,向美国国民尤其是美国青少年灌输国家价值意识,进而培养美国公民的国民精神。美国政治学家罗伯特·达尔说:“美利坚是一个高度注重意识形态的民族。只是作为个人,他们通常不注意他们的意识形态。因为他们都赞同同样的意识形态,其一致程度令人吃惊。在表达对民主意识形态信仰方面,美国人比世界其他任何民族都更一致。”

可见,任何国家都有一整套适应其社会发展的意识形态教育系统,而国民意识形态教育的核心内容就是进行社会核心价值观的灌输和教育。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社会一元主流价值观对多元价值取向的引领和整合,才能保证国家的共同价值观。

核心价值观的大众化有个“如何化”的问题。中国智慧早就说:“树德莫如滋”(《左传·哀公元年》)。葛兰西认为,在意识形态为历史所必需的范围内,它们是“心理学的”……实现“文化领导权”的方式是采取“弥漫式的”、“毛细血管式的”长期渗透和潜移默化,因此由文化、伦理和意识形态构筑的是“一道具有威力的防线”。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公民教育过程中形成的隐性、渗透的教育方式,值得借鉴。隐性教育重视公民教育的广泛性和渗透性,注重在“无意识”的境界中接受教育。此教育方式的特点主要是不简单采取灌输教育,而是主张借助于无意识心理学理论,使其在无意识中去感受和体味价值观、道德观、政治观等教育内容,潜移默化地接受教育,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隐性教育重视公民教育的广泛性和渗透性,注重感化,在“无意识”的境界中接受教育。在进行隐性教育的同时还要注重实践。一些国家价值观教育很重视通过各种社会实践取得效果。教育不仅在课堂和书本上,也在各种形式的社会实践活动中,如美国等国家通过组织社会考察、志愿服务、教会义工等方式,使人们相互感染,也受到自我教育。

韩国的价值教育更是明确提出了“体会”式教育,许多中学都设有志愿者社会服务或实践课程,实践课程是必修课,有课时要求。学生每年有18个小时的社会服务课程,在升学的时候会有考核,但是现在学生越来越自愿参加社会服务,有的学生每年参加志愿者活动达百余个小时。

三、价值文化软实力与社会整合

社会整合(social integration)是社会学功能结构学派使用的一个核心概念,旨在表达社会中各因素和各部分系统化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和结果。社会学功能学派大师T.帕森斯把社会视作一个“系统”,社会运行系统涵盖四个子系统:文化系统、社会系统、人格系统以及行为机体系统。由此帕氏明确提出了他的“AGIL”社会整合理论,其中:A(adaptation)指适应,即社会系统适应外部环境的功能;G(goal attainment)指达标,即社会系统谋求实现自身目标的能力;I(integration)指整合,即社会系统协同内部各种关系的功能;L(latereypattern maintenance)指维护能力,即社会系统维持自身独特发展模式的功能。

帕森斯指出,一个社会只有拥有上述四个基本功能,才能维持其秩序和稳定。这个社会必须具有自己明确的社会发展目标,能随时世变化、与时俱进地不断改革和发展,能将社会多样元素和不同部分整合为一个有机整体,能调控社会张力、维持社会秩序和模式。在这四个基本功能中,帕森斯尤其强调社会整合功能。在一定意义上,社会整合就是结构功能主义表示社会核心功能的一个特有概念。

而在社会整合理论中,帕森斯又特别推重价值和文化的整合功能。社会体系的整合非常依赖于共享价值理念及其文化系统。“文化系统”在帕氏理论中占有突出的位置。帕森斯清楚地意识到社会整合与该社会的“共意”或“一致性”有多重要,因此他特别强调社会“共意”即共同价值观存在的必要。帕氏认为正是社会成员认同且受其影响的共同价值观,能产生一种强有力的凝聚力将社会成员整合在一起。他在《社会体系和行动理论的演进》中强调,一个社会要达到整合的目的,必须具备两个不可或缺的条件:一是有足够的社会成员作为社会行动者受到适当的鼓励并按其角色体系而行动;另一就是使社会行动和规范控制在基本秩序之内,避免形成离异或冲突的文化模式。在这两个条件中,我们看到了几个关键词:社会秩序、公民素质、共同价值观。

社会学功能学派强调社会共同价值观存在的意义,同时强调能否通过“内化”使社会成员共享这些价值观也是一种重要的国家能力。这种理论认为“社会化”是调控社会秩序和保证社会整合凝聚的一个原则性环节,“一套共同的价值模式与成员人格的内化的需要——性格结构的整合是社会系统动力学的核心现象。除了稍纵即逝的互动过程外,任何社会系统的稳定取决于这类的整合的程度,这一点可以说是社会学基本的动力学原则”。

一个社会系统组织着社会运转,也调控着个人或群体进行社会互动,而社会成员同心同德的凝聚力、他们的行动目标或动力方向都与他们拥有的价值观相关。许多思想家都有关于“行动理论”的思考,对人们作出意识行为的过程进行考察和探讨。我们只有在社会行动理论中引进价值观念影响因子,才能更清楚地解释社会人群或个体行动目标的一致或差异。帕森斯说,如果过多的社会成员拒绝社会共同价值观,社会离心离德严重,社会稳定就将会崩溃。这也正如马克思所说的:“如果从观念上来考察,那么一定的意识形态的解体足以使整个时代覆灭。”纵观社会发展过程,德国在近代的革命和发展以及今日在欧洲甚至世界所居的经济大国地位,与18世纪后德国完成的哲学思辨和文化革命息息相关,而在黑格尔的政治哲学观念中,当年法国大革命的社会政治实践是对自由的辩证历险,它对抽象的绝对自由的追求导致了大革命中的暴力与恐怖。在《精神现象学》中黑格尔专门讨论了法国大革命中的“绝对自由和恐怖”。此外,许多学者都在说,苏联解体的原因也许是多维的,但根本原因之一是人们对社会主义发展失去了价值信念的支持,在理论和文化层面发生了“新思维”的转变。

四、社会合力:核心价值观建设的多维能量

价值观生态从社会理论建构开始。理论是社会发展的思想灵魂,有什么样的理论就有什么样的价值观和文化,就有什么样的发展模式和社会风气。理论为社会价值观生态提供思想基础或支撑。而营造正能量的社会理论生态,基本思路应从三个维度出发。一是构建中国自己的理论范式和体系。总体看,我们国家的理论已有基本的框架和体系,从已公布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看,国家层面对国际竞争中文化实力的重要性已有自觉意识。但在具体论域层面,许多领域还缺乏应有的成熟理论论点,许多问题还没有调研深透。在当前文化大发展的战略部署中,我们应充分认识到价值理论的批判和建构的重心地位,要关注并改变我们理论储备相对不足的状况,在打造中国理论软实力中,中国特色的“理论构建”应当是重中之重。

二是要对诸多理论和价值观进行反思把握。厘清各种理论思潮能更好地把握社会价值导向。市场经济的发展决定了社会利益主体的独立性和多样性,现代社会也给予了人们选择多元、多样价值的自由和空间。改革开放带来了两方世界形形的思潮和价值观。但无论是多元利益主体还是多元价值取向,都必须相容在一元价值理性的统领下,相洽在有序整合的社会组织机制中。如果对各种社会思潮缺乏总体了解和透视,就不能在社会价值导向上有一个主动的驾驭。

三是做好舆论和大众化的理论阐释。理论阐释力本身也是理论构建和正能量的一部分。当前社会似乎也存在理论阐释力不足的问题。要关注理论如何大众化的问题,从解释力度和广度上,从大众文化建设上,都要做好充足准备。大众史化是社会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承载媒介,对于文化这样具有价值意识属性的特殊领域,国家应对其发展承担更多责任,不能简单走“市场化”、“产业化”道路。文化领域的改革要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结合起来,综合考虑。如果社会一方面在意识形态领域大力强调核心价值理念,同时又不在意其在大众文化中的语境引导,大众文化最终就会远离社会核心价值理论。

要注重解决核心价值观引领舆论氛围的“合成系统”建设。如在宣传教育传递中,存在“话语系统”进一步向大众和日常转换的问题。目前可否说存在着三种“话语方式”,即文件规范话语方式、理论学术话语方式、大众日常话语方式。三种方式各有其必要性与合理性,但在落实核心价值体系大众化问题时,要考虑理论、意识形态的语言、文风专换问题,学会运用时代和大众的语言方式做解释和表达,提高理论的“阐释能力”。

此外,社会主义教育渠道和大众生活环境“教育”存在一定的“5+2=0”现象,即学校教育往往被来自家庭和社会生活的“教育”消解掉了。而坊间大众舆论因为互联网的时代特性而使社会暂时处于“无能为力”的状态。大众舆论是大众的意识观念、心态和经验表达,它本身就是社会个体思想观念互动的一种合力。在一定意义上,大众舆论对大众具有一种潜在“导向”和“教育”作用。大众舆论发育具有一定的自发性,但也可以通过自觉调控和引导培育起来。

单元整体教学的意义和价值范文第5篇

聚焦单元:她在丛中笑

在引导学生了解教材所列生活事实的同时,笔者着力揭示它们对生活可能产生的意义和价值,让儿童通过分析逐步作出正确的价值辨析和价值选择。例如: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要安全地成长》,注重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引导他们了解生活中的用电、用火、交通安全等生活常识,更懂得珍爱生命,安全地成长。在教学时,笔者邀请交警进课堂,引导学生了解交通法规,学习常见的交通手势,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模拟过马路;还为学生量身设计贴近生活的辩论话题,开展小小辩论会。通过安全知识抢答和情境模拟,让学生在探究、思辨中得到启发,将事实教育与价值教育有机整合。

又如: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成长中的问题》含三个课题,在教学《我的课余生活》时,笔者设计了简单易操作的调查问卷,用于学生课前调查。课余时间同学们在做什么?哪些活动是健康的?哪些是不健康的?不健康的会有什么危害?你有什么友情提醒,并思考解Q策略带进课堂与全班共享。课堂上再引导学生用富含正能量的内容创编童谣唤醒认知,创编多样游戏丰富课余生活,引领学生积极参加有利于健康成长的课外活动。老师在实践中指导,润物无声;学生在活动中感悟,拔节生长。

把脉全册:风光不与四时同

家庭是儿童德性生长的起点,从家庭走到学校,走向大自然,走上社会,由近及远,由小到大。低年级四册教材每册都由四大场域构成,纵向看,相同场域的主题单元内容螺旋上升,凸显儿童成长发展的脉络,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构成儿童习得道德修养与法治意识的逻辑清晰又综合立体的生活画面。例如:一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共分四个单元,主题分别是“我爱我家”“我爱学校”“健康每一天”“心中有规则”,从家庭、学校、自然、社会四个场域入手安排教学内容。本轮课改的理念是教育回归生活,如何围绕“教育即生活”,有效、巧妙地整合生活资源,活用教材呢?我们同组老师经过集思广益,最终达成一致――让体验活动唱响教育与生活整合的主旋律。

学习第一单元“我爱我家”时,在感知了“自己是怎么来的”“爸妈是如何爱自己的和自己的家有多么幸福”之后,开展一系列体验活动:反背书包下楼梯,感受母亲十月怀胎的艰辛;父亲节、母亲节、重阳节,对父母、老人大声说出我的爱,亲自行动表感恩(献支歌、捶捶背、聊聊天、画张画、做张卡等);父母知多少大比拼,看谁最了解父母等。学习第二单元“健康每一天”时,我们充分利用家长进课堂的机会,聘请牙医给学生们系统讲解有关牙齿的知识和保护常识,聘请五官科医生讲述爱护眼睛和耳朵的常识。将中华传统美德中的孝亲敬长、勤俭自强、厚仁贵和等伦理观念和良好的行为规范有机融入体验活动中,把课堂变成了暖暖的乐园;在儿童的心田播种、萌芽,以“活动”催生“道德”,使儿童获得润物无声的道德情操的熏陶,为他们的一生奠基。

统领整套:一览众山小

小学思品教材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从家庭、学校、社区,再到本地、全国、全世界,认知领域不断延伸。为此,笔者努力找寻一条贯穿整套教材的整合点。譬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在小学思品教材中呈现有机整合,并在不同年段综合交叉、螺旋上升。以低年级的《道德与法治》教材为例:体现国家层面价值目标的,有《可爱的家乡》《小鬼当家》《讲文明 懂礼貌》《爱护花草树木》……体现社会层面价值取向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有《我和伙伴一起玩》《游乐园里真开心》……体现个人层面价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有《我爱我的祖国》《我的学习我做主》……

具体来看,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我学会与人相处》彰显友善的力量,笔者请学生在“心灵回音”角色扮演中,大声赞美同学,发现对方的闪光点,增进同伴间的友谊;在“你说我听”“我说你听”的游戏,体会倾听的重要性;在小记者随行、新闻报道现场、心中畅想漫谈等体验活动中倾吐心中的规则。第三单元《我是班级的主人》点亮民主的心灯,号召全班同学设计班徽、创作班歌、制定班风、选取班级颜色、创作班级格言、确定班级目标等,这些凝聚着全班同学集体意志与心愿的班级特色活动,激发了更多的热爱班级、建设班级的情感……同一主题的跨学科整合,关注人文,着眼儿童核心素养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