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范文第1篇

[关键词]企业财务风险风险控制风险管理

企业作为一种营利性组织,财务至关重要。它影响着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并逐步完善,一方面,开放的市场给企业带来了更多的发展机会,但是企业也随之步入了一个动态多变的经济环境之中,有着各种难以预测和不可控制的因素。企业面临着一系列诸如融资、筹资、投资决策、营运资金管理等问题,财务风险也进一步加大。因此,如何管理自身的财务风险,抓住机遇,迎接挑战并使企业健康成长,是摆在每个企业面前现实而又紧迫的课题。

本文拟对企业如何防范财务风险进行讨论,以有助于企业及时发现财务恶化征兆,制定正确的经营及财务政策,规避或化解财务风险。

1企业财务风险的内涵与成因

1.1 内涵

企业财务风险是一种微观经济风险,是企业经营风险的集中体现,按其涵盖的内容可以分为狭义财务风险和广义财务风险。狭义的财务风险也被称为举债筹资风险,是由企业的负债引起,因借款而丧失偿债能力的可能性导致风险的产生。企业举债,一方面满足了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另一方面企业也承担了按期还本付息的压力,因此而潜伏风险。按照此观点,如果企业没有债务,企业的资金全部为自有资金,靠投资人投入,则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为零。广义的财务风险是指企业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存在不确定性或不可控的因素,在一定时期内使企业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可见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财务风险贯穿于财务活动的各个环节,财务风险又可具体划分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资金回收风险和收益分配风险等。

1.2 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

为有效地防范财务风险,必须先了解形成财务风险的原因,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研究,从而有针对性地制定出有效的方法与策略。企业产生财务风险的因素很多,不同的财务风险有不同的诱发因素,但总体来说,可以归纳为企业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

企业外部环境的复杂多变是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外部原因。企业外部环境包括宏观环境和产业环境,宏观环境主要包括政治环境,经济环境,社会环境,自然环境等;产业环境包括要素市场,产品市场,产业竞争状况等。这些影响因素存在于企业之外,且具有复杂性和多变性,而这种变化是企业无力全面观测,难以准确预见和无法改变的。环境的变化可能给企业带来了机会,但也有可能使企业面临威胁。财务管理系统如果不能适应复杂多变的环境,必然会给企业带来理财的困难。

从企业的内部因素分析,财务风险主要是由于以下三个方面造成的。

第一,财务管理人员对财务风险的客观性认识不足,风险意识淡薄。财务风险具有客观性,有财务活动就有财务风险。当前我国许多企业财务管理人员缺乏风险意识,认为只要管好、用好资金,就不会产生财务风险。

第二,企业财务决策失误。财务策略需要科学合理、正确的财务决策做指导,凭借经验和主观决策很容易使企业的财务决策失误,从而导致财务风险的产生。以投资决策为例,如果投资决策失误导致投资收益率小于筹资成本,使得企业的财务状况恶化威胁到企业到期偿还的债务,这就增大了企业财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所以在对外投资中,要对投资的项目进行周密的可行性分析和研究。在筹资决策中也是如此,通过科学合理的决策来选择筹资方式和筹资规模,尽可能降低筹资风险。所以,财务决策也是影响财务风险的因素,要科学地选择财务决策。

第三,企业盲目追求经济效益与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企业为了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会导致对自有资金的不满足,因此,企业会希望通过筹集更多的资金来赚取更大的利润。然而企业借入的资金却要偿还利息,如果企业通过借款经营所得的息税前利润不足以偿还借款利息,那么企业就要通过自有资金创造的利润去弥补亏损,如果亏额对公司来说很大,则财务风险的产生就有很大的可能性。也可以说是资本结构的不合理性。

2企业财务风险的衡量指标

基于以上企业财务风险的概括,我们要制定出相应的分析对策及改进建议。由于财务报表集中反映了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因此通过报表的分析,可以为发现财务风险提供线索。在通过报表分析财务风险时,主要选取财务指标作为分析对象。财务指标的分析主要从短期偿债能力、长期偿债能力、营运能力和盈利能力四方面来衡量财务风险大小。

2.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

短期偿债能力主要是反映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结构,查明企业流动资产的变现能力,预防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恶化,使企业有较好的财务状况。分析的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都反映了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并且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负债获得清偿的机会越大,财务风险越小。由于速动比率是速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其中速动资产是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后的余额,而存货的变现能力相对较差,所以速动比率更能反映公司的变化能力和偿还到期债务能力。

2.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

长期偿债能力是企业偿还长期债务的能力,主要是偿还本金与支付利息的能力,现有分析的指标主要包括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和利息保障倍数。资产负债率是企业的负债总额与资产总额的比值,它反映了企业总资产中有多大比例是通过借债来筹资的。产权比率是通过企业的负债与所有者权益之比来反映企业资金来源的结构状况,即债权人提供的资本与股东提供资本的相对关系。利息保障倍数是从公司盈利能力的角度来考察企业还本付息的能力,是息税前利润与利息费用的比值,该指标反映了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因此该指标至少要大于1,这样才能保证企业的经营利润足以支付利息费用。

2.3 营运能力分析

营运能力主要是分析企业资产的运用效率,即资金周转循环的状况。在反映企业营运能力分析的现有指标中,主要分析应收账款周转率和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是指企业一定期间赊销净额与应收账款的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了应收账款变现速度的指标。存货周转率是指销货成本与存货平均余额的比率,反映了销货能力的强弱。

2.4 盈利能力分析

盈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现有指标主要有销售净利率、资产净利率等。销售净利率是指企业的税后净利与销售收入之比,它说明了企业的每一元销售收入所实现的利润水平。资产净利率是指企业的税后净利与平均资产的比值,反映的是企业全部资金或所占用的全部资源的盈利能力。

3财务风险指标体系的改进

虽然上述指标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一定时期的生产经营状况进行了分析,对于揭示财务风险无疑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最主要的表现在这些指标中很少来自于现金流量表,没有充分考虑到现金流对企业的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在当今“现金为王”的时代,运用这一体系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风险。因此,为了克服现有指标的不足,应加入现金流量指标以加强指标体系的完整性和系统性。

本文建议在构建财务风险指标体系中,采用在现有指标的基础上结合现金流量指标加以改进,同时考虑到分析财务风险的指标在上市公司的常用性,所以选取的指标体系只是其中的一些比较重要的比率。

3.1 短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

为了克服短期偿债能力的不足,可以在现有指标的基础上加入现金流动负债比率。现金流动负债比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年末流动负债的比率,该指标表明了企业的现金净流入如有多大的程度来偿还其流动的负债,能直观地反映出偿债的能力。

3.2 长期偿债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

为了克服长期偿债能力的不足,可以在现有指标的基础上加入现金债务总额比率。现金债务总额比率是指现金净流量与负债总额之比。它反映了企业每年偿还全部债务的能力,衡量企业长期负债偿还能力大小的指标,如果企业的长期债务能展期的话,现金净流量只要满足利息的费用,因此也反映了企业最大的利息支付能力。

3.3 盈利能力分析指标的改进

为了克服盈利能力的不足,可以在现有指标的基础上加入销售现金率、资产现金率。销售现金率是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销售收入之比,说明了每一元的销售收入所实现的现金净流量,反映了收入的收现能力。资产现金回收率指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与资产总额的比值,说明了每一元资产变成现金净流入的能力,反映了企业资产收现的能力。

在营运能力分析指标中,由于营运能力是反映资产的运用效率,与现金流关系不大,因此,在这里没有改进。

4建立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

由于风险的客观存在性,如果企业不能较好地规避与防范各种风险的因素,企业未来的发展可能会陷入危机的境地,最终可能因财务状况的恶化而导致财务危机。因此,建立财务风险预警系统,对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和防范成为财务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内容。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从企业微观的角度以企业的信息为基础,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发现企业存在的财务风险,并向经营者和投资者示警,它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

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是通过对企业财务状况和财务成果的综合性分析,以获得企业经营运行可能出现波动的信息,并进行超前预测的体系。因此,对企业综合性分析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基础。它的子系统包括财务风险预警信息系统、财务风险计算系统、财务风险综合评价和预测系统、财务风险报警系统。该系统主要是根据财务风险计算系统计算出的各种风险指标的值,利用系统提供的综合评价数学模型和预测模型,对企业当前的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和对企业未来的风险进行预测。

参考文献: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范文第2篇

[关键词] 高校财务分析;财务风险评价;数据挖掘;聚类分析

doi : 10 . 3969 / j . issn . 1673 - 0194 . 2014 . 08. 002

[中图分类号] TP391;F27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 - 0194(2014)08- 0005- 05

1 引 言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确立,高校逐步融入市场,出现了高校银行贷款规模过大、学生学费欠费数不断增加等问题,可能会引发高校的财务危机。由于高等教育的准公益性、准公共性和高校的非营利性的特征决定了政府是其最终的责任承担者。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即对高校负债状况和对财务风险的承受能力以及其事业发展的能力进行的综合评价,不但是高校财务分析的重要内容,也是避免高校财务危机和保证学校教育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手段。

目前研究主要采用定量分析方法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评价,常用的评价方法有:综合评分法[1]、层次分析法(AHP)[2]、因子分析法[3]、功效系数法[4]和数据挖掘方法[5]等。随着高校财务月报系统数据的逐步积累,利用数据挖掘方法可以帮助发现和有效利用财务数据中隐含的业务运行规律知识,为教育部和财政部相关主管部门提供快速准确的决策支持。聚类分析[6]作为一种常见的数据挖掘方法,由于不需要先验知识,因而可以用来发现数据库中未知的对象类,应用十分广泛。

本文针对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问题,提出了一个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计算了教育部直属高校在各指标上的具体取值,然后利用k-means聚类分析方法根据各高校的指标取值情况确定高校的财务风险等级。

2 高校财务风险分析指标体系

无论采用何种分析方法,高校财务风险分析主要是基于一系列财务指标进行的,因此设计一个科学的、客观的评价指标体系十分重要。本文将从指标体制设计框架和指标体系具体构成两方面进行阐述。

2.1 指标体系设计框架

本文按照高校财务实际运行过程,从4个方面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分析,具体如图1:①高校运营能力,反映高校在运营过程中高校合理有效利用教育资源完成预期目标的能力,这类指标不理想,表明高校管理存在问题,有发生财务风险警情的可能性;②高校收益能力和③高校偿债能力,由于高校在运营一段时间后,可能在运作资金的过程中进行银行贷款等操作导致财务风险,高校收益能力分析和高校偿债能力分析就是分别反映高校在运行一段时间后所体现的取得经济效益的能力和高校偿付各种到期债务的能力;④高校发展潜力,根据高校运行一段时间的表现,分析高校的发展潜力,反映了高校可持续发展的能力,一个学校发展潜力不足,说明其未来财务风险将会加大。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则是根据高校在上述4个方面的表现,将高校财务风险进行等级划分。

2.2 指标体系具体构成

针对高校财务风险的每一个分析子主题从指标名称、指标含义、计算公式和指标评价4方面进行描述。其中,指标评价为“正向指标”表示该指标值越大表明高校在该分析主题方面表现的能力越强,反之则越弱;“反向指标”表示指标值越大表明高校在该分析主题方面表现的能力越弱,反之则越强。

2.2.1 高校运营能力分析

高校运营能力分析是指对高校利用教育资源完成预期目标能力的分析(表1)。

2.2.2 高校收益能力分析

在高校规模快速扩张,事业发展与资金供给矛盾突出的今天,经营学校已成为高校管理者的共识。因此,一个学校收益能力大小,将直接影响到其发展速度和竞争能力(见表2)。

2.2.3 高校偿债能力分析

高校如果不具备较高的偿债能力,其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就很脆弱,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也就较高(见表3)。

2.2.4 高校发展潜力分析

高校管理者不能只局限于当前学校的发展状况,还应为长期的办学规模扩大和经济效益增长储备良好的支撑条件,提供持久的发展潜力(见表4)。

3 实例数值分析

3.1 聚类原理

聚类(Clustering)是数据挖掘的一项重要任务,用于发现数据中未知的对象类。[6]这种对象类划分的依据是“物以类聚”,即考察个体或数据对象间的相似性,将满足相似性条件的个体或数据对象划分在一组内,不满足相似性条件的个性或数据对象划分在不同的组。通过聚类过程形成的每一个组称为一个类(Cluster)。

现有聚类方法主要可以分为分割聚类方法、层次聚类方法、基于密度的聚类方法和基于网格的聚类方法4类。[6]其中,分割聚类方法是聚类最常用的一种方法,首先随机选取几个对象作为聚类的原型,然后迭代将对象加入与其最相似的原型所在的类,直到满足某种条件为止,应用最为广泛的聚类方法是k-means方法。

3.2 实验准备

实验数据来自教育部直属高校财务月报系统,该系统是教育部进一步加强财务管理、推进教育财务管理信息化步伐、加快实现教育财务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通过该系统可以更方便及时地了解直属高校的财务状况和经费收支情况,更便利地进行各种数据汇总和财务分析工作,为教育部财务日常管理和科学决策提供了有力支持。

本实验使用SQL Server按照高校财务风险指标计算公式,计算得到76所教育部直属高校2011年6月份在各个指标方面的取值情况,然后利用SPSS Clementine软件提供的k-means方法,根据高校在财务风险4个方面的指标取值情况,对高校进行聚类。Clementine不但可以对对象进行聚类,也可以显示各聚类变量的均值是否存在显著差异[7],有助于增强聚类结果的可解释性。“三分法”是经验分析中常用的方法,因此本实验将聚类个数设定为3类,旨在获得高、中、低3类。

3.3 实验结果分析

首先,根据直属高校该月在高校财务风险4个方面指标取值情况,分别对4个子分析主题进行聚类(见表5)。

以高校运营能力分析为例,根据高校在其6个指标的取值情况,聚类得到第一个类包含71所学校,第二个类包含1所学校,第三个类包含4所学校。进一步查看各指标在各类的取值情况,显示对于高校运营能力聚类,各个高校在“经费收入支出比率”“公用经费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重”“固定资产增长率”指标上的取值差异对聚类结果作用不大,而在“经费自给率”“自筹经费收入占总经费收入的比重”“投资基金占事业基金的比率”指标上的取值差异对聚类结果影响较大,因此进一步查看各高校在这些对聚类结果影响较大的指标上的平均取值,可以看到,聚类-1包含的高校普遍经费自给率较低(0.14)、自筹收入占比一般(0.07)、对外投资风险较小(-0.02),聚类-2包含的高校普遍经费自给率一般(0.22)、自筹收入占比一般(0.07)、对外投资风险过高(42.44),聚类-3包含的高校普遍经费自给率比较高(0.49)、自筹收入占比较高(0.17)、对外投资风险较小(-0.25)。因此,综上分析,聚类-1代表高校财务运营能力“中”,聚类-2代表高校财务运营能力“低”,聚类-3代表高校财务运营能力“高”、财务风险最小。

同样,采用类似的方法对其他3方面分别进行聚类分析。其中,根据各高校在收益能力3指标的取值情况,聚类得到第一个类包含73所学校,第二个类包含1所学校,第三个类包含2所学校,其中“资产收入比率”和“净资产收入比率”的取值差异对聚类结果影响较大;根据各高校在偿债能力7个指标的取值情况,聚类得到第一个类包含23所学校,第二个类包含27所学校,第三个类包含26所学校,并且除“流动比率”指标外,其余各指标的取值差异均对聚类结果影响较大;根据各高校在发展潜力5个指标的取值情况,聚类得到第一个类包含29所学校,第二个类包含43所学校,第三个类包含4所学校,除“其他资金动用程度”外,其余各指标的取值差异对聚类结果均影响较大。

最后,仍采用同样的方法,根据各高校在个财务风险指标上的取值情况进行聚类(此时评价中“正向指标”表示值越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大,“反向指标”表示值越大发生财务风险的可能性越小)(见表6)。结果第一个类包含35所学校,第二个类包含4所学校,第三个类包含37所学校,分析可知,聚类-1代表高校财务状况较好、发生风险等级“低”,聚类-2代表高校财务风险“高”,聚类-3代表高校财务发生风险等级“中”。最后将财务风险分析4个方面和财务风险分析结果进行比较,可以发现财务存在风险的高校。

4 结 论

本文针对高校财务风险评价问题,提出了一个高校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从高校运营能力、高校收益能力、高校偿债能力、高校发展潜力4方面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利用聚类分析方法根据各高校在各指标上的取值情况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分类,从而获得高校财务风险等级情况。由于本文仅是针对高校某年某月的财务风险情况进行分析,考虑到高校财务状况也会根据时间变化,因此下一步研究将根据高校在一时间段内的财务情况序列对高校财务风险情况进行分析。

主要参考文献

[1]岳正华,蔡彬. 基于综合评分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评价分析[J]. 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10,26 (12):9-11.

[2]张文耀.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高校财务绩效评价[J].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9(4):116-118.

[3]黄文雅,周娉. 因子分析法在高校财务风险评价中的应用[J]. 湖南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8(1):13-16.

[4]黄海波, 刘飞虎.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高校财务风险警情测度模型研究[J]. 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86-90.

[5]赵春.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财务风险分析与预警研究[D].北京: 北京化工大学,2012.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医院 财务风险 监测 防范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改革的逐步深化,政府的卫生投入重点正从医疗服务等个人卫生服务领域向疾病控制、卫生监督等公共卫生服务领域转变,国家对医疗卫生机构的经费投入逐年减少,而医疗市场的竞争却日趋激烈,加上实行药品招标后药品利润空间压缩等因素,医院财务管理工作者面临着巨大压力和挑战,医院的财务风险也随之加大。财务风险不但影响医院正常资金运转,也损害医院经济效益的增长,严重时可使医院陷入危机。如何监测和防范财务风险,成为了财务管理的重要课题。

一、医院财务风险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医院财务风险是指医院在医疗经营的财务活动中,由于受各种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医院实际财务收益与预期收益发生偏离,从而产生或加大蒙受损失的机会或可能。

医院财务风险一般具有以下几个特征:一是客观性,财务风险客观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各个环节中,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二是不确定性,财务风险作为一种现象,其存在是客观的、确定的,然而具体到某一事件时,风险是否发生以及程度强弱又是不确定的;三是损失性,由于各种因素的作用和各种条件的限制,财务风险影响着医院经营活动的连续性、经济效益的稳定性和医院生存的安全性,最终威胁医院的收益;四是全面性,财务风险存在于医院财务管理的全过程并体现在多种财务关系上,具体表现为筹资风险、投资风险和收益风险。

二、医院财务风险的形成原因

产生财务风险的原因很多,既有医院外部的原因,也有医院自身的原因,而且不同的财务风险形成的具体原因也不尽相同。总体来看,主要有以下方面的原因。

1、医院财务活动与外部经济环境的不一致而产生的医院财务风险

医院的外部经济环境主要包括国家经济水平、产业政策、金融市场状况、医疗服务市场的需求状况变化及各级政府对不同医院的投资偏好等。这些外部经济环境的不确定性,将会给医院带来财务风险。

2、医院内部财务管理活动的自身偏差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一是医院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致使无法偿还到期债务或无法获得新的融资;二是内部控制和财务报告系统存在严重弊端,缺乏内部监督机制;三是医院规模异常扩大,业务迅速扩张,而接收病人的数量远未达到预期效果;四是管理不善,无法控制经营成本等。

三、医院财务风险的监测

1、医院财务风险的监测方法

医院财务风险监测的方法很多,从宏观角度分析有结构分析法、预测分析法、动态分析法等;从微观层面分析有财务状况分析法、因素分析法、平衡分析法、专家意见法、保险调查法等。每种方法都有其优、缺点和适用范围,在实际风险管理工作中,管理者应根据医院所处的经营环境、医院自身经营管理的基础、管理人员的经验、风格和能力水平等具体情况来决定采用何种方法。

(1)财务报表分析法。它是根据一定标准,通过财务报表对医院的财务风险进行搜索、寻找和辨别的分析方法,具有操作简便、易行、可靠性强以及符合医院经营管理人员思维和工作习惯等特点。

(2)指标分析法。它是指根据医院财务核算、统计核算、业务核算资料和其他方面提供的数据,对医院财务风险的相关指标数值进行计算、对比和分析,并从分析结果中寻找、辨认和发现财务风险的技术方法。在使用该方法之前必须对有关指标设定一个临界值或拟定一个风险警戒线,即某一项指标达到什么样的水平才对医院生产经营和财务管理形成威胁,才能判定为财务风险因素。这一标准值的确定可以采用目前通行的惯例,也可以采用医院以前遭受风险袭击的临界值,还可以采用同类医院所用的标准,也可用经验判断法和集体评判法。

(3)专家意见法。它也叫定性分析法、经验分析法,它是指利用专家的经验、知识和能力所进行的风险监测和分析判断的方法。在财务风险管理中,并不是财务风险事项的所有方面都能加以量化,只有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结合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专家意见法恰恰是利用了专家的定性分析能力和经验。

(4)其他财务风险监测方法。比如分组分析法、背景查对法、相关联系法、风险调查表和业务流程法等等。

2、医院财务风险监测系统

(1)医院短期财务指标的监测。对医院来说,最迫切需要的是资金,没有现金流,医院将面临倒闭的风险。因此,医院财务风险的短期监测指标主要涉及现金存量。一是现金流量比率。该指标主要用于分析或估测医院现金流出的总体保障能力。一般而言,如果现金流量比率大于1,即现金流入量大于现金流出量,表明从整体上讲,医院对各种现金支付的需要是有保障的。

二是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营业活动的现金流量是医院现金流量的构成主体,营业现金流入对相关流出的保障程度,是整个现金流量结构稳健的前提和基础。如果该比率大于1,表明医院有良好的现金支付保障能力基础,甚至处于过度经营的危险状态。

三是维持当前现金流量能力的保障率。该比率小于1,表明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水平不足以维持简单经营需要;而该比率大于1时,表明所取得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不仅能够为简单再生产提供良好的保障,而且有剩余能力用于扩大经营或对其他方面的现金需要发挥贡献作用。

四是营业现金净流量偿债贡献率。该比率大于1,表明医院完全可以依靠营业活动的现金流入量偿付到期债务;若该比率小于1,则表明医院不得不通过举借新的债务或其他现金融通途径来偿付到期债务。

五是自由营业现金流量比率。自由营业现金比率越高、金额越大,表明医院的财务风险越小,现金支付能力越强,同时医院价值与股东财富也就越大。

六是现金流量均衡匹配率。该指标是从现金流入与流出的结构上对医院现金支付能力考察的一个重要的辅助性分析指标,包括现金短缺率和现金充裕率。

(2)医院长期财务风险的监测。在收集医院短期财务风险数据的同时,我们还需收集长期财务风险数据并对其进行监测。医院财务风险的长期监测指标主要考察医院的获利能力、偿债能力、经济效益和发展潜力,其中,核心是获利能力。获利能力指标主要有:总资产报酬率=,它反映单位资本的获利水平。成本费用利润率= ,它反映单位资本创造利润水平的高低。医院偿债能力的指标也不容忽视,这主要考察资金流动比率和资产负债率。如果流动比率过高,会使流动资金丧失再投资机会,再投资报酬率大于借款利率时,借款越多,获利越多,同时财务风险也越大。

(3)医院筹资风险的监测。资产负债率的高低是衡量医院财务风险大小的一个较为直观的重要指标,应该就不同的医院规模来实行最优的资产负债结构与资产负债水平。这种最优的结构可以根据负债与资本的加权综合成本费用来确定。我们可以通过计算医院合理负债额度的临界点来对医院的筹资风险进行监测。

合理负债额=

当医院的实际负债总额远远大于医院的合理负债总额时,从理论上讲,医院具有一定的筹资风险,缺乏持续经营能力,面临债务危机。

四、医院财务风险的防范

1、准确把握好负债的量与度,确定最佳负债规模

负债经营使医院获得杠杆利益的同时也使医院承担了负债可能带来的风险和损失。利用资产负债率制定举债决策时,一是要充分估计预期利润和举债增加的风险,考虑流动资产的质量以及应收账款的周转速度;二是要充分考虑自有资金(净资产)和借入资金的比例,可通过期望净资产报酬率来计算分析:

期望净资产报酬率=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100%

=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借入资金成本率

当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大于借入资金成本率时,增加负债会提高净资产报酬率;当期望全部资产收益率小于借入资金成本率时,增加负债会降低净资产投资报酬率。

2、选择合理的筹资方式,满足医院的资金需求

医院从各种渠道筹集资金,一般都要付出一定的代价。医院使用资金所负担的费用与筹集资金净额的比率称资金成本率。对于医院来说,资金成本率是评价投资项目、决定取舍的重要标准。无论采用哪种方式,投资项目只有在其投资报酬率大于资金成本率或净现值大于零或现值指数大于1时,方案才可行,才能获得预期的效益。

3、加强对营运资金的管理

借入资金的投向结构不同,产生效益的时间和水平也不相同。首先,应重视对长期投资的分析。一般说来,决策投入前应对其可能实现的社会或经济效益以及由此展开的医疗业务占有的市场份额进行可行性研究与论证,实现较大的产出。其次,应对短期财务资源的决策进行分析。如在对医院购入材料的价格走向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应对医院的现金流量进行分析。逐月分析资金流入、流出的项目和金额,以衡量短期经营状况,纠正出现的问题以加速资金的周转,提高经营资金利用率。

4、加强审计监督

审计是一个控制和防范财务风险的有力工具。医院可以采用内外部审计并用的办法。外部审计可以监督医院财务运行情况,减少财务人员营私舞弊的可能性,提高财务报表的透明度,降低财务风险。内部审计可以对医院各项财务指标进行关联对比,找出财务工作中的弊病,通过对成本、利润、资产、负债等方面的审计,医院可以加强财务控制,最终防范并降低财务风险。

5、树立风险意识,建立抵御风险的机制

一般说来,报酬率与风险成正比。因此,我们要树立风险意识,正确对待风险。既不能片面追求规模效益而忽视风险,不考虑医院的承受能力盲目负债,又不能因害怕风险而裹足不前,要用科学的态度对待风险,要用发展的眼光评价风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建立一套完善的防御机制,及时进行分析预测。如项目开展前的市场调研、信息反馈、可行性研究、筹资方式的选择、项目的实施、效益评价等都应有科学的、行之有效的制度来约束,尽可能地把因决策失误而造成的财务风险减小到最低程度。

财务风险是现代医院面对市场竞争的必然产物,随着我国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医疗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医院的财务风险也在加大。这就对医院的领导决策层和财务管理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各级医院要提高风险意识,通过预测、监测和控制手段来降低、消除风险或减少财务风险,只有及时有效地采取适当措施,提高对财务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才能确保医院持续、快速、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张赛琴:企业财务危机的形成及预防[j].浙江金融,2003(6).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范文第4篇

关键词:风险;预警;财务指标

一、引言

我国学者对财务预警的探索和研究起步较晚,在20世纪80年代后,才真开始正切入研究企业破产分析指标和预测模型,学者们都想从中找到其“因果”关系,确定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二、识别企业财务风险的类别

1.按风险形成原因分类。根据风险形成原因不同,风险可分为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两种[1]。(1)所谓经营风险是指因生产经营的不确定性而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因素很多,由于企业内部管理不善、企业的供应、生产、销售等各种生产经营活动都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都会给企业带来经营风险影响,而经营风险又是普遍存在的。如产品销售决策的不当、产品成本的不稳定、固定成本的比重较大、产品价格的波动、市场出现新的竞争对手、消费者的选择变化、通货膨胀等,这些不确定性的因素是企业所不能控制的,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经营风险。(2)所谓财务风险也称为筹资风险,是指由于筹资融资而给企业带来风险。一般来说,企业在经营中总会借入资本,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因此,负债经营是现代企业经营理念之一,它会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效应,但同时会加大企业的风险。

2.按投资主体分类。根据投资主体的不同,风险又可分为市场风险和公司特别风险两种[2]。(1)所谓市场风险也称为系统风险或不可分散风险,是指所有对企业产生影响大多数公司的因素而引起的风险。如由于国内政治形势、国际政治形势、天灾人祸、自然灾害等客观原因造成的供应与需求关系的改变;又如宏观经济状况的变化、国家税收政策的变化、国家财政的变化、货币政策的变化、经济危机、通货紧缩、利率变化、汇率变化、经济衰退以及高利贷等等一系列的变化。这些因素会对大多数投资对象产生负面影响,因此无法通过多元化投资来分散,企业无法回避,最会诱发企业的市场风险,所以也称为不可分散风险; (2)所谓公司特别风险也称为非系统风险或可分散风险,是指发生于某些随机事件导致的,会给企业带来的风险。如个别公司遭受火灾,公司在市场竞争中的失败、诉讼的失败、新产品开发的失败等。也就是说,企业特别风险可以通过将资金投资于多种资产来有效地分散风险的。

三、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的形式

财务的表现形式就是财务指标。目前我国常用的财务指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明: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盈利能力指标、企业营运能力指标等用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本文是研究财务风险预警,要分析的是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通过这些指标能灵敏地反映企业的财务风险状况,对企业的财务危机进行及时预警[3]。

1.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企业偿债能力指标主要包括短期偿债能力指标和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两个方面来直接反映财务风险。

(1)短期偿债能力指标

短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现金比率、营运资金等[4]。

例如: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比值。也是考核企业短期偿债能力的核心标准。其计算公式为:

流动比率= ×100%

流动比率是反映企业运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的能力。通常认为,流动比率越高,偿债能力越强,短期债权人利益的安全程度也就越高。

例如:以某企业2011 -2012年度的资产负债表有关资料为例,对该企业的流动比率进行计算分析,见表1。

从以上的计算结果表明,该企业2011年每1元流动负债有0.86元的流动资产作保障;2012年从86%的基础上提高到123%。从债权人角度来看,这当然很好,因债务的保障程度提高了;从企业经营者角度来看,短期偿债能力提高,其财务风险就降低,企业筹集资金也容易了。

(2)长期偿债能力指标

长期偿债能力指标主要有资产负债率、产权比率、有形净值债务率、利息保障倍数等指标来直接反映出财务风险[5]。

2.企业盈利能力指标

一个企业要持续经营和稳步发展必须取得利润,而利润获得多与少体现盈利能力比率的大小,企业如果有足够的利润,就可以偿还各种债务,支付股利或借款利息,同时还可以对外进行投资等。因此,评价和判断企业盈利能力主要通过收入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分析、投资盈利能力比率分析、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比率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评价与分析。

(1)收入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营业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营业利润与营业收入之间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营业利润率= ×100%

(2)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成本费用盈利能力比率主要有成本费用利润率和营业成本利润率两种。

例如:成本费用利润率

成本费用利润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净利润与成本费用总额的比率。其计算公式为:

成本费用利润率= ×100%

成本费用利润率指标是反映企业支出与耗费的直接比较,是反映企业增收节支,促进企业降低成本费用和增强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

(3)投资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企业取得营业收入的大小,必须与企业原始投资为基础。而获得利润的多少,与该企业投资规模的大小和投资质量有直接关系。我们在考核企业获利能力时,必须要对投资收益能力和资产的获利能力进行重点分析与评价。

例如:总资产报酬率

总资产报酬率是指企业一定时期的息税前利润与平均总资产的比率[4]。它反映了企业资产综合营运效果的主要指标,也是衡量企业取得经营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总资产报酬率= ×100%

= ×100%

其中:平均总资产=

(4)公司盈利能力比率分析

上市公司盈利能力,不但可通过一般股份公司盈利能力的比率进行分析,还可以通过、市盈率、每股收益、股利支付率、每股净资产和股利保障倍数等比率进行分析。

例如:市盈率

市盈率就是指普通股每股市价与普通股每股收益之比。也是反映投资者对每股收益所愿支付的价格(又称市价),其计算公式为:

市盈率= ×100%

一般来说,市盈率是反映股票市场的期望指标,该指标值越高,说明投资者对股份公司越来越看好,其股票投资风险较小。

3.企业营运能力指标

企业运营能力指标可通过应收账款周转率、存货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固定资产周转率、总资产周转率等指标进行分析和评价企业驾驭所拥有的经济资源的能力[6]。该指标既可反映财务风险,又可反映经营风险。运用一定的方法来分析和评价企业运用资产的效率,使财务信息使用者作出合理的经济决策。

四、企业财务风险的计量

企业财务风险,可根据财务指标来对企业的经营业绩进行评价,研究财务风险预警,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指标,最好方法是根据各项指标的掌握分析研究的情况,把风险程度予以量化。风险与概率直接相关,对风险的衡量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1.确定概率分布

什么叫概率分布,概率是度量随机事件发生的一个数学概念。例如,掷硬币为例,投掷一次硬币,正面向上向下的概率各为50%。如果将所有可能的事件或结果都列示出来,并且对每一种事件都赋予一个概率,把他们列示在一起,便构成了概率分布见表4。

概率分布可以是离散的,也可以是连续的。离散型的概率分布,可能出现的概率结果有限,比较容易计算。在经济决策分析中,大都采用离散型的概率分布来分析问题。

所有的概率分布都必须符合以下两大要求:

(1)出现每种结果的概率( )都在0~1之间,即:0≤ ≤1;

(2)所有的概率之和应等于1,即 =1

例如:M公司有项目甲和项目乙两个投资项目,投资额相等。假如未来的经济状况有繁荣、一般、萧条三种。根据市场调查、预测,项目甲和项目乙两个投资项目在不同季节情况下的预期报酬率和概率分布见表5。

表5 投资方案的预期报酬率及概率分布

2.期望报酬率

期望报酬率是各种可能的报酬率按其概率进行加权平均得到的报酬率,它是反映集中趋势的一种量度。其计算公式为:

= i

上式: ——期望报酬率;

——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i——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n——可能结果的数目。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算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期望报酬率。

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0.3×45%+0.5×23%+0.2×10%=27%

项目乙的投资报酬率=0.3×15%+0.5×21%+0.2×25%=20%

显然,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27%大于项目乙的投资报酬20%,但通过观察可以发现项目甲的投资报酬率的分配程度也大于项目乙的离散程度。投资报酬率的离散程度不同,说明风险不同,通常情况下,报酬率分散程度越大其风险也就越大。

3.标准离差

标准离差是各种可能的报酬率偏高期望的报酬率的综合差异,是反映离散程度的一种量度。是衡量风险大小的统计指标。其计算公式为:

=

上式: ——期望报酬率标准离差;

i——第I种可能结果的报酬率;

——期望报酬率;

——第I种可能结果的概率。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标准离差如下。

标准离差越小,说明离散程度越小,风险也越小;反之,风险也越大。但是,标准离差是一个绝对值,而不是一个相对值。它只能用于反映某一决策方案的风险程度的比较,需要采用标准离差率这一相对值指标。

4.标准离差率

标准离差率是标准离差与期望报酬率之比。它与相对数来衡量待决策方案的风险。其计算公式为:

标准离差率(V)= ×100%

根据上例资料,可分别计算M公司项目甲和项目乙的标准离差率如下。

项目甲标准离差率(V)= ×100%= ×100%=62.30%

项目乙标准离差率(V)= ×100%= ×100%≈65%

在期望报酬率不同的情况下,标准离差率越大,风险越大;反之,风险越小。

五、企业财务风险的应对策略

通过对风险概率的分析研究,采取相应的对策,主要包括规避风险、降低风险、转移风险和接受风险等[7]。

1.规避风险

规避风险是所有企业应首先考虑的风险对策。当风险所造成的损失不能由该项目可能获得的利润予以抵偿时,规避风险是最可行的简单方法。如我们要拒绝与不诚实的企业进行业务往来。放弃有可能导致企业损失的投资项目减少风险。

2.降低风险

降低风险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控制风险因素,减少风险发生;另一方面是控制风险发生的频率,降低风险损害的程度。降低风险的常用方法包括:①进行准确的预测,提高风险意识;②对决策进行多方案的优选,准备代替方案;③采取降低风险的保护措施,预先防范风险。

3.转移风险

转移风险是指企业以一定的代价,采取某种方式、措施将发生的风险损失转移出去的风险防范方式。转移风险可分为保险转移和非保险转移两种。保险转移是通过向保险公司投保的方式,将项目部分损失转移给保险公司承担。非保险转移是指将项目的一部分风险损失转移给项目承包方,如在联合开发、租赁承包、合资合营、安装施工等过程中通过签订合同的方式将部分风险转移给合同方承担。

4.接受风险

对于损失较小的风险,如果企业有足够的财力和能力承受损失,可以采取风险自担和风险自保,自行消化风险损失。风险自担是指风险损失发生时,直接将损失摊入成本费用或冲减利润;风险自保是指企业预留一笔风险基金或有计划地计提风险基金,如坏账准备金、跌价准备金等。

六、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构建

如何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企业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的方法:只有收集了相关资料,采用相应措施和研究方法,对企业进行必要的研究,分析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的信息表现,对风险预警指标进行分析、判断和运用。就能找到相关的应对方法,建立健全风险预警体系。

我国系统性地深入研究企业财务预警体系起步是相对较晚的,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进行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分析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调查分析法、分阶段分析法、流程图分析法和管理评分法的定性分析法。有通过对预警指标进行筛选,运用数学和统计方法,建立模型,用数字比较对企业财务危机作出判断的方法,单变量模型和多变量模型的定量分析法,具体包括(1)迈耶和皮弗的LPM模型和马丁的Logit曲线回归模型;(2)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3)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4)Z得分模型[8]。通过大量的实践证明,在这些探索研究中,学者们有的选择了国企公司为研究主体,有的选择了上市公司为研究主体,有的选择了企业财务风险定量分析法,有的选择了定性分析法,如此等等。研究对象都比较单一,研究方向单纯,都没能以一概全。但实际上,企业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预警指标和预警方法,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

七、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财务风险发生、发展情况分析,以及财务风险的形成因素、现象、形式等的探索研究,可以看出:对于企业而言构建财务风险预警体系,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是现代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能够取得胜利而进行战略管理的重要方式。因此,企业建立财务风险预警体系,是非常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赵润华.财务管理[M].北京:北京交通大学出版社.2010.28

[2]张平韬.公司财务风险评价指标体系的确立[J].价值工程,2011.(7)

[3]胡华.现代企业财务风险的成因及防范[J].会计之友,2011.(2)

[4] 张新民,钱爱民.财务报表分析[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261

[5]荆新,王化成,刘俊彦.财务管理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31

[6]陈静.上市公司财务恶化预测的实例分析[J].会计研究,2010.(8)

财务风险能力分析范文第5篇

一、财务报表指标体系及其分析的方法

财务报表一是数字多,二是概念多。我们要想从中了解到什么,不知道从哪里下手,纷繁复杂。企业管理者或者一般管理人员,尤其是非财务专业的工作人员有时候看起来,毫无头绪。报表不是空的,报表与企业的活动密切相关。

1.财务指标体系

每个指标都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所有的财务指标,构成了一个归集,也成为财务指标体系,这个体系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情况。财务指标体系不是一直不变的,其一般分为几类,共计20多个指标。当然,企业可以自己设计自己需要的体系,自己能看懂能适应管理的指标体系。

2.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

财务报表分析的内容主要由资本与资产结构分析、营运能力分析、偿债能力分析、盈利能力分析和现金流量分析等组成。

(1)资本与资产结构分析

资本结构反映企业的资本情况,有多少资本,每个有多少比例。这个最主要的就是管理问题,重大问题的决策权问题。企业的资本情况和资产结构,是否合理,是否全面,有没有漏洞都能看出来,企业资本大,合理了,抗风险能力就强。企业资本不健全,结构不合理,抗风险能力就弱,有时候会难以承担不一样的风险。

(2)营运能力分析

企业的生产经营过程,其实质是资产运用并实现资本增值的过程。我们知道,企业取得的资本,是以不同的形态体现在各类资产上的。营运能力主要是增值,资产结构有比例关系,同类的结构,也必须有个恰当的资金比例、资金分配,这样企业才能合理合情完善地使用资金,产生恰当的收益。

(3)企业的偿债能力分析

债务是每个企业都面临的问题,有时候是必需的。因为资金有机会成本,在资金的不同时期,机会成本也不一样。企业资金不足,必须贷款、融资等,产生企业的债务。有时候,这种分析偿还本金和利息的能力,就会发现风险,发现是否合理的决策。有的导致风险和生存,有的是做出合理判断,是否决策贷款。债务人可以了解自己的财务状况和偿债能力的大小,进而为下步资金安排或资金筹措做出决策。

(4)企业的盈利能力分析

企业要生存,必须盈利,这种能力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须产物,是企业的目标。我们对企业分析、对企业判断,看企业是否成功,最直接的就是盈利能力。对企业的盈利能力进行多大多小分析,有时候还是在一个区间,一个相当长的时间段内的分析,看看这个时期盈利能力是否持续。

(5)企业发展的能力分析

企业要生存,就必须发展,发展是企业的生存之本,也是企业未来获得利润的基础保障。企业的规模大小,企业的发展能力,是企业的命脉,企业是否长久地存在,是昙花一现还是百年老店,靠的都是发展的能力,不仅是现实投资者关心的重点,也是潜在投资者和企业员工关注的问题。通过对企业销售增长能力、资产增长能力和资本扩张能力的计算分析,可以衡量和评价企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能力。

(6)现金流量分析

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就有现金的流入和现金的流出。现金流量分析可以从3个方面来看:能流入的现金有多少,能流出的现金有多少,还有它们的差值即现金净流量。了解企业在一定时期内现金流入的主要来源、现金流出的主要去向、现金净增减的变化和现金紧缺状况,评价企业的经营质量,预测企业未来现金流量的变动趋势,衡量企业未来时期的偿债能力,防范和化解由负债所产生的财务风险。

3.财务报表指标体系分析方法

指标体系分析,方法很多,如比率分析、比较分析、结构分析、因素分析等。比率分析是利用财务经济指标之间的相互关系,通过计算财务比率来分析、剖析、评价企业财务活动和财务关系的一种方法。①财务比率分析的几个方面:盈利能力、资产使用效率、增长能力、资产流动性、负债能力、价值创造。反映盈利能力的比率,如净资产收益率、总资产报酬率、销售利润率、成本费用利润率等;反映偿债能力的比率,如流动比率、资产负债率、权益乘数等;反映营运能力的比率,如存货周转率、应收账款周转率、流动资产周转率等。②比较分析的几个方面:历史比较、行业比较、先进比较。③结构分析的几个方面:收入结构、成本结构。④因素分析的几个方面:盈利能力的分解、风险的分解、自我可持续增长能力的分解、成长性的分析。

二、怎么从财务报表分析看风险

企业总是在不同的风险环境条件下生存和发展的,经营企业就离不开风险。风险是影响企业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风险对于企业价值的影响是通过风险对盈利能力的影响和风险对折现率的影响两个方面起作用的。企业的总风险怎么计算,有两个方面的因素,即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总风险就是它们的乘积。

1.经营风险,用经营杠杆量化分析

经营风险是指企业的决策人员和管理人员在经营管理中出现失误而导致企业盈利水平变化,从而产生投资者预期收益下降的风险。这种风险是企业固有的,任何企业都必须承受这种风险。从企业的外部环境来看,产品的市场关系到很多方面,销售市场的供求关系也会引起企业的收益。市场供求关系的其他因素还有政治政策、经济政策、国家的宏观政策、新的对手、新的产品等等。有时候,劳动力、原材料的变化,也会引起企业的供求变化。从企业内部的条件来看,企业经营管理水平、科技开发能力、决策正确与否、生产设备是否先进均会影响到企业的收入和费用,进而引起企业息税前收益的变化。经营风险是企业客观存在的风险,分析者有必要揭示这种风险并将它定量化,以利于判断企业价值。在影响企业经营风险的诸因素中,固定成本比重的影响很重要。固定成本比重越大,息税前收益受销售变化影响的幅度就越大,即经营风险越大。经营风险的大小通常用经营杠杆来加以表示。对经营杠杆的计量最常用的指标是经营杠杆系数或经营杠杆度。经营杠杆系数,是指息税前利润变动率相当于产销量变动率的倍数(经营杠杆系数=息税前利润变动率/产销量变动率=基期边际贡献/基期息税前利润)。在固定成本总额不变的前提下,产销量越大,经营杠杆系数就越小,经营风险也就相应越低;反之,产销量越小,经营杠杆系数越大,经营风险也就越大。

2.财务风险,用财务杠杆量化分析

财务风险又称为筹资风险或举债风险,是指由于筹集负债资金引起股东权益的可变性和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从负债筹资引起的股东权益的可变性来看,负债资金成本是固定的,当资产息税前收益率高于负债资金成本率时,负债资金所创造的一部分收益归股权资金所有,因此,负债资金占总资金的来源比重越大,净资产收益率就越高;反之,当资产息税前收益率低于负债资金成本率时,必须利用一部分股权资金创造的利润去支付负债利息。因此,负债资金占总资金的来源比重越大,净资产的收益率就越低。从负债筹资引起的偿债能力的不确定性来看,这种不确定性主要由借入资金必须偿付本金和利息所引起,企业借入的资金越多,固定的利息支出就越多,企业丧失现金支付能力的可能性就越大。在企业资产息税前收益率低于负债资金利息率的情况下,企业必须用股权资金创造的部分利润去支付负债利息,如果出现亏损,还要偿付全部负债的本息。所以,只要企业存在负债,就存在财务风险。息税前利润率的增长会带来资本利润率的成倍增长。息税前利润率增长引起资本利润率增长的幅度越大,财务杠杆效用就越强。为取得财务杠杆利益,如果企业加大举债比重,其财务杠杆系数也会相应提高,同时也会增加企业还本付息的压力,引起财务风险相应增大。所以说,企业利用财务杠杆,可能产生好的效果,也可能产生坏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