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范文第1篇

1.客观方面因素

(1)企业内部控制制度薄弱增加企业会计审计风险。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健全和经营状况稳定是实施会计审计监督工作基础,若无内部控制制度或者内部控制制度流于形式,又或是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当,将直接致使控制风险难度的加大。

(2)会计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够。会计审计机构是在负责人领导之下展开工作的内设机构,服务单位。所以,就其独立性而言,会计审计比不上社会会计审计,在会计审计的过程中无法避免的受到本单位利益约束。会计审计人员所面对的是,与企业经营管理层间的领导和被领导的关系、与各部门间的同事关系,其牵涉的人不是同事就是领导,不是直接有关也是间接相关,会计审计的过程和结论必定会涉及自身利益,因此,会计审计过程难免会受到各类人员的干扰。

2.主观方面因素

(1)会计审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会计审计人员素质程度直接影响会计审计风险的大小。会计审计需要遵守的、专业知识、会计审计职业道德、政策法规水平、经验技能和工作责任感都是衡量一个会计审计人员素质的因素。会计审计人员应该要有一定的会计审计经验,而会计审计经验需要实践的积累。在我国,却不少仅熟悉财务会计业务的企业会计审计人员,他们不了解本单位的经营业务活动和内部控制制度,会计审计经验不足。

(2)会计审计的局限性与会计审计手段的缺陷带来的风险。在我国企业经营管理中,一方面会计审计人员是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监督主体,另一方面会计审计人员实施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客体,既要维护国家利益,又要依照企业经营管理者的意志维护企业利益,当国家利益与企业利益发生冲突时,有的企业会计审计人员往往选择了后者,自然就违反了会计审计原则,产生会计审计风险。

二、企业会计审计风险防范策略

1.积极规避客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审计风险

(1)对会计审计有正确的了解,对会计审计有合理的预期。合理制定会计审计工作规定会计审计工作规定是会计审计机构据以开展会计审计工作的根本性文件。它由企业经营管理层正式批准通过的,规定了会计审计机构在组织中的地位、会计审计工作的目的、权限、任务和责任等。在制定会计审计工作规定时,要根据现有会计审计资源和会计审计手段,详细、会计审计工作的权限、责任、目的及范围等内容,做到会计审计资源、手段、权限和目标、责任互相平衡。由会计审计工作规定的制定,使经营管理者掌握会计审计机构的确切情况。

(2)加强对被会计审计单位的日常监控工作。在实施会计审计之前,须做好会计审计前调查工作。借由咨询有关人员了解被会计审计单位管理层经营理念、被会计审计单位所承受的外在环境及压力,企业经营业务活动性质,其复杂的程度和有关人员的业务熟悉程度。借由熟悉被会计审计单位的经营管理业务守则和内部控制守则等相关资料,了解企业经营活动的流程和是否涉及易受损或容易被挪用的资产,来判断企业的内部控制的有效适当性。通过了解被会计审计单位的经营工作及内部管理工作,所在的评估风险,水平高低,由此制定适当的会计审计计划,规避和降低会计审计的风险。

2.有效控制由主观因素导致的会计审计风险

(1)强化会计审计队伍,提高业务素质以及工作责任感。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技能知识与会计审计经验直接关系到会计审计风险发生的可能性以及损失的可能性。有效提升会计审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会计审计经验,一是要根据会计审计规划和计划配置优秀的会计审计人员,把具有较高的业务水平、丰富的实践经验、较强的工作责任心的人员配备至会计审计队伍当中;二是加大会计审计人员的继续教育力度,促使会计审计人员及时刷新专业知识,了解和会计审计相关法规动态,适应组织业务与管理发展的需求;三是借由多种方式推动会计审计人员的文化经验交流,建立优秀的企业会计审计队伍。

(2)规范会计审计程序,加强质量管理,降低会计审计风险。要依照中国会计审计准则,综合其所在组织的实际状况和日常举办的会计审计项目,完善基本会计审计的程序。基本会计审计程序是指会计审计机构通过研究会计审计项目的特点总结出来的,适应各种会计审计项目的基本会计审计程序。若无统一的会计审计程序,会计审计人员则会按照自身的职业喜好来识别选择会计审计程序。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范文第2篇

关键词:内部审计;风险;银桥乳业

一、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概述

现代审计是以"风险导向审计"为特征的。审计风险既是决定审计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分配审计资源的先决条件。一般认为,广义的内部审计风险包括审计职业风险和审计工作风险。前者是指对内部审计职业界的发展产生不利影响的因素与环境总和;后者是内部审计主体对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实施审计时,由于不确定因素影响或者由于审计人员能力所限,做出不恰当的审计判断或是对存在的错弊未予揭示,从而造成企业遭受损失的可能性。现代企业制度的显著特征是权责明确。这不仅体现在企业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而且更多地体现在企业内部各职能部门和员工的多层次、多环节之间,从而形成分权管理、分级负责的管理体制和受托经济责任关系。

1、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特点

与外部审计相比,内部审计风险具有自身的特点。

首先,内部审计的目的在于提高企业的经营效益,具有与企业相一致的目标。作为企业组织的构成之一,内部审计的利益与企业整体利益紧密相联,可谓同舟共济、荣辱与共。因而,内部审计风险与企业为达到经营目标所面临的风险具有一致性。

其次,内部审计风险范围的扩大化。社会审计接受委托,其风险仅限于约定审计项目涉及的内容,而内部审计作为企业职能部门,根据管理的需要,其监督与评价的范围就不仅限于财务方面的问题。凡属企业经营行为,都可以成为审计对象。因而,从违反财经法规到经营活动失误,如果内部审计部门未能予以揭示或判断不当,都会产生审计风险。但是,如果内部审计人员在提交的审计报告或管理建议书中已充分、客观地揭示了所存在的问题,而企业管理当局未能予以足够重视和采取相应解决方案,由此而造成的损失不是内部审计的责任。

再次,内部审计环境的局限性增加了审计风险的系数。内部审计在性质上属于企业自我约束的管理控制行为,当审计事项涉及外单位时,往往难以进行调查取证,而且内部审计人员与本单位员工长期共事,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利益关系和感情联系。当审计中涉及具体人和事时,难以遵循审计回避制度,影响审计的客观公正性,最终使内部审计人员承担较大的审计风险。

最后,内部审计对审计事项不具有选择性。社会审计在接受审计委托之前,可以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基本情况的了解,实施符合性测试程序,对审计风险做出评估,当预计审计风险水平高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时,可以拒绝接受审计委托。但内部审计作为企业管理控制的一种职能,必须围绕实现企业整体目标,在审计委员会的统筹安排之下展开日常工作,不可能对风险水平不同的审计项目做出选择,只能通过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努力降低审计风险。

2、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种类

关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种类,有不同的分类标准。如果从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来看,其可以分成以下几类:

体制引发型风险。企业内部审计机构是企业内部设置机构,在本企业负责人的领导下开展工作,为本企业实现经营目标服务,其人员工资福利、审计经费都由本企业解决。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这种组织模式就使审计人员与被审企业的各种利益密切相关,企业不能有效地保证审计机构和人员在组织上的独立性、在业务工作中的自主性和权威性。在这种情况下, 企业内部审计部门不能对企业的财务进行有效的监控, 更不能做出客观、真实、合理的评价, 因而增大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方法引发型风险。企业内部审计所采取的审计程序和方法是否科学,将直接影响到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质量。目前我国企业内部审计多以账页基础审计方法为主,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还未形成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理念;抽样审计技术的运用更多地凭借内审人员的主观判断和经验,易使审计结论产生偏差; 计算机审计在企业内审中还较少应用。这些都能带来一定的企业内部审计风险。

制度引发型风险。内部控制制度的建立和执行情况是内部审计的基础,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能及时发现和纠正企业经济活动中的各种差错和舞弊。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就会增加差错和舞弊的可能性,使得审计人员难以发现经济活动中存在的差错和舞弊而形成审计风险。目前我国一些企业缺乏健全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还未设立专门的审计质量控制机构,会计核算不规范,会计信息失真的现象大量存在,不规范的质量控制方法,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企业内部审计风险产生的可能性。

二、银桥乳业发展现状

1、银桥乳业介绍

西安银桥企业集团被誉为中国西部乳业之王。成立二十年来,先后获得如下荣誉:中国乳品行业十强企业、国家大型二档企业集团、中国西北地区食品行业首家国家二级企业、中国西北地区乳制品产销量最大的骨干企业、一十品企业中率先通过国际质量体系和产品质量认证、陕西省乳品行业龙头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示范企业等等。

作为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示范企业和西部地区乳制品行业产销童最大的骨干企业,西安银桥集团在促进奶畜产业化工程、发展带动群众脱贫致富方面取得了突飞猛进的发展。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十个子公司和一个高科技新产品开发研究所的跨行业、跨区域、跨所有制,融科研开发、生产经营、广告装演、建筑设计为一体的企业联合体,并迈入了中国乳品行业十强企业和国家大型二档企业集团的行列。集团各项经济指标均以较快速度递增,创建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内部审计对于银桥发展的重要意义

银桥企业的内部审计是银桥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务,尤其是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对企业进行内部审计就显得更加重要。只有做好了企业的内部审计,企业才能得到有效的发展。自内部审计在企业中兴起以来,其审计就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不够稳定。所以,银桥企业的有关负责人必须尽快想办法,采取各种内部审计的防范与控制措施,以推动企业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内部审计在银桥乳业发展中的重要性。

首先,内部审计可以对银桥乳业的日常生产运营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在企业的经济监管中,内部审计是主体,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对企业的经济状况进行监督和管理。企业进行内部审计的主要依据就是企业中的规章制度和财经法规,对被审计的各部门、各环节的财务状况、收支状况以及其他的经济活动进行调查和评估,确认有关的会计报告的真实性、有效性和正确性,检查各部门的经济活动是否符合企业的规章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对被审计对象产生约束力,推动企业的生产运营管理水平,促进银桥企业的整体经济效益。监管好了企业内部,银桥才能得到完整的发展。

其次,内部审计对银桥企业降低成本、增加效益起到了保障作用。内部审计的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保证企业可以建立并完善具有较强功效的内部控制规定和制度;保障企业的财产安全,保证资源的完整性;为降低企业的投资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提供有效保障,维护相关企业规章的有序执行等。其中,内部审计突出保障作用主要体现在降低成本和增加效益方面,在企业的内部进行成功有效的审计工作,是企业的一项工作重点,也是企业最终取得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力保障,维护银桥企业的经济效益和规章制度也是内部审计的出发点和立足点。

最后,内部审计可以有效的促进银桥企业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企业通过对内部采取审计措施,有效的对企业的内部情况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督和管理,督促内部工作人员的生产经营活动,规范了他们的言行举止,让他们在工作的时候时刻谨记企业的规章和制度,避免他们做出对企业有损害的行为,促使所有员工都全身心的投入到企业的生产运营当中。在内部审计对企业内部产生了强烈的约束作用,防止不正当的经济行为的出现,从而有效的促进了企业的经济效益。内部审计推动企业内部都严格遵守企业的规章制度,激励员工认真高效的完成自己的分类工作,努力维护企业在社会市场中的美好形象,从而有效的促进了银桥企业的社会效益。

三、银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风险

1、内部审计风险的客观方面

(1)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

内部审计法规体系不健全、不配套法律内部审计法规级次明显偏低,可操作性不强。明显存在滞后现象,法律依据不充分、不健全或不配套。内部人员在进行审计时,只得依据经验和知识进行分析判断,加大了审计工作的难度,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审计结论的客观性和正确性,不可避免地产生审计风险。

(2)内部审计机构不够独立

企业内部审计机构建立模式不合理,内部审计机构的独立性不强,目前,很多企业没有建立独立的内部审计机构,有的把审计机构设在财务部门中,有的则与纪检、监察机构合在一起,不能形成完全意义上的独立。这种模式下的内审机构,难以跨越环境的障碍,很难正常开展工作。

(3)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不完善

质量控制制度不健全,审计管理体制不完善。目前,一些单位内部审计部门尚未建立科学、完备的自身内部审计质量监督、检查、评价体系,对内部审计项目从程序到实践还缺乏具体详细的监督管理、评价措施,缺乏监督机制,部分审计机构至今审计工作底稿仍然不完整、缺少对事前计划、报告期审计复核等等,使得保证内部审计质量成为一句空话,更谈不上防范风险。

(4)内部审计部门与被审计单位的信息不对称。

我国正处于市场经济体制发展、完善过程,市场主体行为不规范、管理不善问题比较突出。一方面,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不能及时发现、纠正自身经营活动中的错弊;另一方面,由于管理者和会计人员素质、社会经济环境及会计工作特点,致使会计信息资料失真较严重。另外,内部审计对象的复杂和审计内容的拓展。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企业内部管理层次有所增加,经济交易事项日趋复杂,内部审计的对象和内容也日益复杂,使审计人员对事实真相难以作出准确的判断。

2、内部审计风险的主观方面

(1)内部审计人员素质不高

审计人员的素质包括从事审计需要的政策法规水平、专业知识、经验、技能、审计职业道德和工作责任。随着内部审计由财务领域向经营和管理领域扩展,审计机构在人员构成上也应该是多元化的,不仅要有懂财务及审计的人才,还应配备精通企业各项相关专业的专门人才。

(2)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观念薄弱

审计程序不规范的影响。内部审计程序性很强。但在实际工作中,很少有人严格依据程序开展业务,审计取证随意性大,遗漏一些重要的审计内容,未能收集到充分可靠的审计证据,或者未能觉察重大的错弊所为,使审计结论与实际不符,导致审计风险。审计方法不规范的影响。企业内部审计方法模式仍以账项基础审计方法为主,主要审计目的是"查错防弊",已不能适应当今复杂的经营环境。内部审计人员风险观念淡薄,审计风险控制因素考虑较少,更谈不上运用最新的以风险导向为核心的审计方法来防范和化解风险。绝大多数审计人员偏好用经验判断法和详查法,而较少用到统计抽样法。往往只能依据工作经验或随机抽取某个时间段的资料进行抽样检查,如果专业判断能力不强或样本数量和样本选择不当,都有可能使得检查的事实带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甚至还会出现重大会计事项的遗漏,使审计结果严重偏离实际情况,出现审计风险。

四、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对策

1、加快健全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与法律建设

首先,国家应加快内部审计制度、法规建设,提高内审法律级次,将内部审计制度用法律的形式固定下来,使内部审计有法可依。其次,内审机构应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工作岗位分工要明确,实行主审负责制,要加强审理和审批制度,做到职责清楚、行为规范,严格按审计准则要求的审计程序进行审计,以降低审计风险。再次,要明确建立审计承诺制度,正确区分被审单位的责任和审计责任。

2、加强企业内部审计制度的科学化管理

科学化管理是所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之一,完善和加强企业的科学化管理尤其是风险管理是所有企业建立规范的经营制度,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作为风险管理的再管理,如果也能把企业内部审计风险管理做到科学化管理,那么能够最大限度的降低内部审计风险,能够促进企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首先,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行业自律机制。我国内部审计协会是各企业内部审计机构的行业自律组织,它能为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进行指导并予以评价。所以我们内部审计协会应大力推进和传播内部审计信息和国际先进惯例,致力于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行业自律机制,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业务水平,打开企业内部审计工作的新局面。其次,建立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风险评估企业内部审计机构要建立审计计划、审计方案、审计底稿和审计报告等的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科学严密的审计计划和方案,编制审计工作程序和相关内部审计项目的审计工作流程,充分评估审计风险。未来的内部审计事业是建立在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对整个企业管理系统进行分析评估,保证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财务信息的及时准确、经济活动的合规合法,为此应完善企业内部审计控制制度,加强内部审计风险评估,增强审计责任感,充分重视内部审计的重要性,是企业内部审计科学化管理的方针政策。

3、加强企业审计人员的风险意识

(1)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

加强和完善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首先要确保引进的内部审计人员必须通过相关审计专业考试,持证上岗,这样严格的内部审计执业资格制度,提供了一个具有审计工作能力的内部审计人才平台。其次,根据内部审计工作任务,及时增添配备相关审计人员,为节约成本,也可以聘用兼职审计人员,这样才能最大程度的加强企业内部审计队伍建设和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另外,还需建立定期考核内部审计队伍业务水平的机制,领导对于工作完成非常好的内部审计人员多做表扬,对于工作完成一般的内部审计人员多给予引导和鼓励,这样能激发内部审计人员工作的热情和潜能,这样大大地提升内部审计队伍的整体水平。

(2)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培养一批高素质专业审计人才,促使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提升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综合素质,是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内部审计风险的有效措施。

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培训力度,高度重视后续教育。内部审计工作是一项专业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经济监督活动,只有内部审计人员及时了解国家政策更新变化,掌握新的专业技能和审计方法,及时运用现在审计技术更好的完成审计工作任务,这样才能有效降低内部审计风险。另一方面,要加大对企业内部审计人员的多元化培训内容,除了通过专业培训提升内部审计人员的专业胜任能力外,还应鼓励企业内部审计人员多参与内部审计协会举办的案例型培训班,这样能加强不同企业间内部审计人员的交流,增强他们的职业谨慎性以及职业道德教育,促使内部审计人员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同时企业也多支持内部审计人员参加与审计工作有关的其它专业培训,如财务、法律、基建和计算机等。

参考文献:

[1]张慧清.如何有效控制与防范内部审计风险[J].会计之友,2008,(10).

[2]段琦.浅析内部审计风险的成因及解决途径[J].商场现代化,2008,(10).

[3]韩春丽,尹庆伟.浅析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防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09,(1).

[4]陈炎刚,邵凯.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与控制研究[J].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9,(12).

[5]马玉娟.企业内部审计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当代经济.2010,(2).

[6]俞飞飞.论企业内部审计风险及其控制[J].科技经济市场,2010,(1).

[7]陈亚平.内部审计在企业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J].中国集体经济,2011,(31).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审计风险;成因;防范

进入21世纪发生了轰动全球的安然事件,位居世界前五位之一的会计师事务所――安达信在财务审计中未能尽其职责,默认了安然公司的会计舞弊;美国南方保健会计造假丑闻败露,为其连续多年签发无保留意见审计报告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也将自己置于风口浪尖上;华永道对黄山旅游股份公司的重大造假,被财政部查出并勒令普华永道整改;德勤对科龙的会计造假案等等。审计失败的案例影响着审计环境的不断变化,产生了一定的审计风险,这些重大舞弊案等都提醒注册会计师这一行业:重视审计风险掌握防范措施已刻不容缓。

一、审计风险的成因

(一)审计独立性的缺失

近年来国内外的事务所不断的发生会计造假事件被媒体曝光,社会各界开始对审计独立性的高度关注,并对注册会计师的执业审计独立性产生的怀疑。审计独立性的缺失有下面几点原因:

1、政府对审计市场的过度干预。目前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大多是由脱钩改制过来的有限责任公司,一方面政府的过度干预,使得注册会计师的审计很难做到独立和公正;另一方面注册会计师或会计师事务所期望依赖有关机构和政府官员的权力去分割独立审计市场。因此,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屈从权力主体的压力而不再保持独立性。

2、法规不健全、惩治不力且违规成本低。由于我国正处于经济转型时期,尽管颁布了一些相关法律法规,但是仍不完善,企业的经营活动缺乏规范,如企业存在粉饰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意图与行为,一些企业的经营管理者缺乏起码的诚实与信誉,甚至贿赂审计人员,使其失去独立性,加之我国对会计师事务所的外部监管不力,违规处罚力度偏弱,审计整体风险水平较低,在经济利益诱导下,注册会计师最终选择与企业“合谋”,丧失审计独立性。

3、审计定价不规范。事务所的审计收费不规范,会计师事务所之间的不公平价格竞争带来的后果是审计收费越来越低。为了获得利润,不得不减少充分的甚至是必要的审计程序,从而造成了审计质量的下降。

(二)有关注册会计师相关法律条文的矛盾

《刑法》、《注册会计师法》、《证券法》、《公司法》中都涉及了与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有关的规定,这一系列规定对维护市场运行秩序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外部环境的改变,立法顺序的先后不同,使得这些现行法律中,涉及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的条文存在不少矛盾之处。这便导致追究注册会计师法律责任时尺度不一致、不平衡;使注册会计师法律问题的复杂化,当注册会计师遇到法律诉讼问题时,就根据这些法律条文的空隙,逃避自身的法律责任,也就使得审计风险在无形中增加了。

(三)被审计单位的内部控制有限

目前社会上小规模企业数量多,其资产规模小,经营业务简单,会计记录简单,内部控制有限,存在管理层凌驾于内部控制之上的可能性,其所面对的经营风险和发生重大错报风险的概率大于一般大型企业,许多会计人员在领导权威和利益驱使的双重压力下,往往在诚信和失信之间摇摆不定,陷入一种道德困境,以致触犯法律,这必然增加审计的风险。

(四)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和专业程度

目前在会计师事务所里面工作的很多人员都不具有注册会计师的资格,他们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在一定程度存在欠缺,在审计的时候面对被审计单位的各种失责情况并不一定能发现,并且有些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不注重调查研究,常常以个人的主观意愿来判断,这也就大大提高了审计风险。

(五)审计质量控制准则实施不到位

我国颁布实施的审计质量控制基本准则是注册会计师职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份,是保证审计工作质量,规范审计行为的基本准则。如果事务所未能认真贯彻《中国注册会计师质量控制基本准则》,势必造成会计师事务所内部控制制度混乱,导致会计师事务所审计计划编写的不当,造成审计外勤工作、审计取证、审计工作底稿编写和复核等工作严重错误和遗漏,审计风险必然增加。

(六)会计师事务所聘任制度扭曲

除国际“四大”外,国内事务所在招聘员工的时候大都选择要实习生,既是为节约成本,又可以在事务所的忙季的时候减轻工作量,但在外勤审计的时候实习生就会出现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如果事务所的注册会计师没有事事亲为的话,对审计质量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二、防范审计风险的对策

(一)构建事务所的品牌

我国与世界上的发达国家之间的品牌都有差距,会计师事务所品牌的差距就更明显,国际著名的“四大”会计公司不但在国际会计市场上占主导地位,而且在我国的会计市场上占有相当大的份额。“四大”的品牌在这其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竞争力来自本身品牌的构建,而形成品牌价值的关键在于审计质量。质量是品牌的基础,社会认知度是品牌发展的结果,社会知名度的提高又促进业务收入的提高,业务收入的提高才有足够的资源投入,才能促进审计质量的提高和规模化,促进事务所良性循环的发展。

1、树立事务所的和谐文化。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文化应是管理者和全体员工在长期的执业活动中形成的、与其自身特点及发展规律相适应的一整套经营理念、执业信念、价值观和行为规则,以及由此形成的群体行为模式。会计师事务所的企业文化通过树立正确的职业理念、良好的精神风尚为发展目标,统一和规范事务所员工的价值观念,通过建立和完善事务所的各种规章制度、操作规程及工作标准,统一和规范全体员工的行为。

2、提高事务所的服务水平。面对现代社会经济形势的发展,事务所应该将产品的内涵从最终报告扩展到各个服务的过程,体现在报告形成之前的全过程之中,给予客户报告背后的财务方面的指点、鉴证或咨询的服务,提高顾客的满意度。

3、积极引进并留住事务所的人才。掌握了大量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的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事务所生存和发展的根本。在引进从业人员的时候,应打破这种单一的人员来源渠道,积极引进法律、英语、计算机、管理等专业类人才,以利于会计师事务所业务的多元化发展。尤其应当引进既有深厚功底的会计和审计专业知识又有扎实的其他专业知识的综合性人才,这样既可以改善和优化事务所执业人员的构成,提高事务所人员的素质,又可以为事务所的各类型的企业及各种业务提供专业性意见,从而提高的审计的质量。对于已经招进事务所的非注册会计师人员应该主动培养成为事务所的后备人才,提高职业水平,这样才能保证对审计风险有一定程度的规避。

(二)扩大事务所的规模,实现做大做强

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下发《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关于推动会计师事务所做强做大的意见(征求意见稿)》后,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再次掀起了规模化的浪潮。真正做大做强,让公众认同大事务所的竞争和价值,才能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1、坚持专业化发展,集约化经营,一体化管理。根据不同的专业建立发展的平台,除《注册会计师法》明确规定的审计、验资业务,还可以发展请如资产评估、税务服务等其他业务。事务所内部机构应该做好协调配合的工作,一业为主,多种经营,齐头并进,多元发展,不仅可以提高事务所人力资源利用率,而且可以大大节约事务所管理成本。

2、规范审计收费,提高审计质量。规范审计收费对维护公平竞争,提高审计质量和保持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有重要的意义。根据有关研究结果,审计收费与审计质量之间存在着正相关的关系,即会计师事务所提供的审计服务的质量越高,其所收取的审计费用也就越高,反之亦然,应该设立审计收费监管委员会,合理收取审计费用,提高审计收费的监管力度。

3、健全法规,重塑会计诚信。一是行业协会的规定。各事务所应该遵循注册会计师协会出台的各项规定,并且注册会计师协会应该带头规范好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行为,提高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水准,维护注册会计师职业形象。二是行政法规。立法部门应该制定像美国国会那样通过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那么严格的法律法规,应该加大违规处罚,提高监管力度,完善处罚机制,提高处罚成本,规范注册会计师审计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只有明确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才能增强其风险意识,诚信执业,提高审计的质量。

4、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和风险责任制度。(1)实行质量否决权,即CPA项目查证签名负责制和主任审计师把关否决制。从影响质量和风险的各因素入手,采取多种方法对审计工作质量层层控制定期进行考核和奖惩。(2)实行专业分组化。审计风险的出现,很多原因是由于审计人员不了解委托单位和行业的生产经营情况而产生的,因此有必要实行专业分组化。同时有一些大项目实行审计队伍专业综合化,即兼顾经济、技术、法律等专业人员综合使用,这样有利遏制风险的产生。(3)建立报告和审计工作底稿的复核制度。

5、提高注册会计师的胜任能力和职业谨慎。根据美国公认审计准则(GAAS)的规定,应有的职业审计要求注册会计师保持合理的职业怀疑态度。因此,注册会计师应当坚持诚实和正直的立场,勤勉地搜集和客观地评价审计证据,注册会计师不得因为信任被审计单位管理当局的诚实而满足于获取不是完全令人信服的审计证据。保持高度的职业审慎,能够帮助注册会计师敏锐地发现问题、捕捉被审计单位舞弊的蛛丝马迹,提高审计效率,使审计工作事半功倍。相反,安永和已经倒下的安达信都是一个深刻的教训。

6、保持对审计环境的敏感性。了解客户及与审计事项有关的各方面情况是发现风险避免法律诉讼的重要工作。在实施审计前,应了解下列环境事项并保持敏感性:(1)对整个特别是本地区的财政经济状况及其变化发展的趋势深入了解;(2)现有的政策、法规对客户的经营管理所产生的影响及其程度;(3)客户的法定代表人及其主要经营管理人员内部变动及外部流动;(4)客户内控制度健全情况,采取何种核算体系;(5)已制定的审计专业标准及其适用状况如何;(6)已掌握的审计知识及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

7、建立会计师事务所的行业专长。安永在汽车和计算机行业,毕马威在银行和保险业,普华在计算机、矿产、通讯业以及永道在通讯业具有显著的行业专长优势。AICPA(1998)指出将行业专长列为影响CPA未来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因为从竞争策略方面看,事务所发展行业专长是为了适应审计市场激烈竞争而采取差异化策略的必然结果,如果一个事务所能将自己的审计服务与竞争对手相区别并以此吸引客户且得到认同,那么事务所将获得审计收费的溢价和取得竞争的优势。

总之,风险总是存在的,而且原因也是多方面的,本文提出的几点防范对策是不全面的一部分,但只要认真谨慎去对待、控制、防范、就能期望消除或降低审计风险,从而成功地达到规避与防范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韩玲.浅析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建设[J].财会研究,2009(20).

2、廖义刚,孙俊奇,陈燕.法律责任、审计风险与事务所客户选择――基于1996-2006年我国会计师事务所客户风险的分析[J].审计与经济研究,2009(9).

3、周树理.企业财务风险管理的防范对策[J].会计之友(下旬刊),2009(11).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范文第4篇

摘 要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独立性是审计区别于其他经济监督的特征;审计的主体是从事审计工作的专职机构或专职的人员,是独立的第三者。与此同时,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变化,在审计人员在审计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审计风险。在此,本文对会计事务所审计风险的防范措施,做以下论述。

关键词 会计事务所 审计风险 防范措施

注册会计师是会计师事务所审计工作的直接承担者。注册会计师该如何防范与控制审计风险,把风险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避免造成审计损失?对此,本以下几方面的论述。

一、接受委托要充分了解被审计单位

客户在选择被审计单位时,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在选择的过程中一定要慎重的进行选择。其理由如下:首先客户的经营成果以及经营行为,将直接影响着审计风险的产生。能否对其进行及时的防范与控制,则需客户与会计事务所的审计人员双方的沟通与交流。由此,就需要工作人员能及时的与客户保持沟通,准确的掌握客户的财务风险及经营风险,以便能从根本上防范和化解审计风险带来的经济损失。其次,会计事务所在工作的过程中,应从自身的实际能力出发,对于风险过大的业务不予轻易承接。与此同时,在选择客户的过程中,并非只是针对新客户进行的,当现有的客户出现更换管理层,陷入财务困境等影响审计风险的事项时,需要重新评估其风险,然后考虑是否继续接受委托。

二、注册会计师应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审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离不开注册会计师的专业技能及谨慎的职业态度。因而就需要审计人员在原有的基础上,通过相应的途径,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而在其提高的过程中,主要包括以下几种途径:

(一)提高专业知识水平

首先,会计事务所应加强对审计人员的业务培训,在重视理论知识的同时,还应将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并以此来提高执业人员的执业水平。在日常生活中,会计事务所应强化审计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风险意识。使其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够及时的端正工作态度,同时树立正确的工作目标。以便在今后工作的过程中能够全身心的投入

(二)提高综合业务素质

审计的目的是对被审计单位报表的可靠性发表审计意见。这说明审计的结果是要做出判断。这种判断能力来自于审计人员的经验积累和专业能力。判断贯穿了审计过程的始终,因此,审计人员不仅具有执业所需的会计、审计、法律、税务、企业管理等多方面知识,还需有实务操作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三)遵守职业道德

审计人员的职业道德是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应遵循的行为规范,包括在职业品德,职业纪律,专业胜任能力及职业责任等方面应达到的职业标准。审计人员一定要理解和掌握这些标准,并在执业时严格遵守,这样才有可能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一般不会发生过失,至少不会发生重大审计风险损失。

三、会计师事务所应建立健全全面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对外的根本目的在于保证审计质量符合独立审计准则的要求,质量控制是会计事务所各项管理工作的核心。要全面加强会计事务所的质量控制,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一些会计事务所在接受客户时,由于没能仔细地评价事务所自身的实力,因而在承接业务时,比较容易造成审计风险。由此,就需要事务所在承接业务时,能从自身的实际水平出发,同时加强与客户间的沟通,以便从根本上避免风险的产生。

其次,为了防止审计风险化提取职业风险基金或投保责任保险是非常有效的措施。在西方国家投保充分的责任保险是会计师事务所一项极为重要的保护措施,尽管不能免除可能受到的法律诉讼,但能防止和减少诉讼失败是会计师事务所发生的财务损失。我国也规定了会计师事务所应该按规定建立职业风险基金,办理职业保险。

再次,应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相关法规和准则的宣传,提高社会公众监督注册会计师执行行为的能力。同时利用各种舆论工具将注册会计师的弄虚作假行为曝光,加强对注册会计师审计的舆论监督。

最后,在审计工作结束后,还应注重审计报告的质量。高质量的审计报告要求审计人员能通过认真仔细的调查、核对,准确的反映注册会计师的观点,同时能将相关信息保存完整,按照相关法律的要求,从工作的底稿做起。同时在填写的过程中,还应确保填写的真实性。

四、加强法制建设,加大惩处力度

在审计活动进行的过程中,审核会计师则是整个审核活动的操作者,因而在审核活动中属于核心地位。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日益发展,个别审核人员受经济利益的诱惑,不仅肆意侵吞客户的私有财产,同时还利用职位之便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由此,不仅触犯了法律,同时还严重影响了会计事务所的市场信誉。因此,就需要在完善审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加强法制建设,制定完善的惩处条例。而在其制定的过程中,首先,应从社会的实际发展状况出发,完善已有的法律条例,同时将相应的惩处措施添加到法律条例中,形成强有力的约束。例如:将一些会计师的违法犯罪行为以电子档案的形势记录在其会计档案中。除了公安部门外,任何人不得泄露。其次,在会计师注册的过程中,也应严格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进行注册,同时还应对自身的行为负法律责任。最后,在审计风险防范的过程中,应按照相应的制度将责任进行划分,以便在出现问题时,能够做到“谁出错,谁负责”,如此,则有效避免了审计人员互推责任的现象。

五、总结:

综上所述,审计风险的防范,离不开审计人员与客户的沟通努力。因此,就需要审计人员能从自己的审计水平出发,能及时的与客户保持沟通。除此之外,审计人员还应加强自己的学习力,使自己在原有的基础山不断的提高,同时还应在工作的过程中树立正确的工作观念。只有这样,才能全身心的投入到今后的审计工作中,才能真正的对审计风险有所防范。

参考文献:

[1]姜春碧,隋玉明,刘文峰.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商业经济.2007(10).

[2]康绍大,马葵.论审计风险的防范与控制.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07).

论审计风险及其防范范文第5篇

[关键词]法务审计;合规管理;风险

一、引言

2019年1月21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坚持底线思维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强调,坚持底线思维,增强忧患意识,提高防控能力,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2020年10月,就《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起草的有关情况,向党的五中全会作说明时指出,必须坚持统筹发展和安全,增强机遇意识和风险意识,树立底线思维,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风险思考得更深入一些,注重堵漏洞、强弱项,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挑战,确保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顺利推进。防范和化解重大风险是新时代全面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要求。提升防范抵御风险能力,其核心是对潜在风险进行提前预判,对风险进行有效管控。尤其是当前,随着我国建设法治国家进程和企业走出去步伐的加快,在经贸活动中受国内外法律管辖的范围越来越大,面临的法律合规风险也日益凸显,由此法务审计融入合规管理体系就成为防控和化解风险的一项重要选择。对此,本文拟就企业法务审计及其融入合规管理的可能性、必要性,推动企业完善全面风险管理体系,提升应对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企业健康快速发展等问题展开探讨。

二、法务审计的发展现状与职能界定

(一)法务审计的发展现状法务审计是指在企业内部运营管理过程中,通过对涉及法律的相关问题及企业运营过程中各部门、各机构的人员行为、业务活动是否合规合理合法进行系列测试与评价,以提高防范涉法风险和增强企业法务处理规范性的一种审计。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和地区,有关法务审计的理论研究与实践已获得长足发展,并取得大量成果,这些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司法审计、政府审计、民间审计等社会实践,极大地促进了企业发展。而国内一直到20世纪末,有关法务审计的研究才引起学界的关注,因为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会计资料舞弊行为引起的经济纠纷频频发生,而财务会计报表是否存在舞弊、相关主体是否存在过错、会计资料失真与财产损失是否存在直接因果关系等法律专业问题,亟须理论界通过法务审计深入研究予以澄清。无论是财务舞弊行为的频发,还是合规风险的暴露,都远超传统审计的范围,也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挑战,迫切需要既懂审计又懂法律的法务类审计人才。尽管我国一些大型企业普遍设立了审计部门和法务部门,两个部门都有各自的优势,分工明确,但尚未形成一种集审计和法务优势于一体的综合模式,这就是所谓的法务审计。而随着一系列会计舞弊和财务造假事件,以及国际贸易争端中合规管理问题的层出不穷,法务审计的重要性也日益凸显,加强企业法务审计建设就成为当务之急。一方面,企业内部实施法律法规的有效性能得到很好检验;另一方面,企业在对外贸易中的合规风险也会大大降低。

(二)法务审计的职能界定1.防范舞弊行为,确保规范发展。无论是一般职员舞弊还是管理层舞弊,共同特征是隐蔽性强,不易被发现和察觉,特别是一些游离于法律制度边缘的舞弊行为,法务审计能有效发挥自身优势,进行事前预防控制,把舞弊风险控制在事前,及时预判,及时审查,有针对性地提供改进意见。如财务层面,及时审查企业各层级管理部门和人员之间是否存在舞弊行为,关于财务会计信息的列报与披露是否合法等。2.规范内部控制,审查内控制度合法性。合法性考察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内控制度以及相关规定是否合法;二是下级企业的内部规定是否符合上级企业的内部规定,是否遵守良好的职业操守和道德规范、公序良俗等。3.防范外部法律风险,提升竞争力。法律风险总是与企业相伴相生的,只要企业存续,各种法律风险就会存在。尤其是在市场经济深入推进过程中,企业经营过程中总会面临不同程度的风险,对内由于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相异容易滋生风险,对外市场交易规则本身就存在风险。审计部门的优势是主动反应、获取信息及时、渠道多样;而法务部门的优势是专业性强、熟悉程序和规则。审计与法务相结合的法务审计能够更好地发挥二者的长处。因此,引入法务审计,能够通过各种途径,及时阻断法律风险进一步扩大的渠道,防止企业在面对市场规则时处于法律风险较高的不利地位,从而更有效地防范化解各种法律风险。特别是企业在对外贸易层面,法务审计的及时介入有利于完善合规管理体系,避免遭到外国法律的制裁,从而减少合规风险,提高企业竞争力。

三、法务审计融入合规管理的可能性、必要性

(一)合规管理背景分析当前,经济全球化已进入新时代,企业间的竞争正转变为全球价值链层面的竞争,合规管理的重要性也日益引起国家监管部门和企业管理层的高度关注。但现实中,大量企业甚至还没有设立独立的合规管理部门,合规组织体系、预防体系和监控体系亟待健全,这对降低企业的合规风险以及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隐患。

(二)法务审计融入合规管理的可能性法务审计与合规管理尽管在构成要素上存在差异,但这种差异主要体现在,前者主要针对涉法层面是否合法合规,后者则涉及企业的方方面面,既有涉法层面是否合规,也有其他环节是否合规,但二者在职能上的共性还是为法务审计融入合规管理体系提供了可能。首先,二者都有利于预防法律风险,防范舞弊行为,确保企业规范发展;其次,对企业内部管理而言,二者都有利于规范内部控制,审查内控制度的合法与合规性;再次,对企业对外交易行为而言,二者都能促使企业遵守各国法律和商业准则,防范外部法律风险,提高竞争力;最后,二者都是全面风险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法务审计在合规管理体系中可以定位于负责重大合规风险管控措施、重要法律法规和内部合规管理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

(三)法务审计融入合规管理的必要性1.合规管理职能有待拓展。当前,国内多数企业审计人员合规知识储备明显不足,尤其是法律方面的知识欠缺,专业敏感度低,对可能存在的法律合规风险无法作出预判和认定。而现有从事法务审计的人员,大多是从传统的审计人员或法务部门抽调出来的,其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内比较擅长,但在合规管理所要求的专业能力和法务知识方面较为欠缺,导致企业法务审计发挥的实际作用微乎其微。鉴于此,将专业的法务审计人员融入合规管理体系,在发挥法律法规方面专业优势的同时,辅之以合规知识的专业熏陶,这既是对企业防范法律和合规风险的补充,又是对合规管理职能的全面拓展。2.企业组织结构和管理流程有待优化。现在很多企业在开展合规管理工作时,缺少统一规划部署,合规职能常散布于审计、纪检、监察、安全、人事等部门,多部门间重复工作,特别是审计部门与合规部门间的工作存在交叉或空白点,审计部门对合规管理工作的开展缺乏主动性,参与的合规管理活动也只限于突击检查和定期检查,针对性不强。凡此种种,均导致法务审计层面只是做了一些表面工作,未起到实质性作用。3.法务审计与合规管理职能有待结合。如上所述,法务审计在合规管理体系中定位于负责重大合规风险管控措施、重要法律法规和内部合规管理制度落实的监督检查工作,在职权范围内履行合规管理职责,但实践中由于法务审计与合规管理部门二者的职能没有做到有效结合,致使难以取得相应的成效。因此,加强二者的融合,发挥各自优势,规避劣势,就显得尤为必要。

四、法务审计融入合规管理体系的路径

(一)提高审计人员的合规知识储备企业应积极组织法务和合规管理知识培训,形成常态化全员合规培训机制,重点是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训。通过培训,使审计人员充分理解合规管理的基本要素和整个流程,确保从事法务审计的人员能以较高的宏观思维能力和微观觉察能力高效地完成监督审查工作,为法务审计融入合规管理提供人才保障。

(二)创设法务审计融入合规管理的环境企业应培育合规文化,不断提高各部门参与合规风险防范的积极性,实现自上而下的领导并建立自下而上的自觉遵从意识,确保合规理念深入人心,从而有效地支持和保障法务审计融入合规体系,并参与合规风险防范。

相关期刊更多

科学与无神论

CSSCI南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中国社会科学院

民事程序法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个月内

中国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

犯罪研究

部级期刊 审核时间1-3个月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