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预警研究

财务预警研究

财务预警研究

财务预警研究范文第1篇

    【关键词】财务 预警 预警系统

    企业财务预警,就是从财务角度对企业进行预警,它是架构在企业预警理论之上,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财会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理论,采用比率分析、比较分析、因素分析等方法,及时捕捉企业经营活动和财务活动过程中的堵塞、浪费、过度滞留等影响财务收益的重大管理失误和管理波动信号,并在危机发生之前向企业经营者亮出黄牌、发出警报,督促企业管理当局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潜在的危机演变成损失,起到未雨绸缪、防患于未然的作用,并使企业的财务管理活动始终处于安全、可靠的运行状态。

    一、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的现状

    企业财务预警研究初期的方法以趋势分析为主,但其研究贡献仅在于观察公司的财务比率趋势变化,以找出财务危机公司财务比率的特征与趋势,并未发展出真正的财务预警模型;1966年Beaver以二分类检验法创造了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雏形,此后国外学者对于财务预警的相关研究一直不曾间断,研究的范围包括了对财务危机的定义、样本的选取、自变量的选取与筛选、研究方法等,各自发展了不同的理论,可以归纳为统计类(二分类检验法、多变量分析法、回归分析法、Cox法及CUSUM时间序列分析法)和非统计类(类神经网络法、企业危机压力表)研究方法。

    Beave应用二分类检验法进行的单变量分析说明了可以应用一个简单的模型来获得较高的预测力,而且也为后来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不过,虽然Beave应用这种方法从30个财务比率中筛选出5个最能分开失败企业和非失败企业的比率,但是它毕竟是采用国外1954-1964年的数据和样本得到的研究成果,其应用环境与我国的实际情况有很大差别,如果应用Beave研究所得的5个比率对我国的上市公司进行预测,不可能完全适用。

    针对单变量模型的缺陷和局限,Altman的Z-Score模型模型能够把若干个变量合并入一个方程式,使用一定的判别标准,估计出企业的财务状况,这是非常可取的。但是他的Z-Score模型仍然有一定的局限性:首先,Altman所选破产企业和非破产企业的数量是相同的,这就表明每组样本有相同的先验概率,即各自50%,而真正一个企业发生财务危机或破产的概率是远远低于50%的。这种做法所造成的最严重影响是,常常会低估了将非破产企业误归入破产企业的误分类错误。

    类神经网络模型虽然近几年被很多学者所使用,但其运作过程尤如黑箱,对于各财务比率的权重无法获悉,不同的样本模型其隐藏要素的个数会有所不同,影响比较的客观性,因此不适合作为比较不同样本的模型。Cox由于主要是用来预测公司未来的存活期间的概率,并非用来判定公司是否失败,因此也无法比较不同样本;而CUSUM模型在计算上较繁复,较适合作为个案分析的模型,并且从国外实证研究结果来看其正确率也没有明显优于其他模型。

    另外,上述企业财务危机预警研究方法均过度依赖财务报表以及数学处理的机械形式,在实际中应用相当困难,因为,利用这些模式必须有相当的数理背景,对许多人来说可以说是一个苛刻的要求;财务危机往往是由企业的经营或管理上的失误造成的,这些失误要经过一定时期才能在会计报表中表现出来,所以通过财务数据预测财务危机是在引起危机事件之后进行的,不能从根源上防范危机的发生,并且无法挽回已经造成的损失。

    二、建立企业财务预警体系的基本前提

    企业财务预警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种高级形式,因此,对企业的基础管理工作必须具备一定的前提条件,否则,企业的财务预警将成为空中楼阁。

    1、领导素质是关键。高素质的领导班子和团队意识以及企业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是企业预警管理的成功保障。

    2、较为完备扎实的管理基础是实施财务预警的基础条件。企业预警需要有一定的管理基础和功底,仅靠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只是杯水车薪。因此,企业必须具备一定管理基础,特别是企业在实施ERP之后,财务预警应充分利用ERP的管理思想和基础数据。

    3、财务管理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衔接和协调。企业是一个整体,任何一项活动都会影响客户的满意度,企业的财务管理必须保持与其他管理活动的良好沟通和衔接,财务预警系统应该与其他子系统保持协调一致,实现数据共享。

    4、完善灵敏的信息系统。财务预警系统必须以大量的信息为基础,这就要求强有力的信息管理向预警系统提供全面的、准确的、实时的信息。

    5、规范真实的财务会计信息。企业财务预警大量引用和分析企业的会计信息,因此,企业会计信息的真实性和规范性将直接影响到财务预警体系的建立和运行效果。

    6、完善的内部控制制度。财务预警系统向内部控制制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良好的内部控制制度应该包括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组织建设权责分明、交易处理程序适当、披露及时等内容。

    三、企业财务预警的程序

    1、寻找警源。警源是警情产生的根源,是“火种”。从警源的生成机制来看,警源可以分为外生警源和内生警源;从警源的可控度来看,又可将其划分为可控警源与不可控警源;从警源的性质来看,还可分为主观警源和客观警源。

    2、分析警兆。警兆是预警的信号系统。一般地,当警源导致警情爆发之前,总有一定的先兆,这种先兆与警源可以由直接关系,也可有间接关系:可以有明显关系,也可以有隐形的未知黑色关系。警兆的确定可以从警源入手,也可以依经验分析。警兆一般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景气警兆,一类是动向警兆。

    日本经济企划厅在研究该国经济的循环与波动时,把景气指标分成了先行指标、一致指标和滞后指标三类。先行指标是在波动达到波峰或低谷之前提前出现的指标,一致指标是该指标出现的时间与波动达到高峰或低谷的时间基本相同,滞后指标是出现日期在波动基准转折点之后的指标川。类似于经济的循环与波动,财务出现风险或危机,必然会经历一个时间顺序相连的发展阶段,是一个逐步显现、不断恶化的过程,财务预警的警兆随之也应有不同的表现。

    3、选取预警指标。在企业财务预警中,任何一个财务指标,都难以全面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要想对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有一个总的评价,就必须将企业的偿债能力、盈利能力、发展能力、营运能力、现金能力等多方面的财务指标纳入一个有机整体中,才能全面地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进行解剖和分析,从而对企业经济效益的优劣作出评价和判断。

    选择预警指标一般要遵循五个原则:第一,所选用的指标必须在测量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方面具有重要性,所选的多个指标的综合必须能反映企业运行中的主要矛盾;第二,一致性或先行性,即指标特征量要与企业实际运作状况大体一致或略有超前,能明显地反映企业逆境现象的发生或发展动向;第三,灵敏性,即对企业的资金变动等情况反应灵敏,随时都能表现出企业运营的方向和成果;第四,代表性,即能大体上反映某类能力(如盈利能力)的基本特性和变化趋势;第五,在统计上要有迅速性和准确性。

    4、防警排警。防警就是采用一定的方法防止警情的发生,而一旦发生了警情,则由防警变成了排警。事先准备好在各种警情下的应急对策或对策思路,一旦发出警报,则可根据预警信息的类型、性质和警报的程度调用相应的对策。一般地,预警对策大多是思路性和提示性的。

    【参考文献】

    [1] 葛和平:“Fisher判别在上市公司财务困境中的运用”,市场周刊财经论坛,2003.7

    [2] 姜秀华等:“上市公司危机预警模型研究”,预测,2002.3

    [3]张勇等:“上市公司财务状况的综合评价方法”,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01.8

财务预警研究范文第2篇

市场经济体系下,风险与企业的发展相伴相生,而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预警系统,有助于公司管理当局及时发现问题、防范并化解危机,财务预警已是财务管理和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全面介绍了财务预警概念、财务预警系统基本原理、财务预警系统外延等基本问题,以期为企业建立卓有成效的风险防范和预警系统服务。

【关键词】

财务预警系统;基本原理;外延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在带给我国企业无数机遇的同时,需要应对的风险也是空前的。不断完善内控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有效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提高财务管理水平,已经是现代企业不能逃避的重要任务。一旦由于财务风险而使得经营出现问题甚至陷入破产境地。众所周知,任何危机都有发生、发展的逐步深入过程,在这中间倘若能及时发现企业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就可以帮助管理层采取有效措施预防财务风险。但财务预警分析不当或者不全面往往给决策错误埋下伏笔,甚至葬送一个运行正常,财务健康的公司,从而给债权人和投资者带去极大的损失。因此选定正确的预警模型、变量指标、分析方法,提前对企业的财务状况进行分析,在对危机征兆进行识别的基础上做出预警判断具有重大意义。首先,可以最大限度的减轻投资风险,切实保护投资人的利益;其次,可以及时减小风险的发生可能性,提前做好追偿准备,降低债权人的损失量;最后,能够及时发现公司营运中的问题所在并加以整改,避免公司被重组兼并甚至破产清算的命运,缓解公司管理者的巨大压力。

一、财务预警系统的基本问题分析

(一)定义

财务预警系统以数据化管理方式,以企业的财务报表、经营计划及其他相关的财务资料为依据,利用财会、金融、企业管理、市场营销等理论,采用比例分析、数学模型等方法,对企业经营中存在的财务危机警情予以警示,为企业调整经营决策提供可靠依据。作为一个由众多子系统构成的总成整体,它是着眼于防止企业偏离正常经营轨道而建立的报警和控制系统。

(二)构建财务预警系统的原则

(1)科学性原则。这是要求我们在具体设计财务预警系统时,有效把握财务运作过程中的基本规律,准确反映企业生产经营中显性或潜在的风险,特别是要保证系统所包括的指标体系、财务模型、程序和方法等的科学有效。

(2)系统性原则。该原则要求我们在设计财务预警系统时,必须破除企业割裂开来看待的误区,以整体的眼光具体分析企业财务运行中的每个或多个方面的问题。按照业务流程的总体看,企业财务预警系统可分为供应、生产、销售子系统;以财务管理流程为标准,可分为收入、成本费用、现金流量等子系统。可见,我们对预警系统监测指标的先进性具有较高要求,对监测对象的完整性和全面性也不能降低标准。

(3)动态性原则。财务预警系统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能够实现对企业的动态跟踪,这也是基于企业经营活动本身的动态过程性。因此,要实现实时监控企业的经营状况,反映企业的动态趋势的基本要求,财务预警系统要充分考虑环境因素的制约。此外,财务预警系统的先进性也是很重要的环节,这就要依托于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风险的变化,不断修正预警模型、补充预警内容。

(4)实用性原则。一方面,我们要考虑实施预警系统所生的效益,必须使之始终大于其消耗的成本,不然,即便预警系统再完美再精确,应用价值也会大打折扣;另一方面,预警系统要直观反映企业经营活动的潜在危机,方便使用者的理解和应用,因此框架设计要简便易行。此外,预警系统的各项指标要清晰明了,发出的信号要明确,判断要简单,以提高其可操作性。

二、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的框架建构

(一)建立企业预警系统

依托于企业信息化,企业财务预警系统贯穿于企业经营活动的全过程,能够对经营管理中的潜在风险加以实时监控,以此来帮助企业规避危机。一般的,它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构成:财务信息收集传递机制、财务预警分析的组织机制、财务风险分析机制、财务风险处理机制。但事实上,单纯依靠然财务预警系统本身去及时、有效地预警企业的潜在危险是远远不够的。那么,开拓企业财务预警系统研究就显得必要和重要,即通常所说的企业预警系统的建设,具体指企业运用非财务指标、财务指标为核心的信息反馈网络,加强财务监督和控制,从而确保生产经营良性循环的运作体系。它是由各个相互关联的子系统构成的一个有机的整体,是企业理财的有效的方法系统。

(二)企业预警系统框架设计

在具体设计预警系统过程中,通常有两种方法可供选择:一是实证法,结合实证研究结果,将预测模型中的指标进行分解至最底层,进而跟踪最底层的指标,并借助预警模型来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是该方法的主要进路。它的明显不足是相对复杂,需要在每一个会计年度重新建构预警模型,后分解预警模型中选定的财务指标,完成企业预警系统的构建;二是历史经验法,该法根据企业过去的经验总结,设定每个预警子系统的财务指标,后根据前三年平均值的数据判断今年的财务指标优劣,并根据权重系数来判别预警子系统和预警系统的预警信号。其主要优点在于适用性较强,但因为缺乏经济理论的指引,加上实证性数据不足,它选取的指标以及设定的权重主观随意性很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该法的预警精度。

(三)企业预警系统的日常监控

财务预警的及时性是其本身具备的最重要价值之一,一旦丧失这一特点,它的有用性和适用性就会受到侵蚀。但必须承认,只

要财务指标都来自企业年报,那么企业财务预警工作就只能每年进行一次,这对预警系统的及时性提出了挑战。因此,实施对企业预警系统日常监控就要提上议事日程。作为企业财务危机的根源,日常监控的对象是企业的财务风险和经营风险。对前者的监控主要包括:核心财务指标的监控、财务支付风险的监控以及财务结构风险的监控;对后者的监控有:战略风险监控、管理风险监控、内控风险监控和市场风险监控。在具体的财务指标选取上,现金流量指标应当成为关注的焦点。原因在于现金流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企业财务危机的发生与否,而它与企业的盈利水平并无必然关联。

(四)建立财务失败预警机制

通过对企业日常财务运行情况的连续有效监测,预防企业财务恶化给债权人造成的损失,是企业财务失败预警机制的核心所在。作为企业财务诊断的一种工具,这种预警的灵敏度越高就能越早地发现问题,使债权人提前采取应对措施,规避企业财务危机而引发的信贷风险。企业财务失败预警机制构建应以具有理论上的科学性和现实的可操作性为基本要求,以良好的监控环境和健康的企业文化为前提基础,以完善的制度体系和严密的制约机制为基本框架,以严格的风险监控和高效的事后核查为重要手段,以科学的组织机构和精良的从业队伍为根本保障。

(五)提高财务预警分析技术

一方面,要不断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性。这直接影响到财务风险管理和控制的效果。公司要规范企业经济活动的会计处理程序,明确财务信息收集、处理、贮存到反馈各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加强会计专业人员的工作要求,提高专业人员的技能,加强会计基础工作,保障会计信息的真实客观。另一方面,要建立科学的财务分析制度。在企业中应设立专门的财务分析岗位,配备专门的财务预警分析人员;应在制度中明确财务预警分析的目的、任务,明确财务分析人员的目标和责任;应在制度中明确对分析工作质量的要求。不论是岗位的设定,人员的选拔,方法的选择,还是指标的确定,企业应有一套科学和统一的规范。

参考文献:

[1]李世英,邵平.运用财务指标预警应注意的五个问题[J].国土资源导刊,2012(5)

[2]关瑜.我国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存在问题及其改进建议[J].时代金融,2011(9)

财务预警研究范文第3篇

[关键词]财务分析;财务风险预警;管控机制

1企业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概述

1.1企业财务分析概述

目前,社会对于财务分析的定义尚无统一标准,美国南加州大学著名教授WaterB.Neigs指出,财务分析的本质就是搜集与决策有关的各种财务信息,并加以分析和解释,进而为利益相关者做出准确决策提供参考信息。财务分析作为一门综合性、边缘性的学科,其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会计学、财务管理、金融学、统计学、经济分析等专业学科,以企业财务报表、附注信息、记账凭证等为分析对象,采用一系列专门的分析技术和方法,对企业历史和当前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进行分析,对其偿债能力、营运能力、盈利能力以及发展能力等进行评价和预测。通过财务分析可以为企业经营管理者、投资人、债权人、政府等利益相关者提供及时准确的决策有用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企业过去的经营情况、掌握企业目前的运营动态、预测企业的未来发展趋势。目前,财务分析的方法与分析工具众多,具体应用应根据分析者的目的而定,最经常用到的分析方法主要围绕财务指标进行单指标分析、多指标综合分析等,借助比较分析法、比率分析法、因素分析法等进行分析,最后通过图表、文字等形式向信息使用者描述分析结果。

1.2财务风险预警分析概述

财务风险预警分析又被称为“破产预警分析”,将企业的各财务报表及附注资料作为分析研究对象,通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权益净利率等财务指标或借助数学技术构建模型,对企业日常的财务状况进行检测,预测企业经营失败的可能性,防范企业财务风险恶化,从而发出预警信号。美国学者Fistpatrikc最早发现了财务比率在一定程度上具有预测风险作用,他在1932年开展单变量破产预测研究时,以19家公司为分析样本,运用单个财务比率将样本划分为失败和非失败两组,并发现预测判断能力最强的指标是净资产收益率和产权比率。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教授Beaver将统计学方法正式运用于财务风险预警机制,1966年,Beaver在美国会计评论上发表了《可以预测失败的几种会计手段》一文。在这篇文章中,他运用单一的财务比率变动趋势对企业财务风险进行预测,并得出“财务失败的时间越近,财务指标的预测能力就越强”的结论。1968年,美国学者Altman提出了Z-score模型,该模型通过统计方法将多个指标变量建立成一个多元线性方程,开始对财务风险进行多变量综合分析。随后,越来越多的预警模型被提出来,影响较为广泛的有Logistic回归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统计学方法以及人工智能分析法所建立的预警模型。

1.3财务分析与财务预警分析的区别和联系

通过上述分析可以看出,财务分析可以判断一些财务方面的问题,也可以发现需要预警的事项,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分析有相同的作用,都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好坏进行诊断分析,但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并不完全等价。财务分析是以企业财务报表为主要依据进而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状况等进行的一种系统分析和判断。而财务预警最核心、最关键的一点在于对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过程进行预测,从而帮助企业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一般是当企业财务状况出现较大风险时向企业管理当局提出的预警。财务预警通过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方面、市场状况等进行分析预测,不仅可以帮助企业监测在经营管理过程中潜在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还能使企业经营管理者事先了解企业经营中潜在的财务风险,并制定针对性应对策略,最终有效规避风险,以免给企业造成重大损失。

2企业进行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的意义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为了实现企业价值最大化、为股东创造更多的财务,需要做好风险,尤其是财务风险控制,将其限定在可允许的风险水平内。在此过程中,需要经营管理平衡好风险和收益之间的关系,避免决策不当陷入经营困境。引发财务风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生产成本过高、存货积压、产品质量不达标、资本结构不合理、企业战略多变和资不抵债等都会引发财务风险,如果企业不能及时予以有效回应,就可能导致这些财务风险进一步恶化,使企业陷入更大的财务困境。由此可能引发企业客户黏性降低、市场份额减少、企业信誉受损,甚至企业破产、清算等。财务预警可以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状况进行检测、诊断,因此,企业有必要在经营过程中做好事前、事中、事后的财务分析和监控预警,为企业利益相关者制定准确的决策提供支撑,防范危机发生。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能够帮助企业利益相关者在风险或危机尚未来临或者处于萌芽阶段时,制定积极有效的投资、筹资或生产经营决策。如对于政府部门,可以依据某行业企业的经营情况、国家经济发展形势等制定有利的方针政策、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税收政策等,推动或抑制某一行业发展,从而促进我国经济水平提升和企业发展;对于投资者,则可以根据企业的财务分析或预警结果,做出是否投资、投资多少、是否撤资等决策,从而降低损失、保证收益最大化;对于企业的经营班子,可以监测企业运营是否正常,根据出现的异常情况或数据偏差问题,制定及时有效的应对之策,防范和预防危机发生,制定企业可持续发展经营战略。

3企业财务风险预警管控机制研究

财务分析和财务预警对任何企业来说,都应当给予高度重视,建立符合企业发展特征、与自身经营现状相适应的管控机制,从而更好地监测经营风险和财务危机。

3.1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体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企业要想更好地发挥财务预警的风险危机警示作用,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财务预警体系是重中之重,从财务和非财务的角度对企业进行定量及定性的全面、系统预警分析。在选取确定的预警分析指标时,不能盲目跟从,亦不能固步自封,应当从企业实际出发,结合宏观经济政策环境、技术环境等,制定科学合理的企业财务风险预警机制,增强可操作性和实用性。这是企业及时发现和管控风险危机的基础保障,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切身利益,提高企业市场竞争实力。

3.2提高财务风险预警意识

树立风险预警意识不是只喊口号,也不只是企业管理层自身的事情,需要企业全体员工积极参与其中。企业应在日常经营过程中,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企业全体员工进行风险预警意识的宣传工作,逐渐培养并不断增强员工的风险防范预警意识。同时,企业经营班子要积极构建专门从事财务分析与财务风险预警的机构,配备具有较高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的人员,加强财务数据等预警分析,以及时发现潜在的风险源并实施有效管控,帮助企业规避财务风险或降低财务危机发生的概率。

3.3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

公司的发展与相关工作开展都需要一定的理论、制度和方针战略指导,因此,要提高企业财务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能力、规避和降低风险的能力等,要求企业高度关注相关领域和业务部门的制度建设。不断加强企业制度规范,形成具有一定刚性、适当灵活的财务预警管控制度和工作流程,提高企业发现日常运营中存在潜在风险的效率,以及时予以应对和防范,避免企业或其他利益相关者遭受重大损失。好的制度规范是企业成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确保企业完成宏伟战略目标的前提,因此,企业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制度规范来开展财务风险预警管控工作。

3.4有效运用现代化技术手段

互联网技术、大数据、云计算、数据挖掘技术、Python和R语言等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为企业处理海量财务数据和非财务数据提供了可能。神经网络、人工智能等方法的出现,为数据挖掘分析研究数据之间潜在的逻辑关系提供了支撑,借此进行数据分析可以提高数据的价值,能够为利益相关者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有用的参考信息。因此,企业要积极引进并有效运用这些现代化技术手段,向其借力,以更好地发挥财务分析和财务风险预警的作用,加强企业的风险管控能力。

4结语

财务预警研究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危机;风险管理;预警模型

1 财务危机的界定

“财务危机”是由Ross(1999)在总结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精炼而成的概念:技术失败,指企业没有足够的流动资金按时偿还已到履约期的债务合同;会计失败,指企业的账面净资产为负数,资不抵债;企业失败,指企业依法进行清算后所得的资金仍不足以偿还债务;法定破产,指企业无法持续经营,依照破产法向司法机关申请破产。针对我国金融市场实情,上市公司鲜有被破产清算,若将企业破产等状况界定为“财务危机”作为研究的对象,那么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实用意义也就降低了。因此,我国证券市场主要是以上市公司是否被“特别处理(ST)”作为中国特色的企业财务危机判断标准。

2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研究现状

学术界提出了各种不同的财务危机预警的方法和模型,本文将其归纳为定性预警模型和定量预警模型两大类。定量预警模型进一步细分为统计类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和人工智能类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2.1 定性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财务危机的定性研究,通过人为经验主观识别风险,实现财务危机预警的方法。目前定性研究模型主要分为以下四类:1)标准化调查法:指借助外界因素即通过专业人员或咨询公司等就公司可能遇到的问题加以详细的调查和分析,形成报告供公司经营者参考的方法。标准化的问题就是财务预警指标,其对警情的预报则体现在公司对问题的回答中。2)四阶段症状分析法:公司财务运营情况不佳在各个阶段伴随有特定的症状,因此把公司财务运营“病症”大体分为四个阶段:财务危机潜伏期,财务危机发作期,财务危机的恶化期和财务危机爆发期。通过财务分析来确定公司的财务状况处于哪一个阶段,然后再“对症下药”,采取不同的风险应对措施以降低企业风险,使企业经营回归正轨。3)三个月资金周转表分析法:以三个月作为时间段,通过制定该阶段的资金周转表来分析指标异动原因及合理性。若企业很难在规定的时间段内提供宽松的现金流转表,则表明企业财务风险正在加剧。4)管理评分法:首先对企业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对比打分,再根据这些项目对破产影响的大小进行加权处理,最终得出加权总分。根据总分落入的分数区间,判定企业面临的财务风险程度。

定性研究能够弥补定量研究的不足,对于一些无法或很难量化的指标,我们可以通过定性研究的方法,着重分析事物因果关系。

2.2 定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2.2.1 传统统计模型

(1)单变量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单变量分析是最早用于财务危机预警的模型,Fitzpatrick(1932)提出以单项财务指标比率作为标准来判断企业财务风险状态。他采用单变量指标将样本公司划分为破产和非破产两组,最后发现“净利润/股东权益”和“股东权益/负债”两个指标在财务风险判定方面的效果最佳。Beaver(1966)采用财务比率对企业财务危机进行预测,他经过研究证实在排除行业因素和公司资产规模因素的前提下,债务保障率、总资产净利润率等财务比率对预测财务危机是有效的。陈静(1999)对27家ST公司和27家非ST公司1995-1997年三年的财务数据也进行了单变量研究。虽然单变量模型运用广泛,但也存在许多缺陷:多个单一指标指示结果之间相互矛盾而无法全面地反映企业财务特征,易发生企业管理人员有意地粉饰单变量指标使得财务预警效果失真等。

(2)多元线性判别模型

多元线性判定模型是运用多种财务比率指标构造多元线性函数公式来进行危机预警的模型,其典型代表有Z Score模型和Fisher判别模型。

Z Score模型,最早是由Altman(1968)建立,他从22个财务指标中提取5个公因子分别从企业资产利用率,资产规模,偿债能力,财务结构,盈利能力等方面综合分析预测企业的财务状况,通过对33组制造性上市企业的研究,综合分析后建立多元线性Z Score模型。通过统计分析,Altman得出当Z2.67时,公司处于安全状态。向德伟(2002)针对性地选80家上市公司为样本,采用Z模型对样本2000-2001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实验结果表明Z模型对某些特例可能失效,但总体上有效。麻鹏波(2010)应用Z模型对上市公司进行实证分析,根据计算得出的数据和模型判别标准,判定企业财务状况并提出相关的财务风险防范措施。严碧红、马广奇(2011)选取深市61家房地产上市公司,运用Z模型对其2010-2011年的财务风险进行实证研究,判断房地产上市公司存在的财务危机。Z模型简单明了易于理解,根据实证研究表明针对不同财务状况具有一定判断能力,故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但该模型不适于时间跨度较长的企业危机预警。

Fisher判别分析模型是统计性分析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所有数据的总离差平方和分解为组内差和组间差两部分,而组间差与组内差的比值大小作为衡量总体差异大小的标志。基于重要性考虑,Fisher判别分析模型的具体算法与运用就不在本文详述了。

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具有较高的判别精度,但也存在一些缺陷:第一,是数据收集和分析的工作量庞大;第二,时间跨度越长,其精确度越低;第三,多元线性判定模型具有两个很严格的前提假设,一是假定自变量是呈正态分布的,另一个是要求解释变量之间完全独立;第四,要求在财务危机组与控制组之间进行配对,但配对标准如何恰当确定是一个难题。为了克服这些局限性,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财务危机研究人员引进了Logistic和Probit回归方法,人工神经网络等技术。

(3)Logistic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多元逻辑回归模型主要目标在于寻求所观察数据的条件概率,根据其条件概率来判断观察对象是否存在财务风险。Martin(1977)首次尝试将Logistic模型应用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以1969-1974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选取25个财务指标来预测两年后样本公司的破产概率。实证结果显示“净利润/总资产”等六个财务比率具有显著的预测效果。Ohlson(1980)设计的Logistic模型使用了9个自变量,选取1970-1976年间105家破产公司和2058家非破产公司为样本,分析了样本公司在破产概率区间[0-1]上的分布,他发现了四类显著影响破产概率的变量:公司规模、资本结构、业绩和资产变现能力。Lau(1987)选用了10个自变量,使用多元逻辑模型构建了财务危机的五阶段预警模型。姜国华(2004)利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影响公司ST的因素,结果发现模型具有良好的预测能力且得出影响公司财务危机两个主要因素是主营业务利润和大股东持股比例。浦军(2009)选取40家ST公司和103家非ST公司作为研究样本,选取资产负债率、每股收益、股权集中度等8个变量指标作为建模指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建立相应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取得了良好的预测效果。

(4)Probit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Z.mijewski(1989)提出的Probit回归模型,其假定公司破产的概率为p,并假设公司样本服从标准正态分布,其概率p可以用财务指标线性解释。其计算方法和Logistic模型相似,先是确定公司样本的极大似然函数,通过求似然函数的极大值得到参数a和b,然后利用公式求出公司破产的概率。

2.2.2 人工智能财务危机模型

(1)神经网络模型

Odom和Sharda(1990)是最早把BP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财务危机预测研究中的。Tam和Kiang(1992)以Texas的1985-1987年118家银行(59家破产59家未破产)为样本,建立了一个三层神经网络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该篇以神经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文献为财务危机预警带来了巨大贡献。黄小原和肖四汉(1995)提出了神经网络预警系统的构建。杨宝安等(2001)应用前馈神经网络进行了示范性设计和验证。杨淑娥和黄礼(2005)选用深交所180家上市公司的财务资料,其中选用120家上市公司作为训练样本,应用BP神经网络建立预测模型预测上市公司是否面临财务危机,又以60家上市公司作为检验样本,对BP神经网络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检验,分别取得了建模样本90.8%和检验样本90%的判断正确率。朱燕妮(2008)选取了44家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的1998-2006年的数据作为样本从偿债能力、盈利能力、经营发展能力以及公司治理等8个方面选择了能够全面反映出公司经营与管理各个方面的63个指标采用BP神经网络方法构建了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分警度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在进行仿真检验时获得了92.38%的正确率。

(2)基于支持向量机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

为了有效解决传统模型存在的小样本、高维数、非线性等问题,张在旭(2006)基于支持向量机方法(SVM)建立了一种新的公司财务危机预测模型。此后,阎娟娟、孙红梅和刘金花(2006),邱玉莲和朱琴(2006)也对支持向量机在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构建上做了深入研究,也都得出该方法运用于财务危机预警中是有效的,为财务危机预警提供了一条新的研究思路。

3 财务危机预警模型述评

财务预警研究范文第5篇

关键词:财务危机预警 EVA 非财务指标

财务危机预警,是指根据公司提供的审计报告、财务报表及其他一系列相关的财务信息,提取设置相关指标,利用财务、统计等分析手段对企业的经营活动、财务活动等进行数据分析、预测,以及时发现公司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潜在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并预先告知公司管理者及其他利益相关者,使其在财务危机发生之前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避免风险变为损失。传统的财务危机预警大多是从财务报表中提取财务指标进行分析,但是很多公司存在人为操纵财务报表数据、粉饰财务利润的情况,致使财务信息失真、报告不及时,由此可见基于人为因素调整之后的财务指标所做的财务危机预警分析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在模型指标体系中加入以价值管理为导向的经济增加值指标和受人为因素干扰较小的非财务指标,借以提高财务危机的预警准确度。

一、传统财务指标财务危机预警的局限性

1.财务信息滞后性

传统的仅选取财务指标进行财务危机预警,其中选取的大多数财务指标有可能是财务危机产生结果的量化表现,并不是引发财务危机的真正原因。而且财务报表在我国上市公司的年报一般是次年四月份左右对外披露,所以财务数据的选择存在时间上的滞后。

2.财务信息的可靠性

一方面,目前我国公司信息的公开披露制度和披露质量标准均不够完善,公司提供的财务报表不一定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因为有些公司为了达到经营者所期望的财务状况,可能通过盈余管理,人为调整会计政策来调节利润,甚至可能存在着通过编制虚假会计信息等手段操纵会计利润。这些行为都会导致财务信息的可靠性大大降低,仅采用财务指标进行预警分析的准确度就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另一方面,一个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制定的完善程度以及内控制度的执行状况对公司提供的财务数据的可靠性也会有很大影响。

3.财务信息的全面性

财务报表中提供的财务指标是高度总结、概括的指标,是一种定量的信息,反映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但是财务危机的发生不仅与财务因素有关,对公司运作、管理有直接影响的股权结构因素,对公司长远发展有潜在影响的知识产权、商誉、企业形象、企业竞争力等因素,这些定性的信息也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公司的经营治理情况。所以,如果仅采用财务信息构建模型预测危机,预警信息的全面性会大大降低,预警能力将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二、财务危机预警中引入EVA的优势

经济增加值(Economic-Value-Added),是税后净营业利润(NOPAT)扣除债务资本、股权资本等所有资产的资金成本后的净值。EVA是从经济学角度衡量一个企业创造的真正价值(企业经济收益与资本的机会成本),这种计算方法在投资者与债券人之前起到了一定的平衡作用,对股权资本和债务资本的使用成本采取相同的标准评价,加强了管理者对资金的有效使用,实现价值最大化。1982年美国SternStewart公司提出EVA这一概念后,经过不断的发展与传播,经济增加值成为众多公司所使用的评价指标,2010年国资委也通过了正式施行经济增加值考核的方案。

众所周知,美国安然公司申请破产一案。自1990年至2000年,安然公司的财务报告显示,销售收入从59亿美元上升到1008亿美元,净利润从2.02亿美元上涨到9.79亿美元,账面价值也从每股4.01美元涨到了13.76美元。单从财务报告所显示的销售收入、净利润等财务指标来看,似乎觉得安然公司业绩良好,然而如果采用EVA分析安然公司的财务状况就会发现结果完全不同。虽然安然公司的净利润和每股收益都有上升趋势,但是EVA却在急剧下降,这意味着安然公司并没有真正的盈利,与之相反利润是在不断被损耗的。从安然事件可以看出没有资本收益的公司缺乏竞争力,从而使财务状况不断恶化。从EVA是对全部资本成本考量这一角度看,将EVA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比仅采用传统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具有一定的优势:

1.预警灵敏度高

从安然公司破产事件可以发现当利润还是正数时,传统财务指标没有表现出经营状况出现问题,EVA已经为负,公司虽然在在盈利,但是公司价值正在被损耗。由此可见,EVA能更为灵敏的预测到公司的经营危机。这种状况说明与传统财务指标相比,EVA对预测公司经营状况的变化具有较好的灵敏度,更加真实的反映公司的盈利能力,同时更加清楚的反映公司的总体价值。

2.提高财务信息可靠性

首先,EVA是税后净营业利润扣除所有资金成本后的经济利润,不仅能反映出股东价值是否贬值,而且EVA对会计利润计算过程中调整费用、损失等行为都有修正作用,防止公司管理者操纵传统的财务利润指标的计算,从而使财务数据失真,虚增利润,粉饰财务报表。其次,EVA指标能从投资回报的数量和持续性方面反映出一个公司面临的经营风险和财务风险。

3.促使公司可持续发展

从一个公司长远发展的角度看,资本如果得不到有效的配置,就会造成“价值损毁”。如果资本成本长期得不到补偿,就可能会导致企业财务状况恶化。EVA定量的反映了公司经营期间创造或损失的价值,将EVA引入财务预警指标体系,可以促使公司管理层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更加注重价值的创造,关注现金流、风险和回报、资金利用率,而不是着眼于短期经济利益。

三、财务危机预警中引入非财务指标的优势

非财务信息指的是能够体现公司的某些外在特征,但是无法从财务报表上直接反映或是直接分析获得的信息,它可以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公司的经营管理能力。例如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状况、委托成本、审计意见这些非财务指标,都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状况,非财务指标在更深的层次上阐述了财务危机产生的原因。

2008年9月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申请破产。雷曼兄弟控股公司是美国第四大投资银行,具有158年的历史和雄厚的财务实力。次贷危机是引发的雷曼兄弟的破产的直接原因,但是究其根本原因是雷曼兄弟控股公司自身经营管理中财务危机预警意识不强,危机处理能力不足。表现为风险控制过度依赖数学模型,次贷危机时模型和实际情况脱节,未能起到预测作用,没能有效的控制风险;管理层盲目乐观,只着眼于扩大业务缺乏风险意识;在处理危机时优柔寡断。由此可见,将公司治理状况、管理层的决策这些非财务指标引入财务危机预警系统,对于提高预警系统的有效性是非常有必要的。

1.可靠性

财务指标是一种定量分析的指标,而非财务指标更偏向于定性的描述公司的经营状况。例如,股权结构、公司治理状况、委托成本、审计意见这类非财务指标,一般都是如实披露,减少了人为调整的情况,比财务指标更加真实可靠。另外,非财务指标读取起来更加简单明了,便于理解运用。

2.全面性

大多数财务指标只是财务危机产生的结果的量化表现,而非财务指标却是从不同的角度描述了财务危机发生的潜在风险源。非财务指标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管理产生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一个完整有效的财务预警系统应该把非财务指标作为必要而且有益的补充引入进来,形成有机的结合,借以提高预警的准确性。

四、财务危机预警引入EVA和非财务指标存在的问题

1.引入EVA存在的问题

将EVA引入财务危机预警完善了财务预警指标体系,能在一定程度弥补传统利润指标的不足。但是由于2010年国资委才开始正式施行EVA考核方案,EVA在我国的运用并不是非常成熟。因此,将EVA引入财务危机预警模型时,还存在着核算和实施方面的问题。

首先,目前在研究计算EVA时采用的是简化的计算方法,但根据美国Stern Stewart公司的计算方法,应该根据各个公司的实际情况逐项调整。因此,会降低EVA反映真实财务状况的准确性。其次,EVA也是根据财务报表的数据计算得到的,虽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财务失真的状况,但是其有效性还是会受到财务信息真实性的影响。最后,目前在我国被要求使用EVA考核的企业只有央企,虽然使用EVA的公司越来越多,但考虑到很多企业习惯用传统财务指标,因此在财务危机预警时引入EVA存在实施方面的难题。

2.引入非财务指标存在的问题

将非财务指标引入财务危机预警,丰富了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有利于提高预测的准确度。然而,非财务指标的引入也存在着一些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方面,由于非财务指标多数是一些定性的描述性指标,要将非财务指标应用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时,需要将其量化成定量指标,引入到模型中运算。因此,非财务指标数据的选取、收集、量化成为研究的难点。另一方面,我国学者对于非财务指标的选取多参考国外研究成果,由于我国企业经营的外部环境、行业特点与国外公司具有一定的区别,如何选取体现我国公司发展状况的非财务变量,成为后续研究中需要讨论的问题。

五、结语

引入EVA和非财务指标构建完善的财务预警模型的指标体系,弥补了仅采用财务指标的财务危机预警中存在的灵敏度、可靠性、全面性问题。针对上述应用过程中产生的问题,在选取指标变量时应注意:一方面,根据我国公司的具体情况,从实际出发调整EVA指标、选取非财务指标,保证变量选取的规范性。另一方面,合理运用EVA和非财务指标,对于同一类型的非财务指标的量化尽量采用统一标准。

虽然目前将EVA和非财务指标应用于财务危机预警还有一定的问题存在,但是随着资本市场的不断完善,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日趋成熟,相信EVA的应用范围会不断扩大,非财务指标也将不断朝着精准定量化的方向发展。将EVA和非财务指标引入财务预警指标,构建完整的指标体系,有助于提高预警模型灵敏度与准确度,建立起更加有效的财务危机预警体系。

参考文献:

[1]沈翠清.引入非财务指标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2007.

[2]杨华.财务危机预警模型中的非财务指标应用研究[J].财会通讯,综合版2007(5).

[3]刘国风.企业财务危机预警应确立的指标体系[J].商业研究,2009(3).

[4]万俊丽.对经济增加值的思考和应用[J].会计之友,2008,(23).

[5]施赞,张蔚文.EVA对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判别的效果[J].财经纵横,2009(6).

[6]戴红军.引入非财务信息的上市公司财务危机预警模型实证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07.

[7]杨茵.上市公司财务危机及基于EVA的财务危机预警模型的研究[D].西南财经大学,2005.

[8]刘红霞.企业财务危机预警方法及系统的构建研究[J].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5.

[9]王克敏,姬美光.基于财务与非财务指标的亏损公司财务预警研究[J].财经研究,20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