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现象

劳动经济学现象

劳动经济学现象

劳动经济学现象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工荒”;劳动经济学;对策

中图分类号:F24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4)011-00000-01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过剩劳动力为了创造更多的价值,向着城镇流动,从而农民工的概念应运而生。从我国的实际国情来看,农民工几乎可以看成是无限供给的,但是,在2004年开始我国的东部沿海地区却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尤其是经济发达的区域,“民工荒”现象非常明显,并在之后的几年逐步扩大。出现“民工荒”问题可想而知是非常不可思议的,经济学专家学者们从劳动经济学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

一、“民工荒”的基本概念

自从改革开放以后,几乎所有的领域都认定我国有着近乎无限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可以呈现出无限供给的状态。其中,所谓的普通劳动力无限供给具体指的是工资水平只提供最低的生活费用,这样劳动力也可以无线供给。而“民工荒”的问题指的是在这样的工资水平下,农民工出现了供不应求的现象。

二、从劳动经济学角度分析“民工荒”

(一)从微观层面分析

1.农民工市场主体

全国农民工将其分类,我们可以看到年龄在16-30岁的农民工已经超过了总数的一半,这些农民工的年纪相对较低,我们将这类农民工成为新一代农民工,与之相对应的就是老一代农民工。两代人出生时间和生长环境的差异造成他们的思想观念、工作目标和价值取向都存在着很大的差别:新一代农民工的教育水平要高出老一代很多,几乎都受到了高中教育,甚至有些还掌握了一些专业技术;外出工作的主要目的也是完全不同的,老一代农民工的目的就是为了多赚些钱,而新一代农民工却是为了追求城市生活中的物质精神享受;新一代农民工开始关注工作环境,要求更高的待遇,不再像老一代那样只要有钱就干;新一代农民工的权利意识明显增强,懂得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个人劳动力供给分析

首先,假设劳动者在选择工作时,都是追求着更高的效用;其次,假设劳动者的效用基本上是来自收入和余暇;再有,劳动者的偏好是基本相似的;然后,劳动者是同质的;最后,工资率由竞争性的劳动力市场所决定。如图1所示,劳动主体在有一定资源的约束下能够达到的最大效用就是a点,这时的工资率为W,劳动者的余暇时间是h,L则是指劳动时间。

3.从个人劳动力供给角度分析“民工荒”

工作环境差,农民工若是无法得到应有的权益保障,那么可想而知劳动力的供给方很难达到预期标准。新一代的农民工与老一代相比,更加注重余暇时间,只有在劳动时间中获得更高的工资率,才愿意继续工作。

工资水平低。近年来,物价正在不断上涨,但是农民工的实际收入却没有同比上升,进而农民工的生活水平也受到了影响,在城市中的消费正在不断上升。出现这个问题一方面是因为消费品的价格快速上升,一方面是因为粮食价格也在正增长,还有就是出租房的价格也在上涨。所以,物价水平上升,但是农民工的收入却没有上涨很多,实际工资率正在下降。

农民收入上涨。农村地区发展的越来越好,很多农民工又返回到了家里务农,外出打工的人数在下降。自从农业税被取消,很多农民工都更愿意回到家里,当外出打工的收入达不到在家里务农时,家长也不愿意让孩子到外面吃苦。

(二)从宏观层面分析

年轻劳动力的供给正在下降,我国的农民工中大概只有不到40%在30岁以上,但是纺织业和食品行业对于年轻劳动力的需求更大,从而农民工供求结构出现了问题;

有效劳动力正在减少,伴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不需要技术含量的工作越来越少了,用人单位也要求劳动者具备更强的技术性能力,在2004年出现的“民工荒”实际上是缺失新型技术人才;

区域经济发展,以往的农民工打工往往都是向着沿海地区前进,但是自从经济全面发展以后,农民工往往在省市以内就能找到合适的工作,进而沿海地区也就出现了“民工荒”的问题;

信息传递不及时,目前,我国的劳动力市场还没有配备成熟规范的中介,非法坑害事故时有发生,进而劳动力无法及时获得市场信息,市场也无法及时将信息传递出去。

三、针对“民工荒”的有效解决对策

(一)提高农民工工资

正如上文所说,出现“民工荒”的问题,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物价飞速上涨但是农民工工资涨度却有限,导致农民工返乡。所以,适当的提升薪资待遇便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民工荒”问题。

(二)整改企业用工理念

新一代农民工对于工作环境的要求明显提升,并不再是只关注工资。所以,相应的企业也应该转变以往将民工当做机器使用的理念,应该加强文化建设,更加关系农民工,令其产生归属感,实现企业和农民工的双方获利。

(三)加强专业技能培训

自从我国工业发展转型以后,对于高素质专业型人才的需求再明显上涨,从而,农民工也要具备一定的专业技术,这样才能保证更高的竞争力。同时,政府部门也应该给予一定的培训教育补贴。

四、结语

“民工荒”问题的出现主要是因为我国新一代农民工对于工作有了更高的追求,各个领域对于技术性人才的需要也在上涨。针对这个问题,用人单位应该适当提升农民工的待遇,农民工自身也要加强专业技能锻炼。

参考文献:

[1]刘丽娟.从劳动经济学视角解析我国“民工荒”现象[D].北京交通大学,2006.

劳动经济学现象范文第2篇

关键词:马克思;对象化;异化;对象化劳动;活劳动

作者简介:张义修,男,南京大学哲学系助理研究员,从事马克思哲学、德国左翼思潮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项目“马克思‘对象化’、‘异化’与‘物化’的概念史研究”,项目编号:2016M600401

中图分类号:B8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7504(2017)03-0016-07

在马克思哲学研究领域,“对象化”与“异化”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一对概念。不过,大部分关于这对概念的分析只是基于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相关论述,较少提及马克思其他文本中二者的关系,更罕有指出一个事实,即马克思在晚期政治经济学批判文本中大量使用“对象化”概念,并且对“对象化”与“异化”的逻辑关系做出了新的建构。而“对象化”与“异化”的逻辑关系的变革,恰恰折射出马克思哲学方法论的变革。本文以概念史研究为基础,重新梳理马克思对这一对概念的运用和阐释,旨在深化对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方法论的理解。

一、人本学逻辑中的“对象化”与“异化”:从费尔巴哈到马克思

要想理解马克思文本中“对象化”与“异化”的关系,先要了解这两个概念的原初含义,及其在马克思文本中的出场语境。总的来说,马克思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都直接受到了青年黑格尔派特别是费尔巴哈的影响。起初,青年马克思对这两个概念的使用是分散的。而后,在费尔巴哈人本学唯物主义的影响下,“对象化”与“异化”逐渐成为马克思建构批判逻辑的一对概念。“对象化”对应于人的本真性的应然状态,而“异化”则用来指认和批判实然状态。

首先需要重新厘清马克思对“对象化”与“异化”的最初使用情况。“对象化”对应的德文动词为“vergegenst?ndlichen”,来源于形容词“gegenst?ndlich(对象性的)”,意为“使某物成为对象性的”。一种常见的误解是,马克思的“对象化”概念来自黑格尔。事实上,黑格尔从未使用过“对象化”,真正先于马克思而大量使用“对象化”的思想家是费尔巴哈。[1](P17)另一个往往被忽略的事是,马克思并不是从《手稿》才开始使用“对象化”这一概念的。在博士论文中,马克思就提出了自我意识的对象化的观点。[2](P61)显然,当时他的“对象化”还服务于自我意识哲学的唯心主义逻辑,也没有和“异化”构成逻辑上的对应关系。“异化”对应的德文动词为“entfremden”,原意为“疏远”、“脱离”,这是一个具有深厚黑格尔传统的概念,不过在黑格尔的哲学中,“异化”并不是一个完全消极的、需要被批判的概念,而是精神的辩证发展过程中的必然环节。马克思对这一概念的使用也开始于博士论文时期,当时,“异化”也不是一个批判性的概念,反而具有“现实化”的肯定性意味。[2](P52)

那么,“对象化”和“异化”是如何成为一对具有对立性意味的概念的呢?这可以追溯到费尔巴哈的人本学唯物主义转向。正是费尔巴哈对这两个概念的用法对青年马克思产生了直接影响。在《基督教的本质》《未来哲学原理》等文本中,费尔巴哈正式提出了关于“人的本质”的思想,并将其标定为基督教神学与思辨哲学的本质。这样,一种人本学的新思路就建立起来了。“新时代的任务是上帝的现实化和人化――就是将神学转变、化解为人本学。”[3](P245)这种人本学的新思路赋予了“对象化”以新的意义:“神学的客体不是别的,就是主体的、人的对象化了的本质(vergegenst?ndlichte Wesen)。”[3](P291)以“人的本质的对象化”为基点,费尔巴哈展开了对神学及黑格尔思辨哲学的批判。“黑格尔哲学通过将其整个体系建立在这种抽象活动的基础上,使人同其自身相异化了。”[3](P227)“绝对哲学就这样将人固有的本质、固有的活动与人相外化和异化了!这就产生出这个哲学加诸我们精神的支配和折磨。”[3](P280)在这里,费尔巴哈强化了“异化”的负面意义,并将“对象化”与“异化”对立起来,前者用来描述人的本质的本真状态,后者用来描述人的本质在神学与思辨哲学中的丧失和被支配状态。

由此可见,在马克思之前,首先将“对象化”和“异化”作为一对相对的概念提出的,是人本学唯物主义转向之后的费尔巴哈。受此启发,青年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将市民社会中的商业活动与金钱统治贬斥为“人的自我异化”[4](P192)。不仅如此,马克思还依循费尔巴哈的理解,为这种异化批判设定了一个逻辑的基点,即人的本质的对象化。“正像一个受宗教束缚的人,只有使自己的本质成为异己的幻想的本质,才能把这种本质对象化,同样,在利己的需要的统治下,人只有使自己的产品和自己的活动处于异己本质的支配之下,使其具有异己本质――金钱――的作用,才能实际进行活动,才能实际生产出物品。”[4](P197)在这里,“对象化”和“异化”尚未直接作为一对概念出现。但是,不难看出,青年马克思是依循费尔巴哈的从“对象化”到“异化”的思路开展其批判的,而这种批判的性质同样是人本学唯物主义的。

马克思的“对象化”与“异化”正式作为一对概念出现是在《手稿》中。青年马克思第一次搭建起经济学批判的基本逻辑架构,也第一次赋予“对象化”与“异化”这两个概念以原创性的独特内涵。马克思指出,人的类的特质在于“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4](P273),这应当表现在人的生产中,因为“生产生活就是类生活”[4](P273)。这是青年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一个新的说明。在现代生产过程中,劳动的对象作为“人的类生活的对象化”[4](P274),却没有使人真正实现自由的类生活,因为劳动对象并不属于生产者本人,而是被剥夺了。不仅如此,劳动对象被资本家剥夺和占有之后,还反过来成为了支配着工人不断继续劳动的奴役性力量。于是,“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4](P268)。既然劳动对象同时具有了人本学的意味,劳动对象的丧失也就被提升到了人的本质的丧失的高度:“异化劳动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生产的对象,也就从人那里夺去了他的类生活。”[4](P274)

这样,马克思就初步构建起了他的异化劳动的批判构架:以人的本质(自由的类生活)的“对象化”作为批判的逻辑基点,把现实劳动中人的本质的丧失和被奴役即“异化”作为批判的靶子。不难看出,马克思是在人本学逻辑的支撑下,用应然的“对象化”的理想状态来批判实然的“异化”状态。这是对费尔巴哈人本学异化批判逻辑的一种创造性的发挥。

二、经济学语境中的哲学透视:重新理解“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

在初次批判经济学的过程中,马克思不仅谈论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且创造性地将“对象化”与“劳动”结合在一起,提出了“劳动的对象化”“对象化劳动”。不过,以往的研究对这种结合的特殊性往往重视不足。有些学者将“对象化劳动”理解为人本学意义上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劳动,也有学者将其理解为人面对自然对象的永恒存在的生产劳动。这就引起了关于“对象化劳动”性质的争论:它究竟是人本学的概念,还是接近于后来的“实践”“生产”的科学概念?笔者认为,二者都不是――“对象化劳动”既不是一个暂时的、后来被马克思放弃的人本学概念,也不是一个科学的、可以被理解为物质生产活动的实践哲学概念,而是一个在经济学分析中偶然出场的经济哲学概念。进而言之,“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关系既不能被归为人本学的“对象化”与“异化”的关系,也不能被理解为后来马克思成熟理论中“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关系。在《手稿》中,马克思对“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的分析具有特殊内涵与意义,它不仅溢出了人们熟悉的人本学逻辑,而且对马克思后来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具有先导性作用。

我们还是先来看看《手稿》中的“对象化”究竟是怎样出场的。马克思说:“劳动的产品就是劳动(Das Product der Arbeit ist die Arbeit),这种劳动将自己固定在一个对象(Gegenstand)中,把自己变成事物性的(sachlich)了,这就是劳动的对象化(Vergegenst?ndlichung)。劳动的现实化就是劳动的对象化。”1[4](P267―268)这里的“Vergegenst?ndlichung”是一个名词,来自动词“vergegenst?ndlichen”。作为一个名词短语,“劳动的对象化”形容的是这样一个结果:劳动变成了对象性的东西,变成了对象。变成了怎样的“对象”呢?“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4](P267)可见,不同于我们过去的理解,在马克思的原文中,和“劳动”相结合的“对象化”并不是用来形容劳动“过程”,而是用砻枋隼投“结果”,即劳动产品的!马克思想要说明的是,劳动产品不是单纯外在的物性“对象”,而是以对象的形态存在的劳动。再简单一点,按照马克思自己的概括,劳动的产品就是劳动本身。

以上分析了“劳动的对象化”。那么,“对象化劳动”呢?在《手稿》中,“对象化劳动”是作为“劳动产品”的同位语出现的。马克思指出,人“自己的劳动产品即对象化劳动”[4](P276)2。需要注意的是,这里的“劳动”即“Arbeit”不是动词,而是名词。这是一个在中文语境下无法辨明而极易产生误解的问题。这个短语中的“对象化”是动词的第二分词形式,相当于描述被动态的形容词,因此,“vergegenst?ndlichten Arbeit”准确的汉译不是“对象化的劳动”,而应为“被对象化的劳动”。是什么被对象化了呢?正是“劳动”。也就是说,“对象化劳动”不是劳动主动地去把别的什么东西对象化,而是劳动本身被动地被对象化了。

由此可见,按照马克思的原意,“劳动产品”=“劳动的对象化”=“被对象化的劳动”,最后一个短语即通常所说的“对象化劳动”。“对象化”中的这个“对象”,不是指劳动过程中所面对的外部自然对象,而是指劳动最终所生产出的对象,就其本质来说,这种对象正是劳动本身。这样,青年马克思就把劳动生产出来的“对象”重新指认为“劳动”。

严格地讲,这番指认并不包含人本学的逻辑预设,而是贯彻了一条经济学的理论原则:“劳动是财富的惟一本质。”[4](P290)马克思是将“对象化”的逻辑转用于理解经济学语境中的“劳动”――在人本学语境中,人的产物就是人的本质的对象化;而在经济学的语境中,“劳动”则成为“财富”的“本质”,劳动的产物成为劳动的对象化。这里的“主体”已经不再是“人”本身,而是“劳动”。当然,此时马克思还没有准确区分“财富”和“价值”。但是,他已经将“对象化”的分析逻辑原创性地用于经济学阐释,实现了对劳动价值论的一种哲学透视和说明:劳动产品看起来是物、是对象,但其实是劳动。正是在这一点上,“对象化”才溢出了人本学的逻辑,马克思才超越了费尔巴哈。

阐明了“对象化劳动”的基本含义之后,再来理解“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之间的关系便有了全新的视角:马克思之所以要揭示“劳动的对象化”的秘密,不仅是要呈现“劳动”这一财富的本质,更是要进一步批判“异化”的经济现实。在理论上,劳动产品是劳动的对象化;在现实中,劳动产品却不归工人所有,而且反过来支配着工人的劳动过程,“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4](P267)。请注意,这里仍然是对经济现实的指认,同样尚不涉及人本学的逻辑预设。可见,在《手稿》中,马克思并不是一上来就用人本学的应然设定来批判现实,而是从经济学理论和现实出发,讨论现实的劳动过程中发生的“对象化”与“异化”,考察国民经济学所不关注的“对象即工人产品在对象化中的异化、丧失”[4](P269)。换言之,指认“劳动的对象化”是为了从国民经济学对劳动产品的分析出发,“从国民经济学的各个前提出发”[4](P266),进而证明“国民经济学由于不考察劳动者(劳动)同产品的直接关系而掩盖了在劳动的本质中的异化(die Entfremdung in dem Wesen der Arbeit)”[4](P269)1。一句话,揭示“对象化劳动”的道理,是批判“异化劳动”这一现实的前提。这种“异化”,不是从“人”的本质的应然设定中得出的,而是根植于对“劳动”的本质的理解,故而有所谓“在劳动的本质中的异化”。

至此,我们可以对“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原初关系做出两点概括。其一,“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都不是纯粹的哲学设定,而是基于经济学的研究。脱离经济学理论特别是脱离了劳动价值论,就会误将其看作纯粹思辨的、非历史性的话语,这不符合青年马克思真实的研究语境。“对象化”、“异化”概念本身都是哲学的,但在关于“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最初讨论中,它们所涉及的内容都是现实的――“对象化劳动”所表述的劳动创造财富的道理是现实的,“异化劳动”所反映的劳动与财富的颠倒支配关系也是现实的,是马克思通过大量实证研究的摘录笔记而确认的。马克思是在经济学的研究过程中发现了可以被描述为“对象化”和“异化”的东西,而不是预先就打算用哲学话语去“改装”自己所不熟悉的经济学。其二,“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出场首先是将理论与现实相对照的一种经验性批判。按照马克思最初的表述,“对象化”是基于经济学理论前提的描述,而“异化”是对经济学所掩盖的现实的批判。换言之,“对象化劳动”是一种理论透视,“异化劳动”则是在理论之外揭露了现实。二者不是两种劳动,也不对应于劳动的二重性,而是用理论与现实的反差关系来批判经济学理论的片面性,这种批判归根结底是一种基于经验事实的批判。

总而言之,马克思“对象化劳动”的提出是基于经济学的劳动价值论,而非人本学设定。限于经济学水平,此时马克思对劳动价值论还持有一种否定态度。[5](P20―22)他虽然提出了“对象化劳动”,却不是为了肯定劳动概念和劳动价值论,也没有由此出发进行深入的经济学分析。可以说,“对象化劳动”的出场是偶然的,其含义和性质也是极易被错认的。后来,马克思很快地转入了一种人本学维度的批判,这才有了前文分析过的《手稿》中人本学意义上的“对象化”和“异化”。在那里,“对象化”的宾语从“劳动”回到了“人的本质”。这说明,《手稿》中的“对象化”和“异化”的内涵与关系具有复调性质,不能简单地做出单一定性。但无论如何,对“对象化劳动”与“异化劳动”的阐释已经迈出了超越人本学逻辑的第一步。而这个被忽视的新的方法论的萌芽在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之后,在马克思晚期的政治经济学批判过程中,才展现出其深刻性与重要性。

三、历史唯物主义的经济学批判:用“对象化劳动”“活劳动”解析“异化”

在《资本论》及其手稿中,马克思大量使用“对象化劳动”,同时频繁使用一个新概念――“活劳动(lebendige Arbeit)”。在这一阶段,“对象化”与“异化”没有成对出现的情况,反倒是“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反复地成对出现。这说明了什么?笔者认为,马克思不再用“对象化”与“异化”的反差来表征现代经济关系,而是更多地通过对“对象化劳动”和“活劳动”的分析揭示现代经济关系的本质,从而实现了对“异化”现象的内在解析:在资本主义交换和生产过程中,“对象化劳动”和“活劳动”现实地发生辩证的互动,二者之间的颠倒支配关系最终表现为“异化”。一句话,“异化”其实正是“对象化劳动”颠倒支配“活劳动”的结果和表现。

前文指出,“对象化劳动”不是指劳动“活动”,而是指劳动“结果”,即劳动凝结成的“对象”。在马克思后来的论述中,真正用来形容劳动“活动”的概念是“活劳动”,而且,马克思明确将其与“对象化劳动”对立起来:“唯一与对象化劳动相对立的是非对象化劳动,活劳动。前者是存在于空间的劳动,后者是存在于时间中的劳动;前者是过去的劳动,后者是现在的诙;前者体现在使用价值中,后者作为人的活动处于过程之中,因而还只处于自行对象化的过程中;前者是价值,后者创造价值。”[6](P39)从这段话可以看出,马克思已经对劳动价值论和“对象化劳动”有了新的深刻理解:重点不是劳动在表象层面凝结为“产品”,而是劳动在抽象的层面形成“价值”;不是劳动产品被透视为“对象化劳动”,而是“价值”被透视为“对象化劳动”。以此为基础,劳动力并不掌握既有的价值即“对象化劳动”,却要不断创造新的价值。其中,超出劳动力商品自身价值的那一部分就构成了“剩余价值”。“价值只是对象化劳动,而剩余价值(资本的价值增殖)只是超过再生产劳动能力所必需的那部分对象化劳动而形成的余额。”[7](P377)

可见,马克思通过“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这两个概念,把资本家及其“资本”和劳动者及其“劳动”在现代生产过程中的关系,重新归结为两种形态的“劳动”之间的辩证关系。“活劳动”转化为“对象化劳动”,后者却反过来支配前者不断创造出剩余价值,这正是资本的形成和作用机制,也是资本主义“异化”关系的本质。这样,马克思就用“对象化劳动”和“活劳动”的新阐释破解了“异化”之谜。

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不再像《手稿》中那样,只在经验层面上强调“异化”现象的存在,而是真正说清楚了这种现象的生产关系基础,即资本在生产中对劳动的支配,从而说明了“异化”。剩余价值或剩余产品作为“对象化了的活劳动”[7](P442),转变为“异己的、外在的权力”[7](P442),成为“在不以活劳动能力本身为转移的一定条件下消费和利用活劳动能力的权力”[7](P442)。于是,资本主义生产中就表现出这样的颠倒:“劳动的产品,对象化劳动,由于活劳动本身的赋予而具有自己的灵魂,并且使自己成为与活劳动相对立的异己的权力(fremde Macht)”[7](P445)1。也可以说,“主体和客体的关系颠倒了。……劳动自身的这种对象化,即作为劳动的结果的劳动自身,则作为异己的、独立的权力与劳动相对立”[6](P125―126)。乍看起来,马克思还是从“对象化劳动”引出主体和客体之间的颠倒与“异化”;仔细分析,差别却是根本性的:只在“资本”的总体逻辑之下,在雇佣关系中,作为“活劳动”产物的“对象化劳动”成为资本,才会反过来驱使“活劳动”,从而形成“异化”。也就是说,只有从生产关系层面出发,从“对象化劳动”的循环增殖及其对“活劳动”的支配关系出发,才能阐明社会关系层面的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的现实对立和“异化”。

通过“对象化劳动”和“活劳动”,马克思还强调了现代“异化”关系的现实历史基础。社会财富的增长造成了不断堆积的“对象化劳动”对于“活劳动”的优势地位不断强化。“随着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对象性条件(gegenst?ndlichen Bedingungen)即对象化劳动,在对活劳动的关系(Verh?ltni?)中必然增长。”[8](P243)1正是这种优势造成对象化表现为异化。“劳动的客观条件对活劳动具有越来越巨大的独立性……而社会财富的越来越巨大的比重(Portionen)作为异己的和支配性的(beherrschende)权力同劳动相对立。这里强调的(Der Ton wird gelegt)不是对象化存在(Vergegenst?ndlichtsein),而是异化的(Entfremdet-),外化的(Ent?ussert-),外在化的存在(Ver?ussertsein),是不属于工人,而属于人格化的生产条件,即属于资本的巨大的对象化权力,这种权力把社会劳动本身当作自身的一个要素而同自己相对置。”[8](P243―244)2马克思这里的说法,并不是要单纯批判异化,而不批判对象化。后者恰恰是必然导致前者的真实历史基础。资本主义的异化既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资本主义雇佣关系的结果。“就这一点来说,这种扭曲和颠倒是真实的,而不是单纯想象的,不是单纯存在于工人和资本家的观念中的。但是很明显,这种颠倒的过程不过是历史的必然性,不过是从一定的历史出发点或基础出发的生产力发展的必然性。”[8](P244)

由此可,马克思在其晚期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对象化”和“异化”的关系做出了新的理论建构。乍看起来,1844年的马克思肯定“对象化”而否定“异化”,在后来似乎也依然如此。但实际上,马克思所实现的理论突破是根本性的。

其一,马克思超越了主体性的哲学视角,不再先在性地设定“主体”。在青年马克思的人本学批判架构中,主体性是第一位的,劳动者的劳动产品、劳动活动,都是由他的主体性派生出来的。而在后来历史唯物主义的分析中,马克思不再预设先在的“主体”,不是主体派生出了“活劳动”,而是“活劳动”本身成为了经济学分析中的逻辑“主体”。作为其产物的“对象化劳动”,反过来支配了“活劳动”,便成为了资本。这里只有不同形态的“劳动”之间的关系,而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主体与客体的关系。

其二,马克思不再主要停留在经验物性层面谈论劳动产品和劳动概念本身,也不再依据经验事实中的工人境遇来批判理论与现实的反差,而是深入到经济学理论的内在矛盾之中,通过“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的灵活运用,实现了对经济学逻辑的深层哲学把握,实现了对现代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科学说明。

其三,从逻辑架构上说,马克思虽然仍然由“对象化”出发,但本质上是以价值和资本关系的总体性建构为线索,最终导引出“对象化劳动”与“活劳动”之间的现实颠倒关系,并将之描述为“异化”。在批判模式上,马克思已经不是简单地从“对象化”到“异化”,而是用“对象化”和“活劳动”的辩证关系阐释“异化”。

总而言之,马克思对“对象化”和“异化”的概念内涵和逻辑关系进行了三次不同性质的理论建构,这三重建构逐渐具体化、深入化,反映了马克思在经济学研究基础上探索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方法论的进程。青年马克思人本学架构中的“对象化”和“异化”是用理想(人的本质的实现)去批判现实(人的本质的丧失),是一种价值性的、隐性唯心主义的批判;《手稿》中出现的“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的相关论述是用经济学理论(劳动创造财富)去对照经济现实(劳动者受制于财富),是一种实证性的、经验主义的批判;在晚期政治经济学批判语境中,马克思阐明了“对象化劳动”和“活劳动”的矛盾关系,从而结构性、历史性地解析了现实的“异化”。这才是真正内在性的、历史唯物主义的批判。

参 考 文 献

[1] 张义修:《“对象化”概念之于马克思经济学批判的哲学意义》,载《哲学研究》2016年第3期.

[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 L. Feuerbach. S?mtliche Werke, Bd. 2, Hg. Friedrich Jodl, Bad Cannstatt: Frommann-Holzboog, 1959.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5] 巴加图利亚、维戈茨基:《马克思的经济学遗产》,马健行等译,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81.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7]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8]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8.

劳动经济学现象范文第3篇

【关键词】资本主义 货币 劳动价值论

【中图分类号】A811 【文献标识码】A

迄今为止,起源于2008年华尔街的全球经济危机,已经延续了八年时间,虽然资本主义世界普遍宣称危机的起源地―美国经济已经明确复苏。但是,依照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学来看,这种复苏是有条件的或者有限度的。因为危机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所先天决定的,一旦资本主义的内在矛盾历史地发展到一定状态必然会爆发,如果出现复苏,那也是对外转嫁或者对内拖延的结果,本文就试图从资本主义的基本运行原理来解释这次经济危机复苏的原因。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逻辑起点―劳动价值论

马克思身处的时代是一个资本主义商品经济得到无限制发展的年代。在商品经济中,由于商品交易成为经济活动中主宰一切的事务与现象,于是,马克思认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占统治地位的社会的财富,表现为‘庞大的商品堆积’,单个的商品表现为这种财富的元素形式。因此,我们的研究就从分析商品开始”①。亦即,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一种发达的、普遍的商品生产,商品是资本主义经济关系的细胞形式,因此,马克思认为研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要从商品开始。商品就是交易中的产品,而要决定产品能够在市场上得到公平合理,令买卖双方都满意的交换,则取决于商品的内在价值。商品的内在价值究竟如何规定,就是马克思所创立的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基点。

首先,马克思将商品的经济学性质划分为使用价值与价值两个层面。如果产品不进入贸易流通,则只有具体的使用价值,这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一旦进入流通,则需要抽象的交换价值来决定其交换的性质,涉及到人与人之间的交换,就产生了商品的社会属性。使用价值涉及的是产品的具体物质属性,而经济学所关注的则是抽象的价值,亦即商品的内在属性。在马克思来看,不同的商品之所以可以得到等价交换,是因为它们之间拥有可以被通约的内在属性。这种不同商品的内在属性,就被马克思抽象为统一的商品的价值。一旦经济学只考虑价值,而舍弃具体的不同的使用价值,那么商品之间就取消了质的差异,而保留了量的差别,这就是马克思对商品的二重性所做出的分析。②

接下来的任务,就是要规定商品的价值。依照以上分析,商品的价值是把具体使用价值抽象掉的产物,它必须满足不同商品之间可以通约的要求,马克思就遵循古典经济学中劳动价值论的观念,将价值抽象地规定为“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③,这就从商品的抽象发展到了劳动的抽象,具体的使用价值则来源于创造不同产品的具体劳动。从此,人类的劳动也被划分为具体劳动与抽象劳动,具体劳动体现的是劳动的自然属性,抽象劳动则体现的是劳动的社会属性,这就是马克思对劳动的二重性所做出的分析④。

马克思为何选择了劳动价值论而非效用价值论,或者干脆像均衡价格理论那样忽视价值这个经济学概念,作为自己政治经济学大厦的出发点呢?原因在于马克思所接受的学术思想传统与西方经济学之间大相径庭。西方经济学中对价值概念的理解,基本源自于经验主义的立场,忽视其背后的抽象本质。而马克思的学术思想来自于德国古典哲学,重视对事物本质的抽象规定。按照马克思的社会本体论观点,世界历史是人与自然之间、人与人之间在社会这一舞台上,历史地向前发展的过程。沟通人与自然和人与人之间的则是“实践”这一纽带,历史在实践的过程中向前发展,主体和客体也在实践的过程中得到改造与发展,世界历史就这样地被创造出来。所以,马克思认为,劳动创造了世界⑤。既然如此,那么劳动在经济学中的作用,就不仅仅是创造出具体各种各样商品的使用价值,而且更是形成为决定商品内在抽象价值的抽象劳动。通过马克思的抽象法,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马克思将商品的价值定义为抽象劳动,其实就超越了西方经济学满足于对交易行为的表象分析,而深入到了对商品交易背后所体现的社会关系的分析。人与人之间的商品交换,体现着抽象劳动之间的交换和占有,也代表着人与人之间对世界的占有关系。⑥

对货币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分析

劳动经济学现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异化劳动;私有财产;私营经济

中图分类号:B0-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1-0057-02

一、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理论的论述

(一)异化及异化劳动的含义

《手稿》中最具特色的思想便是异化劳动。同时也是首次提出的重要理论观点。后来马克思主义哲学、政治学、经济学等不同学科也吸收了异化劳动的理论,异化劳动理论的提出同时也成为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中关键的一步。

“异化一词最早是17-18世纪的唯物主义者和契约论者提出的,意思是财产的转让、让渡。”[1]31黑格尔把“异化”作为一个哲学范畴进行了探讨,在“对象化”、“外化”的意义上使用“异化”。费尔巴哈也使用了“异化”范畴,提出“宗教是人的本质的异化”的观点。马克思批吸收了上述观点的合理之处,在经过对资本主义经济关系行进认真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马克思批判地吸收了黑格尔异化劳动是人的本质的思想,以人性的基本理解为尺度,对资本主义制度下的劳动异化进行系统分析,解释了异化劳动的表现。马克思认为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地活动”,而在资本主义生产中,人的劳动则处于异化的状态。在他看来,所谓异化,“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把自己的素质或力量转化为跟自己对立、支配自己的素质或力量,用以表达主体向客体转化的关系。”[2]28必须指出的是,异化必须是“人自己造成的对自己的否定”。而绝不是来自外部世界。马克思说:“劳动所生产的对象,即劳动的产品,作为一种异己的存在物,作为不依赖于生产者的力量,同劳动相对立。”[2]30所以这种同劳动相对立的劳动就是异化劳动。综上可见,所谓异化劳动就是人类生产的劳动产品,在一定条件下反过来成为了统治和支配人们的一种外在的力量。异化劳动的表现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二)异化劳动的表现

异化劳动的表现为一是从生产结果上看,劳动者同自己生产的劳动产品相异化,即“物的异化”。劳动者同自己的产品处于异己的对象关系之中――工人生产的对象越多,他能占有的对象就越少,并越是受其产品的奴役和统治。二是从生产过程上看,劳动者同其劳动活动的异化,即“活动着的异化”或“自我异化”。三是从人的类本质上看,人和自己的类本质相异化。四是从人与人关系上看,人与人相异化。

以上是马克思对异化劳动学说中关于异化劳动的四个规定的分析。马克思对异化劳动的论述和理解,克服了国民经济学的缺陷:关于异化劳动与私有制的关系。马克思认为,异化劳动同私有制有内在的联系。他指出:“私有财产一方面是外化劳动的产物,另一方面又是劳动借以外化的手段,是这一外化的实现”[2]31,因此,不像国民经济学坚持的那样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根源,实质是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结果。

二、异化劳动理论与私有经济的关系

在霍布斯、黑格尔以及马克思一些经典作家的理论中,资本主义是异化和异化劳动产生的社会根源,与私有制是密不可分的,“资本主义私有财产是异化劳动的现实表现形式,而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私有财产的本质。”[3]45所以,很多传统观点认为,异化及异化劳动是资本主义制度下特有的一种现象,社会主义制度是不存在异化现象的。但党的十五大提出:“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我们则更是明确提出了要坚持两个“毫不动摇”:“毫不动摇地坚持和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我们知道异化是资本主义社会的特有表现,但是在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社会,异化也是其必须要经历的,这是一种历史的发展规律,所以我们不能去消灭历史和规律,我们只能顺应这种历史的发展规律。因此我国现在要正视异化现象的出现,并且大力发展生产力,大力发展多种所有制经济,利用经济的所有制形式带动我们生产力的高度发展,使劳动成为人的第一需要,异化现象才会完全消失。

三、现阶段我国对私营经济的发展应持有的态度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重新确立了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随后非公有制经济因为所有制结构的改革也迎来了重要的发展机会,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三资”企业和港澳台商投资经济迅速发展,私营经济在我国社会经济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十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个体私营经济的发展速度成倍地高于全国经济增长速度,占GDP的比重从1979年的不足千分之一增长到目前已超过1/3,非公有制经济投资已占到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比重的50%。”[4]38据相关数据统计:“在40个工业部门中,非公有制经济在27个部门中的比例已经超过50%,在部分行业也已经超过70%,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主体。”[4]41从一些地区的经济发展来看,个体私营经济已经成为社会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为经济发展做出了很大的贡献。尤其浙江省最近几年,超过70%的GDP贡献都与私营经济的发展有关。与此同时,面对我国严峻的就业形势,非公有制经济由于经济上的飞速发展吸纳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极大地缓解了就业压力。截至目前,城镇75%以上的就业岗位都是由非公有制经济企业解决的,到一些中小型的企业就业成为了大多数农民除了种田以外的谋生手段。另外,很多国有企业的下岗员工在非公有制企业实现了再就业,尤其私营经济的灵活性让很多下岗人员当起了小老板,扩充了中小企业的队伍;而且最近几年,高校毕业生和复转军人也陆续到非公有制企业工作,不难看出非公有制经济的迅猛发展为人们就业提供了另一个选择,拓宽了人们的就业渠道。针对私有经济目前的发展情况,我们对此应有怎样的态度呢?

(一)鼓励、引导、支持私营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生产力的提高

在党的十五大上明确了我国在现阶段建设社会主义的特色经济,就要不断发展和完善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并指出:“这一制度的确立,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和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决定的。”这一新的政策的实施,让我们彻底了解了我国的国情,铲除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等于公有制经济加计划经济的错误理念。2002年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必须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必须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公有制为主体,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统一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中”。“两个毫不动摇”和“一个统一”,展示了我国私营经济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十七大的召开也为它的发展铺平了道路,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十七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坚持平等保护物权,形成各种所有制经济平等竞争、相互促进新格局。”[5]同时还指出:“要推进公平准入,改善融资条件,破除体制障碍,促进个体、私营和中小企业发展。”[5]十七大在非公有制理论上的最大亮点就是两个平等,即“平等”保护和“平等”竞争。这毫无疑问,在现阶段我国的经济发展中,私营经济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必须依赖其发展程度。

(二)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非公有制经济的合法利益和权力受国家的保护,国家并对其依法实行监督和管理

我国私营经济经过20多年的高速发展,其地位从“有益的补充”提高到了现在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依法保护私营经济的合法权利和利益,但是,私营经济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中的一种经济形式,仍然是一个新生儿,在为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着一些不利于社会和谐稳定发展的问题。

第一,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普遍而突出,私营企业劳动者合法权益受侵害现象已经成为构筑和谐社会必须面对的一项尖锐挑战;违法违规、违反市场秩序的现象较为普遍等,面对这些问题,我国政府和相关职能部门必须依法严厉打击,并且积极建立相关的法律机制对其进行制约。

第二,私营经济的大规模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也加剧了社会的贫富分化。国家应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提高低收入者的劳动份额。

立足我们的国情,生产力的发展就必须要发挥私有经济的巨大力量,私有经济带动了经济向前发展,表面上看是固化了异化劳动的形式,但是在现阶段,我们要实现共产主义的长远目标,我们必须摒弃意识形态上的偏见,让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私营经济)共同发展,向共产主义迈进,这也就是实现了由人的异化劳动向人的本质复归的过程。在此基础上,人在共产主义社会内所取得的自由表现为三个层次:(1)在非自由劳动的情况下对社会生产实行自觉控制所表现出来的自由。这是最低层次的自由。(2)在社会范围内人对生产实行自觉地有计划地控制,同时,个人劳动成为自由劳动。这是第二个层次的自由。(3)存在于真正的物质生产领域彼岸的以人类能力的发展为目的的自由。这是最高层次的自由。历史经过长期的发展,经过人的异化的扬弃,到这时就把人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了人自己。从这时起,人类自由发展、自由创造的历史才真正开始。毫无疑问,只有经过共产主义这个环节,用人的解放和人的自由才能实现这个人类本身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高家方.马克思主义哲学经典解析[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2010.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陈宇杰.《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研究[C]//马克思恩格斯经典著作选读.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劳动经济学现象范文第5篇

关键词:政治经济学 教学难点 对策分析

一、《政治经济学》教学难点

1.劳动创造价值。政治经济学中谈到劳动在人和自然之中,是借助于劳动资料完成的,需要和生产相结合才能产生价值,因此生产要素在价值的创造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具有使用价值,虽无法衡量,但都是通过劳动创造出来的。通过劳动生产的商品中,其劳动包括具体和抽象劳动。人类在劳动中在一定的物质上有一定的耗费,这就产生了具体劳动;同时人类在劳动中消耗了体力,称之为抽象劳动。这些都能确定商品的价值。

2.人的劳动影响价值。人的劳动影响到商品价值的产生,也是其创造的唯一源泉。随着社会物质水平的提高,各个生产要素都会对商品的价值形成产生或多或少的影响,这就需要在商品价值的创造中把握劳动和生产要素的相互关系。在劳动之外的其他生产要素是否能创造价值?劳动生产的结果从表面上来看都是人类本身所创造的价值,这些都离不开生产要素,由此可见,商品的生产价值是由人的劳动和其他的生产要素而共同创造的。生产结果是人类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只有通过人类的劳动才能实现;其他的生产要素都会直接或者间接地影响到人类的劳动效率,从而影响到劳动所创造的价值。其他的生产要素如科学技术本身不能成为价值的源泉,虽然科学技术是生产力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虽然它的进步作用显而易见,但与劳动创造价值理论并不产生冲突。同时物质资料的劳动不会产生价值,也不会成为价值的源泉。综上,可以说劳动是价值创造的唯一源泉。

3.劳动价值论与分配制度理论。不同的商品通过交换产生价值,其提供的效用决定其价值的高低。商品的价值不只是能通过劳动来创造,还要通过在生产的过程中各个生产要素共同去产生,各生产要素都参与商品价值的创造,提供了生产性的服务。劳动在商品的生产中不能离开劳动的对象和其劳动资料相互并且共同的作用,这些生产要素的投入都会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影响到商品的使用价值总量以及整个社会财富的总体水平,更甚至影响到商品的价值。劳动价值论是按照劳动创造的价值来分配的理论,而所提出的按生产要素分配和按劳分配其实与劳动价值论无关。

二、《政治经济学》教学对策分析

1.提升政治经济学联系实际的解释力。对于《政治经济学》的学习,给人的印象是枯燥无味的,这是由其学习内容的特点抽象而决定的。如果能够学以致用,那么《政治经济学》将会帮助我们用来对生活中出现的实际问题进行合理的解释,增强对其产生的理解力。我国在高速的社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许多实际问题都能够从这个角度去解释。如在我国转轨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医疗改革等方式的转变,和谐社会的建设问题,以及世界金融危机的爆发等现实问题,这些都能给我们带来一定的启示,都是其研究热点。在课堂上更多地融入这些问题,能提升其联系实际的解释力。

2.使用案例教学法。《政治经济学》课程的特点和一般的应用性课程不同,其内容抽象典型,其中有些相关的理论能在社会实践中找到实例,但是不是所有的部分都能用案例教学法来教学,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仔细选取部分理论,结合教学内容,并且善于寻找和生活实际相互联系的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实际案例来讲解抽象的理论,将两者联系起来进行案例教学,以增加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价值时,可以联系我们最贴近生活的房地产的价格波动来进行分析,也可以提供气象信息商品的劳动来让学生思考这是否能创造价值,还可以通过对电子货币信用卡的使用结合商品经济的基本原理让学生理解创造价值的劳动的内涵。讲到虚拟经济时,可以引进从亏损到盈利的案例,以及列举美国经济的短期衰退和以前的美国次贷危机、日本的泡沫经济和最近西班牙发生的经济危机等现实案例,结合资本运行的一般原理去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这样能够让学生轻松地掌握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能更好地认识到政治经济学的实质。

3.讲解联系重难点帮助理解。如讲授经济和财富的内容时,首先围绕两者,讨论其管辖,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辩证法对其进行精心分析。对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要进行重点讲授。同时对政治经济学的讲解要联系西方的经济学来讲授,要区分其研究对象和方法,从哲学的高度来进行比较分析。这样做不仅能让学生了解到西方经济学的积极意义及其局限性,还能明白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受到经济学理论的指导,不能相互替代,从而促进政治经济学的学习。

三、总结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快速深入的发展,《政治经济学》由其概念抽象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学效果的不理想。由此,要改进教学方法,增强对理论知识的解释力度,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让学生对《政治经济学》教学难点的理解得到迎刃而解,提升其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思维发展能力。

参考文献

[1]赵锡平 对政治经济学教学改革的思考与建议[J].人力资源管理,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