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案例

劳动经济学案例范文精选

劳动经济学案例

劳动经济学案例范文第1篇

关键词:公共支出;用途;非经济因素

为什么需要公共支出?主要原因之一当然是“市场失灵”,这是现代经济学的常识,此处不必详述。我们特别分析一下法国经济学家萨伊的观点:“政府不应当为用钱而用钱。”(把这句话和“消费自动创造生产”这一著名观点对比起来思考,颇耐人寻味。)有些时候,一国财政盈余量极大,此时,年终就面临如何开支或消费盈余的问题。对于地方政府,此问题未能妥善处理的后果尤为严重。本年盈余多,下一年上级政府乃至中央政府的转移支付可能就会缩减;本级政府下一年财政支出预算因须提交立法机关议决,也有可能缩减。从前在宽裕财政环境下行动的政府突然需要精打细算,任何政府都不愿“陷入”这种境地。此外,在特殊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下形成特殊鉴人标准,大兴土木的“大手笔”成为官员有开拓精神、目光远大的标志,结果,节俭反而成了仕途上的障碍。“迫切需要将钱花出去”与“为用钱而用钱”,二者之间并非没有关联,接下来,公共消费的目的可从五个方面加以考察。

首先,民政与司法费用,换言之,维持政府运转的财政支出,其中包括执行职务必须的费用;公务员的薪俸——“官员服务的代价”;旨在维持官场规矩的花销等。

从常理看,公务员的薪俸应与他所提供的服务挂钩,提供的服务多而好,所得报酬就多。针对服务恰好缺乏适当的量化指标,以致往往采用上班时间(如一天工作八小时)这一单一标准。在实务中,公务员的报酬取决于职级品类,各层级公务员的工资从而制度化。“付出小的代价自然不要指望得到好服务,付出大的代价也不一定得到好服务。”这一点对于纳税人与公职人员之间的关系也适用。考察“官员服务的代价”应特别注意公职所带来的其他收益。吸引才智之士进入官僚系统的是公职所带来的地位、权力、荣誉,以及安定的生活。一国面临整肃吏治的难题,有如把希望寄托于公职人员物质欲望满足后的内省与自律,不如转向公职的非物质产物,如果公职确实能带来社会公认的真实可信的荣誉,如果公职人员对无形荣誉的追求胜于有形的物质,如果担任公职之使命的感召力能抵御权力的腐蚀,那么,这个历来依靠经济手段去解决却始终无法解决的困难就消失了。公务员薪俸固然是公共支出的必备项目,收入与服务之间的关系却不是单纯的公共经济问题。

维持官场威仪的开销是政府为自己的消费。政府办公大楼高大雄伟,前方辟出辽阔的大广场,如此格局,方能体现国家公共权力的威严。豪华的办公用具;各种繁文缛节;内事外事往来迎送,宴饮招待,极尽奢侈。这些事情,对某些国家的国民而言,再正常不过了。对政府、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权威的服从与信赖,在不同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文化下有不同体现。如果高高在上是国民服从乃至畏惧的前提,那么政府行事“平民化”,从而节省开支,其好处往往抵不上“平民化”所导致威信下降的危害,在极端情形下,后者甚至是政权更迭的导火索。对于维持政府“外观”的公共支出,也不能从货币支出与货币收益的角度去考虑,不妨杜撰一个名词,称之为“奢侈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学”。

其次,陆海空军费用。常备军是一国对外维护国家主权,对内确保政权稳定的必备力量。随着劳动分工的发展,从军作战已成为职业,农民、地主、商人、资本家都不适宜临时从军,雇佣兵制逐渐为常备军制所取代。

常备军对于国家不可或缺,维持一支规模庞大的常备军是不小的财政负担。研发采用新武器,出国远距离作战等使军费更加高昂。除经济考虑外,常备军的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功能也不容忽视。常备军成为暴政的工具是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上常见的事实。如果军队过度介入非军事领域,成为一支活跃的社会力量,依靠暴力更换政府就可能成为惯例。出于减轻财政负担、确保社会内部稳定的考虑,常备军的规模及活动空间又须有所节制。

上面主要从经济层面,特别是劳动分工角度论述常备军问题。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意大利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学家莫斯卡在他的代表作《统治阶级》一书中,设专章论述常备军。现代国家没有必要再维持规模超大的常备军。如果反战的道德观长久发挥作用,加之各国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战争得以长期避免,那么,常备军还有存在的价值吗?莫氏以下述两个反问作了肯定回答:失去军队这一载体,军事精神和在军事生活中提纯的爱国热忱如何传递给下一代?常备军消失后,国家内部冲突的终极裁决力量是什么?

公共教育是公共消费的第三个领域。一般言之,教育因为不能直接带来经济效益而对资本家没有吸引力,关乎民族大计的事业既然无法依靠市场机制赢得投资,政府便该积极行动。

政府介入教育领域,产生两个问题。政府管理教育应持有什么样的价值取向?教育如此重要,政府是否有权强制国民接受教育,至少接受初等教育?

企业的投入与产出可用货币来衡量,教育事业则不同。教育事业的产出是无形且长远的,她对国家、民族的功效也许要几十年,甚至数个世纪之后才会明朗。政府每年拨付一定款项支持教育,年终就要计量其产出,用打理企业那种铢黍必较的态度去看待国民教育事业,除了使教育工具化、资源化之外,不会收到任何良好效果。

在《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学原理》上册论述“放任原则的例外情形”一节里,小穆勒提出“政府应强制人们接受初等教育。”教育非生活必需品,在可消费可不消费之间,用穆勒的话来说,“在自发接受与拒绝接受的商品之间。”到底接不接受,该听取“高明者”的建议,政府就应当扮演这一“高明者”的角色。强制教育与个人自决二者之间的兼容性,这里不展开详细讨论,下面考察中国教育界的一个现实问题。在中国教育体制下,一个人小学毕业,升入初、高中,如果不能考入大学或大专,他接受十二年(小学六年,初、高中各三年)教育与仅仅接受六年(小学)教育,二者并无本质差别。从家庭经济和人生风险的角度考虑,后者也许机会成本更小。家长——一般是有自决能力的成年人——不让子女继续升入中学,或小学未毕业,便让子女辍学,不完全是非理性行为。相反,强制教育,确切地说,政府劝导家长供养子女至少完成大学教育,常导致下述结果:一家人举债供子弟求学,不幸18岁高考落第,十余年学校生涯养成的文弱体质却不能适应低学历者最易谋取的体力活了。上面稍显极端的论述揭示了一个更一般的问题:对于社会而言理性的行为,于个人是否有利?对于个人而言理性的行为,于社会是否有利?

财政支持教育与投资产业,性质完全不同;政府应当扮演“高明者”的角色,这些观点应该不会引起多大异议。对于不同类型的教育,政府不应当采取单一的管理模式,这也是现代社会的常识。读书、写字(不是写作)、算术是个人谋生的三项基本技能,由政府支持的初等教育应以教授这三方面技能为主。一个人掌握三者,即使不进一步深造,自立已无困难。富裕家庭的子弟从小可以从家庭藏书中获取知识,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接受父辈及家庭教师的培养,免费公立学校对他们可能并无多大意义。劳工阶层的子弟占学龄儿童的绝大比例,却没有前者的机会,政府应承担这个阶层的教育费用。从财政收入的角度看,这一庞大群体也是政府收入的主要源头。

一个社会有幸享受高等教育的人少之又少,但以国家公共财政维持高等教育和科研机构并不是浪费。对于这些组织,要适当管理,使其不阻碍知识增长和教育改革。不过纵观人类教育史,大学却往往是妨碍知识进步的壁垒,先进思想只能在体制之外生长,很久以后,体制才会松开一条缝隙,一点一点接纳原先所拒斥的东西。可以说大学是时代思潮的实验室,各种保守观点、褊狭情绪都能在大学里找到温床。

政府重视初、中等教育,又不忽视高等教育,这便导致一个困难。财力有限的政府,应把财政资助的重心放在哪一边?在当代中国,免费义务教育、教育公平等的落实正实实在在地困扰着国民。

最后,个人出于私利(如送小孩到工厂当学徒)、兴趣而研究学问,自然无须公众负担学费。一些科目也不宜作为公立学校的必修课,萨伊点出的不适宜作为公费教育的科目是——宗教信仰。此前,英国的配第认为,宗教信仰关乎个人内心和行为之善,因为信仰,产生自律,从而不为恶。借教育来培养导人于善的宗教信仰,有利于社会福利的增进,所以“拯救人的灵魂、启导他们的良知所需要的费用”也属于公共经费。

公共支出的第四项用途是公共慈善事业。个人危难时是否有权利要求社会或政府救济?任何人面对不可预测的命运,都有可能陷入困境。眼下的富人有一天有可能也需要救济。公共慈善面向全社会,理宜由财政支持。私人出资兴办的慈善事业,可能拟定一些救助条件,如无犯罪记录,无不良嗜好等。政府承担的慈善事业对待求助者就不能设立此类“个性化”标准,这就是所谓的“公共性”;坚持入学机会均等的高等学校也有此“公共性”。公共慈善乃至社会保障实属阶层对立的缓冲机制,失去这一套缓冲,某一阶层的境遇日益恶化,而看不到希望,对立阶层的富足也无法长久保障。

公共支出的第五项是公共工程。无法准确估计公众从公共工程中所得的利益,其费用却可以估计。主要有三方面花费:土地、建造和维护。某些工程可省略若干项,如桥梁建设一般不需要土地费。公共工程开支方面有一个社会问题,财政拨付的款项在层层下拨过程中必然有损耗。这种损耗如何产生;各种公共工程中的损耗占财政最初拨款的多大比例;如何使损耗降到最小。这些问题须进行实证研究,这里不能全面分析。

“政府不应当为花钱而花钱。”公共消费或公共开支包括民政与司法费用、海陆军费用,还涉及公共教育、公共慈善、公共工程等领域。这些都是写进现代教科书的常识,上面从经济社会学的层面加以分析,根本上要表明:现实生活中的经济问题往往不是单纯的经济问题,如果要妥善处理,必须跳出狭隘的经济学的视野。

参考文献:

[1][意]莫斯卡.统治阶级[M].贾鹤鹏,译.南京:译林出版社,2002.

[2][英]穆勒.政治(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经济学原理:上册[M].赵荣潜,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97.

劳动经济学案例范文第2篇

关键词:聚集经济产业集群技术创新

根据党的十六大提出的要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的精神。如何走出一条有中国特色的高效率的新型工业化道路,需要研究具体的产业发展问题。而产业集群是一个需要引起足够关注和重视的问题。国内外大量的事实证明,以专业化分工和协作为基础的同一产业或相关产业的中小企业,通过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上的集中或靠近,往往可以有效地产生创新,获得集群创新优势。本文就从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来说明: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同时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创新。阐述产业集群与技术创新是相辅相成的、互相促进的关系。以期给我们探求实现中小企业创新活力和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组织模式提供重要的启示。

集群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理论

聚集经济原理是城市和区域经济理论中的经典思想。区域经济理论的创始人韦伯最早提出要加强对经济凝集作用的分析研究。他认为,聚集能够使企业获得成本节约的聚集经济,他对聚集经济下的定义是:聚集经济是由于把生产按某种规模聚集在同一地点进行,因而给生产或销售方面带来的利益或造成的节约。

根据韦伯的理论,聚集分为两个阶段:低级阶段和高级阶段。在低级阶段,单纯是由企业经营规模扩大而带来的生产聚集。高级阶段主要是扩充大规模经营的利益,将聚集经济视为规模经济利益,大规模生产的显著经济优势就是有效的地方性聚集效应。韦伯把产业聚集归结为:技术设备的发展。随着技术设备专业化的整体功能加强,技术设备相互之间的依存会促使企业地方集中化;劳动力组织的发展。一个充分发展的、新颖的、综合的劳动力组织可以看作是一定意义上的设备,它也十分专业化;市场化因素。这主要是购买和出售的集中;经常性开支成本。这主要是指基础设施利用的规模效应。从中揭示了聚集经济的一个重要性质,即聚集经济是一种通过规模经济和范围经济的获得来提高效率和降低成本的系统力量。

产业集群理论

产业集群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工业化进行到一定阶段后的必然产物,是现阶段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来源和集中体现。从国际范围看,产业集群是工业化进程中的一种普遍现象,是指相同的产业以及该产业的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企业,高度集中于某个特定的地区的一种产业成长现象。马歇尔、克鲁格曼、宾治、迈克尔·波特都对产业集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马歇尔认为,产业区域内的企业之间相互关系建立在相互合作、相互依赖和相互信任的基础上,企业群落有利于技术、信息、技术诀窍和新思想在群落之间的传播与应用。认为产业聚集本质就是把性质相同的中小厂商集合起来对生产过程的各个阶段进行专业化分工,实现作为巨型企业特征的规模经济生产。马歇尔还认为产生聚集的原因在于为了获取外部经济提供的好处。这种好处包括提供协同创新的环境、共享辅助性工业的服务和专业化劳动力市场,促进区域经济的健康发展,平衡劳动力需求结构和方便顾客等。

迈克尔·波特是哈佛大学教授,以研究竞争战略而闻名于世。他把产业集群纳入竞争优势理论的分析框架,创立了产业集群的新竞争经济理论。在《国家竞争战略》一书中,通过对10个工业化国家的考察,认为一个国家的产业竞争力,集中表现在这个国家内以集聚形态出现的产业上。也即许多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产业都与产业集群的形成分不开,产业集群在产业区域竞争优势的培养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从国内一些产业集聚区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看,在起步阶段也曾经历过“村村点火,处处冒烟”,到一定阶段后,才向特定区域集中,分工协作体系逐步深化。就同类产品而言,采取产业集聚方式的那些地方的竞争力,显著地强于没有采取这种方式的地方,而且出现了其他地区的企业向产业集聚地区转移的势头。

产业集群是技术创新的有效载体

技术创新这一概念最早源于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瑟夫·阿罗斯·熊比特的“创新理论”。按照熊比特创新的观点,“创新”就是建立一种新的生产函数或供应函数,即把一种从来没有过的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新组合”引入生产体系。在他看来,“创新”是一个经济范畴而非技术范畴,它不仅是指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上的发明创造,更是指把发明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引入企业之中,形成一种新的生产能力。具体说来,创新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引入新的产品或提供产品的新质量(产品创新);采用新的生产方法(工艺创新);开辟新的市场(市场创新);获得新的供给来源(资源开发利用创新);实行新的组织形式(体制和管理的创新)。与技术直接相关的创新即开发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是熊比特创新思想的主要内容。

产业集群所以能引起人们的高度关注,关键在于它具有较强的持续竞争优势。产业集群竞争力,不仅体现在市场占有率上,而且体现在增长速度、生产率、结构转化方面,尤其是在创新能力方面。波特从技术创新维度探讨了集群经济的竞争优势,认为产业集群能够提高集群内企业的持续创新能力,并日益成为创新的中心;企业之间的持续联系有助于企业通过相互学习来改进技术、机器及部件的适用性以及服务与市场观念;产业集群的柔韧性及迅速行动的能力,集群中的企业拥有认识创新机会的良好“窗口”,有助于企业抓住市场机会并采取创新行动;发生在企业群落内的竞争压力、潜在压力和持续的比较也构成了企业集群的创新动力。波特的解释符合现代技术创新的特征,其中不仅包含了无意识的知识外部性,也考虑了有意识的创新协调和合作,同时强调了竞争的作用。

集群内有效的竞争压力,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从波特的集群理论可知,企业集群竞争环境因素的集中作用有利于集群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增强集群的竞争能力。可见,要发挥集群竞争优势,促进集群技术创新,关键就是要注重竞争环境因素的作用。波特认为,竞争环境有四个组成因素:生产要素;需求条件;相关产业和支持产业的表现;企业的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波特强调只有在每一个要素都积极参与的条件下,才能创造出企业发展的环境以促进企业投资和创新,因而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集中是必要条件。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集中造成的竞争压力可以提高创新能力,但更为重要的是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集中而形成的企业集群将使四个基本要素整合成一个整体,从而更容易相互作用和协调提高。这就是波特企业集群竞争优势理论。

一项技术创新是源于对问题或需要的研究,通过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方法与手段解决问题或满足需要而形成一种新的技术;当它具有一定的商业价值时,常常以技术转让与模仿等方式而扩散,成为一种被公认的新技术,完成了一项新技术的创新过程。在产业集群中,比邻而居的企业之间由于频繁的交往和经常性的合作,产生了面对面的观察与学习的便利性,能够大大增加“公共参与”,弥补中小企业学习能力的不足,获得集群外部企业无法得到的成功与失败经验,增加企业创新的成功率。一项技术创新很容易为其他企业所发现,集群内的企业相互比较,通常将竞争对手的产品、费用的构成及技术状态作为其比较的标准,由此形成巨大的区内竞争压力。对竞争对手动向的了解迫使企业加快技术创新的步伐,改进产品和服务以保持领先地位,创新企业会获得巨大的经济效益,而表现差的企业会不断谋求创新,否则只有遭受淘汰的命运。通过技术转让与模仿,该项技术创新较容易地在集群内消化、吸收与模仿,从而推动整个行业的技术进步。产业集群的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集聚创造了相互信任的条件,从而降低了组织创新活动的交易成本。集群内企业的深度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规模可以很小。这样实施创新活动所需要的固定资产投资很少。专业化分工使得企业日益专精于某一项技术,使得每个企业负担的技术创新投资成本大大降低。创新活动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活动的交易成本。在集群内企业之间合作的交易成本比集群外的要低。

信任是产业集群的特征之一。集群内企业之间地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位置的接近,产业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同一性,正式与非正式交往的频繁,是企业与企业之间、人与人之间更容易建立起稳定和持续的关系。有利于技术、管理知识的交流和人力资源的培养与利用。类似硅谷“酒馆谈话中的技术转移”现象,在产业聚集区也普遍存在。一家企业采用了新的技术和管理方法,其他企业易于就近模仿。专业人才和熟练工人,不在某家企业干了,可方便进入同类的另一家企业,存在着人才供给上的“外部性”。创新是一种社会的集体努力,一种合作进程,其中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主要依赖于广大社会群体(包括员工、供应商、顾客、技术协会、培训团体等)的知识交流与碰撞,而不是主要依靠个别人的想象。产业集群化的发展,方便了“集体学习过程”,信息、知识和最佳实践在集群内快速传播,为知识和信息在企业之间的迅速流动和扩散提供了基础条件,从而有利于创新并提高创新的速度,提高了企业和机构的创造能力。

产业集群有利于创新过程的实施。创新通常是一个系统的过程,把不同团体的创新知识联系在一起,使之健全完善到可以进入市场。本地化的完整的产业链,产生一种外部经济性以促使这种创新过程的实施。由于是本地化的深化的分工,企业可以专注于非常细小的领域,这样,任何细小的技术创新都可以以独立的企业方式进行实施。由于专业化的劳动力市场的存在,技术工人可以就地解决;专业化的供应商解决投入品问题;专业化的服务机构协助创新实施;还有集群内适合于特定行业的特殊的基础设施,如专业化劳动力市场、技术创新和教育培训机构、产品质量检测中心、物流中心等,都有利于创新过程的实施。

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在于创新

培育创新网络。产业集群的生命力就是持续创新。一些具有强大技术创新能力的产业集群都是以科技创新系统为基础的。世界上很多成功的产业集群都是借助于集群与技术创新的互动而发展起来。良好的技术创新系统,为技术创新提供了很好的“栖息地”,有力地促进了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如果在产业集群内出现技术创新停滞或者技术断层,产业集群就会衰亡。中小企业在技术创新中所存在的劣势,并不是因为它们“小”而造成的,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它们孤立和分离所致。如果在一定的环境下,那些相互关联的中小企业能够形成空间集群,实现集群式创新,既不会损失单个独立的中小企业所具备的创新行为优势,又可以获得大企业才拥有的创新资源优势,从而达到创新活力和创新规模经济的有机结合。因此,集群式创新是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

要使产业集群保持持续创新的能力,就需要把特色工业园区培育成创新网络。按照高起点、高集成、高关联的需求,选好区域主导产业和主导产品链,作为带动全地区经济增长和腾飞的切入点,以新兴技术为重点,以高新技术企业为依托,以大容量、高市场占有率、高效益的优势产品为龙头,集中实施应用基础研究。创新网络是一个复杂的动态的知识系统,内部各部门要素尤其是专业性知识与人才的流动会促使工业园区内企业间的学习和创新,同时也会促进创新中心(比如高等院校和研究单位)与企业的合作创新。

创新网络中,活跃的企业家群体是产业集群创新的重要源泉。熊比特强调,创新、生产要素的新组合和经济发展的组织者是企业家;企业家的发明与创新是长期经济周期背后的驱动力。要充分考虑本地区的文化特色,鼓励文化创新,营造一个有利于区域创新的文化氛围,在全社会形成崇尚知识,尊重人才,鼓励创新、敢于创新的新风尚,组织企业家沙龙,鼓励企业家交流和培育有创新意识的企业家精神,使创新意识贯穿于人们的思维和行为之中。受知识溢出的影响,集群内企业对技术创新的模仿和应用可能会挫伤创新企业的积极性,政府对这类问题应进行政策干预,建立风险投资、技术共享、信息交流等支撑体系,并建立创新补偿机制。

创新网络还应该是一个开放的知识系统,保持创新网络与外界资源的互动,尤其是对国内外相关产业技术发展和市场信息的及时了解,才能保证创新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最新变化。

提高与市场的对接能力。波特认为,产业集群成功与否最终取决于市场。马歇尔在研究英国原生态工业区时发现,市场的自发力量可以促成产业集群,即消费者对消费品和劳务的需求通过市场刺激了生产的集聚。集群的发展与区际分工和区际贸易高度相关。因此,集群内企业必须保持与市场的良好对接。这种对接不仅包括国内市场,也包括国际市场。正如联合国贸易和发展署前秘书长加梅尼·科里亚说所说的:“全球化是一列飞驰的火车,乘上者能达到新的境界,而误点者只能靠边站”。我们必须顺应全球化发展的需要,走出国门,大力实施国际化营销战略,积极主动参与全球经济一体化。

参考资料:

1.田英华编著,最著名的经济学家最经典的学说[M],中国经济出版社,1994

2.迈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华夏出版社,1997

3.(英国)马歇尔(朱志泰译),经济学原理(中译本)[M],商务印书馆,1965

4.仇保兴,中小企业集群研究[M],复旦大学出版社,1999

5.汪少华、周景春,浙江小企业与大市场对接及其绩效研究[J],浙江社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2000(4)

劳动经济学案例范文第3篇

(一)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西方经济学是一门理论性极强的课程,是西方国家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理论概括,因此一方面它与我国现实国情存在差别,让学生很难在现实中找到相应的案例;另一方面随着理论难度的加深,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逻辑推理和分析能力,对理论的假设和相应的图表、数据统计和公式推理进行理解分析,这些都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下降。例如,无差异曲线、预算线、等成本曲线、等产量曲线、拉弗曲线以及产品和货币市场均衡下的IS-LM曲线。而在西方经济学课程中引入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可以很容易的从案例中分析出经济学原理和概念,将抽象的经济学概念形象地展现给学生,一方面西方经济学案例涉及的是学生身边的经济问题和焦点问题,能吸引学生足够的兴趣主动思考;另一方面通过探究性的问题让学生不断地思考和探究,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究。例如,机会成本的概念很抽象,教材的解释是“稀缺性资源有很多种用途,当我们选择其中某一种用途时必须放弃其他用途而放弃的相应用途产生的最高收益”,可以结合让学生结合上大学产生的学费、生活费和高中毕业直接出去工作所得到的收益来谈论上大学的机会成本。或者谈论暑假放弃暑期打工的收益和家里的一日三餐,而出去旅行并产生费用的机会成本。

(二)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是探究式案例教学所要达到的目的之一,教师通过一些好的案例,给学生提出一些引导性的探究问题,让学生对学习的内容进行运用,以小论文的形式或者课堂谈论的方式展开。例如教师在讲授供求理论的时候,就可以提供产品价格方面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城市中商品房价格居高不下,而电子产品价格却是在不断下降的原因,分组讨论后画出相应的供求曲线的变动情况,并在课后时间完成一篇探究小论文。另外教师在讲授资源的稀缺性和机会成本的时候,可以经济学家们最喜欢议论的“大炮和黄油”为案例,讨论分析大炮和黄油的机会成本,如何在这两者的资源配置找到均衡。自主探究还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分组辩论的方式展开,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应变思维。例如,教师在讲授价格与供求定理的时候,可以当下火车票调价问题让学生分组进行辩论,从经济学角度辩论火车票是否应该降价。

(三)培养学生的多向思维能力

对于相同的案例和问题,每个人都会有不一样的看法和处理方式———探究式案例教学就是要让学生在社会生活的案例中充当角色,置身于一定的情境下,引导学生利用经济学知识进行思考。通过这种参与案例分析的方式,培养他们的思维习惯和系统的思考方式,让他们能以大局的角度来分析,培养创新精神。由于案例本身是比较自由开放的,不再有什么标准的答案,这样学生能够畅所欲言,在教室的引导下进行的讨论就是各种思维方式的碰撞,这本质就是在于强调学生的多向思维。

二、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教学应用的方式

(一)探究式案例分析作为理论讲解的一种方式

教师在讲解经济学理论的时候,可以将所选取的合适案例穿插在理论中,比如可以以简单的案例作为引入,在案例的阅读中,进行经济学概念的解析,一方面加深概念的理解,将抽象的概念形象化,另一方面可以吸引学生的兴趣,故事性的分析远比纯粹的概念讲解有意思。利用案例帮助学生进行经济学理论的理解,让学生理解起来容易,学起来轻松。例如在讲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时候,可以用吃饭的例子(刚开始吃满足感是最大,之后越吃越不想吃)来让学生自己感受这个规律;在讲解供求规律的时候,可以举季节性水果刚出现的时候供应不足,价格高,然后逐渐供应量增加,价格慢慢降低,这样的案例随手拈来,但却能起到很好的效果。让学生在案例分析中理解这些规律,然后再上升到理论层次,这样学生对经济学的原理理解就很容易,教学质量也就提高了。

(二)以辩论的形式进行探究式案例教学

教师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选择一些适当的热点问题作为案例,让学生阅读的同时,提出一些具有议论性的探究性问题让学生进行辩论。比如“,收入分配是要公平优先、兼顾效率,还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经济增长是要效益优先还是环境优先“”人民币是否应该升值”。这类案例都是可以让学生从正反两方进行辩论,而且可以能启发学生进行多方面的思考,促使学生查阅相应的资料,增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地调查探究的方式

探究式案例教学强调学生的分析问题能力,在西方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可以让学生去实地考察,通过自己的调查分析来帮助理解经济学理论和解决实际问题。例如,在讲解价格歧视知识的时候,可以让学生去调查周边的人对价格歧视的认识,以及价格歧视的具体实施方式,并讨论分析这种价格歧视方式的对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情况。通过这种实地探究的方式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和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对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的认识错误

探究式案例教学已被越来越多的课程和教师所接受,但目前很多教师对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的认识存在错误,探究式案例教学有时候被认为是在教学中的举例方式,就是教师在讲完课之后进行列举案例、提问问题,让学生起来回答。这种举例提问方式太过单一,并不是探究式案例教学,没有脱离传统的教学方式。探究式案例教学应该是将案例作为理论教学的媒介,而非加深知识印象的工具。因此探究式案例教学并不是简单的举例提问,两者是有差别的。第一,探究式案例教学中,案例占据重要的地位,学生是案例探究的主体,教师作为案例探究的引导者,意欲引导学生进行案例探究讨论,各抒己见,或者将案例作为理论学习的一种方式。而举例提问仅仅是老师对个别同学的提问,基本不存在学生之间的互动,而且案例也仅仅是在教室上完课之后才用到,没有起到其该有的效果,教学质量也就无法提高。第二,探究式案例教学中,学生有独立的思考时间,而举例提问没有太多的思考时间。第三,探究式案例教学是让学生自主学习、思考,锻炼分析能力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像举例一样仅仅是对经济学概念的说明和理解,应该将理论和案例分析结合起来,才能有效的理解和运用所学的经济学知识。

(二)国内的西方经济学教材缺乏相应的案例

目前我国高校经管类专业的西方经济学大多用的是国内的教材,而国内教材以高鸿业主编的西方经济学为经典,其特征就是理论性特别的强,偏向于理论分析和逻辑推理,概念性质的知识点太多,而相应的案例却非常少,总之就是枯燥乏味,标准的教材模板。而国外的西方经济学的教材几乎每页都有案例,以案例分析分主,侧重通过案例解释经济学理论和原理、解决经济现象和问题,很多教材会在案例中附加一些形象的漫画,比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和萨缪尔森的《经济学》。事实上这些教材畅销全世界也证明了案例丰富、通熟易懂的经济学教材不仅适用于经管专业,也适用于社会中初学者。但是国内的教材的案例基本来源于西方国家,与我国的社会经济背景相差甚远,在实际教学上很难推广。因此,国内的西方经济学课程使用国内教材,更需要教师加强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用简单易懂的案例将抽象的经济学理论和原理形象化。

四、提高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在西方经济学教学中的应用

(一)选取案例要与中国国情相符合、和大学生相关

国外的西方经济学教材译本中的案例大都是国外的,与中国国情不符合,有些能适用我国大学生,但由于案例与学生不存在关联,没有切身体会,很难置身于案例的情境中,因而也就没办法达到探究式案例教学的目的。因此,教师在收集西方经济学案例的时候,应选取那些与当下经济热点相关的,和大学生生活联系比较紧密的案例,从而在案例探究的过程中能更好的结合当下的经济形势。例如2015年是大学毕业生就业最难的一年,就业一直是我国的热点问题,因此,在讲到供求理论和失业理论的时候就可以选择大学生就业难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当下的经济形势,从供求和价格角度分析大学生就业难的宏微观原因,还可以让学生自己去人才市场实地探究更深层次的原因,比如劳动者的职业技能与雇主的需求存在不对称。另外,选取案例还应该和大学生相关,能够引起大学生的探究兴趣,也不用提出太难的问题,让学生不知道从何阐述观点。比如讲解价格歧视的知识点的时候,就可以用中国通讯市场价格的案例,探究通讯市场价格是否存在价格歧视这类和大学生息息相关的问题。能启发学生独立思考,有自己的观点,教师在顺势引导,就能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二)在案例探究过程中需要教师的适当引导

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就是要打破传统的“讲授-接受”模式,从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因此,在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应该是教学的主体,而教师要做的是指引学生的思考和讨论,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让课堂真正属于学生。因此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中,学生应该贯穿始终,从针对案例分析进行查阅信息,独立思考,课堂中对案例进行探究,再到课后对案例进行总结,都应该让学生参与其中。如果出现有些班级在经济学案例讨论中气氛不够激烈,没有应有的讨论气氛,则教师应该在进行案例探究之前先活跃班级的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鼓励积极响应发言的学生,另外也要让学生认识到在西方经济学的课程学习中应该畅所欲言,有自己的思考。总之教师应该在探究式案例教学模式中保证学生的有效参与。

(三)建立探究式教学案例资料库,做好教学总结工作

劳动经济学案例范文第4篇

关键词:公允价值计量;企业价值;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全面收益;产权功能

20世纪70年代以来,随着社会经济环境的急剧变化和不确定性的增加、长期通货膨胀、经济的虚拟化和金融工具的大量创新应用,使得原来的以受托责任为主要目标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计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此背景下,公允价值逐步进入人们的视野。1969年以来,美国APB及后来的FASB逐步了大量涉及公允价值的准则,从而使公允价值步入了实质应用阶段。2002年,国际会计准则中涉及运用现值和公允价值的比例约占60%(谢诗芬,2004);2006年9月,FASB发表了SFAS157号“公允价值计量”,为公允价值及其运用建立了完整的计量和披露框架。我国也于2006年2月了新的会计准则,其最大亮点就是大量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反应了国际会计趋势。

1对公允价值的认识

真实和公允是人们评价财务报告的重要标准,强调财务信息的客观,公正,不偏不倚,即公允地表述企业经营活动的过程和结果,但要做到公允表述,就得借助于公允价值计量。

1.1公允价值(FairValue)的涵义及实质

IAS32号(1995)认为公允价值是“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当事人自愿据以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

FASB157号(2006)对公允价值定义为:“在计量日当天,市场参与者在有序交易中出售资产收到的价格,或转移负债支付的价格。”

中国2006年新的会计准则把公允价值定义为“资产和负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1.2公允价值的基本特征

通过以上几大会计体系的比较,我们发现公允价值有以下基本特征:

(1)公允性。交易双方在公平交易中形成的价格对企业各利害关系人来说往往是最为公允的。而公允性特征来于其形成的重要前提——公平市场,这意味着买卖双方都是平等自主的主体,其交换目的是出于正常的商业考虑。

(2)熟悉情况的,自愿的当事人。交易双方对特定交易的性质,特征,用途及计量日的市场状况都有相当的认识,而且交易是出于对己方利益最大化考虑,无外来压力的迫使,从而确保买卖双方能够在交易中各得所宜。

(3)现时性。公允价值计量的目的在于满足企业众多相关者的决策需要,因而应当提供相关及时的信息。公允价值是在“计量日”所发生的一种价格确认或预计。

2公允价值计量的全面收益对对企业价值的影响

经济学收益为“那部分不侵蚀资本的可予消费的数量”,并将收益视为“财富的增加”(亚当•斯密,1776);后来的英国经济学家J.R.Hicks(1946,ValueandCapital)将收益定义为“在期末期初同样富有的情况下,个人或企业可以在该时期消费的最大金额”。

而传统收益是基于收入费用观和当期经营观的,以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为基础,按照配比原则计算当期结果。而经济收益是基于资产负债观和总括收益观。将收益视为企业在某一期间内经济资源或资本的净增加;企业收益既包括本期营业收益,又包括非正常收益和资产重估收益。用公式表示为:

经济学收益=期末净资产公允价值-期初净资产公允价值-本期投入资本+本期收回资本

由于净资产市场价值计量的可靠性,经济利润的应用收到很大的限制,全面收益的概念最为接近经济收益。FASB在1980年发表的第3号财务会计概念公告《企业财务报表的要素》中提出了利润(earings)和全面收益(comprehensive);1997年,FASB在130号财务会计准则《报告全面收益》中要求企业必须在财务报告中报告全面收益。用公式表示为:

全面收益=利润±其他收益(包括已实现收益和未实现收益)

用全面收益代替传统收益已成为当前收益计量发展的总趋势(陈美华,2006),作为一种复合的计量手段,能够使会计学收益向经济学收益转变的计量属性只有公允价值。

3公允价值计量的产权功能对企业价值的积极因素

产权会计理论认为会计从最根本上讲是产权结构变化的产物,是为监督企业契约签订和执行而产生的(伍中信,1998)。产权功能是指产权制度所产生的社会效用。现代企业作为一个契约集合体,面临着各利益相关者的经济诉求。通过产权的设置、界定、安排及变更可能影响各利益主体的决策,最终产生不同的社会效果。产权功能主要有保护利益相关者的利益,资源配置功能和激励功能,公允价值计量使得产权功能更为有效的发挥,而这些功能的发挥最终会有利于企业价值的创造。

4结语

从长期来看,会计计量属性的天平逐渐从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向公允价值倾斜,随着资本市场的日趋发达和估值技术的完善,未来公允价值将会有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中国2006年的新的会计准则虽然只在金融资产、非货币交易、债务重组、非同一控制下的合并等项目采用了公允价值计量,但一定程度上已反映了国际会计的趋势。企业价值来源于劳动、资本、技术等各项资产的有效结合,反应了企业能给股东及利益相关者所带来的经济利益的大小,受其资本结构、技术创新、品质服务、营销体系、管理文化的限制。作为一种复合性的计量方法,公允价值计量比传统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成本更能有效的反映企业价值。虽然计量方法不会对企业价值构成实质性改变,但公允价值却会能全面有效的反映企业现金流量和盈利状况等价值评估要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投资者及相关利益人的判断,影响企业发展,最终会对企业价值产生一定的作用。同时,公允价值最能有效实现企业的产权功能,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和激励作用会对企业价值产生积极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北京:中国财政金融出版社,2006.

[2]谢诗芬.公允价值:国际会计前沿问题研究.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2004.

[2]夏成才,邵天营.公允价值会计实践的理论透视用.会计研究,2007.

[4]葛家澍.关于在财务会计中采用公允价值的讨论.会计研究,2007.

劳动经济学案例范文第5篇

关键词:正泰集团技术创新问题对策

本文《正泰集团技术创新问题与对策研究》在阐述了技术创新等有关理论的基础上,从分析正泰集团技术创新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入手,以实践和理论的视角对企业技术创新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简要介绍了正泰集团的企业文化、技术创新现状及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特点,剖析了正泰集团未能规避和适应不健全的技术创新法制环境、技术创新融资困难、技术创新激励不到位、对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企业不善于利用外部技术来源等问题及成因,并提出了推动民营企业正泰技术创新需规避和适应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技术创新融资困难问题、建立对企业内部创新人员的有效激励制度、加强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以及加强与外部技术主体的合作等相应对策。

第1章引言

1.1问题的提出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民营企业发展迅速,主要经济指标都保持了持续增长的势头,并逐渐成为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推动科技进步、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但是,民营企业也面临着许多困难和问题。如何建立完善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体系,推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和发展,为我国经济增长做出贡献,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因此,研究和探讨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有关问题具有一定的现实和理论意义。

1.2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1.2.1研究的思路

本文在对企业技术创新等相关理论知识了解、掌握的基础上,通过对正泰集团技术创新现状的相关调查资料研究,分析了企业技术创新的客观必然性。结合正泰集团技术创新的现状,指出了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并分析了问题出现的原因,提出了推动正泰集团技术创新的对策。

1.2.2研究的方法

本文采用了定性分析法,调查和文献研究的方法。定性分析法就是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分析,具体地说是运用归纳和演绎、分析与综合以及抽象与概括等方法,对获得的各种材料进行思维加工,从而能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达到认识事物本质、揭示内在规律。调查法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状况的材料的方法。调查方法是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研究中常用的基本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法、观察法等方法以及谈话、问卷、个案研究、测验等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有计划的、周密的和系统的了解,并对调查搜集到的大量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从而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文献研究法是根据一定的研究目的或课题,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地、正确地了解掌握所要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文献研究法被广泛用于各种学科研究中,作用是能了解有关问题的历史(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现状,帮助确定研究课题;能形成关于研究对象的一般印象,有助于观察和访问;能得到现实资料的比较资料;有助于了解事物的全貌。

第2章企业技术创新有关理论概述

2.1企业技术创新的涵义及内容

2.1.1创新的涵义及内容

创新(Innovation)一词,来源于1912年美籍奥地利经济学家约.阿.熊彼特(J.A.Schumpeter)的成名作《经济发展理论》(TheTheoryofEconomicDevelopment)。约.阿.熊彼特(J.A.Schumpeter)提出“企业家将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一种从未有过的新‘组合’,通过引入生产系统以获得‘超额利润’的过程”的创新概念。熊彼特提出的“创新”或“新组合”,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开发新产品,开发市场上从未出现过的产品,或者是生产的产品有了本质上的改变;采用新工艺,首次采用新的生产方法,新方法是技术发展的推动和市场需求拉动的结果,具有质变性质,或者是对原有生产工艺的改进,新改进是经常发生的、渐进的量变过程;利用新资源,采用新的材料或半成品,或者是原有的材料或半成品有了新的用途;开拓新市场,开辟从未进入过的市场,或者将原有的市场细化,即用产品的多品种市场取代单一品种的市场;确立新的生产组织与管理方式,也称为组织创新,即改变企业组织结构和变革资产形态。

2.1.2企业技术创新的涵义

基于研究者的研究视角不同,有关技术创新的定义总体上可概括为三个

方面。从经济学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是在企业建立新的生产函数,技术创新的结果将直接影响成本、价格与利润,因而侧重于分析技术创新的经济后果;从技术学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是在技术原理不变的情况下技术形态的转化过程,是从发明技术向构想技术、设计技术、试制与试验技术、生产技术、产业技术不断转化的过程,因而侧重于分析技术创新的技术发展过程;从管理学的视角,认为技术创新是企业家建立高效能、低成本的生产经营系统的过程,重要的是建立健全一个善于接受创新的组织结构,使劳动者能在组织内自觉地从事创新活动,因而特别侧重于分析技术创新诸阶段的组织与管理。结合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视角,企业技术创新的涵义可概括为企业家抓住市场潜在的盈利机会,在企业的经济活动中引入新产品或新工艺,通过建立效能更强、效率更高和生产费用更低的生产经营系统,实现生产要素的重新组合,达到在市场上取得成功的最终目标的活动。

2.1.3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

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处于主动地位,就必须顺应甚至引导社会技术的进步,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一定的技术都是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来实现的,企业技术创新的内容主要表现在要素的创新、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和产品的创新三个方面。

(1)要素创新

企业的生产过程是一定的劳动者利用一定的劳动手段作用于劳动对象使之改变物理(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化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形式或性质的过程,参与这一过程的要素包括材料、设备以及企业员工等三类。材料创新,材料是构成产品的物质基础,材料费用在产品成本中占很大比重,材料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产品的质量。设备创新,设备是现代企业进行生产的物质技术基础,不断进行设备创新,有利于改善企业产品的质量,减少原材料、能源的消耗,节省活劳动的使用。人事创新,任何生产手段都需要依靠人来操作和利用,企业在增加新设备、使用新材料的同时,还需不断提高人的素质。

(2)要素组合方法创新

利用一定的方法将不同的生产要素加以组合是形成产品的先决条件。要素组合方法的创新包括生产工艺创新和生产过程的时空组织创新两个方面。生产工艺的创新,生产工艺是劳动者利用劳动手段加工劳动对象的方法,包括工艺过程、工艺配方、工艺参数等内容。生产过程时空组织的创新,生产过程的组织包括设备、工艺装备、在制品以及劳动者在空间上的布局和时间上的组合。

(3)产品创新

生产过程中各种要素组合的结果是形成企业向社会贡献的产品。产品是企业的象征,产品的创新是企业技术创新的核心内容,企业只有不断地组织并实现产品的创新,才能保持持久的竞争力,充满生命力。企业产品的创新内容包括品种的创新、产品结构的创新及产品使用价值在实现过程中的创新三个方面。品种的创新,品种创新要求企业根据市场需要的变化,根据消费者偏好的转移,及时地调整企业的生产方向和生产结构,不断地开发出用户欢迎的适销对路的产品。产品结构的创新,产品结构创新要求企业在不改变原有品种的基本性能的前提下,对现有生产的各种产品进行改进和改造,找出更加合理的产品结构。产品使用价值在实现过程中的创新,也称市场创新,主要是通过企业的营销活动来进行的。

2.2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

2.2.1企业技术创新是技术进步的源泉

本世纪50年代以来,技术进步已成为各国经济发展的首要因素。技术的发展来源于技术的发明,发明的商业化应用成为技术创新。加大技术创新的力度就是加大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本世纪初发达国家技术创新实现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只占5%左右,20-30年代提高到15%左右,40-50年代上升到40%左右,70-80年代达到60%左右,90年代已高达70%以上。据各国经济学家测算,美国在1929-1978年的50年中,技术创新实现的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40%,资源配置的贡献率为20%,人均资本增长的贡献率为15%,规模经济的贡献率为13%,劳动者素质提高的贡献率为12%;英国1950-1962年间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为63.9%;德国1950-1962年间为81.9%;日本1952-1968年间为65%。我国1952-1982年间为19%,1979-1990年间提高到30.1%,“八五”期间达到了40%。

2.2.2企业技术创新是增强企业竞争力的决定因素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市场经济竞争的主体是企业,竞争的武器是产品。产品市场竞争能力的强弱,表现在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的需求和社会生产需求的程度。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的发展能够创造出全新的独特产品,从而开拓新市场,引导人们物质文化生活和生产的更新需求,具有强劲的市场竞争力,技术创新发挥了关键作用。因此,产品是企业的生命,创新的产品是企业生命延续的保证,技术创新成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的决定因素。企业要在竞争中获胜,只能依靠持续不断的技术创新来实现。

2.2.3企业技术创新是推动工业化进程的主要动力

工业化进程是一个产业结构不断优化的过程,产品结构和技术结构的调整是产业结构演进的基础。产品结构的优化只能通过产品创新来实现,技术结构的优化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工艺创新。技术创新是一个兼有创造和破坏的过程,破坏已经过时的产品、工艺和工业,创造新的产品、工艺和工业,形成一批又一批的新兴企业和新产业,推动产业结构向高级化方向演进,加速了工业化的进程。

2.2.4企业技术创新是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键

技术创新使生产要素在更先进的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基础上实现了“新组合”,损失浪费减少,经济结构优化,规模经济效果显著。从主要依靠增加投入、追求数量扩张转移到主要依靠技术进步和提高劳动者素质上来,推动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从而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

2.2.5企业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基础

技术创新是制度创新的基础,制度创新是技术创新的保证,技术创新、制度创新是有机结合的整体,企业的生存取决于技术创新的积累,没有活跃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也就无从谈起。制度创新反过来又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使技术创新效应得到更充分的发挥。

第3章正泰集团技术创新概况

3.1正泰集团简介

正泰集团(简称正泰)是以正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为控股公司组建的大型民营股份制企业,先后从低压电器、仪器仪表、输配电设备、建筑电器、汽车电器,最终发展成为全国产销量最大的工业电器高科技产业集团。正泰拥有部级的企业技术中心,建有国际一流的理化测试中心、计量中心、低压电器检测中心和高低压电气科研开发基地,是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上海市高新技术企业和全国技术创新基地。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和庞大健全的营销服务网络使正泰始终走在国内同行的前列。1998年7月10日,正泰集团在全国同行业中率先推出自主开发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N系列新产品,打破了中国生产低压电器一贯的传统模式,领导了行业的发展潮流,推进了我国低压电器产业的发展。目前,正泰在全国各地设立了2000多家集销售、服务于一体的销售公司和特约经销处,并在国外建立了5家分公司和30多家销售总,产品畅销美国、欧洲、俄罗斯、巴西、东南亚、中东、非洲等世界70多个国家和地区。

3.2正泰集团技术创新现状

正泰在民营企业中率先建立了部级的技术研发中心、理化测试中心、计量中心和低压电器检测等中心,为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证,形成了以温州为基地、上海为中心、北京和美国硅谷为龙头、相关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多层次开放式的信息网络和技术研发体系。正泰集团坚持走技术兴企之路,自主创新,不断加大技术研发力度,成果显著。目前,正泰共获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外观专利等专利200多项。同时,正泰关注行业的发展,主持和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30余项。正泰浙大中自全集成新一代工业自动化系统荣获“国家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进步奖二等奖”,“正泰”牌NA8-1600万能式断路器荣获“2006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进步一等奖”,“正泰”126kVGIS等7种产品通过了部级鉴定并被专家认定为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并已具备了220KV及以上电压等级产品的生产能力,自主研发的CCGZ127-4型低压电力载波集中抄表系统获“2006年度浙江机械工业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技术二等奖”。

3.3正泰集团技术创新模式的特点

3.3.1构建技术创新网络

正泰集团围绕技术创新的主题,构建多层次、开放式的创新网络,在集团内部设立了技术开发中心和专业技术处,并以此为核心将科研、培训、开发整合成一条“技术创新链条”。正泰技术研发已形成了以集团技术开发中心、专业技术处为主体的多层次、开放式技术开发网络和集科研、教育、培训、开发为一体的科技链,使产品开发从“跟随型”向“领先型”发展。正泰形成了以温州为基地、上海为中心、北京和美国硅谷为龙头、相关科研院所为依托的多层次开放式的信息网络和技术研发体系。

3.3.2设立科技开发机构

]为了充分、及时地利用国内外最新科技成果,正泰集团先后在国内科技人才和科研院所比较集中的北京、上海以及美国的硅谷设立了自己的科技开发机构。一个全球化、阶梯式的研发体系正在正泰形成。位于温州乐清的生产基地建有国际一流的理化测试中心、计量中心、低压电器检测中心和高低压电气科研开发基地。在上海,正泰集团建立了研发中心;在美国硅谷,正泰建立了电气前沿技术研发中心;在欧洲,正泰正准备建立研发中心进行自主创新研究。

3.3.3加大技术创新的投入力度

为推进技术进步与技术创新,正泰集团出台了《关于加快技术进步的若干规定》,明确规定每年以销售收入的5%用于科技开发,并定期召开集团的科技大会,重奖技术创新有功人员。在正泰集团最受尊敬的是科研人员,收入最高的也是科研人员。正泰提出,要首先让科技人员成为百万富翁,甚至千万富翁。正泰集团正在酝酿股份重新配置,让更多顶尖人才执有“恒产”保持“恒心”。

3.3.4强化新技术新产品的质量检测

正泰集团内部成立了数百人的质量检验队伍,建立了“总裁质量巡视制度”、“董事长质量专线”以及每年一度的“质量活动月”等制度。正泰集团技术创新模式的有效运行,给正泰创造了越来越多的技术创新成果,创新成果在提升产品质量上充分体现。目前,正泰的部分产品已通过了国际CB安全认证、美国UL认证、芬兰FI认证、比利时CEBEC认证、荷兰KEMA认证、德国VDE等认证。在国内领取了我国低压电器行业第一张“中国强制认证”(简称CCC)证书。多项产品通过国家新技术新产品鉴定,被评为国家名牌、浙江省和温州市名牌产品。

第4章正泰集团技术创新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4.1未能规避和适应不健全的技术创新法制环境

秩序混乱的市场法制环境制约着正泰集团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企业进行技术创新是要冒风险、花代价的,如果法制不健全,市场竞争秩序混乱,势必出现各种假冒、仿制等侵权行为,损害创新者的利益。在竞争秩序混乱的市场环境中,企业可以通过不正当的竞争方式来抢占市场或挤占市场,可以不承担技术创新的风险,不需要支付技术创新的成本,却可能获取更大收益。不正当的市场竞争行为必然会成为正泰集团技术创新的首要障碍。

4.2技术创新融资困难

正泰集团创业时间较短,规模较小,制约正泰集团技术创新发展的瓶颈主要是难以筹集到必要的资金,尤其是支持企业持续发展的长期资金。缺乏资金使得好的技术成果无法商品化,只能依靠自身的积累缓慢地滚动发展,无法迅速形成规模,抢占市场。资金问题已成为民营科技企业正泰集团发展的主要障碍。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对于民营企业来说还不具有普遍性。早在2005年3月的《国务院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非公经济36条”)第十一条提出:“拓宽直接融资渠道”,“非公有制企业在资本市场发行上市与国有企业一视同仁”。但是,截至2006年,深沪两地的1300多家上市公司中,民营上市公司数量占上市公司总数仍不到1/4,75%以上仍为国有或集体企业,而且通过IPO融资的民营企业仅为130多家,不到上市公司的10%。可见,民营企业还不是证券市场服务的重点。目前我国民营企业还处在发展壮大的过程中,绝大多数企业规模较小,银行对申请授信的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资信状况难以了解掌握,而且其还贷意愿与能力大都取决于企业负责人的能力与素质,风险较大,监管难,加之企业财务制度不透明,缺乏审查条件,缺乏可行的担保体系。因此,民营企业难以得到银行贷款。

4.3技术创新激励不到位

正泰集团激励体制基本采用发放奖金、增加工资、其他物质奖励等措施。但是,高额的奖金有时仍不能留住掌握核心技术的创新人才,正泰应当探索其他的激励方式。另外,创新资源支持和风险承担制度在正泰基本还没建立起来。假如只是对创新成功给予奖励,而创新失败的风险由发起创新的员工或部门承担,那么创新激励制度就是不完整的,也无法起到真正的激励创新作用。

4.4对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差

我国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目前已形成了包括专利、版权、商标、商业秘密、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等在内的法律保护体系。正泰从创业初期的模仿创新向发展壮大期的自主创新转变过程中,还欠缺利用知识产权制度保护企业技术成果的意识。早期的正泰经过大量的投资,经过技术人员艰苦的努力,终于开发出的独特产品,由于没能很好地利用专利制度或商业秘密保护的相关规定进行特殊保护,导致泄密,甚至技术成果被竞争对手拿来用作与自己抗衡的法宝,对企业发展是致命的打击。因此,正泰在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应加强对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

4.5企业不善于利用外部技术来源

4.5.1忽视信息的搜集、掌握和研究

技术信息的搜集、掌握和集成是缩短研发流程,低投入高产出的重要途径,对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至关重要,不搜集、不了解就谈不上继承和提升。正泰在进行技术创新时,对该领域的世界技术前沿、国内外专利、国内外竞争对手水平等不能做到了如指掌。知己知彼才会少走弯路,如果巨资投入,其他企业早已申请了专利保护,等于做了无用功。

4.5.2企业技术贸易利用效果不明显

充分利用技术贸易可以直接引进技术,如果能在消化吸收的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可以快速提升技术能力。正泰对于技术贸易的认识和利用方面还存在欠缺,虽然认识到了技术贸易的重要意义,但在具体技术引进过程中“重硬轻软”,“重硬轻软”指以机械设备和生产线为载体的技术引进居多,而以技术专利、技术秘密使用权、工艺流程等为载体的引进比例少,进行二次创新的难度加大。

第5章解决正泰集团技术创新存在问题的对策

5.1规避和适应企业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

企业要适应针对国家的适时的法律环境来规避技术创新风险,并促进企业技术创新。国家根据形势发展需要而考虑制定《促进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条例》、《保护民营企业知识产权条例》等法律法规,加大已有法律法规的执行力度及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比较完备的法制保障,完善技术创新的法制环境,在已有的法律法规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归类、修改、补充和完善,进一步明确其细则。对正泰集团技术创新过程中遇到的有关科研成果的定价方法、技术成果提成、技术持股、股票期权、职务技术成果的产权归属

、技术中介机构的服务管理和科技成果产业化等方面的问题要做出相应的法律规范。

5.2拓宽融资渠道解决技术创新融资困难问题

解决正泰集团技术创新融资难问题,需要政府、民营企业和市场监管者三方通过共同参与加以改善。政府决策部门要正视市场法则,端正建立证券市场的目标和宗旨,为民营企业创造一个公平、健康的资本市场环境。政府还应当加强民营经济以股权融资、项目融资等方式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创业投资机制,支持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允许符合条件的民营企业依照国家有关规定发行企业债券,鼓励金融机构开办融资租赁、公司理财和账户托管等业务,改进保险机构服务方式和手段,开展面向民营企业的产品和服务创新,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建立民营企业信用担保基金和区域性信用再担保机构。只有这样才能为民营企业的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经济上的保障。

5.3建立对企业内部创新人员的有效激励制度

建立对企业内部创新人员的有效激励制度,要根据技术创新特征及人们对技术创新的贡献确定不同岗位的支付报酬标准,劳动报酬是最基本的激励制度。改革民营企业中原有的不符合当前市场经济特征的工资制度,根据竞争技术创新特征和人们对企业的贡献制订新的报酬制度,是调动企业职工创新积极性的最根本的制度保障。对特殊贡献给予正常工作报酬之外的奖励是调动技术人员创新的积极性的最有效手段之一。重视企业员工的培训和开发,提高员工的专业水平。同时,塑造有利于技术创新的企业文化,使全体员工都为企业的目标努力工作,从而使潜能得到充分发挥。

5.4加强技术创新的知识产权管理工作

正泰需加强知识产权管理工作,重视技术贸易的作用。建立知识产权管理的规章制度,尤其要做好研究与开发过程中的知识产权管理。在根据市场需求选题时进行专利检索,企业在确定研发方向之前,充分利用国内外专利信息,了解相关领域最新的进展情况,不仅可以避免侵权纠纷,而且可使研发活动起点较高,少走弯路;研发过程化中定期跟踪相关专利信息;在研发过程中,新的模型、方法也可以申请专利,不一定要等到产品出来才去申请,对新模型新方法申请专利可以抢得专利保护的先机;在取得创新成果之后,重点是利用专利制度进行创新成果保护,注意成果的保密,要灵活和综合运用商标、技术秘密等各种知识产权保护形式。同时,重视技术贸易,充分利用技术贸易,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创新。企业在引进技术项目时可以要求附带现场指导和培训计划,企业员工可以通过接受培训和技术应用的实践,消化吸收引进的技术知识,从而提高自身的技术能力。

5.5加强与外部技术主体的合作

正泰需加强与外部技术主体的合作,重视战略联盟的应用。民营企业正泰可以采用建立技术联盟的思路,扬长避短,充分发挥自己的快速反应能力,利用自己的优势,依靠与其它企业的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缔结技术联盟的创新方式,迅速提升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技术联盟的基本形式可以采用同行业或相关行业的企业间项目联盟。如果由于企业间竞争较激烈,难以建立同行业项目联盟,可以充分利用大专院校、科研所的人才、研究设备、技术信息等优势,结合企业在市场信息、资金方面的优势,进行联合开发,构建产学研联盟,迅速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促成企业技术创新的因素中,做好自身的创新过程管理固然重要,但技术创新成功还需要宏观环境的支持。政策法律环境、金融环境、市场环境、社会文化环境都会对企业的成功产生影响。因此,民营企业还应当密切关注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等方面的变化。例如,对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及相应的优惠政策等,争取获得政府方面的最大限度的支持,增强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

第6章结束语

在即将到来的知识经济时代,创新是企业走向知识经济、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途径。从微观水平上看,技术创新是现代企业生存与发展之根本,对企业竞争能力起着决定性的影响,并由此决定企业命运;从宏观水平上看,技术创新可以决定一国整个产业部门乃至一个国家的竞争地位,并由此决定一国的经济实力。尽管技术创新具有如此重大的功效,然而我国企业多年来技术创新活动却并未能够因此而得以有效地开展,特别是在我国民营企业中尚未形成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的合理的企业技术创新行为。本文虽然在企业技术创新方面作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对有些问题的研究还不够深入,对有些观点的提出还不够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和完善,对有些问题还需要现有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或运用其他新的理论才能够得到较好的解决。

参考文献

1.王基建、罗才荣,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特点分析[J],湖北教育学院学报,2007第8期,第90-91页

2.李春瑜,中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模式实证研究[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07第4期,第11-16页

3.汤长安、李瑞,民营企业技术创新机制的探析[J],湖南商学院学报,2007第2期,第24-27页

4.秦瑞杰、刘贵生,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几个具体问题与对策建议[J],商场现代化,2006第2期,第75-76页

5.张建华,当前民营企业技术创新问题分析及其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第27期,第43-44页

6.周翠红,民营科技企业技术创新与自主知识产权的互动性研究[D],湖北:武汉理工大学,2006第8期

7.辜胜阻,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探索[M],科学(教学案例,试卷,课件,教案)出版社,2008第6期

8.吴奇志、方文红,新时期我国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对策研究[J],中国乡镇企业,2008第7期,第55-57页

9.李燕,中国民营企业的创新与人力资本研究[D],四川:西南财经大学,2007第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