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与经济

劳动与经济

劳动与经济

劳动与经济范文第1篇

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笔者基于stockhammerederer模型的计量分析结果发现,虽然江西省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投资产生负效应,但对居民消费却具有显著的正效应,其对总产出及经济增长率都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且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内需拉动效应呈u型变动趋势。因此,政府应积极应对劳动力成本上升给经济发展带来机遇与挑战,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

关键词:劳动力成本;居民消费;投资;经济结构;经济增长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项目(11yja790052),江西省“十二五”社会科学规划课题(11yj330);江西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重点项目(201102)。

作者简介:郑延智(1979-),男,江西泰和人,经济学硕士,讲师,主要从事产业经济学与区域经济研究;黄顺春(1969-),男,江西石城人,经济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

中图分类号:f06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1096(2013)02-0018

-05

收稿日期:2012-07-21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廉价的劳动力成本为吸引外商投资和促进出口发挥了巨大作用。然而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劳动力成本优势正逐渐减弱,劳动力成本上升现象频繁出现。早在2002年,东部沿海地区的“民工荒”就打破了廉价劳动力的神话;2005年季节性劳动力短缺又进一步蔓延到内陆劳动力输出省份。随着金融危机后经济的逐步复苏,“用工荒、招工难”等现象在全国各地再度出现。在此背景下,各省纷纷调高最低工资标准以应对用工荒对当地经济的冲击。劳动力成本上升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普遍的、不可逆转的现实。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济发展是一把双刃剑,除了会增加居民收入,提高消费者的购买力,促进消费需求之外;还会增加企业成本负担,挤压企业的生产经营利润,抑制投资需求。那么在地方经济发展过程中,劳动力成本上升对居民消费、投资和总产出乃至经济增长将带来怎样的影响?本文将借助1978年~2010年江西省经济数据对此做出定量研究。

一、国内外研究综述

古典和新古典经济学认为,低劳动力成本意味着雇主可以获得更多利润,增加企业资本积累,提高企业竞争力,也有利于整个社会资本积累的形成,避免劳动力成本推动型通货膨胀的形成,因此无论从企业发展还是从国家竞争力的角度,低劳动力成本都是有利于促进经济增长的。而效率工资理论则认为,高工资能够改善工人营养、提供工人素质和能力、增加工人忠诚度和工作努力程度等,高工资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并最终促进经济增长。bowles等(1995)把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产生促进作用称为工资驱动型经济,把劳动力成本上升抑制经济增长称为利润驱动型经济,他们利用1961年~1987年美国、英国、德国、法国和日本的数据,发现英国和美国劳动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产出促进作用,属于工资驱动型经济,而法国、德国和日本的劳动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产生抑制作用。之后又有多名学者(macri et al,1999;stockhammer et al,2008)都对劳动成本上升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劳动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是不同的。

国内学术界对劳动力成本变动的研究近几年才开始,研究主要集中于变动趋势以及变动原因方面,而对劳动力成本变动的经济效应研究则较少。任国强等(2005)认为城镇居民消费倾向上升、消费需求扩大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工资收入的上涨。杨天宇(2009)研究表明中国的收入分配显著影响了居民消费,中低收入阶层的收入份额提高对居民消费需求增加具有显著作用。刘社建等(2010)也认为劳动力成本过低导致的居民消费能力不足是最终消费率持续走低的根本原因。黄乾等(2010)利用1994年~2007年数据实证分析得出劳动力成本上升对经济增长产生正效应,劳动力成本上升有利于扩大内需。储德银等(2011)运用协整与误差修正模型测算出我国劳动者报酬对居民消费的弹性系数为0.7888,得出居民消费的增加主要应依靠劳动者报酬占比的增加。沈坤荣等(2011)采用1978年~2009年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却表明我国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总产出的影响从改革开放初期的正效应转变为当前的负效应,但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劳动力成本上升

对居民消费有积极影响。我国区域间经济发展不平衡,劳动力成本上升对不同区域总产出和经济增长的影响也可能不同,因此本文选择江西省为研究对象来分析劳动力成本上升对欠发达地区总产出的影响。

二、劳动力成本与经济增长的理论模型和数据来源

1.理论模型

劳动与经济范文第2篇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长期都存在着不平衡,农村剩余劳动力总规模很大,东部地区经济发达,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水平远远落后于东部的经济发展水平,而且中西部的农业剩余劳动力比率远远高于东部地区,中西部的劳动力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机会及收入水平,大量自发的流入东部地区,生产要素在各地之间流动,改变了生产要素占有水平不平衡的状况,促进了东部地区经济的增长。地区性的劳动力流动在客观上加剧了我国东西部经济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但同时也有助于城乡差距的缩小,是造成地区之间的工资收入增长呈收敛趋势的主要原因。

二、利用劳动力流动促进经济增长

1.优化产业结构

劳动力归根结底是趋向于流动到收入较高、发展较快的部门或地区,所以,引导劳动力有序流动的核心,就是要创造条件,使劳动力流动符合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整体发展。为达到这一目的,有必要强调优化产业结构,产业结构是影响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必须在充分利用现有的农村劳动力、注重农业基础的同时,大力发展工业和服务业,保证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2.加强对流动劳动力的教育培训

大量的流动人口受教育的水平低下,无法适应产业结构升级,职业技术教育应该为劳动力流动提供支持,为此,我国政府应该加大对人力资源的投资,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农村基础教育,优化农村教育体系,强化农村职业教育,加强城乡职业教育的统筹,发展新形式的职业教育与培训,使劳动者具有自主保护自我合法权益的意识,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科学文化素质及其专业的职业技能水平,发挥社区在劳动力教育和培训中的作用,共同服务于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增强农村流动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推动经济的增长。

3.完善劳动力市场的制度

劳动与经济范文第3篇

【关键词】价值 劳动 分配 区域经济

一、劳动价值论简述

劳动价值论贯穿于整个《资本论》,是马克思理论体系的基础,是马克思对人类的伟大贡献,也是理解基本经济制度的枢纽。马克思发现劳动价值论即创造价值的源泉,是在继承威廉.配第、亚当.斯密和大卫.李嘉图劳动价值论合理内核等理论的基础上,创新和发展的新的科学的劳动价值论。马克思的劳动价值论基本内容可以归纳为以下四个要点:

第一、商品的二因素,即使用价值与价值。马克思第一次确定了是劳动形成价值,确立了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指出价值量不是取决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生产商品的价值量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第二、体现在商品中的劳动二重性,即抽象劳动和具体劳动。生产商品的劳动一方面是具体的有用劳动,它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它又是抽象劳动,创造商品的价值。社会分工是商品生产存在的条件,如果没有社会分工,就不存在劳动者之间交换不同,劳动的产品的问题。如果把劳动的外在形式升华,进行生产活动的就是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抽象劳动,正是这种无差别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第三、马克思关于价值形式的论述。对于交换价值,马克思下的定义是:“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商品的不同的使用价值可以按一定的比例交换,是因为使用价值中存在共同的东西,就是劳动产品中都包含着人类的无差别的劳动,它不是商品的自然属性,而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交换商品,实质上是交换人们的劳动,以投入的一般人类劳动作为双方按比例交换的根据。

第四、“劳动是生产的真正灵魂。”马克思在分析商品拜物教的基础上,进一步揭示了价值的本质。劳动产品一旦成为商品,取得商品形式之后,“人类劳动的等同性,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等同的价值对象性这种物的形式;用劳动的持续时间来计量的人类劳动力的耗费,取得了劳动产品的价值量的形式;最后,劳动的那些社会规定借以实现的生产者的关系,取得了劳动产品的社会关系的形式。”

二、区域、经济增长、区域经济增长相关概念

(1)H.Siebert在《区域经济增长:理论与政策》一书中将区域作为一个中间性范畴描述,他认为一个区域概念介于无空间维的总量经济与定义为一系列空间点的高度分散的经济体系之间,它使得人们可对众多单个企业作某种程度的总量分析而无需对整个国民经济做全面的总量分析。然而这个说法十分晦涩,因此本文将采用陈秀山、张可云的定义,即区域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国民经济中的一个地区,它同另外的地区之间不存在边界和相应的经济上的壁垒。

(2)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一个区域内在一定时期内产品与服务总产出量的增加,可用国民生产总值等指标来衡量。长期以来,把经济发展等同于经济增长是并不确切的。准确的说,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一部分,而经济发展不仅意味着国民经济规模的扩大,更意味着经济和社会生活素质的提高。

(3)区域增长理论流派甚多,相应的阐释也不尽相同。其中主要有演绎的和归纳的、单一决定论和多因决定论等集中流派观点。由于各个流派期望区域人均收入趋向接近、区域不平衡加剧、区域极化过程趋向转变,还是期望区域经济演进式发展或者循环发展等等假设不一,导致不同的理论会得出完全不同的结论。在研究区域经济增长时,区域经济增长与发展的主要决定因素,特别是制度因素的影响作用,经济增长的内生和外源动力、区域社会环境条件、历史文化传统的作用都很重要,然而最重要的还是劳动力因素。

三、劳动价值理论与区域经济增长

马克思指出是劳动形成价值,并指出决定商品价值的是抽象的人类劳动,价值量并不是取决于个人所耗费的劳动时间。要进一步运用价值创造和财富生产来解释劳动价值论与区域经济增长的关系,还必须深刻理解生产力的概念。马克思说:“生产力当然始终是有用的具体劳动的生产力。”说明生产力的发展始终是和价值的生产联系在一起的。当生产力越发展,劳动生产率越高。单位商品生产所需要的劳动量就越小,该商品的价值就越小。从社会商品总量来看,不管生产力发生了什么变化,同一劳动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价值量总是相同的。但它在同样的时间内提供的使用价值量会是不同的:生产力提高时就多些,生产力降低时就少些。生产力的发展与使用价值之间的这种关系说明,区域经济增长直接取决于生产力发展的动因,即推动生产力发展的各种因素。所以,劳动价值论的价值创造实质要说明的是价值创造的源泉是劳动,也说明了劳动在区域价值创造中的重要性。

对于现代区域经济而言,促进经济增长和劳动创造价值间的互动关系是极为重要的。现代区域经济增长的本质是区域产业发展和优化带来的,而产业发展又决定着劳动和就业发展,表明经济增长中的劳动创造价值问题实质是产业发展对劳动生产的影响。若从实证角度出发查阅相关文献能发现,考察中国的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发展与劳动创造价值三者间的关联性,结果必然会呈现出区域产业结构即经济发展状况会制约经济增长,通过产业的产出结构调整,劳动创造价值这一理论的实践才会得以发挥。既是区域产业发展的非均衡既制约了劳动创造价值,又是其限制了区域经济更快增长。

只有正确认识劳动在参与区域经济发展的成果分配时的地位,明确总体劳动者与个体劳动者在生产劳动中的利益分配,才能更好的运用劳动价值理论促进生产和服务,促进区域产业结构优化、区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M],人民出版社,1975.

劳动与经济范文第4篇

关键词: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合作经济组织;劳动力转移

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关系来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劳动力属于生产力的范畴,生产力水平决定了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形式,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反作用于生产力发展,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与劳动力转移是相互作用的。从制度经济学角度看,“制度是游戏的规则,组织是游戏的角色”(诺思),分析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要同时分析农业经济组织制度的发展和同一制度基础上组织的发展。农业经济组织制度的发展对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影响是基础性的,制度决定了劳动者是否有择业的权利和自由转移的权利,因此建国以来几次大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的变迁使劳动力转移呈现出不同的趋势。而建立在不同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基础之上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在组织方式、组织数量和组织规模等方面具有不同的特征,对劳动力转移也产生着不同的影响。

一、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

建国后我国的农业经济组织制度经历了几次大的变化和调整,与此同时劳动力转移也发生着阶段性变化。为了便于分析农业经济组织制度变迁与劳动力转移之间的联系,本文划分了三个时期。

(一)合作社经营与劳动力转移(1949~1957年)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了,实行了农民土地私有制,但是农民个体经营力量薄弱及生产资料缺乏,农业互助组成为克服这些问题的主要组织形式。互助组是农户以自愿互利的原则结成的劳动、农具和牲畜等生产要素的互助关系,不改变土地及生产资料的私有性质。互助组的规模一般为几户或十几户,实行产品归各户的分配方式。互助组发挥了个体经营和互助合作的积极性,促进了农业生产效率的提高。但是互助组大多是富户帮富户,穷户帮穷户,对促进农业向更深层次发展所起的作用是有限的。从1953年起,在农业生产的需求和政府的推动下,农业互助组逐渐被初级农业合作社所取代。初级农业合作社中土地私有制的性质没有改变,一般以30-40户为一社,农民以土地入股,生产资料有偿使用,统一经营,共同劳动,实行按劳分配与土地入股分红相结合的分配方式。1955年底开始,农业合作化运动掀起高潮,初级合作社向高级合作社转变。高级合作社的规模是初级合作社的4-5倍,采用土地和生产资料作价入社,集中劳动生产统一经营的合作方式,统一分配。

这一时期,农业劳动力转移基本上是自发进行的。继1949~1952年国民经济恢复之后,我国开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吸收了大批农村劳动力。1952年全民所有制工业部门职工为510万人,工业部门新增的职工,绝大部分来自农村。在这一时期,农村居民享有较充分的自由迁居城市的权利,同时,农民在农业内部也有充分选择就业的权利。据估计, 20世纪50年代,农村个体手工业者约200万人,而兼营商品性手工业的农民约1000万人。

合作社时期的劳动力转移的自发性主要是由于经济组织产权制度的设置有效地保证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有充分的择业选择权利。当时正处在建国后的大规模经济建设时期,政府大力开展工业建设,在比较利益的驱使下,很多农民自发转移到工业建设的行列中。

(二)制度与劳动力转移(1958~1978年)

从1958年公布《关于在农村建立的决议》起,一个月的时间内基本实现了化。是政治性和经济性高度统一的组织制度,主要特征是:生产资料公有制,“三级所有,队为基础”;规模大,是高级社的几十倍;统一经营,平均分配;农产品统购统销;严格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等。

这一时期的劳动力转移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劳动力转移大起大落阶段(1958~1963年)和劳动力转移停滞阶段(1964~1978年)。1958年后,运动掀起,经济建设规模急速膨胀,造成劳动力过度需求。1957~1960年,城镇非农就业增加近2000万农村职工,农村的非农职工也增加几千万。但是由于大量农业劳动力脱离农业,造成农业产出下降,出现粮食短缺危机,又正值三年自然灾害,于是城镇开始大量精简职工,大批劳动力又重新回乡务农。1962年全国减少城镇人口1300万人,农业劳动力比上年增加2730万人,恢复到1957年的水平。三年经济调整时期过后,政府开始严格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以免农业劳动力大量流失给农民造成损失和给城镇的产品供给带来压力。据统计,20世纪60年代每年参加农田基本建设的劳动力不少于6000万人,20世纪70年代该人数高达1亿人。

制度不仅是农业生产的经济组织制度,也是政治组织制度,这种制度使得政府在劳动力转移上具有强烈的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有正效应也有负效应。正效应在于能够为急速的工业建设和拯救农业迅速地解决劳动力短缺问题,在大规模的农田水利建设方面取得了成就,为当时和家庭联产承包之后的农业生产增长提供了基础;负效应在于限制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农业中滞留大量隐形失业的劳动力,不利于农业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

(三)家庭联产承包制与劳动力转移(1979至今)

1979之后,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广大农村普遍实行。家庭联产承包制在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的基础上,以个体家庭为主,生产上实行“统分结合,双层经营”,分配上实行“产品上交承包合同后自留”。家庭联产承包制有效解放了生产力,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得到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也大大提高,同时农民也有了自主选择农业生产组织方式的权利。但是小生产的弱势性和小生产与大市场之间的矛盾等因素逐渐显现,阻碍了农业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后,各种各样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形式在农村出现,但是合作层次是参差不齐的。20世纪90年代后期起,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越来越多,以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主,合作组织在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上发挥了很大作用。不断成立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事实及调查研究表明农民有合作的意向,但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还需要进一步的规范。

自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由于城乡差别制度和各种政策影响着农民的比较利益,劳动力转移呈现出阶段性和波动性。

第一阶段(1978~1983年):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实行之初,农民生产积极性高涨,大部分农民选择留在农村经营农业,劳动力剩余处在隐形失业状态。

第二阶段(1984~1987年):大批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出现,吸引了大量的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转移处于高速增长的阶段。

第三阶段(1988~1990年):国家提出整顿经济秩序和环境方略、压缩基建规模、控制乡镇企业贷款,使第二产业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空间缩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低潮。

第四阶段(1991~1993年):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加快了改革开放的步伐,大规模的“民工潮”涌向城市。

第五阶段(1994~1996年):农产品提价调动了农民的农业生产积极性,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平稳增加。

第六阶段(1997~2007年):受东南亚金融危机的影响,农产品价格走低,农民从事农业生产的积极性降低,民工潮再起。2004年开始,国家更加关注解决转移农民工的工资和生活问题,劳动力转移平稳增加。

二、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有利于推进劳动力转移

建立在家庭联产承包制的基础之上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保障了农民的财产私有权,使农民具有充分的退出自由和转移自由。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对劳动力转移的推动作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减轻了农业生产对劳动力数量的过度依赖,推动劳动力彻底转移。

(一)有利于促进劳动力就地转移

农业劳动力转移有两条途径:异地转移和就地转移。异地转移主要是向大中城市转移,就地转移主要是向小城镇转移。实践证明大中城市不能够提供足够的就业机会,实现农业劳动力的就地转移成为重要的选择。农业产业化发展能够提供更多非农就业岗位,是实现劳动力就地转移的有效途径。而农业产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农业合作经济组织不断发展的过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农业产业化的必要组织载体。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在农户和市场之间起到连接作用,减少市场交易成本,有利于形成“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产业化运作模式,推动农业的产业化,从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实现剩余劳动力的就地转移。

(二)有利于兼业劳动力彻底转移

目前农村只有不到1.2亿剩余劳动力,剩余比例是23.5%,其中一半超过40岁(蔡)。从以上从事农业的人口结构可以看出劳动力转移和农业生产之间矛盾的存在,每年的春耕和秋收季节,就会有大量的农民工返乡,造成交通运输的压力,不利于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也不利于城市的生产和管理。

要解决这种矛盾,就要采用机械化作业,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但是以家庭为单位的小生产方式受资金、技术等限制无法实现机械化作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够将土地、资金、技术等聚集利用,在产生规模效应的同时使很多兼业劳动力能够从农业生产中解放出来,利于他们彻底转移到二、三产业。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与劳动力转移的矛盾

(一)劳动力转移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人才流失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需要人才,而劳动力转移伴随的农村人力资本的流失不利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深层次发展。

从目前转移劳动力素质和农业劳动力整体素质来看,我国农业转移劳动力以年轻人为主,农业转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普遍高于农村整体劳动力,这说明随着农业劳动力的转移,农村智力型劳动力流失严重。很多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发展在技术、组织管理、财务会计等方面严重缺乏人才,要解决这些问题需制定科学合理的合作经济组织制度和人才机制,争取留住人才或引进人才,更重要的是要加强对现有成员的培训工作,提升组织成员的整体素质。

(二)转移劳动力的流动性不利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稳定发展

农业转移劳动力的流动性主要表现在劳动力的季节性流动和转移劳动力的回流。劳动力的季节性流动是受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和从事农业的劳动力人口缺乏青壮年劳动力导致的。

转移劳动力的回流以被动回流为主,主要原因在于农民工收入较低和二元经济造成的一系列制度使农民工在城市的生活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农民总是把土地当作是最低的生活保障,一旦在城市的生活成本太高,往往选择回乡务农,但是这毕竟是被动的,当务工的比较利益提高的时候,农民还是会选择进城。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大多是开放的组织,如果回乡务农的农民加入农民合作组织,较易产生搭便车行为,这对农业合作组织的长期投资等都会产生影响,因此转移劳动力的流动性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合作经济组织发展的稳定性。美国新一代合作社,通常采用封闭式成员结构或投资与贡献相结合的方式减少搭便车的问题。我国农民的组织化程度不高,封闭式成员结构不利于农民组织化发展。若以投资与贡献相结合的方式规范合作组织的发展,应该将资本投资的额度限制在适度的水平,符合我国农民的收入和产出水平。

(三)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非适度规模经营会加大劳动力转移难度

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的经营效应在本质上是一种规模效应,非适度规模经营主要是指规模经营层次比较低,主要靠农业初级生产的合作经营产生规模效应。如果在农业中仍然存在大量剩余劳动力的前提下,通过大规模合并土地和机械化作业来实现这种规模效应,必会产生更多的剩余劳动力。

从西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制度的产生过程看,农业革命为工业革命准备了基础,工业化和城市化吸收了大量的农业劳动力,农业产值在国民经济中比值下降,社会经济结构和城乡关系随之转变,农业经济组织制度也以家庭组织为主转变为以合作经济组织为主。

但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了我国的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是同时进行的。在我国城市工商业发展不能吸收足够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的情况下,农业合作经济组织非适度经营会加大劳动力转移难度。

四、案例分析

近年来,辽宁省昌图县在推进农业机械化上取得显著成绩,农机专业合作社是农业机械化的主要组织载体。2007年,全县建设了3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共争取中央农机补贴资金48.9万元、市级财政资金15万元、县政府投入资金80万元,引导合作成员投资210.5万元,合计投资354.4万元。2008年新组建了4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共争取省级农机具补贴4000万元,县级补贴1000万元,新增3000多台先进的农机具。

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建立,不但解决了一家一户分散经营农机,单机作业不能满足大农业规模化生产的客观需要问题,而且还解决了农机户受经济条件的制约,难以购置先进、高效的农机具问题。农机合作社采用收费式服务或农民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加入农机合作社,定期分红。农机合作社的服务费用比人工作业费用降低50%以上,来自昌图县尹家村的数据显示,农机合作社对村里的3000多亩旱田从旋耕、起垄、播种、镇压、打药、施肥直到机收获,实施一条龙服务,平均每亩作业费88元,比人工作业每亩可节省50左右元。

往年当春季播种和秋季收割时,农村劳动力出现非常紧缺状况,部分农户家只好出资雇佣劳动力帮助播种和收割,当农作物处于田间管理阶段和归仓之后,农村普遍出现劳动力富余现象。农机合作社成立后,对于长期在外打工或无力经营土地的农户可将土地直接转让给农机合作社经营,增加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土地经营收入。农民也可以在不改变土地收益和权属的前提下,将土地以入股的方式集中于合作社统一经营,定期分红。这样既使土地得到有效利用也稳定了外出劳动力的生活。

昌图县农机合作社在发展之初遇到的问题很多,如合作社的管理尚需完善,特别是财务问题亟待解决;管理人员与技术人员的素质有待提升等。为此,昌图县在2008年1月23日举办了全县组建乡镇农机专业合作社暨玉米机收获培训班,对农机专业合作社社长、技术人员、操作机手进行了培训,聘请了国内主要玉米收获机厂家的专家来授课指导。而且,县农机局积极联系各生产厂家开展了机具作业期间的技术指导和售后服务,确保农机专业合作社的农机化服务按照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化进行。

机械化作业使土地产出率大大提高,玉米平均亩产可增加15%到20%,提高工效30倍至50倍,每亩节约生产成本20元以上,每亩增加收入100元以上。因此合作社经营释放了大量农业劳动力,40个农机专业合作社,可以释放农村劳动力4.8万人。由于缺乏数据,不能确切知道这些释放出来的农业劳动力是否全部转移到二、三产业。但是有数据表明,2007年昌图县三个农机合作社经过近三个月的运营,仅玉米机收单项,可节省劳动力人工8160个,转移劳动力410人。可见转移劳动力仅占到全部释放劳动力的5%,尽管这个比例有望继续扩大,但是如果劳动力盲目向大中城市转移,必将会加大劳动力的转移难度。

由上可见,农业合作经济组织能推动农业机械化发展,增加农民收入,解决劳动力季节性流动问题,促进兼业劳动力的彻底转移。但是对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过程中释放出的大量劳动力问题不能忽视,只有将这部分劳动力转移到二、三产业,才能更好地推动新农村建设。因此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发展不能仅停留在低层次农业生产合作上,要加强更深层次的农业合作,延长农业产业链。从昌图农机合作社的发展中可以看到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是政府对农业进行财政补贴等宏观调控的有效组织载体,所以,农业合作经济组织应在政府的支持下进行农业产业化发展,创造更多就业机会,推进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参考文献:

1、占俊英,方齐云.中国农村走势:农业产业组织及技术进步与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M].中国经济出版社,2006.

2、倪建伟,王景新.中国农民组织建设的现状分析与趋势预期[J].农村经济,2005(8).

3、蔡.破解农村剩余劳动力之谜[J].中国人口科学,2007(2).

4、赵健.美国NGCs经验与我国农业合作社改造[J].边疆经济与文化,2004(2).

5、王延中,经济组织与城乡发展[M].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劳动与经济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提出了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的观点。指出其表现形式为“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井时知识经济形态与传统经济形态的关系进行了阐述。

1 “脑力”是人劳动的基本特征

劳动作为人与自然之间交换联系的唯一方式,人也在劳动过程中把自己从自然当中提升出来,人越是了解自然,就越远离自然,也就使人自身能力更丰富化.如果说第一次提升是把人从纯粹依赖自然的狩猎状态进化到农耕状态,那么第二次提升就是人学会了利用自然力去克服自然的工业文明时代。时下,人类理智的积累已经达到了可以利用、消费、使用理智的成果——“知识——就能创造价值的时代,反映了人类从直接作用于自然对象的劳动,向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的特性的劳动发展。人类之所以能够间接地利用自然对象之间不同的特性,从事任何动物无法进行的创造性劳动,就是因为人在劳动中会使用“脑力,人“脑力的进化史,就是人劳动发展史的写照,正如人劳动发展史揭示了人的。脑力”进化史一样,它们是“攀登与扶梯的关系。而且人类进化史只要没有终结,。攀登与扶梯就没有止境。

人类理智的发展集中表现在“知识上,因为人具有把社会生活中的经验记录下来、并传授给后代的独有能力。经过3到4万年人类劳动实践经验的积累,特别是自近代工业革命以来,人类创造物质财富的能力和手段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此同时,知识的积累和传授方式也获得了革命性飞跃。它突出表现在:一是科学性成为衡量知识价值的首要标准。人们对揭示自然规律、正确总结劳动实践经验的知识抱有真理性信仰。大量的科学原理和科学体系的建立使人类自信百倍增强,“知识就是力量”,应该说是认识到知识价值的最早和最典型的表述。二是科研部门国家化。像欧洲诸国建立的皇家科学院,国家图书馆,包括像俄国这样的军事封建国家也建立起科学研究机构。这些机构为确立科学知识的权威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三是教育——知识传授的社会化迅速兴起。学习新的科学知识和理论,培养年轻的科学研究者成为主要任务。同时,不断出现的科学发明和发现所揭示出的自然界奥秘和生产能量,刺激了一代又一代年轻人学习的兴趣,并形成一个国家完整的教育体系。四是应用科学知识在生产领域逐步利用。科学知识的巨大力量迅速表现在生产领域中,加速了资本主义的自由竞争,使资本主义商品涌向了全世界,“正像它使农村从属于城市一样,它使未开化和半开化的国家从属于文明的国家,使农民的民族从属于资产阶级的民族,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可以这样说,工业革命带来生产领域中应用科学知识的越来越广泛的利用,是今天知识经济时代出现的社会基础。不应该把知识经济的出现与前此以往的经济形态割裂,相反,而是要从人类劳动方式的改变中去探讨新经济形态出现的根本原因,从劳动创造价值的形式变化中揭示出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方式的改变,而不是试图证明人类物质财富增长性质的改变。

2 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劳动

按照马克思关于人类一般劳动的看法,它是肌肉、神经、脑等的一定的消耗,那么,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也是一种劳动。因为,在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中,人的脑和神经,乃至肌肉都有大量消耗,特别是创造知识这类“脑力劳动”,更需要付出巨大的脑和神经能量。根据邓小平关于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伟大思想,我们同样得出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是劳动创造价值的第一要素这样的结论。

从创造价值这个角度看,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过程,并不像过去一样是一个静态的、被动的、单个的行为,而是动态的、主动的、合作行为;并不是一个人喜好、个性选择的结果,而是社会需求、个人价值体现的要求;并不是知识无价,全人类共享、想学什么就学什么,而是要负出代价、负出勤奋的劳动,必须掌握基本的知识内容,并取得社会认可的证书。这一切说明,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本身就是一个创造价值的劳动过程,或者说,本质上是当代社会衡量社会一般劳动的必要条件,社会在购买产品时,其价格中就已经包含了形成一定合格劳动力教育培养的支出费用。这也才能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具备一定知识的专门人才,其具有的劳动力价值高于一般劳动力的原因所在。并不是知识本身创造了价值,而是通过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的劳动,使知识与劳动能力合二为一,从而在社会生产生活领域中直接创造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学习、使用和创造知识作为当今社会必需的、特有的社会劳动过程,形成了教育系统、信息系统、科学研究系统,这三个系统与整个社会的物质生产部门相对应,并直接为整个社会“生产”、“提炼”、“造就”生产者。可想而知,这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给整个社会带来的革命性变化,这才体现了知识经济时代为什么“知识就是财富”,“知识就能产生价值”的根本原因。

3 “知识劳动”也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劳动是社会发展根本动力,劳动创造的社会物质和精神财富的逐步扩大,是社会进步的标志。在相当时期里,社会物质财富的实现是在商品的交换过程中体现出来的,而与物质财富增长相拌生的精神财富的实现却隐蔽在物质财富之后,或以思想的物化成果形式流通于专门的市场,实现自己独特的价值。但只要是商品,它就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在人类物质和精神财富高度发展的今天,这两者在创造劳动价值上去金趋近合一,而且无形的。精神内容开始在一件商品中占有较大的价值成分,按照0ECD的计算,当一件产品中知识的含量达到60%,就属于知识经济的产品了。那么,当知识成为劳动对象、劳动要素时,“知识劳动”本身就具有了商品的性质,它的特点是不在于这种特殊商品“有形还是无形,而在于它本身具有使用价值,并因走向市场而具有价值。

可以肯定,在未来世界中,从事。知识劳动”的人将占到劳动生产者的绝大部分,这一方面是因为维持整个社会良好运行的系统已达到如此高的科技程度,以至离开“知识劳动”将成为不可能;一方面是因为地球可直接利用的物质资源的减少,使社会财富的创造转移到以知识的学习、使用和创造为主的劳动领域中,并直接促进再生资源和新的替代方式的产生,改变已有的生产或生活方式,向更高层次的“自然化回归。到那时,表面上人们的生活简单了,但其中所包含的每一件用品、每一个物件都是高科技的产物,是与周围环境有机互换的部分。因此,“知识劳动将是知识经济时代创造价值的劳动的主要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