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1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建设策略;实际实施

随着我国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劳动与社会保障的重要性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其目的是进一步保障劳动者的权益,保护劳动者的人身安全,同时也是为了维护社会稳定,为经济社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保护。为了进一步推进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不少高校都主动地建立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以此为基础积极地探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发展。一般来说,目前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主要来源有这样3个方面:首先,不少学校会从原本的经济管理学科中将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内容分离出来,而后进行整体处理以构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其次,有的学校会选择从社会学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一般来说这种做法普遍被各种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所选择。最后,有一部分综合性比较强的大学也会从理工类专业中分离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这三种情况基本涵盖了目前我国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起源。要做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学科建设工作,首先就必须要仔细地了解当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际情况,找到可以改进与提升的部分,通过采用科学的办法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

1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进行总体规划

任何一个学科的建设都必须要有一个总体的目标,这样才能够根据总体目标进行细节的计划设定,才能够找到学科建设的总体思路。因此,为了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必须要有科学的总体规划。首先,就教育部的标准来看,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身是一个二级学科。而就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历史来看,其历史比较短,相关研究开展的也比较少。但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综合性比较强。换言之,其是一门交叉性的学科。在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现,其涉及到法学、社会学还有管理学甚至还有其他一些专业知识,因此,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要求也就比较高。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目标应该是为社会发展和经济发展提供高质量的现代大学生。因此,在进行专业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将当前国家的经济、政治还有社会现状和实际教学结合起来,进行综合性的教学。这样学生才能够真正的学习到知识,才能够将学习到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生活结合起来。所以在培养学生的时候,应该有一个比较高的目标,那就是将学生培养成为具备经济、管理还有社会学等多方面能力的专业性人才,其必须要对劳动与社会保障的相关法律有比较深入的理解和掌握,对与之相关的法律法规具有比较强的理解能力,并且能够在实际工作和生活的过程中将自己所学习到的知识正确地运用到生活中去。这样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才能够真正培养出满足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人才。

2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一些建议

为了更好地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选择最佳教学方式,这样才能够真正培养好学生,真正地促进学科的专业建设。

2.1为学生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工作需要重视基础教学,利用高质量的基础教学工作培养学生的专业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竞争力。因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其学科内容包含有多个学科不同的知识点,因此,在大学四年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学习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最核心的课程以外,关于社会学、管理学还有与之相关的其他学科的专业知识也是学生需要重点学习的。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帮助学生夯实基础,找到最合适学生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构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2.2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样化

在实际培养学生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注意有意识地促进学生能力的多样化,这是因为现代社会的竞争越来越激烈,社会对学生的能力要求也出现了比较明显的提升。能力单一的学生往往没有办法满足现代社会的要求,无法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生存下来。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教学内容比较庞杂,教师要尽可能地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以此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2.3重视对学生素质的提升

现代教育越来越强调对学生素质的培养。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打破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用现代教育的眼光来看待和处理专业教学工作。为了促进学生素养的提升,学校应该开设相关的公共课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还有价值观人,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观察和了解世界。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多引导学生讨论和总结,如果条件允许的话,教师还应该带领学生到社会中亲自实践,通过时间让学生对学习到的知识有更加深刻理解,这对于提升学生对知识的掌握能力和运用能力能够起到积极的帮助作用。此外,学校还应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通过高质量的教师队伍来保证专业教学的科学性,以此为基础更好进行专业教学。而在相关资源的投入方面,学校也应该有一定程度的倾斜。毕竟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比较新的专业,学校和社会应该有意识地投入更多的资源以促进其发展。3结语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实现的,学校和教师应该有足够耐心,通过持续的投入与建设,最终真正的建设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作者:田雨 单位:山西医科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春光.转型发展背景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以辽东学院为例[J].辽东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21-126.

[2]邱莉.辽宁省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矛盾及对策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6(3):321.

[3]王先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特区经济,2015(5):157-158.

[4]邵文娟,马瑄,刘媛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完善[J].中国市场,2014(6):143-144.

[5]曹永红.财经类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建设的再思考——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现代营销:学苑版,2014(1):80.

[6]段美枝.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以内蒙古财经大学为例[J].学理论,2013(29):277-278.

[7]夏敬.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特色课程体系建设的思考——基于财经类院校及培养应用型人才的视角[J].考试周刊,2013(79):175-176.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供给

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分析

纵观近百年的人类社会史,社会保障制度构成了世界大多数国家社会发展的主体内容和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劳动与社会保障是一项随着社会发展与日俱增的公共事业,社会的工业化、市场化、现代化以及人口的老龄化,客观要求建立健全发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服务体系。据有关资料,比利时政府中60%的公务员在从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而这个国家最忙碌的也是劳动和社会保障方面的律师。在日本,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培养已经细化到每一项工作,形成了社区、青少年、老年等多个细分专业,主管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政府机构厚生劳动省开设的职业资格考试多达100项,主要项目有社会保险劳务士、职业训练指导员、社会福利士和福利护理士等。[1]在发达国家,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劳动力的比例一般是1∶1000左右。目前,由于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不高,社会保障制度不发达,从事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的专业人员与劳动力的比例偏低,仅为1∶7300。[2]因此,从发展趋势看,在从较不发达国家通向发达国家的道路上,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社会潜在需求量很大。

(一)行政事业单位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估测

一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隐形缺口。目前,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机构的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不高,使得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在运行中存在很多问题。比如,城市最低生活保障中存在普遍的骗保行为,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中“人情保”和“关系保”很普遍。因此,以专业人才替代非专业人员具有客观必要性,劳动与社会保障从业人员的专业化刻不容缓,由此产生了专业人才隐形缺口。

二是劳动与社会保障基层工作人员缺口。随着“小政府、大社会”格局的进一步形成,居委会、村委会等基层组织对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比如,上海市政府规定,要为全市近3000个居(村)委会配备2名就业援助员和社会救助员,这一项就需要6000多人。据民政部门统计,截至2009年底,我国共有村委会59.9万个,比上年减少0.5万个,降低0.8%,;社区居委会84689个,比上年增加1276个,增长了1.5%。[3]如果参照上海的配置标准,全国城乡社区总共将需要上百万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

三是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才缺口。据专家估计,我国对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人才的需求将超过万人。[4]社会保障专家郑秉文研究发现,我国10年间CPI平均涨幅为2.2%,5项社会保险基金的收益率却仅为2%,加上工资的平均增长率,社会保障基金的购买力实际下降了1个百分点,出现了巨额亏损。截至2009年年末,我国5项社会保险基金结余已近19000亿[5],如此庞大的基金要实现保值增值,必然要求加快培养社保基金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高级人才。另外,我国社会保险精算师奇缺,甚至有不少高校的保险精算课程的教学因师资不够而大打折扣。

另外,其他事业单位也需要有懂社会保障事务的人员负责社保经办和为员工提供社保咨询。至今,全国事业单位为130万个[6],对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有很大的需求空间。

(二)企业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缺口估测

根据我国相关社会保障法规定,符合条件的企业必须为职工提供养老、工伤、医疗、失业、生育保险等社会保障,这样客观上要求每个单位都应该有懂社会保障事务的人员负责这一事项。据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资料,2008年末,我国企业法人单位495.9万个,与2004年第一次全国经济普查时相比,增加了170.9万个,增长52.6%。[7]目前,不少企业在人力资源管理部门设置一个专职人员负责社会保障管理或劳动关系管理,称为社保管理员或社保专员或劳动关系专员或社保/劳动关系专员等。据笔者对近几年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就业去向的汇总研究,发现80%以上的该专业大学毕业生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薪酬福利管理的工作。而一些受托从事社保基金的投资运作和资金托管的金融机构,由于社保基金的投资原则和方式不同于一般的公共基金,具有特殊性,因而这些金融机构在做投资决策的时候也需要劳动保障人才的参与,以确保在安全性第一的条件下追求投资收益率,同时保持社保基金的流动性。在商业性保险公司,除了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担任社保经办和劳动关系专员外,还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做讲师,或者是其他内勤人员,或者是业务员。

根据以上对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的分析,人才缺口最大的是社区和企业,而目前我国急需的是社保基金管理和投资决策的高级人才。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供给分析

(一)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人才的存量供给状况

目前,我国在各行各业从事劳动保障的工作人员大约有100多万人,2/3的工作人员学历在大专以上,但是,大部分人员是“半路出家”,劳动与社会保障科班毕业的不到1/100。[8]因而,人才存量的供给,从质量上来看,整体素质不高,队伍不稳,存在激烈的竞争。而从数量上看,供给总量不足,不少社保业务没有设置专门机构和人员,而是由其他机构代办的,比如农村社会保障的宣传、登记、缴费等,多是由村委会来代办。由于代办人员和机构专业素质不高,又缺乏必要的监督,因而存在人道德风险。

(二)来自高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

开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是劳动与社会保障高级专门人才的培训基地和储备中心。从1993年中国人民大学率先开始招收社会保障专业本科生算起,至今已经有多届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为政府、企业输送了一批又一批急需的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目前,我国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院校已达100多所,还有36多所高校具有硕士点、7所高校具有博士点,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备的人才培养梯队。在人才培养数量方面,据笔者对高等院校招生规模的调查和估测,高等院校每年为社会输送的各个层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约为5000人。在人才培养质量方面,由于缺乏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大学毕业生不能有效地满足服务于各行各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需要。我国目前大学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水平达到社会初始岗位的工作要求水平的百分比普遍偏低,其中“211”院校毕业生离校时掌握的工作能力水平为53%,非“211”本科院校为52%,高职高专为51%。[9]专业人才有效供给严重不足。近几年,各高等院校针对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调整专业设置、提高大学生专业技能、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一定效果。但这些措施还没有触及问题的根本。高校人才培养模式不合理,大学教育还没有真正成为国民素质教育,是导致大学毕业生就业能力普遍达不到用人单位要求的深层次原因。

根据以上对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给的分析,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不能有效满足国内社会保障事业发展的需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有效供给不足。

三、结论与建议

通过对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供求分析,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从我国劳动保障和社会保障体系建构对专业人才的要求来看,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供求矛盾比较突出并将长期存在。

因而,应该把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培养,看作是推进社会保障事业的紧迫任务,以形成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良性互动的局面。开设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高等院校担负着培养合格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特别是高级专门人才的重任,应进一步创新教育模式,构建以培养大学生就业能力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系,增强大学生的就业能力,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更多的合格人才,缓解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的供求矛盾。这是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关系到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事业的进步。同时,在面临着高等教育大众化时代的高校竞争和毕业生结构性失业的挑战的新形势下,改革教育模式,也关系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洪春.日本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职业资格考试及其启示[J].中国社会保障,2004,(9).

[2] 特别关注:专业与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OL].省略,2004-04-12.

[3] 民政部2009年度全国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OL].中国新闻网,2010-06-10.

[4] 吕学静教授谈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OL].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专科招生网,2008-04-17.

[5] 杨华云.社保基金结余近1.9万亿因低利率面临缩水压力[N].新京报,2010-05-22.

[6] 竹立家.事业单位改革难的症结[J].决策与信息,2010,(9).

[7] 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主要数据公报(第一号)[OL].http://省略,2009-12-25.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3篇

关键词:劳动与社会保障;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中图分类号:F240/G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08)08-0211-02

同志在全国科技会议上指出:“科技的发展,知识的创新,越来越决定着一个民族的发展过程。创新是不断进步的灵魂,如果不能创新不去创新,一个民族就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要加快知识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化,关键在人才,必须一批又一批的创新型人才脱颖而出。”大学的中心任务是培养人才,因此,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不仅是素质教育的要求,是适应信息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也是民族振兴和面向2l世纪国际竞争的需要。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面临着市场化、国际化的挑战,迫切要求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高素质的应用型、创新型人才。然而,传统的重理论轻实践、重传承轻创新、重单一型轻复合型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落后于经济体制改革对人才的需求,如何创新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并创造新型人才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一、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

(一)课程设计忽视教育内容的实用性

课程设计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目前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计缺乏实用性,专业设置划分过细,造成课程体系明显出现“专才教育”模式。由于过细的专业设置,导致很多课程与课程之间的内容重复,专业特色不突出。学校过于重视专业目标,造成对于大学生的专业技能(某一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社会交际能力,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适应性比较差,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严重不足。以案例教学为例,开始实施案例教学时,学生思维活跃且参与案例讨论的积极性很高,但最后却变成了应付式的案例讨论与分析。导致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教师只是用案例教学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没有分析学生学习的现实需要。没有深入分析案例教学与学生渴望提高专业技能之间的联系。所以,在课程设计方面应该特别强调实用性。

(二)课程体系结构不完善,缺乏系统性

由于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从国外引入,在我国发展时间短,不少专业的课程设置不成体系,难以使学生在4年学习后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并且我国高校按照统一的教学大纲编写统一的教材,对公共课、学科共同课和专业主干课的重视大大超过专业选修课,必修课比重较大,一般占到总学分的70%以上,任意选修课的比重较小。约占20%,选修课不仅课时少,而且课程类别也比较单一,课程内容简单和结构不合理、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偏少等问题,这样不利于拓宽学生视野,扩大知识面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容易造成把本来具有不同个性、不同特点和特长的人才用单一的、整齐划一的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锻造成了同一规格的所谓合格人才,限制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这既不能符合现代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也不利于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综合能力的培养。

(三)教学方法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的教学方法应是启发式、讨论式的。而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实施的基本上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法。从整个教学组织过程看先进信息量不足,信息更新频率较低,相对固定的教学计划,内容陈旧的教材,灌输式的教学方法。而另一些贴近学科发展前沿和市场需求的课程又不能较快增设,其结果是课程的更新速度滞后于时展的要求。程式化的教学必然导致学生得不到最新知识的教育,必然不能很好的掌握该领域的最新成果、研究动态。总之,我国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仍然局限于“填鸭式”的理论教学方法,很难培养出适应时代要求的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

(四)毕业生适应社会的综合能力差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是培养从事劳动就业、社会保障管理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其教育必须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然而,我国高校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育并非如此,长期以来,我国高等教育主要是重点培养教学和科研人才,基于这一前提,形成了以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这样就导致课程之间很多的内容重复,课时总量膨胀,而学生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专业理论课的开设越来越多,而传授应用性知识、培养学生实际工作能力的实践环节受到轻视和排挤,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教师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差。

二、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针对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弊端,依据劳动社会保障工作的性质及对人才的要求,从以下四方面对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作一些探讨。

(一)构建能力主导型的课程体系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以能力培养为中心,即按照新时期创新型劳动社会保障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要求,贴近学科前沿,贴近市场需求,重新构建符合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自身特点的科学课程体系。在加强专业课程和基础课程建设的同时,要进行整体优化与重组,祛除一些陈旧的、不合适宜的课程,保留以前课程体系的核心精华部分,以社会需求为设置导向,将现行的课程划分为如下:

整个课程体系由两大模块组成:基础能力培养模块和创新能力进阶模块,每一模块又由诸多小模块组成,将实践环节贯穿于两大模块之中,每一环节内容选择的依据是:教学内容应该体现适应学生个性的不同。兼顾综合素质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提高,同时还顾及劳动与社会保障教学的能级累进特点。在这一体系中,人才培养在知识、素质、能力诸方面应有新的提升,能适应学习型社会的内在要求和信息化发展的需要。基础能力培养部分中课程突出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和基本技能,创新能力进阶模块中选修课的比例要增大,必修课的比例要减少。设置较多的选修课的原因是这样做易于调整专业组合。变换专业方向,拓宽就业门路。同时,专业必修基础课少而精,为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核心课程,如社会保障学、劳动经济学、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和职业生涯规划等,选修课无论是从课程内容还是课程质量上都要保证高水平,这样做的目的是尽最大的能力让学生在自

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发展与创新。应及时将学科发展的新观点和新方法引入课堂,并做到从理论到实践的各个教学环节环环相扣,有利于帮助学生形成完整的学科专业知识链,也有利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学生找准创新的切入点,并加以创新研究。

(二)提倡参与式教学

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教学方法创新的目的就是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生提高学习能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要达到这个目的,应采取参与式教学方法。首先,采用案例教学。案例教学是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学中最常用的方法。案例应具有代表性,反映现实社会中的热点性社会问题。采用案例教学,运用专业理论对复杂现实问题进行分析和讨论,启发学生的思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激发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意识到理论知识对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其次,采用模拟教学。所谓模拟教学,是指根据教学的内容,针对客体的特点,设定管理情境,给学生分派角色,组织教学的一种方法。模拟教学能够调动学生的参与意识和学习的热情,有利于培养学生应变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三)加强劳动社会保障专业实践教学环节

首先,应构造完整的实践教学结构体系。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是交叉进行的,要加强校内外实验及实习基地的建设,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评价标准和考核方法。其次,实践教学应贯穿全部教学过程,使学生在学习相关专业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管理实践技能的提高,培养学生从经济角度观察、分析社会经济现状和市场竞争现象,分析社会活动所面临的环境与问题,使学生掌握现代管理方法与技能。再次,实践教学环节应包括课程实验实践活动、毕业设计教学和其他形式的实践教学形式,通过形式多样的实践教学环节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考试模式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9682(2010)04-0096-02

教育是一国之本,与时俱进的教育制度将为社会输送更多的高素质人才,进而推动国家的快速建设与发展。在充满变革的时代,高等教育必须要适时改革。近年来,我国高校评估制度中一个重要项目――考试模式(考试方法、试题类型、试卷评价等)已经越来越引起高校教学改革的关注,考试是“教”和“学”的指挥棒,如何改革考试模式,用更客观、合理、综合的方式考核评价学生,验证教学成果已成为目前高校教学发展中不断关注的问题。

我国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设立已有十余年的时间,毕业生可参加社会学、社会保障、社会工作、公共事业管理、行政管理、法律等相关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考试,继续深造,或在相关领域就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已逐步趋于成熟,但在个别开设较晚的院校仍处于发展建设中。本研究所涉及院校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仅开设六年多的时间,作为一项适应社会发展的新型专业在短短的六年时间内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取得了较大的进步,课程的建设已逐渐完善,但我们发现随着专业本科教育的发展及高校评估体系的完善,考试模式作为考察教学成效和学生成绩的一个重要手段已经凸显出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本研究则对J大学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3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并对部分教师进行无结构式访谈,对目前正在广泛运用的考试模式进行研究,发现存在的问题,探求解决的思路,以期促进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建设,提高教学手段和方法,为推动更为合理的考试模式的改革做出努力。

一、考试模式的现状

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和检查学生学习水平和能力的主要形式,也是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方法。它可以督促学生全面系统地复习和巩固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是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手段。科学、合理的考试对教学起着积极的导向作用,可以使学生明了学习的差距,自动调节学习方向,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亦可通过考试了解教学效果,调节和改进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考试的导向作用,提高教学质量。反之,则不仅不利于教学,而且还会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尊心,阻碍学生创造力和个性的发展。

本研究把与考试相关的考试方法、考试形式、试卷设计、成绩评定方法及考试风气这一整套环节界定为考试模式,对考试模式所涉及的每个环节做了不同的探悉。调查发现,目前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考试模式和诸多文科类专业的考试模式现状均呈现出以下一些共性:

1.考试形式较为单一,重记忆、轻创新。

综观诸多文科类专业的考试基本都是闭卷的形式,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记忆和理解情况。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考试目前无论是必修课还是选修课均实行闭卷考试,只有全校的部分通选课程实行开卷考试。且诸多专业课程的考试题型均存在大体雷同的现象,即基本题型为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调查中,学生普遍认为,考试形式近年来没有多大的改观,考试客观题多,主观题少,基本考察的还是课本和笔记中死记硬背的东西,且考试前老师也会指点一下,因此,考试基本不用担心,临阵磨枪应该没有问题,这样的想法影响了几届的学生。为了考试及格,学生们不得不一而再、再而三重蹈“上课记笔记,下课对笔记,考前背笔记,考后就忘记”的覆辙。这种考试形式可能会导致部分学生平时不太用功,考试临时抱佛脚,却照拿高分、奖学金的现象,抑制了学生个性的发展,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培养,不能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水平和综合实力。

2.考试仍存在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现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考试大部分仍采取上课教师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方式,即使有部分课程实行了流水阅卷的方式,但基本还是教师自主命题的现状,即使多位教师承担同一门课程,也很少做到原则上的教考分离。有许多教师坦言,试题每年的变化不是很大,因为教材是固定的,且基本知识点也是稳定的,因此,试题的内容也只是在已有的A卷或B卷进行适当调整即可。而有效的教考分离必须在有课程组的前提下才能较好落实,但现状却几乎是每位老师守着自己的一、两门课程,必然会出现自主命题、自主阅卷的现象。我们深深感到考试方法的改革必然要触动师资队伍的整合和建设。

3.考试试卷设计不够合理

考试试卷的设计不仅包括题型的数量、类型,还包括各题的分值,题目设计的合理性,是否涵盖所学基本知识点。在对试卷的调查分析中发现仍有一些教师在试卷设计上做得不够完善,例如一份包含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论述题四种基本题型的试卷,各题分值的设计不够合理,填空总分为30分,论述题总分近40分,仅此两道大题就占了卷面总分的近70%,而名词解释和简答题这两个较为重要的大题却只占了30%左右的分数,且题目的设计也并没有涉猎课程所学的基本知识点,并不能较好地反映学习效果。

4.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不够客观

近年来,学校在考试成绩的合理性上已经有了较大改善,由以往的试卷成绩为总成绩的规定增加了平时成绩的比重,且平时成绩的比重由教师自己裁定。因此,就出现有的课程的平时成绩为20%,有的为30%,而通选课的平时成绩可以达到50%左右。这种改革的初衷是为了综合衡量学生的平时表现和期末试卷成绩,从而给学生一个更为合理的分数。但这种考核的结果也增加了教师给分的灵活性,特别是平时成绩的评定,教师的自主性最大。调查中发现,平时成绩的规定项目中包含课堂提问、纪律情况、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但有个别教师的平时成绩实际只包括出勤和课堂表现,而对于人数较多的班级是无法准确评价每个学生的课堂表现的,于是平时成绩的评定就可能有许多是折中的分数,给老师留下好印象且表现积极的学生可能平时成绩会更高些,而有些不善言谈、默默无闻的学生成绩可能不会突出。当然有些宽容的老师把学生的平时成绩都打到90分以上,以备在考试成绩不太理想时可以提高一下总评成绩,但这样的结果又使学生之间没有拉开适当的差距,还是不能较为客观地体现学生的学习差别。

5.考风、考纪不够严格

随着高校的扩招和越来越多的特长生进入高校,高校学生的构成也日趋复杂,近年来高校考试中作弊的现象层出不穷,虽然学校越来越重视考风考纪,但仍存在个别教师不能严格执行考纪,个别学生违反考纪的现象,从而助长了学生的不良风气,对考试没有足够的重视,甚至通过拖人情、找关系,多门课程重修,最后也能顺利毕业。这种不良的风气和现象阻碍了高校的正常发展,也导致了教育不公平的现象,影响了学生健康的考试情绪。

二、现有考试模式形成的原因

目前J大学现有考试模式的特点是较为稳定、创新性不强,它的形成有多方面的原因。

1.与考试相关的课程建设未完善

高校普遍存在的自主命题和自主阅卷方式主要是课程建设的不完善所导致的。专业建设中一直没有形成较为完备的课程组,课程与课程之间的联系和衔接工作还不充分,导致老师各行其是,各授其课,各负其责,没有形成课程间较好的统一性和协调性,甚至各门课程间相似的内容还出现重复讲授、重复考试的现象。

2.教师的自我约束力和责任感欠缺

在考试成绩评定和考风考纪问题中教师的责任是首要的。由于个别教师带有个人情绪,掺杂私人感情,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评定考试成绩,而导致成绩评定中不公平现象的发生。同时,在每学期的监考中也有个别教师始终不能严格要求自己和学生,在考场常常还是会出现教师聊天、睡觉、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必然助长了学生做弊的倾向。

3.学校的监督机制还不够完备

高校考试模式虽然在教育部对本科教育评估后也取得了一定的改进,但改革的效果也是需要评估和监督的。而目前,普遍存在的现象是,诸多的改革并没有触动根本,甚至只是改了一下形式,例如,考试要求流水阅卷,真正履行的教师只是在阅卷人一栏签了流水的名,阅卷的还是授课教师本人,学院也没有人会去监督,这样的结果无异于让改革流于形式。

三、考试模式改革的尝试

高等教育要真正达到培养创新型人才的目的,必须要对现有的教育模式和考试模式进行全面、根本性的改革,要提倡以创新为主,全面地推进考试模式的改革。考试模式改革的目的是要让教育工作者深刻认识教育的宗旨和目标,培养教师的教学责任感,推动教育的可持续发展。笔者认为,在考试模式改革中可以尝试从以下一些方面着手:

1.加强课程组的建设,改革考试方法和考试内容。

高校院系的发展必须要走重点突出、合作共进的协作发展之路。

无论是教学还是科研都需要教师间的通力合作,才能取得快速的可持续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各院系应结合专业的发展和开设的课程逐步建立完备的课程组。课程组应由专业相近、课程同类、研究方向一致的教师构成,每门课程至少应由两名教师讲授,这样既便于课程的建设和协调,又便于考试方法的改革。课程组教师需经常对课程内容进行沟通,对考试方法进行适当的改革和完善。例如针对不同性质的课程可以采取开卷或闭卷的考试方法,适当区分考试和考查的课程,对部分选修课程和通识教育的课程可以逐步实行灵活的考查方式,突破以往大部分课程均实行试卷考核的方式,可以尝试以论文或实地研究的考查方式考核学生。其目的是为了培养实用型的创新性人才。

此外,考试内容的改革也是一个重要的环节。传统的考试内容更多突出的是死记硬背的知识,创新性不强,也间接扼杀了学生的创新性。因此,改革后的考试内容应当强调学生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考试所涉及的内容不应仅仅局限在老师所讲过的基本知识点,而应突出对基本知识点和基本理论的实际应用能力。在平时的授课中就应当给学生更多理论联系实际的讲解和启发,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而考试中可以逐步渗透此类的题型,让学生不断提高综合分析问题的水平,培养创新精神。

2.逐步建立完备的试题库,完善考试成绩的评定方法。

一门成熟的课程必然拥有较完备的试题库和较为成熟的考试方法。由于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教师和课程的衔接还不够成熟,因此,诸多课程还没有建立成熟的试题库。以致于出现教师临考前紧张出题的现象,也造成个别试卷不够规范,分值有误的问题。为减少此类现象的发生,各门课程的教师应逐步完善所授课程的考试试题库,最少应有20套左右的试题库,以备考试前调用。也能使学生复习有方。

考试成绩的评定也是考试模式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调查显示,90%的学生仍是非常重视考试成绩的,一方面是为了得到奖学金,另一方面也是对学习效果的评价。因此,教师作为成绩的评定者必须要本着客观公正的态度进行成绩评定。在对考试试卷评定时要认真对待每位同学的每道试题,不要轻易加减分,每份试卷一定要认真复核一遍。同时,对不同的课程要设计好平时成绩和考试成绩的比例分值。通选课的平时成绩可以更高些,而专业课的平时成绩则不能超过30%,且平时成绩的组成应细分为不同的方面,如考勤、课堂表现、作业、纪律等。对平时成绩的评定也应尽量客观,诸多同学认为教师应多与学生交流,更深入的了解学生,才能更公正地评价学生。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范文第5篇

[论文摘要]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办学时间较短,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存在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重视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文章提出“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论文关键词]地方院校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 创新型人才

教育部在1998年修订并颁布的普通高等院校专业目录中,新增设了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到目前为止,全国开办劳动与社会保障本科专业的高校已经有125所,这说明该专业毕业生有较大的社会需求,培养该专业的人才刻不容缓。然而,该专业的毕业生就业情况如何呢?据2005年6月全国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负责人会议记录和某高校对本科毕业生的跟踪调查结果显示,该专业学生的就业情况并不乐观。除9%考取研究生或公务员,6%失去联系或因病未就业外,约60% 的毕业生无法找到专业对口的工作,剩余25%较为对口的工作就是在企业人力资源部从事管理工作或进入商业保险公司工作,就业面非常窄。造成这种结果是地方院校对该专业设置理念模糊,人才培养定位不清,进而造成设置体系盲目仿照研究性大学的课程设置, 培养的人才与地方劳动社会保障事业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如何适应地方经济发展,“以社会需求为导向,贴近市场”培养适应市场需要的人才,是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面临的大问题,笔者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探讨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设置与人才培养目标相分离

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面向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注重技能培养,强化实践实训教学,走产学研相结合道路,注重学生的实际应用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培养既具有一定理论基础,又具专业技术能力强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课程设置对人才培养目标有较大的决定性作用,因此,课程设置必须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为宗旨的要求。然而,目前,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课程设置理论课较强,忽略了实用性的课程;必修课比重过大,选修课相对较少,学生选择的余地比较小,没有围绕我国劳动与社会保障政策法规与实践动态设计实用性、政策性强的课程,导致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欠缺,动手能力不足。

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由理论课程(132学分)和实践课程(28学分)组成,共160学分。理论课程主要由公共基础课程(50 学分)、专业基础课程(22 学分)、专业主干课程(28 学分)和专业选修课程(22 学分)、公共选修课程(10 学分)五大模块组成。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是全校所有专业统一开设的实践课,如,大学生就业指导;模块二是各专业根据专业需要开设的专业实践课。

公共基础课程是全校统一开设的,具体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大学英语、大学语文、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计算机、体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

专业基础课程也是全校统一开设的,经济管理类专业主要有:政治经济学、会计学、管理学、西方经济学、财政学、金融学、统计学、经济法、经济应用写作9门课程。

专业主干课程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有: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险、劳动经济学、社会福利与社会救济、社会保障基金管理、社会保障制度国际比较、劳动法与社会保障法、人力资源管理、薪酬管理、行政管理学10门课程。

专业选修课程也是专业所在的二级学院开设的,主要是根据自己的专业特色而选择开设的,分为专业限选课和专业任选课,专业限选课学生必须选择,专业任选课学生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课程来修读。专业限选课有社会调查研究方法、社会学、劳动关系学、社会工作概论、证券投资学等。专业任选课包括社区管理概论、公共政策学、社会问题概论、企业年金、劳动心里学等。

公共选修模块是全校统一开设的,主要是为了拓宽学生知识面,发挥学生的个性潜能,增强学生的综合素质而设置的公共选修课程,课程的设置随意多样,由学生自由选择,如影视欣赏、珠宝鉴定、艺术欣赏、美学等课程,

实践课程由两个模块组成,模块一(5个学分)主要包括:军事理论与技能、形势与政策、大学生就业指导,全校所有学生都必须修学;模块二(23 学分)除了毕业实习(3学分)和毕业论文(8学分)外,是由各专业根据需要自己开设的。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目前开设的实践课程有:会计综合模拟实习(4学分)、社会保障业务实习(2学分)、行政管理业务实习(1学分)、社会救济业务实习(1学分)、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验(2学分)、社会调查(2学分)。社会调查是学生利用暑假时间自己去调查。

从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课程设置来看,偏重理论性课程,具有较强实践操作性、实用性和政策性的课程较少,没有围绕企业用工和社会保障改革中遇到的前沿问题开设一些实用性强的课程。如现在企业用工不太规范,劳动纠纷较多,可以开设劳动争议仲裁实验课等。另外,课程设置过于重视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的设置,三项学分比重达到了62.50%,而专业选修课较少,体现创新能力的课程更少,选修课的比重仅占13.75%,容易造成对于学生的专业技能( 某一专业、岗位的业务知识与能力) 的培养比较强,忽视人文素质(人文社会科学知识, 社会交际能力, 沟通、组织、判断、领导工作的能力) 的培养,致使学生知识面过于狭窄, 适应性比较差, 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动手能力不足,培养出来的学生共性有余而个性不足,与市场需求不太相符。

(二)教材内容理论性太强与社会需求脱轨

在课堂教学方面,教材作为高校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知识载体,在培养人才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课堂教学首先要选择有利于促进学科向着先进性方向发展的优质教材,用以更好地实现教学任务和培养目标。当前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教材选用上有些盲目追求重点院校著名学者编写的教材,这些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而理论又严重脱离实际,内容枯燥,对现实劳动与社会保障工作中所依据和必须遵循的法律法规、前沿问题、业务操作过程的介绍很少,未能与基本技能、业务操作流程相结合,可操作性的太少。同时,《社会保障学》、《社会保障国际比较》和《社会保险》课程教材的内容重复太多, 在授课中给师生都带来困惑。课堂教学没能体现出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

在实践教学方面, 尽管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在人才培养方案也开设了相应的实践课,但由于客观原因,实践教学的内容、深度、方法还比较欠缺,有些课程设置了实践环节,但也流于形式。另外,学校与当地社会保障理论界、社会保障政府管理部门、企业建立教学基地没有形成良性互动,没有让他们参与到教学中来合作培养人才,学生到实习基地实习的机会也很少,实践教学没有与业务部门和企业接轨,不能够适应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需要

(三)注重理论教学,忽略了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是一门应用型、政策性较强的专业,劳动社会保障专业课程的设计应该体现“与市场接轨,为社会需求服务”的宗旨。从该校几届毕业生的就业状况看,并不太乐观,主要是我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形成了以基础理论为中心的课程模式,导致了很多课程内容重复,课时总量较多,学生学业负担较重,而自主支配的时间很少,难以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新能力。老师在授课中,多注重书本知识的传授,并以课程知识的掌握程度作为评定学生学习好坏的标准,忽视了学生实际操作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合作与创新能力的培养,导致培养出来的劳动社会保障专业毕业生的社会实践能力、环境适应能力、沟通能力等综合能力不强。

二、地方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的途径

(一)完善课程体系设置

在课程设置上,应该突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以市场接轨,以就业为导向设置相应课程。各院校应该适当改革原有公共理论课、专业理论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选修课各模块及各课程置顺序,应以专业主干课为轴心来确立, 即先确立专业主干课, 然后根据专业主干课的前后关联状况和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确立专业基础课和专业选修课,增加专业选修课的学分比重。最后, 根据各专业的共性统一指定公共基础课和公共选修课。

(二)完善教材体系

当前各高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教材普遍存在的问题是内容重复、理论性强、缺乏实践、逻辑性不够。以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的该专业 21世纪教材为例, 其中的《社会保障理论》与《社会保障国际比较》、《社会保险》重复内容太多,而且大部分教材普遍侧重理论阐述,未能与基本技能、实践相结合。针对这种情况,地方院校可以根据国家和本地区劳动与社会保障的政策、法规、业务操作编写一些政策性、操作性强,能反映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劳动与社会保障改革的前沿问题的辅助教材,老师在上课时可以结合辅助教材做到理论性与实践性相结合,如新医改制度,新农保制度等政策。

(三)完善实践教学体系

目前,各院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和实践教材建设都不太完善,可借鉴的地方比较少,各院校应该根据自身特点,完善实践教学体系。广西财经学院劳动与社会保障的实践课程只有社会保障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有教材,行政管理业务实习、社会救济业务实习、社保基金投资综合实习都还没有教材,实践教学体系有待完善。完善该校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的实践教学体系应包括课程实习、模拟实训、基地实践三大环节构成。

课程实习是以专业基础课、专业主干课和特色课为对象,采用案例分析、专题讨论和实际操作等方式,激发学生的专业学习兴趣,培养其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实际操作的能力。本课题应该完善现有的《社会保险业务实习》和《会计综合模拟实习》的实习教材。

模拟实训,通过建立校内劳动争议仲裁庭,举办劳动争议出现后劳动者权益的求诉、企业人力资源部门如何办理相关业务、劳动仲裁委员会应当如何裁决,如果当事人对裁决不服,该采取什么措施。让学生在仿真环境中体验并掌握社会保障具体操作流程和政策法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