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经济学理论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精选

劳动经济学理论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第1篇

一、新历史主义理论

(一)时代背景

19世纪70年代,随着资本主义经济日益发展壮大,一方面,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和压迫变本加厉,工人阶级的相对贫困问题愈益严重;另一方面,周期性的经济危机频繁爆发,失业大军的队伍越来越庞大,社会上绝对贫困人口数量越来越大。压迫、贫困和生存没有保障激起了工人阶级强烈的愤怒和抗争,严重危及了资产阶级政权的稳定。如何缓解资产阶级与工人阶级之间的社会矛盾,维护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成为摆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和社会面前的一大难题。针对上述十分棘手的社会问题,一些学者倡导的新历史主义理论应运而生。

(二)主要观点

探讨新历史主义理论的主要观点,笔者侧重于探讨其与养老保险法律有关的内容,目的是研究新历史主义理论与养老保险法律创立之间的关联性。新历史主义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学者古斯塔夫•施穆勒(GustavVonSchmoller,1838-1917)、路德维希•布伦坦诺(LudwigJ.Brentano,1844-1931)和阿道夫•瓦格纳(AdolfWagner,1835-1917)等。为了积极应对当时德国面临的阶级斗争激化这一最危险的社会问题,新历史主义理论提出了应对之策,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一个目的、两项措施”:“一个目的”,就是国家应当有一个促进文化和福利发展的目的。“两项措施”,一是国家应当通过举办一些公共事业发展文化、改善公共卫生和保护老幼贫病者;二是国家应当改革济贫法,不仅制定全国最低生活标准,而且对劳动者实施强制性的社会保险制度。通过上述措施达到缓和阶级矛盾、促进德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目标。

(三)评价

笔者认为,新历史主义理论上述主张对制定养老保险法律等社会保障方面的法律提供了理论导向和理论支撑,体现了社会保障乃至养老保险法律的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不过,囿于当时的时代背景,新历史主义理论对于制定包括养老保险法律在内的社会保障方面法律的探讨还是初步的、理念性的,并没有详细具体的计划。正是基于上述考虑,新历史主义理论为养老保险法律于1889年在德国的诞生提供了理论指导和理论支撑。新历史主义理论强调国家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具有特殊地位和重要作用,针对社会上存在的收入分配不均现象,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进行收入调节;新历史主义理论企图通过采取一种家长式的社会政策来提高工人阶级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准,改善劳动者的生存环境,从而达到稀释工人阶级对收入分配不公之不满情绪的目标。因此,在国家与市场的选择上,新历史主义理论选择国家,这为养老保险法律体现国家作用提供了理论支撑。

二、福利经济学理论

(一)时代背景

1929年10月24日,美国股市突然出现了一股空前的抛售浪潮,股市行情一路狂跌,投资者的名义财富减少了80%,股票市场在过去两年赚的400亿美元悉数赔进去了,40万储户提款拮据,[1]标志着美国经济步入了危机丛中。随后世界上许多国家先后陷入了经济危机的泥潭,这就是历史上令人闻风丧胆的“大萧条”时期。[2]如何应对经济危机的重大冲击?如何保障老年人和失业人员的基本生活,避免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这些问题成为当时各国政府和理论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促进了福利经济学理论的产生和发展。

(二)主要观点

福利经济学理论又称民主社会主义理论,该理论产生于20世纪20年代到40年代。福利经济学的代表人物是阿瑟•庇古(ArthurC.Pigou,1877-1959)和威廉•贝弗里奇(WilliamH.Beveridge,1879-1963)。总体来说,福利经济学理论主张用国有化和计划经济来推进福利国家政策,提倡劳资合作,强调通过超额累进税对收入和财富进行再分配,以实现收入均等化和社会公平。20世纪20年代英国经济学家庇古创立福利经济学,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福利的是:第一,国民收入的大小;第二,国民收入在社会成员中的分配情况。”[3]综合学者的观点,庇古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在社会保障法律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为了实现收入分配结果的公平,国家应当将国民收入从富人手中向穷人手中转移,即收入再分配的福利国家思想。因此,庇古被称为“福利经济学之父”。庇古提出三项具体措施:一是增加必要的货币补贴,改善劳动条件,当劳动者遭遇年老、疾病、失业、工伤等风险时能够得到相应的物质补偿和帮助;二是实行超额累进税率,税收用以补助低收入者,实现收入均等化,增加普遍福利的效果;三是实行普遍养老金或者养老补贴制度。[4]庇古的福利经济学被学界称为旧福利经济学。20世纪30年代,面对世界性经济危机,许多政治家和经济学家都在努力寻找医治资本主义经济危机这一痼疾的灵丹妙药。从1939年希克斯出版《价值与资本》到1950年理论界提出“阿罗不可能定理”属于新福利经济学阶段,这一阶段的核心观点是经济效率是最大的社会经济福利问题,提出“当没有任何变动能使一些人的情况变好而同时不会使任何人变坏时,就实现福利最大化”的帕累托最优原理,进一步提出通过国家干预经济实现经济稳定增长,保证个人福利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5]1941年,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临危受命为英国社会保险和相关服务部际协调委员会主席,主持研究战后英国的社会保险改革方案。1942年,提出了《贝弗里奇报告》,该报告设计了一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制度,笔者将其运用到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中,可以说,报告强调了5个原则:一是普遍性原则,即养老保险应当满足所有老年人的养老需求;二是保障基本生活原则,即国家强制的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不宜过高,养老保险只能保障老年人最基本的生活需要,给个人参加自愿保险和储蓄留出一定的空间;三是统一原则,即养老保险的缴费标准、待遇支付和行政管理必须统一;四是权利与义务对等原则,即享受养老保险待遇必须以劳动和缴纳养老保险费为条件;五是坚持了俾斯麦时期提出的费用由政府、雇主、雇员三方负担的原则。[6]

(三)评价

笔者认为,福利经济学理论强调国家干预的作用,同时强调国家在社会保险中的作用,是对德国新历史主义的发展,特别是《贝弗里奇报告》奠定了建设福利国家大厦的理论基础。福利经济学理论应用于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法制建设中有利于修复战争创伤,有利于避免市场失灵,有利于缓和高收入阶层与低收入阶层之间因收入差距过大造成的矛盾,从而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总之,福利经济学理论促进了福利国家的诞生和发展,成就了社会保障制度的最佳时代,为养老保险法律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发展起到了不可磨灭的推动作用。但是,国家在社会保障领域包括养老保险方面干预过多,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时候,国家财政不会有太大的压力,不过,当经济出现新的波折特别是遇到大的经济危机时,容易让福利国家背上沉重的财政负担,国家财政因此可能将不堪重负,难免会采取措施降低福利、减轻国家责任。福利经济学理论推动建立的包括养老保险法律在内的社会保障制度,从国际社会保障发展的历史中应当得出其对人类社会的积极作用大于其消极作用。应当指出的是,无论是凯恩斯的有限保障思想还是贝弗里奇的国家提供的基本生活保障水平不宜过高的思想,还是比较中肯的。福利经济学理论催生了1935年美国《社会保障法》出台和1942年英国《国民保险法》的修订,为建立福利国家提供了理论依据。

三、新自由主义理论

(一)时代背景

1973年10月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为了打击以色列及其支持者,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中的阿拉伯成员国当年12月宣布收回石油标价权,并将其囤积的原油价格从每桶3.011美元提高到10.651美元,使油价猛然上涨了两倍多,从而触发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最严重的全球经济危机。[7]1973年和1979年的两次石油危机导致整个世界经济发展停滞不前,欧美发达国家经济陷入“滞涨”,高福利成为各国日益沉重的财政负担,直接导致了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危机。福利经济学理论的“失灵”,引发了人们对自由放任的怀古情绪。弗里德曼等新自由主义理论学者抓住这一有利时机,顺应时代的要求,对古典经济学理论进行了改革与发展,使其理论得以迅速传播。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于20世纪20-30年代的新自由主义理论,经过“罗斯福新政”的冷落之后,反而进入了兴起乃至蓬勃发展的时期,重新焕发了生机与活力。[8]

(二)主要观点

1973年的石油危机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人们对“从摇篮到坟墓”的高福利模式的迷信和追求,政府和理论界均开始了改革与反思。新自由主义理论是在继承资产阶级自由放任的古典经济学理论之基础上,以反对和抵制凯恩斯的福利经济学理论为主要特征,适应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向国际垄断资本主义转变要求的理论体系和政策主张。[9]以英国经济学家弗里德里希•冯•哈耶克(FriedrichVonHayek,1899-1992伦敦学派)、美国经济学家米尔顿•弗里德曼(MiltonFriedman,1912-2006货币学派)为代表的新自由主义理论对福利国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明确反对福利国家政策,认为以个人自由为基础的私人企业制度和自由市场制度是人类历史上迄今为止所能选择的最佳制度,国家过多干预经济的做法忽略了市场机制的能动作用,也妨碍了个人的自我独立。弗里德曼社会保障的主要观点是:国家应当设计补助低收入者的“负所得税”方案,负所得税就是国家规定一个最低收入线,按照一定的负所得税税率对在最低收入线以下的人给予一定的补助:负所得税=最低收入指标-(实际收入×负所得税税率)。[10]如果将“负所得税”方案应用到养老保险领域,其在一定程度上相当于家计调查式(Means-tested)的最低养老金制度。哈耶克作为新自由主义理论的最主要的代表之一,其社会保障的主要观点是“两个强调、两个反对和一个方案”。“两个强调”:一是强调维护个人自由;二是强调机会平等;“两个反对”:一是反对国家干预下的收入均等化;二是反对强制性的社会保险;“一个方案”是认为提供福利的最佳的两个渠道是家庭和自由竞争的市场,只有当家庭和市场“失灵”或者一些福利本身不能从上述两个渠道获得时,政府才应当对社会福利进行暂时的干预。[11]如果将这个方案应用到养老保险领域,是一种传统意义上家庭养老和现代意义上企业年金等补充性养老保险的结合。

(三)评价

笔者认为,新自由主义理论看到了传统福利国家存在的弊端,试图放弃国家干预,取消收入均等化的策略,完全充分地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减轻国家愈渐沉重的财政负担,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意图对于改革社会保障法律包括养老保险法律都是积极的、有益的。但是,新自由主义理论从福利经济学理论强调发挥国家干预作用走到其强调个人和市场机制作用的极致,应该说在这一想法的方向上走得路程比福利经济学理论要远得多,忽视了在包括养老保险在内的社会保障领域国家应当承担的责任,忘记了俾斯麦创立社会保险制度之前,由于国家对社会保险没有强制性的干预措施,造成收入差距过大,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矛盾日益尖锐,危及了资产阶级的统治地位。新自由主义理论为了减少国家责任、应对经济危机,不惜以牺牲社会公平为代价,容易造成新的收入分配不公,激化工人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进而影响社会稳定的大局。从一定程度上说,新自由主义理论是主张自由经济的古典经济学思想的回归,影响到养老保险法律改革的具体成果可能是提高养老保险缴费、降低养老保险待遇以及更多地发挥按照市场机制运行的补充养老保险的作用。当然,养老保险法律的上述改革还与许多其他背景情况有着密切的关系,本书后面还将作相应地论述。不过,正是从这一角度说,新自由主义理论的兴起在推动整个社会保障法律改革的同时,也推动了1979年以后英国和美国养老保险法律的改革,对养老保险法律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形势起到了积极作用。

四、第三条道路理论

(一)时代背景

20世纪90年代开始,由于发达国家人口出生率明显下降,人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加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生育高峰出生的人口陆续开始步入老年人群,许多国家65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来越高,不少国家的这一比例已经远远超过了10%,65岁以上老年人人口与工作着人口的比率随之提高。人们对养老保险法律制度能否顺利跨越人口老龄化的冲击产生了困惑,养老保险法律出现了一个两难的选择:一是如果按照新自由主义理论的主张一味地削减福利,鉴于福利刚性的特点,只会激发社会矛盾,引起社会动荡;二是如果按照福利经济学理论的主张维持原先较高的福利待遇不变,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国家的经济发展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包括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在内的整个国家社会保障制度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世界上许多国家养老保险法律不得不正视这一困境,正是在这一时代背景下产生和发展起来的第三条道路理论,为如何找到两全之策提出了新思路。

(二)主要观点

简言之,第三条道路理论是力图吸取新自由主义理论和福利经济学理论两者之长、避免两者之短而创立的一种新理论,笔者常常称之为类似中国儒家思想的“中庸之道”。第三条道路理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英国社会学家安东尼•吉登斯(AnthonyGiddens,1938-)。同时,英国当时的首相托尼•布莱尔(TonyBlair)也是这一理论的积极倡导者与实践者。第三条道路理论在社会保障领域的主要观点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如果过于强调自由市场作用可能导致贫困等许多社会问题和阶级矛盾,因此,国家需要对经济社会发展进行适当地干预,特别是适度地干预社会保障法律制度;第二,如果过于强调国家干预作用,国家提供过高的福利也会产生负面影响,这样就可能造成对国家的依赖,并侵蚀人们的生活意志和自我负责精神,最终会对经济社会发展带来消极影响,因此,应当适当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第三,核心主张是改变传统的消极福利政策为现在和将来的积极福利政策。该理论针对福利国家制度存在的弊端,提出“不承担责任就没有权利”,建议将救济型的社会福利政策转变为以人力资源开发为核心的“造血型”的福利政策,[12]强调社会保障应当充分发挥雇员、雇主和国家三方的积极作用,是一项由国家、NGO、私营机构和个人共同参与的事业,国家提供最基本的保障,救助最贫困的人员,同时鼓励私营机构承担责任,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和消费者自由选择服务机制,减轻国家的负担。

(三)评价

笔者认为,简单地说,第三条道路理论的核心理念是将政府与市场有机地结合起来,强调走一条贴近现实的道路,避免过左或过右的激进政策,通过均衡地发挥政府与市场两方面的优势,推动经济社会的平稳健康可持续的发展。如果将这一理论具体应用到养老保险法律的改革中,就应当充分考虑养老保险待遇水平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承受能力之间的关系,养老保险法律制度在实现保障老年人生活目标的同时,不能让国家背负过重的财政负担,不能因此而阻碍经济社会的发展;另一方面,养老保险法律制度也不能反其道而行之,过于强调应当减轻国家财政负担,促进经济快速发展,而不顾退休后老年人的生活状况,将这些老年人置于贫困境地而不顾。第三条道路理论与养老保险法律关系较为密切,涉及养老保险法律的改革是否应当走这么一条道路,如果从整个养老保险法律的角度来讲,应当将国家干预与市场自由竞争、公平与效率、权利与义务有机结合起来,这样将更有利于辩证地发挥两方面的优势、共同推动养老保险法律制度的发展与改革;但如果仅从基本养老保险法律的角度来讲,可能还要更多地发挥国家干预的作用。正是从这一意义上说,第三条道路理论在新自由主义理论推动养老保险法律改革的基础上,进一步矫正了养老保险法律改革的方向。第三条道路理论事实上推动了英国2007年养老金法的问世。

五、结论

新历史主义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新自由主义理论和第三条道路理论的产生都与当时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斗争密不可分,都与养老保险法律的发展历程密不可分,为养老保险法律的创立、发展和改革提供了理论指导和支撑。新历史主义理论产生于养老保险法律创立之前,福利经济学理论兴起于养老保险法律发展之前,新自由主义理论产生于养老保险法律改革之前,而第三条道路理论则产生于养老保险法律改革过程之中。正是基于上述原因,通过对每一种理论进行比较详细地阐释,可以发现,养老保险法律发展历程与这些外因性理论具有较强的关联性。笔者认为,从整体上和深层次考虑,应当至少从三个维度评价这些与养老保险法律密切相关的理论:

(一)国家与市场的维度

从国家基本养老保险作为保障雇员退休后基本生活的角度,国家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的责任是无可替代的,也是责无旁贷的;只有作为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补充的职业养老金和私人养老金才可以更多地通过市场机制进行资源配置。而本书研究的侧重点是基本养老保险,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新历史主义理论、福利经济学理论强调国家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的责任是正确的,新自由主义理论过分强调市场的作用是不现实的,如果国家不尽可能地在基本养老保险方面发挥作用,贫富差距只会越来越大,社会矛盾也会随之激化,反之只有国家建立基本养老保险,并且通过税收手段调节收入差距(但并一定非要实现收入均等化,而是进行适当水平的收入再分配),才能更好地维护社会稳定。当然,福利经济学理论过于强调国家的责任,致使许多国家在发展福利时遭遇了财政不堪重负的困境,则是这一理论有失偏颇的地方,与新自由主义理论过于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一样,都是难以持续发展的。另一方面,新自由主义理论强调市场机制的作用,在补充养老保险方面则是正确的,有利于激发人们参加补充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第三条道路理论的出现,强调国家和市场在社会保障方面的均衡作用,这一理论在基本养老保险领域也似有不妥,因为基本养老保险是保障雇员退休后基本生活的制度,只有国家承担更多的职责,才能保证这一制度的平稳运行。但是,第三条道路理论运用于整个的养老保险法律当中,则是较为合适的,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的养老金起码是由基本养老金、补充养老金和个人储蓄养老金三个层次组成的,三个层次的养老金,基本养老金主要体现国家的作用,补充养老金主要体现市场的作用,个人储蓄养老金则主要体现个人选择市场的作用。

(二)公平与效率的维度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如何摆布,向来是养老保险法律不得不面对的一个难题,简单地说,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应当更加注重公平,体现收入再分配的功能,这样才能缩小收入差距,减少社会矛盾。但是,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如果过于关注公平,而不顾及效率,也是不妥的,因为这样很可能会抹杀雇员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积极性,换句话说,不能因为是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就实行“大锅饭”,这样的话,就不是社会保险性质的基本养老保险法律了,而变成了纯粹社会救助式的养老金,干多干少最后得到的养老金完全一样,结果就会造成大家不愿意工作,从而影响经济发展,影响效率作用的发挥,最终自然也会影响到基本养老保险资金的来源,致使大家得到的养老金就会越来越少,形成经济发展与养老保险发展的恶性循环。因此,从这个角度来说,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应当更多的关注公平,尽可能地减少差距,发挥“社会安全阀”的作用,这也是福利经济学理论强调国家作用,进而强调社会公平的一个重要原因;另一方面,基本养老保险计划也应当适当的兼顾效率,适当的体现差异,这也就是必须在养老保险法律中明确规定雇员领取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前提是缴纳养老保险费,雇员领取基本养老金的水平与其缴费是有一定关联的,但是,这一关联又必须强调互助共济,不能变成基金制的完全相关,也就是说,关联的程度是值得认真探索的。此外,对于雇员因缴费年限太短、缴费基数太小而造成其基本养老保险待遇过低的,国家可以采取社会救助式最低养老金予以协助,但是这一养老金水平不宜过高,以免出现养懒汉的现象。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新自由主义理论因重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难免会产生过于重视效率而忽视公平的问题。第三条道路理论虽然试图平衡国家与市场的作用,从而平衡公平与效率的作用,但是,这难以适用基本养老保险计划领域。总之,基本养老保险计划应当更多地强调公平,适当的注重效率,应当致力于寻找一个高收入者和低收入者都可以接受的均衡点。

(三)强制与自愿的维度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第3篇

论文摘要:中国的经济改革是前无古人的波澜壮阔的社会经济实践,于是中国经济学向何处去就成为经济学界关心的重要课题。通过梳理中国经济学在内容、体系、方法论上的研究成果,明确中国经济学的目标,分析中国经济学面临的主要困境,并结合政治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的耦合研究成果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学,探讨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1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2中国经济学面临的困境

2.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2.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2.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2.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超级秘书网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第4篇

1.1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研究成果和研究团队萎缩

在中国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被边缘化,甚至已无立身之地。目前,高校马思主义经济理论课程已被严重压缩,中国经济学界研究成果,主要是有关西方经济学的内容,有关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内容的不到十分之一;有的虽然打着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招牌如《劳动价值论》,却在宣扬资产阶级要素价值论的观点。

其次,经济学专业的研究生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学习不感兴趣,更谈不上研究。在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十七年招收的330名博士生中,他们在学期间发表的经济学论文一千多篇,其中真正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不到10篇。经济学专业的教学队伍中从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教学与研究者也日益缩小。

1.2中国经济学传统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严重滞后于国际化要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改革有了长足的发展。但教学体系与教学方式仍严重滞后于国际上经济学专业的新发展。首先,教学内容重复。以经济学专业学生为例,大学本科阶段学习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内容在高中就曾经完整的学习过,研究生阶段则开设专题性课程,但在体系性、知识抽象性程度上基本没有差异。其次,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被人为割裂。一是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从马克思主义体系中分割出来。二是政治经济学资本主义部分和社会主义部分在范畴与原理上没有科学衔接,尚未建立整体的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体系。再就是,教学方式的“封闭性”。当前中国经济学教学缺少足够的教学参观或社会调查等课外活动。

1.3经济理论脱离经济现实,教学方式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

首先,理论脱离经济现实,难以满足本土化的要求。经济学是一门社会科学,理论来源于实践,目前,中国经济学的教学方法基本上都是教师选定一本教材,以教材为中心开展教学活动。国内经济学教材出版周期一般较长,教材内容与现实经济问题极易产生距离与脱节;再者,由于国内教材大多直接照搬西方理论,西方理论与中国经济现实本身也有距离。其次,“满堂灌式”教学,忽视教学过程,扼杀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在课堂教学中,老师不可能讲清楚全部的经济学理论,这就要求老师主要传授学生科学合理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自学能力和解决分析问题的能力;而偏重于死记硬背和机械化训练,则缺乏课堂交流和学习能力的培养。

1.4理论研究缺乏规范性,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存在偏差

在过去几十年间经济学研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相当数量的重大基础理论问题还认识模糊。这一点在对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认识问题上表现得尤为突出。例如:以什么作为切入点开始经济学分析?用什么作为主线将这种理论体系贯穿起来?社会主义经济的基本特征究竟有哪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原因是什么?市场经济怎样才能真正与社会主义、与公有制有机结合起来?对这些根本问题的认识尚缺乏基本规范,认识相当混乱。

在研究过程中,明显地存在着对两个范式关系的认识上的偏差问题。学术界存在两种片面倾向:一是排斥和轻视西方经济学理论,对于现代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采取一种简单否定的态度;一是把西方经济学特别是主流经济学当作唯一科学的经济学理论,忽视它所具有的意识形态的成分,否定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科学意义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指导作用。总起来看,后一种倾向在当前呼声甚高。此外,中国经济学研究中也存在诸如选题过于宽泛、研究结论草率等其它问题。

2中国经济学的目标

中国虽然已经初步建立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但还存在两个方面的缺陷:一方面,计划经济体制的核心部分尚未彻底触动,深层问题没有完全解决;另一方面,一些新建立的重大制度仍是框架性的,尚不稳固,在具体实施中还有不少漏洞。因此,建设一门能反映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特点和中国经济发展道路特色的中国经济学是有必要的。这也是中国经济学的根本目标所在,而中国经济学的具体目标可分为体制结构、经济运行和经济发展三个部分。

体制结构目标主要从中国的渐进式改革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上来分析,所有制结构和个人收入分配制度及其保障体系较为完善。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微观经济运行目标和宏观经济运行目标。微观经济运行目标主要包括企业和企业制度的完善及国企改革的推进、社会主义市场机制、市场体系、社会主义市场秩序和规则较为完善。宏观经济运行目标是实现总供给与总需求及其相互关系的平衡、宏观经济调控目标顺利实现、政府职能得到完善等。经济发展的目标就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经济增长目标(包括经济增长的目标和经济增长方式等)和经济发展目标(包括经济发展方式、经济发展与经济结构、中国二元经济结构、对外开放和经济全球化的关系、科学发展观及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等)。

3中国经济学的构建

在这种背景下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将西方经济学中意识形态理论与市场经济理论相分离,将市场经济理论的科学成份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分析框架之中,实现两种经济学说的整合不仅必要而且可行。

3.1整合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和西方经济学均衡分析理论

劳动价值论更多关注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本源性问题,为揭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及其运动规律提供了理论依据。均衡分析理论更多描述的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外在表现,为揭示价格与供求的内在关系及其资源优化配置规律提供了分析工具。中国经济学研究对象和任务已转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资源优化配置,将均衡分析工具嵌入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可以克服马克思经济学说价格变动分析的不足,赋予劳动价值论以新的时代内涵。

3.2整合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和西方经济学经济人假设

马克思关于未来社会劳动者行为动机假设注重全社会成员根本利益的一致性并认为劳动仅仅是谋生手段,这种分析框架揭示了社会主义劳动者之间生产关系及其行为动机的本质特征,但难免带有计划经济的局限。西方经济学中关于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反映了市场经济主体行为动机的某些重要特征,但却“往往具有非社会性和非历史性的倾向”。将两种行为动机理论整合为在全社会各阶级各阶层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经济人“追求个人效用最大化”假设。

3.3整合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思想和西方发展经济学

马克思晚年时期未能构建起以发展中国家为研究对象的广义政治经济学。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西方兴起发展经济学,先后经历了从结构主义到新古典学派,再到以人为本的发展经济理论;从宏观模式的经济增长理论到微观分析的人类发展理论。这些理论均从不同程度上揭示了经济落后国家摆脱贫穷落后、实现工业化、经济市场化、社会化、现代化的发展规律。将西方发展经济学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分析框架,建立中国特色的发展经济理论,是中国选择适合国情的科学发展战略的需要。

3.4整合马克思阶级分析理论和西方新制度经济学

在马克思的分析模型中,包括了新古典分析框架所遗漏的所有因素:制度、产权、国家和意识形态。然而他未能深入分析未来生产方式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动力源及各劳动者阶级之间以及阶级成员内部潜在的利益矛盾对其的影响。而在现代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制度经济学则从供求关系、均衡价格的技术分析转向了产权关系、交易费用的制度分析,从而揭示了在现代市场经济中,在私人成本和收益与社会成本和收益不一致条件下,产权界定、国家干预以及意识形态等方面的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对技术持久进步、经济充满活力的重要作用。尽管新制度经济学自身尚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不妨碍我们将该学说中的科学因素嵌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阶级分析理论框架中。

4中国经济学的发展趋势

4.1走向规范和实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学的研究视野不断开阔,方法不断创新,比较成功地实现了传统经济学研究范式向现代经济学研究范式的转型,越来越走向规范化。但是,中国经济学从总体上看还是不成熟的。基础理论还比较薄弱,研究方法还比较落后,学科规范还不够严格,中国经济学作为一种科学体系还在形成,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规范。建立学术规范,发展学术评价,是中国经济学进一步发展和提高的重要条件和必由之路。

多年来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是,中国经济学理论仍然落后于实践,中国经济学理论的发展仍受着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为此,中国经济学必须坚持走向实际。对于中国经济学来说,当务之急是要从实际出发,搞清楚中国所面临的究竟是什么样的经济问题,仔细分析问题背后的原因,找出解决问题的具体方法和途径并且揭示出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

4.2走向开放和世界

经济学的开放是不可避免的。既勇于肯定,又勇于否定,一切取决于是否经得住实践的检验,而不论源于何时,出于何人,来自何方。经济学走向开放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坚持引进来,将外来的理论综合到中国经济学理论和中国实践中去;二是坚持走出去,要加强交流和不同学科间的联系,进行多学科理论、多元研究方法与手段的综合运用。

经过2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学也正在逐步走向世界。但中国经济学走向世界,必须首先立足本土,其次必须立足经济,关注技术,立足当代,面向未来,使中国经济学的研究始终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参考文献

[1]祝茂.转型期中国经济问题探索——第四届中国经济学年会观点综述[J].南开经济研究,2005,(1):100-103.

[2]赵凌云.中国经济学研究与教学存在的基本问题与解决思路[J].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06,(4):6-7.

[3]严飞.《西方经济学》教学方式改革与实践探讨[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3):181.

[4]斯蒂格利茨.经济发展需要对经济规律深刻理解[R].“中国经济学教育回顾与展望”系列研讨会,2006.

[5]程恩富,王中保.现代政治经济学研究进展评述[J].山东社会科学,2006,(6

劳动经济学理论范文第5篇

(一)课程的系统性

高鸿业的《西方经济学—微观部分》(第5版)作为微观经济学的经典教材,十分适合本科生学习。该教材共有11章。首先简单介绍西方经济学,然后介绍了消费者理论,包括需求、供给理论、均衡价格和效用论,生产者理论,包括生产论和成本论。接下来讲述不同市场结构下生产者如何生产和定价,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和不完全竞争市场理论,以及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最后,在介绍一般均衡的经济效率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市场失灵和政府应如何行使职能避免这一情况。整个微观经济学理论条理清晰、逻辑严密,体现出很强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二)理论的抽象性

作为经济学的基础课程,微观经济学对抽象思维有较高的要求。比如,在课程中广泛使用的弹性这一概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很难理解其含义且很容易混淆;此外,一些距离现实生活比较远的理论,如寡头垄断理论、市场失灵等在现实中也很难找到合适的案例来解释。再者,属于社会科学的微观经济学课程并非如自然科学一般可以在实验室再现,缺乏社会实践经验的学生对于理论的理解缺乏深度。

(三)定量、图形分析使用频繁

首先,微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主要以定量分析为主,并结合定性分析,其理论的得出往往受到多种因素的制约与影响,变化较多,学生理解起来不太容易。其次,在很多经济学理论的求证中,往往是大量使用数学知识推导得出因变量对自变量变化的反应程度,数学基础比较薄弱的学生掌握这些也有一定的难度。再次,微观经济学课程中使用大量的图形来说明变量之间的关系及变化过程,很多图形比较相似,学生不容易牢固掌握。

二、教学过程中的主要问题

通过长期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在本科阶段的微观经济学在教学过程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课时相较与内容偏少

从教学时间的安排来看,相对于这一课程的特点、学生情况和教学内容,48学时较为紧张。学生往往要在一堂课掌握近一章的内容。即使课前进行了预习,学生完全吸收课堂内容难度也较大。这就导致前一章内容还未掌握好,教师已进入下一章赶教学进度。由于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学生往往陷入囫囵吞枣的恶性循环,教学和学习的效果大打折扣。

(二)缺乏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

由于教学教过的评估方式主要以期末考试为主,这就决定了学生以书本为主、教师以应试为主,从而忽略了课堂教学的真正意义。作为解释现实问题的经济理论,其初衷是为了解决社会问题服务的。因此,对于理论的学习并不仅仅是弄懂数学公式的推导,或是概念的死记硬背,更重要的在于学会应用已掌握的理论分析现实问题,并尝试给出解决途径和方法。

三、改进微观经济学教学的几点建议

结合微观经济学教学中存在的以上一些问题,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以提高微观经济学的教学质量。

(一)精心设计课堂内容

由于微观经济学内容庞杂,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有所取舍,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包括如何引入话题、如何突出重点、如何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对学生提出问题等。遵循由浅入深、由抽象到具体、由理论到实践的原则,让学生既能紧扣课本地掌握重点知识点,又能从抽象理论中体会其真正含义。讲课过程中,以价格决定机制为主线,让各章内容贯穿于这一体系当中,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心中始终有一条明确的主线。

(二)丰富教学手段

借助多媒体教学手段的优点,对教材进行梳理、归纳,通过动画、短片、图片等形式引入课堂内容,并通过课件的制作使学生清晰微观经济学理论脉络、重点概念、定理等内容,加强学生感性认识,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多媒体教学往往节省了大量的画图时间,且能够使学生更清楚地认识到变量的变化过程及相互间的影响,教会学生如何看图、看表。其次,加强课堂互动。微观经济学课程本就是实践性较强的课程,从提出和分析现实经济中的焦点、热点问题入手,教师引导、学生参与的信息双向交流过程,能够将枯燥的理论讲解转化为活跃的理论讨论,并能够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

(三)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