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劳动教育设计

劳动教育设计范文精选

劳动教育设计

劳动教育设计范文第1篇

一、进一步增强对建立健全长效机制工作重要性和必要性的认识

为了进一步做好建立健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工作,我局本着“教育活动有时限,整改提高无止境”的原则,专门召开支委会,就新形势下,如何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等问题进行了专题讨论,理清了工作思路,明确了工作重点多角度、全方位构建党员经常受教育,始终保持先进性的长效机制。在构建长效机制过程中,党支部根据群众提出的意见建议,分类归纳,按照近、中、长期整改时限,狠抓了“两个结合”,即把解决突出问题、保持先进性与履行岗位职责结合起来,把落实整改措施与加强党组织建设结合起来,既要经常解决群众反映的具体问题,更要经常抓主要矛盾,着力解决了影响党的先进性建设方面的突出问题,巩固和扩大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对于坚持不懈地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更好地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党支部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保持党的先进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以加强基层组织为目标,构建机关党建组织保障机制

区劳动保障局党支部始终把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作为增强党支部凝聚力、战斗力、向心力的重要法宝,着眼党建促工作,立足发展促党建,紧紧抓住“三个作用”即基层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劳动保障事业的长远发展,通过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开展,适时地提出组建一个好班子,建设一个好组织,带出一支好队伍,完善一套好制度,形成一个好机制,创造一个好环境的“六个一”工作思路,从加强支部建设为核心,以基层党组织建设指导思想为出发点,把学习动员、分析评议、整改提高作为党支部工作的生命线,切实解决好党支部、党员领导干部在思想、工作、作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以支部活动和党员活动为切入点,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形成了干有模样,看有标杆的积极氛围,支部“一班人”在大胆创新工作思路的同时,在加强支部建设的方法创新上做文章,下功夫,抓住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制定完善了《加强改进支部建设的意见》,按照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要求,营造从书记到党员,从主管到职工,从支委到党小组长的全方位党建覆盖面。针对劳动保障工作点多面广,党员群众分散的现状和实际,根据各部门的工作特点,成立了机关和汽车队两个党小组,选配了对党务工作热心,对工作认真负责,有较高组织能力和较强感召力的党员担任党小组长,并对支委工作进行了明确分工,形成了党政领导协调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机制,使领导班子及党组织建设成为政治稳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团结协调的坚强领导集体,真正使“三个层次”党建工作做到了齐头并进。

三、以建立健全“四个方面”工作制度为主要内容,构建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长效机制

(一)从加强党员的学习培训方面建立完善制度。在先进性教育活动中,党支部“一班人”带领全体党员干部,从学习动员阶段入手,首先,有创造性地学习了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明确了对“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时代背景、实践基础、科学内涵、精神实质和历史地位的再认识、再提高,使"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人心。其次,重点对党员进行了党章和党的基本理论等党的知识学习,明确了每一个党员的义务和责任,树立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观点。第三,加强了党风廉政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重点对党员及党员领导干部进行《两个条例》及《两个纲要》的学习,进行了"四五"普法的学习,使党员教育全方位树起了遵纪守法和党风廉政的思想屏障。同时,局党支部针对党员学习教育现状,建立健全了《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党员学习培训制度》、《党员电话教育工作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使党员教育培训纳入了规范化发展目标。

(二)从扩大党内民主,严格党内组织生活方面建立完善制度。局党支部重视党员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等民主权利,进行了党务公开,改进和完善了“”制度、党员“进出口”制度,通过积极开展谈心交心、党性分析、批评与自我批评、情况通报等办法,完善了党内表彰、奖励等激励和约束机制,建立完善了《制度》、《党员民主评议制度》、《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制度》、《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度》等规章制度。

(三)从联系群众服务群众方面建立完善制度。为了进一步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做好为群众送温暖、党员和困难群众结对子帮扶、开展多种形式的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局党支部每年都制定了具体的帮扶计划,建立了"送温暖工程"工作机制,即帮助贫困户,帮助下岗职工,帮助失学儿童,切实解决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逐步完善了《党员联系群众结对帮扶制度》等规章制度,使支部帮扶工作逐步做到了有章可循。

(四)从党建工作督导检查方面建立完善制度。党的建设工作是保证劳动保障各项工作健康发展的重要内容,党的组织活动始终是劳动保障创新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局党支部始终把抓基层党建工作,落实党建工作的目标责任、措施办法作为督导检查的一项重要内容,从日常工作中积累经验,一件件抓落实,一项项去完善,从严制定了党建工作考核奖惩措施,建立完善了《劳动保障党建工作目标责任制度》、《劳动保障党建工作考核奖惩制度》等规章,从而使党建工作督导检查制度纳入党建日常管理工作中,进一步充实了长效机制的内容。

四、以促进工作为目标,构建抓党建促发展的互动机制

劳动教育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内容;载体

自从在庆祝2015年“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指出“以劳动托起中国梦”以来,教育界开始重新重视劳动教育的问题。但大多强调了劳动教育的必要性、意义和价值,对于中小学劳动教育内涵和载体的思考,则很少。

一“、劳动”的概念

劳动概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基础概念之一,同时也是一个极其抽象和复杂的概念。它常常依附于多重言说语境,具有多种复杂的语义和多重属性。显然“,劳动”具有经济学属性,是劳动经济学的重要概念,它甚至是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概念,《不列颠百科全书》就强调了它的经济学属性;“劳动”具有哲学属性,“劳动创造人”是其经典表述;“劳动”也具有政治属性,“劳动人民”是其典型术语,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步履就非常强调这一属性;当然,它也明显地具有教育属性,如“劳动教育”,曾经我们对劳动教育非常重视,但也显然,近几年劳动教育被轻视了。《辞海》的解释,“劳动”即“人们改变劳动对象使之适合自己需要的有目的的活动,即劳动力的支出或使用”。[1](4380)这一解释,提示了劳动概念在最抽象的意义上代表了人的类本质———人的体力和智力的支出。但由于马克思的“劳动”概念是以机器工业为前提、以体力消耗为标志的物质生产劳动,这就使得我国中小学曾经的劳动教育在体力或智力的侧重点上,强调以体力的付出为标志的“生产劳动”,甚至将劳动仅仅看作是工业、农业领域里的直接的体力劳动,这显然是对劳动概念的简单化理解。对此,马克思曾清楚地指出“这个从简单劳动过程的观点得出的生产劳动的定义,对于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是绝对不够的”。[2]由此,在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早已远非马克思所处时代所能比拟的今天,落实劳动教育,就必须对劳动教育的内涵与方式进行再思考。

二、“劳动教育”的内涵

(一)劳动教育不是技术教育

当前在我国中小学,“(通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劳动与技术教育”和“劳动教育”等概念并存,以笔者看来,这是典型的概念混乱。“(通用)技术教育”特指高中新课程中的通用技术课程;“劳动技术教育”是自1981年教育部《中学教学计划修订意见》中第一次设立“劳动技术”以来的沿用,上海的二期课程改革至今仍然保留着这个提法;“劳动与技术教育”是新课程实施以来,作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个部分而存在于基础教育各学段的课程方案中,它应该被理解为“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但遗憾的是,很多人并未注意到其间的“与”字,而与“劳动技术教育”混同;而“劳动教育”虽然在理论上存在于“劳动与技术教育”之中,但因其寄宿于综合实践活动中,故新课程以来,其名声反而不响亮了。有必要澄清劳动教育与技术教育,两者尽管联系密切,但的确是性质不同的教育部分。这一点,看一下《中国百科大辞典》对劳动技术教育给出的解释就能明了:“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由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部分组成。劳动教育是以劳动实践为主,结合进行思想教育。技术教育是使学生掌握一定的生产知识及技术和劳动技能。其实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劳动观点,劳动技能和劳动习惯,为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打下基础。”[3]两者的区别一目了然。或许也正是由于此两者“和而不同”,使得劳动技术教育从1981年提出设立以来,其目标一直是双重的,即其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和技能目标。一般地表述为要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形成劳动习惯,培养对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感情;同时,还要学习基本的生产知识与技能以及与就业相关的职业技术。这在实践上导致了以劳动教育替代技术教育,或反之,以技术教育代替劳动教育,在劳动技术教育实践中也常常产生我们究竟是在进行思想道德教育还是在进行技术技能教育的迷惑。在学校教育领域,传统上“劳动概念是站在共产主义者的立场上被引入学校课程的”。[4]劳动教育被归属于德育范畴,甚至“劳动也是教学,是政治思想课”。[5]以致《辞海》都是这样解释“劳动教育”的“:德育内容之一。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树立正确的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通过日常生活培养劳动习惯和技能的教育活动。有助于清除好逸恶劳、贪图享受、损公肥私、挥霍浪费、好吃懒做等思想和作风对学生的不良影响”。[1](4381)将劳动教育归属于德育没有错误,只是,容易被人误解,同时也不充分。那么,今天的我们,该怎样理解劳动教育呢?它应该被界定为人格发展教育。这主要是基于当今中小学的发展现实来考虑的。由于家长观念、应试教育、社会阶层分化、学校与生活世界的割裂等原因,致使大量中小学生远离劳动、好逸恶劳,甚至鄙视劳动,不懂得珍惜、不懂得感恩、不了解也不适应社会等,一句话,人格发展不健全。

(二)劳动教育的内容

劳动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为此,就要结合从小学到高中不同学段学生的发展情况,特别是结合不同学段的培养目标和学生的知识水平来设置相应的劳动教育内容。

1.家务劳动。

将本项内容以课程的形式,与家长合作开设即开成合作课程。为此,有必要对家长进行相应的教育,获取家长的理解、支持与配合。这涉及课程理念的更新,即学校面向学生开设的课程是否都必须由学校专职教师执教。

2.自助劳动。

对诸如系鞋带、准备学习用品、铺床叠被子、洗衣服等,要训练学生自己动手,不依赖家长或老师。

3.公益劳动。

帮助孤寡老人、设计小区信箱、保护身边环境等。

4.服务劳动。

利用自己所学知识,为社会服务。

5.生产劳动。

在学校组织下,到附近的工地、厂矿企业或功能机构,参观和适当参加一些生产性劳动。上述每一类劳动教育中,都要把培养学生的劳动习惯、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和劳动能力作为最终目的总体应该是低年级侧重于劳动情感、劳动态度和习惯的培养,高年级则侧重于劳动能力的培养。

三“、劳动教育”的载体

(一)劳动课程载体

鉴于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对劳动教育的掩蔽现象,有必要在形式上少用或弃用“综合实践活动”,消除以综合实践活动来涵盖一切的现象,要突破它的描述方式,突显劳动与技术教育。具体地,就是在小学独立设置“劳动”或“生活与劳动”或“生活中的劳动”课程;初中阶段,设置“劳动与技术”或“劳动中的技术”课程;在高中则依靠现有的通用技术,来深化渗透劳动的理念与价值。需要强调的是,劳动课程设立后,其实施方式不能以教师讲解系统知识为目的,不仅仅局限于课堂时空,它应该发生于教室内外、家庭内外,发生于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甚至也不必留常见的作业。

(二)布置实践作业

劳动教育要通过劳动本身的实践来进行,无论有没有独立的劳动课程,都应该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受到劳动教育的熏陶。作业无疑是学生习得知识与技能、获得综合素养的基本途径,传统上,中小学生的作业往往是书面作业,基本没有实践性作业,实际上就是中断了学习世界与劳动世界的联系。为此,在减少书面作业的同时,有必要增加实践性作业,增加那些需要学生亲自看一看、听一听、闻一闻、摸一摸、试一试、做一做的体验式、观察式、交流式、户外式、探究式等实践性作业。

(三)项目活动载体

项目活动是进行劳动教育的有效载体,特别是进行有科技含量的劳动教育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劳动能力时(包括调查研究能力、设计能力等),这一载体效果独特。介绍一个国外学校项目活动的例子———为新机场选址。T女士是技术课的老师,她班上的学生围绕他们学校附近新机场的建设,讨论了一些问题。学生认为,他们自己对机场做一个规划,然后将这个规划同开发商的规划进行比较会很有意思。T女士让学生先浏览一个实际机场的空中拍摄照片,然后让他们在本地区地图上圈出新机场的大概范围,并绘出他们所建议地点的地理位置图。学生很快就发现这个机场将对当地产生多大的影响。由于机场的面积要求,一条州高速公路需要改道,一条小溪的部分河床也需要改道,还需要征购很多农庄的土地。学生对居民搬迁问题表示关注,同时,对机场将给当地经济、环境和政治问题带来的影响也表示关注。经过深入讨论,学生决定进行一个更细致的科学活动,即研究湿地保护以及机场会给当地带来的污染。D先生生物课的学生加入了这个项目,他们开始考察拟议中的机场建设方案会对不同的湿地动物物种的影响。另外,生物课学生还设计了一项调查,寄给所规划机场附近的居民,了解他们对机场建设方案的看法。学生还到50英里外的一个地方机场进行了实地考察,在距机场不同距离处记录了声音的大小。D先生将学生分成了几个组,分别就湿地、居民生活、噪声污染和政治问题来写报告。在分别工作了几个星期后,两个班级在一起开会,分享他们的工作成果。技术课的学生完成了一个在学生提议方案基础上绘制的CAD布局图,包括机场通道、飞机跑道、控制塔和其他相关设施等。一组学生完成了一份新的本地区地图,来说明机场将给该乡村地区带来的地理变化。另一组学生则做了一个按比例缩小的机场模型。还有一组学生则设计了一个对州高速公路改道的方案。生物课的学生提交了一份关于湿地的报告,报告中提供了可能由于机场建设项目而濒危的动物的照片和图表。进行居民调查的另一组学生,提交了关于机场对居民生活影响的报告。第三组学生参加过当地的听证会,他们就机场建设方案的政治问题提交了报告。最后一个报告是机场对周围环境造成噪声污染的概率性研究。[6]

(四)整合渗透载体

劳动教育不是类似数理化那样的教育领域,它与通常的学科教育不同,它具有综合性特点,它与校本课程开发、综合实践活动、研究性学习特别是与技术教育、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等,都能够很好地整合在一起,甚至类似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基本就等同于劳动教育。以技术教育为例,“在当今世界,技术变成了一项复杂的社会事业,不仅包括研究、设计和技巧,还涉及财政、制造、管理、劳动、营销和维修”。[7]显示了劳动世界与技术世界的内存联系。同时,在政治课程、历史课程,尤其是技术课程相关内容的教学中,都可以渗透劳动教育,让学生直接或间接理解劳动的艰辛与收获、奉献与快乐、丰富与新奇、继承与创新。

参考文献:

[1]辞海[Z].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9.[2]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05.

[3]中国百科大辞典[Z].北京:华夏出版社,1990:460.

[5]刘泓.中学劳动技术课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1:7.

[6]国际技术教育协会,黄军英.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62.

劳动教育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五育融合;物理教学;劳动教育;教学策略

“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人”以及“怎样培养人”是我国教育改革必须回应的重要问题。在2018年9月举行的全国教育大会上,特别指出,中国教育要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坚持将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融入各级各类教育以及教育的各个方面,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德智体美劳”是“五位一体”而非彼此独立的,因此,在全面推进“五育”的过程中,应逐渐从“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不仅仅指向德智体美劳各个方面的发展,更应该注重以个性和特色为核心竞争力的整合性发展。如何落实立德树人?劳动教育既是有效途径,也是实施全面发展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小学教育来说,不仅应该开发专门的劳动教育课程,还特别应该在“五育融合”的理念下,注重在学科课堂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物理学科是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具有丰富的育人价值,是渗透劳动教育的重要方式,在教学实践中,应结合物理学科特性,寻找物理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契合点,在物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

一、“五育融合”视野下劳动教育的内涵

“五育融合”体现的是综合育人价值,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内在要求。在传统教育中,存在“五育”发展不均衡,重“德育”“智育”“体育”而轻“美育”“劳动教育”的现象,这使学生出现整体发展失衡、个性发展不足等核心问题。因此,“五育融合”的关键在于寻求各育间的联结,以联结点为载体切实落实“五育”。作为五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劳动教育在新时代背景下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涵。劳动教育不等同于劳动,劳动是为了达到教育目的而采用的一种重要方式。所谓劳动教育,是为促进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培养正确的劳动习惯、形成热爱劳动和劳动人民的精神品质,教师采用的以劳动为重要方式来引导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个性、自由发展的人的一种教育活动。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是劳动教育的主要方面。

二、“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价值基础

(一)知识观———多元整合

无论是物理核心素养的培育,还是劳动素养的形成,都离不开相关知识的学习。在初中物理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时,首先应该解决的就是知识的学习,如何在学习物理知识的同时又习得劳动理论知识呢?“整合”是关键,应通过对物理学科知识与劳动理论知识的深刻理解,挖掘知识内核与价值内涵,对学科知识内容进行整合性的改造,找到“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让最核心、最关键、结构化的蕴含劳动理论知识的物理学科知识成为教学的内容,以提升物理教学的深度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质量。

(二)学习观———实践参与

物理学科教学与劳动教育的学习机制与学习方式存在差异,如何找到途径将二者进行有效结合?在多元整合知识的基础上,实践参与是整合“五育融合”学习的最佳模式。在实践参与中,学生可以经历探究的全过程,可以进行协作学习,可以在实践中不断反思,可以在切身体验中展开高阶思维,可以在深度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融合创生,可以说,学生的素养是在实践参与中发展起来的。强调实践参与,需要创设真实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参与真实问题的分析、探究与解决,将“先学后用”改造为“学用合一”,使学生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同时是应用新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的过程。

(三)发展观———聚焦核心素养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观

新时代的全面发展教育是与片面发展、畸形发展相对的,主要指德智体美劳五个方面的全面发展、和谐发展、个性发展。“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核心追求。本文所探讨的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就是全面发展观下的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此为契机,对全面发展观下的“五育融合”做出更多的研究,从而促进学生整体性、多样化、个性化的全面发展。

三、“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

(一)体验性原则

劳动教育强调在“做中学”,这需要学生运用多种感官,通过亲身体验劳动的过程,在劳动的过程中体会愉悦感、幸福感。此外,深度的体验有助于学生直接经验的获得。因此,体验性原则是学生通过劳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情感升华的基础性原则。

(二)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原则首先是指在进行物理学科课程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要根据学科教材的特点,以及实施劳动教育的生活和生产环境,选择合适的内容和形式,不能脱离物理学科的课程范围,为了“劳动”而劳动,也要杜绝在学科教学中忽略劳动教育的价值和意义,使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浮于表面。其次,由于不同学生在年龄、性别、个性以及心理等方面均存在差异,因此在实施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要特别注意适应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的知识能力水平,注意劳动教育内容的适切、劳动方式的适度、劳动强度的适量。

(三)实践性原则

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最根本的方式是实践参与,学生通过亲身体验,亲历实践过程,以此建构物理学科知识,发展核心能力以及形成劳动意识。可以说,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特性为实践性。因此,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根据劳动教育的目标,拓展劳动时间与空间,创设学生参与实践的条件,让学生通过实践参与提升能力发展素养。

(四)安全性原则

安全性是一切教学工作的首要原则,尤其是在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其主要的学习方式是学生的实践参与,这必然涉及学生动手操作的过程,而这些过程中都有可能由于工具的使用、材料的选择、设备的操作等环节带来某些不安全的因素,因此,在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时,必须要确保学生的人身安全,通过必要的方式来排除各种安全隐患。如在课堂上要强调安全的重要性,进行相关的安全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在使用工具、设备等操作环节,要制订相关的使用规则、操作流程和安全规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在实践环节要培训学生养成自我保护的意识,穿戴必要的保护用品等。

(五)创造性原则

提升实践能力、培养创新精神不仅是物理学科核心素养的要求,同样也是劳动教育的内在要求。物理学科教学融合劳动教育强调综合性、实践性和技术性特点,因此,融合劳动教育的物理项目式学习对于学生创新思维、创造能力等素养的培养有巨大的作用。在教学实施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勇于进行创新探索,保持学生的好奇心与求知欲,通过设置有探索价值的问题促进学生创新、创造能力的养成。

四、“五育融合”视野下初中物理教学融合劳动教育的基本策略

(一)学习物理学的发展历程,唤醒劳动意识

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现实生活中一些孩子的劳动能力却相对低下,究其原因,越来越好的经济条件让有些家长为了留给孩子更多的学习时间,觉得孩子没有必要参与劳动,家长为孩子包办了几乎所有的劳动,这让孩子们根本意识不到要参与劳动。因此,在物理学科教学中,首先需要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在物理学发展史上,有丰富的教育资源。教师可以介绍在物理学发展史上,劳动对人类生存发展、对物理学发展起到的重要作用,也可以介绍物理学家们在劳动过程中的发明创造,通过介绍物理学发展史中具有劳动教育价值的史料、故事,以此唤醒学生的劳动的意识。例如,在讲解“内燃机”的时候,可以先介绍内燃机的发明史,奥托为了设计指导一台全新的四冲程内燃发动机,进行了反复实验,历经了十多年二十年,终于将图纸上的原理研制成真实的机器。多次的失败,并没有减退奥托的研究热情,1876年,经历了14年呕心沥血的研发,奥托终于制造出了由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冲程构成的发动机,人们也将内燃机的四冲程称为“奥托循环”。通过物理学家发明小故事的分享,让学生了解到劳动的重要性,同时体会到劳动能够产生巨大的价值,从而唤醒学生的劳动意识。

(二)开展物理学科项目式学习,提升劳动能力

初中物理学科主要学习力、热、声、光、电、电磁六大方面的内容,涉及的物理现象渗透到生活生产的各个领域,且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这为开展丰富多样的物理实践活动提供了广阔的平台。物理实践活动不仅对学生物理学科知识的理解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而且生动有趣、参与体验的探究活动更为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平台。在实际的物理课堂教学中,可设计强调动手实践的项目式学习,根据物理学科内容规划来创设生活或生产的劳动情境,设计真实的劳动任务,引导学生围绕学习任务通过以“做中学”为主的学习方式,在实验、观察、制作等教学活动中掌握某种工具的使用方法,明确工具的操作规范,让学生在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学习到物理知识与技能,提高劳动能力。例如,在八年级物理“简单机械”的学习时,可以设计名为“比一比:谁能吊起最重的货物”的起重机模型制作比赛,学生通过设计并制作一个起重机模型,不仅可以学习到杠杆和滑轮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它们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应用,理解不同机械的机械效率,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设计起重机模型图纸、制作简单的起重机模型过程中,能够学会合理选用材料,正确使用各种工具,提升劳动技能,强化劳动知识的理解,并能在设计方案并实践的过程中,同时促进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及劳动素养的发展。

(三)基于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强化劳动体验

很多物理知识现象与生活息息相关,大部分生活中的问题都可以运用物理知识和技能来解决。例如,学习了电学相关知识,可以进行小家电的维修;学习了光学相关知识,可以解释近视眼远视眼的成因及提出解决方案。因此,可以通过基于物理知识解决真实问题来培养学生的劳动思维。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不是简单地完成任务,而是要进行深度探究与思考。实践中的问题本来就是复杂的综合性问题,学生在解决的过程中必然需要运用各种知识、技能、品格等素养,综合分析解决问题,最终实现的是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此外,学生在真实问题解决过程中,将展示其个性和创造力,学生的个性化理解和高阶思维得到培养。例如,在学习了“家庭电路”后,学生可以对家庭电路中出现的故障进行简单的排查和维修,检查插座中的火线、零线、地线是否连接正确,学会灯泡的更换等;再如,学习了“摩擦力”以后,可以解决如何在冰面上行走不打滑的问题;有的时候喝奶茶,吸管却总是插不进去,如何解决?口罩是我们如今出门必不可少的随身物,如何一秒辨别医用口罩的真假?如何拧开玻璃瓶上太紧的铁盖?大多数生活中的常见问题,都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因此,可在利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真实问题的过程中,在加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知识理解的同时,强化其劳动体验,为树立劳动观念奠定基础。

(四)培养学生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形成劳动观念

物理课程的学习,不仅需要掌握物理知识与技能,训练物理思维,提升探究及创新能力,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具体来说,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物理好奇心与求知欲、实事求是与敢于质疑的态度、科学服务人类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保护环境和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意识[1]。而劳动观念则是对劳动所持的基本态度,即需要让学生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不难看出,无论是学生科学责任与态度的培养,还是劳动观念的形成,都不是通过短时间知识的学习就能获得的,需要经历漫长的内化过程。因此,可以在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的培养过程中,进行思想浸润,同时向学生不断输入正确的劳动价值取向,最终使学生在养成科学的责任态度与精神的同时,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与价值判断。总之,在物理学科教学中融合劳动教育,不仅能够丰富物理学科的育人价值,还能发挥劳动教育的文化价值,使“五育并举”向“五育融合”转变。因此,在进行物理学科教学时,要不断挖掘物理教学中的劳动教育素材与资源,积极践行物理学科与劳动教育融合的实践探索,以此为基础,实现劳动教育与学科教学的人本价值,促进学生生命整体地、个性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劳动教育设计范文第4篇

一、乡村幼儿园劳动教育价值

劳动充实人的精神生活,让人在其生活空间中不断成长,这需要实施劳动教育。乡村幼儿园劳动教育能培养乡村幼儿的劳动态度、观念与劳动品质,能彰显中国源远流长的农耕文化。乡村是实施劳动教育最有益的实施场所。乡村地区的劳动教育既还原了乡村的生活风貌,也增强了乡村幼儿对家乡的热爱与自豪。同时,劳动教育也促进了乡村地区精神文明的进步、有助于延续乡村文化的根脉。劳动教育是“五育”结合的凝结点和切入点,须从劳动入手促进幼儿的生命成长。首先,劳动教育从幼儿阶段开始,在于幼儿的年龄特征决定其思想和行为仍处在一种自然人的初始状态中,其认识自我与外界的关系需要在生活中不断的探索与实践。那么,对于幼儿来说,劳动这一转换中介就显得十分重要了。其次,幼儿的敏感期使得幼儿在劳动活动中擅长通过感官来感知自我的力量、认识劳动的意义、理解劳动与自然的关系,从而找到自我与自然的关系。最后,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活动,均能促进幼儿的思考能力与实践能力,让幼儿的德智体美劳得到全面发展,以培育出拥有健全人格的幼儿。劳动中呈现出来的良善品质也影响着幼儿的价值取向,如幼儿在劳动中学会节制、合作、勇敢等优良品质,以促进幼儿的道德发展。教育性的劳动可使幼儿在生活中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劳动自理能力。

二、乡村幼儿园劳动教育何为

劳动教育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劳动教育;中职;实习实训教学;问题;对策

职业院校根据《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工作的意见》(教职成厅〔2019〕7号)要求,将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融入学校教学全过程,以实习实训课为主要载体开设劳动教育课,其中与有关劳动精神、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的专题教育不得少于16学时[1]。这为现阶段职业教育实习实训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注入了新的内容和思路,形成了“学习生活知识、练习专业技能、感悟生命意义”的新时代劳动教育理念。结合专业特点,增强学生职业荣誉感和社会责任感,在实习实训中提高劳动技能水平,养成与岗位能力相匹配的劳动素质和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为其形成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奠定基础。

一、劳动教育融入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教学的价值

(一)有益于职业院校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苏霍姆林斯基a认为劳动教育能让青少年在劳动中最充分、最鲜明地展示他的天赋才能,并给他带来精神创造性幸福。也就是说,劳动教育归根结底是要培养劳动者素质,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勇于承担责任,开拓进取,积极、乐观地面对生活、创造生活的品质。因此,职业院校在实习实训教学中开展劳动教育要以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为目标,使其形成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既要结合岗位要求及行业标准评价劳动全过程,让学生重视劳动过程,形成“珍惜劳动成果”的价值观,让学生从事相关劳动,又要在劳动内容设计上体现时代特征,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的劳动潜质,以及积极向上的劳动品质。

(二)有助于增强职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

依据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建立符合区域产业发展的实习实训课程体系,依托岗位需求和职业学校教学标准,设置符合行业企业特点且与创新创业密切相关的多学科课程,通过课程实践教育着重提升学生专业技能和劳动品质。学生通过实际劳动既可以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也可以在真实情境中掌握劳动技能和方法,高效完成生产任务。诚然,在实训过程中开展不同形式的劳动,既可激发学生开展创新性劳动的意识,又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2]。劳动教育让职业院校学生在参与企业生产的过程中,可以提升学生的质量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使其自愿参与劳动生产,学会融入社会的沟通、自我调节等技能。

(三)有利于提升职业院校学生劳动知识和技能

随着互联网和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我国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且发生了深刻变化,行业企业对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改变,通过提高职业技能来满足人的生存需要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选择。专业实习是通过技能培训把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际应用”,实习实训也成为职业院校专业课堂教学的延伸。在校企双融共育的推动下,学校不仅可以培养符合专业发展需求的“双师型素质型”教师,也可以聘请行业专家参与实习实训教学中,结合行业标准,将劳动教育的元素融入专业技能的学习中,让学生熟知劳动生产过程规范,明确劳动教育时间的分配,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训基地、各级技能大赛、创新创业设计大赛等专属实践教学平台,促进学生提高技能水平。

(四)有助于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古往今来,热衷于创新和发明的工匠们一直是世界科技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比如被土木工匠尊为祖师的鲁班在劳动中发明了曲尺,让当时的工匠们从原始、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劳动效率成倍提高,土木工艺出现了崭新的面貌;赵州桥历经1400年还稳固如初,其敞肩圆弧拱形式是桥梁工匠李春的一大创造;再比如说当代的大国工匠管延安、胡双线,以匠人之心追求技艺的极致,让海底隧道、“定位臂”成为他们实现梦想的平台。常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强化顶层设计,丰富劳动教育内容,锻造“三大”师资队伍,深化校企融合,让每位学生在实习岗位上得到锻炼,在实习劳动中提升素养。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在新时代应该有新的使命,需要依托校内社团活动、志愿者活动、专业技能、顶岗实习四大载体,加强劳动实践,培养学生奋斗精神、工匠精神,强化学生的理想信念,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智造”支持。

二、职业院校实习实训中开展劳动教育的现实问题

(一)劳动教育内容认知片面化

一般来说,劳动教育应该是包括家庭、社会、学校整个系统的一门课程,通过访谈发现,大多数教师对劳动教育内容还局限于手工课程或体力劳动,没有认识到劳动教育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重要载体的时代特征。劳动既没有在课程设置中体现出来,也没有被看作知识和技能,学生不用想如何学习劳动,教师也不需要考虑如何教授劳动。一方面学生没有将实训课与自己未来的职业岗位相联系,对劳动教育不重视、敷衍了事,课堂纪律较为涣散。另一方面,受学校教学实际限制,实训指导教师较多关注教学内容,而对安全教育、设备保养等环节能省就省,以便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训练。有的学生不会劳动,缺乏基本的生活劳动技能,一切父母包办,当然也不会珍惜他人的劳动成果。因此,劳动教育元素融入职业院校实习实训教学中,学生和教师也需要有一段适应期。

(二)劳动教育保障体系淡化

目前,关于加强和改进劳动教育课程的实施方案在职业院校还不够健全,没有将劳动教育的教学目标、活动内容、实习设备的使用、考核评价重点、评价内容、安全防护等内容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没有形成科学的实施方案和评价体系,劳动教育的元素没有真正融入专业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技能竞赛中。在职业院校劳动教育形式较多,但集中表现为卫生评比、活动竞赛等与物质奖励相关的劳动教育,忽略了对劳动教育内容的设计,导致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没有得到真实体现。基于生产任务实施的项目教学法多为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技能课程,与劳动教育相关的教学内容较少,有些学校甚至没有将劳动教育纳入学生的综合素质考核体系内,没有充分利用企业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利用多元化实习实践环境条件和一线生产管理实践岗位,帮助学生了解社会、提升技能,提升劳动素养。

(三)劳动教育地位弱化

虽然有些劳动教育元素已纳入中等职业学校的实习实训教学,但多数职业学校只把劳动教育作为德育的一部分,未体现德智体美劳教育体系中“劳”的独特性,劳动教育在人才培养方案中缺少独立课程地位。以数控专业实习实训课程为例,训练中也有一部分“7S”方面的要求,但事实上劳动教育元素还未明确列入实践教学实施计划中,也没有形成科学、系统、规范的课程体系。职业院校学校劳动教育内容侧重于技能获得和职业训练,学生只要参加了“理论学习”和“实习实训”就算作劳动教育,没有再进行与行业企业标准对接的专门化劳动教育,导致劳动教育的价值引领作用没有得到体现。没有专门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培养机制,教师的劳育能力不足。对职业学校而言,师资培养与劳动教育同向同行、“工匠”引领育人、思政与班主任工作融合等方面都需要提升和锻造,以提升劳动育人的实效性。

三、劳动教育融入中职实习实训教学的“四化”策略

(一)劳动价值“校本化”,培育工匠精神,让学生尊重劳动

在中等职业学校以实习实训为载体,将培养学生的劳动观念、参与社会公益劳动和提高劳动技能结合起来,进一步突出劳动教育的价值,达到培养学生劳动品质的效果。职业学校开展劳动教育,重点在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不能“只教而不劳”或“只劳而不教”。结合本地区行业企业发展的需要,开展以劳动教育为载体、培育工匠精神的系列实践活动,使工匠精神、劳动光荣理念深入育人工作各个环节。首先,创设学校环境氛围。利用口号、标识、板报、宣传公告等形式,促进工匠精神融入劳动教育环境,并将劳动精神渗透学校文化建设。同时,在实习实训场所悬挂“大国工匠”的图片或与励志名言,强化中职学生对劳动精神的认识,感受校园文化的微妙力量。其次,让学生亲身体验劳动。中职学校在实习实训中可以开展各种以劳动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和劳动技能比赛,如劳动活动安全周、技能节、志愿者服务日等,培养学生的劳动素养,提高劳动者的综合素质。最后,根据职业教育的层次要求对学生进行劳动基础知识教育。既能让学生掌握劳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也能让学生了解有关劳动管理、制度等方面的知识,形成尊重简单劳动、重视岗位劳动的价值取向。

(二)劳动教育内容“课程化”,重构实训教学体系,让学生了解劳动

劳动教育一般有生产劳动、生活劳动、劳动价值观、文化观以及社会服务等多个方面,职业院校的劳动教育应贯穿实习实训课程体系的各个环节,以实践活动与社会服务相结合的方式,让劳动育人真正落地生根。从职业教育、课程与教学论学科融合的角度,将劳动教育元素与专业技能学习进行整合,创新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为职业院校有效实施劳动教育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3]。在行业、高校专家的指导下,可将劳动教育相关专项课题纳入学校品牌专业建设项目中,并参照课程思政对实习实训课程体系重构开展持续系统的研究,建立符合专业特点的“实训劳动”。一是可以在学校开设的专业实习实训课程的基础上,进行课程内容的序化和重组,包括校本教材、工作任务单及岗位培训工作包;二是结合岗位需求,与行业接轨,开发安全教育、工匠精神、劳动知识等专题教育资源。对内容枯燥、耗时较长且有体能要求的训练项目,要求实习指导教师有针对性地将劳动素养融入教学各环节,让学生苦练基本功,形成追求卓越的劳动品质。在大数据时代,职业院校教育形式多样,根据企业、学校、教师、学生的各种需求进行分析,形成可视化的线上课程资源,实现以劳促行。

(三)劳动教育实施“项目化”,对接行业标准,让学生学会劳动

每个训练项目都需要在指导教师的引领下,由学生按生产任务要求分组讨论并提出工艺方法,重点开展产品的制作、推广与应用实践,指导教师要对学生的劳动能力进行综合评价。在生产实践中,向学生普及专业知识,助力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并将传统文化发扬光大。学校通过车间训练场可以将文化知识和专业知识融入劳动课程中,使学生将多学科知识综合运用到具体项目中,真正让劳动教育“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提升劳动教育实效。为了让学生在实习实训中提升专业技能,职业学校在专业教学中可依托校内实训、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开展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让学生按岗位标准进行分级专业训练。对数控专业学生而言,从模拟仿真到实际生产加工、从光轴加工到配合件的生产,让每位学生亲身体验岗位生产技能,并围绕真实任务进行工艺分析、编写加工程序,并对产品进行质量分析,从而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职业素养。在分阶段实习实训中,充分利用企业生产的真实环境,将劳动纪律、安全常识、绩效考核等内容纳入实习考核评价中。按照岗位要求、职业标准开发不同的课程资源,即从功能上推进劳动资源与实训资源的对接融合,形成校企协同劳动教育模式,以保障在实际操作中的规范性和有效性[1]。比如淄博理工学校推行创新创业和职业技能比武的项目竞赛文化,把比武、PK赛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重要内容,纳入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给予相应学分。以科学的制度体系在资金、场地等方面大力支持,让每位学生都能参与竞赛,发挥特长,学习致用,以劳促学。

(四)劳动教育评价“常态化”,确保“质”“量”同步,让学生敬畏劳动

学校通过建立科学、全面的管理制度,保证学生的劳动时间,并将学生的劳动实践成绩纳入实习综合考核评价体系,实现对学生劳动品质的培养。对学生的劳动教育进行精准评价,对促进职校学生“五育并举,全面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在实习实训中,可以从学习过程评价、项目评价、综合评价三个维度出发,形成企业、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的评价方式,利用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建立学生学习过程跟踪档案。注重学生成长的全过程评价,根据学生实习态度、实际、产品质量等考核指标,形成针对不同专业、不同年级的评价数据,并将学生专业技能的学习情况、劳动技能的掌握情况、参与技能大赛、职业资格鉴定等方面的信息录入系统,关注学生专业知识和技能学习的全过程,确立不同专业劳动教育考核方案,规范学生不同阶段的劳动质量评价指标;在不同阶段的学习中,对学生劳动知识、技能、态度等方面的变化进行记录,体现出学生在学同生产任务中的评价项目和指标,发挥学生优势。对数控专业而言,要想实现“质”和“量”同步,评价的一级项目会涵盖劳动安全、岗位规范、工量具的使用和保养、零件的加工、质量检验、生产设备的保养与维护、生产现场管理等方面,并在学习过程中开展“技能之星”“劳动标兵”等评定;而在综合评价中,依托信息技术,根据校内外专业训练、社会实践、顶岗位实习等环节使学生劳动素养变化,形成跟踪报表,实现信息互联互通。同时,要科学分析学生在校期间劳动能力提升的全过程,激发其劳动积极性,让他们形成正确的劳动观念。

四、结语

综上所述,劳动教育是人类基本的教育,职业院校实习实训课中有效渗透劳动教育,需明确“劳动教育”的科学内涵,对活动的形式、策略不断加以丰富,形成稳定的、常态化劳动教育的融合方式,健全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完成新时代“立德树人”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从而有效促进职业院校实习实训中德智体美劳“五育”的协同发展。

参考文献:

[1]付达杰,何先应,唐琳.劳动教育融入高职实训教学的基础、障碍与路径[J].职业技术教育,2020(29):71-74.

[2]魏晓波.破解劳动教育“有劳无教”的难题[J].教学与管理,2021(2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