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

前言:想要写出一篇令人眼前一亮的文章吗?我们特意为您整理了5篇城乡建设科技创新范文,相信会为您的写作带来帮助,发现更多的写作思路和灵感。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范文第1篇

徐南平

努力在创新型省份建设上探新路。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推动产业高端发展,着眼技术瓶颈组织重大科技攻关,提高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支撑园区转型发展,加强创新核心区建设,推动创新资源向新兴产业、高新园区、科技企业集聚,全面提升内生发展能力和辐射带动能力;更加注重科技创新引领地方科学发展,从整体上提升全省创新发展水平。

努力在创新驱动发展上见实效。着力将研发机构建在企业、推动大中型工业企业和规模以上高新技术企业普遍建立研发机构;着力将人才工作重心转向企业,高度重视科技企业家培养,推动企业成为选才、引才、用才主体;着力将科技创新政策落实到企业,加强考核评价,加大重点政策落实力度;着力将创新资源集聚到企业,支持企业整合创新要素,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到“十二五”末,培育百家创新型领军企业、千家科技型拟上市企业、万家高新技术企业,形成有自主知识产权、自主品牌、核心竞争力强的创新型企业集群。

努力在科技体制改革上求突破。进一步完善科技发展与经济建设紧密结合,产学研紧密结合,政府推动、市场驱动、企业主动紧密结合的创新体制机制。加大知识产权分配制度创新力度,构建激励人才创业创新的动力机制,最大限度激发科技人员的创造活力;加大科技金融结合力度,构建激励社会创新的动力机制,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渠道的科技创新投融资体系;加大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力度,构建激励地方创新发展的动力机制,把创新驱动发展的要求落实到基层、成效体现在基层。

(作者系省长助理、省科技厅厅长)

在“五个加强”中率先实现农业现代化

吴沛良

加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建设。在农田基础设施装备上求突破,重点建设提升150万亩永久蔬菜基地。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上求突破,重点推广40-50项农业重大技术,打造10个国家级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在农业信息化上求突破,加快信息服务平台建设,打造一批农产品“网上商城”。

加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能力建设。大力培养新型职业农民,开展农业专项技术培训200万人、农业职业技能培训10万人、农业创业培训5万人。着力培育“双带”型农业龙头企业,推动企业集群集聚发展。引导种养大户、龙头企业等各类农业生产主体联合,引导农业龙头企业领办帮办合作社,引导合作组织跨区合作、同业联合、产业链联合。

加强农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巩固提高“五有”乡镇农技推广综合服务中心建设,推进村级规范化农业科技服务站建设。加强农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逐步建立健全村级协管员队伍。开展“五有”乡镇畜牧兽医站建设试点。开展县乡两级农村土地流转服务中心能力建设,切实维护农民的合法土地权益。

加强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着力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规模上注重适度,形式上注重多样,服务上注重配套。探索建立农村产权确权交易体系,开展农村产权确权、登记和颁证试点工作,建立农村产权登记查询数据库和农村产权交易市场。推动完善农业金融保险服务。深入开展“三资”管理示范县创建活动,大力发展村级集体经济。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建设。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探索种养结合、生态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等生态循环农业模式。推进实施面源污染综合治理工程,力争五年内太湖流域化学氮肥施用量减少5%、化学农药减少4%。拓展农业生态休闲功能,培育一批休闲农业创意精品。

(作者系省农业委员会主任)

丰富“美丽中国”的江苏建设实践

周岚

更加突出民生为先,大力推进住房城乡建设领域十件民生实事。完成全省一半以上村庄环境整治;全面完成国家的农村家庭危房改造任务;形成200万套(间)以上住房保障能力;住房公积金支持20万户以上的职工贷款购房;全力打造10分钟公园绿地便民服务圈;加快推进城市自来水厂106项水质标准全达标;城乡统筹区域供水乡镇覆盖率超过80%;加快推进污水处理设施建制镇全覆盖;实现县以上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设施覆盖;建筑业带动苏北农村劳动力就业超过100万。

更加突出统筹城乡,着力推进城乡发展一体化。加强城乡规划统筹引领,加快推进省域城镇体系规划实施。指导督促各地有序推进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城乡统筹规划制定,指导地方优化完善新一轮镇村布局规划。加快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推动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覆盖。全面推进村庄环境整治。

更加突出生态优先,着力转变城乡建设发展模式。所有政府投资项目和新建保障性住房项目全面按绿色建筑标准建设。开展国家绿色生态城区、智慧城区示范创建。全力抓好城乡建设领域污染减排,推行建设产业绿色发展。

更加突出品质提升,着力推动城市化质量提高。加快推进全省城市空间特色体系规划实施,加快重点地区城市设计、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制定。建立完善全省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网络体系。加大“人居环境城市”创建力度。认真办好第八届省园艺博览会。

更加突出改革创新,着力推进建设事业科学发展。指导各地因地制宜完善住房保障制度。认真落实国家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保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加快建筑产业结构调整,提升产业综合竞争力。创新城市管理载体平台,推动城市管理向街道社区和乡镇行政村延伸。

(作者系省住房与城乡建设厅厅长)

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沈健

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教育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教育投入稳步增长。深化人才培养体制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完善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出台非江苏籍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升学考试政策。推进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建设。推进办学体制改革,扶持民办教育发展。扩大教育对外开放,加强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

推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大力实施学前教育五年行动计划,着力创建省优质幼儿园,新建改扩建740所农村幼儿园。深入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施义务教育学校现代化建设工程、薄弱初中质量提升工程。积极推进中小学、幼儿园信息化建设。推动普通高中优质特色发展。保障残障儿童平等接受教育权利。

推进职业教育创新发展。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推进以市为单位的专业结构布局调整。建设80个省级以上高水平示范性实训基地。全面提升技能人才培养质量,遴选一批改革创新示范教材,加强职业教育集团建设,创新人才培养模式。重视职业教育技能大赛成果开发。

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强高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继续开展高职院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扎实推进系列卓越人才培养计划。加强优质教学资源的建设共享。加大对“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项目”支持力度,全面提升学科引领能力和一流大学建设水平。继续实施“江苏高校研究生培养创新工程”。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范文第2篇

一、准确把握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的科学内涵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基本取向是加快发展,增强发展的持久动力。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是扩大内需最现实的选择。“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把大量农村人口和富余劳动力转移到城镇,不仅会带来大规模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发展的投资需求,还将带来分配关系的调整,把蕴藏在城乡特别是农村的巨大内需潜力激活释放出来,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具有长远性、支撑性的作用。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内在要求是转型提升,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推动科学发展的必由之路。加快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强调在“新型”上下功夫,转型提升是题中之义。四川作为后发地区,在发展模式上不能重复粗放增长的老路,必须高点起步、高端切入,以较小的资源消耗、环境代价支撑和推动发展,走出一条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之路。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关键之举是改革突破,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体制障碍。“三农”问题归根到底是因为二元体制壁垒导致土地、劳动力、资金等要素资源在城乡之间不能自由流动。统筹城乡就是要把农村和城镇发展作为统一的整体,构建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的体制机制,解开“三农”问题最核心的症结。这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社会变革,必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提升城乡居民生活水平并逐步走向共同富裕。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核心支撑是创新驱动,提高发展竞争力和质量效益。“两化”互动、统筹城乡,要在理论创新、科技创新、体制创新、管理创新等方面大胆探索和突破。推进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必须把科技进步与创新作为第一推动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社会发展紧密结合,推动发展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转变,实现由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改变低端低效的粗放增长,增强经济发展的内生动力。

实施“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总体战略,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提高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两化”互动、统筹城乡,涵盖城市与农村两大领域,涉及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局。实施这一战略,要突出“互动”、“统筹”、“协调”的理念,正确处理当前与长远、产业与城市、城镇与农村、经济与社会、开发与保护等发展中的重大关系,有效解决工业化城镇化不同步、城镇与农村发展不协调带来的突出问题,把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体现到推动四川发展之中。

二、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着力构建具有区域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

工业化是城镇化的动力,也是统筹城乡的基础。我们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把握新型工业化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色,努力走出一条“创新驱动、绿色低碳、高端切入、开放合作、加速推进”的工业化道路。

鲜明确立“产业兴省”理念,以产业优势奠定四川在现代化格局中的地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深入推进,全国将最终形成几个大的区域经济板块。四川是西部大省,在发展定位上要把握这个趋势,致力于成为其中的一个重要板块。要着眼建设西部产业发展高地,用几年时间集中力量把产业做强,形成产业优势,增强吸引各种要素的能力。大力发展实体经济,把工业做大做强,同时大力发展现代农业、现代服务业,形成三次产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突出科技创新和科技成果产业化,努力在发展高端产业和产业高端上抢占先机。要把握科技和产业发展的最新趋势,把有选择性地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作为新阶段推进工业化的一个高端切入点。着力解决科技与经济结合问题,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支持企业办科研院所和研发中心,抓技术创新,推动一批重点成果转化落地并产业化。转变发展方式的核心是要实现有效益的增长,调结构、转方式不是一定要淘汰传统产业。要积极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传统产业,促进产业和产品高端化,提高工业发展的质量和水平。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壮大人才队伍,提高劳动者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更加注重承接重大产业转移,以引进高端现代产业促进转型升级。四川处在构建现代城镇体系和现代工业体系的重要阶段,处在要素集聚效应大于要素扩散效应阶段,引进发展在今后很长一个时期都将居于重要地位。要抓住时机、主动承接国内外重大产业转移,打造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示范平台。招大引强,争取更多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投资四川,推动与央企的合作由资源开发向产业发展转变,带动相关产业迅速崛起和发展壮大。鼓励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抓住世界经济调整机遇,提升国际化水平。

以集中集群集约发展为方向,加快转变工业经济发展方式。集中集群集约是现代工业发展的一大趋势,有利于促进资源共享和充分利用,降低企业成本,拉长产业链条,增强整体竞争力。要把产业园区作为工业发展的主要场所,实现工业空间布局上的集中。推进园区内产业组织方式转变,围绕主导产业搞好配套发展,提高园区内企业间、产业间的关联度,打造产业集群。大力提高产业发展的科技含量和要素集约水平,用最少的资源产生最大的效益。

三、坚持走新型城镇化道路,着力构建现代城镇体系

新型城镇化,是区域、人口、经济、社会、资源和环境全面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推进新型城镇化,必须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避免缺乏产业和人口支撑的“空心城镇化”;必须同步解决“三农”问题,避免城乡脱节的“片面城镇化”;必须以绿色低碳、可持续为特征,避免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的“粗放城镇化”;必须用科学规划引领和保障,避免遍地开花、盲目随意的“无序城镇化”;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群众主体,避免鞭赶进城的 “被动城镇化”,走出一条以人为本、城乡一体、协调发展的新型城镇化路子。

加强总体谋划和规划统筹,科学构建全省城镇体系和与之相适应的现代化基本框架。城镇体系要与区域发展定位相一致,与人口城镇化进程相适应,与生产力布局相匹配,使全省城市网络的主体骨架与全省主要产业的空间分布基本一致。加强各种规划的统筹,推进城乡总体规划与产业发展、土地利用、交通发展、公共服务、生态建设、文化保护等规划相衔接。科学确定城镇发展战略和总体布局,形成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省域城镇体系。前瞻性地定位未来城乡发展的形态,在一个县域范围内把城镇和农村作为整体来规划,使城镇化与新农村建设良性互动、相互促进。

准确把握和落实 “产城一体”的要求,推动产业和城市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强化“两化”互动、产城融合的理念,做到时间上同步演进、空间上产城一体、布局上功能分区、产业上三产融合。协调和处理好产业与城市发展的关系,搞好城市规划与空间布局,把产业园区作为城市的一个功能区,同步规划建设生活配套和公共服务设施,把园区建设成为既是产业新城、又是城市新区的“两化”互动发展示范区。

高水平规划和建设城市新区,有序拓展城市和产业发展空间。综合考虑城市未来发展规模、人口和产业集聚度、资源环境承载力等多重因素,结合城镇总体规划修编,科学规划城市新区。处理好城市新区与旧城改造的关系,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城市新区的发展必须有产业的支撑,坚持以产业的增长促进城镇的扩展。把握“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定位,把天府新区打造成产城一体、“两化”互动的示范区。

大力增强城镇综合承载能力,提高城镇现代化水平。把“宜居”放在首位,科学划分城镇功能分区,适度超前规划和加快建设与城镇规模、容量相匹配的市政设施,促进生产功能、消费功能、就业功能和服务功能的全面配套。适应现代城市发展趋势,优先考虑规划建设城市综合体,繁荣发展城市经济,培育浓厚的商业氛围和生活气息。加强城镇管理,注重利用现代科技提高管理水平,建设低碳生态城镇和数字化城镇,提高城镇运行管理效率。在城镇规划建设中融入更多的文化元素,塑造城镇风貌,注重提升城镇品位。

四、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着力构建现代新型城乡形态

统筹城乡发展要逐步实现城乡规划的一体化、公共服务的均等化、资源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深入推进城乡统筹综合配套改革,促进公共资源在城乡之间均衡配置、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构建起现代城市和现代农村和谐相融、协调发展的新型城乡形态。

以农村产权制度改革为突破口,促进生产要素在城乡之间自由流动优化配置。继续深化农村改革,坚持稳定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有序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财产权利,在任何情况下都要尊重和保护,既可以让他们带着这些权利进城,也可以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自主流转或处置。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关系全局,要认真总结成都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经验,完善措施,鼓励其他地方因地制宜,在实践中探索多种途径和方式,给农民更多的选择权。

以深化户籍制度改革为重点,解决好人口城镇化问题。建立统一、开放的人口管理体制,构建有利于人口迁徙的可转移接续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快中小城市(镇)户籍制度改革步伐,改革大城市户籍准入制度,放开农民工进城落户的政策条件。在发挥大中城市作用的同时,重视加强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让更多农民工就地就近转移就业。解决所谓“半城镇化”的问题,重点要改革社会公共服务与户籍挂钩的制度,实现城乡居民在劳动就业、基础教育、公共卫生、社会养老、住房保障等方面的权益共享。

以适度集中居住和适度规模经营为方向,促进农村生产生活方式同步变革。以新农村建设成片推进为主要抓手,以集中居住为主要居住方式,以规模经营现代农业为主要生产方式,促进产业和新村互动相融,让农民享受现代生活,建设现代农村。总结地震灾区农村重建、藏区牧民定居、彝区“彝家新寨”建设经验,根据平原、丘陵、山区等特点,因地制宜建设新村,提高农村居民聚居度,优化村落和人口布局。积极探索多种土地流转方式,鼓励探索各类以土地使用权为纽带的农业经营方式创新,推动土地向适度规模经营集中。

以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为抓手,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在坚持以工业强省为主导的同时,切不可放松农业生产。稳定发展粮食生产,严格保护耕地和基本农田,巩固四川作为全国重要农产品生产基地的地位。大力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积极发展现代畜牧业,培育现代农业产业基地。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着力培育一批行业领先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主体,完善农业科技推广机制,大幅度提高农业附加值,实现粮食增产、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以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为目标,构建城乡统一的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体系。统筹城乡发展,不是让农村全部变为城市,而是要让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让农村在保持空间开敞、生态良好、环境优美的同时又具有现代生活条件。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支持与农民生产生活直接相关的农村水利、农村公路、环境综合治理等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生活质量。完善公共财政体制,积极促进城乡就业、教育、卫生、文化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消除城乡居民的福利差距。

五、顺应现代化趋势创新社会管理,着力构建现代社会治理模式

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要加强和改进社会治理,主动解决社会转型中的矛盾和冲突,促进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相协调,建立适应现代化发展趋势和要求的现代社会管理体系。

积极构建城乡新型基层治理机制。“两化”互动、统筹城乡,必须尊重和保障群众的合法权益。所有工作都要建立在群众自主自愿基础之上,充分尊重群众的主体地位。完善让群众自主决策、自我管理、民主监督的制度安排,只要是在法律和政策范围内农民自主作出的选择,就应当尊重。通过完善基层自治机制,健全村(居)委会、议事会和监委会,增强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和自我服务能力,推动基层民主制度和民主实践同步发展、相互促进。

大力加强城乡社区建设。随着城镇化和农村集中居住步伐加快,城乡社区已成为现代社会的基本单元。要把强化社区管理和服务作为加强社会管理的重要切入点,以社区管理促进社会管理。全面建立以居住地为核心的社区管理体制,健全以城乡社区党组织为核心、以群众自治组织为主体、社会各方广泛参与的新型城乡管理服务机制。以集中居住区为单元建立新社区,壮大社区力量,强化社区服务功能,让社区有组织管事、有制度理事、有人员办事。

切实改善政府社会管理职能。现代社会需要现代的政府管理,创新和改进管理方式和手段。要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法治型、服务型政府。把政府职能更多地转向社会建设,以建设民生政府为目标,提供更多的公共服务和公共产品。坚持依法行政,建立政府主导的维护群众权益机制,引导群众以合法理性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健全社会管理方式,更加重视运用经济、法律、科技等手段综合治理,引导社会力量参与社会管理,形成社会管理的合力。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范文第3篇

这次全市农村工作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贯彻落实中央、省、市有关会议精神,回顾总结2011年农业农村工作,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12年工作任务,以“两区”建设、“两新”工程和“美丽乡村”建设为抓手,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进“三农”转型发展,实现统筹城乡发展新跨越。

市委、市政府对本次会议高度重视,会前专门召开市委常委会听取和学习了全省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专题研究了我市的贯彻意见以及今年的工作思路和政策举措,制订出台了《关于做好2012年深化统筹城乡改革推进“三农”转型发展工作的意见》以及一系列配套文件。刚才,大会集中表彰了一批“三农”战线上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五个单位作了很好的交流发言,市政府与各镇街道分别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胡市长全面总结了去年工作,并对2012年的“三农”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希望大家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下面,根据会议安排,我再强调三点意见:

一、认清形势,准确研判,牢牢把握新阶段“三农”工作的总体要求

做好今年的“三农”工作,既要贯彻好上级精神,把握好总体方向,抓住总的要求,更要紧紧围绕今年全市“三年”活动、“九大专项”行动,深化农村各项改革,推进“三农”转型,实现城乡融合发展。

(一)把握今年“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必须正确分析,科学研判“三农”工作新形势。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继续聚焦“三农”,突出强调农业科技创新,把推进农业科技创新作为“三农”工作的重点,作为农产品生产保供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支撑,在我国农业科技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科学把握现代农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前、着眼长远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形势下加快推进“三化同步”、促进现代农业发展的重大部署。2月3日至4日,省召开全省农村工作会议,会议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题,把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开展农村改革试验,作为省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动力和“三农”工作的主旋律。3月2日上午,市召开统筹城乡发展暨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深入统筹城乡改革基本要求和主要任务,实现农业增产量、增效益,农民增收入、增保障,农村增活力、增和谐。这些都充分体现了“三农”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定位。我们一定要认清形势,把握方向,抢抓机遇,真抓实干,全力推进全市农业农村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把握今年“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必须深化改革,突出统筹城乡发展主旋律。2003年以来,我市深入实施《市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统筹产业布局、统筹规划建设、统筹就业与保障、统筹社会公共事业等,不断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城乡互动,走出了一条城乡同发展共繁荣的新路,统筹城乡综合评价连续第五年位列全省前十名。但我们也要看到,在推进过程中一些制度还没有得到根本性的突破,资源要素难以实现有效和高效配置,城乡分治管理体制与统筹城乡发展还存在不适应、不协调的地方。这些制约城乡融合发展的制度躲不开,也绕不过,必须通过深化改革加以解决。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也是我市加快“三农”转型发展、深化统筹城乡改革的关键之年。我们要适应全面推进城乡融合新阶段的新要求,协调推进新农村建设与新型城市化,建立健全资源要素向农村倾斜配置和农村人口到城市就业落户的体制机制,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农民增收方式、农村建设方式和乡村治理方式,不断提高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水平。

(三)把握今年“三农”工作的总要求,必须结合实际,始终抓牢“三农”工作主抓手。近年来,我市立足实际、勇于创新,生态高效都市型现代农业发展、宅基地置换新社区建设、村庄整治美丽乡村建设等工作一直比较领先、亮点很多。去年也获得了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优秀县、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等多项荣誉,值得庆贺。但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不足,特别是在农业科技进步、城乡环境整治、农村土地复垦等方面的工作还比较薄弱,而且这些又是当前“三农”工作的关键所在。没有生产技术现代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没有干净整洁的农村环境就没有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没有农房的适度有序集聚就没有公共服务的优化配置。所以,我们今后在工作上还要下功夫,行动上还要抓落实,实效上还要再提升,要始终抓牢农业“两区”、“两新”工程、美丽乡村建设这些工作抓手,突出科技创新、土地复垦、环境整治工作重点,加快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推进“三农”转型发展,努力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

二、突出重点,细化措施,全力以赴抓好今年的“三农”中心工作

今年的“三农”具体工作,刚才胡市长已经作了部署,我这里再着重强调四个重点:

(一)突出土地复垦,推进“两新”工程。“两新”工程是符合实际和发展趋势的重大战略,是加快“三化”同步、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改变城乡二元结构、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现实需要,更是破解要素瓶颈制约、激发发展活力的关键举措。在“两新”工程建设中,农房集聚解决的是农民的居住问题,通过土地综合整治和土地复垦获得土地空间指标解决的则是农房落地、经济发展的问题。所以,我们搞农房集聚、搞经济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建设是关键所在,是引领整个“两新”工程的龙头。按照省政府给我们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的相关政策规定,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实施期为三年,三年后我们已获得的周转指标要如数返还,我们从2010年开始实施的3个项目到今年已经是第三年了,所以非常关键。2010年起,我们共获得建设用地周转指标1630亩,目前已用去建设用地面积约1608亩,而土地复垦只有157亩。今年的复垦指标下达3003亩,待市政府正式下达后再作调整。如果这些复垦指标完不成,我们将面临着政策风险。所以说,农村土地综合整治不仅是一个责任问题,更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各级各部门一定要认清形势、提高认识,改变以前“重建设、轻复垦”的思想观念,一以贯之地把此项工作作为推进“两新”工程建设的龙头工程强势推进。

(二)突出环境整治,建设美丽乡村。建设美丽乡村是省委、省政府按照建设生态文明的总体部署,在总结多年来农村整治建设实践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新时期新农村建设的主抓手、主载体。去年我市结合实际,提出了在“十二五”期间建设“金•美丽乡村”的战略目标,并在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荣获了首批“省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称号。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要清醒地认识到,“创建先进县”只是对创建工作的表彰,而并非对创建成果的肯定,况且还是阶段性的表彰,因为美丽乡村建设是一个长期的、动态的过程,只有起点,没有终点。因此,下一步我们要以“美丽乡村创建先进县”为新的起点,以开展整治城乡环境专项行动为载体,从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的环境问题入手,从开展“优美庭院”创建活动入手,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切实开展城乡环境全域整治,突出抓好村庄连线成片整治,进一步提升“金•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同时,还要进一步创新和健全农村环境卫生长效管理机制,从人员配备、责任落实、经费保障和制度完善等环节入手,明确工作职责,制订工作计划,强化工作推动,合心合力推动城乡生态环境的持续改善。

(三)突出科技创新,提升农业“两区”。农业科技是确保粮食安全的基础支撑,是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发展现代农业的决定性力量。我市现代农业的发展,尤其是农业“两区”的建设,已经到了必须更加依靠科技支撑发展的新阶段。我们必须看到,与发达地区相比,我市农业科技发展还存在不小差距,特别是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推广应用水平依然不高,农技推广服务能力依然薄弱,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依然滞后。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认真加以解决。“两区”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示范区、先行区,应当率先推进农业科技创新,加快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我们一定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切实发挥农业科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加大财政投入力度,把“两区”建设成为农业新技术的集成创新试验区和成果转化示范区,真正推动我市现代农业转型发展、科学发展。

(四)突出配套改革,推进城乡统筹。今年是深化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的关键之年,再接再厉、稳中求进做好全市统筹城乡改革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工作,对于同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和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今年,省里又专门出台了《关于深入推进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积极开展农村改革试验的若干意见》,提出了创新现代农业经营制度、创新农业技术研发与推广体制、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农村金融制度、创新农村社区治理机制、推进户籍管理制度改革、创新扶贫开发体制、完善城乡一体的规划建设和公共服务体制等九大改革。我们要紧密结合实际,突出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着力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尤其要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业科技研发推广、农村集体产权、农村土地管理、农村社区治理等方面的改革试验中取得较大突破,不断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加快完善城乡一体化制度体系,促进城乡资源合理配置、要素平等交换、经济互促共进、社会和谐共融。

三、强化保障,狠抓落实,确保完成“三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农村改革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全市各级各部门必须坚定“三农”工作是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来看待“三农”工作,狠抓落实,确保顺利完成“三农”工作各项目标任务。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完善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司其职的工作机制,强化“三农”工作组织保障。要建立健全市级领导联系“三农”工作制度,健全督查制度,完善党委政府督查、人大政协视察和互看互学互查的复合机制,实行全过程目标倒逼管理,及时进行查漏补缺,以强有力的督查推动目标责任的实现。市级部门都肩负着指导、服务“三农”改革发展的重任,一定要找准位置、完善机制、整合资金,工作上统筹安排、资金上整合倾斜,形成合力,共同推进;镇村一级作为主要实施主体,要强化责任,狠抓落实,以实实在在的行动推动“三农”各项工作。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范文第4篇

关键词:自主创新;区域经济;统筹城乡发展

Abstract: in recent years, in the district has gone through the community scale adjustment, in the merger, division, a more complete city function, on the other hand, the rural and the number of land use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At present, whether it is from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central city, situation, or from the work foundation, people hope,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party to build new structure faced with rare good condition, good luck. In order to promote"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promote the building of new socialist countryside", the 17th National Congress of the CPC, seventeen third, fourth, fifth plenary session has made important deploy, and how to narrow the gap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eliminate urban and rural two yuan structure, put forward specific measures. Promoting rural reform and development, the key is in party. Only by improving the level of leadership of Party organization at the basic level,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improve the rural development level; only the realization of the integration of organization 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fundamentally realize the integration of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Current, between urban and rural areas in economic development, public service,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there is still a certain gap, integrated urban and rural party to build new structure for urban and rural resource sharing, complementary functions, common development, in line with the policy of the party and development trend.

Key words: independent innovation; regional economy;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城市是经济、文化发展状况的集中体现,是区域的核心和代表,也是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引擎。基于这一共识,市中区上下加快城市化步伐、建设城乡秀美新中区的决心和信念都是坚定不移的。怎样建设城乡秀美的新中区?区委、区政府审时度势,科学决策,提出来“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的城市发展定位总体布局。壮美中区的蓝图,令人信心徒增。

新形势给市中区带来的新思考

700多年前,迤逦南流的京杭大运河,将济宁原来的北魏旧城和

金代新城融为一体,造就了真正意义上的济宁城。在货畅其流的运河漕运、空前繁荣的商贸业、兴盛发达的手工业、蓬勃兴起的农业商品经济,以及秀中见奇的城市园林文化、融南汇北的市井民俗文化和博大精深的儒家文化等诸多源流的共同沉淀下,塑造起一个“中国运河之都”的济宁中区。“日中贸市群物薄,红毡碧碗堆如山,商人利暮不散,酒楼歌馆相喧阗”。则是当年运河之滨、“江北苏州”的真实写照。在当今21世纪的发端,勾勒一幅怎样的蓝图,建设一个怎样的城市,让今天的运河之都不负先人,无愧后世,是每个生活在运河边的济宁人义不容辞的责任。

城市化的程度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科技水

平的重要标志,只有经过城市化的洗礼,人类才能迈向更为辉煌的时代。市中区在当前科学发展、跨越发展的进程中,城市化的步伐明显加快。近年来,区委、区政府立足于中区实际,着眼城市中心带发展大局,科学论证,审慎决策,确立了“走特色城市化道路,建设城乡秀美新中区,构建组团布局为骨架、生态宜居为特征的济宁中心城市”的奋斗目标,确定城区按照“运河之都、水城风貌、生态宜居城市”的发展定位和规划布局,集中突破中心城区建设,拉开城区发展框架,做大做强做美中心城市,更好地发挥其在中心城区引领带动作用。特别是今年,市中区通过规划调整,使城区发展空间更加通透开阔,组群发展布局更加清晰明确。

基础设施的建设带动了城市综合功能进一步提升,为全区经济发

展、社会进步和人民安居乐业提供了强有力保证,城市规划建设的任务紧迫而艰巨。因此说,以科学发展观总揽全局,把城市化作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战略,确立一个科学严谨的定位,绘出一个宏伟务实的蓝图,拉开城区建设布局框架,着力打造今日运河之都,实现城市服务功能、承载能力、品位形象与经济发展同步提升,促进市中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将城市规划建设从概念落到实处,从愿望变为现实,关键是遵循城市发展规律选准切入口和突破口。济宁市中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最能代表城市形象,是加快市中区城市建设的突破口和现实选择。突破济宁城区,必须要科学确立中区的城市特色、文化特色和形态风貌。济宁因运河而兴,悠悠运河水奠定了其城市形态、城市文化、城市风貌,市中区的未来,应由此来设计、展开和 塑造。

济宁因运河而兴盛闻名,元明清时期,有“运河之都”的美誉。市中区也是河网弥补、纵横交错,具有得天独厚的城市水环境优势。为突出水城特色,遵循保护、利用发展运河文化,重现昔日运河繁盛风貌,市中区围绕彰显“运河之都”风采,修复运河济宁段重要建筑古迹和景点,对市区内沿河生态和景观创意开发,倾力打造“江北水城、运河之都”。2006年以来,市中区启动实施了城区河湖水系综合改造工程,对古运河济安桥至老洋桥段及越河集中进行综合治理,实施了城区河道清淤、截污、水源建设、河岸绿化景观、滨河商业建筑、桥梁、灯光、雕塑、沿河两岸建筑立面、游船码头设施等工程。近年又实施了引水入市区工程,实现了城区河道水活流清,各条内河两岸每天都能看到许多垂钓休闲的市民。此外,市中区还将发挥水的优势,在城市建设中融入更多水元素,在老城区形成“一带”(老运河)、“一环”(越河、小府河、府河)、“一点”(王母阁湖)的内河水系格局。身处舒适的生活环境,广大市民在享受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成果。市中区高度重视城市环境质量的提升,为群众打造生态环境城市。围绕增加城市绿量,提升绿化档次,加大了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力度。建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错落有致、生态优美的景观。

统筹城乡建设也正破题推进。各级各有关部门加快社区村镇布局规划、区镇详细规划和村庄建设规划编制步伐,着力推进城乡规划覆盖;建成各具特色、富有竞争力的中心城市,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依托交通干线和工矿驻地,着力培育中心城镇、社区,加强规划指导,配套建设道路、地下管网、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同时,将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提高乡村基础设施服务功能,提升新农村建设实效;加大政策激励力度,以点带面,逐步改变城乡面貌;统筹推进小城镇建设,扩大新型区镇建设试点范围,加快户籍等配套制度改革,按照“工业进区、农民进镇、商业进街”的方向,促进人口、资源、产业集中发展,使之成为农村经济文化和社区服务中心。

面对城市建设中面临的种种制约因素,市中区着力解决城市发展与供地紧张的矛盾、地上建设与地下开采的矛盾、城市开发与拆迁的矛盾,尤其树立经营城市的理念,把城市作为最大的国有资产来看待,实行市场化运作,以诚兴城、以城聚财,走出多元化投融资路子。

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深入落实理顺区镇管理体制的具体措施,强化生态保护与重建,是我区城市化建设的应有之义。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应深入落实理顺城区管理机制的具体措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的作用,全面推进网络化管理和居民自我管理。加强城区综合执法,持续开展环境整治,逐一制定落实城区出入口整治改造方案。科学调控管理城市交通,提高市区车辆畅通水平。要严厉查处、综合整治各种污染源,落实各类生态功能保护区建设管理措施,加快林网绿地建设和沿河、沿路造林绿化改造,实现人与自然、人与城市相互促进、和谐共存。

坚持中区特色自主创新道路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区经济保持持续增长,但资源瓶颈和环境压

力越来越突出,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性也越来越明显。因此,要把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作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实现中区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着力点,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催生经济持续发展、实现发展方式有效转变的支撑。中区要为自主创新营造良好的体制和环境。要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引导和支持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围绕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战略,有效整合各种资源,以加强体系内各要素的互动,要把技术创新作为企业发展的根本,把依靠技术创新开发新产品、采用新工艺、开拓新市场作为经营的中心环节。努力将主要依赖消耗资源和引进技术扩大生产规模的经营模式,转变为以自主创新驱动为主的经营模式;将主要依靠物质资源消耗传统模式,转变为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素质提高、创新管理模式。

科技型中小企业是中区原始创新的主要力量,要加大对科技型中小企业的培育和扶持力度,提升其原始创新活力和动力。引导企业增加研发投入比例,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自主品牌,依靠自主品牌和积累扩大技术研发投入,提高原始创新能力,形成良性循环,持续发展。积极发挥民营企业在自主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壮大支柱创新主体。要完善激励创新的政策和法规体系,着力培育壮大一批原始创新型企业群体。要以财政参股、补贴、贴息等不同的投资形式投入资金到企业的科技创新中;同时通过提供包括加速折旧、投资税收抵免、盈亏相抵、纳税扣除、优惠税率、免税期等有利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税收政策,调动企业增加人力资本投资、研究与开发投资的积极性。另外,还要加大知识产权保护以激发企业等研发主体投入研发资金的积极性。

要构建以技术为中心的集成创新体系,要将企业技术创新与非技术创新以合理的机构形式,有机集合构成互为关联匹配的整体,形成整体大于局部协同效应的集成创新体系,从而造就企业持久的竞争力。为此,要加快本地主导产业技术集成。充分发挥各类科研机构、高科技企业技术中心、研发基地等创新主体在加强技术自主创新推进技术集成创新中的中坚作用,选择具有较强技术关联性和产业带动性的重大战略项目,组织重大科技攻关,加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和相关的集成创新开发能力。要通过技术集成改造传统产业,通过技术集成,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实现传统产业的升级改造。针对当前区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这一产业结构不合理的根本原因,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中心环节,着力增强企业原始创新能力和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调整优化产品结构、企业组织结构和产业布局,培育区镇工业核心竞争力,提高产业技术水平。

要扩大对外合作,全面提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要进一步扩大对外开放,在引进技术和资金中,进一步增强消化吸收再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完善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再创新机制,提高国际科技交流与合作的层次。对此,要进一步加大对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项目的招商引资力度,把积极利用外资与引进先进技术和关键设备相结合起来,在更高层次上引进技术,在更宽领域内开展科技交流与合作,不断提升企业的整体科技含量和技术水平,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同时,大力引进科研院所的重大成果转化项目,建设科技成果转化基地,承接国家重要科技成果形成产品技术的中间试验。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积极引进跨国公司的研发中心、技术总部,推进在核心技术领域的深层合作。并且深入开展外向配套协作,进一步引导本地企业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配套协作,拓宽配套领域,创新配套形式,延伸配套范围,重点围绕核心技术和关键零部件的配套组织科技攻关,坚持走配套、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相结合的配套运作模式,增强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加快转变中区经济发展方式

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促进区镇经济发展实现“三个转变”。

城乡建设科技创新范文第5篇

关键词:城乡规划教育;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G424;TU98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2909(2017)02013105

目前,中国正在经历快速城镇化发展,面临经济、社会和产业及空间发展等一系列重大挑战。城乡规划作为政府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要求规划专业人才必须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解决复杂的城乡发展问题。为此,充分意识实践教学对于新型城镇化人才需求的重要性,构建科学的实践教学体系,尤其在当前城镇化建设的关键时期,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十分重要。

一、城乡规划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要求

城乡规划教育要服务规划师职业发展需要[1]。中国的城乡规划已走过半个多世纪,随着国家发展战略调整及政府职能的转变,城乡规划师的角色和职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发生了转变,因此,对城乡规划教育也有了新的要求。

(一)当前规划教育实践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从城乡规划学科本科阶段的办学特点和专业发展要求总体来看,国内大多数院校比较重视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不同程度参与过实践或在实习期间接触过实践项目,但从当前实践的复杂性和国家及社会发展速度来看,规划专业人才培养的实践能力和水平,较服务职业发展需要和专业人才综合素质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4+1”人才培养模式下,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环节衔接不够。针对城乡规划专业本科五年制学习,大多数专业院校教学模式为4年理论学习,1年实践教学,主要症结在于人才培养方案中理论

学习与实践环节未有效结合,

实践教学目标中对责任感、表达能力、创新能力和协作精神没有作硬性要求,尤其在理论学习阶段缺乏引入导修职业导向学习制度,即缺乏引入有丰富经验的职业规划师和管理者承担相应的核心设计课程或实践教学;(2)双师型教师师资不足,教学方法和手段单一。目前中国本科实践教师群体在高校内部尚未取得相应的地位,高水平教师参与本科实践教学的少,导致实践教学师资出现缺口,使得教师技术水平和技术结构出现滞后性。实践教学方法中缺乏以学生为中心的社会实践、科研训练和社团活动;(3)专业实践教学质量把关不严,缺乏相应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学生校内外实践教学环节缺乏联动监督机制,对于实践知识掌握情况和实践能力提升情况缺乏考评。

(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实践能力要求

城乡规划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一方面,学科本身的知识体系复杂,需要广博的知识面和牢固的专业理论作基础,从城乡规划学位教育到职业发展一体化教学模式,需要学生关注民生、了解社会、推动经济、促进发展。另一方面,社会实践的复杂性,随着城镇化进程加快、信息网络普及以及社会深度变革等多重因素,城市功能日趋复杂,城乡规划也由技术导向的空间规划发展为融经济、社会、生态、安全以及信息相互结合的综合规划。

二、构建科W的课程体系,打造实践教学体系平台

(一)构建科学的课程体系,夯实实践教学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践教学的核心,是专业理论付诸实践和人才培养目标得以落实的主要载体,因此,在城乡规划专业课程体系中如何安排实践教学环节至关重要。只有构建了科学的课程体系,才能夯实实践教学体系的基座,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

实践教学体系需要从专业人才创新能力基本素养培养和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两方面进行(见表1)。按照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的教育质量基本要求(即5个知识领域、25个核心知识单元和10门核心课程)[2],以及国家新型城镇化对专业人才的要求,结合多年办学积累的基础,已经构建了一个完善的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具体包括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四个阶段[3]。

创新能力基本素养培养主要在基础实践阶段进行专业启发和引导教育,训练学生的基本技能,初步了解城市空间的概念。规划思维训练主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及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实践能力个性化培养主要在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三个阶段进行。综合实践阶段是实践教学体系的关键环节,是建立以“真题”为假想,并符合实际和技术规范的设计纽带。这一实践阶段主要以建筑和规划课程设计贯穿“复合空间”载体为主线,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对城市空间的塑造,提出空间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实践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实践质量的主要阶段,主要以参加国家级竞赛为主,包括全国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会会主办的综合社会实践调查报告和城市设计竞赛。工程实践阶段为城乡规划高年级学生直接参与工程实践训练,主要以真题毕业设计为主,依托产学研一体化教学模式,与实践基地进行“双导师”制指导,设计成果直接应用于实践项目。

(二)理论联系实际,拓展实践教学空间

城乡规划教育应充分反映规划理论与研究应用于实践领域,为城乡建设和发展提供规划策略和解决措施。为此,需要建立科教协同培养的实践教学模式,即建立校企合作、产学研合作,提高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从实践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方面加强与社会接轨,积累实践经验。

1.建立协同实践教学模式,提高实践教学质量

通过多届毕业生就业单位反馈和同行院校调查发现,学生的实践教育和能力教育是提高人才质量的关键。这充分说明城乡规划教育应充分让学生接触社会,教会学生如何学习,让学生获得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1)教学思想强调“一个基础、两点关注、三项结合”的协同实践教学模式。 “一个基础”是强调实践基础和专业技能训练对职业发展的重要性;“两点关注”是关注专业教育理念革新和学科发展的前沿热点和难点;“三项结合”是结合学生自身和地域办学特点、教师科研课题平台、实践基地建设与研究机构联合等,进行实践教育教学。

(2)优化专业基础理论内容,增强专业基础训练内容的协同。按照城乡规划基础教学 “建筑初步―建筑设计基础―建筑设计―规划设计”的传统课程设置顺序,会导致学生到高年级出现知识和学习思路的“突变”[4]。为此,应优化专业基础理论,将建筑类型学思维与规划方法论有效结合,注重建设设计方法教育,融入城乡规划专业特点,建立跨学科多专业协同的实践教学模式,以增强专业基础训练教学效果。

(3)建立“双师”制实践教学模式,增强实践教学质量。按照校内外导师联合指导教学的模式,以设计系列课为实践教学体系主干,并依据学生课程设计阶段,分层次进行联合教学指导。规划专业低年级学生进行思维和专业技能训练,高年级设置多元的设计实践真题,设置开放式设计课教学,并引入实践单位项目负责人进行专题讲座,开展联合指导设计等,使实践教学落实到具体课程设计中,以提高实践教学的实效性。

2.开展产学研一体化建设,推动实践基地平台建设

实践基地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重要平台,也是理论知识运用于实践,培养创新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桥梁。就城乡规划学科优势和特点来看,建立产学研合作的一体化实践基地建设,能充分发挥高校师生的创新思维,优化社会资源,

为科研和设计单位提供思维动力,实现协同共赢,更有利于建立“研究―设计―咨询”一体的智库目标。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实践教学体系中工程实践阶段,主要通过设计院实习和毕业设计两个时间段在实践基地进行学习和研究。为有效提高工程实践质量,应建立校内外联动培养的教学机制,实行双效考评制度,即校内外导师对学生实习和设计整个学习过程进行长效监督和分阶段考评,真正发挥在实践基地实践教学的效果。

三、严抓实践教学质量,建立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

按照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基础实践、综合实践、创新实践和工程实践四个实践培养阶段,建立“四位一体”实践教学评价体系,主要从专业知识、职业技能、思维创新、实践能力四个方面进行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全面考核与评价(见表2)。

(一)按照实践教学体系要求分阶段考核

按照实践教学体系的四个阶段,从基础实践能力、综合设计实践能力、创新与实践应用能力、工程实践能力等方面分阶段考核。(1)实践教学基础实践考核阶段,主要根据实践教学计划目标,从学生基础理论的实践运用,专业基本技法,设计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寻找解决问题的途径等方面进行分层次考核评价。(2)综合实践阶段考核评价侧重规划整体思维和逻辑在实践中的运用能力考核,从城市观察认知,发现社会问题,基于建筑和规划专业技能提出科学方案和解决途径。考核具体内容包括专业运用能力、设计表达能力、协作沟通能力等。(3)按照中国城市规划学会的专业人才培养意见和要求,规划教育机构应培养具有创造精神和能力的应用性、复合型专业人才。鉴于本科生知识体系和设计经验,创新实践主要指参加专指委主办的全国综合社会调查和城市设计竞赛,进行学生创新训练,提升学生解决社会热点矛盾问题,提出复合工程实际的创新方案的能力。(4)工程实践阶段考核,以团队化考核方式进行。在毕业实习和毕业设计阶段,学生一般以团队小组形式完成真题项目。按照岗位职业技能与设计任务要求,校内外联合考核教师团队及实践单位负责人对实践成果予以答辩评定,从设计完成质量、团队协作、创新思维与设计表达等全方位考核学生宽广的学术视野和人文素养[5]。

(二)建立“过程―结果”双效考核评价机制

专业人才“过程―结果”双效考核机制是提升人才质量的指挥棒,是教学中层层分解知识,落实和培养实践技能的手段。因此,实践教学评价要注重从实践教学过程化考核、解决实际问题以及学生创新能力等方面进行考核与评价。

(1)关注过程有利于激励学习动力,培养创新思维。城乡规划专业学科特点之一是工程实际性强,因而从学生基础实践阶段引导、激励学生通过“观察―调查―设计反馈―调查”不断学习,有效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规划思维,为后续创新实践提供条件。

(2)“过程―结果”兼顾专业人才实现路径。鉴于城乡规划专业涉及社会、经济、人文等多领域,只驾驭技术的专业人才不能完全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教学过程中,增加规划人才的价值取向、社会发展的多维分析,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对于修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升人才培养质量至关重要。

四、结语

新时期,中国正值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高校培养的工程科技人才难以满足中国转型发展的需要[6]。作为政府决策和城乡发展源头的城乡规划专业也受到来自社会各方和周围环境的挑战,为此有效提升专业人才的综合实践能力,对于解决日渐复杂的社会问题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在当前规划本科教育基础上要注重“细培养、强实践、快适应”的教学方法,革新实践教学体系,建立完善的实践教学考核评价体系,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使专业人才根植于实践中,产生更好的社会效果。

参考文献:

[1] 吕斌. 规划教育要服务职业发展需要[J].城市规划,2015(1):95-97.

[2]全国高等学校城乡规划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

[3] 姜云,张洪波,王宝君,等. 城乡规划特色应用型人才专业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高等建筑教育,2014(3):13-16.

[4] 白宁,段德罡.引入规划设计条件与建筑计划的教学设计教学[J]. 城市规划,2011(12):70-74.

[5] 徐熠辉,孙国春. 重庆大学城乡规划学科教学体系创新与改革探索[J].规划师,2012(9):11-15.

[6]李培根,许晓东,陈国松. 我国本科工程教育实践教学问题与原因探析[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2(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