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范文第1篇

【关键词】知识经济时代 高校教师 新要求 对策

迈入知识经济时代,全世界已展现了新的开始。作为高校教师,不但要面对新变化,更应做好充分准备,做知识经济时代的合格教师。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特点

知识经济,也就是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从本质内涵来看,知识经济是经济增长直接依赖于知识和信息的生产、传播和使用,它以高技术产业为第一产业支柱,以智力资源为首要依托,是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按照世界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的说法,知识经济就是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建立在知识和信息的生产、存储、使用和消费之上的经济。知识经济时代,是主要依靠智力资源的开发与投入和通过知识的生产、传播与应用来获取经济效益的时代。

1、知识是知识经济社会获利的重要资本

知识与依靠物资和资本等这样一些生产要素投入的经济增长相区别,知识经济的增长会越来越依赖于其中知识含量的增长,而知识经济时代创造财富的动力是“知识驱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最根本的特征,也是其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2、创新精神是知识经济时代的灵魂,是知识经济时展的动力

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知识经济时期价值的创造过程就是创新过程。因此,知识经济与创新能力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3、世界经济全球化

知识的利用,高新技术的发展,不但缩小了空间、时间的距离,还为世界经济全球化创造了条件。在当今全球化趋势中,知识具有全球化的特点,利用全球的知识创造财富是未来各国经济发展的方向。

在以知识为核心的知识经济时代,具备知识、创新精神与全球观念的人才是各国发展的主动力,这必然会对各国的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

二、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及高校教师的新要求

1、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是应用思维创造财富的时代,思维的进步需要知识的积累与更新,需要思维的开放与进取。知识经济时代的成功者需要更多的知识和更开放的思维。

(1)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知识经济时代,伴随着“知识爆炸”的出现,知识陈旧率的加快,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备不断学习的能力,才不会被经济时代淘汰。

(2)具备创新精神。知识经济的灵魂是创新,其价值创造过程就是创新过程。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强烈地创新意识才能跟上知识经济的步伐,并不断创造价值。

(3)具有全球观念。在知识经济时代,知识的无限性和信息化的发展,使整个世界逐步变成“地球村”,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把南北两个世界、东西两种文明毫无障碍地联系起来。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必须具有全球观念,才能充分整合与利用世界的资源,并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知识经济时代对高校教师的新要求

知识经济时代,作为高校教师,肩负着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人才的重任。因此,要适应时代需求而作出适时地调整。

(1)立足世界,终身学习。高校教师要适应时展的需要,做好教育教学工作,就必须通过各种形式进修,汲取知识营养,不断充实、完善和提高自己;面对全球化趋势,高校教师的知识也应体现出全球化。

(2)具备创新理念。教育是创新的主要源泉,高校是培养创新人才的主阵地,这一观点在世界发达国家早被认可。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教授卡斯特斯形象地比喻:如果说知识信息是新的世界经济的“电流”,那么大学就是产生电流的“发动机”,而高校教师要承担起这一特殊“发动机”的责任。培养创新型人才,应要求教师的教育理念要从传统的注重传授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向创新教育转变,在教学中要有创新的理念、思维,打破传统教育的观念,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力,培养的人才要从书生型、顺从型向个性型、创新型转变。

三、培养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的对策

如何将大学生培养成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需求的人才,是每一位教师都应该思考的问题。培养知识经济时代大学生需要一套完整地、严密的教学程序。

1、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教学过程中,应把学生纳入一种平等的、理解的“双向型”师生关系中。应将教师和学生都看成本质上同等的人,师生之间只有价值的平等,没有高低强弱和尊劣之分。在这种关系中,学生既可以作为独立的人,又可以作为学习者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还能在与教师的相互尊重、合作和信任中全面发展自己,获得成就与价值体验,感受人格的自主与尊严。

2、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习惯,培养创新思维意识

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习惯是创新的基础,在每门课程的开始前都要注意运用一些与课程相关的训练活动和案例学习等,打破学生的传统思维习惯,培养学生突破性的思维意识,使其对所学课程有更广阔空间的认识。

3、让学生走进社会发现不足

在具有了创新思维意识之后,学生便能具备发现现实问题的能力,此时教师给出相关课题,让学生进入与课程相关的社会组织,或从网络、报刊等各种途径搜集关于社会实际的相关资料,让他们思考并找出现实中的问题。这不但能够提高学生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能很好的提高学生的学习与创新能力,甚至能培养其全球意识能力。

4、传授知识

在与社会直接或间接接触后,学生就会有一些收益,但产生更多的是疑惑和迷茫。一个人在产生疑惑、迷茫之后是最渴求知识的阶段,因此,教师要抓住这一机会,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传授最新的相关知识。

5、让学生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学生在获得解决实际问题的知识钥匙后,便会产生解决实际问题的冲动,这是培养提高学生解决问题能力及创新能力的好时机。在这一阶段,教师要尽可能的创造学生参与社会实际的机会,锻炼他们的能力。学生不但可以在实践中发现自身的不足,还可以提高他们解决实际问题及创新的能力,体验成功的喜悦,提高继续学习的积极性,进而促进学习能力的提高。

6、注重交流

个人的课题研究结束后,教师应及时组织学生们进行经验交流。交流的过程是资源共享的过程,是思维、能力、经验等碰撞的过程,学生从交流中相互学习、相互竞争、开拓思维,以达到提升自身的知识储备及解决、创新能力的效果。

知识经济时代对教师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教师要认清形势,不但自身要不断立足全球学习,培养创新精神,还要采取适当的方法与过程传授宽厚的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创新能力。只有这样才能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要求,做知识经济时代合格的教师。

参考文献

[1] 黄玉枝:知识经济环境中创新人才的培养[J].宁波工程学院学报,2005,12(4).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范文第2篇

关键词: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

随着知识经济的兴起和全球化影响的加剧,推崇创新和个人创意的文化产业已经走到了全球经济舞台的正中央,成为了各国经济增长的引擎,并且成为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正是基于这样的背景,文化产业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有关数据显示,我国于2010年开始超越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文化产品出口国。因此,中原经济区作为一项国家战略,服务国家发展目标,发展文化产业便成为今后一个时期的重中之重。中原经济区的各区域要充分挖掘当地的丰富的文化资源,运用好当地的人力资源,积极创新,转变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文化产业的建设工作,制定和完善各项知识产权保护制度,有效保障企业与个人的智力劳动成果,激励广大企业加大创新力度,建设创新型经济社会。要想有效提升中原经济区在整个经济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就必须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产业的集聚区建设与知识产权优质培育工作有效结合在一起,鼓励文化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优秀品牌,推动文化大省建设成为文化强省,通过文化强省构建经济强省。

一、当前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建设工作存在的不足之处

(一)文化企业知识产权战略意识偏弱

现代企业的发展不能再仅仅局限于短期经济效益的增长,而且需要关注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知识产权作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对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影响巨大,知识产权早已成为整个国家、企业发展的宝贵战略资源。这一点对于文化企业尤为适用。然而,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发展的过程中,仍有部分文化企业过度关注创造企业当前的经济效益,而忽略企业品牌的打造与形象维护,未能充分认识到知识产权对于企业的重要性,更未将知识产权放入企业未来的发展规划中。具体来说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重视企业的有形资产,忽视企业的无形资产。企业的决策者主要将企业的发展重心放在企业有形资产的规模扩张上,未能对企业的品牌和专利技术进行采取有效的保护措施,仅将其作为企业发展的“门面”;2.注重企业产品的生产,轻视企业产品的创新。部分文化企业自身综合实力有限,仅依赖于复制市场上现有的文化产品和消费模式,缺乏对文化产品的创新意识,在文化产品市场竞争中缺乏核心竞争力,尚处于低端模仿的阶段。

(二)有关部门未能构建起完善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当前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支撑服务体系的不完善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体系配套不完善。例如,河南省与知识产权相关的管理与服务政策,分散在商标、专利、版权以及品牌等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科技、经信、外贸等部门,它们之间缺乏紧密的联系与沟通,资源优势得不到全面的发挥,实施重点扶持项目的格局未能及时形成;2.管理体系缺乏科学性与规范性。一方面,地方政府及相关部门尚未建立科学规范的管理体系,未能有效地组建起专业的管理团队,大多数知识产权局属于不具备行政执法权的事业单位,管理工作流于形式。另一方面,企业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没有安排专业人士从事企业知识产权的管理工作,没有制定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3.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不健全。中原经济区在知识产权的服务信息检索、预警服务以及科学发展分析方面能力有限,无法满足经济市场日益增加的需求。中原经济区内的知识产权投融资服务体系的建设也较为落后,服务体系创新不足。此外,知识产权交易平台欠缺,知识产权应用方式较为单一,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数量较少,能力较弱,无论是在知识产权的科学评估方面,还是在涉外知识产权的办理工作中都存在较大的不足。

(三)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专业人才匮乏

当前,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建设尚处于起步阶段,还未形成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体系,知识产权专业人才严重缺乏,无论是知识产权的行政管理人才、执法人才,还是知识产权的中介服务人员,都亟需进一步的引入与培养。知识产权从业人员职称的评定体系还有待完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引导企业加大对高层次、高素质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完善职称评审制度,明确职业发展前景,提高专业人才的实践技能与知识,使得这些专业工作人才能够充分了解和熟练运用知识产权相关的各项法律法规以及涉外规则。

二、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措施

(一)全面开展专利服务,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中原经济区内的各级政府都应加大对知识产权建设的投资力度,充分发挥知识产权的优势,培育大批创新型文化企业,从而推动具备自主知识产权和较强辐射带动能力的企业集团的有效形成。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与联系,共同推进文化产业的发展,努力打造特色文化品牌,从而实现该地区文化产业稳定和谐的发展。政府应大力推动文化创意专利的高效应用和产业化。政府及相关部门要积极制定并完善适合当地知识产权发展的相关制度,有效将企业的文化创意专利技术与标准结合在一起,支持并鼓励行业组织与企业的信息产业技术部门积极参与到国家标准或地方标准的制定当中,从而促进文化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提升企业商标意识,大力打造优秀文化品牌

中原经济区需要引导并激励广大文化企业积极打造具有特色的文化品牌,鼓励文化企业在各项经济活动中使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商品,帮助企业培养良好的自主商标意识,从而有效创建出多元化、高水平的优势商标集群。中原经济区区域内的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根据市场经济的需求,实施相应的商标培养战略,帮助企业强化商标注册和品牌打造意识,有针对性地制定适应当地经济发展的商标管理、使用政策,引导企业丰富商标的内涵,提高商标的知名度,形成具有特色的优秀商标,进而申报著名或驰名商标,提高企业产品的文化附加值。同时要加强对市场中各类商标的管理监督工作,力争杜绝商标侵权、伪造等现象的出现,切实保障商标注册人、使用人的合法利益,维护市场的健康竞争秩序。

(三)完善强制保护机制,加快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自律机制的建设

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不仅需要完善与加强政府与相关部门的强制保护机制,而且需要加快文化行业的自律约束机制的建设。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产权的保护,一方面,需要贯彻和落实我国与知识产权相关的国际条约、法律法规,为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软环境,另一方面,需要结合中原经济区的实际情况,依据不同地方特色文化产业的需求制定出适合其发展的知识产权制度。此外,中原经济区应当建立起强大的文化行业协会组织,制定明确的行业自律约束机制,不仅能够加强文化企业知识产权自我保护意识,而且能够约束本行业知识产权侵权者的行为,从而保护本行业的知识产权与产品免受侵权。

三、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利用策略

(一)加强企业知识产权利用工作,创建合作机制

中原经济区各区域内的政府应当建立起有效的知识产权导向机制,积极引进国内外先进的知识产权辅助机制,创新和完善各项知识产权制度,引导企业在积极研发新的文化产品的同时,加强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工作,努力推进企业文化产品创新机构的建设与发展。此外,政府及相关部门可以拿出一部分资金,用其设立产学研合作创新的支持基金,积极打造中原经济区的文化产品创新研发平台,发挥当地文化产业的资源优势,充分体现知识产权制度的经济价值,从而推动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

(二)推进知识产权产业化,完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

中原经济区各级政府需要根据知识产权市场的需求,及时制定颁布相关激励政策或措施,不断提高对重点知识产权项目产业化的服务水平。政府可以采取多种融资渠道以加大对知识产权产业化建设的投资力度,切实执行好各项知识产权税收优惠政策,引导文化企业积极创新。知识产权与文化产业应加强融合,充分发挥知识产权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支撑作用,促进文化资源在产业和市场结合的过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此外,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建立起完善的知识产权交易平台,保障交易过程的公开性与公平性,加快推动市场专业知识产权评估机构的设立,运用先进有效的评估方法分析计算知识产权的正确市场价值,激励知识产权中介服务机构参与到知识产权的投融资服务行业中,为知识产权利用工作提供各项优质的服务。

(三)加强知识产权战略布局,促进高校知识产权专业人才培育

全面实施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战略,合理布局知识产权重点项目,引导企业积极开发新的文化产品,建立健全文化产业竞争机制,加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预警与风险防范工作,促进整个文化产业结构的科学调整与优化。政府及相关部门需要加强文化企业的商标保护与管理工作,引导企业积极注册并使用自主商标,避免各种商标侵权、伪造行为的出现,维护好商标权益者的切身利益。教育部门必须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专业人才的培养工作,加强与当地各大高校的联系与合作,大力扶持当地高校增设知识产权教学机构与研究机构,建立完善的知识产权职业资格制度,加强对区域内知识产权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与教育工作,为社会输送高层次的知识产权专业人才,更好地服务于中原经济区的文化产业知识产权工作。

四、结语

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的保护与利用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仅需要得到区域内政府及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而且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同时,要不断加大对知识产权利用工作的投入力度,在发展市场经济的过程中,充分发挥出当地各项资源的优势,加强政府与文化企业的合作,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与管理机制,营造出和谐的知识产权服务氛围,保障中原经济区文化产业知识产权保护与利用工作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叶晓辉,冯年华.论知识产权战略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M].知识产权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论坛文集[C].知识产权出版社,2012.

[2]索晓霞,王非.澳大利亚文化产业发展理念――以维多利亚州为例[J].贵州社会科学,2012(02).

[3]中共河南省委宣传部.中原经济区论势: 著名经济专家学者观点集锦[M].开封:河南大学出版社,2013(03).

[4]刘文俭.推进我国文化产业国际化发展的战略构想[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3(04).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范文第3篇

1.1教学“形式化”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拘泥于传统教学,注重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传统教学是教师“讲”、学生“听”,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做题”、教师再“批改”,教师“出卷”、学生“考试”、教师再“阅卷“。虽然目前的教学逐步由课堂讲授辅以板书的形式向应用多媒体等现代化的教学设施的形式转变,其实质依旧是注重授课教师的课堂讲授,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应用并没有改变学生被动听讲,一问一答模式的传统的课堂上的抽象互动,学生对这门应用型课程的相关知识依旧缺乏内涵性的理解,从而使教学成为流于教学设施改善而教学实质未变的教学形式,导致现代化教学设施应用下的教学依旧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作为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其重要性体现于从业资格证考试之中。随着国家对各行业从业人员管理制度的逐渐规范化,从业或是执业资格证成为从业或上岗的必备条件。从建筑行业的从业角度而言,工程经济学是取得相关从业或执业资格证书的必考科目或是相关知识科目,更加凸显这门课程在各种从业证或执业证考试中的重要性。比如,造价员、监理员、造价工程师、监理工程师、建造师等考试中成为相关知识科目或是直接成为一门考试科目。工程经济学在这些考试中的重要性,导致其在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设置中,成为一门应试型课程,从而使其教学侧重于应试,而使工程经济学教学流于结合从业证或执业证的应试型教学形式,忽略了其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经济技术方法解决工程建设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1.2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在教学中使用的教材不尽合理

教学依托于教材,是在教材的基础上开展具体的教学过程,因而教材的选择对于教学而言尤为重要,所选教材合理与否,将会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及相关专业在教学中使用的工程经济学的教材,有一部分是本科使用的版本,侧重于经济技术方法的理论研究方面;有一部分是混拼版本,这类教材将本科版本的工程经济学中的主要几章经济技术方法的内容摘选,再配以相关的案例分析、实训任务,或者是把本科使用的版本进行逻辑重组后辅以相关的案例、实训任务。这些教材没有根据社会对高职院校毕业的建筑工程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没有根据建筑企业对管理类的复合型人才应具备的知识、能力与素质结构的要求,没有根据课程内容应与职业标准相对接的要求,组织课程的逻辑结构级内容。因而,这些教材本身就脱离了高职院校的根本任务,更加脱离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缺少可读性、针对性、实践性。选择这些教材必然无法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而,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选择合适的教材是十分重要而又必要的问题。

1.3传统的考核方式达不到真正的教学效果评价

传统的课程考核侧重于对学生学习情况的检验,主要是考学生。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传统考核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平时成绩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出勤情况、学生完成的课堂内与课堂外作业情况、老师提问学生回答情况,综合起来进行考核的部分,主要是考查学生的学习态度;二是期末考试部分,通常采用卷面考试形式,主要是测试学生对基本理论与相关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及应试反应情况。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只看到教学中的“学”,这一个面或是把其作为这个主要面;而忽视了教学中的“教”,这一个面或是把其作为次要的、辅助面。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传统考核方式是传统教学下的产物,遵循了传统教学的教师教授相关理论知识,学生学习,并通过平常的学习表现和期末的考试,这样的方式来来实现这门课程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即考核。因而,这种传统的考核方式没有起到以下作用:一是在课程的教学过程中以考核作为一种压力,并通过教学引导学生将这种压力变为动力,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二是通过考核使学生意识到学习该课程知识的重要性,使学生意识到学以致用的重要性;三是通过考核使教师意识到在未来的教学中需要改进的方面。

1.4教学师资力量薄弱

高职院校担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通常来自于两类教师群体:一是经济类专业的教师群体;二是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师群体。这两类教师的知识结构,从专业的角度而言,只注重了某个方面,如工程技术方面或经济管理方面,而缺乏其他方面的相关知识,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同时,高职院校担任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有极少数是来自于工程管理类专业的人才。这类教师的知识结构合理,知识全面,但是为数极少。因为,建筑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蓬勃发展的现状及强劲的发展趋势,加大了建筑企业对工程管理类人才的需求,使得这类人才炙手可热,从而出现了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教师队伍急需这类人才却留不住或者聘请不起的状况。所以,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老师只能由相关专业的主要是上述两类教师担任。另外,目前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授课教师中来自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师,也有着自身的缺陷。因为,这些教师基本是没有工程管理的实践经验,而是从高校毕业后就进入高职院校担任教师,这些缺乏工程管理实践经验的教师必然不可能很好的实现通过工程经济学这门课程的教学,达到让学生学以致用,将来在工作中运用相关知识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这样的目的。教师作为教学这个系统过程的“中枢”,如果教师本身的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如果教师本身缺乏相关的实践经验,必然会造成教学这个系统过程无法很好地运行或者无法有效地运行,其表现出的结果必然是教学效果不佳。

2针对专业设置下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相应的教学改革

2.1针对专业培养目的、课程教学目的选择教材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是要培养技能型人才,同时,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是通过这门课使学生学会运用经济原理、经济技术方法分析并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因而,工程经济学的教材应满足实现这两个目的的相关要求。目前,高职高专教材市场没有完全满足上述两个目的工的程经济学教材,这种状况要求教师在选择教材时要体现出“综合性”。第一,选择某一版本教材作为主导教材,辅以一至两个版本的教材作为辅助教材。主导教材的逻辑结构必须符合高职高专规划系列教材的要求,而且理论知识部分和理论实际应用部分应逻辑明晰。辅导教材,主要是提供相应理论知识应用的案例分析、实训内容及课程设计等,以利于学生加深理解所学的相关理论知识。选定主导教材和辅助教材的同时,应配备合适的体现相关理论知识应用的习题、案例、实训,供学生巩固所学理论知识,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第二,教师在应用主、辅教材进行授课的过程中,要及时将工程建设领域出现的新问题带到课堂上,以弥补教材不可能快速更新的缺陷,尽量做到所选教材不滞后或者少滞后于工程建设实践。只有在选择了合适教材的前提下,再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才能达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目的及该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教学目的这样的双重目的。

2.2改善传统教学模式,改进考核方式

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基础上,结合现代化教育设备实施的应用,综合运用案例教学和模拟实训教学,以期提高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质量。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案例教学,是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作为研究对象,供学生进一步理解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及经济技术方法在其中的应用,以强化学生学以致用的意识,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工程经济学的教学过程中大量的、系统的、专业相关的、典型的案例分析,可以将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系统化,并把枯燥的经济技术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行为,可以达到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可以实现教学相长的目的。例如,建筑工程项目建设过程的案例的选用,项目建设前期可行性研究方面的案例、项目建设实施过程中的案例分析、项目建成后的后评价的相关案例分析,这些案例应用工程经济学的理论知识将建筑工程项目建设的整个过程展现出来。

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模拟实训教学,是将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带到课堂上,供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即学生运用所学的相关的经济理论知识及经济技术方法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是模拟未来学生从事建筑行业的相关工作,在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实际问题,对实际问题进行分析、解决的过程。模拟实训立足于案例教学,是对案例教学的进一步提升,是让学生通过学习案例分析跃升到自己动手、动脑进行相关案例的分析。因而,模拟实训的质量依赖于案例教学的质量。模拟实训的内容依托于其之前的案例教学所选取的案例,选择类似的实际问题作为实训对象,然后,根据学生解决类似问题的具体情况,确定是否需要再次进行类似问题实训,如果不需要再次进行,可以考虑进行拓展训练即加大实训难度、扩大实训范围,以进一步巩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改进考核方式需要立足于教学模式,特别是教学过程中的模拟实训的开展情况,应将其作为考核对象之一。因而,考核方式中应加入实践考核部分,主要是针对学生运用工程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进行考核的部分。改进后的考核方式应包括三个部分,即平时考核部分、实践考核部分和期末考核部分。

2.3强化师资队伍

强化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师资队伍,需要针对上述师资力量薄弱的问题,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首先,其中极少数的属于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教师,鼓励他们或者给他们创造机会参加专业进修,实现专业知识的不断补充、更新;给他们创造机会参加专业相关的职业证、执业证的培训及考试,使他们成为“双师型”的教师。例如,创造机会让他们参加监理员、建造师、监理工程师、咨询工程师等职业资格及执业资格的考试,取得资格证书后,给机会让他们到建筑企业以挂职的形式参与工程建设实践活动,将这类教师培养为既具有坚实的理论知识又具有较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的、真正意义上的“双师型”教师。其次,顺应建筑市场对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的需求趋势,提高此类专业的授课教师的待遇。或者,加大师资培养投入,将知识结构不合理、不全面的经济类专业和工程技术类专业的教师培养成为知识结构合理、全面的教师,并不断给他们参加工程管理类各种培训的机会,将这个高职院校建筑工程管理专业的工程经济学的师资队伍的主体部分培养成为工程管理类专业人才。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范文第4篇

[关键词]经济法基础知识 教学意图 教学过程

[作者简介]杨波(1969- ),女,辽宁海城人,鞍山师范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管理系主任,副教授,主要从事经济法学方面的研究。(辽宁 鞍山 114000)

[中图分类号]G64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2)30-0139-02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应当突出职业性、行业性的特点;高职教育应直接为地方或行业经济发展服务,要面向地方区域经济的行业职业岗位的需要。把区域性作为高职培养目标定位的地方特色,因地制宜地确定培养目标;以就业为导向是高职教育的发展方向。高职教育主要是面向经济产业和行业服务培养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的。高职教育只有紧紧围绕经济发展的产业需求和社会服务需求来培养人才,才能增强毕业生的就业能力,才可能解决一方面高职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很多专业领域又紧缺技能型应用人才的矛盾。

高职院校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专业开设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并将其设为专业基础课正是针对以上培养高职高专应用型人才的目标要求。在具体教学过程中经济法基础知识始终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教育及创新能力的培养。通过课程学习要求学生了解和掌握各有关经济方面法律的条文规定并能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在专业领域中运用经济法律的能力,同时通过经济法基础知识重点课程建设,使学生在学习掌握经济法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经济法学科的理论研究前沿和发展动态,掌握系统思维方法,具备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和创新能力。多年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实践,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逐步发展出自己所具有的实践性、应用性等特色。

一、课程教学目标和意图体现高职高专的职业要求

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必备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专门知识,重点掌握岗位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应用型专门人才。为适应各专业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的培养目标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课程教学应重视“经济法基础知识”中基本理论与专业实践的结合,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经济法理论观察、分析问题,最终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因此,把“教、学、做、练、用”定位为“经济法基础知识”课程教学的目标。

二、教学内容的组织与安排务求符合职业能力的培养

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经济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内容占用学时为45学时,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部分,两者的比例为2︰1。理论知识教学以“必需、够用”为标准,“必需”是指理论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按照这样的层次递进式学习;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运用法律规定;“够用”是指要与高职院校学生的实际水平相适应和相关专业需要相吻合,以实际课程占用的课时要求为标准。因此在“够用”的标准下,教师“教”的内容要“精”“准”。“精”的标准就要求选取精当的内容,“准”指选准法律规定,同时教师的讲解也要“精”“准”。

2.实践教学在案例的选取上务求“新”“简”。积极选取最新的案例,跟踪经济法发展的前沿,力求做到与现实同步,充实教学内容。“简”是指选取的案例既要简约又要符合考核学生综合知识的需要,要选用有递进层次和层层深入性的案例。

三、教学内容应具有的针对性与应用性

针对不同专业设置不同的考核内容和考核方法。“经济法基础知识”会计电算化等经济类相关专业开设,由于每个专业面临的岗位关键技能不同,决定了每个专业的教学略有不同。会计电算化专业本课程作为会计资格考试课程之一,可以设计考试系统;其他专业在基本理论、基本知识相同的条件下,考核内容这方面就没有硬性要求而是主要采取了案例引导教学法。

针对课程性质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在完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实践教学体系的同时,根据经济法律的适应经济形势需求不断变动修改的特点,不断增加新的教学内容。

针对高职学生就业需求重点讲解相关内容。为了使教学内容更精练、新颖,更能反映当前市场经济发展的需求,更能适应学生,充分体现与时代同步的精神,比如,在内容选取上我们针对当前就业形势,对于个人独资企业法、合伙企业法和有限责任公司的相关规定详细讲解,为将来学生的自主创业做准备。

四、教学过程的层次递进性

“教”是指理论知识教学,以职业能力培养为目标,教会学生法律规定,解读法律规定,然后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即了解法律规定—查阅相关法律规定—会解读法律规定,采用这种方式理解和吃透教材的内容。

关于“学”,以前我们的教学方法是“教师教、学生学”,采用案例引导教学方法实现的目的是“教师教学生学”,这二者之间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完全不一样的。其实,教学的最终目的是“教师教会学生学”,当然我们的差距还是很大。

“教师教学生学”的案例引导教学模式即采用“任务驱动”方式。在讲解某一个章节内容时,流程如下:

举具体案例实例(选取典型案例)—引出本章具体内容—指出问题。 教师讲解本章节具体内容—再进一步解决所举的具体实例—发散思维举相关案例,提高学生能力(根据具体教学状况可以选取教师举例和学生举例两种方式,实现互动)。

经济学的相关知识范文第5篇

关键词: 国际经济 教学模式 立体化教学

任何一门学科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国际经济与对外贸贸易、货币经济、资本流动、全球经济等都有息息相关的联系,国际经济并不是一项单独的学科,而是跨多学科与多领域交汇的综合学科,因此,国际经济的教学不能只是孤立地研究经济本身。传统的国际经济教学重在以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为依据,以单向度地传授知识为主,这一活动打断了各学科间的内在联系,将各学科间的有机整体割裂为孤立学科,不能够全方位地提高学生综合学科能力。而立体化的教学,则首次将各学科间的学习融为一体,将各学科间的平面化的教学立体化,从各个层面、各个视角解读某个学科的知识,将学科间的知识融会贯通,强化教学效果。

一、立体化教学的特征

1.教学目标的立体化。

长期以来,某一学科的教学目标多是单面性、唯一性的,那就是知识目标与学科成绩目标。立体化的教学目标将不再拘泥于单一的知识目标,而是强调知识目标与思想目标、能力目标的统一。思想目标即通过教学活动所要达到的学生的观点与思想境界,能力目标则是指的学生通过所学知识面对和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能力。这三个目标是综合而统一的,不是孤立而片面的。一个良好的教学目标的实现应该是知识、能力与思想的高度契合,而不是只是孤立地实现知识目标本身,这是与培养全方位的综合型人才目标相一致的。

2.教学内容的立体化。

立体化的教学要求教师是高瞻远瞩的统筹协作者,统筹各相关学科之间的关系和联系,以动态化的眼光传授知识,而不是紧紧围绕教学大纲展开的填充式教学。立体化教学要求教师以全局眼光把握各专业的知识,将各阶段、各层次、各角度的相关知识点结合为一个有机整体,以一个综合的,全方位的姿态向学生展现学科知识。将知识的传授变得立体化与多元化。立体化教学强调各学科之间的兼容性,鼓励学生走出狭窄的孤立的知识空间,例如在传授《国际经济学》的理论基础时,可以联系《世界经济》、《国际金融》、《国际贸易》、《国际政治》、《国际投资》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使得邻近学科间的知识相互渗透,相得益彰,走向更加开阔的教学空间,使学生的思路更开阔,眼界更宽广。

3.教学过程的立体化。

立体化的教学强调师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通过各种有趣的实践与相关活动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学习热情,使教学过程变得有趣而轻松。学生以自主、积极的心态展开学习活动,改变长期以来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为核心的教学过程,更加注重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良好的师生互动和交流基础是展开一切教学活动的关键,融洽的师生关系,可以让教学过程与教学任务轻松搞定,可以使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得到提高,教学活动的效果事半功倍。

二、国际经济学立体化模式推进

具体到国际经济专业而言,立体化的教学可以从多个角度、多个维度、多个层面入手,使国际经济的教学更加趋向于立体化,强调学生的学习过程与互动过程,使国际经济学与相邻学科的联系更紧密、更具体。国际经济的立体化的模式推进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学用合一,强调教学实践性。

国际经济学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学科,经济问题无处不在,不仅存在于我们生活的世界、我们的国家,而且现实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经济问题,可见经济问题的渗透性是如此强大,而国际经济的实用性更不言而喻。小到国家的经济政策、大到全球化经济的大震荡,都离不开经济理论与经济规律。我们教授国际经济要强调从实践着手,鼓励学生教学活动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通过实践将概念与知识融会贯通,帮助学生建立完善的经济学理论体系,同时以理论与实际相互结合的视角,对学生未来的经济观点与能力培养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

2.多管齐下,强调多种教学方式的整合运用。

课堂教学,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教学信息与教学内容难一详尽地表现出来是在所难免的。而在立体化教学过程中,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现代教学技术、多媒体影像教学技术将声音、图像、案例、讨论等多种教学手段融为一体,培养学生质疑与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课堂活动的参与度。尤其是一些实践性、操作性比较强的课程《国际贸易》、《国际商行谈判》等,可以组织学生自发建组,分析与讨论相关案例,让学生充分表达观点与意愿,在这一过程中留意学生思维与认知中存在的各种问题,更有针对性性地展开教学,使知识的传授更加深刻、有效。

3.自主创新,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强化创新意识。

国际经济学除了培养具有国际经济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的专业人才外,更要培养国际视野和创新学习的意识,创新是任何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国际经济专业的学生更应当如此,我们要多多鼓励学生参与更多具有创新性的实践活动,例如在国际经济学的授课中,对于国际收支方面、汇率方面、国际投资方面的授课,可结合当下金融、股票与投资市场的状况,鼓励学生提出更具现实意义的投资观点与经济观点。教师要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与自主学习,使学生的知识、眼界、文化、观念均发生深刻变化,使之具有国际性的宽广视野与创新性的思维习惯。

参考文献:

[1]李芳,王超.国际经济与贸易专业创新人才培养的立体化教学模式研究,2012.

[2]王晰.基于教学评价反馈的国际经济教学改革浅议,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