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美教育作用

审美教育作用

审美教育作用

审美教育作用范文第1篇

我国已经将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四种教育放在同一个高度上,并且将其定为教育的四大内容。而美育则可以贯通在其他的三种教育之中。对于体育来说,其主要是可以帮助学生在形体上修整,在健身上修整,在心灵上修整。

二、审美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进行缓慢的原因

1.高校体育教师教育观念落后

目前来看,在我国众多高等学府中,体育教师对于审美教育没有强烈的意识。由于体育教育在高校并不是一个特别重要的学科,导致体育教师对于审美教育模式不重视。在进行体育教育的过程中,体育教师往往更重视学生的运动竞技能力训练,对于其他的训练模式基本放弃,教育出来的学生与我国所要培养的学生目标不同。所以为了更好地培养出高素质的学生,体育教师不仅仅需要对于学生的运动技能进行培训,还需要对于学生的审美能力进行培训。

2.高校体育教师素质不高

高校体育教师的文化水平以及知识技能不足,很多体育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将主要的精力放在运动竞技中,而不是对学生进行全面的教育和培养。这一因素也就导致高校对于审美教育的推进十分缓慢。

3.高校体育教师仍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

目前,我国体育教学出现了很多不同的教学方法。但是有一部分高校却仍旧按照传统的教育教学方式来进行。很多教师依旧按照自己的方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导致很多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体育运动技能而忽略了审美教育。

三、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逐渐渗透审美教育的对策

1.将体育教育与审美教育相结合

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的语言非常重要。在教师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将肢体动作和语言相互结合,让学生更有兴趣。通过肢体动作可以给学生一种美的感受和享受,也可以更加直接地让学生感受到体育动作的美感。

2.教学环境的创建需要美

审美教育作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舞蹈教学;审美教育;促进作用

从广义上来说,借助人体有组织有节律的运动来抒感、表达思想的行为都可成为舞蹈;而表演的舞蹈艺术,则指的是以经过提炼的典型动作和鲜明的舞蹈形象,结合音乐、诗歌、戏剧、美术等综合性艺术。

一、舞蹈的美学特征

1)舞蹈的第一个美学特征:舞蹈的形态美形态美是舞蹈带给我们最直观和最令人欣赏的美学特征之一。形态美主要表现在舞蹈的架势、姿势和造型这几个方面,在这几个方面,舞蹈动作或静或动,带给我们视觉上的冲击。而根据配合音乐的节奏和声音大小而变化的舞蹈节奏,变化的舞蹈动作能够给观看者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给人一种直击心灵的形态美。所以在基础的舞蹈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动作和姿态中的形态美教学。2)舞蹈的第二个美学特征:舞蹈的力量美舞蹈中的力量是通过舞蹈动作来体现的,舞蹈中所表现出来的力量是柔性的。在我们观看的舞蹈表演中,有许多的舞蹈动作是要用非常大的力量才能够完成,在完成这些动作的瞬间,所表现出的舞者的动作中的力量美和舞者心灵的力量,带给观众的美的享受。另外,舞蹈还讲究身形协调,动作统一,并且动作要有力度,只有这样才能充分体现舞蹈的力量之美。3)舞蹈的第三个美学特征:舞蹈的神韵美舞蹈自身所含的神韵美是我们对舞蹈精神的深层次上的理解,舞蹈的神韵美更是基于舞蹈的形态美和力量美之上的深度美学形式。将舞蹈的神韵美充分表现出来对舞者来说是比较困难的,同样的,对观众来说,欣赏和理解舞蹈的神韵美也是有一定要求的。舞蹈的神韵美是整个舞蹈的精华,是想要通过舞蹈所表达出来的内在涵义。

二、如何在舞蹈教学中实施审美教育

因为舞蹈自身所具有的美学特征,只有积极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不仅能够学到正确的舞蹈技法,更能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1、在学习舞蹈的过程中强调审美观学习的重要性老师在课堂中应提出正确的审美观概念,从建立审美观开始,指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就是哪些动作是美的,哪些动作是不美的。通过正确的审美观对学生的舞蹈教学活动进行指导,帮助学生正确的区分美与丑,使得学生能够理解舞蹈审美观的真正含义。在此基础上的教学,能够使学生在日常锻炼和生活中纠正自己的不足,同时潜移默化,培养正确的审美观。

2、养成学生正确的审美与鉴赏能力实施审美教育的目的是希望能够使学生具备良好的审美鉴赏能力。所以,在舞蹈教学过程中,要将审美教育融入进去,将培养学生的正确审美能力放在首位,通过实地演示、观看名家的舞蹈视频等学习方法,使学生明白什么是真正的美,了解审美与鉴赏能力的重要性,并借机锻炼学生的审美和鉴赏能力,促使学生的审美能力得到提升。

3、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要相结合舞蹈本身就是一项具有很强的艺术性的运动,虽然舞蹈中的审美教育很重要,但是不能只在乎审美教育而忽视舞蹈本身的特点。只有做到将审美教育和艺术教育相结合,才能共同发展,这也是培养审美教育的有效手段。

三、舞蹈与审美教育的之间的关系

1、舞蹈教学是开展审美教育的基础和服务对象舞蹈教学时审美教育的开始于基础,最终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发展的环境,而开展审美教育最终的服务对象还是舞蹈教学。两者之间的关系我们可以理解为舞蹈教学为审美教育提供了基础,而审美教育为舞蹈家偶尔发展服务的。

2、高质量的审美教育必然促进舞蹈教学的艺术发展在高质量的舞蹈教学中肯定不会缺乏高质量的审美教育。只有高质量的、正确的审美观,才能保证舞者和观众真正了解舞蹈中想要表达出来的内涵,从而达到更好的欣赏层面。

3、舞蹈教学和审美教育是相互促进的舞蹈教学的审美教育两者之间不仅相互依存,更是相互发展的。实际上两者的目标相同,舞蹈教学写提高学生的舞蹈技能,最终到达跳过教学质量的目标;审美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舞蹈的艺术性,从这一点上来看,两者殊途同归。

四、审美教学对舞蹈教学的促进作用

1、审美教学促进了舞蹈教学美学的发展从实际教学情况来看,当舞者接受过审美教育,建立了正确的审美观,在表演舞蹈的过程中能够加入更多的美学元素。从实际意义上来说,这促进了整个舞蹈领域的发展。它不仅能够让舞蹈教学的效率提高,更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有足够的素质进行创新,促进舞蹈的进一步发展。

2、审美教育的开展促进了舞蹈教学审美观的建立在舞蹈教学过程中,审美教育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审美教育的开展,为舞蹈教学提供了美学指导。学生通过学习和建立正确的审美认知,能够领会到舞蹈所传递的思想,并从中汲取积极向上的思想。所以,我们应该正确理解审美教育对舞蹈教学审美观的促进作用。

3、审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有人欣赏舞蹈,才会有人发展舞蹈。舞蹈教学为审美教学提供了土壤,而审美教学为舞蹈教学提供了发展与指导。如果审美教学不能落实到实处,学生做不到深入理解舞蹈的内涵,而观众就更不能发现和领会舞蹈的深度美,长此以往,就会没有人欣赏舞蹈,舞蹈教学也会走向衰落。因此,审美教育的发展促进了舞蹈教学的整体发展。

参考文献

[1]《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杨爱胜《艺术科技》2012年10月24日

[2]《舞蹈教学与审美教育的促进作用分析》樊艳.傅丽娜.刘瑜《科学导报》2013(14)

审美教育作用范文第3篇

【关键词】审美教育 语文教学

审美教育是一种特殊的教育,既不同于一般的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也不同于专门传授文化知识和技能的教育,更不同于崇奉虚幻的宗教教育。它是培养人们感受美、认识美、鉴赏美、创造美的情感的教育。中学语文教育实践和经验证明,重视和加强审美教育,既能开拓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又可促进智力结构的改变,发展学生的智力;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和思维能力,丰富同学们的想象力强化学生的记忆力和实践力。具体地说,主要表现如下:

一、中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有利于提高语文教育的

质量和效率,深化语文教育的效果。有人认为语文教育的多元化一层次化,顾此失彼,对语文教育质量的提高没有多大的帮助,教育的效果也明显降低。我看,这种看法无疑是俯颇的狭隘的,也说明了这些人对中学语文教育与美育之问的关系还未全面认识和理解,它的片面之处就是把两者分割开来,对立起来。鸟有双翼,车有两轮,去掉其一,鸟不能翔,车不能行。唯有在抓语文教育的同时进行美育,把两者有机结合起来,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才更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促进语文教育质量和效率的提高。语文教育与美育有着难舍难分、血脉相承的特殊关系。中学语文课本选录的文章,大多数为文质兼优的典范作品,它们是反映自然、社会、艺术、科学、语言等美的结晶。特别是文学作品,美育不仅是其固有的教育内容,而且与语文教育的关系互为依附,不可分割。文学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不仅展示了崇高的美的艺术境界,美好的艺术意境本身又增强了语言的艺术表现力。在语文教学中抓住精彩的关键性字词,把学生带入了美的意境,让学生在美的享受中提高审美情趣和文化品位;另一方面,在优美动人的意境中引导学生深入体味,又能更深刻地领悟作品中高超的写作技巧,提高语言的运用能力。这样,语文教育与美育就能有机结合实,就能使语文教学事半功倍,使教学更富生命力。

二、在语文教育中进行美育,有利于促迸学生学习语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可以让学生产生肯定的,积极的情绪、体验,诱发学生探索语文世界的欲望和热情,激发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任何一种意志行为总是由一定的动机引发的,构成意志动机的除了理性因素外,还有非理性因素(即情感因素)。语文教育的实践证明,审美这项富于情感性的活动,能强烈地激发学生学习语文,探索未知世界的兴趣和积极性,对语文教育有巨大的推动作用。作为审美的主体,学生在语文教育的审美过程中,发现了美的内容,受到了美的熏陶,必然会激起他们学习的热情,从而使语文教育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我在教学自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一文时,注意从美育的角度去启发学生。在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诗中写景的角度入手,展开想象,体会西湖之美,看看文章怎样处处紧扣环境和季节的特点去描写生机盎然的春景,然后让学生讨论怎样才能更准确地把握文章的意境,怎样才能有表情地朗读。在朗读成诵之后,让学生叙述诗中的美景。“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写的是赏景地点和远景;早到的莺鸟歌唱着西湖旖旎的风光,刚从南方飞来的小燕子在湖边啄泥筑起新的巢穴,这一切勾勒出西湖早春的气息。堤岸上“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中的“欲”字,写出了春花次第开放,争奇斗妍,几乎使人眼花缭乱,绿苹如茵刚能淹没游人坐骑的马蹄……在这样的引导下,大部分学生能沉浸在生机勃发的西湖舂景中,陶醉在美享受中,更踊跃地讨论有关的诗句。

三、在中学语文教育中进行审美教育,能够培养学生的审美想象力

审美教育作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音乐审美 高校素质教育 作用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6)03(b)-0123-02

随着高校素质教育的不断深化发展,更多的人将素质教育提到了教育理论的高度,而高校素质教育里的音乐审美教育就成为最直接、最有效的教育手段,不仅能通过音乐审美教育来提升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也可以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能力。音乐审美是高校艺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提高高校教育的同时,也能提升学生间的人际交往能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重要组成部分,所以音乐审美在高校教育中不光提高了学生的认知水平,也在高校的素质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的不断进步,人才的竞争也日趋激烈,使得现代高校教育也不能仅仅只停留在对知识技能的培养,还需要对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这样才能使得高校学生能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而高校审美素质的培养上,音乐审美教育已经成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不仅因为音乐是人类生活上最好的伴侣,也是因为音乐艺术是最有效的审美教育的手段。在高校音乐教育主要是用来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陶冶情操的有效方式,而想要提升音乐学习效率就必须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同时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只有提升了高校学生的音乐审美素质,才能避免低俗的音乐对高校学生危害,使得高雅、优质的音乐提高学生的个人素养和情操得到升华。

1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和特征

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高校知识结构的重要内容,是培养学生高雅审美情怀的重要途径,所以音乐教育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素质教育不可取代的一部分。

1.1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就是美育教育

审美教育也被称为美育教育,是按照审美标准来培养人的情感教育。主要是特定时代、特定阶段为标准的审美观念,是以形象为主要手段,其核心是情感表达,是以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美育能使人更加具有美的理想、情操、品格等,不仅要有欣赏美的能力,也要有创造美的精神。在当今科技快速发展的时代里,要更为客观地去发现自然美,寻找生活中的美,对艺术要有欣赏的美,以及更好地去感受学习的美,这些都是高校学生素质教育的基础所在,这些审美教育不但能让学生了解美,认识美也能培养学生对美的欣赏和创造。高校通过审美教育科研让不仅能提高道德素养、净化心灵,也能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影响,不仅促进了学生健康发展,也能树立正确良好的审美观。

1.2 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是美学和教育的相互融合

审美教育是应用哲学认知方式来认识世界的,审美教育的按照自身对美的了解和发展来改变自我认识的一种手段,是最基础的一种教育,而在教学内容上其包含的信息量非常庞大,审美教育在内容上主要是以非具象的美感教育为基础,还与其他教育相互连通,不仅能通过社会实践来形成,同时也促进了教育对社会的作用,所以高校音乐审美教育是美学和教育的相互融合,相互依存,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健康发展。

2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

音乐审美教育是提高高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高校音乐教育要与德育教育相互结合,这样才能改善和提高高校学生心理素质和文化素质。音乐本身展现的是一种外在与内在相互统一的形体美,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素质,也能在素质教育上充分发挥音乐教育的作用。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的方法上主要有以下几点。

2.1 从通俗音乐过度到纯音乐

通俗音乐可以很更好地反映歌曲本身的一种情感表达,不仅可以很好的被学生接受,也有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音乐内容,可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的本质还是要锻炼学生纯音乐中的乐器、节奏、旋律等理解和鉴赏能力的培养,这样就需要从学生喜欢的通俗音乐入手,逐步将纯音乐带入到音乐审美教育中来,使得学生不仅更好地接受音乐审美教育,也能不同程的提高学生个人素养和音乐情操。

2.2 从流行音乐过度到民族音乐

流行音乐无论是国外还是国内的都非常受到高校学生的喜爱。由于流行音乐风格多样化、音律多变化,地域特色化等特点很容易被学生接受,同时也能不同程度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对不同音乐的理解和感受能力,而通过流行音乐做铺垫来更好地分析民族传统音乐,不仅可以让学生对不同音乐有更多了解,也能扩宽学生对音乐的了解范围,更好地开阔学生音乐视野,使得高校学生更好地解读音乐审美能力。

2.3 从乐器独奏过度到交响乐

在音乐欣赏中乐器独奏可以让学生更充分发了解乐器的声色和音色,感觉不同乐器表达不同的情感,而逐步过度到交响乐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乐器在整部音乐作品里扮演的角色,来提升高校学生的整体审美品位,同时也能更好更充分的让学生感受到音乐本身的魅力,来开阔学生音乐的想象空间。

3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作用

音乐审美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内容,是高校学生培养高雅审美情怀的重要途径,音乐审美教育不仅是高校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素质教育中不可取代的一种教育方式,不仅能全面提升高校学生的整体素质,也能借此改善和提升心理和文化素养。

3.1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提升审美评价能力

音乐是高校学生一种实现审美能力的体现,音乐不仅能反映现实生活,也能表现人们在生活中最直接的心理感受,所以说音乐的现实形态,是对现实艺术的一种加工的现实没的更高层次。音乐审美教育可以不同程度的提高高校学生对音乐理解能力,在正确的引导下能更好让学生了解音乐的节奏、风格、旋律等更多的音乐知识,也同时更好地把握音乐的情调,让学生能了解音乐作品更深的蕴意,不仅能够理解和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也能更好的领会音乐内涵的精神,来表达自己的内心,使得音乐教育不仅成为基础教育,也成为高校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3.2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提高文化素养

音乐作为人类发展的宝贵遗产和智慧结晶,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文化魅力,高校音乐教育中学生主要通过音乐作品来不断地了解音乐创作者的生平、时代、背景、风格等信息内容,还需要掌握一些音乐理论基础和表演技巧等,在音乐学习上还能够了解不同文化和艺术领域的相关知识,最终学生要通过学习这些音乐知识,来激发他们对音乐的兴趣,更好地深入了解我国悠久音乐文化,并激发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要积极引导学生了解其他民族和国家的优秀音乐文化,扩宽高校学生的自我审美视野,培养他们的对多元化文化的热爱和了解,这样都对高校素质教育的实施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3.3 音乐审美在高校素质教育中可以开发创造思维能力

现代社会的快速发展,科技的日益进步,使得创造力成为人类社会能动性的最高体现,同时也给了高校教学新的要求,让各个学科之间相互综合。高校在培养学生上不仅要体现在对知识传播讲授上,也要对学生自身创造力和创造思维上的培养,音乐正好可以满足人们对创造力的要求和标准,同时也成为高校培养学生想象力和创造力不可缺少的一种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 赵博.音乐审美素质的养成与教学研究[J].北方音乐,2016(5):106.

[2] 万雅娜.新时期音乐审美的“异化”现象探讨[J].黄河之声, 2014(1):90-91.

[3] 付馨.大学生音乐审美行为探究[J].才智,2014(13):165.

[4] 覃春梅.普通高校音乐审美教育现状分析[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6):147-148.

审美教育作用范文第5篇

一、民间舞蹈的教学的特征

舞蹈艺术课程以其寓教于乐的特点,发挥自身的育人功能,对学生的美育教育起着积极的催化和促进作用,在提高学生认知美、体验美、创造美的能力、提升学生人文素养、构建和谐校园等方面有不可替代的功效。民间舞蹈对高校舞蹈艺术对培养学生的民族文化范畴、民族习俗、艺术鉴赏能力、艺术评价能力以及对事物特有的艺术审美能力均有一定提高。《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教程》②中关于民间舞蹈的概念也是这样论述:“一个民族或地区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发展过程中,由群众直接创作,又在群众中进行传承,而且仍在流传的舞蹈形式。它具有鲜明的地域与民族特点,既表现了一定历史时期经济条件下的文化背景,又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而注入新的成分。同时,它也会因失去社会功能或群众审美心理的变异、以及受到社会性强力禁止而消失,成为历史的民间舞蹈。”民间舞蹈课程需要从启发学生认识民族美、感受民间舞蹈文化美、创造美,从艺术学、艺术社会学、艺术哲学的角度拓展大学生的艺术视野,加深大学生的美育教育。舞蹈本来就是一种以动作为传递信息手段的艺术形式,是表达情感、表达某种潜意识最具说服力的艺术,对于民间舞蹈课堂教学内容上根据大学生的年龄、心理感受、文化修养、情趣爱好的改变,使之对事物的判断力,理解分析力,思维创造力,对音乐的领悟力等因素的不同,根据老师传授的各个民族文化与自己了解理解的民族文化知识表现出更多自己的理解、思考与个人性格情感,并富于舞蹈课堂中学习的舞蹈组合赋予更多的感彩及艺术观赏价值。这也说明了,大学生在民间舞蹈教与学的方法模式上,不仅仅追求着各个不同民族民间舞组合的学习及应用,不光要继续舞蹈教学中典型的“口传身教”的教学模式,更需要全面的、有深度的讲解所授民族的文化精神、民族发展脉络、民族、地域环境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理解所授民间舞的审美规律与标准,丰富自己对各个民族民间舞蹈的艺术修养。在民间舞蹈教学中运用科学的方法来安排教学进度,并能面对不同年龄层的学生,制定出与年龄相符的教学计划。这样能让学生认识到该民间舞的审美特点,并让学生能更快的、更清晰、更正确的掌握所学的内容和更彻底的认识所学动作。

二、民间舞蹈学习对大学生审美修养的形成的重要性

中国当今的大学生是社会经济、文明、道德形成的主流,把大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复合型高级人才是高校的办学理念和培养目标,而民间舞蹈艺术的学习对提升学生的审美修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大百科全书.音乐.舞蹈卷》③中,关于中国民间舞蹈(Chinesefolkdance)有这样的概括:中国各民族的民间舞蹈是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它体现本民族文化传统和审美情趣,具有鲜明地民族风格和广泛的群众基础性;同时,这些民族又在政治、经济上相互密切交往,文化上相互吸收、融合,互为影响,逐渐形成既有共同特征又有民族特色的丰富多彩的中国民间舞蹈,并日益发展提高。中国艺术教育在改革开放以来,对于美育的教育力度有了很大发展。但是与世界上有些国家相比,我们对艺术教育的作用与意义的认识,还处于低层次上。民族文化的艺术教育关系到民族的振兴,关系到未来中国人的智能结构。在资华筠的《科学理念与舞蹈美育》④提出:探究、倡导“舞蹈美育的理论与实践”,是以背负着新世纪使命感的专业舞人之自觉,以舞蹈行为实现自我优化;使其为健康人的身心、提升人的意志品格、激发人的创造力———素质的全面提高,发挥能动作用。以舞蹈教育为手段而促进全民素质提升的实现前提在于教育者自身素质的提升。强调美育是学校教育中必不可少的,没有美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民间舞蹈教学是通过中华各民族舞蹈美的欣赏与实践,培养和提高人们对中国各民族历史发展与艺术创造的成果。民间舞蹈由不同民族、地区、历史文化、地理环境、、民俗习惯、审美意识等原因形成的色彩斑斓的各种民间舞蹈艺术。使其具备欣赏中国民族风俗中的美,陶冶人们的性情,树立高尚的审美理想和健康的审美情趣,造就中国现代世界全面发展的新人。

作者:周黔玲 单位: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表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