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第1篇

[关键词]商业电影;泛审美化;电影艺术;电影伦理

本文的“中国当代电影”特指中国“改革开放”后的大陆电影。从影响中国日常生活泛审美化实践的深广度来说,港台、韩国、新加坡与欧美等国的电影更为明显,因而它们对于相关论题的价值更大。笔者这样界定,完全是出于考察中国当代大陆电影艺术变化的技术性目的。笔者发现,在最近两年中国电影理论界关于电影美学的讨论中,普遍存在一个预设,即中国电影美学(基本就是西方电影美学的中国版)之所以出了问题或重新成为问题,一个至关重要的根源就在于中国当代“消费社会”这个大场域所导源或表征出的日常生活“泛审美化”这个“文化大魔方”或“潘多拉的盒子”。事实真是这样的吗?这正是笔者在此要努力加以清理的问题。无疑,这种清理会有助于我们意识到中国当代电影本身所发生的变化及其对后者的影响,以及其作为现代媒介在当代文化建构与传播中所应该承担的伦理责任(也有益于对当前电影美学理论讨论的反思)。

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当代大陆电影(主要指“商业电影”)对中国日常生活泛审美化实践的全面展开发挥了其作为现代媒介超强的在观念甚至具体操作层面的建构与传播的社会功能。当然,这种社会功能的发挥有一个历史的过程。

历史地看,中国日常生活泛审美化实践的发生发展首先是受到了港台、欧美等外来相应文化实践的影响。在这些影响中,电影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因素。上个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以港台电影为主,80年代中后期,以欧美电影为主。在此过程中,中国当代电影由于受到这些外来电影的叙事方式、市场运作策略、模式等的影响,也在国内市场经济逐步深入的背景中逐渐向当代形态的电影产业发展,并最终在80年代末与其他大众文化形态一样急剧膨胀而成为影响中国当代日常生活泛审美化实践的主力军之一(尽管中国电影产业在当代社会中一直在以发达的电视、报刊杂志、书籍、网络为中心的大众文化之间艰难地求生存与发展,但其作为现代媒介的影响依然很大)。

中国当代日常生活的泛审美化是相对于传统社会生活的单调与灰色而言的。以人的衣着为例。改革开放前,人们多穿中山装、旧式对襟衫或军装。这些服装款式单一、形式规整,色彩单调(蓝、灰为主)、功能单一。深入分析,这些符号能指无疑在编码上完全织进了时代社会对于人的价值的意识:为了一个远大崇高共同的目的,人完全被工具化。于是,整个社会中人的衣着的泛政治功能(政治与日常生活的高度整一)与人之仅仅区别于动物的功能(遮羞、御寒。多了干净而已)异常突出。改革开放,思想相对解放了,生活水平提高了,生活观念改变了,人们对世俗的日常生活有了新的要求,衣着就不同了。但是,国家并不直接为社会大众提供日常生活比如人的穿着的“蓝图”。那么,它从哪里来?进一步,我们知道中国当代日常生活的泛审美化是在人们生活日用的各个物化层面(美容美体、生活日用品、家居、社会公共空间等),以及人们对于生活、人的价值的认识等观念层面(如当代社会最为流行的“生活方式”的层面)全面展开的。这一切,在观念层面甚至在具体操作上,无疑就由进入现代市场逻辑的现代媒介(广告、报刊杂志、影视等)不断建构、生产与传播出来(与传统社会生活的习俗化不一样,它们是在主动、人为地建构与制造)。以此视角切入到这里的论域――电影,我们会发现它在此过程中扮演了极其重要的角色。

总的来说,中国当代电影在每一个时期都推出了一些较有思想深度、文化内涵及现实教育意义的影片,承担了较强的具有社会责任意识的文化与思想的坚守职能。但是,在笔者的问题意识及问题框架中,中国当代电影史的叙事可能就有些变化。大致说来,中国当代电影中属于80年代末以前生产与被消费的,由于整个社会的启蒙性语境,它们基本具有或能实现前文所说的这些意义;但是,属于其后生产与被消费的,情况恐怕就复杂得多。随着整个社会语境的“市场经济化”、“大众文化化”、“消费化”等,它们中的多数都或多或少具有对社会大众进行“泛审美化”诱导的功能。

由于电影艺术本身的特质,其非常讲究视听审美效果,人物形象(外貌、化妆、服装)、人物动作、道具、布景、画面、音响等都有相当高的审美要求。从符号学的角度,如果说80年代末以前的中国当代电影还不着重突出这些审美化能指本身,而让其成为传达时代社会观念所指的手段的话,那么80年代末以后的不少大陆电影则刚好掉了个头,即重点突出这些能指本身的审美性。这种情况在上个世纪末21世纪初以来,由于韩剧、新加坡影视、欧美影视等对国内电影市场的进一步压力,更加明显。以《英雄》 (2002)为例。清一色由靓女俊男(张曼玉、章子怡、梁朝伟、陈道明、李连杰)组成的明星阵容、美轮美奂的唯美画面、铺陈变换的五颜六色、精彩刺激却又不乏优美的武打场面、粗犷沧桑而又浪漫的音乐等等,莫不给观众以超强的“泛审美化”的体验与魅惑。这个例子多少有些极端,但这些泛审美化元素总是以不同比例不同形式组合在90年代以后大陆生产的种种类型影片中。上下左右天旋地转刺激优(壮)美的武打,对于警匪/功夫片来说,该用/不该用,与剧情或主题有关/无关,总要来上一阵。演绎杯水风波的生活言情片,美女俊男加明星不用说,优美风光异域情调、时尚变幻的人物服装、精美时尚的人物生活日用品、优雅精致似乎个性化的生活方式也不用说,笔者想说的是影片中大量夸张的仅仅为了展示人物优美雅致时尚的动作(媚眼、或站或里或卧或吃东西的优容姿态等)的出现。即使是反映黑社会生活或反腐倡廉的一些作品,也有类似的体现:黑老大或腐败分子豪华雅致的个人生活空间――美女、香车、豪雅居,铺张优雅的生活,异域风光与情调等等。这一切,无疑为当代社会大众追求泛审美化生活提供了极其丰富的资源。

那么,到底如何评价中国当代大陆电影对当代中国日常生活泛审美化实践的这种影响呢?这还得回到对电影中这些被重点甚至完全突出的“泛审美化”能指本身的分析上。

由于太过突出这些泛审美化能指本身,致使它们常常游离于一个电影文本的(逻辑性的)能指链条(或称具体语境)与主题意向之外。这样,它们的所指就是能指本身。武打就是武打本身,优美雅致时尚的动作就是其动作本身,夸张的音乐、美轮美奂的唯美画面、铺陈变换的五颜六彩等等也是如此。也就是说,它们往往不传达意义或与主题无关。它们的符号功能就是为了其本身的“好看”、“好听”等视听感官化愉快。同 时由于这种泛审美化能指在一个电影文本中过量充斥,往往转移了观众的阅读注意力,使其忘记了或根本就不知道整个电影文本的思想内涵。此两者的共同结果是只让观众得到暂时性的感官享受。比如说《英雄》。尽管影片也有并不太模糊的主题意向(残剑与无名在刺秦时最后关头所“悟”出的所谓的“天下”意义),但由于影片太过突出的迎合观众泛审美化需求的泛审美化叙事(太过追求打斗、情爱纠葛、场面等的“好看”以及变换不断的音乐的“好听”),使观众多只记下了这些泛审美化叙事符号(能指)本身,而对意向性主题不了了之(前此这些太长太多的有些偏移主题的散漫叙事的“好看”、“好听”本身反过来,就使这种主题或思想意向显得多少有些飘忽)。于是整个影片在很大意义上也就仅仅成了“视听秀”。对于演绎杯水风波的生活言情片来说,也就往往成了时装秀、生活秀(《中国模特》、《流星花园》等)。

其实,从符号学理论来说,任何社会化的事物与行为都可以是符号而具有符号意义。那么,影片中这些突出的泛审美化符号的所指是什么呢?很简单,一个单一的相对于“泛审美化”时代大语境的共同所指:时尚、浪漫、优雅、富有、欲望等等。

问题到此并没有完,关键在于这些泛审美化能指是真正的审美化或者说能带来真正的审美化吗?

其实,笔者这里所使用的概念本身也就部分地告诉了答案。在笔者看来,这里的“泛审美化”还不仅仅指陶东风先生所说的超出了所谓纯艺术/文学的范围及其阵地的民间化转移,还意味着W・韦尔斯意义上的“表层审美” (披着美学的外衣的感官愉悦)。所谓的“泛”是指弥散、泛滥、滥用。这种“弥散、泛滥、滥用”中自然带着深层的生命中应有之“重”等人类精华的东西的稀释甚至流失。这可以从三个层面展开:第一,从这些符号的制作者(即电影生产者)来说,即使他们在制作过程的确带着审美化的心态在制作这些符号,但由于其符号本身对于整个电影文本意义的明显游移,以及这些符号能指本身的社会所指的太过单一且主要指向人的感官愉快,这些符号多仅仅是他们追求其叙事目的(文本内的视听效果及其文本外的经济目的)叙事策略而也,使它们无可置疑地被泛化。第二,从这些符号的接受者来说,即使他们多少还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但在当代社会普遍追求感官化的语境中,他们能真正进入到这些“美的形式”的“美的神韵”的层面吗?恐怕很难。第三,这些符号太多之后,审美的辩证法也就出现了(不仅仅是所谓的“审美疲劳”),它所导致的是人们还能区分出审美与非审美的区分吗?区分不出;也就无所谓审美还是不审美。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第2篇

关键词:女性审美;审美心理;室内装饰设计

1引言

在设计方面,无论是理论者、实践者、消费者还是被表现对象,女性已广泛参与到各种设计工作中。因为女性优势越来越明显,女性主义开始被赋予了丰富的文化和社会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生活的进步,人们对美的追求也不断提高,女性审美都是从家庭角度出发,大多女性都追求细节完美。女性自身具有性别优势使其在家居设计方面有明显体现:他们多数喜欢用丰富的色彩来装饰,她们追求多样性的装饰材质,喜欢柔美的造型。

2分析女性审美心理

审美心理指审美心理的结构,具体可以分为审美心理形式和审美心理机能。因为人们实践活动复杂多样,所以,审美活动具有多样化的特点,审美动机也就有所不同。无论是设计上还是生活中其他方面,女性与男性的审美有很大差异,男性多数注重理性,女性注重情感,体现在设计上,男性倾向实用性和物质性,而女性倾向表演和精神。因为女性情感表现更细腻,对各种事物及刺激更敏感,她们对人们各方面需求表现更积极,因此,装饰家居空间时要从女生审美心理角度出发。现代社会的设计多是追求人性化设计、和谐设计,重视情感,所以,就不能忽视女性审美心理。女性审美心理丰富多彩,通常情况下,女性心理被描述为细腻、敏感、多愁善感。重视女性的审美心理不仅是尊重女性的重要表现,也是社会发展的需求,女性是社会的新需要者,她们的审美观对社会消费潮流有着重要影响。

3女性的审美心理对现代室内装饰设计工作具有重要影响

3.1女性审美心理影响装饰工程的材质设计。材质有材料的色彩、形态、肌理及质地,不同材料所表现的材质有很大差别。与男性不同,选择家具材料方面,女性更倾向给人舒适感觉的材质,例如:布艺材料、实木材料。布艺在女性装饰风格里用到的最多,它既能满足女性的实用需求,也是女性气质物化品,从纱、窗帘、布艺沙发、床上用品到壁挂、地毯等,都流露出女性的温馨与柔情。布艺品有它独特的柔软枝干,在居室空间内使用布艺,能够把人和家居很好的联系起来,可以充分体现物的人性化,以弥补建筑时使用的水泥、钢筋等硬性材料带来的冷漠感,满足人们向往温馨的需求。实木材料由于吸收了大量自然养分,所有据自然而独特的纹理,实木材料充分体现了树木的年龄,因为树木受到雨水、阳光等自然因素影响,具有一定的自然美感。通常情况下,实木家具表面均能看到木材问题,因此,实木地板及实木家具能给人亲切的感觉。不同年龄女性选择实木也有很多区别,年轻时尚的女性多喜欢选择颜色较浅风格简约的枫木家具,而年龄稍大的女性偏爱与华贵的樱桃木,如果樱桃木再配有羊毛坐垫,显得十分贵族。实木家具的众多优点让它颇受女性喜爱,也是女性装修装饰家居过程中的首选,实木家具符合女性审美心理需求,拉近人和自然距离,带给人亲切的感觉。

3.2女性审美心理影响装饰工程的造型设计。与直线相比,曲线更加柔和且富于变化,所以,它更加符合人们审美心理。而女性身体曲线被人们理解为是性感的、美妙的、感性的,常常成女性身材具有一种曲线美,能给人以亲切、温柔、柔软感觉。由于曲线富于节奏感与变化感,所以,曲线无论是在色彩表现方面还是装饰方面具有很强立体感。同时,曲线是女性的重要符号,某种程度上讲也代表女性。设计方面运用曲线,能够给人亲和力,曲线的柔美和圆润充分表现出女性特有气质。曲线形家具造型都比较优雅,极易使其和女性结合到一起。随着现代家居装饰工艺的提升,家具造型越来越丰富,同时,曲线家具空间适应性很强,能够适应各种空间,可以随意组合,曲线家具色彩也非常丰富,使人们具有多种选择,这也符合女性审美心理需求。选择卧室装饰时,女性更加倾向与其特有气质的蕾丝图案与花型造型。家居饰品也是有性别的,这种性别体现在具体饰品上的差异更明显,并且设计味浓的、高档次的饰品性别特点更明显,例如:流苏与蕾丝,他们象征着时尚元素,充分体现着浓厚的女性审美情结。

3.3女性审美心理影响装饰工程的色彩设计。每个人都有自己喜爱的色彩,每种色彩都有其特定的文化意义,它们在心理学方面融入了自己的自我意识。在选择倾向色彩时,能够看出每个人的个性特点和个好。女性在选择色彩时和男性偏好有很大差异。审美心理系统具有多元化的特性,地域、性别、年龄、文化、经济等因素对审美心理具有重要影响,并且会因时代的变化而改变。所以,审美心理具有差异性的特点。女性审美要求有多样化、多层化的特点,各种审美要求有共同特点,也有区别。女性的审美、学识修养、文化品位、精神境界、情趣是多元化的,且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们的审美心理也在不断变化。女性很容易和柔美色彩相联系在一起,这象征着女性性感,近几年,一些甜蜜颜色被用在桌布、窗帘、床上用品等家饰上,常用来营造家庭轻松的氛围。也有一些带有糖果和透明感觉的色彩开始受到女性青睐,例如:粉蓝色、粉色、粉绿色等,一些调查研究充分显示男性容易受到触觉与视觉影响,而女性易受到自身感受及周围环境的影响。因此,卧室设计需要结合女性感觉感受来进行,当然,不同性格女性个人喜好也有所不同,性格内向的女性多倾向色调淡雅、颜色柔和的颜色,而性格外向的女性多倾向富有表现力、色彩鲜艳的颜色。色彩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具有重要影响,色彩的朴实和华丽感、冷静和兴奋感、忧郁和明都具有独特的特性,都能够营造不同氛围,和色彩烘托作用相比,色彩心理作用更能引导人们情绪,所以,要重视合理运用色彩,注重色彩语言的抽象性。

4结束语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人们的审美意识在不断发生改变,他们对家居设计限制越来越多,要求也越来越高,女性审美心理多样性与敏感性给室内设计带来了丰富的设计理念,在进行家居装饰时,必须充分利用多样性装饰材料,合理搭配颜色,让室内设计具有人性化特点,进而满足现代人们心理需求。

参考文献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第3篇

[关键词] 审美现代性 当代电影 反思性 复杂性

一、现代性与审美现代性的内涵

现代性是当今学术界出现频率相当高的几个词之一,当然也是探讨比较多的对象之一。学术界众说纷纭,甚至有些人把“现代性”与“现代”、“现代化”、“现代主义”等混为一潭。现代性是一个很复杂。有歧义。内部又充满着矛盾的概念。但是学术界又有个大致的认同。这里沿用国内学者周宪所说:“现代性主要包含了两个基本层面,一个是社会的现代化,它体现出启蒙现代性的理性主义对社会生活的广泛渗透和制约:另一层面则是以艺术等文化运动为代表的审美现代性,它常常呈现为对前一种现代性的反思、质疑和否定。历史地看。两者之间存在着一系列的紧张关系。”由此可以看出审美现代性是现代性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与启蒙现代性相对而言的,并与启蒙现代性形成一种张力,作为启蒙现代性的理性主义的反思和批判的力量而存在的。

启蒙现代性是现代科技进步,经济和社会急速发展的产物。是工业革命后资本主义发展的必然的结果,它的表现就是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物质文明的发展,它主要以工具理性为核心原则,它以工具理性为其手段来达到人类社会的美好的最高目标。通过工具理性来成就其启蒙的目的。实现社会的合理化。但是在社会物质合理化的同时。工具理性的核心原则同样也侵入了人与人、人与自然的社会关系之中。人的内心也如同工具般冷漠,人的内心在冷静、理智的同时。也在不知不觉中淡漠了人最重要的情感。人沦为了科技进步的工具和手段。这正是审美现代性所要批判的。审美现代性的产生是伴随着启蒙现代性的产生而产生的,二者几乎同时构成了现代性这个复杂的整体。而且审美现代性始终作为启蒙现代性的反思力量而存在。“在齐格蒙・鲍曼(ZygmuntBauman)、厄佛曼(U.Oevermann)、哈贝马斯等人的现代性图景中。审美现代性被认为是启蒙现代性的对立面,一直担负着制约、反抗现代性理性专制的使命。二者共同构成现代性赖以发展的内部张力。”后来美国学者卡林内斯库在其《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也对此作了深刻的分析。由此呈现出审美现代性的内涵:“审美现代性就是社会现代化过程中分化出来的一种独特的自主性表意实践,它不断地反思着社会现代化本身,并不停地为急剧变化的社会生活提供重要的意义。”正如周宪所说,审美现代性“像是一个爱挑剔和爱发牢骚的人,对现实中种种不公平和黑暗非常敏感。它关注着被非人力量所压制了的种种潜在的想象、个性和情感的舒张和成长:它又像是一个精神分析家或牧师,关心着被现代化潮流淹没的形形的主体,不断地为生存的危机和意义的丧失提供种种精神的慰藉和解释,提醒他们本真性的丢失和寻找家园的路径。”

二、审美现代性与艺术的渊源

从工业革命以来,社会物质文明在启蒙的同时,文化艺术也相应的对启蒙现代性做出了自身的反映。审美现代性主要是表现在文化艺术当中。自审美现代性产生之日起就与艺术有着深刻的渊源,而且文化艺术就是审美现代性反思救赎工具理性的最重要的领地。“从韦伯的‘铁笼’和审美的‘救赎’,到齐美尔的‘文化悲剧’。经典的社会理论大师似乎都在传递一个信息。那就是现代性的内在矛盾导致了文化不再是那种服务于社会协调团结的力量。尤其是艺术。”

审美现代性,从其字面上看是审美与现代性联系在一起。是现代性本身的审美方面。这本身就与美学有关。而正如黑格尔所说:美学是关于艺术的哲学。由此审美现代性(有人也叫美学现代性)自其名诞生之日起就与艺术产生了很深的渊源。另外。从文化艺术自身来看。文化艺术自身存在的颠覆性成了审美现代性诞生的重要因素。马尔库塞在其《审美之维》中论道:“在社会的另一极,及在艺术的领域中,对‘给定’的现实存在的否定和抗议传统,却一直固守着自己的天地和自己的权利。”“确实。在艺术的本性中存在着颠覆的潜能。”正是艺术中这种颠覆的潜能在启蒙现代性必需的张力之中显示最为重要的力最。启蒙现代性发展必然需要一种与之抗衡的张力才能保持社会的和谐。鲍曼也说到:“现代性的历史是社会存在与其文化间充满张力的历史。现代存在迫使其文化成为自己的对立面。这种不和谐正是现代性需要的和谐。”再者,根据马克思的思想来看,文化艺术作为精神文化自身对物质文化具有反作用。审美文化的这种对启蒙现代性的反思也是现代性自身物质生产发展所必需的,表现为对现代性本身的文化反叛。

在大众文化蓬勃发展的今天,视觉文化作为一种新的势力凸显在精神文化领域。影视也成为传统艺术之外的第七艺术。甚至成为了当今最为大众所熟悉,影响大众最为深远的艺术。审美现代性主要表现在艺术领域,作为这种影响人数最多的艺术。影视艺术也在现代性的语境之下,也成了审美现代性反思启蒙工具理性的重要领地。尤其是当代的电影艺术带有审美现代性中最重要的反思特征,成为了当代审美现代性重要的寄居地。

三、当代电影艺术的反思性

审美现代性从其产生到与今天的电影艺术相结合有很长的时间距离。毕竟电影是一种新兴的艺术,正如著名电影美学家贝拉・巴拉兹所说:“电影是唯一可以让我们知道它的诞生日期的艺术,不象其他各种艺术的诞生日期已经无法稽考。”但是这并不能说明审美现代性在电影里的表现很肤浅。与此相反,正是因为电影艺术惊人的影响力,使得当今电影艺术成为审美现代性最重要的表现领地。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第4篇

【关键词】官员 网络素养 政治文明 网络美学 政府效能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公共行政学的当代视野

按照学科性质,行政学是一门研究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官员依法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机关内部事务客观规律的学科,这门学科自1900年古德诺在其著作《政治与行政》中指出政治与行政的区分,确立一个新的、独立的研究领域之后,在现代社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当它步入一个电子网络社会,产生出迥异于传统行政学的研究内容、方式。

同时,行政学本身就是一门研究内容丰富,学科交叉频繁的学科,在学科互渗日趋盛行,打破学科间壁垒呼声高涨的当代,以跨学科的方式切入行政学研究领域,可以作为丰富其研究对象,拓展其研究内容和创新其研究手段的新视野。具体来说,行政学在当代面临两个新的境遇,一是实践层面的网络对行政学的影响何在,二是在理论层面上以跨学科的“美学”视角切入行政学领域,一种新的观念或解决问题之道是否会浮出历史地表。

行政学在当代中国所遭遇的第一个也是最显著的问题就是电子网络(以计算机为基础的国际互联网)对其的影响。当今社会一个不容争辩的事实是,电子网络的出现正在改变和影响着社会生活的各个层面,对政治生活影响尤为显著。“话语权掌握在谁手里,决定了社会舆论的走向。”①在网络社会到来的背景下,公民利用海量的网络信息更为容易,在网络上拥有较为自由的话语权,这使得他们能广泛地参与政府的社会管理活动。与此同时,政府也利用网络民意传达快捷、反馈性强等优势加快了网络电子化办公的进程。近些年,博客、微博、网上在线交流机制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发展中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特别是在微博问政的发生与推动下,“政府转变施政理念和治理方式,进行政务公开,积极遏制,全面汇聚民情民意,并积极开展网络治理。”②由此可见,以公民网络参与和政府网络电子办公为代表的网络政治管理,在当代中国社会正风生水起并倒逼着政府的转型。而这至少产生了三方面的影响:

一是公民广泛参与网络,促使政府改变其施政理念和施政方式。二是公民网络参与以及政府网络电子化办公可以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三是博客、微博、网上在线交流机制等新的政治管理形式刷新了政府官员的观念和意识。特别是官员微博的出现,“不仅急骤地改变着社会传媒的生态系统,而且还重构着政府或党政官员的执政方式与公共关系的传播手段。”③可见,网络对政府及其官员的影响是如此的深刻。

事实上,这种倒逼政府转型的政治民主化进程也对当代中国官员网络素养的形成提出了要求,甚至更高的标准。网络素养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精神层面上的问题。1933年欧奥尔特曼和马切默斯出版《文化与环境》,书中提出“文化素养”这一概念,他们将之用在媒介素养教育研究领域,引申为具有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的一种能力。对于官员而言,这种“文化素养”除了欧氏和马氏所提到“正确使用媒介和有效利用媒介”,即掌握基本的网络媒介操作应用等技能以外,事实上更重要的还是在官员精神层面的修养。因为在当代以互联网为特征的网络社会,“文化素养”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着他们与民沟通的能力、行政效率的大小、政治仕途的臧否以及与时俱进水平的高低,彰显着他们人性的、艺术的和历史的精神涵养。

而作为培育“文化素养”的关键之一,人类审美能力的大小又直接影响到“文化素养”培育的有无、高低,尤其是自20世纪末以来,随着以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电子传媒在中国行政机构领域的广泛运用和普及,对官员在感性层面的审美影响尤为深刻和复杂。一方面,政府官员审美的、感性的“文化素养”学习和形成可以不必在课堂、博物馆、剧院等仪式性的艺术“圣地”进行情感的净化和熏陶,而是直接可以通过网络空间随时随地漫无边际的点击,渗入到一种日常生活化的审美活动中来。另一方面,这种被快餐式的、消费主义形态和泛审美主义意识形塑的“文化素养”又必须加以规制,使之在政府行政范畴内合理运用,以便更好地增益于政府日常性的行政事务管理。因此,如何通过这种“日常生活审美化”方式培育出当代中国官员的网络素养,且能在积极的审美情绪、健康的审美意识和平和的审美心境中与政府的日常行政事务形成良性互动,这是我们以“美学”视野关照行政学科的逻辑起点。

官员网络审美素养与政府效能建设

效能建设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在传统行政思维框架内,效能建设是经济性、效率性、效果性等唯实论的构架,也就是说政府效能建设的着力点在于官员能力的大小、工作效率的高低以及取得政绩的有无等方面。而相比之下,人的德性培育、审美涵养等事关人生境界修炼的部分却被有意无意地抛弃处理,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所提及的“人的全面发展”,即在开发人的理性同时,充分尊重人的感性权利,二者平衡发展,却在当代工具理性、官僚体制和消费主义“唯物”至上的钳制下支离破碎,分崩离析。这一问题既是马克思主义思想创立年代的社会语境,显然更是在一个以公民网络参与互动为特征的当代中国政治生活所面临的时代基本问题。

“信息的接受过程就是权力的建构过程。”④在互联网的笼罩下,在微博井喷的时代,信息正在以狂风骤雨般的速度将我们席卷其中并且迅速地散播到整个人类时空的各个角落,使任何人都无法离开信息和摆脱权力。政务微博的发生与出现,既是“现代民主社会对公民知情权的一种网络回应”,也是“中国政府转变职能、改革行政体制以及创新社会管理的结果”⑤。更进一步地,中国网民已经习惯并且擅长在网上拷问政府、在微博中问询政务,致使“微博问政”成为了当代中国政治生态中别有风味的一道景致。它不仅“促进公民意识觉醒”、“扩延社会舆论场域”以及“助推政府职能转型”⑥,更是在微观层面上―也就是政府官员的自身上―促进了官员素质特别是网络素养、媒介素养的塑造。

因此,对于政府行政机构而言,以官员能否提高自身的网络审美素养为标准,或许可以成为衡量当代中国各级政府效能建设盈损的一个新切面,它的重要意义在于,网络审美素养在逻辑、命令和制度的“理性”范畴之外,可以最大限度地为政府行政管理灌注一道体悟、协商和人情的“感性”生气。

第一,网络审美素养强调体悟式的情感倾向可以作为行政管理中唯“逻辑”至上的事务处理原则的重要补充。网络审美作为审美的一种范式,也具有审美的一般属性。审美是一种以体悟为主导的社会实践活动,它以情感为本体,注重情绪的抒发,以情体认世界,这就与强调理性、语言的逻辑活动形成了鲜明对比。在行政管理活动当中,理性、语言的行政事务处理往往是枯燥、乏味、繁琐、千遍一律的代名词,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将之命名为行政体制的“理性化”,这种“理性化”引起的一个直接后果就是工具理性完成了对人的全面宰制,人在机械般、流水线式的社会工作中被无情割裂,人生成为无意义的徒劳。因此将审美的情感本体植入逻辑理性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中,也就是将理性与感性重归一处,以审美作为二者的剂,调剂二者的龃龉,在行政管理体制中扫除理性的“诡计”,建立一个在理性王国和感性王国之上,席勒所谓的“审美王国”,从而实现包括行政事务在内的一切社会活动都具有美的属性,整个世界整个宇宙都是艺术审美的殿堂。

第二,网络审美素养以协商讨论的民主机制可以缓解由命令、强制的作风引起的不良后果。人们的审美追问关注的是可能或不可能,在此之中一个对象并无对错之分,而行政体制中却恰恰以是非二元对立的观念区分对象。两者不同的意识理念分别衍生出一套属己的行为准则,审美以协商和讨论为主,行政管理表现为命令和强制。

由网络审美形成的“文化素养”可以调节官员的政治治理形式,其中,在平等、自由的公共协商过程中,以商议、探讨等民主形式提出各种适当的理由,或说服他人,或转换一己之偏见,并广泛考虑公众利益,在此基础上利用公开审议过程的理性指导,赋予立法和决策以政治合法性,从而以追求理性、真理的民主机制代替强制、命令的作风。

第三,网络审美素养以具有人情味的人文主义关怀对行政体制中硬性刻板的制度化管理提供了缓冲护堤。网络作为当今审美日常生活化的一个重要场所,为官员的审美素养形成和培育提供了便捷的渠道。一定程度上,官员通过网络上千姿百态的文学艺术熏陶涵养形成崇高的、德性的、人性的人文主义关怀,在日常琐碎杂乱繁重的行政事务里以艺术的眼光、美的心境、德性的意志冲淡由制度化带来的行政僵硬、刻板和无人情味。

网络美学视野下的政治文明建设

以官员的网络审美素养切入当代中国各级政府效能建设,并提出在行政管理体制的逻辑、命令和制度的“理性”范畴之外,灌注一道体悟、协商和人情的“感性”生气,对当代官员网络素养的意义与作用自不待言。从另一个角度看,这当然也是目前及未来中国政治文明建设的基本要义。

中共十六大提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推进政治文明建设,实际上是与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一道架构起一个三维的政治实践空间,形成尊重人的感性权利,培育人的道德品格,拓展人的审美判断力,把握人的理性能力这样一种知、情、意全面协调发展的良性局面。严格来说,当代中国官员网络素养的培育、形成和提高已不是单靠一门行政学科凭一己之力就能涵盖且顺利完成的任务,它更需要多门学科交叉,彼此之间取长补短,综合利用。因此在网络社会语境下,以网络美学的视角切入政治文明建设,其重要着力点在于当代中国官员人文主义情怀的积淀。

以积淀人文主义情怀为着力点深入政治文明建设的肌理,是网络社会语境下行政管理体制需要引起重视的一个环节。本质上说,现代社会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一整套价值观主导下,在全球推衍而形成的一个社会,物欲横流、感性泛滥、工具理性、存在荒谬、精神贫瘠……几乎成为了西方社会的象征符号,随着网络虚拟社会的崛起,暴力、诚信危机、色情等腐蚀精神世界的事物也愈演愈烈。在这种畸形发展的社会中,人文主义关怀积弱积贫的局面有增无减,发展中国家也或多或少地受其影响,一定程度上导致形成与西方世界一样的社会问题。

在当代中国行政管理领域,行政机构中官员们的人文主义素养如何直接影响到政府效能建设的高低。目前,中国一些基层的政治体制自确立以来并不完备齐全,且市场经济环境下的某些当政者能力贫弱、生活腐化、道德败坏有增无减,热衷于政绩、浮夸的风气日趋盛行,造成政治体制僵化教条、形式主义色彩浓厚,且个人感召魅力荡然无存,人文主义情怀意识日趋淡薄,正在不断疏远与基层民众的血肉关联。因此,强调以美学的视角重建和积淀业已丧失的人文主义情怀,推进政治文明建设顺利开展与实现,不仅必要而且十分紧迫。

第一,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新的坐标。在美学视野观照之下,日常现实社会和网络虚拟社会一同成为审美对象,并成为官员网络审美素养的呈现之地,业已失落的人文主义情怀就在此间得到新的庇护。官员网络审美素养不仅拒斥网络虚拟社会的丑恶,而且对其现实根源―源自日常现实社会的变异穷追不舍,官员在此过程中,在网络社会中,为审美提供了新的坐标,为社会话语空间注入了人文主义情怀,同时也为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新的坐标―制度、机制在完善的过程中,人也得到完善―官员不仅是提升政府效能的重要力量,也演绎着人文主义情怀。

第二,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带来新的动力。在传统社会话语状态下,政治文明建设的开展更多来自政府本身和执政党的推动,一旦传统社会与网络社会连接在一起,这样的状况就发生了新的改变―更多的人参与到政治文明建设中来,他们明确了自己是一名公民,并接受着网络、网络理性、网络美学的洗礼,携带着人文主义情怀,而政府官员就与他们共处同一片天空,受他们影响,受他们督促,受他们讽喻,受他们鼓励,成为网络社会下政治文明建设的新动力。

第三,以美学视野重建人文主义情怀,为政治文明建设带来新的愿景。政治文明建设有着独特的时代社会背景,并有着与之相适应的愿景,但这愿景在时代变迁中并非一成不变,它必须适应政治体制改革的新需要,必须适应民众新的政治诉求,必须全面回应国家治理的多元主体,等等。当人文主义情怀得到美学视野的观照,当官员的网络审美素养成为其政治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人文主义情怀在民众身上、官员身上和社会环境中得到前所未有的呈现,政治文明建设新的愿景就呼之欲出。

(作者分别为钦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钦州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副教授、广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海洋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本文系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专项任务项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大数据时代国家治理能力现代化法治化建设研究”、广西高等学校优秀中青年骨干教师培训工程资助成果,项目编号:15JD710028、GXQG022014062)

【注释】

①梁芷铭:“话语释放与权力聚合―当代中国政务微博话语权研究的本体和价值维度”,《湖北社会科学》,2013年第1期,第24~26页。

②梁芷铭,杜诗卿:“微博问政:网络时代的政府治理转型”,《新闻知识》,2014年第1期,第46~48页。

③梁芷铭:“官员微博‘热’的‘冷’思考”,《电子政务》,2013年第3期,第91~97页。

④梁芷铭,周玫:“信息视域下的权力遮蔽现象”,《新闻界》,2013年第1期,第38~41页。

⑤梁芷铭:“政务微博传播机制初探”,《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24期,第35~36页。

审美对社会的重要性及其影响范文第5篇

艺术活动

要求:了解艺术活动的构成,理解艺术活动发生和发展的状况,掌握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和性质,对艺术的功能有基本的了解。

(一)艺术活动的构成

根据艺术活动的发展及其当前状况,可以将艺术活动视作一个系统,它由四个要素或环节构成。

1、客体世界:即艺术活动所反映和表现的客观社会生活及自然界。具有审美价值的客体世界是艺术创造的主要对象。 2、艺术创作与制作:艺术创作即艺术家基于自身的审美经验和审美体验,运用特定的艺术语言和材料,所进行的审美意象到艺术形象或艺术意境的创造性活动。

艺术制作与艺术创作密切相关,它更多地体现出以物质性制作为主的特点。在当代艺术活动中,艺术制作显示出重要的和具有相对独立性的意义。

3、艺术作品: 即艺术创作和艺术制作的成果,是由艺术主体创造的审美意识物态化的表现形式。

4、艺术传播与接受:艺术传播即借助于一定的物质媒介和传播方式,将艺术信息或作品传递给接受者的过程。艺术接受即在传播的基础上,以艺术作品为对象、以鉴赏者为主体的积极能动的消费、鉴赏和批评活动。

(二)艺术活动的发生和发展

1、关于艺术发生的几种学说:

(1)摹仿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对于自然或现实生活的摹仿。这是一种有关艺术起源的最古老的理论,它在古希腊的哲学家中比较流行,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等人均持这种观点。(2)游戏说: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3)表现说:认为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持这一观点的有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英国史学家柯林伍德、美国学者苏珊·朗格等。(4)巫术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

(5)劳动说:认为艺术产生的根本动力和原因,在于人类的实践活动,尤其是占主导地位的物质生产实践活动。这是对艺术产生根本原因影响的揭示。俄国普列汉诺夫等人对此进行过阐释。

总之,艺术的发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摹仿的本能、表现的欲望和游戏的冲动。艺术的起源应当是多因的而并非是单因的,但归根结底,艺术的产生和发展是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必然产物。

2、艺术活动的发展

(1)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①在人类社会生活的结构中,经济基础是与一定物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由社会生产关系的总和构成的现实物质基础。耸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是由经济基础影响和制约的政治制度及思想方式、世界观或社会意识形态的总和构成。艺术既属于意识形态,又具有不同于其他意识形态的特性。

②经济基础的发展对于意识形态具有较强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同样,艺术的发展也要受到经济的制约和影响。以生产劳动为中心的人们的经济活动是推动艺术发展的根本原因。

③经济对于艺术的制约和影响作用并不是直接的,而是往往要经过一些中介环节。其中包括政治的、社会的、制度的等各种因素。经济的兴衰与艺术的兴衰虽然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并不是机械地互为因果关系的。

④艺术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并不总是同步的,有时艺术的发展显得快些,有时显得慢些,有时甚至与经济呈反方向发展。这种现象,正是马克思所指出的物质生产与精神生产的不平衡关系。那种认为“经济繁盛,艺术一定繁荣;经济衰退,艺术也就衰落”的看法是缺乏根据的。

(2)艺术发展的继承与创新

在艺术发展的各种因素中,继承和创新是一对重要的范畴和基本的规律。

①艺术在它的发展过程中其内在结构是有继承性的,这种继承性,反映着社会意识形态和人们审美观念的连续性。每一时代的艺术对于后来的艺术,都是一种既定的存在和条件。后一时代的艺术注定要在前一时代的基础上得以发展。

②艺术的历史继承性,表现为对本民族艺术遗产的吸收和接受,以及对其他民族和国家优秀文化和艺术成果的吸纳。

③艺术的历史继承性,在艺术的形式与技巧、内容、审美观念和创作方法等方面均有突出的表现。艺术发展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除旧布新、推陈出新的过程,其间,继承和创新是紧紧连在一起的,没有继承,便不会有创新。在艺术发展中,继承是手段,创新是目的。

④创新,是在继承基础上的创新。为了创新,就要坚持批判的原则,对过去的文化遗产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时,又要坚持在艺术内容、艺术形式、艺术语言、艺术表现手法等方面的创造,不断适应新的时代人们对于审美文化和艺术的需求。

(三)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与性质

1.艺术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

(1)艺术作为一种特殊的精神文化现象,它既具有一般意识形态的特性,又具有自身的特殊性质,因而它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作为审美的意识形态,艺术与意识形态各部门以及政治、科学等均有着密切的联系。

(2)艺术与哲学

哲学主要从事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等领域中带有普遍性的根本规律的研究,哲学主要通过美学这一中介对艺术产生影响。艺术也可以通过审美创造对艺术家的思维及其思想产生启迪。

(3)艺术与宗教

艺术与宗教在其早期是融合在一起的,而在其后的发展过程中也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二者在认识与掌握世界的方式上有着相似之处。宗教长期利用艺术来宣传宗教,客观上促进了艺术的发展,同时艺术也在不断影响着宗教。但由于宗教反科学的性质,决定了它与艺术的本质区别。

(4)艺术与道德

道德是指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形成的伦理观念和行为规范的总和。道德与艺术的联系,一方面,一定社会的伦理道德总要通过艺术的内容和精神得以体现,同时,艺术通过其审美的表现,对道德观念的评价也具有很大的影响。

(5)艺术与政治

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政治对于包括艺术在内的上层建筑和意识形态领域各部门的影响是最为直接和广泛的。艺术会受到政治的制约和影响,同时也可以对政治产生影响,二者是相互联系和统一的关系。政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影响和引导艺术的方向,可以保障艺术得到更快、更健康的发展。艺术也可以通过自身显现的审美情感和精神倾向,影响政治的方向和发展。

(6)艺术与科学

科学也是人类社会的一种重要文化现象,它与艺术在本质上有许多一致之处,同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有一定的区别。现代科学技术为艺术提供了新的物质技术手段、传播手段,并促使新的艺术形式的产生和美学观念的变化。艺术也对科学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

2、艺术活动的基本特征

(1)艺术活动是形象把握与理性把握的统一

形象,即审美形象,在广义上包括审美的情境和意境。形象把握是艺术活动特有的方式,是主体对于客体瞬间领悟式的审美创造,它是感性的而不是推理的,是体验的而木是分析的。但是形象把握又不能离开理性,理性在分析时代氛围、读选素材和题材、构思主题和情节、选择表现形式等方面均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2)艺术活动是情感体验与逻辑认知的统一

艺术中的情感即审美情感,是一种无功利的具有人类普遍性的情感,情感在艺术活动动机的生成、创造与接受过程中均是重要的心理因素之一,同时情感又是艺术创作的基本元素。但是艺术活动也包含认知因素,认知在艺术活动中意味着客观的、理智的反映。在审美情感的深层往往隐含着理性的认知。

(3)艺术活动是审美活动与意识形态的统一

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区别于其他社会实践活动以及意识形态活动的根本标志,但同时艺术又具有意识形态特性。艺术的审美特性是形象的、情感的和多义的,它规范着艺术活动的基本倾向,其意识形态特性则是隐藏在审美特性之中的,它使艺术的审美世界具有了更为广阔和深透的内涵。

3.艺术活动的基本性质

艺术活动是以特有的艺术语言体系为媒介、以创造形象或意境为旨归的人类的精神文化活动,它凝结为审美的意识形态。

(四)艺术活动的功能

1、艺术活动的功能:(1)审美认知功能(2)审美教育功能(3)审美娱乐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