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审美与表现评价

审美与表现评价

审美与表现评价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1篇

我喜欢绘画,并通过动漫人物表现对美的感受。喜欢音乐,和大多数学生一样喜欢听、唱周杰伦、潘玮柏的歌曲;喜欢交响乐,喜欢钢琴曲等等。喜欢街舞,并不怕苦与累,参加排练获得金奖。希望在高考后完对音乐的梦想,学一门乐器,更好的表现音乐。

自我评价2

我参加了一些美术比赛,在比赛的过程中,我一步一步地在提高自己对美的理解。经过植树活动,我体会到了人与自然完全融为一体的纯天然的美丽,让我感动,让我慨叹,冲击着我的心灵。

自人评价3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2篇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但有一点是肯定的,即观者的评价标准尚未建立在审美价值的基础上,当面对着新的审美现象时,其评价标准就失去了有效性。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一)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 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 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 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

(二)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 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 价值判断。

三、绘画欣赏中的评价

(一)作品内容与形式

一般认为,再现性作品形式服务于内容,而表现性作品内容往往体现于形式的本体之中。尽管二者的侧重有所不同,但任何绘画都具有表现性和再现性的多重性内容。在具象绘画中,再现性内容处于显处,而表现性内容处于隐处。如,达芬奇和丁托莱托所创作的《最后的晚餐》,其再现性的内容相同,但因形式处理(构图 、人物造型、透视等)不同,就有了隐藏着的另一种不同的内容,即不同的形式因素给观者造成不同的心理感受。在冷色调中透出澄黄的直线;在线与线之间点缀着大小不一的深红、深蓝的色块,仿佛象五线谱上的音符,给人一种机械性跳跃的节奏感。对这些表现性内容的体验,只要放弃从画中索取现 实形象的要求就能得到。然而,另一种再现性内容通过想象也时常从画中迸发出来。如井字形直线象街道、大小色块象建筑物等。由于绘画具有多重性内容,在教学中必须分清它们的主次关系,使我们的感知和评价有的放矢。

(二)欣赏与形式分析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3篇

[关键词]美术欣赏 审美价值 审美评价

一、美术欣赏教学的特征

许多教师有这样的体会,欣赏教学难于艺术实践教学,而现代作品欣赏则更难。这也许因为在欣赏传统的再现性作品时,有关史料和作品内容丰富了教学内容,符合了学生追求现实意识和经验的需求,故而造成一种课堂秩序和教学效果良好的假象。而现代表现性作品欣赏的着眼点不能直接为日常意识所接受,学生一时无法超出现实经验和欣赏习惯的阈限,因而使教学发生了困难。对“有意味的形式”的感知和体验并不是日常意识和习惯所能企及的,审美意识的形成需要有个学习的过程。这并不是说对再现性作品的欣赏不是一种审美意识的活动,但一个不具有较强审美意识的人,往往能欣赏前者而不能欣赏后者。

我们已经知道,欣赏教学具有三个主要功能―认识、教育、审美。然而,这个属于审美范畴的教学离开了审美功能,专注于认识和教育功能是否符合欣赏教学的要求?假如,我们从伦勃朗作品中感知到铜盔的金属质感,能否成为帮助学生认识某种物理属性的辅助教材;假如,一幅画讲述的是某些伦理道德、社会思想和时代精神性的内容,是否可以作为一种传达思想观念的工具去完成德育课的教学内容,回答是肯定的。但不禁要问,欣赏教学本身的特征是什么?也许我们教学最终都是一种手段,所要达到的目的并不仅仅是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健康美好的趣味,但通过艺术形式的直接感知和审美体验是欣赏教学的主要特征。从欣赏中不断获取多种功用是审美欣赏中继发性的作用。正如在其它学科教学中,偶尔得到一些类似艺术中审美感知的内容一样也是继发性的作用,并不是该教学的主要特征。

二、艺术的审美价值与评价

1 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艺术的审美价值是建立在实践价值基础上的,具有客观性。在欣赏中,由于地区和民族等文化差别,会出现价值观的差异,甚至会有完全不同的价值标准。但这不意味审美价值无客观性,因价值不等于评价,它们之间可以统一,也可以对立。文化习俗和个人特殊经验是造成不统一的主要原因。在对某一作品实际判断中,不同主体会出现不同感受。如,一个人在丧失亲人时,热烈欢快的形式也不会被其感知为愉快的东西。反之,一个时逢喜事的人,在阴雨连绵的天气里也会感受到欢庆的气氛。由于文化习惯的差异,一幅山水国画也难以被一个西方人所接受,主体的评价与价值客观性符合与否,还要看主体所操持的欣赏媒介是否符合主体的欣赏习惯,一个不会下围棋的人,无论其有多少美学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也很难感知到棋盘中形式之美。同时,还要看主体能否在理智的作用下将普通情感升华至审美情感。一个具有欣赏水平的人,能感知和体验各种媒介的审美现象,甚至能将日常信息转换成审美信息进行体验。从中我们看到,减弱客体媒介中所粘附的非审美信息和压抑主体的非审美情感是评价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的重要条件。所以在教学中,欣赏材料的选择和教师的讲评是极为重要的。倘若欣赏材料选择不当,教学就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如果在学生鉴赏力尚处于低水平时,让他们欣赏人体艺术,可能使教学无法开展。同时,需要教师在课前查阅多方面的史论资料和作品分析的文章,从中抽绎出普遍性的规范和准则,这样才能使评价标准更符合审美价值的客观性。

2 审美评价的功利性

在美术欣赏中,对作品的审美感知具有社会功利性。一方面,审美意象和信息在激发主体审美经验的同时,也可能激发起个人的现实意识,即审美判断中潜伏着利害判断。如,对画中苹果的色彩和形状产生美感时,也可以作为“望梅止渴”的情感体验。即是纯粹几何形所传达一种普遍情感也能激起个人无意识的利害判断。另一方面,美感中包含着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如果将壮观的战争场面看成是一种总体艺术,那么人们是不会想往那种艺术的。因为审美价值的判断要受认识价值和伦理价值的制约,即对人类社会有益的内容制约着审美价值判断。如,有时代和地区风格的作品或为某集团的个人情感所认可的形式规范,都可以作为审美评价的标准。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之间存着知识和经验的差异,这些都会影响审美判断和评价,故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修养和丰富的知识,理解作品形式和内容最普遍的审美意义,以宽容的态度容纳学生的感受和评价,启发引导学生以审美意识去感知作品,将日常情感升华至审美的判断。

3 审美评价是主客观的统一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4篇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0845(2012)03-0035-02

收稿日期:2011-11-24

作者简介:李浩(1979-),女,河南平顶山人,讲师,硕士,从事美术与教育研究。 高校美术教育专业的改革是一个复杂的工程,涉及到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等各个方面,笔者从下面几点提出自己的改革建议。

一、教学目标的科学定位

美术教育,即通过美术教育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大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其全面发展的一种教育。所谓审美能力是指学生对美的感受、欣赏和创造的能力,也称对美的鉴赏能力。主要表现为对现实的感受是否敏锐、鉴别是否准确、发掘蕴藏在审美对象深处的本质性的东西是否深刻等。

美术教育的教学目标可以从三个层次去定位。

1知识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课教学,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美术理论、文化知识和艺术素养,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审美判断、科学的审美价值、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文明的审美趣味。所谓审美判断是依据一定的审美理论、标准,对客观世界的事物和艺术作品所作的饱含情感的审美评价;所谓审美价值,是审美客体所具有的能满足人审美需要、给人以审美享受的价值;所谓审美理想,是指人向往、追求的美的最好最高境界,是审美要求系统化后所形成的理想化的审美观念,是审美经验的积累和升华;所谓审美趣味,是指审美主体对某些审美对象的一种特有的喜好、偏爱的倾向。

2能力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能力。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有高尚的审美理想和正确的审美观念;二是有对美的感受、鉴别和欣赏能力;三是有按照美的规律表现美、创造美、完成美术作品的能力。

3情感价值目标定位

即通过美术教育,培养学生准确的审美判断、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正确的审美价值判断。审美情趣是以主观爱好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对审美对象或爱或憎的富有情感的评价倾向。它表现为个人爱好、兴趣的差异和审美能力高下深浅的差异。时代精神、生活方式、地域环境、民族心理、习俗的差异也会带来审美情趣的差异。通过美术教育,培养起人们高雅、文明的审美情趣是美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

这样的美术教育的目标定位就从根本上克服了传统的美术教育目标定位简单化、同一化和绝对化的弊端。

二、教学内容的改革

在传统的美术教育中,技法训练是大学四年的主要内容,课堂写生与临摹占据了大部分的学时,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学生的基本功扎实,技法过关。但坏处就是对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不够,学生的艺术个性不明显,创造力薄弱。另一方面,对审美教育的忽视,也使学生的艺术视野不够开阔,审美能力较弱。所以,美术教学内容的改革,应在训练学生专业技法的同时,重在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与创造能力。

1构建跨学科课程

表现和创造“美”是一切艺术活动的目标[1]。许多高校美术课程的设置中,鉴赏与美学理论课仍然是球,整个四年下来,也抵不上一个学期的技能课学时,对学生的审美教育明显不足。我们在教学内容的改革中,注重构建跨学科课程。首先,在保持专业独特性的同时,构建跨学科的新课程体系,注重与其他人文学科的融合渗透[2]。提倡学生除了学习本专业理论课程,也积极选修美术之外的舞蹈、音乐、文学、哲学等学科。在本专业的课程体系中,加大专业美术理论课的学时与分量,引导学生重视理论课的学习,提升学生的审美能力。

2引入思维训练课程

创造力是促进人类发展的伟大天赋[3],也是高素质的美术人才必备的才能。

目前,高校美术教育存在着重视课堂习作而忽视创新训练培养的倾向,学生的作品习作味浓,创新性差。要改变这种局面,一方面可以通过教师在日常授课时随机训练,如做出发散图表等,加强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培养。另一方面,可以引进新型的思维训练课程,如头脑风暴训练课。训练时,要求学生在很短的时间里,像暴风骤雨一样,迅速地说出自己的一些观念,不能迟缓,不限制数量,也不要求质量。在整个思维训练过程结束后,进行评价。评价标准是:说的越多表示思维流动性越高,速度越快表示思维流动性越好。这种风暴式的联想训练,对促进创造性思维大有益处。

3增加开放式实践教学内容

现在高校美术毕业生的通病是学生实践性不够,就业后还要“二度培训”。要改变这种现状,学校和教师应改变传统封闭式教学体系,倡导“开放式”实践教学。

(1)鼓励课堂外教学。这种课堂外教学包含两种方式。一种是寻求当地美术资源,如相距不远的古建筑或博物馆,组织学生实地观摩。观摩前教师设计好课题,观摩后以组为单位提交调研报告。另一种是在讲解一些理论性较强的技法时――如透视学,由教师短时间带领学生走出课堂,在校园里实地观察透视变化。

(2)建立“班级工作室”,把社会设计项目直接引入教学课堂。通过模拟真实丰富的生产情境,把教室变成合作互助的工作室,师生共同负责“产品的全程生产”。这种实践可以快速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

(3)组织多种竞赛活动。学校可以多组织一些设计比赛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变模仿性学习为创造性学习。

(4)发展校外实践基地。由校方出面联系,发展不同的校外实践基地,使学生在实习时了解社会需求,主动调整自身的知识结构。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灵活选择

1改变“一言堂”教学,倡导“对话式”教学

“对话式”美术教学是建立在处于平等地位的学生、教师和作品三者间彼此的精神敞开而达到心智启迪、灵魂交融目的的教学形态。在这种多元对话中,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与权威,而是课堂的引领者与组织者。

(1)与作品对话。通过课前布置作业,引导学生搜寻作品资料,理解“画内之意”与“画外之意”,实现初步的“人与作品的对话”。

(2)师生的对话。课堂上教师巧设话题,师生之间展开对话。这种对话不是漫无目的的,而是在教师循序渐进的问题诱导下层层深入的。同时,学生之间讨论、对话,活跃思维,呈现了对作品的多元理解。

(3)与自我对话。对话最终的目的应该是自身的人文关怀与精神的提升。师生在欣赏完作品后与自我的内心和精神世界进行对话,这是课程审美性与人文性的体现。

2改变单一的“范画示教”,倡导多元化教学

单一的范画示教容易导致一班学生都模仿老师的作画风格,显得千人一面。因此,在现在的技能教学中,倡导在“范画示教”的基础上,引入多元的教学方法。

(1)激疑法。指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地刺激学生感官,再促使学生思考和探讨。如教师在作画前,先展示自己或他人的优秀作品,在学生惊叹之中,教师有侧重点地引导学生观察技法特点,如湖水的透明感是怎样表现的;学生带着问题思考,研究,讨论。然后教师具体示范湖水透明感的画法,使学生领悟。这种方法针对性强,且激发兴趣,可以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

(2)对比法。展示优劣不同的范画,请学生自发找出劣画中的构图、色彩、透视上的缺点,再讨论同样的问题在优秀作品中是怎样表现的,通过对比使学生理解技法细节。

(3)展览法。名家名作虽然可以引起学生的感叹,但是与他们心理距离最近的还是同班同学之间的交流与观摩,定期开展以班级为单位的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观摩与讨论,可以互相促进,开阔创作思路。

(4)临摩法。让学生临摩美术大家的画作,提高其审美和鉴赏能力。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美术技法,另一方面,又可以对学生进行美术史和名人名画介绍,提高其审美情趣和审美评价能力。

3引入网络和多媒体技术

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引入无疑是现代课堂的重要改革,这使课堂的信息量增长,感官性增强,课堂效果更好。同时,教师也可以指导学生建立网站,收集资料,相互交流与促进。也可以指导学生把自己的美术作品挂到网上,相互交流与欣赏。

四、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美术创作与其他学科门类相比,方式多变,过程复杂。因此,对教学评价的改革也应从下面三个方面入手:

1由重结果评价向重教学过程评价转变

原有的美术教学评价一般是重结果,轻过程。美术评价改革要求,应在宽松的艺术氛围下,教师尊重学生个性差异,对教学过程分阶段评价。

2对作业的单一评价向质与量评价转变

在日常作业的评价中,弱化量化评价和主观评价,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基础,做出客观的描述性评价与软性评价,适度地指出问题,尊重学生的审美个性。

3由单向的教师评价向多向交流的相互评价转变

审美与表现评价范文第5篇

摘 要 本文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资料并结合自己在教学中审美教育经验,通过对我国学校体育审美教育的追溯、体育教学的审美价值、体育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教育的关系、体育审美意识形成等问题的思考,期望在今后的体育教学过程中,师生能获得良好的体育审美教育体验,使体育审美教育渗透于学校体育教学中, 从而提高人们对体育教学中审美价值的认识,以推动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关键词 新课标 学校体育 审美教育

目前,我国基础教育正在全面实施新课程标准理念,其核心思想是依据人的发展和未来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以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基本素质,以尊重学生主体性和主动性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目的。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体育与健康教学,不仅要传授运动技能知识,开发智力,培养能力,使学生受到思想品德教育,而且还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把审美素质的培养贯穿到体育教学过程的始终。体育运动中美的因子无处不在,在实施体育与健康教学时,若能有意识挖掘这些美育因子,从审美的角度来进行教学,更能激发学生的审美感受,丰富内在的情感体验,提高审美评价和审美创造能力,使学生在体验运动美中生动活泼地获取运动技能知识,积极主动地得到发展。

一、我国学校体育审美教育活动的追本溯源

人类的审美教育活动可以追溯到很早的年代。可以说,当人类开始与周围世界发生审美关系时,审美教育活动以其简朴、朴素的方式也相应地产生了,随着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发展,随着人类主体意识的不断提高,审美教育活动便日趋自觉与成熟,审美教育的内容也不断得到充实。

早在两千多年前,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孔子便使人重视对于“诗”“乐”的学习。它把规范社会政治制度及伦理观念的“礼”,和进行技艺审美教育的“乐”相提并论,共同置于学校教育科目“六艺”——礼、乐、射、御、书、数的前列。他认为,礼可以安上治民,乐可以移风易俗。要治理一个国家,礼、乐是相辅相成,不可缺少的。它对于歌颂“礼让”政治的《韶》乐,赞不绝口,感叹地说:“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甚至使他“三月不知肉味”。而对于歌颂以武力取天下的《武》乐,则说:“尽美唉,未尽善也”。可见,孔子已经看到了美育与德育、智育、体育之间的关系,自觉地把美育置于他所开创的学校教育事业的一个重要方面。

本世纪初,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和思想解放运动的掀起,著名学者王国维、蔡元培积极参与传播西方的审美教育思想。1906年,王国维在《论教育之宗旨》中指出:“完全之人物不可不备真美善之三德,欲达此理想,于是教育之事起。教育之事亦分为三部:智育、德育(即意志)、美育是也”。他认为,教育的宗旨,就是要使“人之能力无不发达且调和”。因此,要通过体育锻炼,“发达其身体”之外,智育、德育、审美教育,“发达其精神”,以建立学生“真美善之三德”。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先生更是我国近代倡导学校审美教育的先驱,他不仅在理论上对审美教育进行了全面的、系统的探讨,而且还积极付诸实践。1912年,当他出任民国政府教育总长时就着手教育改革,把审美教育规定为教育方针的内容之一,曾经提出:“凡是学校所有的课程,都没有与美育无关的”。他认为,审美教育不仅是文学、艺术、体育所特有的属性,而且是教育的重要属性。

二、体育教学的审美价值

体育教学审美价值,是审美对象客观具有的,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的审美需要,给人们以审美享受的价值。审美价值应从教学过程中欣赏,从竞技比赛功能中判断。体育教学过程也是审美教育过程,应将美育自始至终贯穿在整个教学训练过程中。对非体育专业学生启发他们审美力,介绍多种形式的体育活动及体育竞赛规则、裁判法。因为体育本身就是对人们日常生活、生产中的动作进行美化、提炼,以和谐完美、富于美感的形式表示出来,蕴藏着丰富的美的因素。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的合理安排,循序渐进的对学生进行启发、指导,引导学生通过眼睛观察美的动作及造型,用耳朵聆听运动时发出的有节奏的响声及美妙的伴音。在体操课教学中,培养学生团体操、艺术体操、竞技体操功能,结合音乐引导学生进行体育审美欣赏。2008年中国北京

办的第二十九界奥运会开幕式的大型团体表演项目中,表演者大部分是青少年,他们的生动形象给人们以“中国政局稳定,社会稳定,人心稳定”的欣欣向荣的印象。这是政治形势的审美教育,也充分证明了体育教学能够从多角度进行审美教育。

三、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的辩证关系

体育审美教育不同于一般教育的特殊性,它是在引导学生对体育竞技美进行感受、鉴赏,按照体育竞技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美的活动,凭借形象思维的方式,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实现。体育审美教育是通过学生对体育美的感受,引起感情的触动,造成感情的共鸣,在愉悦中感受到的教育。

审美教育与学校体育的关系是密切的。通过体育教学与训练,可以使学生身体健康,具有良好的速度、耐力、力量和技巧,具有发达的肌肉和匀称的身体。通过美育教育活动,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促进学生对健康、健美的自觉认识,提高自身美的素质。从健与美的总要求来说,体育和审美教育是难以区分的。

(一)学校体育是体育审美教育活动的基石

学校体育是针对学生身体进行的教育过程,但它包含着审美教育的因素。蔡元培认为,审美教育犹如人的神经系统,它适于学校德、智、体诸育及日常生活中。他认为:“体操者,一方以健康为目的,一方实以身体为美的形式之发展,希腊雕像所以空前绝美,即由于此”。他提出了把体育作为美育的教育手段,倡导在学校体育中实施审美教育,反对“弓腰驼背,囚首垢面,后目为是”的畸形审美观,要求学生“短发短装,倡练习之风”,达到“雄躯壮干”,培养学生健康的身体美。通过学校体育教育,促进大脑的良好发育,同时体质教育又有助于感官能力的增强,从而不断地发展心理的生理基础,审美的心理教育过程就在这个生理基础上,完善自身结构,促进理想人格的实现。

(二)学校体育的审美教育滲透

学校体育不仅为美育创造物质基础和条件,同时在学校体育中有审美教育的参与和滲透。学校体育的目的在于增强学生的体质,而强壮的体质是通过健康与美的形式表现出来的。

体育教育的过程,也是建立美的认识过程,而美感认识建立,离不开对美的形式的感知和判断,以及在体育中对其有意的追求,于是就涉及到审美意识与审美心理结构,形成对美感形式的兴趣和追求,实现审美教育的目的。因此,学校体育教育中滲透着审美的内涵。

(三)学校体育的审美教育是社会功利性要求

学校体育就其锻炼本身来说是生理学的,方法是教育学,效果是生物学的,组织和活动是社会性的,其中心是人——学生。学校体育不仅从整体上,就是单从个体锻炼的局部分析,其效果也超出了生物学的范畴。

学校体育首先增强学生体质,达到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而国际卫生组织对于健康的定义,认为不仅仅是身体无病理反应,而且还表现为心理及周围社会环境的安定。健康是学校体育追求的最终目标,而健康美是学生在“身心俱泰”时所反映出的美好状态。同时,学校体育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增强学生体质,而另一方面还应提高学生运动技术水平,满足学生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这就体现了功利价值,表现出了社会功利性的审美要求。

四、学校体育教育审美意识形成过程

(一)直觉阶段

所谓直觉,就是对体育运动的直接感知,它反映体育运动的表面特征,是学生感官触及的东西。在直觉阶段,学生通过视觉、听觉可以认识体育项目的直接形象,这些直接形象是由动作、造型、姿势、体态、线条、音响、色彩等构成的,是直接可以感觉到的。一般是在对象的外观和形式的范畴进行的,缺乏一定的参照和想象、感受和再创造。因此,学生欣赏感悟体育美,在直觉阶段所获得的感受是有限的。因为体育的欣赏具有较强的主观性,只有具备了一定的体育基础知识、运动体验、生活经历和文化教养,产生具有情感的精神活动,才能获得充分的美的享受。

(二)再现阶段

直觉阶段一般来说是短暂的,体育欣赏很快便从直觉进入再现阶段。所谓再现,就是通过再造想象的心理活动,将体育运动形象完整地全部再现出来。再现,也有人叫再创造。这一阶段使学生得到完整的形象,以便了解运动形象的本质特征。在这一特殊的反应阶段,审美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有着特别突出的意义。因为体育欣赏虽然是审美主体由对象的感知而引起的视觉、听觉欣赏,

但它不是被动的接受,而是能动的、积极的、有所发现的。同时,这一阶段也是学生们已有的审美意识如何外化的阶段,例如具有艺术再现才能的学生,可能将运动的各种形式,创造出比体育现实更集中、更强烈的艺术美。因此,体育审美过程是具有再创造性的审美过程。

(三)深入本质阶段

直觉和再现都是对体育运动形象外表的认识,只是完整地全面地再现运动形象,还未深入形象的内在本质。而在具体可感的形象中包含着体育运动的本质和规律,必须透过感性形象去掌握它的本质。在深入本阶段,着重于理性分析和综合,是认识的更进一步深化,所获得的美感比再现阶段更为深沉、凝练。

(四)再评价阶段

再评价就是对审美对象在表现过程中已经评价过的内容的评价。运动员在动作完成过程中,对自身的表现已作过一次自我感觉评价,这个评价可能是正确的,也可能是错误的,无论怎样,欣赏者在审美过程中都会再作一次评价。这个评价可能和运动者自身评价完全一致,也可能高于运动者自身或低于运动者自身,也可能与运动者自身评价完全相反。这是由于体育美是多姿多彩的,审美标准也不可能有一个固定不变的模式,不可能用一个标准去涵盖一切。同时,不同运动项目也有不同的审美特征。

因此,再评价要进行具体的审美评价,并制定相应审美标准,其中也应包括审美者对审美对象真实性、人品素质等方面的再评价,使体育教育不仅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并且通过对体育运动美的认知和再评价,树立良好的人生观和高尚的体育道德观。

五、结语

学校通过体育审美教育,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使他们具有充分感受美的能力,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热爱,以陶冶情操,培养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培养学生鉴赏美的能力,使他们具有一定的美学知识和艺术修养,树立正确的审美观和审美理想;培养学生创造美的能力,使他们善于在生活中发现美、体验美和表现美,从而提高学生对体育教学中审美价值的认识,以推动现代体育教学的改革和发展。

参考文献:

[1] 曲宗湖.体育教学模式问答[m].人民体育出版社.2003.2.

[2] 赵崇乐.体育的审美价值考量[j].辽宁体育科技.2011(5):10-11.14.

[3] 鲁勇,李险峰.审美精神视角下体育教学模式的建构[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9(2):94-96.

[4] 陈济川.新世纪我国大学生体育审美教育的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4):99-101.

[5] 张养利.体育教学中美学教育的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7(9):158-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