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正文

身体审美论文:略谈身体审美

身体审美论文:略谈身体审美

本文作者:袁芃作者单位:第二军医大学

当代大学生身体审美面临的困境

身体审美在这个物质丰裕、时尚飞速流变的时代,表面上看是得到了完全的解放,人们有了改造身体的自由,这确实是一件振奋人心的事。但是,事实上,当代身体审美在各种机制的牵引下,却并不那么自由,尤其是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逐步确立阶段的大学生,他们青春萌动,十分乐于接受新鲜事物、追逐时尚潮流,为了实现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他们更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牵制和影响。因而,他们的身体审美在不断丰富的同时,更容易走向审美误区,面临诸多的困境。

(一)大学生身体审美改造中的科技风险

身体审美在当代视觉文化中往往以科技化的方式而走向了自己的对立面:身体不断地被文化分割细化,并且被视作残缺不全的身体。当代科技对于身体审美是恩赐与暴虐的完美结合。“当种种‘人体技术’把科学技术理性和发明转而用于人自身时,当医学从救死扶伤转向针对人的身体的大规模标准化‘生产’时,‘野蛮’的一面是不容轻视的。”[1]由多种因素形成的当代身体审美的规范使得大部分健康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的身体是有缺陷的,只有不断地根据时尚来规划与改造自己的身体,不断消费时尚才能让他们安心。种种迹象随处可见:在抽样调查中,46.8%的大学生涌向过健身房、美容院、减肥门诊等场所,24%的女大学生表示有条件的话会去尝试吸脂隆胸或消斑拉皮、割眼隆鼻等手术,从而呈现出如明星般的身材或相貌。89.4%的大学生表明曾对头发、眉毛、眼睛、鼻子、嘴唇、牙齿、脸形等局部进行过改造或修饰。在座谈中,8成以上的女学生对自己的身体不满意并采取过减肥行动,1/3的人希望利用各种技术或方式来改变自己的身体。甚至还有极少部分学生不断疯狂地按照“时尚美”进行整容而不能自拔,甚至产生了一系列的心理问题。然而,一切整容手术都不是永远有效的,虽然随着整容业的发展,整容手术的安全性也大大提高,但尽管如此,仍存在很大隐患。如2005年获得超女第九名的大学生王贝因为整容医疗事故去世,更“有报道说,自从整容手术开始实施以来,中国已经有二十万张脸被毁容。这个数字说明整容手术的失败率相当地高。一旦手术失败,美容就变成了毁容。”[2]事实也是如此。虽然,隆鼻手术会影响鼻部软骨和鼻骨的生长;隆胸手术会影响少女乳腺的发育,更会影响胸部的健美及日后的哺乳;年龄较小时进行双眼皮手术,将来眼皮长大或松弛,会使双眼皮变窄甚至消失,更何况人体任何部位的“加工”恐怕都不可能天衣无缝,一“整”永逸,弄巧成拙甚至“报废”也在所难免,但其悲惨的结果并没有吓住日益增多的人加入到要求整容的队伍中来。据报道,大学生整形呈现明显的上升趋势,在当前的整形美容总数中大学生已经占了34.4%的比例,甚至有些家长把整容作为给准大学生入学前的礼物。所以质疑美容手术的声音只会越来越微弱,爱美求美的欲望洪流,最终将把这种质疑冲得无影无踪。

(二)大学生身体审美改造中的经济压力

现今社会的时尚崇尚对身体美的充分展示,对大学生产生一道很强的吸引力;广告、电视、网络、选美等消费手段,更是不停地将这种影响作用于青春期大学生身上,在这两种力的拉动下,具有个性或主体性的大学生普遍认为,“身体消费”无论对于社会承认还是对于个人快乐幸福,都是必须的。他们舍得对此投入金钱和时间。社会一边不断地打造时尚,一边又不断地引导人们进行消费。时尚与消费有种内在的共生关系:时尚促涌着消费,消费成就了时尚。时尚与消费的互动过程是社会关系的调整冲动过程。在当代时尚所构筑的这种现代性意识形态界域内,人们对时尚身体的消费,在更多意义上身份的认同是远远大于审美意义的。“时尚把社会时间观念引入到社会空间观念中来,以生活方式的新与旧来衡量一个人是站在社会的潮头还是落在社会潮流的后面。新的风格的引入总是以消解已经认同的等级区分的平衡为条件的。”[5]时尚的身体在今天业已成为身份的标识,作为社会交往符号的身体,不但其肉身之外的穿戴、装饰等人为附上去的那些东西很容易被认定为一个人文化身份的象征,就连一个人的高矮胖瘦甚至五官的比例也被社会学家精确估算成阶级品位的符码。所以说人们在进行身体消费时,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自然生理需要”的满足,而是更多地为了满足其文化心理的需要,借消费来展示自我的身份和价值,炫耀自己的财富和地位。当代大学生对某些新潮服饰进行象征意义的消费,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对美的追求,另一方面往往也是为了满足自己“身份个性”的追求,是自我个性的解放表达,消费过后会产生自尊、自足、自满的心情。当代大众传媒不断地推成出新,带着鲜明的“标新立异”倾向,它最能迎合大学生的个性追求与自我实现的愿望。因此,对时尚美的消费,同时也是在将极度期望张显自我的大学生们拉向欲望和身份满足的无止境消费中去。在调查中我们发现这些消费给经济来源主要还是依靠家长的大学生来说无疑是笔不小的经济负担。

(三)大学生身体审美改造中的同质化倾向

19世纪末西美尔就指出,现代生活最深层次的问题是由于个人在社会压力、传统习惯、外来文化、生活方式面前要求保持个人独立和个性差异而造成的。时尚,一方面看似“满足人们对差异性、变化、个体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则是对“既定模式的模仿”,时尚“只不过是我们众多寻求将社会一致化倾向与个性差异化意欲相结合的生命形式中的一个显著的例子而已”[6]。时尚追逐者追求个性的张扬,但是时尚的大众化特色和“普遍性原则”恰恰使个人淹没在普通大众之中,尤其在大众传媒的牵引之下,众多的模仿者也只不过是盲从者而已。这正如海德格尔所指出的那样:现代社会的一大弊端,便是把独一无二的“此在”消解成取平均值的“共在”。[7]“为紧跟时代潮流,面对风一般游踪不定的身体审美,不少思想尚未成熟的大学生根本来不及思考其内涵是否与自身相适宜,便匆忙踏上了跟风的快车,一窝蜂地去追求某种样式的美。他们在对时尚明星的模仿中,不断地试图塑造自我,然而这种塑造往往是徒劳的,在种种时尚实践的强力熏染下,常常成为时尚的附属和奴隶,很少有文化创新的自觉和独立反思的主动”。[8]

当代大学生身体审美困境的成因分析

当代大学生身审美面临着诸多困境,深入分析我们不难发现正是由于大众传媒、青少年的从众心理以及社会不平等的认同机制导致了这些误区及困境的产生。

(一)大众传媒的引导

当代视觉文化与传统文化在身体美的展示方面有许多不同。其中重要且明显的一个问题就是传统社会没有大众传媒,具有明显的地方文化的时空局限性,因此,传统社会的身体视觉范式是在封闭的、数量有限的结构中存在的。而当代视觉文化是一个传媒文化,大众传媒不仅仅传达信息,而且引导和重塑着文化,形成了独特的身体活动场所,身体审美的标准被推演为一个超越地区局限的跨文化的普遍观念,并且不断生产出数量惊人的各种身体形象范式。因此,当代身体审美标准具有一个复杂的参照系和统一标准的多种变形,这就丰富和拓展了身体审美标准的影响力。[9]现代媒体业已进入了一个高速发展的时代。在新的技术支撑体系下涌现出了以数字杂志、数字报纸、数字广播手机短信、移动电视、网络、数字电视、数字电影、触摸媒体等一系列媒体形态。这些新型媒体每天向我们传递着包罗万象的信息,在这些信息传递的过程当中,最常用到的素材之一便是人体,而且往往是年轻、美丽.有着完美外观的人体。现代杂志的封面上可以看到各式各样的美女帅哥,她们有着精心修饰过的面容和理想的身材比例;电影和电视里也尽是美女与帅哥的悲欢离合;各种新式的选美与选秀节目层出不穷。毫不夸张地说,我们进入了一个“美女经济的时代”,进入了一个“男色时代”,各种各样的美丽面庞与身体充斥着我们的视野,培养了数量庞大的外貌协会成员。这些对完美人体的传播和宣扬近年来似乎已经上升到了另一个高度,即愉悦、幸福和成功似乎只属于某些身材苗条、漂亮的年轻人。正是通过大众传媒的巨大影响力,社会的审美观念会不断地赋予当代大学生以各种理想的身体形态。从19世纪70年代前的人们以“丰满”为美,到盲目地崇拜、追求苗条是近30年来西方国家流行的一种时尚;从以往的男人阳刚为美到今天的“花样美男”,“动漫男”的流行;从去年流行的韩式长卷发到今年流行的短发小清新等等;大众传媒总是为了商业的需要一拔拔的制造流行时尚,让广大学子们产生身体焦虑,从而投入到一轮又一轮的身体审美改造中去。

(二)青年模仿和从众的行为和心理

由于当代大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特别急于模仿社会上那些正在流行的生活方式和行为方式,比较在意其他青年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趋向,以求得社会认同和自我认同,获得安全感,从而达到心理上的平衡。这种试图获得社会认同的“急于求成”的心理,使得他们竞相追求时尚美。他们期待通过追求时尚美的过程达到自我炫耀,将个体的本质力量彰显出来,尤其是将个体自身强劲的生命活力与独特的气质魅力显现出来,进而成就“卓尔不群”之姿,展示出自己作为个体的独一无二的个性存在。因此,作为时尚主体的当代大学生,他们对媒体保持高度的关注,唯恐由于不知道那些不断产生的新的文化“外部事件”而堕入落伍者的行列。然而,随着一个审美流行的缓慢消退,他们却又重新实践着新的时尚认同。一种时尚还未消亡,另一种时尚逐渐风靡。发生在前后两种时尚之问的竞争,加上传媒的双向推动,二者共同促成了时尚的快速消亡与更新。而这种消亡与更新成为时尚发展的最重要的推动力之一。正如乔治•齐美尔所说的:时尚的发展壮大导致的是它自己的死亡,因为它的发展壮大即它的广泛流行抵消了它的独特性。

(三)社会的不平等机制的影响

我们看到文明发展到现在,这似乎成了我们心中的一条准则。这也意味着社会更喜欢感性的美而不是实质的善。公众对道德上的善人和英雄是相当吝啬的,但对男女美人则极其慷慨。一个见义勇为者牺牲了自己的生命,其家人不要说得到社会足够的经济补偿,有时连一个虚幻的名誉都不易得到。但一个美女或美男,只要其美丽被社会认可,就意味着能获得大量的金钱,而无须任何理由,无须经过复杂的交换程序。长相好的人在学校表现较好,他们在学校里得到的帮助较多;在工作上,他们也得到较高的酬劳、有较高的职务,较快的升迁;在找对象时,他们也较能掌握主动权;在完全陌生的人当中,人家也会认为他们有趣、诚实、有德性,且成功。相反,形象丑陋者非但不获得社会同情,而且连谋求职业维持生计都极为艰难。这说明,浮华的肉欲美,已经取代了朴素的内在的善,成为了社会最重要的价值,决定了社会对当代身体改造整体上的认同乃至赞同,即使有种种怀疑和贬斥,其表达也很微妙,更不是理直气壮的彻底否定和激烈批判。在我们的调查问卷中,当问到“大学生对身体改造的原因”一问题时,大三、大四的学生中有43.3%的人选择了“为了就业”这一原因,也有38%的人表示相貌对自己的爱情是至关重要的。正是由于社会这个舞台对“演出者”的外貌提出了越来越多的要求,才架起了人们的欲望———选择整容或身体打造。当代身体审美既吸引人又排斥人,既“美丽”又虚幻。我们无法简单地将它全然拒绝,因为它毕竟在这个特定的年代具有其特定的审美功能和实践意义。但我们应该在合理性的范围之内审定其意义,更应该去反思它,反思作为时尚主体的当代青年大学生的身体审美问题。处于身体意识构建过程的大学生,不可避免地落入了消费社会的旋涡,从而使得自身的形体审美取向与身体消费有了千丝万缕而挥不断的联系。因此,引导大学生理性看待时尚、合理消费时尚、确立正确的身体审美观,并结合实际,指出大学生“身体正义”发展的方向,才是我们德育工作者应大力探索与思考的重要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