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5)23-0115-02

从上个世纪40年代计算机诞生以来,短短的几十年内,计算机信息技术给人类的发展带来的巨大的变化。由诞生到普及,计算机网络的应用给人类带来更大的发展潜力。而就我国目前的计算机使用情况来看,高校也已经基本普及计算机,我国也不乏全信息网络化的高校,这对于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和意义。在这种情况之下,高校计算机的辅助软件开发也成为计算机网络发展之中的重要内容。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设计思想应以应用性为主,应真正符合学校师生的使用需求,所以,在进行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之中,不仅要注意软件的操作性能,还要注重计算机软件的灵活性以及与高校课程与工作相结合的协调性,从而使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能够从根本上帮助高校课程学习以及日常工作。

1 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的意义

1.1 满足社会对教育的需求

由于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现在大多数的职业都已经普及计算机,各个行业的工作方式都趋于自动化和信息化。而在这种情况之下,各个行业对于人才的需求与要求也就逐渐提升,大多数的工作岗位都要求员工具备使用计算机的能力。所以高校的发展也应该与社会的发展相适应,尽量提升计算机的使用率,培养学生使用计算机的能力,从而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的操作水平。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也应提升速度。现代化的软件需要实时进行更新与维护,计算机辅助软件的更新速度比计算机网络的更新速度更加迅速。所以,高校应尽量提升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速度,并提升应用功能,从而在根本上加强计算机的使用效率。这对于高校培养全能型人才具有积极的意义。

1.2 实现科学发展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在任何事物发展的过程之中都不能脱离科学技术。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与更新就是依托科学技术来观察社会发展的重要途径。由于高校是进行高等教育的场所,其教学材料以及教学内容都需要进行及时更新,永远要以最为先进的内容来面对学生。但是目前高校教材的使用情况却并不理想,许多教材仍然是沿用几年之前的版本,没有进行更新,其中的内容已经与目前的发展水平相差甚远。这种情况时不利于高校发展与学生自身发展的。而开发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并对软件进行实时的更新与维护,将最新的内容融入到软件之中,这样不仅能够解决教材中存在的弊端,还可以改善学生的学习成果。

1.3 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更加具有针对性

高校学生对于课堂的态度普遍消极,其中也存在大量的不良现象,例如逃课,或者在课堂上做与学习无关的事情等等。学生不认真学习是高校教学中的通病。这种现象并没有有效的解决方法,如果对学生提出硬性的要求,就更加容易引起学生的逆反心理,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应将自交还给学生。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就具有针对性,在于针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学生对计算机辅助软件的适应性。所以,对于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极为重要。

2 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与利用

2.1 传统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模式

传统的计算机辅助软件设计模式具有多样性。而其中最为常见的应为培训类课程软件。课程软件使用的开发模型也具有多样性,在开发模型中最常用的应为ADDIE模型。ADDIR构建模型在由五个步骤组成,在软件的开发与设计正具有极强的灵活性,五个步骤分别为分析、设计、开发、实施以及评估。利用这五个步骤,在一定程度上提升软件设计与开发的灵活性。具体如下表。

2.2 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原则

计算机辅助软件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之中,应遵循三个原则。在进行软件开发时,不能只以软件的利用效率为主,应该更多地体现软件的人性化,从而在各个方面优化软件的实用性。

1)渐进性

在进行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过程中,首先,必须要注意渐进性。渐进性原则的意义在于,要坚持高校在教学过程之中的步骤性,不能一次性地将教学计划全部完成,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在软件计划的基础之内进行循序渐进地开发,避免学生在使用软件的过程中出现差错。

2) 探究性

软件的开发实际上就是一个探究的过程。所以,在这个探究的过程之中,必须要遵循探究性,以实践为主要方式。在进行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的过程之中,要以实践性为基础,加强对软件的利用效率,在使用的过程之中发现开发中的不足,从而改正。

3)灵活性

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原则就是灵活性原则。软件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有灵活性,在进行开发的过程之中,软件应根据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来进行适当地调节,而不是一成不变地由使用者去适应,若软件缺乏灵活性,即说明软件开发失败。

2.3 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

计算机软件的应用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其开发的成果。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对于学习的自主性,加强学习兴趣,对于高校学生的学习具有极大的帮助。计算机辅助软件不仅在提供基本的学习知识,还能够将学生的学习生活凝聚于一个系统之内,加强学生对于计算机辅助软件的使用能力,对于学生未来的职业生涯的构建也能够提供基础。

3 结束语

总而言之,对于高校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开发与应用是目前高校计算机网络建设中的重要内容,对计算机辅助软件的维护与优化也是在开发与应用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高校应提升对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的能力,从而提升计算机辅助软件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 王力军.高校体育教学中的计算机辅助软件开发与应用研究[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6(1).

[2] 赵慧.计算机辅助改善同伴关系心理素质教育软件开发与实验研究[D].重庆: 西南师范大学,2005.

[3] 罗云姣.我国普通高校体育专业体操术科CAI积件的初步开发研究[D].长沙: 湖南师范大学,2005.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范文第2篇

关键词: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重要应用;未来展望;发展现状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也要与时俱进,尤其是随着社会各项技术的不断发展,要求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应该不断更新,才能够满足社会的发展,实现IT行业的兴起和繁荣。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不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也能够真正的实现对社会经济科技的推动作用,因此未来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空间。

一、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现状及重要作用分析

首先,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进入了信息时代,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已经逐渐融入了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学习等各个方面,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能够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便利。总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支撑计算机行业的新发展。其次,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用的重要作用分析。通过进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不仅能够推动计算机行业的发展,也能够真正的推进信息化的改革,为我国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是计算机软件工程的核心工程,能够使得我国计算机网络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度,随着软件开发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快速发展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只有深入研究,才能在挑战和机遇面前不断前进。

二、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应用分析

当下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主要涉及到以下三方面的应用:第一,C语言技术。C语言作为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基础技术,起步相对较早,而且应用相对比较广泛,当下C语言技术已经越来越成熟,可以应用在多种操作系统当中。C语言的运算符包括的范围非常的大,不仅包括括号以及其他类型的运算处理,而且也能够具有较强的一致性,可以在不同的程序上进行C编程。第二,Java技术。Java技术的应用也非常的广泛,可以在跨平台应用软件中进行开发和使用,该项技术的特点是安全性比较强,而且具有很高的通用性。很多的计算机应用软件都能够通过Java技术来进行开发。Java技术不仅继承了C语言的核心技术,另外也能够改进C语言编程中存在的一些错误,进一步增加了垃圾回收器功能,从而减少了程序员为内存管理存在的困扰,同时Java的源代码编译可以在任何无格式的纯文本编辑器中进行操作,所以编辑起来比较的方便快捷,而且也已经发展成为一种主流的技术。第三,VB技术。VB技术也是由微软公司推出的一种软件编程语言,当下已经成为世界上使用最多的一种软件开发语言。VB不仅打破了传统的编程界面,而且可以实现图形可视化的操作界面,可以实现对各种企业软件的快速开发,比如,优化大师等相关软件。

三、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的未来展望分析

随着我国计算机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在不断的进步,其发展也呈现出了一定的趋势,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网络化和智能化并存。随着进入信息时代,互联网日益普及,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逐渐向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不仅能够满足人们之间的相互交流,而且也能够共享各种社会信息和推动网络社会的进步和发展,结合当下网络发展的趋势,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也应该为人们提供更加智能、快捷、优质的信息服务,推进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向智能化方向发展也已经成为一种不可逆转的趋势。所以经济软件开发技术应该逐渐向智能化方向推进,才能够满足计算机时代的发展需求,另外也能够在发展的过程当中把握好主方向,寻求新的发展空间获得更多的受众,实现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二,逐渐向开放性和融合性方向发展。随着我国进入网络信息时代,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应该逐渐向开放化方向发展,另外其软件源代码以及软件产品的设计都应该逐渐公开,并且采取标准化的设计方式,才能够实现互通、互享、互用。另外计算机软件开发时也应该注重向融合性的方向发展,比如可以将计算机软件开发技术与电气化自动化以及机械化技术相融合,才能够真正的提高计算机软件开发产业的整体水平,不仅能够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也能够造福于广大的用户,所以随着计算机网络的不断发展,计算机软件开发也应该向融合性方向发展,能够满足人们的日常生活所需,也能够结合客户的需求提供各种综合性的服务,才能够真正的满足时展,另外也使得自身获得长远的发展。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范文第3篇

 

该软件设计人性化,操作简单容易上手,图形绘制处理功能强大,具有良好的兼容能力,被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本文从CAD发展历程切入,简要分析其技术的基本原理特点,以及开发应用。

 

CAD是目前使用率最高的计算机绘图软件,其强大的功能,优良的兼容性,都使其在实际运用中给使用者提供了最好的感受。它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可以在目前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不断提升相应功能和性能,以给使用者更完美的体验。

 

一、CAD发展历程简述

 

CAD是Computer Aided Design的简称,在上世纪六十年代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提出。但限于当时硬件设施水平,只有美国通用汽车公司和波音汽车公司自主开发了交互式的绘图系统。直到上世纪七十年代,相关硬件设施水平不断提高,交互式绘图系统才在美国工业界逐步推广。

 

到了上世纪八十年代,在PC机迅速推广之后,其技术迎来了快速发展,甚至出现CAD系统专业开发公司。Autodesk公司开发的CAD系统因其可免费拷贝得到了业界的广泛使用,加之该系统具有一定开放性,促使该系统得以迅速升级,通过不断发展,才有了今天所使用的CAD。

 

我国CAD技术是在国外CAD平台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得到的,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各行各业对其技术的需求日益提升,国内众多开发商对该技术进行了二次开发,使其真正在国内得以普及。目前,国内技术开发商不仅在提供优秀的软件平台,更在积极推进国内CAD技术产业聚合,以期形成国产CAD联盟,为国内经济发展和技术升级作出重大贡献。

 

二、CAD基础技术简介

 

CAD作为辅助计算机绘图软件,在各行各业中均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诸如设计行业、制造行业、建筑行业等。CAD的技术基础主要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参数化造型,一类是变量化造型,这两种造型理论都是以实际数据作为约束条件的造型技术。

 

参数化造型技术是编程者提前设定几何图形的尺寸约束条件,以便使用者在造型过程中使用。几何图形所包含的所有尺寸参数,都可以用对应的坐标来表示,这些坐标还可以生产另外的几何图形。参数化造型有四个方面的特点,分别是全尺寸约束、基于特征、全数据相关和尺寸驱动设计。全尺寸约束主要是指参数化造型将图形尺寸和形状结合到一起,通过实际尺寸数据对图形形状形成进行控制。

 

基于特征主要是指将几何图形具有代表性的尺寸参数定设为特征,并将这些尺寸参数存储起来,作为可调参数以生成实体。尺寸驱动设计主要是指通过编辑图形的尺寸参数就可以起到改变图形形状的作用。全数据相关主要是指修改图形尺寸参数会导致图形其他尺寸全部更新。

 

变量化造型技术的基础是参数化造型,通过改进参数化造型而产生的设计思想。变量化造型保留了参数化造型的一部分设计特点,但在约束定义这方面做出了重要的改进。变量化造型技术将尺寸参数的约束条件进一步划分成形状条件约束和尺寸条件约束,消除了参数化造型单一尺寸约束所存在的缺陷。

 

三、CAD软件开发

 

1.CAD软件开发的必要性

 

随着该技术普及,各行各业对专业性CAD软件的需求也在与日俱增。虽然现在有许多不同类别的CAD软件,但是大部分都是通用型的CAD软件,缺少一些专业领域的技术支持,给该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定阻碍。不仅如此,在使用通用性软件时,经常会遇到一些不便之处,比如一些专业曲线的绘制、常用机械零件的绘制以及一些标准参数设计公式的查询运用等,在通用软件中这些功能都比较缺乏。因此,根据不同行业的不同需要,在现有的技术基础上,对其进行二次开发,扩充其功能的覆盖范围,使其更具有针对性,是十分必要的。

 

2.CAD软件开发内容及要求

 

开发CAD技术应该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根据设计任务和功能要求编写各种用户自定义函数、设计人机交互界面和建立所需的数据图块文件库,并形成若干类型文件;二是根据使用者的要求建立更人性化的管理菜单MNU,这可以在CAD原菜单的基础上根据使用者所需加入相应内容,甚至还可以直接添加相应的菜单文件,然后通过交互方式添加到该系统中;三是为了方便CAD软件系统进行初始化操作,可以在ACAD.LSP等文件中加入一些优化内容。

 

CAD开发要满足几个基本要求,一是正确性,满足相关功能要求,结果正确。二是可靠性,软件运行状态优良,容错率高。三是完整性,相关程序和文档资料齐全。四是实用性,软件界面设计要便于操作。五是可维护性,能够简便地修改软件程序以及功能部分扩充。

 

3.CAD开发手段

 

由于软件类型较多,这里以Auto CAD为例进行分析。对其进行二次开发,主要使用的工具有Visual Lisp、VBA、ADS、ObjectARX和API等。

 

Visual Lisp是lisp的延伸与拓展,是Lisp语言的可视化开发技术,该技术使Lisp开发工具得到了质的提升。其主要有以下特点。一是能够兼容lisp。二是其开发环境是可视化的。三是能够面向对象特性。四是其具有即插即用的模块。五是能够把lisp的信息源代码编译成可读二进制代码,也能够编译成ObjectARX应用程序,使系统的效率更高。五是能够保护源程序代码,是系统安全性更高。

 

VBA被集成到CAD中,其不仅为使用者访问CAD系统框架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手段,也给开发者开发CAD系统创造了新的模式。ActiveX自动化结合对象模型存在于CAD2000以上版本和VBA中,是一种定制CAD系统模型构架的全新方式。借由VBA技术,使用者不但可以通过操作CAD系统控制ActiveX等应用程序,而且可以在这些程序之间形成互易活动。

 

ADS的全称是Auto CAD Development System,其是CAD的C语言开发系统。ADS的本质是利用使用者所熟知的各类C语言编译方式,将CAD中的程序目标库及源文件编译成可执行的文件,并且在CAD环境下实现运行。简单来说,ADS程序就是可以在CAD环境中直接运行的可执行型的文件。由于ADS采用了结构化的编程模式,因此不仅具备了高强度的数据处理能力,而且运行速度很快。

 

ObjectARX是一种以C++为编程语言的开发工具,其编程原理就是面向对象,并且可以和CAD系统形成交互的开发环境,使用者能够按照自身实际需要进行应用程序开发,其已经成为CAD开发的有效工具。在CAD系统文件中并没有包含ObjectARX,使用者可以根据需要到相关网站下载。ObjectARX 最初版本是针对CAD2000推出的,该版本能够对CAD相关事物进行面向对象的先进的设计和开发,所开发出的相关应用程序具有集成度高、稳定性好和运行速度快等特点。

 

四、CAD技术实际开发应用

 

1.开发CAD菜单实现图块管理

 

在日常的绘图过程中,一般会累积许多图块文件,这些图块文件如果只是随意的存放在硬盘上,要使用时会难以及时找到。如果在CAD菜单中作相应的开发,加入图块管理的功能,则可解决这一问题。下面以Auto CAD软件为例,分析这一功能的应用实现。

 

首先,需要明确CAD的菜单结构和类型。在CAD软件中,一般包括了屏幕菜单、图标菜单、按钮菜单、下拉菜单和辅助菜单等类别,这些菜单的功能一般由相关文件acad.mns和acad.mnu来进行定义。其中acad.mnu是文本文件,可以用任意的文本处理软件来修改编辑,其在编译后的文件是acad.mnx。菜单文件使用竖形结构,一般由20个单节构成,菜单节的起始是菜单节名,在之下还有子菜单节,子菜单节的起始是子菜单节名,子菜单节名可以根据使用者需要指定,但是各子菜单节名不可重复。

 

其次,是建立图标菜单。建立图标菜单通过四个步骤完成,第一,是把相关图块资料整理编辑做成幻灯片。第二,是用slidelib.exe程序把前一步编辑的幻灯片整理成库。第三,是编辑acad.mnu文件中的相应图片。第四,是在屏幕菜单或下拉菜单中添加新建的图标菜单或者建立lisp调用程序。

 

2.CAD软件与其他应用程序集成应用研究

 

这里还是以Auto CAD软件为例进行分析。在R14中通过ActiveX Automation技术,就可以让使用者借由可视化的编程工具对CAD系统进行深度开发,可以有效提升工作效率。相关应用程序能够通过该技术对暴露CAD中的各级对象进行操作,进一步控制CAD系统相关工作。各级CAD对象都具有不同的对应方法和特性,通过各级对象的对应方法能够对相应对象进行部分操作。

 

比如,要在CAD系统中实现块的统计,并以详细图标的形式表达,就可以利用该技术来实现。首先,可以运用Get Object函数连接到Excel表格处理软件;其次,在Excel处理软件中激活Sheet 1页面并使其成为当前页面;再次在CAD中找出所需统计的块,并将相关信息保存到Sheet 1页面上;接着,对CAD数据库进行全面搜索,统计所需相关块的数量;最后,在Sheet 1页面进行编制,并生成相应图表。

 

结束语

 

CAD软件虽然类型众多,但其基本技术原理大致相同,数据编辑接口也是广泛通用的几种模式。该软件是一个开放的平台,因此需要各方不断努力,对其技术进行深度开发,使该软件能够应用于各个不同的专业领域。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范文第4篇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流程;需求分析

中图分类号:TP311.5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而计算机之所以能够满足不同领域的需要,就是由于应用软件的存在,人们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针对性的开发具有相应功能的软件,由于计算机软件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的效率,因此每个国家都很重视自身软件的开况。我国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经济和科技的起步较晚,在计算机等领域,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具有一定的差距,虽然经过了三十多年改革开放的发展,我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和科技上,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计算机应用软件的核心技术,还是主要掌握在国外的一些软件公司手中。

1 我国计算机软件开发的现状

1.1 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意义

由于计算机能够自行的处理任务,只要按照一定的计算机语言,编写相应的应用程序,计算机就会按照程序来执行,与传统的人工处理问题相比,处理的效率很高,而且很少会出现错误,在这种背景下,计算机刚出现,就受到了人们的重视,虽然受到当时技术条件的限制,计算机的体积和性能较差,但是很多学者相信,计算机一定会得到普及应用。实践证明了这些人的观点,随着晶体管和集成电路的出现,在减少了计算机体积的同时,极大的提高率其性能,使其能够处理更加复杂的任务,计算机语言的发展,也为软件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近些年计算机软件开发工作得到了极大的发展。现在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如财务处理中,相关财务软件的使用,极大的提高了计算机的效率,同时降低错误的几率,各个行业几乎都可以找到相应的软件,甚至可以说现代化的办公,就是建立在计算机的基础上,一些企业已经提出了无纸化办公的理念,由此可以看出,计算机软件的重要性,应用软件的开发,可以直接决定软件的工作情况。

1.2 影响计算机软件开发的因素

现在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已经形成了一门单独的学科,很多高校中都开设了这门课程,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软件开发人才,但是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受到我国教育水平的限制,我国高校培养的人才素质较低,本科毕业生很难完成高难度的软件开发工作,这些人在进入到企业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培训,才能够达到企业要求的标准,因此人员自身的素质,是影响软件开发的重要因素。其次就是软件的开发流程,随着计算机性能的提高,能够处理的任务越来越复杂,应用软件自身也变得非常复杂,单独一个人很难完成开发工作,通常需要多个人来配合,完成相应的编写工作,虽然现在的高级语言,可以将软件分成多个模块,根据人员的不同,负责相应的模块即可。但是在各个模块编写完成后,需要组合成一个完整的程序,如果开发人员之间的契合度较低,那么软件运行的情况必然较差,甚至会出现一些漏洞和错误,导致软件无法正常运行,如果能够根据软件开发的实际情况,针对性的制定一个方案,然后严格的安装开发流程进行,那么就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

1.3 我国计算机软件的开况

通过实际的调查可以知道,我国计算机应用软件开发的情况较差,但是在计算机刚兴起时,我国也出现过一些大型的软件公司,并开发了一些成功的软件,而在盗版市场的打压下,这些产品无法产生足够的利润,最后这些软件公司也破产了,这种现象在发展中国家很常见,如果控制不佳,就会导致整个软件行业的低迷。对于这种现象,处理最好的就是印度,其在计算机软件发展的初期,遇到了与我国相同的问题,就是盗版市场的扩张,但是在政府强有力的政策,以及公民自身意识的基础上,盗版市场很快得到了控制,使其迅速的成为了软件强国,现在已经是软件外包大国。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政府部门已经意识到了软件开发的重要性,并扶持一些本土的软件公司,盗版市场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是市面上流行的软件,大多还是从国外引进的,尤其是一些大型的应用软件,甚至还没有进行汉化,只能使用英文版本,这显然与我国经济实力不符。

2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开发流程

2.1 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

作为软件开发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需求分析的好坏,能够直接影响软件的开况,通常情况下,要根据需求分析的内容,进行软件的概要设计,结合软件功能的需求情况,设计出程序的流程图,如果采用C语言等高级语言进行编写,还要设计出每个模块的功能等。从整体上来说,概要设计就是给出一个程序的框架,后续的软件开发工作,都要建立在这个框架的基础上,由此可以看出,这个框架不仅可以决定程序的功能,还能够影响程序的运行效率,在计算机软件程序开发中,要想实现特定的功能,可以采用多个语句和逻辑关系来实现,但是不同的语句和逻辑关系,会对软件造成一定的影响。随着软件自身越来越复杂,如何编写出简洁没有漏洞的程序,是每个开发人员所追求的,而逻辑关系上的最简化,显然要在概要设计阶段实现,只有在概要设计时,保持一个清晰的思路,在程序流程图设计完成后,多方位的进行审核,不断的对逻辑关系进行简化,最后给出一个科学、合理的逻辑关系。

2.2 详细设计和编码

在需求分析与概要设计完成后,就要进行具体的程序编写工作,在这个阶段中,首先要选取计算机语言,经过了多年的发展,计算机高级语言的出现,极大的提高了开发的效率,人们根据软件开发的实际需要,针对性的研究了多种计算机语言,如常见的C语言、JAVA等,甚至出现了VB和VF等可视化编程软件,即使没有任何的专业知识,也可以完成简单软件的开发。在实际的编码之前,应该进行详细的设计,在已有框架的基础上,按照特定的逻辑关系,将软件要实现的功能设计出来,这样就可以根据这个详细设计,进行具体的编码,目前使用最大的计算机语言是C语言,由于这种语言模块的形式,以及语句容易理解,因此非常适合开发和维护,非常受到开发人员的欢迎。通过实际的调查发现,每个开发人员都具有一定的习惯,由于每个功能都可以采用多种形式来表达,因此软件开发具有很大的开放性,相应的经验越多,那么开发出来的软件越好,由于开发人员自身的素质,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软件开发的情况,所以人们都希望找一些大型的软件公司,来开发自己需求的产品。

2.3 测试和验收

在软件程序编写完成后,开发人员要进行相应的测试,观察软件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效果,通常情况下,软件测试就是输入一些随机的数据,然后看结果是否符合要求,为了最大程度上确保软件功能的准确性,都会选择多组随机数据,然后配合一些特殊的参数,如果得出的结果与软件的功能相符,就算通过了相应的测试。近些年随着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发展,人们也开发一些专门测试软件的程序,但是受到目前技术水平的限制,测试软件的使用具有很大的局限性,首先就是一个测试软件,只能对一个类别的软件进行检测,而且测试的结果只能作为参考,准确率还有待提高,无论如何,这种软件测试的方式,标志着未来程序检测的一个方向。开发的软件在通过检测后,就要交付需求方使用,为了确保软件能够满足实际使用的需要,需求方还会进行一定的验收,由于验收方的要求通常比较严格,但是验收的方式,基本与测试的方法类似,都是采用输入参数的方式,只是输入的数据较多,进一步确保软件功能的准确性。

3 计算机应用软件的需求分析

3.1 需求分析的意义

在计算机出现的早期,应用软件的概念比较模糊,计算机语言还处于机器语言阶段,计算机软件的使用也受到一定的限制,程序在编写完成后,无法储存到计算机中,每次要想使用该功能的程序,都要进行相应的编写,随着磁盘等外部存储器的出现,人们将这些编写好的程序储存到磁盘中,这样在需要使用时,只要读取其中存储的数据即可。由此可以看出,当时软件程序的编写,没有一定的目的性,很多程序开发人员,都是根据自己的兴趣,来进行软件的开发,但是随着软件行业的发展,不同用户对于计算机的需求存在一定的差异,因此一些用户向软件公司提出了具体的需求,希望软件公司能够按照自己的要求,来进行相应软件的开发。这种模式已经成为现在软件开发的主要模式,而用户与软件公司交流的过程,就是需求分析的过程,对于用户来书,需求分析是表达自己需要的方式,对于软件公司来说,需求分析是自己得到软件开发任务的过程,因此需求分析对于双方来说,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3.2 需求分析的过程

在实际的需求分析过程中,用户和软件公司都要排出相应的人员,进行具体的交流和沟通,由于用户的专业素质较低,只能按照实际功能的需要,来提出一些功能上的需求,而软件公司的人员,可以根据用户的需求,从专业软件开发的角度,对能够实现这个功能进行简单的判定,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软件界面等环节中,拿出实际的案例给客户演示。由于需求分析人员与开发人员不同,虽然在需求分析的过程中,相应的人员会尽量的将客户要求几率,但是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开发人员很可能会在理解上出现偏差,导致软件功能存在一定的差异,导致程序开发的失败,甚至重新进行软件的开发,要想解决这个问题,必须重视需求分析的每个环节。

4 结束语

通过全文的分析可以知道,现在计算机已经得到了普及应用,而软件是主要的应用方式,由于软件开发的情况,能够直接影响软件工作的效率,因此各个国家都很重视软件开发的研究,但是受到特殊的历史因素影响,与印度、韩国以及一些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软件开发的水平较低,要想从根本上解决这个问题,必须对软件开发流程以及需求分析等重点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

参考文献:

[1]朱寅非.浅析软件开发项目中的需求分析[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6(04):84-86.

[2]张太武,刘珊艳.UML在系统需求分析中的应用[J].长江大学学报(自科版)医学卷,2006(01):66-68+109.

[3]王得燕,李萍.基于软件项目开发流程的软件综合实训室设计[J].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76-78.

计算机软件开发与应用范文第5篇

(北京林业大学 信息学院,北京100083)

摘要:针对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中的问题,分析北京林业大学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际情况,充分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确定了计算机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在此基础上提出了“1+2+4”人才培养理念,创建了“一体两翼”的核心课程体系,构建了“4层1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

关键词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践教学

基金项目:北京高等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立项项目“以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的应用型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改革与教学资源建设”。

第一作者简介:陈志泊,男,教授,研究方向为物联网技术,数据库技术,email:zhibo@bjfu.edu.cn。

0 引言

在高等教育大众化过程中,我国逐渐建立起培养学术型人才、应用型人才和技能型人才的高等教育分类办学体制。这就要求普通高等学校需要根据自身的特点来培养不同的专业人才。2007年以来,我们借鉴国内外高校的人才培养经验,对本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了长期的探索和实践,根据生源、办学条件等具体情况,结合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1]和《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2],综合我校及国内同类院校的实际情况,经过多次调研和研讨,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应用型[3]。我们从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等各方面进行了研究,充分挖掘自身的特点和优势,逐步形成了自身的办学特色,探索出适于我校计算机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为农林类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建设提供了经验和范例。

1 创新性地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

紧紧围绕如何培养应用型人才、提高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问题,在研究和分析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能力、规格的基础上,提出了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核心能力是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在此基础上,立足本校特色,创新性地提出了符合市场对计算机专业人才需求的、以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的、以“严、宽、能、高”为导向的应用型人才培养理念。“严”——严谨教学、严格管理;“宽”——宽培养途径,从课内实验实习实践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各种国内外竞赛、公司实习等多途径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能”——突出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高”——高质量应用型人才。

2 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的改革

2.1 提出“1+2+4”人才培养模式

通过调查和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我校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目标和定位,提出了“1+2+4”人才培养模式,即1个核心——培养学生的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2条编程主线——“CC++Windows应用程序设计”和“JavaJava高级技术”,4个训练途径——课内实验实习实践训练、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各种国内外竞赛和公司实习,如图1所示。

2.2 创建“一体两翼”的课程体系,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创建了“一体两翼”的计算机专业课程体系,如图2所示。

围绕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的提高,根据市场需求,科学合理地设计相应课程的核心知识点和具体内容与要求,从而确立相应的教学大纲。

在知识点的取舍上,坚持了以下几个主要原则,①要符合计算机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目标、特色和要求,②要紧密结合IT时代要求和市场需求,全面贯彻研究初期提出的2条编程主线的思想;③各个课程侧重点相互补充,课程间有很好的衔接性和延续性,并注重提高学生的编程能力。这样,课程核心内容既重视了传统内容,又兼顾了市场方面的需求,也为后续课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而形成了以提高学生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能力为主线的核心课程体系和知识体系,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图3给出了计算机专业核心课程体系结构示意图。

2.3 构建“4层1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1)构建“4层1纵”的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全方位锻炼学生。

针对应用型本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的要求,结合教学大纲的内容要求,建立起完整的“4层1纵”的实验教学架构,即形成基本工具层(C/C++、Java)、基础实验技能培养+应用性(基础实践教学层)、综合性实验技能培养(综合实践教学层)+研究性实验技术培养(创新实践教学层)4层的实践教学体系。1纵即实践教学方法贯彻整个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立体化实践教学体系如图4所示,并在教学中得到了实际应用,起到明显的教学效果。

(2)大力推进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建设一流实验示范中心。

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重在实践,锻炼编程能力。因此校内要加强实验室的建设,目前已有计算机组成原理实验室、嵌入式系统实验室、软件工程实验室、计算机网络实验室,从而进一步加强学生综合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进行实际操作技能的训练[3]。2007年建设了“计算机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在校内实验室的基础上,根据专业特点,有重点地选择一批基础好、设备先进的企业作为实习基地,与多家软件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3)构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引领的科研训练体系。

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必须锻炼他们的编程能力和软件开发能力。因此以科研项目和竞赛为载体,构建了学生自主选择和教师引领的科研训练体系。从大一开始,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参与到各种形式的科研训练项目和竞赛中。例如参加教师的实际科研项目、组成编程兴趣小组、申请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参加各种竞赛等方式,多方位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4)改革实践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注重实践教学过程的设计与实施,设计并实践了问题导向的实践教学方法,注重提出问题、确定研究路线、文献阅读、解决问题的4个基本环节的训练,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锻炼学生的综合能力。

3 积极探索教学方法和模式,建设精品课程,多方位优化教学过程,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3.1 提出并实践了“即教—即学—即用—再学—再用”的教、学、用联动的教学模式

对于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类课程采用在机房上课的教学方法,改变了以往的理论教学与实验课脱节的现象,达到“即教—即学—即用”,边学边练,易于学生掌握编程技巧,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并在后续的算法类课程中再一次巩固已学过的编程知识,进行“再学—再用”。这种“即教—即学—即用—再学—再用”的程序设计与软件开发类课程教学模式有效地解决了“学用”脱节的问题,全面提升学生实际动手能力。

3.2 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革新,增加现代教育手段

(1)课堂教学。

充分利用多媒体、录像片、动画片、课件等手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实现抽象理论形象化、复杂算法动画化、数据处理可视化。并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案例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互动式教学法、实例法等多种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2)网络教学。

利用精品课网站、QQ群、飞信等网络手段,与学生充分交流,为同学们课后复习、开阔眼界起到极大的作用。

3.3 实现了“即练(考)——即判——即测”的训练和考核模式,杜绝程序抄袭行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及其相关专业的教学实践中,学生实践动手能力是衡量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但是存在着学生之间作业、作品抄袭等现象,这种现象降低了教学质量,阻碍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之间的公平竞争。因此自主研发了在线评判平台和程序克隆多角度检测系统,实现了“即练(考)——即判——即测”的训练和考核模式,有效检测各种抄袭行为,杜绝程序抄袭现象,切实提高了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

3.4 建设精品课网站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语言、Java语言、数据结构A和软件工程被评为校级精品课程,各精品课程网站大都建设完毕,并投入使用。学生可以利用这些网络教学资源课下预习、复习、自测、与教师交流,对所学的知识进行巩固。

4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优秀教学团队

4.1 通过招聘教师,扩大师资队伍,实行“导师制”,培养新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

近5年来,我校接收了6名博士毕业生,全部来自国家重点高校,为教师队伍注入了新鲜血液。为了使新教师尽早熟悉教学环境和科研环境,为新教师配置一名经验丰富、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作为其导师。导师除了负责指导新教师的整个教学环节,还要负责新教师的科研启动。以这种“老带新”、传、帮、带的方式迅速提高新教师的教学水平和科研水平。实践证明,导师制的实施取得了显著的成果,2007年以后计算机专业的新进教师都获得了我校新进教师科研启动资金的资助。

4.2 鼓励教师参加国内外交流和培训,提升自身的教学和学术水平

鼓励在职教师到国内外一流大学做访问学者,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和科研能力;大力支持他们参加各级学术会议及研修班;支持专业骨干教师参与企业进修,与相关企业进行合作、交流和学习。

4.3 以明确的奖励制度提高教学水平

对各种教学成果奖、出版规划教材、教学评价优秀者等教学成果有明确的激励制度。严格教学管理,狠抓教学质量。坚持教学督学及听课制度和学生评价制度;定期召开学生座谈会,听取学生反馈意见。

4.4 加强教材建设,为专业建设和人才培养服务

教材已成为培养学生应用能力的一个瓶颈[4],因为计算机类教材总是滞后于当今技术发展,必须不断进行教材建设。因此鼓励教师围绕课题研究内容,积极编写配套教材,物化改革成果,并推广使用。近5年来出版教材7部, “十二五”部级规划教材1部,北京高等教育精品教材1部。

通过以上措施,不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成果突出。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1人,校级家骐云龙青年教师教学优秀奖4人;近5年来,主持的北京市教改课题1项,校级教改课题14项。

目前计算机专业教师21人,其中教授2人,副教授8人,讲师11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18人,在读博士1人。45岁以上教师3人,45岁以下教师18人。可见计算机专业已经形成一支以具有博士学位的中青年教师为主的师资队伍和科研力量。

5 通过改革,培养了一批优秀的应用型人才,学生就业竞争力明显提高

教学改革成果显著,学生积极承担校级、北京市和国家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备战竞赛训练,大大激发了创新思维和灵感。近5年来,学生参加ACM国际大学生程序设计大赛5项获得铜奖;MCM大赛1项获得Honorable Mention奖;学生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全国软件专业人才设计与开发大赛”,在北京赛区本科组16人次获一等奖,36人次获二等奖,33人次获三等奖;在全国总决赛中,2人次获二等奖,9人次获三等奖;在全国软件人才设计与创业大赛——软件创业团队赛获全国总决赛三等奖1项;在“北斗杯”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有4人次获得二等奖,2人次获得三等奖;在2013年华北5省计算机应用大赛中,有4人次获得一等奖。学生参加部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8项,北京市大学生科学研究与创业行动项目6项,北京林业大学大学生科研训练项目26项。

6 结语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是一项开创性、探索性的工作,必须要有与时俱进的精神,走特色化教育道路[5]。我们要以社会需求为准则,以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精神为指导,结合自身的办学特点和优势资源,继续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不断提高师资队伍教学和科研水平,积极探索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创新,继续走校企合作道路,加强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训练,以培养出更多合格的计算机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公共核心知识体系与课程[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2] 教育部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学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与规范[M]. 北京: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8.

[3] 张丽, 杨怀卿. 本科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建设探索[J]. 中国农业教育, 2005(4): 58-59.

[4] 陈志泊, 张海燕. 计算机专业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J]. 计算机教育, 2010(5): 64-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