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1篇

关键词:高职院校;程序设计;教学改革;相关性分析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B

计算机软件(程序)是使计算机系统发挥强大功能的灵魂,掌握了程序设计就可以了解程序的运作方式,帮助解决软件在使用中所出现的问题,因此,“程序设计”也就成为各高职院校绝大多数专业必学的一门技术基础课。但是,由于课程本身概念抽象、不易记忆、枯燥无味,再加上高职学生生源复杂,综合素质不一等因素,课程的教学效果并不理想。

本文所引用的数据来源于一所民办性质的高职学院,虽不能以偏概全,却也可以让我们看到课程教学的一些现状,促使我们对课程进行不断地改革探索和调整。

1“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的现状

早在1997年,教育部高教司的“155号文件”中,就明确提出了对大学生进行计算机教育的内容和目标,制定了非计算机专业三层次教育的思想模式。目前高职计算机教育也是遵循这一模式。全国高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在“中国高职院校计算机教育课程体系2007”(CVC2007)中,将它描述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面向各个专业的学生,课程为“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第二阶段面向各大专业,侧重服务于专业教学的程序设计类技术课程,如“高级程序设计语言”或“数据库与程序设计”等;第三阶段为应用于专业和职业的计算机技术课程。

在进入第二层次开始学习程序设计类技术课程时,各高职院校基本上还是沿袭传统的教学模式:即用一种高级语言(如C、VB或者VFP)的书做教材,以这种语言自身的语句体系为脉络展开教学,详细地讲解语句、语法甚至一些细节内容,学生学习一个语句就做一些与该语句有关的习题。学习过程中学生积极性低,难于动手,时常课程学完了可编程水平、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还是没有得到提高,收获甚微。并且,就课程本身的考核成绩来说,也都不太理想,有时候教师不得不采用将考试成绩“开平方根乘以10”的办法来提高成绩。

2009年春季学期,本人在开设的“从问题到程序”选修课里对来自于全院各专业的80名学生进行了摸底测试,并对其中刚刚学完C语言的08级相关专业50名学生的成绩进行了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高分只有56分,平均分只有30.4分,可以说成绩相当不理想。表1是某高职学院近三年来参加全国计算机等级二级考试(C、VB、VFP)的成绩汇总表。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是一门以掌握程序设计语言为内容的考试,考试方法简单,题目愈出愈偏,难以真正体现出“程序设计”课程重实践应用的特点,因而不能拿它作为衡量课程教学效果的标准。但正是由于它教考分离、统一标准的测试方式,却能比较客观地反映出一些问题。

虽然一所学校的成绩不能代表整体教学的情况,但从这些较低的成绩与通过率上还是反映出“程序设计”课程教学现状的严峻形势。

2产生问题的主要原因

2.1课程本身的问题

对于我们高职学生来说,难学的课程通常是诸如“数学”等概念抽象、逻辑性强的课程,像Photoshop等直观形象的课程,教学效果较好。而程序设计类的课程,和数学一样,几乎都有自己的一套封闭的名词术语和运行机制,其抽象的特征使课程既难教也难学。

学生学习C语言,一般在刚开始的“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时就出现了问题。“数的定长表示”、“变量”等与他们高中所学知识的相异,“数据类型”、“运算符”、“算法”等复杂抽象的概念与繁多的规则,使他们望而生畏。如果前面简单的小程序写不出做不对,学生对后面的内容就更无从下手,从而增加了挫折感,削弱了积极性,产生抵触情绪及排斥心理,更有甚者放弃了对课程的学习。

2.2学生本身的问题

“数学、英语成绩不好”是很多高职学生为学不好程序设计找出的理由。计算机科学是数学的一个分支,数学基础好的人,能较容易地理解算法的精髓,并可能写出时间与空间复杂度都有明显改善的算法。但对于高职课程教学来讲,强调的是入门,要求的只是学习基本的程序设计思想,逐步培养学生的算法思维,养成良好的编程习惯,因而对数学及英语的要求其实并不高。作者对上述选修课班级同学的高考成绩与C语言摸底成绩进行了相关性分析,如表2所示。

以上分析的样本单位数为50,显著性水平为5%时的相关系数临界值为0.28,表明分析结果符合显著性检验。

依照统计学上的相关性分析理论,表明“程序设计”课程成绩与同学们的数学、英语成绩关系并不大,而与能体现学习习惯及自觉性的总成绩有显著相关。较低的高考成绩说明他们是应试教育的“失败者”,入学时或多或少都存在着求知欲减弱、学习热情降低的情况,甚至有部分同学还抱着来学校混几年的思想;另外,刚刚从中学的应试教育进入到高职的应用型、技能型职业教育,许多学生对新的学习方式、方法都不知所措,就更加重了他们的失落、自卑、茫然、厌学等消极情绪。

2.3教学方式的问题

很多学生在初学程序设计的时候,不能足够重视编程实践,在看懂了书上例题做了几道习题后,就以为掌握了相关知识。其实对于程序设计入门来说,最重要的是逐步培养用程序设计语言思考和表达的能力。对于这一点的缺失,我们教师的教育和教学方法也难辞其咎。很多教师在“程序设计”教学时多以教授语法为主,就题解题编程的现象普遍存在,没有引导学生如何合理规范地使用语言,更重要的是没有教授学生学习程序设计的一些原理,没有告诉他们判断程序实现优劣的正确标准。这些问题不仅仅是一名教师的教学水平问题,同时也是一所学校的教育制度与教育理念的问题。此外,也确实有一些老师自身的程序设计水平有限,自己也只知道一些语法,只会写应付书本习题的代码,难以引导学生认识和追求真正的程序设计。

3解决的办法与措施

3.1分模块教学,改革“程序设计”课程体系

就像谭浩强教授在《C程序设计》里所定义的那样,程序是由算法、数据结构、程序设计方法与语言工具和环境4个部分所组成,我们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也应包括这4个方面的内容。但是,“程序设计”课程一般只有64学时,并还有逐步减少的趋势。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要在这64学时内保质保量地完成教学任务是非常困难的,并且效果也难以保证。因而我们应改革现有教学体系,将其内容按模块进行划分,分阶段实施,以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

不管“程序设计”课程选用什么样的计算机语言,我们都可以将它分为3个模块,第一个模块可称为“程序设计语言基础”大模块,主要包括程序设计语言的基本概念、基本要素(如变量、数据类型、表达式、语句与控制结构、程序书写规范等)以及输入/输出格式等内容;第二个模块是程序设计语言的主体(如函数、数组、指针等);第三个模块是程序设计应用,主要为综合编程实训及高级编程应用(如结构体、共用体等)。在教学时,3个模块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来实施。第一个阶段在大一上的后半学期开设“程序设计基础”课程,教学内容可选用简化的C语言作为“过程设计语言(PDL)”,精简第一模块的内容,增加程序设计思想、编程方法等内容,教学时淡化语言本体,强调程序设计思想的学习,使学生快速建立程序设计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基本程序设计能力,了解程序设计语言的作用和差异,养成良好编程习惯;第二阶段就是以某种高级语言为主体的“程序设计”课程,教学重点为第二模块的内容,时间在大一下学期;第三阶段就是以第三个模块为主要内容的项目程序设计综合实训,可安排在大二上学期用一周的时间完成。

3.2把握课程特点,改革传统教学模式

“程序设计”是一门有着自己鲜明特点的课程,它强调逻辑分析,注重创造和灵活的表达,实践性非常强。传统教学模式是按照“提出概念――解释概念――举例说明”三部曲来进行的。高职教育的特点决定了计算机教育应当以应用为主、理论为辅。如过分强调语法规则只会将高职学生带入歧途,这样的教学结果往往是学生写程序时不知如何下手。因而,我们必须把握课程自身及教学对象的特点,改革传统教育模式,采取“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归纳提高”的新三部曲,直接面向应用,按应用需要组织课程,从问题的需求引导知识的讲授,让学生了解从“问题”到“程序”的渐进转化过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变主动学习,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实现我们的教学目标。

3.3采用案例教学,改变传统教学方式

传统教学方法所采用的“先理论,后实际;先抽象,后具体”教学方式,加重了概念抽象复杂、内容枯燥乏味的“程序设计”课程学习难度。计算机语言并不是不强调概念,但过分强调只能起到事倍功半的作用。现代学生的感性接受能力一般都很强,因此我们可采用案例教学,改变传统教育方式,实施“先实际,后理论;先具体,后抽象;先个别,后一般”的新教学方式,这是符合课程教学特点和高职学生认知规律的。

事实上,绝大多数的“程序设计”概念与知识都是要用到程序中去的,因而我们可以用程序去演示这些知识点的作用和含义,就像我们做物理试验去演示一个物理现象一样,“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就会由抽象变得形象,促进学生理解与掌握。在选择编程实例时,也应注重题目的趣味性,将“穷举算法”、“多重循环”、“回推递归”等理论知识溶入所举的趣味性案例中。还应鼓励学生在生活、学习中自己找题来做,适时开设小课题研究、征集一些各学科应用计算机解决的典型案例。充分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和热情,将学到的理论知识和现实生活实际问题紧密结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增加他们的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4结语

“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是一个广泛而深远的工作,对计算机教育工作者来说,它是值得不断探讨的课题。我们应从高职教育的特点入手,以职业需求为目标,制定确实可行的培养方案,以学生为中心,按模块分阶段循序渐进地组织教学。在实施过程中,采用案例教学方式,加大实践教育环节,注重学生自信心及独立思维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2篇

关键词:高职;Java;教学改革;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16)13-0148-02

1 概述

当今社会IT界竞争日益激烈,IT企业对软件人才能力需求的加剧。而现在大多的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是以应用型人才的培养为主要目标的。所谓应用型人才,就是把成熟的技术和理论应用到实际的生产、生活中的技能型人才,即拥有很强的动手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人才。

Java语言本身所具备的面向对象、与平台无关、多线程、异常机制、安全稳定等优点,以及其基于J2EE的企业级应用的大规模开发和基于J2ME的嵌入式应用程序的开发,使其已经成为当今企业的主流开发程序设计语言之一。学习和掌握Java语言无疑会带来更多的机遇。因此,几乎所有高校尤其是职业院校都竞相开设了《Java程序设计》等相关课程。本文主要结合笔者几年来的教学实践经验,对职业学院Java程序设计课程的教学方法谈几点自己的看法。。

2 Java程序设计课程教学探讨

2.1课程设计思想

Java程序设计基于标准Java语言平台,主要培养学生具有Java语言的应用系统项目开发能力。其前导课程是C语言程序设计和数据库原理与应用,C程序设计为本课程提供了程序设计的基本知识和基本编程思想;数据库原理与应用则为Java项目开发的前端数据处理提供了后台数据存储功能支持。而本课程不仅为后续课程――Java EE技术开发以及Android应用程序开发等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面向对象程序设计的基本理念。

而要上好这门课,首先需要思考这门课程要从哪些方面培养学生的编程能力,重点在哪里,然后在组织教学的时候才能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这样教学效果才好。笔者认为,本课程应着重培养以下能力:

1)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能力。学生应该拥有独立编写代码和排错编的能力。

2)培养学生完成工程项目的能力。要求学生完成的程序是一个相对较大的设计项目,项目能够涉及不同章节中所学知识的应用,学生可以把各阶段所学的内容都联系起来,达到综合运用目的。同时,还要培养学生书写各种程序文档的能力,让学生真正懂得如何撰写各种程序文档,程序文档在整个项目中的重要作用,让学生明白开发一个项目并不是只是仅仅编写程序而已。

2.2课程内容设计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是按照课程设计开发思路,用循序渐进的手法和项目驱动的案例,由浅入深的讲解Java的基础部分和高级部分,包括以下内容:

.Java语法基础

.Java面向对象编程

.Java图形界面

.Java文件读写流

.Java多线程

.Java网络编程

.Java数据库编程

本课程使用任务驱动案例串联与补充拓展的方式组织教学内容。

所谓串联,就是以一个小小的剪刀石头布游戏来串起整个JAVA所涉及大部分知识内容:

1)学完Java语法基础和Java面向对象编程后,可以要求学生完成一个简单的无界面的剪刀石头布游戏;

2)学完Java图形界面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有界面的剪刀石头布游戏;

3)学完Java文件读写流章节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有界面的可将成绩存在本地文件剪刀石头布游戏;

4)学完Java网络编程章节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有界面的可远程联机玩的剪刀石头布游戏,即一台机子是客户端,负责显示数据;一台机子是服务器,负责判胜负;

5)学完Java多线程章节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有界面的可多人远程联机玩的剪刀石头布游戏;

6)学完Java数据库编程章节后,要求学生完成一个有界面的可多人远程联机玩的并且有英雄榜的剪刀石头布游戏。即可以将自己最好成绩上传到服务器后台数据库,大家来查看排名。

所谓补充拓展,就是除了完成主线的剪刀石头布游戏任务外,还要使用其他案例来补充每一章节的知识点。

1)在Java语法基础Java面向对象编程章节,添加封装、继承、多态的相关基础练习。

2)在Java图形界面章节,添加布局、对话框、万年历、扫雷游戏、华容道游戏等练习。

3)在Java文件读写流章节,添加文件创建、复制、读写、加密解密的练习。

4)在Java网络编程章节,添加简单版qq、获取网络服务器的天气预报数据等练习。

5)在Java多线程章节,添加线程的生命周期、线程的数据共享、线程联合以及排队买票问题的练习。

6)在Java数据库编程章节,添加简单版的学生信息管理系统。实现管理员登录,学生数据的增删改查等功能。

2.3教学方法

本课程教学方法使用阶段式和启发式教学。

1)根据教材,选择合适的Java语言开发平台。

目前流行的开发平台有JDK、和Eclipse等。JDK是适合于入门学习,但不带编辑器,需要与其它的编译器连用,才能完成程序的运行。Eclipse是一个开放源代码的、基于Java的可扩展开发平台。在教学中我们采取了前期使用JDK加记事本的Java程序开发学习模式,到课程中期再学习使用Eclipse进行系统的工程化的程序开发。

2)课程教学前半阶段涉及Java知识点较为简单,学生只需按照老师讲解提示和课件的操作步骤,自己完成简单的代码编程练习案例即可。

3)课程教学后半阶段由于知识难度增加,完成一个较为复杂的编程练习案例需要编写多行的代码和花费大量的时间调试。此时教学方式转化为代码填空。教师先把自己编写好的案例代码进行注释,然后删除重要知识点语句。然后学生在理解课程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注释提示,完成代码的填空,并成功运行程序。

4)课程结课阶段,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项目开发能力,要求2-3位同学共同完成一个有一定工作量的JAVA应用程序项目的开发。并根据软件工程的思想,完成大作业实验报告的填写(实验报告中含有若干个软件工程文档)。最后上交的形式必须不仅仅包括代码,要有规范的文档。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文档总结能力。

2.4教学手段

高职院校与其他院校相比,属于职业教育,在知识学习方面,与本科院校学生有所不同,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自学能力。

因此,本门课程依据“因材施教”原则,主要采用如下几种教学手段:

1)本课程使用理论教学与上机实践相结合的授课方式,即“教实一体化”。课程内容全部在计算机机房教授,使用教师端控屏进行Word和PPT课件讲解知识点,并且现场使用编程软件操作演示,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2)紧密联系实际。本课程各种编程实例的运用大量存在于工作、生活中,把计算机编程展开到实际应用这一层次,这些可以提高学习兴趣,激发学习热情。

比如在学习Java可视化界面之前,可以先演示一个基于控制台的石头剪子布游戏,计算机随机生成出拳,让学生玩,之后可以自动判输赢。这样一来,学生便会急着想知道可视化界面怎么做出来,然后就教师可以接着讲解相关例子。

3)现场检查验收作业,当场记分,保证学生到课率。传统考勤只能保证学生到课堂,并不能保证学生能动手去编程和学习,所以现场检查验收作业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此问题。

2.5考核方式

课程考核内容分为:平时作业、结课大作业和学习态度三部分。总成绩100分,其中平时作业48分,结课大作业40分,学习态度分12分。平时作业一共16个专题,按时完成记3分(本次课布置,下次课验收),补交记2分,不交记0分;结课大作业包括作品质量分20分和实验报告分20分;学习态度分相对灵活,由教师根据学生的学习状况自行把握。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3篇

[关键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板块;核心课程;信息球

Abstract:The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fallsintothreepatterns:Thetreepattern,theplatepatternandtheglobepattern.Thetreepatternconsistsofonedimensionaltypeofline,twodimensionaltypeofplaneandthreedimensionalpatternofspace.Theplatepatternincludesthetheoryofplatestructureandthetheoryofcorecurriculum.Theglobepatternprefersmainlytothetheoryofglobemodel.Thethreepatterns,whichhavetheirowncharacteristicsandaresupportedbytherespectivetheories,maybefollowedbythedesignersofcurriculumsystemininstitutionsofhigherlearning.

Keywords:[JP3]institutionofhigherlearning;curriculumsystem;platetectonics;corecurriculum;informationglobe[JP]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设计是一项很复杂的由理论到实践的工作。它是指运用系统方法,在全面考察课程体系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的基础上,确定课程体系目标,组织课程资源,制定课程体系并做出评价的过程。其任务是贯彻教育思想,制定课程实施方案,保证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本文试图运用已有的课程设计理论,结合高等学校课程体系发展状况,探讨课程体系的树状形态、板块形态和球体形态及其设计。

课程体系犹如一棵富有生命活力的树。树的各部分形成一体,干和枝主次分明;根枝地位不同,方向有别,分叉点高低不同分层次,离根越远越易动摇;活生生的树四面八方都可延伸,是开放的。课程体系的发展如同一棵树的成长,其变化遵循生物学规律,有生、老、病、死的过程;有枝叶繁茂,残枝败叶之象。同时,还遵循遗传学规律,可以嫁接,“倒插杨柳”等等。

在树状模式理论中,最典型的是一维线型模式,即主干学科论。在纵横交错的课程体系中,存在着树状的主干与枝叶的关系。树干代表主干课程,枝叶代表拓展课程,“树干”与“枝叶”的有机结合,才形成合理的课程体系架构。主干学科论强调课程体系结构的组织上要突出主干,兼顾枝叶。主干学科是指作为专业主要理论基础的学科。主干强调把某门学科中已公认了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及规律和事实作为它的重点内容,并同时强调课程内容的科学性、系统性和连贯性。例如:工科专业,其主干一般是指技术科学类学科,而不是作为工科共同基础的数学、自然科学类学科和综合性应用性很强的专业技术课程。枝叶课程是与专业的关系不如主干学科密切的课程。这些课程可以是职业领域的需要,体现职业性;可以是工程对象的需要,体现工程性。枝叶课程起着配角的作用。课程体系中有了明确的主干学科课程,教学内容才具有一定的逻辑性和系统性,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坚实的学科基础和理论水平,具有适应技术进步和工作领域的迁移能力。

依照学科主干论,设计课程体系时应注意以下三点:

在课程时序上要遵循学科的内部逻辑,符合学生接受和掌握知识的规律性。在学科逻辑上,尽量按照从易到难、从未知到已知,以及由感性到理性,由基础到专业的逻辑顺序安排相应课程要素、组织课程结构。这里可以按一定的逻辑组建“课程群”。所谓“课程群”是指课程体系中由具有某种性质或担负类似功能的几门课程组成的小集群[1]。有了“课程群",我们就可以按照“课程体系——课程群——主干课程”递阶制约的方式,分层次来组织和优化课程体系。

正确处理好基础课程和前沿课程的关系。尽管现代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地发展,新科学、新技术日新月异,但相对来说,基础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理论的发展变化并不大,因此,在构建课程体系时,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前沿性、实用性,另一方面要使课程内容要素具有基础性、稳定性。

保持合理结构在课程体系中的相对稳定。“平台加模块”课程体系结构是一种具有自我调节、自我更新功能的课程体系结构。进行专业课程模块设置,可以使这些课程在编制时跳出单门课程的框架束缚,按照功能类型、需求类型、学科类型等进行编制,从而以不同的模块组合去满足各种个性化的课程体系目标的需求,同时也能较好地保持课程自身的完整性和稳定性,有利于作为基本训练和打基础的课程如英语、计算机等实行连续性设置。

树状模式理论还包括二维平面线型模式和三维立体线型模式[2](P94-108)。

所谓“二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纵向维就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直接为专业服务的课程系列。这一系列(如工科)通常按理论与应用、一般与特殊的逻辑顺序分为三个层次:数学和自然科学课程,如高等数学、普通物理学、普通化学等,一般称“基础课”或“科学基础课”;技术科学课程,如理论力学、材料力学、电工学、电子学等,一般称“技术基础课”;工程技术课程,如金属切削机床、电机设计等,一般称“专业课”。有的专业,再进一步把工程技术中一些带有普遍指导意义的理论内容集中起来作为一类课,叫“专业基础课”。这只是第三层次即工程技术类中的一个子层次。

横向维是指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中与专业有关的课程系列。这一课程系列,通常按其要达到的素养目标,分为若干课程组或知识块,如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经济管理课程组、相关技术课程组等。人文社会科学课程组,是指那些直接研究与人类休戚相关的事物的人文科学和社会科学课程,如哲学、艺术、历史等。经济管理课程组是指有关经济与管理的课程,如工业经济、企业经济、企业管理等课程。相关技术课程组是指专业工作中需要运用的作为技术手段的课程,如材料、测试、控制等技术课程。它们虽非各专业的理论基础,但其作用不可低估,可以培养专业人员的品德、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专业人员的社会效益以及活化他们的思维。

二维结构的课程体系反映了特定学科领域内具体规律的“硬课程”,即知识实体课程,但没有包括那些反映各门学科共同规律的“软课程”,即知识链课程或方法论课程。因此,这种课程结构仍是不完善的。于是,在“二维”之上又发展出“三维立体线型模式”。

所谓“三维”就是指“纵向维”和“横向维”以及贯穿两者的“轴向维”,即专业维、素养维和方法维。方法维课程包括哲学方法、一般科学方法和各门学科的具体研究方法。方法论课程旨在让学生掌握科学方法论体系,具有哲学思辨能力,善于跨领域地进行概念和方法的移植。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分化与综合,方法论课程在高等学校课程体系结构中越来越重要。

高等学校具有为社会发展服务和为个体发展服务的双重目的。为了保证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目标要有基本的规格,相应地要有一套必修课程和教学环节来保障;为了满足个性发展的不同要求,在保证基本规格的前提下,具体的智能结构可以不拘一格,相应地要有可供选修的课程,必修课和选修课就构成基本的模块。这就是板块形态或板块模式理论,或简称“模块论”,包括模块组合论和核心课程论。

首先看模块组合论。模块组合论,是指按照学科结构理论和智能结构理论,将课程组设置成模块,根据学生发展的需要来拼搭课程体系。根据课程模块弹性化和因人而异的组合,使课程体系能够兼容多种类型人才的培养。模块组合论的基本要求是课程模块化、拼接合理化和体系弹性化。

课程模块化。全部课程按其所要达到的知识、能力、素养目标,分成若干个课程组。如:分成“必修课程组”、“指定选修组”、“任意选修组”;也可分成“必修知识块”、“指定选修块”、“任意选修块”;还可分成“主干课程模块”、“定向课程模块”和“辅修课程模块”;也可分成“专业基础知识块”(包括公共课、基础课、技术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方向知识块”(在同一专业中体现不同专业方向的课程)、“辅助技术知识块”、“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块”和“经济管理科学知识块”等。课程或知识分块主要是根据本专业的社会需要、知识的类型以及个体的未来发展要求。有了这些模块,构建课程体系就有了前提。

拼接合理化。这是指课程模块之间的拼接要按照一定的要求和规范来进行。这些要求和规范包括:①目标一致性:这是指各课程模块都要为总的培养目标或课程体系目标服务。②结构层次性: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反映学科本身固有的逻辑;另一方面,模块的组织和拼接要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思维运行轨迹,保证低水平、基础性的学习任务在先,较高水平、专业性的学习任务在后。前一方面是依据学科知识本身的规律提出的要求,后一方面则是根据学习者的身心发展特点作出的规定。③接合意义化:就是要使课程模块与课程模块之间以及模块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之间建立必然的联系,由此使课程结构形成一个完整的体系。

体系弹性化。体系弹性化,首先是课程要求上的弹性化。以往的课程体系在课程设置上统一要求,很少照顾到不同学生不同专业方向的要求。“吃不饱”、“吃不了”和“不够用”、“用不了”的情况同时存在。因此,同一门课程对不同的专业和不同的方向,应开出几个品种和档次以显出课程要求的弹性。如:同是体育课,可开出基础体育课、专项体育课、保健体育课等,可使学生量“体”选学,各得其所;同是力学,根据不同方向,可开设“理论力学”、“材料力学”,“弹性力学”、“塑性力学”等,使学生量“力”定“学”,各有专攻。这样才能满足不同专业、不同专业方向的不同学生的需要。其次是课程组合中突显个体性。为了保证培养目标的基本实现,为满足社会发展和个体成长的多样性的需要,不拘一格育人才,课程体系也应体现个性化的要求。如:在指定的某个知识块中,具体选学哪门课程可由学生自定;在修满规定学分的情况下,增加哪些课程由学生做主;在完成主修专业的同时仍有余力辅修其他专业,由学生自选。个性化的要求主要体现了学生的兴趣。但仅凭学生的兴趣,不一定能优化知识结构,还需要导师的选课指导。因此,建立导师制,由富有经验的导师根据社会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特长,指导学生选课,构建弹性化的课程模块,最终才能形成富有弹性的课程体系。

近年来,高等学校在设计课程体系时,发现必修课程模块比较庞大,限制了选修课程的开设。这种现象在不同科类之间是不同的,工科比文科更甚。这是因为工科的教学内容有两个显著的特点:变动性大,随生产力变化而变化;可选性小,在特定的生产力下,其必备知识和能力是比较确定的[2](P106)。因此,为了保证基本培养规格,工科的大多数课程应该是必修的,而选修课只限制在生产技术中那些即将出现尚未成为现实的内容上,或者同主干课程联系不太紧密的内容上。

其次看核心课程论。国内对“核心课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研究的是张华博士。他对“核心课程”概念的历史发展、“核心课程”的本质、“核心课程”与“边缘课程”的关系等进行了探讨。这里主要援引他的一些观点。从词源来看,核心课程是课程体系中居于核心位置的具有生成力的那部分课程,它与课程体系其他部分(或称边缘课程)形成有机的、内在的联系。这一概念一般认为起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以德国赫尔巴特学派教育家齐勒(T.Ziller)所确立的“齐勒计划(Zillerplan)”,以及美国教育家帕克(F.Parker)的“帕克计划(Parkerplan)”为标志[3]。因此,齐勒的课程设计是文化核心或学科核心,“帕克计划”则强调儿童核心。这是早期核心课程开发的两个基本取向。

核心课程理论发展至今已形成了四种典型的价值取向和课程体系设计模式,折射出不同的课程价值观。首先是社会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进步主义和社会改造主义,倡导两种典型的设计:“生活领域核心”和“社会问题核心”。“生活领域核心”设计以普遍的、无可争议的人类活动如“保健”、“生存”、“保护自然资源”等为基础;而“社会问题核心”设计则来源于当代社会生活各层次中困扰人们的关键的、有争议的问题。但两者的共同点是,均基于学习者作为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参与者的共同需要、问题和关切,而不是学科知识或其它。其次是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体现出倡导儿童中心的进步主义以及形形的当代人本主义价值观。这种课程观的设计是一种“活动—经验核心(theactivity-experiencecore)。它以学生直接感觉到的需要和兴趣为核心来确定通识教育。尽管这种核心课程观从未在教育实践中成为主流,但它却从未中断。恰恰相反,在那些倡导“理性解放”的课程理论家的呐喊中,在那些追求自由的先进教育家的实践中,经验取向的核心课程观一直在不断发展着[4]。再次是学科取向的核心课程观。它所体现的课程价值观是要素主义和永恒主义,认为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在人的发展中具有根本性,文化知识或学科知识又有等级优劣之分,应把那些“文化精粹”或“经典名著”置于课程体系的核心,作为核心课程。第四是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观。这一观点认为,处于课程体系核心位置的课程应谋求学生、社会与学科三者间的平衡与整合。传统的核心课程观是传统二元论的思维产物,是受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新的核心课程观必须充分认识学生、社会和学科三者的关系,用一种连续论和整体主义的视野来重视审思三者的内在统一。因而,在课程设计中应体现这种统一,在统一中追求实践理性和解放理性,最终生成个体的健全人格。这种混合取向的核心课程模式符合时代精神的发展趋势,理应成为核心课程体系的当代追求。

在设计核心课程体系时,需处理好“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在论述影响“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及其制约因素时,张华认为两者是一种有机的、生成性的关系;社会分工的需要和相关人员的利益,学生变化中的需要、兴趣与关切,以及社会需要和期待等是重要的制约因素[4]。我们认为,设计“核心课程”受到如下因素的制约:①国家意志是在阶级社会特有的制约因素;②社会生产力是根本的制约因素;③学术领域是最具高等教育特色的制约因素;④学生需要是终极的制约因素;⑤课程体系现有发展水平及课程论是来自课程自身的制约因素[5]。在设计课程体系时,“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是相对的。它是随着课程的价值、评价主体的取向和社会时代背景的不同而呈现出变动关系。因此,在考察以上制约因素时,不存在确定不移、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的关系。开发“核心课程”、确定“核心课程”与“拓展性课程”关系的过程,是一个价值追求的过程。

苏联数学家马库雪维奇把人脑储存的信息分为核与壳两类,提出了合理储存信息的模式[2](P97),为我们提出课程体系的球体形态提供了理论依据。课程体系犹如一颗原子。居于原子中心带正电的原子核,使带负电的电子围绕原子核运动。原子的质量绝大部分集中在原子核上,原子核最稳定。电子较灵活,受原子核控制。居于课程体系核心的部分是最为稳定的,围绕核心部分的是可变动的,须随着知识的发展而不断新陈代谢。这就是球体模式理论,或简称“球体论”。

在课程信息球体中,信息核贵在稳,信息壳贵在变(见图1)。课程体系球体核心的相对稳定即使在未来社会中也是至关重要的。因为社会变革加剧并不意味着稳定将完全消失,而是意味着稳定与变化的加速交替。而且在高度综合和高度分化并存的社会,分科课程和综合课程都具有存在的价值。因此,构建具有开放性、变革性和统合性的球体课程体系并不应排斥课程内容的稳定性及课程组织的一定的分化性。那么,如何将稳定与弹性、统合与分化有机地统一于同一课程球体之中,是有待深入探讨的问题。

图1信息球体剖面

球体模式论是在整体优化理论的基础上形成的。普朗克在《世界物理图景》中指出:科学乃是统一的整体,它被划分为不同的领域,与其说是由事物本身的性质决定的,还不如说是由于人类认识能力的局限性造成的。可见,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研究的方便,它才被划分成一门门独立的学科。然而,这种划分往往掩盖了以学科为基础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加之忽视了课程结构的总体设计和教学中的因人设课,使课程体系(主要体现在培养方案中)变成了毫无联系的一门门课程的堆砌。它妨碍了大学生价值判断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的形成。因此,课程体系还存在一个整体和局部的矛盾,整体优化论(简称“优化论”)由此而生。

课程体系是一个开放系统,它要不断接受来自社会、学生以及学科本身的发展、教育学和心理学的成果等各方面的作用。无论是其整体还是局部,都会与外部的因素发生作用,是一个不断更新、改进和提高的过程。这样,课程体系才能与外界保持平衡,才能使内部彼此协调从而达到优化的结构。结构优化必须注意找到内容的结合部、课时上的配比度和时序上的衔接点。

首先,课程目标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优化的结合部。课程目标是学校全部教育内容和教育实践活动的直接目标。它包括总目标和分目标,总目标与学校培养目标一致,对每门课程的目标起指导作用,某一门课程的目标作为分目标是总目标的具体化。只有课程体系内的分目标达成一致才能使课程体系目标最优化。一致性的课程目标应体现为:相关的几门课程要围绕同一个知识、能力或素养目标分工合作,各司其职,既体现不同课程的不同要求,又体现课程体系的整体性。

其次,课程的课时配比度是各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定位的关键。课时配比度是指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重要性及其开课时量之间的比例。在课程体系中存在着基础课与专业课、理论课与实践课、必修课与选修课、讲授课与自修课等课程关系,由于总课时一定,因而,这些课之间都有一定的课时规定。一类课时的增加,就会减少或削弱另一类课程的开设。可见,课时配比适“度”才能有效发挥该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应有作用。课程之间的课时配比度,决定于该类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因此,我们可以借用类似巴班斯基所提倡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与方法,根据每门课程在课程体系中的地位,评出其“功能系数”,借助数学模型得出最优的课时配比。浙江大学采用培养方案结构因子分析方法,借助“结构指数”来定量地表述课程之间的联系,进而求得各类课程比例的范围,有一定的参考价值[2](P102)。

再次,在设计课程结构过程中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找到时序上的衔接点,是指根据学时的配比度与开课时序,各门任课教师了解自己所任课程在课程体系整体中的位置,从整体优化的观点出发来安排本课程。教育家怀特海认为:“真正重要的顺序,是教育应该采用的涉及质量的顺序。”[6]可见,此处最重要的是确定课程逻辑结构图。课程逻辑结构图是标明课程体系内课程要素与课程要素之间内在关系、开设先后顺序、时量等的图示。该结构图有助于揭示课程要素之间的重复和脱节,发现能力上的断线现象和课程时序安排上的不合理。上海交通大学就计算机专业课程结构优化作了一些探讨。该专业每学年开始时,都要召开培养方案论证会。他们把课程逻辑结构图公之于众,发动全体任课教师评头品足,以课程的新发展和教学上的新经验修改和完善课程逻辑结构图。由于切合了本专业的特点和学生的智能结构,所培养的人才素质也较高。

高等学校课程体系构建的具体模式和表现形态不可一概而论,也不可仅从某种理念出发,想当然地凭直觉来判断取舍。高等学校课程体系不仅要考虑开设哪些内容要素,而且要周密地安排合理的要素顺序,可流通的层次及互补的组合。如:单一课程(学科或活动)可与综合课程(综合学科或综合活动)组合,旨在实现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核心课程可与个别化课程匹配,旨在实现统一要求与个人基础的结合,一般目标与分层目标的结合;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联姻,旨在统一安排与个别选择的结合,实现“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的机制;系统课程与微型课程相辅佐,旨在实现广度与深度的融合,使课程内容、教师能力与学生兴趣相结合等。诸如此类的组合模式很多,但都必须实事求是,结合各类学校具体的培养对象、教学目标和办学条件等多种因素加以综合考虑,在实证研究和探索实践的基础上,积极稳妥地加以改革和完善。

[参考文献]

[1]孙根年.课程体系优化的系统观及系统方法[J].高等教育研究,2001,(2):88.

[2]宓洽群.大学教学原理[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1989.

[3]张华.论核心课程[J].外国教育资料,2000,(5):15,19-20.

[4]张华.体验课程论——一种整体主义的课程观[J].教育理论与实践,1999,(10),(11),(12).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4篇

关键词:字体设计;三位一体;教学改革

字体设计课程主要研究如何将文字的书写与现代设计融合,目的在于使学生在理解笔墨结构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从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看,字体设计课程不仅是专业基础课程,还为后续系列课程(如书籍装帧设计、包装设计、标志设计、招贴设计等)打下了基础。因此,这门课程的教学效果会直接影响后续相关课程的开展和学生培养的质量。

一、字体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固有的字体设计教学模式已不能适应现代设计的发展,学生吸收了大量信息但难以完全消化。在数字时代下,如何激发学生的创作潜能,成为这门课程的改革重点与难点。目前,字体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1.教育理念落后

多年来,字体设计教学以对文字的形态结构、书法的笔墨结构等的研究为主,缺乏现代设计理念与文字融合的研究。有必要构建一套新的教学理念,从而对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模式进行改革。

2.教学内容陈旧

字体设计课程应以字体临摹为基础,同时强调培养学生的创作能力和艺术素养,因此,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应结合社会需求进行调整。但是,当下部分地方高校的字体设计教学模式与实际应用不能同步,课程结构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教学内容较为陈旧,且与市场需求存在一定的差距。随着时代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科学而系统地更新、重构字体设计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体系,是地方高校面临的重要问题。

3.重“教”轻“学”

字体设计课程以往的重“教”轻“学”的教学模式已不符合时代的需求。在字体设计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学生表达能力、组织能力、合作能力等能力的综合训练不够重视。随着数字时代高新技术的发展,字体设计课程的现代教学方法与手段进一步完善,除了固有的课堂讲授、讨论、练习、指导外,教师还要合理地利用网络,探索更多的教学方法。

二、字体设计课程的改革与实践

1.字体设计教育意识与观念的更新

(1)融入新的教学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近年来,部分地方高校的字体设计教学缺乏对文字与现代设计理念融合的研究,字体设计课程教学模式有待进一步创新。教师应将文字的风格流派、文化特征、视觉效果、心理作用等与文字的笔墨结构相结合,进行融合创新和多方面的探索、尝试,使学生运用文字独有的文化特征和视觉效果激发设计灵感,寻求创新突破,传递设计信息。同时,教师要尝试跨学科、多角度地寻求文字设计模式的创新。随着计算机制作技术、印刷方式的进步和新媒体的发展,教师要厘清数字技术对字体设计形态的影响,结合文字创意思维、意象思维、构成思维的特点,在文字形态的本身字义、文化属性、行业特征和意趣等方面创新教学模式。(2)合理安排课程,转变教育观念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理解文字的笔墨结构,培养他们的创作能力和创新思维。字体设计课程与之后的设计课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教师应合理安排课程,在安排学生进行基本文字摹写训练的同时加大实践训练。教师要引导学生挖掘民间传统的文字艺术表现方式,并深入理解这些文字的构成原理和属性特征,为字体创作打下基础。另外,教师要安排大部分的课时进行字体创意设计教学,充分利用特殊材料与技法,采用空间构造、光学原理、色彩构成等创意方法,结合教学实践与应用,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从而拓展字体设计的表现形式。通过以上两方面的改革,课程的安排既保留了基础训练,又加强了以字体创新设计为重点的教学活动。

2.字体设计教学手段的改革与拓展

(1)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增强其学习意识在授课过程中,教师要将多媒体技术与实物、影像相结合,向学生展示国内外优秀的字体设计作品,讲解作品的创作过程,使学生产生创作字体的兴趣,通过课堂创意训练的方式,使学生积极参与,并大胆利用各种方式和材料进行文字创意。(2)构建以以赛促教为核心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为了建设应用型本科高校,提高教学质量,湖南女子学院艺术设计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实施以赛促教,大力支持学生参加各类学科技能竞赛,实现人才的多样化培养。一方面,通过选拔组织学生参加各类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自主性,树立竞争意识、实践意识和创新意识,营造学以致用的学风;另一方面,把组织学生比赛与训练学生技能结合起来,融赛于教,以赛促教,深化教学改革,提高实践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产、学、研一体化,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从2014年开始,学校实施以赛促教,每年鼓励学生在导师的指导下参与各种竞赛,包括各类专业性的设计竞赛、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挑战杯、全国美展等大型展览活动。在课堂上,将课程作业命题与课外课题竞赛相结合;在课外,将导师制与课外课题指导工作相结合。通过学生作品竞赛、科研立项和导师助手等途径,结合课程教学改革,将学生创新教育、课程教学与作品竞赛紧密结合起来,在课堂教学和竞赛实践中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取得了丰硕的成果。(3)发展网络教学,建设国际教学交流平台目前,教师与学生的沟通、交流局限于课堂,如果能将网络教学和网络讨论引入课堂,学生便能随时与老师和同学交流创意构思,及时得到各种建议。此外,字体设计主要涉及汉字和拉丁字母,因此,教师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关注国内外文字创意的发展趋势。针对这种情况,学校可建立国际教学交流平台,有效利用全球网络资源为教师提供服务。此外,学校还可以邀请国外知名的设计师或教授为学生授课,与学生互动交流。同时,加强与国外合作院校之间短期的学生互换交流,这样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思路,使他们产生新的创意,对其深入理解国外文字设计发展、开阔视野和提升思维能力具有促进作用。

结语

字体设计课程是视觉传达设计专业的基础必修课,其教学改革的重点应放到实践环节。地方高校字体设计课程教学应立足时代前沿,进一步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勇.平面艺术设计教学的一点体会.美术大观,2008(6).

[2]孙群.书籍装帧设计课程构建与教学研究.东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

高校课程教学设计范文第5篇

关键词:家具设计;课程;实践教学

作者简介:吴哲(1983—),男,硕士,讲师,研究方向:传统家具设计、家具新产品开发

在家具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模块中,坚持以能力递进培养为主线、各个实践环节内容逐渐递升且紧密相连的原则,致力于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根据以能力递进培养为主线,提高学生综合职业能力的实践教学纲要,将课程实践教学模块划分为三大类,分别为:基础模块、实习模块、创新模块。

一、模块划分

1.基础模块

基础模块是让学生进行基础性设计实践训练的模块,其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完成由知识积累向能力生成的转化,初步培养其设计观念。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组织上一定要实现课程之间、学科之间的广泛交叉与相互渗透,使学生得到以学科为基础的整体化设计实践能力培养;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符合实践能力与素质培养的规律,即在不断积累知识的同时,其实践能力训练有步骤地逐步完成。教学过程可促进学生深化理论知识,掌握专业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学科群知识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2.实习模块

实习模块是让学生进行较全面的实体性实践训练的模块,其教学目的是较全面提高学生专业实践能力素质。该模块的教学要求是通过校内家具设计工作室和校外实习基地来实现的。校内家具设计工作室使学生接受基本技能训练,进行实际的工艺技术实训、设计表达实训和综合创新实训。在实习中应将创新训练贯穿整个训练的始终,并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多层次、全方位、综合式、开放型的实践教学体系。因此,应充分利用社会实践教学基地,联系社会、市场和生产,实现理论与实践、智能与技能的结合,强化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与技能解决问题及综合创新能力。

3.创新模块

创新模块是让学生解决工程问题及培养创新能力的实践训练模块,是以学生为主体,以主动参与、主动实践为基本特征,以实现学生多方面能力综合发展为目的的新型教学形式。强化综合性、创新性的实体训练,可以使理论知识系统化,使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一体化,以全方位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获取和应用知识的技能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方法

依据艺术类课程实践教学的特点,教学团队与主讲教师应在上述三类模块教学过程中进一步贯彻以学生为中心、以教学效果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方法改革,逐步在教学中应用和实践以下教学方法。

1.案例分析法

此法一般在理论教学阶段进行,主要以优秀设计作品为例,先由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进行作品描述和展示,再由教师展开分析或由学生对案例作品进行评价讨论,通过案例来使学生加深对所学理论知识的理解。应用案例分析法时,必然要涉及多媒体教学或实践教学环节,通过对实物或图片、课件的学习,让学生更多地了解世界设计大师的设计作品。通过对优秀作品设计特点、要素、结构、工艺、材料等方面的分析,让学生了解、认识设计中的节奏、韵律、曲直、肌理、色彩等,把作品中体现出的设计手法与原则进行再现。

2.作业讨论法

此法一般在实验(作业)教学阶段进行,由学生对实验作业进行交叉讨论与分析,提高学生的设计评论与批判能力。课前需先布置相关内容,课中由老师对作业要求、标准与背景进行介绍,由学生独立或分组设计选题、准备方案设计,并就各自已完成或拟完成的设计方案开展讨论,之后由学生本人或组长代表小组汇报,其他同学展开讨论发问。最后由教师点评,并在讨论总结基础上,进行设计的细化修改和完善。

3.设计课题法

此法一般在实验(作业)教学阶段进行,由教师找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点,拟出设计题目供学生选择,学生可自由组成课题设计小组。教师教给学生设计课题研究方法后,要求学生按设计课题研究方法来操作,并强调设计课题调研报告一定要有第一手的材料,要有自己的观点,并据此进行相关设计实践。设计过程需按照实际设计流程进行,实行实时动态过程管理,设计内容与形式上要求做到全面,要有完整的设计准备、方案设计、设计评价、设计细化程序等,要有一定的方案讨论、阐述与评价内容,形式上要求有足够的方案草图。

三、实施要点

上述基础模块、实习模块、创新模块,相互融合与交叉,支撑了家具设计课程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了融知识、素质、能力为一体的教育教学模式。在具体实施时尤其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转变实践教学认识

如何在家具设计职业教育中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密切关注社会需求及行业动态,使学生专业学习与其今后的就业紧密联系,已成为今天高职院校不可回避的重要课题。解决这一问题最重要的是加强专业实践教育和职业角色教育,并将专业实践教育和职业角色教育贯穿学生三年的教育之中,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实践课程紧密结合社会需求从而很快步入职业轨道。

2.重组实践教学课程

课程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通道,优化课程结构、整合课程内容是实施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新课程体系应体现完善综合能力系统,注重创新能力培养的理念,优化理论与实践教学,做好理论与实践课程规划,形成工作室教学模式,理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社会实践教学结合互动的课程体系,突出实践特色,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

3.打造一专多能师资

实践教学队伍的建设,要有意识、有计划地引进既有系统的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要有计划地选派专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到家具设计行业的相关企业进行实际工程实践,以提高教师的工程素质。

4.联合创造实习条件

家具设计专业是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在专业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与相关行业及企业的密切联系,充分利用校外实践教学基地,拓宽实践教学平台,增加实验、实训的时间和空间,把学生获取知识的主阵地学校和实践创新平台的企业有机结合,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习条件,不断增强其社会实践及实际应用能力。

5.加强工作室教学模式

基于家具设计专业的特点,有必要加强工作室建设,构建工作室理念的设计实践型教学。构建工作室理念的设计实践型教学是将教学、科研课题与企业等力量进行整合的设计实践教学,是一个实践性地解决家具设计问题的过程,能加强教学和社会的联系,建立设计开放的运营机制,实现教学科研成果的转换,将学校的科研成果转化为社会成果,有利于形成教学、科研和社会的互动关系,便于培养高素质综合性人才。

参考文献:

[1]周斌.文化创意产业视野下的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思考[J].装饰,2010,(1).

[2]魏明祥.对高校艺术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模式的思考[J].大众文艺,20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