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政治形势

经济政治形势

经济政治形势

经济政治形势范文第1篇

一、注重时效,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的观念创新

创新思想政治工作,首先必须创新观念,因为,观念是一切行为的指导。创新观念,关键在于转变四种旧观念。

1.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一直以来,国有企业不仅注重在改革发展实践中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的作用,而且还注重于在实际工作中继承思想政治工作的优良传统,创造新的方式和方法。这是符合社会发展和进步趋势的,也是“实事求是”、“理论联合实际”最好体现。在当今经济全球化时代,面对严峻经济形势,思想政治工作更需转变因循守旧的观念,要积极探讨新形势下员工的精神需求和价值取向,研究与之相适应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新方式、新途径,推陈出新,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提高,才能保持活力,才能有生命力。

2.转变思想道德教育的观念。思想政治工作是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是企业应对挑战、突破发展的清醒剂、强心针。只有顺应“知识经济”发展的潮流,以发展、创新的眼光看待思想政治工作,使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建设“同频共振”,把以往单纯的传统的思想道德教育转变为思想道德与技术技能、职工素质的提高相结合的教育,才能激发员工的主人翁意识,塑造富有凝聚力、具有强烈团队意识的四有员工队伍。也就是说,在非常时期,只有更加注重培养品才兼优的职工,紧密围绕企业经济发展目标,思想政治工作才不会犯走过场和形式主义的错误。

3.转变事后教育的中庸观念。在一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存有这样一种现象:在某些职工出现问题并造成一定的影响以后,才去做事后的批评教育工作。其实,这种事后补救的思想政治工作作风是不值得提倡的。我们说要创新思想政治工作,就是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在前头,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和针对性。当前,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任务非常重,避免不了会出现这样那样的矛盾,要把事后教育变为事前教育,关口前移,消除隔阂,齐心干事创业。

4.转变为企业建设发展保驾护航的观念。人们一直认为思想政治工作就是“企业经济建设的保护伞,在企业经济发展中起着保驾护航的作用”。但是,随着企业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深层次的矛盾也逐渐暴露出来。思想政治工作要为企业的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和观念的支撑,就应该充分研究企业改革和发展的措施,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的宣传策略和应急处理措施,让舆论先行,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让职工理解改革的目的和部署,并根据职工的反应、意见和建议,主动做好各项疏导和解释工作,企业的改革才能顺畅有序地实施。在实际工作中,要着重把形势任务宣传教育工作放在第一位,使大家认清形势,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自觉接受组织安排,营造了一心一意迎挑战,搞改革,保供应,保增长良好工作氛围。

二、吸收升华,不断推进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创新

思想政治工作内容是一个相对稳定又不断发展的体系,在扎实开展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教育的同时,还要根据形势的发展不断创新教育内容。

1.重视形势任务教育。要从加强思想引导入手,引导职工群众从国际化大环境、改革开放大格局以及市场严峻经济形势看待问题和分析问题,帮助职工群众正视企业改革和发展中的各种问题,提高职工群众对各种变革的适应能力和承受能力,正确对待企业眼前困难和变革过程中引起的个人利益关系的调整,挖掘放大企业发展的有利环境和条件,不被局部的暂时的困难吓倒,不被片面的现象迷惑,不被落后的自私思潮左右,激发起职工群众的主人翁责任感,与企业同呼吸、同命运、同患难、同发展。

2.加强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教育。法律法规和企业规章制度的教育是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薄弱环节,造成职工群众维护个人利益知识欠缺,心存顾忌。新形势下,对企业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强化企业的规章制度教育,教育员工遵纪守法,使之明确个人在企业中的地位和作用,促使其以健康积极的心态和文明有序的行为参与社会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依法行使个人的权利和义务,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推动当前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将起到极好的促进作用。

3.突出服务、信念与道德的教育。面对复杂多变的市场形势,在对职工群众进行思想政治工作时,要注意引导职工更新观念。此外,针对极少部分个体滋生出利己、“四股歪风”等情况,更要加大工作力度,引导他们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政绩观,严守职业道德、社会公德和法律法规,自觉培养大局意识、团队观念和集体意识,以坚定的信念为战危机,保增长做贡献。

4.深化责任文化的教育。责任,就是勇于承担、勇于付出、勇于奉献。责任文化是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企业不断前进、保持生机盎然、健康发展的巨大动力保障。困难面前,深化责任文化教育是形势所需、长远之计。每个职工作为企业的一分子,企业的繁荣发展要靠每个职工各施其职、共同努力,企业又是职工生存和发展的依赖,企业和职工是互相依存、互相促进的关系。因此,在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时,要引导员工增强责任意识,敬业爱岗,自觉接受新的知识,自觉提高自身的技术素质,与企业共同进步,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三、突出特色,搭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

当前,思想政治工作的载体有很多,宣传小册子、板报、橱窗、刊物等。但这些已经远远不能满足信息时代思想政治工作的需要,我们要善于发现和利用身边的资源,积极搭建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载体,比如说办公网络、平煤特色企业文化等。

要充分利用现代化办公系统和网络这个平台,积极创办一些网站,如创办思想政治工作网站,实时先进的思想言论和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各阶段的安排。各单位可将思想政治工作情况、员工思想状态及思想热点通过网络随时向上反映并寻求支持和指导。广大职工也可以把自己的困惑和思想难点通过网络与政工干部交流、探讨答案,实现上下信息畅通,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及时性和普及性。

企业文化是企业共同创造的,是企业所特有的思想信念、价值取向、行为准则和共同目标。企业文化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两者之间,本质上是交叉和互动关系。两者的共性,本质上都是做人的转化工作,两者对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都起到“服务”和“保证”的作用。企业文化是通过优化企业的文化因素对职工施加心理影响以达到提高人的素质,调动人的积极性的目的。企业文化是思想政治工作的一种载体,是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充实、路子的拓宽。反过来,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对企业文化提供引导和保证手段,两者相互依存而又相辅相成的。因此,新时期开展思想政治工作,应以我们特色的企业文化作为载体,塑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员工团队,在不断推进企业特色文化建设的基础上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

四、吐故纳新,不断开辟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

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方式的创新,是对优良传统的继承和对先进成果借鉴,但最终目的是要激发人们的精神力量,调动人的积极性。我们在工作中要善于总结经验,坚持以人为本,结合新形势,多思多考多实施,不断开辟科学合理的思想政治工作新途径。

1.思想政治工作要变“管理型”为“开发型”。企业文化将人看成具有积极性、创造性、进取性的主体,认为管理的真正本质不是约束和限制,而是创造;一方面创造物、创造产品,另一方面创造人、创造思想。为此,它着眼于企业成员的大多数,努力创造条件,使各类人才有用武之地。而我们以往的思想政治工作,忽视了职工“主体”性的一面,单纯地将其看成是接受教育,改造思想的对象,使职工处于一种被动位置,主动性发挥不出来。因此,借鉴企业文化,思想政治工作有必要变“管理型”为“开发型”,积极挖掘职工思想中的积极因素,激发职工先进思想的产生。

2.思想政治工作要注重养成教育。养成教育是企业培养职工道德品质,自律意识和良好的行为习惯所采用的一种重要方法。其特点不是单纯的戒律和说教,而是把教育疏导,纪律约束和人的自身修养相结合,靠经常的宣传、灌输、渗透、潜移默化塑造人们优秀的内在品质。思想政治工作要提高职工的思想道德水准,塑造职工主人翁的品格,实现个人生活理想、工作理想和企业共同理想及发展目标结合起来,需要这种严格细致、持之以恒的养成教育。要选择职工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把企业的方针、政策贯彻到职工思想中去,增强职工自我控制能力。

经济政治形势范文第2篇

自从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的发展开始艰难曲折,导致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出脆弱性、不确定性、不平衡性等重要特点。面对这样严峻的形势,各国也在不断的采取各种各样的措施解决各种经济问题。展望世界经济的发展,其发展的前景喜忧参半,很多发达国家的经济将会得到回升,世界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同时,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会有所缩小。

【关键词】

世界经济;政治形势;回顾;展望

在2013年,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由于联邦政府财政预算拨款没有获得批准,政府无钱可花。中东的动乱比较多,突尼斯民众抗议物价持续上涨,也门首都爆发了武装冲突,在这场冲突中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从整体看,中国的走势逐渐好转,但挑战也逐渐的增多,其要融入国际社会需要更艰苦的努力,中国要加大对外宣传的力度,用外国人听得懂的语言讲述中国的故事,这样能够使他们认识到中国的发展对于他们而言,是机遇但不是挑战。

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回顾

1.1 2013年世界经济发展情况

纵观世界经济的发展,在2013年,世界经济的发展呈现下滑的现象,这是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2103年,世界经济在政治形势的刺激下,处于脆弱复苏的阶段,但从总体上看,总体形势相对稳定,世界各国正在维持着“弱增长”的局面。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实际经济发展进行统计,2013年的世界经济增长3%左右,这是在金融危机之后的最低发展水平。目前发达经济体将要成为推动全球经济复苏的主要动力。

通过对2014年上半年的经济增速进行统计,其略高于2013年。国际经济增长率已经得到提高,同时国际购买力已经得到明显的改善。通过全球贸易的具体情况进行调查,全球贸易增长明显加快。全球通货膨胀水平略有上升,但初级产品价格低位徘徊。2014年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已经下降,非能源价格已经下跌。

美国和日本失业问题还在继续缓解。

1.2 2013年世界政治形势的具体情况

在2013年,大国之间博弈激烈,叙利亚呼吁联合国发挥重要作用,阻止美国对叙利亚进行攻击。但美国的霸气有所收敛,美国的领导力有所下降,美国一直试图试压使中国屈服,但结果适得其反,在西亚、中东问题的处理上,反应出美国已经力不从心。中东地区的局势持续动乱,突尼斯、埃及的各政治派别争斗激烈,其社会经济已经下滑,失业率较高。2013年,在波兰华沙召开了全球气候大会,虽然没有解决实质性的问题,但还是达成了三项主要共识,这就表明与会各国都不愿意承担大会失败的责任。

在2014年,通过对英国广播公司报道了解,国际金融危机引发经济衰退5年多来,欧洲许多国家的贫困人口大幅增加。欧洲统计局公布的数据表明,目前欧盟28个成员国已经处于贫困危险边缘。在2014年1月份,伊朗国家已在当天停止最敏感的铀浓缩活动,伊朗已经自愿暂停20%浓度的铀浓缩活动,切断了纳坦兹铀浓缩工厂的原料供应。

2 对世界经济和政治形势的展望

2.1对世界经济的展望

通过对世界经济的回顾,预测在近几年的时间里,世界经济整体复苏步伐会不断加快,各国都已经开始实施了宽松的经济政策,所以世界经济形势有望得到进一步的改善,世界整体经济的复苏速度将会加快。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计,2014、2015年的世界经济增长将会得到明显的改善,将会比2013年的世界经济发展水平高,但增长率仍属于偏低的中期增长。

2014年、2015年的时间里,对于发达国家而言,其经济的发展将回升到比较好的态势。纵观全球经济的发展,发达国家经济将会快速回升。对于欧洲国家而言,将会走出衰退的经济发展时期,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全球市场增强信心。而美国经济的复苏将会促进全球经济的大力发展,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都将会得到提升。特别是近年来美国经济的发展更是备受世界的瞩目,经过金融危机之后的美国,其自身的经济增产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复苏势头也比较稳定,鉴于近年来美国通过经济调整之后取得的成功,包括其在房地产市场以及国内工业改革等几方面,都呈现出稳步发展且市场走向良好的趋势,在2014年里,美国的经济将会持续不断的增长,增长的势头也会更加稳固,据不完整统计,2013年美国经济的增长速度为2%-2.3%之间,但是到了2014年,其增长速度将会达到2.9%-3.1%。

2.2对世界政治形势的展望

中欧双方已经发表《中欧合作2020战略规划》为未来的数年合作绘制了蓝图,双方已经认识到只有坚持对话磋商、互利互赢,才能为中欧关系不断注入发展动力。欧盟的主要机构将实现领导换届。中欧关系将继续健康平稳的发展,更为深入的务实合作和良性互动打下基础。

2014年初韩朝离散家属会面在朝鲜金刚山举行,在2014年―2015年朝韩之间的关系将有所缓和,但要熔化半岛坚冰,也并不是一天的任务,局势短期内难言明朗,中国仍然是解决朝韩问题的重要力量。从总体上看,从2014年到2015年,世界各国的发展都朝向较好的方向发展,各国之间的联系会不断增加,各国之间的关系会更加和谐。

3 结语

总而言之,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始终是处于不断发展和变化之中的,尽管之前曾出现过经济低迷的时期,也呈现过政治形势不稳定的情况,但是世界的经济与政治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下逐渐发展,从而走到今天的。鉴于世界各国经济的发展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问题,因此相关的世界组织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高度的重视。近年来欧洲已经建立了统一的市场,在北美自由贸易区,已经完成了多项准备工作。在2013年,叙利亚发生化武危机,通过联合国安理会的表决,一致通过要求叙利亚销毁化学武器的决议。

【参考文献】

[1]王小军.我国循环经济法律体系的构建[A].水污染防治立法和循环经济立法研究――2005年全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论文集(第二册)[C],2005.

[2]汪新生,王春强.从结构现实主义的视角看冷战后东亚地区和平[A].厦门大学南洋研究院50周年庆暨“当代东南亚政治与外交”学术研讨会大会手册[C],2006.

经济政治形势范文第3篇

2010年,巴西经济增长 7.5%,创24年来的最高值,有人称“巴西将成为第一个走出金融危机阴霾的国家”……现如今,巴西陷入“滞胀”,经济萎缩、通胀高企、货币贬值,罗塞夫总统还遭到弹劾,被迫离职180天。曾经的“金砖明星”滑落至崩溃的边缘,巴西到底怎么了?

政治经济危局

2015年,作为曾经的“金砖明星”,巴西经济衰退3.8%,成为全球经济中的后进国,人均GDP更是下降了4.6%。三次产业全面减速,农业虽然增长1.8%,却成为2012年以来表现最差的一年;工业和服务业分别衰退6.2%和2.7%。巴西经济的低迷造成私人消费萎缩3.8%,固定资产投资下降12.4%,全年倒闭企业家数达到5525家,这对主要依赖国内需求的巴西经济造成了毁灭性的打击。经济衰退的同时,巴西通货膨胀率仍然高居不下。巴西中央银行连续9次加息至14.25%的高位,但是自2014年6月开始,通货膨胀率连续20个月突破中央银行规定的通货膨胀上限,巴西经济陷入“滞胀”。国际三大评级机构纷纷将巴西债务评级降至“垃圾级”。全球经济不景气,在各国纷纷采取宽松货币政策的大环境下,巴西的高利率严重制约了国内投资,利率上升还造成政府公共债务的负担加重,财政压力巨大。此外,高利率还吸引了国际游资,对巴西金融稳定造成一定影响。

经济不景气引起群众的不满。2013年,因圣保罗州提高公交票价而引发全国范围内的示威游行,使罗塞夫总统的支持率暴跌。自2015年罗塞夫以微弱优势成功连任至今,巴西又连续爆发了四次大规模示威游行,针对罗塞夫总统的弹劾也一直没有褪去。2015年10月21日,反对派以违背了《财政责任法》为由,开始起草对罗塞夫总统的弹劾申请。罗塞夫被指在平衡政府预算收支时,未经国会批准擅自向国有银行借贷的行为违反了法律的要求。12月2日,国会众议长爱德华多・库尼亚批准启动弹劾程序。12月8日,联邦最高法院认为弹劾理由并不充分而叫停了弹劾。此后,弹劾进程因巴西议会进入休会期而冻结。今年3月17日,众议院特别委员会成立,弹劾程序重新启动。随着前总统卢拉被强制问询、入阁受阻等事件的持续发酵,巴西的前景变得十分微妙,基本陷入了无政府状态,各个政治家人人自危,加之媒体的造势,政治生态极为混乱。 5月12日,在巴西首都巴西利亚的普拉纳尔托宫,被停职的巴西总统罗塞夫向民众讲话。

2016年4月11日,巴西国会众议院特别委员会通过了支持弹劾总统罗塞夫的报告并在17日众议院全体议员投票时获得通过,弹劾案进入参议院审理过程。在5月11日的参议院第一轮全体投票中,罗塞夫还是未能获得超过半数的支持票,被要求临时停职180天,副总统特梅尔暂时接管政权。根据规定,在剩余两次投票中,只要有一次未能通过,对罗塞夫的弹劾将终止。

陷入危局的原因

巴西陷入此次政治经济危机,是劳工党多年矛盾的集聚,存在多方面的原因。事实上,从上世纪90年代卡多佐总统执政后期开始,巴西一直没有推行过重要的结构性改革。具体来看,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失误分别是危机的根源及助推器,劳工党通过“政治分肥”获得政党联盟支持的方式为国家的治理带来了阻碍。此外,巴西社会政策转型的缺失直接推升了社会矛盾,造成执政基础的萎缩和流失,尤其体现在中产阶级队伍当中。

首先,发展战略失误是危机爆发的根源。历史上,巴西曾经因发展模式失误而遭受过危机。卢拉总统执政后,充分利用全球经济“大缓和”和大宗商品繁荣周期,走出了一条融合新自由主义、发展主义和平民烙印深刻的务实主义道路。随后的罗塞夫总统大致沿袭了卢拉的做法,并未进行改革,延续了大规模的社会支出。初级产品出口繁荣加之缺乏有效的产业政策使巴西自2003年开始出现“去制造业化”现象,制成品出口从2000年的58%下降到2011年的34%,经济的内生能力严重不足。

其次,宏观经济政策组合不合理推动了危机的发生。劳工党两届政府、四届任期基本延续了卡多佐总统制定的“三位一体”宏观经济框架。在实行通货膨胀目标制货币政策的前提下,利用财政责任法和浮动汇率制度进行宏观经济管理。由于通货膨胀率是首要目标,中央银行主要利用利率工具进行调控。但是,历史上巴西曾经遭到过多次金融动荡,汇率稳定一直是政策的隐形目标。单一工具和双目标之间的矛盾造成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受到一定影响。同时,为实现通货膨胀目标,巴西在财政方面和汇率方面都做了牺牲,暴露出政策自主性不足的问题。

第三,政党林立和碎片化导致经济政策难以发挥效果。2014年总统选举充分暴露了巴西政治生态的复杂性,执政联盟的团结也在今年众议院席位最多的民主运动党退出之后凸显出来。为了获得选票赢得选举,劳工党在2014年大选中联合9个党组建了执政联盟,但是执政联盟在投票时的契合度却在下降,内部向心力松动。顺利连任之后,罗塞夫为了巩固执政联盟,不得不在组建内阁时增加其他盟党的席位,造成劳工党对经济的控制力有限,宏观经济政策的传导机制受阻,有效性下降。

第四,社会政策改革缺失导致民众倒戈。带领3000万巴西贫困人民跨入中产阶级的卢拉总统在2010年卸任前的民众支持率达到80%,罗塞夫在第一届任期内的支持率更是一度高达90%,但是随着巴西经济每况愈下以及通货膨胀高居不下,其支持率一路下行,最低跌至8%,成为1992年以来的最低总统支持率。罗塞夫任期内延续了卢拉总统的高政府支出政策,用于降低贫困率。但是,事实证明,当全球经济环境不利时,初级产品出口规模下降,难以维持巨额财政支出,高福利模式难以持续。巴西并没有采取逆周期的财政政策,通过建立稳定基金等方式进行缓冲,也没有改革社会政策,沉重的财政压力最后压垮了政府。最终,罗塞夫被要求离职180天,丧失民心是关键。

巴西未来走向

随着各方博弈深入展开,巴西政局的未来走向存在众多不确定的因素。第一轮投票之后,巴西参议院还将进行两轮投票,罗塞夫想要保住其总统权力,最大的机会是寄希望在最后一次投票中,有不足三分之二以上的参议员赞成通过弹劾。然而,由于选民存在“寻求改变”的心态,当前巴西政治经济危局使民众不愿再相信罗塞夫、相信劳工党,罗塞夫重新执政的可能性将非常小。即使副总统特梅尔在巴西的支持度并不高,同样面临遭到弹劾的可能性,但他在罗塞夫离职的180天内也将运用政治手段拉拢各个党派,组建新内阁。此外,如果特梅尔未能给巴西民众带来任何希望,巴西极有可能将提前启动大选。

经济政治形势范文第4篇

会议认为,今年以来,国内外经济环境十分复杂。在党中央、国务院正确领导下,各地区各部门贯彻落实党的十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着力深化改革,加快调整结构和转型升级,不断改善民生,沉着应对各种风险挑战,扎实做好各方面工作。

上半年主要经济指标处于年度预期目标的合理区间,经济社会发展总的开局是好的。经济保持平稳增长,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就业形势总体平稳,夏季粮油再获丰收,服务业发展继续加快,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节能减排工作进一步强化,简政放权取得积极进展,改革开放力度加大,社会事业得到加强。

会议认为,当前,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具备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下半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总体平稳发展态势。同时,也要认识到,世界经济正在深度调整,国内外发展环境十分复杂。我们既要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充分做好应对各种复杂困难局面的准备,又要牢牢把握重大调整机遇,积极有为,创新求进,坚持统筹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坚持宏观政策要稳、微观政策要活、社会政策要托底,努力实现三者有机统一。

经济政治形势范文第5篇

关键词:国际形势;影响;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3)24-0381-02

人类进入新世纪,国际形势复杂多变,呈现出许多新的特点: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经济全球化进程中矛盾的加剧;科技进步的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这些特点为思想政治教育带来机遇和挑战,需要我们在多变的国际形势背景下,创新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一、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一)国际政治的变化和特点

1.冷战后两种社会制度斗争呈现出新特点

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不同制度国家的斗争,经历了二战前和二战期间的“热战”、二战结束至80年代末的“冷战”,90年代初冷战结束后又出现了新的形式。一是斗争的主要形式由对抗转化为竞争、遏制与反遏制,战略重点转向以经济、科技为核心的综合国力,军事战略在整个国家战略中的地位相对下降。二是政治、意识形态领域的斗争仍然存在,且更加隐蔽、间接和复杂。三是资本主义国家通过“接触”和“交往”,对社会主义国家实施和平演变。

2.世界向多极化方向发展的趋势日渐明晰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世界由两极向多极发展的趋势日益明显国际战略力量对比呈现“一超多强”的态势。由于世界上多种战略力量的存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不可阻挡。欧盟正在走向经济、政治一体化,独立于美国的倾向日益突出;日本尽管近年来出现了经济不景气的现象,但仍是一个世界级的经济强国,它还在不断谋求政治、军事大国的地位;俄罗斯虽然在经济转轨过程中出现挫折和困难,但它仍是一个具有资源、科技和经济巨大潜力的核大国;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持续高速增长,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高;其他发展中国家中的大国如巴西和印度,经济实力也在持续增强,一些地区性的集团如东盟、非统组织等在地区乃至世界事务中也日益显示出它们的地位、作用和力量。

3.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新变化

政治多极化的过程中单极和多极的激烈较量,西方某些大国违背国际关系准则,热衷于扮演“世界领导者”,充当“世界警察”。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呈现新的形式:一是“新帝国主义”理论凸现;二是“新干涉主义”威胁世界和平;三是美国单边主义气势逼人;四是文化霸权日益突出。从霸权主义的变化中可以知道,冷战结束后美国相对实力和绝对实力的增强为其称霸世界、建立单极国际政治格局提供机会,但是美国的霸权主义行径,也越来越引起了包括美国盟友在内的国际社会的不满。美国称霸和多强反称霸成了国际政治斗争的突出矛盾。

(二)经济全球化的风险和斗争加剧

经济全球化时代,要融入世界经济竞争体制,“自由处置天然财富和自然资源”的绝对思想已经不能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要求。[1]这就要求各参与国要在一定程度上让渡其经济。实际上,由于经济实力对比的不平衡,这种让渡是不对称的。发展中国家迫切需要发达国家的资金、先进的科学技术和丰富的管理经验,这就使发展中国家不得不接受发达国家强加的不合理的条件,不得不放弃其某些权力,以便参与国际分工,获得自身发展。这就使得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全球化过程就面临国内规则与国际不协调的冲突。

(三)科技发展是影响国际形势的重要因素

在当今的国际形势中,一个国家的强弱和国际地位是由综合国力决定的,而科技的影响已渗透到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各领域,影响着综合国力的发展。科技的迅猛发展,特别是网络技术的发展,以其较强的渗透性,虚拟性,突破了民族、国家和地区地理、心理和制度的障碍,拉近了世界的距离,扩大了人们活动范围。使整个世界经济连在一起,成为了一个整体,极大促进经济全球化的发展。目前,影响国际关系的因素不仅是意识形态,社会制度,最重要的还是经济实力,特别是科技实力。这就是说,科技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也是决定一个国家的国际地位的关键因素。虽然科技发展能提高国家实力,改变国际关系,但是,科技发展带来的威胁是人类不可估量的,尤其是核武器带来的危害,给世界和平增加了许多的不安全。

二、国际形势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一)国际政治的变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1.社会主义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和平共处、合作交流成为主流,促使不同制度的国家之间出现了非制度融的新形式。所谓非制度融指的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在具体体制层面上日益密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相互影响和吸收,不同社会制度国家相互依存、彼此影响。在这种情况下,一些社会主义成分可以被资本主义利用,一些资本主义的东西也可为社会主义利用,这必然会使人们在思想上“淡化”不同制度的国家间的差异与斗争,从而潜在地影响人们的社会主义信念。

2.政治多极化加剧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的流转和冲撞,西方发达国家借机对外推行文化霸权主义。对于文化霸权主义,美国学者汉斯・摩根索曾一针见血地指出:其目的“是征服和控制人心,并以此为手段改变两国之间的强权关系。”[2]因为不同文明的生存根底和传播力量不同,科技力量相对落后、文化市场机制尚不健全、文化产业尚未形成规模的社会主义国家面临着丧失文化市场竞争力和丧失意识形态阵地的危险。

(二)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第一,经济全球化,改变经济生活,对思想政治教育所处的环境提出了挑战。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各种不同思想和文化相互学习、借鉴,经济全球化革命性地改变了传统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大量涌入,混淆人们的视野,加大了人们辨别是非的难度。同时,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的渗透,对人们的理想信念和道德伦理产生了潜移默化的影响,人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路途就变得更加艰难,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遭到了挑战。第二,经济全球化,对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的挑战。经济全球化推动了信息全球化,在这个信息时代,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内容受到外界文化的冲击,一些人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发生了扭曲和错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成为一些人的价值取向和人生追求的终极目标。对我们的传统文化、道德准则和价值观念产生了强烈的冲击。

(三)科技的发展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

科技发展的不平衡性造成了各地区、各国家的生产、生活方面的失衡,在意识形态领域的防御和控制上也产生倾斜。未来学家阿尔温・托夫波曾说过“电脑网络的建立与普及将彻底地改变人类生存与生活的模式,而控制与掌握网络的人就是人类未来命运的主宰,谁掌握了信息、控制网络,谁就将拥有整个世界。”[3]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具有控制信息的优先权,占据网络的制高点。而发展中国家特别是我国,科技发展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存在很大差距,对如何运用高科技传播信息还处于劣势。在国际交流和沟通中,西方运用强大而完善网络和科技设备,进行文化渗透,动摇人们对社会主义的信仰,冲击人们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淡化人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和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扩大对社会主义国家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

三、国际形势多变下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一元化

随着我国的对外开放的扩大,西方各种思潮涌入,对人们灌输西方价值观,降低人们鉴别能力,国外的敌对势力试图对我们进行“和平演变”,这时候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坚持指导思想一元化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特别是要加大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宣传和研究。要充分发挥报刊、图书、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大众传媒的作用,加强国情教育,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扩大优秀成果的影响力,推动优秀成果更多地应用于实际,提高全民的马克思主义科学素质。改进宣传的方式方法,增强理论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的指导地位,是一个极其重要的政治任务,也是一个极具艰巨性的理论建设任务。

(二)推动思想政治教育社会化发展

随着国际形势发生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全球化发展加快,一方面,使得国家间的经济合作关系越来越密切,另一方面,使渗透和反渗透、颠覆和反颠覆长期存在,西方敌对势力也不断加紧对我国的“细化”和“分化”。为了适应现代经济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发展,思想政治教育必须向社会化发展。因此思想政治教育要渗透到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与经济工作、业务工作、管理工作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成为社会生活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发挥其社会作用。改变了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部门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独角戏”的状况,从而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要引导广大群众和各个部门学习并掌握一定的教育方法,参加教育活动。只有这样,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发展成为现代化和社会化的教育。

(三)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国际交流

随着世界经济竞争和科技竞争势头的强劲,导致了世界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教育的格局发生了变化。思想政治要面向国际发展,加强与世界的交流和沟通成为这时期的重中之重。首先要增强国际化意识,加强对外宣讲,要解放思想,冲破思想的禁锢,打破不同社会制度和国家政治体制的思想政治教育不能接触,不能交流沟通的观念,加强与资本主义国家,特别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思想政治交流,对外要讲清楚中国的国情和改革开放以来所取得的重大成就,争取更多外国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支持。与此同时,在面对国际上各种文化、思潮、理论、学派,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促进自身发展。要进一步培养人们的分析辨别能力、选择吸收能力和批判抵制能力,以适应激烈的国际竞争。总之,在复杂的国际形势下,我们要保持头脑清醒,清楚认识到思想政治教育所面临的国际挑战和竞争压力,进一步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国际交流,在国际舞台上不断展示自己,使我们在思想政治教育领域处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吉敏立.论全球化与国家经济[J].甘肃政治学报,2002,(10):28-32.

[2][美]汉斯・摩根索.国际纵横策论[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5:1998.

[3]爱因斯坦文集.(第一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4]周敏凯.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8.

[5]卫灵.新编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