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资金管理措施

财务资金管理措施

财务资金管理措施

财务资金管理措施范文第1篇

摘要:教育经费的保护措施是所有学校都需要的一种通用的“内部控制”程序,用这个程序方式来保护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这个流程清单提供了年度、季度、每月及每周的关键性财务活动一览表。运用财务管理的规律管理好学校。

关键词:中小学校校长 资金管理措施 财务管理流程 资金管理制度

一、中小学校教育经费的保护措施

教育经费的保护措施是所有学校都需要的一种通用的“内部控制”程序,以此来保护财产免遭遗失、挪用或盗窃。其作用是为了实现下列三项重要的学校财务目标而设计的通用会计程序:防止学校教职员工出现盗窃或渎职的行为;保护学校资产;履行公众所期待的对公共资金财务管理的责任。

换句话说,内部控制程序应用于学校会计和账簿记录工作中,它可以保证财务报告是可信的,保证财产得到保护而免遭越权的使用。内部控制程序应用于财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同时还有以下功能:从学生和家长手中接受的资金,支付资金以还账,保护好收据簿和支票等重要的财务单据。

1.学校教育经费的使用规则

在讨论教育经费的保护措施之前,最好先理解教育经费的使用规则。除非按照省、市(区)中小学财务管理办法已经明文规定外,通常都要遵守这些规则。最重要的是教育自己学校教职员工谨记,学校活动资金的使用是受限制的,这些资金不属于个人所有,所以不能随便借出、借入,或者以校长看来合适的方式使用。例如:学校活动资金要用于筹集或分配这些资金时的预期目的,即专款专用。通过全体学生筹集到的学校活动资金,要让全体学生从中受益;鼓励学生干部在教师的监督下,管理由学生团体筹集到的资金;将活动资金用于当时筹集资金的在校学生身上;禁止有悖于教学大纲或危害学生安全的资金筹集计划;遵守合理的预算和会计程序、管理学校的活动资金。

2.内部控制体系的特征

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需要在管理和实际运行中取得恰当的平衡。这里有一些关于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的一般原则。一个健全的内部控制体系有以下特征:

合理性。管理成本不应当超过管理所带来的利益。谨记:要依据资金、时间,对全体教职员工的限制性规定(如过于复杂的购买手续)和教职员工意见等因素来考虑成本。

适时性。必须在适当的时间运用管理才会有效。例如:无法平衡每月的会计报表就没有达到管理的目的,管理就是迅速发现并纠正错误。

现实性。这个程序真的能提供一套保护措施吗?锁上储物柜,但是允许所有教职员工随便拿到钥匙,这并没有实现预想的管理目的。

实用性。保护学校的资产,需要将学校管理领导层和上级管理领导层的意图统一起来。在学校最有效的内部控制办法是有一套自上而下的管理严密的体系,从校长开始,一直延伸到全体教职员工。当你质疑这个程序的实用时,可以在管理过程中使用有效的评价制度,也可以从上级财务部门或学校内部审计师那里获取建议。

3.内部控制的三种类型

预防式控制是在错误或不遵守规则的行为出现之前而设计的避免其发生的措施。比如:一个有关预防式控制的方法,就是校长在购买物资或设备之前,审批订购单,预防式管理具有成本效益。

发现式控制是错误发生之后用来鉴别错误的措施。比如:为了发现不遵守规则的事情,校长每月要审核学校的会计月报表,这就是一种发现式控制,这种控制具有滞后性,与预防式控制相比,成本效益偏低。

纠正式控制是确保通过发现式控制查找出错误,以纠正的措施。比如:当校长发现银行对账单上的错误,及时地彻底查处此事,以确信这个错误得到解释和纠正。

4.通用的控制程序

作为校长,应把这些保护措施合理地使用,以保护学校的财产,免遭遗失和盗窃。通常做法如:在校长的办公系统里设立财务管理的规定,以限制教职员工获取进入财务体系的路径。

(1)创造环境

作为校长,应坚持贯彻以下指导思想,在学校管理中宣传这些思想的重要性,确定全体教职工评价和处理财务事件的基调:①保持高标准的道德观与价值观。比如就资金运作来说,不要妥协于不合理的标准,程序或政策。②遵守全体教职员工所期望的会计程序。如在应用中保持一致性,这是非常关键的,因为只有少数会计才接受过正规的财会业务培训。③坚决聘用非常称职的会计和行政管理人员,避免过度信赖会计。如果会计能够全部控制或者拥有教职员工的完全信任,要有所警惕。基于过分信任的制度不算一个安全的制度。④确信全体教职员工对学校资金运作有高度的责任感。没有设置与保持合理的控制措施,会导致学校或不诚实成员的结合体,并且引诱诚实的成员变得不诚实。

(2)行政管理控制

如果校长不付出努力以确保这些保护措施的贯彻执行,那么,内部保护措施在学校就没有价值。①如经常检查一下每月的会计财务月报表;如有可能,分担会计责任,以使任何一个人不能单独负责全部过程。(如填写支票,签署支票,分别由不同的人进行)。增加行政性的检查程序,增加事先不通知的内部审计或会计检查的次数。②校长应为财务单据建立一个专用的收件箱,以免夹杂在其他邮件中丢失。

5.限制性接近财务系统

通过频繁更换密码来限制电脑访问财务报告的路径。至少每隔90天更改一次财务管理系统的账户密码,并且绝对不要在桌子上、电脑磁盘里或者其他任务明显的位置上,保留你记下来的密码。将所有重要的电子数据、档案进行存档备份,并且放置在校外一个安全的地方来保存。

限制全体教职员工靠近会计室、保险箱、档案柜的钥匙和安全防护装置,当会计室的任一职员不在学校工作后,更换安全防护装置和锁头。把小型的保险箱锁在墙壁上。

6.现金收入的控制

现金收入――进入到学校的现金是最容易被滥用和偷盗的资产。对这部分资金控制措施的设计,目的是提供保障,使之能正确接收和记录资金,并及时存入银行(参照现行学校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7.现金支出的控制

现金支出,即资金流出学校,是通过支票(实际支付)和非受理的零用现金的形式完成的(参照现行学校财务管理规定执行)。

8.确定学校的真实余额

(1)检查每月会计财务报表。(2)每月不忘检查银行对账单。(3)把同一个月的银行余额结算和学校的财务报告进行对比。(4)了解学校真实的资金结算情况。学校的资金账户很典型地分为三类:

①上级拨入预算经费。拨入经费的总余额仅仅是用来经营学校的一般性资金,是资金来源的主渠道,是惟一能确保学校拥有足够资金的方式,就是校长例行公事地执行这个检查程序。②学校预算外收入。纳入教育经费管理。③其他资金(代收代

管款项)。

拨入预算经费数一实际经费支出数=经费结余数

预算外收入数一预算外支出数:预算外结余数

综上所述,作为一个领导者、管理者,应遵循基本的内部控制程序,对于始终如一地贯彻与管理学校资金是有帮助的。在实际工作中,这些保护措施会增加作为一名资金管理者的自信,并且占用较少的工作时间。请校长谨记,如果没有尽力确保保护措施得到贯彻执行,那么,再好的控制程序也是毫无用处的。“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有了规矩未必成方圆。”坚持推进落实这些保护措施,才是校长职责所在。

二、校长财务管理任务流程

校长在一个学年度中、在财务管理方面应该做那些事情呢?作为校长,对记账负有许多的责任。这个流程清单提供了年度、季度、每月及每周的关键性财务活动一览表,应把它与全年日程安排协调一致。

1.校长学年度期间财务活动安排

七月份(期末工作)

会见会计人员。并对他(她)的作用与职责进行考察。请他(她)回答下列问题,以对上半年学校财务获得大致的了解:

(1)我们学校是否有过期的支票和银钱收据?如果没有,何时将其销毁或上交财务档案室的?

(2)收据的盘存日志存放在哪里?

(3)为了确保按数字顺序开付收据且所有的三联单空白收据完好无损,你多长时间审查一次银钱收据?

(4)在我签字之前是否准备好细化到数量、价格和送货规程的订单?为新学年订购单?

(5)用于购买普通货物(如办公用品)的集体订购单,上面是否规定出购买的金额限度?

(6)你多长时间审查一次未结清的订购单?

(7)我们学校的财务报表与支票帐户和银行存款帐户与银行存款对帐单多长时间核对一次?(核对银行存款)

(8)在我不在的情况下,你代我签过字吗?

(9)所有支付给学校员工(如保安、合同制工人)的补偿费用是否由办公室审批?

(10)你多久核对一次零用现金?

(11)学校会计年度银行存款利息收入有多少?

(12)你是否意识到我信赖你,并从你那里获得相应的财务信息?

2.与熟悉情况的员工完成下列任务(如中层干部)

(1)审阅下学(期)年的学校预算。与会计人员或其他熟悉情况的员工利用2―3天的时间,建立每一帐户的收支计划。(内审学校预算)

(2)将资金登入到相应的帐户,以反应出项目预算。

(3)总务处室订立秋季办公用品订购单,以确保在教师返校之前收货。

(4)确保校长和会计及所有签发支票者均符合银行支票管理规定。

(5)总结上学期财务上的问题及成功之处。

(6)审阅最近的审计结果和建议,针对上学期制定的整改措施。

(7)与校长外出期间财务管理的校长助理碰头开会,明确规定他权限服务内所能批准的金额限度以及支出科目。在做出这些规定时应听取会计意见。

3.与相关的工作人员共同完成下列任务

(1)与相关人员核对校办企业的合同,并对上一年度的所得利润进行核算。

(2)制定校办商店的经营计划,更新书面程序,向会计提出建议。

(3)确保教职工岗位手册中有关财务细目及时得到更新(开出的收据,订购单、信用卡、现金及时上交财会室)就产生的变动向会计提出建议。(保护流动资金的安全措施)

4.八月份(教师返校):

(1)召开教职工大会,并审阅员工岗位手册内与财务相关的那部分内容。讨论新会计程序或可能产生问题的地方。要求会计人员参加该会议。

(2)新学年之前确保教职员工都明白管理和动用学校资金所承担的财务责任,给他们提意见的机会。

(3)与学校工会组织共同讨论纪念日(如教师节)而购买纪念品的资金如何筹集和分配。

三、季度财务管理任务活动安排

(9月30日、3月30日、6月30日)

1.如果支出的经费数额太大,与会计人员审核每一帐户的收支目标,用以修正原始预算计划(参照学校预算进行)。

2.会计年度结束前,与会计人员审查财务问题或日常(帐户负债),并做出相应帐户的调整和转账。(参照转账和调整帐户要求进行)。

3.审查含有支票帐户和存款帐户的银行存款对帐单,做到帐帐相符。

4.研究学校的规章制度,一般用尽上级财政拨给学校的拨款后,才能使用学校资金(如公用经费),学校资金余额可以转到下年度使用。

5.审查学校校办商店预定的提成比例。

四、年末财务管理任务活动安排

(12月15日至12月25日)

1.审查年末帐户调整和转账的情况(参照记账的基本知识)

2.追踪未完成的并取消那些不需要的订单。

3.准备学年末的审计工作(参照审计检查)

4.对校办商店的存货进行实地盘存,审查额外供货已完成的订单的情况。

5.建立校长自己使用的新会计年度《财务管理审批日志薄》(记录日常审批的重要款项),《预算指标管理日志薄》(记录上级财务部门下达的拨款指标)。

五、月度财务管理任务活动安排

1.审阅银行对帐单。

2.将会计人员所做的月报表与银行对帐单做比较。

3.讨论会计可能遇到的财务或程序问题。

4.审查自己不在时所批准的项目(如订购单、支票、信用卡等)。

5.讨论会计人员对已下事务的看法:未结清的订购单:代收代管的财务帐户;帐户余额(如有没有帐户出现余额为负的意外的情形)。

六、周财务管理任务活动安排

1.审阅需要你批准的文件:

订购单;支票;教师实地考察费用申请表;财务报表。

2.要求会计回答下列问题:

(1)有没有组织者、教师不遵从收据或订购单支付程序的情况(如保管资金、收到书面批准之前采购)?

(2)与供应商之间是否存在问题(如订购的货物已经收到而经办人员没有通知会计人员)?

(3)包括银行对帐单在内的所有财务报告,是不是最新的?

(4)有没有需要签字的支票和订购单?

(5)每日都要到银行存款吗?如果不是,存放在办公室有多少款项?存放的具置在哪儿?如何保证资金的安全?

(6)图书管理员是否保留一份以日期或学生姓名为顺序记录的赔款清单?赔款以及清单是否每周都要呈交给会计室?

(7)教师收据是否按照数字顺序开付?交回所有剩余的三联单空白收据是否都留在收据簿里?

(8)所有需要校长签字的支票是否都附有单据证明资料(如供货商发票、收货单)?

(9)所有的支票包括空白支票有没有列出钱的用途?

(10)审计人员已审查的存款单有没有存档?

(11)所有支付给学校教职员工的服务(如合同制工人、保安)报酬是否通过学校办公室来处理相关事务?

(12)有没有需要讨论的亟待解决的事务(如尚未完成的早在一个月前实地考察旅行的财务报告)?

财务资金管理措施范文第2篇

关键词:金融投资风险;财务管理;应对措施

文献识别码:A

金融投资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属于比较基础的财务活动,但是市场上有很多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到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再加上企业领导人员主观上产生的偏差,就会使金融投资的风险大幅增加,从而对企业正常的经营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企业一定要对各种投资活动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且要能够对影响金融投资的因素进行科学的分析,对风险的类型进行确定,之后要在此基础上制定相应的财务管理措施,从而使企业规避风险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进而使企业可以顺利地开展经营活动。

一、企业金融投资风险的概念分析

企业的金融投资主要是指企业在金融市场上开展金融买卖的所有投资行为。而金融投资风险就是指在某项投资活动中,存在着一些不确定性的判断,投资活动的未来收益无法得到有效的保证,并且有可能使投资遭受损失,甚至无法收回本金。这些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就可能会引发相应的风险。需要注意的是,企业在整个金融投资过程中会面临各种金融投资风险,如果市场上不确定性因素增加或者缺乏完善的金融机制,那么就会有许多偶发因素或者不可控因素对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的产生影响,从而对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造成阻碍,并带来经济损失。因此,企业必须要对风险管理给予足够的重视,并使自身的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防范能力不断提高,只有这样才能够使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的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高,促进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3

二、企业财务管理中出现金融投资风险的主要原因

1.缺乏健全的金融投资决策机制

目前,大部分企业在进行金融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往往不重视分析投资风险,对于一些高收益投资项目存在风险没有一个充分的认识,在未进行充分考虑的情况下就盲目投资。通常情况下,企业的金融投资决策有着非常明确和严格152全国流通经济的规定,必须经过一定的程序才能够做出最终的决定。特别是在决策一些比较重大的投资项目时,往往还需要专门的机构研究和分析投资项目的可行性,同时还要进行相关的投资审议,之后才能够决定是否投资该项目。但是一些企业的投资决策制度还不够完善,导致企业在进行投资决策时,缺乏相应项目的可行性分析,不能深入地了解所要投资的项目以及相关的金融产品,在这种情况下企业所购入的金融投资产品很有可能与自身实际的经营情况不相匹配,从而给自身带来相应的金融风险⑵。

2. 金融投资操作人员缺乏较高的专业素养

企业的金融交易活动通常情况下都有专门的操作人员负责,他们的工作对企业的经营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企业要重视这些金融投资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以及综合素养,从而使金融投资风险得到有效的控制。一部分企业在构建内部机构的过程中,随意调配金融投资操作岗位上的人员,并且对该岗位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未进行充分的考察,另外还有很多企业直接财务人员安排到金融投资操作岗位上,并且也不重视培训和锻炼相关的操作人员,导致操作人员经常出现失误,相应的投资决策项目难以顺利的开展,从而使企业的经济效益受到损害。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操作人员缺乏职业道德,为了一己私利将企业的金融投资信息故意泄露出去或者故意不按照规范要求进行操作导致失误,严重损害企业的金融投资效益凶。

3. 缺乏健全有效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

企业在开展金融投资决策的过程中,如果缺乏健全有效的投资风险控制机制会对企业金融投资的效益产生非常不利的影响。对于企业的金融投资活动来说,每个环节都会受到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影响,并且如果没有对潜在的风险因素进行有效的控制导致风险发生,就会严重损害企业的经济效益,甚至对整个企业的正常经营造成非常严重的影响。但是,就目前很多企业的实际情况来看,普遍缺乏健全有效的金融在线金融投资风险控制机制,导致在日常的金融投资交易管理工 一起,从而确保企业的利益不会因为金融投资人员的一己之作中难以贯彻落实。另外,大部分企业也未能有效地监督和控制投资的金融产品,这表明一部分企业对金融资产的管理不够重视。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金融投资操作人员缺乏较高水平的识别能力,对可能存在的金融风险缺乏敏感性和警惕性,不能对投资项目中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有效的判别。再加上企业缺乏健全的风险控制机制,导致在日常的经营管理过程中风险控制机制的作用无法充分的发挥出来,从而使风险控制机制只是存在于纸面上,最终使企业的投资风险大幅增加

三、企业财务管理中应对金融投资风险的有效措施

1. 改进和完善金融投资决策机制

企业只有对内部的授权审批制度进行不断的改进和完善,才能够使自身规避金融投资风险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具体来说就是根据投资项目金额的大小及其重要性,分给不同的机构进行相应的审批。如果投资项目比较重要且投资金额较大,那么企业应当召开董事会对相关的投资决策进行商讨,并且还要尽可能争取更多的股东投票权,通常情况下必须要有2/3以上表决权的股东通过决议才能够投资该金融项目。另外,企业还要对内部的投资追责制度进行完善,要将投资决策人员的利益绑定到企业的投资效益上,如果金融投资项目出现亏损,对企业的经济效益造成损害,相关的决策人员就要将相应的决策责任承担起来,从而将决策人员对金融投资项目的责任心充分的激发出来。除此之外,企业董事会和管理层还应要求投资部门定期汇报金融投资工作,与此同时投资部门还要对企业金融投资的盈亏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全面地分析投资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相关的金融投资操作人员还要使自己的风险辨别能力不断提高,从而能够对潜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识别,并及时采取合理有效的措施加以防范。

2. 健全金融投资人员的岗位责任制度

企业要想使自身规避金融投资风险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不仅要改进和完善金融投资决策机制,同时还要重视并充分了解金融投资业务的实际需求,并对岗位责任制度进行完善,对于不同工作岗位具体的工作内容以及工作范围都要加以明确,同时对于不同部门和岗位的具体职责和权利也要加以确定。另外,企业还要将决策、财务、执行等部门分离开来,并对各个部门进行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对于企业交易性金融投资业务的全过程严禁由同一个人或者同一个部门负责办理,并且在金融风险投资业务中要禁止未经授权的工作人员参与其中。除此之外,企业还要对金融投资人员队伍加强管理,首先要对投资操作人员的专业知识和综合素养进行定期培训,使相关人员能够对投资、金融、法律以及财务等方面的知识进行有效的把握;其次,对于金融投资人员的职业道德素质培养也要加以重视,使其综合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企业内部发生金融风险的概率不断下降。与此同时,企业还要对薪酬机制进行完善,对金融投资人员的绩效考评要不断加强,从而将其利益与企业的投资利益绑定在私而受到损害

3.构建合理完善的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体系

企业要想将金融投资风险管理体系合理完善地构建起来,就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是企业的领导管理人员必须要具备较强的风险意识,要对企业实行风险管理的重要意义有充分的认识,并且还要对企业内部的金融投资风险防范的应急机制进行完善,使其更加适应企业的实际情况。例如,企业可以对相关的组织机构进行健全和完善,首先,将专门进行风险管理的部门构建起来,从而能够对企业所面临的各种风险进行统一的管理,并在此基础上将金融投资风险的预防措施及时完善地制定出来;其次,企业要对内部的经营管理体系进行改革,要对企业各种活动的开展加以规范。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自身实际的经营状况,并从全局出发,对自身目前以及未来能够承受多大程度的金融风险进行充分的考虑,在进行金融投资决策时要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的、充分的分析,切不可盲目跟风,从而提高金融投资决策的可靠性。最后,企业还要对内部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进行完善,之后要将风险应急预案科学合理地制定出来,对可能出现的风险损失要提前做好预估,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更加严格的管理,按照相关要求对各个环节的操作进行规范3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中,需要对金融投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这直接影响企业正常经营活动的开展以及企业的经济效益。因此,企业一定要科学地分析对金融投资活动可能产生影响的各种因素,并对风险类型加以明确,只有这样才能够及时有效地采取合理的措施加以防范,从而使自身规避风险的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最终使自身的经济效益得到提升,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李江,高书平,韩文硕.企业财务管理中金融投资风险探究——基于流动性紧缩背景[J].财会通讯:(中),2019,(6):87~89.:2]熊凌.试论企业对外投资和财务管理的风险控制[J].管理观察,2016,(27):138—140.

[3]张洪艳.关于财务管理风险影响因素及应对策略的探讨[J].现代商业,2015,(7):202~203.

[4]周骅.金融企业财务风险管理探讨 [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7):118~119.

财务资金管理措施范文第3篇

关键词:施工企业;资金;财务风险;措施

企业的财务活动中,资金是一项高流动性的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发展的血液,因此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在建筑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情况下,施工企业要想取得、巩固、扩大市场份额,必须具备强大的竞争实力,雄厚的资金是竞争实力的基础和保证。但目前施工企业工程垫资越来越多,拖欠工程款居高不下,资金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施工企业具有工程项目分布点多、生产周期长的特点,如果不能很好地组织企业的资金周转,企业将会陷于资金短缺的境地。短期的资金短缺暂时可以通过举债来缓解,如果资金短缺在长时间内不能解决,那么企业就可能面临破产清算的局面。因此,财务及时了解企业资金状况,发现资金短缺,并积极地组织筹措资金,是施工企业保持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

一、资金管理现状

现在大多数的施工企业患上了严重贫血症――资金紧张,究其原因,不外乎两种:外部原因和内部原因。外部因素主要有:建筑市场竞争激烈,僧多粥少,能到手的项目少;招投标工作不规划,低价中标的项目多;社会保险制度尚不健全,社会负担过重;筹资渠道单一,金融机构信贷机制不够完善,企业筹资困难,建设资金不能及时到位;建设单位拖欠施工单位工程款项等。内部原因主要是:成本管理失控,亏损严重;资金使用计划性不强,经常出现青黄不接的局面;施工项目多,资金分散,无法发挥资金集约性优势;合同管理工作力度不强,该结算的款项漏结或未及时结算,应调价补差、索赔的项目未能及时办理等。

另外,随着建筑行业招标制的普遍采用,施工企业的经营范围得到空前的扩展――施工项目增加且分布地域分散。怎样对这些项目实施管理呢?目前,施工企业普遍采用能调动项目负责人积极性的分权制,即组建相对独立的项目经理部对中标项目实施经营管理。这样,单个项目的管理问题解决了,但对整个公司的资金管理却产生了一系列不利影响。首先是引起资金分散,削弱了企业总部资金的调控力度。其次限制了企业总部的融资功能,制约了企业的发展。另外,由于不能有效、及时地调度资金,就会制约企业总部投资权的行驶和融资功能的增强,从而影响企业的发展。三是不利于企业总部对各项目经理部实施监督与控制。企业总部作为承担民事责任的法人机构,对其所属单位的重大事项应当拥有知情权,但如果下属单位什么都可以自主 (尤其是财权),就会弱化企业总部的知情权,从而弱化控制权。

二、造成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原因

1.外部成因

(1)施工企业财务外部环境的多变性和复杂性,是产生财务风险的主要外部原因。施工企业作为市场经济的主体之一,它的财务管理不例外地置身于复杂多变的客观经济环境中,并极大地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一旦施工企业没有健全的财务管理系统,缺乏抗御这些风险的财务能力,势必导致企业的理财失败。例如我国国内建筑业竞争异常激烈,建筑资源相对缺乏,“僧多粥少”的矛盾日益突出,一部分实力较弱的施工企业面临着吃饭难的困境,甚至退出建筑“舞台”,加之市场经济行为的尚不规范,“暗箱操作”、地方保护等加剧了建筑市场的混乱,竞相压价又使得建筑产品价格背离其价值,造成价格扭曲,从而增加了财务风险。

(2)建设资金短缺,过度的垫资施工造成施工企业财务紧张,施工企业举步维艰,财务风险加大。目前,建筑市场垫资施工的倾向越来越明显,这不仅严重干扰了施工企业的工程建设管理,而且严重制约了施工企业的生产和经营。垫资施工给施工企业带来的直接后果是大量占用了施工企业的生产资金,更为严重的是,造成施工企业债台高筑,财务费用增大,并引发连锁反应,如对供应商及银行等的巨额债务影响了企业再融资能力,损害了施工企业在新一轮投标中的竞标能力等等,从而形成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此外,垫资施工加大了工程款的回收难度,增加了企业财务风险。

(3)随意性的工程变更既延误工期,也易引起经济合同纠纷,继而造成施工企业的财务风险。由于建设单位设计阶段未作充分的考虑,施工过程中临时提出设计图纸变更要求,容易打乱施工企业的施工规划和组织管理。特别是施工企业在建设单位提出变更要求时,如果未及时对变更内容进行合同续定,往往导致合同双方权利义务的不明确,最终在结算价款和合同履行上引起纠纷,形成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上的风险。

(4)建筑施工合同显失公平,施工企业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有效保障。由于施工企业在市场竞争中的被动地位,难于与建设单位在合同中取得平等一致,而且施工企业正当权益的保护在合同条款约定中不明确。当前,部分建设单位有意拖延工程结算的办理,致使工程造价得不到及时确认,工程拖欠款数额不明,施工企业隐性应收款增多,不利于清算内外债务,财务风险更加突出。

2.内部成因

(1)财务决策缺乏科学性和周密考虑导致决策失败。施工企业在实施财务管理的过程中,经常性地要进行相关财务决策。由于施工企业财务预测的局限性,加之决策在执行中应对各种可能情况的措施不力,化解风险的能力受到限制,因而不能摆脱财务风险的肆虐。如固定资产投资缺乏相对稳定期以及使用对象,造成固定资产闲置,不能充分发挥其效用;在对外投资上由于对投资项目的预期收益估计不足,过分地强调前瞻性,缺少对项目深层次的市场分析,具有盲目性;承接某个施工任务不考虑投资方的资信状况,背着沉重的资金压力仓促上马等等。

(2)对以人为本的理念认识不足,风险意识不强。施工企业从签订合同开始,就要对风险作出必要的估计,许多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人员认为只要做好会计核算,管好用好资金,缺乏必要且全面的风险意识,以至形成片面性的财务行为。譬如融资是解决施工企业某一期间资金困难的有效途径,同时它也会成为一种负担,不顾一切地融资同样会使施工企业陷入两难的境地。相当一部分施工企业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金结构不合理,财务管理形同于债务管理,财务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存在着巨大的财务风险。

(3)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尚不健全,财务管理系统不够科学。内部控制制度作为搞好财务管理的先决条件,它的健全与否直接关系到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成败。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在施工企业内部推行的工程项目管理中存在着以下薄弱环节:一是内部责任合同签订不及时,承包主体的责任义务不明确,责任指标不能及时到位;二是成本控制乏力,节约能力差,财务收支计划未引起足够重视;三是项目部拥有完全独立的材料采购权,在利润的实现上有相当大的调节空间,甚至会引起一些莫名的债务纠纷;四是项目产值统计弹性较大,对债权的管理增加了难度,加上施工企业没有相应的索赔制度,不利于工程款回收率的提高;五是财务管理只重视基础工作的管理,不注重财务分析,事中控制不力。

(4)施工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混乱。施工企业内部的部门与部门之间,本企业与上级主管企业之间在资金管理和使用、利润分配、资产抵押等方面存在权责不明、工作衔接不到位的现象,以致造成资金使用效率低,资产的安全性和完整性得不到保证,财务状况混乱,从而产生财务风险。

三、施工企业预防财务风险的措施

财务风险对施工企业的影响是巨大的,防范和化解财务风险,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内容。为此,必须采取果断措施,提高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和抗御财务风险的能力。

1.建立健全适应财会环境变化的财务管理系统

财务风险的外部成因虽不能从企业内部予以制止,但施工企业必须有相对应的措施,以降低因外部环境变化给企业带来的不利影响。譬如,由于垫资施工面临着巨大的财务风险,因此施工企业对此必须高度关注。实际操作中要洞察垫资施工的背景,做好垫资项目风险的识别:一是在投标阶段要认真研究招标文件,考察业主资信状况和项目资金来源及落实情况,搞好经济评价和风险分析,做好合同评审工作;二是在合同签订过程中应尽可能地约定发包方办理支付工程款的担保,约束业主按合同约定及时支付工程款;三是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企业要对垫资合约的履行实施严格的过程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损失的产生;四是要充分运用《合同法》第264条对施工企业法定权利的保护,而且要为真正实现优先受偿权的适用创造充分的条件。总之,要认真分析外部环境的变化情况,掌握其变化的趋势和规律,要设置高效的财务管理机构,要提高财务人员的预测、分析水平,当前特别要造就一支懂经营、会管理、通晓国际惯例、反应敏锐的财务管理队伍。

2.充分提高施工企业员工特别是财务人员风险意识

施工企业管理人员在为企业追求收益的过程中,都应该把防范财务风险贯穿于工作始终,对各种潜在的风险要充分考虑,而财务人员更应该谨慎面对,做好防范。防范并化解财务风险的过程实际上是为企业减少损失的过程,因此必须具有如下风险意识:第一,要树立经营风险意识,警惕因片面追求承揽业务而忽视合同质量、盲目扩张带来的风险。第二,要树立管理风险意识,施工企业在给自身定位时要从实际出发,特别是在扩大规模的过程中,要严格地加强内部管理,防止效益流失,通过建立科学的企业管理体系,保证企业健康发展。第三,要强化资金风险意识,施工企业在承接任务时,一般要开具诸如投标保函、履约保函、预付款保函等资信担保,有的项目还需要按照合同约定存入一定数量的保证金,因此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必须要考虑这些因素中潜在的财务风险,进行必要的可行性分析,建立全员全方位防范资金风险的管理体系。第四,要树立偿债风险和信誉风险意识,即要正确处理资本收益率与资金成本率之间的关系,充分利用财务杠杆,合理举债,在保证企业负债得到有效清偿的前提下维护好企业的形象,取得良好的社会信誉。

3.提高财务决策的科学化水平,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

财务决策水平的高低直接决定着财务管理工作的效果,主观臆断是产生财务风险的催化剂,因此施工企业财务部门必须做好决策前的科学论证工作。一方面,要努力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水平,尽可能减少经验决策和主观决策;另一方面,要建立符合企业客观实际的财务管理制度,完善内部控制规范,从客观上保证财务工作不出差错。特别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筹融资决策、对外投资决策和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等方面必须采用科学的方法,充分考虑影响决策和管理的各种因素,选择最优的决策方案和控制手段。譬如在融资决策上应确立“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原则,通过加大企业收益留存比例、计提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而形成内部资金来源,在进行外部筹资时应结合利率走势等因素来确定长短期资金的比例以及计息方式等。

4.理顺企业内部财务关系,明确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监管机制

财务管理固然是施工企业财务部门的主要工作,但它渗透到企业内部各部门的工作中,因此施工企业要明确内部各部门在财务管理上的地位、作用及应承担的职责,并赋予其相应的权利,真正做到权责分明,各负其责。在确定内部利益分配关系上,应兼顾企业各方利益以调动各方面参与企业财务管理的积极性,把责、权、利相统一。要加强上下级(或母子公司)之间的财务联系,互通财务信息,及时反馈财务状况,防止财务危机的发生。

防范施工企业财务风险的另一措施是要建立健全财务风险的监管机制:一是要建立全过程的财务风险预测、分析及控制机制;二是要建立和完善财务风险预警机制。通过运用定量和定性的分析方法对财务风险的存在及其原因进行客观剖析,建立风险档案,并对企业的资本营运和生产经营过程实施跟踪、监督,发现异兆即着手应变,以避免或减少风险损失。

财务资金管理措施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大型路桥施工企业 经营管理 财务管理

一、前言

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财务管理作为主要的经营管理内容,既关系到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工作的开展,同时也对企业的利润及效益核算产生了重要影响。基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但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中的重要性,还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实施统一集中的资金管理、构建全面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以及强化财务风险意识等方面,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二、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强化预算管理

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过程中,由于施工项目多,资金支出渠道较多,给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影响,使财务管理的难度直接增加。结合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要想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质量,就要从强化预算管理入手,具体应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

考虑到大型路桥施工企业施工项目多资金支出频繁的特点,在财务管理中只有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才能保证企业的每一笔资金都能够得到有效管控,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质量,使财务管理真正实现对资金的有效管理,保证资金安全,提高企业运行效率,满足企业的经营管理需要。因此,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是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措施。

(二)严格执行预算管理规定

基于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实际,以及预算管理制度的优点,单纯建立完善的预算管理制度是远远不够的。在预算管理制度建立之后,还要根据企业的工程项目特点,以及资金支出实际,严格执行预算管理制度中的各项规定,如预算申报审批制度,严肃预算管理流程,使预算管理制度能够真正落到实处,达到提高预算管理整体质量的目的。

(三)强化预算管理的实效性

结合当前大型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预算制度是财务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贯彻落实财务管理措施和提高财务管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基于这一认识,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强化预算管理的实效性,应从多个方面入手,保证预算管理制度的有效实施,提升预算管理的整体效果,保证预算管理工作能够得到有效开展,使预算管理能够成为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方法和着力点。

三、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实施统一集中的资金管理

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中,由于在建工程项目较多,每一个工程项目都会发生资金支出和收入,这给财务管理工作造成了一定的困扰,如果不实行统一的资金管理制度,容易造成项目部资金流失或者资金管理混乱的问题。为此,结合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特点,在财务管理中应实施统一集中的资金管理,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建立统一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

考虑到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多资金支出频繁的特点,只有建立统一集中的资金管理制度,才能实现对企业资金的有效管控。通过采取必要的资金管理措施,使企业的资金能够通过统一的渠道进行支付,并在资金回笼过程中,掌握资金的回笼速度,确保回笼资金能够按时足额到位,保证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获得有力的资金支持。

(二)明确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实现资金的统一支配

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考虑到资金支出和收入的频繁性,以及资金支出和收入量较大,只有明确收支两条线的原则,并实现资金的统一支配,才能保证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取得实效。基于这一认识,以及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现实需要,采取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模式,是实现资金统一支配的重要措施,对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而言具有重要意义。

(三)加大资金管理力度,提高资金的管理效果

资金对于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而言至关重要,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经营过程中,许多工程项目都需要有强大的资金作为支持,如果资金管理效果不理想,将直接影响工程项目的有序进行。因此,加大资金管理力度,对提高资金管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为此,在财务管理中,我们必须明确资金管理的意义,并认真做好资金管控,满足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实际需要。

四、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构建全面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

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效益核算中,成本管理是重要内容。如果单项工程的成本超出了允许的范围,项目的整体效益必然受到较大影响,最终导致工程的盈利水平下降。而成本管理作为财务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对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产生了现实影响。为此,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构建全面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是十分必要的,具体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增强成本管理意识

鉴于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实际,以及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经营管理特点,只有增强成本管理意识,并将成本管理落实到具体的经营管理行为中,才能保证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取得实效,进而满足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需要。因此,增强成本管理意识,是提高路桥施工企业整体效益的关键。

(二)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构建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

基于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现实需求,构建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并推动成本管理全面有效进行,对提高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质量和满足财务管理需求具有重要意义。结合当前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建设现状,构建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是确保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获得预期利润的重要措施。

(三)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贯彻落实成本管理措施

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建立成本管理模式之后,除了要对成本管理模式进行进一步的完善之外,还要根据企业的经营管理实际,贯彻落实成本管理措施,使成本管理能够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每一个工程项目中得到有效实施,最终达到提高工程项目整体效益的目的。因此,大型路桥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模式的关键在于落实成本管理措施。

五、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对于大型基建项目而言,财务风险是影响工程项目效益的重要因素。结合当前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工程项目的开展实际,在财务管理中只有认识到财务风险的重要性,并做到在实际管理中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并正确识别财务风险,才能保证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达到预期利润目标,提高财务管理的整体质量。为此,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对财务风险有正确认识

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经营管理中,财务风险是影响企业正常经营和获得预期利润的关键因素。从财务风险的形成来看,财务风险是一种系统性风险,只有对其有正确的认识,并根据其形成原因进行有效干预,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带来的损失。因此,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只有对财务风险有正确认识,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取得实效。

(二)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强化财务风险意识

虽然目前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对财务风险有一定的认识,但是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对财务风险所造成的损失还没有完全理解。基于财务风险的破坏性,以及财务风险对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现实影响,只有强化财务风险意识,并在财务管理过程中正确认识财务风险,才能保证财务管理工作质量得到有效提高。

(三)大型路桥施工企业在财务管理中,应正确识别财务风险

鉴于财务风险对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重要影响,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中,只有加强对财务风险的认识,并做到正确分析和识别财务风险,才能降低财务风险对企业的影响,进而保证大型路桥施工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取得积极效果。因此,要想提高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整体质量,正确识别财务风险是十分必要的。

六、结论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基于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以及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作用,我们不但要认识到财务管理工作在大型路桥施工企业中的重要性,还要树立正确的财务管理观念,通过强化预算管理、实施统一集中的资金管理、构建全面有效的成本管理模式以及强化财务风险意识等方面,切实做好财务管理工作,确保大型路桥施工企业财务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开展。

(作者单位为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作者简介:卢利民(1981―),男,本科,会计师,重庆九永高速三分部项目财务总监兼党支部书记,写作时间2015年9月。]

参考文献

[1] 毛洪涛,毛慧贞,王环环.施工企业集团现金流集中管控的实践与应用――基于中铁B集团两个项目的案例研究 [J].财会学习,2014(02).

[2] 陆彩霞.浅谈路桥施工企业的资金管理[J].交通财会,2014(11).

[3] 弓秀莲.路桥企业财务管理问题研究[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2014(S4).

[4] 蔡红军.浅谈路桥施工企业内部控制的构建[J].现代企业文化,2014(09).

财务资金管理措施范文第5篇

(神华新疆能源有限责任公司内控审计部,新疆乌鲁木齐830027)

摘 要:本文分别从财务领域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风险评价、制定风险管控标准和措施、确定关键风险预警指标、组织评价及持续改进等方面,简要介绍了如何开展财务领域的风险评估与管控。

关键词 :财务领域风险评估管控

中图分类号:F2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8772(2015)19-0165-03

收稿日期:2015-06-12

作者简介:金环(1973-),女,山东省平度市人,业务主管,研究方向:企业内控与风险管理。

财务领域风险管控贯穿于公司的会计核算、财务报告、资金管理、资产财务管理、成本费用管理、担保管理等财务相关的各项工作,是实现财务管理全过程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的有效手段。加强财务领域的风险评估与管控对公司管理而言就显得尤为重要,下面就如何开展风险评估与控管进行重点阐述。

一、相关定义

1.风险评估

风险评估由风险源辨识、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个步骤构成,其中:

风险源辨识是通过辨识财务领域的风险源、影响范围、事件及其原因潜在的后果等,形成财务领域的风险事件库。

风险分析是根据获得的信息数据和资源,采用定性的、定量的、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分析。

风险评价是将风险分析的结果与公司财务领域的风险控制策略、控制标准/措施比较,或者在各种风险的分析结果之间进行比较,确定风险等级,作为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重要依据。

二、财务领域风险评估

(一)风险源辨识

(1)收集风险资料

由公司财务领域的主责部门即财务部牵头收集本业务领域的风险资料,包括公司年度经营计划、行业资料、行业分析报告、行业风险数据等。

(2)辨识风险源

由公司财务部门根据公司风险评估计划安排,组织本部门及相关管理人员、业务骨干通过专题研讨会或其他风险源辨识方法,基于已收集的风险资料,辨识可能影响财务领域的风险源。

由于各公司经营活动范围的不同,财务领域的涉及业务范围也不尽相同,从大的方面来说,可能包括会计核算与管理,税务管理,资金管理,资产财务管理、收入、成本与费用管理、担保管理等等。而每个方面里又会涉及到多个具体的环节,如资金管理中又会涉及资金管理制度、资金账户管理、资金支付、银行账户管理、现金日常管理、票据管理等,各环节中又会涉及到不同的风险源。

结合某家煤炭公司的经营活动范围,财务领域涉及到会计核算与管理、税务管理、资金管理等七项内容,86个风险源。其中核算与会计管理制度涉及21个风险源;预算管理涉及7个风险源;税务管理涉及5个风险源;资金管理涉及13个风险源;资产财务管理涉及24个风险源;收入、成本与费用管理涉及10个风险源;担保管理涉及6个风险源。

(3)建立风险事件库

风险事件是风险的具体表现,只有当风险事件发生,才能使潜在的危险转化成为现实的损失。公司财务部门针对已辨识出的风险源,结合收集到的本行业财务领域的风险事件,建立了《风险事件库》,包括共226项风险事件,以及风险产生的原因及造成的影响。如税务管理中税务筹划风险事件:税收筹划不合理,未能实现最优税务成本,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缺少针对税务政策变化等对公司财务状况有影响事项的分析评价工作,可能导致财务分析评估不足;关键岗位管理风险事件:资金管理人员和加远矿区财务岗位未定期轮换、未建立强制休假制度对无法进行轮岗情况进行补偿控制。

风险事件库的建立对今后公司有效的进行财务领域的风险管控提供了重要依据。

(二)风险分析

在对公司财务领域进行风险分析时,要考虑导致公司风险产生的原因和风险源、风险事件发生的可能性、风险发生对公司可能造成的影响。在风险分析中,应考虑公司的风险承受度,并适时与公司管理层进行沟通。具体程序:

(1)开展风险分析工作

风险评估主要通过问卷调查法、专题研讨会法等方式开展财务领域的风险分析工作。

(2)确定风险分析方法

一般可采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主要是运用流程分析法、问卷调查法、专题研讨法、专家咨询法等,对照风险评分标准来评价风险的重要程度。定量分析,可以通过事件树分析、失效模式与影响分析等估计出风险后果及其姓可能性的实际数值,并产生风险等级的数值。计算公式为:

风险等级的数值=风险发生的可能性评分*风险影响程度评分

(3)分析风险发生可能性

指假定不采取任何措施去影响经营管理进程的情况下,对风险发生的概率大小或者频繁程度进行分析,依据下面评分标准,可能性可细分为低、中、高等3个等级。

风险发生可能性评分标准:一般情况下不会发生或极少情况下才发生(如今后5-10年内可能发生1次),就定为低风险;某些情况下发生(今后2-5年内可能发生1次),就定为中等风险;较多情况下发生(今后1年内可能发生1次),就定为高风险。

(4)分析风险影响程度

主要针对风险对目标实现的负面影响程度进行分析。通过假设特定事件、情况或环境已经出现,确定某个风险事件可能会产生的影响程度。依据以下评分标准,影响程度可细分为低、中、高等3个等级。

(5)形成风险分析结果

风险分析工作完成后,形成对财务领域各项风险分析结果的一致意见,作为确定风险等级、制定风险应对策略的依据。

(三)风险评价

通过财务领域的风险分析,评估风险对公司实现目标的影响程度,公司便可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防范风险的应对策略。一是确定风险应对策略。包括某个风险是否需要应对、风险应对优先次序、是否应开展某项应对活动、应采取哪种途径进行应对等。二是公司财务部根据风险应对策略,绘制风险应对示意图。

三、财务领域风险管控

风险评估完成后,公司财务部根据自身条件和外部环境,围绕发展战略,结合风险偏好、风险承受度,选择风险承担、风险规避、风险转移、风险转换、风险对冲、风险补偿、风险控制等适合的风险管控策略。

(一)控制标准与措施

1.控制标准、控制措施的基本内容

控制标准是财务领域风险管理的规范和指南,是在充分考虑公司对财务领域风险承受度和风险偏好,以及法律、法规和其他方面要求的基础上形成的。从人员、技术、环境、管理和制度五个方面来提炼确定,通过具体的预控措施、可量化的风险指标及标准,将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之内。

控制措施是对控制标准的进一步细化,详细阐述了财务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每一个重要的风险管控步骤如何操作,为各级岗位开展风险管理提供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依据,主要包括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授权审批控制、会计系统控制、财产保护控制、预算控制、绩效考评控制等。通过制定控制措施,明确管理职责,使每个业务人员明白自己应该如何执行和操作。

如公司财务部基建科会计风险管控职责会涉及到往来账务管理、资金支付、在建工程入账的会计处理、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存货(甲供材)出入库会计处理、在建工程差值评估与会计处理等。每项管控职责中还要具体到执行操作程序,如在资金支付中,执行操作是“根据完整和工程验收资料编制《基建办付款联签表》,裂本期工程完成金额,现金预算金额,支付审批金额,以及借款、预付款、材料款、电费、保证金等需从施工方扣除的金额,并计算出实际应支付金额并签字确认;然后编制内部银行账户付款会计凭证”

3.制定控制标准与措施的程序

(1)制定控制标准

公司财务部根据财务领域风险评估结果及风险应对策略,将较抽象的风险源从人员、技术、环境、管理和制度五个方面进行提炼,形成具体管理对象。充分考虑源公司对风险承受度和风险偏好,以及国家相关经济法律法规、规章制度、集团及公司内部制度的基础上,制定针对财务领域风险的控制标准。如在资金管理方面,公司财务应制(修)订资金收付、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现金管理等相关管理制度,传达集团公司的相关制度,明确资金收付、银行账户管理、票据管理、现金管理等管理办法、工作程序。

(2)制定控制措施

公司财务部根据业务领域控制标准,对业务领域的流程进行梳理,厘清相关管理职责划分,详细描述业务领域管理过程中的每一步骤如何操作,形成业务领域控制措施,为各级岗位开展风险管理提供具有指导性、操作性的依据。如:银行账户管理控制措施,公司财务部资金科每年不定期通过财务检查工作对全公司范围内银行账户进行检查,对全公司范围的银行账户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公司所有银行账户的性质,银行账户未达账项,是否与银行签订补充协议,账户用途等是否合规,账户是否进入账套,是否经过批准等内容进行文字记载,是否存在资金挪用,是否存在“小金库”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形成书面报告。

(二)建立风险预警指标/阈值

1.确定关键风险指标

是财务领域风险变化情况并可定期监控的统计指标。关键风险指标可用于监测可能造成损失事件的各项风险及控制措施,并作为反映风险变化情况的早期预警指标(公司管理层可据此迅速采取措施)。具体指标可能包括:固定资产盘点差异率、材料配件盘点差异率、煤炭盘点差异率、七项费用预算实际完成率、发现账外资金金额、资金错误支付率、预付工程款借款账期、预付账款账期、在建工程转固定资产会计处理及时性、坏账率、现金预算完成金额占比等。

同时,对关键风险指标进行详细设计,包括名称、说明、监控部门、监控频率、计算公式、指标数据来源等。例如七项费用预算实际完成率,该指标是反映七项费用预算与实际执行之间的偏差,主要是用来检查财务资产部费用办科长是否定期进行相关数据的收集、统计,若达到预警级别,是否进行相应的预警措施。计算公式是七项费用实际完成金额/七项费用预算金额*100%,预警频率是每月一次。

2.确定关键风险指标的阈值

关键风险指标确定后,根据历史数据分析、管理目标以及风险偏好和承受度等,确定每一个指标不同风险状态的临界值,即阈值。根据风险上升趋势将指标的阈值分为三级:轻度预警、中度预警和高度预警,其中:

1)轻度预警代表低风险,表示该领域存在较轻的风险,财务部应知悉,并对该风险保持关注。

2)中度预警代表中风险,表示该领域存在一定的风险,应该引起财务部的重视。

3)高度预警代表高风险,表示该领域面临严重的风险,应该引起财务部的高度重视,并及时采取必要措施。

如上面所述七项费用预算实际完成率,根据综合分析,确定了三个阈值,并将指标按阈值分为三级,当指标≥90%为轻度预警,>100%≤105%是中度预警,>105%为高度预警。

(3)关键风险指标监控

财务部对本部门的关键风险指标进行监控,根据预警频率,定期统计分析相关关键风险指标的数据。针对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调查,提出相应的管理要求和应对建议,并组织实施应对措施。

四、组织评价与持续改进,实现闭环管理,不断提升财务管理质量和水平

财务风险评估与管控是一个周而复始的管理过程,需要通过组织评价分析、比较已实施的风险管理方法、措施的结果与预期目标的契合程度来评判风险管理方法、措施的科学性、适应性和收益性,并根据检查结果对风险管理方法、措施进行修正完善。

1.组织评价

全面评价与重点评价相结合。由于财务业务领域较多,各业务环节不同时期在公司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程度也不尽相同,如公司存在大规模基建项目时,基本建设管理与核算就会面临较多的风险,就需要对其进行高度关注,重点进行管控和评价。因此在日常管控评价中必须遵循全面性和重要性相结合的原则,使得评价活动既能够全面评价财务领域风险控管情况,又能够顾及重点业务领域评价的充分性。

2.持续改进

公司经营活动的变化,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内、外部因素可能会随时间变化,从而导致风险评估结果改变或失效,财务部应定期开展风险评估工作,并据此调整控制标准与措施、风险预警指标/阀值。如公司销售业务的变化,由原来集团销售公司统一管理变为公司自行管理,造成销售业务的核算变化,进而产生新的风险源,这就需要财务部针对该业务核算领域进行风险评估,制定控制标准和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