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1篇

关键词:毕业生去向 调查分析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

中图分类号:F240;G6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5)12-255-02

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前身是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在2012年教育部颁布的专业目录中属于地理学类,可授予理学或管理学学士学位,该专业具有学科基础广、专业口径宽的特点,各高校培养定位存在资源环境规划、城乡规划、数字城乡规划管理、土地管理、房地产开发与经营管理等多种倾向,因此毕业生去向也非常广泛。本文以黑龙江科技大学这所地方本科高校为例,在已有的毕业生跟踪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基于至今为止9届毕业生跟踪调查的数据资料进行分析,为在校生提供有借鉴意义的实用信息,也为本校和相关院校专业定位提供参考。

一、专业发展现状

黑龙江科技大学在2002年设立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2003年首次招生,2013年正式更名为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培养具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地理信息系统、遥感、测量与制图等信息化测绘技术,立足于城乡区域规划和土地管理,面向城乡规划与管理、土地规划与整治、土地评估、测绘地理信息等行业和领域的企事业单位从事相关专业工作,具有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实践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应用型专门人才。秉持“知识―能力―素质三位一体”的人才培养理念,不断强化学生的能力和素质培养,依托专业实验室、3S实验室等校内实践基地,以及已经建立的20余个稳定的校企合作实习基地,加强实验、课程设计、综合实习和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等教学实践环节,加强学生的基本技能训练和综合能力培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该专业自2004年第一轮立项建设以来,借助教学评建大好契机,围绕专业建设指导思想与定位、师资队伍建设、教学条件与利用、教学管理以及教学改革等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2008年新一轮专业建设达到了校重点专业的要求。

二、毕业生去向总体分析

本次调查分析的对象是黑龙江科技大学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历届毕业生,样本容量为368人。调查分析内容主要包括毕业生考研、就业等基本情况。调查分析的来源是连续多年建立的毕业生跟踪调查数据。调查结果显示了2007―2015届毕业生去向的总体状况,毕业生累计考研率达16.3%,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毕业生占14.9%,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城乡建设项目管理、房地产评估咨询、农林矿产资源、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企业的毕业生占68.8%,如图1。

三、毕业生考研分析

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总人数为59人。2007届考研10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5.8%;2008届考研14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5%;2009届考研8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0%;2010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4%;2011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6.7%;2012届考研5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0.8%;2013届考研3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10%;2014届考研2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8%;2015届考研7人,占当年毕业生人数的27%,历年的考研率变化趋势详见图2。以上数据显示历届毕业生考研率并不稳定,主要受当年就业形势、学生意愿和生源质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把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分为地理类、农林遥感类、资源环境类、经济管理类及其他五类。通过数据分析(见图3)可知,考取地理类学科的毕业生为28人,占考研总人数的47.4%,所占比重最大,其他如考取土地资源管理、生态学、农林遥感等方向的研究生也占有一定的比重。

由于地理类学科在本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考研学科中所占比重最大,所以对地理类学科考研情况进行详细统计分析(见图4)。地理学科分为自然地理、人文地理、地理信息系统、地理教育四大类。考取自然地理学研究生为10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5.7%;考取人文地理学研究生为4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14.3%;考取地理信息系统研究生为13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46.4%;考取地理教育研究生为1人,占地理学科考研总人数的3.6%。可见地理学科中考取地理信息系统专业研究生的比重最大,主要是因为地理信息系统作为朝阳产业已经广泛地应用于各个领域而且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四、毕业生就业分析

对本专业2007―2015届除考研之外的309名毕业生的就业信息进行分析。通过分析可知:就业于国土调查规划企业、城乡建设项目管理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农林矿产资源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等各类企业的人数为254,占总就业人数82.2%;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为55人,占总就业人数17.8%,详见图5。

就业于机关事业单位的去向主要包括行政机关、参军、事业单位,其中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为42;参军人数为4人;事业单位就业人数为9人。显然在行政机关单位就业人数最多,但是由于受国家政策和就业形势等方面的影响,行政机关单位的就业人数集中在2007―2010年,以后迅速下降,近年来几乎为零,如图6所示。

就业于企业的去向主要有国土规划类企业、房地产评估咨询企业、城乡规划设计企业、地质勘察类企业、地理信息技术开发企业等。其中在国土调查规划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高,在规划设计类企业和地质勘察类企业就业的比重最低,由此可见国土规划类企业是本专业学生在企业就业的重要领域。在各类企业就业的比重详见图7。

五、结论

通过对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2007―2015届毕业生跟踪调查分析得出:虽然历届毕业生考研率不稳定,但考研学科方向相对集中,主要以地理学类为主,尤其是地理信息系统和自然地理专业占绝对优势。在行政机关就业的毕业生集中在2007―2010年;在企业就业的比重较大,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就业的重点领域面向现代企业,而在现代企业就业的历届毕业生又以面向国土行业为主,主要从事国土资源调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整治复垦专项规划及项目设计、地籍测绘等方面的专业技术工作。

参考文献:

[1] 国家教育部高教司.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和专业介绍[M].北京:高教出版社,2012

[2] 谢启娇.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使用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高等建筑教育,2015(1)

[3] 吴晓敏,董萍,陆翔,等.地方高校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定位探讨[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1)

[4] 王兰霞,王蕾,李巍,等.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毕业生跟踪调查及思考[J].经济师,2012(9)

[5] 王兰霞,赵喜江,王蕾,等.人文地理与城乡规划专业的社会需求面向探讨――以黑龙江科技大学为例[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4(2)

(作者单位:黑龙江科技大学 黑龙江哈尔滨 150022)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2篇

关键词: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供给侧改革;路径;探析

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我国的土地资源越来越紧缺,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土地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也是我国的重要战略资源之一。我国相关部门必须要重视土地资源管理规划,按照中央提出的第十三个五年规划要求,对土地要素进行优化配置,从而推动供给侧改革,达到提高我国经济发展质量的目的。

一、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的特点和要求

作为生产的第一要素,同时也是国家重要的战略资源之一,土地资源在我国的经济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这是因为土地具有以下几种属性,一是土地的不可替代性。土地的用途虽然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变更,但是作为一个特定的空间载体,土地的位置是无法变动的,而且土地的用途一旦确定之后,在短时间一般是很难发生变化的。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必须要具有高度的协调性,对各方利益主体的土地需求进行统筹兼顾。二是土地的不可再生性。我国的经济发展大多数都建立在土地消耗的基础之上,但是土地资源具有不可再生性,也往往很难对其本来的面目进行恢复。因此,从一定的角度去看,发展对土地会造成破坏,而且这破坏几乎是永久性的。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必须要有较强的前瞻性,将土地保护和经济发展之前的矛盾降到最小或者直接化解,防止土地的低效供给和无效供给甚至是过渡供给。三是土地所有权的公有性。我国有关法律法规上明确规定,乡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城市的土地归全民所有,表现出了土地所有权的公有性,如果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不能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这不利于经济的长期发展。因此,土地资源管理规划要具有较强的灵活性,做到统筹兼顾,要合理规划稀有的土地资源。

二、目前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存在的问题

(一)灵活度不够

当前我国针对土地的使用制定一系列的制度,比如土地收储制度、城市统一的用途管制制度等,导致土地使用的灵活性大大降低。土地使用者虽然可以按照这些制度对土地的用途进行变更,但是变更的程序非常繁琐,要经过层层审批,花费的时间比较多。以目前的收储制度为例,一块土地从收储一直到出让,需要花费许多年的时间,而且还具有较强的不确定性。除此之外,工业用地出让的时间过长,就可能会造成低效用地等问题,这是对土地资源的一种极大浪费。

(二)协调性较差

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必须要针对各方的利益做到统筹兼顾。但是当前针对土地出让通常采取“挂牌”方式,导致一些与产业政策鼓励发展方向相符合而且质量优等的项目无法获得土地,尤其是一些正处在创业起步阶段的微小企业。挂牌方式可以让政府获得较高的土地收益,而且操作非常简便,但是结果通常都是谁出价最高谁得。一些传统的企业由于多年的积累,在经济上具有较强的实力,因此在土地出让上往往有先发优势。而一些具有创新能力但是经济不足的企业却拿不到土地,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缺乏协调性。

(三)前瞻性不足

因为土地具有不可再生性和不可替代性,即使土地的用途能够改变,但是在短时间内是很难实现的,发展对土地会造成一定的破坏,而且这个破坏几乎是永久性的,所以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在进行土地管理规划的时候需要考虑全面,但是从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这一点并没有得到有效的落实。在目前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中,没有有效结合人口变化、产业特点、发展规模以及不同地区发展方向。对于新增的建设用地,我国采取计划管理的方式,国土资源部门每年都会定期下达供地的数量,地方政府部门再根据市场需求以及产业发展自行决定供地结构。在实际执行过程中,往往因为信息的有限性。当地的地方政府无法及时预测和调整土地需求状态,没有有效的衔接土地供应安排与产业结构调整目标、人口分布和地方经济发展。

三、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供给侧改革路径的探析

(一)明确土地管理规划责任

土地是我国生产的第一要素,土地资源的管理规划对我国经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土地资源管理缺乏前瞻性和灵活性,我国的经济发展也将会受到重重阻碍。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相关人员必须要明确土地管理规划责任,结合国家的发展计划,从宏观的角度对土地进行管理规划,同时还要针对区域城市发展定位,从中观的角度去设计。这些都需要有大量的信息数据作为支撑,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要具备长远的战略眼光。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任务,土地资源的管理规划需要有专门的人才,并且要反复进行权衡,才能确定最终的方案。鉴于此,我国必须要尽可能早的对责任部门进行明确,落实责任,从顶层往下进行结构设计,这样才能起到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加强对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的重视,这样才能实现供给侧改革目标。

(二)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土地

进行管理规划曾经说过,要想处理问题,必须要抓住主要的矛盾。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存在多方面的矛盾和问题。在大的方面,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与产业发展规模、速度、方向以及发展空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对我国的持续发展能力和综合国力有着间接的影响;在小的方面,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与人们生活、出行和居住的便利程度息息相关。因此,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在对土地资源进行管理规划的时候,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去进行考虑。在规划管理的过程中要做到与能源发展规划、城乡发展规划以及人口发展规划等统筹兼顾,从顶层开始设计规划。具体地说,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在对土地资源管理进行规划的时候,首先要从大的方面进行考虑,比如环保要求、基础设施标准、城市发展规模以及城市发展方向等,限制政府的自主发展,无论政府如何去发展,都必须要达到这个标准。可以作为微观有标准、中观有目标、宏观有计划,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的有效性,完成供给侧改革任务。

(三)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对土地进行利用

我国有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乡村的土地归集体所有,城市的土地归全民所有,因此,土地的所有权表现出公有性的特点。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应当抓住这个特点,对这个制度的优势进行充分利用,采取多种方式相结合的措施对土地进行利用,一般来说,对土地进行利用的方式有很多种,例如出让、售卖、转让、租赁等,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可以结合土地用途以及土地使用者的需求等选择合适的管理方式。比如,如果为了增加土地利用效率,可以使用“租赁”的方式。一些传统的企业有雄厚的实力,如果土地资源管理规划部门采取“出让”的方式,这些企业就具有先发优势,而一些新兴产业、具有较强创新能力但是经济不足的企业就无法获得土地的使用权。如果采用“租赁”的方式,以利润率作为主要的参考指标,就可以增加一些新兴企业获得土地使用权的可能性。而且租赁土地的方式还可以实现土地收益的分摊,防止政府的一些短期行为出现,提高土地资源管理规划的灵活性和前瞻性。综上所述,我国土地资源管理要想实现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推动供给侧改革,必须要站在国家发展战略高度对土地进行管理规划,采取统筹兼顾的方式,明确土地管理规划责任,从而达到促进我国经济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于雷.节约利用土地对土地资源管理的意义[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07).

[2]赵娟.强化土地管理工作提高土地利用水平[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2).

[3]姚成波.新型城镇背景下我国土地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6(21).

[4]姜莉.浅谈如何做好土地管理与规划的新措施[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6(09).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3篇

【关键词】土地开发;管理;经济;影响

1、城市的土地开发模式

1.1 政府统包

正通报其实并非是说土地开始腐蚀有政府进行的,这种开发的模式是指,开发土地的一级土地开发商主要是政府型企业。这样的模式具有三个明显的优点:

首先,在规划意图以及调控目的上政府型的企业可以真正受到政府的控制而对意图以及控制和规划进行彻底的贯彻实施,由于政府是行政管理机关,因此在一些领域中政府不能够去完成相应的业务,而政府企业就在此时排上用场,去有效的完成政府的规划,有效的达到政府的调控目的,有效地体现政府的意图。

第二,在财政的利用以及保障工作上对政府有力。作为开发商,在土地开发工作中,政府企业必然会有经济收入,而在对土地开发的过程中,土地会产生相应的增值收益,这部分就会被收留入政府中,这种留存其实也是对土地的一种合理的价值回收,当然,这种回收是在对土地利用的集约保证之上的。这样政府就可以在开发中去支持新的开发,将留存的资金再次去投入新的建设规划项目,从而使得城市发展中的土地开发活动进入到一个很好的良性循环体系中去。

第三,政府企业可以在土地的开发品质上进行有利的保障。这也是由于政府企业由于其在资金以及技术和实力上较之于一般的民营企业而言要更为的雄厚一些,一般的民营企业由于在技术以及资金上都是依赖于自身的活动增加减少因此在实力上要弱一些,并且不能像政府企业一样可以很好的在价值观上同政府同步,所以在对开发土地的整体品质的确保上要稍逊色于政府企业。政府型的企业能有力的保证土地开发品质。相对于大部分民营企业而言,一般具有雄厚的资金和技术实力,同时与政府的价值观同步,能确保土地开发的整体品质。

1.2 用地单位自行开发的土地利用

这种模式下的土地开发主要的开发主体就是用地单位,用地单位在开发利用之前向政府申请,对于用地的供应则是通过了相关部门之间的协调之后再向用地单位供应的,而开发项目以及具体的实施则全部是由用地单位去规划解决和实施。这种模式相对于政府性质的开发灵活性要大一些,对于城市进行的加速作用较为明显,这也是由于其在融资渠道上的广泛性特点造成的,通过大量的利用民间资金去更好的对城市的土地开发项目进行促进。在这样的项目下,民间的单位通过自身的发展、融资、规划开发以及利用将土地开发项目的资金收益或是营利或是作为新的开发资金,无论是哪一种都对城市的开发以及建设进程有所促进。当然问题都是存在其有利和有弊的一面,其在灵活性充足的优势下带来的问题主要是在价值观上和政府的观点体现有些不一致,这也是由于其自身的发展以及灵活多变导致的政府无法进行有效的规划和统一的引导,在统筹兼顾的工作上无法做到很好的引领。并且由于在资金以及技术或者说是民营企业在经济利益上的追求心理,都会导致在土地开发的过程中,项目的整体品质无法得到很好的保证,这就是由于经济实力以及技术实力差的缘故造成的。

1.3 综合开发的土地开发

所谓的综合开发其实就是一种由政府进行监督管理由民营企业的开发商进行实际的开发项目的开发模式,这种模式下政府通过对土地进行招拍挂出等方式,将土地的开发项目出让给开发商,而政府则是在整个的开发过程退居到幕后对其进行监管以及统筹工作。而城市土地开发模式的合理化发展将对城市经济效益的提高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现阶段,城市的土地开发主要是以综合开发模式为主,相比其他开发模式,由于其在开发过程中的灵活性、高效率,极大的繁荣了土地市场,并带动了建筑、材料、工程机械等多个相关行业的发展,并且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有效的缓解了城市就业压力,稳定了城市社会秩序,为城市经济发展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内部及外部环境。因此这种模式可以对土地的集聚以及集约的利用进行良好的表达,并且对于环境以及生态的保护更完善,能够有效的和政府的价值观相一致,以持续发展、相互协调和统筹兼顾等政府性原则为开发项目的项目基础进行开发。因此这样的模式不但是有着广泛的融资来源很好的调动市场经济,同时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对政府的价值观以及发展的规划和统一工作进行表达。

政府企业承包模式的有点就在于在市政建设上能够很好的完成政府的规划目标,能够统筹兼顾,能够在观念理念上和政府保持一致;单位的自行开发的土地开发则是可以保证资金的融资范围,由于其本身就置身与经济市场这么一个大环境,因此在灵活性以及适应性上要更强一些;而土地综合的开发模式,则是最大程度的去结合和发挥这两种开发模式的优点,在市政建设中,将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程度的去平衡和发挥。对融资渠道进行了拓宽,将民间的一些限制的资金有效的利用和吸纳,并在整个开发过程汇总,对于政府的有些观点和要求去注意表达,比如可持续发展的观念,集约以及集聚的开发理念等等,政府作为一个国家的行政控制机关,其对于城市的发展尤其是土地的开发这一基本项目需要进行有效的控制,这也是对土地上由开发项目所得到的增值收益的保证,使得在市政建设的资金循环上更加的良性畅通。

2、经济发展和土地开发的关系

2.1 基础条件供应

城市的发展是以人为基础的集约式的活动空间,这种活动其实就是人的活动的集合,而土地作为这些活动的载体,其开发和利用是基本的,这里的基本就是一种基础条件的供应,这也是土地利用的特点,所有的经济活动的根本目的都是经济效益的获取,而土地利用也不例外,其利用以及开发其实也是一个经济系统的表达过程,获取经济效益是根本目标。城市的发展是以此为前提的,因此目前我国的城市发展的进程的加速实则也是由于土地利用开发的速度以及效率的体现。城市的发展以土地利用为前提,土地作为其经济发展以及建设体现的载体在经济发展中的地位日渐突出,单从这方面的发展看,城市的基础是发展是土地利用的发展。

所以对于城市的土地利用不仅仅是关系到了一个城市的经济建设,同时在整个的发展过程中,土地的开发利用实则是一个基础性的合理方向的发展依托,所以,这个方面将来,城市的集约式发展的合理性前提就是土地建设的合理性,这种基础性的作用使得土地开发的地位日渐提高,只有有了一个良好的健康的土地发展才能保证着整个城市的建设发展方向的正确性。目前我国的城市建设还处在一个初期的建设阶段,在对于城市的土地开发模式下,对于土地的利用以及建设的灵活性要求的需要要更高一些,所以,很多城市的建设中都采用了这种综合性的开发方式,这也是主要的原因,不但是在资金的汲取上范围要更广一些,同时还能够给予相关的行业更多的机会,给予人们更多的活动机会。资金的集中以及涉及范围的广阔使得城市的发展更为的活跃,效率的提高的同时带动了相关的市场,这种模式才是目前社会发展需要的。因此在这方面说,城市的土地的利用合理性以及开发的合理性在整个城市建设以及城市的经济建设发展中起到了基础性的重要作用,对于城市的集约化发展有着促进和承托的作用。目前的城市发展阶段,主要是建设阶段,综合的开发土地,这种模式下的开发利用,相对于其他的模式,在开发活动上的灵活性要更高一些,这也是为什么大多数的城市土地开发利用都采取了类似的模式的原因,同时由于资金的集中和集资范围的广泛,其开发的效率也更好,对于整个土地开发的市场而言能够更好的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不但在效率上提高了同时还能繁荣相关市场。诸如,建筑、工程机械以及材料等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同时也是整个社会的的发展,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创造了就业机会,对于城市目前的就业环境来说也提供了很多的缓解契机,对于整个城市的发展而言不但是经济的进步,同时也是对社会秩序的一种稳定,不但在外部环境上进行了发展同时也在内部形成了一个很好的循环以及发展的结构。

2.2 房地产行业的繁荣促进

房地产的繁荣需外部环境以及内部技术条件的支持,开发模式的发展恰好提供了这两方面的支持。城市土地开发模式发展到现在的综合开发模式,其开发过程中的科学、可持续性解决了城市发展与自然环境之间存在的矛盾,使得其与环境更相容,这给房地产繁荣创造了外部条件。目前土地开发模式主要向社会化方向发展,即结合更加广泛的社会力量﹙主要是经济和技术方面﹚,进行共同开发,极大的优化了房地产产业结构,为房地产的繁荣创造了内部条件。

具体说来:

房地产其实就是土地开发利用的主要活动的外部表现,其吭也的繁荣不仅仅是依托于外部环境的促进,同时对于内部的技术条件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开发的模式在这方面的影响较为的大,因此市场良好的模式的合理性发展给房地产的发展提供了很大的支持。城市土地在发展以及开发模式上的综合模式的体现,使得房地产的开发以及发展过程更加的科学,对于政府所倡导的可持续性的发展战略具有很好的响应,能够最大程度上去解决城市的发展对于自然环境的影响,或者是自然环境的不同对于城市发展中房地产的开发影响,合理的解决双方的矛盾,在相容性上更高,这就是房地产的发展对于社会发展的外部反作用。目前在房地产的发展中土地的开发模式更加的重视经济和技术这两个方面的社会力量的广泛加入,这就是所谓的社会发展方向,共同发展的发展模式使得房地产的结构在产业上得到了最大的优化,这就是其行业的繁荣所提供和创造的内部优势。

六、加强矿山开采管理

积极整合小矿,减少小矿数量,优化矿区开采布局,严禁非法采矿,以减少对耕地的破坏。加大农村地区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力度,加强对矿山企业的监管,落实好矿山地质环境保护责任,做好对采矿引发的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下水干枯、废渣泥石流等矿山次生地质灾害的防治工作,保护农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一)旅游产业开发和土地开发的关联

应以科学发展观为导向来开发旅游产业和土地产业。开发旅游产业,其实是土地开发的一个分支,换句话说,就是开发利用土地及其地上的景观文化资源。旅游产业其实就是在一定的自然环境区域范围内,依附于既定的生态和民俗资源,以少投入来带动快速发展,因其辐射性强,已日益发展为步步高升的新兴产业。

(二)生态旅游产业发展与土地资源供给的基本形势树立科学发展观,生态旅游地开发的基本目标是对环境、资源的保护

生态旅游地的发展依赖于高品位的、良好的生态环境,规划要确保旅游资源利用的永续性。第二个目标是旅游地当地经济的发展。力争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促进旅游资源的良性循环。

(三)旅游产业建设发展中涉及土地方面的问题

1、旅游项目用地的供需矛盾。旅游项目一般而言,都会涉及到大数量规模的土地,所以做好项目的整体规划是必须的。这就会跟地方建设用地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及行政机关审批权现等有所联系。

2、土地政策的调整变化,阻止了变通处理用地矛盾途径。为了适应全国土地资源管理的变化要求,严格政策规定,国务院于2004年10月颁布了《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批评了各地出现的越权处置土地的变相违反土地法的现象。

3、土地归属和地类的错综复杂,造成了征地的负面影响。关于旅游规划的土地权属和地类不是那么容易区分的,土地按权属分,有国有土地和集体土地两大类。因为这些问题的复杂性,我们在进行征地工作时,就必须做到实事求是、谨慎严格,否则,损国害民,诱发矛盾,带来损失的情况就会极容易出现。

4、不合法的滥用土地现象严重制约了旅游产业的发展。人均耕地量少、项目建设用地供需引发矛盾、国家逐渐变化的土地政策是造成区域旅游产业发展出现问题的主要因素。

(四)找出解决问题的途径

防止不作为或乱作为,树立科学发展观,按照规划生态旅游开发需转、征、占用土地,涉及农民的征地拆迁补偿安置,针对旅游开发中存在的建设用地报批困难和问题进行了技术指导,并就用地报批中旅游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衔接,移民搬迁方案的制定,转、征、占用土地的办理程序,土地收购储备供应政策,报件材料的准备等工作进行了现场指导,并实地踏勘拟建项目的用地地点,使建设单位能超前考虑和合理安排建设用地报批工作,确保依法用地,进一步推动旅游精品建设的进程。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我们将物质文明、政治文明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以新的生态观践行“天人合一”的观念,倡导生态文明发展观,推进生态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切实提高人们的生态文明素养,帮助人们认识到人类生存资料和地球的有限和唯一性,将绿色科技转变为先进生产力,争取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科学、健康、安全、合理的生活方式,以资源节约型、质量效益型、科技先导型为基础的可持续发展观为向导,为发展生态文明建设和经济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完善生态平衡,将人类唯一的家园—地球,建设的更好。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4篇

全省国土资源工作暨党风廉政建设会议于2月26日召开,会议回顾了去年的工作,对“十一五”及20__年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和本系统党风廉政建设进行了安排、部署。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范堆相出席会议并做了重要讲话。范堆相在讲话中指出,以怀文同志为班长的省国土资源厅班子上任一年来,认真贯彻省委、省政府的各项决策,紧紧抓住服务全省经济发展这个中心,突出重点,改革创新,锐意进取,扎实推进,使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取得了新的可喜成绩:严格保护耕地,大力造地改田,新增耕地16.6万亩,改造中低产田17万亩,实现了全省耕地占补平衡、有所结余;开通了绿色通道,实行了跟踪督办制,保证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的用地需要,补办了一批清理项目的土地手续,为大的产业化项目配置了矿产资源;严厉打击非法违法采矿,积极推进煤炭资源整合,促进了有序开采与集约利用;充分运用市场机制,不断深化土地、矿产资源的有偿使用和公开出让,国土资源收益突破100亿元大关,扩大了政府财政收入;依法处置国有土地资产,促进了国企改革与发展;地质勘查取得一批新成果,地质灾害防治取得新进展,基础测绘完成了年度计划,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新的保障;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强化行政审批监督,改革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善政风行风,在提高行政效能、优化发展环境方面,继续走在省直单位前列。对这些成绩,省委、省政府是充分认可的。

就当前和今后的工作,范堆相常务副省长提出四点意见:

一是各级国土资源管理部门必须准确把握当前形势。进一步增强搞好国土资源工作的紧迫感和使命感,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发展第一要务,贯彻落实节约资源的基本国策,按照国土资源部“保护资源更加严格规范,保障发展更加持续有力,维护权益更加切实有效,服务社会更加全面优质”的要求,着力推动国土资源管理方式、利用方式的根本转变,促进全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协调发展。

二是以加快发展为己任,切实增强国土资源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保障能力。他认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国土资源部门要重点做好以下几件事情:1、认真执行国家宏观调控要求,按照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严格禁止向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项目供地,把有限的指标用好用足,全力保障重点工程项目和结构调整的用地需要。2、认真组织学习国务院《关于加强地质工作的决定》精神,贯彻2月10日省长在省国土资源厅调研时的明确要求,以改革创新的思路,深入思考我省加强地质工作的具体政策措施,解决地勘单位的走向与出路问题,切实加强地质工作,努力实现地质找矿的重大突破。3、严格按照省政府统一规定的原则、标准和进度要求,继续大力推进资源整合,不断提高矿业的产业素质,确保控制指标的按时完成,确保整合真正到位,同时要启动非煤矿产资源的整合。4、切实加强防范,有效避免重大人员伤亡,防治地质灾害,促进和谐社会建设。

三是以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依归,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他明确要求,国土资源部门要通过大力推进土地开发整理复垦,稳定农业生产能力和改善农村生态,坚持节约用地与防灾减灾同步,参与村庄与集镇规划,坚持规范征地行为与多种形式补偿安置并举,切实维护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等方面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新的更大贡献。

土地资源管理就业去向范文第5篇

这次全市国土资源工作会议,是经市委、市政府研究决定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这个会议的任务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以及太原市的国土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回顾总结去年国土资源管理工作,认真分析当前我市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形势,安排部署今年的工作任务,进一步统一大家的思想,提高认识,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强化国土资源保障服务功能,为全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也为推动古交跨越式发展提供保证。回顾去年一年来,我们国土战线上的广大干部职工在宏观经济形势严峻、土地供求矛盾突出的情况下,积极推进土地的开发与整理,不断强化土地管理,特别是在打击私挖滥采等违法违规行为上,做出了很大的成绩,付出了艰苦的努力,应该说,在这样困难的条件下,完成这样的任务是比较好的。在此,我代表市委、市政府和在座的各位领导向广大干部职工的辛勤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尤其向太原市国土局长期以来对我们古交工作的重视和支持,也对李局长光临我们这次会议表示衷心的感谢。一会儿,褚市长代表我签定目标责任书,太原市国土局李局长还要从太原市的角度对我们提出具体的要求,大家要认真贯彻落实。利用这个机会,我讲三方面意见:

一、提高认识,切实认清当前国土资源管理面临的严峻形势

(一)保障发展与保护资源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我们一方面要发展,一方面要保护资源,这个矛盾进一步加剧了,怎么加剧了呢?国家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高度出发,提出我们要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决不允许突破。这项指标落实到我们古交市就是耕地保有量30万亩、基本农田27万余亩;但是返回来看看,我们有没有这么多地,能不能保证这么多地,这也是太原市政府与我们古交市政府签订的目标责任书的一项重要内容,是个硬性指标。实际上,通过“两会”的召开大家能够看到,我们工业化的推进、产业化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推进,具体到项目上大约计划投资60多个亿,其中涉及29项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十项重点工业项目;这些都需要增加新的用地指标。为此,这就出现了经济发展的增长与土地资源紧缺的矛盾,需要我们在用地预审、土地报批以及供应、批后监管和土地价格等方面做大量的工作。这是我要讲的第一点,保证发展和保护耕地的矛盾。

(二)国家对国土资源管理要求越来越严格。现在,据了解国家正修改《土地管理法》和《矿产资源法》,进一步严格控制,加强管理;同时,国务院15号令和土地卫片执法检查启动,卫星监控范围覆盖到全国各个地方,当然我们古交也不例外;而且这个卫星监控非常清晰,拍的时候你是什么形状,几间房子都看得一清二楚。由此看出,国家对土地控制的特别紧,尤其在保护基本农田农地上,各种监管办法要求越来越严格,查的越来越严,问责的力度和范围也越来越大,既有对责任主体的问责、查处,又有对县、乡、村三级责任的追究。所以说,希望大家不要存在任何蒙混过关的思想,也不要存在任何侥幸心理。这就是我要讲的第二点,面临的新形势。

(三)国土资源管理中的困难更加突出。重点项目的启动,城市建设用地的增加,农村土地征占,矿产资源开发等矛盾更加凸显;尤其是因为地的问题、矿产资源的问题,群体性上访事件越来越多。在我来古交工作这么长时间接待过的上访中,百分之六七十都涉及到土地问题或矿产资源的开采问题;特别是地质灾害问题更为突出,本身就涉及七十多个村庄,人口大约三万;同时非法组织生产、越界越层开采以及以其它名义私挖滥采的问题还仍然存在;再加上我们通过探索土地流转等方式推进城镇化建设、城乡一体化建设,这些也要在土地上做文章。这是我要讲的第三点,国土资源管理的困难较多。所以说,从上述三个方面来讲,全市各级各部门一定要从目前面临的问题出发,进一步认清当前形势,切实把对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做得更好。

二、明确重点,努力开创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新局面

一是要搞好土地规划。今年我们确定为古交的整个“规划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都要进行规划,这里边有一项重要内容,就是要做好土地利用的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这个修编要有科学性、前瞻性,要充分考虑和整体安排中心城区发展、集镇发展、工业区发展,同时还要做好城乡建设、园区建设的规划;尤其提出围绕建设省级新型工业区,按照“一区带三川,三川建八园”的园区发展格局进行规划,实际上这就是要集约利用土地,提高土地利用效率。这是今年的第一个任务,要抓紧实施。

二是要增强土地的保障能力。这里边主要是节约利用土地问题和挖掘土地资源问题。就节约利用土地来讲,一是要通过优化项目来节约用地。最近我去重点项目看了看,有些项目一般化,占地面积还不小,为此要对上马的项目进行筛选,尽可能是科技含量高、附加值高、市场前景好、效益好的项目。二是要通过优化产业布局来节约用地。通过园区建设,鼓励新上项目向园区集聚,既能节约土地,也能节约水、电、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资源。三是要通过提高投资强度来节约用地。尤其对我们古交来讲,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为山地,必须提高利用率。就挖掘土地资源来讲,一是要积极向上争取用地指标。太原市用地杠杆的平衡都给了重点工程,今年古交重点工程也不少,太兴铁路、北过境一级公路等等,这些都需要国土部门向上尽力去争取。二是盘活闲置土地。我们闲置土地较多,尤其是好多涉煤涉焦企业淘汰关停,大片的土地闲置,要想办法加以盘活;另一方面有些土地已经揭了牌,但是不用,两年以上我们要收回来。三是要积极争取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指标试点市。重点把闲置的废旧厂房、不用的公路、老百姓闲置的房屋退换成地,转化成土地指标用于其它方面建设。四是要开展土地整理。古交有两千亩的土地整理任务,整出来就能置换用地指标,从而解决我们的发展问题。

三是要做好地质灾害的治理与防范。对古交来讲,地质灾害主要有两种原因造成,一种是自然因素,一种是挖煤挖矿塌陷造成。自然因素造成的我们可以通过渠道向上面争取政策、争取资金;但是,由于挖煤挖矿塌陷造成的,我们必须坚持“谁受益、谁治理”的原则,绝不能动摇,绝不能退让;而且从根本上讲必须按照政策来治理,为此,所有的矿整合以后,包括铁矿在内,都必须缴纳保证金和预备金,这样才可以开采,否则不能开采;同时关闭煤矿和单独关闭的矿井,返还的资金当中没有鉴定清除、没有鉴定结果的不能返还煤炭基金;即使鉴定清楚的,也要留一部分保证金,以防随着地质的变化,三年两年过后可能出现地质灾害问题。古交老板人性都不错,古交本地人挖了古交本地的矿,又给古交本地老百姓造成损失,我想从情理上还是从哪个方面都应该积极主动的给予补偿。同时,对于地质灾害的治理,市里将出台统一办法,统一拿一个指导性意见,然后由乡村具体组织实施。同时,要健全市、乡、村三级网络,充分发挥基层组织体系的作用,而且在安全监管问题上,条块监管,以块为主,这在各级文件上都有明确规定。

四是强化对资源的监管与管理。一个是耕地的监管,绝不允许非法占地,也绝不允许非法批地。以后在地的问题上,在采矿的问题上,必须有市政府同意才行,任何部门都没这个权利。这里,要说到去年的卫片执法检查,我们有些还没整改到位,5月20号是最后期限,必须做到四到位,争取零问责或不问责。国家规定用地不能超过当年用地指标15%,我们古交1%也不让;而且今年9月份卫星又普查一次,一旦查到,没收、处理人和罚款,没有余地,由国家监察部直接处理,希望大家在这个问题上不要存在侥幸心理。

三、强化措施,确保国土资源管理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一是要切实加强领导。要进行责任分解,由国土部门牵头,发改、公安、财政、监察、劳动保障、农业、畜牧都要配合,用每一寸地没有国土局的批准,任何部门不能批准。在具体责任上,对于地质灾害和土地的责任,县一级政府、国土等部门有逃不了的责任。另外,我宣读一下太原市的文件,“各乡镇(街办)要具体负责本辖区内地质灾害巡查,督促村级监测组或受威胁单位及群众进行隐患点日常检测。组织开展本辖区内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核查、宣传培训、防灾演习等工作,拟定并实施重要地质灾害隐患防灾应急预案,做好本辖区内群测群防有关资料汇总上报工作,协助开展应急处置、抢险救灾等工作”,“各村委会(社区)要具体组织本村(社区)区域内隐患点巡查并负责地质灾害隐患点的日常检测、记录和上报工作,发现险情要及时报告,并组织做好应急防范和撤离避让、自救互救工作”。这些都要求国土部门发挥牵头作用,同时乡村两级要按照要求各司其职,公安部门对于发现的问题要严厉打击。

二是要进一步加强国土资源执法监察队伍建设。要切实将国土所派下去,明确职责,强化责任。要不断加强对新文件的学习,加强队伍自身建设,进一步提高处置能力和协调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