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经济发展建议

经济发展建议

经济发展建议

经济发展建议范文第1篇

[关键词]县域经济;社会主义新农村;“三农”问题

中共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十一五”期间农业、农村发展的一个总目标、总要求。具体说来,包括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公共事业,深化农村改革等有关内容。而加快县域经济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任务,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通过县域经济的发展,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一个物质前提。

首先必须准确把握县域经济的定位。什么是县域经济?县域经济是城市经济还是农村经济?现在所说的县域经济是介于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之间的一种区域经济,是城市经济和农村经济的连接点。在宏观上应该说是农村经济的组成部分。但是不是农村经济本身,更不是行政层次上的县及县以下经济。

目前,理论界对县域经济的概念和定位存在某种误区。有资料显示,2003年,全国的县域经济GDP占全国GDP的55.2%,市辖区GDP占全国GDP的44.9%。之所以出现这么一个数字,50%以上是县域经济,这里面显然是把县域经济等同于县及县以下经济了。如果把包括农业在内的全部的农村经济都纳入到县域经济的范畴,这不是我们所讲的要发展县域经济这个概念的本来含义。县域经济不能等同于县及县以下经济。从范畴上讲,至少不能把农村经济中的农业这一块或者是第一产业这块包括在内。这样讲县域经济的份额就不是前面讲的50%以上了。最多也就是40%左右。再把农村分散的第二、三产业剔除的话,县域经济也就只有30%左右。从这个意义上讲,县域经济的份额就比较低了。

通常有一个概念,就是把县域经济说成是县一级行政区域范围内的各类经济的总和。笔者认为县域经济是指县级行政区内,以县城为中心,集镇为纽带,以面向三农,服务三农为直接目的的一种区域经济。按照这个理解,那么县域经济应该是什么呢?简单来说,县域经济就是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经济。城乡结合部的经济,是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的城镇经济。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新阶段,县域经济要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这样一个方针,实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重要支点和载体。发展县域经济能够为新农村建设提供物质基础,也理所当然的会成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主要途径。

具体的说,发展县域经济有这么几个方面的作用:

第一,发展县域经济是繁荣农村经济的重要保证。农业及农村经济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基础。同时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农业发展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体系健全了,农业的产业化发展以及农业的基础地位才更加巩固。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起来了,带动了农村的商业、生活服务业的发展,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第二,县域经济是小城镇发展的重要基础。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是“十一五”时期我国推进城镇化的重要方针。小城镇建设要突出重点,讲究实效。因此小城镇的发展必须以县域经济的发展为前提。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也只有县域经济发展了,才能促进产业集聚,人口集聚,小城镇发展才有经济基础。我国沿海发达地区的广大农村正是借助于乡镇企业的发展推动了城镇化步伐。

第三,县域经济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渠道。如何消化农村富余劳动力是我们必须长时间内要面对的突出问题。县域经济的发展将能够在这方面发挥作用。县城和小城镇将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了,就能够为当地的富余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让城镇成为务工经商的农民新的就业平台。加快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可以避免农村人口过度集中到大中城市,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大中城市就业压力和社会管理的压力。

第四,县域经济是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我国农村人多地少,加快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产业转移,是增加农民收入的必由之路。1990年以来,农民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从75.6%,降为2004年的59%。来自务工的工资性收入已经上升到了34%,从新增的收入来看,50%以上是来自务工收入。务工收入越来越成为农民增收的一个主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农民要增加收入必须转移到城镇或者是非农产业。那么县域经济的发展,将有效推动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为农村提供更多的就业门路和就业机会,将成为农村增收的重要途径。

发展县域经济必须注意搞好五个结合。

第一,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发展特色经济结合起来。在一定意义上,县域经济就是特色经济,发展县域经济就必须围绕地方,坚持资源开发与市场需求的统一,找准地方特色和市场对接的着力点,突出重点,依靠特色,培育产业链条,使资源特色经济产业化,实现以特色产业带动县域经济发展的整体发展。

第二,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扶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结合起来。龙头企业是县域经济发展的关键。要加快培育龙头骨干,发挥其连接农户、开拓市场、推广科技、开发深加工产品、加强服务的积极作用。完善公司加基地加农户,公司加协会加农户,服务站加协会加农户等多种产业化机制,逐步把龙头企业培育成为和农民利益共享、风险共担的企业,以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三,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和小城镇建设结合起来。推进以县城为核心的城镇建设,提升城镇综合服务功能,促进农村人口和乡镇企业向小城镇转移。

第四,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带动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结合起来。转移农村的富余劳动力是县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目标。县域经济发展了,县一级中心有望成为劳动力转移的主要目的地。县域经济发展能够提供一条将发展经济和提供就业结合起来的发展之路。所以要充分发挥县域经济对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作用。据有关估算,“十一五”期间,还有几千万农村劳动力要转移,这将给城镇就业带来很大的压力。如果县域经济发展,将会为农民就业创造机会,就能够在这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第五,要把发展县域经济同促进农民增收结合起来。增加农民收入应该说是发展县域经济的根本目的。县域经济是要富民强县。富民就是农民收入的增加,强县就是使县的财力增加。这两个方面是要统一的。农民收入增加了,县里的财力也就能增加。从“三农”来看农民增收是中心。所以在发展县域经济的时候要看到这个根本目的。发展县域经济还是要把农民增收,解决三农问题作为根本目的。所以县域经济发展要落到实处就要落在农村增收上。县域经济发展如何就要看当地农民是否增收。有了这个衡量标准就可以在一些项目的选择上和一些产业的开发上有所遵循。所以从解决三农问题出发,应该把农民增收作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根本和首要目的。只有农民收入增加了,当地的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当地的县域经济才能够发展壮大。所以发展县域经济应该是紧紧围绕农民增收来展开。

从国家宏观上来讲要支持县域经济的发展,不仅是农村经济的问题,同样也是宏观经济的问题。解决了县域经济问题,也就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重要基础。

首先,要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对作为农林经济重要组成部分的县域经济制订相应的特殊政策。要本着多予、少取,放活的原则,在财政、税收、金融、信贷、投资等一系列政策上,支持县域经济,建立合理的激励机制,促进县域经济的发展。

在财政政策方面,要根据新的要求,对县域经济发展实行更加优惠的财政税收政策,是适当调整现行的财政体制。“十一五”规划建议明确要求,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理顺省以下的财政管理体制,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实行省级直接到县的财政体制。根据这个精神,为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应适当调整市县财政收入分配体制,促进财力分配向县乡倾斜,给县级政府更多的调节余地。

其次,加大对县域经济发展的税收政策支持。是否可以考虑研究对县域新办的企业给予税收优惠政策,以解决企业初期发展的困难。县域经济发展确实很难,当地的条件各方面都有限,那么政府在税收政策方面如果能够给予适当的不同于城市企业的一些政策,能够吸引一些资金向县域经济转移。

第三,在金融信贷方面还是要深化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加大对县域经济的金融支持力度。为县域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服务。要健全融资担保机制。要探索建立健全县域企业融资担保机构。解决县域经济的中小企业担保难问题。要深化信用社政策。要真正把农村信用社办成面向“三农”,服务“三农”的农村金融机构。

第四,投资政策。一是要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大对县及县以下的投入力度。二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国家在公共设施的建设投资上也要加大对县域经济的支持。这样既能够改善县域的区位条件和发展环境,也能够直接带动县域经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小凯.经济学原理[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2]谭崇台.发展经济学的新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9.

[3]张可云.区域经济政策[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1.

经济发展建议范文第2篇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动因及效应

“全球化”这一概念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提出的。20世纪六十年代在法国人和美国人的作品中,全球化概念已经有了模糊的轮廓。这一概念是由经济学家T•莱维在1985年明确提出的,即商品、服务、资本和技术在世界性生产、消费和投资领域中的扩张。因此,当人们讲全球化时,其原意是指经济全球化。1990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前首席经济学家S•奥斯特雷也采用了这一概念,他认为全球化主要是指生产要素以空前的速度和规模在全球范围内流动,以寻求适当的位置,进行最佳配置,它意味着跨越民族国家疆界的经济活动的扩展,以及世界各国相互依赖关系的加深。

综合国内外研究的成果,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的内涵应是:在生产力发展,特别是在科技革命的推动下,市场经济不断深化的体现,是生产要素、商品和服务交易加速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与扩散,从而使世界各国的经济交往不断扩大、相互依赖关系日益增强,全球经济形成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的过程和趋势。

经济全球化不等于世界经济一体化。经济全球化表述的是各国经济相互联系和依赖的状态,主要属于经济层面上的问题;而世界经济一体化则是表述世界通过建立具有法律约束力和统一制度为基础的权威性国际组织机构,来统筹世界经济,它更多属于制度层面上的问题。B•巴拉萨给世界经济一体化下的定义是:资本与劳动力在国际间流动的人为障碍的完全消除;C•金德尔伯格的定义是:生产要素国际流动障碍消除,并导致要素价格均等化;我国学者张幼文的定义是:再生产过程各阶段上国际经济障碍的消除。从上述定义看,他们都强调了世界经济一体化应是人为的“经济障碍的消除”和“生产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而要实现这些就必须要求各国政府签订一系列的协议和条约,并建立相关的具有法律约束力和行政管理能力的权威性的国际经济组织,来统筹世界经济,将各国之间的经济关系从法律和制度上确定下来,使各国共同遵守。目前我们所说的经济全球化,显然没有达到这种程度。因为要实现世界经济一体化,需要具备以下几个条件:一是要有超国家的权威性的国际机构来协调一体化下的国家关系;二是各国之间要做出更大的让度;三是国家和地区之间的经济差距应大大缩小,使“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四是要在国际上建立一套各国共同遵守行之有效的具有法律约束力的制度,消除国际经济活动的人为障碍。因此,经济全球化只是世界经济一体化过程中的一个必不可少的阶段,不是世界经济一体化必然导致经济全球化,而是经济全球化的深化可能导致世界经济一体化。

关于经济全球化的动因,有很多因素,但在众多因素中经常起作用的因素还是生产力。第一,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而各国之间普遍交往的扩大,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正如马克思指出:“只有随着生产力这种普遍发展,人们的普遍交往才能建立起来,”而“交往的任何扩大都会消灭地域性。”第二,有的学者认为,经济全球化是资本无限扩张的结果。但资本的产生与扩张,也是生产力发展到一定水平的结果。从历史上看,由于生产力的发展,资本才在封建社会的母体内孕育而生,资本也是在生产力发展的推动下不断扩大积累,不断向外扩张的。因此,资本的产生与扩张是生产力发展的结果。第三,有些学者认为,科学技术的进步是经济全球化的主要动因。“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几次科技革命都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但是,科学技术也是生产力的范畴。马克思指出:“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

综上所述,无论是资本的扩张,还是科技进步,或是其他因素的作用,归根到底推动经济全球化的根本动因还是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经济全球化是否有其客观发展的必然性,经济全球化会产生什么效应,它对世界各国来说,是福还是祸?我们认为,经济全球化是生产力和科技进步发展的结果,有其发展的客观性,是呈现在人们面前活生生的现实。经济全球化是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总的说来它有利于世界经济的发展。但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给各国带来机遇和利益,也给各国带来挑战和弊害。由于经济全球化是在发达国家主导下进行的,因此对发达国家来说,利多弊少,对发展中国家来说则利少弊多。

首先,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先进与落后不是绝对的,而是相互转变的。英国工业革命使英国走向了富强之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美、德等国抓住了第二次科技革命的机遇,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甩掉了英国,成为世界上的强国。亚洲“四小龙”原来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也是由于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机遇,跃居于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有的接近了发达国家的水平,关键是发展中国家能否顺应历史潮流,抓住机遇,采取正确的对策。

其次,经济全球化确实对发展中国家利少弊多,但也给发展中国家带来机遇和迎头赶上的有利条件。一是发展中国家现代化的起步较晚,绝大多数始于战后。然而,他们是在殖民体系瓦解,各国纷纷独立,经济全球化进入新阶段,第三次科技革命浪潮席卷全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为世界主流的大背景下,启动现代化的;同样也为发展中国家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国内、国际环境和机遇。二是发达国家的现代化起步较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不成功的教训。但它们的现代化起点较低,经历了一个由低到高的漫长发展过程。而发展中国家的现代化虽然起步晚,但起点高,绝大多数国家真正起步于信息时代。这样,发展中国家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少走弯路,又可以自身开发和引进先进技术,实现跳跃式的发展。三是经济全球化意味着生产要素在世界范围内的流动与配置、各国之间彼此交往和相互依赖的加深。当今世界,不仅发展中国家需要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和资金,发达国家也需要发展中国家的市场和资源。发展中国家可以利用、引进外资和先进技术,加速自己的发展。四是发展中国家由于现代化起步晚,长期受殖民主义的侵略和剥削,经济比较落后。但在独立之后,要求发展经济,摆脱落后状态的愿望比较强烈。这种强大的精神力量,也会变成巨大的物质力量。

二、经济区域化进程与趋势

从人类交往的历史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经济交往总是从国家到地区,再到全世界,即从局部扩向整体。英国工业革命首先发生在英国,然后扩展到欧美。第三次科技革命发端于美国,再波及到世界。战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区域性的组织发展迅速,数量急剧增加。到20世纪九十年代中叶,全球已建立的区域性组织多达109个,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有欧洲联盟、北美自由贸易区、亚洲太平洋经济合作组织等。此外,还有次区域性的组织,如中美洲共同市场、加勒比共同体等。

战后区域化的发展经历了曲折的过程,出现了两次高潮:第一次高潮发生在20世纪六十年代,但到七十年代末受挫;第二次高潮发生在八十年代中后期,一直持续到现在。战后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源于发达地区——西欧。1958年《罗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其后经过几次扩大发展为欧洲联盟。该区域组织在内部实行统一的关税、贸易、货币等政策,推动了欧洲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堪称世界各区域组织的典范。

欧洲共同体的建立引发了六十年代第一次区域化的浪潮,这次区域化浪潮主要集中在发展中国家。非洲是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最早尝试组建经济一体化的地区。首先由肯尼亚、坦桑尼亚和乌干达三国组成东非共同体;1964年一些讲法语的国家,包括刚果、中非共和国、乍得、喀麦隆和加蓬成立了关税同盟;1973年西非经济联盟宣告成立。

拉美地区第一个区域化组织出现在1960年,当时危地马拉、洪都拉斯、尼加拉瓜、萨尔瓦多、哥斯达黎加率先成立了中美洲共同市场;第二年,墨西哥、巴西、阿根廷、智利、巴拉圭和乌拉圭、玻利维亚、厄瓜多尔共同组成了拉美自由贸易联盟;其后,又相继成立了其他一些区域组织,其中影响较大的有:安第斯条约组织和加勒比自由贸易联盟,后发展成加勒比共同市场。

亚洲第一个区域经济集团是1961年7月由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三国成立的东南亚联盟,1967年新加坡和印尼又加入了这个联盟,改称为东南亚国家联盟。

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中,除了欧共体保持发展势头并逐步升级外,发展中国家的区域经济合作到20世纪七十年代末大都受挫。但是,区域化的发展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到20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由于世界经济形势的好转,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欧共体得到新发展的典范作用,美国贸易政策的理念转变,发展中国家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区域化又出现了第二次高潮。这次高潮,无论是在区域经济组织的数量上、规模上,还是合作的方式上、发展的趋势上,都比第一次有较大进展和不同,因此有人将这次的区域化发展称为“新区域主义”。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与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有不同的特点:首先,早期的区域组织往往是内向型的,保护性关税是维护区域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而第二次浪潮中出现的区域组织大都是外向型的或开放性的。各区域组织不仅强调区域内的贸易发展,同时也比较关注与区域外贸易的发展。其次,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时,区域组织的组建主要有两种平行的模式,一种是南—南合作模式,即经济比较落后的发展中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另一种是北—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之间组建的区域组织,如欧共体。但到了第二次浪潮时期,新的区域化组织更倾向采取北—南合作模式,即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之间组成区域集团。再次,区域组织之间的重叠也是新区域主义不同于旧区域主义的一个显著特征。例如,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既是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的成员,也是亚太经合组织的成员。

第一次区域化浪潮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相比较,旧区域组织和新区域组织之间的不同点,可概括为下表:

三、经济全球化、区域化与发展中国家对策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化有其共同点和不同点。经济全球化与区域化都是指生产要素、商品与服务交易跨越国界的流动与配置。因此,经济全球化与区域经济一体化两者从本质上是一样的,只是合作的范围和合作的方式不同而已。但是,经济全球化是以市场为导向,多属于自然流动方式,而区域性组织是人为地把世界划定板块,多属于人为的流动方式。特别是早期区域性组织具有自保性和排他性,即区域组织内部实行贸易、关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对区域之外的国家多实行贸易保护主义。这在一定程度上有碍于全球性的经济交往,有悖于经济全球化的历史潮流。正是因为如此,在第一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绝大多数以失败告终。在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建立的区域集团,我们更多地看到两者之间的联系性和互动性。第一,各区域组织由于在内部实行更加开放和优惠的政策,促进了区域组织经济的发展,而区域经济的发展必然要求其经济活动向全球扩展,这就使区域组织中的成员间能够以一个整体面向世界,为经济全球化奠定了基础。因此,经济区域化并不是贸易和生产全球化的障碍,而是推动;第二,第二次区域化浪潮期间组建的各区域经济集团相互重叠,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这种跨越地区的区域组织,有助于区域集团之间的交往,成为联系各区域组织之间的桥梁和纽带;第三,新区……全科论文中心t域组织往往实行北—南合作模式。这种模式有助于把各国的经济活动拓展到全球;第四,从区域合作的理念上,新区域主义更主张开放性。

经济发展建议范文第3篇

【关键词】经济开发区;主要问题;策略;建议

一、经济开发区的概念

经济开发区(Industrial Park)是指一个国家或一个区域的政府,根据经济发展阶段和自身经济发展要求,通过行政的、市场的多种手段,集聚各种生产要素,并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进行科学整合,使之成为功能布局优化、结构层次合理、产业特色鲜明的企业聚集发展区或者称产业群集。

二、经济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从1984年第一个经济开发区一一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正式设立开始,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的历程大体上可以分为3个阶段:

1.起步阶段(1984—1990):从1980年开始,我国先后兴办了深圳、珠海、汕头、厦门4个经济特区:到80年代末,随着福州经济技术开发区、上海闵行等4个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批成立,我国的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己达14个。

2.成长阶段(1991—1997年):进入20世纪9O年代,开发区的层次由国家迅速扩展到省、市、县及部分乡镇,开发区的地域也由沿海推进到沿边、沿江乃至内陆省会城市,形成遍及全国的开发区建设热潮。截至1996年,部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有52个。同时,各类部级开发区有百余个,省级开发区400多个,其他乡以上开发区则有近万个之多。

3.发展阶段(1997年至今):1999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推进,国家批准了中西部地区省会、首府城市设立开发区。2003年底,全国共有部级开发区194个,包括经济特区5个、经济技术开发区54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54个、出口加工区38个、保税区l5个、边境经济合作区14个、台商投资区4个。

三、经济开发区的发展现状

我国的开发区称谓很多,有部级、省级、市级、县级、乡级,甚至还有村一级的工业园。除了部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高新区以外,其他各类开发区还缺乏相应的统计数据,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开发区区化发展方兴未艾。

四、案例分析及发展策略——以“滦南嘴东经济开发区”发展为例

1.园区概况

滦南嘴东经济开发区位于滦南县南部沿海,南临渤海,背靠京津,是唐山湾“四点一带”的建设前沿,整个园区面积为69.82平方公里。目前,已初步形成了以装备制造、船舶修造、港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等为主导的产业结构体系,随着五号港池和六号港池的开发建设,将快速推进临港产业、现代物流产业的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对外开放的又一战略高地。

2.开发建设策略

开发区总体建设时序为“先东后西,先南后北”, 依托主干道路地区优先成片集中发展,逐步推进。近期重点建设已填海造地、具备开发条件的地区。近期重点建设特色装备制造产业区、船舶制造产业园区和物流产业区,并建设生活服务区。

3.招商引资策略

在招商对象上,主攻能够增加经济总量、增强财政实力和就业岗位多、产业链长、牵引力大、拉动力强的大项目。重点引进投资规模大、财税贡献率高、科技含量高和非资源型的工业项目,逐步优化经济结构,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在招商区域上,采取“区域突破”的办法,抓住京津区域加快产业转移的良好机遇,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在招商方式上,更加注重专业招商、定向招商,提高招商引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4.机制保障策略

通过进一步完善规划实施机制和保障体系,提出五大机制保障策略,确保滦南嘴东经济开发区规划制定的各项目标和任务顺利实现。包括:

1)建立高效的经济开发区建设组织机制引进战略合作伙伴

2)创立滦南嘴东经济开发区建设投资有限公司

3)搭建多方共赢的区域合作平台

4)创新实践投融资政策

5)加快人才引进,提供发展保障

五、经济开发区发展问题的提出---以“滦南嘴东经济开发区”发展为例

通过对滦南嘴东经济开发区近4年来规划建设、招商引资和政策引导等方面运营过程中总结的经验,笔者认为我国的经济开发面临如下四方面的问题:

1、园区产业结构还有待优化。

引进项目过度依赖土地政策和优惠措施,对产业发展缺乏有效调控,多数经济开发区的项目仍集中在传统产业和一般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少,企业从事价值链的低增值环节,处于产业链低端。

2、园区企业产业联系有待加强

经济开发区的建立为产业群的成长提供了较好的空间环境,但我国大部分园区内产业合作关联度比较低,缺乏具有较强带动能力的龙头企业,企业之间缺乏联系和分工,产业链条短,集聚度不高。

3、园区发展理念有待转变

一味争夺项目、片面追求产值。一方面造成重复建设,产业趋同,缺乏特色;另一方面也忽视了企业内在竞争力、发展可持续性、创新能力方面等质量指标的评价,进一步助长了园区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4、园区配套功能有待提高

专业化生产业欠缺,无法为企业提供有效的技术、信息等方面服务支持。水、电、路、讯、有线电视、公交车辆等配套设施还不完善,生活娱乐设施缺乏统一规划管理。

六、我国经济开发区发展建议

1、加强统一规划引导,培育地方特色产业

“规划先行、规划即法”是经济开发区取得成功的关键因素,也是最值得推广的经济开发区发展理念之一。经济开发区规划要注重实施,坚持以规划引导建设、以城市设计指导地块开发。突出规划执行的权威性与强制性,带来的将是园区和投资者的“双赢”。

2、更新发展模式理念,创新园区开发机制

我国经济开发区公共配套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单纯依靠政府,资金缺口较大,而企业各类厂房的建设也难以形成统一标准,项目用地集约化程度低。建议采用四川成都的“蛟龙模式”,采用企业化经营运作,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入股分红的方式,将基础设施建设全部交由集团公司统一负责。也可借鉴安德工业集中发展区的“T-BOD”(共同-建设-经营-发展)投融资建设模式,选择具有超前的经营理念和专业化运营能力的公司团队与政府合作,组建园区建设开发公司,整合政府、市场两种资源,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推进开发区的开发建设。

3、重点抓好招商引资,促进产业优化升级

突出招商工作的龙头地位,积极拓展招商思路,构建招商网络,创新招商方式。组建专业化招商队伍,实施小分队、多批次“敲门招商”,注重运用以商引商、中介招商、行业主题招商等多种有效手段,形成严密高效的招商网络资源,使经济开发区常年保持一定数量的高质量储备项目。加强区域内各大园区之间的沟通,建立招商项目信息共享平台,根据各地资源禀赋和产业结构,形成良性竞争和互动协作。

4、增强政府服务意识,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按照“小政府、大社会”要求和扁平化管理模式,坚持“精简、统一、高效”原则,整合归并政府职能,减少管理层次,坚持授权管理与授权开发分开,简化事前审批,建立以“一站式服务”为核心的公共服务平台,强化事后监督,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提高管理效率。加强与高校和生产力促进中心等科研机构之间的联系,设立技术转化中心,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信息共享,以及园区与外部科研院所的技术合作,帮助企业把技术转化成生产力,培育园区自主创新能力。

七、结论与展望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的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了举世闻名的成就,各类开发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步伐的进一步加快,开发区在开发建设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也日益突出,需要我国政府和教育机构共同努力,共同推动开发区在我国开始健康的发展,为我国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经济发展建议范文第4篇

关键词 农村经济;现状;制约因素;建议;宁夏西吉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7-0300-01

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当前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西吉县作为宁夏南部山区贫困县,经济基础差,底子薄,发展农村经济工作任务艰巨。近年来,西吉县委、县政府针对该县工作实际,分析当前农村经济面临的主要制约因素和问题,制定了一系列优惠政策,使农村经济取得了长足发展,笔者作为一名农村经济工作者,对西吉县发展现代农业及新农村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并就如何做好今后的农村经济工作提出了一些有效的建议和意见。

1 西吉县农村经济工作发展现状

西吉县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南部,地处六盘山西麓,属黄土高原干旱丘陵区,地势南低北高,海拔1 688~2 633 m,县域总面积3 144 km2。主要地貌类型有葫芦河川道平原区、西南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和东北部土石山区3个地貌类型。年平均气温为5.3 ℃,年平均降水量427.9 mm。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自然灾害较为频繁,尤以干旱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水资源和矿产资源较为贫乏。全县辖3个镇16个乡,4个居委会,306个行政村,1 909个村民小组。总人口51万人,其中回族占52%,农业人口占94%,是全区人口第一大县、少数民族聚居县和部级重点扶贫开发县。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些年来,西吉县各族人民抢抓西部大开发机遇,经济快速发展,事业繁荣进步,民族团结和睦,社会和谐稳定。形成了马铃薯、草畜、劳务、西芹等优势主导产业,农村经济发展迅速。2012年,该县农民人均纯收入4 658元,先后荣获全国文化先进县、全国体育先进县、全国双拥模范县、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荣誉称号。

2 农村经济发展制约因素

宁夏南部的西吉县,地域偏僻,经济基础薄弱,农业生产受地理地质气候的影响十分强烈,农业生产的效率相对较低。广种薄收、靠天吃饭是农民群众长期以来的生产生活模式。近年来,随着国家对贫困地区的财力、物力投入不断加大,县域经济有了明显的好转,农村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也有了明显改善,但是农村经济发展还面临一些制约因素。

2.1 传统的思想观念落后

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及农户“重生产、轻销售”的观念和做法制约着农业的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生产,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2 文化、科技素质低

农民的文化、科技素质较低制约着现代农业科技的应用[1-2]。40岁以上的男女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人数比例高,并且大部分青壮年多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生活支撑。在广大农村,留在家里的人均为“6789”部队(即儿童、妇女和老弱病残)。这些因素都严重制约着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2.3 农业生产化程度低

缺乏规模较大的农产品加工销售龙头企业的带动示范作用,农民靠单打独斗,使农业生产和市场联系不密切,农业生产达不到规模,农村经济发展缺乏后劲。

2.4 农业科技水平低,农业基础设施薄弱

生产经营粗放,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和装备难以推广,机械化普及推广率不高。过去建设的一些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新的设施增加很少,农田有效灌溉面积很少且呈减少趋势,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差。

2.5 农业生产效益低,农村债务多

尽管近年来通过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业效益有所提高,农民得到了实惠,但与工业、商业、服务业等产业相比,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仍然较低[3]。农村债务现象普遍存在,影响当地农村经济的发展。

3 建议

3.1 加大对农村的项目和科技投入

一方面要加大新农村建设的项目和资金投入,向贫困地区倾斜,用于改善农村生产条件;另一方面,加大对农村的科技投入[4],加大对农业科技队伍及对农民的科技培训和管理。

3.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

加大水利等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改变农民靠天收成的状况,使农民在有限的土地上挖掘潜力、拓宽增收渠道、提高收益、增加收入。

3.3 大力发展优势农业、特色农业,确保农民增收

改变传统养殖种植观念,树立科学发展观,立足实际,因地制宜,尊重农民意愿,突出一村一品。不断引进新品种,有专业、有规模化生产,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以特色主导产业的壮大带动经济社会发展,突出特色,打造品牌,增加农村经济收入。

3.4 大力培育农村实用型人才队伍

培养农村亟需的实用型人才,发展农村经济必须造就千千万万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培养一批懂生产、懂市场的社会主义新农民,一方面是“请进来”,根据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需要,聘请省、市有关专家到田间地头针对生产实际举办讲座,不断更新农民的知识,避免生产的盲目性;另一方面是“送出去”,利用淡季或农闲时间,组织有专长、文化素质较高的农村实用型人才到农业发达地区进行学习并参加培训,学习外地的先进技术和经验,不断提高实用型人才的自身素质,培训农业生产亟需的实用人才队伍[5]。

3.5 积极做好村集体债务消化工作

当前村级负债面广、量大,影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消化村级债务。

4 参考文献

[1] 于武盛,杨培奇,崔焕颖.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发展思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08(5):69-74.

[2] 颜立峰.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现状及加快发展的思路建议[J].产业与科技论坛,2008,7(11):64-65.

[3] 张秀生,陈先勇,王军民.中国农村经济改革与发展[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经济发展建议范文第5篇

关键词:河南;分享经济;发展;对策

基金项目:2016年河南省政府决策研究招标课题(立项编号:2016B124)

中图分类号:F127 文献标识码:A

原标题:河南省加快发展分享经济对策建议

收录日期:2017年2月9日

在《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发展分享经济”思想。同时,注重将“发展分享经济”思想与“互联网+”行动计划相结合,不断拓展各个地区经济领域发展。例如,2016年召开的博鳌亚洲论坛,即提出共享经济、分享创造经济的指导思想。因而,河南省地区在经济领域发展背景下,必须要在“互联网+”教育、“互联网+”金融、“互联网+”行动计划等领域,全面实现分享经济。

一、分享经济发展研究

分享经济发展,是强调利用“互联网+”的各类要素。如,开放、共享、聚焦等,搭建开放性产业生态体系,提高产业发展配置效率。例如,高玉梅主持的“共享经济活动的创新监管研究”项目,即针对分享经济发展进行了探讨。同时,在分享经济理论原点和应用维度探究中发现,分享经济发展对经济提质增效升级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分享经济仍然处在发展初期,因而,理论研究尚有不足。即在分享经济新型商业模式研究中发现,当前准入门槛、劳工社保、税收监管、信息安全等制度标准,无法支撑分享经济发展。此外,由于当前产业发展尚未成熟,因而产品与服务的安全性、标准性、质量保障性,仍有不足,不能满足分享经济发展需求。但人们对分享经济发展的理解仅停留于现象观察阶段,未进入系统、科学的研究中,因而缺少分享经济发展的实证研究数据。为此,在“互联网+”领域发展背景下,应加快互联网与社会经济各领域融合、创新的研究,从而带领我国河南省等地区,逐步推动分享经济发展步伐,且最终更好地利用分享经济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作用,打造良好的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二、河南省互联网经济发展现状

从河南省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成果角度来看,河南省各项指标位于前列。即到目前为止,河南省互联网用户已经上升至约6,627万户,网民人数为7,300多万人,普及率达到了78%。而从地理环境角度来看,河南省是重要的交通枢纽,经济总量约为全国经济总量的1/3。因而,近年来河南省开始响应“互联网+”与经济领域融合的发展思想,引入酷派、富士康等移动终端。同时,开始建设苹果手机生产基地,继而为人民群众服务的同时,扩大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此外,在2015年,河南省为了加快分享经济的发展,实施了“全光网河南”的计划工程,且在工程实施期间,敷设了总长为120万km的光缆。同时,新增4.7万个4G网络基地,就此实现了对分享经济发展的支撑。

从宽带速率角度来看,河南省宽带用户下载速率达到了11.8Mbps左右,因而,在2016年,河南省网民中网络购物、团购、旅行预定、手机团购、网络理财、网上银行、网上支付等渗透率逐渐提高。而从河南省电商领域发展角度来看,在互联网技术的支撑下,郑州地区装备制造业建立了B2B外贸平台。同时,设立了“多式联运监管中心”,最终在2016年的“中国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中,实现了3,860亿元的电子商务交易额,即电子商务交易增长速率达到了52%。

从以上分析即可看出,河南省互联网经济发展势头正好,因而应进一步加快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策略的推广,以期创造一个良好的分享经济发展空间。

三、河南省加快发展分享经济的对策

(一)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河南省分享经济领域不断发展背景下,注重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是非常必要的。首先,在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过程中,为了更好地发挥分享经济作用,应结合河南是全国数据中心建设布局二类地区的特点,抓住部级互联网骨干直联点辐射、示范、带头等作用,优化河南省互联网骨干网络架构。同时,在河南省区域构建“米”字形通信网络,并在2017年底,实现河南省通信网络与湖北、山西、上海、北京等24个省的链接,并将省际出口宽带增加到23800G,由此通过良好的通信网络支撑,促进互联网与各行业的相互融合,以期创造出新的经济发展生态;其次,在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实施“宽带中原”建设工程。即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时,增强郑州数据建设中心等的云计算、大数据等能力。同时,完善数据中心数据灾备、数据存储、信息交换等处理功能,最终经“宽带中原”工程计划的实现,在2018年底,将郑州服务器装机能力提升至130多万台,以此支撑新兴产业的发展;再次,在河南省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期间,也应将精力投入到互联网新兴产业,如电子商务、跨境E贸易、智能制造等。其中,农村电子商务领域的推广,需进一步完善综合电子商务平台,由此挖掘农村市场潜力,由实体经济与网络经济的结合,打造一个特色化“互联网+”产业,促进河南省分享经济的更快、更好发展。

(二)突出河南地区优势。就当前的现状来看,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更好地促进“互联网+”与各领域经济产业的结合,应注重突出河南地区优势。首先,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中,应抓住河南省地理位置优势,支持河南省数据中心的建设。同时,在河南省北斗数据中心实际建设过程中,强化遥感卫星等的运用,继而通过智慧工作、智慧生活等的建立,进一步提高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水平;其次,由于河南省是农业大省,因而在河南地区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广“互联网+现代农业”综合试验区的建立,继而在智慧农业领域中,探索由互联网支撑的现代农业发展经验,最终促进河南省农业实现信息化新路径的探索,且达到农村致富、农民增收发展目的;再次,由于河南省拥有信息工程大学等资源优势,因而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应充分利用河南地区资源优势,建立部级移动智能终端安全服务基地,由此来保障分享经济发展中的信息安全,且带动河南地区分享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除此之外,由于河南省郑州市处于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特殊位置,因而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也应在郑州建构“丝绸之路”电子商务发展基地。同时,依据河南省2015年12月实施的“一带一路”政策,逐步完善河南省交通枢纽,且由“一带一路”扩大河南省“丝绸之路”国际影响力,并形成大规模的双向贸易,拓展经济发展空间。

(三)促进“互联网+”发展。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促进“互联网+”的发展也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第一,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地方政府机构应加强与国家三大通信集团和F塔公司的合作。同时,在战略合作期间,鼓励通信集团加大对河南省“互联网+”发展的投入力度。即通过技术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产品创新等方式,协同设计现代农业、普惠金融等11项“互联网+”行动技术,为农业、金融等经济领域的创新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撑;第二,在“互联网+”发展期间,为了更好地打造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环境,应在“中国制造2025”河南行动计划中,进一步推广“互联网+制造业”的发展。同时,关注“互联网+小微企业”一系列行动发展计划,最终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中,不断提升河南地区经济发展水平。除此之外,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背景下,也应构建“互联网+城市”发展计划,即通过互联网与经济社会中城市、制造业、农业等的融合,创造更大的经济效益;第三,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为了创造数字化产业集聚区,需以云计算大数据为支撑条件,建立中国移动数据中心、中国联通中原数据基地等项目,服务于各种互联网业务,且积极争取互联网业务发展绩效。

(四)加快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中,对互联网人才队伍的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而,为了更好地满足河南省网络经济发展需求,应在互联网人才培养过程中,遵从因地制宜人才培养原则,但需在使用本地人才的基础上,立足人才需求方向,促进高校加快复合型人才、专业型人才等的培养,以期通过“缺什么人才,引进什么人才”的方式,突破河南省网络经济发展瓶颈,满足该地区分享经济发展需求。此外,在河南省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为了打造良好的人才培养环境,该地区有关部门应提供技术、物质保障、经费等方面的支撑。同时,在互联网人才培养的基础上,加强高校与平台企业的合作,继而为高校学生争取实习平台,组织学生深入到互联网企业,实习或者就业。同时,在产学研合作平台中,了解互联网信息安全等知识,并增强互联网信息安全“防火墙”防护能力等,以便更好地投入到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工作中,为该地区分享经济发展做贡献。即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做好互联网人才培养工作是非常必要的,为此,应提高对其的重视程度。

(五)争取支持政策。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需争取一定的支持政策。首先,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应加大力度支持分享经济的投资。即政府各级部门应整合各项专项资金,包括投资重点固定资产投资的发展规划等,大力发展分享经济。同时,在河南省分享经济投资支持中,应适宜的增加项目周期较长的工业示范工程资金投入,且鼓励金融机构对重点发展共享经济项目给予资金支持,并鼓励有经济实力的企业通过股票上市等方式,在国境内外募集用于分享经济发展的资金,由此带动河南省地区分享经济行动计划的进一步发展;其次,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也应注重利用价格杠杆,即通过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间价格的调整,获取经济效益。同时,由政府机构指定石油、电力、天然气等能源领域的价格传动机制。然后,采取差异化收费政策,促进多元化分享经济的发展,且在分享经济发展中,带动经济效益的提升。除此之外,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期间,也应注重制定税收优惠政策。即为了鼓励“互联网+农业”、“互联网+制造业”、“互联网+城市”等网络经济领域的发展,适当实施网络经济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以期鼓励河南省各个行业在发展期间,实现高效性分享经济发展状态。同时,通过链接技术、产业链延长技术等的开发,达到万众创新格局,由此满足分享经济发展条件。

四、结语

综上可知,在新常态发展背景下,分享经济发展问题逐渐引起了人们关注。而由于河南省占据中国经济地理中心的特殊优势。因此,为了更好地发挥河南省优势,且利用分享经济集聚、开放、共享作用,挖掘分享经济潜力。应在河南省分享经济发展过程中,从争取支持政策、加快互联网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互联网+”发展等层面入手,打造良好的分享经济发展空间,以促进河南省网络经济的进一步转型。

主要参考文献:

[1]郭新华.河南省加快发展绿色矿业的对策建议[J].中国矿业,2016.11.1.

[2]朱婷婷,朴}圭.安徽省发展分享经济的建议研究[J].现代商业,2016.30.26.

[3]郑扬扬,吴迪.新常态下河南省经济发展动力探讨及对策建议[J].漯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