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第1篇

一、认真组织学习、宣传新《义务教育法》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从20__年9月1日起已经全面实施,教育部号召全国各领域认真学习、宣传、贯彻执行,我校组织全体教师采取集中学习与自学相结合的形式对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及教育部领导的讲话摘要进行学习,利用政治学习时间安排了四次集中学习,其余为自学时间。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学习。

学校采取了多种形式对新《义务教育法》进行宣传,主要有:发放宣传单。学校从9月4日起向每位同学发放了《义务教育法》宣传单,让其了解,并向其父母、邻居进行宣传解释。利用板报、橱窗、报栏。我校的各班充分利用板报对学生进行宣传,学校利用橱窗、报栏宣传。张贴标语,制作条幅。学校在大门口、校园内张贴标语,并制作悬挂了条幅向教师、学生、家长及社会宣传《义务教育法》。

通过对义务教育法的学习宣传,取得了极大的效果:

1、提高了对新《义务教育法》重大意义的认识。新《义务教育法》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实施素质教育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立法的基本目标,做出了一系列的制度创新。《义务教育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了我国义务教育的性质、培养目标,明确了义务教育的管理体制和经费保障机制,第一次将素质教育的要求写入了法律,是素质教育从一般的政策指导转变为统一的法律规定,将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作为法律要求予以明确。这些重大制度创新将对全面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提高教育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2、广大教师思想有了较大的转变。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一场深刻变革,关系到培养什么人、怎么培养人的大问题。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的规定,进一步明确了义务教育的方针和目标,为全面贯彻教育方针,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新《义务教育法》将素质教育上升为法律概念,规定要根据适龄儿童、少年身心发展的状况和实际情况,确定教学制度、教育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改革考试制度,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推进素质教育实施。新《义务教育法》关于素质教育的一系列规定,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创新型人才,将为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造就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的重大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3、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提高教育质量,关键靠教师。新《义务教育法》对教师的地位、职务、待遇及社会保障等制度做出了详细的规定,对于提高教师素质将会发挥重大作用。重视并加强教师培训,不断提高教师素质;依法落实保障教师待遇,使教师安心于教育工作。

二、全面落实新《义务教育法》,促进教育教学工作

1、严格执行课程计划

一是在学年初,我校按照上级有关规定制定并下发统一的课表编制意见,要求从执法的高度,从实施新课程、落实素质教育的高度,严格对照并“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学校把这项工作作为重点内容对初中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了检查。

二是强化了所有学科的教学工作,在“开好”上做文章,各学科均配齐了专职教师。学校制定了《教师年终考核细则》,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过程与结果相结合的办法对教师进行考核,较大地调动了各学科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引领他们的专业发展。针教学较为薄弱学科的实际状况,我校认真制定切实可行的校本研训工作计划,扎实开展各学科教研活动,使老师们在理论学习、听课评课、教学反思的过程中不断提高教学业务能力和水平,有效促进了综合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是进行随机抽查,确保课程计划得以严格落实、有效实施。本学期,我校对各年级教师的上课情况开展随机、全面的专项抽查,重点督查课表的执行、教师备课改作、教学活动的开展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提出整改要求,并进行跟踪检查。

2、规范教育教学秩序

坚持德育为首。学校坚持每周一规范化升旗仪式及国旗下讲话制度,开展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公民道德宣传”、“学规范、记规范、守规范”、“宣传八荣八耻”等德育系列教

育活动,重视对学生进行新版《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教育,每周有教育重点,每天有具体要求,坚持反复抓,抓反复,强化训练,持之以恒,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重视通过学校、社会、家庭三者的有机结合,通过开设法制教育专栏,召开法制教育讲座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进一步增强他们的法制观念,提高他们自我防范的意识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我们还重视了诚信教育、环境教育、心理健康教育、预防教育等专题教育工作,并将上述内容纳入班主任工作考核之中,努力提高教育效果。抓好常规工作。我校认真对照上级的有关要求,不断探索精细化管理的新模式,重点抓好教师管理、学生管理、教育教学管理等方面。按照有关要求招生和对学生进行平行编班,没有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规范学校的教育教学行为,切实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严格执行教育部新形势下“减负”工作的“五坚持、五不准”要求,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创设宽松的环境。认真执行省教育厅下发的通知,严格控制学生到校、放学和在校的时间,根据学校特点,科学合理地安排统一的作息时间,制定了《学生一日常规》,组织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和社会实践活动,早操、课间操每天正常开展,并保证了学生每天足够的体育活动时间。

推进新课改的实施。学校努力实施新课程,严格执行国家方案,开足、开齐所有课程;坚持发展性评价的原则,建立健全学生学业考试成绩等级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相结合的评价考试体系,按规定对所有科目进行授课和考试,坚决禁止教师按成绩对学生进行排名,没有随意减少非考试(会考)科目教学时间的现象,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建立健全有利于教师职业道德和专业水平提高、有利于提高学校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严格按照上级规定给学生配发课本和教辅资料,坚决禁止各部门和教师动员、强迫学生统一订购教辅资料。努力加强教师教学常规管理,制定了符合本校实际的教师教学常规责任要求,对各学科教学工作提出了明确具体的要求,增强了操作性,确保了规范性,提高了科学性,教师的工作质量有了较大的提升。充分发挥青年骨干教师的示范引领作用,积极组织开展教师集体备课活动,有效提高了教师实施新课程的能力和水平。学校领导能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深入课堂第一线,通过上课、听课、视导检查等多种形式调查了解教育教学工作状况。

做好安全工作。学校十分重视安全工作,积极创建“平安学校”。成立了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了安全管理网络,做到要求明确、责任到人、措施有效。一方面通过班会课,通过板报、橱窗等安全专栏重视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师生的安全意识;另一方面,通过建立责任制,确保各项安全工作的到位。学校的校舍安全、设施设备安全,用电用水安全、周边环境与交通安全,教学活动与行为安全等都有专人负责,并做到安全工作日日查。一系列的制度和措施,确保了我校师生的日常安全,维护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坚持依法执教

为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步伐,我校制订了系列规章制度,从师德建设、骨干培养、班主任队伍建设、教师学历提高和专业发展等四个方面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制定了具体的措施,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坚持每周一的政治学习制度,组织年级组长、中层班子成员认真学习上级关于师德工作的要求和本校师德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认真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教师日常行为规范》、《教师基本道德规范》和市教育局的有关要求,将师德建设与规范教师教育教学工作行为相结合,积极开展师德演讲、师德征文等活动,培养教师的敬业精神,提高工作责任心。平时结合期中、期末检查等活动不定期对师德工作进行专项检查考核,并纳入教师的考核评优、晋升晋级、职称评定等各项工作中。通过努力,我校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进一步得到了提高,教师中没有体罚歧视、侮辱、撵走等侵犯学生权益的行为,没有教师举办校外补习班的现象,也没有教师利用职权之便动员、组织学生参加校外补习班的行为。

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坚持班主任例会制度,制定并逐步完善了学校《班主任工作考核办法》,进一步明确了班主任工作的职责和要求,将过程考核与终端考核相结合,大大提高了整体工作水平。

进一步加强学校民主管理,努力维护教职工的合法权益。坚持一年一次的教代会例会制度,学校重大决策通过支委会、校长办公会集体研究,重大事情向教代会报告,并形成决议。对提拔干部、发展党员、考核晋升等教职工关心的重点热点问题采用公示制,听取教职工的意见和建议。通过民主评议、校务公开等工作的开展,增强了教职工的主人翁意识,提高了工作的透明度,提升了学校管理水平。对于广大教职工的工资福利、各种补贴和待遇,我校积极争取,确保能够按时足额发放。

四、规范收费行为,严格按规定收费

我们严格按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和“一费制”要求收费,做到收费项目、标准、用途“三公开”,坚决杜绝自行收费行为的发生;全面落实了义务教育阶段低保家庭学生免杂费、免课本费(文秘站:)政策和进城务工经商人员子女免借读费的政策;根据部分贫困家庭的实际情况,采取发放助学金、联系帮扶对象、减免等途径,解决贫困生的入学问题。学校无乱收费现象。在经费的管理上,我们不断完善管理体制。收费严格按照预算外资金“收支两条线”管理办法,全部缴入专户,有市教育局核算中心统一掌管,有效地防止了经费被挤占、挪用、统筹,确保了学校的正常运转。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第2篇

论文摘要:结合工作实际,阐述了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并立足于大学生安全教育的现状,剖析了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有力措施,以为广大高校教育工作者提供理论参考和工作借鉴。

高校学生的安全与稳定工作,直接关系到高校和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关系到广大师生员工的人身财产安全和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教学、科研、工作、生活的正常运转和人才培养的质量,也关系到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威信和形象。新时期,随着高等教育的迅猛发展和社会多样化在高校的体现,各种新情况、新变化、新矛盾不断出现,影响高校学生安全与稳定的因素越来越复杂。因此,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值得深入研究。本文谨就新时期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存在的问题和有效解决途径展开论述。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重要意义

(一)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事关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整体工程建设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其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以人为本。大学生安全、健康成长,关系全社会成千上万个家庭。新时期高等院校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正是由大学生自身的安全状况决定的,是以确保大学生的人身、财产和生命安全为根本的。高校以此作为自己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之一,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和自我完善,体现了党和政府的执政理念,体现了社会主义的生产目的,体现了坚持以人为本的基本原则。同时,高校的安全稳定是社会稳定的重要组成部分,确保高校安全稳定对于保证社会稳定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构建和谐校园、和谐家庭的需要,也是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保障。

(二)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

高等教育事业,是以高校教职员工为主导、大学生为主体,以传播知识、培育较高层次人才、服务社会为宗旨的事业。这一事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有一个安全、稳定的环境作保障。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正是从源头上应对社会转型时期高教事业所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抵制各类反动思想渗透、预防各种破坏活动,保障高教事业良好发展秩序的必须之举;同时,也是应对当前时期社会矛盾增多、各类案(事)件和安全事故不断发生、最大程度消除各类不良影响、保证高校正常工作开展的有力措施。由此看来,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高等教育事业顺利发展的重要保证,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也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

(三)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重要内容

高等院校大学生的人身安全与健康成长,关系到我国人才发展战略的落实,事关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和人才培养;高等院校作为培养和造就适应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所需高素质人才的阵地,实施安全教育是其必须承担、不容轻视的社会责任。与此同时,新时期的高等教育更加倡导人的全面发展与可持续发展。因此,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更加强调尊重人的主体地位,更加有利于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潜能的充分发挥和人格的完善,即促进新时期高校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及存在问题

近年来,我国各类高等院校认真贯彻落实党和国家关于安全工作的指示精神,采取有力措施,大力加强了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尤其是2004年中发16号文件下发后,各高校更进一步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给予了重视,开展了大量的工作,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取得了众多新成绩。与此同时,新时期的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仍然面临新挑战,并存在一定问题。

(一)大学生安全教育面临的挑战

新时期,高等院校管理模式的社会化、办学方式的多样化、学生层次的复杂化,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规模的扩大、在校学生总数的增加,社会环境的复杂与社会体制的变革,大学生群体思想与行为的不断成熟与发展,都对高校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提出了许许多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与此同时,众多旧的安全隐患亟待解除,各类新的隐患却又不断出现急需排查;加之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理问题、学生的伤害事故、学生的违纪与犯罪案(事)件较之以往更加复杂。由此看来,新时期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总体形势不容乐观。

(二)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大学生安全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主要包括:首先,对安全教育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教育工作的规范化机制尚未形成。这包括学校相关教育管理者(管理部门)和广大受教学生两方面的认识问题,以及有关安全教育未能制度化、经常化和长期化。其次,安全教育的内容和体系不够完善。当前,各高校的安全教育习惯性地被理解为保卫处、学生处等相关部门的工作,而由于这类部门的事务性工作较多,因而安全教育主要以辅导讲座、座谈、活动的形式开展,缺乏完整的、全面的、多角度、多层次的细化教育。最后,安全教育的“知”、“行”脱节。这表现为大多高校开展安全教育主要是讲述知识、分析案例,而忽略了安全技能的实际培养和安全对策的模拟应用,导致众多学生虽接受了一定的安全教育,但对于如何进行自我保护和正当防卫、怎样保护自己的合法利益等方面进行只停留在书本上,不能在实际中良好应用。此外,是安全教育工作者往往没有经过正规学习和专业训练,整体素质参差不齐、缺乏必要的学习交流、安全教育的研究还不够深入、教育方法过于陈旧和僵化等问题还仍然存在。

三、新时期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一)完善机制,全员重视,健全大学生安全教育信息网络

在高等院校的安全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方面,领导重视必须排在第一位,必须从学校的党政领导层面加强对安全教育工作的统一管理。与此同时,各级各类相关部门、单位要各司其职,全员重视并积极参与,要深入理解“安全重于泰山”的内涵,要大力加强安全教育宣传,要深刻认识到加强安全教育,是高校各类工作中的首要政治任务,是各级领导第一位的职责,也是广大师生员工的共同义务和利益的基础。要通过齐抓共管,营造全校教职员工关心和支持学生安全教育工作的局面,同时要大力建立和健全从学校到学生班级、学生寝室的安全教育信息网络,落实安全教育责任人和联络员,并充分发挥其积极作用。

(二)巩固成果,坚持长效,抓好大学生安全教育工作落实

对于已有的安全教育成果,高校要坚持巩固,并坚持长效。如,落实国家、省级有关安全教育的文件、会议精神,定期召开学生安全教育大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关于严禁学生野游野浴、严禁随意在外租房、严禁在寝室私接电源滥用电器等文件精神;结合实际工作,采取各种形式大力加强学生的人身安全、财产安全、食品安全、交通安全、上网安全、信息安全、交往安全等方面的教育,杜绝恶性事件的发生。

(三)完善内容,针对实际,注重大学生安全防范技能培养

针对大学生安全教育内容过少的现象,学校应该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加强教育、群防群治的原则,有针对性地进行安全防范意识培养、安全知识教育;同时,要注重安全教育内容的全面性,如增设大学生法制与安全教育、大学生生命与安全教育、安全危机的预防与应对方法、大学生安全技能训练等内容,提高他们对生命价值和安全预防的认识,切实加强广大学生在紧急情况下撤离、疏散、逃生等安全防护教育,增强大学生自救、自护和互救的能力。

(四)提高素质,改进方法,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队伍建设

首先,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需要在一个安全的环境中展开,而安全的校园环境不仅需要学校广大师生员工共同营造,更需要有一支具有高度事业心和责任感的、掌握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化的队伍来精心维护。因此,校园安全教育管理工作者责任重大,素质必须提高。其次,大学生安全教育过程中,教育方法也需要改良。教育方法要符合本地、本校实际,教育活动要贴近大学生的学习、生活和社会交往,教材选取要力争涉及面广、通俗易懂、融科学性、实用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于一体。最后,高等院校的教职员工要在平时积极了解安全常识的资料,从而推动学生安全教育工作队伍整体水平的提高,确保学校的安全稳定和学生的成长成才,并最终推动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高国栋.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几点思考[j].科技信息,2009,(26).

[2]刘畅.学校安全的影响因素与对策[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4).

[3]刘振华.构建新型校园安全防控体系的思考[j].行政与法,2005,(1).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第3篇

高校新生教育是学生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建立校园和集体归属感,认识专业特点及发展方向的重要环节。高校新生教育将将“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着力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引导广大新生将“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作为个人的行为规范,强化学生基础文明养成和学生发展指导,不断创新学生工作体制和运行机制,努力提高教育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一、目前高校新生教育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目标不明确,存在重管理轻教育现象。

社会主义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目标直接反应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本质和方向,规定了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基本内容[1],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高校学生教育的各个环节,才能真正将其落实、落地,才能积极发挥其思想引领作用。目前高校学生教育管理事务性工作繁多,导致对于容易以指标体现的各类管理工作尽职尽责,而对于难以量化、效果实现周期较长的主题教育容易轻视。

(二)教育形式较单一,未形成全方位教育合力。

新生入学教育作为学生进入高等学校接收教育的第一环,其重要性不言而喻。新生入学之后,面临环境适应、角色转变、地域转变、人际关系处理等各个方面的困难,学校急需开展各类教育活动从思想层面和行为习惯养等方面对新生加以引导。目前高校的教育活动多依托于校园文化活动的开展,缺少必要的具体落实实施和效果检验机制。加之高校不同职能部门的工作职责不同,容易存在教育任务重叠交叉等现象,从而影响全方位教育合力功效。

(三)教育内容易空洞,脱离学生实际现状与需求。

面对社会多样性和文化多元化,如何在多元化的价值观中培育大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理念提出之后,如何针对目前我国大的教育环境和目标、高校九零后学生的思想现状、网络文化的极速扩张、西方文化思潮的涌入,不断创新教育形式,形成全方位教育的合力功效,才可以真正引导广大高校学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转化为自己的精神和灵魂财富,成为指导行为、养成习惯的有力武器。

二、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新生教育的基本思路

(一)采取“三贴近”教育方式。新生入学教育力争做到“贴近学生思想心灵、贴近学生文化学习、贴近学生日常生活”,拉近与新生的关系,培养与新生的感情。要以帮助学生顺利转换角色,尽快适应大学生活为短期目标,以培养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成长成才为长期目标。

(二)发挥“四育人”教育功能。实现“全员化育人”,即全校教职员工都要积极投身新生入学教育的各个环节,汇聚全员育人的强大正能量;实现“层次化育人”,即按适应环境-培养行为-形成习惯-提升素质四个步骤,采取递进式方法,分层次、分模块的开展教育活动;实现“专业化育人”,即充分利用专家教授、专业教师、优秀校友、心理咨询师等专家队伍,按照不同教育专题,开展专业化指导;实现“个性化育人”,即要针对学习基础、地域、经济和心理状况等方面存在差异的学生,有针对性的开展个性化帮扶活动。

(三)开展“五主题”教育活动。通过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爱国爱校教育、基础文明教育、专业学风教育、安全稳定教育等主题教育活动,丰富教育内容、优化教育方法、创新教育形式,有针对性的指导入学新生迅速适应环境,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升基本素质能力。

三、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融入新生教育的具体措施

(一)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高理想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宣传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通过原原本本学习、系统深入学习、联系实际学习等方式,凝心聚力,培养学生的政治意识。同时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充分利用各类资源,以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引导新生坚定理想信念、树立崇高理想,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将个人的“大学梦”融入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之中。

(二)开展爱国爱校教育,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意识

利用军训,把国防教育、革命传统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结合起来,教育新生把爱国主义情感建立在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立志成为国家和社会栋梁之才的坚实基础之上。以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突出成绩为生动素材,通过举办专题讲座、参观校史馆、观看学校宣传片、了解学校建设规划等方式,将学校凝练出的文化精髓和校训校风贯穿教育始终,增强新生对学校的归属感、认同感和自豪感。

(三)开展基础文明教育,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

将基础文明教育作为新生入学教育的主阵地,通过开展各类主题创建活动,发挥诚信道德模范的辐射效应,强化新生的诚信意识,培养新生诚信行为,使新生养成重信誉、讲诚信的良好习惯。积极开展各种主题辅导活动,使学生认识到团结友善、互相包容、换位思考的重要性,引导新生树立正确的人际交往态度,掌握科学的人际交往艺术。组织新生认真学习教育部和学校的相关规章制度,并且通过真实案例教育,提高学生的遵纪守法意识,引导学生自觉遵守校规校纪。

(四)开展专业学风教育,培养学生爱业敬业精神

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充分利用学校专家学者资源、杰出校友资源,通过召开专家学术报告会、杰出校友报告会、优秀学生座谈会等形式,向新生介绍学院的专业特点、课程体系、专业发展前沿以及就业前景,帮助新生开拓学科视野,激发学习兴趣和专业自信心,培养学生爱业敬业的精神。引导学生学会利用图书馆、互联网等各类学习资源,学会自觉学习、自我解惑。结合学校的人才培养机制,帮助学生了解学位授予的条件,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科研意识,明确学习目标,制定个性化的学习规划。

(五)开展安全稳定教育,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第4篇

关键词:高校 公共安全教育 内容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3973(2012)005-173-02

伴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进程,高校办学的规模不断扩大,在校生人数也不断增多。与此同时,大学生生活学习的安全问题已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加强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研究,充分发挥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内容的整体功效,对于高校的稳定与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内涵

高校公共安全是公共安全理论与实践在高等教育领域的转化和表现。传统的高校公共安全教育主要是以唤醒大学生群体维护自身安全的意识、提高维护自身安全的技能为目的(即小安全观教育)。在新形势下,加强对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内容上应当与时俱进,实现由传统安全观向非传统安全观的转换,即开展大安全观教育,这是时代对高校公共安全教育提出的新课题与新要求。

经过改革开放的发展,高等学校已从封闭型转变为开放型,其管理方式也从单一的管理模式进入多元的社会化管理模式,面临的内外部环境日益变得复杂而多变,校园治安形势日趋复杂严峻。在这种情况下,公共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变得十分广泛,并且与高校的所有教育活动紧密相连。目前,“高校公共安全”仍是一个拥有多重涵义的范畴:既可以表征为一种教学、科研与管理等活动的良好秩序状态,也可以表征为一种安定有序、公平正义、稳定和谐的文化心理;既可以表征为良性的管理模式与制度机制,也可以表征为主体期望的正常的教学活动不受外力干扰的结果。

2 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

加强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首先必须明确大学生公共安全教育的基本内容。参照国内外学者的研究,针对目前我国高校公共安全的实际状况,我国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应着重加强以下几个方面。

2.1 生命安全教育

由于我国当前社会转型加速,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贫困问题、就业问题、情感问题、家庭问题以及教育本身的问题,都可能导致部分高校大学生身心脆弱,他们在生命认识上的无知和淡漠导致了对生活、生命采取了极端态度与做法。究其原因,除了家庭、社会对生命安全教育认识的滞后外,高校则存在着生命教育体系的缺失和极不完善的情况。根据中国青年报社调中心显示,45.7%的大学生认为目前高校生命教育缺失,44.7%的大学生认为高校团学活动不能满足心理需求。目前,大多数高校都没有单独构建生命教育课程体系,而是将其融入在高校公共政治理论课、心理健康教育课,或是纳入安全和法制教育课程之中。

“生命安全教育”最早是由美国的杰·唐纳·华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1998年,我国台湾地区开始在学校开设生命教育课程,成立了“生命教育中心”,设置了“生命教育委员会”。相比之下,中国大陆高校在这方面的教育就显得十分滞后。生命安全教育是为了使学生掌握必要的安全、健康等需的知识与技能,尊重自己和他人生命,养成安全、健康的生活习惯。结合时代的特征和当代大学生的实际,高校要通过多种渠道与途径,有针对性地对大学生进行人际关系和谐教育、挫折应对教育等内容,树立学生尊重生命、爱惜生命的理念,进而学会对他人生命的尊重、关怀和欣赏,通过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让大学生生命安全教育真正回归到教育的本质。

2.2 心理安全教育

自1998年我国高校扩招以来,高校毕业生人数激增,从2003年到2012年,我国每年的大学毕业生人数由212万激增到680万,大学毕业生的人数逐年大幅上升。再加上历年来未能按时就业的大学生、农民工以及城市失业人员,需要就业的人数达两三千万以上。目前,大学生不仅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而且学业压力、人际关系紧张、考试失败以及恋爱受挫等问题,也极容易使大学生产生心理方面的各种问题。一项调查表明,大学生求学期间最焦虑的问题:51.82%的学生认为是“学业问题”,71.34%的学生认为是“就业压力”,15.33% 的大学生认为是“人际关系问题”,14.99%的大学生认为是“情绪低落自己无法调整问题”,“对自己前途没有信心”的学生达到总人数的56.25%。这些问题导致大学生心理抑郁,嫉妒与排斥心理严重,在面临困难与矛盾时常常陷入钻牛角尖的死胡同而难以自拔,甚至有可能采取各种极端手段而结束自己的生命。

针对大学生目前的种种不良思想情绪和心理障碍,高校要通过校园文化建设,来提高学校的凝聚力;要通过对大学生的心理安全教育,来提高其自制力;要通过加强心理安全教育,来提高其免疫力;要通过开展心理咨询工作,来提高其预防力;要通过实施心理危机干预,来提高其控制力。只有充分发挥与整合了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各种资源优势,科学建构起了大学生心理安全的系统工作机制,我们才能防患于未然;也只有积极主动地开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安全教育,才能提高其心理危机应对水平和心理健康水平,从而保障其心理与生命安全。

2.3 信息安全教育

建设校园网络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根本途径。校园网络的应用对高校提高教学科研、加速信息处理、提高工作效率、实现资源共享和建立信息化校园都起到了无法估量的作用。但同时,高校网络信息安全存在诸多问题,和当前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的局面产生不协调。根据 BISS公布的统计数据,造成信息安全事故的主要因素:疏忽占57%;外部恶意攻击占24%,病毒是14%,两个相加占38%;用户误操作占5%。

为了培养具有良好信息安全素养的数字公民,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多数高校已经在IT服务部门中设立了信息安全办公室,并通过开设课程、开发教学游戏、组织研讨等方式来提升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与能力。我国在信息安全教育方面起步较晚,目前主要还是针对计算机基础方面的教学,注重的是计算机实际操作能力的培养,这与目前紧迫的信息安全教育要求形成了极大的反差。网络信息安全教育既不是现有信息技术课程的分支,也不应等同于我们所熟知的德育课程,而应是基于信息技术以及伦理道德、法律规范三者的有机整合。所以,高校应当采取以课程为主,以竞赛、游戏、研讨等非正式学习形式为辅的多元化的培养方案,把大力增强当代大学生的信息安全意识、提高其信息安全素养,当作安全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并用知行统一的标准来检验高校信息安全教育的成效。不仅要在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中开展信息安全教育,而且还要将这种教育推广到非计算机专业的所有大学生,甚至中小学之中去。

2.4 环境安全教育

目前,我国的环境安全形势十分严峻。据卫生部通报,2009年,全国新发各类职业病 共18128例,其中:尘肺病新病例14495,死亡748例;慢性职业中毒1912例;各类急性职业中毒272起,中毒552例,死亡21例;职业性肿瘤、职业性声聋、职业性眼病、职业性皮肤病共750例;生物因素、物理因素所致职业病共303例。实际上,我国有职业病症状而未被确诊的患者人数要远远大于已经被确诊的人数。这凸显了环境安全教育的急迫性与重要性。

环境安全教育是帮助人们增强环境安全意识,掌握解决环境安全问题的知识和技能,预防和解决环境安全问题,提高人们应付和处理各种环境灾害能力的教育。目前,环境教育的内容已经写入我国中学各科教材,高校也已开始重视环境安全教育,除了讲授传统的交通安全、消防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等相关知识外,也加强了校园安全文化建设。但是,环境安全方面的内容却没得到加强与突出,更缺乏有效的针对环境安全防护的培训。

实验室环境安全教育日益重要。随着高校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大学生对实验室开放的需求日益增长,进入实验室的人员越来越多。一些涉及化学试剂、放射源、生物及病原体、大型设备等的实验室,一旦出现安全事故,将会对师生健康、公共安全乃至学校发展造成极大的威胁和严重的社会影响。因此,实验室环境安全问题,成为了目前摆在高校面前亟待引起高度重视并加以解决的实际问题。

2.5 国家安全教育

以社会主义国家利益为核心开展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的具体要求与体现。把大学生国家安全教育提升到巩固我国社会主义国家安全的战略高度,是高等教育“培养什么人”以及“如何培养人”的战略选择,是一种政治性和现实性很强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根据新时期的特点,高校要重点抓好《国家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把国防常识、国防技能与国防义务教育融入到高校公共安全教育的课程之中;用危机感来强化国民对国家安全的重视,增强国民的忧患意识,并将其转化为增强民族凝聚力的利器。并且从国家安全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规划目前我国高等学校中开展的军事训练和军事理论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实践模式等。

在国家安全中,文化安全则是伴随着全球化向纵深发展而凸现出来的、事关国家安全的一个重要命题。对于我国来说,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重点是维护我国的主流文化价值体系,从而捍卫国家文化的独立性与自主性,以使其免受来自内部的或外部的渗透、侵袭和颠覆。高校是思想文化交融和传播的前沿阵地,是培养国家人才的摇篮。作为社会主义建设主力军的在校大学生,他们的思想、信念状况直接影响到高校的文化安全。通过营造有利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的良好氛围,将高校建设成为文化安全的示范区和辐射源,继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之后,文化传承创新已成为大学的第四大职能。因此,重视大学生文化安全教育,就是要以国家文化安全意识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为主要内容,积极推动用马克思主义占领高校思想文化阵地。同时,我们还要大力弘扬优秀民族传统文化,突出民族精神,让高校大学生认同自己的民族文化,从而使其心灵上有一种归属感,这也是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文化安全教育的重要方面。

(基金项目: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教育部规划课题“大众化背景下高校公共安全教育创新研究”阶段性成果,课题编号:FFB090600。)

参考文献:

[1] 秦琴,齐福荣.高等学校公共安全教育研究[J].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2009,(3):154-157.

[2] 王聪聪.大学校园生命教育调查[N].中国青年报,2008-11-13(7).

[3] 杜月菊.就业视域下的高校思想道德教育模式构建[J].河南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4):118-120.

高校安全教育的定义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课程建设 国防教育 普通高校

一、国防教育课程现状及发展

1985年,教育部、总参谋部在全国普通高校开展军事训练试点,要求将“军事课”纳入学校教学计划,通过军事训练教学对大学生实施国防教育,取得了一定成效。2001年起,“军事课”在普通高校由试点转为全面展开,经过多年的发展建设,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的一门素质类课程,在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是,随着当前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尤其是“非传统安全”因素在不断冲击国家的稳定。强调军事基础知识的“军事课”在普通高校的发展受到限制,传统的军事知识和军事技能训练内容、结构不能满足对21世纪大学生的国防教育需求,必须进行改革。调查显示,在大部分普通高校,开设了“军事课”,但很多仅停留在对大学生进行军事训练的层面上,认为国防教育只是其中的部分内容,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是没有认识到国防教育的范畴涵盖了军事教育的范畴,而军事教育只是国防教育的一部分。在普通高等学校,应改革现有的军事课程教学体系,建立国防教育课程教学体系。这样不仅能使这门课程深入发展,确立其在普通高校教学体系中的地位,而且通过强化普通高校国防教育,从长远看有利于维护国家安全。

二、开设国防教育课程的法律依据

进行国防教育课程建设,是我国法律和有关文件所明确的。《国防法》第42条指出“学校的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各级各类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或者在有关课程中增加国防教育的内容”;《国防教育法》第15条指出:“高等学校应当设置适当的国防教育课程”。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要求各高校“规范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家安全意识”,明确了国防教育在高校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第4条指出:“坚持全面发展。重视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所以,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课程目标、内容、结构进行研究,既符合国家法律,又是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需求,同时能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三、国防教育课程的目标、定位及内容

1.国防教育课程的目标

(1)使大学生掌握基本的国防理论知识和军事技能

国防教育课的教学内容与国家安全和人民根本利益息息相关,易引起青年学生的共鸣。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在论述21世纪的公民所必须具备的科学知识时,就把国防理论知识列为重要内容之一。21世纪将是一个各类科学技术和文化大交叉、大渗透、大融合的新时代,对教育的要求将是从培养单一的专业技术人才向复合型人才过渡,所以,国防理论知识的掌握也就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个重要内容。

(2)激发大学生爱国热情,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家安全意识,弘扬国防精神

中华民族源远流长,国防精神无所不在。通过国防精神教育,培养青年学生关心国家和民族安危,强化和提升国家利益至上的观点,树立“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爱国传统思想和爱国主义精神;培养“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卫国报国志向和居安思危的观念、刚毅坚强的斗志、奋发进取的竞争意识;培养学生勇于献身的高尚品质、战胜困难的坚强意志、宁死不屈的革命气节、勇敢顽强的革命气概、争先创优的进取精神、朝气蓬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3)培养大学生组织纪律性,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由于网络技术发展迅速,人类社会已进入信息时代,各种信息不再封闭,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信息已成为一种需求。西方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必将随之大量涌入,自由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不可低估,这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提出新的要。在国防教育中,必须“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培养他们具有全球思想和新的理念,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这是高校不可推卸的责任。

(4)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

国防教育作为一门特殊的课程,是大学生必须经历的环节,在全面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培养新世纪人才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人的综合素质包括行为习惯、思想道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文化素质等诸多方面,而高校国防教育在这些方面都有重要作用。

2.国防教育课程的定位

(1)国防教育课程是普通高校的一门必修课课程

只有将这门课程确定为必修课程,才能引起足够的重视。否则,在一些院校,国防教育就会流于形式,达不到使大学生树立国防观念的目的,因此高校应将其列为必修课程,纳入正常的教学计划。

(2)国防教育课程是国家加强国防建设的战略举措

学校国防教育是全民国防教育的基础,国防建设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包括大学生的国防教育。大学生群体具有牢固的国防观念,其影响和辐射作用是非常深远的,对于我国国防建设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3)国防教育课程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国防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既包括科学文化知识,又包括体能技能的训练,对于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是高校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四、国防教育课程的内容及体系结构

1.国防教育课程的内容

国防教育是一个历史的范畴,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其内涵是不同的。高校国防教育课程,在内容上既要体现“国防”特色,又要表现“教育”属性,其内容非常广泛。现阶段,全球化不断发展,国际形势复杂多变,非传统安全威胁成为影响国家安全的重要因素,极端主义、恐怖主义和民族分裂主义不断渗透,这些新形势势必对高校国防教育内容产生影响。

(1)国防精神

主要包括三种精神,即爱国主义精神、集体主义精神,革命英雄主义精神。

(2))国家安全意识

主要包括为国家安全观、国家观、国家利益观。

(3)国防基础理论

主要包括国防建设基本理论和国防有关的军事知识。

2.国防教育课程的体系结构

如何实现国防教育课程的目标,贯穿国防教育课程的内容,应该按照高等教育的规律,建立合理的国防教育课程体系结构。高等学校应建立“三位一体”的课程结构,即将国防理论基础知识教学作为国防教育课程最基本的形式,将集中军事技能训练作为国防教育课程的实践过程,将课外国防教育活动作为国防教育课程的有效补充。

参考文献:

[1]武炳,张彦斌,杜景山.国防教育学[M].北京:国防大学出版社,2000.

[2]刘大维,王强.对普通高校国防教育的现状分析与政策研究[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