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

一、问题的提出

大学阶段是青年人人生发展的关键期。当前高校学生的年龄基本分布在18-24岁之间,这一年龄段的大学生虽然在生理、心理等各方面趋于成熟,还是会面临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不了解自己,也不知道自己真正的需要是什么,在自我成长的过程中出现很多矛盾和迷惘;因为学习环境和生活环境的变化无法在短期内调整适应,与周边的环境和与身边同学的关系都很难快速融入,心理落差非常大;不会处理男女同学之间的恋爱、宿友之间的友谊等感情问题。虽然步入大学,但承载社会与家庭的双重期望,面对大众传媒的无所不及,价值观念的迅速更迭,生存竞争的日益激烈,来自学习、就业、经济和情感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加之强烈的自尊,叛逆的个性,他们的内心大都充满着各种矛盾,心理变化异常剧烈,因而导致大量的心理问题。厌学、抑郁的现象频频出现,心理障碍乃至更严重的心理疾病也时有发生。自身因素再加上外部因素影响,诸多因素导致心理层面上表现出来的不成熟、不稳定,往往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心理疾病,这一切都引起了高校、社会乃至整个国家的重视。基于此,本文针对目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基本情况及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做好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不仅仅是培养高层次人才全面发展的基础,也是避免大学生产生各种心理问题的保证,更重要的它也是践行我国高等教育政策的基本内容。同时,进一步探寻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方法和策略,让大学生具备健康健全的心理素质和人格,能够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及特点

(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内涵“模式”

一词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它标志着各种事物之间隐藏的一种规律性的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从不断反复出现的相关联的事物中发现和抽取出的有规律的东西,是解决问题经验的概括和总结。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概括地说是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全方位地置于开放式的大的教育环境中,通过学校内部一系列的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及通过家庭教育的密切联系与指导,充分利用广泛的社会资源,对高校大学生的心理进行正面的、有效的影响与干预的一种模式。这种模式的具体内涵,就是通过各种有效途径培养身心健康的专业人才,以营造和谐校园人文环境为既定目标,以塑造和完善学生思维架构、价值取向、人格为最终目的。其具体内容包括:传授心理疾病预防、心理健康保健知识,在其它教学课程中渗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内容,创设形式多样的心理健康教育情境,进行心理素质行为训练,搞好课外活动,优化校园环境,实施大学生心理测量、心理咨询,改善家庭内部环境,争取社会力量等。这对培养大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发心理潜能、形成健全人格大有裨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重心围绕点是积极的“健康心理”,其内涵包括三个层次:第一,主要关注主体(大学生)的思维、理解、判断能力;第二,主要关注主体(大学生)的内心思想状态;第三,能够做到客观、公正评价主体(学生)不健康的思维、辨析能力,或是能够评估非正常的思想、内心状态,促使(督促)大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期间能够保持一个良好的思维能力,时刻保有一个相对良好的心理和思想状态。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性。有效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积极地创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与体系,属于教育管理工作的范畴,而所有的教育管理工作均是围绕着学生这一主体来进行的。换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构建,本质就是服务于学生,引导各专业学生在校园学习和生活中树立一种积极、乐观的心态。第二,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层次性。不同年级、不同专业的学生各方面的特点也不尽相同;同专业或者同班级的学生,他们的心理状况、思想价值观也不一样。这就要求做到因材施教,富有针对性。第三,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动态性。社会、时代的飞速发展与变化,大学生对待客观世界的认识也在与时俱进。因此,学生的心理状况、思想价值观也呈现为一种动态的变动趋势。第四,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可行性。学生心理问题不仅仅只是学生自身的问题,也不仅是学校管理工作的问题,它是一个社会性的大问题,关系到个人、家庭、学校和社会等各个层面。无论从何种角度来看,开展与创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意义重大。第五,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有效性。有效性是指模式实施后对学生管理工作产生的意义、价值,是运用这种或那种模式可以真正解决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诸多问题。在学校各项管理工作中,必须要有制度来加以约束,正所谓“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加强对学生各方面的管理,绝不仅仅只是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而应当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方位地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各种保障。在教师的教学管理,学生的学习管理、生活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构建一套与现实状况相吻合、相适应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自主解决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当然,任何事也都不是绝对的,模式也不是固定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门科学,它是复杂的,是针对不同区域、环境、学生的实际,采取不同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的一门实践科学。

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构建的探究

(一)结合“五性”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通过调查本地的几所高等院校情况看,近几年来都相继开展了一些心理健康教育方面的工作,但效果并不理想,往往流于一种形式。如在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时候,没有专业的教师,经常将心理健康教育相关内容与思想政治教育笼统地混为一谈,而所谓的心理辅导员其实就是政治辅导员,学生的心理问题没有得到真正的解决和帮助。此外,所设立的心理咨询中心有时也形同虚设。一些高校并没有真正认识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本质和实际意义,由于片面的认识,或者是不愿意主动尝试,导致开展的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极不到位,纯粹是为了应对上级教育部门的检查需要。对此,明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服务性、层次性、动态性、可行性、有效性特点,高校在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时候,必须紧紧依据这“五性”。具体说,第一,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的建构与实践必须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服务理念,即从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具体选择上,一直到模式的开展与实施,还有后续活动阶段,都应当以学生的实际需求为核心。第二,模式的搭建、设计要体现出层次性,尤其是在内容的安排设计上,需要根据大学生心理状况和差异性需求来进行调整,从整体性体现出个性,并将每一个个体统一化来管理,层次分明。第三,模式的搭建、设计要尽量结合时代背景以及学生的自身变化,所有的内容与形式设计,均需要围绕着学生的层次性特点来逐层实施,尽可能地对所建构的心理教育模式进行符合实际情况的动态调整。第四,根据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对大学生思想上、政治上及教育管理工作上的重要性,模式的建构必须取得全方位、多层次的评估和论证,确实保障建构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具有可行性、有效性,真真切切地为各专业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服务,能够良好运行下去。第五,模式的构建、设计,一定要确保可以作为短期(一段时间内)内的检验和判断标准。可以通过此模式来及时、准确地反映出学生的实际情况,挖掘出部分学生存在的、潜在发生的各种心理问题,以便采取相应的对策措施来加以防范,切实做好心理健康保障工作。

(二)多元化、全方位地构建立体式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

在新时期,许多高校重新审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内涵以及构建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的意义,从实际出发,落实国家心理健康教育精神,从全方位、多视角来对待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构建立体式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总体架构设计上,以实践为基准,以理论教育为辅助,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工作与学校各项工作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既不影响学校正常工作的进行,同时还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整套心理健康教育模式高效运行。在具体实施方面,可以按照“三项两互”模式来进行。所谓“三项”,即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的宣传与组织工作;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编入到学校日常教育管理工作体系内容中;健全心理咨询机构,完善各项配套设施,实现其科学化。“两互”,即理论教育和实践教育相互结合促进。所有的教学工作、学生工作都要依据学生的心理进行,构建互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在理论教育环节主要涵盖以下内容:一是聘请专业的心理学科教师和心理咨询师,定期对学校各专业学生开展课堂教学,教学内容主要是以心理学理论为主,通过传授最基础的心理学理论知识,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对自己的情况有一个初步的认知,具有较好的心理状态和自我调节的能力。二是在实践教育环节将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的校内外实践活动联系起来,即心理健康社会实践教育模式。例如去养老服务中心和老年人进行心理互动,对残疾儿童的心理干预,对贫困学生的心理疏导及爱心捐助等;除此之外,还可以更加有针对性,从心理医学方面开展实践,比如医学类专业学生开展街道心理义诊、送医下乡等校园公益性活动。总之,通过理论知识的教授,让学生尽可能多地了解自己,通过社会实践式的心理教育,更加提升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知高度。尤其是对于那些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可以帮助他们增强自信心、责任心和开放性思维。

四、结束语

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承担家庭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素质中不可或缺的基本要素,它是高素质人才所应具备的核心素质。大学生受家庭、社会、学校的影响,身心处于不稳定期,往往容易在心理上出现障碍,产生“心理负效应”。因此,在高校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探寻高校较完整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构建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模式势在必行。高校在教育教学管理中应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一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全方位为学生的学习过程提供各种保障。总而言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化的教育工程项目,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差异性特点,更加有针对性、策略性地运用各学科知识,包括对哲学、心理学、教育学知识的运用,对社会学和德育论等学科知识的运用,构建一套完整的适合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做到科学、实效,以利于更好地培养具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全面发展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李丹.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现状调查与思考[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35(4):102-105.

[2]刘丽.对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再认识[J].渤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4):151-152.

[3]王冰.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探讨[J].教育教学论坛,2012(19):19-21.

[4]叶金勇.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模式研究[J].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5,13(9):135-137.

[5]孙一方,马小惠,惠筱.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的创新研究[J].高教学刊,2016(4):184-185.

[6]王炜丽,彭鹏.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研究[J].新校园旬刊,2015(12):150-150.

[7]张德臣,王海峰.高等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策略研究[J].白城师范学院学报,2013(6):35-37.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2篇

二十世纪末,心理学研究领域逐渐出现积极心理学的概念,在研究人们心理问题的同时,相关人员更加注重对人们的美德、力量等积极方面的研究。高校在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中,也要更加注重对积极心理学理念的运用,注重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这对促进学生积极、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关键词:

积极心理学;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理念;策略

随着人们对心理学研究的深入,逐渐有了新的视角,也就是积极心理学,这主要是注重开发和应用人们身体中固有的、潜在的、积极的力量,通过这种方式促进人们的心理健康。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某种方式积极宣传和培养学生构建自身积极健康的心理,维护并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

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随着心理问题出现逐渐的低龄化、极端化,我国的各个高校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也提高了与之配套的软硬件设施。目前,在高校中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向学生介绍促进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优良品格和心理品质。在教学的过程中,通过解析各种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问题的现象,向学生传授进行心理调适的方法。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进行心理问题的预防,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不定期地开展心理健康的讲座和主体活动宣传。通过这些方法,提升学生对心理健康的认识,有效预防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但是这种教育模式,更多的是对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的预防,教学的重点是学生的心理问题,实质上属于一种“消极心理学”。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这种理念已经难以适应当前教育以及时代的发展要求,需要及时进行改进,加强学生对积极情绪的体验,注重培养学生的幸福能力和积极人格,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和发展。

二、积极心理学理念下,高校实施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

1.改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的理念

教育理念约束着整个教学活动,是进行教学设计和开展教学活动的前提和理论基础,是对整个教学活动的主观要求和理性认识。人们越来越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以及逐渐增加的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对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下,教师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更加注重缓解和消除学生的心理问题,教学的重点是“预防”。在这种教育理念下,人们会对心理教育产生误解和偏见,认为心理健康教育的实质是各种各样的心理健康问题,没有心理疾病或者是心理健康的问题直接等同于心理健康,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的课程就是为了处理和鉴别学生的心理是否健康。这种理念是典型的问题取向,没有正确、科学地认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心理学理念下的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是挖掘出学生固有的、潜在的积极力量。通过让学生不断地体验积极地情绪,培养出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达到预防心理问题的目的。转变传统的心理学教育理念,需要做到的是在知识观方面的转变,通过在高校中全面的普及积极心理学相关的知识,使学生正确认识和意识到积极心理学对自己健康成长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2.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

目前,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主要包括职业生涯规划、生命教育、人际交往、挫折和压力的应对、自我认识、常见心理障碍和精神疾病的防治、心理健康的标准等。从教学内容可以看出来,目前更加注重对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普及心理健康的知识。在积极心理学教育理念下,学校应该增加相关的教学内容,注重让学生体验积极的情绪,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获取幸福的能力。积极的情绪包括爱、感激、自豪、兴趣、满意、快乐等,主要是人体感受到愉悦,可以是受到身体内或者是外部的刺激以及个体的需求得到满足而产生的。积极的情绪有利于预防疾病,有助于身体健康,同时能够让人们充满幸福感,有助于心理健康。因此,高校的教师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同时,应该注重使用体验式教学的方法,增加学生在积极情绪方面的体验,培养学生调节情绪的方法。

3.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

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积极的人格和心理品质,教师需要注重拓展心理学教育的模式和方法,多渠道对向学生灌输积极心理学的理念。首先,教师是要注重课堂教学,这是对学生进行教育的主要途径。教师根据积极心理学的教育目标,注重加强学生进行自我认识和完善,注重培养学生积极健康的心态,提升学生的幸福感,在课堂上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提高教学的效果和质量。其次,在其余的时间,教师可以积极加强与学生之间的关系,发掘朋辈资源,在日常的沟通中促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积极心理学的指导和培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理念转变为积极心理学,是时代和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要求,有利于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和人格,有助于全面提升学生的心理素质和综合能力。在积极心理学的教学理念下,首先教师需要改变传统的教育理念,正确认识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念。其次,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增加积极心理学的内容,这样才能真正发挥积极心理学的作用。最后,教师需要对心理学教学模式和方法进行拓展,在日常的生活中加强对学生的指导,培养学生的积极心理,促进学生理解和掌握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参考文献:

[1]屠鸣,李晓彧,魏春燕,邱建国,王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念的高校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研究[J].中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

[2]米豆豆.高校辅导员心理健康教育能力提升途径探究——以积极心理学为视角[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4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3篇

关键词:积极心理学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

一、积极心理学的内涵

积极心理学是相对于消极心理学来说的,在积极心理学中,主要倡导人们要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一些问题,而不是把关注的重点放在人的弱点以及生活中的问题上,着重应该研究人的美德以及人的优势。在高校中将积极心理学应用在心理教育过程中,主要发挥学生的优点以及特长,使学生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主观层面、个人层面以及群体层面三部分内容。主观层面是指要激发人们的乐观态度,要加强人们对于生活的幸福感以及满足感;个人层面则主要是研究个人的性格特质;群体层面则主要研究受众群体在受到社会环境的影响下,可以正确的建立社会关系,使公民都具有社会美德。

二、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

(1)过分关注学生的消极面。很多高职院校设立了专门的心理健康教育机构,但是只关注了消极心理学的方面,更多的是关注学生在学习以及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一些心理问题,心理教育也只侧重于为学生治疗、解惑这些心理问题。长期在消极心理学的影响下,使学生不自然的思考自己为什么会产生消极的态度,从而使学生越来越不自信,不能激发学生的潜力,降低学生的心理防御,不利于学生的成长。(2)教育工作者缺乏专业性。虽然有很多高职院校设立了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以及相关的部门,但是在专业方面还存在着很大的问题。专业从事、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数量较少,大多都是辅导员或者是思想政治教师以及其他的德育工作者进行兼职,这些教师并不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导致不能够从专业的角度具体分析学生的问题,具体为学生进行专业化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的效果,不利于学生更好的成长与发展。(3)教育方式不合理。虽然我国有很多高校开展了心理健康教育,但是主要是以预防学生心理问题为主,比较注重学生现有的心理问题以及心理障碍,高校会选择举办讲座或者是开展选修课,为学生具体讲解一些消极的心理体验,主要从学生自身的问题出发,不断分析自身问题出现的原因以及解决方法,这种教育方式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预防一些恶性事件的发生,但是不能够有效的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不仅仅应该使学生能够明确自身的问题,同时还应该使学生能够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保持一种积极乐观的心理态度,这样才有利于学生的综合发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个性。

三、基于积极心理学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1)提升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积极心理健康教育要求要从积极的态度出发,在教育过程中能够积极的引导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幸福感,培养学生的满足感,并以此为目标不断的努力,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基于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对学生展开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把教育的重点着重放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心理品质方面,改变学生的消极层面,逐渐使学生养成积极的人格品质,使学生能够在面对学习生活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的态度,并能够养成乐观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树立积极的人生观、世界观与价值观。同时在开展教育过程中,也要积极的引导学生善于发现自己的潜力,发现自己的优势,提高自信心,从容的面对,未来生活中遇到的任何挫折,塑造积极的人生,为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2)构建完善的内容体系。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体系,要结合院校的实际发展以及学生的心理特征,保证可以逐渐培养出学生在面对任何问题时,都能够表现出积极的态度,乐观的情绪,不断完善学生的积极品质,以此为目的构建积极的组织系统。在积极心理学的基础上,高职院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其主要的目的是为了能够使学生具备积极的美德,让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使学生可以发挥自己的优势,得到自我认可。逐渐提升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幸福感、满意度,使学生始终保持乐观的心态,不仅对学生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时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也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帮助学生正确的面对所有的挫折问题,使学生具有美的眼光,让学生逐渐体会到世界的美丽。(3)扩展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高职院校还要结合实际发展情况,采取多种方式有效的扩展健康教育的方式,比如可以加强心理辅导以及学生的个性体验这两方面工作。利用课堂教学能够使学生更深入的了解积极心理学所涉及的内容,同时也能够使教师在课堂中积极的引导学生学会养成乐观积极的情绪与态度,使学生对积极心理学有基本的认知,并能够正确的认识自己的心理状态,逐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以及生活习惯。除此之外也可以定期对学生进行一些相关的心理辅导,能够保证教师可以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心理动向,加之正确的指引,使学生能够发现自身的优点,不断激发学生的潜力,从而使学生能够在学习生活中找到自我的价值,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使学生成为有用的人才。(4)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从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师资队伍现状来看,缺乏较为专业的教师,这就会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的效果以及质量。所以针对这一问题,高职院校必须要不断扩充师资队伍建设,要录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教师。同时也可以多组织一些相关的培训活动,使教师能够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掌握心理健康教育最新发展的动态。除此之外也可以多与其他优秀的院校、优秀的教师多进行沟通与交流,学习一些优秀的教学手段。因为现在学生处于新兴时代,在日常学习与生活中,能够接受一些多元化的东西,直接影响学生心理发展的因素也较多,例如学生在网络上会接触一些不健康的思想,不利于学生的发展,学生的心理问题也呈现出复杂性、多样性,所以这就要求教师在具体开展教育过程中,不仅仅要简单的为学生传授最基本的知识,还需要具体了解学生的问题,并给予积极的帮助,针对于此,教师就应该不断提高自己的经验以及专业水平,要确实实的能够帮助学生树立乐观积极的心态,正确对待生活中的挫折。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4篇

关键词:体育教育;渗透;心理教育

“理想的体育,应该注重磨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永不言败、永不停息,养成坚忍不拔的品质;理想的体育,应该培养学生坦然面对竞争和胜不骄、败不馁的心态,学会自我心理调节和科学训练,养成健全的心理素质。”[1]以往体育课的教学更注重学生的身体健康,比如体育课上课前先进行热身运动或围着操场跑圈,锻炼强健的体魄,而学生的心理健康被更多的高校忽视,大部分学校未意识到学生心理健康的重要性。为了响应国家的号召以及应国家培养人才的需要,在体育教学中要不断进行改革,积极渗透心理教育的知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一、高校体育教学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作用

(一)调控情感情绪

及时消除学生的心理障碍情绪是心理健康的晴雨表,学生在体育活动过程中的行为、表情、意志等外在表现是其心理状态的真实反映,在运动中很容易发现存在不同心理障碍的学生。通过体育锻炼,可以减缓心理障碍和治疗心理疾病,使紧张、忧愁、焦虑、压抑、沮丧等不良情绪得以宣泄,使人轻松愉快,心情舒畅。[2]高校体育是解决学生心理健康疾病的重要载体和途径,国内外文献表明,体育运动能够很好地减轻人们的心理疾病的发病率。通过在体育运动中不同学生的反应和情绪变化,体育教师能够判断出他们的问题所在,经过教师的帮助学生的情绪能够得到很好的调控。

(二)有助于培养坚强的意志品质

一个人意志品质的高低在面临困境的状况下可以判定,但困境同时也在成就意志品质。捉摸不透的天气状况、动作难度的高低等外在因素决定体育锻炼的意志力,在克服外在环境的基础上更重要的是客服自身心理障碍。体育锻炼的过程中,锻炼者在身体体魄方面得到锻炼,意志品质方面也得到了提升。体育运动将身体的的锻炼与坚强的意志品质培养有机结合起来,能有效地促进大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

二、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一)积极营造和谐的教学环境

学生在幼儿园开始到高校,体育采用的教学方式除去特殊情况基本都是室外,只要学生身体健康就必须参加体育运动。要想体育教学成效显著,体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很重要。有些体育教师不负责任,一上体育课就先让学生跑圈,这样做根本达不到课标要求。因此教师应该积极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增加,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骤增,最好的状态就是学生和教师在情感和心理方面产生共鸣,这样体育教堂才能达到一举两得的局面,即教师的教学任务圆满完成,同时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关系l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二)课堂教法灵活,突出心理健康教育

随着新课改的需要,教师的任务不再单单是完成教学目标,更应注重学生的身心健康。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应该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还要注意因材施教,重点突出心理健康教育。若学生的性格比较急躁,这时教师应该组织他们进行五子棋、围棋、太极拳等活动,多多磨炼他们的耐心以及提高自控能力;若学生反应比较迟钝、遇事踌躇不前,教师应该组织这批学生进行乒乓球、羽毛球这些灵活性比较高的项目,提高他们的反应速度,克服他们犹豫不决的心理。不同的学生不同的教学内容对应不同的教学方式,这些针对性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身体素质,还能给提升学生心理素质。

(三)体育教师用自身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体育教师是体育活动中的引路人,他们的教学内容、教学模式以及人格魅力决定课堂效果的好与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首先高校体育教师的人格健全、心理健康、抗压能力超群。这样教师才能以积极乐观的心理去引导学生,才能被学生尊重和信任。当学生评价一个教师的时候,他们更多的时候注重的是教师的人格魅力。不然就算教师教学成绩如何优秀,不被学生认可也无济于事。教师的人格魅力无时不刻的影响着学生,学生在教师的影响下不断完善自己的人格,培养自己的心理素质。

总之,心理健康教育渗透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做法是明智的,被学生及教师所认可的。体育教师应该多多研究灵活的教学方式,将心理教育更好地融入到体育教学中,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培育出优秀的身心健康的接班人。

参考文献:

[1]戴杰.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探索与研究[J].教学探索,2012(8):66-67.

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校体育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策略

前言

社会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产生活方式的进步,使人们体力活动减少。生活压力的增大,对人的健康造成了日益严重的威胁,因此,加强体育教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问题,增进学生身心健康成为当今学校教育改革的重要课题。当前心理健康教育在学校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然而,我国高校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时,由于受到现有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资源的制约,影响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以人为本”的现代体育教育观念的提出,标志着高校体育的教育目标正朝着弘扬人的生命意义和价值意义方向迈进,它致力于塑造学习者的理想人格,遵循人的身心发展规律,关注人的困难和痛苦,发展人的独立自主意识等,培养人的创造才能。开发利用高校体育心理健康教育资源优势,将心理健康教育与高校体育有机融合,在高校体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在高校体育课程中开展心理健康的意义

心理健康是指个性心理和本身及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所能达到的良好功能状态。也就是说,个体心理具有平稳的,良好的状态,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及身体环境有良好的适应性,并具有良好的功能状态。

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引导和帮助受教育者正确认识自己和管理自己;认识和了解自身周围的环境,积极适应自身所处的环境;引导和培养学生正确面对危机和困难,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选择、决策能力;使学生摈弃不良习惯、改善个体行为、培育积极的思想和情感;激发学生对生活的探索能力,认清自身的潜力,积极调动个人内在的潜能,享受幸福的、健康的生活。

心理教育所要解决的是如何增进学生心理健康的问题。通过培育学生成熟的心理状态,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判断问题、解决问题和社会适应能力,为学生选择正确的生活方向提供良好的心理准备。同时心理教育也要求学生作为普通的社会成员,从心理上同环境与他人相互适应。开展体育心理健康教育是指体育教学活动要遵循一定的心理健康教育要求,提高贯彻“健康第一”指导思想的自觉性,充分发挥体育修心养性特殊作用并加以拓展,协作学生开发心理潜能,渗透以认知、个性心理、心理品质、情绪情感、心理适应为主的教育,指导与帮助学生排除心理困扰,克服心理障碍的过程。

大多数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教育主要是解决人格问题,而学校体育主要是解决体质问题。两者都致力于解决人体的全面发展,是人体身上的两个侧面。现代社会对人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在人格方面和体质方面的高度综合与完美结合。现代体育强调的是身体和心理的同步健康发展,人体身体素质的发展过程,从某种程度上说也是人格完善的过程。桑新民的《教学哲学的对话》一书中对现代体育问题有这样的阐述:现代教育迫切需要一些古代斯巴达教育的积极因素,即强调身体训练,强化身心磨炼……只有让学生通过参与体育运动“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在运动中不断体验成功带来的欢乐与失败带来的痛苦,才能养成坚忍不拔的信念和挑战困难的意志品质,从而承担起未来社会的重任。因此,人体在体质和人格方面的发展都是各种心理因素积极作用的结果。将心理健康教育和高校体育相互渗透和融合,对贯彻和达到心理教育理念和心理健康目标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心理发展在高校体育课堂教学中的特征及其关系

1.心理健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特征

1.1直接体验性。其他学科课程的信息渠道主要是听觉和视觉,学生无法直接地去体验。但体育课就不一样,身体练习中的乐与累,苦与甜,成功与失败,学生是可以直接体验到的,这种变化多端的直接体验都是实现学生心理发展的温床,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不可替代的。

1.2表现性。体育课,学生通过情景变化来表现出感情变化,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情节表现出成功的喜悦和失败的苦恼,学生通过角色扮演来显示他们的个性特征。这种角色变化就是未来生活的演习,更是在高校体育课堂上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最佳时机。

2.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2.1体育教学可以调节和调控学生的情绪。在竞争极为激烈的时代,学生学习压力很大,会产生一定程度的紧张、焦虑、不安,较好的教学内容和宽松的学习环境可以给学生带来愉快和喜悦,并能降低紧张和不安,从而调控人的情绪,改善心理健康。

2.2体育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自我概念。自我概念是个体主观上关于自己的看法和感觉的总和。许多研究者认为,自我概念的形成与体育教学具有密切的关系,学生在体育课中做游戏、参加竞赛、扮演角色,可以增强自信心,自尊心也能提高。

2.3体育教学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品质。在体育教学中,长跑教学可以培养学生吃苦耐劳、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游戏和竞赛活动可以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精神;球类教学能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交际能力;形体、舞蹈、瑜伽等可以增加学生的身体柔韧性和协调性。不同的运动专项锻炼的具体部位不尽相同,但对培养学生意志力、提高身体素质等方面,都是一致的。

三.在体育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1.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目标存在着一致性

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一致,都是通过专门的教育使受教育者得到全面发展。《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指出,体育与健康课程是突出健康目标的课程,促使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五个领域得到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心理健康是体育教育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学生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节心理状态,形成坚强的意志品质。

高校体育通过组织体育教学、训练和竞赛活动,培养学生遵守体育规章制度、竞赛规则;通过体育活动展现个性,模拟社会要求,考察和培养学生,要求学生按照角色去行动,规范个人行为、激励个性发展。体育对发展人的合作能力和培养人们的团队协作精神能够产生积极的影响。体育是向人们提供社会规范教育的途径,为学生实践社会规范提供模拟机会,同时也是人的社会化的重要内容,在人的社会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许多西方国家的学校把体育运动作为对学生进行合作和团队精神教育的重要手段。

针对学生上述的不良心理表现及影响因素,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要运用体育活动的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有目的、有针对性地直接渗透到体育教学中,并将二者有机结合起来,达到增强学生心理健康的目的。可采取以下措施:

1.1加强心理健康理论知识的传授。体育教师要充分利用体育理论课,在室内讲授体育与卫生保健基础理论知识的同时,讲授心理健康知识。让学生掌握科学心理保健和心理疾病的预防常识,使其能够在必要时及时而恰当地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调整。体育教师还要有目的地挖掘体育教材中有心理健康价值的内容,通过讲授、学生讨论等方法使学生树立健康的新观念,重视心理健康的维护,预防心理疾病。

1.2了解学生现状,教学中做到有的放矢。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有家庭、学校和社会。体育教师平时应对学生家庭情况,学生的个性心理特点、兴趣、爱好、习惯、心理健康状况、运动技术和身体素质现状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并逐一进行认真的分析,切实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在教学中才能给予那些由于受家庭或学校不良影响的学生多一些关心、爱护和帮助,并运用不同的锻炼手段和方法,有针对性地引导和缓解他们的不良情绪,以免他们的不良情绪得不到发泄和正确引导而产生心理疾病,影响心理健康。

1.3根据体育课的特点培养学生的健康心理。体育教学具有鲜明的特点,它必须通过身体活动与思维活动来促进身体器官、机能的发展。体育课又为学生提供了独有的、广阔的学习和活动环境,学生有充分的观察、思维、实践的机会,对于促进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和发展,具有其它学科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因此,体育教师要利用体育课的教学特点,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活动中来,使其消除封闭心理,克服恐惧、紧张心理,增强学生心理适应能力。

2.高校体育中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

高校体育作为学校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富含许多可以利用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这些宝贵资源的充分利用,势必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的提高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快速发展。高校体育的各类活动均蕴涵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它不仅涉及丰富的观察、记忆、注意、想象、思维等认知能力,同时更需要各种心理品质的支持。其中,竞争意识、团队精神、意志品质是最重要的体现。体育是培养竞争精神的良好境地。竞争是体育的灵魂,没有竞争就没有超越、创新和发展。体育竞争激励人们拿出最大体能、勇气、智慧去奋勇拼搏、积极进取、勇于为集体和个人争取荣誉。同时,学生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学会正确对待竞争中的成功与失败。要使学生战胜自我、培养自信心,让学生明白竞争在当代社会无处不在,缺乏竞争精神和能力就难以立足于社会,只有不断战胜自我的人才能够承受各种竞争。

体育是一项特殊的教育,团队意识的培养是一个极为重要的部分。体育团队是营造“竞争”的文化、追求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关注如何挖掘集体的最大潜力去实现目标。在团队活动中使学生明白合作是一种比书本知识更重要的能力,而团队精神是当代学生应具备的优秀品质。具有这种品质,可以建立一种良好的工作、学习氛围,形成一种民主、互助的工作、学习关系,同时对完善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具有重要作用。体育运动能够丰富人的情感生活,能够给人们带来积极、愉悦的情感体验,更能展现人们的意志品质和精神面貌。鲁迅先生曾经在《最先与最后》一文中这样写到:“我们观看运动会时,经常这样想:胜利者固然可敬,而那些即使落后仍坚持跑到终点的竞技者,此乃中国将来的脊梁。”坚忍不拔意志品质正是这种竞技者所具有的最重要的品质。这表明,体育会对个体意志品质的培养起到独特的作用。高校体育在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方面具有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特殊性,充分利用体育活动中的困难因素是意志品质培养的良好契机。因此,高校体育所蕴涵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是非常丰富的,关键是高校体育如何与心理健康教育相互合作,共同开发和利用。

3.学校体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策略

体育教学是学校体育的主要途径,是有目的、有意识、有计划的教育过程,在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

3.1教学内容的渗透。教师要根据体育教学的具体内容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合理渗透点。尽管体育课程富含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和内容,但并不是任何内容和时机均能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如果教师为了渗透而渗透,这就走进了学科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误区。体育教学的内部渗透应讲究自然、贴切,渗透应与整个教学过程紧密相扣、有机融合。为此,体育教学与心理健康教育渗透的首要策略就是“润物细无声”,应极力避免渗透时手段生硬、机械。

3.2教学目标的渗透。体育教学的心理教育目标是其辅目标而非主目标,体育教学本身的内在规定性目标才是其主目标。所以,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讲究“适时有度”。“适时”,就是有限教学时间内,专门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时间不宜过长。所谓“有度”,首先是渗透目标高度要适宜;其次是渗透梯度要合适,应依据学生的个性心理及个体差异,考虑不同学生的可接受度,渗透时要讲究循序渐进、快慢结合;三是渗透效度适宜,教师要应根据学生的相关动态信息,适时调整渗透的策略,选准渗透的最佳时机。

3.3教学方法的渗透。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应灵活。在教学设计取向上,体育教学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应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基点,着重于学生的人格培养和心理的健康发展;紧密围绕着教学实践,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培养学生自己解决不良心理问题的能力;充分发挥体育活动的优势,加强学生的心理训练,塑造其优秀的心理品质;各种渗透形式应灵活运用,可依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场景具体采用分散式或者集中式、集体式或者个别式等;根据目标和任务的不同可采用不同的渗透方法,如情感体验法、角色扮演法、认知矫正法、游戏法等。在不同的场景下,各种渗透形式和渗透方法的灵活运用便构成了不同的渗透策略。

四.结论与建议

高校体育和心理教育都是现代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活动蕴涵着丰富的心理健康教育资源,高校体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与融合,不仅为心理健康教育拓展了广阔的实践空间,而且为高校体育提供了变革的空间,真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思想。体育课堂教学中心理教育渗透内容具有广泛性、整体性,它不是对学生的某一种心理缺失来针对性地咨询、辅导或训练,它是针对学生的整个体育学习心理世界而言的,既有兴趣、情感因素,也有意志、个性成分。从功能上讲,它是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心理影响积淀在学生的心理结构之中。总之,体育课堂教学应当把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到学校重要议事日程上来。特别是体育教师应该树立心理健康教育的强烈意识,在教育教学中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以使学生个性得到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赖求珍.心理健康教育在体育教学中的运用[J].安徽体育科技.2008年02期.

[2] 张春雨.初中体育与健康课对学生个性化培养的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9年.

[3] 曾雨聪.高校体育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可行性解读[J].今日南国(中旬刊).2010年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