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范文第1篇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4-0293-02

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培养是高校思想道德素质提升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不少大学生人生观和价值观模糊,责任担当意识缺失,由此导致个体行为失范、社会责任感淡漠等一系列问题。面对这种现象,如何增强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需要高校德育部门需要认真思考,切实探索提升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有效途径。

一、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培养的重要性

大学时代是培养学生道德观念、责任意识的最佳时机,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的高低决定了国家与社会发展的未来。加强与改进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育责任担当意识,能够大大提升大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2005年2月17日,在全国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指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如何,更是直接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要使大学生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不仅要大力提高他们的科学文化素质,更要大力提高他们的思想政治素质。”[1]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深入的时代,这种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尤其紧迫。

第一,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与传统思想道德教育理念是一脉相承的。自古以来,中国的教育理论强调责任担当。孔孟之道中的“当仁不让”、“舍我其谁”,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等警示名言,体现了传统儒家文化把责任担当作为培养健康人格的追求。今天,在吸收传统文化的精髓时,要使大学生通过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后,凝聚成一种勇于担当的内在动力,树立对时代负责的使命感。正如2003年总理在记者招待会上引用林则徐的诗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就是强调责任担当的最佳解读。

第二,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是实现道德素质提升的着眼点和关键点。责任担当是一个道德哲学的范畴,也是高校道德素质培育的现实问题。通过责任担当的培育,有利于大学生形成自我认同感,也能够形成正确的人际交往关系,从而获得他人的认同感;既鼓励大学生勇于获取胜利,也要求大学生勇于承担挫折与失败的责任。通过这种教育,以全面提升大学生的道德素质。

第三,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培养是推进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希冀。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既要体现在硬实力上,也需要体现在人的高尚的道德素质上。当前,我国处在改革开放的关键时期,处在经济发展与社会变革的关键时期,只有教育大学生树立担当意识,培养担当责任,才能真正推进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二、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缺失的原因

在推进改革开放的进程中,在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化中,高校的德育工作面临着重大挑战,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明显缺乏。其缺失的原因主要与以下几个方面有关。

第一,家庭教育过分强调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忽视社会责任感教育。从传统上看,家庭是文明教育的起点,学生健康成长的很大因素来自于家庭教育环境。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教育水平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家长文化程度普遍偏低,学生早期接受的教育水准不高。另外,即使在家长文化水准相对较高的家庭,往往只有一个孩子,家长对其过分溺爱,不少学生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认为“人人为我”天经地义,也常常“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具有冷漠、自私、怕苦、怕累的坏习气。进入大学后,这些坏习气依然普遍存在。

第二,社会环境发生巨大变化,导致大学生的信仰危机。责任担当与信仰密切有关。当今,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显示出繁华景象时,也为大学生带来了不小冲击。社会上公平正义的缺失,文化领域内的暴力与拜金主义的渗透,官员们的不思进取与行贿受贿,网络上负面新闻的泛滥,大学校园内评优评奖严重的关系网等等,无一不影响学生正确的道德评判,使学生产生了信仰危机。

第三,学校道德教育流于形式或力不从心,未能渗透到大学生的内心深处。长期以来,我国大多数中学虽然有德育办公室,但该机构往往作为调节学生冲突的场所。进入大学后,担当德育教育的主体是辅导员与思政工作者。辅导员工作量大,从早到晚,为处理杂事疲于奔命,手机24小时保持开机状态,即使睡觉都不踏实,但待遇却不高,工作热情难以调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也面临教材与现实距离感的困惑。其他诸如培育大学生责任担当的机构如团委、学工系统等,往往也是疲于应对,很难主动开展切实有效的工作。

三、提高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的途径

面对以上困境,提高大学生责任担当意识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通过榜样的树立,强化大学生对责任担当的认同意识。大学生的学习能力强,模仿能力亦强,能够在榜样的感召下,增加责任感和使命感。譬如,湖南科技大学成功树立了相当具有家庭责任心特强的向日葵女孩何平,也树立了社会责任心强的李进、吴立强为榜样。

何平是湖南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三学生,爸爸丧失劳动力,妈妈智力残疾,为维持生活,带着患心脏病的弟弟一起读书,最多时兼职了7份工作。她不但养活自己,还要养活父母。她最喜欢向日葵,像向日葵一样去生活,所以也被大家称为“向日葵女孩”。2012年2月,湖南省委书记、省委副书记梅克保在听取“向日葵女孩”何平同学优秀事迹的汇报后,分别作出批示:“何平同学事迹很感人,是大学生优秀代表”、“宣传推介何平同学的先进事迹,有利提升社会道德风尚,激励大学生和青少年健康成长”。何平的勇于担当正是当代大学生亟须加强的榜样。

李进、吴立强两位大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结束后,利用寒假,深入云贵两省偏远山区,为当地贫困家庭免费拍全家福,踏上了他们的“爱心之旅”。他们克服种种困难,寻访了贵州省雷山县、织金县、安顺市,云南省武定县的无数农家,用镜头传递着爱和感动。在织金县阿弓镇大桥村沧海煤矿,他们和矿工们一起下井、一起做安全生产记录;他们尽己所能帮助年仅10岁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李小红,护送她去医院检查,并通过各种渠道联系社会力量进行救助。两位同学坚持发挥自身专长,开展社会实践,热心公益活动的事迹,集中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志存高远、奉献社会的远大理想,关注民生、热心公益的高尚情操和不畏困难、勇于实践的顽强意志。他们两位同学的社会责任担当即“爱心假期”也引起了《光明日报》持续报道。①湖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李友志在了解到吴立强、李进“爱心假期”的事迹后,于2月15日在《光明日报》刊发了评论《“爱心之旅”的精神价值》,号召全省大学生向他们学习。文章高度评价他们自强自立、关爱社会、乐于奉献、敢为人先的精神,是当代大学生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生动例证。

湖南科技大学通过这种典型的树立,鼓励大学生从小事做起,以实际行动学习何平、吴立强、李进同学的优秀事迹。思政课教师将他们的担当责任意识进入课堂;学校新闻网、广播电视台通过文字、广播等方式将他们的事迹与精神深入到同学们的日常生活中。2012年2月23日,湖南省委教育工作委员会下发通知(湘教工委通〔2012〕9号),强调:在当前形势下,学习和宣传吴立强、李进同学的事迹,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普遍的教育意义,有助于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有助于不断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有助于开拓创新大学生实践育人新思路,对进一步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成才观具有重要意义。号召在全省高校开展向我校学生吴立强、李进同学学习活动。

第二,通过组织多种活动,树立大学生的服务意识与担当意识。大学生的担当意识既有对自身的担当,也有对社会的担当。从个体而言,可以通过组织大学生观看励志电影,听取励志讲座,甚至组织学生拍摄励志微电影方式,强化大学生的自我责任感。也可以鼓励和组织大学生参加义工,通过志愿团方式走访敬老院等各种活动,增强对社会的担当。譬如,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法学院的志愿团持续六年照顾五保老人的优秀事迹,就引起了中央媒体的高度重视,事实证明这种活动组织的有效性。

第三,加强大学生的人格教育,培养健康情操。具有社会责任担当的人格是健康的人格。德育工作者要通过多种教育,培养大学生健全的人格,引导和鼓励大学生进行自我反省,认知不足。引导大学生树立责任意识,培育学生对国家的奉献精神。增强学生对国家的担当,对社会的担当,坚定担当意志,强化担当行为。

第四,形成一种对辅导员、思政工作者的激励机制,鼓励和引导他们全身心投入大学生责任担当教育的工作中。辅导员和思政工作者作为德育教育工作的主体,承载着培育大学生社会担当意识的重任。高校应当形成一种有利于辅导员与德育工作者的激励机制,譬如,定期组织他们培训、考察,学习先进经验;树立优秀辅导员的典型,产生示范效应;提高他们的待遇,给予他们上升空间等等。

总之,在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担当意识的培育已经刻不容缓,需要从家庭、学校、社会等几个方面共同努力,切实增强大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范文第2篇

关 键 词:西方主要国家 责任教育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中就公民的道德责任提出了具体的要求,那么高校学生德育教育应如何实施责任教育呢?笔者有意检索了一下西方主要国家的具体做法,拿来分析一下,对我们有不少启发。

一、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重视责任教育

1、责任教育是西方主要国家高校德育的主要内容

美国的学校德育,强调培养青年参与社会生活的能力、道德推理能力,在塑造国家精神的同时更注重发展青年承担社会责任和义务,创造新生活的品质。上个世纪的70年代以后,美国社会提出了"责任公民"的概念,其主要内含是指要承认他人享有法律上规定的各种权利的责任,遵守各种规则,信守诺言的责任。为了促进学校德育的落实,上个世纪的80年代后期,美国社会推出了500余个教育法案,鼓励学校制定系统的德育评估标准。并有21条德育准则,其中主要有12条,即:自立、值得信赖、勇敢、自信、成为真正的自己、尊重别人的权利、正直、勇于承认错误、信守体育类行业道德、谦恭有礼、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有创造性。突出了责任教育的倾向性。

英国高校德育具有典型的保守主义倾向,但是,在最近十几年来,在德育目标上也有同美国接轨的倾向,并开始重视学校德育的责任教育。要求学生成为学会如何与别人相处,有高雅自由的生活,能够考虑别人的需要,有丰富的情感和高雅情趣的自律者。其主要教育内容是莱斯特中心负责筛选的"四个核心"和"六个关系",即:强调对别人的尊重、公正与合理、诚实和有信用。处理好与最亲近的人的关系、与社区和社会的关系、与人类的关系、与自己的关系、与非人类的关系和与上帝的关系。处理好这些关系的关键是行为主体要勇于承担自己的责任。

在《联邦德国教育总法》中规定:"培养学生在一个自由、民主和福利的法律社会中……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1]在巴伐利亚州法中,规定得更详细,对于 1 8岁以后的学生,在道德方面的要求是培养"尊重人的尊严、自我克制、责任感、乐于负责与助人,能接受一切真、善、美的胸怀,以及对自然和环境的责任心。"[2]

法国教育部1977年在《法国教育体制改革》文件中指出:"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培养自由社会的公民,使每个青年具有头脑,从而使他能够独立地重申社会协约,或他认为在需要时能够修改这种协约。"[3]法兰西学院全体教授在向总统提交的正式报告中建议学校不能回避义不容辞的实施伦理道德教育的责任。"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培植学生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的批判能力"。[4]

日本的高校德育一直遵循着1947年颁布的《教育基本法》和《学校教育法》的要求进行责任教育。《教育基本法》规定:"教育必须以陶冶人格为目标,培养出和平国家和社会的建设者,爱好真理与正义,尊重个人价值,注重劳动和责任,充满独立自主精神的身心健康的国民"。[5]《学校教育法》中还进一步规定:"大学作为学术中心在教授广博知识的同时应以教授和研究精深专门的科学、艺术并发展才智、道德及应用能力为目的。"[6]

2、为实施责任教育西方主要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首先,创造了一些适合责任教育的德育教育理论。西方主要国家中,美国在德育理论研究方面起步最早、成果最丰富。从19世纪末开始,以杜威主义为代表的实用主义德育思想开始深刻的影响美国的学校德育。杜威认为:"教育的本质就是道德教育","任何增进学生对社会生活理解的学科都具有道德意义"。[7]德育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儿童与生具有的"要贡献,要做事,要服务"[8]的倾向,进行积极的引导,"使他们自己的活动不可避免地朝着这个方向进行"。[9]

到了20世纪50年代末至80年代,战后美国社会问题增多,特别是60年代的学潮、反战,青年问题成为社会热点,因此,形成了道德认知理论、价值澄清理论、人本主义教育观等,强调了学生在德育教育中的主体地位,学生的道德选择能力增强,从而在理论上为学生自主的承担道德责任建立起了联系。使美国成为现代世界学校德育的发祥地。

其次,创造了一系列适合责任教育的具体方法。受美国现代学校德育教育理论的影响,世界主要西方国家在学校德育责任教育方面也探索出了系列的教育方法,而且各有特色。

全面主义与德目主义或称直接方法与间接方法是当代世界学校德育主要形式。美国是典型的全面主义德育。建立起了有宗教组织、社会团体、慈善机构、社区中心、等组成的制度化的联系,立体化的网络。当然,最近,美国高校德育也产生了由全面主义向兼有德目主义的方向发展趋势。

日本民族善于吸取外来文化,在学校德育教育中兼有全面主义和课程主义。它借鉴了法国和美国的道德教育方法,并借鉴了中国儒家的思想,形成了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大德育体制,成为世界上德育教育和研究网络建设最完备的国家。

在具体方法上,实践性活动是世界各国学校德育的主要选择。通过组织学生参与一些社会活动,自然而然的让学生体会到人与人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各种责任关系,来达到道德责任教育的目的。

另一方面就是各国重视课堂教学的改革。最有影响的是"隐蔽课程"概念的提出与实践。隐蔽课程也叫潜在课程 (Hidden Curriculum)它是美国教育学家杰克逊1968年在《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的,是学生本位(中心)课程(the student centered curriculum)的变体之一。隐蔽德育课程是指,教育者为了实现德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的在教学范围内以各种方式通过受教育者无意识的和非特定的心理反映,使他们获得道德情感方面的经验的教育,是所有隐蔽课程的主要构成因素。柯尔柏格认为,德育如果不关心隐蔽课程,无论如何达不到预想的效果,隐蔽课程是实现德育教育的桥梁。

美国自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兴起的品格教育,特别注重教授价值观。品格教育主要代表人里可那在《品格教育》一书中,把"尊重(Respect)和责任(Responsibility)"视为普遍道德价值观的核心,是学校必须教授的3R课程(读Reading、写Writing、算Arithmatic)之外的第2R课程,它们对个人利益和社会利益都有客观的重要价值。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瑞恩总结出品格教育的6E法:在学生的理智作用下,与学生进行有关的对话,向学生解释(Explanation)某些规则,给予学生某种启示;教师鼓励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评价(Evaluation)各种价值观,并且提供各种评价机会;学生应该参加各种活动,亲身体验(Experirence);为学生创设良好的道德氛围,发挥环境期待(Environment Expectation)的作用,这些方法都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与责任行为。品格教育代表人里可那提出了种品格教育的方法,其中包括合作学习、鼓励道德反省、教育学生关心课外世界等,这些都是培养责任意识的有效途径。

二、学校实施德育责任教育有其必然性

1、责任及其前提

道德责任,是指道德主体应当对其自主作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康德把道德责任称为伦理义务,并从人性与人类的目的出发,区分为对自己的义务和他人的义务。意大利思想家朱塞佩·马志尼对人的责任依次划分为四种:首要的是对人类的责任,其次是对国家的责任、对家庭的责任、对自己的责任。

马克思主义伦理学认为意志自由是人的道德责任的前提。恩格斯提出:"如果不谈谈所谓自由意志,人的责任,必然和自由的关系等问题,就不能很好地讨论道德和法的问题。"[10]意志自由是人的"类特性",是人的自主理性。它表现在道德实践中,就是道德主体在各种不同甚至对立的价值之间进行思考、权衡,作出抉择并采取行动的自由;在内容上是自觉的,是理智指导下的道德意志的具体化;在过程中是自控的,理智与意志的综合贯彻选择的始终。只有这样选择的行为才具有道德责任属性。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自由选择了责任。所以,一个人只有在他拥有意志的完全自由去行动时,他才能对行为负完全的责任。 "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11]一句话,自由意味着责任。在这里,自由与权利、责任与义务是一致的。因此 ,马克思的结论是:"没有无义务的权利 ,也没有无权利的义务。"[12]

2、责任教育是人的发展本质的要求

黑格尔认为道德就是关系、要求和应当,应当就是人们应尽的责任和义务。"道德之所以是道德,全在于具有知道自己履行了责任这样一种意识。"[13]在一定意义上,道德就是自觉履行责任。每一个在道德上有价值的人,都要有所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不是人而是物。这表明,人的社会化过程,就是培养自己的道德责任感的过程。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只有这样的人才能对自己负责,彼此负责,才能创造并推进健全社会的发展,归根到底,社会是以人为主体的。

人的道德责任是社会对个人的一种规定、一种使命,相对个人则是一种无可推托、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个方面的意义:一方面,人必须承担一定的职责和任务。这是由人的社会属性所决定的。为他人和社会服务,即承担自己所扮演社会角色的职责和任务,这既是个人的生存手段和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又是维系人与人之间、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另一方面,人必须对自身行为的后果负责。既然人在现实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是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的结果,那么,人对自己选择的行为就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否定责任也就意味着否定了选择,否定了权利和义务,或者从本质上说,这就意味着否定了人之存在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社会价值。[14]

责任的本质性特点决定了责任的重要价值。一方面,责任可以激发人们对社会负责和不断创新的激情。责任感是一个人意识到并下决心履行个人的社会角色时的心理反映,反复的反映便构成意志,对人的行为产生持续的推动力。责任感既是道德主体发展的动力基础,也是道德主体发展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协调一致的具体表现。当道德责任升华为道德主体的责任感时,社会的道德就会成为道德主体发展的一种内在需要,道德需要必然引起道德主体的行动欲望,即道德实践的要求与选择。道德需要和选择又会促使道德主体产生对社会的责任意识,并萌发改造和发展社会的热情。所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是德育教育的核心目标所在,它同时也是人们强调道德责任教育的依据所在。

另一方面,责任可以校正权利和自由。责任与义务是现代社会的重要的道德基础。重视道德责任,实际上是重视塑造人的心灵秩序,以此为中介,建立人类社会的运行秩序。马志尼认为责任能遏制扭曲的权利、膨胀的物欲的泛滥,实现人类真正的幸福。道德责任既能为社会与人类的永存与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又能对人类文明进化与社会化程度作出质量上的规定。

3、责任教育是社会发展向人类提出的要求

中国历来重视对年轻一代的责任教育。中国很早就把教育的目标确立为"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孔子的"当仁不让",孟子的"舍我其谁",张载的"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顾炎武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李大钊的"铁肩担道义",不仅是中国历代知识分子的信仰,更是他们崇高历史使命感的人生实践。

当前,我们已经进入到了一个高科技社会。我们对现代技术系统的结果,"即大规模发生的事情难以考察,强大的事情难以管理,复杂的事情难以理解。" 因此,"出现了把道德责任视为困难的倾向"。[15]因为高科技本身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可以很好的为人们提供方便的服务,甚至可以推动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但是,另一面,它也同时给人类带来了环境污染、技术依赖等副面的后果。为了消除这些问题,确保全球可持续发展,罗马俱乐部认为,提高人的素质的核心是建立人民对全球发展的责任感,也即人们在思考和采取行动前,要以世界的发展为前提,而这种责任要从青年抓起。所以,早在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这一报告中,就确定教育发展的方向之一,是使每个人承担起包括道德责任在内的一切责任;1989年该组织将"面向21世纪的教育"国际研讨会的主题确定为"学会关心",呼吁一种道德关怀与道德责任。1998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了首次世界高等教育大会,明确提出,高等教育首先要"高素质的毕业生和负责的公民"。2001年10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要求,"坚持尊重个人合法权益与承担社会责任相统一"。"引导每个公民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积极承担自己应尽的社会责任。"

三、对中国高校德育责任教育的启示

1、中西方高校责任教育的比较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各有长短。西方主要国家学校德育基础是建立在自由主义与个人主义之上的。自由主义和个人主义强调的是人的自由、独立和自我发展。与其自由的经济社会基础相适应,又建立了相当完备的法律制度,以保护个人的自由和经济社会的自由。在这里实际上非常明确地体现了自由与法律的统一、权利与义务的统一以及选择与责任的统一。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则是从学校教育的角度向学生传输自由与法律、权利与义务、选择与责任的统一性。 这种道德教育有两个好处,一是学生不仅是在明确自身权利,特别是明白自己对道德具有选择权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而且是在自己明确要对自己作出的选择负责的条件下来接受教育。因此,在教育过程中学生具有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二是学校德育的目标和要求同主流社会价值以及社会规则的要求相一致,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效果。但是,其不利的一面在于,价值观和德育内容的选择,容易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个人主义容易导致享乐主义,道德处于社会的边缘化地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代沟问题日益加深。这表明,西方主要国家在青年道德教育方面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与西方主要国家的学校德育不同,我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重点是培养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民族主义精神。集体主义原则是中国德育的核心。在学校具体道德教育中,以道德知识教育为主要内容,以灌输和自省为主要方法,注重自我教育、自我修养。中国德育的目标体系以集体主义为核心,是有着悠久文化传统的,有着儒家深刻的大一统文化背景,具有较强的稳定性和约束力。这种教育的好处:一是具有丰厚的儒家传统文化背景,有利于民族道德文化的认同;二是相对于现实经济社会文化的具体实践具有一定的超然性,有利于人们对人类自身及其环境的终极关怀思考,具有了世界性的道德价值。但是也应看到,过分强调传统,缺乏对现代经济社会发展随机应变的灵活性。特别是在人的个体成为社会的基本单位,对财富的追求成为整个社会最大诉求的历史条件下,我们在构建现代学校德育教育中,还没有寻找到传统与现代结合的平衡点。

中西方学校德育责任教育的经济和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任何社会的文化都是该社会经济状况的反映。中西方教育包括学校德育的差异是同各自的经济基础和文化背景有一定联系的。目前,大家都比较公认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民众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凭此便认为西方国家学校德育教育要比中国好,实际上并非完全如此。我们认为,西方主要国家的经济优势和文化背景优势是产生这种错觉的主要原因。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社会条件下,民众的主要精力不在集中于谋生,精神生活成为他们的重要追求。西方的传统人文背景、民众的高文化素质以及发达的宗教体系,为整个社会文明的发展进步创造了条件。这就为西方主要国家实行全面主义(日本是全面主义和德目主义)的学校德育教育模式奠定了基础,从而显示出了学校德育的有效性。然而在中国,谋生还是人民群众的主要追求,民众的普遍文化水平不仅相对较低,而且还有较大差异。整个社会的文明素养还不可能达到一个相对较高的水平。因此,尽管我们学校德育付出了劳动,社会的影响还是给予了较多的抵消。

2、中国高校开展责任教育的对策

首先,高校德育思想要作出实事求是的转变。道德具有历史性,更具有现实性,道德教育需要为现实服务。那么,我们面临的现实社会又是什么样的呢?目前,我国有13亿人口,其中有9亿是农民。在改革开发以来,原来"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农村集体经济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家庭为单位的联产承包责任制,其实质是国家土地所有制基础上的农村个人私有制。2001年度,全国共有城乡劳动力中,只有十分之一多的劳动力真正在从事集体经济。其他大部分劳动力在从事私营、中外合资、独资或其他经济单位的工作。

因此,我们的社会尽管还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主体,国有经济占主导地位,但是,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我国绝大多数公民已不再属于集体,而是在肢解了的原来的共同体,使得人们成为在市场经济当中追逐独立的个人利益的个体。"这个过程正在今天的中国处于逐渐展开的过程当中,也就是群体的消亡之中,建立在群体基础之上的集体主义、群体主义同时处于衰亡,这是一种历史的必然。"[16]个人在成长之中,个人主义也在发育之中,在这样一个时代,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唯一的办法就是把法律和个人的权利结合起来。"[17]

这样的时代背景,为高校实施责任教育创造了条件。为此,学校德育的思路和做法应当同这种社会现实相适应,否则,要么我们是在做无用功,因为整个社会已经发生了变化,我们的德育还在用原有的、教育者本人都不认同的道德教条来对学生灌输;要么是在误人子弟,因为我们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的道德同现实社会格格不入,影响青年的社会化进程。

其次,高校德育要同社会协调。道德教育说到底是道德实践教育,尽管中国学校德育以德目主义为主,却不妨碍学以致用。解决这一问题的基本途径是学校德育同社会道德协调,即走学校德育的全面主义道路。要走好这条路,一方面,学校自身要认清社会现实,认清道德主体的现实,不做无用功;另一方面,就是既要在教育实践上适应于社会道德状况的变化,又要使德育教育目标和道德水平处于社会道德水平的相对高度,使学校德育教育同社会主流道德观相一致。引导学生选择接受水平较高的并与社会需要相协调的道德,勇于承担道德责任。

第三,高校德育要遵循教育规律。对中国的学校德育教育来说,道德教育既是道德理论教育,也是道德实践教育。不论理论教育还是实践教育都有其自身的规律可循。这些包括道德认知规律、道德需要规律、道德实践规律以及道德教学规律等,在这方面,西方主要国家,特别是美国学校德育责任教育实践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在这里,我们想特别强调的是,要争取改变道德教育的"高大全"形象,即在道德教育中,认为道德教育的地位越高越好,道德层次的水平越高越好,道德教育的内容越全越好。要实事求是地看待学校德育的地位,科学的确立道德教育的层次,悉心选择道德教育的内容,运用科学的道德教育理论和方法来实施学校德育。反对学校德育教育中的两种倾向,一是无所事事或无能为力的观点,二是过高地估计学校德育的作用。

[1][2]发达国家教育改革的动向与趋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23页,286页,232页,

[3]教育学文集·法国教育改革.第227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

[5][6]教育学文集·日本教育改革.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年,第 51页,62页

[7][8][9]杜威教育论著选[M]. 上海: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406页,105页,95页,

[10]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152-153页

[11]马志尼著,吕志士译:《论人的责任》,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第101页

[1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 ,第137页

[13]黑格尔《精神现象学》商务印书馆 1979版,第157页

[14]雍自成《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1998.1

[15]高兰·斯考特 原载《高校理论战线》1998.7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范文第3篇

应用伦理学的发展尤其责任伦理的研究表明,随着人类力量的扩大,责任已成为当代社会人类的生存原则和道德教育的核心范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指出,要“坚持能力为重。优化知识结构,丰富社会实践,强化能力培养”。。责任能力是大学生能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高校德育改革的热点。在大学生责任认知、责任情感、责任行为养成过程中,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对于德育改善的作用尤为关键。

一、大学生责任能力的内涵与特征

责任品质培养是当前伦理和道德教育领域的热点。通常所说的责任,多从伦理方面解释,是指道德主体要对其自主做出的选择承担相应的义务。美国前教育部长威廉·贝内特认为:“责任就是清楚你对别人和自己的义务并去履行义务,就是主动承担自己动作行为的后果……责任还意味着履行自己对朋友、对家庭、社区乃至国家的义务。”人的责任是社会对个体的一种规定,相对于个体来说是一种必须完成的任务。它有两方面的含义,一方面是指作为主体的“我”必须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并尽一定的义务;另一方面是指“我”在进行自主选择之后,必须对自主选择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主体在自由选择行为的同时,也就意味着选择了责任。“你们是自由的,因此是负有责任的”。自由意味着责任,责任是对自由的证明。“责任所包含的道德强制力和道德理性,是所有道德规范中最多的,也是社会的道德要求和个人的道德信念结合最紧密的”。

责任不仅是一种伦理规范,也是个体基础性的道德品质和心理品质。我国学者叶澜教授把“诚实守信”和“责任”列为道德教育核心内容的两个基本层面,认为责任是一种基础性道德品质,负责才有德,“负责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各阶段承担的多重角色的共通性的道德要求”。现代社会,科技对人类力量的倍增作用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人对物质的无限追求使人的责任范围更大、分量更重。责任品质、责任能力的培养已成为国际道德教育的共识,也是当代中国和谐社会建设中学校德育改革的必然要求和发展趋势。

责任能力,即个体认识和承担自己职责和义务的能力。“作为一个独立自由的人,首先必须具备独立承担责任的能力。责任能力是主体的‘我’意识到并主动选择个人的社会角色并承担相应的责任的能力”。责任能力的高低直接反映主体对社会、对他人、对自己负责任的程度及对事、对人的参与程度,责任能力的高低也可以激起主体的不断创新的激情。有良好的愿望,社会也提供了实现责任的必需条件,但是却得不到预期的效果,主要是主体责任意识和责任能力弱造成的。因此,更多地关注责任能力的培养是当代道德教育的重要职责。

大学生责任能力的特征,归纳起来有四方面:(1)自主性。道德主体的责任不是由他人强加的,主体意志自由是责任存在的先决条件,因此培养责任能力更需从大学生的自主意识和主体性教育入手,视学生为“责任主体”,尊重其主体地位和主体人格,培养其自主判断能力。(2)选择性。德育的目的不是“教会顺从、教会听话”,而是“教会选择、教会负责”。责任是主体依自由意志对其自主选择的道德行为及其后果的承担。在选择一个道德行为时,主体往往会对其后果有所预测,根据可能后果决定是否实施某一责任行为,因而后果成为影响行为动机的主要因素。如何选择、选择什么是大学生责任能力强弱的表现。(3)实践性。学生的责任能力是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行为过程的统一,统一的基础在于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志水平,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4)系统性。大学生责任能力系统地表现为对学习的责任、对工作的责任、对人际关系的责任、对集体的责任、对环境的责任等。从学习到生活,从管理到服务,从课堂到宿舍,从校内到校外,都是培养大学生责任能力的重要阵地。

二、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及其功能

1 隐性课程的内涵。相对于显性课程,在教育活动中学生们还体验了一种非正式的、没有或较少事先策划的、也没有书面文本的课程,即隐性课程(hidden curriculum)。早在20世纪初,杜威就曾经指出“有一种意见认为,一个人所学习的仅是他当时正在学习的特定的东西,这也是所有教学中最大的错误了”。:克伯屈进一步发展了杜威的思想,认为整体性学习应包括三个部分:“主学习”(即直接学习)、“副学习”(即相关学习)和“附学习”(即间接学习)。这里的“附学习”是指比较概括的理想、态度及道德习惯

[1] [2] [3] 

,一经获得将持久地保持下去,影响人的一生。克伯屈的“附学习”实际上已涉及了隐性课程问题。从世纪年代后期起,隐性课程的概念在课程研究中开始处在中心和显著的地位,最初由杰克逊(P.W.Jackson)在他的《教室中的生活》中首先使用了“潜在课程”一词。在显性课程中,学生总是能够明显意识到自己是在学习什么,明确地知道要往哪儿去,目的性比较强,一般会采取有意识的自我控制方式,不断渊节自己以最大限度地获得各种经验。而在隐性课程里,学生不知道自己在学什么,也不知道要往哪儿去,目的性不强,一般都是在无意识中获得各种教育经验,是一种自然的习得过程。但对教师来说,可以是无意识也可以是有意识的。

所以,隐性课程是教育情境中以间接、内隐方式发挥作用的课程。“它往往不直接在课程规划(教学计划)中反映,或者不通过正式教学进行,但却对学生的知识、情感、信念、意志、行为和价值观等方面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促进或干扰教育目标的实现。”隐性课程大多是无明确计划的学习活动,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多是无意识接受隐含于其中的经验,获得的主要是非学术性知识,无须意志的努力。相对于显性课程主要通过课堂教学实施,隐性课程则可以在学校的整个教育环境中进行。因此隐性课程具有涉及范围广、实施者不确定、课程目标潜隐、效果长久等特征。

高校德育隐性课程类型及功能。当前高校德育主要通过显性德育课程来实施,或称“知识性的、理论性的德育课程”。学生在这些课程中获取的是被编成各种形式教科书的“关于道德的知识或道德的观念”,这在本质上是一种属智育范围的知识性德育,往往脱离学生的发展水平和接受愿望,缺乏教育主客体之间的有效沟通和适当引导,教育过程缺乏愉悦性,教育效果缺乏持久性,教育方法缺乏激励性。因此,必须着眼于挖掘学校隐性的、潜在的德育资源,特别是发挥隐性德育课程对道德责任能力培养的作用,才能提高德育实效。高校的隐性德育课程及其对责任能力培养的功能,大体可分为三类。  第一,活动性隐性德育课程。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广泛地渗透在各项有目的的德育活动中,包括班级活动、党团活动、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可称之为活动性的德育课程。这类隐性课程带给学生的是非学术性的道德知识和道德体验。在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体系中,活动性德育课程一直在发挥着其积极作用,是隐性德育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责任的基础是自由,是自主选择,而传统灌输式的显性德育课程忽视学生的主体精神在品德形成中的重要地位,其所奉行的道德是一种“驯服式”道德,限制了学生选择的自由,因而难以激发学生的责任感和责任意识,影响其承担责任能力的养成。在活动性德育课程中,学生都是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学生参加的一切活动都是一种“主体参与式”活动,一种对教育活动与社会活动的“介入创造”活动。

第二,体制及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所谓体制,指的是每个学生所具体生活的学校、院系、班级的组织与管理体制;所谓气氛指的是每个学生所生活的具体环境。体制及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常常互相交融在一起,生活在其中的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德育影响。学校组织制度方面的隐性德育课程,具体指学校的组织领导方式、管理理念及各项管理规定、教育教学制度等。课堂教学也是体制及气氛意义上的德育课程的组成部分,教师的课堂教学方式、教学理念、师生关系等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养成和责任品格的形成都极具影响力,教师的处事方式、人格魅力等也都会以可意会而不可言传的方式影响学生。此外,学校的建筑风格、布局及班级、宿舍布置的特点等物质空间方面因素也是重要的隐性德育课程。

第三,学校知识性课程中隐含的德育因素。高校各专业培养计划规定的专业课程,传授的不仅仅是专业知识,往往隐含着德育因素,这些德育因素经常是分散的、无形或者是隐蔽的,也可以归为隐性的德育课程。教师往往可以借助教材中蕴涵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无论显性抑或隐性德育课程,都是指向学生道德知识的掌握和道德行为的养成。

三、发挥隐性课程在大学生责任能力培养中的育德功能

重视培养年轻一代的责任能力是世界德育改革的趋势。因此,除发挥显性课程作用外,完善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体系,培养提高大学生责任能力是改善高校德育的新课题。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范文第4篇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教育;责任意识;方针策略

一、开展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

作为社会主义的接班人,大学生的光环背后承载着来自社会、学校、家庭更多的期望,这种期望不仅仅是对他们的专业技能的期许,更是对其思想道德修养的要求。而判断一个人的思想道德修养好坏的一项重要标准就是其是否具备有一定的责任感。在越来越多的与大学生相关的负面新闻被曝光的当今社会,责任教育一次又一次拉响警报,面对变化不断的社会大环境,高校需要不断思考如何充分发挥自身的教育作用,做好大学生责任教育,为社会输送不仅专业扎实,还具有高度责任感的人才。

二、当前大学生责任感呈现出的现状

(一)金钱崇拜,功利主义严重

市场经济不断变化发展的过程中,金钱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深刻,被誉为象牙塔的学校也避免不了金钱的渗透。这样的社会环境下,学生追求金钱无可厚非,可是他们没有把握好度的问题,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中滋生出金钱崇拜的思想,功利主义严重,有些学生甚至为了金钱放弃选择学业,在日常学习生活中将金钱置于个人道德之上。还有部分学生学习的动机仅仅只是追求个人的社会经济地位的提升,完全没想过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高校大学生身上表现出的功利色彩浓厚,前所未有。

(二)过度自我为中心,责任感淡化

90后、00后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时代的印记更明显的印刻在他们身上,较之老牌的大学生,他们表现出的以自我为中心更为严重,在日常生活中过度关注自我的感受,忽视他人以及社会的利益需求,追求个人利益,不愿意付出,对历史、社会交付的历史责任、社会责任以及个人责任都表现得很漠然,个人价值取向发生严重错位。

三、强化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方向

(一)重视引导大学生开展自我责任教育

正如德国哲学家卡尔・雅斯贝尔斯所主张的,真正的教育其实是自我教育,责任教育更多的需要依靠大学生自我的督促,需要大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去配合、参与,高度依靠教育主体的自觉性。

高校开展责任教育需要充分提高学生自身对责任的认识,明确学生在责任教育中的主体角色,激发学生对责任的实际需求,以其内在的需求驱动学生实现其内在的自我教育,引导学生将责任感内化成自身人生价值观的一部分,从而接受学校的责任教育,主动参与配合。

(二)责任教育内容需要接地气,与时代背景、社会生活以及教育规律协调

责任教育不仅是现代大学生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更是对其接受的道德教育的验证过程,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在不断变化发展的历史进程中,社会环境、个人角色都悄无声息的发生着变化,每个时期对责任教育的要求都呈现不一样的特性。这就要求针对大学生开展的责任教育要与时俱进,紧密结合当前社会实际,满足社会需求。

从人的特质来说,人总是对与自身联系紧密的事物表现出更多的关注,大学生的个人人生价值观在出生到长大成人的过程中已经初具雏形,其接触的社会生活对其影响已经形成,换句话说,就是他身上不可避免的体现出社会道德水平。在责任教育中,教育内容需要与社会整体的道德水平进行协调,超出一定高度,又不过度拔高,做到与社会生活的统一。

还需要注意的是,作为道德教育的组成部分,责任教育需要遵守道德教育所要求遵守的道德认知、道德实践等教育规律。

(三)借鉴国外高校优秀责任教育经验,对传统有选择性的继承

责任教育是一项全球高校都在进行德育教育内容,无论是美国“责任公民”的相关理论,还是英国的“做一个情感与情趣上的自律者”的腔调,又或者是德国宣扬的“培养学生对自己的行为有责任感”的教育目标,每个学校都有其特色,有我们能够借鉴学习的地方。

同时在我国传统文化中,也存在不少关于责任教育的精华内容,无论是“修身、持家、治国、平天下”的宏伟目标,还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忧国忧民,又或者是“铁肩担道义”的职业操守,都在宣扬责任意识,这些宝贵财富是无数前辈先人留下的,更是当前责任教育开展的土壤,高效开展责任教育需要对传统文化有选择性的继承。

(四)不断创新大学生责任教育的教学方法

1、以理论教学配合案例导入、课堂大讨论等强化学生对责任的认识

责任教育不能停留在简单地理论教学,理论教学只能帮助学生认知责任,而想要让学生对责任有更好地理解并能做出自己的判断,还需要在教育过程中导入案例,积极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在讨论中使学生升华对责任的认识。

2、重视实践教学,建立知行统一、理实一体的融合机制

开展责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在实际学习工作生活中承担起自己的责任,做一个负责任的人,高校需要科学合理的制定社会责任养成计划,开发社会责任教育培养课程,开展相关技能培训,组建社会责任教育培养专业队伍,为学生提供专业、实用、有效的服务。同时强化对教学效果的考核,将学生学习期间参与社会责任服务活动的情况记入档案。

3、充分调动学校、社会、家庭,全方位培养

德育教育责任与担当范文第5篇

Abstract: Some problems of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analyzed and some suggestions and countermeasures on how to cultivate the students' social responsibility are put forward.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中学生;道德教育;健全人格

Key words: social responsibility;middle school student;moral education;perfect personality

中图分类号:G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311(2010)15-0255-01

0引言

当今的中学生,相当一部分人社会责任感淡薄,他们享受了家庭和社会对自己的厚爱,但对父母、对社会却不知道尽责,更有甚者是冷漠无情。那么什么是责任感?责任感是一种自觉地把份内的事情做好并愿意承担相应责任的情感。社会越发展,就越需要负责任的公民。从个人的成长,人际之间的交往,到社会的正常运行,都离不开责任。责任感和负责人的态度是我们能否获得成功的条件之一,它能催生智慧和能力,促使人去做好事情,由此获得尽责的喜悦和满足感。

在培养责任感方面中学生面临以下一些问题:一是责任概念的模糊。有的同学把责任看成是对成年人,职业人员的道德要求,似乎与青少年没有关系,有的同学对责任范围的认定比较狭窄,认为只有法律规定的才是责任,其他的都不是。二是一些同学不能全面认识到承担责任既会有回报也会有付出,在承担责任时有很大的盲目性,获得回报时兴高采烈,一旦付出代价而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就垂头丧气、后悔不已。同时面对责任有的同学能躲就躲,能逃则逃,不能清楚的认识到逃避责任的后果,如失去人们的信任,受到谴责、甚至受到法律的惩罚等。三是对责任的回报斤斤计较是对承担责任所获得的回报斤斤计较,一旦不能如愿则怨天尤人。四是一些中学生不能正确理解自由与责任之间的关系,片面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忽视或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有没有勇于承认错误、自我检讨的勇气,是衡量中学生是否具有责任感的重要标志。中学生独立意识日益增强,希望摆脱成人的管束,获得更多的自由空间。但自由与责任是统一的。在现实社会中,一个人拥有更多的自由,并不意味着他可以随心所欲,而是意味着负有更大的责任。一个人只有在承担责任的基础上,才有可能获得自由。一些中学生往往只强调个人的自由而否定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在犯了过失或错误时,缺乏承认错误的勇气。因此,引导学生学会对自己所做的事负责,增强他们的责任感和自我反省意识,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站在学校的立场,如何培养学生的责任感呢?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关注学生自尊体验,帮助学生提升责任感

责任感的形成往往有赖于学生内心体验和认同,教师应尽可能通过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方式激发学生的责任感。自尊是一种个人的价值判断,他表达了个体对自己所持的态度,这种态度表明个体相信自己是有能力的、重要的、成功的和有价值的。自尊心的满足是形成社会责任意识和责任感的前提条件,相反自尊心的丧失是社会责任意识形成最大的情感障碍。因此教师在教育中首先要爱护和尊重学生,尊重他们的需要、权利和选择,同时要引导孩子明白,自己要为自己的选择和行为负责任,应引导学生用自己的心灵去理解、感悟生活中的责任,并且主动地用行动去承担责任,无论事情的结果是好是坏,只要是自己独立行为的结果,就应当敢做敢当、勇于承担责任,而不是由别人尤其是家长替他们承担后果。

2着力培养学生形成对社会对集体负责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整体观念和对集体的责任感

集体主义是一种人生价值观念,它使人正确处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找到自己在社会生活中的位置。个体对所在集体强烈责任感的充分发展,将为形成对国家、民族以至整个社会的责任感提供坚实的基础。对于初中生而言,最直接的集体就是班级和学校。因此首先要培养学生对学校、班级的热爱和责任。

3注重运用基于生活基于案例基于过程的方法,引导学生对伦理道德等问题的关心

目前无论在家庭还是学校都存在着“唯智”的教育倾向,无形当中对学生产生价值误导,致使学生只顾埋头学习,漠视伦理道德问题,缺少对现实生活的认识、对真实生活的体验和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极少去关注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单调的学习生活,养成了学生从小到大,其直接目标就是升学,至于以后要做什么,为什么做,并不十分明确。这样的教育环境使学生行为方向不明确,难以形成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会把社会责任当成是外在的、他人的、与己无关的东西。如果听任知识技能对生命的无情挤压、学生完整而鲜活的生命被肆意分割,那么我们的年轻一代只能是知识越来越多而智慧却越来越少、社会责任感越来越淡薄。

4通过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

只有在实践的大课堂中,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才能感受到个体与外在世界的息息相关,从而更客观地评价自我、他人、社会,判断、选择、承担其所应承担的责任,通过自己的实践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增强社会责任感。强化学科渗透。学校教育中,政治课教师对学生的健康发展肩负重任,但各任课老师的责任也是义不容辞的。因此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只是思想政治课老师的事情,各科教师都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要注意结合本学科的特点,对学生进行社会责任感的教育和影响。我们的教育应该是培养全人的教育,而非人格分裂的教育。

5潜移默化,榜样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