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德育常规要求

德育常规要求

德育常规要求

德育常规要求范文第1篇

论文摘要:从德育工作的重要战略意义高度出发。指出其在新时期面临的严峻挑战.分析了当前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背景和现状。阐述了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内容,即德育管理组织、管理内容和管理方法上的具体要求,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建立良好德育管理机制的措施。

加强德育工作,推进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党一贯坚持的教育方针,学生的全面发展是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全面发展。在全球经济国际化的趋势下.高等职业教育不仅要对学生进行技能培训,更重要的是进行素质教育,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是素质教育的灵魂。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推动德育工作,德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我们要坚持把德育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来抓。高职学校要实现德育目标.必须建立和健全学校德育管理机制,形成良好的学校德育管理机制主要是解决德育运行中谁来管、管什么、怎样管和在什么条件下管的问题,即德育管理组织、管理内容、管理方法和管理环境等问题。德育管理机制是把德育的目标及其系统决策付诸实施,并取得预期效果的保证。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和管理经验,就此谈些体会和看法。

一、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背景

1.社会环境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1)经济环境变化的影响。商品经济、市场经济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积极、消极的双重效应。学生对与其相适应的新观念、新行为的认识有不少差距。如何以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法制观念实施教育,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理想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2)政治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政治生活日趋完善和透明.学生的民主要求和参与意识大大增强.对政治教育的选择明显增强。我们既要鼓励发展青少年的民主意识、独立思考意识,又要提高他们的政治判断力,增强法制观念。

(3)文化环境变化的影响。当前社会文化是丰富的、多元的、复杂的.探究学生道德成长与文化环境的本质联系,让他们以正确的价值观来进行道德选择,将新思想、新观念与封建渣滓、外来污毒区别开来,成为德育工作的新课题。

2.教育对象变化对德育工作的影响

现在的学生思想活跃、求新求异、价值取向变化大。具体包括:经济意识增强。理想观念趋于现实化,择业取向偏重个人经济利益;思维方式由求同转向求新求异;思想观念由接受灌输转向独立思考;集体生活由被动追随转向主动参与;审美需求从他择转向自择;独立意识和独立行为不一致:生活条件的优越导致意志力的脆弱,心理发展极不成熟。

3.学校德育工作的特点

当前社会影响因素在学生品德形成中的作用相对上升,大环境消极影响增多,学校德育的可控性明显减弱。信息化时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同步接受信息.几乎没有提前量,教师对学生接受信息内容和反馈方式难以把握和预测,使教育和指导增加了许多因难。

二、学校德育管理机制的内容

1.学校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德育是多方位、多因素、复杂多变的系统工程.需要设置德育工作的管理机构,组成合理的、高效能的管理系统。德育管理总是在一定组织中进行的。德育目标、计划必须通过一定的组织形式来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组织是德育管理的手段。当然,从另一角度分析,德育管理也是对组织的管理,通过设置和控制组织使之稳定有序地趋达目标,或根据社会和教育自身发展需要对组织进行变革,使组织的各部分相互协调并同周围社会环境保持动态平衡。因此,组织又是德育管理的客体,正因如此,著名的管理学家西蒙认为,所谓管理就是建立组织、管理组织。学校德育管理也不例外。德育管理系统的组织,不是松散的联合体,而是依据一定的德育目标、一定的法律、章程成立的。由一定的心理和精神维系的。组织又是有明确的管理目标的,没有明确的目标,组织就失去了工作的方向,组织正是为了实现既定的管理目标而设立的。从结果上说,德育组织还是建立权力、责任、人员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有了这种稳定结构,构成德育组织的所有要素就能在其位、做其事、建其功。

2.德育常规管理

学校德育管理,除了确定目标、制定计划、明确分工外,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德育常规管理来实施的。常规管理是学校德育乃至学校全部教育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达成规范化和有序化,实现正常的教学秩序、工作秩序、活动秩序和生活秩序的重要保证。许多学校正是通过常规来进行德育管理的。我们应通过制定和执行校内一日常规、校外生活常规、学习常规、活动常规等来控制、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

学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首先必须依据社会主义教育方针,贯彻从实际出发的原则,拟定简单明确、高度简约的德育常规。这种常规既能够控制、调节师生员工的行为,同时又不约束、限制他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其次,在德育常规管理过程中。学校要提出鲜明的行为、活动特征方面的要求,好的德育常规应是本校行为活动特点的鲜明化、概括化.是本校良好传统和校风的体现。再次,实施德育常规管理,学校必须培养一批模范带头执行常规的积极分子。模范人物、积极分子是一个组织、一个集体价值观的人格化,他们是学校德育常规和风气的载体与传递者,起着承担、象征、延续的作用,有了一支积极分子队伍,就能形成很强的同化力。第四,实施德育常规管理要严格要求。马卡连柯说过.没有要求就没有教育。德育常规管理必须狠抓“细”、“严”、“实”,反复训练,形成习惯。最后,德育常规管理光靠学校力量是不够的,还应争取家庭、社会的支持,做到校内外结合。

3.德育管理方法

所谓德育管理方法,是达到德育目标,实现德育管理职能所应遵守的活动方式.是取得德育成效的精神性工具和手段。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之所以成为人们进行德育管理活动的工具和手段,能够引导人们采取合理方式,实现德育目标,就是凶为它是以客观规律为依据的。合理的德育管理方法是对德育管理规律的自觉运用,是人们在长期的德育管理活动中形成的经验的结晶.并在人们的德育管理活动中不断得到检验和发展。德育管理方法可以分为德育管理认识和实践方法。德育管理认识方法是正确反映客观实际并据此进行德育决策的方法。德育管理实践方法,是控制和协调德育组织内的组成要素使之达到预期目标的手段。

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就是德育管理得以运行的方法。由于人们的品德行为模式包括相互联系的几个环节.即思想一动机一行为。德育管理实践方法也可分为行为控制的方法、动机激励的方法、思想教育和自我管理的方法。

三、建立良好德育管理机制的措施

1.要健全完善学校的德育管理组织

学校要建立权力责任编制、控制层次,控制幅度.确保信息传输的稳定结构,其中所有的要素都能在其位,行其事。当前学校的党、团组织,学校德育领导小组、政教处、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就是一个完整配套的德育组织系统.它既有决策指挥层,又有具体的执行层,职责范围明确合理.较适合新形势下德育工作新特点的要求、能按德育规律办事。

2.健全完善德育常规管理

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学生守则、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校内各种制度。都可以用来约束和调节学生的品德行为,在这里既有国家立法、政策、条例等宏观内容,又有校内制定的规章制度等微观内容。这些管理制度具有基础性、政策性、强制性和可操作性特点。没有德育常规管理,学校的德育工作就无章可循,无矩可守。

3.要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

德育常规要求范文第2篇

一、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科学管理

通过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实践,我们认识到,建立全面的教学质量管理系统,制定和完善教学质量管理制度,实行严格的教学质量管理,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的做法是:

(一)引导教师正确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目标。每学期开学前,我们都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思想品德教学大纲》,按课文内容找出所教年级的教学要点,然后根据学生的实际制定出学期教学总目标和每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包括基础知识、能力培养、道德教育、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培养等方面的要求。

(二)抓好思想品德课教学过程的全程管理。当前思想品德课教学管理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重视观摩课、评优课的课堂教学的研讨,忽视平时教学的全程管理。我们认为,评优、观摩课只是使教师获得学习机会,加强师资培训的一个方面,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一种手段,但这种做法很难达到大面积提高思品课的教学质量。思想品德课教学质量的管理,应把重点放在直接影响教与学质量各个环节的全程管理上,使教学过程达到最优化。

1.抓备课。我们要求教师在备课时做到“心中有大纲,手中有教材,目中有学生”。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钻研大纲和教材,了解教材编写的意图,并根据所教学生的思想实际,确定教学目标、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结构,选择好适当的教学手段,优化教学方法,在提高教学的实效上下功夫;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和板书,问题要注意思想性、针对性、启发性、实践性。各基层学校在抓个人备课的基础上,加强集体备课,进一步提高了备课质量。

2.抓好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中心环节,我们要求教师必须做到:

(1)教学目标要全面,要有“知、情、意、行”四方面的具体要求。

(2)教学中要突出重点,分散难点,深入浅出。

(3)要有适当的难度和密度,启发和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思维、讨论和练习等活动。

(4)要严密组织教与学的思路和过程,重视课堂教学信息的多向反馈信息,又要注意了解和掌握学生学习情绪学习意志品质等非智力因素方面的反馈信息。要求教师重视培养提高学生利用反馈信息进行自我批评、自我调节的能力。

3.抓好课内外结合。班级授课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是核心部分,但不是全部。课后教师应主动引导学生接触了解社会,鼓励学生面对现实生活,把看到的一些社会现象引进课堂或班会、晨会等课中去讨论,让学生独立思考,各抒己见,再引导他们去分析、判断、评价,实事求是地做出结论。这样使学生感到了思想品德教学的真实性。

4.为了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我们组织了送教下乡活动。几年来,我们组织本县省市优秀课教师孙淑君、孙彩杰、王晓智等到八面城、双庙子、三江口、亮中、金家、宝>:请记住我站域名/

二、加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常规管理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思想认识和业务水平密切相关。因此,建立思想品德课教学秩序,大面积提高思想品德课的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管理,成为当务之急。我识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常规》的制定,为我们提供了管理的依据。在实施教学常规方面,我们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自我学习,明确常规。我们县教研室为全县每一位思想品德课教师提供一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常规》,要求教师通过自我学习,明确制定教学常规的目的,了解常规对制定计划、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成绩考核以及课内外结合等内容的具体要求,为全面实施教学常规作好了思想上、行动上的准备。

(二)培训骨干,实施常规。我们县教研部门针对我县思想品德课教学城镇好于农村,农村中心小学好于村小学这一具体现状,为了更好落实本学科教学常规,先后举办三次县级规模的骨干培训班。第一次培训了乡镇教研员,第二次培训了县级骨干教师,第三次培训了刚刚上岗的中师毕业生,三次共培训七百多人。在培训过程中,我们结合思品课教学常规的具体要求,举办了学习教学大纲讲座,进行了各年级典型教材的分析。乡镇教研员回去后,在本乡镇都举办了类似的培训班和召开了各年段的教研会,从反馈的信息看,效果是很好的。

(三)组织验收,落实常规。我们县教研部门把基层学校划为五个教研网,县教研室组织对各教研网进行教学工作检查和验收时,思想品德课的教学情况是检查的一个重要方面。在查阅教师学科计划、备课、作业批改、试卷、教具制作等项目过程中,我们发现思想品德课教学常规已落实到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中。

通过教学常规的实施,我县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出现了“三大变化”。

一是认识上的转变。在实施教学常规过程中广大教师越来越自觉地认识到,思想品德课虽然每周只有一课时,但它是向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要途径,必须抱着对未来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高度负责的态度,上好每一节思品课。现在我县各基层学校要求当思品课专职或兼职教师的越来越多了,要求参加评选本科优秀课的越来越多了,九五期间进行省级思品学科专题试验的就有两个学校,而且每校都有主任或校长专门负责。“抓思想品德课为重,上好思想品德课为荣”的风气正在形成。

二是教学上的质变。实施教学常规管理后,基层学校积极采取措施,把常规落到实处。我们结

合省市有关课堂教学指标及评定标准,随时抽查了课堂教学情况,经评定,优秀课和较好课占绝大多数。从教师队伍来看,我县部分思品课教师是由班主任兼任,实施常规前,不少教师潜心钻研语文数学教学,感到思品课教学难以入门。教学常规下发落实后,广大教师摆正了语文数学课与思品课的位置。现在不论专职教师还是兼职教师都能按常规要求上好课。三是教育途径的多变。《辽宁省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常规》中,有对本学科应主动与各科教学、班队会、社会家庭密切配合,形成思想品德教育合力的要求。我县各基层学校努力把思想品德教学与各种教育途径结合起来。如县实验小学的思想品德课教学与“两史一情”教育相结合,八面东街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与法制启蒙教育相结合,八面实验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与少先队革命传统教育相结合等等。这种以思想品德教学为主,引出教育途径的多变,已成为我县品德教育的一大特色。

三、加强横向联系,扩大思品课的教育空间

思想品德课每周只有一节,它对促进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固然是有效的,同时又是有限的。思想品德学科的改革,要求我们解决这一矛盾,使每周一节40分钟的品德课扩大到更多倍的教育活动,使各个渠道、各个途径都能围绕一个教育内容发挥积极作用,以形成教育的合力,使学生在一系列活动中不断提高道德认识,不断增强道德情感,不断掌握正确的行为方式,从而促进良好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这就要求我们加强教育的横向联系,扩大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空间。

加强教育横向联系的基本途径

1.与各学科教学结合,渗透品德教育内容。各科教学是向学生进行教育的经常途径。要求任课教师选好教学的结合点和渗透点,以所任学科的教学特点为最佳结合点,将思品课教育内容自然地融于教学过程中。如小学六册语文课《一件棉衣》,讲的是在抗战时期艰苦朴素的故事。一件灰土布棉衣,已经穿过几冬了,两个胳膊肘上都打了补丁,袖口上的棉花也露出来了,可主席还不肯换新的。这一课内容与思想品德教材第六册中的《不比吃穿》一课内容联系密切,语文教师可结合教学,渗透、深化艰苦朴素是美德的观点,教育学生要学习和发扬革命前辈艰苦朴素的美德,做到勤俭节约,不比吃穿。

2.与班主任工作挂勾,强化思想品德教育内容。班主任工作主要针对本班学生实际,开展多种形式的班级教育活动,做好班级日常教育管理工作。班主任不论是否任思想品德课,都要掌握本周思品课的教育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在日常教育管理中要强化道德观点,联系学生实际深入浅出地进行实践指导,并联系贯彻《守则》《规范》的实际情况,及时总结、表扬,对学生进行操行评定。如结合思品课《节约水电》、《不比吃穿》的教学,班主任在日常教育管理中,可联系《规范》第八条“不挑吃穿,不乱花钱;爱惜粮食和学习、生活用品,要节约水电”的内容,强化观点,进行检查、指导、评比,使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德育常规要求范文第3篇

【关键词】中日小学 道德教育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01-0109-01

中国与日本是邻邦,有着源远流长的交往历史,都属于儒家文化圈国家,两国小学道德教育内容有诸多的共性。但由于国家制度和经济发展方式不同,文化水平、思维方式、民族心理等方面上的差异,又使两国小学道德教育内容存在明显区别。对中日两国小学德育内容上差异性的比较,有助于吸取日本小学德育教育内容的优势,有效地进行我国小学道德教育,提高我国国民整体的道德素质。

中日德育内容差异性比较分析:

1.德育内容的微观性与宏观性

日本小学德育内容主体是更微观和注重细节的,不仅仅是有日常生活中具体的道德规范,更细化到学生的生活态度层面。 1977年7月,文部省颁布的《日本小学道德课教学大纲》小学德育内容由三个方面28个项目组成。即:1.关于日常生活中的基本行为规范,包括3项:尊重生命和健康安全,礼貌与遵守时间,钱物的使用。2.关于个人的生活态度,包括13项:自主自律,自由与责任,明朗与诚实,正义与勇气,克服困难,反省、节制,爱护自然,虔敬,重视个性,进取心,合理的态度,追求真理,创新精神。3.关于对社会生活中的基本态度,包括12项:热情、同情,尊敬、感谢,信赖、合作,公正、公平,宽容、遵守纪律,权利与义务,勤劳,社会公德,家庭生活,热爱学校,爱国心与乡土爱,国际理解与人类和平。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是很细化和微观的。在每个大条目下细分到很多小细节。细微到近乎包括了学生意志品格和行为规范的每一个方面。大到热爱国家,小到钱物的使用。不仅有爱国主义情操的培养,更没有忽视对学生生命和生活习惯的教育。这是很多国家德育值得学习的最重要的一点。

我国小学德育主体是一种较为宏观的、大方向的政治教育。《小学德育纲要》中规定小学德育的培养目标,就是培养学生初步具有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的思想感情和良好品德;遵守社会公德的意识和文明行为习惯;良好的意志、品格和活泼开朗的性格;自己管理自己、帮助别人、为集体服务和辨别是非的能力,为使他们成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打下初步的良好的思想品德基础。从中不难看出规定过于宏观,过于重视对小学生爱党爱祖国的感情的培养。由于小学生身心发展的程度和对知识的掌握能力较差,导致了即使在小学生中强调了爱党爱社会主义的政治教育,小学生也很难自然萌发这些情感,更不可能上升为爱党爱社会主义的行为。我国的德育,是一种理想化的德育,有些脱离了小学学生所能接受的范围,缺乏对儿童日常生活及意志品质的具体要求,从而导致它有了不真实的一面。

2.德育内容层次清晰性与模糊性

从教育角度讲,合格且有效的教育是对不同年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内容与要求层次化、序列化,日本小学德育大纲较好地体现了这一点。日本小学德育内容注重层次性。它是根据不同年龄阶段对学生的要求出发来制定的。例如说,“端正礼貌规矩,有规则地进行生活。”看似简单的要求,但日本的德育大纲里,对不同年级则具有明显的层次性。他们认为,在低年级,以培养在日常生活中正确地待人接物,穿着整洁大方,遵守规定的时间为主要内容;中年级,在这基础上增加不同地点场合的礼节,有效地支配时间的内容;在高年级,又在低、中年级要求的基础上,增加理解相互尊重的礼节的重要性,有规则地生活等内容。而且这些条文的序列因素是十分明显的,也表现出了不同年级之间要求的连续性和承前启后的关系。

中国小学德育大纲在此方面就显得略有不足,层次模糊。我们从中国小学德育大纲中的教学要点就可以清楚地看到:“小学德育主要是向学生进行以‘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为基本内容的社会公德教育和有关的社会常识教育(包括必要的生活常识、浅显的政治常识以及同小学生有关的法律常识),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我国德育内容并没有循序渐进,没有由低年级到高年级身心发展而分出有效的德育层次。在这种层次模糊的前提下,教育的有效性就大大的降低了。

3.德育内容出发点整体性与单一性

日本小学德育内容制定的出发点是科学的,日本德育大纲自1947年颁发新的教学大纲以后,几乎是每隔10年修订一次,在基本能够反映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并充分认识到小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接受程度,对每个阶段的学生都有科学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内容的制定是建立在社会和学生个体二者基础之上,在大纲里的每一个条条框框还可以看出日本的德育更注重学生个人品质的形成。

中国小学德育内容按照社会对学生的统一要求而制定。“着重培养和训练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习惯,教育学生心中有他人,心中有集体,心中有人民,心中有祖国”。更看重的是社会对小学生的要求。对于学生自身的身心发展重视不够。从以上的宏观性以及层次模糊性也可以看出这一点。所以从整个出发点显得略微单一。

有效的教育是基于我们的教育对规律的遵循。一是教育的内容要符合社会的要求,这是从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来看,是教育的立身之本。二是教育必须遵循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即教育的内容与方式要符合儿童的年龄特征。这样,教育才会成为儿童自身的需要,并为儿童所接受,这主要是从教育与人的发展关系出发来看的。因此,教育要紧密随着时代的脉搏,时刻关注着社会发展和需求,更要充分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制定综合以上差异的比较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道德教育内容上我们还是有所欠缺的。宏观,粗框,略微忽视学生自身。在德育的制定和实施上略微忽视了社会与学生个体的协调性与共存性。导致了我国道德教育的架空和理想化,缺乏实效性。在以后的德育道路上,要有所改进和提升。

参考文献:

[1]原国家教委.小学德育纲要.1993-3-26.中学德育大纲.1995年2月27日.

[2]鲁洁,朱小蔓.道德教育论丛(第一卷)[M].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3]冯增俊.当代西方学校道德教育[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3.

[4]王丽荣.当代中日道德比较研究[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7.

德育常规要求范文第4篇

(一)心理问题严重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思想影响了他们性格的塑造和人品的形成,在很多时候只考虑自己,很少为别人着想,更谈不上责任感,也有的孩子心理很自闭。这样的孩子即使将来是状元,也不会有成功的人生。

(二)自信心的缺乏

由于农村教育条件的影响,学生普遍存在学习能力较弱的现象。一旦在学习中碰到难题,时常不是迎难而上,而是打退堂鼓,在心理上就认为自己不可能做的出来,自信心的缺失,就更谈不上成为以后的栋梁之才。

二、抓好教学常规力求管理创新

(一)抓德育常规,坚持一个“恒”

对于班级的日常管理是需要有始有终的,尤其是在德育常规管理上,我们需以持之以恒的心态来坚守基本操守(所谓的操守指的是找方法来提高教学、注重细节、不推诿、敬业等方面),并以严谨的教学态度慎重处理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积极的发挥班级德育常规管理的育人作用。因此,需要狠抓日常德育常规管理,不断的渗透理想信念教育,进而规范学生日常行为,发挥德育的影响力,达到德育常规的严谨。

(二)抓德育常规,力求一个“新”

为了顺应学生心理发展的需要,我们在班级德育常规管理上需力求创新。为了进一步拓宽德育教育渠道,我们要注重充分利用学校周围的社会资源搭建体验平台,尤其是对农村的小学生来说,家长的关注、社会的融入就显得尤为的重要。例如:定期召开家长会(就算是婆婆、爷爷来也好),充分发挥学校、家庭、社会的整体合力,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定期开展以德育为主题的歌唱比赛,演讲比赛,让学生参与其中,亲身去感受,去体验,去接受德育教育和德育熏陶。

三、优化德育工作实施班级管理

(一)健全制度——规范行为,完善提高

中国有句俗话:“没有规矩,不成方圆。”班级做为一个团体组织,就需要有一个规范的班级管理制度。而要想管理好一个班级,首先需要做的就是建立健全班级管理制度,这样可以让班级管理做到有法可依。

而对于制度的执行:一是需要对班干部进行集中培训,提高其自身的自制力,使其树立起正确的思想,进而提高其班级管理能力。另外就是需要进行班上制造声势,让学生能够知道学校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而在平常的执行过程中,需进一步加强教师的监督力度,以此来保证班级管理制度能够有效执行。

(二)关爱学生——滋润心田,开启心灵

在开展日常德育教育工作时,我们要求教师利用“迂回包抄”方法。迂回,也就是对行为不规范的学生进行观察、了解,查找学生的心理因素(例如:学生因为自己的父母都在外打工,心理就会有种孤寂的感觉),从心理教育进行入手解决;包抄就是在找到问题的原因之后,寻求对方支援,运用多种方式,缓解学生的心理压力。

例如农村的很多学生的父母长期在外面打工,在家里面仅仅留下老人为孩子煮饭等,由于缺少必要的家庭教育,久而久之容易让他们在家里或者是在学校都很自闭,因而对周边的人产生了抵触的心理。而教师通过调查发现让初步出现这些症状的学生主动的与其他学生进行沟通,在平时的学习生活中多帮助和关系他们,相信通过一段时间的感化,学生也会慢慢的出现很大改变,在待人接物上也会显得很有礼貌,也会逐渐的开朗了起来。

(三)心理投入——有效整合,激发集体认可感

小学的德育工作并不是简单的在教育为主的过程,而是一个以自我教育为主的过程。作为小学教师就要发挥好学校德育管理工作的一个关键点作用,以学生为主体,开展各种类型和形式的德育教育活动。

德育常规要求范文第5篇

关键词:现实;超越;开放德育;内在张力

中图分类号:D64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5194(2007)06―0140―04

德育的目的在于培养人的基本道德品质,就其存在特性而言,德育具有现实性的特征,即德育的主要内容就在于通过规范、准则协调人与人、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维护社会正常秩序,由此体现出德育的工具性价值。另一方面,就其价值特性而言,“德育的本质是一种超越,它是按照某种超越于现实的道德理想去塑造与培养人,促使人去追求一种理想的精神境界与行为方式,以此实现对现实的否定。”因而,德育体现为对人类精神的一种追求,从而具有超越性的特征,体现出本体性价值。德育的终极目的就在于人的内在德性的充实和人格的完满。当今,德育面临着现代化浪潮的冲击及当代中国社会转型所带来的深刻社会变迁的挑战。传统德育在急剧变化的社会现实面前,表现出了巨大的困境。为此,适应时代需要,构建新型的开放德育模式,是当前我国德育必须实现的重大转折。开放德育既要适应时代的需要,体现出其应有的时代价值,又要具有引导社会价值取向、提升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超越功能,表现出现实与超越之间的内在张力。

一、面向现实:德育发展的动力

德育发展的动力来自社会现实,正是当今时代日益复杂多变的社会现实为德育创新提供了广阔空间。因此,德育必须面向现实,根据变化着的现实不断调整思路、内容、方法、手段,使德育工作始终能够跟上时代步伐,满足社会需要。新时期开放德育的建构必须自觉面对以下现实。

其一,德育要面对全球化的现实。在全球化的背景下,世界各国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日益密切,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相互影响和吸收,不同社会制度间的相互依存和彼此影响进一步加深。全球化将淡化人们的政治信念和国家意识,推动文化交流、教育交流国际化,促使人们思想与价值观趋于多元化。全球化从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具体内容与外部环境等多方而对德育工作带来巨大冲击。

其二,德育要面对我国改革开放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现实。改革开放与市场经济推动了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引起了整个社会结构、社会关系、利益观念、价值取向等领域的深刻变化。伴随着功利意识、主体意识与个体意识的确立,受市场经济自身的盲目性、自发性和竞争性等因素的影响,极端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一切向钱看不良价值取向也日益侵蚀着人们的头脑。针对这种情况,德育工作必须加强引导,拓展内容,更新方法,增强针对性。

其三,德育要面对知识经济与网络时代的现实。知识经济意味着人类社会开始步入一个以知识(智力)资源的占有、配置、生产、分配、使用(消费)为最重要因素的时代。网络时代意味着互联网开始在信息的接收、传播、反馈等方面在人们的社会生活中日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多媒体网络开始并且必将成为当今时代最有影响力的传媒。知识经济的兴起与网络时代的到来必将使德育工作而临新的挑战。它要求德育必须更新观念与内容,帮助学生树立与知识经济时代相适应的知识价值观、创新观、精神观及网络道德观。

其四,德育要面对德育对象个性化的现实。当前,多元化社会促使人们的社会角色、利益关系和思想观念表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征。知识经济呼唤创新人才,必然要求人们展现自己的个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社会成员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此外,素质教育也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精神食粮。可见,德育对象个性化是时代和社会发展的要求,也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面对德育对象个性化的现实,教师应当树立“生本教育”理念,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独特性、自主性和创造性,拓展学生个性发展空间,促进学生的个性得到全面、和谐发展。

二、立足生活:德育创新的源泉

“高校德育创新是一个涉及广泛的概念,它包括德育理论、德育体制、德育方法等各个方面的创新。”德育创新必须立足现实,立足生活。真实、自然、具体的现实生活是德育创新的源泉。

生活的涵义非常丰富。一股而言,可以将生活区分为“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所谓日常生活,主要是以个人的家庭、天然共同体等直接环境为基本寓所,旨在维持个体生存和再生产的日常消费活动、交往活动和观念活动的总称。主要包含三个层面:衣食住行、饮食男女等以个体的肉体生命的延续为宗旨的日常生活资料的获取与消费的活动;婚丧嫁娶、礼尚往来等以日常语言为媒介、以血缘和天然情感为基础的日常交往活动;伴随着日常消费活动、日常交往活动和其他各种日常活动的日常观念活动。所谓非日常生活,主要由旨在维持社会再生产或类的再生产的各种活动构成的社会生活世界。主要包括两个层面:政治、经济、技术操作、经营管理、公共事物等有组织的或大规模的社会活动领域;科学、艺术和哲学等自觉的人类精神生产领域。20世纪哲学的一个重要转向就是理性向生活世界的回归,人们开始重视日常生活世界对于人及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意义。而道德作为调整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和,也必须立足于人的生活世界才能得到阐释和理解。

生活与德育创新的关系来说,日常生活是德育创新的基本出发点。因为日常生活构成了人的基本存在方式,是德育主体得以感受、认知世界和意义的最基本途径。离开了丰富多变的日常生活的具体状况,德育创新就失去了基本的源泉和动力。非日常生活则主要体现了人对价值及意义世界的追求,是人的精神生活的策源地,它对德育的创新起着指引方向、明确目标的作用。日常生活和非日常生活共同构成德育主体赖以生活的世界,也自然而然地成为德育创新赖以生成的现实基点。

当前,德育向生活世界回归意味着德育必须从学生的生活世界出发,从学生生活的整体需要出发,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生活的拓展和品德的提高。生活德育的支点是受教育者面临的各种活动与交往。具体地说,生活德育应从下述方面突出德育的生活“特性”:(1)关注并指导学生的学习和交往生活。在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帮助学生养成勤奋学习、追求真理、持之以恒等道德品质。在日常交往活动中,逐步养成尊重他人、正视自我、平等互助、开放宽容、诚实守信等道 德观念,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协调意识和交际能力。除此之外,还应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增强学生面对挫折的心理承受能力。(2)关注并引导学生的日常生活方式和生活习惯。向学生传播现代文明生活方式的有关知识,引导其体验勤劳节俭、文明休闲、合理消费的文明健康生活方式并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结合家庭、社区等教育场合,引导学生树立必要的社会公德和家庭美德,注重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3)引导学生关注并参与社会生活。可以经常组织学生对社会生活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社会热点问题展开讨论,引导并支持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社会实践与社会调查活动,鼓励学生参加一些有益的社团和文化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正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认识自我,培养学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道德意识,在社会实践中增强道德认知,强化道德体验,培养道德能力。

三、超越现实:德育本质的彰显

德育的现实中要求德育适应时代的需要,回归人的生活世界。但德育不能仅仅停留在现实生活层面。回归生活的德育理念正是为了通过亲切可感的生活情境来引导个体对日常生活形式的超越,它最终还是要指向个体德性的发展和品德意识的提升。

德育的超越性是由人的本质属性规定的。在人的本质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三点相互联系的结论:(1)作为类存在物,人的本质是自由自觉的活动,即实践活动,最集中的表现是劳动。(2)作为社会存在物,人的本质存其现实性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管个人在主观上怎样超脱各种关系,他在社会意义上总是这些关系的产物。”(3)作为完整的个体的人,人是自然因素、社会因素和精神因素的统一体,人的本质就是人的个性。由人的本质属性出发,人不仅要追求物质生活的满足,更有追求精神生活的丰富。人的生活不仅是实然的世界,而且还有一个应然的世界。超越性是人的生命的本质,是人性中的核心部分。“超越就意味着应然不断地代替实然,可能不断地代替现实,在这个否定过程中,意味着人的生命的自我生成和自我实现,意味着人的价值生命的不断跃进和提升。”

由此看来,作为人类精神生活重要组成部分的道德,其作用与功能就不仅仅表现为一种外在的约束人的行为规范与准则,它更是人类的一种精神需要。“道德,作为一种人类的精神活动,作为一种实践理性,从本质上讲,是对可能世界的一种把握和设定。这种把握和设定代表了‘现实我’对‘未来我’的向往,是一种从‘旧我’到‘新我’的超越。”“道德从实质上看,是人为满足自身需要而创造出来用以认识、肯定、发展、完善、超越自己的手段。”把道德提升到一种精神境界,追求道德的精神价值,是人对自身德性充实、人格完满的一种向往,是人对自由和无限的一种超越性追求。道德的超越性从根本上反映了对主体人的尊重,它表征着作为道德主体的人之存在本身的目的性。

道德自身的超越性决定了道德教育的超越性。德育作为涵养德性的活动过程,作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总是同一定的道德理想联系在一起。德育不仅要告诉人们如何生活,而且要引导人们追求一种美好的可能生活。德育过程不仅是道德主体认识、接受、内化道德规范的过程,更是个体道德需要、道德理想不断满足的过程,是对外在的道德规范进行超越、把个体引向对可能生活的追求的过程,也就是追求人性的充盈、人生的完满和至善境界达成的过程。

当然,德育的超越性与德育的现实性是相互制约、相互影响、辩证统一的。一方面,超越性必须立足于现实性,超越性不能脱离现实基础。德育的超越性不仅是一种价值目标,而且是一种现实过程。道德理想的实现离不开现实生活,必须借助现实生活提供的各种条件,超越是现实基础上的超越。另一方面,超越性又反过来制约着德育的现实性,它影响和制约着社会价值取向和社会成员道德水平的提升程度,引导人们从平凡的现实生活感受人生的本质力量及主体的自由意志,体验人性的丰富和人性:力量的伟大,使生命的意义变得更加完满,达到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可见,德育的现实性与超越性是有机统一的。真正意义上的德育必然同时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两方面的属性。

对德育超越性本质的揭示,要求我们必须从根本上扭转德育的现有实践模式,改变单纯灌输道德规范的习惯做法,努力做到现实性与超越性的辩证统一。德育工作者必须认识到,德育对社会发展、人的发展既具有主动适应性,又具有超越性。道德教育的终极目标在于促进个体的道德发展与完善,达到一种高尚的人生境界。在新世纪新阶段,德育应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而向未来,既要自觉适应并主动服务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又要体现德育的主体性价值,充分发挥其巨大的引导和提升价值,为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服务。

四、人本追求:德育的现代使命

德育的主要任务是育人。作为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和受教育者的需要,遵循品德形成的规律,采用言教、身教等有效手段,通过内化和外化,发展受教育者的思想、政治、法制和道德几方面素质的系统活动过程。”德育工作以提升人的道德情操和精神追求为主要使命,这就要求德育工作必须以人为本,把人、人的道德生活、人的道德发展作为德育的核心。新时期的开放德育必须确立以人为本的德育新理念,确立起“人”在当代中同道德教育中的中心地位。

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为中心,突出人的发展,挖掘人的潜能,重视人的主体地位,促进人的道德发展和道德人格的提升,最终体现对人的终极关怀。德育只有坚持以人为本,增强个体的主体性,开发人的本质力量,培养个体的实践能力和健全的主体性人格,提升个休的综合素质,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以人为本的德育首先应当着眼于思想观念的转变,它要求德育工作者改变以往将学生看作教育和灌输对象的学生观,树立学生的主体观,将学生视为一我发展、自我选择的能力主体、实践主体。改变过去只注重德育外在的规范、准则作用的工具价值观,应当认识到德育还具有提升人的自我主体人格、丰富人的生命意义的本体价值,从而在德育工作中充分突出“人”的地位,坚持以“人”为中心,充分理解人、尊重人、关心人,尊重人的主体意识和主体地位,满足每个人主体发展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