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物质文化的特征

物质文化的特征

物质文化的特征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带状分布

前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具有一定特色、价值,由各群体、团体、个人创造、继承、保持的各类技能、工艺、表演等非物质的文化产物。截止2015年,我国共有世界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7种,部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300余种。对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和分析,有助于了解文化产生、发展和传播的历程、规律,对我国文化历史的研究也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带状分布

带状分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主要特征之一,具体而言,是指自我国东北辽东开始,沿海岸线一直延伸到广东、广西地区,这一带状空间里分布着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在这一带状空间里,浙江、江苏南部、山东、山西、河北大部、福建、广东部分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多,辽宁、安徽、江西、广西等地也有相当数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占据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61%以上。

(二)河畔分布

河畔分布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另一个特征,是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出现在水源附近,并沿水流密集分布。

调查中,黄河、长江、钱塘江、珠江等主要水系在其流域空间内往往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黄河为例,黄河发源于巴颜喀拉山,流经青海、甘肃、宁夏、陕西、山西、河北、河南、山东等地,沿黄河河道周围,分布着超过500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在河道两岸十分密集。同样,长江、钱塘江等水系周边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也具有类似特征。

(三)团状分布

团状分布是指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出现成团集中的情况,包括浙江中东部以及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河北中东部等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带有团状分布的特征。

山西、河南、山东、河北四省交界处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密集,其以四省交界处为圆心向四周扩散,密集分布地区的总面积几乎与河南全省面积相当。浙江中东部地区的团状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与之类似,总体看上,几个较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团几乎占据了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总数的四分之一。

(四)边疆分布

我国内蒙古自治区、云南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自治区等也有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尽管其密度较之浙江、山东有所不如,但总数上依然超过了重庆、安徽、辽宁等省、市[1]。

以云南省为例,其境内的孔雀舞、泼水节等均带有相当高的艺术价值和民族特征,作为少数民族的文化结晶得到了相当的重视,曾在建国初期亲自到云南参加过傣族的泼水节。又比如地区,藏族民族特色下的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得到了尊重和保存,具有代表性的包括《格萨尔王》史诗以及热贡文化等。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

(一)人口迁移因素

人口迁移是我国历史发展的一大特色,其往往受到战争和政治影响。在迁移后,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会被带到被迁移地,并得到继承和发扬。

比如我国的京剧表演艺术,是受到徽剧、昆曲、秦腔、汉调等各种表演艺术影响形成的。清乾隆五十五年,爱好南方文化的乾隆帝下令各地的著名戏班进入北京进行表演,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在北京城内,徽剧戏班又与湖北汉调戏班、江苏昆曲戏班、陕西秦腔戏班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了新的艺术表演形式,京剧。京剧的形成明显是受到小范围专业性人口迁移的影响。此外,西晋时期,大量汉族人涌入南方也大大丰富了南方的地方文化,促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成。人口迁移因素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的带状、团状特征有一定的影响[2]。

(二)水源因素

水源因素在人类文明史上非常重要,文化的产生和发展传播也离不开水源,这是造成非物质文化遗产河畔分布的主要原因。

文化的发展带有明显的传承性,比如农业文化。我国最早稻米种植出现在今浙江宁波河姆渡一带,南方地区如今的稻米种植也仍旧十分繁盛,学者普遍认为稻米种植文化是沿着钱塘江向上游和下游传播的,因为早期人类的生活完全无法离开水源。我国最早的小米种植、野兽驯养等农业文化被认为出现在半坡一带,该文化随着黄河流域逐渐向下游传播,渐渐影响到山西、河北、山东、河南等地。如今在研究非物质文化遗产时,浙江钱塘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均带有明显的河畔分布特征,这是水源因素影响的突出体现。

(三)交流因素

交流因素对文化的发展、传播意义非凡,很多带有继承性的文化是在传播的基础上形成的。

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例,本质上说,河北、河南、山东等地的文化都与黄河文化密不可分,是对黄河文化的细化和具体化。黄河地区在我国历史上长期是统治的中心地带,比如西周时期,四方诸侯到黄河一带朝见周天子,各地的商贸活动也往往在当时的都城洛邑周边进行,交流十分频繁,鲁国礼仪文化得以传至巴蜀、楚国,晋国军事文化渗透至吴越,这突显了交流对非物质文化空间分布特征形成的影响。

(四)交通因素

我国西北、西南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多数带有明显的少数民族特色,这是受到了交通条件的影响。

中原、江南等地交通便利,因而地区文化特色渐渐消弭,而维吾尔族、藏族、傣族等少数民族生活在边疆地区,交通较为闭塞,与中原汉族交流不多,其民族特色得到了很好的保持,比如前文所说的藏族热贡文化、傣族泼水节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边疆分布特色与闭塞的交通条件有直接关系。

总结:

通过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部分特征进行分析,了解了造成其各项特征的影响因素。人口迁移、水源、交流、交通是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特征的主要因素,且在文化历史上得到了明确的印证。后续工作中,根据上述理论可以更好的进行文化生产、发展、传播的相关研究工作。

参考文献: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文物征集 征集方向 存在问题 建议

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展示、教育、研究等多项业务工作的基础,它是博物馆获得文物藏品的重要来源之一。随着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文物征集工作尤显重要。

一、充分认识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的重要性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随之越来越大。博物馆正在以其独有的方式搭建传播文化的桥梁,而博物馆沟通物与人、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主要是通过文物展品来实现的。征集更多具有展示、收藏价值的文物是博物馆重要的业务工作之一,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从博物馆功能方面看,文物征集工作是其与生俱来的基础工作。2015年1月国务院颁布的《博物馆条例》中明确了博物馆的概念和藏品来源方式。指出博物馆是指以教育、研究和欣赏为目的,收藏、保护并向公众展示人类活动和自然环境的见证物,经登记管理机关依法登记的非营利组织。博物馆可以通过购买、接受捐赠、依法交换等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方式取得藏品,不得取得来源不明或者来源不合法的藏品。从以上概念可以看出收藏是博物馆赖以存在的基础,文物征集是博物馆增加藏品的重要方式。

(二)从博物馆展览方面看,文物征集工作是其展览水平高低的有力支撑。进入新世纪,每年都有新的博物馆成立,还有更多的博物馆对原有陈旧陈列展览进行改造。这些层次不群的展览都需要丰富精美的文物进行支撑,对一些新成立的博物馆而言,文物征集是其藏品来源的唯一手段,文物越充分、越精美,展览的档次越高、吸引力越强。

(三)从博物馆研究方面看,文物征集工作是其发展的新驱动力。博物馆研究工作是博物馆开展各项业务活动的基础,而文物研究是博物馆研究中的重中之重。文物征集工作为博物馆带来新的资源,为博物馆研究带来新的研究材料。因此,文物征集工作客观上有利于博物馆研究工作发展,同时也促进博物馆其他业务工作的发展。

(四)从博物馆发展方面看,文物征集工作是博物馆发展的重要方向。目前,为了提高博物馆管理水平、服务质量和社会贡献率,全国范围内实行博物馆评级制度,出台了《博物馆定级评估标准》,设置了每一个级别博物馆的藏品数量门槛,如一级博物馆藏品总量达到20000件(套)或三级以上珍贵文物2000件(套)以上。因此,很多基层博物馆、专业类博物馆都以评定一级博物馆为目标,大力加强文物征集工作。

二、博物馆征集文物的方向

时下,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机构的典型,不断得到广大观众的认可,吸引观众进馆参观的则是一流的展览与服务。好的展览需要大量的文物支撑。因此,文物征集工作就显得格外重要。博物馆可从自身性质、收藏体系、展览需要、发展目标等方面考虑,征其所需。

(一)特色文物。随着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博物馆数量增加,很多博物馆发展趋向雷同,追求特色化成为博物馆发展的努力方向。“特色化(characterize)指个人或组织追求或保持区别于其他个人或组织的独特性质的过程或状态。博物馆特色化是指博物馆在场馆建筑、运营管理、职能履行等方面追求或保持自身特色的过程或状态。”[1]特色文物则是博物馆特色化的重要内容之一,什么是特色文物,笔者认为要满足以下三个条件:第一,地域特色。这种文物历史上只有本地区生产或使用,其他地方几乎没有。第二,与展览主题息息相关。此类文物与生俱来具有故事性,有助于展览主题更好的陈述,让观众印象深刻。第三,有代表性。能够反映出当时的历史、科技水平等信息。如何使博物馆藏品始终保持特色,仅仅靠旧藏是远远不够的,持续征集有特色的文物则是博物馆特色化的最新动力。例如笔者所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负责陈列、收藏、研究与林则徐销烟和鸦片战争有关的文物史料,保护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及有关文物,利用这些文物资料向观众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教育。我馆近年来大力征集特色文物,如明清海防铁炮、19世纪英国军事题材文物、林则徐书法作品、鸦片烟具以及与鸦片战争相关文物,其中明清海防铁炮已有180余门。这些被收藏的文物符合我馆性质,初步形成特色藏品体系。

(二)展览文物。文物征集工作的成果往往是通过展览体现的。尤其是对一些新建的博物馆来说,文物征集在一定程度上来说是获得陈列展览展品的唯一碓础R虼耍文物征集工作是紧紧围绕着展览工作进行的。如笔者所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属于遗址性、纪念类博物馆,库房藏品数量不多,举办陈列展览,就只能靠文物征集。2005年以来,我馆大力开展文物征集工作,从国内外征集了3000多件(套)文物藏品,为我馆的《虎门销烟》、《虎门故事》和《鸦片战争》等展览奠定了坚实的实物基础。

(三)精美文物。精美文物的价值主要取决于它的欣赏性和审美性,它反映了当时社会发展水平,不拘泥于具体地区,受到广大观众青睐。此类文物比较适合器物定位型展览,适合综合性博物馆收藏。在博物馆文物征集过程中,征集人员有机会碰到一些精美文物,且较低于市场价格,具有重要的历史、科学、艺术价值,经过征集程序,博物馆便可收藏,用于陈列展览。

三、文物征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文物征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社会参与性很强的工作,经过征集人员的不懈努力,征集到大量的文物精品,举办了丰富的展览,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得到了广泛的认可,是广大文物征集工作者所追求的目标。但是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仍然会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如下:

(一)征集文物结构不合理。“博物馆的藏品,不仅是具有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的古代珍品,而且还包括了各种见证人类社会发展和自然界演变的各种原始物件,从古至今、范围宽广、门类众多、内容广泛、形式多样、数量浩瀚。”[2]在博物馆征集工作中,往往存在征集内容雷同、厚古薄今和对民俗、民族文物以及近现代文物重视程度不够的问题,致使征集结果极其不合理。不是说征集品和博物馆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关系的远与近的问题,可以征集一些更适合自身发展的文物藏品,更优质的文物。建议:(1)对博物馆进行合理定位,确定文物征集目标。博物馆作为社会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准确的定位是实现其科学发展的依据。强化博物馆基本职能,就是最大限度地发挥博物馆在文物征集、管理和保护有价值的文化遗产上的作用。每个博物馆都应结合自身发展,确定文物征集目标,从数量上、质量上加以规定,为博物馆传承文化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2)对陈列展览深化研究,确定文物征集范围。任何展览都是以传播和教育为目的的。通过展览,透过文物展品,让观众理解一些现象、学习一些知识、陶冶一下情操等。而观众所有的这些感受都来源于展览文物的内涵。因此,在制作展览时,就要对陈列大纲进行深化,确定征集文物的范围和方向,这样文物征集工作才能有章可循,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具体征集过程中,纪念类、专题类博物馆主要征集与其纪念的人和事件相关的文物,优点是范围广,缺点是文物少,而地方综合性博物馆则重点是考虑地方区域发展历史,地域相对集中,文物种类多。

(二)征集文物大多缺乏文物信息。博物馆通过展览的文物展品来讲故事,告诉观众文物背后的人与事,从物质层面上升到精神层面。“信息定位型展览是指以信息为本位,以传播特定的信息与知识为主要目的的陈列体系。在该展览中展品价值的标准往往取决于它与主题的相关性及其表达的典型性。”[3]目前大多数展览都属于信息定位型展览范畴,文物信息很重要,因此,在文物征集过程中要注重对文物背后相关的原始信息的搜集。然而,在现实的征集过程中,从很多博物馆征集的文物来看,绝大部分文物是没有原始资料的,只有征集人员根据文物现状描述的文物信息资料。建议:(1)文物征集人员要熟悉所征文物与展览主题的关系。文物征集不是市场买菜,展览策划人员列出什么文物,就能征集到什么文物,相反文物是可遇不可求的。因此需要征集人员熟悉展览大纲,广撒网,遇到一些文物,能够快速理解文物与大纲之间的内在关系,这样才能够快速的征集到优质的文物。(2)在征集过程中,注重对文物信息的搜集。任何一件文物都有其来龙去脉,它的流传经过、传闻逸事等,这些信息都是研究藏品十分必要的档案资料。同时,做好科学的原始记录工作也是藏品保管的基础工作之一。征集人员在做文物信息记录的时候,应当现场记录,实事求是,不能主观编造,对于当事人的讲话要仔细甄别,反复考证,记录字迹要工整,重要的藏品要附上照片。(3)提升文物征集人员的业务水平。文物征集是一项对能力要求很高的工作,要求征集人员不仅要具有丰富的文物知识、与人沟通协调能力,还要具有处事决断、长远发展眼光等综合素质,此外文物征集涉及到金钱,因此要求征集人员还具备较高的职业操守,做到清正廉洁、一心向馆。

(三)征集程序相对复杂。国有博物馆一般都属于国家文化事业单位,征集程序往往走程序化,每一个地市级以上的博物馆都有自己的一套文物征集管理办法。程序化的最大优点是规范化,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但凡事都有两面性,过度的程序化就会出现一些征集限制因素,比如繁杂耗时,走完程序往往会丧失很多获取精美文物的机会;灵活度不高,往往会与很多相关的文物失之交臂。因为一件好的藏品存在竞争机制,收藏单位与私人收藏之间、不同收藏单位之间都存在收藏竞争。因此,建立一个合理的征集程序相当重要。建议:(1)简化程序宏观控制,具体操作权下放。博物馆行政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该在“抓”与“放”之间寻找一个平衡点,制定一个大框架、大方向,具体操作权利下放博物馆,从而达到文物征集程序的灵活“共赢”局面。比如东莞市在这方面就做得比较合理,东莞市文广新局制定《东莞市市属博物馆藏品管理办法》,大致规定了文物征集程序及相关事宜,具体事务由各个博物馆具体实施,博物馆操作起来也切实可行。每个博物馆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和征集方向,制定每个馆的征集管理规定。如鸦片战争博物馆文物征集则由馆文物征集委员会决定,具体业务由文物征集小组实施。(2)监管机构年度审查。博物馆所在地区的财政部门每年可聘请第三方对文物征集情况进行审查,包括对征集文物的现场查看、经费使用情况进行说明,对文物征集人员进行访谈,对于存在的问题及时要求整改等多方面。如笔者所在的鸦片战争博物馆,东莞市财政局每年都会检查文物征集工作。(3)强化文物鉴定程序。随着科技发展,现代高仿做旧手段层出不穷,因此文物鉴定是文物征集过程中的重要环节,进入博物馆的文物走完文物鉴定程序,确定是文物的,基本就是博物馆馆藏文物了。一般省级馆内有自己的专家可以把关,而地市级、县市级博物馆的文物鉴定工作必须依靠博物馆所在省份的省文物鉴定站专家进行鉴定,专家对文物的真伪、价格进行评估,博物馆根据专家意见进行征集。

(四)文物捐积极性不高。文物捐赠是博物馆征集文物的重要手段之一,“新中国成立以来,周叔|、潘达于、郑振铎、顾公雄、张伯驹、孙瀛洲等收藏大家捐赠了自己的毕生收藏,故宫博物院特在景仁宫为捐赠者立榜以记。”[4]近年来,社会上虽有一部分名人后裔、私人藏家捐赠文物,回馈社会,但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文物的经济价值也得到人们的重视,大家捐赠文物的积极性不高。建议:(1)博物馆要与捐赠者保持联系。博物馆应与捐赠者时常保持联系,文物工作者要与民间收藏者“交朋友”,培养市民的博物馆意识,发展更多的“博物馆之友”,由此形成文物捐赠的滚动效应。(2)博物馆要对捐赠者给予一定奖励。对于捐赠者一定要讲诚信,兑现征集时的承诺,给予捐赠者一定的奖励,物质奖励与精神奖励视条件而定。

(五)文物征集工作持续性不够。除一些大馆外,很多博物馆文物征集工作都是短时间段的,可能是为了一个展览征集、为了一定文物数量规模征集,等达到一个小目标后停止了文物征集工作,没有从博物馆长远发展考虑,没有认识到文物征集工作的重要性。建议:用发展的眼光看博物馆,有条件的博物馆成立专职文物征集机构,配备文物征集专项经费,将文物征集工作纳入博物馆日常工作,这样才能形成文物征集长效机制。

总之,文物征集工作是一项政策性、社会性很强的工作,随着博物馆事业的发展,藏品需求的增加越来越凸显其重要性。文物征集工作在具体的实际工作中还要面临很多问题,值得广大文物工作者密切关注,这将有助于以后征集工作的规范开展。

参考文献

[1]蓝韶昱.博物馆学术研究特色化管见[J].东南文化,2015(2):114.

[2]蔡琴.人们与遗产的新关系――2014年国际博物馆日主题阐述[J].中国博物馆,2014(3):12.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现代设计;功能与审美;物质与精神

中图分类号:J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14-0088-01

一、设计的定义与中国的设计

设计(design)就是设想、运筹、计划与预算,它是人类实现某种特定目的而进行的创造性活动。《现代汉语词典》将其定义为:“在正式做某件工作之前,根据一定目的的要求,预先制定的方法、图案等。”

探索一个合理解决方法的过程,评价标准是思维的合理性与目的性。设计的一些本质特征:其主体——人,设计的对象——物,以及设计的历史背景与文化环境。不同的角度对与设计定义的侧重点不同,不同的历史与文化背景下,设计的本质特征也相异。

二、现代设计本质特征

(一)功能与审美

现代设计的功能性是物品的根本属性,只有当物品具有使用价值,才能满足人类生活需要。所有的设计活动都是建立在人们生理尺度与物质需要的基础上创造的物质形态,与上述提到的古代造物观念“致用利人”相似。达成物品的“功能性“的价值,要求现代设计活动,客观的看待自然与人的关系。其次,根据人的需要对认识进行创造与使用。现代设计是人类在现今社会特有的“造物活动”,其本质目的就是在尊重人的情感需要与使用需求上,突破人类生理极限,构建公共生活的过程,成为提高人类品质的综合手段。

现代设计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其艺术性要求它的物质形态必须具有审美价值。19世纪,以实用、简约、功能为特征的“功能主义”流派的雏形出现,与之相对应的是莫里斯等人高举“美学”旗帜。艺术是现代设计的灵魂,依靠设计艺术手段对使用功能进行审美的调整,使设计更好的为人服务。“美”是人类存在的重要价值和标准之一。设计艺术作为人类重要的创造性活动,必然成为人类“美学性”存在的标志。

(二)物质与精神

多元化设计风格:后现代主义设计、波普风格、高技术风格、微电子风格、解构主义、人性化设计、生态设计、组合设计、非物质设计等等。都是对现代设计的反思、修正与发展,是对设计中的人文因素与设计精神的探索和追求,是“人的精神属性”全面制衡“人的物质属性”。

物质与精神的辩证关系启示在现代设计活动中,设计物除了满足使用者使用的物质功能外,其精神功能也越发重要。设计多元化意味着现代设计将注意力更多的投入到人的精神追求中,注重设计物本身的情感特征和使用者的心理反映。人们不仅能满足于功能所带来的使用价值,更加追求富有精神内涵的设计作品。

三、现代设计本质特征与设计精神

现代设计精神追求建立在人类社会对于美好事物共有的经验和判断之上的。它必须能够充分地体现出我们对于社会的价值观、社会的审美追求和社会的道德要求。从上述分析的现代设计的本质特征中,除了两个永恒的设计标准“功能”与“审美”外,现代设计将承载人类更多需求。设计精神表现受文化背景的影响,具有相对稳定性,并对现代设计的发展起到长期的指导作用。

设计精神主要体现在伦理道德追求、民族价值观、审美观等心理特征上,设计精神内涵反映并且作用于物质基础,反映现代社会精神内涵,体现社会发展和进步。从上述谈到的现代设计产生得之,现代设计一开始就具备了强烈的人文主义色彩。John Ruskin提出“设计为大众,而不是为权贵。”随着社会的发展,设计的诸多领域一直贯穿着这个精神,使得现代设计发展成为社会大众服务,而不再局限于为少数精英与权贵。继现代主义运动之后出现的各种设计运动和流派,也正是设计活动在时展过程中不同的设计精神不断探索的体现。

现代设计呈现的单调形式与人情味冷漠趋势,启示设计师首先要树立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设计精神,关注人类设计活动对人类自身、人类社会、自然环境的影响。在设计实践活动中,充分表达出民族文化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准确地反映民族内在心理特征,并且使之服务于建设和谐社会,为社会健康稳定发展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并倡导积极进步的设计精神追求方向。

四、结语

现代设计承载着功能需要、物质表现和精神追求。正是这种本质联系,决定了现代设计必然体现现代社会积极的设计精神。探讨现代设计本质特征与设计精神之间的关系,对于完善现代设计领域的理论和实践,以及社会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起到巨大的指导作用。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第4篇

Abstract: The lead-zinc deposits of Fule factory is on of the main typical deposit of distric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Based on the previous data,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strong representative HZ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and lead-zinc deposits geology of Fule factory with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briefly reviews the lead-zinc deposits research problems in this area.

关键词: HZT型;富乐厂铅锌矿床;MVT;滇东北矿集区

Key words: HZT type;lead-zinc deposits of Fule factory;MVT;district in northeastern of Yunnan

中图分类号:P61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4)16-0309-02

0 引言

滇东北铅锌矿集区是我国重要的铅锌产地之一,位于扬子地块西南缘的小江断裂、垭都―紫云断裂和师宗―弥勒断裂所组成的三角内,其中分布220余个矿床(点),富乐厂铅锌矿床是区内典型的大型矿床之一。滇东北地区富锗铅锌多金属矿集区与构造条件密切相关[1,2,3,8],这使得成矿构造成为研究焦点之一。韩润生等(2012)认为川滇黔接壤区铅锌矿床直接受构造的严格控制,建立了会泽型铅锌矿床“构造-流体贯入成矿模型”。柳贺昌[2-3]、司荣军[4-6]、郭欣[7]等虽然对该矿床特征、流体特征等进行了初步研究,但是,截止目前,对该矿床的成因联系等研究尚属空白。本文在收集前人资料基础上对滇东北区内代表性强的HZT和富乐厂铅锌矿床地质和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对比,并将它们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进行了比较,并简要评述了该区铅锌矿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

1 地质特征和矿床地质特征

1.1 地质背景

富乐铅锌矿床位于滇东北铅锌矿集区东南部,处于扬子准地台与华南褶皱带分界北侧。按张文佑等(1984)观点,这一界线为北东向开远-贵阳弥勒-师宗壳断裂[9]。南侧构造呈北东向,北侧富乐厂矿区呈北北东至南北向。

1.2 矿床地质特征

①赋矿地层与岩性:会泽铅锌矿床的主要赋矿围岩为下石炭统摆佐组(C1b)中的粗晶白云岩,而富乐厂铅锌矿主要赋矿围岩为下二叠茅口组(P1m)中段中的灰-灰白色粗晶白云岩中。

②矿体特征:会泽铅锌矿埋深变化较大,部分>2km,而富乐厂铅锌矿床埋深较浅(150~200m),两个矿山都是单矿体规模较小,HZT型矿体形态变化较大,而富乐厂延深大于延长。

③矿石特征:会泽铅锌矿浅部为氧化矿,而富乐厂铅锌矿氧化矿含量略少,会泽中部为氧化矿与原生矿共生的混合矿,下部为原生的硫化矿。会泽铅锌矿床矿石品味25%~35%,Zn/(Pb+Zn):0.9,含Ge、Cd、In、Ga等,富乐厂品味5%左右,Zn/(Pb+Zn):0.9,含Cd、In、Ga等,Ge含量较低。富乐厂矿床矿石矿物闪锌矿为主,其次为方铅矿、黄铁矿,脉石矿物主要有白云石和方解石。

④围岩蚀变:蚀变类型相似,热液蚀变发育类型主要有方解石化、(铁)白云石化、黄铁矿化、硅化、有机质化、重晶石化等,并形成了多种蚀变矿物及其组合。

可见,会泽和富乐厂铅锌矿床地质特征大同小异,严格受控于断层+岩性,主要差别是赋矿地层不一样,会泽铅锌矿床的埋深较富乐厂铅锌矿床深。此外会泽铅锌矿床的矿石品位整体较高,伴生元素Ge含量也较高,而富乐厂铅锌矿床中Cd含量较高。

2 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对比

会泽、富乐厂、与典型MVT铅锌矿床特征(Leach[10]等,2005)对比见表1,从表中可见,富乐厂铅锌矿床在成矿背景、矿床分布与矿体分布形式、围岩蚀变,成矿流体特征等方面与典型的MVT铅锌矿床有着明显的区别,而在矿石特征、矿物组合、围岩蚀变等方面又具有HZT铅锌矿床的特征。

3 结语

近年来,虽然会泽铅锌矿床研究程度不断深入,但是整个滇东北地区研究程度不高。由于滇东北地区的特殊性,典型的MVT成矿流体机制不能满足对滇东北地区的勘探开发研究的需求,而通过对典型矿床的对比分析和区域的综合对比,建立更符合区域地质事实的流体成矿模式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而以上工作的展开精确的成矿地质年代学数据是关联成矿地质事件的支撑和关键。

参考文献:

[1]韩润生,胡煜昭,王学琨,HOU Baohong,黄智龙,陈进,王峰,吴鹏,李波,王洪江,董英,雷丽.滇东北富锗银铅锌多金属矿集区矿床模型[J].地质学报,2012,86(2):280-294.

[2]柳贺昌,林文达.浪东北铅锌银矿床规律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184-196.

[3]柳贺昌.滇、川、黔铅锌成矿区的构造控矿[J].云南地质,1995,14(3):173-189.

[4]司荣军等.云南省富乐铅锌多金属矿床闪锌矿中分散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06,26(1):75-80.

[5]司荣军等.云南富乐分散元素铅锌多金属矿床成矿流体特征[J].矿物学报,(增刊)2009:248-249.

[6]司荣军等.云南省富乐铅锌矿床闪锌矿中微量元素地球化学特征[J].矿物岩石,2011,31(3):34-40.

[7]郭欣.滇东北地区铅锌矿床成矿作用与成矿规律[D].北京:中国地质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1.

[8]洪建磊.滇东北铅锌矿控矿构造特征及成矿预测[D].昆明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

物质文化的特征范文第5篇

【摘 要 题】体育研究

【关 键 词】体育/民族传统体育/内涵……

民族传统体育是从民族共同体文化中剥离与凸显出来的一种民族体育文化形式,是我国社会主义体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体育文化作为一种人类社会文化的补充与完善,除了具备一般文化的特征之外,还具有自己独特的内涵和民族文化特征。全面、系统、科学地认识民族传统体育,是振奋民族精神、加强民族团结、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促进社会进步与发展的重要保证。

1 民族传统体育的内涵及其特征

1.1 植根深厚的精神物质文化

在人类民族文化的原始积淀期,由于生存区域与生存环境、生产劳动与生活方式、文化积累与传播的不同,民族文化共同体中许多具有教育、娱乐、健身功能的社会活动凸显出来,共同构成民族传统体育的内容和方法体系[1]。它寓竞争、娱乐、广适、地域及艺术观赏性、趣味性为一体的综合运动形式,涵盖了“性命双修、心身并育”的生命整体优化理论,把人与环境视为不断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交流的统一体,并把人体功能的强化和优化看作是一个精神同物质紧密联系的统一体活动[2]。它既是自贯一身、稳定的精神物质文化,又在历史环境的变迁中不断改变其具体的结构式样,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差别。这种在相承相续中渐进发展的趋向,使得我们民族文化的形成在历史演进中开放出灿烂的花朵,孕育出丰硕的果实,突出地再现民族特色、民族心理和民族意识。

第一,劳动过程中的各种思想物化品为民族传统体育的产生、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这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内涵中最高层次的部分。生产劳动是人类区别于猿类的特征,又是文化创造的开始。当人类作为自然生态环境生命类开始文化创造活动的时候,即使是最粗糙的简单文化,也无不是从自然存在物直接加工开始的。而文化成果又是建立在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物质劳动过程中,其技术、社会和价值方式都作为相当复杂的文化体系而存在[3]。就是在这样一种社会发展的背景下,民族传统体育是一个民族在特定区域、特定的社会人群,伴随着一定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生产中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物质体育文化事象。它涵盖生产、狩猎、渔业、商业、交通、服饰、饮食等方面,贯穿于人类生产实践活动的全过程。

第二,民族传统体育作为人类社会一项特殊的文化活动方式,孤立的个体活动是不存在的。尽管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常常通过个人的行为方式来体现和进行,但永远脱离不开社会的联系而受制于社会,永远是物质文化的产物。同时,民族传统体育的发展,又离不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的制约和影响,并为一定社会关系所包围,这种社会关系不论是以物为对象,还是以人为对象,其参与活动的行为包含着社会以人为中心所形成的政治制度和政治组织;所形成的血缘、地缘、行业的组织关系;所形成的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表现出规定性、固定性、制约性的链接方式。从而使社会的人按照一定社会所提供的规定条件和可能,依据一定社会所特有的体育方式进行活动。

第三,反映在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当中的民族意识、文化心理、哲学思想、价值观念、宗教信仰、伦理道德规范、审美心理,是人类精神生活领域的文化,是民族体育文化的核心部分。它是围绕民族体育活动方式,通过抽象事物的艺术表现,来改造人的精神世界的物质内涵、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最终依托体育活动来改造人的主观世界。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作为验证人的物化世界能力的象征,最根本的是促进了民族心理素质的升华。民族心理素质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最为内在的心理特征,是一个民族成员强烈地感到自己属于“这个民族而不属于那个民族”的归属感。我国著名社会学家和民族学家费孝通认为(民族)共同心理素质是“同一民族的人感觉到大家是属于一个人们共同体的自己人的这种心理”,一个民族“总是要强调一些有别于其他民族的风俗习惯,生活方式的特点,赋予强烈的感情,把它升华为代表这个民族的标志”[3]。因此,民族心理素质是社会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条件综合作用于民族传统体育精神文化面貌的表现与结果,是民族传统体育生存、发展之灵魂。

1.2 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固有的特性

1.2.1 娱乐性 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是一种以闲暇消遣、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而又有一定模式的民俗文化活动。它是人类在具备起码的物质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为满足精神的需要而进行的文化创造[4]。从简单易行、随意性较强的项目,到技艺精巧,有严格规则的竞技;从因时因地,自由灵便的嬉耍,到配合岁时节令的大型文体生活广场,把体育融汇于宗教礼仪、生产劳动、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之中,载民族文化艺术形式,同民族舞蹈、音乐相联系,使民族传统体育的娱乐性体现得更加充分。

1.2.2 竞技性 竞技性是民族传统体育活动中竞争意识的体现。这项最能显示人们的强壮、机敏和征服的活动,早在原始社会就出现了体育竞技的萌芽[5]。竞赛活动是自黄帝以来为报答神灵赐福的宗教庆典的重要内容。先秦时期以技击为基本特征的武术已有一定的发展。以民族、以地域构成封建割据时代的国体政体,为生存,同恶劣的自然环境斗;为争夺地盘,兵事纷争;为扩充势力,就得练兵黩武;全民尚武成为弱小民族理所当然的习俗。这种在战争中孕育与创作,在生活中扩大与丰富,在体育活动中继承与发扬,在交往中维系与承传的习俗有着独特的技击、练武和宗教信仰特点,是古代体育竞技精神的突出表现。它产生于该民族,又流传于该民族,使参加者在相互较量的竞赛中,获得心理的愉悦,起到磨练意志、开启心智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