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建设规划方案

财务建设规划方案

财务建设规划方案

财务建设规划方案范文第1篇

关键词:投资评审制度 决策期 财政投资

中图分类号:F8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812(2017)11-0065-02

投资评审是财政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由财政部门组织实施,主要作用是对财政性资金投资项目的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专项核查和追踪问效。近年来,中央和地方政府每年用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的财政投资逐年增长,财政投资评审制度也逐渐完善,实现了从“事后”向“事中”的转变,但是,仍然存在投资评审环节滞后、评审内容局限等问题。在此背景下,研究投资评审制度在项目决策和审批阶段的运用,对于提升财政监督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一、我国投资评审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投资评审环节滞后,评审工作事后特征明显。目前投资评审一般是在项目立项以后、预算下达前,由财政部门向项目主管部门及财政投资评审机构下达委托评审文件,并确定评审内容,制定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对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投资项目进行评价与审查。这种评审模式下,存在的问题是评审机构介入的环节较为滞后,未能有效参与项目的前期评审,建设项目的总投资、基本规划、建设标准等在决策阶段已经确定,投资评审机构往往是事后被动评价,无法在预算环节对项目的投资决策产生实质性影响。

(二)投资评审内容局限,侧重于财务评审和合规性检查。根据财政部投资评审相关规定和各地方实践,目前实施的投资评审局限于财务投资评审,评价的内容局限于工程概算、预算、结算、决算的审核,项目建设程序合规性和管理制度执行情况审核,项目招标程序、招标方式、招标文件、合同等合规性审核,而缺乏对建设项目决策阶段的功能需求、建设标准、建设规模等进行评审,以至于无法对发展改革部门确定的项目是否符合地方发展要求、决策是否恰当、标准是否准确等方面进行评价。

(三)投资评审范围受限,工作开展缺乏计划性和主动性。投资评审工作的开展,主要采用财政委托评审方式,处于先委托后评审的被动局面,在这种模式下,评审工作难以有计划开展,容易造成投资项目集中送审,影响评审质量,评审时间和评审质量难以协调,同时有部分项目游离于投资评审范围外,制约了财政投资评审监督作用的实现。

二、发达国家及我国香港的投资评审管理经验

(一)美国经验:前期论证科学严谨、注重事前监管。美国国会负责财政投资项目决策阶段的评审,会计总署负责项目的事后评审。决策前期,政府各职能部门研究制定项目发展规划,编制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征求申请单位关于设计方案的意见,开展研讨、论证活动,最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和议会评审。项目一旦确定,其目的、功能、规模都已固化,后期变更较少。评审方法上,注重通过指标量化项目在经济、技术、环境等各方面的成本和收益,从而确定项目规划的科学性与最优化。前期决策中,注重公众参与评审,强调论证的公开性。

(二)德国经验:预算指标和预算效益指标同步上报。德国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阶段主要由联邦财政部和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同步审核,联邦财政部主要从财政资金角度对项目进行评价,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主要从技术角度对项目进行审查,同时代表国家组织管理项目建设。政府投资项目预算审核严谨细致,具有刚性,立项通过后,总预算和预算效益指标需同时上报财政部并纳入年度预算中。为确保决策正确性,政府投资项目实行三级监督机制,包括联邦交通、建筑和城市规划部内设监察处监督、审计监督、联邦议会监督。

(三)我国香港经验:构建等级划分制度,立项前由不同部门分别进行论证。香港地区政府投资项目在决策阶段实行工程等级划分制度,分为甲、乙、丙三个等级,各个等级由不同部门完成不同的论证工作,工程升级具备一定的刚性,必须经前一部门审批同意。流程包括5个步骤:项目申请者提交需求分析,说明发展该项目的必要性;工务部门拟定技术可行性分析;发展局批准技术可行性说明,项目被纳入丙级工程;政府决策局申请资源,经审查批准后,升为乙级工程;工务部门进行勘查设计、环境交通影响评估等前期工作;提请立法会工务小组委员会通过,并由立法会财务委员会批准后,升为甲级工程。在这种制度下,资源分配委员会(包括财政、工务等部门)在审批的同时,参与了前期技术、经济等论证工作,保证了项目前期工作的充分严谨,为后期的规范有序施工打下了扎实基础,有利于避免超预算、超标准、超规模等问题的发生。

三、投资评审制度在内部决策和外部审批阶段的运用

(一)建立内部投资评审制度,强化申报前决策评审。项目申报前由申请单位成立内部投资评审小组,对投资项目的建设标准、投资计划进行评审,目的在于确保工程质量和功能需求的前提下,控制造价管理。内部投资评审小组由规划、审计、财务、监察等部门人员组成,也可以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社会专业机构及专家参与评审工作。内部投资评审小组对申报项目的规划、立项进行调查、论证、评估和审定,为重大投资项目的决定当好参谋把好关,投资评审意见作为申报立项的附件资料。

(二)完善投资项目审批体制,建立跨部门投资评审小组。审批环节由各政府部门组建投资评审小组,参与立项决策评审,各政府部门按职责分工,发展改革部门从宏观经济、产业发展角度,财政部门从性质、功能、投资总额角度,建设部门从技术角度,审计部门从功能需求、建设标准角度进行全面分析论证,综合审核评议通过后下达立项文件。

具体见图1。

四、投资评审与决策期业务流程的融合

(一)项目构思与选择阶段。项目构思与选择阶段的实质是机会研究,研究的性|是项目设想与选择,即在若干个可能的投资机会中进行鉴别和筛选,确定最优方案。这个阶段基础数据估算精度一般在±30%,一般需要1―3个月。

投资评审在这个阶段可以介入,但不属于重点评审阶段,可以对项目的选择方法及经济效果进行初评。在对经济效果评价时,可采用静态或动态评价指标体系,静态评价指标主要适用于对方案的粗略评价,包括静态投资回收期、投资收益率方法;动态评价指标考虑了在方案经济寿命期限内投资、成本和收益随时间而发展变化的真实情况,能够体现真实可靠的经济技术评价,包括净现值(率)、内部收益率、动态回收期等方法。

(二)项目建议书阶段(概念性规划)。项目建议书是申请单位向国家提出要求建设某一项目的建议文件,是对工程项目建设的轮廓设想,项目建议书的主要作用是推荐一个拟建项目,论述其建设的必要性、建设条件的可行性和获利的可能性,建议书必须包括项目建设的宏观背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行业和地区规划、技术政策等),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依据(需求调查和发展),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项目的整体规划,实施所必需的总体信息、方针、说明。

这个阶段属于投资评审重点阶段,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不该建”的问题,重点对项目的必要性、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问题进行评审。必要性方面,从是否符合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产业政策、生产力布局等政策因素和项目最终效果因素上进行定性分析以及从规划、需求分析、费用效益分析上进行定量分析;建设规模和投资规模方面,可从规模经济角度和同类项目类比角度进行比较分析,可采用生产能力指数法、比例估算法和系数估算法等简单估算法进行投资匡算审核。

(三)可行性研究阶段(修建性详细规划)。可行性研究是在项目建议书被批准后,由建设单位征集规划设计方案并进行全面深入的技术经济论证,作多方案比较,得出最佳方案,包括初步可行性研究、详细可行性研究、评价与决策三个阶段。按照《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的规定,可行性研究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项目新建的理由与目标,市场分析与预测,资源条件评价,建议规模与产品方案,厂址选择,技术方案、设备方案与工程方案,环节影响评价,投资估算,融资方案,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社会评价,风险分析,研究结论与评价。

该阶段属于投资评审重点阶段,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建多大”的问题,重点对项目的建设规模和投资估算进行评审。对于建设规模,主要从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方面进行评审,内在因素包括项目本身的需求情况,项目具备的资源情况、建设条件、协作关系等;外在因素主要从规划、建设标准、资源约束、同类项目类比等方面进行评审。投资估算方面,重点从综合单价、工程量、总价三个维度对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设备购置费、工程建设其他费、基本预备费进行估算。

(四)初步设计阶段。初步设计阶段是在可研批准以后,由建设单位委托设计单位依据可行性研究报告中确定的建设标准、建设内容、投资额和设计基础资料,对项目建设内容进行具体设计,编制项目实施的技术方案。初步设计阶段对投资影响的比例达到70%,属于投资评审的重点环节,投资评审的目的是评价“该花多少钱建”的问题,重点对投资规模进行评审。其审核要点包括4个方面:(1)审核建设内容、建设规模与投资是否控制在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范围内。(2)审核设计方案是否符合设计任务书和批准方案所确定的使用性质、规模、设计原则和审批意见。(3)设计文件的深度是否达到要求,有无漏项,设计方案是否合理、材料设备档次、标准是否偏高,设计方案是否进行全面合理优化。(4)审查初步设计概算,工程内容和费用构成是否完整,工程量计算是否正确,单价是否合理,有无超出计划投资,原因何在,与同类建设项目投资水平进行比较。

决策期业务流程见上页图2。

五、结论

从内部决策阶段和外部审批阶段运用投资评审制度,拓宽了投资评审制度的应用范围,有助于从申报单位角度建立内部投资评审制度,强化了申报前的决策评审,同时建立跨部门投资评审小组,完善了投资项目审批体制。将投资评审与外部审批阶段业务流程相融合,明确了项目构思、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4个阶段具体的评审要点。

参考文献:

[1]黄志刚.我国财政投资评审现行职能定位探讨[J].地方财政研究,2011,(6):59-62.

[2]郭素芳.构建财政投资评审内部控制机制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5,(32):54-55.

财务建设规划方案范文第2篇

关键词:财务角度 城市建设 问题 解决对策

随着我国财政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的主要投资项目也开始转向了一些公益性项目,受到以往财政管理主要模式的重要影响,如今的城市建设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城市建设投资成本比较大、资源浪费以及建设中财务管理方面等各种问题,这也直接影响了城市建设能否顺利的完成。

一、城市建设中具体财务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城市建设过程缺乏科学合理的财务决策

如今的城市建设中,具体的财务管理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就是缺乏科学合理的决策。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建设中,主要的财务决策仍然采用的是主管进行决策或者是凭借多年的经验进行决策的主要方法,这就导致在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出现一些失误,具体的财务管理工作缺乏科学有效的管理体系。

(二)城市建设单位具体的财务管理没有落到实处

城市建设中存在财务管理的具体问题,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内部管理的关系非常混乱。在承包的城建单位中,单位部门之间具体的资金管理、使用等各个方面都比较混乱,具体的权利以及职责缺乏准确的定位,很容易会导致资金的流失,并且资金整体的利用效率比较低,无法保证所有资金具有的安全性。

(三)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比较低

任何的财务管理活动都会伴随着出现一定的财务风险,在实际的财务管理工作中,从事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人员自身具有财务风险意识比较差,这也是财务管理工作中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现在市场的竞争变得更加激烈,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大部分城建单位具体的信用等级都比较低,想要对城市建设的资金进行合理的调控,避免出现资金的严重流失,减少财务风险的出现,需要相关的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拥有较高的综合素质。

二、针对城市建设财务管理主要问题的有效应对措施

(一)完善城市建设中的财务决策机制

城市建设中具体的财务工作直接影响财务决策的整体水平,利用以往的工作经验完成决策工作很容易会导致最终的财务风险。因此,所有城市建设相关的单位部门,在项目工程最终确定以前,做好具体的决策工作,并利用科学的理论进行诊断。与此同时,提高城建单位内部所有工作人员具有的业务能力,避免由于主观因素导致最终的决策出现重大失误。结合具体的城市建设的项目,建立科学合理的财务管理制度。

(二)有效控制城市建设中存在的财务风险

城市建设项目中,为了能够减少建设资金成本,大多数情况下,在具体的招标管理工作中,都会利用一些低成本的策略,但是,在城市建设项目具体的实施过程中,需要制定有效的优化方案,对于城市建设项目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风险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控制,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在财务管理中,需要充分的考虑到多种材料价格可能会出现上涨引起的财务风险,材料具体的价格可以制定浮动单价合同的具体管理措施,分析城市建设项目工程中所有可能出现风险的具体影响因素,并制定有效的应对措施,提前安排资金的周转计划,减少城市建设中出现的各种财务风险。

(三)提高城市建设中财务管理相关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制定人才跟踪考察以及定期考察的相关制度,不断完善人才档案内容,并建立重点工作人员以及重点岗位的档案库,采用不同的考察形式不断健全档案内容,及时准确的了解城市建设中所有财务管理人员具体的分布情况以及工作信息,促进人才的交流沟通,提升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定期组织财务管理人员接受专业知识的培训,完善教育的内容,利用多种有效的形式完善人才结构,提高财务管理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

三、城市建设中融入新的管理理念有效的减少建设需要的成本资金

在城市建设中,经常会出现由于不合理的城市规划最终导致建设成本的不断增加,想要有效的减少建设成本的支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与探讨。第一,认真完成城市规划建设的详细规划,制定合理的城市总体规划内容。聘请一些具有丰富经验并拥有专业技术实力的专家对城市的整体规划提出有效的建议。充分利用现代先进的技术手段,并且整体的规划能够舒适美观,满足当代人们的审美需求。最终完成具有时代气息同时能够突出城市特色的规划方案。第二,坚持规划具有的连续性。城市进行建设与发展重要的前提就是拥有合理的城市规划框架,制定城市具体的规划内容相对比较简单,但是,最后执行具体的规划内容却更加困难,还存在部分建设单位为了个人的利益,经常改变规划的具体内容,这样的改变很容易会直接影响整体的城市规划效果,因此,具体的规划内容一旦完成,就要坚持执行。第三,适当开展地区合作的项目。

四、结束语

在新的社会形势下,城市建设的各个项目工程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想要完善财务管理的相关工作,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系,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城市建设的稳定运行。如今的城市建设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尤其是城市建设中具体的财务管理问题,财务管理将会直接影响整个城市建设的顺利进行,因此,需要制定有效的措施,避免出现财务管理的相关问题。

参考文献:

[1]蔡利辉.加强政府投资项目管理 推进基建财务管理工作上新台阶[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2(109)

财务建设规划方案范文第3篇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构建和谐社会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优化卫生资源配置,缩小城乡医疗卫生服务差距,以改善农村卫生服务条件,完善农村卫生机构服务功能和提高农村卫生服务能力为核心,以乡镇卫生院建设为重点,村卫生室建设为基础,建立健全县、乡、村三级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整体上为提高农民的健康水平提供保障条件。

二、建设原则

省级为主、地方配套;整合资源、填平补齐;完善功能、满足需求;统一标准、规范建设;统筹规划、分步实施。

三、建设目标

从**7年到2011年,利用五年时间,建设改造135所乡镇卫生院和830个村室,使其达到标准化,基本建立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和医疗救助制度相适应,设施较齐全,专业素质较高,运转有效,初步满足农民群众人人享有基本卫生保健服务需求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

四、建设内容

一是改善就医条件为目标,改扩建业务用房;二是以提高诊疗技术为目标,添置与更新设备。

五、建设标准

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乡镇卫生院建设基本标准》填平补齐,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6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每所平均20万元左右控制。

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添置更新,按照《安徽省村卫生室建设标准》建设。业务用房建设造价按每平方米500元控制,设备添置更新按平均每所6000元控制。

六、投资规模及经费来源

**7年至2011年总投资1.175亿元,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建设、设备购置与更新。按国家标准和《安徽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意见》,投资4000万元,改扩建设65900平方米,投资约3100万元,添置和更新135所乡镇卫生院诊疗设备;投资4150万元,改扩建村卫生室业务用房83000平方米;投资500万元,添置和更新830个村卫生室诊疗设备。总投资1.175亿元,其中争取中央、省财政支持1.015亿元左右,按《安徽省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实施方案》的要求,市、县级财政配套资金占总投资的20%,约需资金1600万元,市级财政对迎江、大观及宜秀区改造的农村医疗卫生机构适当给予补助,各县(市)区配套资金由本级财政解决。中央、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及各县(市)区配套资金主要用于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业务用房和设备购置与更新。年度分配计划依据市下达的年度改造计划和配套比例,由各县(市)区财政安排落实。

七、分年计划安排

分年度计划安排上考虑以下几个因素。一是优先安排中心乡镇卫生院;二是优先安排血吸虫病、结核病、艾滋病集中的乡村卫生机构;三是优先安排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建设的乡村卫生机构。

乡镇卫生院:**7年计划安排建设32所,**8年计划安排建设31所,**9年计划安排建设33所,2010年计划安排建设20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9所。

村卫生室:**7年计划安排建设83所,选择试点1-2个县,**8年至2010年每年计划安排建设207所,2011年计划安排建设126所。

八、项目建设与管理

(一)制定建设规划。根据全市农村卫生发展实际,研究制定符合市情的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规划制定的程序是:

乡镇卫生院:根据行政区划调整以后的乡镇数,按照1个乡镇有1所政府举办的卫生院,在已经调查摸底的基础上,按标准进行填平补齐建设,由市将**7-2011年建设规划规模和年度建设计划下达到各县(市)区。

村卫生室:按照1个建制村建设1所标准化的公益性村卫生室的总体考虑,乡镇政府所在地不再设卫生室(工作职能由乡镇卫生院承担),结合各县(市)区行政区划调整后的行政村数、人口数以及乡村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的实施情况,将**7-2011年计划建设控制数下达到各县(市)区,由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提出**7—2011年分年度建设计划,经市审核后,报省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审批。

(二)项目建设与管理模式。

项目坚持以县为主,实行“六统一”,即统一规划立项,统一计划下达,统一勘探设计,统一招标监理,统一资金管理,统一验收和预算审计。项目建设实行县(市)区卫生部门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工程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对村卫生室进行统一设计,提供几套适应不同区域、地形和地质条件需要的标准图纸,供各县村卫生室选择;在项目建设上,以县为单位进行集中打捆分包招标,引入合格有资质的施工队伍,以降低建设费用,保证施工质量。

(三)运行体制与管理模式。

实行乡镇卫生院与村卫生室一体化管理模式。政府投资的新建村卫生室所有权归政府举办的乡镇卫生院,由乡镇卫生院从有资质的乡村医生中招聘从业人员,村卫生室实行独立核算,自负盈亏,财政根据其所承担的公共服务适当予以补助,逐步建立乡、村卫生服务运行管理体制和日常运行经费保障机制。

九、保障措施

(一)建立协调机构。在市民生工程协调小组统一领导下,建立由市发展改革委、市卫生局、市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参加的联席会议制度,协调研究和解决问题,总结、交流工作经验,部署阶段性工作重点和任务,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

(二)明确职责分工。

县(市)区政府是项目实施的责任主体,负责本区域项目实施的组织领导、审定建设规划、以及配套资金、建设用地的落实和其他优惠政策等。县(市)区发展改革、卫生、财政部门负责项目实施日常工作,具体负责项目立项审批、编制上报建设规划和年度投资计划、勘探设计、招标管理、施工监理、项目督查、资金使用、统计报表上报、竣工验收、决算审计、档案管理等工作。县(市)区建设、国土、审计、监察等部门根据各自职能履行职责并予以配合。乡、村负责建设用地划拨的落实和施工环境的保证。

市发展改革委、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按照市政府要求和职能分工各负其责。

市发展改革委负责牵头组织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下达年度投资计划,并协调项目启动与建设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以及项目建成后的评估评价工作。

市卫生局负责牵头组织项目的实施和建设、统计表上报以及制度建设、项目建成后的运营管理和验收工作;会同市发展改革委制定乡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方案、编制建设规划以及下达年度投资计划。

市财政局负责安排落实市级财政资金和建设资金管理,督促县(市)区财政部门落实配套资金。

(三)制定优惠政策。

一是制定出台在建设用地、建设费用减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以保障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民生工程顺利推进;二是制定农村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管理和资金管理办法,以保障项目建设质量和资金安全。

(四)建立项目公示与督查制度。

财务建设规划方案范文第4篇

【关键词】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

财务档案管理是电视台财务工作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是推进电视台财务管理规范化建设的基础环节。应用现代数字技术,推进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提高财务管理规范化水平,降低视台运营成本,推进电视台各项事务顺利进行的关键步骤。

一、推行财务档案管理数字化的概念和意义

财务档案是记录和反映某一单位或企业经济运行情况的、专业的财务资料,具体包括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告和会计核算材料等。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是指利用数据库技术、数据压缩技术、高速扫描技术等技术手段,将纸质文件如凭证、单据、报表文件等传统介质的文件转化为数字文件,并归集成为具有有序结构的档案数字信息库,它将各种传统载体的财务档案资源转化为数字化的档案信息,以数字化的形式存储,并利用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以实现档案信息快捷利用和共享的目的。

推进财务档案数字化具有重要意义。一是为传统介质财务档案提供数字化备份,并可复制。二是降低了管理财务档案需投入的资源。传统财务档案由于经年累月的积累,占用大量存储空间,并需配备专门人员进行管理,耗用资源较多。三是提高使用率和工作效率。财务档案作为全面记录经济业务活动和资金运动的重要资料和综合反映,是检查财务行为是否遵守财经制度和纪律的重要凭据,也是进行经济分析研究的重要依据和参考资料。通过计算机程序和各类书记模型对过往数据变化进行分析,有利于发现过往财务活动中规律性变动,从而提高财务管理工作的针对性,有利于降低财务成本。此外,通过计算机对档案数据进行查询替代了查询海量纸质档案分析对比的工作方式,提升了工作效率。

二、推行财务档案电子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单位重视程度不足。通常来说,单位领导更重视财务工作各项开支活动和纸质档案的归集管理,对于财务档案电子化建设的作用和意义了解不够、理解不深,重视程度不够。

(二)财务档案电子化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依然缺乏。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财务工作中,电视台财务档案电子化正不断走向深入,软盘、光盘等各类电子介质将不断应用,但在现行财务档案管理法规和制度中,对这部分资料缺乏必要的规定和指导,不利于财务档案电子化建设的开展。

(三)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物资源配备不足。受主观充实程度不足的影响,目前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普遍存在着人财物投入不足的问题。一是财务档案数字化专业人才缺乏,现有财务人员对数字化知识掌握不够,专业技能缺乏,需要加强培训。二是推进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各类专业设备不足,需要购置。三是在电视台财务管理工作中,未列入工作规划中,数字化口号喊得多,实际工作投入有效时间少。

(四)财务档案利用率仍需提高。目前,电视台财务人员对于档案的管理更多停留于对过往档案某张凭证、某个时点数字的查询,而缺乏对一个时期内数字变化的规律性分析,不能从数据历史变化摸索规律,形成对未来财务活动的指导,这主要是财务人员主动性不足导致的,但传统档案查询困难也是利用率的客观因素之一。

三、关于做好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几点建议

第一,转变观念,充分认识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的重要意义。财务档案数字化是财务档案发展的必然方向,电视台管理部门应当高度重视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工作,要将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纳入财务管理工作业务评比范围,使工作人员明确责任,为推进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提供坚强保障。

第二,建立完善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规划和相关制度。要到财务档案数字建设先进单位进行学习,并聘请专业机构对本单位财务档案数字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评价分析,进行差距检查,依据自身存在问题建立科学、具有操作性和针对性的建设规划。“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制度是电视台财务档案工作的规则和保障。财务部门同时应加强财务数字档案的制度建设,以便为数字档案管理工作提供明确的规范,财务工作人员也应当严格按照数字档案管理工作规范化要求操作,提高财务数字档案的质量,确保数字化建设工作实现高起点。

财务建设规划方案范文第5篇

第一条为加强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统一规划与管理,提高电子政务工程的投资效益,保证电子政务工程的质量与保密安全,维护电子政务工程的正常运行,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各乡镇(区)和县直各单位投资额度达到政府采购标准5万元以上(含5万元)的电子政务工程的规划、立项、评审、政府采购、监理、验收及其相关管理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的电子政务工程,是指新建、改建、扩建的用于政务信息化(含教育、医疗卫生等国有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和向社会提供公共服务的以信息技术为主要手段的信息网络、信息资源、信息应用等工程,包括纵向网络、网站、内部局域网、数据库、各类应用平台及系统。

第三条县电子政务办是全县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和运行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县电子政务工程建设的统筹规划、方案审查、过程管理和竣工验收。

第四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应遵循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共建共享、保证适用的原则。

第二章项目申报与审批

第五条电子政务项目的申报和审批应遵循节约、共享、有效的原则。各建设单位应按要求于每年月底前向县电子政务办申报下一年度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计划,并提交建设项目的可行性分析报告、技术方案等相关资料。

第六条县电子政务办根据全县电子政务建设总体规划,对各单位申报的电子政务项目的可行性进行调研,凡使用县本级财政性资金建设的电子政务项目,县电子政务办择优排序后于每年月底前向县财政局申报,县财政局会同县电子政务办编制下年度电子政务建设资金细化预算,按照预算审批程序报批;凡使用中央、省、市财政性资金及自筹资金的电子政务项目,县电子政务办综合平衡后于每年12月底前编制下年度建设计划报县人民政府审批。

第七条纳入年度预算计划或经县人民政府审批同意的电子政务项目在进入政府采购前,建设方必须编制技术方案报县电子政务办评审。评审未通过的项目须重新完善方案后再进行评审。

第八条县电子政务办牵头组织相关专家对电子政务项目的技术方案进行评审,重点评审软件系统。专家评审的相关费用在拟建电子政务工程项目资金中按规定列支。

第九条县电子政务办根据全县电子政务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专家的评审意见,报县人民政府批准后,向建设单位下达项目技术方案审查意见。

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下的项目,应在15个工作日内完成技术方案评审,做出评审结论;投资额度在100万元以上(含100万元)的项目,评审期限可适当延长。

第十条电子政务建设方案经审查同意后,原则上不得变更;确需变更的,须书面报县电子政务办批准,使用县本级财政性资金的还须书面报县财政局,按项目申报规定程序审批后执行。变更额度在合同价款10%以上(含10%)的,应按程序重新申报技术方案,专家评审同意后,再组织政府采购。所有变更项目在项目竣工验收时须由项目验收组签字认可。

第十一条县人民政府每年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电子政务重点工程建设,专款专用。

第三章项目招标管理

第十二条电子政务工程承建、监理要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任何部门和单位不得以任何方式规避招标。与建设有关的设备、软件、材料,供应商应严格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执行。

第十三条承建电子政务工程的施工单位,须具有信息产业、保密、公安等主管部门认可的相应资质等级证书。计算机系统集成商或电信运营商在参加电子政务工程商务投标前,必须携带相关资质证书副本到县电子政务办、县国家保密局备案。凡不具备承建资格的,一律不得参与投标活动。

第十四条进入政府采购的项目招标文件须报县电子政务办审查,审查时间为5个工作日。招标文件审查包括承建单位资质要求审查、设备技术指标一致性审查、合同付款验收条款审查、信息系统集成资质审查等。

第四章项目监理

第十五条电子政务工程建设一律实行项目监理。从事电子政务工程监理活动的单位要具备信息系统工程监理的相关资质;工程监理项目负责人必须具有信息系统工程监理执业资格证书。

第十六条同一工程的建设和监理要由相互独立的机构分别承担,监理单位要先于建设单位介入,没有确立监理单位的工程,建设单位不得开始建设。监理费用应纳入工程预算,专款专用。

第五章项目验收

第十七条建设单位在初步对电子政务工程验收后,向县电子政务办提出正式验收申请。申请时应提交以下资料:批准建设文件、可行性研究报告、实施方案、竣工报告、监理报告、系统试运行和初步验收报告、用户受训报告、网络及软硬件测试报告、其他需要提交的资料。信息系统工程,由县电子政务办、县国家保密局共同组织验收。

第十八条县电子政务办在收到规定的全部资料后20个工作日内组织完成验收工作。对重大电子政务工程,还要组织具有相应资质的测评认证机构,依照国家或行业标准,对信息网络、应用系统、信息资源、网络安全保密等进行检测,出具检测报告。通过验收的电子政务工程方可投入正式运行。

第十九条电子政务项目验收合格后,建设方必须办理财政决算评审,县财政局根据评审结果拨付项目建设资金,县国库集中支付局办理项目建设资金支付手续。

第二十条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政府采购由县财政局依法监督。所有电子政务设备一经政府采购,财政部门和采购单位应及时进行固定资产登记。

第二十一条县电子政务办和县财政局要定期对正式投入使用一年以上的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进行用户回访检查,并组织专家评选优秀电子政务工程、优秀承建商。

对于违反本办法的项目建设方,不安排下一年度电子政务建设项目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