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第1篇

关键词:林业产业化;发展;研究

收稿日期:2011-06-30

作者简介:徐健(1983―),男,贵州大方人,助理工程师,主要从事林业技术与管理工作。

中图分类号:S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9944(2011)07-0138-02

1引言

林业产业化是指以林产品或林副产品作为主导产品,使产、加、运、销等环节一条龙式地衔接起来,形成贸、工、农专业化联合的经营方式。林业产业化是林业经营方式的根本变革,是对林业产业组织的重构,它是以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为基础,以综合效益发挥为核心,通过分区、分类生产,协同经营,所形成的结构合理、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有机构成的林业产业体系,体现了森林资源和生态环境产业的基础性、3大效益的协同性、林业产业经营的系统性及林业经营的社会性特征[1]。

2林业产业化的内涵

2.1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的基础

森林资源为林业产业化体系中各条产业链提供了加工或生产对象,是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保障。只有保证足够的林业资源,满足了现阶段林产品加工业的需求,再加上以林产品加工业的发展带动森林资源培植业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才能使林业产业形成规模和良性的可持续发展。

2.2各条产业链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

林业产业化体系中各条产业链狭义上讲包括各类林业企业、林区,其功能是能串联森林资源培育、加工、销售(市场)等各环节,形成一体化经营,广义上讲还应包括其他社会化服务体系,这一体系涉及到金融、工商、教育、科技、社会保障等众多机构和行业,其为林业产业化提供了资金、政策、技术、信息咨询等社会化服务。林业产业化产业链要有足够的长度,形成规模,且各条产业链之间有相当的关联度,才能建成结构合理、有机构成的多条产业链组成的复合产业体系,囊括第一产业到第三产业、低级层次生产到高级层次加工的产品生产[2]。

2.3实现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是林业产业化的目的

通过有效建立各产业链的构建,形成产业之间的密切联系和协作、有机构成的产业组织体系,使各产业间利益分配趋于合理,从而使各产业得到协调发展。通过林业产业化的系统性经营,使林区的多资源、多产业经营有机地联系起来,使林业一、二、三产业全面、协调发展,即以商品林的大发展促进林业产业的大发展,以林产工业的大发展带动资源培育业的大发展,以森林旅游业的大发展带动森林服务业的大发展,把林业产业建成为国民经济中有一定比较优势的重要产业。

3林业产业化的特征、作用

3.1林业产业化的特征

3.1.1依赖性高

林业产业化体系所建立起的各条产业链都离不开森林资源为其提供加工或生产对象。森林资源是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基础,它为林业产业化经营提供物质基础。同时林业产业化的发展也要建立在生态环境优化的基础之上,良好的生态环境才能为各产业的发展提供其相应废弃物的排放场所和自然净化场所,从而促进各产业的不断发展。

3.1.2周期性长

森林资源培育和农业种植、牧渔养殖等其他再生资源性产业相比具有生产周期长的自然属性,同样,林业企业和其他加工培育型企业相比,相应的建设周期也比较长。目前,社会经济发展的大趋势是市场周期性变化频率急剧加快,因此,相比其他农业产业,林业产业化建设受其影响极大。

3.1.3产业链长

林业产业化是实行森林资源培育、加工、销售的专业化生产,必须通过多条足够长的产业链将各环节密切地衔接起来,才能形成系统的经营体系。

3.1.4公益性大

林业产业化是以森林资源为经营对象,而森林资源所具有的生态、社会效益,与人类的生存和社会发展具有密切的关系,也就是说林业具有外部效益、长期效益,这些效益由全社会受益。林业是社会发展的绿色屏障,在生态平衡上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3]。

3.2林业产业化的作用

3.2.1增强了林业的稳定性和计划性

林业产业化通过合理配置资源,优化了林业的生产结构,发挥了产业系统各环节的协作功能,提高了资源的利用效率,解决了林业经营与市场化改革的矛盾,实现了规模效益。同时,又在一定程序上提高了林业生产资料、资金、技术和社会化服务的可靠程度,使林产品市场更加稳定。

3.2.2实现了生产过程的社会性结合

林业产业化作为一种新的经营方式,使其各个组成部分各环节均密切结合,推动更大合作,为林业的现代化建设和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3.2.3提供生态环境产品,发挥公益效益

林业产业化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通过加强各环节联系,使林业资源得到有效配置,降低了林业资源的浪费,保证了林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等3大效益的可持续发展。

4林业产业化发展的对策

4.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林业产业化把林业、林产加工和销售纳入经营范围,使林产品在加工、流通环节得到增值,提高了林业的经济效益。抛开经营主体不谈,当前推进林业产业化经营,部分地区仍然存在认识问题、领导问题和工作问题。因此大力宣传林业产业,提高各级领导的认识,改变广大林区干部群众的观念,把发展现代林业产业提到各级政府工作的议事日程,并作为各级林业主管部门的重点工作来抓;通过广泛的宣传发动,树立林业科学的发展观,让社会各界人士都充分认识到实现森林资源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实际价值,都来关心、支持和自觉地投身生态林业建设的伟大工程。林业的产业化是林业发展的必由之路。在全面推进生态建设的同时,要强化林业产业开发意识,高度重视林业产业的发展。要加大对林业产业开发工作的力度,把林业产业作为促进生产发展、生活富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根本措施来抓,坚持以市场为导向,以效益为核心,加快林业后续产业建设步伐,大力发展和培育好各地区林业特色产业,不断提升产业发展的规模和效益。

4.2加快制度创新,培育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

没有主体的市场仅仅是形式上的市场,科学的市场体系,必须有市场主体的参与。从生产角度看,市场主体包括林业产品和经营者两部分。林业产品是客观的市场主体,而经营者则是主观上的主体,主观影响着客观。因此,要培育效益林业的市场主体,应促进经营制度创新,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经营规模,使林场、林业企业、林农和购销组织成为林业产业化的市场主体。推进林业经济制度创新,是林业龙头企业成为效益林业的又一市场主体,龙头企业不仅能带动和促进林业小规模分散经营纳入产业化经营轨道,还能有效提高林农组织化程度和林业社会化水平。推进林农组织形式创新,积极扶持和发展林业合作经济组织,使林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发展林业产业化的有效载体。

4.3突出重点,确定林业产业化主导产业

主导产业是指在众多林业产业中起主导和带头作用的林业产业,在林业产业化体系模式中起着上连市场、下连基地的作用,串联产业化中间各环节,是林业产业化的载体,在实行林业产业化过程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是实施林业产业化经营的关键。各地区应从各自的实际出发,充分利用好当地的资源优势,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产品结构,积极发展特则产业和产品,选择市场容量大、商品率高、经济效益好的产业和产品作为开发重点,逐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产品档次,搞好产品升级,尽快形成区域性的主导产业和拳头产品,通过主导产业的优先发展来带动和促进林区其他产业和林业产业化各产业链的发展。各地要从实际出发,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当地资源优势来确定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的主导产业。应避免“少而全”的生产经营方式,各地区的主导产业不一定过多,过多的主导产业必然造成地区产业特征的不明确,影响到林业产业化中产业优势的形成。

选准选好主导产业,还要做到统一规划,立足优势,相对集中,合理布局,结合资源、市场、技术等潜在优势和发展前景分析,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的商品生产基地,进一步扩大经营规模,提高系列化、专业化经营水平,把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产业优势和经济优势,发挥主导产业应有的效益。

5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制度的不断改革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林业目前的生产方式、产业结构、资源配置及管理体制与市场经济的矛盾日益显露出来,林业产业面临着严峻的挑战。改革现有的林业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更多地是注重林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以适应生态建设和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新要求,是目前面临的主要任务,即推进林业产业化,是当前林业市场化改革和建立发达的现代林业产业体系的当务之急。

参考文献:

[1] 梁建平.林业产业化与新技术革命[J].广西林业科学,2003,29(1):37~38.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第2篇

陈林(1981-),广东河源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企业理论:

朱卫平(1957-),湖南益阳人,暨南大学产业经济研究院常务副院长、经济学博士、博士生导师、教授,研究方向为产业经济与企业理论,

摘要:产业转移是广东省推动“科学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文章对产业转移的发生机制进行了分析,并结合广东省特有的经济、社会环境归纳出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因。最后,对广东省产业转移策略施展以来所取得的成效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广东省;产业转移;理论释义:动因

中图分类号:F7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594(2010)01-0024-05 收稿日期:2009-03-20

产业转移是广东省委、省政府推动“科学发展”、“区域协调发展”、“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战略。广东省政府为此出台了《关于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与珠江三角洲联手推进产业转移的意见(试行)》相关政策和“联席会议”等工作制度,为联手推进产业转移进一步提供了政策和机制保障(黄华华,2007)。2005年以来,为推进产业转移,深圳、东莞、佛山、中山、珠海等市与山区及东西两翼已合作建设了20多个产业转移工业园。这些新兴的工业园区为珠三角地区实现“腾笼换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通过实践,广东省已初步探索出一条具有广东特色的产业转移之路。

一、产业转移的理论研究回顾

Lewis(1977)较早研究了产业转移机制问题,他认为发达国家在20世纪60年代由于人口自然增长率的下降,导致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劳动力成本上升,某些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于是发达国家将部分劳动密集型产业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在我国,顾朝林(2003)认为产业转移不仅仅是一个空间概念,是一个具有时间和空间维度的动态过程,是一个历时与共时兼容的经济现象,它既是对生产要素的空间移动的描述,也是对不同产业部门形成与演进历史的梳理。王文成(2004)等人认为这样理解并不全面,产业转移应该是一个资源流动过程,也是一个资源优化配置过程。卢根鑫(1994)认为产业转移是一种新质的经济运动过程。王先庆(1998)指出产业转移的实质和关键问题是资本转移,但产业转移的主轴是技术转移。李新春(2000)认为产业转移是指整个产业从一个经济地区向其他地区的转移,指出国内对香港的制造业大规模向大陆的投资设厂不能称之为产业转移。

二、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动因分析

产业转移的内在驱动力主要来源于产业自身发展的需要,但政府的主导和推动作用不容忽视。产业转移是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政府政策工具,因此在产业转移动因方面,可以大致分为两个。第一是企业出于生产经营的需要,追求利润最大化而主动转移,是经济发展的自发表现。第二是地方政府为统筹实施地区产业调整升级战略而主导的产业转移。

(一)企业层面的主动产业转移

首先是企业微观层面的转移动因。借鉴Smith(1977)的赢利空间界限理论,我们认为市场的推动力是企业层面产业转移的主要动力机制。当企业在珠三角这块市场中发展受到资源、环境等要素制约时,为了降低生产要素成本而促使企业以产业转移的方式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提高市场竞争力。

其次,承接地区的政策优惠拉引力是企业层面产业转移的重要影响因素。企业通过产业转移,不仅实现了当地资源的有效利用,而且得到了承接地政府的政策支持,利用政府的税收优惠、银行贷款等条件,来实现企业成长的需要。对企业来说,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是其首要目的,通过市场推动力和拉引力这两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加快了企业区域间转移的步伐。

(二)产业转移中政府政策的有力辅助

由于交通、地理、气候条件、历史文化背景不同以及经济发展的路径依赖,形成广东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这使广东省政府亟需促使珠三角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向粤北等后发地区转移,最终通过有效的产业转移实现广东产业结构升级、产业大发展。

随着经济的发展,广东发达地区面临资源的制约越来越明显。其一是土地成本上升问题,由于土地供给的无弹性使得企业在当地扩张受到限制;其二是能源瓶颈问题,能源的紧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其三是环境承载力制约,高经济增长伴随着高排放和高污染,使得环保成本大大增加。因此,通过本区域产业转移来延续劳动密集型产业的竞争优势是广东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一条有效路径选择。

三、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展现状

(一)广东产业转移的区域特征

广东省产业转移以省内转移为主,珠三角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产业转出带动产业转型,山区及东西两翼主要表现为以承接产业转入带动产业转型。

1,珠三角地区主要表现为以产业转出带动产业转型。

主要有三方面的原因促使珠三角地区形成以上特点:

一是自身具备极强的经济集聚和辐射能力。经30年的高速发展,目前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我国人口和经济最密集的地区之一,建成了极为完善的综合性工业体系。2006年该地区的第二产业总产值已经占到全国的8%以上,第三产业总产值占全国的12%左右,成为仅次于长三角的全国第二大产业集聚区,经济的扩散、集聚效应非常突出,经济外溢效应显著(如无特别注明,本文部分数据采用历年广东省及各市统计年鉴、科技统计年鉴、广东省地税局2008年的“产业转移转型和产业布局变化情况及对策”课题)。

二是客观上越来越明显受到土地、能源、环境承载力、劳动力四个难以为继的瓶颈性制约,部分企业自主性选择了转移。

珠三角地区的土地资源消耗快速。据国土部门测算,该地区GDP每增长1个百分点就要消耗土地5.08万亩,珠三角大部分城市都面临无地可用的局面。如深圳市,全市建设用地仅为913平方公里,按现有开发速度,再过10年左右将无建设用地。东莞市建设用地仅为986平方公里,目前全市实际可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不到40万亩,按照目前的消耗速度,只能保障6年左右的用地。在能源方面,目前珠三角地区普遍出现电力供应缺口,生产用电日趋紧张,如东莞地区工业企业经常出现“停二开五”,甚至“停三开四”的紧张状况。珠三角地区工业用水的成本价格也普遍高于广东省其他地区。珠三角地区经济发展也面临越来越大的环境承载压力,如东莞市,其实际管理人口已超过1000万人,各种公共资源已不堪重负,市内多条河流污染严重,全年阴霾天气超过1/3,环境承载力已严重透支,改善公共服务和保护环境压力十分沉重。此外,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劳工短缺问题日益严重,据东莞市劳动部门统计。全市企业缺工高达10万人,尤其是缺乏适应产业高级化所需的技术人才。

三是政府引导或主导产业转移。珠三角地区政

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针对本地区经济发展所处阶段和所遇的发展瓶颈。陆续出台了新的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决策,积极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发展模式,主动引导推动地区产业的转移。如广州、深圳等市均适时提出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产业发展目标,东莞、佛山等市都提出“退二进三”或“优二进三”的产业发展思路,这些城市在明确支持发展的产业方向时,也提出了对部分传统产业、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型企业进行有序转移或加以淘汰的意见。如佛山近期为全面升级陶瓷产业,就提出实施“扶持壮大一批、改造提升一批、转移淘汰一批”的计划,初步确定关闭与转移175家陶瓷企业。这些地方政府的产业发展政策在产业转移过程中都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

2,山区及东西两翼主要表现为以承接产业转入带动产业转型。

2006年,珠三角地区的人均GDP已达到全广东省平均水平的2.5倍以上,而东西两翼和山区的人均GDP则还不到全省平均水平一半,大约为珠江三角洲地区的20%左右,区域间的发展水平差距很大。从三次产业构成看,东西两翼和山区分别为22.8:41.3:35.9和31.1:36.9:43.9。东西两翼和山区第一产业比重都在20%以上,山区更超过了30%,显然,两翼和山区还处于工业化的初级阶段。从工业结构高度化来看,珠三角已成为全球加工制造业的基地之一,技术、资本密集型加工产业占相当比重,而东西两翼和山区则处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过程中。通过珠江三角洲产业向东西两翼和山区的梯度转移,是实现广东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二)广东产业转移的行业特征

向外转移行业主要集中于劳动密集型、高能耗高污染型和资源占有型产业,承接转移的行业主要集中于高新技术产业、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产业转移转出地区的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产业已经不合时宜,迫切需要将这类产业从珠三角转移出去,为高新技术产业腾出发展空间。同时东西两翼及山区的后发地区,如韶关、云浮、清远、肇庆等在经济发展上处于低一级的梯度上,但它们在土地、劳动力、环境等方面占有很大的优势,具备了承接发达地区容纳不下、要转移出去的产业的条件。主要有:生产技术落后,产品技术含量偏低的产业。这类企业技术开发投入不足,大部分新产品以仿制和外观重新设计为主,且大部分以装配为主,产品竞争力不强:劳动密集型行业,这类企业产品的附加值普遍较低,且属劳动力使用大户,占有大量的土地资源:资源密集型产业,广东工业化进入中期阶段后,以生产迂回程度增加为特征,高加工程度和高附加值产业成为工业化的主导力量,自然资源禀赋决定的比较优势对产业发展影响作用减弱,在资源逐步枯竭,环境成为约束条件时,资源密集型产业在广东的发展缺乏可持续性,制约广东省经济发展。其中亟需转入产业的主要行业特征论述如下。

1,新兴支柱产业、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当前,广东的新兴制造业总产值比重从高到低的三个行业是:电子及通信设备制造业(31.87%),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11.70%)和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5.05%)。这三个主要工业部门是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

但它们从数量上看只占了不到全部制造业部门的1/7。从产值上看,三个主要部门的产值却占了大约整个制造业产值的50%,这三个部门正是当前发展最为高速的主导产业。可以说,在广东工业产业转型中,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替代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在国际分工体系中工业结构具有一定优势。但是与其他发达地区相比,广东资本、技术密集产业具有大而不强的特征。

因此广东省必须继续加大在产业转移过程中转人这种新兴的、处于产业生命周期旺盛期产业的力度。

2,广东的装备工业比重偏低,装备制造业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工业化的要求,已经成为广东工业产业结构升级的重大制约。

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广东进入“结构调整,增创优势”的重要时期,以装备工业为主的重工业内在要求“制度补差”,装备工业的发展,是广东工业化进程协调持续推进的要求。

事实上由于广东工业结构中重化工业的“先天不足”,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据测算,目前广东装备工业占全省工业比重仅为20%左右,这使得广东必须大量进口中间产品和资本品,仅2001年就占全省进口总额的47.5%,工业需求结构的这种变化要求广东加快发展装备工业,实现产业结构升级。

产业转移是实现转入装备工业的重大契机,有利于广东省工业结构高度化、合理化,是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必由之路。

(三)广东产业转移的企业规模特征

实现异地转移的企业大多规模较小,大型企业更注重选择就地转型。在广东省已开展的产业转移中,除劳动及资源密集和资源加工型企业外。实现了异地转移经营的多属较小规模的企业。这是因为广东省规模以上企业主要分布在电力、石化、钢铁、自来水等劳动、资源密集型行业,而大型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在转移时所需的资金、时间、土地等资源相对较大,转移难度大、效率低。2006年全省固定资产最大的50家企业中,能源、原材料和重工业企业数量超过30家,销售额最大的50家企业中,上述行业企业数量超过1/3。广东工业50强平均每家营业收入仅相当于世界500强平均水平的5%左右。广东工业50强中仅有广东省广电集团一家的营业收入接近世界500强。从国内看,广东的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企业规模小的少,企业规模大的多,但总体经济效益还不强。

根据2004年《广东省工业产业竞争力研究报告》(胡军、朱卫平,2004),2001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综合经济效益指数达132,比1997年提高28个百分点。不同类型工业企业的效益存在较大差异。从不同规模的企业来看,大型企业的经济效益明显好于中小企业,2001年大型企业的综合经济效益指数是小型企业的2.2倍。这说明即使是劳动、资源密集型企业,如果它们达到一定的规模经济,它们的盈利、生存能力还是有一定保证。这样一来,衰退产业由规模经济带来的效益进一步阻碍企业转出珠三角的动力。

与此同时,广东民营中小企业的快速成长,在技术和企业经营上积累了一定的经验,有了向外部区域追求要素边际效益最大化的可能,通过产业转移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目前广东已有大量中小企业转移至东西两翼及山区。有的甚至建立了研发机构,并利用增量部分延伸产业链。因此,在广东省产业转移中。中小企业成为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的产业转移主力军。

(四)广东产业转移的方式特征

较大规模企业主要采用转移生产基地,留住公司总部和研发基地的转型形式。小规模企业多采用一体化转移方式。在广东省的产业转移中,大多数实施转移策略的企业采取了把公司总部、研发基地留在原地,仅转移生产基地的方式;而小型企业则往往采取总部和生产基地总体转移的方式。这可以说是

“总部经济”在广东的一种特色发展模式。因此,广东的总部经济发展过程呈现出大型企业的生产基地与总部基地在空间上逐渐分离的过程。即发达地区通过自身的优越战略资源(人才、信息、资本等)吸引、留住大型公司企业总部,而欠发达地区则利用自身的常规资源(劳动力、土地等其它生产要素)吸引生产基地的集聚。大型企业的总部纷纷向珠三角发达城市聚集,这些城市能为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条件和成长氛围。

面对发达地区市场优势,东西两翼及山区总部经济的发展将通过吸引中小企业总部。对富于生命力的中小企业进行有效企业孵化,从而实现后发地区发展总部经济战略有效途径。后发地区在优惠政策以及营商环境方面。是难以与发达地区大城市相提并论的,国际、国内大型企业是没有足够的激励进驻后发地区的。因此,后发地区发展总部经济就必须跳出与发达地区竞争大型企业这个思维定式,而应充分利用广州、深圳这些区域经济中心在发展总部经济过程中产生的巨大外溢效应,使后发地区自身的总部经济发展与广州、深圳的进行错位发展,吸引中小企业进驻后发地区,实现互补、互利的双赢态势。

四、成效初见的广东省产业转移

2005年广东省委、省政府作出推进珠三角地区产业向山区及东西两翼转移的重大战略决策以来,广东省推进产业转移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效。但是产业转移在广东省还处在起步阶段。随着经济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进一步落实,珠三角发达地区的产业向粤北、粤东、粤西转移的规模将进一步扩大。广东省各地政府要从各个方面做好转出和承接的准备,加快产业转移进程,优化区域产业结构。

(一)产业转移的经济发展效应

从广东省产业转移的发生区域看,主要为珠三角、东西两翼及山区两头并进形式。高新技术产业向处于经济高梯度的珠三角发达地区转移,是为了追求人才优势、科技优势、软环境优势和对外开放优势。其转移形式:一是在珠三角建立销售子公司、研发机构、融资公司等。而总部和主要生产基地还在港澳台或国外。二是将企业总部转移至珠三角,生产基地仍在国外或者省外,同时在两地建立销售网络。把处于价值链低端的产品生产向低梯度的东西两翼及山区地区转移,追求的是低成本优势和市场优势,形成省内地区的产业分工,加快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了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产业转移中,企业的选址与搬迁是一个相对漫长的过程,所需时间与企业规模、行业特征相关。因此,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会导致广东省在一定时间内减少短期GDP,对广东省的税收和财政收入均有一定的影响。但衰退产业的转出,造就了广东省产业转型、结构升级需求动力,并最终将高附加值的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留在广东。

(二)产业转移的社会效益

产业转移是实现区域均衡发展。加快广东省山区及东西两翼地区工业化进程的必然途径。通过产业转移拓展珠三角发展空间,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对广东省进一步推动经济社会全面转入科学发展轨道,开创和谐社会新局面的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产业转移能使经济快速、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加上支柱行业和高薪收入阶层的不断增多,直接促进居民的收入水平大幅上扬。使得广东省居民的生活水平将会有长足的进步,是广东省实现共同富裕,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

虽然产业转移使得部分上规模企业外迁,从而短期内影响广东省的经济总量,但是产业转移却能有效提速未来的经济增量,反而促使广东省按照科学发展观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创造出良好的社会经济效益。

产业转移的过程中,广东省积极解决高投入、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率带来的可持续发展难题。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和谐广东、效益广东的社会目标,社会和公民共同走向集约发展、内涵发展、创新驱动的新路。

(三)产业转移的生态效益

随着各地环境、自然资源状况恶化,随着我国政府的科学发展观逐渐加强,重视生态环境效益,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被逐步提上议事日程。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式中,总书记讲话中提及:“……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使人民在良好生态环境中生产生活,实现经济社会永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在企业内部生产层面来说,可持续发展方式是清洁生产,而到了区域经济层面,政府必须依靠产业转移才能实现区域的可持续发展。在产业经济学理论指导下,有效的产业转移必定可以使产业系统朝可持续方向发展,使国民经济增长方式得到质的转变,使原有高消耗、高污染的线性生产方式向可持续方式迈进。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第3篇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文化发展

中国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文化资源十分丰富,我们的祖先曾在这片土地上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为后人积累了丰富的文化财富。外国市场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兴致盎然,一些传统文化产业在国内没有得到很好的发展,却在国外备受关注。虽然目前情况有所缓和,人们对于国学教育的认识逐步加深,但是还需更多的时间与机遇,才能发生更多转变。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文化产业的组成部分,有其发展的必然性,因为人类群体的文化具有整体性,它不以某种单一的特质存续,而以整合多方面关联的形式存在,文化要素之间的互动关联是文化产业最基本的特征。人、社会与文化之间的互动使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并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互相依托、共生共存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存在需要一定的载体,特定的人类社会是其赖以生存的基础,脱离了特定的群体和由他们所组成的文化环境,非物质文化将不复存在。同样的,作为一个族群和社会所认同的文化,其核心是这个群体的综合价值观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和存在形态往往更能表达这种文化的思维方式。华夏祖先从制造第一件劳动工具开始,就在生产实践中不断地寻找、摸索并创造实用性强的劳动工具,在满足了造物基础的同时,又培养了独特审美的精神需求。由此发展出来的民间工艺美术,多就地取材、手工生产带有形式美感的作品。它们造型多样,色彩鲜明,质朴清新,具有独特的乡土气息和生活色彩,以实用性为依托,既是工具又是工艺作品。它们从民间来又服务于民众,融入了各个民族衣食住行、风土人情、礼仪禁忌的各个方面,具有丰富而深刻的哲学、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和人类文化学多学科的文化价值,体现了整个民族的文化意识、哲学观点、感情气质和心理素质,是中华民族文化艺术的瑰宝,也是非物质文化兴起与发展的土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象体征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一、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我国的民间工艺美术类型的非物质文化分布于全国各地,由于地理气候、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民族文化、审美尚好等方面的差异,形成了丰富的品类和多彩的风格,大多采用天然的材料和传统的手工加工模式,成品带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格,与民俗活动密切结合,与生活息息相关。如,以蛋画、印花画、扇面画、唐卡为代表的工艺绘画类;以剪纸、皮影戏、镂刻为代表的剪刻类;以印花、蜡染、浇花布为代表的民间装饰服饰印染类;以风筝、扇子、彩灯为代表的扎糊类以及刺绣类、雕塑类、编织类和陶瓷类共类民间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二、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以传统文化环境为基础,以宫廷机构、民间班社、民间自发传习的方式传承,与社会经济、传统思想、历史文化、民俗民风水融,是传统文化环境下历史对表演艺术的自然选择。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综合艺术,融合了歌曲、舞蹈、文学、装饰、制造等多个方面的艺术,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载体和现代文化产业的艺术宝藏。

三、其他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产业

除上述传统表演艺术、民间工艺美术方面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外,传统制造技艺、民俗节庆礼仪和民间口传文化三大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发展、传承和改造形式上也面临与前两类艺术几乎相同的问题。中国的非物质文化虽然丰富多样,但自西方文化进入中国市场以来,我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受到影响,其存在和发展的条件也几乎消失。很多以祈福、传统信仰、表演审美为基础的传统表演艺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当今的生活中逐渐被人们遗忘甚至抛弃,一些传统艺术形式逐渐丧失了文化生态环境,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一些有着数千年传统的中华文明所崇尚的伦理道德、艺术修养、民间风俗逐渐被淡化,这给我国的非物质文化产业带来了不小的冲击。总而言之,文化产业脱离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将会削弱社会群体的历史特性和文化多样性,使社会的文化环境和价值观念趋于大同而没有灵魂与根基。所以,文化产业与非物质文化具有共生的联系,保护、发展非物质文化对发展整个国家的文化产业具有特殊的意义。

参考文献:

[1]李昕.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发展重要的文化资本.广西民族研究,2008(3).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第4篇

摘 要 随着人均消费水平的增长,近两年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发展迅速。本文从我国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区域性特征详细分析了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的特点及现状,发现我国休闲体育产业涉及的领域非常广泛,北京、东北、内蒙古、新疆等地区对于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具有独特性和代表性。

关键词 休闲体育产业 区域经济 消费

“休闲体育”一词,虽然是一个比较现代化的表达,但它所代表的那种行为方式和生活方式却是来源已久。有人研究,休闲体育早在原始社会时期就已经产生,那时的人们在填饱肚子之余,创造出了一些祭祀、图腾之类的游戏来缓解焦虑,寻求精神上的愉悦和寄托,这也成为了休闲体育的雏形。进入农业社会以后,人们经常在农忙或是闲暇时间举行一些仪式庆典,在仪式庆典中会包括游戏、舞蹈等。到了十八世纪,休闲体育才开始真正兴起。工业革命的浪潮使人们进入了大工厂生产时代,在规定的劳动时间之余,“休闲”成为了一种流行。信息社会的到来使得人们参与休闲体育的机会增多,在紧张的生活节奏之外,人们更加渴求一种健康、放松的生活。而“休闲体育”就成为了人们的一项重要选择。

我国的休闲体育产业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区域性的特征。其中就包括了不同的民俗文化、不同的地理环境、不同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干预下的休闲体育产业布局所带来的独具特色的、具有开创性的产业类型。下面我们选取了北京、天津、内蒙古、东北地区、上海、江苏、浙江、青岛、新疆等十个具有代表性的城市来具体分析休闲体育产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

从政策支持方面分析我国休闲体育发展的区域特征。

一、奥运城市北京

北京市作为首都,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方面一直都做了很好的示范。在挖掘、传承、创新奥运城市。奥运文化、奥运遗产,打造与奥运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方面竭尽所能。其中鸟巢、水立方等奥运比赛场馆被打造成奥林匹克公园,与奥运相关的一些产品还被收录到奥林匹克博物馆,供国内外游客参观,每年都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另外,北京市还倡导围绕群众体育品牌,打造有特色、专业化休闲体育产业。借助体育博览会、文化创意博览会、北京国际体育产业展,利用会展经济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围绕龙潭湖体育产业园形成的集总部、研发、赛事组织、信息交流于一体的国际化高端体育产业集聚区,开发相对应的休闲体育产业。

二、江苏南京的绿色体育旅游

南京市也是一个非常具有文化底蕴的城市,近年来南京市在原有的偏向文化古迹休闲体育旅游产业上进行再开发、再创新。顺应节能减排、绿色生活等环保潮流,南京市在举办亚运会和青奥会的契机上打造了新的旅游品牌:绿色体育旅游,并创新体育旅游产品营销策略,利用数字媒体进行绿色体育旅游项目的广泛宣传。打造了生态体育旅游、农闲体育旅游、滨海休闲体育旅游等产业。

三、内蒙古独具特色的休闲体育项目

内蒙古地区是少数民族聚集区,在发展休闲体育产业方面,与内地和沿海城市相比,内蒙古地区具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首先,内蒙古可以结合少数民族运动会、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游牧文化,发展少数民族休闲体育产业。其次,还可以发挥鄂尔多斯国际那达慕大会的影响力,发展休闲体育产业。另外,围绕通辽赛马节、兴安马速度大赛、巴丹吉林沙漠汽车越野赛、鄂尔多斯汽车场地赛等发展特色休闲体育产业。

四、东北的冰雪、森林休闲体育产业

东北地区冰雪、森林资源比较丰富,在冰雪运动项目,以及森林旅游、探险等项目的开发也是极尽所能。成为了我国冰雪休闲体育产业最为发达的地区。同事,东北地区还积极借助内外重要赛事,发展与体育相关的休闲体育产业。其休闲体育产业的发展在国内也是名列前茅。

五、“魔都”上海的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由于其经济发展水平比较高,交通运输业也比较发达,因此也成为了国内乃至世界许多体育赛事的首选之地。因此,上海市休闲体育发展策略就是借助国际大都市优势,结合上海日、网球大师赛、斯诺克大师赛等国际顶级赛事举办相关休闲体育产业。同时,围绕国际大型体育博览会,发挥、壮大休闲体育产业。

上海的迪斯尼乐园也创造了国内第一。

六、旅游城市青岛

青岛市是08年奥运会帆船赛的比赛场地,同时也是海滨城市、旅游城市。在休闲体育产业的开发上青岛省利用第二节世界休闲体育大会的契机,大力推动休闲体育产业发展。同时,对奥运遗产也进行了开发利用,建立了奥运帆船赛博览会,对场地设施等进行再开发,借助青岛山海特色,以及莱西湖、姜山湿地等地理资源,发展休闲体育产业。

七、新疆特色

新疆省利用其独具特色的地理及民族风俗打造了休闲体育产业独特的名片。其休闲体育产业发展策略包括:1.发挥新疆那达慕草原节、岳普湖达瓦昆沙漠休闲旅游节、阿瓦提刀郎休闲文化旅游节、新源国际冰雪节、尉犁国际露营大会等资源优势,开展休闲体育产业运营。2.利用冰雪运动名片,发展冰雪休闲体育产业。3.借助环塔拉力赛、鄯善国际沙漠健身休闲大会、环赛里木湖公路自行车赛、环艾丁湖摩托车越野赛等赛事,发展赛事休闲体育产业。4.结合民族特色体育优势,发展马术、传统体育项目体验等休闲体育产业。

⒖嘉南祝

[1] 薛涛.休闲体育产业与假日体育消费探析[J].体育与科学.2006(6):7-10.

[2] 王先亮,杨磊,任海涛.我国休闲体育产业的特征及布局[J].体育学刊.2015(3).

产业发展特征范文第5篇

长吉图区域区位优势明显,形成了工业专业化程度较高、规模强大的综合性加工制造工业基地,是吉林省产业的主要聚集区。其中汽车、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另外,装备制造业、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旅游服务都有较强的比较优势。

1、1特色主导产业规模庞大

汽车产业是长吉图区域的第一大支柱产业,在全国具有较强的竞争力。

该区汽车产业产值一般超过该区工业产值的45%;农产品加工业是长吉图区域的第二大支柱产业。玉米淀粉、赖氨酸、发酵酒精等一些重点产品产量跻身全国前列。现拥有大成、德大、皓月等规模大、竞争力强的企业和企业集团。玉米深加工和畜禽加工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石化产业在全国占有重要位置。乙烯装置年生产能力已达到85万吨,跃居全国第三;冶金建材业具有较好的产业基础和资源优势。

2007年,该区铁合金产量62万吨,占吉林省的92%.水泥产量1200万吨,占吉林省的50%.吉铁、吉炭是国内铁合金、炭素制品生产能力最大,品种最多的国内龙头企业;装备制造业是长吉图区域内具有比较优势的特色产业。该区培育和形成了一批优势特色产品,铁路客车和城市轨道客车,在亚洲处于第一位。该区五大特色主导产业2007年的具体指标见表1.

1、2潜在优势特色产业正在形成

长吉图区域内光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和旅游服务等产业虽没有形成规模庞大的产业集聚,但它们具有巨大的潜在竞争优势。

长吉图区域光电子产业科研实力雄厚,产业发展势头良好。2000年以来,平均每年有30种光电子及信息技术产品投入市场,其中90%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部分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技术水平。

目前有400多种自主研发的电子产品投放市场。

长吉图区域生物产业具有资源基础和技术优势,初步形成了产业化发展格局。长春市拥有生物技术领域研发机构103个,国家及省部级重点医药实验室16个,生物药生产品种占全国的63%;生物制造、生物能源领域的产业规模居全国前列,长春大成集团已发展成为产量和技术水平均居世界第一位的氨基酸生产商。

旅游业是长吉图区域具有潜在优势的另一个特色产业。吉林市的冰雪雾凇、图们江独特的边境风光、引人入胜的民族风情和东部森林、湿地、火山地貌等典型的生态环境。这些都是长吉图区域发展旅游业具有的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1、3特色产业区域合作条件成熟

图们江区域合作日益加深。以珲春为中心,中俄、中朝相继启动“路、港、关、区”工程项目以及木材加工基地项目。这些措施为长吉图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境外业务提供了便利。长吉一体化加快推进和延龙图一体化发展启动使得长吉图特色产业区域合作条件更为成熟。

长吉一体化加快推进。龙嘉机场通航和长吉城际铁路建设,为长吉一体化打下交通基础;长吉两市的汽车、农产品加工、旅游等产业联系不断加强,长吉一体化加快发展时机已经成熟。长吉高速公路东与吉林至珲春高速公路相接已能够到达图们江经济开发区及俄、朝两国位于日本海的多个港口。

延龙图一体化发展启动。延龙图是环日本海经济圈西岸的重要枢纽城市,是东北地区、蒙古国通过图们江出海口与世界发生经济联系的便捷通道。延龙图东接珲春窗口,西临长吉腹地,南连通化、白山、丹东,北邻牡丹江、绥芬河等地区。延龙图的地缘优势和发展潜力能承担起窗口与腹地间纽带和传导的“职责”.

2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需要形成合理的产业结构、产业布局以及有效的产业分工。目前长吉图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2、1产业结构性失衡

从产业部门结构上看,轻重工业比重失衡严重。根据2007年数据计算得出轻重工业比例为1∶4,与全国平均比例4∶5相差近四倍。从目前该区产业发展的情况来看,汽车、农产品加工和石化三大产业是绝对的支柱产业,这样较为单一的产业发展格局,必然导致该区经济抵御风险能力下降,同时,也增加了产业结构调整的难度。

从产业规模结构上来看,中小企业发育薄弱。

根据2007年的资料,长吉图大中小型企业个数以及工业产值比例都接近3∶1∶1,而全国平均水平是大中小企业的企业数比大约为1∶12∶100,而工业产值比例却为1∶1∶1,可见,长吉图的工业规模结构是不平衡的,有竞争力的中小企业缺失。

2、2产业空间布局不平衡

该区的产业布局在地区尺度上主要集中在长吉两个地区,而图们江地区所占比重较小。从表2的数据可以看出,长春和吉林地区的发展水平与经济总量远远要高于图们江地区。

从城市之间的工业布局来看,各城市差别过大,工业布局过于集中于少数大城市,以长春市最强、最集中,其次为吉林市。而数量众多的小城市工业密度十分低下。

2、3产业链条短

长吉图产业发展存在着重工业以自我发展为主,与轻工业发展的关联度低而造成的产业链条短的问题。长吉图汽车产业的协作配套企业65%分布在省外,75%的配套产值在省外实现。大量零部件从长吉图等区域输入,增加了产品成本,也没有充分发挥整车生产对地方企业的带动作用,缺乏集群效应。

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关联度也很低。长吉图农业生产所需的化肥、农药、农业机械的40%要从省外调入,轻工业对该区农业产品加工利用率低,而农产品作为工业原料向区外输送的比例较高。

2、4产业分工不合理

从资源配置来看,长吉图产业结构趋同,企业以“大而全”和“小而全”的模式发展,长吉图各区企业间、地域间生产联系差,形成封闭性的同构化产业结构,重复布局。如长春、吉林都将汽车工业、石化工业、农产品加工业等作为其重点发展产业,而没有在资源利用、产品结构上形成各自特色。

从合作动力来看,长吉图产业合作存在体制。在现行体制条件下,长吉图区域内各地制定的都是自身的发展规划,三地缺乏协调,都在打造自己的完整产业链,很少进行跨地区的合作。跨地区主动寻求产业合作的市场机制和动力机制明显不足。

3长吉图区域合作特色产业发展的对策

3、1特色产业定位

长吉图区域重工业独大、中小企业发育滞后以及传统产业链短的局面,不利于经济抵御风险能力的提升,也不利于特色产业的发展,需要彻底扭转。

3、1、1大力发展轻工业、服务业和民营中小企业

轻工业、服务业和民营中小企业产品和服务具有投资少、见效快、投资灵活、差异性大的特点,有利于特色产业的发展。尤其是长吉图区域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生态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和生物制药业是该区发展特色产业的现实选择。

另外,图们江可充分利用丰富的森林资源、林下动植物资源及矿产资源,发展以白山为核心的医药产业,以延吉为核心的生态食品产业,以珲春为核心的边境贸易,建设生态食品、医药、冶金、非金属建材业基地。

3、1、2加快传统特色产业升级改造

长吉图区域的主导特色产业,如汽车、农产品加工、石化等产业存在产业链条短的问题。因此,延长传统主导特色产业的产业链条,有利于形成新兴特色产业和加强传统特色产业,进而促进本区经济社会发展。如加快汽车业的信息化改造和配套产业的组建;促进农产品加工精、深、专方向发展;石化向精细化发展等。

3、2调整产业布局

区域布局失衡和城际差距过大是长吉图区域经济发展的一大难题。因此,加强长春和吉林地区经济辐射的功能、推进图们江地区产业集聚是本区发展特色产业的必由之路。

3、2、1加强长吉经济区辐射功能

长吉经济区拥有中心城市的基础设施、信息、人才以及产业基础等优势,是吉林省工业的核心,对周边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因此,加强其周边县城、集镇的建设,进一步改善长吉地区至图们江地区的交通运输条件,可以强化长吉经济区对图们江地区的辐射功能,有利于长吉图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3、2、2推进图们江地区产业集聚图们江地区在矿藏资源、劳动力资源以及边贸区位等方面具备比较优势,而长吉经济区拥有相对充裕的资金、技术和人才以及产业等。因此,促进长吉经济区资金、技术和人才等要素和产业适度向图们江地区聚集,可迅速加快长吉图区域特色产业的发展。

3、3产业区域合作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可以实现产业的区域合作。然而,地方政府为维护自身利益而构建的行政壁垒,往往成为生产要素流动、产业迁移的障碍。因此,理顺长吉图区域合作利益联结机制,是促进该区特色产业合作发展的主要措施。

3、3、1建立产业区域合作利益共赢机制

通过建立突破行政区划限制的长吉图区域利益共赢机制,如转出产业利税补偿转出地区的利益共享机制。这将有利于鼓励长春、吉林等大城市向周边地区扩散不适合在本地发展的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