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现代诗歌欣赏

现代诗歌欣赏

现代诗歌欣赏

现代诗歌欣赏范文第1篇

一、教学目标

古诗教学单元教学的总要求是:理解诗歌的内容和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欣赏优美的诗句,熟读背诵。在此基础上,教学中应确定的具体目标是(1)理解诗歌的内容和思想感情。(2)初步进行诗歌欣赏能力的训练 。(3)培养反复吟诵诗歌的习惯,背诵诗歌 。其中,理解是基础,培养初步欣赏能力是目的,而反复吟诵是达成目的的有效手段。

二、欣赏过程

1、教学目的决定了思路。在欣赏中,首先立足于理解诗歌内容,具体是:

(1)、对诗歌的作者和与诗歌有关的背景作必要讲解,以有助于理解诗歌内容。由于古今语言表达的差异,历史变迁所形成的诗人与学生感情的距离,都造成了学生理解上的困难。因此,了解诗人其人以及写作诗歌时的社会时代生活背景,就能够缩减学生和诗人间的情感距离,填补诗中由于语言表达形式的限制而形成的许多空白,以帮助学生准确理解诗歌内容。在这个步骤中,可布置学生在课前自行搜集有关资料,在课堂上交流。既能够调动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又能够培养其自学的能力。

(2)、理解文字。诗歌教学中,词汇的积累虽不是主要任务,但一些有碍于疏通理解的文字还是要作精要讲解,以更好地理解诗歌内容。这些碍于疏通的文字的确定,应先让学生在自学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提出疑问,交由小组或集体讨论,教师相机点拨,以加深学生记忆,也促使学生自主学习,为理解诗歌内容扫清文字障碍。

(3)、抓住“诗眼”,理解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诗眼”,也就是诗歌当中集中流露和具体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句,是理解诗文的关键所在。如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一诗,诗的“诗眼”就是“呜呼!何时眼前突兀现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抓住这句作具体分析、理解,深入体会,就不难理解诗人推己及人、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了;《琵琶行》一诗,篇幅较长,诗眼就在“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这两句上,抓住这两句就可以提挈全篇,理解作者感情了。

总之,对诗歌的理解需要立足于“文本”,也就是诗歌的本身。但诗歌的特点是“言有尽而意无穷”,这有尽的“言”就是诗人写出来的诗歌,无穷的“意”则是诗人所表达的感情和诗的意蕴了。因其“意无穷”,所以在分析、理解诗歌时不要字字句句统一答案,译成现代汉语要留有余地,也就是为学生独立欣赏诗歌提供空间。

2、初步鉴赏能力的训练

(1)、指导欣赏优美精彩的诗句。所谓优美精彩的诗句,主要指诗歌中的名句或是富有表现力的妙句。这些句子最能引发读者情思,余味无穷,又往往在全篇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因此,在学习时,不能停留于理解诗句的意思,还要有更进一步的发掘。首先是重点分析优美诗句中富有表现力的字,也就是诗人在行文中的“炼”字,如“春风又绿江南岸”之“绿”、“国破山河在”之“破”,这些字,要分析其在表达上的准确性和含义上的巨大包容性。其次,就是分析诗句中的“妙语”,也就是诗歌中一些词语间的奇妙组合,如“风吹雨”(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花溅泪”、“鸟惊心”(杜甫《春望》),这些词语组合到一起,往往包含着丰富而深刻的意蕴,要启发学生深入体会。

(2)、欣赏艺术特色。欣赏应该遵循由局部到整体或整体到局部的认知规律。欣赏优美诗句是局部感知,欣赏艺术特色则是从整体表达上把握诗歌内容和思想感情。具体到每首诗中,主要从艺术手法和艺术构思入手,如《诗经》中所选诗歌的比兴手法和一咏三叹、重章迭句的表现形式;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层层推进、蓄势转笔的艺术构思;这都是整体把握诗歌的一把把钥匙,理解了这些艺术特色,可以使学生更好地感受诗歌的表达效果。

3、运用联想和想象,感受诗歌中的艺术形象,体会诗歌的意境。这对于初中学生来说,是欣赏能力训练的一种延伸。诗歌的意象和诗人的形象在最初的理解中,只是一些零散的印象,指导学生运用联想和想象,也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理解,把这些意象进行组合,创造出一些有条理的生活图景和画面来,把自我融入诗歌中去,从而把握诗人的自我形象,更好的体会诗人在诗歌中创造的意境,这是一种很好的欣赏能力培养方法。例如教授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时,就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想象力,把握诗人的形象,融入自我的情感,用自己的语言描摹一幅这首诗的画面,使学生充分感受其苍凉意境;教授李商隐的《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就可以让学生发挥想象,融入自己的生活体验用语言来刻画诗人月夜无眠,在月光的清晖中低吟、徘徊,怀人思远的情景和远方的爱人揽镜自怜的相思之苦,从而深刻感受作者在诗歌中营造的刻骨铭心的哀婉气氛。

三、欣赏方法

反复吟诵,激发兴趣,体会诗歌的艺术美 。古代诗歌具有节奏鲜明,韵律和谐,语句简练,琅琅上口等特点,这些特点,都需要让学生通过语言表现去体会。甚至诗中的思想内涵和艺术特色,都可让学生在诵读中去感悟。作为一种训练手段,吟诵应是贯穿教学过程始终的。

1、初读诗歌时,可选择与诗歌感情比较一致的民乐曲,做配乐诵读,以激发学生对诗歌学习的兴趣。

2、在理解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有节奏、按节拍地吟诵诗歌,体会诗歌的韵律美和诗中的特定氛围。这就需要在读法上加以指导,主要是在节奏、速度、轻重音等方面作具体示范性指导。当然,不必如古人那样各有曲调,只要慢慢读,适当延长某些字的读音,有一点抑扬顿挫的情味就可以了。

3、通过反复吟诵,引发学生的想象、联想、体验的感受,品味诗的意境。对于初学者来说,诵读是学习诗歌的必由之路,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手段。

现代诗歌欣赏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课程 选修课 瞄准高考

2009级高中是河北省新课改起始年级,即将接受2012年高考的检验,现总结我们的选课情况及选后反思、建议,请各位方家指正。

一、我校选修情况介绍

1.计划早,方案细。

几乎在必修一开课同时,学校教研处就开始安排各科选修设置,给全体老师预订了全部的选修教材、教参,供大家提前进入研讨备选状态。最终,在高一下学期制定了详细的选修方案,在网上公布给全体师生,举例如下:

2.广借鉴,通有无。

我们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等学科骨干,集体到北京参加神州智达新课标课程设置培训,远赴宁夏、郑州等先期进入新课改高考地区,与课改区老师面对面交流,沟通。听取建议。建立五校联盟(石家庄、邯郸、保定、张家口、唐山),邀请省教科所张瑾琳主任讲解省教科所对选课的指导意见。

3.瞄高考,重落实。

选修内容无非就是高考的几大考点。选课指导思想即为高考备考铺路。新课程改革中语文学科选课可以放开。语文内容本身博大精深,无穷无尽,但有了高考一张卷做指挥棒,方向清楚目标明确。高二选修课开放方案,选修课数量与高考选作题之间的关系怎样?现摘录五校联盟各校高二备考思路如下:

唐山一中:选修课与高考选做题关系密切,高三上学期复习基础知识,选修课瞄准高考。

张家口一中:高二讲完选修课,高三复习。

邯郸一中:高二讲完选修课,高三复习。

保定一中:某些没讲的诗歌散文高三复习时带讲,高三先复习现代文阅读。

4.过程艰辛,结果相同。

各个地区、学校,选课内容各不相同,五校联盟各校选课情况:

石家庄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新闻阅读与实践(选讲)、中国古代文化经典(专注于文言文阅读)、小说阅读专题、校本课程(26门任选一走班上课)。

邯郸一中:诸子百家、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着重讲散文)。

张家口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人物传记、杜甫诗歌、鲁迅(拓展)、外国小说欣赏、中国文化经典研读(选一个儒家代表、道家代表,其他学生自己选读)。

保定一中:中国古代诗歌散文、中国小说欣赏、名人传记、影视文学欣赏、校本课程。

唐山一中:语言文字与应用、古代诗文、现代诗文、文章写作与修改。

最终的等级评分结果,统统2分。

二、选课中的困难、困惑与解决方案

1.困难、困惑

选修内容过于杂乱,阅读量增大,教师备课任务量超重,有些观点难于自圆其说。

2.解决方案

将五个模块分为三类:

必选的:语言文字应用、文章写作与修改、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中国小说欣赏、中外传记作品选读

可选可不选的:外国小说欣赏、先秦诸子选读、新闻阅读与实践

建议不要选的:中国民俗文化、演讲与辩论、影视名作欣赏、中外戏剧名作欣赏、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外国诗歌散文欣赏

精选辅助资料与自编资料:辅导资料《核按钮》,配合学业水平测试必修一至五的复习订了《核按钮教材知识梳理》,自己编写的小知识点每日练,使得每天的教与学目标明确。

三、开发校本课程选修

我校开设21门校本课程选修,学生任意选课,真正走班上课。

现代诗歌欣赏范文第3篇

首先说内容理解。

第一,就整体欣赏读物而言,诗歌的意境、主旨、感情基调等,需要考生着眼全诗整体揣度。例如,1999年高考古代诗歌鉴赏的第2小题,要求考生从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与读物一样,写了四个景物且构成一个统一意境的选项。这典型地体现了从全局整体理解诗歌的要求。原读物主要借月、灯、鹭、鱼等四个景点描绘了一幅恬静美妙的图画。表达了杜甫对平静、安宁生活的向往之情。所给四个选项中有三项或只有两个景点,或只有三个景点,或表面虽有四个景点但又是局部有两个景点合作成一景,实则仍是三景。它们均不符合题目要求。如果没有对全诗全方位“扫瞄”“滤析”,考生是不能准确得到以上结论的。

第二,就局部层面的欣赏读物而言,某些关键词、句往往就是所在诗歌的“诗眼”,或是所在诗歌的语言障碍。分析这些词、句的含义,也要求考生拥有整体思考的意识、能力。例如,1999年试卷中有关艾青的一道现代诗歌鉴赏题中,D选项将结尾处“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这两句诗中的“我”解释成喻体“鸟”,而不是“诗人自己”。从整体上看,这两句是全诗(节选)的点题之句。此前,诗人以“鸟”作喻,从多个侧面间接抒发了对祖国的深情,而作结时,这两句诗恰恰是在向读者直抒胸臆,“我”已不再指喻体“鸟”,而是指“诗人自己”了。此例表明,高考诗歌鉴赏试题,即使是在理解细小的词、句内容方面设题,也对考生提出了整体思考要求。

其次说形式欣赏。

现代诗歌欣赏范文第4篇

关键词:知人论世;大学古典诗歌;欣赏

一、“知人论世”的具体应用

我们知道,每个人对每首诗的解读方式和解读的角度都不同。如果没有一种好的鉴赏诗歌的方式,那么就很难发现诗人想表达的真实情感。例如,大学课本中白居易的《长恨歌》,里面生动地描写了唐朝皇帝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悲惨爱情故事。许多人对《长恨歌》的主题有着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长恨歌》是用于揭露唐朝后期逐渐走向没落是由于唐朝皇帝的腐败,从而告诫后世的人们;但是有的人认为这个主题就是在写一场凄美的爱情故事,是诗人对唐玄宗和杨贵妃之间的爱情的一种颂扬;还有人说既有揭露又有颂扬,一方面对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以悲剧收尾而“恨”,另一方面也对唐玄宗后期的统治而“恨”,双重恨并存。为了更加准确地发现《长恨歌》的内在意蕴,我们可以在欣赏的过程中引入“知人论世”的方法。通过对白居易本人的思想感情和当时所处的环境进行分析,我们了解到白居易曾经有一段让人唏嘘不已的恋情。在白居易十几岁的时候与一名女子自由相恋,可是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压力下,白居易最终和自己不喜欢的人结婚了。这使得他的感情受到极大的创伤。《长恨歌》结尾那句“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深刻表明了诗人对昔日爱情的悼念和悲叹。这样我们就不难理解,白居易为什么会创作出如此“感天动地”的爱情作品。

二、进入意境,品味情理

诗歌是由诗人在某种环境和心情下创作的,任何的诗歌都有其自身的创作背景和创作意图,因此我们在欣赏作品时可以通过“知人论世”的方式深入到作者的意境当中,领略和品味其中的情理。例如,《声声慢・寻寻觅觅》这首诗歌描写了残秋的已凋落,黄昏时分冷冷清清的场景,好似所有的愁苦都聚在了心头,无处排遣。那么我们就可以利用“知人论世”这种方式,深入到诗人身处的环境中去体会诗人真切的情感。那个时候李清照其丈夫赵明诚因得疾病而去世了,李清照只身一人流亡到浙东一带,在承受丧夫之苦的同时还尝尽了避难奔走的苦痛,实为悲惨。了解了李清照当时所处的环境和心境后,仿佛自己就被带到那个颠沛流离的时代,面对生活的重重打击,心情是如此的低落和难受。从而能更加深入地体会李清照的苦闷和无奈,对她诗中的“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品味起来就更加独有一番风味了。

三、应用“知人论世”时要避免的误区

1.避免限制自己的思维空间

在欣赏大学古典诗歌中运用“知人论世”时,要避免自己的思维受到局限。也就是说,读者还没了解诗人的背景和思想感情之前,可能对诗歌的品味和理解是从创新的视角出发的,但是在读者深入了解了诗人当时所处的环境和背景之后,可能自己的思维就会被书本的解释和理解牵制着,没有了自己真切的想法和感受,这对诗歌的创新和发展是非常不利的。因此,在对诗人思想感情和身处背景理解的基础上,要敢于突破传统思想的束缚,勇于创新,这样才能更好地读懂诗歌,读懂诗人。

2.避免曲解诗歌的本意

有的人认为只要了解诗人当时所处的背景和思想感情就可以完全读懂诗歌,了解到诗人创作的本意,其实不然,虽然“知人论世”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诗歌,但这并不代表这种方式就能完全读懂诗人的内心感情。如果“知人论世”方式运用得不恰当,反而会曲解诗歌原本的蕴意,对诗歌的理解出现偏差。因此,读者在运用“知人论世”这种方法时,要坚持实事求是的态度,不能因为同情诗人或者是个人情感因素来胡乱评判作品,这只会使诗歌失去了原本的内在价值,不利于诗人情感的世代传颂。

总的来说,中国诗歌更加讲究意象和情绪,我们不能单单从诗歌的表层意思来理解。这就要求我们在欣赏中国古典诗歌时,要正确使用“知人论世”这种鉴诗方法,从诗人的思想感情和当时所处的背景出发,深入体会诗人的内在世界和情感宣泄,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对诗歌的解读。不过在使用“知人论世”时,要注意避免曲解本意和限制思维的误区,保证我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可以更好地发掘和创新,从而促进中国古典诗歌进入一个新的境界。

参考文献:

[1]安朝辉.大学古典诗歌欣赏“知人论世”思考[J].安康学院学报,2007(04):99-101,108.

现代诗歌欣赏范文第5篇

关键词:诗歌 情景 比兴

欧阳修在最早的诗话《六一诗话》中引梅尧臣语:“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如在言外。”古代论诗之人很早就将情与景提到诗歌创作的突出位置。王国维说:“文学中有二元质:曰景;曰情。”“情”与“景”,一直是古代诗歌理论探讨的重要问题。可以说,它们是中国古代抒情文学的两大支柱。古代诗歌往往兼及情与景,人们也将情与景作为写诗与评诗的重要题材和标准。

并且在诗歌创作和欣赏的过程中,“情”与“景”不是两个僵硬的概念,在“情”与“景”的相互激荡中,诗歌构思创作蓬勃而出,同时,也是在诗内与诗外的情景交融与召唤下,诗歌流淌出生动摇曳的绵延情致。

一.诗歌的构思创作阶段

在诗歌创作的构思阶段,情与景就是两个重要的因素。情是作者内心的感情,景是外在于人心的客体。在这里,情与景的关系显得十分密切,作者的内心与外在景物互动、交融,达到《庄子·人世间》中所谓“乘物以游心”的境界,即在神与物游、物与神游的境界,发挥直觉想象力,终而创作出作品来。刘勰《文心雕龙·神思》说:“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我才之多少,将与风云而并驱矣。”

情与景的关系在构思过程中,我们可以粗略地划分为两种情况:一个是由景到情。春花春草、秋雨秋风、长河大漠、劲松垂柳,不同的自然景观触动作者内心积蓄的情感,或欣喜,或惆怅,吟咏成诗;一个是由情到景。作者心中怀着某种情感,意气激荡,或上怀凄惨,无法诉说,四顾惟有浪涛滚滚,惟有惨花落日,于是借这些景色,将心中之情倾吐出来。

其中我们注意到,不管是由情及景还是由景及情,人内心的情感处于关键的地位“情”是主导,“景”应服从于“情”。“情”的表达需要借助于“景”的媒介,王夫之在《唐诗评选》评杜甫诗《喜达行在所》,谓该诗“悲喜亦于物显”。作者内心的“情”理应通过对客观现实的事物的描写而显露出来。诗歌中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情感的内涵决定着景物的艺术基调和审美特色。对于情与景在地位上的这种差异,谢臻在《四溟诗话》中说:“境乃诗之媒,情乃诗之胚,合而为诗。”古代诗歌理论中常以“主人”及“宾客”来比喻。清代李渔说:“词虽不出情景二字,然二字亦分主客。情为主,景是客。”(《窥词管见》)景物在诗歌中的生命完全是由情感赋予的,“景”的具体表现形态和呈现出来的风貌更是受到“情”的支配和影响。如同是春景,在唐代诗人杜甫笔下的面目却各有不同:“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春望》),是他心情悲伤的时候写出的;而 “黄四娘家花满蹊,千朵万朵压枝低。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江畔独步寻花》)中欢欣舒畅的画面则是他心情欢快的时候写下的。清人乔亿:“节序同,景物同,而时有盛衰,境有苦乐,人心故自不同,以不同接所同,斯亦不同,而诗文之用无穷焉。”(《剑溪说诗》)就表明了由于“情”在情景关系中的主导作用,使从古至今的诗歌创作能够在以相似的景物作为对象时能够创作出异彩纷呈的作品来。

古典诗歌中的这种情景关系,与西方人单纯讲“主观外射”或“移情”不同,我们在解释中国古代诗歌这种审美关系时,特别注重他们之间双向交流和沟通的属性。主体与外在自然审美关系的发生,包涵着互相交织的动态的两个发面。一方面是自然景物触动诱发人的主观感情的积极活动,令一方面是主体以自身的情感去把握自若景物,使“景”成为情感交流的特殊对象,并最终被“情”所役使。刘勰《文心雕龙·诠赋》中所称的“情以物兴”,“物以情观”便是这个意思。

这一关系,与我们所称的“比”“兴”有内在相同的地方。孔颖达在疏解郑众“兴者,托事于物”一语时说:“兴者起也,取譬引类,起发己心,诗文诸举草木鸟兽以见意者,皆兴辞也。”把“兴”在情与景的关系中来理解,就是先由客观之“景”激发了诗人的创作欲望和激情,引起他对现实生活中相类似的联想,进而激起创作主体内心的“情”,然后又在外在之“景”中加以表达。“比”是先有了一个内心的情意,然后才去寻找一个外在景物加以表现,是先有内心的情意,然后再找出一个外在之物作寄寓。“兴”是由物及心,“比”是由心及物,这个过程是与“情”和“景”间的互动是同构的,甚至可以说是对应。由景及情就是“兴”,是从客体到主体的过程;由情及景就是“比”,是从主体投射比附于客体的过程。在这里,物的内化与情的外化双向作用,合为一体,便构成了完整的审美感兴。刘勰在《文心雕龙·物色》中对审美感兴活动作了准确的表述:“献岁发春,悦豫之情畅;滔滔孟夏,郁陶之心凝;天高气清,阴沉之志远;霰雪无垠,矜肃之虑深。岁有其物,物有其容,情以物迁,辞以情发”,“诗人感物,联类不穷。流连万象之际,沉吟视听之区。写气图貌,既随物以宛转,属采附声,亦与心而徘徊”,“山沓水匝,树杂云合。目既往还,心亦吐纳。春日迟迟,秋风飒飒。情往以赠,兴来如答”。刘勰一方面充分展示了自然景物及其变化对人的情感的激发和影响,另一方面更创造性地强调了人作为审美主体所具备的将情感向自然景物转化的能动性。通过这样的“比”和“兴”,诗情便在主体与客体间互动激发起来。

而且在不断的创作的实践中,比与兴都内化为一种构想深思模式,一种习惯性的方式。比如,唐·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诗“洞房昨夜停红烛,待晓堂前拜舅姑。妆罢低眉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是借新婚生活“比”他对考试结果的不安;张籍的答诗《筹朱庆余》“越女新妆出镜心,自知明艳更沉吟。齐纨未足时人贵,一曲菱歌敌万金”以同样的方式作出回答。文人已经自觉利用物象喻内心,利用比兴含蓄表达。

二.诗歌的赏析审美阶段

情与景在创作完成之后的审美阶段,诗歌中的情景召唤着欣赏主体的审美经验,使诗内和诗外交流而产生流动的诗情。

这一过程中,读者成为主体,他们面对诗歌的文本进行多种意义的解读。

诗人在诗歌中要表现出的、诗歌能表现出的和读者读出来的三种内容事实上不是统一的。诗人所要表现出的在未诉诸语言之前,除了他本人之外,谁也不能体会。而诗人一旦将它们诉诸语言以诗的形式凝固下来,便减损了原初丰富的内容,语言未必能完全表达出来。而读者接受这些符号,在自己头脑中所再现出来的必定带有读者的主观成分。因为读者必须借助自己的想象,联想和类比,才能把凝固的语言符号还原为生动的画面。虽然西方阐释学者强调要从作品理推寻作者的原意,可是我们每个人都受到我们所生活的时代环境、社会文化的影响,于是每个欣赏者在对古典诗歌进行阐释时都会带有自己时代和个人的色彩,增加了解读者自己的背景和影响,产生出衍生义。“作者之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谭献《复堂词话》人民文学出版社1959年第一版第19页)

在存在衍生义的解读中,诗歌中的景和景所流露出来的情与读者曾见或联想到之景和心中之情这两方面之间也具有某种对应关系,我们可以用“比”和“兴”来表示。读者欣赏时,诗歌呈现的情与景激发起他们心中早已藏有的某种感情,召唤出他们曾经所见之景。如读到卢照邻《曲池荷》:“浮香绕曲岸,园影覆华池。”可以联想到所见的繁花景象,唤起心中对盛日宴游的怀念,也可联想到荷花虽盛然而将败,引起青春易逝的感叹。这种以欣赏主体为中心由外及内的过程可谓“兴”,读者已经目及某种景物,怀有某种情感,无法抒发,想到古代诗歌所写的情与景,已经将自己现在的情与景表达出来了,这种欣赏的借用是由欣赏主体出发向欣赏对象的过程,也是一种“比”。

这样的情景比兴具有更加复杂的内涵,阅读的过程就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使诗歌的情与景能够不断的得到新的解读和阐释,使诗歌诗情常读常新,生命绵延不绝。即使是有意的误读,如常州词派张惠言等以儒家诗教的观点看待诗歌创作,对诗歌的传承也是有一定作用的,更显示了阅读欣赏的多样性,使诗歌的情致更为多彩。

然而我们也必须注意到,在长期的传播和审美接受过程中,诗歌的情与景形成了某种较为固定的,带有文化传承性的内涵,对诗歌的创造者、批评者和欣赏者有巨大的影响力。在诗歌情景的流动中是较为稳固的部分,这种传承性是欣赏古代诗歌的重要的特点。欣赏中的情景比兴,也不是无限制随意的,正如德国接受美学专家Walfgong Iser所说:“读者的反应是一定要受到作品肌理、组织所左右,不能随便联想。”

参考文献:

[1][清]何文焕.历代诗话[M].北京:中华书局,1981.

[2]丁福保.历代诗话续编[M].北京:中华书局,1983.

[3]张少康.中国历代文论精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4]叶嘉莹.唐宋词十七讲[M].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0.

[5]刘晓枫.接受美学论文集[M].上海:三联书店,1989.

[6]陈文忠.中国古典诗歌接受史研究[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社,1998.

[7]王立.文人审美心态与中国文学十大主题[M].沈阳:辽海出版社,2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