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

财务预算范文第1篇

关键词:预算编制;规划;细化;监管和审计

一、高校财务预算编织的主要原则

高校作为国家科学研究和高级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其财务预算编制应根据自身事业发展可能筹集到的收入情况,合理统筹支出项目,并遵循以下主要原则:

(—)量入为出,收支平衡原则

尽管高校收入的来源渠道比过去增加了,而且收入的绝对数也在不断地增加,但是在高校发展的道路上,需要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职工待遇等花钱的项目实在太多了,因此,只能量力而行,不得搞赤字预算。否则,会影响高校后续发展,容易陷入财务危机中。

(二)保证重点,统筹兼顾,勤俭节约原则

由于收入的有限性,不可能一下子解决所有的支出项目,高校只能根据自身的事业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分轻、重、缓、急保证重点发展项目,同时兼顾一般项目,促进高校健康、稳定地发展。此外,在资金的具体安排上,对每一个支出项目都要精打细算,科学论证,从多种方案中做出最优决策。如大批量的采购、大面积的维修改造和基建项目,推行招投标法、政府采购等,要做到公开、公平竞争,以节省开支和杜绝腐败。

(三)成本——效益原则对某些项目。如大型维修、更新改造、对外投资、基建等项目,事前要进行科学、充分的论证,尽可能制定出几种可行性实施方案,从中选出低成本、高效益的方案。切忌一哄而上。不讲求成本效益而盲目上项目。

(四)短期利益与长远利益相结合原则

在预算资金的具体安排上,一方面不要一味追求节约、少花钱而忽视项目质量和长远利益,因为这样可能会导致预算项目不能较好地发挥作用,或建成后需要不断地维修,甚至较快过时淘汰,反而花更多钱,造成资金的浪费;另一方面也不要一味追求高标准、高质量而不考虑其使用功能。从而导致花不必要的钱造成资金浪费。此外,既要考虑教职工眼前的福利待遇提高,也要考虑高校长远发展所必需的资金投入,把调动教职工教学,研的积极性与增强高校发展的后劲、改善办学条件、提高学校的竞争力等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成为推动高校不断向前发展的合力。

(五)收入预算稳健原则

由于预算编制时间在预算执行年度之前,因此,预算年度的财政拨款、学生招生计划等影响收入的许多因素都不确定,这就使得收入预算难以准确预计。由于支出预算是根据收入预算的多少来确定的,因此,对收入的预算必须持稳健原则。在编制收入预算时,应根据收入来源的各个可能渠道。对每一收入项目充分考虑其取得的可能性及影响因素,综合分析,仔细测算,科学预测,既不要打“埋伏”隐藏收入,也不要盲目高估收入。

(六)适度负债原则

随着高校教职工和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高校现有的基础设施和实验仪器设备等难以满足高校迅速发展的要求,急需大笔的资金投八。尽管财政增加了拨款,向学生收取的学费及住宿费收入也增加了,但高校人员经费及公用经费的支出同时也大大增加了,资金缺口仍然很大,这必然会导致高校向银行等金融机构贷款或借款筹资。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借款或贷款终归是要偿还并要支付利息的;如果形成不良贷款,不仅学校受损失,也会影口自学校的进一步筹资。因此,高校举债发展必须适度,必须对每一个融资项目进行充分的可行性研究,既要考虑项目的效益是否显著,也要考虑学校的偿债能力,否则将会给高校后续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二、高校财务预算编织的具体实施

高校财务预算编制是一项政策性较强、要求高、难度较大,涉及到各方面利益的复杂而具体的工作,必须综合考虑、认真筹划。

(一)提早做好预算编制的规划,充分做好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

预算编制的前期工作主要包括预算编制的规划,即编制人员的确定、编制全过程各阶段的划分、编制工作内容及时间安排、编制程序和预算调查表的设计等。编制人员的确定事关编制质量,一般应由业务水平高、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会计主管人员具体负责,并配备一定的助手。预算编制的过程一般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预算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制定预算编制的详细规划,搜集预算编制有关的基础资料,并向学校各职能部门发放预算调查表,指导各部门对预算调查表认真填列且按时收回。该阶段预计需两周时间。第二阶段:预算资料审核、整理、汇总,提出初步预算草案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为:对收集的有关预算的资料进行认真的审查、核实,必要时作实地调查研究,对预算的各个具体项目认真测算,然后整理、归纳和汇总。提出初步财务预算草景,交学校财务部门领导初审,经修改、补充、完善后提出正式的财务预算草案,送交学校有关领导审阅。本阶段预计两周时间。第三阶段:审定财务预算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为:根据学校领导对预算编制草案的意见进行修改、补充和完善,形成正式的财务预算方案。本阶段预计两周时间。综上,预算编制的全过程约需六周时间,一个半月左右。为了保证预算编制有较充足的时间,并能够在年度开始时执行预算。一般情况下,预算编制开始时间至少应在预算年度前一年十一月初。(二)预算编制尽可能细化到各个部门、基层单位和具体项目,以提高预算的准确性,便于预算管理

预算编制细化是预算管理的基础,是预算编制最基本的要求。

1要搞好预算项目的设计

预算项目的设计应尽量与会计科目相对应,这样便于会计核算和预算的监督管理。预算项目的各级次要层次分明,结构要合理,使预算方案构成一套完整的体系。该体系主要内容包括三部分:财务预算汇总表、部门预算明细表和重要项目预算明细表。

财务预算汇总表由两大部分组成: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其中,收入预算按收入来源渠道细分为具体的收入项目。支出预算分三级:第一级项目为人员经费、公用经费等。第二级项目为第一级项目下的支出项目,如人员经费项目细分为基本工资、补助工资、其他工资、职工福利费、社会保障费和助学金。公用经费项目细分为公务费、业务费、设备购置费、修缮费、业务招待费和其他费用。第三级项目为第二级项目下细分更具体的项目。部门预算明细表是按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列示的、反映该部门或基层单位预算年度收入及支出的所有具体预算项目。重要项目预算明细表是对财务预算汇总表中需要的、需进一步详细分解的预算项目的细化,例如:办公用电话费、水电费、维修费、交通费、办公费等需列示各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的具体预算额。

2预算资金要尽可能落实到具体的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及具体项目上

争取做到各具体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的每个支出项目都能在预算中反映,每一笔支出都有根有据。在此基础上形成部门预算明细表和重要项目预算明细表。

3要强化项目的论证工作,最大限度地减少项目安排上的盲目性

这就需要对经常性的支出项目建立起有关的资料库,如教职工基本情况资料库、学生基本情况资料库、主要耗材或办公用品需要量及价格信息库等;对专项基建项目、维修改扩建项目等。尽早做好可行性研究,建好项目库,供预算编制时作为是否纳入年度预算的参考。

(三)运用科学的预算方法和电子计算机工具。认真测算各个预算项目的预算金额,提高预算编制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及时性

财务预算总体上分为两个部分: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由于各部分预算各有其特点。故应采用不同的预算编制方法。

1收入预算编制方法

高校收入主要包括财政拨款收入、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等。财政拨款收入一般会稳定增长,可以上一年度的财政拨款数为基数,结合增招的学生人数进行合理预计;学生学费及住宿费收入可以采用“标准收入预算法”测算,即根据各年级、各专业学生人数与相应的收入标准测定其预算收入;经营收入和其他收入不易准确测定,可根据每一个收入项目的特点,分析其取得收入的可能性及影响收入的各种因素,按照稳健原则逐项仔细测算其预算数。

2支出预算编制方法尽量采用“零基预算法”

即对每个支出项目取消传统的基数加增长的编制方法,一切以“零”为起点,按照预算年度所有因素和事项的必要性及轻重缓急程度,认真仔细分析。权衡得失,择优选择,重新测定出每一具体项目的预算金额。对于人员经费预算,按照标准定额逐人核定。对于公用经费预算,按有关标准和定额,对每一职能部门或基层单位下的具体项目逐项测算。对其中办公费、差旅费、邮电费等行政综合费用,可实行“定额管理”,根据部门人员定编数及业务特点核定其部门预算数额。对水电费,逐步推行一户一表计量管理,核定其预算数额,推行预算“定额管理“,可控制支出的惯性膨胀。对于一些大宗项目,如设备采购、材料采购、基本建设、维修改造等项目,需进行广泛的市场调查和周密测算,必要时还需请有关专家参与论证,以提高预算的精确性。

财务预算编制是一年一次的必做工作,各年的财务预算编制,其内容、方法等变化不大,如采用手工编制费时费力,而采用计算机工具,以后年度编制财务预算可在上年度的基础上修改、补充,既省时又省力,还能大大地提高工作效率,提高预算编制的质量。

三、加强对预算的监管和审计,确保预算理管的正确执行

财务预算范文第2篇

【关键词】新预算法;高校;财务预算管理

一、新预算法的新要求

2014年8月,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的第十二届会议中的第十次会议上,有“经济宪法”之称的预算法修正案正式通过投票表决,这部预算法修正案也被称作为“新预算法案”或“新预算法”,于2015年开始正式得以实施应用。这部法案的修订对高校财务预算提出了新的要求,突出了预算的完整性,强化了预算约束,加强了追踪问效,实施绩效与预算挂钩,加快推进预算公开,健全透明预算制度。与此同时,高校管理中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具体开展也受到新预算法的影响与推动。

二、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面对的挑战

(一)认识程度不够

在高校的财务工作中,计划财务处是比较重要的一个财务部门,是从整体上来对高校的财务工作进行相应的管控。计划财务处不仅要编制与规划高校的财务预算报表与结算报表,还要帮助高校筹集资金,保证资金得以安全、合理的应用。与此同时,计划财务处还要负责高校内部的各项收费工作及助学贷款等项目的办理与监管。在高校计划财务处的所有工作中,财务预算管理是核心环节,但是很多高校的管理者及财务工作者没有认识到这一点,单纯注重财务工作中的预算批复情况及预算数额,而不注重资金具体的流向与使用情况。此外,一些高校的财务人员在制定和执行预算的过程中存在严重缺失,导致高校预算与部门预算之间出现较大偏差。高校目前的财务预算管理工作,主要依靠财务部门独立完成,财务部门的工作人员需要独立完成预算的相关编制、预算过程中的执行与控制、最终的预算评价分析等,这一系列过程都没有高校的其他职能部门参与进来。这样就会造成高校的财务预算管理没有实现公开、透明的开展,也缺少其他部门的监督。实际上,高校内部的预算执行者,就是高校的各个部门及教职员工,但是他们却根本不会参与到预算的管理过程中,导致预算的后续执行出现问题。同时,财务部门与其他职能部门缺乏沟通,导致预算编制过程中无法实现细化。

(二)管理落后、缺乏评价与考核

很多高校不重视预算编制,在其过程中没有将绩效评估工作纳入考量之中。这就导致很多高校的预算管理存在严重弊端,没有明确的报告制度,使高校的预算工作单纯停留在编制环节与后续的执行环节,没有向绩效考核及激励方向进行合理转变。如此一来,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预测、控制、考核、评价等功能都无法得到合理的应用。很多高校单纯进行资金投入,而不对资金进行相应的管理,缺少控制性,超支没有惩罚,节约没有奖励,造成各部门争夺资金,加剧了资金短缺的矛盾,影响了资金使用效益。给高校预算绩效带来了不便。绩效评价的滞后也不利于落实归属各部门相关人员的经济责任,不利于调动高校全体人员参与预算管理的积极性。

(三)预算编制存在偏差

当前,很多高校的预算编制流程都大致相同,即不同的部门将明年所需的财政支出进行上报,财务处在整理与初审之后将其上报给高校内部党委会,再由党委会进行最终审批。预算编制方法用的比较多的却是增量预算法,也就是说,财务部门会在上一年预算数目之上进行微调,没有考虑整体的预算基数是否合理,从而造成哪个部门上一年支出较多,下一年的预算就多,造成预算编制出现严重不合理。这样的财务预算,只是简单将新的预算与历年预算进行结合,导致财务预算工作与高校各部门发展出现严重脱节,也会造成预算在执行过程中缺乏指导性与控制性。一般来说,高校的财务预算编制要从8月开始,但很多学校会拖到年底才进行,这样就会造成高校财务预算的编制缺少足够的时间,无法保证高校财务预算工作的准确性与合理性。很多高校的财务预算,一般4到5月份才会正式下达,有的甚至要拖到6月份以后,致使年初财务管理缺乏依据,处于没有财政预算指导的状态下,导致预算管理中的资金分配无法落实到实处,甚至造成当年的财务预算无法在当年完成。

三、新预算法对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影响

(一)有助于促进高校对加强全面预算管理的重要性的认识

高校的管理者应当认识到,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不仅与高校的财务部门有关,更与高校的资源优化配置有紧密联系,管理者应当将财务预算管理这项工作的重要性进行提升。高校的管理者可以成立预算编制工作委员会,管理者可以作为主管领导,可以让财务部门作为工作中心,同时让审计部门、资产管理部门、后勤部门、人事部门、教务部门等参与到委员会的工作中,共同参与高校的预算编制与管理工作。与此同时,预算编制工作委员会在具体工作中,应当以“由上至下、上下结合”为主要的工作原则。

(二)有助于促进高校预算管理和会计核算的精细化

新预算法案有明确规定,高校在预算工作中要做到细化,无论是预算草案的编制、相应的预算调整,还是最终的决算,都需要将其细化至功能类,做到一以贯之。财务工作者也应认识到,预算的细化工作是一项基础程度较强的工作,只有保证预算的细化程度,才能使预算工作变得更加具有约束力与严肃性,预算工作的意义才能真正得以体现。与此同时,新预算法案还要求各高校进行中期预算与长期预算的编制,使高校的年度预算具有强烈的目的性、系统性。这样,高校的预算管理工作才会具有连续性。

(三)有助于建立和完善预算绩效评价体系

在新预算法案中,要求高校在财务工作中进行预算绩效评价,对具体资金的使用情况及使用方向进行评价,这样,高校管理者与财务人员就会具有成本意识,也能认识到效益的重要性。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就应当在财务工作及预算编制中建立相应的评价体系,并辅以科学的分析方法。高校可以在完善的体系的指导下,对财务预算的编制与执行两个环节进行合理的分析及评价,如果预算情况完成较好,财务人员会得到一定程度激励,否则就要受到相应的处罚,严重时高校还要对其进行追责。

(四)有助于财务信息透明化、公开化

财务预算范文第3篇

(一)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企业“谋发展、求共存”的内部保障

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贯彻落实,是企业在多元化的市场环境之下,实现战略性发展的有力支撑。一方面,现代企业改革发展的重要基础,在于内部控制管理的优化,而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开展,是夯实企业内部发展环境的有力保障;另一方面,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也是指导企业谋发展的战略向导,企业面对复杂的市场环境,应着力强调科学发展观下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推进,更好地适应当前的市场环境。

(二)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企业谋发展的重要出发点

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强调工作的全面性和有效性。首先,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重要环节,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开展,在很大程度上支撑了企业经济活动的有序进行,增进企业立足于市场的竞争力;其次,财务预算管理实现了对经营目标的分解,并具体到相关的经济指标之上,促使企业各部门更有效的贯彻落实经营目标,避免盲目经营、决策对企业造成影响。

二、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从实际而言,企业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在管理工作的组织开展方面,显然缺乏足够的力度。一方面,企业注重短期经济效益的追求,财务预算管理处于尴尬的地位,流于形式的管理现状,不利于财务预算管理作用的充分发现;另一方面,财务预算管理是一项复杂而细致的工作,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预算管理缺乏监督等问题,在很大程度上弱化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因此,在优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清楚地认识到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财务预算管理缺乏足够重视,管理工作落实不到位

企业具有趋利的天性,以短期经济追求为目标的经营理念,导致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流于形式的工作状态弱化了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首先,企业领导层缺乏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其重要性的把握落实不到位,出现财务预算管理错误的定性为财务计划等工作;其次,财务预算管理理念陈旧,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透彻,缺乏良好的主观能动性,于是在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管理理念的执行等方面,都缺乏良好的工作状态。

(二)财务预算编制缺乏科学合理性,战略导向性有待提高

财务预算编制是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强调企业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之下,实现财务预算编制的科学合理性。但从实际情况来看,企业财务预算编制缺乏企业战略导向性,与企业的长期战略存在不适应等问题,弱化了财务预算的重要作用。并且,企业财务预算编制忽视了市场调研的重要性,缺乏市场环境的分析,势必影响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有效性。因此,企业在财务预算管理中,应做好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确保预算编制全面而有效地紧扣企业发展、迎合市场变化。

(三)财务预算执行缺乏监督,考核激励机制不完善

财务预算执行是财务预算管理的又一重要环节,执行有效监督、控制是提高财务预算管理有效性的基础。但是,企业财务预算执行缺乏监督控制,执行过程中的职责不明确,导致工作开展浮于表面,缺乏实质性工作的开展。此外,财务预算执行尚未建立完善的考核激励机制,导致执行结果好坏无关要紧,弱化了各方在工作开展上的主观能动性和责任感,这也是导致财务预算执行效果堪忧的重要原因,值得企业的重视与狠抓落实。

三、优化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的途径

(一)强化对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视,实现狠抓落实的工作形态

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其重要性的落实关键在于企业领导对财务预算的重视,为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创造良好的内部环境。首先,企业领导应强化对财务预算管理的认识,理解其在企业经营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以更好的指导财务预算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其次,在财力、人力等方面,给予充足的支撑,并为部门之间、职工之间的协调沟通创造良好的渠道,营造企业上下联动的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再次,强化宣传教育工作,引导并规范各方行为的有效开展。尤其是调动各部门的参与性、积极性,是落实财务预算管理的关键。

(二)以企业战略发展规划为导向,完善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理念

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谋发展、求共存”的重要支点,企业发展性的推动力关键在于如何更好地立足于企业战略发展的需求,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一方面,财务预算管理要结合企业经营发展的实际情况,做到预算编制符合企业发展的现实需求;另一方面,财务预算管理是企业战略性发展的重要依托,企业长期战略规划的形成都需要企业财务预算管理作为重要的基础。因此,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理念要随着财务预算管理的发展而发展,突出企业谋发展中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作用。

(三)建立企业财务预算管理机制,完善企业责任分工

财务预算范文第4篇

(一)对于财务管理预算缺乏正确的认识

高校财务管理中,预算管理是其核心,对财务管理工作政体水平的提升有着重要的意义。在当前的高校中,受传统管理理念等的影响,对于财务管理的重要性以及预算管理的作用等都没有正确的认识,从而对财务管理工作以及预算的编制执行等造成了不利影响。实践中,等、靠思想在高校财务管理中较为多见,并且财务管理中更多的是从狭义的角度出发来进行会计记账和管理,使其在财务管理上具有一定的被动型,最终影响了财务管理的开展。

(二)财务预算的编制中存在许多的问题

高校财务预算编制的过程中,更多的是从当前的情况出发,使其财务预算具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不利于高校的长远发展。就预算编制的方法而言,有些高校仍沿用基数增长或者是以保持基数不便的方式,从而无法准确反映高校财务的真实情况,是财务预算的作用无从实现。财务预算中所使用的数字上,也不能保证其准确性。由于财务预算编著准备工作的不充分和不细致,使得对相关财务数字的分析和量化科学的分析,使得财务预算的准确性大为降低,从而无法真实全面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也不利于高校的长远规划和发展。

(三)未能建立与财务预算执行相应的评价与审计制度

高校财务中,对于财务预算的执行中没有对预算执行的跟踪、监控和绩效考核等制度,从而使得预算的执行效果无法得到客观的评价。实践中,由于评价制度和审计制度的缺失,财务预算超支以及结余较多等现象较为常见并且没有相应的出发措施,从而使得预算执行的效率极大的降低。高校财务预算被弱化的现象较为多见,预算执行过程中,年中增加预算以及年末超预算的现象较为多见,无法保证财务管理的有效性。

(四)财务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仍需提高

高校财务预算管理中,财务人员的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养对于财务预算的编制及执行等都会产生直接的影响。当前高校中,较为常见的是高校预算管理通常由财务部门单独完成,未能将各相关部门予以调动协调配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财务预算工作的开展。此外,财务管理人员素质相对较低,对于预算编制工作的具体要求、编制过程等都缺乏正确的认识,并且与预算主体未能进行有效的沟通,最终使得预算的真实性及合理性受到影响。

二、完善高校财务预算管理的应对策略

(一)正确认识财务预算管理

通过对财务管理预算的内涵以及外延的认识上,使得高校的管理、教学、科研等各项活动都被纳入到预算管理中,从而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管理作用的实现,便要对其有正确的认识,而这种认识的获得可以通过财务部门的宣传等,使高校相关领导人能够从更为直观的角度来认识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性,为其应用提供良好的环境。

(二)完善财务预算编制工作

财务预算编制使财务预算管理的重要内容,对于预算执行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在高校中,积极建立有效的预算编制制度,通过建立一个主管校长领导、财务部门为主导其他相关部门积极配合的预算编制委员会,积极的推进高校预算编制工作。此外,预算的编制要具有一定的预见性,从高校长远发展的目标出发,并且结合当前的财务状况,对预算的内容进行有效的调整,积极引导相关部门的参与,保证预算编制过程中沟通的有效性,从而为预算编制工作提供准确的数字和信息,提高预算工作的透明度,使其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高校发展的实际情况,并充分发挥其对高校管理工作的积极推动作用。为了保证财务预算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要注重预算编制方法的调整,积极引进新的预算编制方式,使其能够更为真实的反映高校的财务状况,通过零基预算法的应用来提高高校资金的利用效率,保障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通过预算编制工作的细化和完善,使得财务预算编制的整体水平得以提升,从而提高其科学性和合理性,为预算的执行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保证财务预算的严格执行

财务预算的执行对于预算目标的实现产生直接的影响,在执行的过程中,通过规范的指引以及有效的监督等来保证其执行。高校中,要建立有效的财务预算执行制度和规范,减少和避免财务预算随意更改和调整的现象。财务部门要对预算指标予以细化和完善,并且完善其管理措施,并且严格执行财务审批制度,使得每一项资金的使用都得到有效的管理,并且对于高校中的一些业务活动要进行去程的控制管理,尽可能的减少预算外的开支,使高校经济活动的目标得以控制,保证高校管理目标的实现。

(四)建立和完善财务预算管理监督机制

监督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对于财务的编制、调整及执行等都有积极的意义。在高校中,除了财务管理制度的不断改革创新和完善外,还应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保证其职能及人员上的独立性,使其能够对高校的财务预算执行情况进行严格的审计,从而保证其有效执行。通过审计,对各项财务指标进行综合的分析和评价,从而对高校的资金使用情况以及预算的具体执行情况等做出科学的判断,及时发现预算执行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为高校的长远发展奠定基础。

(五)要不断完善财务预算责任制度

高校管理中,责任制度的建立使得财务预算管理预算各项工作能够有效的开展,通过明确的责任划分,使得每个部门、岗位以及领导等对其工作职责及应承担的责任等有充分的认识。通过这种责任制度的建立,使得财务预算编制及执行工作都能有效的执行,保证各环节沟通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并且明确其预算外开支行为应承担的责任,减少对财务预算的修改和调整,保证预算目标的实现。此外,还要不断的完善绩效考核和评价机制,从而对预算编制及执行工作给予客观的评价,调动相关人员积极性的同时,也有效的提高财务预算管理的整体水平。

(六)不断提高财务预算管理人员的整体水平高校在认识到财务预算管理重要性的同时,要注重财务预算管理的宣传,使相关人员对财务管理有所了解和认识,从而便于财务预算编制工作的开展。将财务预算管理作为一个系统工程,注重相关人员积极性的调动,并且保证沟通的有效性。通过定期的培训等方式,使财务编制人员掌握先进的编制方法,使财务预算能够更为客观的反映高校的实际情况,并且保证财务预算的长远性和短期性的有机统一,从而保证财务管理整体目标的实现。

三、结语

财务预算范文第5篇

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一

1、目的

规范各经营单位的预算管理,增强计划组织和预算管理水平,优化资源配置、完善考核机制、加强内部控制和防范经营风险,发挥预算的规划、控制、激励功能,实现公司经营目标和发展战略协同。

2、适用范围

本制度适用于XX公司所有中心部门及实质控制的子公司。

3、管理职责

3.1 预算管理委员会:由董事长或总经理任组长,财务总监任副组长,副总经理、主要职能部门负责人等人员组成。负责审议公司预算管理制度;根据年度经营目标,审批确定目标分解方案;负责组织召开预算平衡审议会,提出修改与调整意见;根据预算授权审批制度对预算执行过程中预算内、超预算和预算外事项进行审批控制;组织召开预算执行分析会议、协调各部门制定下一步工作计划;根据预算授权审批制度对预算调整事项的决策和审核;预算考核意见的审核;其他相关事项。

3.2 预算管理部:财务部执行预算管理部的职责,预算管理部主要职责包括:制定预算的编制方针、程序、具体指导子分公司、部门预算的编制;根据预算编制方针,对子分公司、部门编制预算草案进行初步审查、协调和平衡、汇总后编制公司的预算案,并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根据预算管理制度,制定预算调整方案,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汇总和分析预算责任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编制预算执行分析报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

3.3 预算执行机构:由预算责任中心执行,主要职责包括:根据下达的年度经营目标,编制业务计划和年度预算,报相关部门审核;执行和控制预算委员会下达的预算;定期分析、报告预算执行情况;根据预算制度,向预算管理委员会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协调本单位或部门内部资源及单位或部门之间的预算关系。各运营单位应设立专(兼)职人员进行预算的编制、跟踪及分析评价。

3.4 预算监控机构:由审计部执行,其主要职责包括:对预算执行情况进行监控和预警;定期或不定期进行预算执行情况分析,编制分析报告,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对预算制度的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和监督。

3.5 预算考核机构:预算考核小组,由人力资源部和财务部相关人员组成。其主要职责包括:会同预算责任单位确定预算考核指标,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批;根据各预算责任单位的预算执行情况,由各具体负责预算指标考核、评价部门,出具预算指标达成结果和意见,组织实施考核工作。

4、定义

4.1 全面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是企业全过程,全方位及全员参与的预算管理。

4.2 预算责任中心是根据各运营单位和管理部门在预算总目标实现过程中的作用和职责划分的,承担一定责任并享有相应权力和利益的企业内部单位,是预算的责任主体。

5、内容

5.1 全面预算的管理原则

5.1.1 统一规划原则。预算目标由公司总部统一规划,并与公司总体的经营目标一致,各级预算单位必须服从于公司的总体战略目标和经营目标。

5.1.2 分级管理原则。预算目标经过逐级分解后实行分级管理,下达的预算指标由各级运营及管理单位负责落实,各单位对各自归口的业务编制预算,并对预算执行负责,公司统一对各单位预算执行情况分析考核。

5.2 全面预算的期限与效力

5.2.1 预算期间为公历年度的1月1日12月31日,按月份编制执行。

5.2.2 预算编制期,指预算实际编制的时间。预算编制期为每年10月-12月。

5.2.3 预算方案一经批准,在公司内部具有效力,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整,以确保预算的权威性。

5.3 预算编制的内容

5.3.1 预算编制的原则: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5.3.2 预算的类别

预算分为业务预算和财务预算两类

1) 业务预算包括:销售预算、生产预算、材料采购预算、人工预算、制造费用预算、单位成本预算、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预算等;

2) 财务预算主要是指资金筹措和使用的预算,包括现金预算、长期资本支出预算、长短期借款预算、预算会计报表等。

5.3.3 预算编制的主要内容,详见附件一XX公司年度预算编制的内容

5.3.4 预算编制的程序

采取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并反复修订、平衡、调整的方法。预算编制的流程详见附件二XX公司年度预算编制的流程。

1) 准备阶段:在编制下一预算年度预算之前,预算管理委员会组织各预算单位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包括信息收集、本预算年度经营计划及预算的执行情况资料的整理,分析下一预算年度的发展趋势,预测下一预算年度预算的总体情况,测算并调整制定预算的有关指标数据。

2) 目标下达:董事会根据战略规划确定预算年度的经营目标,将预算目标具体分解到各预算单位,包括销售目标、成本费用目标、利润目标和现金流量目标等,并确定财务预算编制的政策,由预算管理部下达各部门。

3) 编制上报:各预算单位在下达的预算指标范围内,按下发各业务系统预算编制指引和编制计划要求,编报本单位的财务预算方案;

4) 审查平衡:财务部将各部门上报的财务预算方案进行审查、汇总,提出综合平衡的建议。提交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查,在审查、平衡过程中,预算管理层应当进行充分协调,对发现的问题提出初步调整的意见,并反馈给各有关部门予以修正,最终形成财务预算定稿上报审批;

5) 审议批准:经审查平衡的财务预算由预算管理委员会核准,最后报董事会批准后执行;

6) 下达执行:经批准后的财务预算方案由预算管理部,各有关责任单位和责任人严格遵照执行。

5.4 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分析

5.4.1 执行部门:各预算责任单位是预算的执行机构; 各预算责任单位的第一负责人是预算执行的直接责任人,具体业务负责人对预算执行负主要责任。

5.4.2 预算控制主要体现在预算审批方面,具体详见附件三XX公司年度预算控制的流程。

5.4.3 执行控制原则:先算后花,先算后干的原则,一般情况下不得突破预算指标(包括预算项目、金额和数量);如果客观环境、内部条件以及公司经营计划发生重大变化需要突破预算的执行预算外审批程序;预算结余可以跨月份使用,但不能跨年度使用。

5.4.4 预算分析 :月末各责任中心应编制月度报表,列明预算执行情况;财务部进行汇总分析,编制预算分析报告,为各级领导提供决策信息。预算分析报告应包括:进度分析(累计计算并汇总各月完成预算情况,以收入预算完成进度为起点分析成本和费用进度,为调整计划和控制提供指导),业绩分析(根据各部门预算完成情况,通过差异分析的方法,评价部门业绩,为考核提供依据),改进措施(各级预算管理机构根据预算分析报告,组织相关责任部门落实各项不利差异的改进措施,以及有利差异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措施)

5.5 预算的调整

5.5.1 预算调整的原则

1) 不随意调整原则:预算方案一经批准,在公司内部具有效力,一般情况下不得随意更改和调整,以确保预算的权威性;

2) 内部挖潜原则:当不利于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出现后,应首先通过内部挖潜或采取其他措施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3) 积极调整原则:当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应积极主动提出预算调整申请,以保证预算方案符合客观实际情况。

5.5.2 预算调整的条件

1) 董事会调整公司发展战略,重新制定公司经营计划;

2) 客观环境发生重大变化(如市场需求、行业发展、竞争对手和国家政策等方面),需要调整有关预算指标;

3) 公司内部条件发生重大变化;

4) 发生不可抗力;

5) 董事会或预算管理委员会认为必须调整的其他事项。

5.5.3 预算调整的方式

1) 定期调整:每季度20日后,由总经理负责组织有关责任中心负责人参加的预算分析协调会,讨论预算调整事宜。

2) 不定期调整:公司外部环境、内部条件等方面发生重大变化,可以根据情况随时提出预算调整申请。

5.5.4 预算调整的类别

1) 自上而下:当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公司全局性重大变化,经董事会协商一致后,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其审批程序:由董事会提出预算调整意向,审计预算部编制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和原因,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对于重大预算调整(调整金额超过预算10%的属于重大调整),应提交董事会审批。董事会或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预算调整申请,交由预算管理部下达(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

2) 自下而上:当外部环境与内部条件等客观因素导致公司局部重大变化,而且符合预算调整条件的,可以由各责任中心提出预算调整申请。其审批程序:由预算调整申请部门填写预算调整申请表,提交预算执行情况分析报告,说明调整内容和原因,交主管领导审批后,报预算管理部审核;预算管理部审核后,提出调整建议,上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议批准。对于重大预算调整(调整金额超过预算10%的属于重大调整),应提交董事会审批。董事会或预算管理委员会批准的预算调整申请,交由预算管理部下达(编写预算调整通知书)。

5.6 预算的考核评价

5.6.1 预算执行按月份进行评价,考核奖惩按具体考核制度周期执行。

5.6.2 财务、审计部监控预算执行情况,组织进行预算差异分析,找原因,落实责任归属,提出对相关责任单位预算执行的考核意见。

5.6.3 各责任单位的预算数据指标完成评价结果由财务部门出具, 报预算管理委员会审核,预算管理委员会依据预算执行结果及相关意见审批后转人力资源部执行考核。

5.6.4 人力资源部接收审批后的预算执行结果及意见,依据《XX公司管控体系制度汇编之业绩考核管理制度》及相关制度规定,对相关责任单位、责任人进行奖惩。

6、其他与本制度相关的说明与要求

6.1 本制度由公司财务管理中心负责解释。

6.4 本制度经公司董事会批准后执行,财务管理中心负责本制度的修订、修改和解释;此前有关公司对预算管理的相关规定及与本制度有抵触的,均依照本制度执行。

公司财务预算管理制度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促进企业建立、健全内部约束机制,进一步规范企业财务管理行为,推动企业加强预算管理, 根据财政部颁发的《关于企业实行财务预算管理的指导意见》和集团公司实施全面预算管理的要求, 结合集团企业实际情况,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公司本部及所属公司、控股公司及其所属单位。

第二章 财务预算基本内容

第三条 预算管理是利用预算对企业内部各部门、各单位的各种财务及非财务资源进行分配、考核、控制,以便有效地组织和协调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完成既定的经营目标。

第四条 企业财务预算是企业全面预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全面预算的中心。企业财务预算是在预测和决策的基础上,围绕企业战略目标,对一定时期内企业资金取得和投放、各项收入和支出、企业经营成果及其分配等资金运动所作的具体安排。财务预算与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共同构成企业的全面预算。

第五条 企业财务预算应当围绕企业的战略要求和发展规划,以业务预算、资本预算为基础,以经营利润为目标, 以现金流为核心进行编制,并主要以财务预算报表形式予以充分反映。

第六条 企业财务预算一般按年度编制,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分季度、月份落实。

第三章 预算组织分工

第七条 企业法定代表人对企业财务预算的管理工作负总责,各企业应设立财务预算委员会或指定企业财务管理部门负责财务预算管理事宜,并对企业法定代表人负责。

第八条 财务预算委员会主要拟订财务预算的目标、政策,制定财务预算管理的具体措施和办法,审议、平衡财务预算方案,组织下达财务预算,协调解决财务预算编制和执行中的问题,组织审计、考核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督促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第九条 财务预算编制在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领导下进行,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具体负责组织编制、审查、汇总、上报、下达;负责预算执行和日常流程控制;负责预算执行情况的分析和报告;负责预算执行情况考核等。

第十条 企业内部生产、投资、物资、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职能部门具体负责本部门业务涉及的财务预算的编制、执行、分析、控 制等工作,并配合财务预算委员会做好企业总预算的综合平衡、协调、分析、控制、考核等工作。其主要负责人参与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的工作,并对本部门财务预算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第十一条 企业是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公司董事会或公司经营层的指导下,负责本单位现金流量、经营成果和各项成本费用预算的编制、控制、分析工作,接受企业董事会的检查、考核。其企业主要 负责人对本单位财务预算的执行结果承担责任。

公司对公司所属企业实施财务预算管理各企业财务预算方案必须上报公司总部审核批准。

第四章 财务预算的编制

第十二条 预算编制是实现全面预算管理的关键环节,编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预算执行结果。财务预算编制要在企业全面预算管理委员会制定的编制方针指引下进行。

第十三条 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按照内部经济活动的责任权限进行,并遵循以下基本原则和要求:

(一) 坚持效益优先原则,实行总量平衡,进行全面预算管理;

(二) 坚持积极稳健原则,确保以收定支,加强财务风险控制;

(三) 坚持权责对等原则,确保切实可行,围绕经营战略实施。

第十四条 企业编制财务预算要按照先业务预算、资本预算、筹资预算,后财务预算的流程进行,并按照各预算执行单位所承担经济业务的类型及其责任权限,编制不同形式的财务预算。

第十五条 业务预算是反映预算期内企业可能形成现金收付的生产经营活动(或营业活动)的预算,一般包括销售或营业预算、生产 预算、制造费用预算、产品成本预算、营业成本预算、采购预算、期间费用预算等,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并参照公司具体要求编制。

第十六条 资本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进行资本性投资活动的预算,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预算、权益性资本投资预算和债券投资预算。

第十七条 筹资预算是企业在预算期内需要新借人的长短期借款、经批准发行的债券以及对原有借款、债券还本付息的预算,主要依据企业有关资金需求决策资料、发行债券审批文件、期初借款余额及利率等编制。

企业经批准发行股票、配股和增发股票,应当根据股票发行计划、配股计划和增发股票计划等资料单独编制预算。股票发行费用,也应当在筹资预算中分项作出安排。

第十八条 财务预算主要以现金预算、预计资产负债表和预计损益表等形式反映。企业应当按照公司制定的财务预算编制基础表格和财务预算指标计算口径进行编制。

第十九条 企业财务预算可以根据不同的预算项目,分别采用固定预算、弹性预算、滚动预算、零基预算、概率预算等方法进行编制。同时在编制时,为确保预算的可执行性,可设立一定的预备费作为预算外支出。

第二十条 编制企业财务预算,应按照上下结合、分级编制、逐级汇总的程序进行。按照下达目标、编制上报、审查平衡、审议 批准、下达执行等编制程序进行编制,并制定详细的财务预算编制政策。

财务预算编制结束后,于当年11月底前将财务预算方案上报集团公司,经审查、汇总、平衡后批复各企业执行。

第二十一条 预算的编制日程:年度预算的编制,自预算年度上一年的10月1 日开始至11月25日全部编制完成, 并在次年1月底前分解落实财务预算指标。各企业要依照企业全面预算管理要求编排预算,并制订详细的编制日程和要求, 确保财务预算的顺利编制。

第五章 财务预算的执行、控制与差异分析

第二十二条企业财务预算一经批复下达,各预算执行单位必须认真组织实施,并将财务预算指标层层分解,从横向和纵向落实到内部各部门、各单位、各环节和各岗位,形成全方位的财务预算执行责任体系。控制方法原则上依金额进行管理,同时运用项目管理、数量 管理等方法。

第二十三条 企业应当将财务预算作为预算期内组织、协调各项 经营活动的基本依据,将年度预算细分为月份和季度预算,以分期预算控制确保年度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

第二十四条 企业应强化现金流量的财务预算管理,按时组织预算资金的收入,严格控制预算资金的支付,调节资金收付平衡,控制支付风险。对于预算内的资金拨付,按照授权审批程序执行。对于预算外的项目支出,应当按财务预算管理制度规范支付程序。对于无合同、无凭证、无手续的项目支出,不予支付。

第二十五条 企业应当严格执行销售或营业、生产和成本费用预算,努力完成利润指标。一般情况下,没有预算的, 要坚决控制其发生。对费用预算实行不可突破法,节约奖励,且预算项目之间原则上不得挪用。

第二十六条 在日常控制中,企业应当健全凭证记录,完善各项管理规章制度,严格执行生产经营月度计划和成本费用的定额、定率 标准,加强适时的监控。各预算管理职能部门都要相应建立财务预算管理簿,按预算的项目详细记录预算额、实际发生额、差异额、累计 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第二十七条 在管理过程中,对纳入预算范围的项目由预算执行部门负责人进行控制,预算管理职能部门负责监督,并逐步借助计算机系统进行管理。预算外的支出由企业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直接控制。

第二十八条 企业必须建立财务预算报告制度, 要求各预算执行部门定期报告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对于财务预算执行中发生的新情况、新问题及出现偏差较大的重大项目, 财务预算管理委员会应当责成有关预算执行部门查找原因, 提出改进经营管理的措施和建议。

预算差异分析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一) 本期预算额、本期实际发生额、本期差异额、累计预算额、累计实际发生额、累计差异额;

(二) 对差异额进行的分析;

(三) 产生不利差异的原因、责任归属、改进措施以及形成有利差异的原因和今后进行巩固、推广的建议。

第二十九条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当利用财务报表监控财务预算的执行情况, 及时向预算执行部门、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乃至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提供财务预算的执行进度、执行差异及其对企业财务预算目标的影响等财务信息, 促进企业完成财务预算目标。

第六章 财务预算的调整

第三十条 下达执行的年度财务预算,一般不予调整。财务预算执行单位在执行中由于市场环境、经营条件、政策法规等发生重大变化,致使财务预算的编制基础不成立, 或者将导致财务预算执行结果产生重大偏差的,可以调整财务预算。

第三十一条 提出预算修正的前提。当某一项或几项因素向着劣势方向变化,影响财务预算目标的实现时,应首先挖掘与预算目标相关的其他因素的潜力,或采取其他措施来弥补,只有在无法弥补的情况下,才能提出财务预算修正申请。

第三十二条 确需调整的财务预算,应当由预算执行部门逐级向企业财务预算委员会提出书面报告,阐述财务预算执行的具体情况、客观因素变化情况及其对财务预算执行造成的影响程度, 提出财务预算的调整幅度。

企业财务管理部门应对预算执行单位的财务预算调整报告进行审核分析,集中编制企业年度财务预算调整方案,提交财务预算委员会审报公司总部确认后方可下达执行。

第七章 财务预算的专评与激励

第三十三条 预算年度终了,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向董事会或者 经理办公会报告财务预算执行情况,并依据财务预算完成情况和财务预算审计情况对预算执行部门进行考核。

第三十四条 财务预算的考评具有两层含义:一是对整个企业财务预算管理系统进行考核评价,即对经营业绩进行评价;二是对预算执行者的考核与评价。财务预算考评是发挥预算约束与激励作用的必要措施,通过预算目标的细化分解与激励措施的付诸实施,达到 人人肩上有指标,项项指标连收入 。

第三十五条 预算考评是对预算执行效果的一个认可过程。要结合企本业济经责任制考评求要,制定考评细则。考评应遵循以下原则:

(一) 目标原则:以预算目标为基准,按预算完成情况评价预算执行者的业绩;

(二) 激励原则:预算目标是对预算执行者业绩评价的主要依据,考评必须与激励制度相配合;

(三) 时效原则:预算考评是动态考评,每期预算执行完毕应及时进行;

(四) 例外原则:对一些影响预算执行的重大因素,如产业环境的变化、市场的变化、重大意外灾害等,考评时应作为特殊情况处理;

(五) 分级考评原则:企业预算考评要根据组织结构层次或预算目标的分解层次进行。

第三十六条 为调动预算执行者的积极性,企业可以制定激励政策,设立经营者奖、效益奖、节约奖、改善提案奖等奖项。

第三十七条 财务预算委员会应当定期组织财务预算审计,纠正议批准,重大的调整应提交企业董事会或经理办公会审议批准,并财务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监督作用,维护财务预算管理的严肃性。

财务预算审计可以全面审计或者抽样审计,在特殊情况下,也可组织不定期的专项审计。

审计工作结束后,审计管理部门应当形成审计报告,直接提交财务预算委员会乃至董事会或者经理办公会,作为财务预算调整、改进内部经营管理和财务考评的一项重要参考。

第八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本制度自 年月日起执行。以前制度与本制度相抵触的,以本制度为准。

第三十九条 企业可以根据本制度及本企业管理需要拟订相应的实施细则,并组织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