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文学与文化

民间文学与文化

民间文学与文化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舞蹈文化 民间舞蹈教学 有机结合

“舞时寒食春风天,玉钩栏下香案前。案前舞者颜如玉,不着人家俗衣服。”此诗为白居易记述的元和年间唐玄宗宫中设宴时所见表演霓裳羽衣舞的盛况,由此可见,我国舞蹈文化源远流长,民间舞蹈文化就数不胜数,成为我国民族文化的精华体现。民间舞蹈间接体现了我国各民族的文化动态,是各族民族文化、社会观念的集成。因此,在现代社会中,通过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与改进,不仅可以弥补人们对社会以及时间的迷惘感,也可以增进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舞蹈文化在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我们已经逐渐认识到民间舞蹈文化在民族文化中的重要影响,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时,不仅应该认识到舞蹈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也应该对其进行相应改革。

民间舞蹈文化教学不仅包括舞蹈知识以及专项训练也包括相应的文化史以及专业理论性课程。这两方面训练通过主修课程以及公共课程体现,从整体上看,在教学过程中涵盖了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性知识,在课程设置上也具有重点性,然而从民间文化语境的范围来看,其中还存在着很大的不足。

1.内容模式化

从表面上看,我国舞蹈文化教学课程设置得十分合理,然而据统计,中国民族民间的舞蹈文化在基础知识以及主修课程中所占的课程比例十分少,不足百分之十。由于民间舞蹈种类十分多,因此中国古典舞、中国民族民间舞相较于芭蕾舞、现代舞、外国民族民间舞而言在授课时间、授课内容要少得多。

2.教育面狭窄

我国民间舞蹈教学的教育面十分狭窄,很多教学内容已经陷入模式化、条块化的弊端中。教师在教学中按照规范化的思维模式进行课程传授,在民间舞蹈知识传播中除了藏族舞、秧歌舞、蒙古舞、花灯舞等已不再有新的形式出现,从而导致学生在认识上的短缺、在知识扩充上的匮乏。

3.舞蹈教学的规范化

民间舞蹈教学的教学者在进行授课的过程中,按照一定的模式与规范进行教学,在教学内容上陷入了模式化的怪圈,在教学方法与内容上没有创新意识,从而使舞蹈文化知识与实际应用脱节开来,不利于民间舞蹈教学的发展与进步。

4.舞蹈文化教学内容空洞化

教育者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未对民间舞蹈文化的相关知识进行考证,仅仅依靠教科书或者是部分资料进行传授,从而使传授的知识具有空洞性。部分教师在进行知识传播的过程中,脱离了民间与民族的范围,而是用相关的内容进行填充,从而失去了民间舞蹈教学的文化意义,不利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与教学。

我国民间舞蹈教学中存在着很多的不足,要想实现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的有机结合,就必须在教学内容、课程设置以及教学方法上进行改革。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共同促进的,民间舞蹈文化既需要通过民间舞蹈教学来体现,也需要通过民间舞蹈文化来充实,其既是对我国民族文化的传承,也是对我国民族舞蹈文化的再创造。

民俗文化的精神、物质文化观的产生是在生活、生产过程中形成的,由于其具有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增强民族认同感等功能,因此具有普遍性与传承性的特征。

舞蹈作为文化的载体,继承了民俗文化的精神与风格,有利于对其进行发扬与扩大,因此民间舞蹈教学通过体现地区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从而传承发扬民间舞蹈文化,促进民间艺术的发展与进步。

1.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

民间舞蹈教学是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承,其既是一种历史的载体、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个人表现力、创造力的体现。

教师通过传授某一舞蹈动作时,必须对此动作的背景、当地民俗习惯、社会、地理环境进行讲解,让学生在训练中展开想象力与探索力,从自我领悟中再现舞蹈文化的价值。

2.对民间舞蹈风格的保持

民间舞蹈的风格具有地域性的特点,多样化的形式,因此在进行舞蹈教学的过程中,既要进行民间采风,也要利用艺术处理方法进行再创造。

民间舞蹈教学是保持民间舞蹈文化的重要形式,其通过表现力体现民间舞蹈的特殊性,并通过动作组合、韵律舞动来体现沉淀在文化中的历史因素,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实践过程中,应该在传授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渗透不同地域民族舞蹈的风格,从而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更加融合。

3.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

民间舞蹈教学的基础是民间舞蹈文化,因此其既是生活与艺术的结合体,又是对生活的升华,是情感的创造与表现。

要想理解民间舞蹈的形态,就必须对隐藏在其中的民间舞蹈文化有所了解,并把握其中的文化内涵,在体现舞蹈境界的过程中进行对民间舞蹈文化的升华。

4.民间舞蹈动作源于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动作的产生建立于情感的表达、民俗文化、生活习惯等基础上,其是艺术与生活的结合体,因此民间舞蹈动作的产生源于劳动人民的智慧结晶。

不同民族的舞蹈动作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不同阶段发展的不同形态,其来源于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具有地域性以及民族性的特点。

5.舞蹈教学植根于民间舞蹈文化

舞蹈教学深深植根于民间舞蹈文化,舞蹈教学通过采集民间舞蹈动作,从而经过艺术的加工使其成为具有审美性与观赏性的民间舞蹈,增强与扩大了民间舞蹈文化的传播性,对于文化的传承具有深远的意义。

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的改进方法

民间舞蹈教学是一个循序渐进、由浅到深的过程,因此教师在授课时,不仅需要加强学生的基本功训练、提高学生对民间舞蹈基础知识的了解,还需要对民间舞蹈文化的渊源与动作规范进行阐述,从而培养学生理解知识的能力以及自我创新的能力。

不同的民族具有不同的民族文化风格,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过程中需要对民族、民间文化背景进行了解,对不同的舞蹈风格进行对比把握,采用实践的方式让学生实际了解不同民族舞蹈的韵味,从而受到感染,提高教学质量与水平。

1.教学方法的改进

⑴模仿性教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重视学生的模仿能力,通过播放视频、讲解民间舞蹈动作让学生体会相关课程的舞蹈形态,然后辅以民间舞蹈风格特征的知识,培养学生的模仿能力。

教师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采用先进技术手段、采用直观、有趣的教学方法创建真实的教学情境,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领悟力。

⑵重视表现力。表现力是情感、文化以及历史融合的体现,其是一种张力也是一种背景的浓缩,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想体现民间舞蹈文化的历史沧桑感、抒情柔美感以及亘古不息的融合感就必须提高学生舞蹈训练中的表现力,通过眼神、动作以及情感的爆发从而赋予民间舞蹈不同的文化价值。

⑶分类教学。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风格特点,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例如某些学生身材纤细,具有骨感美,便可以重点培养学习傣族舞蹈,某些学生带有粗犷气质,便可以学习蒙族民间舞蹈,通过对学生特点的培养,从而体现民间舞蹈文化。

⑷知识传授。民间舞蹈文化博大精深,教师在传授舞蹈文化的过程中,还应该重视学生对音乐知识的理解,对节奏感的把握,以及对民族语言的认知。众所周知,音乐与舞蹈是世界六大艺术分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应该采用直观式教学方法让学生在音乐的引领下领悟舞蹈文化的内涵,通过成语提示理解舞蹈动作,从而把握所学知识,拓宽知识面。

⑸风俗民情的渗透。风俗民情是时间舞蹈文化的特点,因此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不仅应该重视学生在舞蹈动作分解与组合的领悟上,也应该重视学生对舞蹈文化风格背景、民族风情的理解,通过其对当地文化的了解,从而展示出自身的独特风格。

2.实践活动的渗透

教师在进行文化知识传播、形体训练的基础上,还可以通过采风活动让学生进行课外实践。通过感悟不同的文化氛围从而增强对民间舞蹈文化的了解。学生与教师之间进行文化知识的交流、沟通,既丰富了相关素材也传承了民间舞蹈。

3.提高教师自身的文化素质与修养

为了培养学生对民间舞蹈领悟的综合能力,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知识素养,通过增强自身的经验、文化素养,掌握不同的文化知识与舞蹈风格从而提高教学的能力,通过自身能力的提高间接感染学生,使其在模仿与想象中领悟民间舞蹈文化。

4.课程安排合理化

要想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必须合理安排课程。根据学生的不同风格特点安排相关课程内容,重点培养学生对舞蹈动作的了解以及其在实践过程中动作规范性、准确性、表现力、模仿性。

在培养学生形体动作的同时,向学生灌输基础知识文化,使其在实践的基础上领悟舞蹈文化知识。

当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知识具有初步了解及能够熟练掌握相关形体动作时,分科目教授不同民族的民间舞蹈,从而扩展学生对民间舞蹈文化认识的知识面,通过理论性、背景文化与实践练习的结合,从而在有限时间内合理安排课时,提高教学质量,创造教学价值。

在文化知识的教学中,不仅要介绍当地的风俗民情以及地理环境也应该介绍当地民俗、人文特点,通过对当地习俗、人物性格的了解揣摩舞蹈角色的灵动性,从而在民间舞蹈文化的基础上对舞蹈教学进行创新。

结 语

民间舞蹈文化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一种文化沉淀,又是一种精神文明的再现,因此在进行民间舞蹈教学的过程中,要重视情感与知识的融合,强调文化与表现的融合。本文通过对民间舞蹈教学中的舞蹈文化现状进行剖析,从而通过探讨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之间的关系,使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教学进行有机结合,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舞者的综合素质,创造了舞蹈文化的现代文明。

参考文献:

[1]裴亚建.论舞蹈教学中民间舞蹈的“风格性”[D].山东师范大学,2008.

[2]黄静.民间舞蹈教学的规范性思考[J].大众文艺,2009,(15):208.

[3]李泽华.浅谈民间舞蹈文化与民间舞蹈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J].大众文艺,2012,(4):272.

[4]苏京.把民族文化渗透在民族民间舞蹈教学中[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7(5):136-137.

[5]徐文静.优化民间舞蹈教学的探索与分析[J].大众文艺,2009,(20):165.

[6]马琳.立足本土文化,传承民族精髓――羌族民间舞蹈教学的思考[J].四川戏剧,2012,(3):139-141.

[7]黄东慧.浅析提升民间舞蹈教学的良好途径[J].神州,2012,(6):36-37.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2篇

中国新时期文学的小说创作,在民间文化的开掘方面,贾平凹是走得最远的作家之一。在他的作品中,对民俗文化的描绘,对民间神秘文化的描写,对民间诗歌的采用,对民间语言的汲取、加工和提高等,真是随处可见。

贾平凹是中国民间文化的守护人。民间文化对于贾平凹来说,不是立足于现代文明对于乡土文化的反顾之时才发现的,而是与生俱来的。在民间的思想意识形态中,民间文化和人的生存和生活,和人的精神灵魂是不可分割的。贾平凹像一个淳朴敦厚的农民,像一个有很多民间信仰的山里人,把民间文化当做人类与自然的一部分,当做人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世界中的一部分。民间文化在贾平凹小说当中的体现,和“寻根”派文学既有联系,又有区别。贾平凹的文学作品虽然是受到了寻根文化思潮的影响,包含了民间文化书写,但是,更多的却似乎是从他的骨子里长出来的。这是贾平凹和很多“寻根”派作家有明显区别的地方。

贾平凹没有像其他作家一样,把民间文化当做“他者”,在相关的描写中,他和民间文化是融为一体的。这里面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他自身就是民间文化之子的缘故。他把民间文化原汁原味地全然收入囊中,在文学作品中给予表现,然后,把对民间文化的评判权交给了读者。贾平凹在小说当中,很少对民间文化进行价值置评。你很难分清贾平凹对于民间文化的态度,到底是批判呢,还是否定,还是迷恋?贾平凹对待民间文化,没有自以为占据了现代文明,就妄加评判。

贾平凹在那些探入到乡村古老传奇的作品中,身心全然地沉浸在民间文化中,他在描绘和表现民间文化的时候,几乎是一种下意识状态下的写作,然而,他的民间文化表达得反而更加充分,因为,他的作品不期然地表现了民间的集体无意识。这样,更加能够把人性和人情展现出来,让人物和故事在民间文化中生长,显得更加有生命力。贾平凹作品的艺术生命力的一个根本原因,就在于他凭着那深厚的民间文化滋养,其作品充满着“鬼气”,那么,他的创作上的变化多姿、神秘迷人等富有魅力的文学才华从哪里来?我们可以从他的民间文化意识当中去寻找。

我们很多论者注目于贾平凹创作中民间文化的诸种表现,却忽略了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那就是民间文化特有的思维方式不但进入到了他的语言建构,而且进入到了他文章结构上的谋篇布局,进而进入到了他的精神世界,进入到他的文学审美的价值评价系统。《废都》这部长篇小说,我们很多人都被它表面的一种颓废腐朽的都市气息给迷糊住,实际上,贾平凹对于人物的评判是站在民间文化的立场的。虽说贾平凹所写的人物和故事都和这颓废的都市有关,但很显然,这些人,这些事,都和乡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千丝万缕的联系。另外,就是城市中的民间生态,其实,也是民间文化的一个分支。那头“哲学”的牛,来自乡间,它的发言和评判,也是来自民间的。整部小说没有从一个现代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评判废都之废,而是从民间的角度,来否定这样一种腐化空虚堕落的生活。完成这个批判,作家凭借的不是现代文化观念,而是民间文化的价值观。

贾平凹没有过多的现代性批判,他的世界观、价值观,有相当一部分来自乡村的民间文化,以此为基础,形成了他的为民间文化意识所左右的思想观念。这种价值观,影响着贾平凹小说的审美创造。贾平凹的创作,与民间文化相关的生活内容,几乎就是他创作的全部。民间文化就是他的精神命脉,民间文化是他小说的骨髓,如果把民间文化的内容从他的作品当中剔除出去,那么,他的小说大厦就会轰然倒地。这是因为他的小说大多都是以民间文化的思维方式来架构的,可以说,民间文化已经水融、血脉相通地流淌在贾平凹的作品之中。

无论“鬼才”如何才气氤氲,如何云遮雾绕千变万化,但贾平凹创作万变不离其宗的是魂魄,这还在于民间文化。这既限制了他,也成就了他。一旦他离开了他的乡土味极浓的方言土语,离开地方口音,他就不能够畅快表达;一旦把他从民间文化的土壤当中拔离出来,他的作品就会失却它神奇的魅力。贾平凹就像是一棵植物,扎根于民间文化土壤,有之,他就会长得枝繁叶茂;无之,就会失去生机。根植于民间文化的贾平凹创作,是他在文坛不可取代的原因,也是贾平凹保持旺盛创作生命力的原因。固守,意味着坚持自己的独特性,固守,也意味着保持独创性。植物向上生长,可以争取到更多的阳光和空气,同时,往地底深入发掘,民间文化的地层也是富矿无穷。在贾平凹的长篇小说中,《秦腔》《古炉》等作品,从来都没有放弃过民间文化这一条文化血脉,从来都是从民间文化的价值评价系统和审美评价系统来观照中国人的生存状态的。这一点,更让我们确信了,贾平凹是当代中国不可多得的一个一直以来“故步自封”的固守民间文化的“鬼才”,一个永远坚持民间立场的中国作家。

为何有的作家不能获得长久的创作生命力?为何他们的作品只是昙花一现?关键的问题就是他们和传统文学经典的河流切断了联系,和民间文化的血脉切断了联系。中国自古以来都是一个农业大国,那么,这些几乎洇没于历史典籍文字之外的草民,他们的文化之根在哪里?在民间文化当中。在民间,民间文化的评价系统显然更强势,老百姓显然是皈依民间文化的,并且以民间文化来规范自己的言行。所以,要真正地表现中国乡间的甚至是城市市井,就必然要对民间文化烂熟于心。只有这样,才能够刻画出中国每一个具体民众的灵魂,一个作家,要沉潜到民间,体悟观察,才能够贡献出真正有民间气息的作品。

民间文化从表面上看去,外在形态上似乎由于城市化、城镇化的侵蚀而消失或者正在消失,而实际上,如果我们不是僵死地认定民间文化是一成不变,而认识到民间文化也是不断在母体上生长的,那么,我们就会发现,民间文化以一种形态消失了,但是,它可能改头换面又以另外一种形态出现了。因此,我认为,民间文化既是人民群众传承创造的,又是人民群众改造的,同时,民间文化是始终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人民群众。

民间文化不会僵死在某个时间的维度的,一种民间文化以某种形式消亡了,就必定会产生一种新的民间文化,主流意识形态文化需要宣扬,深入人心,而民间文化却是一种集体无意识地潜入到民间中去的。而一个对艺术赤诚的作家来说,他永远走在和民间文化相结合的艺术创造的道路上。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3篇

[摘 要]在全球化的传播大环境下,移民传媒构筑起独特的文化空间。在信息受传过程中,源于不同族群和文化传统的受众具有不同心理需求,移民传媒有助于其受众进行民族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本文试从移民传媒的人种学背景、现状、特征以及其发展空间等方面入手,探讨移民传媒在文化建构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传播人种学;移民传媒;全球化;文化认同 Abstract: In the environment of communication globalization, the immigrant press constructs a special cultural space. The audience of it has different demands and feelings because of their different racial communities and cultural traditions. Immigrant press is helpful for the national and cultural identity. We should pay much atten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immigrant press in foreign cultural surroundings. This article tries to discuss the important role that the immigrant press is taking in the globalization. Key words: ethnography of communication, immigrant press, globalization, cultural identity

当前一个不容忽视的现实是,全球化从经济领域迅速扩展到政治、社会与文化领域,成为与每个人生活密切相关的客观存在,并日益影响当前的传播格局以及传播研究。从印刷媒介的出现开始,人与人的联系日益密切,广播电视等电子媒介更是构建了“地球村”,而当今网络的四通八达,不同的文化与价值观逐渐交流与融合。全球化创造了多样的社会文化现象,也促进了不同身份、社会关系以及机构之间的联系。积累深厚、历史悠久的民族传统文化在全球化时代面临着巨大的冲击。曾经的一种担忧是:在全球化的背景之下,世界是否会变得一体化?相对“弱势”的文化会受到强势文化的影响而失去立场,或者说屈服于西方霸权而被同化?从全球化的现实影响来看,它导致了两种趋势:一是以西方为中心的文化价值观念和风尚逐渐向边缘扩张,不同程度地影响到弱势文化的发展进程;另一方面,弱势文化与主流文化进行持久的抗争与互动,也导致了弱势文化向主流文化的渗透。因此,全球化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差异性与本土化的存在。“关于全球化所带来的新的生活和思想方式,以及它所创造出的国际性文化新格局,可以概括为两个对立的矛盾进程:一面是文化的多样性和差异性被同质化,并趋于削弱和消失;另一面是文化交流、互补、综合,以及新的多样化的出现。”[1] 在全球化的过程中,文化和社会的重构必将影响到民族性和文化同一性。面对新的经济方式和意识形态的变化,如何保持民族性和自身的主体意识,是不可回避的重大问题。 在这种多样化、丰富性的文化建构中,大众传播媒介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一方面,依靠政治与经济的力量,大众传媒突破了传播的障碍,推进了消费主义与文化霸权主义,另一方面,它也加固了文化传播中的多样性与本土性。在很大程度上,生存在海外的移民媒介承担了后一种功能,以本国的经济文化等为传播内容,构造出符合移民受众接受标准的信息空间。 在一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移民数量迅速增长。以美国为例,在加利福尼亚州,移民人数占居民总人数的1/4,在华盛顿的移民比例为1/6,内华达州和佐治亚州在过去十年中外来人口也增加了一倍。2005年6月,由美国新加州传媒、美国进步中心和民权教育基金会领导组织联合的一项媒体调查表明,移民媒体的受众高达5千1百万人,几乎相当于美国成年人口的四分之一。[2] 另外,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也是海外移民集中地。 移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日益繁盛的移民传媒。移民传媒是指存在于移民居住国的媒介环境中,相对于其主流媒介而言,以母国文化为主要信息内容的媒介。泛指在海外创办或母国媒体在海外落地,根植于母国经济文化的媒介。移民传播媒介跨越边界,进入异域的传播空间,从而构建起另一种传媒格局。 一、移民传媒的人种学背景 从人种学的角度来看,人类存在不同的种族,各自属于在繁殖上隔离的群体,他们在地理位置上也相对隔离,不同的文化、语言、宗教、意识形态等传统由此而生。人类学的一些理论强调人的本性和遗传因素对文化传统的影响,并从种族遗传性来解释文化的差异。大多数人类学家主张的观点是:文化扎根于每个人,但同时人的本能、性情又反映在文化中。人类学家罗伯特·F·莫非就提出人类性格的许多共性来源于人类所处环境的共性,并且是在一定环境中人的经历、学习和社会活动的产物。环境中的差异和共性就导致了人类的差异和共性,从而产生了相同和不同的文化传统。[3] 因此,不同族群之间的差异除了生物性之外,更主要的是建立在主观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上的差异。而异族之间的冲突,起因也在于不同的文化传统、政治立场与经济效益。在全球化的传播环境中,文化界限被轻易打破,原有的文化传统遭到“异文化”的影响,在新的语境中难免需要进行调整与重构。一些根植于母国文化的价值观念,在当今的信息时代往往会变得模糊不清或错综复杂。尤其是基于人种差别基础上的差异,则需要更为漫长的历才能融合。前苏联文学家杰缅季耶夫曾指出:民族性是个人终生的、几乎是最稳定的社会特征。人的贫富可能变化,社会的、阶级的和党派的属性可能变化,还可以改变宗教信仰。然而,人的民族性则是亘古不变的。当人在自己的民族属性事实中寻找自尊的源泉时,民族情感就能起到补偿作用。[4] 而移民传媒就是为了在异文化的空间中争取本民族的话语权,建立与当地主流文化平等自由的对话空间,以消除基于文化差异的主流人群对边缘人群的偏见及成见,同时也能增进不同民族与文化之间的融合。 尽管对于每个国家而言,将不同的种族,包括来自其他国家的移民融合在一起成一个整体是一种基于现实的设想,但这种“熔炉”论的理想在实践中困难重重。当面对异族文化的时候,人们首先考虑的是:自身的文化是否承认或反对这种他族文化,如何能最大程度地保证本族文化的稳定性?所以,大量的海外移民以及少数族裔仍然被排斥在当地的主流社会之外,并没有融入本国的主流文化,他们对该国社会的主流文化生活也缺乏绝对的归宿感。比如美国社会中的华人、意大利人、希腊人、墨西哥人等,都拥有自己社交活动的社区与空间,其深刻的民族特性很难在短时间消失或者淡化。 在政治、文化和经济的发展进程中,全球化思想的提倡,使得人们为打造“共同的消费群体”而努力。当异质文化处于强势状态的情况下,人们可能会促使自身与其同化,渐渐培养起相同的消费习惯和消费欲望,也可能会不断寻求巩固自身原有文化的渠道。一般而言,海外移民在居住国处于被处于强势地位的异质文化包围的境地。为了解决移民社会地位内在的脆弱性,移民传媒搭建起了海外移民受众之间的桥梁,并成为强化母国文化的有效工具。于是拥有不同的民族根源、来自不同地区、拥有不同宗教信仰和不同肤色的移民,在异质文化的大环境下,在不同的社会生活空间中实现各自的尊严与平等的理想,并继续追求自由、公正与机会的权利。 身处异质文化包围的受众,通过对移民传媒信息的接触与消费,能够帮助其寻求自身的文化身份认同。移民原有的身份特征或者归属感由于时空的阻隔而遭遇到各种障碍,不利于与其本国文化进行沟通与交流。人种学的研究表明,移民传媒能使受众在全球化危机中构建(重建)其固有的身份特征 [5],当今新的世界格局与态势的一个重要特征便是移民的民族自觉性增长,对传统文化的皈依加强了。例如在美国的传媒消费者之中,有2900万的外来移民及其后裔,即美国30%的成年人,不只经常接触移民传媒,而且他们喜欢选择自己族裔传媒,其接触频率远在主流传媒之上。[6] 由此可以看出,移民传媒在构筑受众与其母国文化交流空间方面作用不可小觑。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下,虽然文化不断交融,但并未导致完全的同质化。传媒集团大规模的跨国发展,一些外来的文化价值观也随之跨地域的传播,但是独特的民族性表达仍然受到极大的重视。居住在他国的移民,常常思考的一个问题就是关于“民族身份定位”,即作为某一民族成员其共同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信仰是什么。他们可能因为母国文化传统而产生优越感,比如法国人,也可能有自卑情绪,如来自贫困国家和地区的移民。这些不同的接受心态,将会影响媒体信息的接受与传播。另一个思考的焦点则是移民受众在异质文化空间中的文化认同。文化认同是指特定个体或群体认为某一文化系统(价值观念、生活方式等)内在于自身心理和人格结构中,并自觉循之以评价事物,规范行为 [7]。每一种文化都存在着在某一个参照背景下的“自我形象”。来自于其他国家的移民,是被强制性地抛入一个新的参照背景之中,所以他需要重新识别自己。每个民族与国家的文化适应方式受制于自身的历史与传统,在全球化的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冲突便是文化认同的危机。在海外的移民人群中,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文化认同,而移民传媒正是文化认同的其中一个支点。 在海外的文化环境中,移民对本国相关信息的获取往往十分有限。尽管如此,这样的信息获取仍然是他们争取自我身份认同和寻求归宿感的有效手段,并以此作为与母国的文化连接。从主流文化对这些移民的态度来看,一方面允许他们保留自己的亚文化,另一方面又要对其进行限制,使其处于从属状态,以免影响其主流文化的强势地位。这些亚文化群形成的时候,一个个以之为中心的价值共同体也就出现了。在这个过程中,传媒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一个连接各个独立个体的纽带,也在传播信息的同时,不断强化其母国的经济文化影响。 二、移民传媒状况 (一)移民传媒的受众群。1、从受众的组成来看,以移民为主。虽然移民传媒的传播内容与其母国文化有着极大的联系,但由于其传播的特殊性和针对性,使大多数的消费群集中在移民当中。当然,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其受众有了进一步的扩大。非移民也能够通过互联网、广播电视等获取移民传媒的信息。由于居住国主流媒介无论从信息的权威性、丰富性,以及影响力都远远胜于移民传媒,从而导致移民传媒的受众处于一种边缘状态。随着移民文化与主流文化的相互交融,受众的构成也会发生变化。 2、从移民传媒受众接受心理来看,由于其所处环境存在着与自己母国文化存在着或多或少的冲突,受众渴望寻求到民族和文化的归宿感,于是,他们对本国信息更加渴求。移民虽然生活在异文化的环境中,但他们仍然在很大程度上保持着原有的风俗与习惯,并希望将这种传统代代相传。因此移民传媒一方面是向移民提供所在国的信息,使其更快更好的融入当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另一方面是提供母国的信息,以维系其与母国在文化与情感上的交流。 3、不同民族的移民媒体接触来看,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亚裔移民中各语种存在很大的分化:来自中国、韩国和越南的移民非常依赖于本民族语言媒体获取信息;而印度人、日本人和菲律宾人中,移民媒体的主要受众比例仅为个位数。西班牙移民对本民族的媒体最忠诚,87%的人称自己经常接触西班牙语媒体;其它四个少数群体中,也各有64%的人收听、收看、或是阅读母语新闻。在网络媒体的受众中,阿拉伯语网站吸引了美国76%的本语种移民;亚裔移民中也有三分之二愿意登陆自己的母语网站了解窗外事;非洲和美国原住民人中有一半人愿意这样做。[8] 而传播学者罗伯特·帕克在其经典著作《移民报刊及其控制》一书中就不同民族背景的受众对美国文化的忠诚度,以及主流文化对移民报刊的控制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二)移民传媒的特殊地位。海外移民传媒具有双重属性,它既是移民母国媒体的延伸,又是所在国传媒体系的组成部分。不仅存在于所在国的移民聚居地,也存在于居住国的传媒大环境中。对于移民而言,它具有心理上的接近性,可以说是一种近距离的传播。 与本土传媒相比,移民传媒的政治色彩(或意识形态色彩)更弱一些。因为当今世界已经进入和平稳定的建设时期,同时,移民在居住国的关注焦点主要集中在当地社会和经济活动中。于是党同伐异、政治攻讦一类的内容在居住国的传媒环境中不再受欢迎,代之而起的是读者对母国信息的关注和对具有民族特色内容的需求。为了适应移民受众的需求,移民传媒尽力增加读者感兴趣的相关的内容。如法国的《欧洲日报》不但开始采用中国新闻社的稿件,而且一稿多用。菲律宾的《联合日报》每周定期刊登对中国大陆各项改革措施的评论,有时直接使用来自中国大陆的电讯稿和特稿。这就使得不同政治派别、不同立场的传媒相异性大为降低,从而凸现出更丰富的实用性信息。[9]

转贴于 (三) 移民传媒的发展现状。世界上的移民报刊主要集中在一些经济发达,移民数量众多的国家和地区,比如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东南亚等。以美国的移民报刊为例,来自阿拉伯地区的移民报刊主要有:《阿拉伯之声》(Arab Voice)、《金字塔报》(Al-Ahram Newspaper),华人移民报刊影响较大的有《明报》(Ming Pao Daily News)、《星岛日报》(Sing Tao Daily)、印度移民报刊有《印度邮报》(India Today)、《印度论坛报》(IndiaTribune)、韩国移民报刊有《韩国日报》(the Korean Daily News)等等。[10] 单从华文移民传媒来看,第一个移民华文传媒兴起的地区是北美。20年前,美国的华文报业市场基本由部份台湾和香港移民所办的中文周报、月刊,以及以台湾、香港地区为总部的华文报业集团通过美东、美西版的形式进入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的唐人区。自20世纪80年代后,中国大陆新移民创办的华文报纸则占据了绝对优势。其次是在加拿大。加拿大目前约有100万左右的华人,在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华文报业的市场同美国情形类似,主要由香港和台湾移民所垄断,其表现形式是以香港和台湾为大本营的华文报业集团所办的《世界日报》、《台湾日报》和《星岛日报》、《明报》(加东或加西版)一统天下。目前全加拿大大约有30家左右的华文报纸,其中有70%以上为90年代以来由中国大陆新移民创办的华文报纸。 其次是澳洲。数字表明:澳大利亚现有的2000万人口中约有100万外来移民,其中有近50万是华人移民。澳大利亚现有的华文移民报刊主要有《澳华时报》、《星岛日报》澳洲版、《新报》澳洲版以及《华联时报》。 第三个移民传媒的热点地区是日本。在日华人数量的猛增是日本华文报纸得以确立的基础,目前在日本登录的中国人近40万。主要的移民报刊有《中国经济新闻报》、《中文导报》等。[11] 另一方面,移民传媒的载体也在发生变化。最初,移民传媒主要表现为各种纸质媒体的创办,如报纸与刊物。随着媒介技术的发展,电子媒介以及网络也成为移民传媒的重要载体,移民传媒也借此扩大了影响,在更大范围内将同一民族,同一文化传统联系在一起。 三、全球化语境中移民传媒的生存局限与发展空间 移民传媒所构建的是两种本土文化认同,一种关于地域,一种关于民族。从所在国的现状来看,多种来自母国的文化与价值观跨越国界,并对移民国家中的文化构成做出了新的阐释。另一方面,由于所在国主流文化的影响,也在一定程度上威胁到移民对自身传统文化的忠诚度。[12] 在全球化的大环境中,从人们世代相因,习以为常的本土文化立场考察事物的观点之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新视野,那就是从跨国的、跨文化的层面去考察传统文化,这种立场、角度和思路的转换必然会带来新的认知和理解,并因此促成对民族与传统的再发现和再认识。因此,我们必须关注如何在新的传播环境中增强移民传媒自身的凝聚力和文化影响。 随着各国政治经济的发展,移民的组成也开始发生变化,老移民移居海外更多的是为生计所迫,属“谋生型移民”,出国的途径也多是通过亲属移民和劳务移民的方式,血缘和地缘特色重。而现在的新移民则很多是髙学历的知识分子和专业人士,他们出国的途径更多的是通过出国留学或技术移民的方式,这批人到海外寻求的是更好的生活品质和工作环境。据一项调查显示:北京清华大学的工科学生约有80%流向美国,而北京大学的理科学生则有76%到美国深造。[13] 一般而言,旧移民由于语言能力的有限以及文化传统的本能排斥,所以往往生活在同一族群与共同的文化圈,所以移民传媒较为兴盛,并且其传播内容也主要以民族传统文化为主。作为新移民而言,他们具有更强的海外文化适应能力,但从现状来看,新移民仍然对民族文化有着天然的亲近与认同,从社会交往来看,与本族裔接触的频率仍然很高。[14] 新移民传媒仍然十分繁荣。 从当前的移民传媒发展来看,不仅仅是单一的报刊媒介,如今已形成多种媒体同存的局面。在移民聚集的北美、西欧、东南亚等地,逐步形成了广播中心与电视中心,并且出现了卫星电视。随着网络媒体的兴盛,一些留学生纷纷创办了网络杂志,传统报刊的电子版也随之兴起。使得移民传媒的受众群体进一步扩大,从而显示出了新的生机。可见,每一次传播科技的改变与更新,都推动了新媒体的出现,同时也促成了原有的移民报刊进一步发展。 另外,集团化也是移民传媒的另一种发展趋势。例如华文传媒中的泛华传媒集团(Global China Group Holdings Ltd., H.GC),目前,该集团已经在澳大利亚、北美和英国出版16种报刊,在全球的发行量据称已达20万份,读者约有200万人。[15] 虽然移民媒体已经取得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它毕竟是一种外来文化的载体,这就导致它在现居国的发展,仍然受到某种程度的局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从信息的获取上看,移民传媒难于主流媒体,尤其在一些西方发达国家更是如此。美国纽约独立媒体协会在今年3月16日公布了一份调查,调查对象为纽约市及周边地区32家移民媒体。结果显示,75%的被调查者认为主流媒体的员工比他们更容易从政府获得信息,85%的被调查者认为联邦官员没有向他们提供具体或有用的信息。[16] 从媒体结构来看,大多数的传媒产业都集中在主流媒体的手中,并主导着所在国的舆论。以美国为例,少数大型传媒公司垄断了全国的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信息传播业务。而对主流和精英舆论有重要影响并能左右国际舆论的是3家报业集团:《纽约时报》、《华盛顿邮报》、《华尔街日报》及其旗下控制的其他传媒《国际先驱论坛报》、《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周刊》等等。[17] 从媒介发展所需的资金来看,移民媒体往往较为缺乏。与主流媒体相比,移民媒体没有足够的财力支援,广告收入与市场空间都相对较低。在美国,每年的广告花费为1千5百亿美元,但是只有30亿流向移民媒体。 由于没有充足的财力支持,就会导致移民媒体从业人员、以及信息源的缺乏,并进一步影响其新闻资源的获取。 因此,在当今的传媒环境中,移民传媒的发展必须正视这些问题,以探索更为广阔的空间。不过,我们必须看到,在这样的传媒环境中,移民传媒仍然有着不小的发展空间来增强其自身的凝聚力。 一方面,移民媒体应加强与主流媒体的交流与合作。在居住国的主流强势文化的包围中,移民媒体的发展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比如报道内容以及受众群的拓展等方面,主流媒体往往有更大的优势,移民媒体无法与之相提并论。但是,涉及移民母国文化及事务的时候,主流媒体在新闻资源和报道角度上又存在着局限性,容易导致报道失实,误导公众舆论。而移民媒体在此时就能利用对其本土文化的熟悉而体现出优势。所以,应尽可能进行两类媒体的相互沟通,以获取更为充足的信息资源。 另一方面,移民媒体应加强言论的力量。由于与主流媒体存在着文化传统、价值观以及新闻理念等的差别,移民媒体对于新闻事件的评价和观点与主流媒体不同。尤其是关于移民母国事务的观点性报道,更应该以贴近本土受众的视角发表与主流媒体不同的意见,并对居住国的政策做出透彻的分析。由于主流媒体缺乏表达这类意见的空间,而移民传媒正好能弥补这一不足。 四、结 语 在异质文化土壤中培养起来的移民传媒,是适应多样化的地域或族群的特征而产生和发展的。它在实践中也表现出了种种传播人种学的特征,具有鲜明的族群文化传播和接受的特质,不仅仅表现出与居住国的主流传媒不同的传播模式,还影响了世界传媒的环境与结构,同时也有助于建构从属于不同文化传统和民族特性的移民受众身份认同机制。另外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国家或民族的移民对其母国文化的忠诚度也有着差别。因此,我们不仅仅强调移民传媒在保证文化传统完整性方面的作用,同时必须认识到其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存在。总而言之,我们可以这么认为,在当今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移民传媒在构建世界文化多元格局的进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注释: [1] 王宁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5页。 [2] 李焰著:《少数族裔媒体:藏在美国主流媒体身后的传媒巨人》,人民网,2005-08-01。 [3] [美]罗伯特·F·莫非著:《文化与社会人类学》,吴枚译,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8年,第126页。 [4] 王宁主编:《全球化与文化:西方与中国》,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第77页。 [5] Grounding the displaced: Local media reception in a transnational context, Victor Sampedro. Journal of Communication. New York: Spring 1998.Vol.48, Iss. 2; pg. 125, 19 pgs。 [6] 李焰著:《少数族裔媒体:藏在美国主流媒体身后的传媒巨人》,人民网,2005-08-05。 [7] 陈明著:《文化认同与政治认同补议》,wsjk.com.cn,2005-07-26。 [8] 李焰著:《少数族裔媒体:藏在美国主流媒体身后的传媒巨人》,人民网,2005-08-05。 [9] 程曼丽著:《关于海外华文传媒的战略性思考》,《国际新闻界》2001年第3期。 gothamgazette.com/citizen/immigrant_press.shtml,2005-08-01。 [10] 夏春平著:《新移民华文报刊成因、区域流向及特点》,sina.com.cn ,2003-08-08。 [11] Constructing a transnational, multilocal sense of belonging: An analysis of Ming Pao (West Canadian edition)。 [12] 夏春平著:《新移民华文报刊成因、区域流向及特点》,sina.com.cn, 2003-08-08。 [13] 若容著:《加拿大经验、种族与文化及其他》,加西生活网,westca.com,2005-3-28。 [14] 《海外华文传媒集团的发展》,传媒研究网 ,2005-03-23 [15] 《调查:纽约少数族裔媒体记者受政府机构歧视》,qianlong.com, 2005-03-22。 [16] 《传媒高度垄断:美国主流媒体的结构性消息封锁》,column.bokee.com/13613.html。 [17] 李焰著:《少数族裔媒体:藏在美国主流媒体身后的传媒巨人》,人民网,2005-08-05。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4篇

关键词: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民间舞教师;启发与帮助;原生态;基本途径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源远流长,其历史可以追溯至人类社会的初 始阶段。它是人们表达情感、描摹生活、探讨人与自然关系地重要 工具和自发行为之一。中国彝族、藏族等的民间舞蹈文化,往往还 蕴涵着本民族的历史与传说,有着舞蹈艺术之外的,更加广阔的社 会价值和重要意义。而把民间舞作为课程搬到课堂,是在新中国成 立后,舞蹈艺术教育发展过程中才逐渐出现的。所以,丰富驳杂的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既是民间舞教师最直接的教材,也是需要民间 舞教师进行不断研究、揣摩的素材。其丰富性决定了民间舞教师在 处理方法上的多样性、选择性和研究性。但首先可以断定,要成为 一名优秀的民间舞教师,科学地了解和研究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广 大民间舞教师的必备环节之一.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与外延 (一)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涵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是指中国各民族、各地域子文化系统中 存在的独立的舞蹈亚文化系统的总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内 涵,可以最简明地分为“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和“剧场民间舞 蹈文化”.

1.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 所谓“原生态”舞蹈,是古代各民族先民们“歌之不足,手 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产生的,是较少受到“现代化”侵入的具有 “文化源头”意义的民间舞蹈。自然性,是其最本质的特征。原生 态民间舞蹈文化,是剧场民间舞蹈文化的母体.

2.剧场民间舞蹈文化 剧场民间舞蹈文化,是以当今舞台上表演的由各专业艺术团 体创作和学院派训练体系下的剧场民间舞为核心的民间舞蹈文化内 容。它蕴涵的是舞蹈工作者对原生态民族舞蹈文化的审美情趣、专 业修改方法等等操作层面的文化元素。它是民间舞蹈教师研究中国 民间舞蹈文化的最直接和最初始的素材和层面.

(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表象与内核 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可以从表象到内核地分割为外在的民间舞 蹈的动态呈现和民间舞艺术的民族文化内核.

1.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呈现 民族民间舞的动态呈现是风格化的,在各民族、各地域群众在 各自独特的生产生活方式,民族宗教信仰、民风民俗等文化实体中 进行“舞蹈艺术的抽象”后逐渐形成,且较为稳定,并在民族文化 和民族识别上都具有一定的标志性意义,包括各民族民间舞蹈中特 有的表现形态和动作.

民间舞教师在动态呈现的民间舞中包括其基本动作以及道具运 用的熟练程度与艺术造诣,一则决定了民间舞教师个人在民间舞艺 术上的水平,再者也是考验民间舞教师是否能在不同民族的民间舞 风格课上正确、有效、创新性地想学生传授民间舞风格,胜任民间 舞专业教育的基础性指标之一.

2.民族民间文化内核 民族民间舞蹈艺术的内核就是各民族独特的民族文化。民间舞 蹈文化,是民族民间文化的一个子系统,是民族民间文化在舞蹈艺 术领域内的一对一投射。舞蹈艺术将民族文化融于肢体动作、舞蹈 组合套路之中,进行集中的艺术化的体现。那么,反过来从文化的 高度考察民族民间舞这一子系统,对真正掌握民族民间舞风格,具 有提高精确性和灵活性的效用,这也是民间舞教师必须具备的教学 科研能力和基础.

二、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的启示与帮助 民间舞教师,首先应该是一个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专家。除了 对民间舞蹈文化有理论上的认识之外,还要具有将民间舞蹈文化有 效运用于教学中的操作能力,以及因材(教材与人才)施教、在民间 舞蹈文化上不断创新的科研能力。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对民间舞教师 的启示与帮助,在上述能力的塑造中具有基础性作用.

(一)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的纯正风格 原生态民间舞蹈文化的纯正性和鲜明的风格特性,是民间舞 教师在教学内容上最丰富的源泉。民间舞教学,是以风格教学为最 核心、最根本方式的舞蹈艺术教育。风格,是民间舞教学中画龙点 睛的一笔。本民族艺术家之所以能担任该民族民间舞的风格教学, 是因为他们对该民族的原生态舞蹈文化具有全面而深刻的认识与掌 握。而想从一个单纯教授技法与现成剧目的民间舞教师,成长为能 给予学生更丰富内容与风格塑造的大师,研究原生态民间舞蹈文 化,是重要的一环.

(二)剧场民间舞蹈文化带来的艺术门径 剧场民间舞蹈文化,是民间舞教师从学生阶段到教师阶段一直 没有脱离,接触最为频繁的中国民间舞蹈文化样式。它带来的严整 的舞蹈艺术套路、规范的舞蹈动作技法、更加典雅的审美情趣,都 是民间舞教师不可缺少的专业素质.

(三)民族民间文化内核是民间舞教师的“提高”教材 优秀的民间舞教师,应该是学者型的教育者。而只停留在民 间舞艺术一隅和一个层面的民间舞教师,不可能成为一个具有 创新性的开拓型教师。对民族民间文化,包括民族历史、民族风 俗、民族文学、民族美术、民族哲学、民族生活状态等多方面的 了解与学习,可以帮助民间舞教师对民间舞艺术形成多角度、高 层面的考察心得与研究体系,进而指导民间舞教师的教学实际民 族民间舞蹈文化。三、民间舞教师掌握中国民间舞蹈文化的基本途径 (一)实地采风:到“原生态”中去 实地采风,是直接获取中国民间舞蹈文化养分与艺术元素的最 根本途径。民间舞教师应该经常进行民族、地域间的实地采风,并 把原生态的范围从舞蹈艺术这一领域,扩充到民族文化这个更宽泛 的领域中去。建立最本真的第一手资料库。夯实自己的教学基础, 为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和内容体系提供可供提炼的大量民间舞蹈文 化素材.

(二)经典研究:把经典内化为能力 所谓经典研究,就是指对民间舞艺术走进剧场以来的经典剧目 进行充分的、以舞蹈艺术学和艺术教育学相结合的角度的学习与剖 析。民间舞教师对经典剧目的研究,应该在如下两个层面进行: 1.熟悉经典剧目的外显艺术元素 对剧目的动作编排、结构设计、组合和串联、角色设置等可 以直观于舞蹈作品的艺术元素,进行完整扎实的掌握。这些剧目 内容以及从中“扒”下来的组合、动作等舞蹈元素,可以直接用 于民间舞课堂教学。以鲜活完整的剧目来代替孤立的、纯肢体训 练上的动作组合,在帮助学生进行基础训练时,还能起到一定的 潜移默化的提高学生悟性的作用,达到既重“技术”更重“艺 术”的教学目的.

2.揣摩经典剧目的艺术内涵和民族、地域文化底蕴 民间舞教学的核心是各民族、地域民间舞蹈的风格教学。而经 典剧目又是精准把握了风格的典范。民间舞教师,在对经典进行熟 悉时,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加以文化上、艺术上的理解与剖析,并 把所获心得,在进行剧目、组合训练的同时,传授给学生。帮助学 生更全面、更深入、更灵活有效的学习经典剧目,提高民间舞艺术 造诣.

(三)理论学习:把知识运用成教材 理论学习,针对民间舞教师来说,一是对中国民间舞蹈文化 的专门论著的学习与研究,另外是对相关社会科学领域,如民族史 学、民俗学、文化人类学、美学等方面的广泛的阅读与涉猎。把中 国民间舞蹈文化理论教学纳入到民间舞教学课程中,形成理论实践 相结合的科学体系.

四、结语 总而言之,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是一个丰富的、内部联系紧密 并不断发展的舞蹈艺术体系。在原生态民间舞文化和剧场民间舞文 化的二元结构下,中国民族民间舞文化对民间舞教师存在着风格教 学、技术技法教学、民族文化理论与知识自修与教学等多方面、多 层次的启示与帮助的作用。而具体到民族民间舞教师,也需要通过 对二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进行仔细揣摩与钻研,通

过采风、剧目学 习与分析、理论学习与修养等方法,不断提供自身在民族民间舞文 化上的理论修养与实际教学能力.

参考文献 [1]蒋勋.艺术概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0,07.

[2]隆荫培.舞蹈艺术概论.上海音乐出版社,1997.

[3]欧建平.世界艺术史·舞蹈卷.东方出版社,2003,01.

民间文学与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高师;民间音乐;特色课程;开发

特色课程是在教学思想、课程设置、教学方法、教学效果等方面最能体现自己独特、稳定、优质的个性风貌的学校校本课程。在地方高校,特色课程对学校办学思想的彰显,创新教学强项的显露,学校形象的塑造都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具有现代教育思想、富于创新精神、有一定个人专业特色的音乐人才,而地方民间音乐课程的建设则是不少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特色教育的重要体现。

一、地方民间音乐特色课程的开发价值

本土民间音乐文化课程是地方高校根据本地区文化资源的实际情况,设计开发的适应学生发展并有利于促进地方社会发展的课程。该课程通过展现本地区音乐文化的历史与发展现状,通过了解当地多姿多彩的民间音乐文化事象,学习其中丰富的民间艺术与人文知识,以便学生将来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文化教育事业。

(一)地方民间音乐是中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拓展

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中小学师资的主要培养基地,高师音乐专业的课程建设主要是围绕基础艺术教育的要求而展开的。我国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的民间音乐,是历史上劳动人民为满足自身社会生活与精神生活的需要而创造并流传的乡土艺术,它蕴含着丰富的社会历史文化内涵,反映着劳动人民独特的生活情趣与审美观念,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的根基,是当代艺术教育的重要资源。在当前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成为中小学音乐新课程实施的重要措施。教育部《小学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除国家课程外,地方和学校应结合当地人文地理环境和民族文化传统,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要善于将本地区民族民间音乐资源运用在音乐教学中,使学生从小就受到民族音乐文化的熏陶”。根据国家、地方、校本课程三级管理的策略,许多中小学把当地民族文化资源与课本教学内容紧密联系起来,成为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拓展。各地中小学生在成长过程中一直受到当地民间文化的熏陶与影响,在课堂中引进地方民间文化的学习内容,最能为生活在这一地域生态环境中的少年儿童所喜爱与乐于接受。丰富多彩的地方民间艺术使课堂教学更加活跃、更加精彩,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拓宽了课堂的教学内容,丰富了课程的知识内涵,增强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怀。地方民间音乐的引入不仅取得了课堂教学的显著成效,同时也能唤醒社会对民族文化的保护意识,使中小学成为地方民间音乐文化保护、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阵地。基础教育音乐课程的地方民间艺术拓展,也给高师音乐教育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

(二)地方民间音乐是高师音乐教育宝贵的课程资源

随着国际交流的日益频繁,世界上多种文化的碰撞更加激烈,我们在接纳、吸收各国多元文化的过程中更要注意民族文化的生态保护。我国高师音乐专业多年来一直沿袭着以欧洲音乐理论为中心,辅以部分民族音乐课程的专业体系。现行高师民族民间音乐教材考虑到面向全国的适用性,一般也只是介绍有代表性的几个民族。我国幅员广大、民族众多,各地生态环境差别很大,传统民间艺术多种多样。各地所拥有的丰富的民间音乐资源,蕴藏着巨大的艺术价值,是组成整个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与源头。民间音乐文化与当地的社会生活、人文环境紧密相联,水融,更凸显其鲜活生动的地域艺术特性,不充分利用这些宝贵的文化资源,对高师音乐教学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浪费。将中华民族音乐文化的代表与地方的特性音乐文化结合起来,是地方高师音乐学生完整的民族音乐知识结构构建的需要。因此,地方高师音乐专业利用当地文化资源,开设有特色的本土民间音乐课程,使学生在大学阶段就了解当地的民间艺术,了解当地的文化环境。当他们走上教育岗位后,也同样能将自己的课堂教学与地方的文化生活联系起来,与培养中小学生热爱祖国、热爱家乡的情感结合起来,在音乐教育的舞台上,展开丰富多彩、生动活泼的音乐教学演绎。

(三)研究本土民间音乐,推动地方民族文化传承工作向前发展

地方高校建立在一定区域内,承担着为地方的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需要培养各方面合格人才的任务。地方高校应以地方经济和地域文化为依托,把学校所在地区的文化历史、人文景观、民俗风情、民间艺术作为一种教学资源去开发与利用,积极支持地方的经济发展与文化建设。各地绚丽多姿的民间音乐,是我们宝贵的民族文化遗产,也是世界艺术宝库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随着各种现代强势文化的侵入,民族文化正经受着前所未有的冲击,许多具有民族特色与地域特点的民间音乐正逐渐萎缩,甚至濒临消失。如何在现代社会环境中弘扬民族音乐文化,如何在多元音乐文化的背景下传承优秀的民间音乐艺术,是地方政府部门及全社会都应共同关注的社会问题。高校拥有庞大的教学与科研队伍,是民族文化研究的重要力量,在深入了解和学习地方音乐文化的同时,充分发挥自身的科研优势,积极开展民间音乐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研究及传承工作,帮助地方政府保护本土民族文化,重建地方文化生态,利用本地音乐文化资源,推动地方的经济与文化建设,是地方高校义不容辞的责任。

二、地方民间音乐特色课程的开发策略

课程目标定位后,乡土音乐资源的收集梳理、课程教学内容的确定、课程结构的构建、教学计划的制定、课程教材的编写、教学实践基地的建立等,是民间音乐特色课程开发需要研究的问题。

(一) 根据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资源,制定合理可行的课程教学方案

音乐作为人类社会一种最普遍的文化形式,紧紧地依附和融合在各种社会民俗活动之中,形成了千姿百态的民间民俗音乐文化事象。高师开发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课程,首先应对所在地域各种民间民俗活动中的音乐文化现象、音乐文化形态、音乐文化载体进行全方位的普查,深入了解当地民间音乐文化资源的分布状态,为特色课程的建设尊定丰足的课程资源基础。然后在庞大的资源库中撷取有一定的形成和发展历史,形式相对稳定,曲调广为流传,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种类和表现形式为课程教学内容。地方民间音乐文化特色课程与普通课程比较有着不同的特殊性,它的课程资源主要在民间,它的学习方式主要是体验,它的实施特点是情景性与灵活性,因此,要根据“以人为本”“以校为本”“以资源为本”的原则,确定特色课程建设的总体目标及教学方案,把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结合起来,组织课程教学的实施。课程教学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许多外部因素的制约,许多教学实践的内容要围绕着当地的民俗活动展开,所以,应采取弹性的、灵活的教学安排,将校本研修与社会实践有机整合起来,并在实施过程中不断补充、不断完善。

(三) 采取多种方式的实践教学,实行重在过程的课程评价方式

原创性、地域性、群众性、通俗性是民间艺术的特质,民间音乐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着地方历史的发展,满足着当地人民的精神文化需求。高师的地方民间音乐特色课程,除了鲜活的、散发出泥土芳香的课程内容以外,灵活多样的授课方式,零距离地接触民间音乐是课程的教学特色,因此,在对地方的音乐文化资源分布进行全方位调研的基础上,应对民间音乐活动比较活跃的村寨及民间艺人、山歌能手重点调查并建立档案。在条件比较成熟,联系比较密切的民间音乐发生地建立若干个校外实践教学基地,采取开放性的教学,到实践教学基地参与当地各种节庆的民间民俗活动;或把民间艺人、山歌能手请到学校,让原生态的民间艺术登上高等教育的大雅之堂,让学生亲身体验到原汁原味民间音乐的感人魅力,使他们重新认识乡土音乐的艺术价值,激发学生热爱乡土民间艺术文化的民族感情。

教学评价是指教育活动实态的把握和价值判断,是涉及对人的受教育行为的衡量评估。地方音乐文化特色课程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学生对本土民间音乐的了解、学习和感受,因此其教育评价应是形成的而非终结的,多元的而非单一的,互动的而非单向的。教学评价既要关注课程的知识与技能,更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与态度。要把学生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的体验过程、参与表现、研究态度及学习成果作为课程考评的主要依据,让学生不但了解地方民间音乐,同时也能初步掌握民间音乐的表现方法,培养他们对民间艺术的感情。经常性地举行教学实践汇报演出,为学生创造更多实践民间音乐的表现平台。通过课程的学习,把学生焕发出来的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引导到科研层面上来,把地方民族民间音乐作为他们热心研究的课题,使课程向更高层次发展。

地方民间音乐文化课程作为地方高师音乐专业的特色课程,是学科专业教学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尝试,是高师培养适应基础教育发展、适应社会文化发展优秀音乐人才的需要。随着专业教学质量的不断提升,随着学生民族文化审美观念的不断加强,将会证实地方特色课程开发的重要意义。地方音乐文化特色课程应在教学实施过程中不断地充实、完善和提高,从而使地方高师的音乐教育更加充满生机,充满活力,更加适合时代对音乐教育人才培养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教育部 小学音乐课程标准[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1

[2]方涛 音乐教育与传承传统文化的思考[J],音乐教育与创作,20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