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章中心 > 民间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文化

民间传统文化范文第1篇

关键词:民间民俗;传承;群众文化活动;发展

中图分类号:G1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5)06-0243-01

在我国社会的历史发展长河中,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是一块瑰丽的珍宝,其指的是人们对生活文化的经验总结,在人们的生产生活动中产生的,民俗文化的价值十分重要,对现代人们的生活具有指导意义,也是我国社会的发展需要。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是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两者的关系十分密切。下面就这方面进行讨论分析。

一、传承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与发展群众文化的联系

(一)传承民俗文化是发展新时期群众文化的重要途径

在社会的不断发展过程中,文化的形成是基于一定的政治观念和经济发展一形态领域的发展上的,具有某一时代的特征和时代烙印,是人类社会历史延伸的沉淀和产物,更是一个国家沟壑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在人类不断发展创造文化的大形势下,民间民俗文化形成于本民族祖先,富有一定的地域性和时代特征,是社会发展最好的见证和记载,也具有鲜明的时代性和民族性,这与群众文化的发展不约而同,符合了当今时展的要求,所以,民俗民间文化艺术一定意义上就是某一特定时期的群众文化的展现,如民族服饰、古典诗文、各种观念等等,是带有时代烙印的群众文化。

作为优秀中华民族文化的集大成者,民间文化艺术反映着鲜明的民族风俗和文化底蕴,深刻反映出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具有的中国风格和气派,并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形成了一定的时代特色,究其根源,人民群众才是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创造者,是民族文化的形成主体。在新世纪的发展形势下,我们仅仅是保护和传承民族民间民俗艺术文化显然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应该着手于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整合和发展,实行对民俗文的不断创新,使得民俗文化可以与时俱进,在实现创新的前提下对我国先进文化的发展起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传承民俗文化艺术是发展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

新时期发展群众文化也是对民间民俗文化的一种传承和发扬,更是其社会活动功能的高度体现,群众文化活动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传递传统文化的内容和形式。纵观我国传统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与传承,大多都是以某种相对固定的形式时代相传下来的,一定程度上保持了其古老的风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一些民间习俗,例如赛龙舟这一习俗的传递,现代的赛龙舟仍然保持着古时候的一些风貌,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代代相传,形成了一定的沿袭和文化传统,深受新时期人们的喜爱。我国拥有五千年的悠久文化和历史文明,在民间民俗文化的发展方面的更是百花齐放,散布五洲四海,比如广大农民作者经过运用刺绣、剪纸等传统美术形式,融入现代元素,形成的具有独特地域性艺术风格的新画种如户县、金山农民画等,已经闻名中外,国内外都有出版单位出版了相关的画册,受到了国内外人士的一致好评,促进了对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良好传承和发扬。

群众文化在继承自己传统的基础上,也应进行积极拓展,进行不断地衍生和创造出新的活动方式,这才是新时期对民俗文化的最好传承,政府部门在今年来也高度重视民俗文化的抢救与传承工作,促成了大量民俗文化的传承、创新和发展,为新时期我国群众文化的更好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民俗艺术文化是我国民族精神的鲜明体现,更是近年来我国文化艺术保护传承方面的主要内容,这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环节,事关我国经济及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具有极大的影响作用与现实意义。

群众文化具有稳定性、共同性以及民族性、综合性等等特征,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辐射和激励作用,还具有相应的凝聚力以及稳定力等方面的重大作用,所以,在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群众文化的构造就应以物质文化为基础,结合制度文化等形成一定精神层后面的结合,继而促进新时期群众文化的良性发展,为新时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一定的动力,同时实现了群众文化的多样性发展。

(三)在传承中创新是发展群众文化的内在动因

在新时期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群众文化的过程中,应当积极继承我国传统优秀文化的优良传统,并对其进行积极的创新和发展,积极促进对我国民间民俗文化的历史性继承,促进与群众文化的完美融合。因为民间民俗艺术文化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所以不会因为新时期经济基础的改变而随之消亡,我们必须在尊重历史的前提下对其进行保留和继承,以待更好地发挥其效用。

在新时期的发展过程中,将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定位了法定节假日,确立了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地位,给了经济快速发展下的人们更多的时间去领悟和感受传统民风民俗的感染力,促使人们的感受传统文化的过程中吸取其优秀的养分,在批判继承的思想下实现对优秀民间民俗的继承和发展,与此同时,也要反对狭隘的民族保守主义思想,注意吸收外国文化中的优秀养分,形成与我国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艺术的结合发展。群众文化的创作活动和文化娱乐活动是人们在不断继承、创新发展中形成的,既克服又保留了每个时代不同特色的群众文化,也实现了与新时期社会发展特点的相互结合,其中的内容包括内容和形式两个方面,其中,形式具有稳定性,内容则相对活泼,具有易变性,比如我国传统民俗舞龙、舞狮,形式和种类还是那些,基本未变,但是在内容方面却发生了一定的变化,从以前的祭祀神灵到现在的庆祝丰收或者表现勇猛顽强等等,逐渐发展成为一种平常都可进行的娱乐活动,在这种逐渐的发展变化中,形成了对传统民间民俗的不断更新,赋予了其时代的特色和意义,又表达了一定的思想和内容,丰富了其内涵,在继承的过程中实现了对其表现形式等的创新发展,促进了传统民间民俗文化艺术在新时期的不断发展,满足了新时期人们对群众文化的新型需求,推动了人类文明的繁荣昌盛和社会的不断发展。

二、民俗文化带动新型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的不断发展,消费民俗学、经济民俗学等宣传与旅游活动不断兴起,逐渐形成了一股潮流,并引起了民俗学界的关注与重视,民俗文化艺术的不断发展形成了一定的经济价值,在现代经济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大趋势下,人们更加注重对民俗文化艺术的发展,民族文化的传承已经与经济的发展形成了一定的影响与制约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形势下,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如何更有效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艺术,进行文化产业的培育,已经成了当前经济发展中的一大现实问题,如何将民俗文化发展吃完成为像教育、法律等上层建筑一样,对经济基础形成一定的反作用,继而影响和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已经成为了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此外,民俗文化艺术对消费倾向还有一定的影响作用,表现为对消费心理的影响等等,使得人们可在消费过程中反映出相关的民族倾向和消费价值观等等。

基于民俗文化因素在经济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现状,其发展对当前形势下的经济全球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全球经济的飞速增长带动了民俗文化的传承发展,民俗文化的发展又反作用于全球化下的经济发展,促进了其不断繁荣。在我国的西部大开发中,民俗文化也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民俗文化的开发是西部大开发必然的依据,具有不同方面的实用价值,为了充分发挥其导向作用,我们应重视民俗文化,发挥其借鉴意义与传统文化的影响力,积极促进我国服饰行业、饮食文化以及现代餐饮等等行业的不断发展,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大力发展民俗旅游等产业,高度重视对节日形式及内涵的挖掘,并赋予其现代化的特色和意义,也要全力保持节目的民间性,使得节目变得具有乡土性、淳朴性和真实性,能真正意义上带给观众赏心悦目的感觉,促进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

三、结语

由上文可见,传承和弘扬民俗文化艺术,在现代具有重要的意义,是新农村建设工作的重要保障,民俗的心理和意识影响着农村的经济建设,有着农村深厚的群众文化基础,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在新的发展时期下对于推动农村经济繁荣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我们要不断传承和创新民俗文化,使其能更好地服务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参考文献:

民间传统文化范文第2篇

首先,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民间文学艺术、传统工艺及民间民俗三大类。其中,以民间音乐、舞蹈、曲艺、美术、语言文字、戏曲杂技等为主的民间艺术形式则是人们在生产生活之余创造的或在民间得以广泛流传的艺术。多有相对公开性、不可再生性、表达形式多样性等特点。传统的民间艺术基本以口口相传或者形体记录的方式进行传承,这在很大程度上为其保护出了个大难题。其次,民间传统文化作为一个群体性的文化形式,基本上是属于一个村寨,或者一个乡镇,抑或是一个民族的,甚至有可能是流传于少数的传承人之间,这在主体确认上有了很大的挑战。与现行知识产权规定的自然人、企业、其他组织较为明确的主体不同,其在主体的资格上很难去确定主体。再次,民间传统文化比如民歌很大程度上是靠口口相传的,只要其被使用就会一直被传承下去。在我国特别是新丝路背景下的很多多民族地区,有很多艺术形式都有上千年的历史。这给我们现行的著作权法对相关作品的保护期限规定出了个难题,以文字作品为例,其保护期限为作者生前及作者死后50年。而民间传统艺术的自然传递和不断传承特性,让其在期限上有个严重的不确定性和超长性,这也让现行知识产权保护的期限性无所适从。

二、现行立法的缺失,欲保护心有余而力不足

目前,国际社会对传统知识的保护尚处严重不完善的境地。不管是为数不多的发达国家,还是一些尝试立法的发展中或者第三世界的国家,都处在星星点点、相互摸索的状态。从最初的1976年,WIPO与UNESCO共同制定的《发展中国家突尼斯版权示范法》最早对“民间文学艺术”进行了解释,至1977年的《关于建立非洲知识产权组织班吉协定》对“民间文学艺术”有过相关的论述,再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2003年通过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第一次以“非物质文化遗产指被各群体、团体、有时为个人视为其文化遗产的各种实践、表演、表现形式、知识和技能及其有关的工具、实物、工艺品和文化场所。各个群体和团体随着其所处环境、与自然界的相互关系和历史条件的变化不断使这种代代相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得到创新,同时使他们自己具有一种认同感和历史感,从而促进了文化多样性和人类的创造力。”的归纳将民间传统文化中的大部分内容归纳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国际社会对民间传统文化形式的归纳和总结以及其立法保护都未直接将其归纳至知识产权领域,或者说都未直接将其置于知识产权体系的管辖之下。我国对非物质文化的概念界定出现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中,根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第二条与第三条规定的内容,不难发现我国目前立法状况将民间传统艺术基本归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行列,虽然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具体的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类型和种类并未得到详细的解释,因而,可以说在知识产权领域的保护和立法内容尚处欠缺状态。

基于以上的分析,目前我国知识产权界不管是从立法还是从司法实践中,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都尚处欠缺阶段。在“新丝路”拉动区域经济、文化、政治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文化产业的贸易必将成为经济贸易的一大重心,要加强文化产业特别是民间传统艺术的产业化和知识产权保护显得迫在眉睫。在分析主体、客体、时限性、和立法缺失等现状的基础上,对民间传统艺术的保护提出如下解决思路。

(一)激活产业,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市场保障当今世界,经济社会的不断深化发展,知识作为另一引领经济发展的重要元素越来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2008年梦工厂制作的两部动画片《功夫熊猫》风靡全球,在给梦工厂带来11.64亿美元票房的同时,还分别捧得了第81和84届美国奥斯卡金像奖。这两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本元素的动画电影在受到市场和业界肯定的同时,也告诉了我们传统文化的潜在市场价值和无限的可能。“新丝路”横跨的各省份和地区都是传统文化较为繁荣的地区,在“新丝路”经济圈的背景下激活民间传统文化产业市场不仅可以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扬提供市场保障,而且可以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做出很大的贡献。以《云南印象》的成功为例,各行业及艺术家在积极推动传统文化产业发展的同时,地方政府要在政策、市场准入、税收等方面给予民间传统文化产业以一定的优惠,积极的鼓励文化公司、艺术家不断的以民间传统文化为创作的素材,不断的加强现代化的科学技术与传统的民间传统文化的融合。实现民间传统文化科技化,科技人文化,真正的打开民间传统文化的发展市场。

(二)科学立法,为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提供基础保障民间传统文化的知识产权保护不仅在客体和价值取向上是与现代知识产权保护战略不谋而同的,而且在经济价值方面加强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也具有重要的意义。众所周知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是知识产权人的智力成果,而民间传统文化在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中无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重要的是这种智慧结晶不仅具有创新性还具有实用性,这与知识产权保护的客体无疑是完全吻合的。此外,知识产权保护在给予知识产权人一定期限的排他性独占权的同时,也激发了创作人的创作激情。民间传统文化不仅具有巨大的潜在经济价值更具有弘扬的民族精神和繁荣文化产业的巨大功效。给予民间传统文化以知识产权保护无疑在激励传承人的创作、弘扬激情的同时还促进了民族文化的繁荣和发展。虽然民间传统文化有相对的公共性,但是基本集中于传承人、乡村、片区,仍然具有私有性,仅其私有范围较广而已。因而,不管是从客体还是从价值取向抑或潜在市场价值角度出发,我们都可以将其与现代知识产权保护相融合,而不是简单的将其归类至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行列。“新丝路”背景下,文化产业特别是民间传统文化产业的贸易和交流将会愈发的频繁,加快科学立法,全面促进地方、片区、经济圈的科学立法,是民间传统文化得以保护的基本前提。

(三)严格执法,为民间传统文化的产业化和资本化提供执法保障在科学立法的同时,还要不断的注重执法的保障。在震惊全国的“乌苏里船歌案”的审判结果里我们看到了民间传统文化知识产权保护的尴尬处境。“乌苏里船歌案”经过二次审理虽然分别判决赫哲族胜诉,但是对于赫哲族索赔的诉讼请求却没有予以支持。面对这种“新拿来”主义,我们在有立法保护的同时,还要在司法、执法的时候予以支持。著作权法第37条规定:使用改编、翻译、注释、整理已有作品而产生的作品进行演出,应当取得改编、翻译、注释、整理作品的著作权人和原作品的著作权人许可,并支付报酬。我们在司法审判的过程中,应该以现行知识产权法的相关规定为引用,在合理考虑双方当事人创作的基础上,要求再创作者者给予原创作者以适当的经济报酬。这样,不仅可以使得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人得到一些经济补偿,也不至于因高昂的使用费用将民间传统文化的弘扬者吓得不敢靠近。就乌苏里船歌的判决来看,司法和执法仍然存在含糊和糊弄的意思,没有更好实质的解决问题。而“新丝路”背景下的民间传统文化贸易,却需要严格的执法。需要完善的法律基础上能够有严格的司法、执法队伍,这样才能保护好民间传统文化的同时,不断的促进其再生和循环创作。

民间传统文化范文第3篇

一、高校声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我国也逐渐走向世界,与世界其他国家逐渐融为一体,尤其在文化方面,我国的文化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我国同时也借鉴了其他国家的优秀文化,并将外国一些优秀文化融入我国文化当中,促进了我国文化的发展和进步。声乐也是其中的一部分,通过汲取国外声乐方面的优秀文化,我国声乐也取得了很大发展,并逐渐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但是,声乐在繁荣发展的同时也存在很多问题,比如说,在声乐的发展过程中,人们逐渐忽略了声乐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民间音乐逐渐被遗忘和丢失,人们的民间音乐意识也一点一点被消磨殆尽,人们反而越来越倾向于国外的音乐文化艺术。这些问题对高校的声乐教育也产生了很大的消极影响。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我国民族声乐出现一个高潮时期,但其实,这次巅峰并不是我国自己文化发展到一定程度的结果,而是当时政治、经济和文化环境下的产物,带有强烈的政治性特点。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国外的音乐文化对中国声乐的影响越来越大,撼动了中国高校的声乐教育观念。我国声乐需要的是不断的发展壮大,而不是被外国声乐文化改变和同化。高校承担着教书育人、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使命。因此,我国高校需要认清声乐发展的潜在威胁,要不断改革和完善声乐教育,不能太过于依赖国外音乐文化,要不断改善教学策略,要注重在声乐教育中教授学生中国民间的传统文化,拯救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让学生学到有自己祖国特色的声乐文化,将中国优秀文化传承下去。

二、探讨高校声乐教育中的民间传统文化资源的具体策略

(一)提高高校及其声乐教师的民间音乐文化意识,转变其音乐教育观念

高校及其教师的教学理念直接影响到他们的教学行为,直接影响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源远流长和学生的发展。因此,为了在高校的声乐教学中更好的融入民间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化,促使中国优秀民间声乐传统文化能够传承下去,就必须先要提高高校及其声乐教师的民间音乐文化意识,转变其音乐教育观念。高校及其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在声乐教育中融入民间传统文化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认识到民族音乐是促使我国音乐不断发展的重要保障和必然要求,离开了民间传统文化,声乐教育就失去了灵魂,就失去了继续发展的动力和思想源泉,迟早会在历史长河中消失,只有将声乐教学和民间传统文化结合起来,才能保障我国音乐能够源远流长和不断发展壮大。当然,这并不是说我们要杜绝一切外国音乐文化,而是要充分利用外国音乐文化促进我国音乐的发展和壮大,我们不能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被外国音乐所同化。这也并不是说我们故步自封,不思进取,我们要积极创造和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广泛吸收外国有益文化,努力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

(二)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放在高校声乐教学的主体地位上

要在高校声乐教育中融入中华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单靠高校及其教师转变教学观念和提高民间传统文化意识是远远不够的。除此之外,还需要我们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放在高校声乐教学的主体地位上。这是因为,跟一些流行音乐或者是其他精品音乐相比,民间传统音乐的知名度并不是很高,影响力并不是很大。因此,为了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声乐教学中去,我们需要将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放在高校声乐教学的主体地位上,确立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主体地位。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并不是现成的,而是存在于民间的,需要高校及其教师根据教学需要到不同的地方去探索、访问和收集,然后经过一定程度地加工创造,才能运用到声乐教学当中去。此外,为了更好地保障民间传统文化的主体地位,高校及其教师也可以聘请一些具有一定民间音乐才艺的音乐爱好者,来给学生们讲一些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知识,这一方面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积极性和兴趣;另一方面还可以拓展学生的眼界,丰富学生的民间传统文化知识,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拓展学生的思维。通过这样的方式,才能充分发挥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在高校声乐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才可以提高学生对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认知能力和了解程度,才能充分发挥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对音乐发展以及学生发展的积极作用。

(三)在高校的课程体系中体现中国民间传统文化内容,突出民族特点

我国民间传统文化是历代中华儿女的智慧汇聚而成的,它离不开中国历史、离不开中国文化、离不开产生时的社会背景。高校声乐教育承担着传承中国文化的历史使命,所以,高校及其教师必须认清这些千丝万缕的联系,必须在声乐教学过程当中体现出中华民族音乐的特点,以更好的促进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和有更好地发展前景。但是,就目前民间传统音乐文化与高校声乐教学的结合情况来看,情况还是不容乐观。因为很多高校还是忽略了中华民间传统文化,在教学过程中仍然采用外国音乐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中国民间传统音乐文化内容在高校声乐教学中出现的比例还是太低,这就导致了高校声乐教学课程体系的不完整、不科学和不健全。因此,在高校声乐教学中,需要高校及其教师构建科学的、健全的课程体系,重点突出民族音乐特点,不断采用最科学、最有教学价值的教材,科学利用音乐教材,不断采用科学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手段,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和学习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知识,不断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认知水平。此外,强调一点,教师也不用完全局限于国内民族音乐文化,也可以适当的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增加一些国外的民间传统文化内容,以让学生能够更好的理解民间传统文化知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把握一些音乐作品,能够有着更加丰富的音乐知识和更加宽广的眼界,能够更好地进行音乐创新和促进中国音乐的发展。

(四)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将声乐教育和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结合起来的关键力量,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是促进二者结合的必然要求和重要保障。而就当前高校声乐教师的教学素质来看,由于诸多因素的限制,很多声乐教师并没有接受过专业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的教育和一些技能的培训,他们的民间传统音乐文化意识很薄弱,教授这些知识的能力也受到了限制,很多高校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支高素质的音乐教师队伍。就举一个非常普遍的例子,比如说,随着我国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一些有利于将声乐教学与民间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信息技术逐渐出现,比如说多媒体、传媒中介、网络、通信技术等等,它们为二者的结合提供了便利条件。然而,很多教师不会使用这些信息技术,还有很多教师就没认识到这些信息技术的重要性,在声乐教学过程中不乐于使用这些信息技术。鉴于此,高校要提高教师入职门槛,狠抓声乐教师的素质,多为教师提供一些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素质的锻炼和学习机会,不断完善教师的音乐知识结构,提高教师的民间传统文化意识,比如说聘请一些专业人士为教师们讲课,出资让老师们到专门机构接受培训,派老师到发展较好的其他高校交流学习等等。

(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不断提高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质量的高低,关键一点就在于学生的学习状态怎么样,如果学生能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思维处于活跃状态、能够保持愉悦的学习心情,加上老师科学的授课方式,就能保证最佳的教学效率,就能保证学生更好地学习民间传统音乐文化知识。那么,教师如何让学生处在最好的学习状态当中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学生的特点选择最佳的教学方式方法,来将学生的求知欲和兴趣激发出来。比如,教师在声乐课入课时,可以根据教学需要播放民族音乐,并伴有舞者,让学生通过对音乐的欣赏和对舞蹈动作的观看,以一种特别的方式充分接触民间传统文化,让学生深深地受到民间传统文化的震撼,然后可以让学生对自己的观点、看法或者是疑问与其他学生进行分享和讨论,这样就可以有效地将学生的积极性和求知欲激发出来。此外,教师要建立科学、合理、公正的成绩评价机制,要充分发挥有效评价的积极作用。

三、总结

民间传统文化范文第4篇

本文希望通过对唐代以来关羽崇拜的个案分析,考察神明象征的连续性和不连续性及其与文化传统的关系。笔者认为,神明崇拜的发展和变化,不单有因时因人而异的一面,更重要的,是它内在本质上的连续性:从象征包含的意义上说,神明对于社会群体的意义虽有一定差异,但是其中的连续性缕缕可辨,这构成了杜赞奇(Prasenjit DMara)所说的“语意链”(semanticchain);从发展过程看,诸神崇拜及相关神话、象征存在于文化传统的发展河流之中,前者发展受到后者的制约,文化传统一旦形成,就有可能影响到社会各阶层,成为一套社会共享的文化资源,从而有可能造成神明象征在时空中表现出一定程度的连续性、共通性。因此,在神明象征的发展过程中,连续性与不连续性共存。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乃是吸取了上层士大夫文化的因子塑成的;这种经重塑的关羽在明清时期渗透到民间社会和士大夫阶层,成为官方和民间塑造关羽崇拜的重要文化资源。正因为如此,官方把典和民间崇拜在某些方面表现出较高的一致性。

一、关羽的最初形象

一般认为,关羽显灵开始于隋朝“。但现存较为可信的资料记载的大都是唐人对关羽的崇拜情况。唐末范掳《云溪友议》即云:“蜀前将军关羽守荆州,荆州有玉泉伺,天下谓四绝之境。或言此词鬼助土木之功而成,伺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因此,比较稳妥的说法是,至迟在唐代,关羽已为人所崇奉了。

关羽在民间的最初形象,是以凶悍可畏为特征的。《云溪友议》称:“(荆州玉泉)词曰三郎神,三郎即关三郎也。允敬者则仿佛似睹之。绍侣居者,外户不闭,财帛纵横,莫敢盗者。厨中或先尝食者,顶刻大掌痕出其面,历旬愈明。侮侵者,则长蛇毒兽随其后。所以惧神之灵,如履冰谷。”这是荆州一带的情形。《北梦琐言》己载的关羽亦有相似的形象:“唐咸通(860—873)乱离后,坊巷讹言关三郎鬼兵入城,家家恐抹。摇其患者,令人热寒战栗,亦无大苦。弘农杨砒挚家自骆谷入洋源,行及秦岭,回望京师,乃曰:‘此处应免关三郎相随也。’语未终,一时股栗。”⑥这是关中一带的情形。这些资料说明,在唐代,关羽崇拜已经在一些地方广为流传,但民间对关羽的映象,多视之为与鬼很有联系的凶神,这一形象当是受历史上关羽勇武的形象和被东吴擒杀的经历影响的。至宋代,关羽形象已有较大的改变,但是,在某些地方仍可找到唐代关羽形象的踪迹。四川大概是宋代关羽崇拜比较盛行之处,陆游《入蜀记》即云:“雷池昭勇庙,吴大帝时折衡将军甘兴霸也。兴霸尝为西陵太守,故庙食于此。底下有关云长像。”⑦渲州亦有关云长庙,“在州治西北隅,土人事之甚谨。偶象数十躯、其一黄衣急足,面怒而多琶,执令旗,容状可畏”。这说明关羽作为凶神的形象一直到两宋之交还遗留在民间。

在官方崇拜中、关羽最初是作为武庙的配享者出现的。唐代武庙主神为太公尚父(姜尚),故称太公尚父庙。“开元十九年(731),始置太公尚父庙,以留侯张良配。中春、中秋上戊祭之,牲、乐之制如文宣。出师命将,发日引辞于庙,仍以古名将十人为十哲配享。”至上元元年(760),“尊太公为武成公,祭典与文宣王比,以历代良将为十哲象坐侍”。这“十哲”有为张良、田楞宜、孙武、吴起、乐毅,左为白起、韩信、诸葛亮、李靖、李勋,关羽并末列其中。关羽进入武庙始于建中三年(782),此年礼仪使额真卿奏言:“治武成庙,请如《月令》春、秋释奠。其追封以王,宜用诸侯之数,乐奏轩县。”于是,“记史馆考定可配享者,列古今名将凡**人图形焉”,这**位配享者包括范蠢、孙腹、廉颇等古名将。而蜀前将军汉寿亭侯关羽也位列其中。⑧至此,关羽始成为武成王庙的**位配享者之一。

不过,终唐之世,关羽在官方把典中无足轻重。至北宋初期,宋廷以“关羽为仇国所擒”,一度曾将关羽撤出武庙陪把的位置。⑦只是到北宋中叶以后,在佛教、道教将关羽纳入自身神系的影响下,朝廷才开始注意到关羽,并予以救封。至宣和五年(1123),在礼部的奏请下,徽宗方“令从把武成王庙”⑦。南宋和元代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中地位有所提高。但总的说来,明代以前关羽在官方把典中地位较低,也不稳固,其形象受佛教化和道教化的关羽的较大影响。⑩

二、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

关羽形象一直是三国故事的一部分。据学者考证,三国故事可追溯至唐代。⑩从《事物纪原》和《东京梦华录》等书看来,三国故事在宋代已颇为流行。前者提到:宋仁宗时,“市人有能谈三国事者,或采其说,加缘饰作影人,始为魏、蜀、吴三分战争之像”⑥,而后者载徽宗时,东京瓦肆伎艺中有名为霍四究者说《三分》。⑩苏东坡也记载:“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轨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留理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顺三国故事还被改编成戏剧上演。《南村辕耕录》载有元代院本《赤壁厦兵》、《刺董卓》、《襄阳会》、《骂吕布》等名目。《录鬼薄》载有关汉卿所写剧本《闹荆州》、《单刀会》、《双赴梦》及武汉臣的《三战吕布》等名目。⑩宋末元初,在“说三分”等民间文化的基础上出现了《三分事略》(刊于元世祖至元三十一年[1294年])和《三国志平话》(刊于元至治年间[1321—1323])两书。⑩至元末明初,就出现了上承“说三分”与《平话》传统、并依据史书改编、摘录和复述的《三国志通俗演义》,简称《三国演义》。《演义》与“说三分”有清楚的渊源关系,《三国志平话》和元代三国戏中共约35个故事,都见于《演义》。”

从“说三分”至《三国志平话》再至《三国演义》这一传统中,民间艺人对关羽形象进行了重塑,关羽形象因此较唐有较大变化。在唐代他是一个以凶猛著称的人人敬畏的神,此时则变成广为接受的人物。宋人张宋《明道杂志》记载:“京师有富家子,少孤专财,群无赖百方诱异之。而此子甚好看弄影戏,每弄至斩关羽轨为之泣下,嘱弄者且缓之。”宋代关羽形象于此足见一班。

宋元时期民间对关羽形象的重塑可用“儒家化”来概括。陈寿《三国志》中的关羽可说是名将,但说到忠义,他却曾为敌国所俘,说到神勇,他却失之鲁莽傲慢,最后不得寿终。历史上的关羽虽非文盲,但大概也识字无多。《三国志》本传没有关羽读书的记载,只是裴松之注引《江表传》云:“羽好《左氏传》,讽诵略皆上口。”④而宋代“说三分”继承、发挥这一说法、创造出关羽讽诵《左传》、秉烛夜读的形象,从而为关羽忠义的形象作了一个注解,进而将之塑造成儒家的理想人格。关羽形象的塑造是以“桃园结义”、“降汉不降曹”、“漏桥挑袍”、“古城会”等一系列情节来完成的。历史上的关羽最大的问题就是曾投降曹操,《演义》却将之改编为:关羽被围困在下邱附近的一座小山上,宁肯战死,决不投降。张辽恳切地向他提出,如果猛拼一死,等于犯了三桩大罪:一是使刘备失去依靠,二是把两位嫂嫂丢在曹营无人照顾,三是不能再匡扶汉室拯救黎民。关羽听后,沉吟半晌,提出停止战斗的三项条件:一是降汉不降曹,二是与刘备的家属一宅分为两院居住,三是探听到刘备的下落便去寻找。直到曹操应允了三项条件,关羽方才回下邱救出甘、糜二夫人,随曹操到达许昌。这就是著名的“约三事”。这一故事不仅抹去关羽降曹的污点,反而将关羽塑造成忍辱负重的又忠又义的人物,它还为以后的一系列故事作了铺垫:其后在“挂印封金”、“古城会”等故事中充分塑造了关羽的忠的形象,而在“华容道”故事中又突出关羽重义和知恩报恩的形象。因此,宋元“说三分”传统对关羽塑造的最大特点,就是在关羽 —原有“勇武”人格中加入“忠义”的内容。关于宋元“说三分”对关羽形象的塑造,清人顾家相强调理学的影响:“北宋太祖得国,虽亦非正,而诸儒辈出,修身立品,远胜前朝,(韩、范、富、欧已然,不始于皖、洛、关、闽也。)一时风俗人心,为之五变。沿及金、元,虽以外域帝中邦,而理学大昌,人存直道。”

三、明清时期的关羽形象与关羽崇拜的普及

《三国演义》自元末明初出现后,至明代中叶流传已十分广泛,对社会各阶层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关羽的忠义形象也因此深入民心。

早在明代,《演义》就对社会产生广泛影响。明人胡应鳞《少室山房笔丛》卷四十一“庄岳委谈下”条即云:“古今传闻讹谬,率不足欺有识。惟关壮缪明烛一端则大可笑。乃读书之士,亦什九信之,何也?盖溢胜国末,村学究编魏、吴、蜀演义,因传有羽守邱见执曹氏之文,撰为斯说,而埋儒潘氏,又不考而赞其大节,遂至谈者纷纷。”《演义》对清初统治者的影响尤深。清太祖努尔哈赤和太宗皇太极,都是通过它了解到关羽的形象。早在太宗崇德四年(1639),即命大学士达海译是书。顺治七年(1650),《演义》告成,“大学士范文肃公文程等,蒙赏鞍马银币有差”,据清人陈康棋《燕下乡腔录》卷十记载,清初满洲武将不识汉文者,“类多得力于此”。时人尚有清初统治者以《演义》中“桃园结义”故事蹋糜蒙古之说。④《演义》对士大夫阶层的影响俯抬皆是。文人作诗用典忌用小说家言,而清人作对赋诗引用《演义》者比比皆是。袁枚即举数例:一是崔念陵赋五古责关公华容道上放曹操一事;二是何肥瞻作札用“生瑜生亮”一语;三是某孝廉作关庙对联有秉烛达旦语者。⑤其实,清人作对用《演义》语者殊不足怪,梁章矩就指出:“关帝庙联最多,世人皆习用《三国演义》语,殊不雅驯。”②章学诚也指出:《演义》“七分实事,三分虚构,以致观者,往往为所惑乱,如桃园等事,学士大夫直作故事用矣”。正因为如此,清人感叹道:“士大夫且据《演义》而为之文,直不知有陈寿志者,可胜慨叹”。至《演义》平民百姓的影响,清王侃云:“《三国演义》可以通之妇孺,今天下无不知有关忠义者,《演义》之功也。”当时,地方戏曲“多讲《演义》,走卒贩夫无人不知三国”。时人顾家相在《五余读书厘随笔》中评论说:“盖自《三国演义》盛行,又复演为戏剧,而妇人孺子,牧竖贩夫,无不知曹操之为奸,关、张、孔明之为忠,其潜移默化之功,关系世道人心,实非浅鲜。”⑥

正因为《三国演义》塑造的关羽形象如此深入民心,明清时代的人,无论是士大夫还是庶民百姓,在崇拜关羽时就很容易将这一形象附加于关羽崇拜之中,使关羽神格中的忠义因素更为突出。嘉靖十九年(1540),都御史杨守礼重修宁夏总镇汉寿亭侯旧庙,他在记文中即称:“侯平生雅好《春秋左传》。盖《春秋》以尊王室,攘夷狄,诛乱讨贼,孰典庸礼为义。侯之所以拳拳于昭烈(刘备)者,良有以夫!万历年间(1573—1619)宁德知县高愈谦创建该县武庙记文中则有“秉烛一节,可对天地,耿耿射人,照耀干载,谁不钦其风而倾其义也”等语。⑥至一般平民,据美国学者周锡瑞(Joseph W.Esherick)教授考察,清代以三国故事编成的武戏在鲁西极为流行,关羽等人成为当地民众心目中的主要神抵,清末义和拳对此即多有借鉴,许多拳民在降神附体的仪式中都自称关公。

随着《演义》及其塑造的关羽形象在社会上产生的广泛影响,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中的地位在明中叶以后发生了较大变化。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明太祖即效建关庙于金陵鸡笼山之阳。永乐帝迁都北京后,又“庙祭于京师”。成化十三年(1477),“又奉效建庙宛平县之东”,作为太常寺宫祭场所,每年定期于五月十三日拜祭。凡“国有大灾则祭告”。⑥但此时关羽尚无封号,真正的变化是在万历十八年(1590),该年关羽晋封为帝,此后万历四十二年(1614)再次救封。清王朝早在崇德八年(1**3)便建关帝庙于盛京(今沈阳)。匝治九年(1652),追封关羽为忠义神武关圣大帝。乾隆三十三年(1768),加封灵佑。从雍正到乾隆年问,关羽及武庙逐渐获得与孔子及文庙相当的地位。从嘉庆十九年(1814)开始,清廷又对关羽进行了几次加封,至光绪五年(1879),关羽封号已达二十二字之多。⑩明中叶以后关羽崇拜在官方记典中地位的日渐提高,固然与《演义》的传播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但与当时的政治危机也有相当的关系。万历以后明王朝对关羽崇拜的日益尊崇,乃是晚明社会危机四伏、王朝摇摇欲坠的一种反应;而清廷对关羽的加封和尊祟,基本上都与清朝从事的军事行动——从入关追剿农民军到平定三藩,从镇压山东王伦起义到镇压川陕楚白莲教起义,从镇压京师、河南天理教起事到镇压太平天国运动、捻军起义——有密切关系。⑩因此,我们可以说,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的地位越隆,反映出的王朝危机就愈深。

伴随着关羽在官方宗教中地位日尊,它在民间也日益普及。早在明代,关庙已有“把遍天下”之说,‘其词于京能也,鼓钟相闻,又岁有增焉,又月有增焉”。至清代,关庙之多,更有“天下关帝庙,买音一万余处”⑥之说,所谓“今且南极岭表,北极塞垣,凡儿童妇女,无有不震其威灵者。香火之盛,将与天地同不朽”。雍正皇帝也认为:“自通都大邑下至山颐海邀村墟穷僻之壤,其人自贞臣贤士仰德崇义之徒,下至愚夫愚妇儿童走卒之微贱,所在崇饰庙貌,奔走祈攘,敬思瞻依,凛然若有所见”。难怪清人不无感慨地说:“予尝谓菩萨中之观音,神仙中之纯阳,鬼神中之关壮缪,皆神圣中之最有时运者。……举天下之人,下逮妇人孺子,莫不归心向往,而香火为之占尽。”另外,关羽还被许多秘密宗教、结社所崇拜。应该说,明中叶以后关羽崇拜在官方把典中地位日尊和在民间的日益普及,与同期《三国演义》及相关戏剧、戏曲等民间文化对社会各阶层的普遍影响是分不开的。后者不仅为关羽在社会各阶层中地位的变化奠定文化基础,而且也成为社会各阶层共享的文化资源。

四、结 论

研究中国宗教仪式的学者,在讨论诸神崇拜时,往往强调崇拜者自身的不同的实用功利动机。他们将宗教视为不同社会阶层、不同社会组织追逐不同利益的文化工具,视为崇拜者对政治经济压力的一种回应和反击。其必然结果,就是强调神明崇拜在时空中表现的不连续状态,这种解释的缺陷,在于无法解释回应和反应的“工具”是从何而来的,它也无法解释神明崇拜迅速普及的原因。显然,这种回应并不是凭空出现的,它是受当时作为“文化资源”的文化传统所制约和影响的。这种文化资源可能是上层文化,也可能是民间文化(在本文中,构成文化资源的是民间文化)。

作为官僚体系中的一分子,官方宗教的创立、实践者在诸神崇拜中为何和如何借用民间文化呢?问题的关键在于这些崇拜者不仅是政治人,而且是社会人、文化人。作为帝国官员,他们的官僚生涯实际上仅是人生的“逆旅”,绝大多数官员的官僚生涯并不长,他们很大部分时间(至少包括青少年和老年)都是生活在乡民社会、浸淫于民间文化中的。正是在这点上他们与乡民有了共同的文化基础,拥有共同的文化资源。而这为两者塑造各自的宗教提供了重要源泉。

从唐代至明清,官方与民间对关羽的崇拜实际有三个周期:在唐代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几乎没有任何接触和关系;从北宋中后期至元代官方崇拜受到了佛教化和道教化关羽的影响;到明清时期官方崇拜与民间崇拜都受到了民间文化的影响。从唐代以来关羽崇拜的发展、变化,我们看到的是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逐渐走向一致性的趋势,这一趋势的形成。当与唐宋以来社会流动性日益提高有内在联系,因为它必然带来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日益频繁的接触。②明清时期,关羽不仅为王朝所推崇,成为国家保护神,同时深入民间,成为财神、行业神和聚落保护神,而且为秘密宗教、结社所尊崇,而王朝、民间社会、秘密社会崇奉关羽的原因,基本上是由于关羽忠义神武的神格。如此之高的一致性,乃是由于这一形象基本上来自共同的文化资源——宋元民间“说三分”的传统。由此我们注意到上层文化与民间文化的关系问题。

民间传统文化范文第5篇

关键词 传统民间艺术 文化特色 美术 文化价值

中图分类号:J528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6.01.074

Cultural Ecology of Traditional Folk Art and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Values

YAN Chunting

(School of Arts,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Chuxiong, Yunnan 675000)

Abstrac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splendid culture, traditional folk arts and culture is a culture of Chinese grassroots groups working people in long-term life and the practice gradually formed, which has a unique cultural values, art forms, local customs and aesthetic style.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nd cultural value of traditional arts, elaborated traditional art TCEs and styles in different regions, and for the integration of traditional art and modern art were studied and analyzed in order to promote the new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arts.

Key words traditional folk ar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art; cultural values

中国上下五千年,在历史的长河中所蕴藏的文化博大精深。传统民间艺术文化主要包括民间美术、民间舞蹈、民间音乐以及民俗风情等,这些不同的表现形式,反映着不同地域的环境、文化和审美,且传统民间艺术还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在过去,传统民间艺术以生动、有趣、接地气的表现形式受到人们的喜爱。然而随着我国现代科技和现代文化的迅速发展,人们日益崇尚简单、快捷、高科技的艺术表现形式,从而关注传统民间艺术文化的人越来越少。因此,促进传统艺术文化的发展成为民间艺术研究者考虑的重要问题。

1传统民间艺术的研究

传统民间艺术作为特殊的艺术表达形式,其所蕴含文化和发展,与地域特征、风俗人情、社会风貌等有着密切相关的联系。传统民间艺术的内容丰富多彩,形式多种多样,关于其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通过系统的资料收集和实地勘察,并对具有传播价值的个案进行深入分析;二是展开对传统民间艺术的表现形式、表现内容等进行理论分析。但由于研究者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了解不够全面,无法充分了解当地传统民间艺术的来源和发展,因此研究者大多只能从外观、形象的塑造,创造出与当地民间文化相似的另类艺术,而无法真实还原出具有当地民间特色的艺术。

2传统民间艺术的文化特色

不同地方都有着当地最出名的民族文化和传统民间艺术。传统民间艺术是从民间发展而来,具有大众的统一审美,即使在历史长河的演变中,传统民间艺术依然代表着当地大众的审美情趣。传统民间艺术最主要的特色是质朴、率真等,并体现着当地人们的地域特点和文化特征。

2.1 传统民间艺术的地域性

2.1.1凤翔泥塑

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人口众多,不同地方所演变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也各不相同。如凤翔民间美术,凤翔处于关中西部,凤翔的木板年画被称为我国五大木板年画之一。凤翔民间美术的表现形式主要有年画、泥塑和脸谱等,其受到当地文学、宗教的影响,在一些传统节日中,表达出幸福、健康、美满等具有美好祝愿的意义。泥塑被凤翔人称为“泥货”,是一种具有当地特色的民间美术工艺,有着数千年的传统。泥塑是由民间艺人手工制作,再经过绘制毛稿、翻坯、打磨、绘图、上色等十几道工序加工完成。凤翔泥塑的形状、花色多种多样,在过去,泥塑是在热闹的节假日用来相互送礼的礼品,因此凤翔泥塑多以夸张的造型和艳丽的色彩为主。凤翔泥塑的样式主要包括十二属相、神话人物和英雄人物等,并各自有不同的意义,如坐虎样式的泥塑则表达着健康和勇敢的寓意。凤翔泥塑不仅在当地传播较广,还在国内其他地区,甚至国外都享有盛名。